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初级篇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78563820 上传时间:2024-08-24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3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理论-初级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医基础理论-初级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医基础理论-初级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医基础理论-初级篇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医基础理论-初级篇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初级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理论-初级篇(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基础理论初级篇我们常常不愿甚至不懂思考,只知信手拈来,却又随手丢我们常常不愿甚至不懂思考,只知信手拈来,却又随手丢弃,然后再去渴望多多。弃,然后再去渴望多多。许亚榕 2008.11.3011,中医的理论和治疗方法的发展历史中医的理论和治疗方法的发展历史第一章:中医的发展历史概述时期时期代表现象代表现象对中医发展的影响对中医发展的影响备注备注原始公社时期伏曦制九针、神农尝百草奠定中医的应用基础,如针灸、药物夏商至西周以前具有文字记载的内、外、妇、儿、五官和流行病病例初级的临床资料春秋战国早期扁鹊:擅长望诊和脉诊,掌握了多种治疗方法,如砭(bian1)石(石针、刀)、针灸、烫贴(热敷)、汤液、

2、按摩、手术等得到普遍的认可冶炼技术的发明,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中后期黄帝内经:根据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与自然以及人体内部脏腑间的关系奠定了中医应用整体观点来论述有关病理、诊断、养生(预防)、治疗等基本理论。始于战国成于秦汉东汉张仲景:根据内经著有伤寒论、金匮要略根据外感疾病按照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分成六种症候类型,订出了一套辨证论治的医疗规律,丰富了临床医学,对后世启示了辨证、立法、处方的途径21,中医的理论和治疗方法的发展历史中医的理论和治疗方法的发展历史第一章:中医的发展历史概述时期时期代表现象代表现象对中医发展的影响对中医发展的影响备注备注东汉华佗外科专家针对针药不能到达内脏的疾病,实

3、施剖腹手术。创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理论。建立了五禽戏(虎、鹿、熊、猿、鸟)用以预防疾病晋代王叔和:脉经系统地总结了脉学的理论和方法隋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收集唐代以前记载的文献和民间流传的单方、验方。基本总结了唐代以前的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千金意思是人命至重王焘:外台秘要古今方书的资料汇集“外台”是指国家藏书处,“秘要”出于较为秘密枢要的文献宋代我国首先发现了人痘接种法来预防天花比英国人琴纳发明的牛痘接种要早250年31,中医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发展历史中医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发展历史第一章:中医的发展历史概述时期时期代表现象代表现象对中医发展的对中医发展的影响影响备注备注金元刘完素:主张一切

4、疾病后期都会从火而化,都会发热,所以多用凉药来治,后世称他为“寒凉派”各自发表自己特有的见解,促进了中医理论的发展后人称颂的“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奠定了太医的基础,其子刘纯开创了太医变革张子和:主张治病重在驱除邪气,所以多用攻下药来治,后世称他为“攻下派”李东垣(yuan2):主张人以脾胃为本,土为万物之母,能生长万物,所以治病以补脾胃为主,后世称他为“补土派”朱丹溪:认为人体阴常不足阳常有余,所以多用滋阴药来治,后世称他为“滋阴派”敖氏伤寒金镜录,舌诊清代叶天士:温热论,吴鞠通、王孟英后期推进。面对南方多热病42,中医的药物发展历史中医的药物发展历史第一章:中医的发展历史概述时期时期代表现

5、象代表现象对中医发展的影响对中医发展的影响备注备注汉代以前直至远古(公元23世纪)神农本草经共例药物365种,根据药物的效能合适用目的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梁代(公元56世纪)陶弘竟:在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编写了本草经集注增加药物365种,合计730种唐代唐高宗命苏恭等人修订本草,编成新修本草包括药图、图经、本草三部再增药物114种,共计载药物844种该书是以君主权利编订和推行的,是我国第一部药典明代(1578)李时珍:本草纲目共计载药物1892种,把药物作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整理,总结了中华16世纪以前用药经验和理论知识,对世界药物学的传布和影响具有卓越的贡献清代(1765)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又

6、增药物716种,共计载药物2608种5第二章:阴阳五行一,阴阳学说:一,阴阳学说: 从下表的内容来看,阴阳所代表的,有具体的物质,有抽象的概念,其含义和范围是很广泛的。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哲学理论),具有朴素的辨证思想。这是人们把各种自然现象的观察结果加以综合分析和归纳,利用阴阳和五行学说作了最简练的概括和说明,用以阐述自然界一切现象以及事物间关系,并应用到医学中,以说明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现象,作为诊断和治疗的依据。属性空间(方位)时间季节温度湿度重量状态亮度事物运动状态阳上 外 左 南 天昼春夏温热干燥轻清明亮气化动 上兴奋亢进阴下 内 右 北 地夜秋冬寒凉湿润重浊晦暗成形静

7、 升抑制衰退6第二章:阴阳五行 阴阳两个方面不但是相互对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阴阳二方各自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没有阴,就没有阳;没有阳,就没有阴。这就是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阳互根。如在自然界,地面上的水(阴),经过蒸发可以变成气体(阳);天上的水蒸气(阳),遇到冷凝结成水(阴),又降到地面上,这就是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二者并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而是不断的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 阴阳在人体生理上的应用:内外、前后、上下、脏腑等; 阴阳在疾病诊断上的应用:尽管临床病症现象千变万化,但总可以用阴证和阳证两大证型来进行概括和分析它的基本性质。临

8、床上常常用的八纲辨证,就是阴阳为总纲:表证、热证、实证属阳;里证、寒证、虚证属阴。故内经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阴阳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内经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 阴阳在治疗所用中药的味性和功能上的应用:寒凉、滋润的药物属阴,温热、燥烈的药物属阳;药味酸苦咸的药物属阴,药味辛甘淡的药物属阳;药物具有收敛、下降作用的属阴,具有上升、发散作用的属阳。 7第二章:阴阳五行二,五行学说:二,五行学说: 木、火、土、金、水为五行。 五行具有相生相克的规律:又演化出“我生”和“生我”、“我克”和“克我”、“所胜

9、”和“所不胜”; 五行还具有相乘和相侮的关系; 五行在医学理论上的应用:把人体组织与自然界联系起来,并通过脏腑的五行关系来辨别病症。五行五方五季五气五化五色五味五脏腑五官五体五德五志木东春风生青酸肝胆目筋仁怒火南夏暑长赤苦心小肠舌脉义喜土中长夏湿化黄甘脾胃口肉礼思金西秋燥收白辛肺大肠鼻皮毛智悲水北冬寒藏黑咸肾膀胱耳骨信恐8第二章:阴阳五行三,阴阳五行的关系:三,阴阳五行的关系: 阴阳学说具有较高的原则性,它说明事物的矛盾对立和统一;五行学说具有较大的特殊性,它说明事物内部的内在关系,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把问题说明清楚。9第三章:藏象 藏象学说是讨论人体的解剖、生理和病理的知识。一部分和现代医

10、学的解剖、生理和病理相似,但大部分不同。“藏”也作脏,就是人体的脏器;“ 象”是某种现象的反映,能够为人所觉知的。藏象就是人体脏器的生理或病理的活动,反映在体表的现象。中医藏象的主要内容,是研究正常和异常情况下人体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和它们的特点。一,脏腑一,脏腑 1,何谓脏腑何谓脏腑 脏腑是五脏六腑的总称。“藏”有隐藏之意,如矿藏、库藏等;“府”是聚的意思,凡东西聚集之地就叫作府。中医认为五脏的功能最重要,它的作用是储藏精气;六腑的功能次之,是出纳传输。五脏指的是心、肝、脾、肺、肾,六腑指的是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此外还有一个心包络,在功能和病变上与心脏想一致。10第三章:藏象 2,

11、五脏的生理功能,五脏的生理功能 心心,内经曰:“心者,生之本”;心藏神总管人体的一切脏腑和四肢百骸,以及精神意识活动;推动全身血液行;心开窍于舌; 肝肝,为将军之官,有防御外侮,考虑对策,抵抗疾病侵犯的功能;肝藏血,解毒;肝主筋;肝开窍于目; 脾脾,主运化,统血,后天之本,主肌肉; 肺肺,理一身之气(真气:呼吸之空气+脾运化水谷之气,无真气则死);开窍于鼻;主皮毛; 肾肾,藏精,精有二,一为脾运化之食物的精后天之精,二为先天之精,有两种功能:生育和生长发育衰老;肾主骨;开窍于耳; 心包心包,代君受过。 五脏之间的关系依五行之律。五脏之间的关系依五行之律。3,六腑的生理功能,六腑的生理功能 胃胃

12、,腐化食物、小肠小肠,纳清排浊、大肠大肠,排浊、膀胱膀胱,贮藏津液、三焦三焦,流通气血使得来自食物的精华如气血津液周流于肌肉和脏腑之间,疏通水道将多余的水液输送到膀胱、胆胆,主决断。 同样六腑之间的关系也依五行之律。同样六腑之间的关系也依五行之律。 五脏六腑的相互关系五脏六腑的相互关系互为表里。互为表里。11第三章:藏象二,奇恒之腑二,奇恒之腑 奇恒之腑是:脑、骨、髓、脉、胆、女子包六项之总和。内经.五藏别论称:“脑、骨、髓、脉、胆、女子包,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腑。”奇恒之腑的形态似腑,多为中空的管腔或囊性器官,而功能似脏,主藏精气而不泻。其中除了胆以

13、外,其余皆无表里配合,也无五行配属,但与奇经八脉有关。12第四章:经络 一,经络的含义一,经络的含义 “经”有径的意思,是一种气血通行的道路;“络”有网的意思,象网络的错综联系,遍布人体的全身,是经与经之间的联系通道。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在人体的各部分组织、器官之间有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的径路就是经络。经络分布全身,内部发源于五脏六腑,外部通联着五官、四肢及肌肤、体表。在人体形成一张网络,将不同的组织器官联系在一起,并通过经络运行气血“灌输”全身,以维持人体的生理活动。二,经络的作用二,经络的作用 生理方面:除了运行气血,以维持人体的生理活动外,还有一种“卫气”在体表经络运行,抵御

14、外部的侵害; 病理方面:经络是内部脏腑状态和病变的体现;13第四章:经络人人体体经经络络十十二二正正经经手三阴手三阴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十十四四经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手三阳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阴足三阴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少阴肾经足三阳足三阳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 奇奇经经八八脉脉任脉任脉督脉督脉冲脉冲脉带脉带脉阴跷脉阴跷脉阳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阴维脉阳维脉阳维脉14第五章:精、气、血、津液 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脏腑、

15、经络、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基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而这些物质的生成及其在体内的代谢,有都依赖于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正常生理活动。因此,无论在生理还是病理状况下,这些基本物质与脏腑经络、形体官窍之间,始终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一,精一,精 精:是禀承于父母的生命物质和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 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 从精华、精微之意看,人体之内的血、津液、髓以及水谷精微等一切精微物质,均属于精的广义范畴;但从物质的生成与功能看,精与血、津液、髓的概念是有区别的。精的概念范畴,仅限于先天之精、水谷之精、生殖之精以及脏腑之精,并不包括血、津液、髓。

16、精相对于气而言,精属阴而有形,气属阳而无形。 精的代谢:基本分为生成、贮(zhu4)藏和施泄三阶段。就精的生成来源而言,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精的贮藏人体之精分藏于五脏,主藏于肾(老大);精的施泄,分2种,一分藏于全身各个脏腑之中,濡养脏腑,并化气以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的功能,二化为生殖之精而有度的排泄以繁衍生命。 精的功能:精主闭藏而静谧(mi4)于内,与气之运行不息相较,其性属阴。除了繁殖的重要作用外,还具有濡养、化血、化气、化神等功能。15第五章:精、气、血、津液二,气二,气 中医学的气学说,是研究人体之气的概念、生成、分布、功能以及其与脏腑、精、血、津液之间关系的系统理论,与古代哲学的气

17、学说有明显的区别。 1,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是人体内活动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护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之一。气与精在中医学中有严格区别的:精为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是推动和调控脏腑生理活动的动力。 2,人体之气的生成:,人体之气的生成: 人体之气来源于先天之精所化的先天之气(即元气)、水谷之精所化的水谷之气和自然界的清气,后两者又合称为后天之气(即宗气),三者结合而成一身之气,内经称为“人气”。相关脏腑与人体之气的关系肾为生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主。 3,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 气的运动称作气机。气运动的形式有升、降、出

18、、入四种,如肺吸入为入呼出为出,肝脾主升,肺胃主降。气机的意义在于维系人体整个生命活动,如先天之气、水谷之气和吸入的清气,都必须通过升降出入才能散布于全身,发挥其生理功能;又如,精、气、血、津液也必须通过气机才能在体内不断运行流动,濡养全身。16第五章:精、气、血、津液 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人体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都是气升降出入的场所,气的升降出入也只有在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中,才能得以体现; 以五脏而分述为心肺在上,上者宜降;肝肾在下,下者宜升;脾胃居中,通连上下,是升降传输的枢纽; 以六腑而总论之六腑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以降为顺。气运动失常时称为“气机失调”;其形式有:

19、气的运行受阻而不通畅时,称作为“气机不畅”;受阻较甚,局部阻滞不通时,称作为“气滞”; 气的上升太过下降不及时,称作为“气逆”; 气的上升不及下降太过时,称作为“气陷”; 气的外出太过而不能内守时,称作为“气脱”; 气不能外达而郁结闭塞于内时,称作为“气闭”。气化,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气化就是体内物质新陈代谢的过程,因此,精、气、血、津液各自的代谢及其相互转化就是气化的形式。17第五章:精、气、血、津液4,人体之气的功能,人体之气的功能推动调控作用:(个人认为可以用此来解释肥胖和清瘦之人的原因)温煦(xu4)与凉润作用:温则保持体温,维持精气血津液的正常施泄、循行和输布,若阴气的

20、凉润不足,则可能引起低热、盗汗、心热、脉细数虚热性病变。防御作用:如卫气。固摄作用:固血、固汗、固津液等。中介作用:传导各内部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信息,传感针灸、按摩等刺激信息(可能与西医的神经学有关系或矛盾)。5,人体之气的分类:,人体之气的分类:元气:宗气:水谷之气和自然界的清气之和。营气:水谷之气而来,化血和营养全身之生理机能,属阴。卫气:水谷之气而来,防御外部邪气、温养全身和调控腠理之生理机能,属阳。18第五章:精、气、血、津液三,血三,血1,血的基本概念:略,血的基本概念:略 2,血的生成:,血的生成:中医认为水谷精微和肾精是血液化生的基础。水谷在脾胃心肺肾等脏器的共同作用下,经

21、过一系列气化过程,而得以化生为血。3,血的运行:,血的运行:心主血脉、肺主治节、肝主疏泄、脾主统血,就是说,心气的推动、肺气的宣发肃降、肝的疏泄是推动和促进血液运行的重要因素;脾气的统摄和肝的气的藏血是固摄控制血液运行的重要因素。血的功能:濡养和气化。19第五章:精、气、血、津液四,津液四,津液1,津液的基本概念:,津液的基本概念: 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机体内除了藏于脏腑中的精和运行于脉中的血之外,其他所有正常的液体都属于津液。津液的生成:津液的生成: 胃、小肠、大肠所吸收的水谷精微和水液,均上输于脾,通过脾气的传输作用布散全身。这就是内经所说的:“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

22、”的津液生成过程。2,津液的运行:,津液的运行: 津液的运行主要分为输布和排泄两方面。3,津液的输布:,津液的输布: 主要依靠脾、肺、肾、肝和三焦。脾主输布,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交换后如何输布?);素问.逆调论说:“肾者水脏,主津液”(个人理解这里的主有静脉的功效);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行则水行;三焦为水液和诸气运行的通道。4,津液的排泄:,津液的排泄: 肾气的蒸化作用,将脏腑代谢产生的下输到肾或膀胱的浊液分为清浊两部分,清者重新吸收布散全身,浊者成尿液,贮存于膀胱,排出体外。尿液不会随时外泻,主要依赖于肾气的固化作用。5,津液的功能:,津

23、液的功能:濡养和气化。20第六章:病因 中医把一切致病的因素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种。中医认为人体与自然界的关系非常密切,如果自然界的气候不正常,加之人体的正气不足就很可能得病,这就是外感六淫;人们的日常生活总有情绪变化,过度的情绪变化所导致疾病,就叫内伤七情。一,外因(外感六淫)一,外因(外感六淫) 先人通过对自然界的长期观察,认为自然界的一切变化就是“六气”运动的结果。这六气就是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的正常功能是:风以动之、寒以坚之、暑以蒸之、湿以润之、燥以干之、火以温之。但六气的转变发生混乱,则会对一切生物造成不利的伤害,就形成了“六淫”。1,风:,风: 内经称“风为百病之长”、“风为百病之始”,

24、它本身不仅可以作为一种致病因素,因风善行,无孔不入,所以还能与其他五淫一起共同伤害人体。如:单纯感受风邪,可表现为恶风、发热、出汗、头痛等;风加寒,则为风寒,可表现为恶风、身痛、骨楚;风加热,可表现为口干、心烦、尿黄、便结等多种热象;风加寒火,则为风火,可表现为目赤、咽痛等症。2,寒:,寒: 是一种寒冷的气,四时中,寒凉之气随时都可能侵犯人体,尤其是冬季。寒病症状主要是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腰背强直,骨节疼痛,脉浮紧,舌苔薄白。如果寒气深入而侵犯到脾胃,就会出现肠鸣、腹泻、腹部冷痛而喜热敷,脉沉迟,舌苔白腻等症。21第六章:病因 3,暑:,暑: 暑邪所致之病主要发生在夏天。一般主要表现为头痛

25、、高热、口渴、多饮、心烦,脉息洪大而虚(阳署);另一种暑病是由于贪凉所致,如夜卧露天或多饮冷饮等,症状多为恶寒、头痛、头重或腹痛,吐泻,胸闷不思食等症。4,湿:,湿: 湿病主要发生在潮湿的季节、常穿汗衣、常坐湿地、水中作业等情形。病状有身体沉重、肢体浮肿、关节疼痛、胸闷、腹满、食欲不振,甚至出现黄疸、腹泻等症。5,燥:,燥: 燥主要发生在秋天。因干燥使人体的津液减少而致病。病状有咽喉干燥疼痛,咳嗽少痰口唇干燥、大便干结等。6,火:,火: 火病是热极所致,它与暑有区别的,火的含义较为广泛,一方面包含外界酷热引起的疾病,还有一方面就是指所有病严重的时候都可能出现热极化火的现象,其病状如抽搐、昏迷、

26、说胡话、高烧等。中医认为这就是五气化火,化火后人体的津液都会耗尽,所以是重病。 除了六淫外还有三种外因可能导致疾病。一是疠气由于特殊的气候变化以及污秽湿浊等肮脏的东西腐败熏蒸而产生的,具有传染性、传播快的特点;二是外伤;三是寄生虫槟榔驱除(tao2)绦虫、使君子治蛔虫。22第六章:病因 二,内因(内伤七情)二,内因(内伤七情) 所谓的七情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1,喜:,喜:喜不伤身,但喜过伤心乐极生悲;2,怒:,怒:怒伤肝;3,忧:,忧:伤脾胃;4,思:,思:伤脾;5,悲:,悲:伤心肺;6,恐:,恐:伤心肾;7,惊:,惊:伤神。 此外还有因习惯行为不当造成的疾病,饮食不慎、房事不节、疲劳过度等。23第七章:诊法 24第八章:辩症 25第九章:治则 26第十章:中药 27第十一章:方剂 28第十二章:针灸 29第十三章:推拿 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