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结构与行为三四学习教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78169601 上传时间:2024-08-23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3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犯罪心理学结构与行为三四学习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犯罪心理学结构与行为三四学习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犯罪心理学结构与行为三四学习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犯罪心理学结构与行为三四学习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犯罪心理学结构与行为三四学习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犯罪心理学结构与行为三四学习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犯罪心理学结构与行为三四学习教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会计学1犯罪心理学结构与行为犯罪心理学结构与行为(xngwi)三四三四第一页,共22页。第一节第一节犯罪行为发生犯罪行为发生(fshng)(fshng)机制机制一、犯罪行为发生机制概述一、犯罪行为发生机制概述1 1、概念、概念(ginin)(ginin):是犯罪心:是犯罪心理引起犯罪行为的工作方式与理引起犯罪行为的工作方式与心理过程的总称。心理过程的总称。2 2、内涵:、内涵:(1 1)犯罪行为发生的动力源泉)犯罪行为发生的动力源泉问题,即犯罪动机问题。问题,即犯罪动机问题。(2 2)犯罪行为发生的常见模式)犯罪行为发生的常见模式与特殊模式问题。与特殊模式问题。(3 3)犯罪行为发生的过程和环

2、)犯罪行为发生的过程和环节问题。节问题。第1页/共21页第二页,共22页。3 3、国外关于、国外关于、国外关于、国外关于(guny)(guny)犯罪行为发生机制的研究犯罪行为发生机制的研究犯罪行为发生机制的研究犯罪行为发生机制的研究n n本质相异论。分为生理上的异质论和心理上的异质论。生理异质论本质相异论。分为生理上的异质论和心理上的异质论。生理异质论本质相异论。分为生理上的异质论和心理上的异质论。生理异质论本质相异论。分为生理上的异质论和心理上的异质论。生理异质论认为犯罪行为是犯罪人因遗传决定的生理结构与正常人的差异所决认为犯罪行为是犯罪人因遗传决定的生理结构与正常人的差异所决认为犯罪行为是

3、犯罪人因遗传决定的生理结构与正常人的差异所决认为犯罪行为是犯罪人因遗传决定的生理结构与正常人的差异所决定的。心理异质论认为犯罪行为是犯罪人与正常人相比精神状态和定的。心理异质论认为犯罪行为是犯罪人与正常人相比精神状态和定的。心理异质论认为犯罪行为是犯罪人与正常人相比精神状态和定的。心理异质论认为犯罪行为是犯罪人与正常人相比精神状态和人格差异所导致的结果。人格差异所导致的结果。人格差异所导致的结果。人格差异所导致的结果。n n犯罪倾向论。该理论认为正常人与犯罪者不存在质的根本差异。犯犯罪倾向论。该理论认为正常人与犯罪者不存在质的根本差异。犯犯罪倾向论。该理论认为正常人与犯罪者不存在质的根本差异。

4、犯犯罪倾向论。该理论认为正常人与犯罪者不存在质的根本差异。犯罪行为的发生是外界情境诱发的结果。罪行为的发生是外界情境诱发的结果。罪行为的发生是外界情境诱发的结果。罪行为的发生是外界情境诱发的结果。n n欲求不满论。该理论认为犯罪行为的发生源于欲望的不满足,以及欲求不满论。该理论认为犯罪行为的发生源于欲望的不满足,以及欲求不满论。该理论认为犯罪行为的发生源于欲望的不满足,以及欲求不满论。该理论认为犯罪行为的发生源于欲望的不满足,以及人类的本性具有攻击人类的本性具有攻击人类的本性具有攻击人类的本性具有攻击(gngj)(gngj)(gngj)(gngj)和破坏的倾向。和破坏的倾向。和破坏的倾向。和破

5、坏的倾向。n n刺激反映论。该理论认为犯罪行为的发生是主体对外界刺激的应答刺激反映论。该理论认为犯罪行为的发生是主体对外界刺激的应答刺激反映论。该理论认为犯罪行为的发生是主体对外界刺激的应答刺激反映论。该理论认为犯罪行为的发生是主体对外界刺激的应答结果。结果。结果。结果。n n心理冲突论。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因心理冲突论。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因心理冲突论。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因心理冲突论。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因“两难选择两难选择两难选择两难选择”而长期处于紧而长期处于紧而长期处于紧而长期处于紧张和焦虑的心理冲突时,就会有可能选择犯罪,以达到消除心理冲张和焦虑的心理冲突时,就会有可能选择犯罪,以

6、达到消除心理冲张和焦虑的心理冲突时,就会有可能选择犯罪,以达到消除心理冲张和焦虑的心理冲突时,就会有可能选择犯罪,以达到消除心理冲突、追求心理平衡的目的。突、追求心理平衡的目的。突、追求心理平衡的目的。突、追求心理平衡的目的。n n动机作用论。该理论认为犯罪动机是犯罪行为的直接动力。自私动动机作用论。该理论认为犯罪动机是犯罪行为的直接动力。自私动动机作用论。该理论认为犯罪动机是犯罪行为的直接动力。自私动动机作用论。该理论认为犯罪动机是犯罪行为的直接动力。自私动机是产生一切犯罪行为的概括性动机。机是产生一切犯罪行为的概括性动机。机是产生一切犯罪行为的概括性动机。机是产生一切犯罪行为的概括性动机。

7、n n防卫机制论。人具有消除冲突和焦虑、追求心理自我防卫和保护的防卫机制论。人具有消除冲突和焦虑、追求心理自我防卫和保护的防卫机制论。人具有消除冲突和焦虑、追求心理自我防卫和保护的防卫机制论。人具有消除冲突和焦虑、追求心理自我防卫和保护的本能。犯罪行为是其进行自我防卫的方式之一。本能。犯罪行为是其进行自我防卫的方式之一。本能。犯罪行为是其进行自我防卫的方式之一。本能。犯罪行为是其进行自我防卫的方式之一。n n犯罪副文化论。该理论认为,与社会主流文化相对立的副文化因素犯罪副文化论。该理论认为,与社会主流文化相对立的副文化因素犯罪副文化论。该理论认为,与社会主流文化相对立的副文化因素犯罪副文化论。

8、该理论认为,与社会主流文化相对立的副文化因素是促成犯罪的动因和机制。是促成犯罪的动因和机制。是促成犯罪的动因和机制。是促成犯罪的动因和机制。第2页/共21页第三页,共22页。二、我国关于犯罪行为发生机制二、我国关于犯罪行为发生机制(jzh)(jzh)的几种理论(自学)的几种理论(自学)n n内外化机制内外化机制n n刺激反应与反馈机制刺激反应与反馈机制n n量变量变(lingbin)(lingbin)质变机制质变机制n n防御机制防御机制第3页/共21页第四页,共22页。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犯罪犯罪犯罪犯罪(fnzu)(fnzu)(fnzu)(fnzu)动机、目的与犯罪动机、目的与犯罪动机

9、、目的与犯罪动机、目的与犯罪(fnzu)(fnzu)(fnzu)(fnzu)行为行为行为行为一、犯罪动机的形成一、犯罪动机的形成一、犯罪动机的形成一、犯罪动机的形成1 1 1 1、概念:是指引起和推动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概念:是指引起和推动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概念:是指引起和推动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概念:是指引起和推动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在原因,是犯罪心理结构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在原因,是犯罪心理结构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在原因,是犯罪心理结构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在原因,是犯罪心理结构中的重要动力因素中的重要动力因素中的重要动力因素中的重要动力因素(yns)(yns)(yns)

10、(yns)。2 2 2 2、犯罪动机的形成过程、犯罪动机的形成过程、犯罪动机的形成过程、犯罪动机的形成过程(1 1 1 1)萌发阶段)萌发阶段)萌发阶段)萌发阶段(2 2 2 2)过渡阶段)过渡阶段)过渡阶段)过渡阶段(3 3 3 3)定型阶段)定型阶段)定型阶段)定型阶段(4 4 4 4)消失阶段)消失阶段)消失阶段)消失阶段犯罪行为有时会呈现周期性的变化。犯罪行为有时会呈现周期性的变化。犯罪行为有时会呈现周期性的变化。犯罪行为有时会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表述如下公式:表述如下公式:表述如下公式:表述如下公式:某种强烈需要某种强烈需要某种强烈需要某种强烈需要心理紧张心理紧张心理紧张心理紧张犯罪动

11、犯罪动犯罪动犯罪动机形成机形成机形成机形成犯罪行为实施犯罪行为实施犯罪行为实施犯罪行为实施犯罪需要的犯罪需要的犯罪需要的犯罪需要的满足满足满足满足心理紧张解除心理紧张解除心理紧张解除心理紧张解除 犯罪动机消失犯罪动机消失犯罪动机消失犯罪动机消失循环循环循环循环第4页/共21页第五页,共22页。二、犯罪动机、目的二、犯罪动机、目的二、犯罪动机、目的二、犯罪动机、目的(md)(md)(md)(md)与犯罪行为的关系与犯罪行为的关系与犯罪行为的关系与犯罪行为的关系1 1、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对犯罪行为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犯罪动、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对犯罪行为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犯罪动、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

12、对犯罪行为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犯罪动、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对犯罪行为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犯罪动机对犯罪行为起激发(始动)功能,犯罪目的对犯罪行为起引机对犯罪行为起激发(始动)功能,犯罪目的对犯罪行为起引机对犯罪行为起激发(始动)功能,犯罪目的对犯罪行为起引机对犯罪行为起激发(始动)功能,犯罪目的对犯罪行为起引导(导向)功能。导(导向)功能。导(导向)功能。导(导向)功能。2 2、犯罪动机、犯罪目的与犯罪行为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犯罪动机、犯罪目的与犯罪行为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犯罪动机、犯罪目的与犯罪行为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犯罪动机、犯罪目的与犯罪行为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 犯罪动机是产生犯罪目的原因犯罪

13、动机是产生犯罪目的原因犯罪动机是产生犯罪目的原因犯罪动机是产生犯罪目的原因(yunyn)(yunyn),犯罪动机来源于需要,犯罪动机来源于需要,犯罪动机来源于需要,犯罪动机来源于需要,犯罪目的既来源于犯罪动机犯罪目的既来源于犯罪动机犯罪目的既来源于犯罪动机犯罪目的既来源于犯罪动机, ,又受行为人的个性、情境条件所制又受行为人的个性、情境条件所制又受行为人的个性、情境条件所制又受行为人的个性、情境条件所制约。犯罪行为则服从于犯罪目的,它是实现犯罪目的的手段。约。犯罪行为则服从于犯罪目的,它是实现犯罪目的的手段。约。犯罪行为则服从于犯罪目的,它是实现犯罪目的的手段。约。犯罪行为则服从于犯罪目的,它

14、是实现犯罪目的的手段。3 3、实施犯罪过程中,因犯罪得手即犯罪目的实现,而使犯罪动机、实施犯罪过程中,因犯罪得手即犯罪目的实现,而使犯罪动机、实施犯罪过程中,因犯罪得手即犯罪目的实现,而使犯罪动机、实施犯罪过程中,因犯罪得手即犯罪目的实现,而使犯罪动机强化强化强化强化. . 而犯罪动机的强化而犯罪动机的强化而犯罪动机的强化而犯罪动机的强化, ,又促使犯罪目的发生递进和不断升级又促使犯罪目的发生递进和不断升级又促使犯罪目的发生递进和不断升级又促使犯罪目的发生递进和不断升级. .第5页/共21页第六页,共22页。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犯罪心理结构犯罪心理结构犯罪心理结构犯罪心理结构(jigu)(

15、jigu)(jigu)(jigu)的弱化和的弱化和的弱化和的弱化和强化强化强化强化一、犯罪行为发生机制模式一、犯罪行为发生机制模式1 1、常见、常见(chnjin)(chnjin)模式模式(1 1)渐变型:原发型、)渐变型:原发型、继发型继发型(2 2)突变型)突变型(3 3)机遇型:机会型、)机遇型:机会型、境遇型境遇型2 2、特殊模式、特殊模式(1 1)习惯型)习惯型(2 2)朦胧型)朦胧型(3 3)变态型)变态型二、犯罪心理结构的强化和弱二、犯罪心理结构的强化和弱化机制(自学)化机制(自学)第6页/共21页第七页,共22页。第四章第四章犯罪犯罪(fnzu)(fnzu)类型理论类型理论教学

16、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犯罪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犯罪类型的概念,掌握犯罪类型的分类类型的概念,掌握犯罪类型的分类(fn(fnli)li)标准和各种犯罪类型理论。标准和各种犯罪类型理论。关键词:犯罪类型、犯罪行为分类关键词:犯罪类型、犯罪行为分类(fnli)(fnli)、犯罪人分类犯罪人分类(fnli)(fnli)本章学时:本章学时:2 2学时学时第7页/共21页第八页,共22页。第一节第一节 犯罪犯罪(fnzu)(fnzu)类型及其研究概类型及其研究概述述一、犯罪类型的概念一、犯罪类型的概念一、犯罪类型的概念一、犯罪类型的概念犯罪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其复杂

17、性主要表现犯罪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其复杂性主要表现犯罪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其复杂性主要表现犯罪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其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在:在:在:(1 1 1 1)犯罪主体的复杂性)犯罪主体的复杂性)犯罪主体的复杂性)犯罪主体的复杂性(2 2 2 2)犯罪动机、原因和行为的复杂性)犯罪动机、原因和行为的复杂性)犯罪动机、原因和行为的复杂性)犯罪动机、原因和行为的复杂性(3 3 3 3)犯罪人侵害的客体即社会关系的复杂性)犯罪人侵害的客体即社会关系的复杂性)犯罪人侵害的客体即社会关系的复杂性)犯罪人侵害的客体即社会关系的复杂性(4 4 4 4)各个国家、不同时代对法律中犯罪的界

18、定的复杂性)各个国家、不同时代对法律中犯罪的界定的复杂性)各个国家、不同时代对法律中犯罪的界定的复杂性)各个国家、不同时代对法律中犯罪的界定的复杂性针对上述复杂性,必须将犯罪现象进行分类研究和处针对上述复杂性,必须将犯罪现象进行分类研究和处针对上述复杂性,必须将犯罪现象进行分类研究和处针对上述复杂性,必须将犯罪现象进行分类研究和处理。理。理。理。犯罪类型概念:按照一定原则和标准,将犯罪现象依据某犯罪类型概念:按照一定原则和标准,将犯罪现象依据某犯罪类型概念:按照一定原则和标准,将犯罪现象依据某犯罪类型概念:按照一定原则和标准,将犯罪现象依据某些共些共些共些共同性质和特点同性质和特点同性质和特点

19、同性质和特点(tdin)(tdin)(tdin)(tdin)所作的不同分类就是犯罪类所作的不同分类就是犯罪类所作的不同分类就是犯罪类所作的不同分类就是犯罪类型。型。型。型。犯罪学中的分类需要满足三个主要目的:犯罪学中的分类需要满足三个主要目的:犯罪学中的分类需要满足三个主要目的:犯罪学中的分类需要满足三个主要目的:(1 1 1 1)满足刑法机构中进行管理决策()满足刑法机构中进行管理决策()满足刑法机构中进行管理决策()满足刑法机构中进行管理决策(managementdecision)managementdecision)managementdecision)managementdecisio

20、n)的需要。的需要。的需要。的需要。(2 2 2 2)满足改善矫治决策()满足改善矫治决策()满足改善矫治决策()满足改善矫治决策(treatmentdecisiontreatmentdecisiontreatmentdecisiontreatmentdecision)的需要。)的需要。)的需要。)的需要。(3 3 3 3)满足理论认识()满足理论认识()满足理论认识()满足理论认识(theoreticalunderstandingtheoreticalunderstandingtheoreticalunderstandingtheoreticalunderstanding)的需要。)的需要。

21、)的需要。)的需要。 第8页/共21页第九页,共22页。二、研究犯罪类型的必要性(重点)二、研究犯罪类型的必要性(重点)二、研究犯罪类型的必要性(重点)二、研究犯罪类型的必要性(重点)1 1 1 1、可为刑事立法提供依据。、可为刑事立法提供依据。、可为刑事立法提供依据。、可为刑事立法提供依据。2 2 2 2、有助于刑事司法、有助于刑事司法、有助于刑事司法、有助于刑事司法(sf)(sf)(sf)(sf)实践。实践。实践。实践。3 3 3 3、有助于犯罪的心理预测和预防。、有助于犯罪的心理预测和预防。、有助于犯罪的心理预测和预防。、有助于犯罪的心理预测和预防。4 4 4 4、可提高包括犯罪心理学在

22、内的犯罪科学的理论、可提高包括犯罪心理学在内的犯罪科学的理论、可提高包括犯罪心理学在内的犯罪科学的理论、可提高包括犯罪心理学在内的犯罪科学的理论水平。水平。水平。水平。三、划分犯罪类型的困难三、划分犯罪类型的困难三、划分犯罪类型的困难三、划分犯罪类型的困难1 1 1 1、法律标准的局限性、法律标准的局限性、法律标准的局限性、法律标准的局限性2 2 2 2、心理学本身的困难、心理学本身的困难、心理学本身的困难、心理学本身的困难3 3 3 3、类型间的重叠交叉、类型间的重叠交叉、类型间的重叠交叉、类型间的重叠交叉第9页/共21页第十页,共22页。第二节第二节各种各样各种各样(zhn(zhnyn)y

23、n)的犯罪类型理论的犯罪类型理论一、犯罪行为分类一、犯罪行为分类一、犯罪行为分类一、犯罪行为分类(一)社会危害性标准(一)社会危害性标准(一)社会危害性标准(一)社会危害性标准(biozhn)(biozhn)(biozhn)(biozhn):这是以对社会造成的社会危:这是以对社会造成的社会危:这是以对社会造成的社会危:这是以对社会造成的社会危害性大小作为划分犯罪行为类型的标准害性大小作为划分犯罪行为类型的标准害性大小作为划分犯罪行为类型的标准害性大小作为划分犯罪行为类型的标准(biozhn)(biozhn)(biozhn)(biozhn)。意大利犯罪学家、西方刑事古典学派创始人贝卡利亚意大利犯

24、罪学家、西方刑事古典学派创始人贝卡利亚意大利犯罪学家、西方刑事古典学派创始人贝卡利亚意大利犯罪学家、西方刑事古典学派创始人贝卡利亚认为,衡量罪行轻重的真正标准认为,衡量罪行轻重的真正标准认为,衡量罪行轻重的真正标准认为,衡量罪行轻重的真正标准(biozhn)(biozhn)(biozhn)(biozhn)是犯罪行为是犯罪行为是犯罪行为是犯罪行为“使社使社使社使社会遭受到的危害会遭受到的危害会遭受到的危害会遭受到的危害”。“而不是犯罪人的意图、被害人的身份、而不是犯罪人的意图、被害人的身份、而不是犯罪人的意图、被害人的身份、而不是犯罪人的意图、被害人的身份、罪孽的轻重罪孽的轻重罪孽的轻重罪孽的轻

25、重”。(二)反社会性标准(二)反社会性标准(二)反社会性标准(二)反社会性标准(biozhn)(biozhn)(biozhn)(biozhn)1111、自然犯罪。意大利犯罪学家加罗法洛提出此概念。指违反一、自然犯罪。意大利犯罪学家加罗法洛提出此概念。指违反一、自然犯罪。意大利犯罪学家加罗法洛提出此概念。指违反一、自然犯罪。意大利犯罪学家加罗法洛提出此概念。指违反一般人所共有的怜悯与诚实两种道德情绪之行为。例如:杀人、般人所共有的怜悯与诚实两种道德情绪之行为。例如:杀人、般人所共有的怜悯与诚实两种道德情绪之行为。例如:杀人、般人所共有的怜悯与诚实两种道德情绪之行为。例如:杀人、抢劫、强奸。抢劫、

26、强奸。抢劫、强奸。抢劫、强奸。2222、法定犯罪。行为本身并不一定具有反社会性(反道德性),、法定犯罪。行为本身并不一定具有反社会性(反道德性),、法定犯罪。行为本身并不一定具有反社会性(反道德性),、法定犯罪。行为本身并不一定具有反社会性(反道德性),而是因为法律上规定该行为应受到一定的处罚,才成为犯罪的而是因为法律上规定该行为应受到一定的处罚,才成为犯罪的而是因为法律上规定该行为应受到一定的处罚,才成为犯罪的而是因为法律上规定该行为应受到一定的处罚,才成为犯罪的行为。例如:政治性犯罪、违反税法犯罪。行为。例如:政治性犯罪、违反税法犯罪。行为。例如:政治性犯罪、违反税法犯罪。行为。例如:政治

27、性犯罪、违反税法犯罪。第10页/共21页第十一页,共22页。(三)犯罪行为构成要件标准(三)犯罪行为构成要件标准(biozhn)(biozhn)以犯罪构成要件为标以犯罪构成要件为标准准(biozhn)(biozhn)将犯罪分为六大将犯罪分为六大类:类:1 1、举动犯罪与结果犯罪、举动犯罪与结果犯罪22、实质犯罪与形势犯罪实质犯罪与形势犯罪3 3、既成犯罪与继续犯罪、既成犯罪与继续犯罪44、作为犯罪与不作为犯罪作为犯罪与不作为犯罪5 5、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66、身份犯罪与非身份犯罪身份犯罪与非身份犯罪(四)犯罪行为模式标准(四)犯罪行为模式标准(biozhn)(biozhn)

28、1 1、暴力性人身犯罪、暴力性人身犯罪22、偶然性财产犯罪偶然性财产犯罪3 3、职务性犯罪、职务性犯罪44、政治性犯罪政治性犯罪5 5、传统犯罪、传统犯罪66、破坏公共秩序犯罪破坏公共秩序犯罪7 7、组织性犯罪、组织性犯罪88、职业性犯罪职业性犯罪第11页/共21页第十二页,共22页。二、犯罪人分类二、犯罪人分类二、犯罪人分类二、犯罪人分类(fnli)(fnli)(fnli)(fnli)(一)人类学、生理学标准意大利精神病学(jnshnbnxu)家、犯罪学家龙勃罗梭分为四类:1、生来犯罪人2、激情犯罪人3、精神病犯罪人4、机会犯罪人(二)社会学标准德国刑法学家、犯罪社会学创始人之一李斯特将犯罪

29、人分为两类:1、瞬间犯罪人2、状态犯罪人第12页/共21页第十三页,共22页。(三)伦理学标准(三)伦理学标准(三)伦理学标准(三)伦理学标准佩克和哈维格斯特在佩克和哈维格斯特在佩克和哈维格斯特在佩克和哈维格斯特在60606060年代根据犯罪人的年代根据犯罪人的年代根据犯罪人的年代根据犯罪人的道德发展水平将犯罪人分为五种类型:道德发展水平将犯罪人分为五种类型:道德发展水平将犯罪人分为五种类型:道德发展水平将犯罪人分为五种类型:1111、不道德型、不道德型、不道德型、不道德型2222、权宜型、权宜型、权宜型、权宜型3333、遵从型、遵从型、遵从型、遵从型4444、不合理的良心型、不合理的良心型、

30、不合理的良心型、不合理的良心型5555、合理的利他主义型、合理的利他主义型、合理的利他主义型、合理的利他主义型(四)心理学标准(四)心理学标准(四)心理学标准(四)心理学标准德国犯罪学家阿沙芬堡将犯罪人分为七类:德国犯罪学家阿沙芬堡将犯罪人分为七类:德国犯罪学家阿沙芬堡将犯罪人分为七类:德国犯罪学家阿沙芬堡将犯罪人分为七类:1111、偶发犯罪人、偶发犯罪人、偶发犯罪人、偶发犯罪人2222、激情犯罪人、激情犯罪人、激情犯罪人、激情犯罪人3333、机会、机会、机会、机会(jhu)(jhu)(jhu)(jhu)犯罪人犯罪人犯罪人犯罪人4444、预谋犯罪人、预谋犯罪人、预谋犯罪人、预谋犯罪人5555、

31、累犯、累犯、累犯、累犯6666、常习犯罪人、常习犯罪人、常习犯罪人、常习犯罪人7777、职业犯罪人、职业犯罪人、职业犯罪人、职业犯罪人第13页/共21页第十四页,共22页。(五)刑罚学标准(五)刑罚学标准意大利犯罪学家加意大利犯罪学家加罗法洛,从刑法适用角度罗法洛,从刑法适用角度(jiod)(jiod)将犯罪人分为四种类将犯罪人分为四种类型:型:11、极端犯罪人、极端犯罪人22、冲动犯罪人、冲动犯罪人33、职业犯罪人、职业犯罪人44、风俗犯罪人、风俗犯罪人第14页/共21页第十五页,共22页。(六)多元(六)多元(六)多元(六)多元(duyun)(duyun)(duyun)(duyun)标准标

32、准标准标准 奥地利犯罪学家泽利从现象学的角度提出了奥地利犯罪学家泽利从现象学的角度提出了一种犯罪人类型理论。将犯罪分为八种:一种犯罪人类型理论。将犯罪分为八种: 1 1、不愿工作的职业犯罪人、不愿工作的职业犯罪人 2 2、经济困难的财产犯罪人、经济困难的财产犯罪人 3 3、无法控制的性犯罪人、无法控制的性犯罪人 4 4、攻击性犯罪人、攻击性犯罪人 5 5、危机犯罪人、危机犯罪人 6 6、原始反应性犯罪人、原始反应性犯罪人 7 7、思想信仰犯罪人、思想信仰犯罪人 8 8、缺乏、缺乏(quf)(quf)社会纪律的犯罪人社会纪律的犯罪人第15页/共21页第十六页,共22页。第三节、我国犯罪心理学的犯

33、罪类型第三节、我国犯罪心理学的犯罪类型第三节、我国犯罪心理学的犯罪类型第三节、我国犯罪心理学的犯罪类型(lixng)(lixng)(lixng)(lixng)理论理论理论理论一、依个人差异标准一、依个人差异标准(biozhn)(biozhn)分类分类蔡墩珞分为六类:蔡墩珞分为六类:11、少年犯、少年犯22、老年犯、老年犯33、精神病犯、精神病犯44、喑哑犯、喑哑犯55、累犯、累犯66、常业犯、常业犯第16页/共21页第十七页,共22页。二、依基本变量与犯罪构成关系二、依基本变量与犯罪构成关系二、依基本变量与犯罪构成关系二、依基本变量与犯罪构成关系(gunx)(gunx)(gunx)(gunx)

34、标准分类标准分类标准分类标准分类1 1、按犯罪主体的年龄,可分为少年犯、成年犯、老年犯。、按犯罪主体的年龄,可分为少年犯、成年犯、老年犯。、按犯罪主体的年龄,可分为少年犯、成年犯、老年犯。、按犯罪主体的年龄,可分为少年犯、成年犯、老年犯。2 2、按犯罪主体的性别,可分为男性犯和女性犯。、按犯罪主体的性别,可分为男性犯和女性犯。、按犯罪主体的性别,可分为男性犯和女性犯。、按犯罪主体的性别,可分为男性犯和女性犯。3 3、按犯罪主观方面的心理状态,可分为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按犯罪主观方面的心理状态,可分为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按犯罪主观方面的心理状态,可分为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按犯罪主观方面的心

35、理状态,可分为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4 4、按人格是否正常、按人格是否正常、按人格是否正常、按人格是否正常(zhngchng)(zhngchng),可分为犯罪的常态人格类型和犯罪的变态人格类型,可分为犯罪的常态人格类型和犯罪的变态人格类型,可分为犯罪的常态人格类型和犯罪的变态人格类型,可分为犯罪的常态人格类型和犯罪的变态人格类型第17页/共21页第十八页,共22页。三、依多元三、依多元三、依多元三、依多元(duyun)(duyun)(duyun)(duyun)统一标准分类统一标准分类统一标准分类统一标准分类1 1、依性别标准,分为男性犯罪和女性犯罪、依性别标准,分为男性犯罪和女性犯罪、依性别标准

36、,分为男性犯罪和女性犯罪、依性别标准,分为男性犯罪和女性犯罪2 2、依犯罪人年龄的差异,分为未成年人犯罪和成年人犯罪、依犯罪人年龄的差异,分为未成年人犯罪和成年人犯罪、依犯罪人年龄的差异,分为未成年人犯罪和成年人犯罪、依犯罪人年龄的差异,分为未成年人犯罪和成年人犯罪3 3、依犯罪动机标准,可分为、依犯罪动机标准,可分为、依犯罪动机标准,可分为、依犯罪动机标准,可分为(1 1)依犯罪动机的不同内容,可分为物欲型犯罪和性欲)依犯罪动机的不同内容,可分为物欲型犯罪和性欲)依犯罪动机的不同内容,可分为物欲型犯罪和性欲)依犯罪动机的不同内容,可分为物欲型犯罪和性欲 型犯罪、情感型犯型犯罪、情感型犯型犯罪

37、、情感型犯型犯罪、情感型犯罪、信仰型犯罪罪、信仰型犯罪罪、信仰型犯罪罪、信仰型犯罪(2 2)依犯罪动机的复杂程度,可分为单一型动机犯罪和集合型动机犯罪)依犯罪动机的复杂程度,可分为单一型动机犯罪和集合型动机犯罪)依犯罪动机的复杂程度,可分为单一型动机犯罪和集合型动机犯罪)依犯罪动机的复杂程度,可分为单一型动机犯罪和集合型动机犯罪(3 3)依犯罪动机的意识性,可分为意识动机犯罪和无意识动机犯罪)依犯罪动机的意识性,可分为意识动机犯罪和无意识动机犯罪)依犯罪动机的意识性,可分为意识动机犯罪和无意识动机犯罪)依犯罪动机的意识性,可分为意识动机犯罪和无意识动机犯罪(4 4)依犯罪动机产生的过程特性)依

38、犯罪动机产生的过程特性)依犯罪动机产生的过程特性)依犯罪动机产生的过程特性(txng)(txng),可分为渐变型犯罪和突发型犯罪,可分为渐变型犯罪和突发型犯罪,可分为渐变型犯罪和突发型犯罪,可分为渐变型犯罪和突发型犯罪第18页/共21页第十九页,共22页。四、犯罪经历标准四、犯罪经历标准四、犯罪经历标准四、犯罪经历标准依犯罪经历的差异,分为依犯罪经历的差异,分为依犯罪经历的差异,分为依犯罪经历的差异,分为(fnwi)(fnwi)(fnwi)(fnwi)初犯、累初犯、累初犯、累初犯、累犯、惯犯。犯、惯犯。犯、惯犯。犯、惯犯。五、心理状态标准五、心理状态标准五、心理状态标准五、心理状态标准分为分为

39、分为分为(fnwi)(fnwi)(fnwi)(fnwi)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六、犯罪行为实施形态标准六、犯罪行为实施形态标准六、犯罪行为实施形态标准六、犯罪行为实施形态标准依故意犯罪行为实施的形态差异,可分依故意犯罪行为实施的形态差异,可分依故意犯罪行为实施的形态差异,可分依故意犯罪行为实施的形态差异,可分为为为为(fnwi)(fnwi)(fnwi)(fnwi)预谋犯罪、机会犯罪和冲动犯罪预谋犯罪、机会犯罪和冲动犯罪预谋犯罪、机会犯罪和冲动犯罪预谋犯罪、机会犯罪和冲动犯罪七、犯罪行为标准七、犯罪行为标准七、犯罪行为标准七、犯罪行为标准分暴力犯

40、罪和智能犯罪分暴力犯罪和智能犯罪分暴力犯罪和智能犯罪分暴力犯罪和智能犯罪八、精神正常与否标准八、精神正常与否标准八、精神正常与否标准八、精神正常与否标准分常态标准和变态标准分常态标准和变态标准分常态标准和变态标准分常态标准和变态标准第19页/共21页第二十页,共22页。第20页/共21页第二十一页,共22页。内容(nirng)总结会计学。(1)犯罪行为发生(fshng)的动力源泉问题,即犯罪动机问题。(2)犯罪行为发生(fshng)的常见模式与特殊模式问题。二、犯罪动机、目的与犯罪行为的关系。(1)渐变型:原发型、继发型。例如:杀人、抢劫、强奸。意大利精神病学家、犯罪学家龙勃罗梭分为四类:。1、按犯罪主体的年龄,可分为少年犯、成年犯、老年犯。2、按犯罪主体的性别,可分为男性犯和女性犯。八、精神正常与否标准第二十二页,共2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