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周易、《易经》与易学

cl****1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314.17KB
约9页
文档ID:578028736
周易、《易经》与易学_第1页
1/9

看了题目,也许有的朋友要问了: 同样一个主题,怎么有的时候说是周 易,有的时候说是《易经》,有的时 候又说是易学,它们到底是怎么个关 系?先简要的回答你:它们之间,既 有密切的联系,又有很大的区别,究 竟是怎样联系?又是如何区别呢?通 过下面的学习,列位就会明白了我 们先从《易经》说起—— 周易、《易经》与易学 第一讲 新易学基础54.indd 1 2012-9-26 18:44:44 一、 《易经》 是一本什么书? 迄为止,在世界上浩如烟海的书籍中,历史之 悠久、发行量之大、版本之多、争议解释之繁杂者, 大概只有中国的《易经》了据有关专家统计, 目前以《易经》为研究对象的书籍已经超过 4000 余 部中外很多学者一致认为,最能代表人类智慧 的书籍有三本:一是中国的《易经》,二是古印度 的《吠陀》,三是西方的《圣经》可见,《易经》 是一本极古老的书 3 第一讲 周易、 《易经》与易学 新易学基础54.indd 3 2012-9-26 18:44:45 早在 2000 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易 经》就被列为“群经之首”,成为中国知 识分子必修的经典唐太宗的宰相虞世南 曾说:“不读易,不可为将相。

唐朝大 医学家孙思邈曾说:“不知易,不足以言 太医日本明治维新时的组阁原则是: “不知易者,不得入阁被誉为“十七 世纪的亚里士多德”的德国伟大的哲学 家、数学家莱布尼茨凭借《易经》的启示, 最终成就了对二进制算术、也就是现代计 算机机器内码的发明,他甚至给康熙皇帝 写信表达了对《易经》的崇敬,并要求加 入中国国籍十九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黑 格尔也在自传中坦言他的辩证逻辑定律 得自于《易经》的启发我国现代著名哲 学家冯友兰说: “ 《易经》 是宇宙代数学 ” 国学大师南怀瑾说:“《易经》是经典中 的经典,哲学中的哲学,智慧中的智慧 易学基础入门 4 新易学基础54.indd 4 2012-9-26 18:44:46 当代美国高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卡普 拉说:“过去数十年间现代物理学引起的变 化,好像在走向类似东方的世界观:宇宙的 全部现象是一个不可分离的和谐的整体 可见,《易经》是古往今来对人类文明发展 影响深远而又应用广泛的书 《易经》研究的专家学者们历来对它的 定位也是众说纷纭,有的说它是一本中国古 代的占卜用书,有的说它是一本哲学著作, 有的认为它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书,还有人 认为它是史前文明留给人类的无字天书…… 因此,《易经》又是一本仁者见仁、智者见 智的百科全书。

但是,如果我们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 发展观,穿越时空的隧道,去探问一下 我们的祖先,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依 照《易经》的历史发源,它原本的确是 一部卜筮(shì)之书! 5 第一讲 周易、 《易经》与易学 新易学基础54.indd 5 2012-9-26 18:44:46 卜筮,是人们依据已有的对自 然和社会存在变化规律的认识和经 验,按照一定的方法和套路,对事态 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从而使人在与 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中处于有利的地 位,《易经》就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 律理论的书它究竟是如何总结的? 我们将在后面的介绍中逐渐了解还 是先了解它为什么称之为“易” 卜筮之书 1 易学基础入门 6 新易学基础54.indd 6 2012-9-26 18:44:46 “易”字之解 ①易为日月之象,表示日出月落的阴阳自然 变化; ②易为鸟形象,表示运动的状态; ③“易”,即蜥蜴,因环境而变色,也是取 其变化之意 “易”义之解 ①变易大千世界,万事万物,无时无刻, 变动不居; ②不易变化之道永恒不变,规律守恒; ③简易虽变化之象纷繁复杂,但变化模式 的道理却表达至简,只用阴、阳两个画符 尽可包罗涵盖。

“周易”之解 ①“易道周普,无所不备”; ②完整流传下来的《易经》是由周文王演绎 排序作卦辞、周公作爻辞,为周朝之易 那么,《易经》 的大体内容都包括什么呢? 2 “易”的注解 7 第一讲 周易、 《易经》与易学 新易学基础54.indd 7 2012-9-26 18:44:46 二、 《易经》 的内容框架 《易经》的内容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个叫做“经”,一 个叫做“传” “经”是正文,就是由卦象、卦名、卦辞和爻 辞构成的本文,共分为上下两经,上经三十卦,下经 三十四卦,总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若加上 乾坤二卦的“用九”和“用六”是三百八十六爻,) 囊括了事物变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传”是对“经”的注疏,就是注释和解释由 于时间的久远,环境的变迁,加上语言文字的发展变 化,前人的许多文献需要后人加以注解才能让更多的 人明白,我们今天也是如此中国古代对于文献经典 的注解方法大致有三种:注、诂、疏注,就是对原 文字义的解释;诂,就是对文字的字形、读音的考证; 疏,就是对原文句子、篇章意思的理解和阐述,从微 言中通晓大义, 类似于我们今天的读书心得笔记经” 和“传”共同构成了经典中最重要的内容,“名不见 经传”的典故即出于此。

2 传 1 经 易学基础入门 8 新易学基础54.indd 8 2012-9-26 18:44:46 相传是由孔子及其弟子所作,其实应该是他们 将前人留传下来的关于周易的很多注释资料进行了 整理编纂,使之更加系统化、规范化,更加符合当 时社会需要,能够帮助当时人们来读懂理解它而 且,孔子的注释也仅仅代表了当时诸子百家文化的 其中一种观点举一个例子:孔子对周易非常精通, 但是他却很少打卦占卜,为什么?因为他看中周易 的主要不是其中关于数术的内容,他甚至提出“圣 人不占”,他看中的是“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 高与陈,贵贱位矣” 的大道理, 这跟他要恢复的 “君 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周礼是相吻合的,所以 孔子研究周易,绝大部分的精力是侧重研究它的哲 学思想孔子整理出来的对于周易的注释,其实仅 仅代表了他的儒家观点其他诸如道家、墨家、兵 家、法家、阴阳家、名家等诸子百家也都有争鸣, 也对周易有各自的研究和见解,如兵有兵易,道有 道易等等而且从实用性和影响力来讲,老、庄的 道易比孔子的儒易更加贴近周易,不过在汉代“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仅把孔子的易传并入了 《易经》,所以我们看到的周易所附的“传”只有 孔子的,没有别家的,这有它特定的历史原因。

《易经》的传 9 第一讲 周易、 《易经》与易学 新易学基础54.indd 9 2012-9-26 18:44:47 易 经 经 上 经 三十卦 下 经 三十四卦 彖上下篇 对易经卦名和卦辞的注释 象上下篇 对易经卦名和爻辞的注释 文 言 对乾坤二卦的解释 系辞上下 易经的哲学纲领,学易的必读之篇 说 卦 对八卦卦象的具体说明 杂 卦 错卦与综卦,从卦型看卦与卦的联系 序 卦 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 传 《易传》共七种十篇,亦称“十翼”,意思是它们好像为 周易插上了十只翅膀,让这部旷世经典得以高高腾飞这十篇 释文(注疏)分别是:《彖》(tuàn)上下、《象》上下、《系 辞》上下、《文言》、《说卦》、《杂卦》、《序卦》它们 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周易原文做出注释,具体的内容分类可见 下表以上开宗明义,我们从框架上、形象上对《易经》大体有 了一个表面认识,就像相亲,有了第一印象但是俗话说,知 人知面要知心能否钟情牵系,还需要加深了解下面,就让 我们对《易经》的家门身世、成长经历和内涵教养做进一步的 了解 易学基础入门 10 新易学基础54.indd 10 2012-9-26 18:44:47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