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1.1沁园长沙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1.1沁园长沙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王勃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杜甫登高登高)霜叶红于二月花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杜牧山行山行)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李清照照声声慢声声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瘦马(马致远天净沙天净沙秋思秋思)关于前人咏“秋”的名句沁沁园园春春 长长沙沙沁沁园园春春 长长沙沙毛泽东毛泽东, ,中国现代政治中国现代政治家家, ,思想家思想家, ,军事家军事家, ,文文学家和书
2、法家学家和书法家. .中华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领袖民共和国开国领袖, ,湖湖南省湘潭韶冲人南省湘潭韶冲人, ,生于生于18931893年年1212月月2626日日, ,逝世逝世于于19761976年年9 9月月9 9日日. .写作背景写作背景19251925年年2 2月,月,正是北伐战争的前一年,正是北伐战争的前一年,当时当时革命蓬勃发展,革命蓬勃发展,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起义,同时国共统一战线已经确立,但民起义,同时国共统一战线已经确立,但革命该由哪个阶级来领导,成为党内外斗革命该由哪个阶级来领导,成为党内外斗争的焦点。争的焦点。这年深秋,毛泽东同志从上海这年深秋,
3、毛泽东同志从上海回到韶山,从事革命活动。军阀赵恒惕要回到韶山,从事革命活动。军阀赵恒惕要逮捕毛泽东同志。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逮捕毛泽东同志。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毛泽东同志秘密离开韶山,准备到广州主毛泽东同志秘密离开韶山,准备到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经过长沙,并独自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经过长沙,并独自去了橘子洲头。事后作了此词。了橘子洲头。事后作了此词。( (一一) )词词: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配乐歌唱乐歌唱,始称始称“曲子曲子”或或“曲子词曲子词”,因句子长短不齐,故又称,因句子长短不齐,故又称“长短句长短句” .( (二二) )词的基本特点是词的基本特点是:词有定格
4、,句: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有定数,字有定声。( (三三) )词的组成词的组成: :1.1.标题标题 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2.2.词牌词牌 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决定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决定着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着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词以字词以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数的多少分为小令(5858字及以下)、中字及以下)、中调(调(59-9059-90字)和长调(字)和长调(9191字及以上)。字及以上)。( (四四) )沁园春沁园春:沁园相传为东汉明帝女儿:沁园相传为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有人
5、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整体感知整体感知1.1. 看视频看视频沁园春沁园春 长沙长沙,学生听读,学生听读,注意语气。注意语气。2.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全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全词3 3. .学生自由读学生自由读 预习作业检测给下面加线字注音给下面加线字注音(1 1)沁沁园春(园春( ) (2 2)峥嵘峥嵘岁月(岁月( (3 3)百)百舸舸争流(争流( ) (4 4)怅)怅寥廓寥廓( )()( ) (5 5)挥斥方)挥斥方遒遒( ) (6 6)浪)浪遏遏飞舟()飞舟()2.2.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1)漫江漫江碧透碧透(2)百百舸舸争流争流(3
6、)万类霜天)万类霜天竞竞自由自由(4)怅怅寥廓寥廓(5)峥嵘岁月)峥嵘岁月稠稠(6)挥斥方)挥斥方遒遒(7)激扬激扬文字文字(8)粪土粪土当年万户侯当年万户侯(9)到)到中流中流击水击水(10)浪)浪遏遏飞舟飞舟研读上阙研读上阙朗读朗读, ,思考思考: :(1 1)词的上阙,)词的上阙,主要主要写了什么?写了什么?明确明确: :主要写景主要写景(2 2)写的是什么时候)写的是什么时候, ,什么地方的景色什么地方的景色? ?明确明确: :秋天秋天 橘子洲橘子洲(3)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很大,语序往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很大,语序往往倒装,而且有些成分省略。本词的往倒装,而且有些成分省略。本词的开头三句,开
7、头三句,正常语序是什么?正常语序是什么?并把三并把三句的大意顺畅地说一下句的大意顺畅地说一下寒秋独立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橘子洲头,湘江北去湘江北去独独立寒秋图立寒秋图在深秋时节,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在深秋时节,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看着湘江水滚滚北去。看着湘江水滚滚北去。炼字赏析 “独立” 能否改为“站立”、“直立”不能。前者不仅表明在橘子洲头的是一人,而且可以让读者想象词人面对湘江滚滚北去时表现出来的砥柱中流的英雄气概。(4 4)这里诗人都看到了哪些秋景)这里诗人都看到了哪些秋景?大家推荐一位同学来读一下?大家推荐一位同学来读一下 “看看”是领字,要稍加停顿是领字,要稍加停顿 “ “领字领字
8、”即是引领下文的关键即是引领下文的关键字,一般上下阙都有一个,读诗词字,一般上下阙都有一个,读诗词要注意找出这种领字。要注意找出这种领字。 (5 5)具体有哪些景色?)具体有哪些景色?万山红遍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湘江秋景 万万山山红遍红遍 层层林林尽染尽染 漫漫江江碧透碧透 百百舸舸争流争流 鹰击长空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鱼翔浅底远眺 静景近观 俯仰 动景 看看(4)(4) 上片景物描写归纳:上片景物描写归纳: 定点换景定点换景 动静结合动静结合 对比鲜明对比鲜明 注重炼字注重炼字 (5 5)引申讨论)引申讨论:“秋天秋天”在诗词中常常在诗词中常常充满了肃杀、感伤的情调,本诗为什么充满了肃杀、
9、感伤的情调,本诗为什么没有?没有?写景方法色彩绚丽 生机勃 勃。作用:为后文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积极昂扬的抒情氛围。这与一个人的气度、胸襟、性格、身这与一个人的气度、胸襟、性格、身份有关。份有关。1.他不是一介普通书生,是叱咤风云他不是一介普通书生,是叱咤风云的一代的一代伟人,胸怀大志的杰出的政治家。,胸怀大志的杰出的政治家。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志。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志。2.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的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不同于发向上的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纤弱文人,所以他的诗那些多愁善感的纤弱文人,所以他的诗词也
10、不同凡响,充满豪情壮志。词也不同凡响,充满豪情壮志。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万类霜天万类霜天竞竞自由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谁主沉浮?最后四句写了什么内容?最后四句写了什么内容?有力地突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有力地突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总结前面景物的特点,生命力。总结前面景物的特点,引出引出“怅怅”字。字。谁主宰国家的命运,掌握民族的前途。谁主宰国家的命运,掌握民族的前途。面对生机蓬勃、绚丽壮美的大自然和广阔宇宙,面对生机蓬勃、绚丽壮美的大自然和广阔宇宙,一个一个“怅怅”,写出诗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诗人,写出诗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诗人很自然地想到了祖国命运和革命的未
11、来,很自然地想到了祖国命运和革命的未来,进入了理进入了理性的思考性的思考,提出谁是大地主宰的问题:革命领导权,提出谁是大地主宰的问题:革命领导权问题,问题,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凌云壮志。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凌云壮志。上阙写景如此美好上阙写景如此美好,与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与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关系有什么关系?诗人越描写山河壮丽,就越使人感到人诗人越描写山河壮丽,就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必要。对比反衬的手法的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的运用,这就更这就更加突出了强烈的革命精神。加突出了强烈的革命精神。最后三句在结构上起什
12、么作用最后三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明确明确:通过通过设问设问的形式,承上启下的过渡的形式,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作用研读下阙研读下阙1.下阙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下阙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明确明确:回忆了青年时代的革命活动回忆了青年时代的革命活动.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写革命回忆的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写革命回忆的?(同学少年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风华正茂)年龄气质年龄气质(书生意气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挥斥方遒)精神状态精神状态(指点江山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粪土当年万户侯)战斗行动战斗行动2.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明确:下片首句往往称为过片,起承接过渡作用。词的写法上多是上片写
13、景,下片抒情,填词时非常注重过片,不能名粘,又不能全脱。 本词上片写了独立寒秋,作者因故地重游,不禁想起昔日峥嵘岁月,想起同学少年的种种情景,从而引出对“同学少年”的回忆。过渡较为自然,衔接巧妙。3.“3.“恰恰”字统领了哪几句?描字统领了哪几句?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绘了一幅什么画面?明确:明确:(峥嵘岁月图)(峥嵘岁月图)年龄气质年龄气质(同学少年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风华正茂)精神状态精神状态(书生意气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挥斥方遒)战斗行动战斗行动(指点江山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粪土当年万户侯)4.4.这七句表现出早期革命青年具有怎样的这七句表现出早期革命青年具有怎样的风貌与气概?风
14、貌与气概?明确明确: :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青年雄姿英发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青年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 中流击水图中流击水图5.“5.“到中流击水到中流击水”初用初用“向中流击向中流击水水”二者有什么差别?二者有什么差别? 明确明确:”:”向向”表示有搏击浪涛的豪情壮志表示有搏击浪涛的豪情壮志,“,“到到”表示已经征服了滔滔江水表示已经征服了滔滔江水, ,不仅有不仅有豪情壮志豪情壮志, ,更体现出了确实征服的英雄气更体现出了确实征服的英雄气概概. .6.6.最后三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最后三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想情感? 明确:突出了青年的志向远大,形象
15、地表明确:突出了青年的志向远大,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青年在新的浪潮下乘风波浪,立达了一代青年在新的浪潮下乘风波浪,立誓振兴中华的气概豪情,誓振兴中华的气概豪情,下片后三句的作用是什么?下片后三句的作用是什么?明确明确: :进一部强化了同学们意气风发进一部强化了同学们意气风发, ,奋勇拼搏的形象奋勇拼搏的形象. .表现了诗人的奋发表现了诗人的奋发有为有为. .也艺术地回答了上阙所提出的也艺术地回答了上阙所提出的问题问题. . 下阕为什么不能直截了当地回答下阕为什么不能直截了当地回答呢?呢?诗歌讲究形象性,要把一个主观意念诗歌讲究形象性,要把一个主观意念用具体的形象的画面来表现出来,而用具体的形象的画
16、面来表现出来,而不是赤裸裸地说出来。这也是一切艺不是赤裸裸地说出来。这也是一切艺术的共性。毛泽东曾说:术的共性。毛泽东曾说:“诗要用形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像散文那样直说。象思维,不能像散文那样直说。 本课小结本课小结本词主要抒发什么情感,表达什么志向本词主要抒发什么情感,表达什么志向 ? ?忧国忧民的情怀忧国忧民的情怀主宰国家命运主宰国家命运. .改造旧世界的志向改造旧世界的志向. .写作特色写作特色1.体会本词景、情、志如何和谐统一的。体会本词景、情、志如何和谐统一的。2.由景生情由景生情景中寓情景中寓情情中显志情中显志.3.对比手法的运用(对比手法的运用(颜色颜色动作动作)4.丰富表现力的
17、语言(丰富表现力的语言(遍遍漫漫争争翔翔击击)二、典型例题二、典型例题04年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古年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古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 6分分 鹧鸪天鹧鸪天 晏几道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啼叫声? ?答案:答案:古人
18、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04年(吉林年(吉林、黑龙江、四川、云南)、黑龙江、四川、云南)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分)木兰花木兰花宋祁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
19、向花间留晚照。且向花间留晚照。注注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这首词的上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这首词的上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对词中行分析。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红杏枝头春意闹”的的“闹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答:答:春天美景富有层次感:首先看到了东风春天美景富有层次感:首先看到了东风乍起,春波绿水,波面生纹,如细皱纱乍起,春波绿水,波面生纹,如细皱纱縠;然后是杨柳初醒,嫩绿浅碧,遥望縠;然后是杨柳初醒,嫩绿浅碧,遥望一片青烟薄雾;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喷一片青烟薄雾;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喷火蒸霞。春的风光正是这样一层一层展火蒸霞。春的风光正是这样一层一层展开,故用了开,故用了“渐觉渐觉”一语。一语。作者用一作者用一“闹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让人联想到花丛中绽放得热烈,甚至还让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生机勃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