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遗传与进化》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后训练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77953577 上传时间:2024-08-23 格式:PDF 页数:162 大小:32.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人教版《遗传与进化》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后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62页
生物人教版《遗传与进化》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后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62页
生物人教版《遗传与进化》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后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62页
生物人教版《遗传与进化》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后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162页
生物人教版《遗传与进化》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后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1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人教版《遗传与进化》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后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人教版《遗传与进化》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后训练(1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章 基 因 的 本 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 ,2 ,7,9(中)2.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 ,4 ,7,8, 1 0 (中)3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6一、选择题L S型细菌具有多糖类荚膜,R型细菌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A.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 能产生一些具荚膜的细菌B.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 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D.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蛋白质, 不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解析: 只有S型细菌的遗传

2、物质DNA才可以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出S型细菌的某些性状, 产生具有英膜的细菌。2 . ( 2 0 1 2年石家庄月考)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 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1、2、3、4四支试管中, 依次加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 经过培养, 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的是 (D )A.仅3和4 B.仅1、3和4C.仅 2、3 和 4 D. 1、2、3 和 4解析:2、3、4三支试管内只有R型细菌, 因为没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一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故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存在。3

3、. ( 2 0 1 1年中山检测)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 能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C )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菌体内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释放子代噬菌体A. B. C. D. 解析: 题中、是最关键的步骤。因为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 释放出与亲代大小、形状等完全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 从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4 . ( 2 0 1 1年扬州市学业水平测试)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 赫尔希和蔡斯分

4、别用3 2P和 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 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A )(4) IICONHC 0C COOHH HA.、 B.、 C.、 D.、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用 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 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在DNA中只有磷酸含有P元素, 在蛋白质中S元素在R基上也就是图中的。5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 经病毒重建形成“ 杂交病毒”丙, 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 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D )甲病毒 丙扃毒 乙病毒A B CD解析: “ 杂交病毒”丙的蛋白质外壳来自甲病毒, 核酸来自于乙病毒。丙在侵染植物细胞时, 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 只有核

5、酸进入植物细胞, 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乙病毒的核酸在植物细胞内可以大量地指导合成乙病毒。6 . 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 )A.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C.豌豆杂交实验D.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解析: 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RNA,通过侵染实验证明RNA起遗传物质作用; 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病毒; 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是真核生物核内基因的传递规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7 .( 原创题) 下图中甲、乙、丙生物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实验材料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O O A甲 乙 丙A.甲生物有多糖类的荚膜,

6、 没有毒性B .乙生物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C.丙生物的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RNA和蛋白质D.甲、乙、丙生物都可以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活解析: 根据英膜的有无可以判断出甲为S型肺炎双球菌, 乙为R型肺炎双球菌, 丙为噬菌体。S型肺炎双球菌有多糖类的荚膜, 有毒性, 选项A错误;R型肺炎双球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所以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 选项B正确; 噬菌体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DNA和蛋白质, 选项C错误; 噬菌体是寄生的, 不能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 选项D错误。8. (原创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如果对啾 标记的噬菌体一

7、组( 甲组) 不进行搅拌、叩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 乙组) 保温时间过长, 则分别会出现什么异常结果(A )A.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B.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C.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D.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解析: 两组实验的正常现象是: 甲组中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 乙组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如果对甲组没有进行搅拌, 则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和细菌一起经离心进入沉淀物, 导致沉淀物放射性较强。如果乙

8、组中的保温时间过长, 则感染了噬菌体的细菌会裂解, 释放出其中的子代噬菌体, 经搅拌、离心后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二、非选择题9. 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请回答:( D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 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小鼠将,原因是_。(2 ) 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可选用下列哪一组()A. C 和 0 B. % 和邓C. C 和* PD. S 和,80(3 ) 分析图1 3 可以看出,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解析: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结论,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

9、无毒的 R 型细菌混合后, 可使无毒的R 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小鼠将死亡。 蛋白质含有S,不含P,核酸含有P 而不含S,因此可用 S 和 叩 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3 ) 分析图B 可知, 加入S 型细菌DNA,无毒的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了 S 型细菌的性状, 这说明S 型细菌的DNA进入了 R 型细菌中,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 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 (1 ) 死 亡 S 型细菌的DNA将 R 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 型细菌, 使小鼠死亡(2 ) B 设法将DN

10、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三、拓展题1 0 . 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 分别用同位素 P、3 2 P和 卞 、3 5s 作了如下标记:噬菌体大肠杆菌DNA或脱氧核昔酸32P31P蛋白质或氨基酸32s35s此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子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大肠杆菌的特性均相同, 请分析:(1 ) 子代噬菌体的DNA分 子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2 ) 子 代 噬 菌 体 的 蛋 白 质 外 壳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3 ) 此实验结果证明了解 析 : 用 含 * DNA、3 2S 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

11、菌时, 噬菌体把DNA注入大肠杆菌内, 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然后在自身的含:, 2P 的 DNA的指导下, 利用大肠杆菌中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大肠杆菌内的原料含有3 IP 和 S 故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既含有原亲本的i2P,又含有大肠杆菌中的3P而蛋白质只含有大肠杆菌的答案: (1 ) ” P 和 叩 噬 菌 体 的 DNA( 含用) 进入大肠杆菌内, 利用大肠杆菌的脱氧核昔酸( 含叩) 合成自身的DNA( 2 ) S 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含, 2S) 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3 ) DNA是遗传物质飞第3章 基 因 的 本 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

12、号及难易度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 ,2 , 7, 9(中)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 , 4 ,7,8,1 0 (中)3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6一、选择题L S型细菌具有多糖类荚膜,R型细菌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A.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 能产生一些具荚膜的细菌氏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 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D.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蛋白质, 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解析: 只有S型细菌的遗传物质DNA才可以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出S型细菌的某些性状, 产生具有

13、荚膜的细菌。2 . ( 2 0 1 2年石家庄月考)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 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1、2、3、4四支试管中, 依次加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 经过培养, 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的是 (D )A.仅3和4 B.仅1、3和4C.仅 2、3 和 4 D. 1、2、3 和 4解析:2、3、4三支试管内只有R型细菌, 因为没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一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故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存在。3 . ( 2 0 1 1年中山检测)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 能证明DNA

14、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C )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菌体内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释放子代噬菌体A. B. C. D. 解析: 题中、是最关键的步骤。因为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 释放出与亲代大小、形状等完全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 从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4 . ( 2 0 1 1年扬州市学业水平测试)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 2P和 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 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

15、次是(A ) I c ICONHC0C COOHH HA.、 B.、 C.、 D.、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用叩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 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在DNA中只有磷酸含有P元素, 在蛋白质中S元素在R基上也就是图中的。5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 经病毒重建形成“ 杂交病毒”丙, 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 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D )甲病毒 丙病毒 乙病毒A ACDA B CD解析: “ 杂交病毒”丙的蛋白质外壳来自甲病毒, 核酸来自于乙病毒。丙在侵染植物细胞时, 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 只有核酸进入植物细胞, 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乙病毒的核酸在植物细

16、胞内可以大量地指导合成乙病毒。6 . 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 )A.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C.豌豆杂交实验D.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解析: 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RNA.通过侵染实验证明RNA起遗传物质作用; 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病毒; 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是真核生物核内基因的传递规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7 .( 原创题) 下图中甲、乙、丙生物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实验材料,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O O甲 乙 丙A.甲生物有多糖类的荚膜, 没有毒性B .乙生物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

17、是粗糙的C.丙生物的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RNA和蛋白质D.甲、乙、丙生物都可以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活解析: 根据荚膜的有无可以判断出甲为S型肺炎双球菌. 乙为R型肺炎双球菌, 丙为噬菌体。S型肺炎双球菌有多糖类的英膜, 有毒性, 选项A错误;R型肺炎双球菌没有多糖类的英膜, 所以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 选项B正确; 噬菌体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DNA和蛋白质, 选项C错误; 噬菌体是寄生的, 不能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 选项D错误。8.( 原创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如果对叱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甲组) 不进行搅拌、叩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 乙组) 保温时间

18、过长, 则分别会出现什么异常结果(A )A.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B.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C.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D.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解析: 两组实验的正常现象是: 甲组中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 乙组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如果对甲组没有进行搅拌, 则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和细菌一起经离心进入沉淀物, 导致沉淀物放射性较强。如果乙组中的保温时间过长, 则感染了噬菌体的细菌会裂解, 释放出其中的子

19、代噬菌体, 经搅拌、离心后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二、非选择题9. 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请回答: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 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小鼠将,原因是_。(2 ) 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可选用下列哪一组()A. C和 十氏叱和午c. c 和PDTS 和 1 80 分析图B 可以看出,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解析: (1 )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结论,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 R 型细菌混合后, 可使无毒的R 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小鼠将死亡

20、。 蛋白质含有S,不含P,核酸含有P 而不含S,因此可用1 5s 和 叩 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3 ) 分析图B 可知, 加入S 型细菌DNA,无毒的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了 S 型细菌的性状, 这说明S 型细菌的DNA进入了 R 型细菌中,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 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 (1 ) 死 亡 S 型细菌的DNA将 R 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 型细菌, 使小鼠死亡(2 ) B(3 ) 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三、拓展题1 0 . 在噬菌

21、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 分别用同位素 P、3 2 P和 * S、3 5s 作了如下标记:噬菌体大肠杆菌DNA或脱氧核普酸32P31P蛋白质或氨基酸燹S35s此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子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大肠杆菌的特性均相同, 请分析:(1 ) 子代噬菌体的DNA分 子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2 ) 子 代 噬 菌 体 的 蛋 白 质 外 壳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3 ) 此实验结果证明了解析: 用含叩DNA、& S 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 噬菌体把DNA注入大肠杆菌内, 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然后在自身的含:i2P 的

22、DNA的指导下, 利用大肠杆菌中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大肠杆菌内的原料含有3 1P 和% , 故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既含有原亲本的 P,又含有大肠杆菌中的叩, 而蛋白质只含有大肠杆菌的力 。答案: 呻 和 P 噬菌体的DNA( 含用) 进入大肠杆菌内, 利用大肠杆菌的脱氧核苔酸( 含叩) 合成自身的DNA(2 ) 为 S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含 S) 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3 ) DNA是遗传物质第3章 基 因 的 本 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 ,2 ,7,9(中)2.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 ,4 ,7,8,1 0

23、 (中)3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6一 、选择题L S型细菌具有多糖类荚膜,R型细菌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A.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 能产生一些具荚膜的细菌B.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 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1) .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蛋白质, 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解析: 只有S型细菌的遗传物质DNA才可以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出S型细菌的某些性状, 产生具有英膜的细菌。2 . ( 2 0 1 2年石家庄月考)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 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1、2

24、、3、4四支试管中, 依次加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 经过培养, 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的是(D )C.仅 2、3 和 4 D. 1、2、3 和 4解析:2、3、4三支试管内只有R型细菌因为没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一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故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存在。3 . ( 2 0 1 1年中山检测)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 能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C )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菌体内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新合成的DNA和蛋白

25、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释放子代噬菌体A. B. C. D. 解析: 题中、是最关键的步骤。因为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 释放出与亲代大小、形状等完全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 从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4 . ( 2 0 1 1年扬州市学业水平测试)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aP和为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 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A )A. 、 I I CONH C 0 C COOHH HB. 、 C. 、 D. 、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用叩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

26、“ 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在DNA中只有磷酸含有P元素, 在蛋白质中S元素在R基上也就是图中的。5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 经病毒重建形成“ 杂交病毒”丙, 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 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D )解析: “ 杂交病毒”丙的蛋白质外壳来自甲病毒, 核酸来自于乙病毒。丙在侵染植物细胞时, 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 只有核酸进入植物细胞, 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乙病毒的核酸在植物细胞内可以大量地指导合成乙病毒。6 . 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 )A.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C.豌豆杂交实验D.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解析: 烟草花叶

27、病毒的核酸是RNA.通过侵染实验证明RNA起遗传物质作用; 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病毒; 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是真核生物核内基因的传递规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7 . (原创题) 下图中甲、乙、丙生物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实验材料,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甲 乙 丙A.甲生物有多糖类的英膜, 没有毒性B .乙生物没有多糖类的英膜, 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C.丙生物的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RNA和蛋白质D.甲、乙、丙生物都可以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活解析: 根据英膜的有无可以判断出甲为S型肺炎双球菌, 乙为R型肺炎双球菌,

28、丙为噬菌体。S型肺炎双球菌有多糖类的荚膜, 有毒性, 选项A错误;R型肺炎双球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所以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 选项B正确; 噬菌体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DNA和蛋白质, 选项C错误; 噬菌体是寄生的. 不能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 选项I )错误。8.( 原创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如果对叱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甲组) 不进行搅拌、*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 乙组) 保温时间过长, 则分别会出现什么异常结果(A )A.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B.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

29、性C.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I )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解析: 两组实验的正常现象是: 甲组中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 乙组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如果对甲组没有进行搅拌, 则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和细菌一起经离心进入沉淀物, 导致沉淀物放射性较强。如果乙组中的保温时间过长, 则感染了噬菌体的细菌会裂解, 释放出其中的子代噬菌体, 经搅拌、离心后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二、非选择题9. 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请回答:(1)分析图A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有毒的S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型

30、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小鼠将,原因是_。(2)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可选用下列哪一组()A. C 和0B.% 和叩C. C 和 MpD.S 和,80(3)分析图B可以看出,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解析: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结论, 分析图A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型细菌混合后, 可使无毒的R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 小鼠将死亡。 蛋白质含有S ,不含P,核酸含有P而不含S ,因此可用S和 叩 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分析图B可知, 加入S型细菌DNA,无毒的R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了 S型细菌的性状, 这说

31、明S型细菌的DNA进入了 R型细菌中,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 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1 )死 亡S型细菌的DNA将R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型细菌, 使小鼠死亡(2)B(3)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三 、拓展题io .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 分别用同位素叩 、蚱 和 %、35s作了如下标记:噬菌体大肠杆菌DNA或脱氧核苦酸32P31P蛋白质或氨基酸为35s此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子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大肠杆菌的特性均相同, 请分析:(1)子代噬菌体

32、的DNA分子中含有的上述同位素是_ _ _ _ _ _ _, 原因是(2)子 代 噬 菌 体 的 蛋 白 质 外 壳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3)此实验结果证明了解析:用含”PDNA、为 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 噬菌体把DNA注入大肠杆菌内, 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然后在自身的含 P的DNA的指导下, 利用大肠杆菌中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大肠杆菌内的原料含有4和35S,故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既含有原亲本的2P,又含有大肠杆菌中的叩, 而蛋白质只含有大肠杆菌的阳。答案:(1)32P和 P噬菌体的DNA ( 含 进 入 大 肠 杆 菌 内 , 利

33、用大肠杆菌的脱氧核甘酸( 含叩) 合成自身的DNA(2)MS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含用) 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3)DNA是遗传物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 ,2 ,7,9( 中)2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 ,4 ,7,8,1 0 ( 中)3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6一、选择题L S 型细菌具有多糖类英膜, R 型细菌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 能产生一些具荚膜的细菌B.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 不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C. 培养R 型

34、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D.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蛋白质, 不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解析:只有S 型细菌的遗传物质DNA才可以使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出S 型细菌的某些性状, 产生具有英膜的细菌.2 . ( 2 0 1 2 年石家庄月考)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 在培养有R 型细菌的1 、2 、3 、4四支试管中, 依次加入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 DNA酶、蛋白质、多糖, 经过培养, 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的是 ( D )A. 仅 3 和 4 B. 仅 1 、3 和 4C. 仅 2 、3 和 4 D. 1 、2 、3 和 4

35、解析:2 、3 、4三支试管内只有R 型细菌, 因为没有S 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一部分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 故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存在。3 . ( 2 0 1 1 年中山检测)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 能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C )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菌体内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释放子代噬菌体A. B. C. D. 解析:题中、是最关键的步骤。因为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 释放出与亲代大小、形状等完

36、全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 从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4 . ( 2 0 1 1 年扬州市学业水平测试)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阳 和3 SS 标记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 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 ) I ICONHC(5)C COOHH HA. 、 B. 、 C. 、 D. 、解析:赫尔希和蔡斯用CP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 :*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在 DNA中只有磷酸含有P元素, 在蛋白质中S 元素在R 基上也就是图中的。5.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 经病毒重建形成“ 杂交病毒

37、”丙, 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 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D )解析: “ 杂交病毒”丙的蛋白质外壳来自甲病毒, 核酸来自于乙病毒。丙在侵染植物细胞时, 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 只有核酸进入植物细胞, 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乙病毒的核酸在植物细胞内可以大量地指导合成乙病6. 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 )A.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C. 豌豆杂交实验D.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解析: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RNA,通过侵染实验证明RNA起遗传物质作用; 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病毒; 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是真核生物核内基因的传递规律; 肺炎双球菌

38、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7 . ( 原创题) 下图中甲、乙、丙生物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实验材料,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CD CD A甲 乙丙A. 甲生物有多糖类的荚膜, 没有毒性B . 乙生物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C. 丙生物的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RNA和蛋白质D. 甲、乙、丙生物都可以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活解析:根据荚膜的有无可以判断出甲为S 型肺炎双球菌, 乙为R 型肺炎双球菌, 丙为噬菌体。S 型肺炎双球菌有多糖类的英膜, 有毒性, 选项A 错误; R 型肺炎双球菌没有多糖类的英膜, 所以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

39、面是粗糙的, 选项B 正确; 噬菌体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DNA和蛋白质. 选项C 错误; 噬菌体是寄生的. 不能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 选项D 错误。8 . ( 原创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如果对 S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甲组) 不进行搅拌、叩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 乙组) 保温时间过长, 则分别会出现什么异常结果( A )A.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B.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C.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D.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

40、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解析: 两组实验的正常现象是: 甲组中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 乙组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如果对甲组没有进行搅拌, 则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和细菌一起经离心进入沉淀物, 导致沉淀物放射性较强。如果乙组中的保温时间过长, 则感染了噬菌体的细菌会裂解, 释放出其中的子代噬菌体, 经搅拌、离心后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二、非选择题9 . 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请回答:AB(1 )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 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小鼠将,原因是_。(2 ) 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可

41、选用下列哪一组()A. C和 及 % 和 叩C. C 和叩 D. S 和,80(3 ) 分析图1 3 可以看出,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解析: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结论,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 R 型细菌混合后, 可使无毒的R 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小鼠将死亡。(2 ) 蛋白质含有S,不含P,核酸含有P 而不含S,因此可用叱 和 叩 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分析图B 可知, 加入S 型细菌DNA,无毒的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了 S 型细菌的性状, 这说明S 型细菌的DNA进入了 R 型细菌中,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

42、制, 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 死 亡 S 型细菌的DNA将 R 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 型细菌, 使小鼠死亡(2 ) B 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三 、拓展题1 0 . 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 分别用同位素小 、呼 和 S、为作了如下标记:噬菌体大肠杆菌DNA或脱氧核甘酸3 2P31P蛋白质或氨基酸Ms35s此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子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大肠杆菌的特性均相同, 请分析:(1 ) 子代噬菌体的DNA分 子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43、位 素 是 . 原因是(2 ) 子 代 噬 菌 体 的 蛋 白 质 外 壳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3 ) 此实验结果证明了解析: 用含那DNA、& S 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 噬菌体把DNA注入大肠杆菌内, 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然后在自身的含aP的 DNA的指导下, 利用大肠杆菌中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 而大肠杆菌内的原料含有 叩和, 5S,故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既含有原亲本的:1 2P,又含有大肠杆菌中的叩, 而蛋白质只含有大肠杆菌的 为 。答案: 叩 和 叩 噬菌体的DNA ( 含,2P) 进入大肠杆菌内, 利用大肠杆菌的脱氧核昔酸(

44、含 P) 合成自身的DNA( 2 ) S 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含%)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3 ) DNA是遗传物质第3章 基 因 的 本 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 ,2 , 7,9( 中)2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 , 4 , 7,8, 1 0 ( 中)3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6一、选择题L S型细菌具有多糖类荚膜,R型细菌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A.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 能产生一些具英膜的细菌B.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 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培养R型活细菌

45、时加S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D.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蛋白质, 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解析: 只有S型细菌的遗传物质DNA才可以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出S型细菌的某些性状, 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2 . ( 2 0 1 2年石家庄月考)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 在培养有R型细 菌 的1、2、3、4四支试管中. 依次加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 经过培养, 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的是 (D )A.仅3和4 B.仅1、3和4C.仅 2、3 和 4 D. 1、2、3 和 4解析:2、3、4三支试管内只有R型细菌, 因为没有S型细菌的

46、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一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故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存在3 . ( 2 0 1 1年中山检测)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 能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C )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菌体内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释放子代噬菌体A. B. C. D. 解析: 题中、是最关键的步骤. 因为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 释放出与亲代大小、形状等完全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

47、, 从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4 . ( 2 0 1 1年扬州市学业水平测试)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 2P和 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 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A ) I I CONH C C COOHH HA.、 B.、 C.、 D.、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用a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 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在DNA中只有磷酸含有P元素, 在蛋白质中S元素在R基上也就是图中的。5.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 经病毒重建形成“ 杂交病毒”丙, 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 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D )甲病毒丙病毒乙病毒A

48、A C D A B CD解析: “ 杂交病毒”丙的蛋白质外壳来自甲病毒, 核酸来自于乙病毒。丙在侵染植物细胞时, 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 只有核酸进入植物细胞, 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乙病毒的核酸在植物细胞内可以大量地指导合成乙病6. 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 )A.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氏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C. 豌豆杂交实验1)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解析: 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RNA,通过侵染实验证明RNA起遗传物质作用; 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病毒; 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是真核生物核内基因的传递规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7 . ( 原创题)

49、 下图中甲、乙、丙生物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实验材料,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甲 乙 丙A. 甲生物有多糖类的荚膜, 没有毒性B . 乙生物没有多糖类的英膜, 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C. 丙生物的组成成分简单只有RNA和蛋白质D. 甲、乙、丙生物都可以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活解析: 根据英膜的有无可以判断出甲为S 型肺炎双球菌, 乙为R 型肺炎双球菌, 丙为噬菌体。S 型肺炎双球菌有多糖类的荚膜, 有毒性, 选项A 错误; R 型肺炎双球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所以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 选项B 正确: 噬菌体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DNA和蛋

50、白质, 选项C 错误; 噬菌体是寄生的, 不能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 选项D 错误。8 . ( 原创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如果对叱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甲组) 不进行搅拌、叩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 乙组) 保温时间过长, 则分别会出现什么异常结果( A )A.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B.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C.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D.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解析: 两组实验的正常现象是: 甲组中的放射性

51、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 乙组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如果对甲组没有进行搅拌, 则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和细菌一起经离心进入沉淀物, 导致沉淀物放射性较强。如果乙组中的保温时间过长, 则感染了噬菌体的细菌会裂解, 释放出其中的子代噬菌体, 经搅拌、离心后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二、非选择题9 . 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请回答: 分 析 图 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 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小鼠将,原因是_o( 2 ) 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可选用下列哪一组()A. 气 和 % B. S和屹PC. C 和PD.% 和80

52、分 析 图B可以看出,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解析: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结论, 分析图A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型细菌混合后, 可使无毒的R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 小鼠将死亡。(2)蛋白质含有S ,不含P,核酸含有P而不含S ,因此可用S和却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3)分析图B可知, 加入S型细菌DNA,无毒的R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了 S型细菌的性状, 这说明S型细菌的DNA进入了 R型细菌中,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 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

53、。答案: 死 亡S型细菌的DNA将R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型细菌, 使小鼠死亡(2)B 设 法 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三、拓展题10. 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 分别用同位素叩、P和 弋 、 作 了 如 下 标 记 :噬菌体大肠杆菌DNA或脱氧核昔酸32P31P蛋白质或氨基酸32s35s此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子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大肠杆菌的特性均相同, 请分析:(1)子代噬菌体的DNA分 子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2)子 代 噬 菌 体 的 蛋 白 质 外 壳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3)

54、此实验结果证明了解析: 用含却DNA、为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 噬菌体把DNA注入大肠杆菌内, 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然后在自身的含32P的DNA的指导下, 利用大肠杆菌中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大肠杆菌内的原料含有 P和*, 故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既含有原亲本的“ P,又含有大肠杆菌中的叩, 而蛋白质只含有大肠杆菌的S。答案: 叩 和 叩 噬菌体的DNA( 含支P)进入大肠杆菌内, 利用大肠杆菌的脱氧核昔酸( 含叩)合成自身的DNA( 2 ) S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含”S)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3)DNA是遗传物质第3章 基 因 的 本 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

55、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2, 7, 9 (中)2.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 4,7,8, 10(中)3.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6一、选择题1.S型细菌具有多糖类荚膜,R型细菌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A .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 能产生一些具荚膜的细菌B.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 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D.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蛋白质, 不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解析: 只有S型细菌的遗传物质DNA才可以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出S型细菌的某些性

56、状, 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2 . ( 2 0 1 2年石家庄月考)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 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1、2、3、4四支试管中, 依次加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 、蛋白质、多糖, 经过培养, 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的是(D )A.仅3和4 B.仅1、3和4C.仅 2、3 和 4 D. 1、2、3 和 4解析:2、3、4三支试管内只有R型细菌, 因为没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一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故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存在。3 . ( 2 0 1 1年中山检测)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

57、 能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C )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菌体内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释放子代噬菌体A. B. C. D. 解析: 题中、是最关键的步骤. 因为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 释放出与亲代大小、形状等完全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 从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4 . ( 2 0 1 1年扬州市学业水平测试)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呼 和 小 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 在下图中标记

58、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A )(4) I ICONHC 0C COOHH HA.、 B.、 C.、 D.、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用,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 *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在DNA中只有磷酸含有P元素, 在蛋白质中S元素在R基上也就是图中的。5.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 经病毒重建形成“ 杂交病毒”丙, 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 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D )解析: “ 杂交病毒”丙的蛋白质外壳来自甲病毒, 核酸来自于乙病毒。丙在侵染植物细胞时, 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 只有核酸进入植物细胞, 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乙病毒的核酸在植物细胞内可以大量地指导合成

59、O甲乙病毒。6. 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 )A.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C.豌豆杂交实验D.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解析: 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RNA,通过侵染实验证明RNA起遗传物质作用; 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病毒;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是真核生物核内基因的传递规律;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7 . (原创题) 下图中甲、乙、丙生物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实验材料,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CD A乙 丙A.甲生物有多糖类的荚膜, 没有毒性B .乙生物没有多糖类的英膜, 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C.丙生物的组成成

60、分简单, 只有RNA和蛋白质D.甲、乙、丙生物都可以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活解析: 根据英膜的有无可以判断出甲为S型肺炎双球菌, 乙为R型肺炎双球菌, 丙为噬菌体。S型肺炎双球菌有多糖类的荚膜, 有毒性, 选项A错误;R型肺炎双球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所以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 选项B正确; 噬菌体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DNA和蛋白质, 选项C错误;噬菌体是寄生的, 不能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 选项D错误。8 . (原创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如果对3 5s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甲组) 不进行搅拌、叩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 乙组) 保温时间过长, 则分别会出现

61、什么异常结果(A )A.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B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C.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D.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解析: 两组实验的正常现象是: 甲组中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 乙组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如果对甲组没有进行搅拌, 则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和细菌一起经离心进入沉淀物, 导致沉淀物放射性较强。如果乙组中的保温时间过长, 则感染了噬菌体的细菌会裂解, 释放出其中的子代噬菌体, 经搅拌

62、、离心后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二、非选择题9. 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请回答:A B分析图A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有毒的S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小鼠将,原因是_。( 2 )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可选用下列哪一组()A. C和 0 B. %和却C. C 和 MpD.力 和 1 80( 3 )分析图B可以看出,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解析:( 1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结论, 分析图A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型细菌混合后, 可使无毒的R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 小鼠将死亡。 蛋白质含有S

63、,不含P,核酸含有P而不含S,因此可用:BS和 叩 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分析图B可知. 加入S型细菌DNA,无毒的R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了 S型细菌的性状, 这说明S型细菌的DNA进入了 R型细菌中,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 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 死 亡S型细菌的DNA将R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型细菌, 使小鼠死亡(2)B(3)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三、拓展题10.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 分别用同位素叩、呼 和 卞 、3ss作了如下标记:

64、噬菌体大肠杆菌DNA或脱氧核甘酸32P31P蛋白质或氨基酸32 s35s此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子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大肠杆菌的特性均相同, 请分析:子代噬菌体的DNA分 子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2)子 代 噬 菌 体 的 蛋 白 质 外 壳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3)此实验结果证明了解析: 用含WPDNA、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 噬菌体把DNA注入大肠杆菌内, 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然后在自身的含 午的DNA的指导下, 利用大肠杆菌中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大肠杆菌内的原料含有 P和S ,故子代噬菌体的

65、DNA中既含有原亲本的师, 又含有大肠杆菌中的叩, 而蛋白质只含有大肠杆菌的S。答案: 32P和 P噬菌体的DNA ( 含* ) 进入大肠杆菌内, 利用大肠杆菌的脱氧核昔酸( 含P)合成自身的DNA(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含%)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3)DNA是遗传物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2, 7, 9 (中)2.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 4,7,80(中)3.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6一、选择题1.S型细菌具有多糖类荚膜,R型细菌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A .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 能产生

66、一些具英膜的细菌B.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 不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C.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D.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蛋白质, 不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解析: 只有S型细菌的遗传物质DNA才可以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出S型细菌的某些性状, 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2. (2012年石家庄月考)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 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1、2、3、4四支试管中, 依次加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 经过培养, 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的是(D )A.仅3和4 B.仅1、3和4C.仅 2、3

67、 和 4 D. 1、2、3 和 4解析:2、3、4三支试管内只有R型细菌, 因为没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 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一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故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存在。3 . ( 2 0 1 1年中山检测)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 能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C )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菌体内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释放子代噬菌体A. B. C. D. 解析: 题中、是最关键的步骤.因为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 释放

68、出与亲代大小、形状等完全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 从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4 . ( 2 0 1 1年扬州市学业水平测试)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 2P和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 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A ) I ICONHC(5)C COOHH HA.、 B.、 C.、 D.、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用加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在DNA中只有磷酸含有P元素, 在蛋白质中S元素在R基上也就是图中的。5 .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 经病毒重建形成“ 杂交病毒”丙, 用

69、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 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D )解析: “ 杂交病毒”丙的蛋白质外壳来自甲病毒, 核酸来自于乙病毒。丙在侵染植物细胞时, 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 只有核酸进入植物细胞, 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乙病毒的核酸在植物细胞内可以大量地指导合成乙病毒“6 . 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A )A.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C.豌豆杂交实验D.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O解析: 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RNA,通过侵染实验证明RNA起遗传物质作用; 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病毒; 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是真核生物核内基因的传递规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70、证明DNA是遗传物质。7 . ( 原创题) 下图中甲、乙、丙生物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实验材料,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CD A甲乙丙A. 甲生物有多糖类的荚膜, 没有毒性B . 乙生物没有多糖类的英膜, 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C. 丙生物的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RNA和蛋白质D. 甲、乙、丙生物都可以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活解析: 根据英膜的有无可以判断出甲为S 型肺炎双球菌, 乙为R 型肺炎双球菌, 丙为噬菌体。S 型肺炎双球菌有多糖类的荚膜, 有毒性, 选项A 错误; R 型肺炎双球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所以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 选

71、项B 正确: 噬菌体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DNA和蛋白质, 选项C 错误; 噬菌体是寄生的, 不能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 选项D 错误。8 . ( 原创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如果对3 5s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甲组) 不进行搅拌、笛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 乙组) 保温时间过长, 则分别会出现什么异常结果( A )A.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B .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C.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D.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沉淀物中

72、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解析: 两组实验的正常现象是: 甲组中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 乙组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如果对甲组没有进行搅拌, 则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和细菌一起经离心进入沉淀物, 导致沉淀物放射性较强。如果乙组中的保温时间过长, 则感染了噬菌体的细菌会裂解, 释放出其中的子代噬菌体, 经搅拌、离心后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二、非选择题9. 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请回答: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 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小鼠将.原因是_1( 2 ) 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可选用下列哪一组()A.

73、“ C 和 % B . % 和 3 2PC. C 和 邓 1) . % 和 1 80( 3 ) 分析图B 可以看出,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解析: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结论,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 R 型细菌混合后, 可使无毒的R 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小鼠将死亡。 蛋白质含有S,不含P,核酸含有P 而不含S,因此可用 S和 叩 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分析图B 可知, 加入S 型细菌DNA,无毒的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了 S 型细菌的性状, 这说明S 型细菌的DNA进入了 R 型细菌中,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

74、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 ( 1 ) 死 亡 S 型细菌的DNA将 R 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 型细菌, 使小鼠死亡( 2 ) B( 3 ) 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三、拓展题1 0 . 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 分别用同位素 P、郑和工S 、 S作了如下标记:噬菌体大肠杆菌DNA或脱氧核昔酸32P31P蛋白质或氨基酸%35s此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子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大肠杆菌的特性均相同, 请分析:( D 子代噬菌体的DNA分 子 中 含 有 的

75、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2 ) 子 代 噬 菌 体 的 蛋 白 质 外 壳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_ 。( 3 ) 此实验结果证明了解析: 用 含 叩 DNA、3 2S 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 噬菌体把DNA注入大肠杆菌内, 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然后在自身的含:, 2P 的 DNA的指导下, 利用大肠杆菌中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大肠杆菌内的原料含有叩和J5S,故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既含有原亲本的:aP,又含有大肠杆菌中的 P,而蛋白质只含有大肠杆菌的答案: ( 1 严P 和 叩 噬菌体的DNA( 含 进 入 大 肠 杆 菌

76、内 , 利用大肠杆菌的脱氧核甘酸( 含叩) 合成自身的DNA( 2 ) S 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含, 2S) 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 3 ) DNA是遗传物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 ,2 , 7, 9 ( 中)2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 ,4 ,7,8,1 0 ( 中)3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6一、选择题L S 型细菌具有多糖类荚膜, R 型细菌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 能产生一些具荚膜的细菌B.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 不

77、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D.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蛋白质, 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解析: 只有S 型细菌的遗传物质DNA才可以使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出S 型细菌的某些性状, 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2 . ( 2 0 1 2 年石家庄月考)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 在培养有R 型细菌的1 、2 、3 、4四支试管中, 依次加入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 DNA酶 、蛋白质、多糖, 经过培养, 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的是( D )A. 仅 3 和 4 B. 仅 1 、3 和 4C. 仅 2 、3 和

78、 4 D. 1 、2 、3 和 4解析:2 、3 、4三支试管内只有R 型细菌, 因为没有S 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 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一部分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 故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存在。3 . ( 2 0 1 1 年中山检测)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 能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 C )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菌体内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释放子代噬菌体A. B. C. D. 解析: 题中、是最关键的步骤.因为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

79、细菌的外面; 释放出与亲代大小、形状等完全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 从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4 . ( 2 0 1 1 年扬州市学业水平测试)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呼 和标记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 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 ) I八I CONH C 0 C COOHH HA. 、 B. 、 C. 、 D. 、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用午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 $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在 DNA中只有磷酸含有P元素, 在蛋白质中S 元素在R 基上也就是图中的。5 .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

80、病毒, 经病毒重建形成“ 杂交病毒”丙, 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 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D )解析: “ 杂交病毒”丙的蛋白质外壳来自甲病毒, 核酸来自于乙病毒。丙在侵染植物细胞时, 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 只有核酸进入植物细胞, 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乙病毒的核酸在植物细胞内可以大量地指导合成乙病毒.6 . 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 )A.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C. 豌豆杂交实验D.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解析: 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RNA,通过侵染实验证明RNA起遗传物质作用; 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病毒; 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

81、是真核生物核内基因的传递规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7 . ( 原创题) 下图中甲、乙、丙生物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实验材料,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O O X甲 乙 丙A. 甲生物有多糖类的荚膜, 没有毒性B . 乙生物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C. 丙生物的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RNA和蛋白质D. 甲、乙、丙生物都可以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活解析: 根据荚膜的有无可以判断出甲为S 型肺炎双球菌, 乙为R 型肺炎双球菌, 丙为噬菌体。S 型肺炎双球菌有多糖类的荚膜, 有毒性, 选项A 错误; R 型肺炎双球菌没有

82、多糖类的荚膜, 所以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 选项B 正确: 噬菌体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DNA和蛋白质, 选项( : 错误; 噬菌体是寄生的. 不能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 选项D 错误。8. ( 原创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如果对3 5s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甲组) 不进行搅拌、3 2P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 乙组) 保温时间过长, 则分别会出现什么异常结果( A )A.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B .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C.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

83、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D.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解析: 两组实验的正常现象是: 甲组中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 乙组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如果对甲组没有进行搅拌, 则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和细菌一起经离心进入沉淀物, 导致沉淀物放射性较强。如果乙组中的保温时间过长, 则感染了噬菌体的细菌会裂解, 释放出其中的子代噬菌体, 经搅拌、离心后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二、非选择题9 . 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请回答:( 1 )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 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小鼠将.原因是_。(

84、 2 ) 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可选用下列哪一组()A. C 和和叩C. C 和 知口. 和 |80( 3 ) 分析图B 可以看出,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解析: ( 1 )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结论,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 R 型细菌混合后, 可使无毒的R 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小鼠将死亡。 蛋白质含有S,不含P,核酸含有P 而不含S,因此可用为S和 叩 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分析图B 可知, 加入S 型细菌DNA,无毒的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了 S 型细菌的性状, 这说明S 型细

85、菌的DNA进入了 R 型细菌中,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 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 死 亡 S 型细菌的DNA将 R 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 型细菌, 使小鼠死亡( 2 ) B( 3 ) 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三、拓展题1 0 . 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 分别用同位素叩 、W和 s、3 5s 作了如下标记:噬菌体大肠杆菌DNA或脱氧核昔酸32P31P蛋白质或氨基酸用35s此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子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大肠杆菌的特性均相同, 请分析:(

86、 1 ) 子代噬菌体的DNA分 子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2 ) 子 代 噬 菌 体 的 蛋 白 质 外 壳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_ 。( 3 ) 此实验结果证明了解析:用含W D N A 、却 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 噬菌体把DNA注入大肠杆菌内, 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然后在自身的含 p 的 DNA的指导下, 利用大肠杆菌中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大肠杆菌内的原料含有 P 和 叱 , 故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既含有原亲本的: , 2P,又含有大肠杆菌中的 P,而蛋白质只含有大肠杆菌的褥 。答案: 叩 和 叩

87、 噬菌体的DNA( 含支P) 进入大肠杆菌内, 利用大肠杆菌的脱氧核昔酸( 含 叩) 合成自身的DNA( 2 )3 5S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含 % ) 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 3 ) DNA是遗传物质第3章 基 因 的 本 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 ,2 ,7,9( 中)2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 , 4 ,7,8,1 0 ( 中)3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6一、选择题1 . S型细菌具有多糖类荚膜, R 型细菌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 能产生一些具英膜的细

88、菌B.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 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D.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蛋白质, 不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解析:只有S 型细菌的遗传物质DNA才可以使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出S 型细菌的某些性状, 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2 . ( 2 0 1 2 年石家庄月考)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 在培养有R 型细菌的1 、2 、3 、4四支试管中, 依次加入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 DNA酶、蛋白质、多糖, 经过培养, 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的是 ( D )A.

89、 仅 3 和 4 B. 仅 1 、3 和 4C. 仅 2 、3 和 4 D. 1 、2 、3 和 4解析:2 、3 、4三支试管内只有R 型细菌, 因为没有S 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 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一部分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 故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存在。3 . ( 2 0 1 1 年中山检测)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 能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 C )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菌体内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释放子代噬菌体A. B. C. D. 解析: 题中

90、、是最关键的步骤.因为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 释放出与亲代大小、形状等完全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 从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4 . ( 2 0 1 1 年扬州市学业水平测试)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呼 和标记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 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 ) I八I CONH C 0 C COOHH HA. 、 B. 、 C. 、 D. 、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用午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 $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在 DNA中只有磷酸含有P元素, 在

91、蛋白质中S 元素在R 基上也就是图中的。5 .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 经病毒重建形成“ 杂交病毒”丙, 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 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D )解析: “ 杂交病毒”丙的蛋白质外壳来自甲病毒, 核酸来自于乙病毒。丙在侵染植物细胞时, 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 只有核酸进入植物细胞, 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乙病毒的核酸在植物细胞内可以大量地指导合成乙病毒.6 . 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 )A.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C. 豌豆杂交实验D.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解析: 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RNA,通过侵染实验证明RNA起遗传物

92、质作用; 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病毒; 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是真核生物核内基因的传递规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7 . ( 原创题) 下图中甲、乙、丙生物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实验材料,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O O X甲 乙 丙A. 甲生物有多糖类的荚膜, 没有毒性B . 乙生物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C. 丙生物的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RNA和蛋白质D. 甲、乙、丙生物都可以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活解析: 根据荚膜的有无可以判断出甲为S 型肺炎双球菌, 乙为R 型肺炎双球菌, 丙为噬菌体。S 型肺炎双球

93、菌有多糖类的荚膜, 有毒性, 选项A 错误; R 型肺炎双球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所以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 选项B 正确: 噬菌体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DNA和蛋白质, 选项( : 错误; 噬菌体是寄生的. 不能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 选项D 错误。8. ( 原创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如果对3 5s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甲组) 不进行搅拌、3 2P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 乙组) 保温时间过长, 则分别会出现什么异常结果( A )A.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B .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

94、较强的放射性C.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D.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解析: 两组实验的正常现象是: 甲组中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 乙组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如果对甲组没有进行搅拌, 则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和细菌一起经离心进入沉淀物, 导致沉淀物放射性较强。如果乙组中的保温时间过长, 则感染了噬菌体的细菌会裂解, 释放出其中的子代噬菌体, 经搅拌、离心后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二、非选择题9 . 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请回答:( 1 )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有毒的S 型

95、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 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小鼠将.原因是_。( 2 ) 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可选用下列哪一组()A. C 和和叩C. C 和 知口. 和 |80( 3 ) 分析图B 可以看出,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解析: ( 1 )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结论,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 R 型细菌混合后, 可使无毒的R 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小鼠将死亡。 蛋白质含有S,不含P,核酸含有P 而不含S,因此可用为S和 叩 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分析图B 可知, 加入S 型细菌DNA,无毒

96、的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了 S 型细菌的性状, 这说明S 型细菌的DNA进入了 R 型细菌中,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 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 死 亡 S 型细菌的DNA将 R 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 型细菌, 使小鼠死亡( 2 ) B( 3 ) 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三、拓展题1 0 . 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 分别用同位素叩 、W和 s、3 5s 作了如下标记:噬菌体大肠杆菌DNA或脱氧核昔酸32P31P蛋白质或氨基酸用35s此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子

97、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大肠杆菌的特性均相同, 请分析:( 1 ) 子代噬菌体的DNA分 子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2 ) 子 代 噬 菌 体 的 蛋 白 质 外 壳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_ 。( 3 ) 此实验结果证明了解析: 用含W D N A 、却 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 噬菌体把DNA注入大肠杆菌内, 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然后在自身的含 p 的 DNA的指导下, 利用大肠杆菌中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大肠杆菌内的原料含有 P 和 叱 , 故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既含有原亲本的: , 2P,又含

98、有大肠杆菌中的 P,而蛋白质只含有大肠杆菌的褥 。答案: 叩 和 叩 噬菌体的DNA( 含支P) 进入大肠杆菌内, 利用大肠杆菌的脱氧核昔酸( 含 叩) 合成自身的DNA( 2 )3 5S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含 % ) 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 3 ) DNA是遗传物质第3章 基 因 的 本 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 ,2 ,7,9( 中)2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 , 4 ,7,8,1 0 ( 中)3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6一、选择题1 . S型细菌具有多糖类荚膜, R 型细菌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

99、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 能产生一些具英膜的细菌B.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 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D.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蛋白质, 不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解析: 只有S 型细菌的遗传物质DNA才可以使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出S 型细菌的某些性状, 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2 . ( 2 0 1 2 年石家庄月考)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 在培养有R 型细菌的1 、2 、3 、4四支试管中, 依次加入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 DNA酶、蛋白质、多糖

100、, 经过培养, 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的是 ( D )A. 仅 3 和 4 B. 仅 1 、3 和 4C. 仅 2 、3 和 4 D. 1 、2 、3 和 4解析:2 、3 、4三支试管内只有R 型细菌, 因为没有S 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 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一部分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 故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存在。3 . ( 2 0 1 1 年中山检测)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 能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 C )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菌体内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

101、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释放子代噬菌体A. B. C. D. 解析: 题中、是最关键的步骤.因为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 释放出与亲代大小、形状等完全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 从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4 . ( 2 0 1 1 年扬州市学业水平测试)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呼 和标记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 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 ) I八I CONH C 0 C COOHH HA. 、 B. 、 C. 、 D. 、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用午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

102、用 $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在 DNA中只有磷酸含有P元素, 在蛋白质中S 元素在R 基上也就是图中的。5 .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 经病毒重建形成“ 杂交病毒”丙, 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 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D )解析: “ 杂交病毒”丙的蛋白质外壳来自甲病毒, 核酸来自于乙病毒。丙在侵染植物细胞时, 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 只有核酸进入植物细胞, 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乙病毒的核酸在植物细胞内可以大量地指导合成乙病毒.6 . 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 )A.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C. 豌豆杂交实验D.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

103、实验解析: 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RNA,通过侵染实验证明RNA起遗传物质作用; 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病毒; 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是真核生物核内基因的传递规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7 . ( 原创题) 下图中甲、乙、丙生物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实验材料,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O O X甲 乙 丙A. 甲生物有多糖类的荚膜, 没有毒性B . 乙生物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C. 丙生物的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RNA和蛋白质D. 甲、乙、丙生物都可以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活解析: 根据荚膜的有无可以判断出甲为

104、S 型肺炎双球菌, 乙为R 型肺炎双球菌, 丙为噬菌体。S 型肺炎双球菌有多糖类的荚膜, 有毒性, 选项A 错误; R 型肺炎双球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所以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 选项B 正确: 噬菌体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DNA和蛋白质, 选项( : 错误; 噬菌体是寄生的. 不能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 选项D 错误。8. ( 原创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如果对3 5s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甲组) 不进行搅拌、3 2P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 乙组) 保温时间过长, 则分别会出现什么异常结果( A )A.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

105、的放射性B .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C.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D.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解析: 两组实验的正常现象是: 甲组中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 乙组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如果对甲组没有进行搅拌, 则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和细菌一起经离心进入沉淀物, 导致沉淀物放射性较强。如果乙组中的保温时间过长, 则感染了噬菌体的细菌会裂解, 释放出其中的子代噬菌体, 经搅拌、离心后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二、非选择题9 . 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06、的图解。请回答:( 1 )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 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小鼠将.原因是_。( 2 ) 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可选用下列哪一组()A. C 和和叩C. C 和 知口. 和 |80( 3 ) 分析图B 可以看出,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解析: ( 1 )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结论,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 R 型细菌混合后, 可使无毒的R 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小鼠将死亡。 蛋白质含有S,不含P,核酸含有P 而不含S,因此可用为S和 叩 分别对

107、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分析图B 可知, 加入S 型细菌DNA,无毒的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了 S 型细菌的性状, 这说明S 型细菌的DNA进入了 R 型细菌中,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 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 死 亡 S 型细菌的DNA将 R 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 型细菌, 使小鼠死亡( 2 ) B( 3 ) 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三、拓展题1 0 . 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 分别用同位素叩 、W和 s、3 5s 作了如下标记:噬菌体大肠杆菌D

108、NA或脱氧核昔酸32P31P蛋白质或氨基酸用35s此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子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大肠杆菌的特性均相同, 请分析:( 1 ) 子代噬菌体的DNA分 子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2 ) 子 代 噬 菌 体 的 蛋 白 质 外 壳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_ 。( 3 ) 此实验结果证明了解析: 用含W D N A 、却 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 噬菌体把DNA注入大肠杆菌内, 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然后在自身的含 p 的 DNA的指导下, 利用大肠杆菌中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大肠杆菌内的原料含有

109、P 和 叱 , 故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既含有原亲本的: , 2P,又含有大肠杆菌中的 P,而蛋白质只含有大肠杆菌的褥 。答案: 叩 和 叩 噬菌体的DNA( 含支P) 进入大肠杆菌内, 利用大肠杆菌的脱氧核昔酸( 含 叩) 合成自身的DNA( 2 )3 5S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含 % ) 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 3 ) DNA是遗传物质第3章 基 因 的 本 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 ,2 ,7,9( 中)2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 , 4 ,7,8,1 0 ( 中)3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6一、选择题1 . S型细

110、菌具有多糖类荚膜, R 型细菌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 能产生一些具英膜的细菌B.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 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D.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蛋白质, 不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解析: 只有S 型细菌的遗传物质DNA才可以使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出S 型细菌的某些性状, 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2 . ( 2 0 1 2 年石家庄月考)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 在培养有R 型细菌的1 、2 、3 、4四支试管中, 依

111、次加入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 DNA酶、蛋白质、多糖, 经过培养, 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的是 ( D )A. 仅 3 和 4 B. 仅 1 、3 和 4C. 仅 2 、3 和 4 D. 1 、2 、3 和 4解析:2 、3 、4三支试管内只有R 型细菌, 因为没有S 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 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一部分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 故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存在。3 . ( 2 0 1 1 年中山检测)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 能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 C )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菌体内噬菌体的

112、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释放子代噬菌体A. B. C. D. 解析: 题中、是最关键的步骤.因为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 释放出与亲代大小、形状等完全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 从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4 . ( 2 0 1 1 年扬州市学业水平测试)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呼 和标记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 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 ) I八I CONH C 0 C COOHH HA. 、 B. 、

113、 C. 、 D. 、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用午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 $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在 DNA中只有磷酸含有P元素, 在蛋白质中S 元素在R 基上也就是图中的。5 .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 经病毒重建形成“ 杂交病毒”丙, 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 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D )解析: “ 杂交病毒”丙的蛋白质外壳来自甲病毒, 核酸来自于乙病毒。丙在侵染植物细胞时, 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 只有核酸进入植物细胞, 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乙病毒的核酸在植物细胞内可以大量地指导合成乙病毒.6 . 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 )A. 烟草花叶病毒侵

114、染实验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C. 豌豆杂交实验D.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解析: 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RNA,通过侵染实验证明RNA起遗传物质作用; 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病毒; 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是真核生物核内基因的传递规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7 . ( 原创题) 下图中甲、乙、丙生物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实验材料,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O O X甲 乙 丙A. 甲生物有多糖类的荚膜, 没有毒性B . 乙生物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C. 丙生物的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RNA和蛋白质D. 甲、乙、丙生物都可

115、以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活解析: 根据荚膜的有无可以判断出甲为S 型肺炎双球菌, 乙为R 型肺炎双球菌, 丙为噬菌体。S 型肺炎双球菌有多糖类的荚膜, 有毒性, 选项A 错误; R 型肺炎双球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所以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 选项B 正确: 噬菌体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DNA和蛋白质, 选项( : 错误; 噬菌体是寄生的. 不能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 选项D 错误。8. ( 原创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如果对3 5s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甲组) 不进行搅拌、3 2P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 乙组) 保温时间过长, 则分别会出现什么异常结果(

116、A )A.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B .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C.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D.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解析: 两组实验的正常现象是: 甲组中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 乙组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如果对甲组没有进行搅拌, 则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和细菌一起经离心进入沉淀物, 导致沉淀物放射性较强。如果乙组中的保温时间过长, 则感染了噬菌体的细菌会裂解, 释放出其中的子代噬菌体, 经搅拌、离心

117、后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二、非选择题9 . 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请回答:( 1 )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 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小鼠将.原因是_。( 2 ) 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可选用下列哪一组()A. C 和和叩C. C 和 知口. 和 |80( 3 ) 分析图B 可以看出,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解析: ( 1 )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结论,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 R 型细菌混合后, 可使无毒的R 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小鼠将死亡。

118、蛋白质含有S,不含P,核酸含有P 而不含S,因此可用为S和 叩 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分析图B 可知, 加入S 型细菌DNA,无毒的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了 S 型细菌的性状, 这说明S 型细菌的DNA进入了 R 型细菌中,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 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 死 亡 S 型细菌的DNA将 R 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 型细菌, 使小鼠死亡( 2 ) B( 3 ) 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三、拓展题1 0 . 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

119、 分别用同位素叩 、W和 s、3 5s 作了如下标记:噬菌体大肠杆菌DNA或脱氧核昔酸32P31P蛋白质或氨基酸用35s此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子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大肠杆菌的特性均相同, 请分析:( 1 ) 子代噬菌体的DNA分 子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2 ) 子 代 噬 菌 体 的 蛋 白 质 外 壳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_ 。( 3 ) 此实验结果证明了解析:用含W D N A 、却 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 噬菌体把DNA注入大肠杆菌内, 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然后在自身的含 p 的 DNA的指导下, 利用大肠

120、杆菌中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大肠杆菌内的原料含有 P 和 叱 , 故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既含有原亲本的: , 2P,又含有大肠杆菌中的 P,而蛋白质只含有大肠杆菌的褥 。答案: 叩 和 叩 噬菌体的DNA( 含支P) 进入大肠杆菌内, 利用大肠杆菌的脱氧核昔酸( 含 叩) 合成自身的DNA( 2 )3 5S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含 % ) 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 3 ) DNA是遗传物质第3章 基 因 的 本 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 ,2 ,7,9( 中)2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 , 4 ,7,8,1 0

121、( 中)3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6一、选择题1 . S型细菌具有多糖类荚膜, R 型细菌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 能产生一些具英膜的细菌B.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 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D.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蛋白质, 不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解析:只有S 型细菌的遗传物质DNA才可以使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出S 型细菌的某些性状, 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2 . ( 2 0 1 2 年石家庄月考)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

122、实验中, 在培养有R 型细菌的1 、2 、3 、4四支试管中, 依次加入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 DNA酶、蛋白质、多糖, 经过培养, 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的是 ( D )A. 仅 3 和 4 B. 仅 1 、3 和 4C. 仅 2 、3 和 4 D. 1 、2 、3 和 4解析:2 、3 、4三支试管内只有R 型细菌, 因为没有S 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 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一部分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 故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存在。3 . ( 2 0 1 1 年中山检测)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 能证明DNA分子是遗传

123、物质的关键步骤是( C )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菌体内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释放子代噬菌体A. B. C. D. 解析:题中、是最关键的步骤.因为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 释放出与亲代大小、形状等完全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 从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4 . ( 2 0 1 1 年扬州市学业水平测试)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呼 和标记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 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 )

124、 I八I CONH C 0 C COOHH HA. 、 B. 、 C. 、 D. 、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用午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 $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在 DNA中只有磷酸含有P元素, 在蛋白质中S 元素在R 基上也就是图中的。5 .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 经病毒重建形成“ 杂交病毒”丙, 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 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D )解析: “ 杂交病毒”丙的蛋白质外壳来自甲病毒, 核酸来自于乙病毒。丙在侵染植物细胞时, 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 只有核酸进入植物细胞, 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乙病毒的核酸在植物细胞内可以大量地指导合成乙病毒.6

125、. 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 )A.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C. 豌豆杂交实验D.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解析: 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RNA,通过侵染实验证明RNA起遗传物质作用; 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病毒; 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是真核生物核内基因的传递规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7 . ( 原创题) 下图中甲、乙、丙生物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实验材料,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O O X甲 乙 丙A. 甲生物有多糖类的荚膜, 没有毒性B . 乙生物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C. 丙

126、生物的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RNA和蛋白质D. 甲、乙、丙生物都可以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活解析: 根据荚膜的有无可以判断出甲为S 型肺炎双球菌, 乙为R 型肺炎双球菌, 丙为噬菌体。S 型肺炎双球菌有多糖类的荚膜, 有毒性, 选项A 错误; R 型肺炎双球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所以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 选项B 正确: 噬菌体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DNA和蛋白质, 选项( : 错误; 噬菌体是寄生的. 不能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 选项D 错误。8. ( 原创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如果对3 5s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甲组) 不进行搅拌、3 2P 标记的噬菌

127、体一组 ( 乙组) 保温时间过长, 则分别会出现什么异常结果( A )A.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B .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C.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D.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解析: 两组实验的正常现象是: 甲组中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 乙组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如果对甲组没有进行搅拌, 则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和细菌一起经离心进入沉淀物, 导致沉淀物放射性较强。如果乙组中的保温时间过长, 则感

128、染了噬菌体的细菌会裂解, 释放出其中的子代噬菌体, 经搅拌、离心后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二、非选择题9 . 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请回答:( 1 )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 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小鼠将.原因是_。( 2 ) 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可选用下列哪一组()A. C 和和叩C. C 和 知口. 和 |80( 3 ) 分析图B 可以看出,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解析: ( 1 )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结论,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 R 型细菌混合后, 可使

129、无毒的R 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小鼠将死亡。 蛋白质含有S,不含P,核酸含有P 而不含S,因此可用为S和 叩 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分析图B 可知, 加入S 型细菌DNA,无毒的R 型细菌发生转化,表现了 S 型细菌的性状,这说明S 型细菌的DNA进入了 R 型细菌中,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 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 死 亡 S 型细菌的DNA将 R 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 型细菌, 使小鼠死亡( 2 ) B( 3 ) 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

130、作用三、拓展题1 0 . 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 分别用同位素叩 、W和 s、3 5s 作了如下标记:噬菌体大肠杆菌DNA或脱氧核昔酸32P31P蛋白质或氨基酸用35s此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子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大肠杆菌的特性均相同, 请分析:( 1 ) 子代噬菌体的DNA分 子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原因是( 2 ) 子 代 噬 菌 体 的 蛋 白 质 外 壳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_ 。( 3 ) 此实验结果证明了解析: 用含W D N A 、却 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噬菌体把DNA注入大肠杆菌内, 蛋白质外壳留在外

131、面.然后在自身的含 p 的 DNA的指导下,利用大肠杆菌中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大肠杆菌内的原料含有 P 和 叱 , 故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既含有原亲本的: , 2P,又含有大肠杆菌中的 P,而蛋白质只含有大肠杆菌的褥 。答案: 叩 和 叩 噬菌体的DNA( 含支P) 进入大肠杆菌内, 利用大肠杆菌的脱氧核昔酸( 含 叩) 合成自身的DNA( 2 )3 5S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含 % ) 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 3 ) DNA是遗传物质第3章 基 因 的 本 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 ,2 ,7,9( 中)2 .

132、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 , 4 ,7,8,1 0 ( 中)3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6一、选择题1 . S型细菌具有多糖类荚膜,R 型细菌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能产生一些具英膜的细菌B.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D.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蛋白质,不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解析: 只有S 型细菌的遗传物质DNA才可以使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出S 型细菌的某些性状, 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2 . ( 2

133、0 1 2 年石家庄月考)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 在培养有R 型细菌的1 、2 、3 、4四支试管中,依次加入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 DNA酶、蛋白质、多糖, 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的是 ( D )A. 仅 3 和 4 B. 仅 1 、3 和 4C. 仅 2 、3 和 4 D. 1 、2 、3 和 4解析:2 、3 、4三支试管内只有R 型细菌, 因为没有S 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 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一部分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 故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存在。3 . ( 2 0 1 1 年中山检测) 噬菌体

134、侵染细菌的过程中, 能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 C )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菌体内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释放子代噬菌体A. B. C. D. 解析: 题中、是最关键的步骤.因为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 释放出与亲代大小、形状等完全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 从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4 . ( 2 0 1 1 年扬州市学业水平测试)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呼 和标记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

135、, 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 ) I八I CONH C 0 C COOHH HA. 、 B. 、 C. 、 D. 、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用午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 $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在 DNA中只有磷酸含有P元素, 在蛋白质中S 元素在R 基上也就是图中的。5 .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 经病毒重建形成“ 杂交病毒”丙, 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 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D )解析: “ 杂交病毒”丙的蛋白质外壳来自甲病毒, 核酸来自于乙病毒。丙在侵染植物细胞时, 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 只有核酸进入植物细胞, 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乙病毒的核

136、酸在植物细胞内可以大量地指导合成乙病毒.6 . 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 )A.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C. 豌豆杂交实验D.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解析: 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RNA,通过侵染实验证明RNA起遗传物质作用; 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病毒; 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是真核生物核内基因的传递规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7 . ( 原创题) 下图中甲、乙、丙生物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实验材料,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O O X甲 乙 丙A. 甲生物有多糖类的荚膜, 没有毒性B . 乙生物没有多糖类的荚

137、膜, 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C. 丙生物的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RNA和蛋白质D. 甲、乙、丙生物都可以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活解析: 根据荚膜的有无可以判断出甲为S 型肺炎双球菌, 乙为R 型肺炎双球菌, 丙为噬菌体。S 型肺炎双球菌有多糖类的荚膜, 有毒性, 选项A 错误; R 型肺炎双球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所以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 选项B 正确: 噬菌体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DNA和蛋白质, 选项( : 错误; 噬菌体是寄生的. 不能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 选项D 错误。8. ( 原创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如果对3 5s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138、( 甲组) 不进行搅拌、3 2P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 乙组) 保温时间过长, 则分别会出现什么异常结果( A )A.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B .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C.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D.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解析: 两组实验的正常现象是: 甲组中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 乙组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如果对甲组没有进行搅拌, 则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和细菌一起经离心进入沉淀物, 导致沉淀物

139、放射性较强。如果乙组中的保温时间过长, 则感染了噬菌体的细菌会裂解, 释放出其中的子代噬菌体, 经搅拌、离心后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二、非选择题9 . 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请回答:( 1 )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 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小鼠将.原因是_。( 2 ) 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可选用下列哪一组()A. C 和和叩C. C 和 知口. 和 |80( 3 ) 分析图B 可以看出,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解析: ( 1 )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结论,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的有毒的

140、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 R 型细菌混合后, 可使无毒的R 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小鼠将死亡。 蛋白质含有S,不含P,核酸含有P 而不含S,因此可用为S和 叩 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分析图B 可知, 加入S 型细菌DNA,无毒的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了 S 型细菌的性状, 这说明S 型细菌的DNA进入了 R 型细菌中,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 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 死 亡 S 型细菌的DNA将 R 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 型细菌, 使小鼠死亡( 2 ) B( 3 ) 设

141、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三、拓展题1 0 . 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 分别用同位素叩 、W和 s、3 5s 作了如下标记:噬菌体大肠杆菌DNA或脱氧核昔酸32P31P蛋白质或氨基酸用35s此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子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大肠杆菌的特性均相同, 请分析:( 1 ) 子代噬菌体的DNA分 子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2 ) 子 代 噬 菌 体 的 蛋 白 质 外 壳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_ 。( 3 ) 此实验结果证明了解析: 用含W D N A 、却 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

142、菌时, 噬菌体把DNA注入大肠杆菌内, 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然后在自身的含 p 的 DNA的指导下, 利用大肠杆菌中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大肠杆菌内的原料含有 P 和 叱 , 故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既含有原亲本的: , 2P,又含有大肠杆菌中的 P,而蛋白质只含有大肠杆菌的褥 。答案: 叩 和 叩 噬菌体的DNA( 含支P) 进入大肠杆菌内, 利用大肠杆菌的脱氧核昔酸( 含 叩) 合成自身的DNA( 2 )3 5S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含 % ) 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 3 ) DNA是遗传物质第3章 基 因 的 本 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

143、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 ,2 ,7,9( 中)2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 , 4 ,7,8,1 0 ( 中)3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6一、选择题1 . S型细菌具有多糖类荚膜, R 型细菌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 能产生一些具英膜的细菌B.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 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D.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蛋白质, 不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解析: 只有S 型细菌的遗传物质DNA才可以使R 型细菌发生转化,

144、表现出S 型细菌的某些性状, 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2 . ( 2 0 1 2 年石家庄月考)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 在培养有R 型细菌的1 、2 、3 、4四支试管中, 依次加入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 DNA酶、蛋白质、多糖, 经过培养, 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的是 ( D )A. 仅 3 和 4 B. 仅 1 、3 和 4C. 仅 2 、3 和 4 D. 1 、2 、3 和 4解析:2 、3 、4三支试管内只有R 型细菌, 因为没有S 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 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一部分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 故试管内

145、仍然有R 型细菌存在。3 . ( 2 0 1 1 年中山检测)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 能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 C )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菌体内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释放子代噬菌体A. B. C. D. 解析: 题中、是最关键的步骤.因为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 释放出与亲代大小、形状等完全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 从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4 . ( 2 0 1 1 年扬州市学业水平测试) 在证明DNA是遗

146、传物质的实验中,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呼 和标记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 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 ) I八I CONH C 0 C COOHH HA. 、 B. 、 C. 、 D. 、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用午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 $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在 DNA中只有磷酸含有P元素, 在蛋白质中S 元素在R 基上也就是图中的。5 .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 经病毒重建形成“ 杂交病毒”丙, 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 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D )解析: “ 杂交病毒”丙的蛋白质外壳来自甲病毒, 核酸来自于乙病毒。丙在侵染植物细胞时, 蛋白质外壳留在

147、细胞外, 只有核酸进入植物细胞, 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乙病毒的核酸在植物细胞内可以大量地指导合成乙病毒.6 . 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 )A.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C. 豌豆杂交实验D.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解析: 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RNA,通过侵染实验证明RNA起遗传物质作用; 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病毒; 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是真核生物核内基因的传递规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7 . ( 原创题) 下图中甲、乙、丙生物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实验材料,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O O X甲 乙

148、 丙A. 甲生物有多糖类的荚膜, 没有毒性B . 乙生物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C. 丙生物的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RNA和蛋白质D. 甲、乙、丙生物都可以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活解析: 根据荚膜的有无可以判断出甲为S 型肺炎双球菌, 乙为R 型肺炎双球菌, 丙为噬菌体。S 型肺炎双球菌有多糖类的荚膜, 有毒性, 选项A 错误; R 型肺炎双球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所以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 选项B 正确: 噬菌体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DNA和蛋白质, 选项( : 错误; 噬菌体是寄生的. 不能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 选项D 错误。8. (

149、原创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如果对3 5s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甲组) 不进行搅拌、3 2P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 乙组) 保温时间过长, 则分别会出现什么异常结果( A )A.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B .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C.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D.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解析: 两组实验的正常现象是: 甲组中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 乙组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如果对甲组没有进行搅拌,

150、 则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和细菌一起经离心进入沉淀物, 导致沉淀物放射性较强。如果乙组中的保温时间过长, 则感染了噬菌体的细菌会裂解, 释放出其中的子代噬菌体, 经搅拌、离心后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二、非选择题9 . 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请回答:( 1 )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 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小鼠将.原因是_。( 2 ) 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可选用下列哪一组()A. C 和和叩C. C 和 知口. 和 |80( 3 ) 分析图B 可以看出,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解析: ( 1 ) 本题考

151、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结论,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 R 型细菌混合后, 可使无毒的R 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小鼠将死亡。 蛋白质含有S,不含P,核酸含有P 而不含S,因此可用为S和 叩 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分析图B 可知, 加入S 型细菌DNA,无毒的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了 S 型细菌的性状, 这说明S 型细菌的DNA进入了 R 型细菌中,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 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 死 亡 S 型细菌的DNA将 R 型细

152、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 型细菌, 使小鼠死亡( 2 ) B( 3 ) 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三、拓展题1 0 . 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 分别用同位素叩 、W和 s、3 5s 作了如下标记:噬菌体大肠杆菌DNA或脱氧核昔酸32P31P蛋白质或氨基酸用35s此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子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大肠杆菌的特性均相同, 请分析:( 1 ) 子代噬菌体的DNA分 子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2 ) 子 代 噬 菌 体 的 蛋 白 质 外 壳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_ 。( 3 ) 此实

153、验结果证明了解析: 用含W D N A 、却 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 噬菌体把DNA注入大肠杆菌内, 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然后在自身的含 p 的 DNA的指导下, 利用大肠杆菌中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大肠杆菌内的原料含有 P 和 叱 , 故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既含有原亲本的: , 2P,又含有大肠杆菌中的 P,而蛋白质只含有大肠杆菌的褥 。答案: 叩 和 叩 噬菌体的DNA( 含支P) 进入大肠杆菌内, 利用大肠杆菌的脱氧核昔酸( 含 叩) 合成自身的DNA( 2 )3 5S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含 % ) 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 3 ) DNA是遗传物质第3章 基 因

154、 的 本 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 ,2 ,7,9( 中)2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 , 4 ,7,8,1 0 ( 中)3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6一、选择题1 . S型细菌具有多糖类荚膜, R 型细菌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 能产生一些具英膜的细菌B.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 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D.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蛋白质, 不能产生具英膜的细

155、菌解析: 只有S 型细菌的遗传物质DNA才可以使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出S 型细菌的某些性状, 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2 . ( 2 0 1 2 年石家庄月考)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 在培养有R 型细菌的1 、2 、3 、4四支试管中, 依次加入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 DNA酶、蛋白质、多糖, 经过培养, 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的是 ( D )A. 仅 3 和 4 B. 仅 1 、3 和 4C. 仅 2 、3 和 4 D. 1 、2 、3 和 4解析:2 、3 、4三支试管内只有R 型细菌, 因为没有S 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 1号试管因为有

156、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一部分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 故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存在。3 . ( 2 0 1 1 年中山检测)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 能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 C )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菌体内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释放子代噬菌体A. B. C. D. 解析: 题中、是最关键的步骤.因为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 释放出与亲代大小、形状等完全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 从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

157、。4 . ( 2 0 1 1 年扬州市学业水平测试)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呼 和标记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 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 ) I八I CONH C 0 C COOHH HA. 、 B. 、 C. 、 D. 、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用午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 $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在 DNA中只有磷酸含有P元素, 在蛋白质中S 元素在R 基上也就是图中的。5 .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 经病毒重建形成“ 杂交病毒”丙, 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 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D )解析: “ 杂交病毒”丙的蛋白质外

158、壳来自甲病毒, 核酸来自于乙病毒。丙在侵染植物细胞时, 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 只有核酸进入植物细胞, 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乙病毒的核酸在植物细胞内可以大量地指导合成乙病毒.6 . 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 )A.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C. 豌豆杂交实验D.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解析: 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RNA,通过侵染实验证明RNA起遗传物质作用; 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病毒; 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是真核生物核内基因的传递规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7 . ( 原创题) 下图中甲、乙、丙生物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

159、染细菌实验中的实验材料,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O O X甲 乙 丙A. 甲生物有多糖类的荚膜, 没有毒性B . 乙生物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C. 丙生物的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RNA和蛋白质D. 甲、乙、丙生物都可以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活解析: 根据荚膜的有无可以判断出甲为S 型肺炎双球菌, 乙为R 型肺炎双球菌, 丙为噬菌体。S 型肺炎双球菌有多糖类的荚膜, 有毒性, 选项A 错误; R 型肺炎双球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所以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 选项B 正确: 噬菌体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DNA和蛋白质, 选项( : 错误; 噬菌体是寄

160、生的. 不能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 选项D 错误。8. ( 原创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如果对3 5s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甲组) 不进行搅拌、3 2P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 乙组) 保温时间过长, 则分别会出现什么异常结果( A )A.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B .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C.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D.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解析: 两组实验的正常现象是: 甲组中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

161、上清液中, 乙组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如果对甲组没有进行搅拌, 则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和细菌一起经离心进入沉淀物, 导致沉淀物放射性较强。如果乙组中的保温时间过长, 则感染了噬菌体的细菌会裂解, 释放出其中的子代噬菌体, 经搅拌、离心后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二、非选择题9 . 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请回答:( 1 )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 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小鼠将.原因是_。( 2 ) 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可选用下列哪一组()A. C 和和叩C. C 和 知口. 和 |80( 3 ) 分析图B

162、 可以看出,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解析: ( 1 )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结论,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 R 型细菌混合后, 可使无毒的R 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小鼠将死亡。 蛋白质含有S,不含P,核酸含有P 而不含S,因此可用为S和 叩 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分析图B 可知, 加入S 型细菌DNA,无毒的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了 S 型细菌的性状, 这说明S 型细菌的DNA进入了 R 型细菌中,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 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

163、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 死 亡 S 型细菌的DNA将 R 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 型细菌, 使小鼠死亡( 2 ) B( 3 ) 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三、拓展题1 0 . 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 分别用同位素叩 、W和 s、3 5s 作了如下标记:噬菌体大肠杆菌DNA或脱氧核昔酸32P31P蛋白质或氨基酸用35s此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子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大肠杆菌的特性均相同, 请分析:( 1 ) 子代噬菌体的DNA分 子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2 ) 子 代 噬 菌 体 的 蛋 白 质 外 壳 中

164、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_ 。( 3 ) 此实验结果证明了解析: 用含W D N A 、却 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 噬菌体把DNA注入大肠杆菌内, 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然后在自身的含 p 的 DNA的指导下, 利用大肠杆菌中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大肠杆菌内的原料含有 P 和 叱 , 故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既含有原亲本的: , 2P,又含有大肠杆菌中的 P,而蛋白质只含有大肠杆菌的褥 。答案: 叩 和 叩 噬菌体的DNA( 含支P) 进入大肠杆菌内, 利用大肠杆菌的脱氧核昔酸( 含 叩) 合成自身的DNA( 2 )3 5S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含

165、 % ) 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 3 ) DNA是遗传物质第3章 基 因 的 本 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 ,2 ,7,9( 中)2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 , 4 ,7,8,1 0 ( 中)3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6一、选择题1 . S型细菌具有多糖类荚膜, R 型细菌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 能产生一些具英膜的细菌B.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 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英膜的

166、细菌D.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蛋白质, 不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解析: 只有S 型细菌的遗传物质DNA才可以使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出S 型细菌的某些性状, 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2 . ( 2 0 1 2 年石家庄月考)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 在培养有R 型细菌的1 、2 、3 、4四支试管中, 依次加入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 DNA酶、蛋白质、多糖, 经过培养, 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的是 ( D )A. 仅 3 和 4 B. 仅 1 、3 和 4C. 仅 2 、3 和 4 D. 1 、2 、3 和 4解析:2 、3 、4三支试管内只有R 型细

167、菌, 因为没有S 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 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一部分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 故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存在。3 . ( 2 0 1 1 年中山检测)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 能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 C )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菌体内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释放子代噬菌体A. B. C. D. 解析: 题中、是最关键的步骤.因为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 释放出与亲代大小、形状等完全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这充分说明了噬

168、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 从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4 . ( 2 0 1 1 年扬州市学业水平测试)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呼 和标记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 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 ) I八I CONH C 0 C COOHH HA. 、 B. 、 C. 、 D. 、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用午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 $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在 DNA中只有磷酸含有P元素, 在蛋白质中S 元素在R 基上也就是图中的。5 .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 经病毒重建形成“ 杂交病毒”丙, 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 在植物细胞

169、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D )解析: “ 杂交病毒”丙的蛋白质外壳来自甲病毒, 核酸来自于乙病毒。丙在侵染植物细胞时, 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 只有核酸进入植物细胞, 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乙病毒的核酸在植物细胞内可以大量地指导合成乙病毒.6 . 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 )A.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C. 豌豆杂交实验D.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解析: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RNA,通过侵染实验证明RNA起遗传物质作用; 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病毒; 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是真核生物核内基因的传递规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7

170、. ( 原创题) 下图中甲、乙、丙生物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实验材料,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O O X甲 乙 丙A. 甲生物有多糖类的荚膜, 没有毒性B . 乙生物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C. 丙生物的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RNA和蛋白质D. 甲、乙、丙生物都可以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活解析:根据荚膜的有无可以判断出甲为S 型肺炎双球菌, 乙为R 型肺炎双球菌, 丙为噬菌体。S 型肺炎双球菌有多糖类的荚膜, 有毒性, 选项A 错误; R 型肺炎双球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所以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 选项B 正确: 噬菌体组

171、成成分简单, 只有DNA和蛋白质, 选项( :错误; 噬菌体是寄生的. 不能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 选项D 错误。8. ( 原创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如果对3 5s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甲组) 不进行搅拌、3 2P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 乙组) 保温时间过长, 则分别会出现什么异常结果( A )A.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B .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C.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D.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

172、的放射性解析: 两组实验的正常现象是: 甲组中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 乙组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如果对甲组没有进行搅拌, 则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和细菌一起经离心进入沉淀物, 导致沉淀物放射性较强。如果乙组中的保温时间过长, 则感染了噬菌体的细菌会裂解, 释放出其中的子代噬菌体, 经搅拌、离心后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二、非选择题9 . 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请回答:( 1 )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 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小鼠将.原因是_。( 2 ) 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可选用下列哪一组()A.

173、 C 和和叩C. C 和 知口. 和 |80( 3 ) 分析图B 可以看出,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解析: ( 1 )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结论,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 R 型细菌混合后, 可使无毒的R 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小鼠将死亡。 蛋白质含有S,不含P,核酸含有P 而不含S,因此可用为S和 叩 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分析图B 可知, 加入S 型细菌DNA,无毒的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了 S 型细菌的性状, 这说明S 型细菌的DNA进入了 R 型细菌中,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 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174、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 死 亡 S 型细菌的DNA将 R 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 型细菌, 使小鼠死亡( 2 ) B( 3 ) 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三、拓展题1 0 . 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 分别用同位素叩 、W和 s、3 5s 作了如下标记:噬菌体大肠杆菌DNA或脱氧核昔酸32P31P蛋白质或氨基酸用35s此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子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大肠杆菌的特性均相同, 请分析:( 1 ) 子代噬菌体的DNA分 子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

175、因是( 2 ) 子 代 噬 菌 体 的 蛋 白 质 外 壳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_ 。( 3 ) 此实验结果证明了解析: 用含W D N A 、却 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 噬菌体把DNA注入大肠杆菌内, 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然后在自身的含 p 的 DNA的指导下, 利用大肠杆菌中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大肠杆菌内的原料含有 P 和 叱 , 故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既含有原亲本的: , 2P,又含有大肠杆菌中的 P,而蛋白质只含有大肠杆菌的褥 。答案: 叩 和 叩 噬菌体的DNA( 含支P) 进入大肠杆菌内, 利用大肠杆菌的脱氧核昔酸( 含

176、叩) 合成自身的DNA( 2 )3 5S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含 % ) 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 3 ) DNA是遗传物质第3章 基 因 的 本 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 ,2 ,7,9( 中)2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 , 4 ,7,8,1 0 ( 中)3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6一、选择题1 . S型细菌具有多糖类荚膜, R 型细菌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 能产生一些具英膜的细菌B.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 不能产生具荚膜的

177、细菌C.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D.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蛋白质, 不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解析: 只有S 型细菌的遗传物质DNA才可以使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出S 型细菌的某些性状, 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2 . ( 2 0 1 2 年石家庄月考)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 在培养有R 型细菌的1 、2 、3 、4四支试管中, 依次加入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 DNA酶、蛋白质、多糖, 经过培养, 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的是 ( D )A. 仅 3 和 4 B. 仅 1 、3 和 4C. 仅 2 、3 和 4 D.

178、1 、2 、3 和 4解析:2 、3 、4三支试管内只有R 型细菌, 因为没有S 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 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一部分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 故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存在。3 . ( 2 0 1 1 年中山检测)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 能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 C )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菌体内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释放子代噬菌体A. B. C. D. 解析: 题中、是最关键的步骤.因为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

179、 释放出与亲代大小、形状等完全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 从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4 . ( 2 0 1 1 年扬州市学业水平测试)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呼 和标记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 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 ) I八I CONH C 0 C COOHH HA. 、 B. 、 C. 、 D. 、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用午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 $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在 DNA中只有磷酸含有P元素, 在蛋白质中S 元素在R 基上也就是图中的。5 .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 经病

180、毒重建形成“ 杂交病毒”丙, 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 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D )解析: “ 杂交病毒”丙的蛋白质外壳来自甲病毒, 核酸来自于乙病毒。丙在侵染植物细胞时, 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 只有核酸进入植物细胞, 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乙病毒的核酸在植物细胞内可以大量地指导合成乙病毒.6 . 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 )A.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C. 豌豆杂交实验D.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解析: 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RNA,通过侵染实验证明RNA起遗传物质作用; 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病毒; 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是真核生物核

181、内基因的传递规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7 . ( 原创题) 下图中甲、乙、丙生物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实验材料,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O O X甲 乙 丙A. 甲生物有多糖类的荚膜, 没有毒性B . 乙生物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C. 丙生物的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RNA和蛋白质D. 甲、乙、丙生物都可以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活解析: 根据荚膜的有无可以判断出甲为S 型肺炎双球菌, 乙为R 型肺炎双球菌, 丙为噬菌体。S 型肺炎双球菌有多糖类的荚膜, 有毒性, 选项A 错误; R 型肺炎双球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182、, 所以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 选项B 正确: 噬菌体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DNA和蛋白质, 选项( : 错误; 噬菌体是寄生的. 不能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 选项D 错误。8. ( 原创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如果对3 5s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甲组) 不进行搅拌、3 2P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 乙组) 保温时间过长, 则分别会出现什么异常结果( A )A.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B .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C.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

183、放射性D.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解析: 两组实验的正常现象是: 甲组中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 乙组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如果对甲组没有进行搅拌, 则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和细菌一起经离心进入沉淀物, 导致沉淀物放射性较强。如果乙组中的保温时间过长, 则感染了噬菌体的细菌会裂解, 释放出其中的子代噬菌体, 经搅拌、离心后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二、非选择题9 . 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请回答:( 1 )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 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小鼠将.原因是_。( 2 ) 若

184、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可选用下列哪一组()A. C 和和叩C. C 和 知口. 和 |80( 3 ) 分析图B 可以看出,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解析: ( 1 )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结论,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 R 型细菌混合后, 可使无毒的R 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小鼠将死亡。 蛋白质含有S,不含P,核酸含有P 而不含S,因此可用为S和 叩 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分析图B 可知, 加入S 型细菌DNA,无毒的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了 S 型细菌的性状, 这说明S 型细菌的DNA进

185、入了 R 型细菌中,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 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 死 亡 S 型细菌的DNA将 R 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 型细菌, 使小鼠死亡( 2 ) B( 3 ) 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三、拓展题1 0 . 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 分别用同位素叩 、W和 s、3 5s 作了如下标记:噬菌体大肠杆菌DNA或脱氧核昔酸32P31P蛋白质或氨基酸用35s此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子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大肠杆菌的特性均相同, 请分析:( 1 ) 子代

186、噬菌体的DNA分 子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2 ) 子 代 噬 菌 体 的 蛋 白 质 外 壳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_ 。( 3 ) 此实验结果证明了解析: 用含W D N A 、却 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 噬菌体把DNA注入大肠杆菌内, 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然后在自身的含 p 的 DNA的指导下, 利用大肠杆菌中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大肠杆菌内的原料含有 P 和 叱 , 故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既含有原亲本的: , 2P,又含有大肠杆菌中的 P,而蛋白质只含有大肠杆菌的褥 。答案: 叩 和 叩 噬菌体的D

187、NA( 含支P) 进入大肠杆菌内, 利用大肠杆菌的脱氧核昔酸( 含 叩) 合成自身的DNA( 2 )3 5S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含 % ) 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 3 ) DNA是遗传物质第3章 基 因 的 本 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 ,2 ,7,9( 中)2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 , 4 ,7,8,1 0 ( 中)3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6一、选择题1 . S型细菌具有多糖类荚膜, R 型细菌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 能产生一些具英膜的细菌B. 培养R

188、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 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D.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蛋白质, 不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解析: 只有S 型细菌的遗传物质DNA才可以使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出S 型细菌的某些性状, 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2 . ( 2 0 1 2 年石家庄月考)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 在培养有R 型细菌的1 、2 、3 、4四支试管中, 依次加入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 DNA酶、蛋白质、多糖, 经过培养, 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的是 ( D )A. 仅 3 和

189、4 B. 仅 1 、3 和 4C. 仅 2 、3 和 4 D. 1 、2 、3 和 4解析:2 、3 、4三支试管内只有R 型细菌, 因为没有S 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 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一部分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 故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存在。3 . ( 2 0 1 1 年中山检测)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 能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 C )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菌体内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释放子代噬菌体A. B. C. D. 解析: 题中、是最关键的步

190、骤.因为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 释放出与亲代大小、形状等完全一样的子代噬菌体,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 从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4 . ( 2 0 1 1 年扬州市学业水平测试)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呼 和标记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 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 ) I八I CONH C 0 C COOHH HA. 、 B. 、 C. 、 D. 、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用午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 $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在 DNA中只有磷酸含有P元素, 在蛋白质中S 元素

191、在R 基上也就是图中的。5 .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经病毒重建形成“ 杂交病毒”丙, 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D )解析: “ 杂交病毒”丙的蛋白质外壳来自甲病毒, 核酸来自于乙病毒。丙在侵染植物细胞时, 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 只有核酸进入植物细胞,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乙病毒的核酸在植物细胞内可以大量地指导合成乙病毒.6 . 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 )A.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C. 豌豆杂交实验D.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解析: 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RNA,通过侵染实验证明RNA起遗传物质作用; 噬菌体是由蛋

192、白质和DNA组成的病毒; 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是真核生物核内基因的传递规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7 . ( 原创题) 下图中甲、乙、丙生物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实验材料,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O O X甲 乙 丙A. 甲生物有多糖类的荚膜,没有毒性B . 乙生物没有多糖类的荚膜,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C. 丙生物的组成成分简单,只有RNA和蛋白质D. 甲、乙、丙生物都可以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活解析: 根据荚膜的有无可以判断出甲为S 型肺炎双球菌, 乙为R 型肺炎双球菌, 丙为噬菌体。S 型肺炎双球菌有多糖类的荚膜, 有毒性,选

193、项A 错误; R 型肺炎双球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所以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选项B 正确: 噬菌体组成成分简单,只有DNA和蛋白质,选项( : 错误; 噬菌体是寄生的. 不能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选项D 错误。8. ( 原创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如果对3 5s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甲组) 不进行搅拌、3 2P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 乙组) 保温时间过长, 则分别会出现什么异常结果( A )A.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B .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C.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

194、放射性,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D.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解析: 两组实验的正常现象是: 甲组中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 乙组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如果对甲组没有进行搅拌, 则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和细菌一起经离心进入沉淀物, 导致沉淀物放射性较强。如果乙组中的保温时间过长, 则感染了噬菌体的细菌会裂解, 释放出其中的子代噬菌体, 经搅拌、离心后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二、非选择题9 . 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请回答:( 1 )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 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195、 小鼠将.原因是_。( 2 ) 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可选用下列哪一组()A. C 和和叩C. C 和 知口. 和 |80( 3 ) 分析图B 可以看出,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解析: ( 1 )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结论,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 R 型细菌混合后, 可使无毒的R 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小鼠将死亡。 蛋白质含有S,不含P,核酸含有P 而不含S,因此可用为S和 叩 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分析图B 可知, 加入S 型细菌DNA,无毒的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了 S 型细菌的

196、性状, 这说明S 型细菌的DNA进入了 R 型细菌中,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 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 死 亡 S 型细菌的DNA将 R 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 型细菌, 使小鼠死亡( 2 ) B( 3 ) 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三、拓展题1 0 . 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 分别用同位素叩 、W和 s、3 5s 作了如下标记:噬菌体大肠杆菌DNA或脱氧核昔酸32P31P蛋白质或氨基酸用35s此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子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大肠杆菌的特

197、性均相同, 请分析:( 1 ) 子代噬菌体的DNA分 子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2 ) 子 代 噬 菌 体 的 蛋 白 质 外 壳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_ 。( 3 ) 此实验结果证明了解析:用含W D N A 、却 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 噬菌体把DNA注入大肠杆菌内, 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然后在自身的含 p 的 DNA的指导下, 利用大肠杆菌中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大肠杆菌内的原料含有 P 和 叱 , 故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既含有原亲本的: , 2P,又含有大肠杆菌中的 P,而蛋白质只含有大肠杆菌的褥

198、 。答案: 叩 和 叩 噬菌体的DNA( 含支P) 进入大肠杆菌内, 利用大肠杆菌的脱氧核昔酸( 含 叩) 合成自身的DNA( 2 )3 5S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含 % ) 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 3 ) DNA是遗传物质第3章 基 因 的 本 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 ,2 ,7,9( 中)2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 , 4 ,7,8,1 0 ( 中)3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6一、选择题1 . S型细菌具有多糖类荚膜, R 型细菌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

199、 能产生一些具英膜的细菌B.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 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D.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蛋白质, 不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解析:只有S 型细菌的遗传物质DNA才可以使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出S 型细菌的某些性状, 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2 . ( 2 0 1 2 年石家庄月考)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 在培养有R 型细菌的1 、2 、3 、4四支试管中, 依次加入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 DNA酶、蛋白质、多糖, 经过培养, 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

200、菌的是 ( D )A. 仅 3 和 4 B. 仅 1 、3 和 4C. 仅 2 、3 和 4 D. 1 、2 、3 和 4解析:2 、3 、4三支试管内只有R 型细菌, 因为没有S 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 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一部分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 故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存在。3 . ( 2 0 1 1 年中山检测)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 能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 C )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菌体内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释放子代噬菌体A. B. C

201、. D. 解析: 题中、是最关键的步骤.因为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 释放出与亲代大小、形状等完全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 从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4 . ( 2 0 1 1 年扬州市学业水平测试)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呼 和标记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 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 ) I八I CONH C 0 C COOHH HA. 、 B. 、 C. 、 D. 、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用午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 $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在 DNA中只

202、有磷酸含有P元素, 在蛋白质中S 元素在R 基上也就是图中的。5 .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 经病毒重建形成“ 杂交病毒”丙, 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 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D )解析: “ 杂交病毒”丙的蛋白质外壳来自甲病毒, 核酸来自于乙病毒。丙在侵染植物细胞时, 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 只有核酸进入植物细胞, 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乙病毒的核酸在植物细胞内可以大量地指导合成乙病毒.6 . 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 )A.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C. 豌豆杂交实验D.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解析: 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RNA,通过侵染

203、实验证明RNA起遗传物质作用; 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病毒; 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是真核生物核内基因的传递规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7 . ( 原创题) 下图中甲、乙、丙生物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实验材料,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O O X甲 乙 丙A. 甲生物有多糖类的荚膜, 没有毒性B . 乙生物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C. 丙生物的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RNA和蛋白质D. 甲、乙、丙生物都可以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活解析: 根据荚膜的有无可以判断出甲为S 型肺炎双球菌, 乙为R 型肺炎双球菌, 丙为

204、噬菌体。S 型肺炎双球菌有多糖类的荚膜, 有毒性, 选项A 错误; R 型肺炎双球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所以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 选项B 正确: 噬菌体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DNA和蛋白质, 选项( : 错误; 噬菌体是寄生的. 不能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 选项D 错误。8. ( 原创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如果对3 5s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甲组) 不进行搅拌、3 2P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 乙组) 保温时间过长, 则分别会出现什么异常结果( A )A.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B .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205、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C.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D.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解析: 两组实验的正常现象是: 甲组中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 乙组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如果对甲组没有进行搅拌, 则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和细菌一起经离心进入沉淀物, 导致沉淀物放射性较强。如果乙组中的保温时间过长, 则感染了噬菌体的细菌会裂解, 释放出其中的子代噬菌体, 经搅拌、离心后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二、非选择题9 . 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请回答:( 1 )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206、 加热杀死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 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小鼠将.原因是_。( 2 ) 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可选用下列哪一组()A. C 和和叩C. C 和 知口. 和 |80( 3 ) 分析图B 可以看出,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解析: ( 1 )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结论,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 R 型细菌混合后, 可使无毒的R 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小鼠将死亡。 蛋白质含有S,不含P,核酸含有P 而不含S,因此可用为S和 叩 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分析图B 可知, 加入

207、S 型细菌DNA,无毒的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了 S 型细菌的性状, 这说明S 型细菌的DNA进入了 R 型细菌中,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 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 死 亡 S 型细菌的DNA将 R 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 型细菌, 使小鼠死亡( 2 ) B( 3 ) 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三、拓展题1 0 . 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 分别用同位素叩 、W和 s、3 5s 作了如下标记:噬菌体大肠杆菌DNA或脱氧核昔酸32P31P蛋白质或氨基酸用35

208、s此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子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大肠杆菌的特性均相同, 请分析:( 1 ) 子代噬菌体的DNA分 子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2 ) 子 代 噬 菌 体 的 蛋 白 质 外 壳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_ 。( 3 ) 此实验结果证明了解析: 用含W D N A 、却 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 噬菌体把DNA注入大肠杆菌内, 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然后在自身的含 p 的 DNA的指导下, 利用大肠杆菌中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大肠杆菌内的原料含有 P 和 叱 , 故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既含有原亲

209、本的: , 2P,又含有大肠杆菌中的 P,而蛋白质只含有大肠杆菌的褥 。答案: 叩 和 叩 噬菌体的DNA( 含支P) 进入大肠杆菌内, 利用大肠杆菌的脱氧核昔酸( 含 叩) 合成自身的DNA( 2 )3 5S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含 % ) 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 3 ) DNA是遗传物质第3章 基 因 的 本 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 ,2 ,7,9( 中)2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 , 4 ,7,8,1 0 ( 中)3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6一、选择题1 . S型细菌具有多糖类荚膜, R 型细菌则不具有。下列叙述

210、错误的是( A )A.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 能产生一些具英膜的细菌B.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 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D.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蛋白质, 不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解析: 只有S 型细菌的遗传物质DNA才可以使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出S 型细菌的某些性状, 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2 . ( 2 0 1 2 年石家庄月考)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 在培养有R 型细菌的1 、2 、3 、4四支试管中, 依次加入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

211、DNA酶、蛋白质、多糖, 经过培养, 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的是 ( D )A. 仅 3 和 4 B. 仅 1 、3 和 4C. 仅 2 、3 和 4 D. 1 、2 、3 和 4解析:2 、3 、4三支试管内只有R 型细菌, 因为没有S 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 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一部分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 故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存在。3 . ( 2 0 1 1 年中山检测)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 能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 C )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菌体内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

212、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释放子代噬菌体A. B. C. D. 解析: 题中、是最关键的步骤.因为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 释放出与亲代大小、形状等完全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 从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4 . ( 2 0 1 1 年扬州市学业水平测试)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呼 和标记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 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 ) I八I CONH C 0 C COOHH HA. 、 B. 、 C. 、 D. 、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用午 标

213、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 $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在 DNA中只有磷酸含有P元素, 在蛋白质中S 元素在R 基上也就是图中的。5 .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 经病毒重建形成“ 杂交病毒”丙, 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 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D )解析: “ 杂交病毒”丙的蛋白质外壳来自甲病毒, 核酸来自于乙病毒。丙在侵染植物细胞时, 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 只有核酸进入植物细胞, 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乙病毒的核酸在植物细胞内可以大量地指导合成乙病毒.6 . 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 )A.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C. 豌豆杂交实验

214、D.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解析: 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RNA,通过侵染实验证明RNA起遗传物质作用; 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病毒; 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是真核生物核内基因的传递规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7 . ( 原创题) 下图中甲、乙、丙生物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实验材料,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O O X甲 乙 丙A. 甲生物有多糖类的荚膜, 没有毒性B . 乙生物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C. 丙生物的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RNA和蛋白质D. 甲、乙、丙生物都可以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活解析: 根据荚

215、膜的有无可以判断出甲为S 型肺炎双球菌, 乙为R 型肺炎双球菌, 丙为噬菌体。S 型肺炎双球菌有多糖类的荚膜, 有毒性, 选项A 错误; R 型肺炎双球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所以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 选项B 正确: 噬菌体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DNA和蛋白质, 选项( : 错误; 噬菌体是寄生的. 不能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 选项D 错误。8. ( 原创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如果对3 5s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甲组) 不进行搅拌、3 2P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 乙组) 保温时间过长, 则分别会出现什么异常结果( A )A.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

216、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B .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C.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D.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解析: 两组实验的正常现象是: 甲组中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 乙组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如果对甲组没有进行搅拌, 则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和细菌一起经离心进入沉淀物, 导致沉淀物放射性较强。如果乙组中的保温时间过长, 则感染了噬菌体的细菌会裂解, 释放出其中的子代噬菌体, 经搅拌、离心后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二、非选择题9 . 如

217、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请回答:( 1 )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 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小鼠将.原因是_。( 2 ) 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可选用下列哪一组()A. C 和和叩C. C 和 知口. 和 |80( 3 ) 分析图B 可以看出,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解析: ( 1 )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结论,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 R 型细菌混合后, 可使无毒的R 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小鼠将死亡。 蛋白质含有S,不含P,核酸含有P 而不含S,因此

218、可用为S和 叩 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分析图B 可知, 加入S 型细菌DNA,无毒的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了 S 型细菌的性状, 这说明S 型细菌的DNA进入了 R 型细菌中,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 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 死 亡 S 型细菌的DNA将 R 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 型细菌, 使小鼠死亡( 2 ) B( 3 ) 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三、拓展题1 0 . 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 分别用同位素叩 、W和 s、3 5s 作了如下

219、标记:噬菌体大肠杆菌DNA或脱氧核昔酸32P31P蛋白质或氨基酸用35s此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子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大肠杆菌的特性均相同, 请分析:( 1 ) 子代噬菌体的DNA分 子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2 ) 子 代 噬 菌 体 的 蛋 白 质 外 壳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_ 。( 3 ) 此实验结果证明了解析: 用含W D N A 、却 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 噬菌体把DNA注入大肠杆菌内, 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然后在自身的含 p 的 DNA的指导下, 利用大肠杆菌中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

220、大肠杆菌内的原料含有 P 和 叱 , 故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既含有原亲本的: , 2P,又含有大肠杆菌中的 P,而蛋白质只含有大肠杆菌的褥 。答案: 叩 和 叩 噬菌体的DNA( 含支P) 进入大肠杆菌内, 利用大肠杆菌的脱氧核昔酸( 含 叩) 合成自身的DNA( 2 )3 5S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含 % ) 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 3 ) DNA是遗传物质第3章 基 因 的 本 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 ,2 ,7,9( 中)2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 , 4 ,7,8,1 0 ( 中)3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6一

221、、选择题1 . S型细菌具有多糖类荚膜, R 型细菌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 能产生一些具英膜的细菌B.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 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D.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蛋白质, 不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解析: 只有S 型细菌的遗传物质DNA才可以使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出S 型细菌的某些性状, 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2 . ( 2 0 1 2 年石家庄月考)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 在培养有R 型细菌的1 、2 、3

222、 、4四支试管中, 依次加入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 DNA酶、蛋白质、多糖, 经过培养, 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的是 ( D )A. 仅 3 和 4 B. 仅 1 、3 和 4C. 仅 2 、3 和 4 D. 1 、2 、3 和 4解析:2 、3 、4三支试管内只有R 型细菌, 因为没有S 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 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一部分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 故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存在。3 . ( 2 0 1 1 年中山检测)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 能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 C )噬菌体将自己的DN

223、A注入细菌体内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释放子代噬菌体A. B. C. D. 解析: 题中、是最关键的步骤.因为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 释放出与亲代大小、形状等完全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 从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4 . ( 2 0 1 1 年扬州市学业水平测试)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呼 和标记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 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 ) I八I CONH C 0 C COOHH

224、 HA. 、 B. 、 C. 、 D. 、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用午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 $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在 DNA中只有磷酸含有P元素, 在蛋白质中S 元素在R 基上也就是图中的。5 .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 经病毒重建形成“ 杂交病毒”丙, 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 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D )解析: “ 杂交病毒”丙的蛋白质外壳来自甲病毒, 核酸来自于乙病毒。丙在侵染植物细胞时, 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 只有核酸进入植物细胞, 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乙病毒的核酸在植物细胞内可以大量地指导合成乙病毒.6 . 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

225、)A.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C. 豌豆杂交实验D.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解析: 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RNA,通过侵染实验证明RNA起遗传物质作用; 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病毒; 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是真核生物核内基因的传递规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7 . ( 原创题) 下图中甲、乙、丙生物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实验材料,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O O X甲 乙 丙A. 甲生物有多糖类的荚膜, 没有毒性B . 乙生物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C. 丙生物的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RNA和蛋白质D

226、. 甲、乙、丙生物都可以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活解析: 根据荚膜的有无可以判断出甲为S 型肺炎双球菌, 乙为R 型肺炎双球菌, 丙为噬菌体。S 型肺炎双球菌有多糖类的荚膜, 有毒性, 选项A 错误; R 型肺炎双球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所以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 选项B 正确: 噬菌体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DNA和蛋白质, 选项( : 错误; 噬菌体是寄生的. 不能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 选项D 错误。8. ( 原创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如果对3 5s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甲组) 不进行搅拌、3 2P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 乙组) 保温时间过长, 则分别

227、会出现什么异常结果( A )A.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B .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C.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D.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解析: 两组实验的正常现象是: 甲组中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 乙组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如果对甲组没有进行搅拌, 则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和细菌一起经离心进入沉淀物, 导致沉淀物放射性较强。如果乙组中的保温时间过长, 则感染了噬菌体的细菌会裂解, 释放出其中的子代

228、噬菌体, 经搅拌、离心后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二、非选择题9 . 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请回答:( 1 )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 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小鼠将.原因是_。( 2 ) 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可选用下列哪一组()A. C 和和叩C. C 和 知口. 和 |80( 3 ) 分析图B 可以看出,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解析: ( 1 )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结论,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 R 型细菌混合后, 可使无毒的R 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

229、细菌, 小鼠将死亡。 蛋白质含有S,不含P,核酸含有P 而不含S,因此可用为S和 叩 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分析图B 可知, 加入S 型细菌DNA,无毒的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了 S 型细菌的性状, 这说明S 型细菌的DNA进入了 R 型细菌中,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 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 死 亡 S 型细菌的DNA将 R 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 型细菌, 使小鼠死亡( 2 ) B( 3 ) 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三、拓展题1 0 . 在噬菌体

230、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 分别用同位素叩 、W和 s、3 5s 作了如下标记:噬菌体大肠杆菌DNA或脱氧核昔酸32P31P蛋白质或氨基酸用35s此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子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大肠杆菌的特性均相同, 请分析:( 1 ) 子代噬菌体的DNA分 子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2 ) 子 代 噬 菌 体 的 蛋 白 质 外 壳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_ 。( 3 ) 此实验结果证明了解析: 用含W D N A 、却 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 噬菌体把DNA注入大肠杆菌内, 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然后在自身的含 p 的 D

231、NA的指导下, 利用大肠杆菌中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大肠杆菌内的原料含有 P 和 叱 , 故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既含有原亲本的: , 2P,又含有大肠杆菌中的 P,而蛋白质只含有大肠杆菌的褥 。答案: 叩 和 叩 噬菌体的DNA( 含支P) 进入大肠杆菌内, 利用大肠杆菌的脱氧核昔酸( 含 叩) 合成自身的DNA( 2 )3 5S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含 % ) 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 3 ) DNA是遗传物质第3章 基 因 的 本 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 ,2 ,7,9( 中)2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 ,

232、 4 ,7,8,1 0 ( 中)3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6一、选择题1 . S型细菌具有多糖类荚膜, R 型细菌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 能产生一些具英膜的细菌B.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 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D.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蛋白质, 不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解析: 只有S 型细菌的遗传物质DNA才可以使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出S 型细菌的某些性状, 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2 . ( 2 0 1 2 年石家庄

233、月考)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 在培养有R 型细菌的1 、2 、3 、4四支试管中, 依次加入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 DNA酶、蛋白质、多糖, 经过培养, 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的是 ( D )A. 仅 3 和 4 B. 仅 1 、3 和 4C. 仅 2 、3 和 4 D. 1 、2 、3 和 4解析:2 、3 、4三支试管内只有R 型细菌, 因为没有S 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 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一部分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 故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存在。3 . ( 2 0 1 1 年中山检测)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

234、, 能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 C )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菌体内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释放子代噬菌体A. B. C. D. 解析: 题中、是最关键的步骤.因为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 释放出与亲代大小、形状等完全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 从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4 . ( 2 0 1 1 年扬州市学业水平测试)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呼 和标记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 在下图中标记

235、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 ) I八I CONH C 0 C COOHH HA. 、 B. 、 C. 、 D. 、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用午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 $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在 DNA中只有磷酸含有P元素, 在蛋白质中S 元素在R 基上也就是图中的。5 .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 经病毒重建形成“ 杂交病毒”丙, 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 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D )解析: “ 杂交病毒”丙的蛋白质外壳来自甲病毒, 核酸来自于乙病毒。丙在侵染植物细胞时, 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 只有核酸进入植物细胞, 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乙病毒的核酸在植物细胞内可

236、以大量地指导合成乙病毒.6 . 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 )A.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C. 豌豆杂交实验D.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解析: 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RNA,通过侵染实验证明RNA起遗传物质作用; 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病毒; 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是真核生物核内基因的传递规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7 . ( 原创题) 下图中甲、乙、丙生物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实验材料,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O O X甲 乙 丙A. 甲生物有多糖类的荚膜, 没有毒性B . 乙生物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培养基上形

237、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C. 丙生物的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RNA和蛋白质D. 甲、乙、丙生物都可以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活解析: 根据荚膜的有无可以判断出甲为S 型肺炎双球菌, 乙为R 型肺炎双球菌, 丙为噬菌体。S 型肺炎双球菌有多糖类的荚膜, 有毒性, 选项A 错误; R 型肺炎双球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所以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 选项B 正确: 噬菌体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DNA和蛋白质, 选项( : 错误; 噬菌体是寄生的. 不能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 选项D 错误。8. ( 原创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如果对3 5s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甲组) 不进

238、行搅拌、3 2P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 乙组) 保温时间过长, 则分别会出现什么异常结果( A )A.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B .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C.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D.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解析: 两组实验的正常现象是: 甲组中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 乙组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如果对甲组没有进行搅拌, 则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和细菌一起经离心进入沉淀物, 导致沉淀物放射性较强。如果

239、乙组中的保温时间过长, 则感染了噬菌体的细菌会裂解, 释放出其中的子代噬菌体, 经搅拌、离心后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二、非选择题9 . 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请回答:( 1 )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 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小鼠将.原因是_。( 2 ) 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可选用下列哪一组()A. C 和和叩C. C 和 知口. 和 |80( 3 ) 分析图B 可以看出,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解析: ( 1 )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结论,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

240、无毒的 R 型细菌混合后, 可使无毒的R 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小鼠将死亡。 蛋白质含有S,不含P,核酸含有P 而不含S,因此可用为S和 叩 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分析图B 可知, 加入S 型细菌DNA,无毒的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了 S 型细菌的性状, 这说明S 型细菌的DNA进入了 R 型细菌中,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 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 死 亡 S 型细菌的DNA将 R 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 型细菌, 使小鼠死亡( 2 ) B( 3 ) 设法将DNA与蛋白

241、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三、拓展题1 0 . 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 分别用同位素叩 、W和 s、3 5s 作了如下标记:噬菌体大肠杆菌DNA或脱氧核昔酸32P31P蛋白质或氨基酸用35s此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子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大肠杆菌的特性均相同, 请分析:( 1 ) 子代噬菌体的DNA分 子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2 ) 子 代 噬 菌 体 的 蛋 白 质 外 壳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_ 。( 3 ) 此实验结果证明了解析:用含W D N A 、却 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 噬菌体把D

242、NA注入大肠杆菌内, 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然后在自身的含 p 的 DNA的指导下, 利用大肠杆菌中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大肠杆菌内的原料含有 P 和 叱 , 故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既含有原亲本的: , 2P,又含有大肠杆菌中的 P,而蛋白质只含有大肠杆菌的褥 。答案: 叩 和 叩 噬菌体的DNA( 含支P) 进入大肠杆菌内, 利用大肠杆菌的脱氧核昔酸( 含 叩) 合成自身的DNA( 2 )3 5S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含 % ) 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 3 ) DNA是遗传物质第3章 基 因 的 本 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 . 肺炎双球菌的

243、转化实验1 ,2 ,7,9( 中)2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 , 4 ,7,8,1 0 ( 中)3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6一、选择题1 . S型细菌具有多糖类荚膜, R 型细菌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 能产生一些具英膜的细菌B.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 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D.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蛋白质, 不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解析:只有S 型细菌的遗传物质DNA才可以使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出S 型细菌的某

244、些性状, 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2 . ( 2 0 1 2 年石家庄月考)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 在培养有R 型细菌的1 、2 、3 、4四支试管中, 依次加入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 DNA酶、蛋白质、多糖, 经过培养, 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的是 ( D )A. 仅 3 和 4 B. 仅 1 、3 和 4C. 仅 2 、3 和 4 D. 1 、2 、3 和 4解析:2 、3 、4三支试管内只有R 型细菌, 因为没有S 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 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一部分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 故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存在

245、。3 . ( 2 0 1 1 年中山检测)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 能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 C )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菌体内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释放子代噬菌体A. B. C. D. 解析:题中、是最关键的步骤.因为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 释放出与亲代大小、形状等完全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 从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4 . ( 2 0 1 1 年扬州市学业水平测试)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 赫尔

246、希和蔡斯分别用呼 和标记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 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 ) I八I CONH C 0 C COOHH HA. 、 B. 、 C. 、 D. 、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用午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 $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在 DNA中只有磷酸含有P元素, 在蛋白质中S 元素在R 基上也就是图中的。5 .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 经病毒重建形成“ 杂交病毒”丙, 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 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D )解析: “ 杂交病毒”丙的蛋白质外壳来自甲病毒, 核酸来自于乙病毒。丙在侵染植物细胞时, 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 只有核酸进入

247、植物细胞, 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乙病毒的核酸在植物细胞内可以大量地指导合成乙病毒.6 . 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 )A.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C. 豌豆杂交实验D.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解析: 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RNA,通过侵染实验证明RNA起遗传物质作用; 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病毒; 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是真核生物核内基因的传递规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7 . ( 原创题) 下图中甲、乙、丙生物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实验材料,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O O X甲 乙 丙A. 甲生物有多糖

248、类的荚膜, 没有毒性B . 乙生物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C. 丙生物的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RNA和蛋白质D. 甲、乙、丙生物都可以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活解析: 根据荚膜的有无可以判断出甲为S 型肺炎双球菌, 乙为R 型肺炎双球菌, 丙为噬菌体。S 型肺炎双球菌有多糖类的荚膜, 有毒性, 选项A 错误; R 型肺炎双球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所以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 选项B 正确: 噬菌体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DNA和蛋白质, 选项( : 错误; 噬菌体是寄生的. 不能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 选项D 错误。8. ( 原创题) 在噬菌体侵染

249、细菌的实验中, 如果对3 5s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甲组) 不进行搅拌、3 2P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 乙组) 保温时间过长, 则分别会出现什么异常结果( A )A.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B .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C.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D.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解析: 两组实验的正常现象是: 甲组中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 乙组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如果对甲组没有进行搅拌, 则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

250、菌体外壳和细菌一起经离心进入沉淀物, 导致沉淀物放射性较强。如果乙组中的保温时间过长, 则感染了噬菌体的细菌会裂解, 释放出其中的子代噬菌体, 经搅拌、离心后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二、非选择题9 . 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请回答:( 1 )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 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小鼠将.原因是_。( 2 ) 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可选用下列哪一组()A. C 和和叩C. C 和 知口. 和 |80( 3 ) 分析图B 可以看出,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解析: ( 1 )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

251、结论,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 R 型细菌混合后, 可使无毒的R 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小鼠将死亡。 蛋白质含有S,不含P,核酸含有P 而不含S,因此可用为S和 叩 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分析图B 可知, 加入S 型细菌DNA,无毒的R 型细菌发生转化,表现了 S 型细菌的性状,这说明S 型细菌的DNA进入了 R 型细菌中,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 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 死 亡 S 型细菌的DNA将 R 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 型细菌,

252、 使小鼠死亡( 2 ) B( 3 ) 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三、拓展题1 0 . 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 分别用同位素叩 、W和 s、3 5s 作了如下标记:噬菌体大肠杆菌DNA或脱氧核昔酸32P31P蛋白质或氨基酸用35s此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子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大肠杆菌的特性均相同, 请分析:( 1 ) 子代噬菌体的DNA分 子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原因是( 2 ) 子 代 噬 菌 体 的 蛋 白 质 外 壳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_ 。( 3 ) 此实验结果证明了解析: 用含W D

253、N A 、却 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噬菌体把DNA注入大肠杆菌内, 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然后在自身的含 p 的 DNA的指导下,利用大肠杆菌中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大肠杆菌内的原料含有 P 和 叱 , 故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既含有原亲本的: , 2P,又含有大肠杆菌中的 P,而蛋白质只含有大肠杆菌的褥 。答案: 叩 和 叩 噬菌体的DNA( 含支P) 进入大肠杆菌内, 利用大肠杆菌的脱氧核昔酸( 含 叩) 合成自身的DNA( 2 )3 5S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含 % ) 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 3 ) DNA是遗传物质第3章 基 因 的 本 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

254、物质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 ,2 ,7,9( 中)2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 , 4 ,7,8,1 0 ( 中)3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6一、选择题1 . S型细菌具有多糖类荚膜,R 型细菌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能产生一些具英膜的细菌B.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D.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蛋白质,不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解析: 只有S 型细菌的遗传物质DNA才可

255、以使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出S 型细菌的某些性状, 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2 . ( 2 0 1 2 年石家庄月考)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 在培养有R 型细菌的1 、2 、3 、4四支试管中,依次加入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 DNA酶、蛋白质、多糖, 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的是 ( D )A. 仅 3 和 4 B. 仅 1 、3 和 4C. 仅 2 、3 和 4 D. 1 、2 、3 和 4解析:2 、3 、4三支试管内只有R 型细菌, 因为没有S 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 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一部分R 型细菌转化为

256、S 型细菌, 故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存在。3 . ( 2 0 1 1 年中山检测)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 能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 C )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菌体内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释放子代噬菌体A. B. C. D. 解析: 题中、是最关键的步骤.因为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 释放出与亲代大小、形状等完全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 从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4 . ( 2 0 1 1 年扬州市学业水平测

257、试)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呼 和标记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 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 ) I八I CONH C 0 C COOHH HA. 、 B. 、 C. 、 D. 、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用午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 $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在 DNA中只有磷酸含有P元素, 在蛋白质中S 元素在R 基上也就是图中的。5 .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 经病毒重建形成“ 杂交病毒”丙, 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 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D )解析: “ 杂交病毒”丙的蛋白质外壳来自甲病毒, 核酸来自于乙病毒。丙在侵染植物细

258、胞时, 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 只有核酸进入植物细胞, 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乙病毒的核酸在植物细胞内可以大量地指导合成乙病毒.6 . 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 )A.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C. 豌豆杂交实验D.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解析: 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RNA,通过侵染实验证明RNA起遗传物质作用; 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病毒; 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是真核生物核内基因的传递规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7 . ( 原创题) 下图中甲、乙、丙生物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实验材料,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259、B )O O X甲 乙 丙A. 甲生物有多糖类的荚膜, 没有毒性B . 乙生物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C. 丙生物的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RNA和蛋白质D. 甲、乙、丙生物都可以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活解析: 根据荚膜的有无可以判断出甲为S 型肺炎双球菌, 乙为R 型肺炎双球菌, 丙为噬菌体。S 型肺炎双球菌有多糖类的荚膜, 有毒性, 选项A 错误; R 型肺炎双球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所以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 选项B 正确: 噬菌体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DNA和蛋白质, 选项( : 错误; 噬菌体是寄生的. 不能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 选

260、项D 错误。8. ( 原创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如果对3 5s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甲组) 不进行搅拌、3 2P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 乙组) 保温时间过长, 则分别会出现什么异常结果( A )A.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B .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C.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D.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解析: 两组实验的正常现象是: 甲组中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 乙组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如

261、果对甲组没有进行搅拌, 则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和细菌一起经离心进入沉淀物, 导致沉淀物放射性较强。如果乙组中的保温时间过长, 则感染了噬菌体的细菌会裂解, 释放出其中的子代噬菌体, 经搅拌、离心后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二、非选择题9 . 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请回答:( 1 )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 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小鼠将.原因是_。( 2 ) 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可选用下列哪一组()A. C 和和叩C. C 和 知口. 和 |80( 3 ) 分析图B 可以看出,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解析

262、: ( 1 )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结论,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 R 型细菌混合后, 可使无毒的R 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小鼠将死亡。 蛋白质含有S,不含P,核酸含有P 而不含S,因此可用为S和 叩 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分析图B 可知, 加入S 型细菌DNA,无毒的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了 S 型细菌的性状, 这说明S 型细菌的DNA进入了 R 型细菌中,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 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 死 亡 S 型细

263、菌的DNA将 R 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 型细菌, 使小鼠死亡( 2 ) B( 3 ) 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三、拓展题1 0 . 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 分别用同位素叩 、W和 s、3 5s 作了如下标记:噬菌体大肠杆菌DNA或脱氧核昔酸32P31P蛋白质或氨基酸用35s此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子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大肠杆菌的特性均相同, 请分析:( 1 ) 子代噬菌体的DNA分 子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2 ) 子 代 噬 菌 体 的 蛋 白 质 外 壳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264、_ 。( 3 ) 此实验结果证明了解析: 用含W D N A 、却 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 噬菌体把DNA注入大肠杆菌内, 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然后在自身的含 p 的 DNA的指导下, 利用大肠杆菌中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大肠杆菌内的原料含有 P 和 叱 , 故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既含有原亲本的: , 2P,又含有大肠杆菌中的 P,而蛋白质只含有大肠杆菌的褥 。答案: 叩 和 叩 噬菌体的DNA( 含支P) 进入大肠杆菌内, 利用大肠杆菌的脱氧核昔酸( 含 叩) 合成自身的DNA( 2 )3 5S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含 % ) 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 3 ) DNA是

265、遗传物质第3章 基 因 的 本 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 ,2 ,7,9( 中)2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 , 4 ,7,8,1 0 ( 中)3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6一、选择题1 . S型细菌具有多糖类荚膜, R 型细菌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 能产生一些具英膜的细菌B.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 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D.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蛋白质

266、, 不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解析: 只有S 型细菌的遗传物质DNA才可以使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出S 型细菌的某些性状, 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2 . ( 2 0 1 2 年石家庄月考)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 在培养有R 型细菌的1 、2 、3 、4四支试管中, 依次加入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 DNA酶、蛋白质、多糖, 经过培养, 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的是 ( D )A. 仅 3 和 4 B. 仅 1 、3 和 4C. 仅 2 、3 和 4 D. 1 、2 、3 和 4解析:2 、3 、4三支试管内只有R 型细菌, 因为没有S 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

267、转化. 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一部分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 故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存在。3 . ( 2 0 1 1 年中山检测)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 能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 C )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菌体内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释放子代噬菌体A. B. C. D. 解析: 题中、是最关键的步骤.因为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 释放出与亲代大小、形状等完全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 从而证

268、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4 . ( 2 0 1 1 年扬州市学业水平测试)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呼 和标记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 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 ) I八I CONH C 0 C COOHH HA. 、 B. 、 C. 、 D. 、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用午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 $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在 DNA中只有磷酸含有P元素, 在蛋白质中S 元素在R 基上也就是图中的。5 .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 经病毒重建形成“ 杂交病毒”丙, 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 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D )解析: “

269、杂交病毒”丙的蛋白质外壳来自甲病毒, 核酸来自于乙病毒。丙在侵染植物细胞时, 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 只有核酸进入植物细胞, 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乙病毒的核酸在植物细胞内可以大量地指导合成乙病毒.6 . 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 )A.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C. 豌豆杂交实验D.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解析: 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RNA,通过侵染实验证明RNA起遗传物质作用; 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病毒; 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是真核生物核内基因的传递规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7 . ( 原创题) 下图中甲、乙、丙生物为肺炎双

270、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实验材料,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O O X甲 乙 丙A. 甲生物有多糖类的荚膜, 没有毒性B . 乙生物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C. 丙生物的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RNA和蛋白质D. 甲、乙、丙生物都可以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活解析: 根据荚膜的有无可以判断出甲为S 型肺炎双球菌, 乙为R 型肺炎双球菌, 丙为噬菌体。S 型肺炎双球菌有多糖类的荚膜, 有毒性, 选项A 错误; R 型肺炎双球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所以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 选项B 正确: 噬菌体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DNA和蛋白质, 选项(

271、: 错误; 噬菌体是寄生的. 不能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 选项D 错误。8. ( 原创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如果对3 5s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甲组) 不进行搅拌、3 2P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 乙组) 保温时间过长, 则分别会出现什么异常结果( A )A.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B .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C.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D.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解析: 两组实验的正常现象是: 甲

272、组中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 乙组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如果对甲组没有进行搅拌, 则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和细菌一起经离心进入沉淀物, 导致沉淀物放射性较强。如果乙组中的保温时间过长, 则感染了噬菌体的细菌会裂解, 释放出其中的子代噬菌体, 经搅拌、离心后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二、非选择题9 . 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请回答:( 1 )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 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小鼠将.原因是_。( 2 ) 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可选用下列哪一组()A. C 和和叩C. C 和 知口. 和 |8

273、0( 3 ) 分析图B 可以看出,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解析: ( 1 )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结论,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 R 型细菌混合后, 可使无毒的R 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小鼠将死亡。 蛋白质含有S,不含P,核酸含有P 而不含S,因此可用为S和 叩 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分析图B 可知, 加入S 型细菌DNA,无毒的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了 S 型细菌的性状, 这说明S 型细菌的DNA进入了 R 型细菌中,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 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

274、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 死 亡 S 型细菌的DNA将 R 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 型细菌, 使小鼠死亡( 2 ) B( 3 ) 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三、拓展题1 0 . 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 分别用同位素叩 、W和 s、3 5s 作了如下标记:噬菌体大肠杆菌DNA或脱氧核昔酸32P31P蛋白质或氨基酸用35s此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子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大肠杆菌的特性均相同, 请分析:( 1 ) 子代噬菌体的DNA分 子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2 ) 子 代 噬 菌 体 的 蛋

275、 白 质 外 壳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_ 。( 3 ) 此实验结果证明了解析: 用含W D N A 、却 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 噬菌体把DNA注入大肠杆菌内, 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然后在自身的含 p 的 DNA的指导下, 利用大肠杆菌中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大肠杆菌内的原料含有 P 和 叱 , 故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既含有原亲本的: , 2P,又含有大肠杆菌中的 P,而蛋白质只含有大肠杆菌的褥 。答案: 叩 和 叩 噬菌体的DNA( 含支P) 进入大肠杆菌内, 利用大肠杆菌的脱氧核昔酸( 含 叩) 合成自身的DNA( 2 )3 5S噬

276、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含 % ) 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 3 ) DNA是遗传物质第3章 基 因 的 本 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 ,2 ,7,9( 中)2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 , 4 ,7,8,1 0 ( 中)3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6一、选择题1 . S型细菌具有多糖类荚膜, R 型细菌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 能产生一些具英膜的细菌B.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 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

277、DNA,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D.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蛋白质, 不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解析: 只有S 型细菌的遗传物质DNA才可以使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出S 型细菌的某些性状, 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2 . ( 2 0 1 2 年石家庄月考)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 在培养有R 型细菌的1 、2 、3 、4四支试管中, 依次加入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 DNA酶、蛋白质、多糖, 经过培养, 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的是 ( D )A. 仅 3 和 4 B. 仅 1 、3 和 4C. 仅 2 、3 和 4 D. 1 、2 、3 和 4解析:2 、3 、4

278、三支试管内只有R 型细菌, 因为没有S 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 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一部分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 故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存在。3 . ( 2 0 1 1 年中山检测)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 能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 C )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菌体内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释放子代噬菌体A. B. C. D. 解析: 题中、是最关键的步骤.因为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 释放出与亲代大小、形状等完全一样的子代噬

279、菌体, 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 从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4 . ( 2 0 1 1 年扬州市学业水平测试)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呼 和标记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 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 ) I八I CONH C 0 C COOHH HA. 、 B. 、 C. 、 D. 、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用午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 $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在 DNA中只有磷酸含有P元素, 在蛋白质中S 元素在R 基上也就是图中的。5 .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 经病毒重建形成“ 杂交病毒”丙, 用丙病毒侵染

280、植物细胞, 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D )解析: “ 杂交病毒”丙的蛋白质外壳来自甲病毒, 核酸来自于乙病毒。丙在侵染植物细胞时, 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 只有核酸进入植物细胞, 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乙病毒的核酸在植物细胞内可以大量地指导合成乙病毒.6 . 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 )A.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C. 豌豆杂交实验D.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解析: 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RNA,通过侵染实验证明RNA起遗传物质作用; 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病毒; 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是真核生物核内基因的传递规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

281、明DNA是遗传物质。7 . ( 原创题) 下图中甲、乙、丙生物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实验材料,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O O X甲 乙 丙A. 甲生物有多糖类的荚膜, 没有毒性B . 乙生物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C. 丙生物的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RNA和蛋白质D. 甲、乙、丙生物都可以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活解析: 根据荚膜的有无可以判断出甲为S 型肺炎双球菌, 乙为R 型肺炎双球菌, 丙为噬菌体。S 型肺炎双球菌有多糖类的荚膜, 有毒性, 选项A 错误; R 型肺炎双球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所以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

282、 选项B 正确: 噬菌体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DNA和蛋白质, 选项( : 错误; 噬菌体是寄生的. 不能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 选项D 错误。8. ( 原创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如果对3 5s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甲组) 不进行搅拌、3 2P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 乙组) 保温时间过长, 则分别会出现什么异常结果( A )A.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B .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C.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D.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283、,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解析: 两组实验的正常现象是: 甲组中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 乙组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如果对甲组没有进行搅拌, 则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和细菌一起经离心进入沉淀物, 导致沉淀物放射性较强。如果乙组中的保温时间过长, 则感染了噬菌体的细菌会裂解, 释放出其中的子代噬菌体, 经搅拌、离心后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二、非选择题9 . 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请回答:( 1 )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 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小鼠将.原因是_。( 2 ) 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284、, 可选用下列哪一组()A. C 和和叩C. C 和 知口. 和 |80( 3 ) 分析图B 可以看出,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解析: ( 1 )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结论,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 R 型细菌混合后, 可使无毒的R 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小鼠将死亡。 蛋白质含有S,不含P,核酸含有P 而不含S,因此可用为S和 叩 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分析图B 可知, 加入S 型细菌DNA,无毒的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了 S 型细菌的性状, 这说明S 型细菌的DNA进入了 R 型细菌中,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

285、 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 死 亡 S 型细菌的DNA将 R 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 型细菌, 使小鼠死亡( 2 ) B( 3 ) 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三、拓展题1 0 . 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 分别用同位素叩 、W和 s、3 5s 作了如下标记:噬菌体大肠杆菌DNA或脱氧核昔酸32P31P蛋白质或氨基酸用35s此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子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大肠杆菌的特性均相同, 请分析:( 1 ) 子代噬菌体的DNA分 子 中 含 有 的 上

286、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2 ) 子 代 噬 菌 体 的 蛋 白 质 外 壳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_ 。( 3 ) 此实验结果证明了解析: 用含W D N A 、却 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 噬菌体把DNA注入大肠杆菌内, 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然后在自身的含 p 的 DNA的指导下, 利用大肠杆菌中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大肠杆菌内的原料含有 P 和 叱 , 故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既含有原亲本的: , 2P,又含有大肠杆菌中的 P,而蛋白质只含有大肠杆菌的褥 。答案: 叩 和 叩 噬菌体的DNA( 含支P) 进入大肠杆菌内, 利用

287、大肠杆菌的脱氧核昔酸( 含 叩) 合成自身的DNA( 2 )3 5S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含 % ) 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 3 ) DNA是遗传物质第3章 基 因 的 本 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 ,2 ,7,9( 中)2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 , 4 ,7,8,1 0 ( 中)3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6一、选择题1 . S型细菌具有多糖类荚膜, R 型细菌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 能产生一些具英膜的细菌B.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的完全

288、水解产物, 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D.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蛋白质, 不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解析: 只有S 型细菌的遗传物质DNA才可以使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出S 型细菌的某些性状, 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2 . ( 2 0 1 2 年石家庄月考)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 在培养有R 型细菌的1 、2 、3 、4四支试管中, 依次加入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 DNA酶、蛋白质、多糖, 经过培养, 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的是 ( D )A. 仅 3 和 4 B. 仅 1 、3 和 4C.

289、仅 2 、3 和 4 D. 1 、2 、3 和 4解析:2 、3 、4三支试管内只有R 型细菌, 因为没有S 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 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一部分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 故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存在。3 . ( 2 0 1 1 年中山检测)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 能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 C )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菌体内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释放子代噬菌体A. B. C. D. 解析: 题中、是最关键的步骤.因为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DNA,

290、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 释放出与亲代大小、形状等完全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 从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4 . ( 2 0 1 1 年扬州市学业水平测试)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呼 和标记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 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 ) I八I CONH C 0 C COOHH HA. 、 B. 、 C. 、 D. 、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用午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 $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在 DNA中只有磷酸含有P元素, 在蛋白质中S 元素在R 基上也就是图中的。5 . 甲

291、、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 经病毒重建形成“ 杂交病毒”丙, 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 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D )解析: “ 杂交病毒”丙的蛋白质外壳来自甲病毒, 核酸来自于乙病毒。丙在侵染植物细胞时, 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 只有核酸进入植物细胞, 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乙病毒的核酸在植物细胞内可以大量地指导合成乙病毒.6 . 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 )A.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C. 豌豆杂交实验D.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解析: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RNA,通过侵染实验证明RNA起遗传物质作用; 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病毒; 豌豆

292、杂交实验研究的是真核生物核内基因的传递规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7 . ( 原创题) 下图中甲、乙、丙生物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实验材料,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O O X甲 乙 丙A. 甲生物有多糖类的荚膜, 没有毒性B . 乙生物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C. 丙生物的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RNA和蛋白质D. 甲、乙、丙生物都可以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活解析:根据荚膜的有无可以判断出甲为S 型肺炎双球菌, 乙为R 型肺炎双球菌, 丙为噬菌体。S 型肺炎双球菌有多糖类的荚膜, 有毒性, 选项A 错误; R 型肺

293、炎双球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所以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 选项B 正确: 噬菌体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DNA和蛋白质, 选项( :错误; 噬菌体是寄生的. 不能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 选项D 错误。8. ( 原创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如果对3 5s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甲组) 不进行搅拌、3 2P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 乙组) 保温时间过长, 则分别会出现什么异常结果( A )A.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B .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C.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

294、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D.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解析: 两组实验的正常现象是: 甲组中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 乙组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如果对甲组没有进行搅拌, 则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和细菌一起经离心进入沉淀物, 导致沉淀物放射性较强。如果乙组中的保温时间过长, 则感染了噬菌体的细菌会裂解, 释放出其中的子代噬菌体, 经搅拌、离心后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二、非选择题9 . 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请回答:( 1 )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 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小鼠将.原

295、因是_。( 2 ) 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可选用下列哪一组()A. C 和和叩C. C 和 知口. 和 |80( 3 ) 分析图B 可以看出,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解析: ( 1 )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结论,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 R 型细菌混合后, 可使无毒的R 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小鼠将死亡。 蛋白质含有S,不含P,核酸含有P 而不含S,因此可用为S和 叩 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分析图B 可知, 加入S 型细菌DNA,无毒的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了 S 型细菌的性状, 这说

296、明S 型细菌的DNA进入了 R 型细菌中,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 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 死 亡 S 型细菌的DNA将 R 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 型细菌, 使小鼠死亡( 2 ) B( 3 ) 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三、拓展题1 0 . 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 分别用同位素叩 、W和 s、3 5s 作了如下标记:噬菌体大肠杆菌DNA或脱氧核昔酸32P31P蛋白质或氨基酸用35s此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子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大肠杆菌的特性均相同,

297、请分析:( 1 ) 子代噬菌体的DNA分 子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2 ) 子 代 噬 菌 体 的 蛋 白 质 外 壳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_ 。( 3 ) 此实验结果证明了解析: 用含W D N A 、却 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 噬菌体把DNA注入大肠杆菌内, 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然后在自身的含 p 的 DNA的指导下, 利用大肠杆菌中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大肠杆菌内的原料含有 P 和 叱 , 故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既含有原亲本的: , 2P,又含有大肠杆菌中的 P,而蛋白质只含有大肠杆菌的褥 。答案:

298、 叩 和 叩 噬菌体的DNA( 含支P) 进入大肠杆菌内, 利用大肠杆菌的脱氧核昔酸( 含 叩) 合成自身的DNA( 2 )3 5S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含 % ) 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 3 ) DNA是遗传物质第3章 基 因 的 本 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 ,2 ,7,9( 中)2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 , 4 ,7,8,1 0 ( 中)3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6一、选择题1 . S型细菌具有多糖类荚膜, R 型细菌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 能产生一

299、些具英膜的细菌B.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 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D.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蛋白质, 不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解析: 只有S 型细菌的遗传物质DNA才可以使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出S 型细菌的某些性状, 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2 . ( 2 0 1 2 年石家庄月考)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 在培养有R 型细菌的1 、2 、3 、4四支试管中, 依次加入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 DNA酶、蛋白质、多糖, 经过培养, 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的是

300、( D )A. 仅 3 和 4 B. 仅 1 、3 和 4C. 仅 2 、3 和 4 D. 1 、2 、3 和 4解析:2 、3 、4三支试管内只有R 型细菌, 因为没有S 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 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一部分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 故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存在。3 . ( 2 0 1 1 年中山检测)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 能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 C )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菌体内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释放子代噬菌体A. B. C. D.

301、 解析: 题中、是最关键的步骤.因为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 释放出与亲代大小、形状等完全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 从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4 . ( 2 0 1 1 年扬州市学业水平测试)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呼 和标记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 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 ) I八I CONH C 0 C COOHH HA. 、 B. 、 C. 、 D. 、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用午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 $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在 DNA中只有磷酸含

302、有P元素, 在蛋白质中S 元素在R 基上也就是图中的。5 .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 经病毒重建形成“ 杂交病毒”丙, 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 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D )解析: “ 杂交病毒”丙的蛋白质外壳来自甲病毒, 核酸来自于乙病毒。丙在侵染植物细胞时, 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 只有核酸进入植物细胞, 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乙病毒的核酸在植物细胞内可以大量地指导合成乙病毒.6 . 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 )A.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C. 豌豆杂交实验D.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解析: 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RNA,通过侵染实验证明

303、RNA起遗传物质作用; 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病毒; 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是真核生物核内基因的传递规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7 . ( 原创题) 下图中甲、乙、丙生物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实验材料,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O O X甲 乙 丙A. 甲生物有多糖类的荚膜, 没有毒性B . 乙生物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C. 丙生物的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RNA和蛋白质D. 甲、乙、丙生物都可以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活解析: 根据荚膜的有无可以判断出甲为S 型肺炎双球菌, 乙为R 型肺炎双球菌, 丙为噬菌体。

304、S 型肺炎双球菌有多糖类的荚膜, 有毒性, 选项A 错误; R 型肺炎双球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所以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 选项B 正确: 噬菌体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DNA和蛋白质, 选项( : 错误; 噬菌体是寄生的. 不能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 选项D 错误。8. ( 原创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如果对3 5s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甲组) 不进行搅拌、3 2P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 乙组) 保温时间过长, 则分别会出现什么异常结果( A )A.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B .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

305、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C.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D.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解析: 两组实验的正常现象是: 甲组中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 乙组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如果对甲组没有进行搅拌, 则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和细菌一起经离心进入沉淀物, 导致沉淀物放射性较强。如果乙组中的保温时间过长, 则感染了噬菌体的细菌会裂解, 释放出其中的子代噬菌体, 经搅拌、离心后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二、非选择题9 . 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请回答:( 1 )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

306、死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 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小鼠将.原因是_。( 2 ) 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可选用下列哪一组()A. C 和和叩C. C 和 知口. 和 |80( 3 ) 分析图B 可以看出,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解析: ( 1 )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结论,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 R 型细菌混合后, 可使无毒的R 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小鼠将死亡。 蛋白质含有S,不含P,核酸含有P 而不含S,因此可用为S和 叩 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分析图B 可知, 加入S 型细

307、菌DNA,无毒的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了 S 型细菌的性状, 这说明S 型细菌的DNA进入了 R 型细菌中,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 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 死 亡 S 型细菌的DNA将 R 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 型细菌, 使小鼠死亡( 2 ) B( 3 ) 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三、拓展题1 0 . 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 分别用同位素叩 、W和 s、3 5s 作了如下标记:噬菌体大肠杆菌DNA或脱氧核昔酸32P31P蛋白质或氨基酸用35s此实验得

308、到的结果是子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大肠杆菌的特性均相同, 请分析:( 1 ) 子代噬菌体的DNA分 子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2 ) 子 代 噬 菌 体 的 蛋 白 质 外 壳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_ 。( 3 ) 此实验结果证明了解析: 用含W D N A 、却 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 噬菌体把DNA注入大肠杆菌内, 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然后在自身的含 p 的 DNA的指导下, 利用大肠杆菌中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大肠杆菌内的原料含有 P 和 叱 , 故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既含有原亲本的: ,

309、 2P,又含有大肠杆菌中的 P,而蛋白质只含有大肠杆菌的褥 。答案: 叩 和 叩 噬菌体的DNA( 含支P) 进入大肠杆菌内, 利用大肠杆菌的脱氧核昔酸( 含 叩) 合成自身的DNA( 2 )3 5S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含 % ) 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 3 ) DNA是遗传物质第3章 基 因 的 本 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 ,2 ,7,9( 中)2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 , 4 ,7,8,1 0 ( 中)3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6一、选择题1 . S型细菌具有多糖类荚膜, R 型细菌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310、 )A.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 能产生一些具英膜的细菌B.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 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D.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蛋白质, 不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解析: 只有S 型细菌的遗传物质DNA才可以使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出S 型细菌的某些性状, 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2 . ( 2 0 1 2 年石家庄月考)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 在培养有R 型细菌的1 、2 、3 、4四支试管中, 依次加入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 DNA酶、蛋白

311、质、多糖, 经过培养, 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的是 ( D )A. 仅 3 和 4 B. 仅 1 、3 和 4C. 仅 2 、3 和 4 D. 1 、2 、3 和 4解析:2 、3 、4三支试管内只有R 型细菌, 因为没有S 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 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一部分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 故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存在。3 . ( 2 0 1 1 年中山检测)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 能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 C )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菌体内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新合成的DNA

312、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释放子代噬菌体A. B. C. D. 解析: 题中、是最关键的步骤.因为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 释放出与亲代大小、形状等完全一样的子代噬菌体,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 从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4 . ( 2 0 1 1 年扬州市学业水平测试)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呼 和标记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 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 ) I八I CONH C 0 C COOHH HA. 、 B. 、 C. 、 D. 、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用午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

313、NA,用 $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在 DNA中只有磷酸含有P元素, 在蛋白质中S 元素在R 基上也就是图中的。5 .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经病毒重建形成“ 杂交病毒”丙, 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D )解析: “ 杂交病毒”丙的蛋白质外壳来自甲病毒, 核酸来自于乙病毒。丙在侵染植物细胞时, 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 只有核酸进入植物细胞,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乙病毒的核酸在植物细胞内可以大量地指导合成乙病毒.6 . 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 )A.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C. 豌豆杂交实验D.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

314、实验解析: 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RNA,通过侵染实验证明RNA起遗传物质作用; 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病毒; 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是真核生物核内基因的传递规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7 . ( 原创题) 下图中甲、乙、丙生物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实验材料,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O O X甲 乙 丙A. 甲生物有多糖类的荚膜,没有毒性B . 乙生物没有多糖类的荚膜,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C. 丙生物的组成成分简单,只有RNA和蛋白质D. 甲、乙、丙生物都可以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活解析: 根据荚膜的有无可以判断出甲为S 型肺

315、炎双球菌, 乙为R 型肺炎双球菌, 丙为噬菌体。S 型肺炎双球菌有多糖类的荚膜, 有毒性,选项A 错误; R 型肺炎双球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所以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选项B 正确: 噬菌体组成成分简单,只有DNA和蛋白质,选项( : 错误; 噬菌体是寄生的. 不能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选项D 错误。8. ( 原创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如果对3 5s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甲组) 不进行搅拌、3 2P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 乙组) 保温时间过长, 则分别会出现什么异常结果( A )A.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B . 甲组

316、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C.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D.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解析: 两组实验的正常现象是: 甲组中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 乙组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如果对甲组没有进行搅拌, 则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和细菌一起经离心进入沉淀物, 导致沉淀物放射性较强。如果乙组中的保温时间过长, 则感染了噬菌体的细菌会裂解, 释放出其中的子代噬菌体, 经搅拌、离心后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二、非选择题9 . 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请回答:( 1

317、 )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 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小鼠将.原因是_。( 2 ) 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可选用下列哪一组()A. C 和和叩C. C 和 知口. 和 |80( 3 ) 分析图B 可以看出,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解析: ( 1 )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结论,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 R 型细菌混合后, 可使无毒的R 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小鼠将死亡。 蛋白质含有S,不含P,核酸含有P 而不含S,因此可用为S和 叩 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318、。 分析图B 可知, 加入S 型细菌DNA,无毒的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了 S 型细菌的性状, 这说明S 型细菌的DNA进入了 R 型细菌中,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 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 死 亡 S 型细菌的DNA将 R 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 型细菌, 使小鼠死亡( 2 ) B( 3 ) 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三、拓展题1 0 . 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 分别用同位素叩 、W和 s、3 5s 作了如下标记:噬菌体大肠杆菌DNA或脱氧核昔酸32P

319、31P蛋白质或氨基酸用35s此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子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大肠杆菌的特性均相同, 请分析:( 1 ) 子代噬菌体的DNA分 子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2 ) 子 代 噬 菌 体 的 蛋 白 质 外 壳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_ 。( 3 ) 此实验结果证明了解析:用含W D N A 、却 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 噬菌体把DNA注入大肠杆菌内, 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然后在自身的含 p 的 DNA的指导下, 利用大肠杆菌中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大肠杆菌内的原料含有 P 和 叱 , 故子代噬

320、菌体的DNA中既含有原亲本的: , 2P,又含有大肠杆菌中的 P,而蛋白质只含有大肠杆菌的褥 。答案: 叩 和 叩 噬菌体的DNA( 含支P) 进入大肠杆菌内, 利用大肠杆菌的脱氧核昔酸( 含 叩) 合成自身的DNA( 2 )3 5S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含 % ) 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 3 ) DNA是遗传物质第3章 基 因 的 本 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 ,2 ,7,9( 中)2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 , 4 ,7,8,1 0 ( 中)3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6一、选择题1 . S型细菌具有多糖类荚膜, R

321、型细菌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 能产生一些具英膜的细菌B.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 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D.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蛋白质, 不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解析:只有S 型细菌的遗传物质DNA才可以使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出S 型细菌的某些性状, 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2 . ( 2 0 1 2 年石家庄月考)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 在培养有R 型细菌的1 、2 、3 、4四支试管中, 依次加入从 S 型活细菌中提

322、取的DNA、DNA和 DNA酶、蛋白质、多糖, 经过培养, 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的是 ( D )A. 仅 3 和 4 B. 仅 1 、3 和 4C. 仅 2 、3 和 4 D. 1 、2 、3 和 4解析:2 、3 、4三支试管内只有R 型细菌, 因为没有S 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 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一部分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 故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存在。3 . ( 2 0 1 1 年中山检测)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 能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 C )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菌体内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

323、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释放子代噬菌体A. B. C. D. 解析: 题中、是最关键的步骤.因为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 释放出与亲代大小、形状等完全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 从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4 . ( 2 0 1 1 年扬州市学业水平测试)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呼 和标记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 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 ) I八I CONH C 0 C COOHH HA. 、 B. 、 C. 、 D. 、解析:

324、 赫尔希和蔡斯用午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 $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在 DNA中只有磷酸含有P元素, 在蛋白质中S 元素在R 基上也就是图中的。5 .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 经病毒重建形成“ 杂交病毒”丙, 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 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D )解析: “ 杂交病毒”丙的蛋白质外壳来自甲病毒, 核酸来自于乙病毒。丙在侵染植物细胞时, 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 只有核酸进入植物细胞, 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乙病毒的核酸在植物细胞内可以大量地指导合成乙病毒.6 . 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 )A.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B. 噬菌体侵染细菌

325、实验C. 豌豆杂交实验D.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解析: 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RNA,通过侵染实验证明RNA起遗传物质作用; 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病毒; 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是真核生物核内基因的传递规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7 . ( 原创题) 下图中甲、乙、丙生物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实验材料,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O O X甲 乙 丙A. 甲生物有多糖类的荚膜, 没有毒性B . 乙生物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C. 丙生物的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RNA和蛋白质D. 甲、乙、丙生物都可以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

326、基上生活解析: 根据荚膜的有无可以判断出甲为S 型肺炎双球菌, 乙为R 型肺炎双球菌, 丙为噬菌体。S 型肺炎双球菌有多糖类的荚膜, 有毒性, 选项A 错误; R 型肺炎双球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所以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 选项B 正确: 噬菌体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DNA和蛋白质, 选项( : 错误; 噬菌体是寄生的. 不能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 选项D 错误。8. ( 原创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如果对3 5s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甲组) 不进行搅拌、3 2P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 乙组) 保温时间过长, 则分别会出现什么异常结果( A )A. 甲组沉淀物中也

327、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B .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C.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D.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解析: 两组实验的正常现象是: 甲组中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 乙组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如果对甲组没有进行搅拌, 则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和细菌一起经离心进入沉淀物, 导致沉淀物放射性较强。如果乙组中的保温时间过长, 则感染了噬菌体的细菌会裂解, 释放出其中的子代噬菌体, 经搅拌、离心后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

328、二、非选择题9 . 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请回答:( 1 )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 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小鼠将.原因是_。( 2 ) 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可选用下列哪一组()A. C 和和叩C. C 和 知口. 和 |80( 3 ) 分析图B 可以看出,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解析: ( 1 )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结论,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 R 型细菌混合后, 可使无毒的R 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小鼠将死亡。 蛋白质含有S,不含P,核酸

329、含有P 而不含S,因此可用为S和 叩 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分析图B 可知, 加入S 型细菌DNA,无毒的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了 S 型细菌的性状, 这说明S 型细菌的DNA进入了 R 型细菌中,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 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 死 亡 S 型细菌的DNA将 R 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 型细菌, 使小鼠死亡( 2 ) B( 3 ) 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三、拓展题1 0 . 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 分别用同位素叩 、W和

330、s、3 5s 作了如下标记:噬菌体大肠杆菌DNA或脱氧核昔酸32P31P蛋白质或氨基酸用35s此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子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大肠杆菌的特性均相同, 请分析:( 1 ) 子代噬菌体的DNA分 子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2 ) 子 代 噬 菌 体 的 蛋 白 质 外 壳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_ 。( 3 ) 此实验结果证明了解析: 用含W D N A 、却 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 噬菌体把DNA注入大肠杆菌内, 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然后在自身的含 p 的 DNA的指导下, 利用大肠杆菌中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

331、体的DNA和蛋白质。而大肠杆菌内的原料含有 P 和 叱 , 故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既含有原亲本的: , 2P,又含有大肠杆菌中的 P,而蛋白质只含有大肠杆菌的褥 。答案: 叩 和 叩 噬菌体的DNA( 含支P) 进入大肠杆菌内, 利用大肠杆菌的脱氧核昔酸( 含 叩) 合成自身的DNA( 2 )3 5S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含 % ) 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 3 ) DNA是遗传物质第3章 基 因 的 本 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 ,2 ,7,9( 中)2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 , 4 ,7,8,1 0 ( 中)3 . DNA是

332、主要的遗传物质5,6一、选择题1 . S型细菌具有多糖类荚膜, R 型细菌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 能产生一些具英膜的细菌B.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 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D.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蛋白质, 不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解析: 只有S 型细菌的遗传物质DNA才可以使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出S 型细菌的某些性状, 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2 . ( 2 0 1 2 年石家庄月考)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 在培养有R

333、型细菌的1 、2 、3 、4四支试管中, 依次加入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 DNA酶、蛋白质、多糖, 经过培养, 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的是 ( D )A. 仅 3 和 4 B. 仅 1 、3 和 4C. 仅 2 、3 和 4 D. 1 、2 、3 和 4解析:2 、3 、4三支试管内只有R 型细菌, 因为没有S 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 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一部分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 故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存在。3 . ( 2 0 1 1 年中山检测)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 能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 C

334、 )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菌体内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释放子代噬菌体A. B. C. D. 解析: 题中、是最关键的步骤.因为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 释放出与亲代大小、形状等完全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 从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4 . ( 2 0 1 1 年扬州市学业水平测试)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呼 和标记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 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 ) I八I CONH

335、C 0 C COOHH HA. 、 B. 、 C. 、 D. 、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用午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 $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在 DNA中只有磷酸含有P元素, 在蛋白质中S 元素在R 基上也就是图中的。5 .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 经病毒重建形成“ 杂交病毒”丙, 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 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D )解析: “ 杂交病毒”丙的蛋白质外壳来自甲病毒, 核酸来自于乙病毒。丙在侵染植物细胞时, 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 只有核酸进入植物细胞, 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乙病毒的核酸在植物细胞内可以大量地指导合成乙病毒.6 . 能证明RNA是遗

336、传物质的实验是( A )A.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C. 豌豆杂交实验D.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解析: 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RNA,通过侵染实验证明RNA起遗传物质作用; 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病毒; 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是真核生物核内基因的传递规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7 . ( 原创题) 下图中甲、乙、丙生物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实验材料,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O O X甲 乙 丙A. 甲生物有多糖类的荚膜, 没有毒性B . 乙生物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C. 丙生物的组成成分简单,

337、 只有RNA和蛋白质D. 甲、乙、丙生物都可以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活解析: 根据荚膜的有无可以判断出甲为S 型肺炎双球菌, 乙为R 型肺炎双球菌, 丙为噬菌体。S 型肺炎双球菌有多糖类的荚膜, 有毒性, 选项A 错误; R 型肺炎双球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所以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 选项B 正确: 噬菌体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DNA和蛋白质, 选项( : 错误; 噬菌体是寄生的. 不能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 选项D 错误。8. ( 原创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如果对3 5s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甲组) 不进行搅拌、3 2P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 乙组)

338、保温时间过长, 则分别会出现什么异常结果( A )A.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B .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C.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D.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解析: 两组实验的正常现象是: 甲组中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 乙组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如果对甲组没有进行搅拌, 则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和细菌一起经离心进入沉淀物, 导致沉淀物放射性较强。如果乙组中的保温时间过长, 则感染了噬菌体的细菌会裂

339、解, 释放出其中的子代噬菌体, 经搅拌、离心后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二、非选择题9 . 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请回答:( 1 )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 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小鼠将.原因是_。( 2 ) 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可选用下列哪一组()A. C 和和叩C. C 和 知口. 和 |80( 3 ) 分析图B 可以看出,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解析: ( 1 )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结论,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 R 型细菌混合后, 可使无毒的R 型细菌

340、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小鼠将死亡。 蛋白质含有S,不含P,核酸含有P 而不含S,因此可用为S和 叩 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分析图B 可知, 加入S 型细菌DNA,无毒的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了 S 型细菌的性状, 这说明S 型细菌的DNA进入了 R 型细菌中,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 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 死 亡 S 型细菌的DNA将 R 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 型细菌, 使小鼠死亡( 2 ) B( 3 ) 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三、拓展

341、题1 0 . 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 分别用同位素叩 、W和 s、3 5s 作了如下标记:噬菌体大肠杆菌DNA或脱氧核昔酸32P31P蛋白质或氨基酸用35s此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子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大肠杆菌的特性均相同, 请分析:( 1 ) 子代噬菌体的DNA分 子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2 ) 子 代 噬 菌 体 的 蛋 白 质 外 壳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_ 。( 3 ) 此实验结果证明了解析: 用含W D N A 、却 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 噬菌体把DNA注入大肠杆菌内, 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然后

342、在自身的含 p 的 DNA的指导下, 利用大肠杆菌中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大肠杆菌内的原料含有 P 和 叱 , 故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既含有原亲本的: , 2P,又含有大肠杆菌中的 P,而蛋白质只含有大肠杆菌的褥 。答案: 叩 和 叩 噬菌体的DNA( 含支P) 进入大肠杆菌内, 利用大肠杆菌的脱氧核昔酸( 含 叩) 合成自身的DNA( 2 )3 5S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含 % ) 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 3 ) DNA是遗传物质第3章 基 因 的 本 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 ,2 ,7,9( 中)2 . 噬菌

343、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 , 4 ,7,8,1 0 ( 中)3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6一、选择题1 . S型细菌具有多糖类荚膜, R 型细菌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 能产生一些具英膜的细菌B.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 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D.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蛋白质, 不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解析: 只有S 型细菌的遗传物质DNA才可以使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出S 型细菌的某些性状, 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2 . ( 2

344、 0 1 2 年石家庄月考)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 在培养有R 型细菌的1 、2 、3 、4四支试管中, 依次加入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 DNA酶、蛋白质、多糖, 经过培养, 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的是 ( D )A. 仅 3 和 4 B. 仅 1 、3 和 4C. 仅 2 、3 和 4 D. 1 、2 、3 和 4解析:2 、3 、4三支试管内只有R 型细菌, 因为没有S 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 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一部分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 故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存在。3 . ( 2 0 1 1 年中山检测)

345、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 能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 C )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菌体内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释放子代噬菌体A. B. C. D. 解析: 题中、是最关键的步骤.因为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 释放出与亲代大小、形状等完全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 从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4 . ( 2 0 1 1 年扬州市学业水平测试)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呼 和标记噬菌体的 DNA和

346、蛋白质, 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 ) I八I CONH C 0 C COOHH HA. 、 B. 、 C. 、 D. 、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用午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 $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在 DNA中只有磷酸含有P元素, 在蛋白质中S 元素在R 基上也就是图中的。5 .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 经病毒重建形成“ 杂交病毒”丙, 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 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D )解析: “ 杂交病毒”丙的蛋白质外壳来自甲病毒, 核酸来自于乙病毒。丙在侵染植物细胞时, 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 只有核酸进入植物细胞, 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乙病

347、毒的核酸在植物细胞内可以大量地指导合成乙病毒.6 . 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 )A.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C. 豌豆杂交实验D.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解析: 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RNA,通过侵染实验证明RNA起遗传物质作用; 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病毒; 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是真核生物核内基因的传递规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7 . ( 原创题) 下图中甲、乙、丙生物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实验材料,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O O X甲 乙 丙A. 甲生物有多糖类的荚膜, 没有毒性B . 乙生物没有多糖

348、类的荚膜, 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C. 丙生物的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RNA和蛋白质D. 甲、乙、丙生物都可以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活解析: 根据荚膜的有无可以判断出甲为S 型肺炎双球菌, 乙为R 型肺炎双球菌, 丙为噬菌体。S 型肺炎双球菌有多糖类的荚膜, 有毒性, 选项A 错误; R 型肺炎双球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所以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 选项B 正确: 噬菌体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DNA和蛋白质, 选项( : 错误; 噬菌体是寄生的. 不能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 选项D 错误。8. ( 原创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如果对3 5s 标记的噬菌

349、体一组( 甲组) 不进行搅拌、3 2P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 乙组) 保温时间过长, 则分别会出现什么异常结果( A )A.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B .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C.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D.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解析: 两组实验的正常现象是: 甲组中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 乙组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如果对甲组没有进行搅拌, 则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和细菌一起经离心进入沉淀物, 导致

350、沉淀物放射性较强。如果乙组中的保温时间过长, 则感染了噬菌体的细菌会裂解, 释放出其中的子代噬菌体, 经搅拌、离心后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二、非选择题9 . 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请回答:( 1 )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 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小鼠将.原因是_。( 2 ) 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可选用下列哪一组()A. C 和和叩C. C 和 知口. 和 |80( 3 ) 分析图B 可以看出,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解析: ( 1 )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结论,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的

351、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 R 型细菌混合后, 可使无毒的R 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小鼠将死亡。 蛋白质含有S,不含P,核酸含有P 而不含S,因此可用为S和 叩 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分析图B 可知, 加入S 型细菌DNA,无毒的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了 S 型细菌的性状, 这说明S 型细菌的DNA进入了 R 型细菌中,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 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 死 亡 S 型细菌的DNA将 R 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 型细菌, 使小鼠死亡( 2 ) B( 3

352、) 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三、拓展题1 0 . 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 分别用同位素叩 、W和 s、3 5s 作了如下标记:噬菌体大肠杆菌DNA或脱氧核昔酸32P31P蛋白质或氨基酸用35s此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子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大肠杆菌的特性均相同, 请分析:( 1 ) 子代噬菌体的DNA分 子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2 ) 子 代 噬 菌 体 的 蛋 白 质 外 壳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_ 。( 3 ) 此实验结果证明了解析: 用含W D N A 、却 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

353、大肠杆菌时, 噬菌体把DNA注入大肠杆菌内, 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然后在自身的含 p 的 DNA的指导下, 利用大肠杆菌中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大肠杆菌内的原料含有 P 和 叱 , 故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既含有原亲本的: , 2P,又含有大肠杆菌中的 P,而蛋白质只含有大肠杆菌的褥 。答案: 叩 和 叩 噬菌体的DNA( 含支P) 进入大肠杆菌内, 利用大肠杆菌的脱氧核昔酸( 含 叩) 合成自身的DNA( 2 )3 5S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含 % ) 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 3 ) DNA是遗传物质第3章 基 因 的 本 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

354、易度1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 ,2 ,7,9( 中)2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 , 4 ,7,8,1 0 ( 中)3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6一、选择题1 . S型细菌具有多糖类荚膜, R 型细菌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 能产生一些具英膜的细菌B.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 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D.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蛋白质, 不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解析: 只有S 型细菌的遗传物质DNA才可以使R 型细菌发生转

355、化, 表现出S 型细菌的某些性状, 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2 . ( 2 0 1 2 年石家庄月考)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 在培养有R 型细菌的1 、2 、3 、4四支试管中, 依次加入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 DNA酶、蛋白质、多糖, 经过培养, 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的是 ( D )A. 仅 3 和 4 B. 仅 1 、3 和 4C. 仅 2 、3 和 4 D. 1 、2 、3 和 4解析:2 、3 、4三支试管内只有R 型细菌, 因为没有S 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 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一部分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 故

356、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存在。3 . ( 2 0 1 1 年中山检测)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 能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 C )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菌体内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释放子代噬菌体A. B. C. D. 解析: 题中、是最关键的步骤.因为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 释放出与亲代大小、形状等完全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 从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4 . ( 2 0 1 1 年扬州市学业水平测试) 在证明DN

357、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呼 和标记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 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 ) I八I CONH C 0 C COOHH HA. 、 B. 、 C. 、 D. 、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用午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 $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在 DNA中只有磷酸含有P元素, 在蛋白质中S 元素在R 基上也就是图中的。5 .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 经病毒重建形成“ 杂交病毒”丙, 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 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D )解析: “ 杂交病毒”丙的蛋白质外壳来自甲病毒, 核酸来自于乙病毒。丙在侵染植物细胞时, 蛋白质外

358、壳留在细胞外, 只有核酸进入植物细胞, 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乙病毒的核酸在植物细胞内可以大量地指导合成乙病毒.6 . 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 )A.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C. 豌豆杂交实验D.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解析: 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RNA,通过侵染实验证明RNA起遗传物质作用; 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病毒; 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是真核生物核内基因的传递规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7 . ( 原创题) 下图中甲、乙、丙生物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实验材料,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O O X

359、甲 乙 丙A. 甲生物有多糖类的荚膜, 没有毒性B . 乙生物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C. 丙生物的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RNA和蛋白质D. 甲、乙、丙生物都可以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活解析: 根据荚膜的有无可以判断出甲为S 型肺炎双球菌, 乙为R 型肺炎双球菌, 丙为噬菌体。S 型肺炎双球菌有多糖类的荚膜, 有毒性, 选项A 错误; R 型肺炎双球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所以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 选项B 正确: 噬菌体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DNA和蛋白质, 选项( : 错误; 噬菌体是寄生的. 不能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 选项D 错误。8.

360、 ( 原创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如果对3 5s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甲组) 不进行搅拌、3 2P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 乙组) 保温时间过长, 则分别会出现什么异常结果( A )A.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B .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C.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D.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解析: 两组实验的正常现象是: 甲组中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 乙组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如果对甲组没有进行

361、搅拌, 则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和细菌一起经离心进入沉淀物, 导致沉淀物放射性较强。如果乙组中的保温时间过长, 则感染了噬菌体的细菌会裂解, 释放出其中的子代噬菌体, 经搅拌、离心后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二、非选择题9 . 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请回答:( 1 )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 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小鼠将.原因是_。( 2 ) 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可选用下列哪一组()A. C 和和叩C. C 和 知口. 和 |80( 3 ) 分析图B 可以看出,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解析: ( 1 )

362、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结论,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 R 型细菌混合后, 可使无毒的R 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小鼠将死亡。 蛋白质含有S,不含P,核酸含有P 而不含S,因此可用为S和 叩 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分析图B 可知, 加入S 型细菌DNA,无毒的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了 S 型细菌的性状, 这说明S 型细菌的DNA进入了 R 型细菌中,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 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 死 亡 S 型细菌的DNA将 R

363、 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 型细菌, 使小鼠死亡( 2 ) B( 3 ) 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三、拓展题1 0 . 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 分别用同位素叩 、W和 s、3 5s 作了如下标记:噬菌体大肠杆菌DNA或脱氧核昔酸32P31P蛋白质或氨基酸用35s此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子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大肠杆菌的特性均相同, 请分析:( 1 ) 子代噬菌体的DNA分 子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2 ) 子 代 噬 菌 体 的 蛋 白 质 外 壳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_ 。( 3 )

364、 此实验结果证明了解析:用含W D N A 、却 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 噬菌体把DNA注入大肠杆菌内, 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然后在自身的含 p 的 DNA的指导下, 利用大肠杆菌中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大肠杆菌内的原料含有 P 和 叱 , 故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既含有原亲本的: , 2P,又含有大肠杆菌中的 P,而蛋白质只含有大肠杆菌的褥 。答案: 叩 和 叩 噬菌体的DNA( 含支P) 进入大肠杆菌内, 利用大肠杆菌的脱氧核昔酸( 含 叩) 合成自身的DNA( 2 )3 5S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含 % ) 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 3 ) DNA是遗传物质第3章 基

365、 因 的 本 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 ,2 ,7,9( 中)2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 , 4 ,7,8,1 0 ( 中)3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6一、选择题1 . S型细菌具有多糖类荚膜, R 型细菌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 能产生一些具英膜的细菌B.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 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D.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蛋白质, 不能产生具英膜

366、的细菌解析:只有S 型细菌的遗传物质DNA才可以使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出S 型细菌的某些性状, 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2 . ( 2 0 1 2 年石家庄月考)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 在培养有R 型细菌的1 、2 、3 、4四支试管中, 依次加入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 DNA酶、蛋白质、多糖, 经过培养, 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的是 ( D )A. 仅 3 和 4 B. 仅 1 、3 和 4C. 仅 2 、3 和 4 D. 1 、2 、3 和 4解析:2 、3 、4三支试管内只有R 型细菌, 因为没有S 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 1号试管因为

367、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一部分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 故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存在。3 . ( 2 0 1 1 年中山检测)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 能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 C )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菌体内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释放子代噬菌体A. B. C. D. 解析:题中、是最关键的步骤.因为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 释放出与亲代大小、形状等完全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 从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

368、。4 . ( 2 0 1 1 年扬州市学业水平测试)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呼 和标记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 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 ) I八I CONH C 0 C COOHH HA. 、 B. 、 C. 、 D. 、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用午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 $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在 DNA中只有磷酸含有P元素, 在蛋白质中S 元素在R 基上也就是图中的。5 .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 经病毒重建形成“ 杂交病毒”丙, 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 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D )解析: “ 杂交病毒”丙的蛋白质外

369、壳来自甲病毒, 核酸来自于乙病毒。丙在侵染植物细胞时, 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 只有核酸进入植物细胞, 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乙病毒的核酸在植物细胞内可以大量地指导合成乙病毒.6 . 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 )A.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C. 豌豆杂交实验D.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解析: 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RNA,通过侵染实验证明RNA起遗传物质作用; 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病毒; 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是真核生物核内基因的传递规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7 . ( 原创题) 下图中甲、乙、丙生物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

370、染细菌实验中的实验材料,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O O X甲 乙 丙A. 甲生物有多糖类的荚膜, 没有毒性B . 乙生物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C. 丙生物的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RNA和蛋白质D. 甲、乙、丙生物都可以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活解析: 根据荚膜的有无可以判断出甲为S 型肺炎双球菌, 乙为R 型肺炎双球菌, 丙为噬菌体。S 型肺炎双球菌有多糖类的荚膜, 有毒性, 选项A 错误; R 型肺炎双球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所以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 选项B 正确: 噬菌体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DNA和蛋白质, 选项( : 错误; 噬菌体是寄

371、生的. 不能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 选项D 错误。8. ( 原创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如果对3 5s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甲组) 不进行搅拌、3 2P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 乙组) 保温时间过长, 则分别会出现什么异常结果( A )A.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B .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C.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D.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解析: 两组实验的正常现象是: 甲组中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

372、上清液中, 乙组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如果对甲组没有进行搅拌, 则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和细菌一起经离心进入沉淀物, 导致沉淀物放射性较强。如果乙组中的保温时间过长, 则感染了噬菌体的细菌会裂解, 释放出其中的子代噬菌体, 经搅拌、离心后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二、非选择题9 . 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请回答:( 1 )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 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小鼠将.原因是_。( 2 ) 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可选用下列哪一组()A. C 和和叩C. C 和 知口. 和 |80( 3 ) 分析图B

373、可以看出,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解析: ( 1 )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结论,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 R 型细菌混合后, 可使无毒的R 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小鼠将死亡。 蛋白质含有S,不含P,核酸含有P 而不含S,因此可用为S和 叩 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分析图B 可知, 加入S 型细菌DNA,无毒的R 型细菌发生转化,表现了 S 型细菌的性状,这说明S 型细菌的DNA进入了 R 型细菌中,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 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

374、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 死 亡 S 型细菌的DNA将 R 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 型细菌, 使小鼠死亡( 2 ) B( 3 ) 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三、拓展题1 0 . 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 分别用同位素叩 、W和 s、3 5s 作了如下标记:噬菌体大肠杆菌DNA或脱氧核昔酸32P31P蛋白质或氨基酸用35s此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子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大肠杆菌的特性均相同, 请分析:( 1 ) 子代噬菌体的DNA分 子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原因是( 2 ) 子 代 噬 菌 体 的 蛋 白 质 外 壳 中 含 有 的

375、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_ 。( 3 ) 此实验结果证明了解析: 用含W D N A 、却 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噬菌体把DNA注入大肠杆菌内, 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然后在自身的含 p 的 DNA的指导下,利用大肠杆菌中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大肠杆菌内的原料含有 P 和 叱 , 故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既含有原亲本的: , 2P,又含有大肠杆菌中的 P,而蛋白质只含有大肠杆菌的褥 。答案: 叩 和 叩 噬菌体的DNA( 含支P) 进入大肠杆菌内, 利用大肠杆菌的脱氧核昔酸( 含 叩) 合成自身的DNA( 2 )3 5S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含 % ) 没有

376、进入大肠杆菌内( 3 ) DNA是遗传物质第3章 基 因 的 本 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 ,2 ,7,9( 中)2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 , 4 ,7,8,1 0 ( 中)3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6一、选择题1 . S型细菌具有多糖类荚膜,R 型细菌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能产生一些具英膜的细菌B.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D. 培养R 型

377、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蛋白质,不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解析: 只有S 型细菌的遗传物质DNA才可以使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出S 型细菌的某些性状, 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2 . ( 2 0 1 2 年石家庄月考)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 在培养有R 型细菌的1 、2 、3 、4四支试管中,依次加入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 DNA酶、蛋白质、多糖, 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的是 ( D )A. 仅 3 和 4 B. 仅 1 、3 和 4C. 仅 2 、3 和 4 D. 1 、2 、3 和 4解析:2 、3 、4三支试管内只有R 型细菌, 因为没有S 型细菌的

378、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 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一部分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 故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存在。3 . ( 2 0 1 1 年中山检测)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 能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 C )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菌体内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释放子代噬菌体A. B. C. D. 解析: 题中、是最关键的步骤.因为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 释放出与亲代大小、形状等完全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

379、传递给后代的, 从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4 . ( 2 0 1 1 年扬州市学业水平测试)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呼 和标记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 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 ) I八I CONH C 0 C COOHH HA. 、 B. 、 C. 、 D. 、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用午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 $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在 DNA中只有磷酸含有P元素, 在蛋白质中S 元素在R 基上也就是图中的。5 .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 经病毒重建形成“ 杂交病毒”丙, 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 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380、( D )解析: “ 杂交病毒”丙的蛋白质外壳来自甲病毒, 核酸来自于乙病毒。丙在侵染植物细胞时, 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 只有核酸进入植物细胞, 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乙病毒的核酸在植物细胞内可以大量地指导合成乙病毒.6 . 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 )A.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C. 豌豆杂交实验D.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解析: 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RNA,通过侵染实验证明RNA起遗传物质作用; 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病毒; 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是真核生物核内基因的传递规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7 . ( 原创题) 下图中

381、甲、乙、丙生物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实验材料,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O O X甲 乙 丙A. 甲生物有多糖类的荚膜, 没有毒性B . 乙生物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C. 丙生物的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RNA和蛋白质D. 甲、乙、丙生物都可以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活解析: 根据荚膜的有无可以判断出甲为S 型肺炎双球菌, 乙为R 型肺炎双球菌, 丙为噬菌体。S 型肺炎双球菌有多糖类的荚膜, 有毒性, 选项A 错误; R 型肺炎双球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所以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 选项B 正确: 噬菌体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DN

382、A和蛋白质, 选项( : 错误; 噬菌体是寄生的. 不能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 选项D 错误。8. ( 原创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如果对3 5s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甲组) 不进行搅拌、3 2P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 乙组) 保温时间过长, 则分别会出现什么异常结果( A )A.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B .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C.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D.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解析: 两组

383、实验的正常现象是: 甲组中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 乙组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如果对甲组没有进行搅拌, 则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和细菌一起经离心进入沉淀物, 导致沉淀物放射性较强。如果乙组中的保温时间过长, 则感染了噬菌体的细菌会裂解, 释放出其中的子代噬菌体, 经搅拌、离心后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二、非选择题9 . 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请回答:( 1 )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 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小鼠将.原因是_。( 2 ) 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可选用下列哪一组()A. C 和和叩C. C

384、 和 知口. 和 |80( 3 ) 分析图B 可以看出,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解析: ( 1 )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结论,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 R 型细菌混合后, 可使无毒的R 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小鼠将死亡。 蛋白质含有S,不含P,核酸含有P 而不含S,因此可用为S和 叩 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分析图B 可知, 加入S 型细菌DNA,无毒的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了 S 型细菌的性状, 这说明S 型细菌的DNA进入了 R 型细菌中,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 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

385、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 死 亡 S 型细菌的DNA将 R 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 型细菌, 使小鼠死亡( 2 ) B( 3 ) 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三、拓展题1 0 . 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 分别用同位素叩 、W和 s、3 5s 作了如下标记:噬菌体大肠杆菌DNA或脱氧核昔酸32P31P蛋白质或氨基酸用35s此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子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大肠杆菌的特性均相同, 请分析:( 1 ) 子代噬菌体的DNA分 子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2 ) 子

386、代 噬 菌 体 的 蛋 白 质 外 壳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_ 。( 3 ) 此实验结果证明了解析: 用含W D N A 、却 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 噬菌体把DNA注入大肠杆菌内, 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然后在自身的含 p 的 DNA的指导下, 利用大肠杆菌中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大肠杆菌内的原料含有 P 和 叱 , 故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既含有原亲本的: , 2P,又含有大肠杆菌中的 P,而蛋白质只含有大肠杆菌的褥 。答案: 叩 和 叩 噬菌体的DNA( 含支P) 进入大肠杆菌内, 利用大肠杆菌的脱氧核昔酸( 含 叩) 合成自身的DN

387、A( 2 )3 5S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含 % ) 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 3 ) DNA是遗传物质第3章 基 因 的 本 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 ,2 ,7,9( 中)2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 , 4 ,7,8,1 0 ( 中)3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6一、选择题1 . S型细菌具有多糖类荚膜, R 型细菌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 能产生一些具英膜的细菌B.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 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 培养R 型

388、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D.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蛋白质, 不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解析: 只有S 型细菌的遗传物质DNA才可以使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出S 型细菌的某些性状, 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2 . ( 2 0 1 2 年石家庄月考)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 在培养有R 型细菌的1 、2 、3 、4四支试管中, 依次加入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 DNA酶、蛋白质、多糖, 经过培养, 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的是 ( D )A. 仅 3 和 4 B. 仅 1 、3 和 4C. 仅 2 、3 和 4 D. 1 、2 、3 和

389、4解析:2 、3 、4三支试管内只有R 型细菌, 因为没有S 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 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一部分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 故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存在。3 . ( 2 0 1 1 年中山检测)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 能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 C )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菌体内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释放子代噬菌体A. B. C. D. 解析: 题中、是最关键的步骤.因为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 释放出与亲代大小、

390、形状等完全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 从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4 . ( 2 0 1 1 年扬州市学业水平测试)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呼 和标记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 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 ) I八I CONH C 0 C COOHH HA. 、 B. 、 C. 、 D. 、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用午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 $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在 DNA中只有磷酸含有P元素, 在蛋白质中S 元素在R 基上也就是图中的。5 .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 经病毒重建形成“ 杂交病

391、毒”丙, 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 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D )解析: “ 杂交病毒”丙的蛋白质外壳来自甲病毒, 核酸来自于乙病毒。丙在侵染植物细胞时, 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 只有核酸进入植物细胞, 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乙病毒的核酸在植物细胞内可以大量地指导合成乙病毒.6 . 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 )A.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C. 豌豆杂交实验D.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解析: 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RNA,通过侵染实验证明RNA起遗传物质作用; 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病毒; 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是真核生物核内基因的传递规律;

39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7 . ( 原创题) 下图中甲、乙、丙生物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实验材料,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O O X甲 乙 丙A. 甲生物有多糖类的荚膜, 没有毒性B . 乙生物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C. 丙生物的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RNA和蛋白质D. 甲、乙、丙生物都可以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活解析: 根据荚膜的有无可以判断出甲为S 型肺炎双球菌, 乙为R 型肺炎双球菌, 丙为噬菌体。S 型肺炎双球菌有多糖类的荚膜, 有毒性, 选项A 错误; R 型肺炎双球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所以在培养基上形

393、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 选项B 正确: 噬菌体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DNA和蛋白质, 选项( : 错误; 噬菌体是寄生的. 不能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 选项D 错误。8. ( 原创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如果对3 5s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甲组) 不进行搅拌、3 2P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 乙组) 保温时间过长, 则分别会出现什么异常结果( A )A.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B .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C.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D. 甲组上清

394、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解析: 两组实验的正常现象是: 甲组中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 乙组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如果对甲组没有进行搅拌, 则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和细菌一起经离心进入沉淀物, 导致沉淀物放射性较强。如果乙组中的保温时间过长, 则感染了噬菌体的细菌会裂解, 释放出其中的子代噬菌体, 经搅拌、离心后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二、非选择题9 . 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请回答:( 1 )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 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小鼠将.原因是_。( 2 ) 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

395、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可选用下列哪一组()A. C 和和叩C. C 和 知口. 和 |80( 3 ) 分析图B 可以看出,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解析: ( 1 )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结论,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 R 型细菌混合后, 可使无毒的R 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小鼠将死亡。 蛋白质含有S,不含P,核酸含有P 而不含S,因此可用为S和 叩 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分析图B 可知, 加入S 型细菌DNA,无毒的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了 S 型细菌的性状, 这说明S 型细菌的DNA进入了 R 型细菌中,

396、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 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 死 亡 S 型细菌的DNA将 R 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 型细菌, 使小鼠死亡( 2 ) B( 3 ) 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三、拓展题1 0 . 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 分别用同位素叩 、W和 s、3 5s 作了如下标记:噬菌体大肠杆菌DNA或脱氧核昔酸32P31P蛋白质或氨基酸用35s此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子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大肠杆菌的特性均相同, 请分析:( 1 ) 子代噬菌体的DNA分

397、子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2 ) 子 代 噬 菌 体 的 蛋 白 质 外 壳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_ 。( 3 ) 此实验结果证明了解析: 用含W D N A 、却 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 噬菌体把DNA注入大肠杆菌内, 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然后在自身的含 p 的 DNA的指导下, 利用大肠杆菌中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大肠杆菌内的原料含有 P 和 叱 , 故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既含有原亲本的: , 2P,又含有大肠杆菌中的 P,而蛋白质只含有大肠杆菌的褥 。答案: 叩 和 叩 噬菌体的DNA( 含支P)

398、进入大肠杆菌内, 利用大肠杆菌的脱氧核昔酸( 含 叩) 合成自身的DNA( 2 )3 5S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含 % ) 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 3 ) DNA是遗传物质第3章 基 因 的 本 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 ,2 ,7,9( 中)2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 , 4 ,7,8,1 0 ( 中)3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6一、选择题1 . S型细菌具有多糖类荚膜, R 型细菌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 能产生一些具英膜的细菌B.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399、 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 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D.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蛋白质, 不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解析: 只有S 型细菌的遗传物质DNA才可以使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出S 型细菌的某些性状, 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2 . ( 2 0 1 2 年石家庄月考)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 在培养有R 型细菌的1 、2 、3 、4四支试管中, 依次加入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 DNA酶、蛋白质、多糖, 经过培养, 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的是 ( D )A. 仅 3 和 4 B. 仅

400、1 、3 和 4C. 仅 2 、3 和 4 D. 1 、2 、3 和 4解析:2 、3 、4三支试管内只有R 型细菌, 因为没有S 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 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一部分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 故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存在。3 . ( 2 0 1 1 年中山检测)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 能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 C )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菌体内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释放子代噬菌体A. B. C. D. 解析: 题中、是最关键的步骤.因为注入的

401、仅仅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 释放出与亲代大小、形状等完全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 从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4 . ( 2 0 1 1 年扬州市学业水平测试)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呼 和标记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 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 ) I八I CONH C 0 C COOHH HA. 、 B. 、 C. 、 D. 、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用午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 $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在 DNA中只有磷酸含有P元素, 在蛋白质中S 元素在R 基上也

402、就是图中的。5 .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 经病毒重建形成“ 杂交病毒”丙, 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 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D )解析: “ 杂交病毒”丙的蛋白质外壳来自甲病毒, 核酸来自于乙病毒。丙在侵染植物细胞时, 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 只有核酸进入植物细胞, 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乙病毒的核酸在植物细胞内可以大量地指导合成乙病毒.6 . 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 )A.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C. 豌豆杂交实验D.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解析: 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RNA,通过侵染实验证明RNA起遗传物质作用; 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

403、DNA组成的病毒; 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是真核生物核内基因的传递规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7 . ( 原创题) 下图中甲、乙、丙生物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实验材料,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O O X甲 乙 丙A. 甲生物有多糖类的荚膜, 没有毒性B . 乙生物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C. 丙生物的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RNA和蛋白质D. 甲、乙、丙生物都可以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活解析: 根据荚膜的有无可以判断出甲为S 型肺炎双球菌, 乙为R 型肺炎双球菌, 丙为噬菌体。S 型肺炎双球菌有多糖类的荚膜, 有毒性,

404、 选项A 错误; R 型肺炎双球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所以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 选项B 正确: 噬菌体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DNA和蛋白质, 选项( : 错误; 噬菌体是寄生的. 不能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 选项D 错误。8. ( 原创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如果对3 5s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甲组) 不进行搅拌、3 2P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 乙组) 保温时间过长, 则分别会出现什么异常结果( A )A.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B .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C. 甲组沉淀物

405、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D.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解析: 两组实验的正常现象是: 甲组中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 乙组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如果对甲组没有进行搅拌, 则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和细菌一起经离心进入沉淀物, 导致沉淀物放射性较强。如果乙组中的保温时间过长, 则感染了噬菌体的细菌会裂解, 释放出其中的子代噬菌体, 经搅拌、离心后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二、非选择题9 . 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请回答:( 1 )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 型细菌混

406、合注入小鼠体内, 小鼠将.原因是_。( 2 ) 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可选用下列哪一组()A. C 和和叩C. C 和 知口. 和 |80( 3 ) 分析图B 可以看出,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解析: ( 1 )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结论,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 R 型细菌混合后, 可使无毒的R 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小鼠将死亡。 蛋白质含有S,不含P,核酸含有P 而不含S,因此可用为S和 叩 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分析图B 可知, 加入S 型细菌DNA,无毒的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

407、了 S 型细菌的性状, 这说明S 型细菌的DNA进入了 R 型细菌中,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 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 死 亡 S 型细菌的DNA将 R 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 型细菌, 使小鼠死亡( 2 ) B( 3 ) 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三、拓展题1 0 . 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 分别用同位素叩 、W和 s、3 5s 作了如下标记:噬菌体大肠杆菌DNA或脱氧核昔酸32P31P蛋白质或氨基酸用35s此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子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的外形及

408、侵染大肠杆菌的特性均相同, 请分析:( 1 ) 子代噬菌体的DNA分 子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2 ) 子 代 噬 菌 体 的 蛋 白 质 外 壳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_ 。( 3 ) 此实验结果证明了解析: 用含W D N A 、却 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 噬菌体把DNA注入大肠杆菌内, 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然后在自身的含 p 的 DNA的指导下, 利用大肠杆菌中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大肠杆菌内的原料含有 P 和 叱 , 故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既含有原亲本的: , 2P,又含有大肠杆菌中的 P,而蛋白质

409、只含有大肠杆菌的褥 。答案: 叩 和 叩 噬菌体的DNA( 含支P) 进入大肠杆菌内, 利用大肠杆菌的脱氧核昔酸( 含 叩) 合成自身的DNA( 2 )3 5S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含 % ) 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 3 ) DNA是遗传物质第3章 基 因 的 本 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 ,2 ,7,9( 中)2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 , 4 ,7,8,1 0 ( 中)3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6一、选择题1 . S型细菌具有多糖类荚膜, R 型细菌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

410、细菌的多糖类物质, 能产生一些具英膜的细菌B.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 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D.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蛋白质, 不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解析: 只有S 型细菌的遗传物质DNA才可以使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出S 型细菌的某些性状, 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2 . ( 2 0 1 2 年石家庄月考)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 在培养有R 型细菌的1 、2 、3 、4四支试管中, 依次加入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 DNA酶、蛋白质、多糖, 经过培养, 检查结果发现

411、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的是 ( D )A. 仅 3 和 4 B. 仅 1 、3 和 4C. 仅 2 、3 和 4 D. 1 、2 、3 和 4解析:2 、3 、4三支试管内只有R 型细菌, 因为没有S 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 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一部分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 故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存在。3 . ( 2 0 1 1 年中山检测)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 能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 C )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菌体内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释放子代

412、噬菌体A. B. C. D. 解析: 题中、是最关键的步骤.因为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 释放出与亲代大小、形状等完全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 从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4 . ( 2 0 1 1 年扬州市学业水平测试)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呼 和标记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 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 ) I八I CONH C 0 C COOHH HA. 、 B. 、 C. 、 D. 、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用午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 $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

413、质, 在 DNA中只有磷酸含有P元素, 在蛋白质中S 元素在R 基上也就是图中的。5 .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 经病毒重建形成“ 杂交病毒”丙, 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 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D )解析: “ 杂交病毒”丙的蛋白质外壳来自甲病毒, 核酸来自于乙病毒。丙在侵染植物细胞时, 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 只有核酸进入植物细胞, 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乙病毒的核酸在植物细胞内可以大量地指导合成乙病毒.6 . 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 )A.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C. 豌豆杂交实验D.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解析: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

414、是RNA,通过侵染实验证明RNA起遗传物质作用; 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病毒; 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是真核生物核内基因的传递规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7 . ( 原创题) 下图中甲、乙、丙生物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实验材料,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O O X甲 乙 丙A. 甲生物有多糖类的荚膜, 没有毒性B . 乙生物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C. 丙生物的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RNA和蛋白质D. 甲、乙、丙生物都可以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活解析:根据荚膜的有无可以判断出甲为S 型肺炎双球菌, 乙为R 型肺

415、炎双球菌, 丙为噬菌体。S 型肺炎双球菌有多糖类的荚膜, 有毒性, 选项A 错误; R 型肺炎双球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所以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 选项B 正确: 噬菌体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DNA和蛋白质, 选项( :错误; 噬菌体是寄生的. 不能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 选项D 错误。8. ( 原创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如果对3 5s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甲组) 不进行搅拌、3 2P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 乙组) 保温时间过长, 则分别会出现什么异常结果( A )A.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B .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

416、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C.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D.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解析: 两组实验的正常现象是: 甲组中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 乙组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如果对甲组没有进行搅拌, 则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和细菌一起经离心进入沉淀物, 导致沉淀物放射性较强。如果乙组中的保温时间过长, 则感染了噬菌体的细菌会裂解, 释放出其中的子代噬菌体, 经搅拌、离心后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二、非选择题9 . 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请回答:( 1 ) 分析图

417、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 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小鼠将.原因是_。( 2 ) 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可选用下列哪一组()A. C 和和叩C. C 和 知口. 和 |80( 3 ) 分析图B 可以看出,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解析: ( 1 )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结论,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 R 型细菌混合后, 可使无毒的R 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小鼠将死亡。 蛋白质含有S,不含P,核酸含有P 而不含S,因此可用为S和 叩 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分析图B

418、 可知, 加入S 型细菌DNA,无毒的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了 S 型细菌的性状, 这说明S 型细菌的DNA进入了 R 型细菌中,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 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 死 亡 S 型细菌的DNA将 R 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 型细菌, 使小鼠死亡( 2 ) B( 3 ) 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三、拓展题1 0 . 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 分别用同位素叩 、W和 s、3 5s 作了如下标记:噬菌体大肠杆菌DNA或脱氧核昔酸32P31P蛋白质

419、或氨基酸用35s此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子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大肠杆菌的特性均相同, 请分析:( 1 ) 子代噬菌体的DNA分 子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2 ) 子 代 噬 菌 体 的 蛋 白 质 外 壳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_ 。( 3 ) 此实验结果证明了解析: 用含W D N A 、却 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 噬菌体把DNA注入大肠杆菌内, 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然后在自身的含 p 的 DNA的指导下, 利用大肠杆菌中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大肠杆菌内的原料含有 P 和 叱 , 故子代噬菌体的DN

420、A中既含有原亲本的: , 2P,又含有大肠杆菌中的 P,而蛋白质只含有大肠杆菌的褥 。答案: 叩 和 叩 噬菌体的DNA( 含支P) 进入大肠杆菌内, 利用大肠杆菌的脱氧核昔酸( 含 叩) 合成自身的DNA( 2 )3 5S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含 % ) 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 3 ) DNA是遗传物质第3章 基 因 的 本 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 ,2 ,7,9( 中)2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 , 4 ,7,8,1 0 ( 中)3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6一、选择题1 . S型细菌具有多糖类荚膜, R 型细菌则不

421、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 能产生一些具英膜的细菌B.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 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D.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蛋白质, 不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解析: 只有S 型细菌的遗传物质DNA才可以使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出S 型细菌的某些性状, 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2 . ( 2 0 1 2 年石家庄月考)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 在培养有R 型细菌的1 、2 、3 、4四支试管中, 依次加入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

422、A、DNA和 DNA酶、蛋白质、多糖, 经过培养, 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的是 ( D )A. 仅 3 和 4 B. 仅 1 、3 和 4C. 仅 2 、3 和 4 D. 1 、2 、3 和 4解析:2 、3 、4三支试管内只有R 型细菌, 因为没有S 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 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一部分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 故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存在。3 . ( 2 0 1 1 年中山检测)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 能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 C )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菌体内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

423、A和蛋白质外壳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释放子代噬菌体A. B. C. D. 解析: 题中、是最关键的步骤.因为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 释放出与亲代大小、形状等完全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 从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4 . ( 2 0 1 1 年扬州市学业水平测试)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呼 和标记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 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 ) I八I CONH C 0 C COOHH HA. 、 B. 、 C. 、 D. 、解析: 赫尔希

424、和蔡斯用午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 $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在 DNA中只有磷酸含有P元素, 在蛋白质中S 元素在R 基上也就是图中的。5 .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 经病毒重建形成“ 杂交病毒”丙, 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 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D )解析: “ 杂交病毒”丙的蛋白质外壳来自甲病毒, 核酸来自于乙病毒。丙在侵染植物细胞时, 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 只有核酸进入植物细胞, 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乙病毒的核酸在植物细胞内可以大量地指导合成乙病毒.6 . 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 )A.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C.

425、 豌豆杂交实验D.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解析: 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RNA,通过侵染实验证明RNA起遗传物质作用; 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病毒; 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是真核生物核内基因的传递规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7 . ( 原创题) 下图中甲、乙、丙生物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实验材料,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O O X甲 乙 丙A. 甲生物有多糖类的荚膜, 没有毒性B . 乙生物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C. 丙生物的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RNA和蛋白质D. 甲、乙、丙生物都可以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活

426、解析: 根据荚膜的有无可以判断出甲为S 型肺炎双球菌, 乙为R 型肺炎双球菌, 丙为噬菌体。S 型肺炎双球菌有多糖类的荚膜, 有毒性, 选项A 错误; R 型肺炎双球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所以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 选项B 正确: 噬菌体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DNA和蛋白质, 选项( : 错误; 噬菌体是寄生的. 不能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 选项D 错误。8. ( 原创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如果对3 5s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甲组) 不进行搅拌、3 2P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 乙组) 保温时间过长, 则分别会出现什么异常结果( A )A.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

427、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B .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C.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D.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解析: 两组实验的正常现象是: 甲组中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 乙组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如果对甲组没有进行搅拌, 则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和细菌一起经离心进入沉淀物, 导致沉淀物放射性较强。如果乙组中的保温时间过长, 则感染了噬菌体的细菌会裂解, 释放出其中的子代噬菌体, 经搅拌、离心后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二、非选

428、择题9 . 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请回答:( 1 )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 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小鼠将.原因是_。( 2 ) 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可选用下列哪一组()A. C 和和叩C. C 和 知口. 和 |80( 3 ) 分析图B 可以看出,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解析: ( 1 )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结论,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 R 型细菌混合后, 可使无毒的R 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小鼠将死亡。 蛋白质含有S,不含P,核酸含有P

429、而不含S,因此可用为S和 叩 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分析图B 可知, 加入S 型细菌DNA,无毒的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了 S 型细菌的性状, 这说明S 型细菌的DNA进入了 R 型细菌中,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 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 死 亡 S 型细菌的DNA将 R 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 型细菌, 使小鼠死亡( 2 ) B( 3 ) 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三、拓展题1 0 . 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 分别用同位素叩 、W和 s、3 5

430、s 作了如下标记:噬菌体大肠杆菌DNA或脱氧核昔酸32P31P蛋白质或氨基酸用35s此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子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大肠杆菌的特性均相同, 请分析:( 1 ) 子代噬菌体的DNA分 子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2 ) 子 代 噬 菌 体 的 蛋 白 质 外 壳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_ 。( 3 ) 此实验结果证明了解析: 用含W D N A 、却 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 噬菌体把DNA注入大肠杆菌内, 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然后在自身的含 p 的 DNA的指导下, 利用大肠杆菌中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

431、和蛋白质。而大肠杆菌内的原料含有 P 和 叱 , 故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既含有原亲本的: , 2P,又含有大肠杆菌中的 P,而蛋白质只含有大肠杆菌的褥 。答案: 叩 和 叩 噬菌体的DNA( 含支P) 进入大肠杆菌内, 利用大肠杆菌的脱氧核昔酸( 含 叩) 合成自身的DNA( 2 )3 5S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含 % ) 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 3 ) DNA是遗传物质第3章 基 因 的 本 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 ,2 ,7,9( 中)2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 , 4 ,7,8,1 0 ( 中)3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432、5,6一、选择题1 . S型细菌具有多糖类荚膜, R 型细菌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 能产生一些具英膜的细菌B.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 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D.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蛋白质, 不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解析: 只有S 型细菌的遗传物质DNA才可以使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出S 型细菌的某些性状, 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2 . ( 2 0 1 2 年石家庄月考)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 在培养有R 型细菌的1 、

433、2 、3 、4四支试管中, 依次加入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 DNA酶、蛋白质、多糖, 经过培养, 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的是 ( D )A. 仅 3 和 4 B. 仅 1 、3 和 4C. 仅 2 、3 和 4 D. 1 、2 、3 和 4解析:2 、3 、4三支试管内只有R 型细菌, 因为没有S 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 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一部分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 故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存在。3 . ( 2 0 1 1 年中山检测)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 能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 C )噬菌体将自

434、己的DNA注入细菌体内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释放子代噬菌体A. B. C. D. 解析: 题中、是最关键的步骤.因为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 释放出与亲代大小、形状等完全一样的子代噬菌体,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 从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4 . ( 2 0 1 1 年扬州市学业水平测试)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呼 和标记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 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 ) I八I CONH C 0 C CO

435、OHH HA. 、 B. 、 C. 、 D. 、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用午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 $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在 DNA中只有磷酸含有P元素, 在蛋白质中S 元素在R 基上也就是图中的。5 .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经病毒重建形成“ 杂交病毒”丙, 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D )解析: “ 杂交病毒”丙的蛋白质外壳来自甲病毒, 核酸来自于乙病毒。丙在侵染植物细胞时, 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 只有核酸进入植物细胞,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乙病毒的核酸在植物细胞内可以大量地指导合成乙病毒.6 . 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

436、)A.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C. 豌豆杂交实验D.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解析: 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RNA,通过侵染实验证明RNA起遗传物质作用; 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病毒; 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是真核生物核内基因的传递规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7 . ( 原创题) 下图中甲、乙、丙生物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实验材料,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O O X甲 乙 丙A. 甲生物有多糖类的荚膜,没有毒性B . 乙生物没有多糖类的荚膜,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C. 丙生物的组成成分简单,只有RNA和蛋白质D. 甲、

437、乙、丙生物都可以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活解析: 根据荚膜的有无可以判断出甲为S 型肺炎双球菌, 乙为R 型肺炎双球菌, 丙为噬菌体。S 型肺炎双球菌有多糖类的荚膜, 有毒性,选项A 错误; R 型肺炎双球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所以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选项B 正确: 噬菌体组成成分简单,只有DNA和蛋白质,选项( : 错误; 噬菌体是寄生的. 不能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选项D 错误。8. ( 原创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如果对3 5s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甲组) 不进行搅拌、3 2P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 乙组) 保温时间过长, 则分别会出现什么异常结果(

438、 A )A.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B .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C.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D.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解析: 两组实验的正常现象是: 甲组中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 乙组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如果对甲组没有进行搅拌, 则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和细菌一起经离心进入沉淀物, 导致沉淀物放射性较强。如果乙组中的保温时间过长, 则感染了噬菌体的细菌会裂解, 释放出其中的子代噬菌体, 经搅拌、离心

439、后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二、非选择题9 . 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请回答:( 1 )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 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小鼠将.原因是_。( 2 ) 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可选用下列哪一组()A. C 和和叩C. C 和 知口. 和 |80( 3 ) 分析图B 可以看出,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解析: ( 1 )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结论,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 R 型细菌混合后, 可使无毒的R 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小鼠将死亡。

440、蛋白质含有S,不含P,核酸含有P 而不含S,因此可用为S和 叩 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分析图B 可知, 加入S 型细菌DNA,无毒的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了 S 型细菌的性状, 这说明S 型细菌的DNA进入了 R 型细菌中,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 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 死 亡 S 型细菌的DNA将 R 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 型细菌, 使小鼠死亡( 2 ) B( 3 ) 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三、拓展题1 0 . 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

441、 分别用同位素叩 、W和 s、3 5s 作了如下标记:噬菌体大肠杆菌DNA或脱氧核昔酸32P31P蛋白质或氨基酸用35s此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子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大肠杆菌的特性均相同, 请分析:( 1 ) 子代噬菌体的DNA分 子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2 ) 子 代 噬 菌 体 的 蛋 白 质 外 壳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_ 。( 3 ) 此实验结果证明了解析:用含W D N A 、却 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 噬菌体把DNA注入大肠杆菌内, 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然后在自身的含 p 的 DNA的指导下, 利用大肠

442、杆菌中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大肠杆菌内的原料含有 P 和 叱 , 故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既含有原亲本的: , 2P,又含有大肠杆菌中的 P,而蛋白质只含有大肠杆菌的褥 。答案: 叩 和 叩 噬菌体的DNA( 含支P) 进入大肠杆菌内, 利用大肠杆菌的脱氧核昔酸( 含 叩) 合成自身的DNA( 2 )3 5S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含 % ) 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 3 ) DNA是遗传物质第3章 基 因 的 本 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 ,2 ,7,9( 中)2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 , 4 ,7,8,1 0

443、( 中)3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6一、选择题1 . S型细菌具有多糖类荚膜, R 型细菌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 能产生一些具英膜的细菌B.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 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D.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蛋白质, 不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解析:只有S 型细菌的遗传物质DNA才可以使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出S 型细菌的某些性状, 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2 . ( 2 0 1 2 年石家庄月考)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

444、实验中, 在培养有R 型细菌的1 、2 、3 、4四支试管中, 依次加入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 DNA酶、蛋白质、多糖, 经过培养, 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的是 ( D )A. 仅 3 和 4 B. 仅 1 、3 和 4C. 仅 2 、3 和 4 D. 1 、2 、3 和 4解析:2 、3 、4三支试管内只有R 型细菌, 因为没有S 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 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一部分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 故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存在。3 . ( 2 0 1 1 年中山检测)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 能证明DNA分子是遗传

445、物质的关键步骤是( C )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菌体内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释放子代噬菌体A. B. C. D. 解析: 题中、是最关键的步骤.因为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 释放出与亲代大小、形状等完全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 从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4 . ( 2 0 1 1 年扬州市学业水平测试)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呼 和标记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 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

446、) I八I CONH C 0 C COOHH HA. 、 B. 、 C. 、 D. 、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用午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 $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在 DNA中只有磷酸含有P元素, 在蛋白质中S 元素在R 基上也就是图中的。5 .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 经病毒重建形成“ 杂交病毒”丙, 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 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D )解析: “ 杂交病毒”丙的蛋白质外壳来自甲病毒, 核酸来自于乙病毒。丙在侵染植物细胞时, 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 只有核酸进入植物细胞, 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乙病毒的核酸在植物细胞内可以大量地指导合成乙病毒.6

447、 . 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 )A.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C. 豌豆杂交实验D.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解析: 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RNA,通过侵染实验证明RNA起遗传物质作用; 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病毒; 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是真核生物核内基因的传递规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7 . ( 原创题) 下图中甲、乙、丙生物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实验材料,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O O X甲 乙 丙A. 甲生物有多糖类的荚膜, 没有毒性B . 乙生物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C.

448、丙生物的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RNA和蛋白质D. 甲、乙、丙生物都可以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活解析: 根据荚膜的有无可以判断出甲为S 型肺炎双球菌, 乙为R 型肺炎双球菌, 丙为噬菌体。S 型肺炎双球菌有多糖类的荚膜, 有毒性, 选项A 错误; R 型肺炎双球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所以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 选项B 正确: 噬菌体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DNA和蛋白质, 选项( : 错误; 噬菌体是寄生的. 不能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 选项D 错误。8. ( 原创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如果对3 5s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甲组) 不进行搅拌、3 2P 标记的噬

449、菌体一组 ( 乙组) 保温时间过长, 则分别会出现什么异常结果( A )A.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B .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C.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D.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解析: 两组实验的正常现象是: 甲组中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 乙组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如果对甲组没有进行搅拌, 则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和细菌一起经离心进入沉淀物, 导致沉淀物放射性较强。如果乙组中的保温时间过长, 则

450、感染了噬菌体的细菌会裂解, 释放出其中的子代噬菌体, 经搅拌、离心后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二、非选择题9 . 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请回答:( 1 )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 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小鼠将.原因是_。( 2 ) 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可选用下列哪一组()A. C 和和叩C. C 和 知口. 和 |80( 3 ) 分析图B 可以看出,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解析: ( 1 )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结论,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 R 型细菌混合后,

451、 可使无毒的R 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小鼠将死亡。 蛋白质含有S,不含P,核酸含有P 而不含S,因此可用为S和 叩 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分析图B 可知, 加入S 型细菌DNA,无毒的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了 S 型细菌的性状, 这说明S 型细菌的DNA进入了 R 型细菌中,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 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 死 亡 S 型细菌的DNA将 R 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 型细菌, 使小鼠死亡( 2 ) B( 3 ) 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

452、观察它们的作用三、拓展题1 0 . 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 分别用同位素叩 、W和 s、3 5s 作了如下标记:噬菌体大肠杆菌DNA或脱氧核昔酸32P31P蛋白质或氨基酸用35s此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子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大肠杆菌的特性均相同, 请分析:( 1 ) 子代噬菌体的DNA分 子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2 ) 子 代 噬 菌 体 的 蛋 白 质 外 壳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_ 。( 3 ) 此实验结果证明了解析: 用含W D N A 、却 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 噬菌体把DNA注入大肠杆菌内, 蛋

453、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然后在自身的含 p 的 DNA的指导下, 利用大肠杆菌中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大肠杆菌内的原料含有 P 和 叱 , 故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既含有原亲本的: , 2P,又含有大肠杆菌中的 P,而蛋白质只含有大肠杆菌的褥 。答案: 叩 和 叩 噬菌体的DNA( 含支P) 进入大肠杆菌内, 利用大肠杆菌的脱氧核昔酸( 含 叩) 合成自身的DNA( 2 )3 5S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含 % ) 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 3 ) DNA是遗传物质第3章 基 因 的 本 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 ,2 ,7,

454、9( 中)2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 , 4 ,7,8,1 0 ( 中)3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6一、选择题1 . S型细菌具有多糖类荚膜, R 型细菌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 能产生一些具英膜的细菌B.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 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D.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蛋白质, 不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解析: 只有S 型细菌的遗传物质DNA才可以使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出S 型细菌的某些性状, 产生具有荚膜

455、的细菌。2 . ( 2 0 1 2 年石家庄月考)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 在培养有R 型细菌的1 、2 、3 、4四支试管中, 依次加入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 DNA酶、蛋白质、多糖, 经过培养, 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的是 ( D )A. 仅 3 和 4 B. 仅 1 、3 和 4C. 仅 2 、3 和 4 D. 1 、2 、3 和 4解析:2 、3 、4三支试管内只有R 型细菌, 因为没有S 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 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一部分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 故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存在。3 . ( 2 0

456、1 1 年中山检测)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 能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 C )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菌体内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释放子代噬菌体A. B. C. D. 解析: 题中、是最关键的步骤.因为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 释放出与亲代大小、形状等完全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 从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4 . ( 2 0 1 1 年扬州市学业水平测试)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呼 和

457、标记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 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 ) I八I CONH C 0 C COOHH HA. 、 B. 、 C. 、 D. 、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用午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 $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在 DNA中只有磷酸含有P元素, 在蛋白质中S 元素在R 基上也就是图中的。5 .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 经病毒重建形成“ 杂交病毒”丙, 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 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D )解析: “ 杂交病毒”丙的蛋白质外壳来自甲病毒, 核酸来自于乙病毒。丙在侵染植物细胞时, 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 只有核酸进入植物细胞, 指导合成

458、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乙病毒的核酸在植物细胞内可以大量地指导合成乙病毒.6 . 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 )A.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C. 豌豆杂交实验D.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解析: 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RNA,通过侵染实验证明RNA起遗传物质作用; 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病毒; 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是真核生物核内基因的传递规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7 . ( 原创题) 下图中甲、乙、丙生物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实验材料,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O O X甲 乙 丙A. 甲生物有多糖类的荚膜, 没有毒性

459、B . 乙生物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C. 丙生物的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RNA和蛋白质D. 甲、乙、丙生物都可以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活解析: 根据荚膜的有无可以判断出甲为S 型肺炎双球菌, 乙为R 型肺炎双球菌, 丙为噬菌体。S 型肺炎双球菌有多糖类的荚膜, 有毒性, 选项A 错误; R 型肺炎双球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所以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 选项B 正确: 噬菌体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DNA和蛋白质, 选项( : 错误; 噬菌体是寄生的. 不能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 选项D 错误。8. ( 原创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如果

460、对3 5s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甲组) 不进行搅拌、3 2P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 乙组) 保温时间过长, 则分别会出现什么异常结果( A )A.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B .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C.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D.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解析: 两组实验的正常现象是: 甲组中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 乙组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如果对甲组没有进行搅拌, 则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和细菌一起经

461、离心进入沉淀物, 导致沉淀物放射性较强。如果乙组中的保温时间过长, 则感染了噬菌体的细菌会裂解, 释放出其中的子代噬菌体, 经搅拌、离心后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二、非选择题9 . 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请回答:( 1 )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 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小鼠将.原因是_。( 2 ) 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可选用下列哪一组()A. C 和和叩C. C 和 知口. 和 |80( 3 ) 分析图B 可以看出,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解析: ( 1 )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结论, 分析图A

462、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 R 型细菌混合后, 可使无毒的R 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小鼠将死亡。 蛋白质含有S,不含P,核酸含有P 而不含S,因此可用为S和 叩 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分析图B 可知, 加入S 型细菌DNA,无毒的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了 S 型细菌的性状, 这说明S 型细菌的DNA进入了 R 型细菌中,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 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 死 亡 S 型细菌的DNA将 R 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 型细菌, 使小鼠死亡

463、( 2 ) B( 3 ) 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三、拓展题1 0 . 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 分别用同位素叩 、W和 s、3 5s 作了如下标记:噬菌体大肠杆菌DNA或脱氧核昔酸32P31P蛋白质或氨基酸用35s此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子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大肠杆菌的特性均相同, 请分析:( 1 ) 子代噬菌体的DNA分 子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2 ) 子 代 噬 菌 体 的 蛋 白 质 外 壳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_ 。( 3 ) 此实验结果证明了解析: 用含W D N A 、

464、却 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 噬菌体把DNA注入大肠杆菌内, 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然后在自身的含 p 的 DNA的指导下, 利用大肠杆菌中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大肠杆菌内的原料含有 P 和 叱 , 故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既含有原亲本的: , 2P,又含有大肠杆菌中的 P,而蛋白质只含有大肠杆菌的褥 。答案: 叩 和 叩 噬菌体的DNA( 含支P) 进入大肠杆菌内, 利用大肠杆菌的脱氧核昔酸( 含 叩) 合成自身的DNA( 2 )3 5S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含 % ) 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 3 ) DNA是遗传物质第3章 基 因 的 本 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

465、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 ,2 ,7,9( 中)2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 , 4 ,7,8,1 0 ( 中)3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6一、选择题1 . S型细菌具有多糖类荚膜, R 型细菌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 能产生一些具英膜的细菌B.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 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D.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蛋白质, 不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解析: 只有S 型细菌的遗传物质DNA才

466、可以使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出S 型细菌的某些性状, 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2 . ( 2 0 1 2 年石家庄月考)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 在培养有R 型细菌的1 、2 、3 、4四支试管中, 依次加入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 DNA酶、蛋白质、多糖, 经过培养, 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的是 ( D )A. 仅 3 和 4 B. 仅 1 、3 和 4C. 仅 2 、3 和 4 D. 1 、2 、3 和 4解析:2 、3 、4三支试管内只有R 型细菌, 因为没有S 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 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一部分R 型细菌

467、转化为S 型细菌, 故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存在。3 . ( 2 0 1 1 年中山检测)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 能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 C )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菌体内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释放子代噬菌体A. B. C. D. 解析: 题中、是最关键的步骤.因为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 释放出与亲代大小、形状等完全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 从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4 . ( 2 0 1 1 年扬州市学业

468、水平测试)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呼 和标记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 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 ) I八I CONH C 0 C COOHH HA. 、 B. 、 C. 、 D. 、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用午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 $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在 DNA中只有磷酸含有P元素, 在蛋白质中S 元素在R 基上也就是图中的。5 .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 经病毒重建形成“ 杂交病毒”丙, 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 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D )解析: “ 杂交病毒”丙的蛋白质外壳来自甲病毒, 核酸来自于乙病毒。丙在侵染

469、植物细胞时, 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 只有核酸进入植物细胞, 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乙病毒的核酸在植物细胞内可以大量地指导合成乙病毒.6 . 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 )A.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C. 豌豆杂交实验D.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解析: 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RNA,通过侵染实验证明RNA起遗传物质作用; 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病毒; 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是真核生物核内基因的传递规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7 . ( 原创题) 下图中甲、乙、丙生物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实验材料,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

470、是( B )O O X甲 乙 丙A. 甲生物有多糖类的荚膜, 没有毒性B . 乙生物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C. 丙生物的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RNA和蛋白质D. 甲、乙、丙生物都可以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活解析: 根据荚膜的有无可以判断出甲为S 型肺炎双球菌, 乙为R 型肺炎双球菌, 丙为噬菌体。S 型肺炎双球菌有多糖类的荚膜, 有毒性, 选项A 错误; R 型肺炎双球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所以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 选项B 正确: 噬菌体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DNA和蛋白质, 选项( : 错误; 噬菌体是寄生的. 不能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

471、, 选项D 错误。8. ( 原创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如果对3 5s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甲组) 不进行搅拌、3 2P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 乙组) 保温时间过长, 则分别会出现什么异常结果( A )A.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B .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C.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D.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解析: 两组实验的正常现象是: 甲组中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 乙组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472、。 如果对甲组没有进行搅拌, 则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和细菌一起经离心进入沉淀物, 导致沉淀物放射性较强。如果乙组中的保温时间过长, 则感染了噬菌体的细菌会裂解, 释放出其中的子代噬菌体, 经搅拌、离心后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二、非选择题9 . 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请回答:( 1 )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 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小鼠将.原因是_。( 2 ) 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可选用下列哪一组()A. C 和和叩C. C 和 知口. 和 |80( 3 ) 分析图B 可以看出,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

473、.解析: ( 1 )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结论,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 R 型细菌混合后, 可使无毒的R 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小鼠将死亡。 蛋白质含有S,不含P,核酸含有P 而不含S,因此可用为S和 叩 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分析图B 可知, 加入S 型细菌DNA,无毒的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了 S 型细菌的性状, 这说明S 型细菌的DNA进入了 R 型细菌中,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 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 死 亡 S

474、 型细菌的DNA将 R 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 型细菌, 使小鼠死亡( 2 ) B( 3 ) 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三、拓展题1 0 . 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 分别用同位素叩 、W和 s、3 5s 作了如下标记:噬菌体大肠杆菌DNA或脱氧核昔酸32P31P蛋白质或氨基酸用35s此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子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大肠杆菌的特性均相同, 请分析:( 1 ) 子代噬菌体的DNA分 子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2 ) 子 代 噬 菌 体 的 蛋 白 质 外 壳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

475、因是 _ 。( 3 ) 此实验结果证明了解析: 用含W D N A 、却 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 噬菌体把DNA注入大肠杆菌内, 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然后在自身的含 p 的 DNA的指导下, 利用大肠杆菌中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大肠杆菌内的原料含有 P 和 叱 , 故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既含有原亲本的: , 2P,又含有大肠杆菌中的 P,而蛋白质只含有大肠杆菌的褥 。答案: 叩 和 叩 噬菌体的DNA( 含支P) 进入大肠杆菌内, 利用大肠杆菌的脱氧核昔酸( 含 叩) 合成自身的DNA( 2 )3 5S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含 % ) 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 3 ) D

476、NA是遗传物质第3章 基 因 的 本 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 ,2 ,7,9( 中)2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 , 4 ,7,8,1 0 ( 中)3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6一、选择题1 . S型细菌具有多糖类荚膜, R 型细菌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 能产生一些具英膜的细菌B.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 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D.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

477、蛋白质, 不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解析: 只有S 型细菌的遗传物质DNA才可以使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出S 型细菌的某些性状, 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2 . ( 2 0 1 2 年石家庄月考)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 在培养有R 型细菌的1 、2 、3 、4四支试管中, 依次加入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 DNA酶、蛋白质、多糖, 经过培养, 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的是 ( D )A. 仅 3 和 4 B. 仅 1 、3 和 4C. 仅 2 、3 和 4 D. 1 、2 、3 和 4解析:2 、3 、4三支试管内只有R 型细菌, 因为没有S 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

478、会发生转化. 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一部分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 故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存在。3 . ( 2 0 1 1 年中山检测)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 能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 C )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菌体内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释放子代噬菌体A. B. C. D. 解析: 题中、是最关键的步骤.因为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 释放出与亲代大小、形状等完全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

479、从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4 . ( 2 0 1 1 年扬州市学业水平测试)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呼 和标记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 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 ) I八I CONH C 0 C COOHH HA. 、 B. 、 C. 、 D. 、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用午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 $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在 DNA中只有磷酸含有P元素, 在蛋白质中S 元素在R 基上也就是图中的。5 .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 经病毒重建形成“ 杂交病毒”丙, 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 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D )解析:

480、 “ 杂交病毒”丙的蛋白质外壳来自甲病毒, 核酸来自于乙病毒。丙在侵染植物细胞时, 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 只有核酸进入植物细胞, 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乙病毒的核酸在植物细胞内可以大量地指导合成乙病毒.6 . 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 )A.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C. 豌豆杂交实验D.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解析: 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RNA,通过侵染实验证明RNA起遗传物质作用; 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病毒; 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是真核生物核内基因的传递规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7 . ( 原创题) 下图中甲、乙、丙生物为

48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实验材料,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O O X甲 乙 丙A. 甲生物有多糖类的荚膜, 没有毒性B . 乙生物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C. 丙生物的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RNA和蛋白质D. 甲、乙、丙生物都可以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活解析: 根据荚膜的有无可以判断出甲为S 型肺炎双球菌, 乙为R 型肺炎双球菌, 丙为噬菌体。S 型肺炎双球菌有多糖类的荚膜, 有毒性, 选项A 错误; R 型肺炎双球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所以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 选项B 正确: 噬菌体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DNA和蛋白质, 选

482、项( : 错误; 噬菌体是寄生的. 不能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 选项D 错误。8. ( 原创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如果对3 5s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甲组) 不进行搅拌、3 2P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 乙组) 保温时间过长, 则分别会出现什么异常结果( A )A.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B .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C.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D.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解析: 两组实验的正常现象是

483、: 甲组中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 乙组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如果对甲组没有进行搅拌, 则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和细菌一起经离心进入沉淀物, 导致沉淀物放射性较强。如果乙组中的保温时间过长, 则感染了噬菌体的细菌会裂解, 释放出其中的子代噬菌体, 经搅拌、离心后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二、非选择题9 . 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请回答:( 1 )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 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小鼠将.原因是_。( 2 ) 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可选用下列哪一组()A. C 和和叩C. C 和 知口. 和

484、 |80( 3 ) 分析图B 可以看出,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解析: ( 1 )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结论,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 R 型细菌混合后, 可使无毒的R 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小鼠将死亡。 蛋白质含有S,不含P,核酸含有P 而不含S,因此可用为S和 叩 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分析图B 可知, 加入S 型细菌DNA,无毒的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了 S 型细菌的性状, 这说明S 型细菌的DNA进入了 R 型细菌中,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 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

485、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 死 亡 S 型细菌的DNA将 R 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 型细菌, 使小鼠死亡( 2 ) B( 3 ) 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三、拓展题1 0 . 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 分别用同位素叩 、W和 s、3 5s 作了如下标记:噬菌体大肠杆菌DNA或脱氧核昔酸32P31P蛋白质或氨基酸用35s此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子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大肠杆菌的特性均相同, 请分析:( 1 ) 子代噬菌体的DNA分 子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2 ) 子 代 噬 菌 体

486、的 蛋 白 质 外 壳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_ 。( 3 ) 此实验结果证明了解析:用含W D N A 、却 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 噬菌体把DNA注入大肠杆菌内, 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然后在自身的含 p 的 DNA的指导下, 利用大肠杆菌中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大肠杆菌内的原料含有 P 和 叱 , 故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既含有原亲本的: , 2P,又含有大肠杆菌中的 P,而蛋白质只含有大肠杆菌的褥 。答案: 叩 和 叩 噬菌体的DNA( 含支P) 进入大肠杆菌内, 利用大肠杆菌的脱氧核昔酸( 含 叩) 合成自身的DNA( 2 )3 5

487、S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含 % ) 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 3 ) DNA是遗传物质第3章 基 因 的 本 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 ,2 ,7,9( 中)2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 , 4 ,7,8,1 0 ( 中)3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6一、选择题1 . S型细菌具有多糖类荚膜, R 型细菌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 能产生一些具英膜的细菌B.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 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

488、菌的DNA,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D.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蛋白质, 不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解析:只有S 型细菌的遗传物质DNA才可以使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出S 型细菌的某些性状, 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2 . ( 2 0 1 2 年石家庄月考)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 在培养有R 型细菌的1 、2 、3 、4四支试管中, 依次加入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 DNA酶、蛋白质、多糖, 经过培养, 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的是 ( D )A. 仅 3 和 4 B. 仅 1 、3 和 4C. 仅 2 、3 和 4 D. 1 、2 、3 和 4解析:2 、3 、

489、4三支试管内只有R 型细菌, 因为没有S 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 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一部分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 故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存在。3 . ( 2 0 1 1 年中山检测)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 能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 C )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菌体内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释放子代噬菌体A. B. C. D. 解析:题中、是最关键的步骤.因为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 释放出与亲代大小、形状等完全一样的子代噬

490、菌体, 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 从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4 . ( 2 0 1 1 年扬州市学业水平测试)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呼 和标记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 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 ) I八I CONH C 0 C COOHH HA. 、 B. 、 C. 、 D. 、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用午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 $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在 DNA中只有磷酸含有P元素, 在蛋白质中S 元素在R 基上也就是图中的。5 .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 经病毒重建形成“ 杂交病毒”丙, 用丙病毒侵染

491、植物细胞, 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D )解析: “ 杂交病毒”丙的蛋白质外壳来自甲病毒, 核酸来自于乙病毒。丙在侵染植物细胞时, 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 只有核酸进入植物细胞, 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乙病毒的核酸在植物细胞内可以大量地指导合成乙病毒.6 . 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 )A.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C. 豌豆杂交实验D.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解析: 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RNA,通过侵染实验证明RNA起遗传物质作用; 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病毒; 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是真核生物核内基因的传递规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

492、明DNA是遗传物质。7 . ( 原创题) 下图中甲、乙、丙生物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实验材料,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O O X甲 乙 丙A. 甲生物有多糖类的荚膜, 没有毒性B . 乙生物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C. 丙生物的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RNA和蛋白质D. 甲、乙、丙生物都可以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活解析: 根据荚膜的有无可以判断出甲为S 型肺炎双球菌, 乙为R 型肺炎双球菌, 丙为噬菌体。S 型肺炎双球菌有多糖类的荚膜, 有毒性, 选项A 错误; R 型肺炎双球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所以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

493、 选项B 正确: 噬菌体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DNA和蛋白质, 选项( : 错误; 噬菌体是寄生的. 不能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 选项D 错误。8. ( 原创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如果对3 5s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甲组) 不进行搅拌、3 2P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 乙组) 保温时间过长, 则分别会出现什么异常结果( A )A.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B .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C.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D.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494、,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解析: 两组实验的正常现象是: 甲组中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 乙组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如果对甲组没有进行搅拌, 则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和细菌一起经离心进入沉淀物, 导致沉淀物放射性较强。如果乙组中的保温时间过长, 则感染了噬菌体的细菌会裂解, 释放出其中的子代噬菌体, 经搅拌、离心后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二、非选择题9 . 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请回答:( 1 )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 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小鼠将.原因是_。( 2 ) 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495、,可选用下列哪一组()A. C 和和叩C. C 和 知口. 和 |80( 3 ) 分析图B 可以看出,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解析: ( 1 )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结论,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 R 型细菌混合后, 可使无毒的R 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小鼠将死亡。 蛋白质含有S,不含P,核酸含有P 而不含S,因此可用为S和 叩 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分析图B 可知, 加入S 型细菌DNA,无毒的R 型细菌发生转化,表现了 S 型细菌的性状,这说明S 型细菌的DNA进入了 R 型细菌中,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 也说明

496、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 死 亡 S 型细菌的DNA将 R 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 型细菌, 使小鼠死亡( 2 ) B( 3 ) 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三、拓展题1 0 . 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 分别用同位素叩 、W和 s、3 5s 作了如下标记:噬菌体大肠杆菌DNA或脱氧核昔酸32P31P蛋白质或氨基酸用35s此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子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大肠杆菌的特性均相同, 请分析:( 1 ) 子代噬菌体的DNA分 子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497、 位 素 是 ,原因是( 2 ) 子 代 噬 菌 体 的 蛋 白 质 外 壳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_ 。( 3 ) 此实验结果证明了解析: 用含W D N A 、却 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噬菌体把DNA注入大肠杆菌内, 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然后在自身的含 p 的 DNA的指导下,利用大肠杆菌中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大肠杆菌内的原料含有 P 和 叱 , 故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既含有原亲本的: , 2P,又含有大肠杆菌中的 P,而蛋白质只含有大肠杆菌的褥 。答案: 叩 和 叩 噬菌体的DNA( 含支P) 进入大肠杆菌内, 利用大肠杆菌的脱氧

498、核昔酸( 含 叩) 合成自身的DNA( 2 )3 5S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含 % ) 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 3 ) DNA是遗传物质第3章 基 因 的 本 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 ,2 ,7,9( 中)2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 , 4 ,7,8,1 0 ( 中)3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6一、选择题1 . S型细菌具有多糖类荚膜,R 型细菌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能产生一些具英膜的细菌B.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不能产生

499、具荚膜的细菌C.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D.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蛋白质,不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解析: 只有S 型细菌的遗传物质DNA才可以使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出S 型细菌的某些性状, 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2 . ( 2 0 1 2 年石家庄月考)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 在培养有R 型细菌的1 、2 、3 、4四支试管中,依次加入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 DNA酶、蛋白质、多糖, 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的是 ( D )A. 仅 3 和 4 B. 仅 1 、3 和 4C. 仅 2 、3 和 4 D.

500、 1 、2 、3 和 4解析:2 、3 、4三支试管内只有R 型细菌, 因为没有S 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 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一部分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 故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存在。3 . ( 2 0 1 1 年中山检测)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 能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 C )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菌体内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释放子代噬菌体A. B. C. D. 解析: 题中、是最关键的步骤.因为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

501、; 释放出与亲代大小、形状等完全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 从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4 . ( 2 0 1 1 年扬州市学业水平测试)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呼 和标记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 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 ) I八I CONH C 0 C COOHH HA. 、 B. 、 C. 、 D. 、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用午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 $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在 DNA中只有磷酸含有P元素, 在蛋白质中S 元素在R 基上也就是图中的。5 .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 经

502、病毒重建形成“ 杂交病毒”丙, 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 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D )解析: “ 杂交病毒”丙的蛋白质外壳来自甲病毒, 核酸来自于乙病毒。丙在侵染植物细胞时, 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 只有核酸进入植物细胞, 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乙病毒的核酸在植物细胞内可以大量地指导合成乙病毒.6 . 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 )A.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C. 豌豆杂交实验D.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解析: 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RNA,通过侵染实验证明RNA起遗传物质作用; 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病毒; 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是真核生物

503、核内基因的传递规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7 . ( 原创题) 下图中甲、乙、丙生物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实验材料,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O O X甲 乙 丙A. 甲生物有多糖类的荚膜, 没有毒性B . 乙生物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C. 丙生物的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RNA和蛋白质D. 甲、乙、丙生物都可以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活解析: 根据荚膜的有无可以判断出甲为S 型肺炎双球菌, 乙为R 型肺炎双球菌, 丙为噬菌体。S 型肺炎双球菌有多糖类的荚膜, 有毒性, 选项A 错误; R 型肺炎双球菌没有多糖类的荚

504、膜, 所以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 选项B 正确: 噬菌体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DNA和蛋白质, 选项( : 错误; 噬菌体是寄生的. 不能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 选项D 错误。8. ( 原创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如果对3 5s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甲组) 不进行搅拌、3 2P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 乙组) 保温时间过长, 则分别会出现什么异常结果( A )A.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B .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C.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

505、的放射性D.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解析: 两组实验的正常现象是: 甲组中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 乙组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如果对甲组没有进行搅拌, 则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和细菌一起经离心进入沉淀物, 导致沉淀物放射性较强。如果乙组中的保温时间过长, 则感染了噬菌体的细菌会裂解, 释放出其中的子代噬菌体, 经搅拌、离心后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二、非选择题9 . 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请回答:( 1 )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 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小鼠将.原因是_。( 2 )

506、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可选用下列哪一组()A. C 和和叩C. C 和 知口. 和 |80( 3 ) 分析图B 可以看出,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解析: ( 1 )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结论,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 R 型细菌混合后, 可使无毒的R 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小鼠将死亡。 蛋白质含有S,不含P,核酸含有P 而不含S,因此可用为S和 叩 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分析图B 可知, 加入S 型细菌DNA,无毒的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了 S 型细菌的性状, 这说明S 型细菌的DNA

507、进入了 R 型细菌中,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 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 死 亡 S 型细菌的DNA将 R 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 型细菌, 使小鼠死亡( 2 ) B( 3 ) 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三、拓展题1 0 . 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 分别用同位素叩 、W和 s、3 5s 作了如下标记:噬菌体大肠杆菌DNA或脱氧核昔酸32P31P蛋白质或氨基酸用35s此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子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大肠杆菌的特性均相同, 请分析:( 1 )

508、子代噬菌体的DNA分 子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2 ) 子 代 噬 菌 体 的 蛋 白 质 外 壳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_ 。( 3 ) 此实验结果证明了解析: 用含W D N A 、却 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 噬菌体把DNA注入大肠杆菌内, 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然后在自身的含 p 的 DNA的指导下, 利用大肠杆菌中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大肠杆菌内的原料含有 P 和 叱 , 故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既含有原亲本的: , 2P,又含有大肠杆菌中的 P,而蛋白质只含有大肠杆菌的褥 。答案: 叩 和 叩 噬菌体

509、的DNA( 含支P) 进入大肠杆菌内, 利用大肠杆菌的脱氧核昔酸( 含 叩) 合成自身的DNA( 2 )3 5S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含 % ) 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 3 ) DNA是遗传物质第3章 基 因 的 本 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 ,2 ,7,9( 中)2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 , 4 ,7,8,1 0 ( 中)3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6一、选择题1 . S型细菌具有多糖类荚膜, R 型细菌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 能产生一些具英膜的细菌B.

510、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 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D.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蛋白质, 不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解析: 只有S 型细菌的遗传物质DNA才可以使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出S 型细菌的某些性状, 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2 . ( 2 0 1 2 年石家庄月考)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 在培养有R 型细菌的1 、2 、3 、4四支试管中, 依次加入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 DNA酶、蛋白质、多糖, 经过培养, 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的是 ( D )A. 仅

511、3 和 4 B. 仅 1 、3 和 4C. 仅 2 、3 和 4 D. 1 、2 、3 和 4解析:2 、3 、4三支试管内只有R 型细菌, 因为没有S 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 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一部分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 故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存在。3 . ( 2 0 1 1 年中山检测)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 能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 C )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菌体内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释放子代噬菌体A. B. C. D. 解析: 题中、是最

512、关键的步骤.因为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 释放出与亲代大小、形状等完全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 从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4 . ( 2 0 1 1 年扬州市学业水平测试)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呼 和标记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 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 ) I八I CONH C 0 C COOHH HA. 、 B. 、 C. 、 D. 、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用午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 $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在 DNA中只有磷酸含有P元素, 在蛋白质

513、中S 元素在R 基上也就是图中的。5 .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 经病毒重建形成“ 杂交病毒”丙, 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 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D )解析: “ 杂交病毒”丙的蛋白质外壳来自甲病毒, 核酸来自于乙病毒。丙在侵染植物细胞时, 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 只有核酸进入植物细胞, 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乙病毒的核酸在植物细胞内可以大量地指导合成乙病毒.6 . 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 )A.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C. 豌豆杂交实验D.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解析: 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RNA,通过侵染实验证明RNA起遗传物质作用

514、; 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病毒; 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是真核生物核内基因的传递规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7 . ( 原创题) 下图中甲、乙、丙生物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实验材料,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O O X甲 乙 丙A. 甲生物有多糖类的荚膜, 没有毒性B . 乙生物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C. 丙生物的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RNA和蛋白质D. 甲、乙、丙生物都可以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活解析: 根据荚膜的有无可以判断出甲为S 型肺炎双球菌, 乙为R 型肺炎双球菌, 丙为噬菌体。S 型肺炎双球菌有多

515、糖类的荚膜, 有毒性, 选项A 错误; R 型肺炎双球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所以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 选项B 正确: 噬菌体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DNA和蛋白质, 选项( : 错误; 噬菌体是寄生的. 不能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 选项D 错误。8. ( 原创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如果对3 5s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甲组) 不进行搅拌、3 2P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 乙组) 保温时间过长, 则分别会出现什么异常结果( A )A.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B .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

516、放射性C.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D.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解析: 两组实验的正常现象是: 甲组中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 乙组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如果对甲组没有进行搅拌, 则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和细菌一起经离心进入沉淀物, 导致沉淀物放射性较强。如果乙组中的保温时间过长, 则感染了噬菌体的细菌会裂解, 释放出其中的子代噬菌体, 经搅拌、离心后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二、非选择题9 . 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请回答:( 1 )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有毒的S 型细菌与

517、活的无毒的R 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小鼠将.原因是_。( 2 ) 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可选用下列哪一组()A. C 和和叩C. C 和 知口. 和 |80( 3 ) 分析图B 可以看出,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解析: ( 1 )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结论,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 R 型细菌混合后, 可使无毒的R 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小鼠将死亡。 蛋白质含有S,不含P,核酸含有P 而不含S,因此可用为S和 叩 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分析图B 可知, 加入S 型细菌DNA,无毒的R

518、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了 S 型细菌的性状, 这说明S 型细菌的DNA进入了 R 型细菌中,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 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 死 亡 S 型细菌的DNA将 R 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 型细菌, 使小鼠死亡( 2 ) B( 3 ) 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三、拓展题1 0 . 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 分别用同位素叩 、W和 s、3 5s 作了如下标记:噬菌体大肠杆菌DNA或脱氧核昔酸32P31P蛋白质或氨基酸用35s此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子代噬菌

519、体和亲代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大肠杆菌的特性均相同, 请分析:( 1 ) 子代噬菌体的DNA分 子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2 ) 子 代 噬 菌 体 的 蛋 白 质 外 壳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_ 。( 3 ) 此实验结果证明了解析: 用含W D N A 、却 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 噬菌体把DNA注入大肠杆菌内, 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然后在自身的含 p 的 DNA的指导下, 利用大肠杆菌中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大肠杆菌内的原料含有 P 和 叱 , 故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既含有原亲本的: , 2P,又含有大肠

520、杆菌中的 P,而蛋白质只含有大肠杆菌的褥 。答案: 叩 和 叩 噬菌体的DNA( 含支P) 进入大肠杆菌内, 利用大肠杆菌的脱氧核昔酸( 含 叩) 合成自身的DNA( 2 )3 5S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含 % ) 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 3 ) DNA是遗传物质第3章 基 因 的 本 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 ,2 ,7,9( 中)2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 , 4 ,7,8,1 0 ( 中)3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6一、选择题1 . S型细菌具有多糖类荚膜, R 型细菌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 培养

521、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 能产生一些具英膜的细菌B.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 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D.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蛋白质, 不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解析: 只有S 型细菌的遗传物质DNA才可以使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出S 型细菌的某些性状, 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2 . ( 2 0 1 2 年石家庄月考)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 在培养有R 型细菌的1 、2 、3 、4四支试管中, 依次加入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 DNA酶、蛋白质、多糖, 经

522、过培养, 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的是 ( D )A. 仅 3 和 4 B. 仅 1 、3 和 4C. 仅 2 、3 和 4 D. 1 、2 、3 和 4解析:2 、3 、4三支试管内只有R 型细菌, 因为没有S 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 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一部分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 故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存在。3 . ( 2 0 1 1 年中山检测)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 能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 C )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菌体内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

523、装成子代噬菌体释放子代噬菌体A. B. C. D. 解析: 题中、是最关键的步骤.因为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 释放出与亲代大小、形状等完全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 从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4 . ( 2 0 1 1 年扬州市学业水平测试)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呼 和标记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 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 ) I八I CONH C 0 C COOHH HA. 、 B. 、 C. 、 D. 、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用午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 $

524、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在 DNA中只有磷酸含有P元素, 在蛋白质中S 元素在R 基上也就是图中的。5 .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 经病毒重建形成“ 杂交病毒”丙, 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 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D )解析: “ 杂交病毒”丙的蛋白质外壳来自甲病毒, 核酸来自于乙病毒。丙在侵染植物细胞时, 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 只有核酸进入植物细胞, 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乙病毒的核酸在植物细胞内可以大量地指导合成乙病毒.6 . 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 )A.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C. 豌豆杂交实验D.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解

525、析: 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RNA,通过侵染实验证明RNA起遗传物质作用; 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病毒; 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是真核生物核内基因的传递规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7 . ( 原创题) 下图中甲、乙、丙生物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实验材料,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O O X甲 乙 丙A. 甲生物有多糖类的荚膜, 没有毒性B . 乙生物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C. 丙生物的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RNA和蛋白质D. 甲、乙、丙生物都可以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活解析: 根据荚膜的有无可以判断出甲为S 型

526、肺炎双球菌, 乙为R 型肺炎双球菌, 丙为噬菌体。S 型肺炎双球菌有多糖类的荚膜, 有毒性, 选项A 错误; R 型肺炎双球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所以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 选项B 正确: 噬菌体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DNA和蛋白质, 选项( : 错误; 噬菌体是寄生的. 不能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 选项D 错误。8. ( 原创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如果对3 5s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甲组) 不进行搅拌、3 2P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 乙组) 保温时间过长, 则分别会出现什么异常结果( A )A.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

527、性B .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C.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D.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解析: 两组实验的正常现象是: 甲组中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 乙组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如果对甲组没有进行搅拌, 则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和细菌一起经离心进入沉淀物, 导致沉淀物放射性较强。如果乙组中的保温时间过长, 则感染了噬菌体的细菌会裂解, 释放出其中的子代噬菌体, 经搅拌、离心后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二、非选择题9 . 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

528、。请回答:( 1 )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 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小鼠将.原因是_。( 2 ) 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可选用下列哪一组()A. C 和和叩C. C 和 知口. 和 |80( 3 ) 分析图B 可以看出,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解析: ( 1 )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结论,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 R 型细菌混合后, 可使无毒的R 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小鼠将死亡。 蛋白质含有S,不含P,核酸含有P 而不含S,因此可用为S和 叩 分别对蛋白质

529、和DNA进行标记。 分析图B 可知, 加入S 型细菌DNA,无毒的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了 S 型细菌的性状, 这说明S 型细菌的DNA进入了 R 型细菌中,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 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 死 亡 S 型细菌的DNA将 R 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 型细菌, 使小鼠死亡( 2 ) B( 3 ) 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三、拓展题1 0 . 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 分别用同位素叩 、W和 s、3 5s 作了如下标记:噬菌体大肠杆菌DNA或

530、脱氧核昔酸32P31P蛋白质或氨基酸用35s此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子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大肠杆菌的特性均相同, 请分析:( 1 ) 子代噬菌体的DNA分 子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2 ) 子 代 噬 菌 体 的 蛋 白 质 外 壳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_ 。( 3 ) 此实验结果证明了解析: 用含W D N A 、却 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 噬菌体把DNA注入大肠杆菌内, 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然后在自身的含 p 的 DNA的指导下, 利用大肠杆菌中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大肠杆菌内的原料含有 P 和

531、 叱 , 故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既含有原亲本的: , 2P,又含有大肠杆菌中的 P,而蛋白质只含有大肠杆菌的褥 。答案: 叩 和 叩 噬菌体的DNA( 含支P) 进入大肠杆菌内, 利用大肠杆菌的脱氧核昔酸( 含 叩) 合成自身的DNA( 2 )3 5S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含 % ) 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 3 ) DNA是遗传物质第3章 基 因 的 本 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 ,2 ,7,9( 中)2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 , 4 ,7,8,1 0 ( 中)3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6一、选择题1 . S型细菌具有

532、多糖类荚膜, R 型细菌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 能产生一些具英膜的细菌B.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 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D.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蛋白质, 不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解析: 只有S 型细菌的遗传物质DNA才可以使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出S 型细菌的某些性状, 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2 . ( 2 0 1 2 年石家庄月考)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 在培养有R 型细菌的1 、2 、3 、4四支试管中, 依次加入

533、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 DNA酶、蛋白质、多糖, 经过培养, 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的是 ( D )A. 仅 3 和 4 B. 仅 1 、3 和 4C. 仅 2 、3 和 4 D. 1 、2 、3 和 4解析:2 、3 、4三支试管内只有R 型细菌, 因为没有S 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 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一部分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 故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存在。3 . ( 2 0 1 1 年中山检测)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 能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 C )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菌体内噬菌体的DNA

534、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释放子代噬菌体A. B. C. D. 解析: 题中、是最关键的步骤.因为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 释放出与亲代大小、形状等完全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 从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4 . ( 2 0 1 1 年扬州市学业水平测试)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呼 和标记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 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 ) I八I CONH C 0 C COOHH HA. 、 B. 、 C.

535、 、 D. 、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用午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 $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在 DNA中只有磷酸含有P元素, 在蛋白质中S 元素在R 基上也就是图中的。5 .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 经病毒重建形成“ 杂交病毒”丙, 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 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D )解析: “ 杂交病毒”丙的蛋白质外壳来自甲病毒, 核酸来自于乙病毒。丙在侵染植物细胞时, 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 只有核酸进入植物细胞, 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乙病毒的核酸在植物细胞内可以大量地指导合成乙病毒.6 . 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 )A.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

536、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C. 豌豆杂交实验D.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解析: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RNA,通过侵染实验证明RNA起遗传物质作用; 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病毒; 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是真核生物核内基因的传递规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7 . ( 原创题) 下图中甲、乙、丙生物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实验材料,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O O X甲 乙 丙A. 甲生物有多糖类的荚膜, 没有毒性B . 乙生物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C. 丙生物的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RNA和蛋白质D. 甲、乙、丙生物都可以在含有

537、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活解析:根据荚膜的有无可以判断出甲为S 型肺炎双球菌, 乙为R 型肺炎双球菌, 丙为噬菌体。S 型肺炎双球菌有多糖类的荚膜, 有毒性, 选项A 错误; R 型肺炎双球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所以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 选项B 正确: 噬菌体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DNA和蛋白质, 选项( :错误; 噬菌体是寄生的. 不能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 选项D 错误。8. ( 原创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如果对3 5s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甲组) 不进行搅拌、3 2P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 乙组) 保温时间过长, 则分别会出现什么异常结果( A )A.

538、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B .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C.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D.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解析: 两组实验的正常现象是: 甲组中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 乙组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如果对甲组没有进行搅拌, 则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和细菌一起经离心进入沉淀物, 导致沉淀物放射性较强。如果乙组中的保温时间过长, 则感染了噬菌体的细菌会裂解, 释放出其中的子代噬菌体, 经搅拌、离心后导致上清液

539、中放射性较强。二、非选择题9 . 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请回答:( 1 )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 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小鼠将.原因是_。( 2 ) 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可选用下列哪一组()A. C 和和叩C. C 和 知口. 和 |80( 3 ) 分析图B 可以看出,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解析: ( 1 )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结论,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 R 型细菌混合后, 可使无毒的R 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小鼠将死亡。 蛋白质含有S

540、,不含P,核酸含有P 而不含S,因此可用为S和 叩 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分析图B 可知, 加入S 型细菌DNA,无毒的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了 S 型细菌的性状, 这说明S 型细菌的DNA进入了 R 型细菌中,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 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 死 亡 S 型细菌的DNA将 R 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 型细菌, 使小鼠死亡( 2 ) B( 3 ) 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三、拓展题1 0 . 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 分别用同位

541、素叩 、W和 s、3 5s 作了如下标记:噬菌体大肠杆菌DNA或脱氧核昔酸32P31P蛋白质或氨基酸用35s此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子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大肠杆菌的特性均相同, 请分析:( 1 ) 子代噬菌体的DNA分 子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2 ) 子 代 噬 菌 体 的 蛋 白 质 外 壳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_ 。( 3 ) 此实验结果证明了解析: 用含W D N A 、却 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 噬菌体把DNA注入大肠杆菌内, 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然后在自身的含 p 的 DNA的指导下, 利用大肠杆菌中的物

542、质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大肠杆菌内的原料含有 P 和 叱 , 故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既含有原亲本的: , 2P,又含有大肠杆菌中的 P,而蛋白质只含有大肠杆菌的褥 。答案: 叩 和 叩 噬菌体的DNA( 含支P) 进入大肠杆菌内, 利用大肠杆菌的脱氧核昔酸( 含 叩) 合成自身的DNA( 2 )3 5S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含 % ) 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 3 ) DNA是遗传物质第3章 基 因 的 本 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 ,2 ,7,9( 中)2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 , 4 ,7,8,1 0 ( 中)3

543、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6一、选择题1 . S型细菌具有多糖类荚膜, R 型细菌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 能产生一些具英膜的细菌B.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 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D.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蛋白质, 不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解析: 只有S 型细菌的遗传物质DNA才可以使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出S 型细菌的某些性状, 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2 . ( 2 0 1 2 年石家庄月考)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

544、 在培养有R 型细菌的1 、2 、3 、4四支试管中, 依次加入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 DNA酶、蛋白质、多糖, 经过培养, 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的是 ( D )A. 仅 3 和 4 B. 仅 1 、3 和 4C. 仅 2 、3 和 4 D. 1 、2 、3 和 4解析:2 、3 、4三支试管内只有R 型细菌, 因为没有S 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 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一部分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 故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存在。3 . ( 2 0 1 1 年中山检测)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 能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

545、键步骤是( C )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菌体内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释放子代噬菌体A. B. C. D. 解析: 题中、是最关键的步骤.因为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 释放出与亲代大小、形状等完全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 从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4 . ( 2 0 1 1 年扬州市学业水平测试)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呼 和标记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 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 ) I八

546、I CONH C 0 C COOHH HA. 、 B. 、 C. 、 D. 、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用午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 $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在 DNA中只有磷酸含有P元素, 在蛋白质中S 元素在R 基上也就是图中的。5 .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 经病毒重建形成“ 杂交病毒”丙, 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 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D )解析: “ 杂交病毒”丙的蛋白质外壳来自甲病毒, 核酸来自于乙病毒。丙在侵染植物细胞时, 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 只有核酸进入植物细胞, 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乙病毒的核酸在植物细胞内可以大量地指导合成乙病毒.6 . 能

547、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 )A.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C. 豌豆杂交实验D.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解析: 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RNA,通过侵染实验证明RNA起遗传物质作用; 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病毒; 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是真核生物核内基因的传递规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7 . ( 原创题) 下图中甲、乙、丙生物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实验材料,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O O X甲 乙 丙A. 甲生物有多糖类的荚膜, 没有毒性B . 乙生物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C. 丙生物的

548、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RNA和蛋白质D. 甲、乙、丙生物都可以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活解析: 根据荚膜的有无可以判断出甲为S 型肺炎双球菌, 乙为R 型肺炎双球菌, 丙为噬菌体。S 型肺炎双球菌有多糖类的荚膜, 有毒性, 选项A 错误; R 型肺炎双球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所以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 选项B 正确: 噬菌体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DNA和蛋白质, 选项( : 错误; 噬菌体是寄生的. 不能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 选项D 错误。8. ( 原创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如果对3 5s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甲组) 不进行搅拌、3 2P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549、 ( 乙组) 保温时间过长, 则分别会出现什么异常结果( A )A.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B .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C.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D.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解析: 两组实验的正常现象是: 甲组中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 乙组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如果对甲组没有进行搅拌, 则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和细菌一起经离心进入沉淀物, 导致沉淀物放射性较强。如果乙组中的保温时间过长, 则感染了噬

550、菌体的细菌会裂解, 释放出其中的子代噬菌体, 经搅拌、离心后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二、非选择题9 . 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请回答:( 1 )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 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小鼠将.原因是_。( 2 ) 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可选用下列哪一组()A. C 和和叩C. C 和 知口. 和 |80( 3 ) 分析图B 可以看出,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解析: ( 1 )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结论,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 R 型细菌混合后, 可使无

551、毒的R 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小鼠将死亡。 蛋白质含有S,不含P,核酸含有P 而不含S,因此可用为S和 叩 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分析图B 可知, 加入S 型细菌DNA,无毒的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了 S 型细菌的性状, 这说明S 型细菌的DNA进入了 R 型细菌中,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 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 死 亡 S 型细菌的DNA将 R 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 型细菌, 使小鼠死亡( 2 ) B( 3 ) 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

552、作用三、拓展题1 0 . 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 分别用同位素叩 、W和 s、3 5s 作了如下标记:噬菌体大肠杆菌DNA或脱氧核昔酸32P31P蛋白质或氨基酸用35s此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子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大肠杆菌的特性均相同, 请分析:( 1 ) 子代噬菌体的DNA分 子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2 ) 子 代 噬 菌 体 的 蛋 白 质 外 壳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_ 。( 3 ) 此实验结果证明了解析: 用含W D N A 、却 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 噬菌体把DNA注入大肠杆菌内, 蛋白质外壳留

553、在外面.然后在自身的含 p 的 DNA的指导下, 利用大肠杆菌中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大肠杆菌内的原料含有 P 和 叱 , 故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既含有原亲本的: , 2P,又含有大肠杆菌中的 P,而蛋白质只含有大肠杆菌的褥 。答案: 叩 和 叩 噬菌体的DNA( 含支P) 进入大肠杆菌内, 利用大肠杆菌的脱氧核昔酸( 含 叩) 合成自身的DNA( 2 )3 5S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含 % ) 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 3 ) DNA是遗传物质第3章 基 因 的 本 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 ,2 ,7,9( 中)2

554、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 , 4 ,7,8,1 0 ( 中)3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6一、选择题1 . S型细菌具有多糖类荚膜, R 型细菌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 能产生一些具英膜的细菌B.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 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D.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蛋白质, 不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解析: 只有S 型细菌的遗传物质DNA才可以使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出S 型细菌的某些性状, 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2 .

555、 ( 2 0 1 2 年石家庄月考)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 在培养有R 型细菌的1 、2 、3 、4四支试管中, 依次加入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 DNA酶、蛋白质、多糖, 经过培养, 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的是 ( D )A. 仅 3 和 4 B. 仅 1 、3 和 4C. 仅 2 、3 和 4 D. 1 、2 、3 和 4解析:2 、3 、4三支试管内只有R 型细菌, 因为没有S 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 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一部分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 故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存在。3 . ( 2 0 1 1 年中山

556、检测)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 能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 C )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菌体内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释放子代噬菌体A. B. C. D. 解析: 题中、是最关键的步骤.因为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 释放出与亲代大小、形状等完全一样的子代噬菌体,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 从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4 . ( 2 0 1 1 年扬州市学业水平测试)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呼 和标记噬菌体的 D

557、NA和蛋白质, 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 ) I八I CONH C 0 C COOHH HA. 、 B. 、 C. 、 D. 、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用午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 $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在 DNA中只有磷酸含有P元素, 在蛋白质中S 元素在R 基上也就是图中的。5 .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经病毒重建形成“ 杂交病毒”丙, 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D )解析: “ 杂交病毒”丙的蛋白质外壳来自甲病毒, 核酸来自于乙病毒。丙在侵染植物细胞时, 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 只有核酸进入植物细胞,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乙病

558、毒的核酸在植物细胞内可以大量地指导合成乙病毒.6 . 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 )A.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C. 豌豆杂交实验D.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解析: 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RNA,通过侵染实验证明RNA起遗传物质作用; 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病毒; 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是真核生物核内基因的传递规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7 . ( 原创题) 下图中甲、乙、丙生物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实验材料,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O O X甲 乙 丙A. 甲生物有多糖类的荚膜,没有毒性B . 乙生物没有多糖类的

559、荚膜,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C. 丙生物的组成成分简单,只有RNA和蛋白质D. 甲、乙、丙生物都可以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活解析: 根据荚膜的有无可以判断出甲为S 型肺炎双球菌, 乙为R 型肺炎双球菌, 丙为噬菌体。S 型肺炎双球菌有多糖类的荚膜, 有毒性,选项A 错误; R 型肺炎双球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所以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选项B 正确: 噬菌体组成成分简单,只有DNA和蛋白质,选项( : 错误; 噬菌体是寄生的. 不能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选项D 错误。8. ( 原创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如果对3 5s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甲组) 不

560、进行搅拌、3 2P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 乙组) 保温时间过长, 则分别会出现什么异常结果( A )A.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B .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C.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D.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解析: 两组实验的正常现象是: 甲组中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 乙组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如果对甲组没有进行搅拌, 则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和细菌一起经离心进入沉淀物, 导致沉淀物放射性较强。如果

561、乙组中的保温时间过长, 则感染了噬菌体的细菌会裂解, 释放出其中的子代噬菌体, 经搅拌、离心后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二、非选择题9 . 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请回答:( 1 )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 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小鼠将.原因是_。( 2 ) 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可选用下列哪一组()A. C 和和叩C. C 和 知口. 和 |80( 3 ) 分析图B 可以看出,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解析: ( 1 )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结论,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

562、无毒的 R 型细菌混合后, 可使无毒的R 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小鼠将死亡。 蛋白质含有S,不含P,核酸含有P 而不含S,因此可用为S和 叩 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分析图B 可知, 加入S 型细菌DNA,无毒的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了 S 型细菌的性状, 这说明S 型细菌的DNA进入了 R 型细菌中,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 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 死 亡 S 型细菌的DNA将 R 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 型细菌, 使小鼠死亡( 2 ) B( 3 ) 设法将DNA与蛋白

563、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三、拓展题1 0 . 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 分别用同位素叩 、W和 s、3 5s 作了如下标记:噬菌体大肠杆菌DNA或脱氧核昔酸32P31P蛋白质或氨基酸用35s此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子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大肠杆菌的特性均相同, 请分析:( 1 ) 子代噬菌体的DNA分 子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2 ) 子 代 噬 菌 体 的 蛋 白 质 外 壳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_ 。( 3 ) 此实验结果证明了解析:用含W D N A 、却 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 噬菌体把D

564、NA注入大肠杆菌内, 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然后在自身的含 p 的 DNA的指导下, 利用大肠杆菌中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大肠杆菌内的原料含有 P 和 叱 , 故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既含有原亲本的: , 2P,又含有大肠杆菌中的 P,而蛋白质只含有大肠杆菌的褥 。答案: 叩 和 叩 噬菌体的DNA( 含支P) 进入大肠杆菌内, 利用大肠杆菌的脱氧核昔酸( 含 叩) 合成自身的DNA( 2 )3 5S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含 % ) 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 3 ) DNA是遗传物质第3章 基 因 的 本 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 . 肺炎双球菌的

565、转化实验1 ,2 ,7,9( 中)2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 , 4 ,7,8,1 0 ( 中)3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6一、选择题1 . S型细菌具有多糖类荚膜, R 型细菌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 能产生一些具英膜的细菌B.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 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D.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蛋白质, 不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解析:只有S 型细菌的遗传物质DNA才可以使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出S 型细菌的某

566、些性状, 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2 . ( 2 0 1 2 年石家庄月考)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 在培养有R 型细菌的1 、2 、3 、4四支试管中, 依次加入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 DNA酶、蛋白质、多糖, 经过培养, 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的是 ( D )A. 仅 3 和 4 B. 仅 1 、3 和 4C. 仅 2 、3 和 4 D. 1 、2 、3 和 4解析:2 、3 、4三支试管内只有R 型细菌, 因为没有S 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 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一部分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 故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存在

567、。3 . ( 2 0 1 1 年中山检测)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 能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 C )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菌体内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释放子代噬菌体A. B. C. D. 解析: 题中、是最关键的步骤.因为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 释放出与亲代大小、形状等完全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 从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4 . ( 2 0 1 1 年扬州市学业水平测试)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 赫

568、尔希和蔡斯分别用呼 和标记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 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 ) I八I CONH C 0 C COOHH HA. 、 B. 、 C. 、 D. 、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用午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 $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在 DNA中只有磷酸含有P元素, 在蛋白质中S 元素在R 基上也就是图中的。5 .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 经病毒重建形成“ 杂交病毒”丙, 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 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D )解析: “ 杂交病毒”丙的蛋白质外壳来自甲病毒, 核酸来自于乙病毒。丙在侵染植物细胞时, 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 只有核酸进

569、入植物细胞, 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乙病毒的核酸在植物细胞内可以大量地指导合成乙病毒.6 . 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 )A.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C. 豌豆杂交实验D.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解析: 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RNA,通过侵染实验证明RNA起遗传物质作用; 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病毒; 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是真核生物核内基因的传递规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7 . ( 原创题) 下图中甲、乙、丙生物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实验材料,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O O X甲 乙 丙A. 甲生物有多

570、糖类的荚膜, 没有毒性B . 乙生物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C. 丙生物的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RNA和蛋白质D. 甲、乙、丙生物都可以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活解析: 根据荚膜的有无可以判断出甲为S 型肺炎双球菌, 乙为R 型肺炎双球菌, 丙为噬菌体。S 型肺炎双球菌有多糖类的荚膜, 有毒性, 选项A 错误; R 型肺炎双球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所以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 选项B 正确: 噬菌体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DNA和蛋白质, 选项( : 错误; 噬菌体是寄生的. 不能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 选项D 错误。8. ( 原创题) 在噬菌体侵

571、染细菌的实验中, 如果对3 5s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甲组) 不进行搅拌、3 2P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 乙组) 保温时间过长, 则分别会出现什么异常结果( A )A.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B .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C.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D.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解析: 两组实验的正常现象是: 甲组中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 乙组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如果对甲组没有进行搅拌, 则吸附在细菌表面的

572、噬菌体外壳和细菌一起经离心进入沉淀物, 导致沉淀物放射性较强。如果乙组中的保温时间过长, 则感染了噬菌体的细菌会裂解, 释放出其中的子代噬菌体, 经搅拌、离心后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二、非选择题9 . 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请回答:( 1 )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 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小鼠将.原因是_。( 2 ) 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可选用下列哪一组()A. C 和和叩C. C 和 知口. 和 |80( 3 ) 分析图B 可以看出,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解析: ( 1 )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

573、验和结论,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 R 型细菌混合后, 可使无毒的R 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小鼠将死亡。 蛋白质含有S,不含P,核酸含有P 而不含S,因此可用为S和 叩 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分析图B 可知, 加入S 型细菌DNA,无毒的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了 S 型细菌的性状, 这说明S 型细菌的DNA进入了 R 型细菌中,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 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 死 亡 S 型细菌的DNA将 R 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

574、 型细菌, 使小鼠死亡( 2 ) B( 3 ) 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三、拓展题1 0 . 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 分别用同位素叩 、W和 s、3 5s 作了如下标记:噬菌体大肠杆菌DNA或脱氧核昔酸32P31P蛋白质或氨基酸用35s此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子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大肠杆菌的特性均相同, 请分析:( 1 ) 子代噬菌体的DNA分 子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2 ) 子 代 噬 菌 体 的 蛋 白 质 外 壳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_ 。( 3 ) 此实验结果证明了解析:

575、用含W D N A 、却 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 噬菌体把DNA注入大肠杆菌内, 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然后在自身的含 p 的 DNA的指导下, 利用大肠杆菌中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大肠杆菌内的原料含有 P 和 叱 , 故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既含有原亲本的: , 2P,又含有大肠杆菌中的 P,而蛋白质只含有大肠杆菌的褥 。答案: 叩 和 叩 噬菌体的DNA( 含支P) 进入大肠杆菌内, 利用大肠杆菌的脱氧核昔酸( 含 叩) 合成自身的DNA( 2 )3 5S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含 % ) 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 3 ) DNA是遗传物质第3章 基 因 的 本 质第1节D

576、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 ,2 ,7,9( 中)2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 , 4 ,7,8,1 0 ( 中)3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6一、选择题1 . S型细菌具有多糖类荚膜, R 型细菌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 能产生一些具英膜的细菌B.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 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D.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蛋白质, 不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解析: 只有S 型

577、细菌的遗传物质DNA才可以使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出S 型细菌的某些性状, 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2 . ( 2 0 1 2 年石家庄月考)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 在培养有R 型细菌的1 、2 、3 、4四支试管中, 依次加入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 DNA酶、蛋白质、多糖, 经过培养, 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的是 ( D )A. 仅 3 和 4 B. 仅 1 、3 和 4C. 仅 2 、3 和 4 D. 1 、2 、3 和 4解析:2 、3 、4三支试管内只有R 型细菌, 因为没有S 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 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

578、以会使一部分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 故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存在。3 . ( 2 0 1 1 年中山检测)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 能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 C )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菌体内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释放子代噬菌体A. B. C. D. 解析: 题中、是最关键的步骤.因为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 释放出与亲代大小、形状等完全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 从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4 . ( 2 0

579、 1 1 年扬州市学业水平测试)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呼 和标记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 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 ) I八I CONH C 0 C COOHH HA. 、 B. 、 C. 、 D. 、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用午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 $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在 DNA中只有磷酸含有P元素, 在蛋白质中S 元素在R 基上也就是图中的。5 .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 经病毒重建形成“ 杂交病毒”丙, 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 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D )解析: “ 杂交病毒”丙的蛋白质外壳来自甲病毒, 核酸

580、来自于乙病毒。丙在侵染植物细胞时, 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 只有核酸进入植物细胞, 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乙病毒的核酸在植物细胞内可以大量地指导合成乙病毒.6 . 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 )A.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C. 豌豆杂交实验D.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解析: 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RNA,通过侵染实验证明RNA起遗传物质作用; 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病毒; 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是真核生物核内基因的传递规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7 . ( 原创题) 下图中甲、乙、丙生物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实验材

581、料,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O O X甲 乙 丙A. 甲生物有多糖类的荚膜, 没有毒性B . 乙生物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C. 丙生物的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RNA和蛋白质D. 甲、乙、丙生物都可以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活解析: 根据荚膜的有无可以判断出甲为S 型肺炎双球菌, 乙为R 型肺炎双球菌, 丙为噬菌体。S 型肺炎双球菌有多糖类的荚膜, 有毒性, 选项A 错误; R 型肺炎双球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所以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 选项B 正确: 噬菌体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DNA和蛋白质, 选项( : 错误; 噬菌体是寄生的. 不能用含有各

582、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 选项D 错误。8. ( 原创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如果对3 5s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甲组) 不进行搅拌、3 2P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 乙组) 保温时间过长, 则分别会出现什么异常结果( A )A.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B .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C.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D.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解析: 两组实验的正常现象是: 甲组中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 乙组的放

583、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如果对甲组没有进行搅拌, 则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和细菌一起经离心进入沉淀物, 导致沉淀物放射性较强。如果乙组中的保温时间过长, 则感染了噬菌体的细菌会裂解, 释放出其中的子代噬菌体, 经搅拌、离心后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二、非选择题9 . 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请回答:( 1 )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 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小鼠将.原因是_。( 2 ) 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可选用下列哪一组()A. C 和和叩C. C 和 知口. 和 |80( 3 ) 分析图B 可以看出, 该实验

584、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解析: ( 1 )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结论,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 R 型细菌混合后, 可使无毒的R 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小鼠将死亡。 蛋白质含有S,不含P,核酸含有P 而不含S,因此可用为S和 叩 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分析图B 可知, 加入S 型细菌DNA,无毒的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了 S 型细菌的性状, 这说明S 型细菌的DNA进入了 R 型细菌中,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 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

585、用.答案: 死 亡 S 型细菌的DNA将 R 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 型细菌, 使小鼠死亡( 2 ) B( 3 ) 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三、拓展题1 0 . 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 分别用同位素叩 、W和 s、3 5s 作了如下标记:噬菌体大肠杆菌DNA或脱氧核昔酸32P31P蛋白质或氨基酸用35s此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子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大肠杆菌的特性均相同, 请分析:( 1 ) 子代噬菌体的DNA分 子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2 ) 子 代 噬 菌 体 的 蛋 白 质 外 壳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586、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_ 。( 3 ) 此实验结果证明了解析: 用含W D N A 、却 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 噬菌体把DNA注入大肠杆菌内, 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然后在自身的含 p 的 DNA的指导下, 利用大肠杆菌中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大肠杆菌内的原料含有 P 和 叱 , 故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既含有原亲本的: , 2P,又含有大肠杆菌中的 P,而蛋白质只含有大肠杆菌的褥 。答案: 叩 和 叩 噬菌体的DNA( 含支P) 进入大肠杆菌内, 利用大肠杆菌的脱氧核昔酸( 含 叩) 合成自身的DNA( 2 )3 5S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含 % ) 没有进入大

587、肠杆菌内( 3 ) DNA是遗传物质第3章 基 因 的 本 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 ,2 ,7,9( 中)2 .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 , 4 ,7,8,1 0 ( 中)3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6一、选择题1 . S型细菌具有多糖类荚膜, R 型细菌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 能产生一些具英膜的细菌B.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的完全水解产物, 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C. 培养R 型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D. 培养R 型

588、活细菌时加S 型细菌的蛋白质, 不能产生具英膜的细菌解析: 只有S 型细菌的遗传物质DNA才可以使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出S 型细菌的某些性状, 产生具有荚膜的细菌。2 . ( 2 0 1 2 年石家庄月考)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 在培养有R 型细菌的1 、2 、3 、4四支试管中, 依次加入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 DNA酶、蛋白质、多糖, 经过培养, 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的是 ( D )A. 仅 3 和 4 B. 仅 1 、3 和 4C. 仅 2 、3 和 4 D. 1 、2 、3 和 4解析:2 、3 、4三支试管内只有R 型细菌, 因为没有S 型

589、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 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一部分R 型细菌转化为S 型细菌, 故试管内仍然有R 型细菌存在。3 . ( 2 0 1 1 年中山检测)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 能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 C )噬菌体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菌体内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成分复制出DNA和蛋白质外壳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释放子代噬菌体A. B. C. D. 解析: 题中、是最关键的步骤.因为注入的仅仅是噬菌体的DNA,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的外面; 释放出与亲代大小、形状等完全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这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

590、DNA传递给后代的, 从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4 . ( 2 0 1 1 年扬州市学业水平测试)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呼 和标记噬菌体的 DNA和蛋白质, 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 ) I八I CONH C 0 C COOHH HA. 、 B. 、 C. 、 D. 、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用午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 $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 在 DNA中只有磷酸含有P元素, 在蛋白质中S 元素在R 基上也就是图中的。5 . 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 经病毒重建形成“ 杂交病毒”丙, 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 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

591、表示为( D )解析: “ 杂交病毒”丙的蛋白质外壳来自甲病毒, 核酸来自于乙病毒。丙在侵染植物细胞时, 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 只有核酸进入植物细胞, 指导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乙病毒的核酸在植物细胞内可以大量地指导合成乙病毒.6 . 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A )A. 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实验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C. 豌豆杂交实验D.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解析: 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RNA,通过侵染实验证明RNA起遗传物质作用; 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病毒; 豌豆杂交实验研究的是真核生物核内基因的传递规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7 . ( 原创题)

592、下图中甲、乙、丙生物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实验材料,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O O X甲 乙 丙A. 甲生物有多糖类的荚膜, 没有毒性B . 乙生物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C. 丙生物的组成成分简单, 只有RNA和蛋白质D. 甲、乙、丙生物都可以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生活解析: 根据荚膜的有无可以判断出甲为S 型肺炎双球菌, 乙为R 型肺炎双球菌, 丙为噬菌体。S 型肺炎双球菌有多糖类的荚膜, 有毒性, 选项A 错误; R 型肺炎双球菌没有多糖类的荚膜, 所以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是粗糙的, 选项B 正确: 噬菌体组成成分简单, 只

593、有DNA和蛋白质, 选项( : 错误; 噬菌体是寄生的. 不能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培养, 选项D 错误。8. ( 原创题)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 如果对3 5s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甲组) 不进行搅拌、3 2P 标记的噬菌体一组 ( 乙组) 保温时间过长, 则分别会出现什么异常结果( A )A.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B .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C. 甲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D. 甲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的放射性解析:

594、 两组实验的正常现象是: 甲组中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 乙组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 如果对甲组没有进行搅拌, 则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和细菌一起经离心进入沉淀物, 导致沉淀物放射性较强。如果乙组中的保温时间过长, 则感染了噬菌体的细菌会裂解, 释放出其中的子代噬菌体, 经搅拌、离心后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二、非选择题9 . 如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请回答:( 1 )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R 型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 小鼠将.原因是_。( 2 ) 若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可选用下列哪一组()A. C 和和叩C

595、. C 和 知口. 和 |80( 3 ) 分析图B 可以看出, 该实验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设计是.解析: ( 1 ) 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结论, 分析图A 可以看出, 加热杀死的有毒的S 型细菌与活的无毒的 R 型细菌混合后, 可使无毒的R 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小鼠将死亡。 蛋白质含有S,不含P,核酸含有P 而不含S,因此可用为S和 叩 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 分析图B 可知, 加入S 型细菌DNA,无毒的R 型细菌发生转化, 表现了 S 型细菌的性状, 这说明S 型细菌的DNA进入了 R 型细菌中,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 也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该实验获得成功

596、的最关键设计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 死 亡 S 型细菌的DNA将 R 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 型细菌, 使小鼠死亡( 2 ) B( 3 ) 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 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三、拓展题1 0 . 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 分别用同位素叩 、W和 s、3 5s 作了如下标记:噬菌体大肠杆菌DNA或脱氧核昔酸32P31P蛋白质或氨基酸用35s此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子代噬菌体和亲代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大肠杆菌的特性均相同, 请分析:(1 ) 子代噬菌体的DNA分 子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2 ) 子

597、 代 噬 菌 体 的 蛋 白 质 外 壳 中 含 有 的 上 述 同 位 素 是 , 原因是 _ 。(3 ) 此实验结果证明了解析: 用含W D N A 、却 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 噬菌体把DNA注入大肠杆菌内, 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然后在自身的含 p 的 DNA的指导下, 利用大肠杆菌中的物质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大肠杆菌内的原料含有 P 和 叱 , 故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既含有原亲本的: , 2P,又含有大肠杆菌中的 P,而蛋白质只含有大肠杆菌的褥 。答案: 叩 和 叩 噬菌体的DNA( 含支P) 进入大肠杆菌内, 利用大肠杆菌的脱氧核昔酸( 含叩) 合成自身的DNA(2 )3 5S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含%)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3 ) DNA是遗传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