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78141733 上传时间:2024-08-23 格式:PPT 页数:185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85页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85页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85页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85页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1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主要内容第一节 变态心理学概述第二节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第三节 常见心理异常的症状第四节 常见精神障碍第五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第六节 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第七节 关于健康心理学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第一节 变态心理学概述知识点有精神障碍的群体占人群总体的比例为13.47%13.47%(据19931993年1717地区精神障碍流调结果)即使是精神障碍的人,他们的心理活动也并不完全是异常的。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有互相转化的可能性。诗仙李白李白,斗酒百篇,嗜酒如命,留下1050首诗,其中谈及酒的诗篇占16%;诗圣杜甫,痛饮狂歌,嗜酒终身

2、,留下1400余首诗,其中谈及酒的诗篇占21%。二人有酒同醉,同患酒依赖综合症,之死同与酒精中毒有关。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赵匡胤赵匡胤兵不血刃登上帝位,不仅统一了大半个中国,而且治国有方。宋朝的经济和文化达到我国历史上的又一个高峰。但宋太祖赵匡胤患有躁狂抑郁症。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元璋晚年那种严重的猜忌观念,情感的冷酷和荒唐的行为,如把过去的功臣元勋当成了心目中的敌人,滥杀10余万,以致有“火烧功臣楼”的传说记载。这些表现符合老年期精神障碍冷酷无情、猜疑、易怒、暴躁之特点。 梵高,荷兰最伟大的画家、画的价格今日已经高到六七千万美元,曾经割下自己的一只耳朵,包好要去送给一名妓女,后因精神

3、病而自杀。梵高把其病看成是他的绘画艺术所不可缺少的部分。他说:“一些人尽管疯了或是病了,还是喜爱自然,这些人就是画家”,他甚至深信,他自己如果真的成了疯癫,那么,“我愈是疯癫,就愈是艺术家。” 斯大林斯大林患有严重的脑动脉硬化伴发的精神障碍。表现在情感的冷酷无情、甚至到了野蛮残暴的程度,以致后来没有组成家庭,对子女视若路人,怀疑一切,无端的制造恐怖与镇压,令人心惊胆颤。杀人狂魔阿道夫阿道夫希特勒希特勒患有帕金森氏病、当时尚无认识的颞叶癫痫,中枢神经兴奋剂药瘾及人格障碍。这些疾病对希特勒的行为起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第三帝国灭亡的最后三年当政中的怪异行为尤为明显。 美国总统乔治乔治布什布什于1

4、993年1月正式下野。离开白宫初期,心情十分沉重。他的退休抑郁症持续了整整两个月才消散。 他是香港的一代传奇与神话,“五百年才出一个的名优”,超人的才华与品位,充满星光的神采与深入骨髓的魅惑,王族一般的高贵气质与翩翩佳公子式的优雅风度在演艺界内外都久负盛名 。2003年4月1日, 由于多年抑郁症的影响,张国荣张国荣自杀身亡,年仅47岁第一节 变态心理学概述n人的心理活动存在人的心理活动存在正常心理正常心理和和异常心理异常心理活动;活动;n心理异常的人的心理活动心理异常的人的心理活动并不全是并不全是异常的;异常的;n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可以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相互

5、转化。第一单元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变态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心理学的分支学科研究对象为研究对象为心理和行为的异常表现心理和行为的异常表现。研究变态心理的定义,如何发生,自身的种类,研究变态心理的定义,如何发生,自身的种类,不同种类的异常心理与行为的特点和性质,具体不同种类的异常心理与行为的特点和性质,具体表现形式,造成的痛苦,对人的认知功能和社会表现形式,造成的痛苦,对人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破坏等。功能的破坏等。侧重研究和说明异常心理的基本性质与特点,侧重研究和说明异常心理的基本性质与特点,研究个体心理差异以及生存环境对异常心理研究个体心理差异以及生存环境对异常心理发生、发展的影响发

6、生、发展的影响精神病学精神病学临床医学的分支临床医学的分支着重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着重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以及精神病的预防和康复。以及精神病的预防和康复。第二单元 学科简史一、对心理异常现象的早期关注(了解)公元前400年朴素唯物主义见解古希腊医生Hippocrates提出体液学说,认为人的心理和性格差异与人的体液性质密切相关“疯狂”,有害的体液流入大脑所造成的。包含了“心理是脑的功能”这一判断的雏形公元5世纪到17世纪宗教的极端神秘主义占绝对优势心理异常被看作魔鬼附身,鞭打、火烧、金币、捆绑作为驱鬼17世纪中叶开始唯物的思维神经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法国医生布罗卡(Br

7、oca):大脑额下回萎缩后,语言运动功能丧失帕斯德(pasteur):对身体疾病提出“细菌理论”第二单元 学科简史二、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行为主义的解释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解释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u第一个命题: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则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u第二个命题:性的冲动,是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力比多(libido):心理活动的动力,人类的生物本能“力比多”在幼年期驱动人的性心理发展人的心理结构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成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防御机制防止冲突引起焦虑的能力;压抑或克制能力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异常心

8、理由以下因素造成:固着 合理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是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和必要条件焦虑 “自我”必须随时随地学习外部世界,以便理性地处理“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体验着焦虑压抑 为防止、抵御和消除焦虑,必须克制、压抑非理性冲动以显性梦或隐性梦的形式、口误或失误行为等口误的内容往往是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的反应和写照行为主义的解释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直接说明人的异常心理现象(行为主义介入变态心理学的最早记载)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来说明异常心理现象。神经症与精神病的区别是在神经活动障碍的复杂性上或精细特征性上的区别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冲突是构成人类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原因行为主义心理学研

9、究的一般技术路线通过动物实验的结果,进而演绎和推论人的心理,再以人为实验对象,研究其行为并与动物实验结果相比较。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解释提出“潜能”概念在生理或心理方面,都具有趋向完善的性质和特点。心理问题和心理异常就是由于“潜能”趋于完善的特征受到了阻碍,是“自我”无法实现的结果。马斯洛心理异常最基本的表现是“存在焦虑”(基本焦虑)即“存在”和“责任”的冲突人的根本意义是人的“存在”,是个体的自由、独立性,有选择生存方式与道路的自由不能离开群体而孤立地生存,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责任”与“自由选择”同在练习题1 (多选)关于社会人群的心理活动,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有正常和异常心理活动

10、两个方面B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就属于精神异常C精神障碍者的心理活动是完全异常的D正常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可以互相转换 答案:AD练习题2 (单选)关于变态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 B以变态心理的发生过程为对象C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对象 D以错误认知结构为对象 答案:C练习题3 (多选)关于古代“变态心理学”的发端,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显现出“心理是脑的功能”这一推论的雏形B.是西方科学发展的产物 C.与古希腊医生希波克里特提出的“体液学说”无关D.始于公元前800年 答案:AB练习题4 (多选)精神分析理论关于变态心理的解释,下列

11、基本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A意识与潜意识同样重要B性的冲动是神经病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C潜意识在心理异常中具有重要意义D心理过程主要是意识的 答案:AD练习题5 (单选)下列说法中符合弗洛伊德关于“力比多”的看法的是( )。A.自出生起到发展结束有不确定的发展阶段B.是心理活动的动力C.不一定是人类的生物本能D.是人格结构的核心 答案:B练习题6 (单选)下列说法中符合弗洛伊德关于“心理结构”的看法的是( )。A人的心理结构缺乏层次性B由本我、自我、超我构成C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成D是心理活动的基本动力 答案:C练习题7 (多选)下列说法中符合弗洛伊德关于“人格结构”的表述的是( )。A.

12、“本我”按“快乐原则”活动 B.“自我”按“现实原则”活动 C.“超我”按“道德原则”活动D.人格结构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成 答案:ABC练习题8 (单选)行为主义心理学介入变态心理学的早期记载是( )。A从现象学角度描述异常心理与行为B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说明了人类的异常心理现象C从纯心理学和精神病学角度说明异常心理现象D通过意识分析来说明异常心理现象 答案:B练习题9 (单选)下列表述中符合人本主义对异常心理的解释的是( )。A “情绪”过程和“情感”过程的偏离 B“人格结构”和“行为过程”的不平衡 C“心理动力学”特征发展受阻D“自我”无法实现的结果和趋于完善的“潜能”特征受阻

13、答案:D练习题10 (多选)马斯洛认为心理异常最基本的表现是( )。A道德焦虑B现实焦虑 C存在焦虑D“存在”和“责任”的冲突 答案:CD第二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第一单元 正常心理活动的功能第二单元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第一单元 正常心理的功能正常的心理活动,具有三大功能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的生存发展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团体、机构中正常地肩负责任,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组织正常运行保障人正常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异常的心理活动丧失了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一、标准化的区分(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的标准)李心天(1991)对区分正常与异常心理提出如下判断标准1医学标准2

14、统计学标准3内省经验标准4社会适应标准 第二单元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一、标准化的区分1医学标准将心理障碍当作躯体疾病一样看待。心理现象或行为有相应的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变化,是划分正常与异常的可靠根据心理表现为疾病的症状,产生的原因为脑功能失调将心理障碍纳入医学范畴一、标准化的区分2统计学标准心理特征的测量显示为正态分布在正态曲线上,居中的大多数人属于心理正常范围,而远离中间的两端则被视为“异常”以心理特征偏离平均值的程度来判定,偏离平均值程度越大越不正常有些心理特征不一定成正态分布一、标准化的区分3内省经验标准病人的主观体验病人自己觉得有焦虑、抑郁或说不出明显原因的不舒适感自己觉得不能适

15、当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观察者根据自己的经验作出被观察对象心理正常与否的判断。判断具有很大主观性,标准因人而异一、标准化的区分4社会适应标准是否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正常与异常主要是与行为的社会常模比较而言的是否符合社会准则或社会常模(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异常不能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行事;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产生不适应现象(由于器质或功能的缺陷或两者兼而有之) 二、心理学的区分原则(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郭念锋根据“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是脑的机能”,提出三条原则,作为确定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依据(重要知识点)第一,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第二,心理活动的内在一致性原则

16、。第三,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二、心理学的区分原则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同一性)原则。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是脑的机能,因此任何正常的心理活动形式或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幻觉(听到或看到的客观不存在)思维内容障碍(妄想)无自知力或自知力不完整一种患者对自身状态的反映错误“自我认知”与“自我现实”的统一性的丧失有无“现实检验能力”二、心理学的区分原则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一致性)原则知、情、意之间具有协调一致保证人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的高度准确和有效 正常:遇到高兴的事(认知),产生愉快的情绪(情),手舞足蹈(意志行为)异常:愉快的事(知),愉快的心情(情),痛苦的表情及行为等典型的强迫

17、性神经症,可以表现出认知与意志行为的不协调性二、心理学的区分原则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人格特征一旦形成,便有相对的稳定性在没有重大外界变革的情况下,一般是不易改变的人格的稳定性是区分正常与异常的一个标准无明显原因的出现吝啬的人变得大方甚至挥金如土(躁狂?) 热情好客者变得冷淡(抑郁?分裂?)且在生活环境中,找不到足以促使它发生改变的原因练习题1(多选)下列描述中属于人类正常心理活动的主要功能的是( )。A能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B能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C能防止人的各类躯体疾病D能使人类正确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 答案:ABD练习题2 (多

18、选) 区分正常与异常的标准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A、生理学标准B、统计学标准C、内省经验标准D、社会适应标准答案:BCD练习题3 (多选)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医学标准认为( )A、心理行为的变化可以找到病理生理依据B、心理症状可以归结为脑功能失调C、重视物理化学检查和心理生理测定D、心理障碍与躯体疾病有显著差别 答案:ABC练习题4 (多选)区分正常与异常的统计学标准认为( )A、心理特征测量结果总体而言呈常态分布B、心理正常或异常以心理特征偏离平均值的程度而定C、正常与异常的界限是人为划定的,以统计数据为依据D、智力超常或有非凡创造力的人不能视为异常答案:ABC练习题5 (多选)区分正常与异常的

19、内省经验标准( )A、行为主体的主观体验是判定正常与异常的依据B、观察者的主观经验是判定正常与异常的依据C、经验标准因为具有很大的主观性而不能获得一致看法 D、求助者可以因为有焦虑、抑郁体验而判断自己异常答案:ABD练习题6 (单选)对主客观观世界一致性原则理解正确的是( )A、心理行为表现方式可以独立于外部环境B、心理活动是主观现象,不以客观世界为转移C、心理行为在形式和内容上应该如实反映客观环境D、心理行为是独立的心灵活动,与外部世界并无关联答案:C练习题7 (单选)对心理活动内在一致性原则描述最正确的是( )A、人类心理活动知、情、意等部分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B、人类情感与理智是相对独立,

20、互不相关的C、有什么样的情感体验,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D、有什么样的感知活动,就有什么样的情感体验答案:A练习题8 (单选)下面关于人格特征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A、人格心理特征一旦形成后就会稳定不变B、人格心理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C、内向的人变得外向说明心理健康水平有了提高D、人格特征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是稳定不变的答案:B第三节 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认知认知障碍障碍情绪情情绪情感障碍感障碍意志行意志行为障碍为障碍常见心理障碍常见心理障碍第三节 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精神科医生运用异常心理知识,为诊断和治疗精神障碍心理咨询师为鉴别精神障碍和非精神障碍将精神障碍转诊给精神科医生留下非精神障碍作为心理咨询和

21、治疗的对象对于有精神障碍的人,即通常所说的精神病患者,也要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但只是辅助性的,而且是有条件的。具体条件如下:必须是在经过系统临床治疗,病理性症状缓解或基本消失后;主要目标应是社会功能的康复和预防复发;必须密切配合精神科医生一起实施。第一单元 认知障碍一、感知障碍二、思维障碍三、注意、记忆与智能障碍四、自知力障碍感觉过敏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性增高,感觉阈值降低,如感到阳光特别刺眼,声音特别刺耳,轻微地触摸皮肤感到疼痛难忍等。多见于神经症、更年期综合征等。感觉减退对外界一般刺激的感受性降低,感觉阈值增高患者对强烈的刺激感觉轻微或完全不能感知(后者称为感觉缺失)。多见于抑郁状

22、态、木僵状态和意识障碍。感觉缺失见于癔症,称转换症状,如失明、失聪等。内感性不适(体感异常)躯体内部性质不明确、部位不具体的不舒适感,和(或)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如牵拉、挤压、游走、蚁爬感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神经症和脑外伤后综合征。感知障碍感觉障碍感知障碍知觉障碍错觉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正常人在光线暗淡、恐惧、紧张和期待等心理状态下可产生错觉,经验证后可以认识纠正。精神病患者的错觉不能接受现实检验,在意识障碍的谵妄状态时,错觉常带有恐怖性质。幻觉无对象性的知觉,感知到的形象不是由客观事物引起。很重要的精神病性症状。根据感受器官不同,幻觉分为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性幻觉

23、。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是幻听,幻视次之。 知觉障碍幻听包括言语性和非言语性幻听。临床上言语性幻听比非言语性幻听更为常见,对精神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临床意义。言语性幻听又可分为:命令性幻听、评论性幻听、争论性幻听幻听可见于多种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器质性、心因性、功能性精神障碍等。幻视原始性幻觉缺乏具体形态和明确结构的幻视。如见到闪光、火花等。也可以同外界事物的形象一样。可见于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疾病和高热患者。知觉障碍幻嗅患者嗅到的异味感。如尸臭、轮胎烧焦后的气味等。常见于精神分裂症,颞叶癫痫或颞叶肿瘤时也有时可见。幻味患者在食物或水中尝到某种特殊的怪味道。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幻触患者感到皮肤

24、或粘膜上有某种异常的感觉,如虫爬、针刺、电灼等异常感觉常见于精神分裂症和癫痫等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内脏幻觉患者躯体内部有性质很明确,部位很具体的异常知觉。如肠扭转、肺扇动、肝破裂、心脏穿孔、腹腔内有虫爬行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或严重抑郁症发作。幻觉分类按幻觉体验的来源真性幻觉幻觉形象清晰、生动,位置精确,与客观事物一样,并引发相应的情感和行为反应。假性幻觉幻觉形象模糊、不生动、位置不精确,与客观事物不一样产生于患者的主观空间(如脑内、牙齿内),叙述幻觉不是通过相应的感觉器官感知到的。如闭上眼睛能看到东西、人像,不用耳朵,脑子也能听到声音。幻觉分类按幻觉产生的特殊条件功能性幻听在某个感觉器官处于功能活

25、动状态的同时出现的幻觉。与正常知觉同时出现、同时存在、同时消失,两者互不融合。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有时见于气功所致精神障碍或其他精神障碍。思维鸣响思维回响特殊形式的幻觉,患者能听到自己所思考的内容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心因性幻觉强烈的精神刺激引发的幻觉。幻觉的内容与精神刺激因素有密切的联系。仅见于应激相关精神障碍、癔症等感知综合障碍患者对客观事物能感知,但对某些个别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距离、空间位置等产生错误的感知。常见:视物变形症视物显大(显小)症患者感知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如大小、长短、形状、远近时产生变化。非真实感患者觉得周围事物像布景、“水中月”、“镜中花”,人物像是油画中的肖像,没有生机

26、。见于抑郁症、神经症和精神分裂症。窥镜症患者认为自己面孔或体形改变了形状,自己的模样发生了变化,因而在一日之内多次窥镜可见于精神分裂症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思维障碍思维形式障碍思维奔逸兴奋性的,思维活动量增加和联想速度加快多见于躁狂状态或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思维迟缓抑制性的,思维活动缓慢、联想困难、思考吃力、反应迟钝多见于抑郁状态或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发作思维贫乏内容空虚、词汇贫乏、无明确应答性反应或简单,但语速并不减慢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或器质性精神障碍痴呆症状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联想松弛、内容涣散、答非所问可见于精神分裂症早期思维障碍思维形式障碍破裂性思维在意识清楚地情况下,思维联想过程破裂,谈

27、话内容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连贯性和应有的逻辑性。语词杂拌:个别词句之间也缺乏连贯性,支离破碎精神分裂症特征性的思维联想障碍之一思维不连贯语词杂拌在意识障碍情况下出现多见于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有意识障碍时思维中断患者无意识障碍,又无明显的外界干扰等原因,思维过程在短暂时间内突然中断可伴有明显的不自主感。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思维障碍思维形式障碍思维插入突然出现与主题无关的意外联想,被插入的主题明显不自主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思维被夺突然认为自己的思想被外力掠夺,被掠夺的主题明显不自主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思维云集(强制性思维)非意愿的思潮大量强制性涌现,思维完全不受自己意愿支配多见于精神分裂症,也可见于

28、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病理性赘述谈话过程有很多不必要的细节,自认为比不可少多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思维障碍思维形式障碍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正常人的象征性思维是约定俗成,可理解的思维逻辑障碍时,主动用普通概念或动作表示特殊含义,不是约定俗成,与现实混淆多见于精神分裂症语词新作自己创造文字、图形或符号,并赋予特殊含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逻辑倒错性思维思维联想过程中逻辑性的明显障碍,推理过程荒谬,但坚持己见,不可说服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思维障碍思维形式障碍中的鉴别诊断思维贫乏和思维迟缓:思维贫乏回答时的语速并不减慢思维不连贯和破裂性思维:思维不连贯的词语杂拌是在意识障碍的情况下出现的强制性思维与思维插入和思维被夺:思

29、维插入和思维被夺时,患者还有属于自己的、受患者支配的思维活动。而在强制性思维中,患者认为他的思维活动已经完全不受自己意愿的支配,已经没有属于自己的思维活动了。思维障碍思维内容障碍妄想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特点:第一,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第二,对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移,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荒唐结论。 自我卷入性思维障碍思维内容障碍妄想按内容分关系妄想A.把实际与己无关的事情认为有关B.多见于精神分裂症被害妄想A.坚信周围有人对他监视、打击、陷害、投毒等B.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神病特殊意义妄想A.认为周围

30、人的言行和平常举动与己有关,且有特殊含义,较抽象B.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思维障碍思维内容障碍按内容分夸大妄想A.夸大自己的财富、地位、能力、权利、B.见于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精神分裂症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自罪妄想(罪恶妄想)A.毫无根据地认为自己犯了严重错误和罪行B.见于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发作,也可见于精神分裂症疑病妄想(虚无妄想)A.毫无根据地坚信患严重躯体疾病,反复医学验证不能纠正B.多见于精神分裂症,也可见于更年期和老年精神障碍嫉妒妄想A.坚信配偶不忠,想方设法找证据B.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酒精中毒精神障碍、更年期精神障碍思维障碍思维内容障碍妄想按内容分钟情妄想A.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

31、B.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内心被披露感(被洞悉感)A.认为内心想法或隐私未经言语文字表达别人就知道了B.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物理影响妄想A.认为自己的思维、情感、意志行为活动受到外界某种力量的支配、控制和操纵;不能自主B.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思维障碍思维内容障碍妄想按来源及与其他精神病症状关系分原发性妄想突发、难理解、与经历和当前处境无关A.突发性妄想:妄想产生非常突然,找不到任何心理学上的解释B.妄想知觉:突然对正常知觉体验赋予妄想性意义C.妄想心境:突然对所熟悉环境产生不祥预感D.原发性妄想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继发性妄想A.以错觉、幻觉、逻辑推理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等精神异常为基础所产生的妄想;或在

32、某些妄想的基础上产生另外一种妄想B.可见于多种精神疾病思维障碍思维内容障碍强迫观念一种观念或概念反复出现,明知不必要甚至荒谬,但无法摆脱,因而痛苦种类:强迫性回忆、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性计数、强迫性怀疑、强迫性对立观念常伴随强迫动作要注意与强制性思维鉴别强迫观念多见于强迫症;强制性思维多见于精神分裂症超价观念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虽常有一定事实基础,但片面,有强烈感情色彩,不能自拔,影响行为多见于人格障碍和心因性精神障碍注意、记忆与智能障碍注意障碍判断是否对周围环境的意识障碍的重要指标,意识障碍总是伴有注意障碍注意减弱兴奋性减弱,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从而影响记忆力多见于神经衰弱症状群、脑器

33、致性精神障碍及意识障碍注意狭窄注意范围显著缩小,主动注意减弱见于有意识障碍时,也可见于激情状态、专注状态和智能障碍者注意、记忆与智能障碍记忆障碍记忆增强病前不能够并且不重要的事情都回忆起来见于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也可见于偏执状态记忆减退远、近记忆力减退主要见于脑器质性病变遗忘顺行性遗忘逆行性遗忘心因性遗忘注意、记忆与智能障碍记忆障碍错构错误的回忆多见于脑器质性疾病虚构将过去没有发生过的事情说成确有其事;常伴有严重记忆障碍,因而虚构内容经常变化,并且易受暗示的影响多见于脑器质性疾病柯萨可夫综合征(遗忘综合征)同时具有记忆减退、错构和虚构以及定向障碍多见于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及其他

34、脑器质性精神病注意、记忆与智能障碍智能障碍精神发育迟滞智能不能随年龄增长,明显低于正常同龄人原因:先天、围产期、生长发育成熟前,由于遗传、感染、中毒、头部外伤、内分泌异常或缺氧等因素痴呆一种综合征智能下降后天获得知识丧失工作和学习效率下降或丧失,甚至生活不能自理伴有精神和行为异常:思维贫乏、情感淡漠、行为幼稚、低级的和本能的意向活动亢进等意识清楚情况下,由后天原因造成的智能明显受损绝大多数是脑器质性质的,与假性痴呆的鉴别(由心理应激引起)注意、记忆与智能障碍自知力障碍自知力对自身精神病态的认识和批判能力认识到不适、主动叙述、要求治疗神经症患者通常自知力完整精神障碍进程中的表现随精神病病情进展,

35、会出现自知力完全丧失(无自知力)随病情改善,逐渐恢复是临床上鉴别是否有精神障碍、严重程度、及疗效的重要指标第二单元 情绪障碍一、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感障碍二、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三、脑器质性损害的情感障碍第二单元 情感障碍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感障碍情感高涨自诉心里高兴、如同过节表现为精力充沛、自我评价过高、易激惹且易恢复、行为有感染力思维奔逸、情感高涨、动作增多同时存在躁狂状态;多见于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情感低落自诉精力不足、失眠或睡眠过多表现为安静独处、愉快感缺失、原有兴趣消失、自我评价低、自信心不足、可有自杀企图和行为思维迟缓、情感低落、动作减少同时存在抑郁状态;多见于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

36、发作,也可见于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感障碍焦虑在缺乏充分事实根据和客观因素的情况下,感到忧虑不安、紧张恐惧、顾虑等,多方劝解也不能消除常伴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症状严重的急性焦虑发作惊恐发作多见于焦虑症、惊恐障碍恐怖正常情况,一种基本情绪,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可被他人理解异常情况,明知没有必要,却无法摆脱对特定情境或事物的恐怖体验,而脱离后随即消失多见于恐怖症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情感迟钝对能引起鲜明情绪反应的事情反应平淡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人所特有的高级情感受损,但并未完全丧失见于精神分裂症早期以及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情感淡漠对能引起情感波动的和与切身利益有密切关

37、系的事情,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表现为漠不关心、表情呆板、内心体验缺乏见于精神分裂症衰退期以及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情感倒错情感反应与现实刺激的性质不相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损害的情感障碍情感脆弱常因为细小的事情伤心或兴奋,无法克制见于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神经衰弱等功能性神经障碍易激惹容易因细小事情而引起强烈情感反应,持续时间一般较短见于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躁狂状态等功能性神经障碍强制性哭笑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影响下的、突然的、不可控的、无感染力的面部表情常见的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欣快痴呆基础上的一种情感高涨表现为无原因的单调且刻板的笑容可见于麻痹性痴呆和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第三单元 意志行为障碍意志

38、增强意志活动的增多,不同精神障碍表现不同躁狂状态情感高涨时,患者终日不知疲倦地忙忙碌碌,但常常是“虎头蛇尾” 。有被害妄想的患者受妄想的支配,不断地调查了解,寻找所谓的证据或到处控告等。意志缺乏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表现为被动、极端懒散、卫生极差;严重者本能行为丧失见于精神分裂症衰退期、痴呆意志减退意志活动减少注意鉴别两种情况不一定缺乏意志要求,但受情绪低落影响,总感到自己做不了事或做事没有意思;可能存在部分自知力抑郁状态程度较轻的意志缺乏者也表现出意志减退,但没有上述情感体验精神运动性兴奋两种形式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增加与思维、情感、环境协调,有目的、可理解见于躁狂发作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

39、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的青春型或紧张型,也可见于意识障碍的谵妄精神运动性抑制木僵表现言语活动和动作行为处于完全抑制状态大小便潴留口角流涎木僵状态可以出现在多种精神障碍中,应注意鉴别亚木僵言语活动和动作行为明显减少,但没有达到完全消失紧张性木僵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抑郁性木僵可见于抑郁症心因性木僵心因性精神障碍器质性木僵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运动性抑制违拗做出与要求完全相反的动作主动性违拗对要求不做任何行为反应被动性违拗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蜡样屈曲不仅木僵且任人摆布,可将不舒服姿势维持较长时间;空气枕头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精神运动性抑制缄默不语但可用手势或写字进行交流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或癔病被动性服从

40、绝对服从,即使对己不利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刻板动作反复重复某一单调动作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精神运动性抑制模仿动作无目的地模仿他人动作,常与模仿言语同时出现;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紧张性木僵症候群:木僵为主,同有上述精神运动性抑制紧张症性综合征:紧张性木僵和紧张性兴奋单独或交替出现意向倒错意向活动与一般常情相违背,无法为他人所理解见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作态做出幼稚愚蠢、古怪做作的姿态、动作、表情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强迫动作违反本人意愿,反复出现的动作;明知没有必要,但无法摆脱,并感到痛苦练习题1 (单选)心理咨询师掌握心理异常症状,是为了( )。A诊断精神障碍和进行活疗B鉴别精神障碍和非精神障

41、碍C对精神病患者进行心理咨询D对变态人格进行有效的咨询 答案:B练习题2 (多选)感觉过敏是患者A、对外界刺激如光、声、冷、热不能忍耐B、对外界某些不适感的感受性增高C、对外界一般强度刺激感受性增高D、对外界各种一般强度的不适感不能忍耐 答案:BCD练习题3 (多选)关于幻觉正确的描述包括A、外界不存在某种事物而感知到这种事物B、无对象性的知觉C、幻觉包括如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等D、具有幻觉的求助者需要心理咨询的帮助 答案:ABC练习题4(多选)常见思维障碍包括A、思维形式障碍B、思维内容障碍C、思维目的障碍D、思维效用障碍答案:AB练习题5 (多选)思维贫乏属于以下哪种情况A、思维内

42、容空洞B、联想贫乏C、思维联想困难D、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答案:ABD练习题5 (多选)思维迟缓属于以下哪种情况A、思维内容空洞贫乏B、思维联想困难C、回答问题费劲缓慢D、感到“脑子好像转不动” 答案:BCD练习题6 (单选)强制性思维描述错误的是A、脑子里出现大量思维内容B、完全不受自己支配C、思维没有固定内容D、多见于强迫症答案:D练习题7 (单选)思维内容障碍不包括A、思维贫乏B、妄想C、超价观念D、强迫观念答案:A练习题8 (单选)超价观念的概念,错误的是A、是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B、一般均有事实的根据C、在逻辑上荒谬不通D、带有强烈的情感作用答案:C练习题9 (单选)注意减退概念

43、描述正确的是A、主动注意兴奋性减弱B、被动注意兴奋性减弱C、两种注意兴奋性都减弱D、两种注意兴奋性都不减弱答案:C练习题10 (单选)关于强迫动作描述错误的是A、理智上不愿做但在行动上又要去做B、做出这些动作并不想去控制它C、穿衣服按照一定次序,明知没有必要,却无法幸免D、明知洗手次数太多没有必要,却没法控制答案:B练习题11 (单选)某男,25岁,生活懒散,不理发,少洗脸,对家人出现不幸遭遇也无动于衷最有可能的症状是( )(A)情绪低落(B)情感脆弱(C)情感淡漠 (D)情感倒错 答案:C练习题12 (单选)某青年教师,诉每天上班出门前必反复穿鞋子,以至起得很早仍然经常迟到,自知毫无必要,但

44、就是控制不了,为此感到十分苦恼,主动来门诊就治。你对该来访者目前自知力的判断是A. 完全无自知力B. 有部分自知力C. 自知力完好D. 资料不足,无法判断答案:C练习题13 (单选)某来访者诉其老是听到有声音在议论他,说他“坏事做绝了”,他人到哪儿,声音就跟到哪儿。来访者表示愤愤不平,时常对空与“声音”大声争辩。对此你的判断是A.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不统一B. 情感和行为不一致 C. 同一性意识受损D. 统一性意识受损答案:A练习题14 (单选)一个视钱如命的人突然变得挥金如土,很少与人交往的人突然对所有的人都热情似火,我们认为这是心理异常的表现,是用下来哪个原则来判断的:A. 主观世界与客观

45、世界的统一性原则B. 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C. 心理活动的内在一致性原则 D. 个体与群体结合的答案:B练习题15 (多选)对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咨询是有条件的,下列表述中符合这些条件的规定的是( )。A必须是在经过系统临床治疗,病理性症状基本消失以后B主要以社会功能的康复为主C必须停药以后才能进行心理咨询D必须密切配合精神科医生一起实施 答案:ABD练习题16 (单选)关于“注意”,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动共同属性B注意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C注意对判断是否有意识障碍有重要意义D意识障碍总是伴随有注意障碍答案:B练习题17 (多选)关于假性痴呆的特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46、)。A由心理应激引起B常见于癔病C预后一般较好D大脑无器质性损害 答案:ABCD练习题18(多选)下列说法中符合“自知力完整”涵义的是( )。A是指患者对自己精神病态的认识和批判能力B不能主动叙述自己的病情和接受治疗C可以随病情的演变而发生变化D通常能认识到自己的不适应 答案:ACD练习题19 (多选)“自知力”是精神科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的临床意义主要包括( )。A判断患者有无精神障碍B判断是否与心理应激相关C判断精神障碍的严重程度D判断疗效的重要指征之一 答案:ACD第四节 常见精神障碍第一单元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妄想性障碍第二单元 心境障碍第三单元 神经症第四单元 应激相关障碍第五单元 人格

47、障碍及性心理障碍第六单元 心理生理障碍第七单元 癔症第四节 常见精神障碍第一单元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妄想性障碍精神分裂症特点病因未明以神经活动不协调或脱离现实为特征意识清晰,但患病期间自知力基本丧失智能完好,但某些认知功能损害,如感知、思维障碍情感、意志行为障碍多起于青壮年缓慢起病,病程迁延,部分可发展为精神活动衰退精神分裂症类型青春型主要症状:精神活动全面紊乱,联想障碍、思维松散破裂、行为愚蠢、恶作剧、性轻浮偏执型主要症状:妄想、幻觉紧张型主要症状:精神运动性抑制障碍紧张性木僵和紧张性兴奋交替出现单纯型主要症状:起病缓慢,持续发展,意向逐渐减退、退缩、懒散治疗困难,预后不良偏执性精神障碍(妄想性

48、障碍)主要症状:系统妄想,内容有一定现实性,不荒谬,个别有幻觉起因不明,年龄一般在30以后,女性偏多,未婚者多病前人格多具固执、主观、敏感、猜疑、要强等特征病程演进缓慢,人格可完整,有一定工作和社会适应能力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特点两周内急性起病以精神病性症状为主起病前有相应的心因2-3月内痊愈第二单元 心境障碍旧称情感性精神障碍特征以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心境低落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严重者可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多反复发作,治疗缓解后或发作间期精神状态基本正常,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心境障碍类型躁狂发作主要症状:情绪高涨、思维奔逸、精神运动性兴奋发作形式:轻型、无

49、精神病症状、有精神病症状、复发性抑郁发作主要症状:情绪低落、思维缓慢、语言动作减少和迟缓发作形式:轻型、无精神病症状、有精神病症状、复发性双向障碍主要症状:情绪高涨和情绪低落交替发作持续性心境障碍主要症状:持续性并常有起伏的心境障碍,发作严重程度低于以上轻型发作形式:环性心境障碍、恶劣心境、混合状态第三单元 神经症特征一组非精神病性功能性障碍(神经官能症)五个特征意识的心理冲突,有自知力精神痛苦持久性神经症妨碍着别人的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第三单元 神经症心理冲突常形:1.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联系2.有明显的道德性质变形:1.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系,涉及的是生活中鸡毛蒜皮的事

50、2.不带明显的道德色彩许又新神经症一般诊断标准病程三个月为短程,1分三个月至一年为中程,2分一年以上为长程,3分精神痛苦程度可以主动设法摆脱为轻度,1分须靠别人帮助或处境改变为中度,2分几乎无法摆脱为重度,3分社会功能照常工作学习交往或只有轻微伤害,1分工作学习效率或人际交往显著下降,2分完全不能工作或完全回避某些必要社会交往,3分许又新神经症一般诊断标准第四单元 应激相关障碍一组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起异常心理反应而导致的精神障碍旧称反应性精神障碍心因性精神障碍类型急性应激障碍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发病主要症状:意识障碍、意识范围狭窄、定向障碍、言语缺乏条理、反应迟钝;可有

51、人格解体;有强烈恐惧;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创伤应激后障碍(延迟性心因反应)遭受强烈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后数月或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创伤性体验反复重现、面临类似灾难境遇可感到痛苦、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植物神经过度兴奋、焦虑和抑郁适应障碍有易感个性基础遇到应激性生活事件,出现反应性情绪障碍;适应不良性行为障碍;社会功能受损遭遇生活事件后一个月起病,病程一般不超过六个月第五单元 人格障碍及性心理障碍人格障碍性质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形成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由于这种模式明显影响社会和职业功能而有痛苦体验人格障碍类型偏执性:猜疑和偏执分裂样:观念、行为、外貌装饰奇特;情感

52、冷漠、人际关系明显缺陷反社会: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酷冲动性:阵发性情感爆发伴明显冲动性行为表演性:过分感情用事或夸张言行以吸引别人注意强迫性:过分要求严格与完美无缺焦虑性:一贯紧张、担忧、自卑;总需要被人喜欢和接纳;对拒绝和批评过分敏感,因习惯性夸大潜在危险而有回避倾向依赖性:依赖、不能对立解决问题;怕被遗弃;无助感;无能和缺乏精力第六单元 心理生理障碍性质与心理因素相关、以生理活动异常为表现形式的精神障碍类型进食障碍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神经性呕吐睡眠障碍失眠症、嗜睡症、某些发作性睡眠异常(睡行症、夜惊、梦魇)第七单元 癔症性质没有器质性病变多以人格倾向为基础受心理、社

53、会、环境因素影响而产生类型分离性障碍(癔症性精神障碍)癔症性意识障碍、情感暴发、癔症性假性痴呆、癔症性遗忘、癔症性身份障碍、癔症性漫游、癔症性精神病转换性障碍(癔症性躯体障碍)不能发现相应的器质性病变主要类型运动障碍痉挛发作、局部肌肉抽动或阵挛、肢体瘫痪、行走不能感觉障碍感觉过敏、感觉缺失、感觉异常、癔症性失明或失聪、管视癔症的特殊表现形式流行性癔症(癔症的集体发作)练习题1 (多选)关于“精神分裂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一组器质性障碍征候群B患病期的患者基本丧失自知力C患者的情绪、情感以及行为极其脱离现实D自己的内部世界与外部客观世界分离 答案:BCD练习题2 (单选)关于“心境

54、障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是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B是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心境低落C常伴有意志减退D也称“情感性精神障碍” 答案:C练习题3 (多选)下列说法中符合神经症的一般共同特征的是( )。A具有精神和躯体两方面症状B功能性障碍 C各亚型有其特征性的临床相D是可逆的,外因压力大时加重,反之症状轻或消失 答案:ABCD练习题4 (多选)常见的人格障碍类型包括( )。A偏执型人格B外向型人格C反社会型人格D强迫型人格 答案:ACD练习题5 (单选)关于疑病症患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相信他人解释B只信任专家的解释C相信自己罹患重病D各种检查的阴性结果方可消除疑虑 答案:C

55、第五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第一单元 心理健康的定义第二单元 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第三单元 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第五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第一单元 心理健康的描述性定义心理健康的标志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过着有效率的生活各类心理活动正常、关系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第二单元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许又新三标准体验标准:个人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的状况,良好的心情、恰当的自我评价操作标准: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率;核心是效率,心理活动效率和社会效率或社会功能发展标准:个体心理发展状况的纵

56、向考察和分析三个指标要综合考察郭念锋十标准心理活动强度对于突然的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受认识水平、生活经验、性格、环境条件及神经系统类型影响心理活动耐受力长期经受精神刺激的能力周期节律性固有心理活动节律紊乱是心理健康水平下降的标志意识水平以注意力品质的好坏为客观指标暗示性康复能力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心理自控力自信心社会交往环境适应能力第三单元 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概念的区分健康和不健康都包含在正常心理内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仅仅是心理健康或心理状况欠佳但没有精神障碍的人心理不健康的程度范围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心理健康与不健康的图示临床心理学角度:把人全部心理活动分别使用“心理

57、健康”、“心理不健康”、“心理异常”这三个概念来表达心心 理理 正正 常常心理健康心理健康 心理不健康心理不健康 心理问题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 部分可疑神经症部分可疑神经症心心 理理 不不 正正 常常含含变变态态人人格格,确确诊诊的的神神经经症症,其其他他各各类精神障碍类精神障碍心理健康与不健康的具体内涵心理健康静态:一种心理状态,在某一时段内,展现自身的正常功能动态:一种相对平衡的过程,在常规条件下,为应对变化的内外环境,围绕心理健康常模,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心理不健康条件非常规条件下心理活动相对失衡对个体生存发展和稳定生活起负面作用范围一切偏离常模而丧失常规功能的心理活动一种处于

58、动态失衡的心理过程练习题1 (单选)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定心理健康的定义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 )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A)身体、智能以及情感(B)认知、情感与意向行为(C)个人、集体和社会 (D)生理、心理和社会 答案:A练习题2 (多选)心理健康十标准论认为衡量心理健康的指标包括A、周期节律性、意识水平、暗示性B、心理活动强度、心理活动耐受力C、心理自控力、自信心、康复能力D、自尊心、社会交往、环境适应能力 答案:ABC练习题3 (单选)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是指( )A、心理活动的耐受力B、心理康复能力C、心理自控力 D、

59、环境适应能力 答案:B练习题4 (多选)许又新教授关于心理健康标准包括( )。(A)统计标准 (B)发展标准(C)体验标准(D)操作标准 答案:BCD练习题5 (单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智力水平高,心理健康水平也高B智力水平高心理健康水平则低C智力水平与心理健康的高低有显著相关D智力水平与心理健康的高低并无显著相关 答案:D练习题6 (单选)通过观察和测验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动过程及其效率的指标,被称为( )。A操作标准B综合标准C发展标准D体验标准答案:A练习题7 (单选)衡量心理健康水平,从长期经受精神刺激的能力来判断,被称为( )。A心理活动强度B心理活动耐受力C心理康复能力D心理

60、自控力 答案:B练习题8 (单选)心理正常意味着( )。A包含精神病症状在内的心理活动B包含心理不正常在内的心理活动C一切可能的心理活动D具备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 答案:D练习题9 (单选)“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这对范畴,是用来讨论( )的问题的。A个人能力发展B心理上“有病”与“没病”C心理健康水平D人格特点 答案:B练习题10 (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心理健康与不健康的概念应包含在心理正常的范围内B心理不健康不等于有心理疾病C心理不健康是心理疾病的一种表现D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标准与区分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准不同 答案:ABD练习题11 (多选)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是( )。A心理

61、健康的B心理不健康的人C心理正常的人D心理异常的人 答案:ABC第六节 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第一单元 概述第二单元 心理不健康的分类 第六节 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第一单元 概述效度1.症状学效度:心理不健康状态的某一类别是否有独立的、稳定的心理不健康特征和心理不健康特征组合2.预测效度:对心理不健康状态后果的预期 非专业的社会支持:亲朋好友、社会福利或援助3.结构效度 人口学因素个性心理特征身体健康水平社会变迁第二单元 心理不健康的分类心理不健康的第一类型一般心理问题诊断标准由于现实因素而产生心理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满一个月,或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不良情绪

62、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不良情绪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没有泛化定义: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心理不健康的第二类型严重心理问题诊断标准由于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因素引起痛苦情绪痛苦情绪不间断或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痛苦情绪反应单纯依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干预难以解脱;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影响痛苦情绪激发因素不仅局限于最初事件,而且与最初事件有联系或类似的其他

63、事件也引起此类痛苦情绪泛化定义: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剧烈、持续时间久,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心理不健康的第三类型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又叫可疑神经症第三种类型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它已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或者它本身就是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一般心理问题与严重心理问题的鉴别反应是否泛化持续时间严重心理问题与神经症的鉴别内心冲突的性质:现实性、道德性病程:一年内社会功能破坏程度:没有严重缺损诊断分类正常异常健康不健康(一一般般)心心理理问问题题严严重重心心理理问问题题神神经经症症性性心心理理问问题题神神经经症症精精神神分分裂裂症症心心境境障障碍碍生生理理心心理理障障碍碍癔癔症

64、症重性精神病重性精神病人人格格障障碍碍应应激激相相关关障障碍碍常形心理冲突常形心理冲突变形心理冲突变形心理冲突有自知力,主动求助有自知力,主动求助三原则三原则许又新神经症诊断标准常形心理冲突 VS 变形心理冲突简易计分方法1分2分3分病程1年痛苦程度可主动摆脱靠别人帮助才能摆脱几乎无法摆脱社会功能轻微妨碍工作交往显著下降不能工作,完全回避交往诊断:总分=3 不是神经症 3总分=6 诊断为神经症第七节 关于健康心理学“保健、诊病、防病和治病的心理学” 工作领域大致有以下4个方面(略)健康心理学的研究与实践侧重于伤害身体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理活动。心身医学的研究侧重于心身疾本身的诊断与治疗。躯体疾病

65、患者的一般心理特点(一)对客观世界和自身价值的态度发生改变(二)患者把注意力从外界转移到自身的体验和感觉上(三)情绪低落(四)时间感觉发生变化不是感到时间过得很快,就是感到过得很慢,他们会陷入一连串的往事回忆之中。(五)精神偏离日常状态由于疾病明显地破坏了正常生活节律,使人日常的劳动、休息和睡眠节奏受到很大的影响。生活节律的破坏成为一种极为强烈的信号,冲击着病人的内心世界。心理学对躯体疾病治疗的意义对疾病治愈的理解,必须从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这三个层面着眼,使患者在这三方面同时好转。练习题1 (单选)一般情况下,躯体疾病患者在住院时不大可能产生的心理变化是( )。A感到自己更独立自由B情

66、绪低落C更多的关心自己身体的感觉和状态D感到时间过得很慢 答案:A练习题2 (单选)下列说法中从心理学意义上看不妥的是( )。A对疾病的治疗应深入到除生物学以外的心理和社会学层面B对治愈疾病的理解,应当是帮助患者从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三个方面同对好转C查房时通常应先在病房检查病人,之后就地讨论患者的病情D应考虑到病人精神状态与疾病之间的复杂关系 答案:C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第一单元 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第二单元 压力的适应第三单元 压力的临床后果和中介系统第八节 压力第一单元 心理学的角度看压力压力是由外部事件引发的一种体验压力在适应过程中产生适应付出努力,应对生存环境的变化这种付出包括脑力和体力

67、的对事件的性质强度、自我能力的评估等都是为适应而进行的付出对适应过程付出的体验就证明压力已经成为现实定义压力是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压力源的种类现实生活要求人们去适应的事件按对主体的影响分生物性压力: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生存与种族延续的事件精神性压力: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正常精神需求的事件内在的:个性心理特征、认知结构外在的:道德规范社会环境性压力: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社会需求的事件纯社会性的:社会变革、人际关系破裂、家庭冲突、战争等自身状况造成的人际适应问题纯粹的单一性压力源在生活中极少,必须做综合整体考虑压力源的测量社会再适应量表(SRRS)霍尔姆斯为测量重大生活事件而

68、设计,1967年正式用于临床分数解释得分高的人易患心脏病、骨折、糖尿病、白血病以及小感冒分数也与精神障碍、抑郁、精神分裂症以及严重心理疾病有关多种生活事件累加,效应更明显注意事项单纯使用量表作出判断有相当的危险性,应密切结合临床症状和指标压力源的测量日常生活小困惑的测量坎纳1981年两个量表日常生活小困惑的量表*日常生活中令人兴奋的量表A.健康状况与小困扰出现的频率和强度有关,而与生活事件的数目和严重性无关B.振奋事件与健康无关C.结论:日常小压力比主要的生活改变更能预测健康知觉压力的测评知觉压力量表PSS知觉压力是对某种超个人能力事件的体验测评内容是让个体确定超越自己应对能力的事件有哪些量表

69、优点*预测早期健康问题更有效可评估个人不良习惯造成的慢性压力四、压力的内省体验心理学中所说的压力,乃是人的内心冲突和与其相伴随的强烈情绪体验。勒温和米勒将心理冲突分成4类1双趋冲突 当两件有强烈吸引力,但两者又互不相容的事物出现在面前时“鱼和熊掌不可兼得”2趋避冲突 当一个人想达到一个有吸引力的目标,但达到该目标却有极大危险,3双避冲突当一个人面临两种不利的情景,便体验到双避冲突的压力。4双重趋避冲突 双重趋避冲突由两种可能的选择引起。当两种选择都是既有利又有弊时。第二单元 压力的适应压力种类按强度分类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需要在生活中努力适应,并强度不足以使人崩溃的事件日常生活中无法回避的,其后

70、效不完全是负面的吃一堑,长一智叠加性压力同时性叠加压力:四面楚歌继时性叠加压力事件相继发生后继压力发生在先前压力的搏斗或衰竭阶段上是一种极为严重和难以应对的压力,造成很大危害压力种类按强度分类破坏性压力(极端压力)创伤后压力失调(PTSD)灾难症候群(Disaster Syndrome)三阶段特点惊吓期,对创伤和灾难丧失回忆恢复期,出现各种心理反应恢复期,心理重新平衡心理干预早期以催眠暗示消除心理障碍后发现共处有利缓解第二单元 压力的适应1920年,生理学家坎农(WCannon)使用人体生理变化作为指标,对适应压力付出的生理学代价进行过详细描述。1956年,内分泌学和生物化学家塞利(HSely

71、e) 把适应压力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警觉阶段发现了事件并引起警觉,同时准备战斗搏斗阶段全力投入对事件的应对,或消除压力、或适应压力,消耗大量心理资源,引发 情绪反应衰竭阶段消耗大量生理和心理资源,最后“筋疲力尽” 统称一般适应症候群(GAS)第三单元 压力的临床后果和中介系统压力的临床后果压力如何造成临床症状压力后的反应性疾病体质、压力论压力和个体身体素质对疾病的发生同时起作用压力都会引起一般性适应症候群,身体素质不同,疾病形式也会不同器官敏感论应对压力时,反应最敏感、活动强度和频率最高的器官,最容易患病第三单元 压力的临床后果和中介系统(二)从压力源到临床相的逻辑过程。逻辑流程大致可分为三个

72、阶段:1对压力的响应阶段 2中介系统的增益或消解过程 3临床相阶段 1对压力的响应阶段客观上已经发生的事件,并不是都可以成为“压力事件”。只有被个体察觉、与个体生活相关并引起响应的事件,才对个体构成压力。 能引起个体强烈响应的事件,都是与人的本质属性相关联的事件,这些事件大致有三类生物性的、社会性的和精神性的。2中介系统的增益或消解过程压力作用于个体后,并不直接表现为临床症状,而是进入中介系统,经过中介系统的增益或消解,事件的相对强度和性质可以产生某些改变。综上,个体对事件的实际反应,是由中介系统对压力进行增益或消解后的相对强度决定的。中介系统的总体功能,由三个子系统各自的功能状态决定。即认知

73、系统、社会支持系统和生物调节系统。这三个系统,都有性质相反的两种功能:一是增益功能,使事件的强度相对增加;一是消解功能,使事件的相对强度减低。中介系统的增益或消解过程认知系统的作用1.认知的评估作用2.过程:认识理解评估压力的性质、利弊和程度评估自己的实力确定应对压力的方式3.影响因素:人格特征;生活经验;认知能力、模式、水平4.认知影响压力相对强度的方式:认知结果是两可的;对事件严重性评估的不同;对自己能力评估的不同B.认知的调节控制作用1.含义:当事人是否认为自己能够控制局面2.对局面控制的类型:行为的自我控制;认知的控制;环境的控制C.人格的影响作用:外控型、内控型3临床相阶段压力经由中

74、介系统进入临床相阶段后,临床症状又有及时型症状和滞后型症状两类。及时型的症状响应压力后,经过中介系统的处理,迅速表现出的临床症状;滞后型的临床相压力在中介系统中进行处理时,由于中介系统的子系统认知系统对事件的性质和意义评估比较模糊,于是作为潜在的模糊观念积存起来;当后来的类似事件出现时,积存的模糊观念又被激活并赋予它新的意义,获得新意义的模糊观念明朗化,于是再次发生效用。应应激激源源生物生物社会社会心理心理中中介介系系统统认认 知知 系系 统统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生物免疫系统生物免疫系统躯体反应躯体反应心理反应心理反应 社会行为反应社会行为反应观察观察诊断诊断干预干预思考思考临临床床干干预

75、预临床相练习题1 (多选)关于压力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现实中,随时可能遭遇到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强度的刺激B、察觉到环境刺激超过自身应付能力时所发生的心理、生理反应C、压力要涉及到外力和受外力作用的对象这样两个方面D、受到刺激就一定会形成压力 答案:ABC练习题2 (单选)精神性压力源是指( )。A一组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社会需求的事件B一组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生存与种族延续的事件C一组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生活的事件D一组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正常精神需求的内在和外在事件 答案:D练习题3 (多选)属于生物性压力源的是( )。A躯体创伤B噪音C歪曲的认知结构 D饥饿 答案:ABD练习题4(单选)当“鱼和熊

76、掌不可兼得”的情况出现时,称为(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答案:A练习题5 (单选)我们往往用“四面楚歌”来形容( )。A单一性压力B同时性叠加压力C继时性叠加压力D破坏性压力 答案:B练习题6(单选)我们往往用“飞来横祸”来形容( )。A.单一性压力B同时性叠加压力C继时性叠加压力D破坏性压力 答案:D练习题7 (单选)我们往往用“祸不单行”来形容( )。A单一性压力B同时性叠加压力C继时性叠加压力D破坏性压力 答案:C练习题8 (单选)“失魂落魄”的状态,意味着个体处在灾难综合征的( )。A初始期B惊吓期C恢复期D康复阶段 答案:B练习题9 (单选)个体表现出呼吸心跳加速,汗腺加快分泌,血压、体温升高等促进新陈代谢的状态时,表明该个体处于适应压力的( )。 A警觉阶段B搏斗阶段C衰竭阶段D恢复阶段 答案:A练习题10 (单选)塞利提出的压力适应三阶段又被称为( )。A战场疲劳综合征B一般适应综合征C创伤后应激障碍D灾难综合征答案:B练习题11(单选)个体响应压力后,经过中介系统的处理,迅速表现出的临床症状是( )。A及时型症状B滞后型症状C中间型症状D附带症状 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