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九年级英语校本教材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78074448 上传时间:2024-08-23 格式:PDF 页数:53 大小:11.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年九年级英语校本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2022-2023学年九年级英语校本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2022-2023学年九年级英语校本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2022-2023学年九年级英语校本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2022-2023学年九年级英语校本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九年级英语校本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九年级英语校本教材(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 本 明 理 教材中西方文明礼仪对照主编:詹秋玉成员:林金香余世臻 林承校 肖丽芳2022-9目 录绪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第一章西方礼仪的起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第二章礼仪的涵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1 0第三章中西方礼仪的差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第四章用餐礼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6第五章中西方丧葬礼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8第六章中西方婚礼礼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33第七章中西方服饰礼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8第八章西方礼仪中的禁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0绪论礼仪,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方式。中国是礼仪之邦,有着灿烂的五千年文化华夏文明,在世界上影响深远。著名国学家钱穆先生就曾经说过, “ 中国文化的核心就是礼” 。 本文从东西方在商务礼仪上主要差异的重要性出发,从着重论述了东西方礼仪中

4、观念、称呼、用餐及差异产生的背景等重点。当在近200多年,随着西方国家的崛起,西方主导着世界。现今国际通行的礼仪基本上是西方礼仪。 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仅仅是西方的实力强大, 深层的原因在于西方人价值观的统一, 在于西方人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而礼仪文化无疑是这种统一的“ 先行军” ,只有认清中西礼仪文化的差异,将二者合理有效的融合,方能建立适合中国当代社会的礼仪文化体系,达到和谐社会的理想。近些年来,中国人对外交往日见增多。由于缺乏对国外礼仪的了解,一些人在与外国人交往中,常常按照自己的习惯询问对方: “ 上哪儿? ”“ 吃了吗? ”“ 每月赚多少钱? ”殊不知,这是对别人隐私权的不

5、尊重。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礼仪。与外国人交谈,需要了解这方面情况,尊重他们的文化、礼仪和习俗。比如以接电话为例,不同国家的人接电话时询问的方式就不相同:“ 中国人一般问“ 喂,你找谁? ”美国人只是简单而又亲切地说一句“ 嗨 ! ”德国人则首先把自己的姓名告诉对方,俄罗斯人一般说“ 我在听着! ”法国人好奇地先问“ 你是谁呀! ”意大利人则彬彬有礼地说 “ 准备好了,请您说吧! ”英国人却是首先认真地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对方如不了解这些习惯, 无论接到哪国人打来的电话, 就先问人家“ 你找谁? ”可能话音一落, 无形中就增加了一些隔膜。 中华自古就是“ 礼仪之邦”

6、。荀子曰:“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孔子也说:“ 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 ”中国最早有 周礼 、 仪礼和 礼记 ,其后各个朝代都制定有礼仪典章。些礼仪规范,除去那些将人分为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外,其中许多文明因子对于维系社会的和谐,陶冶中华民族的气质情操,树立国人端庄高雅的精神风范,都是产生过积极影响的。当今中国,经济、科技快速发展,社会生活急剧变化,人的社会关系及其价值观念愈益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传统的礼仪规范面临调整、更新、重建的新要求。我们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已越来越多了,但是我们对人家的礼仪习俗尚不甚了了; 我们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的领域和机会越来越大了, 然而我们却尚

7、未养成与之相适应的文明习俗; 我们已经开始在享受日益富裕的物质生活,但时有发生的语言出轨、行为脱序、信用落地、礼仪丧失的现象,常常使我们感到生活的重大缺憾带来的深深刺痛;数千年的“ 礼仪之邦”虽然早已改变了“ 一穷二白”的面貌,然而至今却没能摘掉“ 吐痰大国”的帽子可见,社会的全面进步不仅体现在物质的充足、技术的先进上,更需要陶冶完美的精神、高尚的人格。促进全社会成员健康人格的构建,需要重建礼仪,让人们心灵相通,友好相处,在和谐的社会生活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心灵上的满足。这就需要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礼仪的基础上,重建新的、体现时代要求的文明礼仪,让中国在成为经济强国的同时,也成为新世纪的“

8、 礼仪之邦” !第一章西方礼仪的起源在西方,礼仪一词,最早见于法语的E t i q u e t t e ,原意为“ 法庭上的通行证” 。但它一进入英文后,就有了礼仪的含义,意 即 “ 人际交往的通行证” 。西方的文明史,同样在很大程度上表现着人类对礼仪追求及其演进的历史。人类为了维持与发展血缘亲情以外的各种人际关系,避 免 “ 格斗”或 “ 战争” ,逐步形成了各种与“ 格斗” 、“ 战争”有关的动态礼仪。如为了表示自己手里没有武器,让对方感觉到自己没有恶意而创造了举手礼, 后来演进为握手。为了表示自己的友好与尊重,愿在对方面前“ 丢盔卸甲” ,于是创造了脱帽礼等。在古希腊的文献典籍中,如苏格

9、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先哲的著述中,都有很多关于礼仪的论述。中世纪更是礼仪发展的鼎盛时代。文艺复兴以后,欧美的礼仪有了新的发展,从上层社会对遵循礼节的繁琐要求到2 0世纪中期对优美举止的赞赏,一直到适应社会平等关系的比较简单的礼仪规则。历史发展到今天,传统的礼仪文化不但没有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科技现代化而被抛弃,反而更加多姿多彩,国家有国家的礼制,民族有民族独特的礼仪习俗,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礼仪规范程式,国际上也有各国共同遵守的礼仪惯例等。 有的国家和民族对不遵守礼仪规范者,还规定了一定的处罚规则,有的已把礼仪作为公民就业前的“ 入门课” ,被企业录用的大学毕业生,也必须先经过严格的礼仪训练

10、,才能上岗工作。从上述关于礼仪的含义及其源流的叙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一,礼仪在中国作为社会秩序的一部分而受到中华民族历代贤良的广泛重视和提倡。 第二,礼仪是为维系和发展人际关系而产生的、并随着人际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它不仅是社会交往的产物,也是国际文化交流的产物。第三, 礼仪是施礼者与受礼者的情感互动过程。 正如标礼记 曲礼上桦所云: “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第四,礼仪是一种程序,有一定的规则,不是毫无联系的某些行为的堆积组合。第五,礼仪规范、程序是一定社会的人们约定俗成、共同认可的。第六,遵行礼仪是现代人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际交

11、往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第二章礼仪的涵义礼仪是指在活动中的礼仪规范和准则。 它是一般礼仪在商务活动中的运用和体现,在内容上比一般的人际交往礼仪更为丰富。同一般的人际交往礼仪相比,礼仪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商礼仪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方面。( 一)礼貌礼貌是指人们在商务活动中展现出来的得体的风度和风范。礼貌是礼的行为规范,是指人在仪容、仪表、仪态、语言和动作上待人接物的表现。礼貌主要通过言语和动作表现对他人的谦虚和恭敬, 它是一个人文化层次和文明程度的体现。良好的教养和道德品质是礼貌的基础, 我们可以通过自觉的培养和必要的训练, 养成良好的礼貌习惯。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环境中,习惯的微

12、笑、 主动打招呼、善意的问候、 得体的举止等都是礼貌的反映。商务交往中有礼貌的人往往热情大方、待人谦恭、行为举止得体,显得很有教养。在商务会面时,他会自觉地向对方问好,行致意礼或握手礼,说话彬彬有礼,一切礼仪的运用看上去自然和谐。( 二)礼节礼节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表示出的尊重、祝颂、问候、哀悼等惯用的形式和规范。礼节是礼的惯用形式,是礼貌的具体表现方式。比如现代商务交往中,初次见面要行握手礼、交换名片等礼节。礼节从形式上看,具有严格规定的仪式;从内容上看,它反映着某种道德原则,反映着对人的尊重和友善。在行握手礼时,长辈、上级、女士先伸手,晚辈、下级、男士才能伸手相握;交换名片时一般是地位

13、低的先向地位高的递名片, 对方人员较多时,先将名片给职务高或年龄大的,分不清职务时,按照座次递送名片,这都是礼节。在国际交往中,由于各国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的不同,礼节的具体表达具有明显的差异。例如,握手、点头、拥抱、鞠躬、合十、碰鼻子、折肚皮等,都是礼节的表现形式,而且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表达形式不同。礼节是社会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约定俗成的 “ 法” ,是必须遵守的表示礼仪的一种惯用形式。因此,我们平时应十分注重不同礼节的具体运用,以避免出现“ 失礼”行为而影响商务活动的进行。( 三)体 态 礼 仪体态又称举止,是指人的行为动作和表情,日常生活中的站、坐、走的姿态,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可以称

14、为举止。体态与人的风度密切相关,是构成人们特有风度的主要方面。体态是一种不说话的“ 语言” ,是内涵极为丰富的语言。举止的高雅得体与否,直接反映出人的内在素养,举止的规范到位与否,直接影响他人对己的印象和评价。 “ 行为举止是心灵的外衣” , 它不仅反映一个人的外表,也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品格和精神气质。有些人尽管相貌一般,甚至有生理缺陷,但举止端庄文雅、落落大方,也能给人以深刻良好的印象,获得他人的好感1、形体姿态形体姿态是举止礼仪的重要内容。姿态美是一种极富魅力和感染力的美, 它能使人在动静之中展现出人的气质、修养、品格和内在的美。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的各种姿态,更引人注目,形象效应更为显著

15、。姿态举止往往胜于言语而真实地表现人的精神情操。 端正秀雅的姿态, 从行为上展示着一个人内在的持重、聪慧与活力,可 谓 “ 此时无声胜有声” 。如果一个人容貌俊秀,衣着华贵,但没有相应的姿态行为美,便给人一种虚浮粗浅感。形体姿态主要包括站、行、坐、卧几个方面。“ 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 。也就是说坐立行,应当坐有坐相,站有站态,走有走姿,这是古人提出的姿态范式,今天仍可供我们借鉴。1 )、站姿站立是人们生活交往中的一种最基本的举止, 是生活静力造型的动作。 优美而典雅的造型,是优雅举止的基础。男士要求“ 站如松” ,刚毅洒脱;女士则应秀雅优美,亭亭玉立。标准的站姿是:( 1 )头正,

16、双目平视,嘴角微闭,下颌微收,面容平和自然。( 2 )双肩放松,稍向下沉,人有向上的感觉。( 3 )躯干挺直,挺胸,收腹,立腰。( 4 )双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中指贴拢裤缝,两手自然放松。( 5 )双腿立直、并拢,脚跟相靠,两脚尖张开约6 0度,身体重心落于两脚正中。几种常用站姿:( 1 )肃立。身体立直,双手置于身体两侧,双腿自然并拢,脚跟靠紧,脚掌分开呈“ V ”字型。面部表情严肃、庄重、自然。参加升降国旗仪式或庄重严肃的场合,参加遗体告别仪式应该用肃立站姿。( 2 )直立。身体立直,右手搭在左手上,自然贴在腹部( 前搭手式) ,或两手背后相搭在臀部( 后背手式) ,两腿并拢,脚跟靠紧,

17、脚掌分开呈“ V ”字型。( 男女都适用,男士两脚可以略分开站立更显洒脱)( 3 )直立( 女士直立姿态) 身体立直,右手搭在左手上,自然贴在腹部,右脚略向前靠在左脚上成丁字步。( 4 )直立( 男士直立姿态) 。身体立直,两手背后相搭,贴在臀部,两腿分开,两脚平行,比肩宽略窄些。正确健美的站姿会给人以挺拔笔直、舒展俊美、庄重大方、精力充沛、信心十足、积极向上的印象。2 )、坐姿坐是举止的主要内容之一,无论是伏案学习、参加会议,还是会客交谈、娱乐休息都离不开坐。坐,作为一种举止,有着美与丑、优雅与粗俗之分。坐姿要求 “ 坐如钟” ,指人的坐姿像座钟般端直,当然这里的端直指上体的端直。优美的坐姿

18、让人觉得安详、舒适、端正、舒展大方。正确的坐姿:( 1 )入坐时要轻、稳、缓。走到座位前,转身后轻稳地坐下。女子入座时,若是裙装,应用手将裙子稍稍拢一下,不要坐下后再拉拽衣裙,那样不优雅。正式场合一般从椅子的左边入座, 离座时也要从椅子左边离开, 这是一种礼貌。女士入座尤要娴雅、文静、柔美。如果椅子位置不合适,需要挪动椅子的位置应当先把椅子移至欲就座处,然后入座。而坐在椅子上移动位置,是有违社交礼仪的。( 2 )神态从容自如( 嘴唇微闭,下颌微收,面容平和自然) 。( 3 )双肩平正放松,两臂自然弯曲放在腿上,亦可放在椅子或是沙发扶手上,以自然得体为宜,掌心向下。( 4 )坐在椅子上,要立腰,

19、挺胸,上体自然挺直。( 5 )双膝自然并拢,双腿正放或侧放,双脚并拢或交叠或成小“ V ”字型。男士两膝间可分开一拳左右的距离,脚态可取小八字步或稍分开以显自然洒脱之美, 但不可尽情打开腿脚, 那样会显得粗俗和傲慢。( 6 )坐在椅子上,应至少坐满椅子的2 / 3 ,宽座沙发则至少坐1 / 20落座后至 少1 0分钟左右时间不要靠椅背。时间久了,可轻靠椅背。( 7 )谈话时应根据交谈者方位,将上体双膝侧转向交谈者,上身仍保持挺直,不要出现自卑、恭维、讨好的姿态。讲究礼仪要尊重别人但不能失去自尊。( 8 )离座时,要自然稳当,右脚向后收半步,而后站起。2、手势和表情1 )、手势手势是人们交往时不

20、可缺少的动作,是最有表现力的一种“ 体态语言” ,手势的含义,或是发出信息,或是表示喜恶表达感情,能够恰当地运用手势表情达意,会为交际形象增辉。使用手势应该注意:( 1 )在交往中,手势不宜过多,动作不宜过大,切 忌 “ 指手画脚”和 “ 手舞足蹈” 。( 2 )打招呼、致意、告别、欢呼、鼓掌属于手势范围,应该注意其力度大小、速度的快慢、时间的长短,不可过度。鼓掌是表示欢迎、祝贺、赞许、致谢等的礼貌举止。鼓掌的标准动作应该是用右手掌轻拍左手掌的掌心,鼓掌时不应戴手套,宜自然,切忌为掌声大而使劲鼓掌,应随自然终止。鼓掌要热烈,但 不 要 “ 忘形” ,一旦忘形,鼓掌的意义就发生了质的变化而成“

21、喝倒彩” 、“ 鼓倒掌” ,有起哄之嫌。( 3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用大拇指指自己的鼻尖和用手指指点他人。 谈到自己时应用手掌轻按自己的左胸,那样会显得端庄、大方、可信。用手指指点他人的手势是不礼貌的。( 4 )一般认为,掌心向上的手势有诚恳、尊重他人的含义;掌心向下的手势意味着不够坦率缺乏诚意等。攥紧拳头暗示进攻和自卫,也表示愤怒。伸出手指来指点,是要引起他人的注意,含有教训人的意味。因此,在介绍某人、为某人引路指示方向、请人做某事时,应该掌心向上,以肘关节为轴,上身稍向前倾,以示尊敬。这种手势被认为是诚恳、恭敬、有 礼 貌 的( 5 )有些手势在使用时应注意区域和各国不同习惯,不可以乱用。

22、因为各地习俗迥异,相同的手势表达的意思,不仅有所不同,而且有的大相径庭。如在某些国家认为竖起大拇指、其余四指蜷曲表示称赞夸奖, 但澳大利亚则认为竖起大拇指、 尤其是横向伸出大拇指是一种污辱。英国人跷起大拇指是拦车要求搭车的意思。2 )目光眼睛是人体传递信息最有效的器官, 它能表达出人们最细微、最精妙的内心情思, 从一个人的眼睛中, 往往能看到他的整个内心世界。 一个良好的交际形象,目光是坦然、亲切、和蔼、有神的。特别是在与人交谈时,目光应该是注视对方,不应该躲闪或游移不定。 在整个谈话过程中,目光与对方接触累计应达到全部交谈 过 程 的5 0 % 7 0 % o人际交往中诸如呆滞的、漠然的、疲

23、倦的、冰冷的、惊慌的、敌视的、轻蔑的、左顾右盼的目光都是应该避免的,更不要对人上下打量挤眉弄眼。介绍几种凝视:公务凝视:洽谈、磋商、谈判等正式场合用。给人一种严肃认真的感觉。这种凝视注视的位置在对方脸部,以双眼为底线,上到前额的三角部分。谈公务时,如果你注视对方这个部位,就会显得严肃认真,对方也会感到你有诚意,你就会把握谈话的主动权和控制权。社交凝视:各种社交场合使用的注视方式, 注视的位置在对方唇心到双眼之间的三角区域,当你的目光看着对方脸部这个区域时,会营造出一种社交气氛,让人感到轻松自然。这种凝视主要用于茶话会、 舞会及各种类型的友谊聚会。 亲密凝视: 注视的对象是亲人之间、恋人之间、家

24、庭成员之间使用的注视方式。凝视的位置在对方双眼到胸之间。交谈时要将目光转向交谈人,以示自己在倾听, 这时应将目光放虚相对集中于对方某个区域上,切 忌 “ 聚焦” ,死盯对方眼睛或脸上的某个部位,因为这样会使对方难受、不安,甚至有受侮之感,产生敌意,无意中积小恶而产生抵触、敌意情绪,很不值得。3)微笑笑有很多种,轻笑、微笑、狂笑、奸笑、羞怯的笑、爽朗的笑、开怀大笑、尴尬的笑、嘲笑、苦笑等等,其中微笑是最美的。微笑是指不露牙齿,嘴角的两端略提起的笑。几乎没有人不会微笑,但有相当多的人不善于利用微笑。微笑是社交场合中最富吸引力、最令人愉悦、也最有价值的面部表情。它可以与语言和动作相互配合起互补作用,

25、它不但表现着人际交往中友善、诚信、谦恭、和谐、融洽等最美好的感情因素,而且反映出交往人的自信、 涵养与和睦的人际关系及健康的心理。不仅能传递和表达友好、和善,而且还能表达歉意、谅解。因此微笑在社交中,在生活中,在工作中都有非常深刻的内涵。微笑着接受批评,显示你承认错误但不诚惶诚恐;微笑着接受荣誉,说明你充满喜悦但不骄傲自满;遇见领导、老师,给一个微笑,表达了你的尊敬但无意讨好;微笑着面对困难,用笑脸迎接一个悲惨的厄运, 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说明你经得住考验和磨练,你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其实,温和、含蓄的微笑不仅是应付社交的手段,而且深寓着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我国有句俗话叫做“ 和

26、气生财” ,要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微笑最易营造人和的氛围。微笑是人的宝贵的无形资产,可以说成功从微笑开始。一个大公司的人事经理经常说:“ 一个拥有纯真微笑的小学毕业生,比一个脸孔冷漠的哲学博士更有用” 。因为微笑是一个工作人的基本素质,也是公司最有效的商标,比任何广告都有利,只有它能深入人心。应该注意的是:微笑一定要发自内心、亲切自然。只有发自内心的微笑才富有魅力,让人愉悦欢心。不要为了讨好别人故作笑颜、满脸堆笑。当然了,参加追悼会、扫墓或在别人悲伤的时候、非常严肃庄重的场合就不可以微笑了。3、递物和接物递物与接物是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一种举止,一个小小

27、的举止动作,也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 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尊重他人,而双手递物或接物恰恰体现了对对方的尊重。1)、递交名片名片是自我介绍的高雅工具。 我国西汉时期将姓名刻于竹简木片上, 用以通报姓名,称做谒,东汉时期称做名刺。这实际上是早期的名片。后来有了白纸,使用纸片,称做名帖或帖子,清朝广为流传,一般官吏都有了自己的名片。名片之所以在现代社会中得到广泛应用,是因为它使用起来简便、灵活、文明。正常情况下,名片是一个人身份、地位的象征,也是使用者要求社会认同,获得社会尊重的一种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说还是使用者所在组织形象的一个缩影。 所以名片交换应重视其礼仪效应,恰到好处地使用名片,会显得彬彬有礼

28、,令人肃然起敬。交换名片是建立人际关系的第一步,一般宜在与人初识时、自我介绍之后或经他人介绍之后进行。递送名片时,应面带微笑,正视对方,将名片正面朝向对方, 恭敬地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别捏住名片上端的两角送到对方手中。如果是坐着, 应起身或欠身递送, 递送时可以说一些“ 我叫X X ,这是我的名片” 或 “ 请多关照”之类的客气话,递交名片要递交到对方手中。有的人将名片顺手放在桌上,这样效果不好。接受名片的人也应该起身或欠身,面带微笑双手恭敬地接过名片并说声“ 谢谢” 、“ 能得到您的名片十分荣幸” 、“ 久仰大名”等等。收到名片后,要很好地确认对方的姓名和职务。一定要养成这种习惯,否则在谈话

29、中说错了对方的姓名或职务便会失礼。 如果遇到难读的姓氏时, 要非常客气地请教对方:“ 尊号怎么念? ”或 “ 对不起,您的姓氏很少见,请问如何读? ”随后当着对方的面郑重其事地将他( 她) 的名片放入自己的名片盒或名片夹之中, 千万不要随意乱放,别随手放在桌子或装在裤子口袋里,那样是对别人的不尊重。请记住:名片起着别人对你第一印象好与坏的作用。2)、递交文件资料工作中有文件资料需要上级领导过目签字时,应该用双手递上文件或资料,并且使文件的正面对着接物的一方。3)、递交其它物品把物品双手递交到对方手中体现对对方的尊重。 递笔、刀剪之类尖利的物品时,需将尖端朝向自己握在手中,而不要指向对方。接受对

30、方恭恭敬敬递过来的物品,都应该同样用双手去接,并以适当的方式致意或道谢。请注意:越是正式庄重的场合, 初次相识的人之间、 身份地位悬殊越大越要讲究礼仪。 需提示的是,与外宾打交道, 递接物品可先留意对方是用单手还是双手递接, 随后再跟着摹仿。比如在泰国、印度、马来西亚和中东等一些国家都用右手拿东西,忌用左手。给别人递东西也都用右手以示尊重。他们认为左手是用来洗澡、上厕所的,是不干净的。日本人则喜欢用右手送自己的名片,左手接对方名片。4、致意礼仪致意即见面打招呼。在现代社会,见面礼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第一个步骤,它在礼仪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哪种信仰的人,见面时都要施用各种各样

31、的见面礼。我国常用的致意有:招手致意、点头微笑致意、握手礼、鞠躬礼、注目礼等。1)、握手礼握手是石器时代穴居人留下的一种遗俗。 那时人们在狩猎的过程中, 手中拿着武器,当与陌生人相遇时,若双方都无恶意,不想发生冲突,就要放下手中的武器, 然后向对方敞开右手掌亮出掌心, 或让对方摸摸手心以示友好随着时代的变迁, 此种遗俗逐渐演变成一种两手相握的礼节方式。 现在大多数国家的人们已将握手礼视为一种习以为常的见面礼的仪式。 现代人握手时表示的含义很多:见面时表示友好、欢迎、寒暄;告辞时表示送别;也表示对他人的问候、感谢、慰问、祝贺、安慰等。标准的握手姿势( 交际礼节意义的握手) :距受礼者约一步、右臂

32、自然向前伸出,伸出右手,拇指稍用力握对方的手掌( 手掌应与地面垂直) 。左臂自然下垂,双目注视对方,面带微笑,上身微微前倾,头微低。在各种场合能轻松自如地与相识的或陌生人握手, 是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学会的一种礼节。握手时应注意的几条原则:一是注意伸手先后。伸手先后顺序应根据握手人双方的社会地位、年龄、性别和宾主身份来确定。一般遵循 尊者决定”的原则,即尊者先伸手。握手的基本礼节是:在平辈的朋友中,相见时先出手为敬;在长辈与晚辈之间、男女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主人与客人之间行握手礼时,应该是长辈、女士、上级、主人先出手,晚辈、下级、男士、客人先问候再伸手相握;男女之间如女方无握手之意,男方可

33、点头或鞠躬致意,倘若男方是长辈、上级先伸手也是可以的。客人辞行时,应是客人先伸手表示告别,主人才能握手相送。在社交或商务、公务场合,当别人按先后顺序的惯例而已经伸出手时,都应毫不迟疑地立即回握, 拒绝别人的握手和对已经表达出来的友好不予理睬是极为不礼貌的。二是握手时,应该伸出右手,决不能伸出左手,伸出左手是失礼的。特别是有的国家、区域忌讳使用左手握手在特殊情况下不能用右手相握应说明原因并道歉。 三是握手前要脱帽和摘手套。因为戴手套本身就意味着讨厌别人接触你的手,即使对方跟你的关系非常好,这种握手也会产生不好的效果。在大多数国家内,戴手套与别人握手既不礼貌也是对对方的侮辱。第三章中西方礼仪的差异

34、( 一)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的成因造成中西方礼仪差异的根本原因, 是中西方文化环境的不同, 使得各国的人民有着完全不同的道德标准体系和价值观。礼仪是与本土的思想文化相对应的,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一一宗教信仰一一的不同, 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 梁启超在有名的 劝学篇里面讲到:“ 中学为内学, 西学为外学; 中学致身心, 西学应世事。 ”在礼仪的表现中, 西方更多的聚焦在行为、语言的面上;而中国礼仪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 不仅行为人的语言、行动本身具有话语意义, 同时还需从行为人的语言、行动中去“ 悟”出一些东西, 在言传的同时, 还需意会。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都是在一

35、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没有孰优孰劣的问题。就西方文明来说,它的历史较短,而它的人民是从各个地方移民而来的, 众多不同民族和种族都融合在一起,文化的兼容性很强。他们信奉的西方精神,是在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用 “ 和而不同”的态度来对待中西礼仪文化差异,承认和尊重差异, 探寻礼仪文化的互通性, 有助于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对他文化的适应力,从而提高交际效率。认清中西礼仪文化的差异,将二者合理有效的融合,方能建立适合中国当代社会的礼仪文化体系,达到和谐社会的理想。 创建和谐社会,必须先从礼仪开始。中国今天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论是物质,精神,文化各个方面,都急迫的需要

36、一套完整而合理的价值观进行统一。1 7大报告中着重指出,以文化为核心的“ 软实力” ,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伴随着经济发展,中国正在各个方面赶超西方国家,包括文化领域 我国是个开放的国家,我们要不断加强国际礼仪交往等知识的学习,向世界人民展示我们的形象( -)从不同的方面看中西方礼节的具体差异。1、在称谓和称呼方面,西方人的称呼通常是比较笼统的,通常一个称呼可以涵盖中国的很多个称呼。 例如西方人称呼男的为先生, 称呼女的为女士或者小姐。而 “ 先生” 一词在我国各类词典中的第一解释就是“ 教师” ,是对教师最古老、最悠久的称谓,已经流传了几千年。我

37、们在建国后熟人称呼经常在其姓名后面 加 上 “ 同志”一词,比如,开会的时候,某某领导讲话,“ 向XX同志学习”等诸如此类的言语就不必细说了。但是,在当今生活中,随着改革开放,现 在 “ 先生 ”成为社会上最流行的尊称口语,2、在见面交往礼节方面,中国人通常是见面喜欢点点头,握握手或行拱手礼,或者微微欠身然后握手,而西方人觉得欠身似乎显得自卑。在西方,特别在欧美国家, 拥抱礼却是十分常见的见面礼与道别礼, 亲吻礼和吻手礼也是常见的西方见面礼。 握手礼来源于西方人类半野蛮半文明时期。 这种习惯逐渐演变成今天作为见面和告辞的“ 握手”礼节,被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在我国,握手礼不但在见面和告辞时使用,

38、而且还作为一种祝贺、感谢或相互鼓励的表示。因此是社交中应用最广泛的致意礼节。见面、道别时的礼貌演变到今天就是“ 你好” 、“ 再见”两个短语,客气的顶多再互相握下手,在各种古怪疾病流行的今天显得简洁而卫生而又体面。然而西方国家,见面就要先送贴面礼、亲吻礼和吻手礼,让我们很不习惯也不能接受。3 ,在宴客方面,喝酒,历来被中国人视为做生意、交朋友等社交场合不可缺少的一环。中国通常遵循的是酒杯不能空茶水不能太满, 在西方人他们通常喜欢啤酒、葡萄酒,不喜欢劝酒,他们的行为会随女主人的动作而进行。中国是一个酒文化大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酿酒工艺和人们赋予酒的美好寓意, 使饮酒成为中国人宴请宾朋、交际应酬等

39、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酒文化也令老外折服, 使他们也对中国的白酒满怀好奇心, 但他们对中国酒桌上的强行劝酒有多反感。就如我们正常的中国人对老外的贴面礼排斥一样。4、在禁忌与习俗方面,中国人不喜欢说4 ,觉 得8非常吉利,而西方人不喜 欢1 3。中国人视4为不吉利,因 为 与 “ 死 ”同音;而在荷兰语中4却是个喜庆的数字,因为与荷兰语“ 庆祝” 一词的发言相近。5、中国人通常以登门拜访表现他的热忱,而西方人在拜访前先要跟主人预约,忌突然造访。否则,受访者会感到不快,因为这突如其来的拜访打乱了工作安排,给他造成了极大的不便。约好的拜访一般要准时。6、中国人见面客套时喜欢问去哪,

40、吃饭了没,而西方人却认为,这是在侵犯他们的隐私,西方人对此感到很怪异。“ 吃了吗? ”这是中国人在吃饭前后打招呼的常用语。西方人们分手时通常说G o o d - by e , B y e - by e ,相当于中国人说“ 再见如有贵客或不大熟的人来访或串门儿,客人离开时,按中国的习惯,主人要把客人送到房门口或大门口。 客人对主人说“ 请留步” , 主人最后要说“ 走好 ” 、“ 慢走” 、“ 慢 点 儿 骑 ( 自行车)之类的客套话。而西方人微微一笑并作个表示再见的手势就可以了。7、如今中国人穿着打扮日趋西化,正式场合男女着装已与西方并无二异。8、中国人通常会在女官员、女企业家、女学者、女明星

41、面前遵循女士优先原则,却不理会女翻译、女导游、女陪同、女记者等。而西方人对此一视同仁。9、在国际会议上,我国传媒总结出国人的种种陋习:电话多、屎尿多,常常在公开场合训斥下属,男秘书给自己上级揉肩膀等。为 此 国际先驱报曾于2007年 9 月 2 4 日载文“ 中国人国际会议 七宗罪 成西方媒体嘲讽性花絮二 正式的公务场合或宴会上, 遵守礼仪是自身良好修养的体现,也是对一同参加宴会的人的尊重。( 三) 中西方礼仪文化呈现出的各自不同的特色中西方礼仪文化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色,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 中国传统礼文化强调谦虚谨慎,西方是在得体的基础上强调个体和个人价值。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为

42、个人取得的成就而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喜悦。而相反,中国文化却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提倡谦虚谨慎。大多反对或蔑视王婆卖瓜式的自吹自擂。 然而中国式的自我谦虚或自我否定却常常使西方人大为不满。 在西方人看来, 这不仅否定了本身, 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 甚至有欺骗的嫌疑。可见,这种中国式的谦虚在西方的竞争市场是行不通的。因而,在中国人看来,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更为简单直接, 表现在言语上就是表里如一, 即“ 是 ” 就是“ 是 ” ,“ 不是”就 是 “ 不是” 。 2. 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尊卑次序,西方社会提倡自由平等东方文化等级观念强烈,无论是在组织还是在家庭,都有

43、一定的辈分等级。尽管传统礼制中的等级制度已被消除, 但等级观念至今仍对东方文化产生影响。 在中国,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级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仍根深蒂固。比如父亲在儿子的眼中、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在西方国家,除了英国等少数国家有着世袭贵族和森严的等级制度外, 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倡导平等观念。 特别在美 国 “ 崇尚人人平等” ,在家庭中,美国人不讲辈分,只要彼此尊重,在家庭成员之间,不分长幼尊卑,一般可互称姓名或昵称。在家里,可以直接叫爸爸、妈妈的名字。 对所有的男性长辈都可以称“ 叔叔” , 对所有的女性长辈都可以称“ 阿姨” 。这在我们中国是不行的,必须要分清楚辈分、老幼等关系,否则

44、就会被认为不懂礼貌。 3 . 其他方面比较, 概括如下,只是一些方面,仅供参考( 1 ) 这个笼统来讲, 一般关于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课本上有这四点, 翻译过来基本是一 a . 中国集体主义,西方个人主义b . 中国文化对不确定性因素的回避非常高,西方这方面敏感度低c . 中国社会权利造成距离很大, 西方较小d. 男性主义和女性主义盛行的程度不同( 2 ) . 中国人阶级意识强,而西方种族意识强,但欧洲人的阶级意识似乎明显比美国人强,而澳大利亚这个名族更相近于美国( 历史文化) ,虽然他们英语更相近于英国; ( 3 )中西方家庭观念不一样,中国强调责任,西方强调感恩和追求个人幸福;( 4 ) ,西

45、方人对不同观念容忍程度高,中国强调同一性;( 5 )中国人形象思维好, 理论思维差,西方人逻辑思维稍好些; ( 6 )西方( 不止是西方) 受宗教信仰影响较大, 虽然也在走向世俗化,中国大陆人分为两种- 一无神论者和迷信者,绝少有严肃的有神论者; ( 7 )由于源自美国的大众文化的影响,全世界 现代文化方面变得是越来越像的,比如全世界都拜金,利益至上;( 8 )中国文化比较讲究实用性,对不能带来利益,好处的东西不感兴趣。西方有系统阐述哲学的传统; ( 9 )中国对人的评价标准比较单一,在个例上人们追求幸福也很多顾及他人而不是自己感受。 西方除了以成就来论人外, 有与众不同的想法的人在人际交往中

46、也会很受欢迎;( 1 0 )当代中国是犬儒主义盛行的社会,而世界上其他地方不是这样;( 1 1 )当代中国文化不分阶级,而西方是多层面的;第四章用餐礼仪餐饮礼仪问题可谓源远流长。据文献记载可知,至少在周代,饮食礼仪已形成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 特别是经曾任鲁国祭酒的孔子的称赞推崇而成为历朝历代表现大国之貌、礼仪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 作为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自有一套程序: 主人折柬相邀,临时迎客于门外。宾客到时,互致问候,引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客齐后导客入席,以左为上,视为首席,相对首座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

47、的讲究: 应先敬长者和主宾,最后才是主人。宴饮结束,引导客人入客厅小坐,上茶,直到辞别。这种传统宴饮礼仪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保留完整,如山东、香港及台湾,许多影视作品中多有体现。 清代受西餐传入的影响,一些西餐礼仪也被引进。如分菜、上汤、进酒等方式也因合理卫生的食法被引入中餐礼仪中。中西餐饮食文化的交流, 使得餐饮礼仪更加科学合理。 现代较为流行的中餐宴饮礼仪是在继续传统与参考国外礼仪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座次借西方宴会以右为上的法则,第一主宾就坐于主人右侧,第二主宾在主人左侧或第一主宾右侧,变通处理,斟酒上菜由宾客右侧进行,先主宾,后主人,先女宾,后男宾。酒斟八分,不可过满。上菜顺序依然保持传统

48、,先冷后热。热菜应从主宾对面席位的左侧上; 上单份菜或配菜席点和小吃先宾后主,上全鸡、全鸭、全鱼等整形菜,不能头尾朝向正主位。这些程序不仅可以使整个宴饮过程和谐有序,更使主客身份和情感得以体现和交流。因此,餐桌之上的礼仪可使宴饮活动圆满周全,使主客双方的修养得到全面展示。 中国餐桌礼仪入门篇 餐桌礼仪在中国人的完整生活秩序中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 他们认为,用餐不单是满足基本生理需要的方法-也是头等重要的社交经验。为此,掌握某些中式餐饮规则的知识便显得特别重要了, 无论你是主人, 抑或只是一位客人,都必须掌握一些规则。 圆 形餐桌颇受欢迎。因为可以坐更多人,而且大家可以面对面坐, 一家之主的

49、身份并不像西方长形餐桌上很清楚地通过他的座位而辨认。客人应该等候主人邀请才可坐下。主人必须注意不可叫客人坐在* 近上菜的座位。此为一大忌。 必须等到所有人到齐才可以开始任何形式的进餐活动一即使有人迟到也要等。一旦大家就位,主人家便可以做开场白了。进餐期间,主人必须承担一个主动积极的角色-敦促客人尽情吃喝是完全合理的。 一 张典型中式餐桌看上去相当空, 在西方人眼中尤甚。 每张座位前可见放在盘上的一只碗; 右面是一组筷子与汤匙,分别放在各自的座上。在正式场合上,会出现餐巾,主要放在膝上。 在正式宴席上,菜式的吃法很像放映的幻灯片,每一次一道菜。令人惊讶的是,米饭不是与菜式同上,不过可以选择同吃。

50、由于菜式各有特色,应该个别品尝,而且一次只从碗中吃一种,不是混合品尝。不可用盘子吃,只能用碗。骨头和壳类放在个别盘中。不干净的盘子必须经常用清洁盘子替换。 除了汤之外,席上一切食物都用筷子。可能会提供刀* ,但身为中国人,最好用筷子。筷子是进餐的工具,因此千万不可玩弄筷子-把它们当鼓槌是非常失礼的做法,更不可以用筷子向人指指点点或打手势示意。当然,绝对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饭中, 这是大忌- - 这正好像葬礼上的香烛, 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再有,不可用筷子在一碟菜里不停翻动,应该先用眼睛看准你想取的食物。当你用筷了去取一块食物时,尽量避免碰到其他食物。可能的话,用旁边的公筷和汤匙。吃完饭或取

51、完食物后,将筷子放回筷子座。 一 席中式餐饮如果没有茶便称不上正式了。为此,尽可能贮存不同品种的茶是明智的做法,确保最精明的品味也照顾到。有关茶的问题,应该注意几件关键的事。座位最近茶壶的人应该负责为其他人和自己斟茶斟茶的次序按照年岁,由最长者至最年青者,最后为自己斟。当人家为你斟茶时,礼节上应该用手指轻敲桌子,这样做是对斟茶者表示感谢和敬意。 用餐对于家居生活是头等大事, 体现个人素质和品味眼睛看准食物才能动筷子斟茶的顺序很讲究, 先长后幼, 先女后男设宴原因有喜有悲中国 人 向 来 以食为先 ,饮食除了是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亦是秉承传统习俗,聚首饭桌前大快朵颐。设宴的原因可以是庆贺,也可以是

52、哀痛。每逢农历新年、结婚、中国节日如中秋节等,中国人便会一家老少聚首饭桌前共贺佳节; 但另方面,若有人离世,丧家会在葬礼完成后设“ 解慰酒” ,宴请出席葬礼的亲戚朋友,向他们表示谢意,可见中国人十分重视聚首饭桌前分享喜乐与悲哀。 灶君中国人不单止十分尊重吃的艺术及礼仪,甚至会敬拜由“ 火神”衍生而来的“ 灶君” ,他们认为“ 灶君”能保佑厨房避开火灾及各种不幸事件之发生,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各家都准备一顿美味佳肴祀奉“ 灶君” ,包括一只完整的鸡、烧猪、多样蔬菜、饭等,以多谢“ 灶君”对他们过去一年的保佑。他们通常会把餐桌放置 在 “ 灶居”的面前,把佳肴放在桌上左方,供奉数个小时后才拿走

53、食物。 吃的礼仪与迷信有何关系?客人与传统的中国家庭同桌用饭,须尊重他们的文化、礼仪及习俗, 用饭时注意不要触犯多样的禁忌,因为中国人认为饮食与个人命运几乎是息息相关的,用饭时犯了禁忌,便会惹来衰运。例如吃鱼,当吃完了一面鱼身,不要用筷子把整条鱼翻转至另一面,他们认为若翻鱼时弄破鱼身,便意味著渔船会翻沉, 这是由于香港在开埠初期是一个渔港, 渔民很关注船只的安全航行; 此外,中国人从不会端上七碟菜肴用饭,因为葬礼后的“ 解 慰 酒 ” 须有七碟菜肴; 不可用筷子垂直插入碗饭的中央, 因这样有点像在拜祭祖先; 用饭后不可说“ 我吃完饭了” , 这意谓自己已死去, 不会再有机会吃饭, 而应该说“

54、我吃饱了”;吃饭时避免筷子触碰饭碗而发出声音, 这不单止是不礼貌, 亦意味著 无饭吃;要培养吃光碗中饭的习惯, 一粒饭也不可剩余在饭碗,否则将来的太太或丈夫是 痘皮脸的,亦不尊重辛劳耕种的农夫。这些迷信的饮食习俗流传至今,或多或少仍然成为中国人的饮食礼仪。 用餐俗例 在饭食方式方面,中国人与西方人有点不同,西方人喜欢各自品尝放在自己面前的食物,中国人则有一定的用饭规例,他们喜欢叫数碟佳肴,放在饭桌的中央位置,各人有一碗饭共同配? 这数碟菜肴,饭吃完可再添; 夹起的菜肴通常要先放在自己的饭碗中,直接把菜肴放入口是不礼貌的; 依照惯例,客人出席正式或传统的晚餐,是不会吃光桌上的菜肴,以免令主人家误

55、以为菜肴预备不足,因而感到尴尬。 餐桌摆设日常饭食的摆设是在各座席摆上一个饭碗、一双筷子、一只汤匙、一碟调味酱,用饭后通常会给客人一条热毛巾,代替纸巾抹手及抹嘴巴。所有菜肴同时端上餐桌中央,各人用自己的筷子直接从各碟共享的菜肴夹取食物; 汤水一大锅的端上,各人同饮一锅汤。客人用饭时绝对可以来一招 飞象过河 ,夹取放在远处的菜肴。由于中国人喜欢全体共享菜肴, 他们的餐桌大多数是圆形或方形,而不是西方人多用的长形餐桌。 怎样叫一顿中式饭 先叫一个冷盘以刺激食欲,接著叫一锅清汤,热汤有助增加体温,喝过热汤后便开始品尝主菜,通常按照自己的口味叫主菜,但必要叫一碟十足辣味的菜肴,才算得上为一顿合宜的中式

56、饭,以辣味菜肴配? 清淡的白饭,使菜肴辣而温和,白饭淡而香浓; 一顿饭的压轴食品是甜点,通常是甜汤,如红豆沙、芝麻糊等,亦有其他种类,如布丁、班戟、雪糕等,同样香甜可 o吃的方式要待热汤变凉一点而入口时又不失汤味, 应用汤匙一小口抿出声的饮; 至于吃饭,要提起饭碗贴著唇边,用筷子把饭粒推入口里,这是一个最容易的吃饭方法,亦表示喜欢吃那顿饭; 若吃饭时不提起饭碗,即表示不满意饭桌上的菜肴。 宴会中国人很少在日常用饭时喝酒, 但酒在他们的盛宴上则担当重要的角色。在宴会开始时,主人家必先向客人祝酒,这时客人的饮酒兴致便油然而生,啤酒或汽水都可用来祝酒,要先为别人添酒或汽水,后为自己添加,才合乎礼仪,

57、且要添至近乎满泻为止,以表示尊重对方及彼此友谊,而主人家要尽情灌醉客人,才算合乎礼仪。若你不想饮酒,应在宴会开始时便表明,以免出现尴尬的场面。 宴席结束 客人享用完最后一款菜肴时,宴席便正式结束,于是主人家的主角会站立起来, 表示宴会到此结束, 并会站立门口向每位客人说声“ 晚安” ,之后跟酒楼经理结账, 主人家的其他成员则送客人乘车, 挥手道别并目送车子驶离开去。 菜肴中式菜肴大多数不会只有一种材料, 通常有其他伴菜或配料衬托主菜,以做出色香味俱全的菜肴,例如烹煮猪肉,会以爽脆的绿色蔬菜做伴菜,如芹菜或青椒,衬托粉红色、柔 的猪肉。一顿饭不会只有一款菜肴,通常同时端上两款、甚至四款菜肴,且每

58、款菜肴都要色香味俱全,端上次序则以菜肴的搭配为大前题,通常同类的菜肴会同时端上,不会前后分别端上,总之整顿饭都要讲求协调的搭配。 饮料茶是中国人的日常饮料,汤是他们饭食时的最佳饮料,在特别的日子或场合上,中国人会饮葡萄酒或烈性酒,却不会饮水,这与西方人不同。中国茶是茶楼的主要饮料,虽然有其他饮料供应,但他们认为茶是最提神醒胃的饮料,尤其是吃了油腻的点心,茶有助洗去油腻。每桌都供应一个或两个茶壶, 且可不断添饮, 客人只需揭开茶壶盖并放在壶顶上, 便有侍应前来添滚水;无论同席者的茶杯有多少茶,其中一位都可为别人斟茶,但记著要先为别人斟,最后为自己斟,这才合乎礼仪。茶楼备有不同种类的茶叶,客人可随

59、个人喜好选择。 中西方饮食文化之差异中国与西方在饮食文化方面有不同之处,中国人比较喜欢大伙儿到茶楼, 因可品尝更多款的点心及菜肴, 虽然茶楼都备有二人饭桌,但大多数是供四位或以上食客用的饭桌。茶楼通常很噪吵, 气氛不像西式餐厅浪漫, 若二人吃饭, 可考虑不选择去茶楼。中国餐桌上的礼仪归结为以下几点:一.入座的礼仪. 先请客人入座上席. 在请长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 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 入座后不要动筷子. 更不要弄出什么响声来. 也不要起身走动. 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 第二, 进餐时. 先请客人. 长着动筷子. 夹菜时每次少一些. 离自己远的菜就少吃一些. 吃饭时不要出声音. 喝汤

60、时也不要出声响, 喝汤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 不宜把碗端到嘴边喝, 汤太热时凉了以后再喝. 不要一边吹一边喝. 有的人吃饭喜欢用咀嚼食物. 特别是使劲咀嚼脆食物, 发出很清晰的声音来. 这种做法是不合礼仪要求的. 特别是和众人一起进餐时, 就要尽量防止出现这 种 现 象 . 第三: 进餐时不要打嗝, 也不要出现其他声音, 如果出现打喷嚏, 肠鸣等不由自主的声响时, 就要说一声“ 真不好意思. ; 对不起; “ 请原凉 . 之内的话.以示歉意. 第四; 如果要给客人或长辈布菜. 最好用公筷. 也可以把离客人或长辈远的菜肴送到他们跟前, 按我们中华民族的习惯. 菜是一个一个往上端的. 如果同桌有

61、领导, 老人, 客人的话. 每当上来一个新菜时就请他们先动筷子. 或着轮流请他们先动筷子. 以表示对他们的重视. 第五: 吃到鱼头, 鱼刺, 骨头等物时, 不要往外面吐, 也不要往地上仍. 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里, 或放在紧靠自己餐桌边或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纸上. 第六: 要适时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几句风趣的话, 以调和气氛. 不要光着头吃饭, 不管别人, 也不要狼吞虎咽地大吃一顿, 更不要贪杯.第七: 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 如果要剔牙时, 就要用餐巾或手挡住自己的嘴巴.第八: 要明确此次进餐的主要任务. 要明确以谈生意为主. 还是以联络感情为主.或是以吃饭为主. 如果是前着, 在安排座位时就

62、要注意. 把主要谈判人的座位相互靠近便于交谈或疏通情感. 如果是后着. 只需要注意一下常识性的礼节就行了, 把重点放在欣赏菜肴上,第九: 最后离席时. 必须向主人表示感谢. 或者就此时邀请主人以后到自己家做客, 以示回敬。 中国人乃礼仪之帮,民以食为天,用餐岂能没有规矩! 虽然说讲不讲究都是一日三餐,但是知道总比不知道好吧! E请客要早通知,6:00入席,老人家你5:50才叫客人来,不对吧。 20主人家不能迟到;客人应当迟到5-10分钟, 这是非常体贴的客人哦, 注意掌握, 自然宾主皆欢。30要是坐圆桌子,对着大门的是主座,或是背* 墙、柜台的; 讲究些的饭店,会用餐巾予以区分,餐巾最高大的位

63、置不能随便坐哦,除非你打算好请客喽: D 4。主人右手边的是主客, 左手边的是次重要的客人; * 门边面对主人的,自然是跑腿招呼的陪客坐的啦。 5。做客人的不能直接向点菜员吆喝指点,应该乖乖坐等主人家点菜; 如果客人确实有严重的忌口或爱好,应当轻轻告诉主人家,主人自然要替他做主,满足客人小小或大大的要求。 6。主人家,不点或少点需要用手抓或握着吃的菜,比如蟹、龙虾腿、排骨等等。一顿饭来上三个这样的菜就没治了。还有什么礼仪可讲! 70不勉强也不反对别人少量饮酒,无酒不成宴嘛! 8。上酒水上菜了! 老外喜欢自夸手艺,国人可不作兴吹嘘自己点的菜,主人家细心观察凉菜上齐、每位杯中都有酒水后,当立即举杯

64、,欢迎开始。 。 。之类的,转动圆盘或是示意右手边的主客动第一筷。主客可别推让太久哦,大家肚子都饿了,就等你开吃了! 吃了的别忘了赞美一下哦。9 之后的每道菜一上来,虽然服务员与主人还是会转到主客面前,但并不用太拘泥啦,如果正好在我面前,又没人转动圆盘,我也会先夹一小筷子尝尝的! 10。主人家要常常转圆盘,照顾到绝大部分客人; 陪客则补充招呼服务一下; 客人的手能不碰圆盘而吃完整餐,则宾主又皆欢啦。11。如果没有服务员分菜或是公筷、公勺,夹菜的时候可要先看好,切不可用自己的筷子在盘中挑来拣去,甚至搅拌! 不是每个人都像爱人一样不介意你筷子上的口水的! 通常看准了拣距离自己最近的那部分。12。最

65、好让筷子上的食物在自己的接碟中过渡一下, 才送入口中。 可以使吃相看起来不是那么急切。13。食物在口中咀嚼时, 切记的大事就是闭紧双唇,以免说话、 物体掉落、 汁水外溢,以及免得发出“ 骤叽骤叽 的倒胃口声响。14。无论是用餐期间或用餐前后,都应当背部挺直, 尽量往后坐椅子而不* 。 用餐期间, 基本上双手都在桌面以上。15。一个太好胃口的主人,和正在减肥的客人,不适宜这样的饭局哦。 餐桌上有许多应注意的礼仪,而这些礼仪常被忽视。 ( 一) 就 座 和 离 席1、应等长者坐定后,方可入坐。2、席上如有女士,应等女士座定后,方可入座。如女士座位在隔邻,应 招 呼 女 士 。3、用餐后,须等男、女

66、主人离席后,其他宾客方可离席。4、坐姿要端正,与餐桌的距离保持得宜。5、在饭店用餐,应由服务生领台入座。6、离席时,应帮助隔座长者或女上拖拉座椅。 ( 二) 香 巾 的 使 用1、餐巾主要防止弄脏衣服,兼做擦嘴及手上的油渍。2、必须等到大家坐定后, 才可使用餐巾。3、餐巾应摊开后,放在双膝上端的大腿上,切勿系人腰带,或挂在西装领口。4、切忌用餐巾擦拭餐具。 ( 三) 餐桌上的一般礼仪1、入座后姿式端正,脚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任意伸直,手肘不得靠桌缘, 或将手放在邻座椅背上。2、用餐时须温文而雅,从容安静,不能急躁。3、在餐桌上不能只顾自己,也要关心别人,尤其要招呼两侧的女宾。4、口内有食物,应

67、避免说话。5、自用餐具不可伸入公用餐盘夹取菜肴。6、必须小口进食,不要大口的寒,食物末咽下,不能再塞入口。7、取菜舀汤,应使用公筷公匙。8、吃进口的东西,不能吐出来,如系滚烫的食物,可喝水或果汁冲凉。9、送食物入口时,两肘应向内靠,不直向两旁张开,碰及邻座。10、自己手上持刀叉,或他人在咀嚼食物时,均应避免跟人说话或敬酒。11、好的吃相是食物就口,不可将口就食物。食物带计,不能匆忙送入口, 否则汤汁滴在桌布上,极为不雅。12、切忌用手指掏牙,应用牙签,并以手或手帕遮掩。13、避免在餐桌上咳嗽、打喷嚏、惬气。万一不禁,应 说 声 “ 对不起” 。14、喝酒宜各随意,敬酒以礼到为止,切忌劝酒、猜拳

68、、吆喝。15、如餐具坠地,可请侍者拾起。16、遇有意外,如不慎将酒、水、汤计溅到他人衣服,表示歉意即可,不必恐慌赔罪,反使对方难为情。17、如欲取用摆在同桌其他客人面前之调味品,应请邻座客人帮忙传递, 不可伸手横越,长驱取物。18、如系主人亲自烹调食物,勿忘予主人赞赏。19、如吃到不洁或异味,不可吞入,应将入口食物,轻巧的用拇指和食指取出,放入盘中。倘发现尚未吃食,仍在盘中的菜肴有昆虫和碎石,不 要大惊小怪,宜侯侍者走近,轻声告知侍者更换。20、食毕,餐具务必摆放整齐,不可凌乱放置。餐巾亦应折好,放在桌上。21、主食进行中,不宜抽烟,如需抽烟,必须先征得邻座的同意。22、在餐厅进餐,不能抢着付

69、帐,推拉争付,至为不雅。倘系作客,不 能 抢 付 帐 。未征得朋友同意,亦不宜代友付帐。23、进餐的速度,宜与男女主人同步,不宜太快,亦不宜太慢。24、餐桌上不能谈悲戚之事,否则会破坏欢愉的气氛。 回答者:冰雨人生2008 - 总 监 九 级12-4 17:05座位席次和料理 的 摆 设 - 一、中国料理大致上都使用圆桌。 二、圆桌离入口最远处是属于上座, 接着就是主客的左边, 再来是右边, 依序而下。接近入口的座位是下座。三、通常餐具也有固定的位子:正面的最前面是餐巾,右前方的是取菜的盘子, 左侧是汤匙与布菜的深盘,右侧是调羹和筷子, 玻璃杯置于右侧。正面的内侧是放骨头和壳等残渣的容器。 使

70、用旋转桌的注意事项- 一、旋转桌旋转的方向由主客向左转,即顺时钟方向。 二、不可以把自己的餐具放在旋转桌上。 三、转动旋转桌时,要小心别太用力,也要注意旁边的餐具。 享用佳肴的注意事项- 一、不能用手拿着盘子。 二、尽量一道料理配一个专用的取用盘,以免使味道混淆。三、用餐时,避免破坏佳肴上的整洁,需小心取用。 四、用面食时,用筷子挟面条,放在调羹中再享用,看起来比较优雅。 五、不可将装有面食的碗端起来直接喝,更不能发出声音。 六、喝茶时,若没有服务生,作东的主人要为所有客人倒茶,等茶叶沉下后,把杯盖稍微挪开再饮用。 用餐基本常识一、提早预约餐厅。 二、接受他人邀请时,应尽早回覆。 三、进入餐厅

71、时,需由侍者( 领台) 带领入坐,不可冒然入位。 四、一般椅子是由左侧入座,而上位则是在离出口最远,能看清楚全场的安静位子。 五、点菜时,送上来的料理数目必需和用餐人数配合。 六、选择单点料理时,要依照套餐的顺序来点菜。 七、用餐时,补妆要到化妆室,避免在众人面前补妆。 八、事情必需在事前安排妥当,避免中途离席。 九、不可大声喧哗。用餐时,亦不可发出声音。 十、用餐速度宾主需互相配合。 十一、 留意残留在杯子边缘的口红印。 中西方饮食文化之差异中国与西方在饮食文化方面有不同之处,中国人比较喜欢大伙儿到茶楼,因可品尝更多款的点心及菜肴,虽然茶楼都备有二人饭桌, 但大多数是供四位或以上食客用的饭桌

72、。茶楼通常很噪吵,气氛不像西式餐厅浪漫,若二人吃饭,可考虑不选择去茶楼。 中国餐桌上的礼仪归结为以下几点:一. 入座的礼仪. 先请客人入座上席. 在请长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 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 入座后不要动筷子. 更不要弄出什么响声来. 也不要起身走动. 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 第二, 进餐时. 先请客人. 长着动筷子. 夹菜时每次少一些. 离自己远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饭时不要出声音. 喝汤时也不要出声响, 喝汤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 不宜把碗端到嘴边喝, 汤太热时凉了以后再喝. 不要一边吹一边喝. 有的人吃饭喜欢用咀嚼食物. 特别是使劲咀嚼脆食物, 发出很清晰的声音来. 这种做

73、法是不合礼仪要求的. 特别是和众人一起进餐时, 就要尽量防止出现这种现象. 第三: 进餐时不要打嗝, 也不要出现其他声音, 如果出现打喷嚏, 肠鸣等不由自主的声响时, 就要说一声 真不好意思” . ; 对不起; 请原凉” . 之内的话. 以示歉意. 第四; 如果要给客人或长辈布菜. 最好用公筷. 也可以把离客人或长辈远的菜肴送到他们跟前, 按我们中华民族的习惯. 菜是一个一个往上端的. 如果同桌有领导, 老人, 客人的话. 每当上来一个新菜时就请他们先动筷子. 或着轮流请他们先动筷子. 以表示对他们的重视. 第五: 吃到鱼头, 鱼刺, 骨头等物时, 不要往外面吐, 也不要往地上仍. 要慢慢用手

74、拿到自己的碟子里, 或放在紧靠自己餐桌边或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纸上. 第六: 要适时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几句风趣的话, 以调和气氛. 不要光着头吃饭, 不管别人, 也不要狼吞虎咽地大吃一顿, 更不要贪杯. 第七: 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时, 就要用餐巾或手挡住自己的嘴巴. 第八: 要明确此次进餐的主要任务. 要明确以谈生意为主. 还是以联络感情为主. 或是以吃饭为主. 如果是前着,在安排座位时就要注意. 把主要谈判人的座位相互靠近便于交谈或疏通情感. 如果是后着. 只需要注意一下常识性的礼节就行了, 把重点放在欣赏菜肴上,第九:最后离席时. 必须向主人表示感谢. 或者就此时邀请主人以后到自

75、己家做客, 以示回敬。 中国人乃礼仪之帮,民以食为天,用餐岂能没有规矩! 虽然说讲不讲究都是一日三餐,但是知道总比不知道好吧! l o请客要早通知,6:00入席,老人家你5:50才叫客人来,不对吧。2 o主人家不能迟到; 客人应当迟到5 T 0分钟,这是非常体贴的客人哦,注意掌握,自然宾主皆欢。30要是坐圆桌子,对着大门的是主座,或是背* 墙、柜台的; 讲究些的饭店,会用餐巾予以区分,餐巾最高大的位置不能随便坐哦,除非你打算好请客喽:D4。主人右手边的是主客,左手边的是次重要的客人; * 门边面对主人的,自然是跑腿招呼的陪客坐的啦。5。做客人的不能直接向点菜员吆喝指点,应该乖乖坐等主人家点菜;

76、 如果客人确实有严重的忌口或爱好,应当轻轻告诉主人家,主人自然要替他做主,满足客人小小或大大的要求。60主人家,不点或少点需要用手抓或握着吃的菜,比如蟹、龙虾腿、排骨等等。一顿饭来上三个这样的菜就没治了。还有什么礼仪可讲! 7。不勉强也不反对别人少量饮酒,无酒不成宴嘛! 8。上酒水上菜了! 老外喜欢自夸手艺,国人可不作兴吹嘘自己点的菜,主人家细心观察凉菜上齐、每位杯中都有酒水后,当立即举杯,欢迎开始。 。 。之类的,转动圆盘或是示意右手边的主客动第一筷。主客可别推让太久哦,大家肚子都饿了,就等你开吃了! 吃了的别忘了赞美一下哦。9。 之后的每道菜一上来, 虽然服务员与主人还是会转到主客面前,但

77、并不用太拘泥啦,如果正好在我面前,又没人转动圆盘,我也会先夹一小筷子尝尝的! 10。主人家要常常转圆盘,照顾到绝大部分客人; 陪客则补充招呼服务一下; 客人的手能不碰圆盘而吃完整餐,则宾主又皆欢啦。11。如果没有服务员分菜或是公筷、公勺,夹菜的时候可要先看好,切不可用自己的筷子在盘中挑来拣去, 甚至搅拌! 不是每个人都像爱人一样不介意你筷子上的口水的! 通常看准了拣距离自己最近的那部分。12。最好让筷子上的食物在自己的接碟中过渡一下,才送入口中。可以使吃相看起来不是那么急切。13。食物在口中咀嚼时,切记的大事就是闭紧双唇,以免说话、物体掉落、汁水外溢,以及免得发出“ 骡叽骡叽 的倒胃口声响。1

78、4。无论是用餐期间或用餐前后,都应当背部挺直,尽量往后坐椅子而不* 。用餐期间,基本上双手都在桌面以上。15。一个太好胃口的主人,和正在减肥的客人,不适宜这样的饭局哦。 餐桌上有许多应注意的礼仪,而这些礼仪常被忽视。 ( 一) 就 座 和 离 席1、应等长者坐定后,方可入坐。2、席上如有女士,应等女士座定后,方可入座。如女士座位在隔邻,应 招 呼 女 士 。3、用餐后,须等男、女主人离席后,其他宾客方可离席。4、坐姿要端正,与餐桌的距离保持得宜。5、在饭店用餐,应由服务生领台入座。6、离席时,应帮助隔座长者或女上拖拉座椅。 ( 二) 香 巾 的 使 用1、餐巾主要防止弄脏衣服,兼做擦嘴及手上的

79、油渍。2、必须等到大家坐定后,才可使用餐巾。3、餐巾应摊开后,放在双膝上端的大腿上,切勿系人腰带,或挂在西装领口。4、切忌用餐巾擦拭餐具。 ( 三) 餐桌上的一般礼仪1、入座后姿式端正,脚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任意伸直,手肘不得靠桌缘, 或将手放在邻座椅背上。2、用餐时须温文而雅,从容安静,不能急躁。3、在餐桌上不能只顾自己,也要关心别人,尤其要招呼两侧的女宾。4、口内有食物,应避免说话。5、自用餐具不可伸入公用餐盘夹取菜肴。6、必须小口进食,不要大口的塞,食物末咽下,不能再塞入口。7、取菜舀汤,应使用公筷公匙。8、吃进口的东西,不能吐出来,如系滚烫的食物,可喝水或果汁冲凉。9、送食物入口时,两

80、肘应向内靠,不直向两旁张开,碰及邻座。10、自己手上持刀叉,或他人在咀嚼食物时,均应避免跟人说话或敬酒。11、好的吃相是食物就口,不可将口就食物。食物带计,不能匆忙送入口, 否则汤汁滴在桌布上,极为不雅。12、切忌用手指掏牙,应用牙签,并以手或手帕遮掩。吃饭中国人吃饭比较随兴,很可能聊到开心处,就大声说笑,或是把餐厅当作自己家一样让小孩子跑来跑去,这在西方国家是相当不得体的喔! 尤其如果我们是在西式餐厅,而不是在中国餐厅,一定要注意餐桌礼节。餐巾应该要铺放在腿上,不是别在领口上的,更不可以拿餐巾来擦桌子或餐具! 使用刀叉的时候,倒没有禁忌不可以拿着叉子讲话,因为在外国,放下餐具表示你已经吃完,

81、准备请服务生来收走了。当然啦,如果要比手画脚的时候例外,毕竟拿着刀叉挥舞还是挺不安全的! 享用食物的时候安静是基本的礼貌,像是喝汤、嚼食物都不应该出声音,打嗝的声音尤其会惹人白眼,万一打嗝发出了声音,应该对同桌的人说Excuseme表示歉意。千万不要塞得满嘴的食物,慢慢一口一口吃。发表意见时,应该等食物完全吞下去之后再讲话,不可以一边嚼一边讲话。如果有鱼刺或骨头,应该尽量先用刀叉挑出来或切除掉,再放到嘴里面,不适合嚼一嚼之后再用嘴巴吐出来,假如不得已必须要这样做,也最好悄悄地、稍微用餐巾布遮掩一下比较好喔。1、预约的窍门。越高档的饭店越需要事先预约。预约时,不仅要说清人数和时间,也要表明是否要

82、吸烟区或视野良好的座位。如果是生日或其他特别的日子,可以告知宴会的目地和预算。在预定时间内到达,是基本的礼貌。2、再昂贵的休闲服,也不能随意穿着上餐厅。3、吃饭时穿着得体是欧美人的常识。去高档的餐厅, 男士要穿着整洁的上衣和皮鞋; 女士要穿套装和有跟的鞋子。如果指定穿正式服装的话,男士必须打领带。4、由椅子的左侧入座. 最得体的入座方式是从左侧入座。当椅子被拉开后,身体在几乎要碰到桌子的距离站直, 领位者会把椅子推进来, 腿弯碰到后面的椅子时,就可以坐下来。5、用餐时,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 腹部和桌子保持约一个拳头的距离,两脚交叉的坐姿最好避免。6、 正式的全套餐点上菜顺序是: 菜和汤水果鱼

83、肝油肉类乳酪甜点和咖啡水果,还有餐前酒和餐酒。没有必要全部都点,点太多却吃不完反而失礼。稍有水准的餐厅都不欢迎只点前菜的人。前菜、主菜( 鱼或肉择其一) 加甜点是最恰当的组合。点菜并不是由前菜开始点,而是先选一样最想吃的主菜,再配上适合主菜的汤。7、 点酒时不要硬装内行。 在高级餐厅里, 会有精于品酒的调酒师拿酒单来.对酒不大了解的人,最好告诉他自己挑选的菜色、预算、喜爱的酒类口味,请调酒师帮忙挑选。8、主菜若是肉类应搭配红酒,鱼类则搭配白酒。上菜之前, 不妨来杯香槟、雪利酒或吉尔酒等较淡的酒。9、餐巾在用餐前就可以打开。点完菜后,在前菜送来前的这段时间把餐巾打开,往内摺三分之一,让三分之二平

84、铺在腿上,盖住膝盖以上的双腿部分。最好不要把餐巾塞入领口。10、用三根手指轻握杯脚。酒类服务通常由服务员负责将少量酒倒入酒杯中,让客人鉴别一下品质是否有误。只须把它当成一种形式,喝一小口并回签Goode接着,侍者会来倒酒,这时,不要动手去拿酒杯,而应把酒杯放在桌上由侍者去倒。正确的握杯姿势是用手指轻握杯脚。为避免手的温度使酒温增高,应用大拇指、中指、食指握住杯脚,小指放在杯子的底台固定。11、喝酒的方法。喝酒时绝对不能吸着喝,而是倾斜酒杯,像是将酒放在舌头上似的喝。 轻轻摇动酒杯让酒与空气接触以增加酒味的醇香, 但不要猛烈遥晃杯子。此外,一饮而尽,边喝边透过酒杯看人,都是失礼的行为。不要用手指

85、擦杯沿上的口红印,用面巾纸擦较好。12、喝汤也不能吸着喝。先用汤匙由后往前将汤舀起,汤匙的底部放在下唇的位置将汤送入口中。汤匙与嘴部呈4 5 角较好。身体上的半部略微前倾。碗中的汤剩下不多时,可用手指将碗略微抬高。如果汤用有握环的碗装,可直接拿住握环端起来喝。13、 面包的吃法。先用两手撕成小块, 再用左手拿来吃的原则。 吃硬面包时,用手撕不但费力而且面包屑会掉满地, 此时可用刀先切成两半,再用手撕成块来吃。避免像用锯子似割面包,应先把刀刺入另一半。切时可用手将面包固定,避免发出声响。14、鱼的吃法。鱼肉极嫩易碎,因此餐厅常不备餐刀而备专用的汤匙。这种汤匙比一般喝汤用的稍大,不但可切分菜肴,还

86、能将调味汁一起舀起来吃。若要吃其他混合的青菜类食物, 还是使用叉子为宜。 首先用刀在鱼鳏附近刺一条直线,刀尖不要刺透,刺入一半即可。将鱼的上半身挑开后,从头开始,将刀叉在骨头下方,往鱼尾方向划开,把针骨剔掉并挪到盘子的一角。最后再把鱼尾切掉。由左至右面,边切边吃。15、 如何使用刀叉。 基本原则是右手持刀或汤匙, 左手拿叉。 若有两把以上,应由最外面的一把依次向内取用。刀叉的拿法是轻握尾端,食指按在柄上。汤匙则用握笔的方式拿即可。如果感觉不方便,可以换右手拿叉,但更换频繁则显得粗野。吃体积较大的蔬菜时,可用刀叉来折叠、分切。较软的食物可放在叉子平面上,用刀子整理一下。16、略事休息时,刀叉的摆

87、法。如果吃到一半想放下刀叉略作休息,应把刀叉以八字形状摆在盘子中央。若刀叉突出到盘子外面,不安全也不好看。边说话边挥舞刀叉是失礼举动。用餐后,将刀叉摆成四点钟方向即可用力恰当。享用西餐,最重要的用具是刀和叉,用刀切时应由外向内,刀多是用右手。但英国的风俗也有着不同,美国是两手都可切,英国却是用右手。拿刀,左手拿叉,当两手都在桌上时,记住用手臂轻轻压住台面,不要用大力切。用手吃鸡。西餐里的吃鸡鱼是很讲究的,多数侍者会为你剔除鱼骨,你也可要求他这样做。吃鸡就不同了,因为有些如鸡腿等硬骨不好对付,可干脆用手吃鸡也可以吃得好看。欧洲人吃鸡时也是弃刀用手,但做得比较含蓄,而且备有洗手盆,可随时洗手、擦干

88、。摆放刀叉。吃主菜需较长时间,当你需要休息一下时,便将你的刀叉放成叉状,千万不要将刀叉顺着同一方向放。 那样侍者会过来帮你收走,因为这表示你吃完了。轻嚼甜品。主食之后是甜品,甜品需要轻轻地用小匙羹切开送进嘴,闭着嘴轻轻嚼, 然后慢慢咽下去, 女性的仪态便表露无遗。 有些甜品如甜汁、雪糕汁等,需用左手轻轻托起,使盘子向外倾斜,用右手的食指、拇指、中指捏住小匙羹,轻轻向外舀,并送入口中,匙羹含在两片嘴唇中轻轻抽出,吃完后将小匙羹留在盘中, 侍者会端走的。勿敲杯子。 此时你可上洗手间或补粉了, 但是不要加唇膏,因为还有咖啡或茶。当咖啡上来时,记住那小匙羹的作用只供搅拌糖或奶油,并非用来舀咖啡喝的,

89、你只需用它在咖啡中搅动一会儿, 这时不要把杯子敲得丁当响,这也是一种仪态。用右手的拇指与食指轻轻端起杯子的扶手,送近口边,身子不要远离桌子太远,否则杯底的污渍滴下来会弄脏衣服, 或者也可用左手抬起咖啡碟,右手端起咖啡杯,一起送到口边,慢慢啜饮。喝汤1、喝汤时,应用勺子舀起,一口一口慢慢喝。2、不要把嘴凑到碟边咕噜咕噜地喝。3、不要拿勺子在汤里乱搅。4、汤喝剩下一小半时,用一只手托起碟子的内侧,使其向外倾斜,再用勺子把剩下的汤舀来喝,勺子要往外舀,不要俯下头喝汤。吃主菜1、正确方法是: 左手持叉,右手持刀,把牛排切成小块,以一口能吃一块为准。2、叉起肉块放进嘴里,咀嚼时要闭上嘴唇。3、吃牛排时,

90、 切忌用叉子叉起整块牛排咬嚼,也不能动手抓拿。4、切肉时,不要两手同时用力摆动,这样既不得力,又显鲁莽。5、吃东西不要狼吞虎咽,这样不但失礼,而且不利消化。6、如要中途离座一会儿,可把刀叉靠在碟子两旁,即是说你还要继续吃,不然,侍者会把你餐碟收走。7、用餐完毕,将刀叉放入盘中,顺着同一方向放,表示可以撤下。吃沙拉将大片的生菜叶用叉子切成小块,如果不好切可以刀叉并用。一次只切一块。如果沙拉是一大盘端上来则使用沙拉叉。 如果和主菜放在一起则要使用主菜叉来吃。如果沙拉是主菜和甜品之间的单独一道菜, 通常要与奶酪和炸玉米片等一起食用。奶酪和沙拉要用叉子食用而玉米片则用手拿着吃。如果主菜沙拉配有沙拉酱,

91、很难将整碗的沙拉都拌上沙拉酱,先将沙拉酱浇在一部分沙拉上后再加酱。宴会1 . 到达: 你最好按时到达,迟到四五分钟也行,但千万不能迟到一刻钟以上,否则到时为难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如果去的是富裕而讲究的人家,你进大门时遇到的第一个人可能是个男当差,负责帮你挂衣服或者是给你带路的, 所以你先别急着跟他握手,观察一下再决定。2 .准备: 进了客厅, 你不要着急找位子坐。西方人在这种场合一般都要各处周旋,待主人为自己介绍其它客人。 你可以从侍者送来的酒和其它饮料里面选一杯合适的边喝边和其它人聊天。 等到饭厅的门打开了,男主人和女主宾会带着大家走进饭厅,女主人和男主宾应该走在最后,但如果男主宾是某位

92、大人物,女主人和他也许会走在最前面。3 . 入席: 西餐入席的规矩十分讲究,席位一般早已安排好,这时,和你同来的先生或女士绝不会被安排坐在你身边。欧美人认为熟人聊天的机会多得很, 要趁此机会多交朋友。男女主人分别坐在长方形桌子的上、下方,女主人的右边是男主宾,男主人的右边是女主宾。其它客人的坐法是男女相间。男士在上桌之前要帮右边的女士拉开椅子,待女士坐稳后自己再入座。大家落座之后,主人拿餐巾,你就跟着拿餐巾。记住: 不管这时出现什么情况( 如主人有饭前祷告的习惯) ,主人没拿餐巾之前你不能拿餐巾。4 . 用餐: 一般的菜谱是三至五道菜,前三道菜应该是冷盘、汤、鱼,后两道菜是主菜( 肉或海鲜加蔬

93、菜) 、甜品或水果,最后是咖啡及小点心。吃饭的时候不要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胃的享受上,要多和左右的人交谈。甜品用完之后,如果咖啡没有出现,那可能是等会儿请你去客厅喝。总之,看到女主人把餐巾放在桌子上站起来后,你就可以放下餐巾离开座位。这时,懂礼貌的男士又要站起帮女士拉开椅子,受照顾的女士不必对这一前一后的殷勤有特别的想法,这是他应该的。5.告别: 如果你不想太引人注目,你最好不要第一个告辞,也不要最后一个离开,在这其间你什么时候告辞都可以,只是一旦告辞就应该爽快地离开。第五章中西方丧葬礼仪生存和死亡是人类自我认识的开始。 自人类文化生成以来, 死亡概念的形成与确立就是一道无法逾越的迷思。在原始社

94、会, 人们由于不理解这种神秘而令人恐惧的自然现象, 便试图从宗教里寻求解脱。而为了消除人类对死亡的焦虑和恐惧, 各种宗教都对死亡做出了解释, 对死后的世界进行了描述, 对来世提出了不同看法, 这一切在中西方的死亡文化中体现出来。 早在基督教诞生之初, 基督徒们就被告之- - - - - - “ 人生在世是救赎的过程, 只有经过种种磨难, 死后才能得救, 升入天堂, 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 ”随着基督教在西方世界的传播, 西方的死亡文化中出现了许多源于宗教的祭祀礼仪, 如为亡者作的弥撒, 葬礼用的圣水、 蜡烛和十字架等, 他们都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同样, 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不同宗教也对汉民族的生死

95、观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源自老子和庄子的道家思想认为生死本是连续一体的, 人应顺从命运; 人死如蝉脱壳, 死只是随物而化罢了。 而道门葬礼, 或者说道教对葬礼的参与, 比如诵经、燃灯和放水灯、拜忏和水陆道场等都已成为中国死亡风俗的一部分。然而由于中西方文化发展模式的差异, 宗教在中西方死亡文化中的影响及其表现呈现出极大的不同, 这一点尤其体现在死亡仪式- - - - -葬礼上。本文以丧葬礼仪为切入视角分析中西方死亡文化中的宗教影响、 其不同表现以及造成该差异的原因。一、基督教与西方葬礼在基督教一统西方社会之前的西方文化起源时期,“ 深深滋养于超自然之泉的古代人相信另一个世界的存在, 他们感到自己

96、就处在其中,因为他们在自己的世界里总是遇到他的替代品。 ”生者与死者作为迥然相异的两个世界里的存在,似乎可以遥相感应, 却咫尺天涯。对于原始人而言死亡是一道无法面对、跨越的深渊和门槛。那时欧洲宗教属于自然神信仰, 崇拜的是太阳神宙斯。因此在死亡文化上倾向于回归自然。在葬式中, 土葬、水葬、天葬、火葬都属于回归自然的葬法。基督教兴起之后, 欧洲的死亡文化就与基督教文化联系在一起了。同时,西方的葬礼也开始越来越多地被注入基督因素。基督教认为人生来有罪, 人活着必须赎罪, 死后才能进入天堂。“ 人的生和死是个人和上帝之间的事, 死亡是灵魂摆脱了躯体而皈依帝, 人一经死亡, 似乎就与自己的亲朋没什么关

97、系, 因为躯体已经腐朽, 灵魂则到一个美好的地方去了。 ”因此基督教轻视肉体的过程, 而重视灵魂的得救。对于丧礼, 基督教则反对隆丧厚葬, 更多地是为死者祈祷, 祝其灵魂早日升入天堂, 解脱生前痛苦。西方虽然民族众多, 但是在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下, 丧葬礼俗基本大同小异。下面就西方丧礼中比较一致的方面予以概述。葬礼用具。西方的葬礼用具与宗教活动密切相关, 主要有圣水、蜡烛和十字架。水在基督文化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意象。 西方人根深蒂固的一种观念是原罪论, 即人带着罪恶来到这个世界上。而要消除原罪, 需要领受洗礼。水被赋予了涤除罪恶, 拯救人灵的神学意义。 ”在葬礼中, 人们从洗礼池舀出圣水, 并向

98、灵柩洒圣水。洒圣水是对亡者的基督徒受洗身份所作的表达, 显示出他是经过受洗而与基督一起死於罪恶, 并且一起复活进入新的生命当中。 蜡烛在基督教中象征着火和光明。因而葬礼上绝不能让死者躺在黑暗里, 要在停放灵柩的房间内点上一支蜡烛, 表示要与光在一起升入光明的天堂。 至于十字架, 这是人们最熟悉的一种基督文化意象, 被广泛应用于西方的公墓和丧礼上。自耶稣无罪而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之后, 十字架就成了拯救人类, 拯救灵魂的工具。典礼仪式。西方殡葬礼俗有洗尸、更衣、停尸整容、送葬哭丧、宴谢、祭奠等程序, 基督教仪式几乎贯穿其中。人死之前要在神父面前忏悔, 之后神父要为其祈祷。“ 死后在神父主持下给死者洗

99、尸, 宗教含义是洗去生前罪过, 干干净净去见上帝。 停尸在西方传统丧俗中, 一般停在教堂, 由神父主持追悼会。 神父介绍死者生平并为之祈祷, 下边亲友则一同祷告。完毕以后由四人一角一人抬着棺材走向墓地 , 神 父 、亲 友 跟 在 后 边 送 葬 。 ”下葬时, 神 父 还 要 再 为 亡 者 祈 祷 。“ 哭丧无论是初终 还 是 在 教 堂 , 也 无 论 是 在 送 葬 路 上 或 下 葬 时 , 亲 友 都 不 能 大 声 嚎 哭 , 只能默默流泪 或 嘤 嘤 啜 泣 , 意 为 不 要 打 扰 死 者 灵 魂 安 静 。下葬时, 随土撒入一些花瓣, 葬毕在墓 前 立 上 十 字 架 ,

100、 放 上 一 束 鲜 花 , 亲 友 就 可 以 默 默 离 开 坟 墓 。 ” 可见, 无论是死亡观念 还 是 与 死 亡 相 关 的 人 生 礼 仪 - - - - - - - 丧 礼 , 基督教义都在西方社会的死亡文化中烙 下 了 深 深 的 印 记 。二 、多元宗教与中国葬礼比起西方民族来, 中 华 民 族 没 有 一 个 共 同 的 、 统一的宗教信仰, 但这并没有影响 各 种 宗 教 对 中 国 殡 葬 礼 仪 的 绝 对 “ 操 控 ” 。事 实 上 , 除近现代才出现的非宗教性葬 礼 外 , 各 种 丧 葬 礼 仪 规 矩 都 与 宗 教 观 念 有 关 。 从原始社会的旧石器

101、时代起, 华夏祖 先 便 产 生 了 灵 魂 观 念 。人们认为, 人 死 灵 魂 不 死 , 仍 能 干 预 活 人 的 人 事 、祸 福 。受 这 种 灵 魂 不 灭 观 念 的 制 约 及 宗 教 信 仰 的 影 响 , 产 生 了 形 形 色 色 的 葬 礼 风 俗 : 他们 或 多 或 少 都 蕴 含 着 原 始 宗 教 成 分 。道 教 、佛 教 出 现 以 后 , 以其自身的教义信念影 响 着 中 国 的 死 亡 文 化 。道 教 是 中 国 本 土 产 生 的 宗 教 , 源自老子和庄子的道家思想 。 道 家 认 为 生 死 没 有 极 端 差 别 , 所 谓 “ 圣 人 之

102、生 也 天 行 , 其 死 也 物 化 ”( 庄 子 咳U意 ), 因 而 人 死 成 为 “ 物 化 ” 、“ 仙 逝 ”或 “ 仙 游 ” 。道 教 进 一 步 发 展 了 道 家 思 想 ,认 为 人 死 犹 如 蝉 之 脱 壳 - - - - - - - “ 蝉 蜕 ”或如鸟生双翼飞升- - - - - - - -“ 羽 化 ” 。从汉末 以 来 墓 葬 中 出 现 的 带 有 浓 厚 佛 道 教 色 彩 的 物 质 文 化 中 , 我们可以感悟到佛道教的 观 念 、信 仰 已 深 深 渗 入 到 我 国 的 丧 葬 文 化 之 中 。如西汉文帝时下葬的马王堆汉墓 出 土 的 帛 画

103、中 , 有 引 导 妇 人 即 墓 主 过 一 桥 走 向 天 堂 , 前有一人奉献一盘, 盘中盛金 丹 的 场 景 , 可 见 当 时 人 已 经 将 亡 灵 升 天 与 方 士 ( 即道教的前身) 的 烧 炼 金 丹 、服食 成 仙 的 观 念 结 合 在 一 起 。佛 教 自 印 度 传 入 中 国 后 , 经 过 长 期 的 流 传 、渗 透 , 对中国 的 死 亡 文 化 产 生 了 很 大 的 影 响 。 今天汉语中的许多死亡委婉语就是源自佛教词语 , 如 “ 涅 槃 ” 、 “ 圆 寂 ” 等 。 “ 佛 教 认 为 : 人 不 只 是 有 一 生 , 而 有 无 数 的 生 死

104、 轮 回 , 死是 这 种 轮 回 不 已 的 生 的 中 介 。人 一 生 要 与 自 己 的 肉 体 作 斗 争 , 只有战胜自己肉体的人才能 享 受 到 来 时 的 快 乐 , 达 到 涅 槃 这 些 宗 教 关 于 死 亡 的 解 释 经 过千 百 年 的 沉 淀 , 深 深 地 融 入 到 了 中 华 民 族 的 文 化 精 髓 里 , 并 且 通 过 葬 礼 集 中 表 现出 来 。在 葬 礼 用 具 上 , 中 国 传 统 葬 礼 所 涉 及 的 用 具 主 要 有 寿 衣 、纸 制 物 品 和 棺 材 。受 佛 道 教 思 想 的 影 响 , 认 为 人 死 后 要 去 阴 间

105、 , 阴 间寒冷潮湿, 所以人死后必然要穿寿衣, 戴棉帽穿棉鞋。有些法事葬礼中要用九幽灯之类,根据佛道教义这主要为使神光照破地狱, 使亡灵乘光得悟, 脱出冥界。 灵宝玉鉴 认为, 灯仪绝非藉灯“ 啖光荧煌, 为观美也”, 而是包含著“ 请光破幽”的意义。因 为 “ 死魂一堕重阴, 漫漫长夜, 非有阳光照烛, 超出良难。 故必法天象地, 燃灯告符。 ” 此风俗沿用到民间,人死之后, 通常在尸体脚后放一盏清油灯. , 作为照亮冥途之用。在葬礼仪式上, 民间以及上层社会, 自封建社会以来一直都有一些带有宗教性的仪式。其中主要是让亡灵得到安宁, 同时要人鬼分途,死亡的阴影不再笼罩活人, 保证活人的平安

106、。比如清代古典小说 红楼梦第十三回写到秦可卿死后,“ 择准停灵四十九日,既请了一百零八位僧人诵经,又请了九十九位全真道士打四十九日解冤洗业醮。当然那里描写的是贵族之家的排场,而一般民众, 或到宫观中打上一两场醮, 或请道士上门做法事, 比较多的是做七,即逢亡过后每七天做一场法事, 从头七做起, 多的做到七七, 一般的做到五七。 ”这些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佛教认为, 除罪大恶极的立即下地狱, 善功极多的人立即升天, 灵魂一般并不能够马上转生。 没有转生的亡灵不是鬼, 是在死后至转生过程中的一种身体, 等待转生机缘的成熟。所以, 人死之后七个七期中, 亲属或亲友如果能请僧人来为他做些佛事,

107、亡者即可因此而投生到更好的去处。所以, 佛教主张超度亡灵最好是在七七期中。可见道佛教对葬礼的参与, 已经成为中国民俗的一部分。三、中西死亡文化中宗教影响的差异及其原因从以上宗教对中西葬礼参与和影响的不同, 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中华民族还是西方社会人们对死亡的认识和对亡者的丧事礼仪制定上都要从宗教里寻求解释。 但是, 由于中西方文化发展模式的不同, 宗教对人类死亡认识和丧葬文化的影响方式和程度是不一样的。中国的死亡文化属于一元论, 而西方受基督教的影响其死亡文化实质上属于二元论。虽然中国人的灵魂观念非常浓厚, 但 道 教 的 “ 道成肉身”, 佛 教 的 “ 涅槃” 、“ 坐化”再加上儒家“ 孝

108、”文 化 的 “ 先崇拜”心理影响, 一般人更看重躯体, 不仅死者仍被视为本家族的一员, 死者的牌位与坟墓还被认为是死者存在的延伸象征。在西方的基督世界里, 人的生和死是个人和上帝之间的事, 死亡是灵魂摆脱了躯体而皈依上帝, 所以西方是以二元论的观点看待死亡, 丧葬仪式肃穆庄严。止 匕 外 , 由于中国社会千百年来形成的重血缘、重家族、重孝道的宗法制社会原则以及宗教屈服且服务于皇权的社会体制, 中国自汉代以后葬礼的内涵逐渐突出孝的主题。人 们 “ 认 为 生 , 事之以礼; 死, 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 所以殡葬是以家族为基本单位办理的, 是作为团聚家族与亲朋好友的一次社会活动。 ”而在西方社

109、会教会势力强大, 在中世纪时其权利甚至凌驾于皇权之上,所以基督教义中对死亡的解释以及对死亡礼仪的约定几乎被民众完整地接受, 而较少受到国家政治的干涉。另外由于15世纪以来的人道主义、个人本位主义的人文文化以及科学技术对社会死亡文化的影响, 西方的丧葬服务、临终关怀变得更加人性化, 垂死者死得更安详, 更少恐惧和痛苦。一些新的死亡观念如自然死、安乐死等延伸了基督教义对死亡的解释, 也逐渐被西方民众接受。生与死作为生命的两极, 一直是困扰人类的两大问题; 生者与死者作为迥然相异的两个世界里的存在, 似乎可以遥相感应, 却又咫尺天涯。 生与死是人类生命中的两个最大的谜,似乎无人能以解开。死亡的必然性

110、使人类面对死亡时只能选择超越, 而超越死亡的不同方式则反映了中西方的独特的文化特征。 葬礼是人类对死亡超越的外在形式, 在宗教教义的解释和参与下, 它将死所承载的伤痛、悲苦、绝望、恐惧一一化解。尽管宗教在中西方死亡文化中的影响及其表现呈现出极大的不同, 但是不管是过去还是可以预见的将来我们都无法略去中西方死亡文化中的宗教因素。 正是有了它们的参与, 人类才可以坦然地面对生与死这两大难题。第六章中西方婚礼礼仪甜蜜的爱情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 每个人都需要爱情的滋养。 然而在爱情婚姻观上,中西方却有很大的差异。伴随爱情随之而来的是婚礼,婚礼作为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仪式之

111、一, 它在中西方不同文化的熏陶下也逐渐的呈现出了不同的婚俗习惯, 以上种种差异都明显的体现着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本文旨在对中西方爱情婚姻观和婚礼习俗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并对造成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浅谈中西方不同的爱情婚姻文化。一、中西方爱情观差异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都受其生存环境,教育背景,宗教信仰等的影响。人类是一种有感情的动物, 我们的情感表达与我们所处的文化环境息息相关。中西方人们生存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导致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存在差异。 就如爱情关而言,中西方人们有不同的态度与见解。就我所听所查阅的资料,我得出了以下几点差异:1 .中西方爱情维持时间差异在我们看来西方人的爱情是瞬间产生的,

112、 他们比较相信一见钟情, 他们享受爱情带来的感觉, 而不是婚姻的约束。 西方人个人主义强烈,自我权利意识很重。如果是结婚,财产会选择去公证,很多西方人长期维持一个恋爱关系,而不是选择结婚。在我们中国,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会认为爱情只是一时的,没有婚姻来的可靠,恋爱关系确认后的一段时间里就会选择结婚。夫妻双方确立关系,从此长相厮守,白头偕老。中国人的爱情是与亲情相融合的。2 .中西方爱情表达方式的差异西方的爱情在我们看来是热烈、 开放、 浪漫的, 而中国的爱情相对是保守的。所以西方人表达爱情的方式也是尤为直接的, 用直白的语言, 用具体化的行动来表达爱意。在 西 方 “ 我爱你”是可以很轻易的

113、表达出来的。而在中国,就我们身边的父母而言, 我们也很难听到这些字句的, 爱的感情是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的。3 .中西方对爱情的态度的差异西方人受宗教文化的影响,他们认为爱情是神圣的、至上的。他们崇尚恋爱自由,恋爱双方的选择与婚姻,安全是以爱情为基础。而不论出身、门第、年龄、社会地位和其他因素。在中国,恋爱双方的选择,很多时候长辈会从中掺和,会考虑对方各个方面的条件。爱情相对比较物质,缺乏西方人的神圣。但是,随着世界文化的交流,中西方文化相互间的交流,我们的爱情观也在与时俱进,不同程度的改变着。比如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崇尚自由恋爱,脱离传统观念的束缚。4 .中西方婚姻观的差异西方人的婚姻观与中

114、国人的婚姻观有着极大的不同。因为他们认为: 婚姻纯属个人私事,任何人不能干涉;同时婚姻不属于道德问题。一个人有权选择和他/ 她最喜欢的人生活在一起,一旦发现现有的婚姻是一个错误, 他/ 她有权作第二次选择。 如果夫妇一方爱上了第三者, 任何一方都不会受谴责。 在他们看来:强迫两个不相爱的人生活在一起是残忍的。 中国的传统婚姻观,一般都讲百年好合,一定终身。问题是,在现实生活中,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家庭中出现裂缝甚至解构的也为数不少, 小问题可以调解, 大问题象原则性的问题, 就难说了,硬撑着,于己于人都未见得是好。当感情成熟时, 相爱的两个人终于走进婚姻的殿堂。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这些婚礼

115、中的仪式和习俗在时间的累积中也渐渐有了差异,虽然随着经济和交流的全球化, 许多的中西方的婚俗进行了混合, 但是中西方的婚俗始终有不可替代的差异,下面就两个方面对中西方浪漫婚礼的差异进行分析。二、中西方婚礼差异比较婚礼举行地点比较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结婚是一件大喜事,既是喜事当然要办的热热闹闹、喜气洋洋,这也是我们自古以来的传统。中国人喜欢热闹的气氛,因而婚礼的地点当然也要是能闹起来的地方。在古代,人们会选在开阔的场院里,大家围坐桌前,爽朗的笑声,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一派祥和与红火。在当代难以寻得过去的场院,交通方便的大型酒店自然成了首选,与以往一样,从招待到入席,所有的人,无论是主人还是客人,

116、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席间的欢歌笑语都体现了热闹这一传统。对于西方人来说, 他们更为看重圣洁与庄重, 所以西方的婚礼大多会选择在教堂等安静的地方举行,进行发誓,显得非常的神圣,他们的婚礼井井有条,不像我们中国人的婚礼那么热闹。婚礼服饰及色调比较西方的婚礼的主色调是白色。在西方婚礼中, 新娘一般都会一直穿着白色的婚纱, 新郎则是穿着笔挺的西服。 自罗马时代开始, 白色象征欢庆,1850年到1900年之间,白色亦是富贵的象征,到了本世纪初白色所代表的纯洁意义更远超其他o西方认为白色与童贞有关,古罗马的新娘穿着白色的婚纱,蒙着鲜橙黄色的面纱,象征着激情的火焰。在西方的天主教传统里,白色代表着快乐,

117、代表圣洁和忠贞。新娘的捧花、周围环境的装饰也都是以白色为基调的。中国婚礼的主色调是红色,所 谓 “ 中国红” ,这是中国传统的代表喜庆的颜色,新娘一般都穿红色的礼服,象征着吉祥如意,也祝愿着希望新婚的夫妇生活能够红红火火。在传统婚礼中,女子还要穿凤冠霞披,上面还有一块红色丝巾。而新郎就穿着红色的长衫马褂,头戴红色大沿帽。 在中国人的心中龙凤是神圣而美好的,也是最好的婚配,所以古代女子的服饰上会绣凤,而在被褥上也会有龙凤绣。家里到处都贴有红色的喜字,门两边要贴红色的对联,新人身上佩戴红花, 新房里的物品也大都是红色。现在由于受到西方婚礼习俗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也接受了白色婚纱。但是新娘一般

118、都是在迎娶的时候和婚宴开始的时候穿白色的婚纱, 之后就会换上红色或是其他比较喜庆的颜色的礼服。结婚仪式比较在传统结婚仪式上面, 中国的传统婚俗有“ 三书六礼” “ 三拜九叩”这些繁俗礼节。所 谓 “ 三书”,就是指聘书、礼书、迎亲书。而 “ 六礼”是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而在这之间更有换庚谱、过文定、过大礼、安床等一系列的活动。而在这些活动中有着大量的禁忌和礼俗,比如新娘嫁妆中要有剪刀、痰盂、尺、片糖、银包皮带、花瓶、铜盆及鞋、龙凤被、床单及枕头一对、两双用红绳捆着的筷子及碗、七十二套衣服,用扁柏、莲子、龙眼及利是伴着等物,每样物品都有其不同的含义。同时,在婚礼进行时也有一定的

119、顺序,按一般的情况,在整个婚礼过程中有:祭祖、出发、燃炮、等待新郎、讨喜、拜别、出门、礼车、掷扇、燃炮、喜宴、送客、闹洞房、三朝回门。有此可以见到我国文化的繁琐,但并非繁琐是我国婚礼的特有特征,其实,不同国家虽然有不同的婚俗,但从繁复的细节与用品的喻意,都可见对婚姻的尊重和期许无分国界。在西方, 婚礼时有旧( S o m e t h i n g O l d )、 新( S o m e t h i n g N e w ) 借( S o m e t h i n gB o r r o w e d )A蓝( S o m e t h i n g B l u e )等习俗。旧是指母亲传下来之婚纱,头饰或首

120、饰,代表承受美好的一切;新是指朋友送的礼物如裙子,饰物,象征新的生活;借是指可向任何人借东西回来,据说从富裕亲友借来金或银放在鞋内,象征带来财运;蓝是指新娘的一些小饰物或花束用蓝色,意味着新娘的纯洁及贞洁。而在进行婚礼时,西方亦有大量的习俗。比如,在结婚时新娘总要带着一方手帕,西方人认为白手帕象征好运。在婚礼典礼时,新娘总是站在新郎的左边,在进行结婚晚宴时,要特别定制结婚蛋糕,根据历史记载,自罗马时代开始,婚礼结束时,人们会在新娘头上折断一条面包的材料一一小麦象征生育能力,面包屑则代表着幸运。新人必须以糖霜,就形成今天的结婚蛋糕了。可以见得西方的婚礼习俗也很复杂, 但无论是怎样的繁琐, 其中蕴

121、含的亲朋好友的美好的祝福是不会变的, 所有的人都希望一对对新人能够相互依靠、白头偕老。三、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分析从以上三大方面的差异比较,我们不难看出中西方婚礼无论是在举行地点、服饰色调还是婚礼婚俗都有很大的差异。中国人注重的是仪式气氛,更为强调热闹、喜庆,这也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办喜事要让所有的亲朋好友都知道,要让所有关心自己和自己关心的人都快乐。而西方人则是更加重视婚礼的感觉, 他们的仪式更为庄重、严肃。有结婚誓词,有牧师的主持,婚礼从开始至结束,都是井井有条,一切都很庄重。那么这些差异到底源于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就这个问题谈谈我的观点。中西方人性格不同中西方的历史积淀不同,中国有

122、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漫长的封建统治对中国人内在性格的影响不容忽视,中国人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一切 都 讲 “ 礼治”尤其在大事上,更是礼节繁琐,由这种“ 框架式”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的性格中渐渐多了内省保守,谨慎顺从的特点。这些特点体现在婚礼婚俗仪式的繁杂、仪式意义的多样,虽然现今中国人的婚礼不再像过去那样讲究, 但是基本的“ 三书六礼 三拜九叩”虽名字、说法有些变化, 但是在中国人婚礼中还是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西方人虽然历史积淀不如中国深厚, 但随着时间的累积, 逐渐的西方人的性格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他们崇尚自由,不受礼节规定的影响,更加注重本心的想法,随心而动,更为讲究感觉。所以在婚礼中他们的礼

123、节显然不如中国的复杂,而婚礼中新人是焦点,大家都注视他们,一切活动有讲究一对新人之间的新婚感觉,例如亲吻。中西方人宗教信仰不同中国人大多信仰佛教, 但更多人相信无神论, 在中国人的心中祭神是一种仪式,人们相信神鬼精灵,比如龙凤的推崇。但是现如今婚礼婚俗中的拜神等讲究多半是由于自古以来的传统,人们只是去沿用,而其内在的,发明这些仪式的最初对神的崇敬之情则有所减少。但是在西方,人们的宗教信仰是很明确的,对一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他们每个人都有着坚定的信仰, 在举行婚礼时也都按照自己信仰的教派的仪式来操办,他们坚信上帝,所以婚礼要让上帝见证,要有牧师的主持,要有结婚的誓词,我们不难发现,西方人婚礼的宗

124、教色彩是非常浓重的, 这也造成了中西方婚礼婚俗的差异。第七章中西方服饰礼仪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内穿白衬衫,打领带。他们喜欢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西方女士在正式场合要穿礼服套装。另外女士外出有戴耳环的习俗。 西方国家, 尤其是在美国, 平时人们喜欢穿着休闲装,如 T 恤加牛仔服。 当今中国人穿着打扮日趋西化,传统的中山装、旗袍等已退出历史舞台。正式场合男女着装已与西方并无二异。 在平时的市井生活中, 倒会看到不少人穿着背心、 短裤、 拖鞋等不合礼仪的服饰。礼仪是一种文化,是文化就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借鉴与融合。随着世界全球化不断加快步伐, 经济、文化高速碰撞融合的大

125、背景下,西方文化大量涌进中国,中国传统礼仪也不断受到西方礼仪文化的冲击。如何保护中华民族传统礼仪,并去其糟粕,与西方礼仪进行合理有效的融合, 成为人们不断思考和探讨的话题。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西礼仪文化必将会互相渗透,不断发展。就拿餐饮方面举例。现在中国饮食市场上洋快餐和西餐占了很大的比重,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和接受这些外来食品。麦当劳几乎代表了一种文化时尚,成为美国文化在餐饮领域的标志。与此同时,法国的贵族文化,英国的绅士文化也随着饮食而涌入中国。随着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不仅带来了蛋糕、面包、鸡尾酒等西式菜点,也带来了西方一些先进的制作工艺和饮食方法。 这些都为古老的中国饮食文化注入了新

126、的活力。当然我国悠久而灿烂的饮食文化在海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几乎在世界各地都出现了大量的中国餐馆,中国菜日益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与喜爱。比如北京烤鸭俨然已经成为外国人心中的地道美味。 但是在中西礼仪文化的融合过程中,中国人未免盲目热衷于西方,不自觉中陷入两个误区:其一,是拿西方的礼仪取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礼仪是一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东西。比如在青年中,举行外国式婚礼、过西方节日等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倾向。对西洋礼仪只是作为民俗知识了解一下无可厚非,如果趋之若鹫,就失去了民族的自尊,本民族的传统礼仪也会被淹没。其二,是把礼仪教育的重点集中在操作层面,比如鞠躬要弯多少度,握手要停几秒钟等等。这些

127、问题不是不可以讲,但如果只做表面文章,礼仪就成了空洞的形式主义。不可否认,当今国际通行的礼仪基本上是西方礼仪。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仅仅是西方的实力强大, 深层的原因在于西方人价值观的统一, 在于西方人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这一切与基督教的社会基础密切相关,因为礼仪是宗教的重要活动方式,由于对宗教的虔诚信仰,西方人从小就接受这种礼仪的教育与熏陶, 使得礼仪能够自然地表现在人的行为之中。 精神与物质、政治与文化的高度契合,使得人们获得高度的自信与优越感,正是西方人的自信与优越感赋予了西方文化强大的感染力, 使其礼仪文化被视为世界标准。 对照我们现在的中国社会状况, 我们与西方的差距是明显的

128、。中西方礼仪文化的融合,在我们今日中国,更多的还是借鉴西方。但无论是借鉴西方的礼仪,或者是我们是自创一套自己的礼仪系统, 这在形式上都不难。 难的是我们也能有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有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我们借鉴西方礼仪,不仅仅是要借鉴它的形式,更应当借鉴其内在灵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和优越感,才能确立我们的感染力。民族的复兴不仅是实力的复兴,更是一种文化的复兴。只有别人也认同我们的文化,才能真正使我们的礼仪行于世界。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一个礼仪缺乏的社会,往往是不成熟的社会。而一个礼仪标准不太统一甚至互相矛盾的社会, 往往是一个不和谐的社会。礼仪,

129、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方式。创建和谐社会, 必须先从礼仪开始。 中国今天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无论是物质,精神,文化各个方面,都急迫的需要一套完整而合理的价值观进行统一。而礼仪文化无疑是这种统一的“ 先行军” ,只有认清中西礼仪文化的差异,将二者合理有效的融合, 方能建立适合中国当代社会的礼仪文化体系, 达到和谐社会的理想。第八章西方礼仪中的禁忌一 美国习俗礼仪美国人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对上帝不那么相信。他们一旦认准目标, 就会全力以赴地去追求, 他们经常更换工作以求创造成功的机会。在美国,孩子长大后多数离开父母去寻求自己的生活道路,总统的儿子也不

130、例外。美国是个强者的社会,崇拜强者,不同情弱者。不过,美国有些人是悲观主义者,总担心未来会发生什么不测。他们讲话没有自谦之词,从来不谈自己不行,显得自满和傲慢。美国人喜欢探新求奇,往往不满足于现状,一生中搬家四五次是非常普遍的事,每 年 有 10%的人迁徙。年轻人读大学喜欢选择离家远的学校,以便将自己带人一个陌生的世界。美国人以不拘礼节闻名于世。第一次同别人见面,常直呼对方的名字,还不一定跟人握手, 往往只是笑一笑, 说 一 声 “ 嗨 ”或 “ 哈啰”。 在美国人看来,这种不拘礼节的打招呼,跟其他地区的正经握手为礼意义相同。在美国,不论男女见面时一般都相互握手。彼此很熟悉的女性之间、男女之间

131、也亲吻面颊。与美国妇女握手最好让对方采取主动。 对妇女要像对男子一样随便,但是不能询问她的婚姻状况,绝对不可说具有挑逗性的语言,否则必遭冷遇。男性最好不要给妇女送香水、衣物和化妆品之类的礼物。美国人通常在家里宴请客人。一种方式是大家围坐在一张桌子旁,食品盛在盘中, 在每个人手中依次传递或由主人为客人盛食品。 另一种是“ 自助”式,边交谈边品尝。 接受邀请的客人一般在规定时间后的5 10分钟内到达,可以送女主人一些花或其他小礼品。美国人进餐时十分讲究,汤匙必须放在汤盘的托碟上,咖啡匙要放在茶托上。喝汤时不要弄出大的响声,并用匙的一侧从里往外舀,不能用匙头,更不能端着汤盆把盆底的剩汤喝光。 每餐一

132、般只上一道主菜和沙拉, 最后上一道甜食。如果客人没吃饱可向女主人夸赞她做得好,并再要点菜,女主人会多加一份菜给他。 喝咖啡要端着杯子喝, 在餐桌上不要抽烟。 吃完饭, 客人将餐巾放在餐桌上,然后站起来。餐后,客人要呆上一两个小时再道别。第二天发便函向主人致谢,并送一些小礼物,如一盒巧克力或鲜花等。如果去拜访美国的朋友,应先敲门,征得同意后才进屋。进屋后先脱帽,并问对方是否方便。当对方回答“ 无妨”时,再谈论事情。星期六、日是美国的法定休息日,除非有急事或要事,一般在早上8 点前,晚 上 10点后不要拜访。送礼物时最好交给夫人。做客时一般不问厕所,而是自己去找。在主人卧室里,客人不能坐在床上。未

133、经同意不要随便摆弄屋里的任何东西,尤其是钢琴。如有客人夜间来访,不能穿睡衣迎客。在朋友家做客时,打长途电话要经主人同意;离开时,应留下电话钱,可 以 说 “ 送一点钱给孩子买糖果吃”。由于性格直爽、慷慨大方,美国人可参加朋友的朋友的宴会,刚认识就可以被邀请去看戏、吃饭或到家做客。同时,他们一般都“ 喜新厌旧”,新交的朋友一星期以后可以忘得一干二净。 在美国经常听到这样的话: “ 再也没有人比我们更易交朋友了,然而再也没有人比我们建立真正友谊更难了。”因此,美国人之间很难保持终生不渝的友谊。美国十分强调个人权利、价值和自由,他们忌讳打听个人隐私。美国人讨厌蝙蝠,认为是凶神恶煞的象征。 所以不能向

134、美国人介绍或销售有蝙蝠图案的商品,也不要作为礼品送给他们,否则会引起麻烦。黑猫被视为不祥之物,白象则被喻为无用而累赘之物,故送人玩具或工艺品时应避开这些东西。另外,美国人忌食各种动物内脏。二俄罗斯习俗礼仪在俄罗斯居住的居民主要是俄罗斯人,大多数人信仰东正教。俄罗斯人性格豪爽、热情开朗,具有很强的集体观念。他们和人交往一般行握手礼或拥抱礼。俄罗斯人也有施吻礼的习俗,但针对不同对象和不同场合,所施的吻礼也有一定的区别:对朋友之间,或长辈对晚辈之间,一般吻面颊,如果长辈对晚辈非常慈爱,则吻额头;男子对已婚女子,一般多施吻手礼,以示尊敬和谦恭之意;吻唇礼通常只在夫妻或情人之间流行。俄罗斯人对数字“ 7

135、” 非常偏爱,认 为 “ 7” 预兆好运,可以给人们带来美满和幸福。大多数人喜爱红色,视红色为美丽和吉祥的象征。俄罗斯人对盐十分崇拜,视盐为珍宝,经常用作祭祀的供品。他们认为盐具有驱魔避邪的神秘力量。如果有人不慎打翻盐罐,或者将盐撒在地上,便认为是家庭即将出现不幸的预兆。为了摆脱灾难, 他们总要将打翻在地的盐拾起来撒在自己的头上。在俄罗斯做客,如果主人给客人吃面包和盐,说明客人非常受欢迎。他们的晚餐比较简单,对早餐和午餐十分重视。俄罗斯人的用餐时间拖得很长,喜欢品尝不同风味的菜肴,并且希望菜肴熟透和酥烂。另外,俄罗斯人对中餐非常喜欢。接待客人时,俄罗斯人经常使用“ 您 ”字,表示尊敬和客气;而

136、在亲友之间往往以“ 你”字相称, 这样显得更加随便。 外出时, 他们非常注重仪容仪表,衣扣要扣得完整,给人一副衣冠楚楚的模样。男子外出活动时,一定要把胡子刮净;赴约要准时;在社交场合中,遵循女性优先的习惯,如帮女子脱大衣、拉门、找座位,在宴席上为她们分菜等。俄罗斯妇女不能在男子面前撩裙而坐,如露出大腿则有引诱男人之嫌。俄罗斯人非常重视文化教育,喜欢艺术品和艺术欣赏,因此比较喜欢这方面的话题。与俄罗斯人交谈,要坦诚相见,不能在背后议论其他人,更不能说他们小气;与女性交谈时,切记打听年龄和服饰价格等。在俄罗斯街上行走,决不能丢弃任何东西,连一张过期的电影票也不行。他们认为这种行为有损城市的整洁,而

137、且是违规的。俄罗斯人认为兔子是一种怯弱的动物,如果从自己眼前跑过,那便是一种不祥的预兆。他们认为黑色是丧葬的代表色,因此对黑猫非常厌恶,如果黑猫从自己面前跑过,则预示灾难即将来临。俄罗斯人不吃海参、墨鱼、海萤和木耳。如果去俄罗斯人家里做客,应该带上鲜花或烈性酒,送艺术品或图书做礼品也非常受欢迎。女主人对来访客人带给她的单数鲜花比较满意;男主人则喜欢高茎、艳丽的大花。三英国习俗礼仪英国人一向以冷漠和保守著称于世。尽管现在这种情况有所改变,但仍然是英国人的主要性格特征。 有时两个人在一起工作多年,也许还不知道对方的家庭住址,甚至叫不出对方的姓名。英国人坐公共汽车或火车时,总是尽量找个旁边没人的座位

138、坐下。如果旁边有人,立刻用手里的报纸筑起一道“ 围墙”来。偶尔两个互不相识的旅伴攀谈起来,谈话内容也仅限于气候、新闻等等,其他方面很少涉及。由于过着舒适优雅的生活,英国的中、上层人士养成一种绅士风度。他们举止得体,语言文明,不轻易动感情。他们平时不谈私事,人们相处时,彼此很少闲谈,即使寒暄几句,也很简短,通常只提一下天气情况或者报纸新闻。英国人遵守纪律,排队时井然有序。即使车站上只有一个人,也会在站牌下等候。他们赴约非常准时,晚几分钟可以,但绝不能提前。英国人见面时互相握手,互 道 “ 早安”或 “ 晚上好”。男女之间除热恋者外,一般都不手拉手走路。见面时的称呼也都遵照传统的礼仪习惯:对尊长、

139、上级、不熟的人用尊称,在对方姓名之前要冠以职称、衔称或先生、女士、夫人、小姐等称呼,亲友和熟人之间常用昵称,以示亲切。男性与男性拥抱会被视为笑话。一个成年男子亲吻一个小男孩也会使孩子感到不自在。英国人谈吐幽默,文雅脱俗,说话声音不高,发音准确。他们认为说话滔滔不绝是一种缺乏教养的表现,只有素质低下的人才会自吹自擂。与英国人谈话时,切忌指手画脚,微笑是有礼貌地表现。但与英 国人谈正经事时,则应该态度严肃,认真听讲,否则会被认为看不起他们。与英国人交往时,最好不要谈论政治和宗教问题,更不能将皇家的事作为谈话的内容。在英国人面前,要避免使用“ 英格兰人”这个词,而 要 用 “ 不列颠人”,这样说英国

140、人才觉得满意。下班后不谈论工作,他们最讨厌下班后在餐桌上或酒吧里谈论工作;在休假时谈论工作更会引起他们的讨厌。英国人从不直接说“ 上厕所”,而 是 说 “ 请原谅几分钟”或 “ 我想洗洗手 ”等等。至 于 “ 请”、 “ 对不起”、 “ 谢谢”等礼貌用语,更是习以为常,即使家庭成员之间也是如此。英国对妇女比较尊重。如走路要让妇女在前,乘电梯要让女士先进。英国人喜欢独处,不欢迎别人闯进他们生活。未经邀请或约定去拜访英国人的家庭是对别人生活的干扰,是非常失礼的举动。在小酒吧里,放在柜台上留做下杯酒用的零钱可能会被当作小费收去,所以要把零钱放在口袋里,在要下杯酒时再掏出来。如果想要布尔本酒,直接叫出

141、它的名字。因为在英国,威士忌只代表苏格兰威士忌。如果要送英国朋友一些礼物,应最先考虑鲜花和巧克力。英国人认为大象是一种蠢笨的动物,因此忌讳使用大象图案。他们认为孔雀开屏并不美丽,而是自我炫耀和自我吹嘘的表现,因此不喜欢这种动物,甚至认为孔雀是一种淫鸟、祸鸟;同时还忌用人像作商品的装潢。在英国,绝对不要将百合花当作礼物送人,因为他们认为百合花意味着死亡。英国人在点烟的时候,不论使用火柴还是打火机,只点到第二个人,然后把火熄灭,重新点燃后,再给第三个人点烟。他们认为一次点三支烟,意味着第三个人将面临死亡。这种说法源于一次战争,当时有三位士兵躲在战壕里,由于疲劳,他们想抽烟提提神。当他们为第三个士兵

142、点烟时,被敌人发现了。一发炮弹飞来,第三个士兵失去了性命。四 法 国 习 俗 礼 仪法国人性格热情开朗,乐观爱美,讲究衣饰,待人彬彬有礼。他们乐意帮助外来人,但领导之间很少往来,也很少请人到家中做客。若被邀请,可送女主人一束鲜花或一盒巧克力。 他们喜欢有文化素养和美学素养的礼品,不过不要送带有某公司明显标记的礼品。法国人在公共场所从不大声喧哗,不随便指手画脚。男子不能当众提裤子,女子不能隔着衣裙提袜子。男女一起看节目时,女子坐中间,男子坐两边。法国妇女是世界上最喜欢打扮的妇女。她们的服装非常时髦,所用化妆品也特别多,如口红就有早、中、晚之分。法国人追求自由,纪律性较差。准时赴约是有礼貌的表现,

143、但迟到则是习以为常的事。法国的传统礼仪是对妇女谦恭有礼。 男士若在一条狭窄通道上遇见女士,应该让在一边,先让女士通过;如有急事需要先行,则应表示歉意。如果男子陪女子上街,习惯上应让女子靠商店橱窗一边走。如发生拥挤,男子应向前开道。上楼梯应女前男后。上电梯时,如果是一男一女,男子应后上后下。若电梯上的人很多,最后上的人则应先下,以免妨碍他人。男女在餐馆约会,男子绝不能迟到,应走在前面为女子开门,并根据女子的意见挑选餐桌。 点菜、 与服务员交流等事均由男子承担。 如男子请女子吃饭,自然由男子买单。饭毕,男子应帮助女子拿东西、穿大衣等等;然后开门站在一旁,让女子先出餐馆。乘车时,应让女子先上。到站时

144、男子先下车。乘小轿车时,应打开人行道一侧的车门让女子先上, 或者从车内打开这一侧的车门让女子上下车。 乘出租汽车时,男子应先上车,坐在最里面的位置,免得女子绕过车后上车。法国人握手时间不长,不能使劲晃动。一般是女子、上级、长者先伸手。如果在场的人很多,握手的顺序是女先男后,长先幼后。两对夫妇相逢时,两位女士先打招呼,男士再分别向对方妻子致意,然后两位男子相互握手。如果亲朋好友相遇,则以亲吻或拥抱的方式代替握手礼。在法国,男人之间亲吻的情况较少。在冬天,戴帽的男子应脱帽向女子致意,握手时无需摘手套。但对方未戴手套,则应迅速摘下自己的手套再握手。如果双方非常熟悉,地位平等的人见面,只需挥手问好即可

145、。与法国人交往时,不要谈论个人、政治或金钱等方面的话题,那样会引起他们的反感。法国人忌吃无鳞鱼,不吃辣的食品。忌讳菊花、杜鹃花等黄色花朵,因为他们认为黄色是不忠诚的表现;忌黑桃图案,认为不吉祥;忌墨绿色,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军服是墨绿色的; 忌仙鹤图案, 认为仙鹤是蠢汉和淫妇的代称; 忌送香水等化妆品给法国女人, 因为这样做给人以过分亲热或图谋不轨之嫌。五 德 国 习 俗 礼 仪德国居住的居民绝大部分是德意志人,其中约有一半人信仰基督教,另一半人信仰天主教。大多数德国人朝气蓬勃,具有勤俭耐劳、遵守纪律的品德,同时有矜持、喜爱音乐的特点。德国人非常注重仪表和形象,外出时必须穿戴整齐、干净;他

146、们热情好客、待人诚实可靠。德国人见面打招呼时不直呼名字,一定要称呼头衔;接电话要首先告诉对方自己的姓名;交谈时,德国人喜欢原野风光方面的话题。他们的业余爱好多为体育活动,时间观念特别强,约会非常守时。在宴席上,男子坐在妇女和地位高的人的左侧,女士离开和返回饭桌时,男子要站起来以示礼貌;请德国人进餐,事先必须安排好。德国人认为红色、茶色和深蓝色是不吉利的颜色;忌讳吃核桃。另外,他们非常忌讳在服饰或其他商品包装使用纳粹标志。六 意 大 利 习 俗 礼 仪意大利居住的居民主要是意大利人,绝大多数人信仰天主教。意大利人待人热情,非常有礼貌。他们的见面礼是握手或招手示意。对年长者、地位高者和不太熟悉的人

147、,要称呼他的姓,再 加 上 “ 先生”、 “ 小姐”、 “ 太太”和荣誉职称;和意大利人谈话要注意掌握分寸,他们比较喜欢工作、新闻、体育方面的话题;切忌谈论美国橄榄球以及政治问题。意大利人早晨喜欢喝咖啡和酸牛奶,吃炒水果。酒 ( 尤其是葡萄酒) 是意大利人必备的饮料,不论男女几乎每餐都要喝酒,甚至在喝咖啡时,也要掺上一些酒。在比较隆重的社交场合,意大利人对服装的总体要求是朴素、大方、整洁、得体。衣服要熨平整,裤子熨出裤线。衣领袖口要干净,皮鞋要上油擦亮。穿长袖衬衣要将前后摆塞在裤内,袖口不要卷起。穿短袖衫,下摆不要塞在裤子里。长裤不要卷起。在家里或饭店里接待临时来访的外国客人,不要赤脚,不能只

148、穿内衣、睡衣、短裤接待客人。参观游览时可以穿便服,如果穿西服可不打领带,并解开衬衫的第一粒扣子。夏天除中山装、西服、民族服装外,一般可以穿两用衫和短袖敞领衫。出席庆典仪式、正式宴会时,应穿着中山装、西服或民族服装。女性按不同季节和活动性质可穿以下服装:西服( 下身长裤或裙子) 或民族服装;中式上衣配裙子或长裤;连衣裙;旗袍。夏天也可以穿衬衣配长裤或裙子。意大利人参加各种活动时,进入室内场所都要摘帽、脱掉大衣、风雨衣以及套鞋。无论在什么时候,男士在室内都不可戴帽子和手套;而女性则允许在室内戴帽子、手套和面罩。在意大利,菊花盛开的季节,正是他们扫墓祭奠亡灵的时候。因此,意大利人非常忌讳菊花。七 匈

149、 牙 利 习 俗 礼 仪匈牙利居住的居民大多数是马扎尔人,身上具有浓厚的东方气息。匈牙利人感情丰富,性格开朗,待人热情,喜欢讲笑话,家庭观念较强,大部分人不愿离开自己的家;他们能歌善舞,酒量很大,非常重视私人感情,人与人之间经常以互赠礼物、纪念品的方式联络感情。匈牙利的国旗由红、白、绿三个平行相等的长方形组成。红色象征爱国者的鲜血,白色象征和平,绿色象征匈牙利人民对未来的希望。他们习惯用白色表示喜庆,黑色则意味着严肃和庄重。在匈牙利,人们喜欢谈论食品和酒方面的话题。他们不允许给军人和军事设施拍照,同时拒绝把打猎的武器带入境内。匈牙利一部分食品和调料保持着著名的“ 匈牙利烹调”传统风味,另一部分

150、则是国际上习惯的风味。 饭店营业时间一般从中午1 2点到晚上1 1点。匈牙利人偏爱苏式西菜,口味较重,不怕油腻。猪肉、鸡肉、各种动物的肝以及青豆、番茄、白菜、土豆等都是他们喜欢的美食。匈牙利人对各种水果情有独钟,尤其爱吃菠萝、香蕉、橘子等水果;还喜欢吃巧克力点心,喝咖啡、葡萄酒和啤酒。宴会一般以喝咖啡作为结束,而在早、晚餐和宴会等场合,一般都要喝啤酒。同时,匈牙利人喜欢在旅途中喝酒,目的是解除疲劳。匈牙利人的生活习俗中包含许多宗教色彩。他们认为黑猫是不祥之物,一只黑猫从人面前跑过也会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同时, 他们认为打破玻璃器皿是厄运来临的预兆。 姑娘如打破镜子将会被认为7年找不到丈夫。“ 1

151、 3 ”和 “ 星期五”均系凶日,在这种日子里不能举行任何活动,宴会忌单数、尤 其 是1 3个座位。除夕夜宴忌食飞禽和鱼类,认为这一天如吃了这些食物,幸福就会像飞禽那样飞走,像鱼儿那样溜走。如果到匈牙利的朋友家做客,最好带上一瓶酒或一束花作为礼物,这样会受到主人的热情欢迎。八 西 方 礼 仪 禁 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汹涌澎湃,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不再局限于官方之间的外事活动。 无论到国外旅游观光, 还是参加学术交流,进行体育竞赛,我们不仅要举止得体、礼貌待人,还要了解西方国家的种种忌讳,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1 .称呼禁忌在美国,千万不要称黑人为“ N e g r

152、o ,N e g r o是 英 语 “ 黑人”的意思,尤指从非洲贩卖到美国为奴的黑人。 跟白人交谈时应该牢记这种忌讳, 跟黑人交谈时更需要小心谨慎。否则,黑人会认为这是对他的蔑视。提到黑人时,最好用“ B l a c k ” 一词,黑人会愉快接受这种称呼。2 .食品禁忌东欧一些国家的人们不喜欢吃海味,忌吃各种动物内脏。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不吃猪肉和无鳞鱼。3 .花卉禁忌在国际交往场合,忌用杜鹃花、石竹花、菊花以及其他黄色的花献给客人,这已经成为惯例。在欧美国家,如果被邀请到朋友家做客,给女主人献花是件愉快的事;但在阿拉伯国家,这样做则违反了礼仪。德国人认为郁金香是没有感情的花;意大利

153、和南美洲各国认为菊花是“ 妖花”,只能用于墓地与灵前;在巴西等国家,绛紫色的花一般用于葬礼。4 .颜色禁忌欧美许多国家的人们认为黑色是丧礼的颜色, 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和尊敬;巴西人认为棕黄色是凶丧的颜色;巴基斯坦人认为黄色是僧侣的专用服色; 叙利亚人认为黄色是死亡的颜色;在委内瑞拉,黄色却是医务的标志;埃塞俄比亚人在表示对死者的沉痛哀悼时,常常穿淡黄色服装;埃及人认为蓝色象征恶魔;比利时人也最忌蓝色,如果遇到不幸,都穿蓝色服装;土耳其人认为花色是凶恶的兆头,所以在布置房间、客厅时绝对禁用花色,一般喜欢用比较朴素的颜色;摩洛哥人忌白色,认 为 是 “ 贫穷”的象征。5 .数字禁忌意大利著名画家达

154、芬奇创作的 最后的晚餐中,基 督 耶稣和弟子们一起吃饭,参加晚餐的第1 3个人是犹大。由于犹大的出卖,耶稣被犹太教当权者逮捕,并 于1 3号 ( 星期五) 被钉在十字架上。西方国家的人们非常憎恨犹大,同时认为“ 1 3 ”是个不祥的数字。为了避开“ 1 3 ”这个数字, 西方许多国家高楼的1 2层之上便是1 4层楼,宴会厅的餐桌1 4号紧挨着1 2号。 有些人甚至对每个月的1 3日也感到忐忑不安。并且人们还认为星期五也是个倒霉的日子,特别是遇到1 3日又是星期五时,一般不举行任何活动。日常生活中的编号,如电话号码、汽车牌号、房间号、楼层号、宴会桌等编号都要尽量避开13这个数字。6 .其他禁忌美国和英国人认为在大庭广众之下节哀是一种礼节, 而印度人恰好相反,他们认为在举行丧礼时如不大哭, 就是违反礼仪。 西方人不会随便用手折断柳枝,他们认为这样做将会承受失恋的痛苦; 在欧洲的一些国家, 新娘在婚礼前不会试穿结婚用的礼服,因为她们认为试穿礼服会导致日后幸福婚姻的破裂; 还有些西方人认为打破镜子会带来厄运。墨西哥人忌送手帕和刀剪,因为手帕与眼泪联系在一起,刀剪则象征友谊破裂。在巴西,送礼时不要轻易送手帕,否则会引起吵嘴。若送手帕,人家会当面交钱,表示是买的,以免日后吵架。埃及人忌蓝色和黄色,认为蓝色是恶魔,黄色是不幸的象征,遇丧事都穿黄衣服。忌熊猫,因它的形体近似肥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