羧酸羧酸衍生物及取代酸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78693799 上传时间:2024-08-24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3.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羧酸羧酸衍生物及取代酸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羧酸羧酸衍生物及取代酸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羧酸羧酸衍生物及取代酸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羧酸羧酸衍生物及取代酸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羧酸羧酸衍生物及取代酸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羧酸羧酸衍生物及取代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羧酸羧酸衍生物及取代酸(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羧酸及其衍生物和取代酸羧酸及其衍生物和取代酸第九章第九章2 【本章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第一节 羧酸羧酸一一 羧酸的物理性质羧酸的物理性质二二 羧酸的化学性质羧酸的化学性质(一)羧酸的酸性(一)羧酸的酸性(二)羧酸衍生物的生成(二)羧酸衍生物的生成(三)还原反应(三)还原反应(四)脱羧反应(四)脱羧反应(五)(五) - - 氢原子的反应氢原子的反应3 第二节第二节 羧酸衍生物羧酸衍生物一一 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二二 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一)水解、醇解和氨解(一)水解、醇解和氨解(二)还原反应(二)还原反应(三)酰胺氮原子上的反应(三)酰胺氮

2、原子上的反应4 第三节第三节 取代酸取代酸一、羟基酸一、羟基酸 1 1、羟基酸的分类与命名、羟基酸的分类与命名 2 2、羟基酸的性质、羟基酸的性质二、羰基酸二、羰基酸 1 1、羰基酸的分类与命名、羰基酸的分类与命名 2 2、羰基酸的性质、羰基酸的性质三、互变异构现象三、互变异构现象5【本章重点本章重点】1. 羧酸及取代酸的酸性及诱导效应对羧酸酸性的影响。羧酸及取代酸的酸性及诱导效应对羧酸酸性的影响。2. 羧酸、羧酸衍生物及取代酸的化学性质。羧酸、羧酸衍生物及取代酸的化学性质。【必须掌握的内容必须掌握的内容】1. 羧酸、羧酸衍生物及取代酸的系统命名。羧酸、羧酸衍生物及取代酸的系统命名。2. 羧酸

3、的化学性质羧酸的化学性质结构与酸性、羧酸衍生物的生结构与酸性、羧酸衍生物的生 成、脱羧反应及成、脱羧反应及 -H的的卤代反应等。卤代反应等。3. 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亲核取代反应亲核取代反应(水解、水解、 醇解、氨解醇解、氨解) 。4.取代酸的化学性质取代酸的化学性质6一、一、 羧酸的分类与命名羧酸的分类与命名(一)羧酸的分类(同醛的分类方法相同)(一)羧酸的分类(同醛的分类方法相同)(二)羧酸的命名(二)羧酸的命名1、俗名、俗名:根据其来源根据其来源第一节第一节 羧酸羧酸例如例如:甲酸甲酸(蚁酸蚁酸)乙酸乙酸(醋酸醋酸)HCOHOCH3COHOCH3CH= =CHCOOH

4、2-丁烯酸丁烯酸(巴豆酸巴豆酸)乙二酸乙二酸(草酸草酸) 丁二酸丁二酸(琥珀酸琥珀酸)苯甲酸苯甲酸(安息香酸安息香酸)7 要求记的俗名要求记的俗名乙酸乙酸 十六酸十六酸 十八酸十八酸醋酸醋酸 软脂酸软脂酸 硬脂酸硬脂酸丁二酸丁二酸 顺丁烯二酸顺丁烯二酸琥珀酸琥珀酸 马来酸马来酸CH3COOHCH3(CH2)14COOHCH3(CH2)16COOH草酸草酸乙二酸乙二酸反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 富马酸富马酸82、系统命名、系统命名:(1)选主链)选主链:含羧基在内的、包含较多官能团和较多取含羧基在内的、包含较多官能团和较多取 代基的最长碳链。代基的最长碳链。(2)编)编 号号:从羧基开始编号,简单的羧

5、酸也可用希腊从羧基开始编号,简单的羧酸也可用希腊 字母字母 、编号编号(3)命)命 名名:根据主链上的碳数称为根据主链上的碳数称为某酸某酸或或某烯酸某烯酸。例如例如:(4)多元酸)多元酸选含有两个羧基的最长碳链做主链选含有两个羧基的最长碳链做主链9CH2CH2CH3CH2=CHCHCOOH2-2-丙基丙基丙基丙基-3-3-丁烯酸丁烯酸丁烯酸丁烯酸一元酸一元酸和醛相似和醛相似二元酸二元酸选含有两个羧基的最长碳链选含有两个羧基的最长碳链CH2CHCH2HOOCCHCHCH2COOHCH3CH22-2-乙基乙基乙基乙基-3-3-烯丙基戊二酸烯丙基戊二酸烯丙基戊二酸烯丙基戊二酸2,3-2,3-二甲基丁

6、酸二甲基丁酸二甲基丁酸二甲基丁酸CH3CHCHCOOHCH3CH3羧基不必标位羧基不必标位羧基不必标位羧基不必标位含尽量多的母体官能团含尽量多的母体官能团含尽量多的母体官能团含尽量多的母体官能团103-甲基丁酸甲基丁酸( -甲基丁酸甲基丁酸)2,4-二甲基二甲基-3-戊烯酸戊烯酸甲基丙二酸甲基丙二酸反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3-环己基丙酸环己基丙酸( -环己基丙酸环己基丙酸) -萘乙酸萘乙酸11二、羧酸的物理性质二、羧酸的物理性质b.p:羧酸羧酸 M 相同的相同的醇醇。羧酸是极性分子,且自身能形成分子间氢键。羧酸是极性分子,且自身能形成分子间氢键。状态与气味状态与气味:13个碳的羧酸是有刺激性气味的

7、液体,个碳的羧酸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49个碳的羧酸为具有腐臭味的油状液体个碳的羧酸为具有腐臭味的油状液体, 十个碳以上的羧酸为无味的蜡状固体。十个碳以上的羧酸为无味的蜡状固体。m.p:随随M呈锯齿形上升。呈锯齿形上升。偶数碳原子偶数碳原子羧酸的羧酸的m.p 相邻两个同系物的相邻两个同系物的m.p。溶解性溶解性:羧酸是极性分子,能与水形成氢键,故低级羧酸是极性分子,能与水形成氢键,故低级 一元酸可与水互溶,但随一元酸可与水互溶,但随M,在水中的溶解度,在水中的溶解度,从,从正戊酸开始在水中的溶解度只有正戊酸开始在水中的溶解度只有3.7 g,10个碳以上的个碳以上的羧酸不溶于水。多元酸的水溶性

8、较大。羧酸不溶于水。多元酸的水溶性较大。羧酸的羧酸的反应位置反应位置ORCHCOHHOH的亲核取代的亲核取代酸性酸性(比醇强比醇强)还原、亲核加成还原、亲核加成(比羰基难比羰基难)脱羧反应脱羧反应 -H的取代的取代(比羰基难比羰基难)官能团结构分析:官能团结构分析: COHO两个两个CO键等长:键等长:0.127nmp-p- 共轭共轭共轭共轭HCOHOHCOO -H-H+ +spsp2 2杂化杂化杂化杂化三、羧酸的化学性质三、羧酸的化学性质13(一)羧酸的酸性及其影响因素(一)羧酸的酸性及其影响因素1、羧酸的酸性、羧酸的酸性CH3COOH + H2O CH3COO- + H3+ORCOOH +

9、 NaHCO3 RCOONa + CO2 + H2OpKa=4.76RCOOHH2CO3 H2OROHOHpKpKa a: 45 6.5 9.6 14 171945 6.5 9.6 14 1719羧酸是比碳酸更强的酸羧酸是比碳酸更强的酸14 不溶于水的羧酸,既溶于不溶于水的羧酸,既溶于NaOH,又溶于,又溶于NaHCO3; 不溶于水的酚,溶于不溶于水的酚,溶于NaOH,但不溶于,但不溶于NaHCO3;不溶于水的醇,既不溶于不溶于水的醇,既不溶于NaOH,也不溶于,也不溶于NaHCO3。但羧酸的酸性又比一般无机酸的酸性弱但羧酸的酸性又比一般无机酸的酸性弱RCOONa + HCl RCOOH +

10、NaClRCOOH + NaHCO3 RCOONa + CO2 + H2O2. 羧酸的成盐反应及其应用:羧酸的成盐反应及其应用:分离、鉴别羧酸。分离、鉴别羧酸。C C1010以下溶于水以下溶于水 C C1010 在水溶液中呈胶体溶液在水溶液中呈胶体溶液153、羧酸酸性强弱的影响因素、羧酸酸性强弱的影响因素 电子效应电子效应吸电作用使酸性增强,供电作用使酸性减弱吸电作用使酸性增强,供电作用使酸性减弱HHCH2COOHClClCH2COOHCHCH3 3CH2COOH4.764.762.862.864.884.88电子效应具有加和性电子效应具有加和性ClCl2 2CHCOOHClClCH2COOH

11、ClCl3 3CCOOH1.261.262.862.860.640.64诱导效应、共轭效应诱导效应、共轭效应诱诱导导效效应应诱导效应随碳链增长迅速减弱诱导效应随碳链增长迅速减弱CH3CH2CHCOOHClClCH3CHCH2COOHClClCH2CH2CH2COOHClCl 4.06 4.062.842.84 4.52 4.52CHCH3 3CHCH2 2CHCH2 2COOHCOOH(4.82)(4.82)III16COOHCOOHCHCH3 3COOHOHOHCOOHClClCOOHNONO2 23.423.423.973.974.574.574.384.384.194.19供电供电供电供

12、电吸电吸电吸电吸电在共轭体系中应按照电子效应的总结果排序在共轭体系中应按照电子效应的总结果排序4、二元羧酸的酸性、二元羧酸的酸性5.614.16HOOC(CH2)2COOH5.414.34HOOC(CH2)3COOH5.692.83HOOCCH2COOH4.191.23HOOCCOOHpKa2pKa1二元酸二元酸pKa1pKa217强强弱弱CH3COOH ClCH2COOH Cl2CHCOOH Cl3CCOOHCH3CH2CHCOOH CH3CHCH2COOH CH2CH2CH2COOHClClClpKa4.76 2.87 1.36 0.36pKa2.86 4.06 4.52强强弱弱试比较各组

13、羧酸酸性的强弱试比较各组羧酸酸性的强弱FCH2COOH ClCH2COOH BrCH2COOH ICH2COOH 强强弱弱pKa2.67 2.87 2.90 3.1618CH3COOH CH3CH2COOH (CH3)2CHCOOH (CH3)3CCOOHpKa4.76 4.86 4.87 5.02强强弱弱pKa11.46 4.17 4.43 强强弱弱pKa2.21 3.40 3.46 4.1719OHOH在非共轭体系中只有诱导效应,是吸电基团。在非共轭体系中只有诱导效应,是吸电基团。在非共轭体系中只有诱导效应,是吸电基团。在非共轭体系中只有诱导效应,是吸电基团。练习:解释下列羧酸的酸性强弱顺

14、序练习:解释下列羧酸的酸性强弱顺序HHCH2COOHHOHOCH2COOHCHCH3 3CH2COOH 4.76 4.76 pKa 3.83 pKa 3.83 4.88 4.88 HHCOOH(3.77)COOHHHCOOH(3.77)(3.77)(4.19)(4.19)苯环苯环羧基,羧基,供电供电供电供电羧基羧基苯环,苯环,吸电吸电吸电吸电20(二)羧酸衍生物的生成(二)羧酸衍生物的生成COHO羧酸羧酸羧酸羧酸羧酸衍生物羧酸衍生物酰卤酰卤酰卤酰卤酸酐酸酐酸酐酸酐酯酯酯酯酰胺酰胺酰胺酰胺CXOCOROOCROCOCNH2O211. 酰卤的生成酰卤的生成 例如:例如:亚磷酸不易挥发,故该法适用于

15、制备低沸点酰氯。亚磷酸不易挥发,故该法适用于制备低沸点酰氯。磷酰氯沸点较低磷酰氯沸点较低(105.3),故适用于制备高沸点酰氯。,故适用于制备高沸点酰氯。b.P 118 75 52 200 分解分解b.P 249 197 105.3 该方法的副产物均为气体,有利于分离,且产率较高。该方法的副产物均为气体,有利于分离,且产率较高。22 上述三种方法如何选用,取决于原料、主产物与副上述三种方法如何选用,取决于原料、主产物与副产物之间的沸点差产物之间的沸点差(沸点差越大,越容易分离沸点差越大,越容易分离)。但因酰。但因酰卤易水解,故不能用水洗的方法除去反应中的无机物。卤易水解,故不能用水洗的方法除去

16、反应中的无机物。232. 酸酐的生成酸酐的生成 除除HCOOH外,羧酸与脱水剂外,羧酸与脱水剂P2O5或或(CH3CO)2O共热,两个羧酸则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共热,两个羧酸则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简单酸酐简单酸酐。 用乙酸酐作脱水剂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它易于吸水用乙酸酐作脱水剂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它易于吸水生成乙酸,容易除去,故常用来制备较高级的羧酸酐。生成乙酸,容易除去,故常用来制备较高级的羧酸酐。 (1)同一羧酸的分子间脱水)同一羧酸的分子间脱水只适用于制备简单酸酐只适用于制备简单酸酐。24(3)含)含45个碳个碳原子的原子的二元二元羧酸,羧酸,受热受热即可即可脱水脱水生成五生成五元及六元元及六元

17、环状酸酐环状酸酐。例如:。例如:(2)混合酸酐)混合酸酐可用酰卤与羧酸盐一起共热的方法来制备。可用酰卤与羧酸盐一起共热的方法来制备。25 羧酸与醇在无机酸的催化下作用,脱去一分子水生成羧酸与醇在无机酸的催化下作用,脱去一分子水生成酯的反应,称为酯化反应。酯的反应,称为酯化反应。 酯化反应是典型的可逆反应,为了提高酯的产率,酯化反应是典型的可逆反应,为了提高酯的产率,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可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少生成物,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可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少生成物,促使平衡向右移动。促使平衡向右移动。3. 酯的生成酯的生成26(1) 酯化反应历程:酯化反应历程: 由此可见,酸催化的目的是增大羧酸

18、分子中羰基由此可见,酸催化的目的是增大羧酸分子中羰基碳原子的正电性。碳原子的正电性。关键步骤关键步骤快快慢慢快快快快快快27 (2) 脱水方式脱水方式 酯化时,羧酸和醇之间的脱水可有两种不同的方式:酯化时,羧酸和醇之间的脱水可有两种不同的方式: 究竟按哪种方式脱水,与究竟按哪种方式脱水,与羧酸和醇的结构羧酸和醇的结构有关。有关。用同位素追踪标记醇的办法可以证实:用同位素追踪标记醇的办法可以证实:羧酸的酰氧键断裂羧酸的酰氧键断裂醇的烷氧键断裂醇的烷氧键断裂伯醇和仲醇伯醇和仲醇与羧酸的酯化是按羧酸的与羧酸的酯化是按羧酸的酰氧键断裂酰氧键断裂进行的。进行的。叔醇叔醇与羧酸的酯化是按醇的与羧酸的酯化是

19、按醇的烷氧键断裂烷氧键断裂进行的。进行的。28 (3) 影响酯化反应速率的因素影响酯化反应速率的因素 羧酸结构羧酸结构的影响:的影响: 羧酸分子中烃基增大,空间位阻大,不利于羧酸分子中烃基增大,空间位阻大,不利于ROH的的进攻,酯化速率慢。故对同一种醇而言,不同羧酸的反进攻,酯化速率慢。故对同一种醇而言,不同羧酸的反应活性顺序是:应活性顺序是:醇的结构醇的结构的影响:的影响:因为在酸性介质中,叔醇易发生消除反应,生成烯烃。因为在酸性介质中,叔醇易发生消除反应,生成烯烃。29酯化反应速率:酯化反应速率:醇醇酸酸CH3OH 1 2 3HCOOHCH3COOHRCH2COOHR2CHCOOHR3CC

20、OOH空间位阻空间位阻30 4. 酰胺的生成酰胺的生成 羧酸与羧酸与NH3 、(NH4)2CO3或或RNH2、R2NH作用,生成作用,生成铵盐铵盐,然后加热脱水生成,然后加热脱水生成酰胺酰胺或或N-取代酰胺。取代酰胺。+ NH3RCOHORCONH4ORCNH2O+ H2O+ RNH2RCOHORCONH3RORCNHRO + H2O31 二元酸的二铵盐受热则发生分子内脱水兼脱氨,生成二元酸的二铵盐受热则发生分子内脱水兼脱氨,生成五元或六元环状二酰亚胺。五元或六元环状二酰亚胺。 丁二酸丁二酸 丁二酸铵丁二酸铵 丁二酰亚胺丁二酰亚胺32羧酸衍生物的生成羧酸衍生物的生成P P2 2OO5 52RC

21、OHORCOCROO+ SOCl2RCOHORCClO4、5个碳的二元羧酸受热即可脱水生成个碳的二元羧酸受热即可脱水生成5、6元环酐。元环酐。+ HORRCOHORCORO+ H2O酯化酯化酯水解酯水解18181818反应能力:伯醇仲醇叔醇反应能力:伯醇仲醇叔醇1、酰卤的生成、酰卤的生成2、酸酐的生成、酸酐的生成3、酯的生成、酯的生成4、酰胺的生成、酰胺的生成+ NH3RCOHORCONH4ORCNH2O+ H2ORCONaORCOCROOClCRO+( (单酐单酐单酐单酐) )( (混酐混酐混酐混酐) )(NH4)2CO333(三三)还还 原原 反反 应应羧酸的还原较难,但氢化铝锂能把羧基直

22、接还原为伯醇羧酸的还原较难,但氢化铝锂能把羧基直接还原为伯醇例如例如:(四四)脱脱 羧羧 反反 应应 、除甲酸外,饱和除甲酸外,饱和一元羧酸一元羧酸分子中的羧基一般是分子中的羧基一般是比较稳定的比较稳定的,但在特殊件下羧酸可失去羧基放出但在特殊件下羧酸可失去羧基放出CO2,称称为脱羧反应。为脱羧反应。饱和一元羧酸在加热下较难脱羧,但低饱和一元羧酸在加热下较难脱羧,但低级羧酸的金属盐在碱存在下加热则可发生脱羧反应。如:级羧酸的金属盐在碱存在下加热则可发生脱羧反应。如:34、含含23个碳的二元羧酸,受热后容易脱羧酸。例如个碳的二元羧酸,受热后容易脱羧酸。例如 、当羧酸的当羧酸的 - 碳上连有强吸电

23、子基时,由于诱导效碳上连有强吸电子基时,由于诱导效应使羧基变得很不稳定,相对比较容易脱羧。应使羧基变得很不稳定,相对比较容易脱羧。35 二元羧酸二元羧酸受热,依受热,依羧基羧基的相对的相对位置位置不同,其产物各不同,其产物各异,乙二酸、丙二酸异,乙二酸、丙二酸脱羧脱羧生成一元酸;丁二酸、戊二酸生成一元酸;丁二酸、戊二酸脱水脱水生成酸酐;己二酸、庚二酸则生成酸酐;己二酸、庚二酸则脱羧兼脱水脱羧兼脱水生成脂环生成脂环酮。酮。n = 0, 1时时脱羧脱羧生成一元酸生成一元酸n = 2, 3时时脱水脱水生成环酐生成环酐n = 4, 5时时脱羧、脱水脱羧、脱水生成脂环酮生成脂环酮例如例如:36HOOCC

24、H2COOHCH3COOHCH2CH2OCCOOCH2CH2OCCOOCH2CH2CH2CH2CH2C OCH2CH2CH2CH2CH2C OHOOC(CH2)2COOHHOOC(CH2)3COOHHOOC(CH2)4COOHHOOC(CH2)5COOH-CO-CO2 2-H-H2 2OO-H-H2 2OO、 -CO-CO2 237 脂肪族羧酸的脂肪族羧酸的 - 氢原子也可被卤原子取代,但其反氢原子也可被卤原子取代,但其反应活性要比醛、酮低的多,通常要在少量应活性要比醛、酮低的多,通常要在少量红磷红磷存在下方可存在下方可进行。进行。 卤代酸中的卤原子与卤代烃中的卤原子相似,可以进卤代酸中的卤原

25、子与卤代烃中的卤原子相似,可以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和消除反应。如:行亲核取代反应和消除反应。如:例如例如(五)(五) -H的取代反应的取代反应38CH3CH2COOHBrBr2 2P PCH3CHCOOHBrBrCH3CHCOOHOHOHCH3CHCOOHCNCNCH3CHCOOHNHNH2 2CH2CHCOOHCH3CHCOOHCOOHCOOHHOHO- -/H/H2 2OOHOHO- -/ /醇醇醇醇NaCNNaCNNHNH3 3HH+ +/H/H2 2OO39第二节第二节 羧酸衍生物羧酸衍生物一一、羧酸衍生物的类型和命名羧酸衍生物的类型和命名(一)羧酸衍生物的类型(一)羧酸衍生物的类型O R

26、COHXOCH3NH2OO RC RC酰基酰基酰基酰基OO RC RCOO RC RCOO RC RCOO RC RCXOROCRONH2OCCH3O酰卤酰卤酰卤酰卤酸酐酸酐酸酐酸酐 酯酯酯酯酰胺酰胺酰胺酰胺(二)羧酸衍生物的命名(二)羧酸衍生物的命名、酰卤、酰胺、酰卤、酰胺根据相应的酰基命名根据相应的酰基命名(酰基根据羧酸酰基根据羧酸 命名命名)40COHOOCH3CNHCH3苯甲酸苯甲酸苯甲酸苯甲酸苯甲酰基苯甲酰基苯甲酰基苯甲酰基 N-N-甲基乙酰胺甲基乙酰胺甲基乙酰胺甲基乙酰胺苯甲酰氯苯甲酰氯苯甲酰氯苯甲酰氯Cl OCH3CHCNHCH32-2-甲基丙酰胺甲基丙酰胺甲基丙酰胺甲基丙酰胺

27、乙酰氯乙酰氯丙烯酰溴丙烯酰溴N,N-二甲基苯甲酰胺二甲基苯甲酰胺-戊内酰胺戊内酰胺41、酸酐、酸酐两个羧基脱水两个羧基脱水OCH3COH HOCCH3OHOCCH2CH3OOCH3COH、酯、酯羧酸和醇脱水羧酸和醇脱水OCH3COH HOC2H5酐酐酐酐OOCCH2CH3 乙丙酐乙丙酐乙丙酐乙丙酐注意二元酸酐、二元醇酯注意二元酸酐、二元醇酯注意二元酸酐、二元醇酯注意二元酸酐、二元醇酯CH2OHCH2OHOHOCCH3HOCCH3O乙二醇乙二醇乙二醇乙二醇OOCCH3 ( (二二二二) )乙乙乙乙( (酸酸酸酸) )酐酐酐酐OC2H5 OOCCH3 OCCH3 O 二乙酸酯二乙酸酯二乙酸酯二乙酸

28、酯乙酸乙酯乙酸乙酯乙酸乙酯乙酸乙酯COHOCOHO邻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COHOCOHOCH2CH2丁二酸丁二酸丁二酸丁二酸 酐酐酐酐 O O 42 乙酸烯丙酯乙酸烯丙酯甲酸甲酯甲酸甲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甲基丁二酸二乙酯甲基丁二酸二乙酯环戊基甲基酸环己酯环戊基甲基酸环己酯苯甲酸苄酯苯甲酸苄酯43-丁内酯丁内酯 -戊内酯戊内酯 -甲基甲基- 丁内酯丁内酯 -戊内酯戊内酯 -甲基甲基- -戊内酯戊内酯44二、二、 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 1. 沸点(沸点(b.p): 酰卤酰卤 、酸酐、酯、酸酐、酯 M 相近的羧酸相近的羧酸原因:酰卤原因:酰卤 、酸酐、酯、酸酐

29、、酯 没有分子间的氢键缔合作用。没有分子间的氢键缔合作用。相应的羧酸相应的羧酸 原因原因:酰胺的氨基上的氢原子可在分子间形成较强的:酰胺的氨基上的氢原子可在分子间形成较强的氢键。氢键。酰胺酰胺45 显然,随着酰胺的氨基上的氢原子被取代,分子间的显然,随着酰胺的氨基上的氢原子被取代,分子间的氢键缔合作用将逐渐削弱,以致不能发生氢键缔合,其沸氢键缔合作用将逐渐削弱,以致不能发生氢键缔合,其沸点必然点必然。 酰胺酰胺 N - 一取代酰胺一取代酰胺 N - 二取代酰胺二取代酰胺 如:如: 2. 溶解度溶解度 酰卤、酸酐和酯不溶于水,但低级酰卤、酸酐酰卤、酸酐和酯不溶于水,但低级酰卤、酸酐遇水则易水解。

30、遇水则易水解。 低级酰胺溶于水,随着低级酰胺溶于水,随着M,溶解度,溶解度。46羧酸衍生物的结构分析羧酸衍生物的结构分析三、三、 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酰键断开,发生取代反应酰键断开,发生取代反应酰基被还原酰基被还原 酰键断开的难易程度,与离去基团酰键断开的难易程度,与离去基团L与酰基之间的与酰基之间的电子效应有关电子效应有关47(1)与酰基相连的原子与酰基相连的原子L的电负性都比碳大的电负性都比碳大,有有- -I效应效应(2) 和碳和碳原子相连的原子相连的L原子上都有孤对原子上都有孤对P电子电子,和酰基和酰基 发生发生+C效应效应 (3) 当当+C -I效应效应时,酰基较难

31、断开时,酰基较难断开 当当+C 62 (1) -羟基酸受热时,两分子间相互酯化,生成环交酯。羟基酸受热时,两分子间相互酯化,生成环交酯。2.醇酸的脱水反应醇酸的脱水反应环交酯环交酯63(2) -醇酸受热发生分子内的脱水反应,醇酸受热发生分子内的脱水反应,生成生成 ,- 不饱和酸不饱和酸 生物体内,生物体内,-醇酸在酶的作用下发生分子内脱水醇酸在酶的作用下发生分子内脱水延胡索酸延胡索酸苹果酸苹果酸64 (3)-醇酸和醇酸和-醇酸受热易发生分子内的酯化反应,醇酸受热易发生分子内的酯化反应, 生成五元环、六元环的内酯:生成五元环、六元环的内酯:-戊醇酸戊醇酸 -戊内酯戊内酯 -丁醇酸丁醇酸 -丁内酯

32、丁内酯 65羟基酸的脱水反应小结羟基酸的脱水反应小结HOCCHCH3HOHOOCCHCH3OOOCH3CHCOOOCH2CHCOHOCH3CHCOHOHOHOCH2CH2COHOHOHOCH2CH2CH2COHOHOHOCH2CH2CH2CH2COHOHOHOCHHH - -羟基丙酸羟基丙酸羟基丙酸羟基丙酸 - -羟基丙酸羟基丙酸羟基丙酸羟基丙酸 - -羟基丁酸羟基丁酸羟基丁酸羟基丁酸 - -羟基戊酸羟基戊酸羟基戊酸羟基戊酸丙交酯丙交酯丙交酯丙交酯 , , - -丙烯酸丙烯酸丙烯酸丙烯酸CH2CH2 OOCH2C OCH2OOCH2CH2CH2C O - -丁内酯丁内酯丁内酯丁内酯 - -戊内

33、酯戊内酯戊内酯戊内酯-H-H2 2OO-H-H2 2OO-H-H2 2OO-H-H2 2OO663. -醇酸的分解反应醇酸的分解反应 4. -醇酸的氧化反应醇酸的氧化反应: -醇酸中的羟基比醇分子中的醇酸中的羟基比醇分子中的 羟基易氧化。羟基易氧化。Tollen试剂试剂与醇不反应,但能把与醇不反应,但能把 -羟羟 基酸氧化为基酸氧化为 -羰基酸。羰基酸。 生物体内的多数醇酸在酶的催化下,也能发生生物体内的多数醇酸在酶的催化下,也能发生 -醇酸的氧化反应醇酸的氧化反应 67 苹果酸苹果酸草酰乙酸草酰乙酸68( (四四) ) 酚酸的性质酚酸的性质1.1.酸性酸性: :酚酸中,酚酸中, -OH与与-

34、COOH间相对位置不同,酸性间相对位置不同,酸性 也有很大差异。也有很大差异。例如:例如:分子内氢键的形成使羧基中分子内氢键的形成使羧基中O-H键的极性增强,使键的极性增强,使H更更容易离解。容易离解。692. 酚酸的脱羧反应酚酸的脱羧反应 羟基在羧基的邻、对位的酚酸,羟基在羧基的邻、对位的酚酸, 受热易发生脱羧反应受热易发生脱羧反应70水杨酸甲酯水杨酸甲酯3. 3. 酚酸有芳香酸和酚的典型反应性能。能与酚酸有芳香酸和酚的典型反应性能。能与FeClFeCl3 3显色;显色; 羧基和酚羟基能分别成酯、成盐等。羧基和酚羟基能分别成酯、成盐等。 乙酰水杨酸乙酰水杨酸71练习练习72 二、羰基酸二、羰

35、基酸 羰基酸:羰基酸:分子中同时含有羰基和羧基的一类化合物。分子中同时含有羰基和羧基的一类化合物。 (一一)羰羰基酸的分类和命名基酸的分类和命名 根据羰基的结构,根据羰基的结构,羰羰基酸可分为基酸可分为醛酸醛酸和和酮酸酮酸;按照;按照羰基和羧基的相对位置,酮酸又可分为羰基和羧基的相对位置,酮酸又可分为 -酮酸和酮酸和-酮酸。酮酸。 73 羰基酸的命名,是选择包括羰基和羧基的最长链为羰基酸的命名,是选择包括羰基和羧基的最长链为主链,称为主链,称为“某酮(醛)酸某酮(醛)酸”。若是酮酸,需用阿拉伯。若是酮酸,需用阿拉伯数字或希腊字母标记羰基的位置(习惯上多用希腊字母)数字或希腊字母标记羰基的位置(

36、习惯上多用希腊字母)。也可用酰基命名,称为。也可用酰基命名,称为“某酰某酸某酰某酸”。例如:。例如: (二二)羰基酸的命名羰基酸的命名丁酮二酸丁酮二酸(草酰乙酸草酰乙酸) -戊酮二酸戊酮二酸(草酰丙酸酸草酰丙酸酸)乙醛酸乙醛酸(甲酰甲酸甲酰甲酸) 丙酮酸丙酮酸(乙酰甲酸乙酰甲酸) -丁酮酸丁酮酸(乙酰乙酸乙酰乙酸)74(三三) 羰基酸的性质羰基酸的性质酮酸的特性反应酮酸的特性反应: -酮酸酮酸与稀硫酸共热时,脱羧生成醛。与稀硫酸共热时,脱羧生成醛。 -酮酸受热易脱羧生成酮。酮酸受热易脱羧生成酮。 酮的性质:亲核加成反应酮的性质:亲核加成反应;羧酸的性质:成盐、成酯反应等;羧酸的性质:成盐、成酯

37、反应等;羰基酸具有羰基和羧酸的典型反应。羰基酸具有羰基和羧酸的典型反应。751.酸性酸性: -酮酸的酸性明显增强酮酸的酸性明显增强. CH3CH2COOH CH3COCOOH CH3CH(OH)COOH 丙酸丙酸 丙酮酸丙酮酸 乳酸乳酸pKa 4.88 2.25 3.872.脱羧反应脱羧反应: -酮酸和酮酸和-酮酸都容易脱羧分别生成酮酸都容易脱羧分别生成 醛和酮醛和酮. 生物体内,丙酮酸在缺氧时,在酶的作用下发生脱生物体内,丙酮酸在缺氧时,在酶的作用下发生脱羧反应生成乙醛,然后加氢还原为乙醇。羧反应生成乙醛,然后加氢还原为乙醇。 76-酮酸比酮酸比 -酮酸更容易脱羧酮酸更容易脱羧,稍微加热即可

38、脱羧稍微加热即可脱羧3.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酮和羧酸均不易被氧化,但酮和羧酸均不易被氧化,但 -酮酸却酮酸却 很容易被弱氧化剂很容易被弱氧化剂(如托伦试剂如托伦试剂)氧化氧化.77三、三、 -酮酸及其酯的酮酸及其酯的互变异构现象互变异构现象1.乙酰乙酸乙酯的互变异构现象乙酰乙酸乙酯的互变异构现象 乙酰乙酸乙酯是乙酰乙酸乙酯是-酮酸酯,具有酮和酯的典型反应酮酸酯,具有酮和酯的典型反应 能和氢氰酸、亚硫酸氢钠、苯能和氢氰酸、亚硫酸氢钠、苯肼、肼、2,4-二硝基苯肼等发生加成或加二硝基苯肼等发生加成或加成缩合反应。还具有一些特殊性质。成缩合反应。还具有一些特殊性质。具有羰基具有羰基还具有一些

39、特殊性质,例如:还具有一些特殊性质,例如:能使溴水褪色能使溴水褪色 含有不饱和键含有不饱和键能和三氯化铁发生颜色反应能和三氯化铁发生颜色反应具有烯醇式结构具有烯醇式结构78 说明乙酰乙酸乙酯在室温下可形成酮式和烯醇式说明乙酰乙酸乙酯在室温下可形成酮式和烯醇式的互变平衡体系:的互变平衡体系:互变平衡体系可通过下述实验事实得到证明互变平衡体系可通过下述实验事实得到证明常温常温 92.5% 7.5%79(1)酮式中亚甲基上的氢原子同时受羰基和酯基的)酮式中亚甲基上的氢原子同时受羰基和酯基的-I影影响很活泼,很容易转移到羰基氧上形成烯醇式。响很活泼,很容易转移到羰基氧上形成烯醇式。(2)烯醇式中双键的

40、)烯醇式中双键的键和酯基中的键和酯基中的键形成键形成-共共轭体系,同时羟基氧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也与轭体系,同时羟基氧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也与双键的双键的键键形成形成p-共轭体系,使电子离域,降低了体系的能量。共轭体系,使电子离域,降低了体系的能量。 一般烯醇式不稳定,而乙酰乙酸乙酯的烯醇式能稳定一般烯醇式不稳定,而乙酰乙酸乙酯的烯醇式能稳定存在。原因如下:存在。原因如下:80(3)烯醇式通过分子内氢键的缔合形成了一个较稳定)烯醇式通过分子内氢键的缔合形成了一个较稳定的六员环结构。的六员环结构。81 2.具有下列结构的有机化合物都可能产生互变异构现象:具有下列结构的有机化合物都可能产生互变异构现象:例如:例如:精品课件资料分享 SL出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