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3年七年级第二单元

人***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340.15KB
约4页
文档ID:578327783
2023年七年级第二单元_第1页
1/4

1 《我的老师》 一、文学常识 《我的老师》节选自《魏巍散文选》作者魏巍,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当代诗人,著名散文作家、小说家,代表作《谁是最可爱的人》《东方》等 二、重点字词 蔡芸(yún ) 芝 黑痣(zhì ) 褪(tuì )色 磕(kē )头 榆(yú )钱 卜(bǔ ) 问 魏巍 狡猾 焚香 存心 背诵 海鸥 占据 牵挂 援助 权威 纠纷 慈爱 依恋 珍宝 纯真 时辰 迷迷糊糊 模模糊糊 温柔:温和柔顺(多用于形容女性) 心情如水:形容心地纯洁,像清澈的水一般 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纠纷:争执的事情 热恋:本课是亲热难舍的意思 三、思路结构 这篇课文 15 个段作者是循着回忆——依恋——思念“ 我的蔡老师” 这条感情线索来抒写的,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 1 段)提出“ 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 ,由此展开对蔡老师的回忆 第二部分(第 2—14 自然段)叙述七件事,显示蔡老师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抒写了“ 我” 敬爱、感激、依恋老师的情怀。

第三部分(第 15 段)呼应开头,再次流露出思念老师之情 四、课后练习答案 一、默读课文,画出文中所写的七件小事,然后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 答案: 第一件事 蔡老师假装发怒 第二件事 蔡老师教我们跳舞 第三件事 蔡老师让我们观察蜜蜂 第四件事 蔡老师教我们读诗 第五件事 “ 我们” 喜欢、亲近蔡老师 第六件事 蔡老师排除“ 我” 和伙伴之间的小纠纷 2 第七件事 “ 我” 睡梦里寻蔡老师 二、记叙性文章常常有一条线索,写作思路就是围绕线索展开的本文除叙事外,还有一条情感线索贯穿其中,试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说明 答:本文的感情线索是回忆、依恋、思念“ 我的蔡老师” 文章以“ 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 一句开头,引出对蔡老师的回忆 接着,文章列举有关蔡老师的七件小事,不仅写出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真挚感情,更表达了作者对蔡老师的深深依恋,“ 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接近呢?”“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她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 最后,文章以“ 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 ,“ 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等,直接抒发了对蔡老师的思念之情,与开头相呼应。

浓厚的感情贯穿全文,使文章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三、本文的感情不是荡漾在字面上,而是蕴含在平实的字里行间,像一股涓涓细流,绵长深远结合括号中的提示,揣摩下边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1、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老师真的要打“我”吗?大家为什么都笑了?) 2、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真正要打的意思这里为什么用“狡猾”一词呢?) 3、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不由得”“默默”“急于模仿”表现了“我们”怎样的感情?) 4、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本文全篇用第三人称指代蔡老师,这里改用第二人称“你”,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答:1.这句话中,“ 好像” 和“ 轻轻” 两个词语,把蔡老师假装发怒的情形形象地写出来,而“ 大伙笑了,她也笑了”的“ 处罚” 结果更是把老师的慈爱、儿童的机灵、师生间的亲密友善充分表现出来 2.“ 狡猾” 本是贬义词,这里作者在它前面加了限制成分“ 儿童的” ,这样它就具有了“ 调皮”“淘气” 的意思。

作者这样用词,形象地写出了“ 我” 天真调皮的神态,反映了“ 我” 与蔡老师非常亲近的心理状态 3.学生对老师的爱首先体现在学习、模仿上 不由得”“默默”“急于模仿” 表现了学生对蔡老师的喜爱、依恋之情 4.使用第二人称更便于直接抒情行文至此,文章改用第二人称“ 你” 来称呼蔡老师,可见,记忆唤醒了“ 我” 对蔡老师的强烈的思念,一个“ 你” 字,把作者对蔡老师至今仍怀有的思念、崇敬的思想感情充分表达出来 四、从你上学以来,哪位老师给你的印象最深刻?用一两个事例,写写这位老师不少于 200 字 (此题意在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写法,调动记忆中的素材,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 《再塑生命的人》 朗读下列词语及解释: 搓捻(cuōniǎ n) 花团锦簇(cù ) 3 怦怦(pēngpēng)感慨(gǎ nk ǎ i) 企盼(qǐ pà n) 小心翼翼(yì ) 唯恐(wéi) 赠送(zèng) 涨红(zhàng) 恍然大悟(hu ǎ ng ) 企盼:盼望 搓捻:用手指搓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 疲倦不堪:形容极其疲乏、困倦的样子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一点不敢疏忽 不求甚解:现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 细读课文,品味语句 1.“ 我的手指搓捻着花朵, 抚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绽放的花朵” , 这句话中的“ 搓捻” 、 “ 抚弄” 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这里运用了两个动词“ 搓捻” 、“ 抚弄” ,通过动作的细节描写,便表现了我在等待莎莉文老师到来时紧张、急切的心理 2.“ 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 ,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将自己比作大雾中的航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我” 在受教之前苦闷、彷徨的心理 3.“ 正在此时,光明照在了我的身上” ,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在作者的心目中,莎莉文老师就是光明的使者,她就是那个给自己启示人间真理,给自己深切的爱的人 4. 结合上下文思考:“ 一个陌生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 握住” 、“ 紧紧地抱” ,这些动作彰显了莎莉文老师的爱莎莉文老师初次见面的拥抱给了“ 我” 爱的启示 5. 作者为什么说“ 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1)去井房之前,作者处在黑暗而沉寂的世界中,陷进了痛苦的深渊去井房之后,井房的经历不仅让海伦懂得了“ 水” 这个字表达的具体内容,也让她第一次获得了事物的概念,获得了生命的意识和感情,也拥有了无比美好的求知感受这是思维的一次飞跃(2)同时也说明了莎莉文老师的教育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水” 开启了海伦智慧和情感的大门 4 六、归纳主旨,拓展延伸 为什么文章的标题为《再塑生命的人》,“ 再塑生命” 的深刻的含义是什么? “ 再塑生命” 从字面意思看,是“ 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 的意思但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是指: (1)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2)莎莉文老师还教“ 我” 懂得“ 什么是爱” 正如作者自己所言:“ 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 从这个意义上说,莎莉文老师是“ 再塑生命的人” ,用中国通俗的话说,就是“ 再生父母”“再塑生命” 这个词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 四、探究:海伦·凯勒的成功离不开老师的教诲,但她本人的努力。

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 面请再读课文,找出直接描写作者本人语言、心理和动作的语句,体会作者的精神品质 (1)海伦来到这个世界上以后,就失去了常人生来具有的视觉和听觉,甚至也无法用自己的嘴说出自己的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心愿由于对外部世界无从知晓,脾气也变得古怪,动辄大发雷霆她经常扑倒在地上,发出阵阵尖叫;起床后拒不洗脸;吃饭时故意调皮捣蛋 (2)但她毕竟是一个求知欲极强、悟性极高、感情丰富的孩子 (3) 在学习过程中, 她不单是用触觉感知着事物, 更是用心灵体验着事物 这样, 她能在求知中获得一种幸福的体验 (4)即使在给自然的恐吓之下,仍然细心地体验着这个自然世界的另一面在美好的春光中,她更是热切地体察和探索着大自然的奥秘,即使是爬树被擦破了皮,仍然“有一种美妙的感觉” (5)当掌握了语言的钥匙之后,她急于运用,历尽艰辛,总是感到“无比美妙”好学、坚毅、敏察、极高的悟性以及丰富的情感是海伦的突出特点可以说,她虽是一位盲人,但她的心灵比常人敏感而丰富,她在心灵深处大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 小结:作者的性格品质特征——一个好学、聪明、坚毅而情感丰富的女孩海伦成为不平凡的人,与莎莉文老师的教育密不可分,但也与她的主观努力分不开。

五、拓展: (1)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象作者这样的意志坚强与命运抗争的杰出人士你知道哪些?请概括他们的事迹,或写出他们有代表性的名言警句霍金、张海迪、贝多芬) (2)海伦·凯勒的一生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与其悲叹自己的命运,不如相信自己的力量!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六、作业 1. 课后推荐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安妮.莎莉文:教育讲究方法 善于把握教育契机 喜爱海伦 充满爱心 海伦 凯勒 :好学、聪明、坚毅而情感丰富好学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