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中医小儿推拿唐宝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中医小儿推拿唐宝云(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醫中醫小儿推拿小儿推拿宝鸡市中医医院唐宝云小儿推拿小儿推拿不用针,不用药,见效快不用针,不用药,见效快1.方便易行,疗效显著2.不受设备、医疗条件的限制3.患儿可免除打针服药之痛苦4.增加父母與子女之親情5.深受患儿及其家属的欢迎,成为中医儿科治疗保健的一个颇具特色的常规疗法。小儿推拿与成人推拿的区别小儿推拿与成人推拿的区别小儿推拿小儿推拿属于中醫推拿的一个部分,但与成人推拿有着明显的区别:一是小儿推拿小儿推拿手法强调轻快柔和,平稳着实;二是小儿推拿小儿推拿穴位系统独特,多数分布手部,不仅有“点”状穴,还有“线”状穴和“面”状穴;三是小儿病症多以外感、伤食多见,故治疗上多以清热、消导为主。婴
2、儿抚触婴儿抚触是对初生儿进行轻柔的触摸,富有爱心的语言交流。它在生理及心理上的益处,已经受到医护界广泛重视。婴儿抚触可以:1) 刺激婴儿的淋巴系统,增强抵抗力2) 增加婴儿睡眠,并改善睡眠质量3) 帮助平复婴儿情绪,减少哭闹4) 可以促进母婴情感交流,促进乳汁分泌5) 可促进婴儿饮食吸收和激素的分泌,达到体重增加、缓解婴儿气胀、结实肌肉的目的婴儿抚触与推拿婴儿抚触与推拿的區別的區別共同點: 都是利用手法作用于小儿的体表进行治疗,都可以促进小儿的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力,推拿是在中医理论下开展的,有特定的穴位和手法,既能保健又能治疗不同點:婴儿抚触只适合1-6个月的婴幼儿。婴儿抚触的好處婴儿抚触可以
3、:1) 刺激婴儿的淋巴系统,增强抵抗力2) 增加婴儿睡眠,并改善睡眠质量3) 帮助平复婴儿情绪,减少哭闹4) 可以促进母婴情感交流,促进乳汁分泌5) 可促进婴儿饮食吸收和激素的分泌,达到体重增加、缓解婴儿气胀、结实肌肉的目的小儿推拿原理1. 物理性刺激: 可以产生生理物理作用,如脱臼后复位,也可以产生生物化学作用.2. 促进肝糖原的利用率,还可以促进核糖核酸的合成,这是提高小儿机体免疫力的营养物小儿机体免疫力的营养物质质. .3. 促进消化系统分泌消化酶分泌消化酶,促进小肠对营养的吸收,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小儿生理特点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小儿从初生到成年,处于
4、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无论在解剖、生理,病理、免疫等方面,都与成人有所不同,机体各器官的形态、位置,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在不断的变化,其生理功能也都未达到成熟完善,中医把这种现象称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从体格、智力以至脏腑功能,均不断向完善、成熟方面发展,年龄越小,生长发育的速度也越快。反映了小儿生机旺盛,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相对地更加迫切的特点。小儿的病理特点小儿的病理特点主要表现为: 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小儿疾病中外感时邪和肺、脾二脏的病证比较多见。临床上常见伤风感冒、咳嗽、消化不良等。小儿由於生机蓬勃,活力充沛,脏气清灵,反应敏捷,
5、病因比较单纯,没有七情的影响,所以在患病后,只要经过及时正确的处理,病情就会很快好转趋于康复。按摩介质按摩介质: : 1.减少对皮肤的损损伤2.增强疗效小儿按摩常用介质小儿按摩常用介质【生姜汁】 取其辛温,能发汗解表、温中健胃、助消化之功效。既可用于风寒感冒,又可用于胃寒呕吐及腹痛、腹泻之证。【葱白汁】葱白能散在表之风寒,有发汗解表、散寒通阳之作用。对于感冒风寒的轻症,常用葱白汁作介质,此外,对于因寒凝气滞所导致的小便不利,也可使用本品。【鸡蛋清】用于消化不良,热性病,或久病后期烦躁夫眠,手足心热等病症。【白酒】具有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效。【滑石粉】润滑皮肤作用,防止皮肤破损。小儿按摩常用手法
6、小儿按摩常用手法【推法】【推法】(直推;分推;旋推)推法为小儿按摩常用手法之一。分直推、分推、旋推三种。有旋推为补,直推为清为泻(向指根方向);屈其指直推力补,直其指直推为泻;往上推为清,往下推为补等说法。 1直推法直推法 以拇指端外侧缘或指面,或食、中二指指腹,或以掌根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作直线向前推动。 2分推法分推法 用双姆指指面,自穴位向两旁分向推动。 3旋推法旋推法 用拇指指面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作频频旋转推动。 【运法】【运法】用拇指或食、中、无名指面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由此往彼作弧形或环形运转。此法有顺运为泻,逆运为补,左运汗,右运凉及左转止吐,右转止泻等说法。 【揉法】揉法】(指揉
7、法;掌揉法;鱼际揉法) 1指揉法指揉法 用拇指或食指端,或用食、中、无名指端着力 , 紧紧吸附在穴位上并作回环揉动,称指揉法。 2掌揉法掌揉法用掌根大、小鱼际部着力在穴位上回环旋转揉动, 称掌揉法。3鱼际揉法鱼际揉法仅用大鱼际部着力,在其穴位上回环频频揉动, 称鱼际揉法。【按法】【按法】用拇指腹或掌根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逐渐用力向下按压,称按法。操作时常与揉法结合而用,称按揉。 【摩法】【摩法】 摩法是小儿按摩常用手法之一。分指摩法、掌摩法和旋摩法三种。有顺摩为补,逆摩为泻;掌摩为补,指摩为泻;缓摩为补,急摩为泻等说法。 1指摩法指摩法 用食、中、无名等三指腹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作连续的回旋抚摩,
8、称指摩。2掌摩法掌摩法用掌心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作回旋抚摩,称掌摩。 3旋摩法旋摩法用双手全掌指面着力,自患儿下腹部开始沿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的解剖方向,两手一前一后作交替旋转运摩,称旋摩法。【掐法】【掐法】 掐法为小儿按摩常用手法之一。用拇指甲用力掐入穴内以不掐破皮肤为宜。 【拿法】【拿法】 拿法是小儿按摩常用手法之一。用拇指指端和食中二指指端,或用拇指指端与其余四指指端相对用力提捏筋腱。后者又称五指拿。 【捏法】【捏法】 捏法正位手势 捏法为小儿按摩常用手法。分捏脊法和挤捏法两种。 1捏脊法捏脊法 用双手拇指和食指作捏物状手形,自腰骶开始,沿脊柱交替向前捏捻皮肤;每向前捏捻三下,用力向上提
9、一下,至大椎为止,然后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端沿着脊柱两侧向下梳抹;每提捻一遍随后梳抹一遍。在操作时,所提皮肤多少和用力大小要适当,而且要直线向前,不可歪斜。 2. 挤捏法挤捏法 用双手拇指与食、中、无名指指端自穴位或部位周围向中央用力挤捏,使局部皮肤红润和充血为止。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来回摩擦。擦法又分指擦、掌擦和鱼际擦三种。【搓法】【搓法】用双手掌心相对用力,挟住一定部位,然后双手交替或同时用力快速搓动,并同时作上下往返的移动,称为搓法。【擦法】【擦法】用拇指外侧缘或用食、中、无名指面在体小儿推拿常例手法小儿推拿常例手法小儿推拿疗法的常例手法包括: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掐总筋、分阴阳、拿肩井。无
10、论治疗哪一种病症,每次推拿均使用这些方法,所以总称常例手法,即常规的例行成套手法。其中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掐总筋、分阴阳五法在每次推拿中开始阶段应用,拿肩井一法在每次推拿结束时应用。在推拿时,可蘸用少许清水、葱姜汁或麻油。1. 开天门:医者用两手大拇指指腹自眉心交互推至前发际,推24次,常作为每次推拿的第一个步骤。有发汗解表、开窍醒神等作用。可以治疗感冒、发热、头痛、惊风、神疲乏力等症。2. 推坎宫:用两手大拇指指腹沿眉毛上缘向两侧分推至眉梢,一般分推24次,常用作每次推拿的第二个步骤。有发汗解表、开窍醒神等作用。可治疗感冒、发热、头痛、目赤痛等症。3.运太阳:用两手大拇指指腹分别按在两侧
11、颞部太阳穴上,作轻柔缓慢的环形移动,向眼方向运为补,向耳方向运为泻。般运24次,每运3次后轻轻按一下,常用作每次推拿治疗的第三个步骤。有发汗、止汗、明目醒神等作用。4. 掐总筋:用大拇指轻轻按掐腕横纹中点,另一手握住患儿手指轻轻摇其腕关节,常用作每次推拿的第四个步骤。有清心火、止惊搐、畅四肢等作用,也可用于口舌生疮、潮热、感冒鼻塞、四肢抽掣等症。5.分阴阳:用大拇指指腹自总筋定向两侧分推,常用作每次推拿的第五个步骤。有调和气血、止泻痢、除寒热、去腹胀、通二便等作用。可治疗惊风、痫症、昏迷、抽搐、泄泻、痢疾、黄疸、咳嗽、痰喘等症。小儿保健推拿小儿保健推拿小儿保健推拿操作简便、易学易懂、无毒、无副
12、作用、无痛苦。只需要有耐心,坚持按疗程进行,就能取得明显的效果,小儿保健推拿主要有四大手法。 1. 推脾经(拇指外侧,可以增加胃酸分泌)、2. 摩腹(可以调节肠胃功能)、3. 捏脊(拇指与食指向上捏,可以提高免疫力,拇指在前食指在后捏多为保健,食指在前拇指在后多为治疗)、4. 掐揉足三里(可以调节胃肠功能)。建议每天做一次,一次做8-10分钟。一一.健脾和胃保健法:应用推拿保健法,健脾和胃增强食欲,调理气血,已在临床证实,它不但能理气血,并能提高人体素质,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使小儿健康的生长发育。处方:捏脊35遍;推脾经300次;按揉足三里300次;摩腹100次,顺时针50次,逆时针50次,平
13、补平泻。介质:滑石粉。注意事项:一般在清晨或饭前进行7次为一个疗程,中间休息三天,机型传染病期间可暂停,待病愈后再进行。二二.健脾保肺推拿法:经常采用健脾保肺推拿法,可以调达营卫宣通肺气,增强身体御寒能力,预防感冒发发生。处方:推补脾经300次,揉外劳宫300次,黄蜂入洞50次,摩囟门100次,揉手足心50次。介质:葱姜汁。注意事项:1)一般在清晨进行,两天操作一次,5次为一个疗程,中间休息3天,再做第二个疗程;2)平时衣着不要过于暖厚;3)注意饮食,不宜过食生冷、油腻之物。三三.益智保健推拿法:精生髓,髓又上通于脑,又称脑为髓之海,精足则另人智慧聪明,益智保健法能促进小儿智力开发,身心健康,
14、精神愉快。对小儿五迟、五软、小儿发育障碍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处方:推五经100次,捏十王20次。十宣:双手十指尖,并近指甲处,摇四肢关节2030次,捻十指及脚趾各25遍,捏脊35遍。介质:滑石粉。注意事项:1.本法适宜于3岁以下的幼儿,可每天一次,连续30次,为一个疗程,休息一周,再做第二个疗程;2.本法适应于五迟、五软或脑病后遗症,要长期坚持下去,每隔两个月要休息一周,然后继续进行;3.对智力差的儿童要同时进行行为指导,开发智力,树立其对治病的信心。小儿常见病的治疗小儿肌性斜颈小儿肌性斜颈是指头向患侧斜、前倾、颜面旋向健侧为其特点,临床上,斜颈除个别为脊柱畸形引起的骨性斜颈、视力障碍的代
15、偿姿势型斜颈和颈部肌麻痹导致的神经性患儿以外,一般指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造成的肌性斜颈。病因病机肌性斜颈的病理主要是患侧胸锁乳突肌发生纤维性挛缩,起初可见纤维细胞增生和肌纤维变性,最终全部为结缔组织所代替,主要有两种原因:一一是产伤,在分娩时一侧胸锁乳突肌因受到产道或产钳挤压受伤出血,血肌机化形成挛缩;二二是胎位不正,妊娠阶段胎儿头位不正,阻碍一侧胸锁乳突肌供血不好,引起肌肉缺血性改变所致。临床表现在出生后颈部一侧可发现有梭形肿块,以后患侧的胸锁乳突肌逐渐挛缩紧张,提出如条索状。患儿头部向患侧倾斜,颜面部旋向健侧,若不及时治疗患侧的颜面部,发育会有一定的影响,健侧一般的颜面也会发生适应性的改变,
16、使颜面部不对称,在不治疗的情况下一般会出现胸骨侧凸。治疗1.治则:疏经活血,软坚消肿,以局部为主;2.操作方法:1)患儿仰卧位,医者在患侧的胸锁乳突肌使用推揉的手法。2)拿患侧的胸锁乳突肌。3)医者一手扶住患儿患侧发肩部,另一手扶住患儿头顶,使患儿头部逐渐向健侧肩部倾斜,逐渐拉长患侧胸锁乳突肌,反复进行数次。4)再在患儿胸锁乳突肌施用推揉法。以上手法能舒经活血,改善局部血液供给,缓解肌肉挛缩,促使肿物消散,伸展扳拉患侧胸锁乳突肌能改善和恢复颈部的活动功能。护理家属可经常在患侧胸锁乳突肌被动牵拉伸展,或在日常生活中采用与头面畸形相反的动作加以纠正,如喂奶、睡觉的枕头或用玩具吸引患儿的注意力都可用
17、于纠正姿势。呕吐呕吐是由于胃气上逆胃或肠道呈逆行蠕动所致。是临床小儿常见的症状,可见于多科疾病中。另外小儿胃脏娇嫩,贲门松弛,如果喂养不当,吸入过多的空气,或喂乳过多,出现乳后有少量乳汁倒流口腔,从口角渗出,称为溢乳,不属于病态。病因病机胃为水谷之海,以降为和,小儿脾脏薄弱,凡外感六淫侵扰及胃,或饮食过多,饥饱不节,或恣食生冷油腻食物,以至停滞不化,损伤脾胃,运化失司,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而为呕吐。临床表现1)寒吐:饮食稍多即吐,时作时止,吐物酸臭不堪,面色苍白,四肢欠温,腹痛喜暖,大便溏薄,舌淡,苔薄白,指纹色红。2)热吐:食入即吐,呕吐物酸臭,身热口渴,烦躁不安,大便臭秽,或秘结,小便黄赤,
18、唇舌红而干,苔黄腻,指纹色紫。3)伤食吐:呕吐物酸臭,口气臭秽,胸闷厌食,肚腹胀痛,大便酸臭或溏或秘,苔厚腻,脉滑实。治疗一一.寒吐1)治则:温水散寒,和胃降逆。2)处方:补脾经,横纹推向板门,揉外劳,推三关,推天柱骨,揉中脘。3)方义:推天柱骨,和胃降逆,祛寒止呕,配横纹推向板门止呕吐,补脾揉中脘健脾和胃,温中散寒,降逆止呕,推三关,揉外劳温阳散寒以加强温中作用。二.热吐1.治则:清热和胃,和中降逆。2.处方:清脾胃,配推天柱骨,清中焦积热,和胃降逆以止呕吐,退六腑,加强以上清热作用,运内八卦,横纹推向板门,宽胸理气,和胃止呕,清大肠,推七节骨泄热通便,使胃气得以通降下行。三.伤食吐1)治则
19、:消食导滞、和中降逆。2)处方:补脾经,揉板门,横纹推向板门,运内八卦,揉中脘,分腹阴阳,按揉足三里。3.方义:补脾经,揉中脘,按揉足三里,健脾和胃以助运化,揉板门,运内八卦宽胸理气,消食导滞,分腹阴阳,横纹推向板门以降逆止吐。厌食厌食又称恶食,是指小儿较长时期不想吃,食欲不振,甚至拒绝进食的一种病证。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喂养不当,导致脾胃不和,运化失调,厌食患儿精神状态一般来说还比较正常,但时间长了,精神疲惫,体重减轻,抗病能力减弱,病程长者,对小儿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应及时治疗本病以16岁小儿为多见,如因外感或某些慢性病的食欲不振者,不属于本病范围。病因病机本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平时饮
20、食不节或喂养不当,以及长期偏食等,损伤脾胃而导致小儿时期脾胃不足,如片面强调给予高营养的滋补食品,超越了脾胃正常的运化能力,或按孩子的所好为主,想吃什么就给什么,养成偏食的不良习惯,生活不规律等,这样就可导致脾失健运。临床表现一.脾失健运:面色少华,不思饮食,或食物没有味道拒进饮食,形体偏瘦,而精神状态一般,大小便均正常,舌苔白或薄腻,脉尚有力。二.胃阴不足:口干多饮而不喜进食,皮肤干燥,缺乏润泽,大便干结,舌苔多见光剥有苔红而少津者,舌质偏红,脉细。三.脾胃气虚:精神较差、面色萎黄、厌食、拒食或者少有进食,大便中夹有不消化残渣,或者大便不成形容易出汗,舌苔薄净,脉无力。治疗1.脾失健运1)治
21、则:和脾助运。2)处方:补脾经,运内八卦,掐揉四横纹,摩中脘,按揉脾俞、胃俞、肝腧穴。3)方义:补脾经、摩中脘健脾和中,运八卦配揉脾俞、胃俞、肝腧穴和中消食,掐揉四横纹以增强运脾理气作用。2.胃阴不足1)治则:养胃育阴。2)处方:分阴阳、揉板门、补胃经、补脾经、运内八卦、揉中脘、关元,揉胃、三焦,揉肾腧穴。3)方义:分阴阳、揉板门、补胃经养胃生津,补脾经,揉中脘,运内八卦健脾助运,按揉胃、三焦、肾腧穴加强养胃生津作用。3.脾胃气虚1)治则:健脾益气。2)处方:补脾经、推大肠、补肾经、摩腹、推上七节骨、捏脊、重提脾腧穴、胃俞穴、肾腧穴。3)方义:补脾经、摩腹、运内八卦可健脾和胃、益气生血,推大肠
22、、推上七节骨温中固肠止泻,补肾经温养下元。捏脊能健脾和胃并有强壮体格的作用。便秘便秘是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大便坚涩不畅的一种病症,便秘是儿科临床常见的一种病症。他的主要原因是饮食起居失调,如饮食内伤,过食辛燥的食品,或生活不规律,未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也可续发于其他病出现便秘。病因病机1.饮食不节:过食辛热厚味的食品,以至于肠胃积热、气滞不行,或于热病后耗伤津液,导致肠道燥热,津液失于输布而不能下润,于是造成大便秘结,难以排除。2.先天不足:身体虚弱,或病后体虚,气血亏损,气虚则大便传送无力,血虚则津少,不能滋润大肠,以导致大便排出困难。临床表现1.实秘:大便干结,面赤身热,口臭唇赤
23、,小便短赤,胸胁胀满,食纳减少,腹部胀痛,舌苔黄燥,指纹色紫。2.虚秘:面色晄白无华,形体消瘦乏力,神疲气怯,大便努挣不下,舌淡苔薄,指纹色淡。治疗一实秘1)治则:顺气行滞,清热通便。2)处方:清大肠、退六腑、运内八卦、按揉膊阳池、摩腹、按揉足三里、推下七节骨、搓摩肋胁、揉天枢。3)方义:清大肠、揉天枢、荡涤肠府邪热,摩腹、按揉足三里健脾和胃,行滞消食,搓摩肋胁、运内八卦疏肝理气、顺气行滞,按揉膊阳池、推下七节骨配退六腑以通便清热。二虚秘1)治则:益气养血,滋阴润燥。2)补脾经、清大肠、推三关、揉上马、按揉膊阳池、揉肾腧穴、捏脊、揉足三里。3)方义:补脾经、推三关、捏脊、揉足三里补养气血、健脾
24、调中、强壮身体,清大肠、按揉膊阳池配揉上马、揉脐、揉肾腧滋阴润燥、理肠通便。遗尿遗尿是指3岁以上的小儿在睡眠中不知不觉的将小便尿在床上。又称尿床。3岁以下的小儿,由于脑髓发育不健全,智力也未健全,正常的排尿习惯尚未养成,这种现象不属于遗尿。遗尿症还必须及早治疗,如病的时间长了就会妨碍孩子的身心健康,影响发育。病因病机儿童遗尿多为先天肾气不足,下元虚冷所致。肾主闭藏,开窍于二阴,职司二遍,与膀胱相表里,如肾与膀胱之气具虚,不能制约水道,因而发生遗尿临床表现睡眠中不自主排尿,如白天疲劳,阴雨天气时更容易发生,轻者数日排尿一次,重者每晚遗尿一至两次,甚至更多。时间久了,患儿面色萎黄,智力减退,精神不
25、振,头晕腰疲,四肢不温等证,年龄较大的儿童有怕羞或精神紧张的情况。治疗1)治则:温补脾肾,固涩下元。2)处方:补脾经、肺经、肾经、推三关、揉外劳、按揉百会、揉丹田、按揉肾俞,擦腰骶部,按揉三阴交。3)方义:揉丹田、补肾经、按揉肾俞,擦腰骶部以温补肾气、壮命门之火、固涩下元,补脾经、肺经、推三关健脾益气、补肺脾气虚,按揉百会、揉外劳温阳升提,按揉三阴交以通调水道。预防1)使儿童养成按时排尿的卫生习惯及安排合理的生活习惯,不要使孩子过度的疲劳。2)已经发生遗尿者,应该给予积极的治疗和适当的营养,并注意休息,临睡前两个小时最好不要饮水,少吃或不吃流质一类的食品。3)夜间入睡后,家长定时叫其起床排尿。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