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古诗词考点解析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77951997 上传时间:2024-08-23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6.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升初语文古诗词考点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小升初语文古诗词考点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小升初语文古诗词考点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小升初语文古诗词考点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小升初语文古诗词考点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升初语文古诗词考点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升初语文古诗词考点解析(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升初语文古诗词考点解析: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注释1 .春晓:春天的早晨。2 . 晓 :天亮。3 .不觉晓:不知不觉地天亮了。4 .闻:听5 .闻啼鸟:听见鸟叫。古诗赏析孟 浩 然( 68 9 - 7 40 )襄 州 襄 阳 ( 今属湖北)人。唐代诗人。他写的田园山水诗很有名。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 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本诗写春景,不是写所见,而是写所闻及所想。诗人把自己的听觉感受写出来, 然后由读者体味、 再现诗人描绘的意境。构思巧妙,很有情趣。首 句 “ 春眠不觉晓 ,第一字就点明季节,写春眠的香甜。 “ 不觉” 是朦

2、朦胧胧不知不觉。在这温暖的春夜中,诗人睡得真香,以至旭日临窗,才甜梦初醒。此句流露出诗人爱春的喜悦心情。次 句 “ 处处闻啼鸟”写春景,春天早晨的鸟语。“ 处处”是四面八方的意思。鸟噪枝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 闻啼鸟”即 “ 闻鸟啼” ,古诗为了押韵,词序作了适当的调整。这两句是说:春天来了,我睡得真甜,不知不觉天已大亮。一觉醒来,只听见处处有鸟儿在歌唱。第三、四句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诗人追忆昨晚的潇潇春雨,然后联想到春花被风吹雨打、落红遍地的景象。诗人把爱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惜春也是爱春,喜悦是全诗的基调。本诗写春景,不是写所见,而是写所闻及所想。诗人把自己

3、的听觉感受写出来,然后由读者体味、再现诗人描绘的意境。构思巧妙,很有情趣。浪淘沙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注释1 .浪淘沙:唐代一种曲子的名称。2 .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3 . 天涯:天边。4 .银河:古人以为黄河和银河相通。古诗赏析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 河 边 的 淘 金 者 却 整 天 在 风 浪 泥 沙 中 讨 生活。直上银河,同访牛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

4、华的美。5 .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他和织女因触怒天帝,被分隔在银河两岸,每年只许他们在农历七月初七相会一次。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注释1 .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2 .白日:太阳。3 . 依 :依傍。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4 .穷:尽。古诗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 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前两句写所见。“ 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作者站在鹳雀楼上向西眺望,只见云海苍茫,山色空濠。由于云遮雾绕,太阳变白,挨着山峰西沉。“ 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楼下滔滔的黄河奔流入

5、海。这两句画面壮丽,气势宏大,读后令人振奋。后两句写所想。 “ 欲穷千里目” ,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 更上一层楼 。“ 千里”“ 一层” ,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 “ 欲穷” “ 更上” 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形象地提示了一个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这首诗由两联十分工整的对仗句组成。前 两 句 “ 白日”和 “ 黄河”两个名词相对, 白与 “ 黄 ”两个色彩相对,“ 依”与 “ 入 ”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鹳雀楼,旧址在山

6、西永济县,黄河中的一个小岗上,后被洪水冲没。沈 括 梦溪笔谈中记载:“ 鹳雀楼三层,前 瞻 中 条 ( 山名)下瞰大河。 ”可见冲没是宋以后的事了。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注释I .洞庭:湖名,在湖南省。2 .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3 .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两说均可。4 .白银盘:形容洞庭湖。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古诗赏析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

7、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 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 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 的 “ 山水 ”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 “ 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 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本文中基本包含了古诗的大体内容,在准备小升初考试时,可以做复习材料看看,有助于语文考试诗词类题。凉州词

8、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注释1. 凉 州 词 :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 凉州词 )配的唱词。2 .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3 .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4 . 仞 :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5 .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6 .杨柳:指 一 种 叫 折杨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7 .度:越过。后两句是说,羌笛何必吹起 折杨柳这种哀伤的调子,埋怨杨柳不发、春光来迟呢,要知道,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啊!古诗赏析王 之 涣( 688-742) ,字季凌,晋 阳 ( 今山西太原)人,后 迁 居 绛 州 ( 今山西绛县) 唐代诗人。“ 凉州词

9、”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 凉州词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首句 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次 句 “ 一片孤城万仞山” ,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

10、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 折杨柳 ,这就不能不勾起成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 柳 ”与 “ 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北 朝 乐 府 鼓角横吹曲有 折杨柳枝 , 歌词曰: “ 上马不捉鞭, 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 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

11、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 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 “ 何须怨” ,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 “ 何须怨” 三字,使诗意更加储蓄,更有深意。三、四两句,明代的杨慎认为含有讽剌之意:“ 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 ”( 升庵诗话 )中国古代诗歌向来有“ 兴寄”的传统,更 何 况 “ 诗无达诂” ,我们认为读者未尝不可这样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确有此意。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注释1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

12、绿的柳叶。2 .妆:装饰,打扮。3 .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古诗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首 句 “ 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 “ 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第二句 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 突出它的轻柔美。 第三句 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 不知细叶谁裁出? ” 一 自问;“ 二月春风似剪刀。 ”一一自答。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

13、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 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 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 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注释1 . 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回乡时已年逾八十。2 . 无改:没什么变化。一 作 “ 难改” 。3 . 衰:疏落。4 . 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相见,即看见我;不相识,即不认识我。古诗赏析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自 号 “ 四明狂客” ,越州 永 兴 ( 今 浙 江 萧 山 县 ) 人 。这首

14、诗写自己回到久别家乡时的喜悦与感慨,写得生动含蓄,富有生活情趣。首句点明是回乡之作, 少小离家”与 “ 老大回”句中自对,突出了诗人离乡之久,回乡之晚,概括地写出了自己四十多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次 句 “ 乡音无改鬓毛衰”承接上句,写自己的衰老之感。漫长的岁月,催老了自己的容颜 ,然而乡音仍然不改。诗人以不改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抒发了自己久而愈深、老而弥笃的乡土之情。三、四 句 “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写儿童问话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面。由于久客他乡,家乡的孩子都不认识他,把他当作远方来的客人, 围上来有礼貌地加以询问。“ 笑问客从何处来”一句极为精采,只要稍加想象,儿童天真活泼的

15、神态及诗人微微感到惊讶之后不觉有些好笑的感情变化,便会浮现在读者眼前。贺知章一生仕途顺利, 年逾八十告老还乡时, 玄宗皇帝亲自作诗送别, 还将镜湖赐给他,太子和百官为他饯别,可以说是“ 衣锦荣归” ,但诗人没有描写那些为世俗所羡的情态,只是刻划一个久客回乡的普通人的真情实感。 这一点与史籍记载贺知章一生旷达豪迈、不慕荣利是一致的。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注释1 . 游子吟:游子,在外作客的人。吟,诗歌的一种名称。2 . 寸草:在这里象征子女。3 . 心:草木的基干叫做心 在 这 里 “ 心”字双关。古诗赏析这是一支亲切诚挚的母爱颂歌。题

16、下作者自注“ 迎母滦上作” 。孟郊一生穷愁潦倒,直到五十岁才得到漂阳县尉的卑微职位。此诗便是他居官漂阳时作。开 头 两句“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用 “ 线 ”与 “ 衣 ”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 慈母”与 “ 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 句 “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针 万 线 “ 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 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最 后 两 句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是作者直抒

17、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女儿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女儿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 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直到清朝,漂阳有两位诗人又吟出了这样的诗句:“ 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 史 骐 生 写怀 ) ,“ 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 彭 桂 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 ) ,足见此诗给后人的深刻印象。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注释1 . 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 咏鹅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2 . 项:颈的后部。

18、3 . 掌:诗中指鹅的脚掌。古诗赏析这首诗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首句连用三个“ 鹅 ”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这 三 个 “ 鹅 ”字 ,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 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 十分欣喜, 高兴地连呼三声“ 鹅 、鹅、鹅 ” 。次 句“ 曲项向天歌” ,描写鹅鸣叫的神态。 “ 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 浮 ”“ 拨 ”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白毛 红掌”“ 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

19、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 鹅白毛红掌, 浮在清水绿波之上, 两下互相映衬, 构成一幅美丽的“ 白鹅嬉水图” ,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被 称 为 “ 初唐四杰” 。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时,骆宾王代 他 写 讨武檄 。檄文罗列了武后的罪状,写得极感人。当武后读到“ 一杯土之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两句时,极为震动,责问宰相为何不早重用此人。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下落不明,有被杀、自杀、逃匿不知所终等传说。敕勒歌北朝乐府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注释1 . 敕勒: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 今山西省北部)一带。2 .

20、 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3 .穹庐: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4 . 苍苍:青色。古诗赏析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 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 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开头两句 敕勒川,阴山下” ,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句“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 穹庐”作比喻, 说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 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 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这种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见到。最后三句“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 “ 风吹草低见牛羊” ,一

21、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多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全诗寥寥二十余字,就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这首诗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 宋诗人黄庭坚说这首民歌的作者“ 仓卒之间, 语奇如此, 盖率意道事实耳”( 山谷题跋卷七) 。因为作者对草原牧民生活非常熟悉,所以能一下抓住特点,不必用力雕饰,艺术效果就很好。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渔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注释I . 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2 . 使 :出使。3 . 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库车

22、附近。4 . 渭城: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5 . 朝雨:早晨下的雨。6 . 6( y) :湿。7 . 客舍:旅店。8 .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古诗赏析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边疆的诗。 安西, 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 今新疆库车) 。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

23、情气氛浓郁。“ 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而现在,朝雨乍停,天气清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 泡轻尘”的 “ 混”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 恰到好处, 仿佛天从人愿, 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选取这两件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 而今天, 却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 客舍青青柳色新” 。平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不免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1W ,才

24、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 以 说 “ 新 ” ,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来。总之,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但却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 轻尘” 、“ 青青” 、“ 新 ”等词语,声韵轻柔明快,加强了读者的这种感受。绝句在篇幅上受到严格限制。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饯行宴席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

25、了。诗人象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宴席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酿满别情的酒已经喝过多巡,殷勤告别的话已经重复过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刻终于不能不到来,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都到达了顶点。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 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三四两句是一个整体。 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 就不能不涉及“ 西出阳关” 。处于河西走廊尽西头的阳关,和它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朋 友 “ 西出阳

26、关” ,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因此,这 临 行之际“ 劝君更尽一杯酒” ,就象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对于送行者来说,劝 对 方 “ 更尽一杯酒” ,不只是让朋友多带走自己的一分情谊,而且有意无意地延宕分手的时间,好让对方再多留一刻。“ 西出阳关无故人”之感,又何尝只属于行者呢?临别依依,要说的话很多,但千头万绪,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这种场合,往往会出现无言相对的沉默, “ 劝君更尽一杯酒” ,就是不自觉地打破这种沉默的方式,也是表达

27、此刻丰富复杂感情的方式。诗人没有说出的比已经说出的要丰富得多。总之,三四两句所剪取的虽然只是一刹那的情景,却是蕴含极其丰富的一刹那。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 它没有特殊的背景, 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七步诗曹 植 ( 三 国 魏 )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注释1 .釜( 伯) :古代的一种锅。2 .煎:煎熬,隐喻迫害。古诗赏析据 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曹植的哥哥曹丕做了皇帝后,要想迫害曹植,于是命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短时间内做一首诗,做不成就杀头。结果曹植应声咏出这首 七步诗 。诗人以

28、箕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残酷迫害。前 两 句 “ 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 ,- “ 燃 ” 一 “ 泣 ”写 出 “ 箕 ” “ 豆 ”的尖锐矛盾,及豆箕对豆子的残酷迫害。最后两句“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画龙点睛提示诗歌主题。“ 同根”一语双关,表面上指“ 箕”和 “ 豆”是在同一根上面生长起来的,实际上是说自己与曹丕是同一父母所生,责问曹丕为什么要对同胞兄弟逼迫得这样急。这首诗的比喻十分贴切,浅显生动。虽然诗歌本身是否真为曹植所作,还难以确定,但这首诗反映曹魏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倒是十分形象真切的,确实是一首好诗。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

29、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注释1 . 啼:叫。2 . 山郭:靠山的城墙。3 . 酒旗:酒店门前高挂的布招牌。4 . 南朝:公 元 420-589年,南方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的总称。当时建立了大批佛教寺院。古诗赏析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小小的篇幅, 描绘了广阔的画面。它不是以一个具体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故 题 为 江南春 。首 句 “ 千里莺啼绿映红” ,一开始就展现了江南大自然风光。 “ 千里”是对广阔的江南的概括。这里到处是莺啼,无边的绿叶映衬着鲜艳的红花。这种有声有色、生机勃勃的景色自然是江南特有的。次句“ 水村山郭酒旗风”写了江南独特的地形风貌,临水有村庄,依

30、山有城郭,在春天的和风中,酒旗在轻轻地招展。 这是多么明丽的江南啊!一二句写的是晴景,三四句写的是雨景。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在春天的微雨中,则另有一番风光。在山明水秀之处,还有南朝遗留下来的数以百计的佛寺.这些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被迷蒙的烟雨笼罩着,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给江南的春天更增添了朦胧迷离的色彩。“ 四百八十”是虚 数,不是实指,突出佛寺之多。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色彩鲜明,情味隽永。一首七言绝句,能展现出这样一幅广阔的画卷, 真可谓“ 尺幅千里” 了。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31、注释1 .鹿柴:地名。柴,一 作 “ 寨二行军时在山上扎营,立木为区落,叫柴;别塞有篱落的,也叫柴。2 . 空:诗中为空寂、幽静之意。3 . 但:只。4 . 返景:夕阳返照的光。景,日光。古诗赏析这首诗是王维后期山水诗的代表作 辆川集中的一首。诗中描绘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夕阳返照下的幽静景色。首 句 “ 空山不见人”直接描写空山的寂寥静谧。山之所以“ 空” ,是因为杳无人迹。 不见人”三字,将 “ 空”具体化。次 句 “ 但闻人语响” ,以局部的有声反衬整体的寂静。通常情况下,山中尽管无人,但不会无声。“ 但闻”二字将瑟瑟风声、潺潺水声、唧唧虫声、啾啾鸟声统统排除开,只听见偶尔传来的几声 人语

32、响 。表面上看,这几声“ 人语响”似乎打破了寂静,其实,一阵人语响过以后,空山又回到了万籁俱寂的境界之中。三、四两句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用夕阳返照来反衬深林的幽暗清冷。按理说,要描写幽暗的境界应回避光亮,诗人却偏偏写“ 返景入深林” 。猛一看,这一抹微弱的斜晖似乎给幽暗的深林带来了一丝光亮,其实恰恰相反。当 “ 返景”的余晖透过斑驳的树影照在青苔上时,那一小块光亮与一大片幽暗所形成的强烈对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况且,那 “ 返景”不仅微弱,而且短暂,一抹余晖转瞬逝去之后,接踵而来的便是更漫长的幽暗。王 维 “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酬张少府 ) 。 辆川集中的作品,大多着力

33、描写自然景色的静美境界,前人认为这些诗不谈禅机而深得禅理,读之身世两忘,万念俱绝。这反映了王维晚年对现实冷漠的消极思想, 但这些诗“ 诗中有画”的表现手法却具有不朽的美学价值。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注释1 .断魂:形容凄迷哀伤的心情。2 . 借问:请问。3 . 遥指:远远地指着。古诗赏析这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清明时节, 天气多变, 有时春光明媚, 花红柳绿, 有时却细雨纷纷, 绵绵不绝。 首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写出了 “ 泼火雨”的特征( 清明前两天是寒日节,旧俗要禁火三天,这时候下雨称为“ 泼 火 雨

34、次 句 “ 路上行人欲断魂”写行路人的心境。“ 断魂” ,指内心十分凄迷哀伤而并不外露的感情。这位行人为何“ 欲断魂”呢?因为清明在我国古代是个大节日,照例该家人团聚,一起上坟祭扫,或踏青游春。现在这位行人孤身一人,在陌生的地方赶路,心里的滋味已不好受,偏偏又淋了雨,衣衫全被打湿,心境就更加凄迷纷乱了。如何排遣愁绪呢?行人自然想:最好在附近找个酒家,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饮点酒,解解寒;更主要的可借酒驱散心中的愁绪。于是他问路了: “ 借问酒家何处有? ”问谁,没有点明。末 句 “ 牧童遥指杏花村”中 的 “ 牧童”二字,既是本句的主语,又补充说明上句问的对象。牧童的回答以行动代替语言,行人

35、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在一片红杏盛开的树梢,隐隐约约露出了一个酒望子( 古代酒店的标帜) 。诗到这里戛然而止,至于行人如何闻讯而喜,兴奋地赶上前去,找到酒店饮上几杯,获得了避雨、解寒、消愁的满足等等,都留待读者去想象。由于这首诗的广泛流传,“ 杏花村”三字在后世便成了酒家的雅号。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作者背景杜 牧 (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 今陕西西安) 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 称 “ 小李杜” 。注释寒山:深秋天凉,山带寒意。石径:石头砌成的小路。斜:为了押韵,

36、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xid。白云生处:山向远处伸展。坐:因为。红于:比还要红。古诗赏析名句赏析一一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远上寒山石径斜” ,写山,写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头。 远 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 斜 字 与 “ 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生处有人家” ,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石彻成的石屋石墙。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定会有另一种景色吧。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

37、不得驱车赶路。前两句所写的景物质已经很美, 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说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霜叶红于二月花” ,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在我们面前了。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有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注释1 . 从军行:乐 府 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多写军队务旅征战之事。王昌龄 作

38、 的 从军行共七首,这里选入第四首。2 . 青海:即今青海湖。长云:多云,漫天皆云。雪山:终年积雪的山,指祁连山。3 . 孤城:指玉门关,因地广人稀,给人以孤城之感。这句词序倒装,意思是“ 遥望孤城玉门关” 。4 . 穿:磨破。金甲:战衣,是金属制成的盔甲。5 . 破楼兰:借指彻底消灭敌人。楼兰:汉时对西域鄱善的称呼,诗中泛指当时侵扰西北边区的敌人。古诗赏析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首诗就有这种情形。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 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 青海与玉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

39、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 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 青海长云暗雪山” ,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 遥望”解 为 “ 遥看” ,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

40、事要塞一一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 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 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 “ 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 “ 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 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

41、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 “ 黄沙百战穿金甲” ,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 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 以 “ 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 见 “ 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 百战”而 至 “ 穿金甲” ,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

42、时间中有一系列“ 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 不破楼兰终不还” ,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 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 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 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

43、,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 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 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悯农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作者背景李 绅 ( 7 7 2 - 8 4 6 ) ,唐代诗人。字公垂,无 锡 ( 今江苏无锡)人。他是新乐府运动的积极参加者,而且是写新乐府诗,最早的实践者,和白居易、元稹的关系很密切。注释禾:禾苗。盘中餐:碗里的饭食。名句赏析一 一 “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诗的开头就与了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种田的辛苦, 提醒人们珍惜农民的

44、劳动成果, 诗中表达了对农民深深的同情和敬重。诗人用非常粗疏的笔调,勾勒出一幅田间劳动的场景:农民们不避烈日,正挥汗如雨地锄着庄稼地,它提醒人们每一颗粮食都来之不易。这一场景在诗歌中非常突出,它也能使我们联想到,还有多少人正在阴凉处避暑消热,并且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农民的劳动成果呢?那些富贵人家丰盛的“ 盘中餐” ,正是农民风雨之中、烈日之下辛勤劳作流下的汗水换来的呵! 这一鲜明的对比,又使我们看到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对不平等的现实的不满。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注释1 .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2 .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

45、月,秦汉时的关塞。意思是说,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3 . 但 使 :只要。4 .龙城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南侵的匈奴惧怕他,称 他 为 “ 飞将军” 。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5 .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6 .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古代常凭借它来抵御匈奴的南侵。古诗赏析王 昌 龄 ( 约698-756) ,字少伯,京 兆 长 安 ( 今陕西西安市)人。唐代诗人。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 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

46、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 互文见义” ,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 句 “ 万里长征人未还” ,“ 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 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 “ 龙城飞将 ”是指汉武帝的镇守卢龙城的名将李广,他英勇善战,多次把匈奴打败。 “ 不教” ,不允许,“ 教”字读平声;“ 胡马” ,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

47、。“ 度阴山” ,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王 诗 出塞两首,本诗是第一首。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注释1 . 谙:熟悉。2 . 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3 . 蓝:蓝草,一种植物,它的叶子可以用来制作青色的颜料。古诗赏析白居易先后做过杭州、苏州刺史, 江南的旖旎风光给他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回到洛阳以后,他写了不少怀念旧游的诗作。六十七岁那年,写下 三 首 忆江南 ,抒发了他对江南的赞

48、美、忆念之情。这是其中的第一首。首 句 “ 江南好” ,开门见山,实话实说。一 个 “ 好”字,饱含着诗人深情的赞叹。次句“ 风景旧曾谙” ,抚今追昔,说明江南风景之美是当年自己亲身感受到的,是非常熟悉的。这一句既落实了 “ 好”字,又点明了 “ 忆”字。“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句,具体描写“ 旧曾谙”的江南春色:红日东升,阳光灿烂,在朝阳的映照下,江畔姓紫嫣红的鲜花比火还要红;春江水清,波碧,在满地绿草的映衬下,显得比蓝草还要绿。诗人抓住了 “ 江花” “ 江水”两件最有代表性的景物,对江南春光作了高度的概括,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风和日丽、花红水碧、生气盎然的江南春色图。最妙的

49、是“ 红胜火”“ 绿如蓝”六个字,既用同色烘染的手法突出了花红、水绿,又用异色映衬的手法使江花和江水互为背景,显得更加绚丽可爱。结 尾 ” 能不忆江南” 一句用反问语气,流露出强烈的赞叹和眷恋之情。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注释1 .离离:繁盛的样子。2 . 原:原野。3 . 荣:繁盛。4 . 远芳侵古道:伸向远方的一片野草,侵占了古老的道路。远芳:牵连一片的草。5 . 晴翠接荒城:在晴天,一片绿色连接着荒城。6 .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两句借用 楚辞 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典故。王孙:贵族

50、。这里指的是自己的朋友。萋萋:草盛的样子。古诗赏析这是一首应考习作,相传白居易十六岁时作。按科举考试规定,凡指定的试题,题目前须 加 “ 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相类似。 赋得古原草送别即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诗的首句“ 离离原上草” ,紧紧扣住题目“ 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 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第二句“ 一岁一枯荣” ,进而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第三、四 句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一句写“ 枯” ,一句写“ 荣” ,是 “ 枯荣”二字意思的发挥。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

51、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第五、六 句 “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用 “ 侵”和 “ 接”刻画春草蔓延, 绿野广阔的景象, “ 古道” “ 荒城” 又点出友人即将经历的处所。 最后两句“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点明送别的本意。用绵绵不尽的萋萋春草比喻充塞胸臆、弥漫原野的惜别之情,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韵味无穷。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在 “ 赋得体”中堪称绝唱。据宋人尤袤 全唐诗话记载:白居易十六岁时从江南到长安,带了诗文谒见当时的大名士顾况。顾况看了名字,开玩笑说:“ 长安米贵,居大不易。 ”但当翻开诗卷,读到这首诗中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52、”两句时,不禁连声赞赏说:“ 有才如此,居亦何难! ”连诗坛老前辈也被折服了,可见此诗艺术造诣之高。秋浦歌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注释1 . 秋浦歌:是李白在秋浦时作的组诗,共十七首,这是第十五首。2 . 缘:因为。3 . 个:这样。4 . 秋霜:指白发。古诗赏析这首诗采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衷。首 句 “ 白发三千丈”作了奇妙的夸张,似乎不近情理,一个人七尺身躯,而有三千丈的头发,根本不可能。读到下句“ 缘愁似个长”才豁然明白,因为愁思像这样长。 “ 缘 ” ,因为:“ 个长 ” ,这么长。白发因愁而生,因愁而长.这三千丈的白发,是内心愁绪的象征

53、。诗中有形的白发被无形的愁绪所替换,于是这三千丈的白发很自然地被理解为艺术的夸张。后 两 句 “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是说:照着清亮的铜镜,看到自己萧萧白发,简直没法知道自己的头发怎么会变得这样的白。通过向自己的提问,进一步加强对“ 愁 ”字的刻画,抒写了诗人愁肠百结难以自解的苦衷。“ 秋霜”代指白发,具有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李隆基的天宝末年, 这时候唐王朝政治腐败, 诗人对整个局势深感忧虑。此时,李白己经五十多岁了,理想不能实现,反而受到压抑和排挤。这怎不使诗人愁生白发,鬓染秋霜呢?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注释1 .

54、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2 . 缘:因为。3 . 此山:指的是庐山。古诗赏析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开头两句“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0后两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

55、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 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 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 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一一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

56、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注释1 . 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2 . 孟浩然:李白的朋友。3 . 之:往。4 . 广陵:即扬州。5 . 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6 . 烟 花 :指艳丽的春景。7 . 尽:消失。8 . 唯见:只见。9 . 天际:天边。古诗赏析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游的诗人,他 “ 一生好入名山游” ,足迹几乎遍及整个中国,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历来传颂的名篇,这首诗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写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诗的起句“ 故人西辞黄鹤楼”紧

57、扣题旨,点明送行的地点及自己与被送者的关系。“ 故人” 一词说明了两位诗人的深厚情谊。“ 黄鹤楼”是天下名胜,是诗人墨客流连聚会之所,又是传说中仙人乘鹤升天之处。 而今两位潇洒飘逸的诗人在此道别, 更带有诗意和浪漫色彩。第二句“ 烟花三月下扬州” ,紧承首句,写送行的时令与被送者要去的地方。“ 扬州”是东南都会,自古繁华,而 三月 又正是春光明媚,百花争艳的季节。诗人用“ 烟花” 修饰“ 三月” , 不仅传神地写出烟雾迷蒙、 繁花似锦的阳春特色, 也使人联想到处在开元盛世的扬州,那花团锦簇、绣户珠帘,繁荣而又太平的景象。孟浩然要去的地方真是好地方,时间也选择得 恰 当 。李白对友人的这次旅游自

58、然十分欣羡。 “ 烟花三月下扬州”这清丽明快的诗句,正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快与向往。但李白又是富于感情的诗人,当友人扬帆远去的时候,惜别之情油然而生。从 李太白集里,我们可以看到李白、孟浩然之间有着不少赠答诗.在 赠孟浩然中,李白写道:“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可见李白对孟浩然是多么敬佩,两人的情谊是多么深厚。诗的第三、四句正是写李白送别诗友时的惜别深情。“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表面看来这两句诗全是写景,其实却有着诗人鲜明的形象。 “ 孤帆”绝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写诗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一只帆船上。诗人在黄鹤楼边送

59、行,看着友人乘坐的船挂起风帆,渐去渐远,越去越小,越去越模糊了,只剩下一点影子了,最后终于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而诗人仍然久久伫立,目送流向天际的江水,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随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这两句诗表达了多么深挚的友情,然而在诗句中却找不到“ 友情”这个字眼。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另外在诗歌的用韵上, 诗人也颇具匠心地选择了“ 楼 州” 流” 三个声调悠扬的韵脚,吟诵起来余音袅袅。这与孤帆远去、江流天际的景象以及诗人目送神驰、情意绵绵的神态十分吻合。再加上语言清丽自然,意境雄浑开阔,

60、这首诗真是令人越读越爱,百读不厌,无怪乎千古传颂。清人沈德潜在 唐诗别裁中品评李太白七绝的艺术特色时说: “ 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 白 有 焉 。 ”李太白的七绝在诗坛上的确是独步了。惠 崇 春江晓景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注释1 . 惠崇:宋初僧人,擅长诗歌和绘画。这是苏轼为惠崇画的 春江晓景图所做的题画诗。晓:早晨。2 . 篓蒿:生长在河滩上的一种草本植物,可以食用。芦芽:芦笋。烹调河豚时,用篓蒿和芦笋做佐料,味道十分鲜美。3 . 河豚:一种有毒的鱼,经过加工后可以食用。河豚欲上时:河豚春天要

61、从海里回游到江河,初春正是河豚将要逆流而上的时候。解说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篓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这些可都是烹调河豚的好佐料,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将要回游的河豚是画家画不出的,诗人用他的想象,把江南初春特有的气氛表现得多么真切啊!本文中基本包含了小升初考试中考察古诗的大体内容, 在准备小升初考试时, 可以做复习材料看看,有助于语文考试诗词类题。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注释1. 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城县北,原名昭亭山,风景幽静秀丽。山上旧有敬亭,为南齐谢眺吟咏处。2.

62、闲:安静。古诗赏析这首诗是李白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漫游,来到宣城时所写。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他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增添了孤独寂寞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孤寂, 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得到安慰的情景。前 两 句 “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状眼前之景,流露出孤独之感。天上众多的鸟儿高飞远去,无影无踪了;连仅有的一片孤云也不肯稍驻片刻,独自远远地飘走了,山中显得格外幽静。在诗人看来,世间万物都厌弃他,离他而去。“ 尽 ”“ 孤 ”“ 独 ”“ 闲”等词,表现了

63、诗人强烈的孤独感。这正是封建社会中许许多多有理想、有才能而在政治上遭受压抑的士大夫所共有的精神面貌。三、四两句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自己。 他们之间不必说什么话,已达到了感情上的交流。 “ 两不厌” ,表现了诗人与敬亭山感情上的投契。“ 只有” ,并不意味着太少,而 是 一 种 “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骄傲与满足。本文中基本包含了小升初考试中考察古诗的大体内容, 在准备小升初考试时, 可以做复习材料看看,有助于语文考试诗词类题。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64、水光激潮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注释1 .激潮:波光闪动的样子。2 .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3 .奇:奇妙。4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古诗赏析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首 句 水光敝潮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次 句 “ 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 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

65、晴方好”“ 雨亦奇” ,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 一 个 “ 西 ”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 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 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首诗的流传,使西湖的景色

66、增添了光彩。赠汪伦李白李臼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注释1 .汪伦: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这首诗就是赠给他的。2 .踏歌: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3 .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泾县西南。古诗赏析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谊。前两句叙事:“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李白将要乘舟离去,汪伦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他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 将欲”与“ 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 将欲” ,正是小舟待发之时;“ 忽闻”

67、,说明出于意料之外。也许汪伦昨晚已设家宴饯别,说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但现在他不仅来了,还带了一群村民一起来送行,怎么不叫诗人激动万分! 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桃花潭就在附近,于是诗人信手拈来,用桃花潭的水深与汪伦对自己的情深作对比。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清代沈德潜评价说:“ 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 境 只 在 一 转 换 间 ( 唐 诗 别 裁 )的确,这两句妙就妙在“ 不及”二字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了 “ 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就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 耐 人 寻 味 。潭 水 已 “ 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有多深呢?

68、明代唐汝询在 唐诗解中说:“ 伦 ,一村人耳,何亲于白?既酿酒以候之,复临行以祖 ( 饯别)之,情固超俗矣。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出,所 以 调 绝 千 古 。 ”这一评论是恰当的。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注释1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2 .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3 .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4 .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古诗简析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

69、爱。首 句 “日照香炉生紫烟” 。“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一个 生 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演染了气氛。次 句 ” 遥看瀑布挂前川” 。“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 望庐山瀑布 。“ 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 挂 ”字 化 动 为 静 ,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 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第 三 句

70、 “ 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 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 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 三千 尺 极 力 夸 张 ,写山的高峻。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 疑是银河落九天” 。说 这 “ 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 个 “ 疑 ” ,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 “ 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 谪仙”就是李白。 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71、。本文中基本包含了小升初考试中考察古诗的大体内容, 在准备小升初考试时,可以做复习材料看看,有助于语文考试诗词类题。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注释1 . 泊 :停船靠岸。2 . 瓜洲:在现在江苏省长江北岸,扬州市南面。3 . 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的江苏省镇江市。4 . 钟 山 :现在南京市的紫金山。5 . 数重:几层。6 . 绿:吹绿了。7 . 还:指的是回到紫金山下的家里。古诗赏析这是一首著名的抒情小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园的深切感情。诗 以 “ 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 句 “ 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

72、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 京口”与 “ 瓜 洲 ”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由此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层山了,也不远了。次 句 “ 钟山只隔数层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第三句又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 绿 ”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 “ 到” “ 过 ” “ 入 ” “ 满 ”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 “ 绿 ”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 明月何时照我还 ” ,诗 人 眺 望 已 久 ,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 明

73、月 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本诗从字面上看,是流露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大有急欲飞舟渡江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其实,在字里行间也寓着他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的强烈欲望。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注释1 . 静夜思:在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2 . 疑:怀疑,以为。3 . 举头:抬头。古诗赏析李 白( 701-762) ,字太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诗的前两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

74、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 疑是地上霜”中 的 “ 疑 ”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 “ 霜 ”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诗 的 后两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 望 ”字照应了前句的 疑 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

75、自然引出了 “ 低头思故乡”的结句。“ 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 而 “ 思 ”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 个 “ 思 ”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这首五言绝句从“ 疑 ”到 “ 望”到 “ 思 ”形象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月夜思乡图。诗歌的语言清新朴素,明白如话;表达上随口吟出,一气呵成。但构思上却是曲折深细的。诗歌的内容容易理解,但诗意却体味不尽。明人胡应麟说:“ 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 诗薮内编 ) 。这 首 静夜思可以说是李白诗歌的

76、“自然”和 “ 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艺术特色的极好说明。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晡,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释1 .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堇庭兰。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 称 “ 董大” 。2 .嚏:昏暗。3 .君:指的是董大。古诗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崔珏有诗道:“ 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 盛唐宰相房官) ,始终怜得董庭兰。 ”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 他 在 别董大之二中写道:“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 ) 。但在这首送别诗中,

77、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前 两 句 “ 千里黄云白日嚏,北风吹雁雪纷纷” ,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后 两 句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 么 有 力 ,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渔歌子张

78、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殿鱼肥。青箸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注释1 . 西塞山:在浙江省湖州市西面。2 . 白鹭:一种水鸟。3 .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4著 笠 : 竹 叶 编 的 笠 帽 。5 . 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古诗赏析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首 句 “ 西塞山前白鹭飞” ,“ 西塞山前”点明地点,“ 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次 句 “ 桃花流水殿鱼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鳏鱼长得正肥。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

79、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演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三 四 句 “ 青簪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箸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 斜风”指微风。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诗人张志和,唐朝金华人。在朝廷做过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这首词就借表现渔父生活来表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 渔歌子又 名 渔父或 渔父乐 ,大概是民间的渔歌。作者写了五首 渔歌子 ,这是第一首。据 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剌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帮助更换,并 作 渔歌子 。本文中基本包含了小升初考试中考察古诗的大体内

80、容, 在准备小升初考试时, 可以做复习材料看看,有助于语文考试诗词类题。枫桥夜泊唐 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古诗赏析 枫桥夜泊以其画面疏密有至的合理结构安排和行文节奏如音乐般的韵律美,以及诗的内在意蕴的悲剧性格而为世人称道 本文不打算对这些方面进行探讨, 而是试图运用诠译学原则,对其整体画面进行悟读,并在对其整体画面的拆解中洞见该诗的文化内涵。有四个方面值得注意:一、诗人主体的感觉世界、 情绪世界与自然世界和纷繁的人世以及超然的宗教世界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即写出了诗人自己的生活况味,又描述了自然和现实的实存世界并将它们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形成整体的画面。

81、二、从感觉世界到情绪世界再到理性判断的层层深入。三、短短四句,却起伏迭宕。四、“ 霜”的意象奠定了诗的基调。 愁 的意象确打开了诗人的精神世界。欣赏此诗,“ 霜 ”和 “ 愁 ”是两个关键意象。第一句, “ 月落无啼霜满天” 。写诗人的感觉世界。 “ 月落”是视觉; “ 乌啼”是听觉; “ 霜满天”是感觉。在月落后的一片茫茫的黑夜中,虽然看不清四周事物,但诗人却感觉到了晚秋的寒霜充满了宇宙,由清冷遍洒的月光到浸骨的寒霜给人一种逼迫的感觉,已经预示了诗人心境的孤独和凄凉。“ 霜”的意象是此诗的重点,一 个 “ 霜”字奠定了诗的基调。第二句,“ 江枫渔火对愁眠” 。由感觉世界到诗人情绪世界的转变。

82、是诗的第一个起伏。江上渔火点点, 岸边枫叶正红。 但是面对世事无常和生活的艰辛,孤独的旅人和辛勤的渔人在这漫漫寒霜的秋夜,只能对愁而眠。如果说前两句是写的诗人的感觉世界和情绪世界,那么,后两句则上升到理性世界。这是全诗的最大起伏处。诗的前幅密度极大,十四个字写了六种景象。后幅却特别疏朗,两句只写了一件事:卧闻山寺钟声。但却实现了从感觉世界向理性世界的飞跃,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第三句, “ 姑苏城外寒山寺” 。姑苏城为历史名城。在这愁冷的夜晚,姑苏城内是灯红酒绿,歌舞升平呢?还是象这江上一样的宁静而凄凉呢?喧嚣也罢、宁静也罢、高兴也罢、愁苦也罢, 这毕竟是人生现世所应面对的。 但人的心灵是不是应

83、有所依傍呢?人的心灵的归宿又在哪里呢?人能不能实现对自身和现实的超越呢?寒山寺不正是这样的净土吗?( 这句是一大起伏,让人起从尘世超然的感觉)第四句, “ 夜半钟声到客船” 寺里敲响了子夜的钟声, 诗人也从超然的境域回到了现实的世界。“ 客船”的到来,宣告了尘世喧嚣生活的开始。( 又是一起伏)一 个 “ 愁”字打开了诗人的精神世界,也使诗自身具有了开放性。诗人开始了对现实世界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宗教的关系、人自身存在意义这些问题的追问.人在喧嚣的杂乱的世界中, 面对生活的艰辛愁苦已然失去了对自身和本已以外的世界的真正把握, 使各种关系变得世俗而枯燥无味。 人失去了对实存的此在世界的敏感度

84、, 失去了和自然对话的能力。而这种敏感在诗人那里还存在着。这就造成了强烈的反差,形成该诗的悲剧性格。人如何在现实生活, 人如何超越自身而达于彼岸世界, 人如何保持与自然对话的能力和自身心灵的纯正, 不正是诗人对文化问题的追问吗?此正是该诗的文化内涵所在。 对文化问题的追问和探索, 给诗人造成的孤独愁苦可想而知。 这里可用寒山大师的一首诗为诗人当时的情怀做一注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注释1 . 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2 . 忆 :想念。3 . 山东: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4 . 异乡:他乡、外乡。5 . 为异客:作他乡

85、的客人。6 .逢:遇。7倍 :格外。8 . 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9 . 茱 萸(zhUy): 一种香草。古时重阳节人们插戴茱萸,据说可以避邪。古诗赏析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 今山西永济) ,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 忆山东兄弟” 。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这首诗抒发身在异乡的游子适逢佳节对故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反映出人们的心声, 引起人们的共鸣。全诗朴素无华,蕴藉深厚,用词精练,曲折有致,堪称千古绝唱。本文中基本包含了古诗的大体内容,在准备小升初考试时,可以做复习材料看看,有助于语文考试诗词类题。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86、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注释1 . 寻:寻访。2 . 隐者:古代隐居在山林中的人。3 . 童子:这是指隐者的弟子。4 . 处:地方。作者简介:贾 岛 (799-843),字间仙,范阳( 今河北涿县) 人。唐代诗人古诗赏析诗人专程走访一位隐士,未遇,就记下了在走访过程中的对话场面。首 句 “ 松下问童子” ,点明会晤地点在“ 松下” ,接待人是“ 童子” ,这就把“ 不遇”的情节作了交代。松树是“ 岁寒三友”之一。古人写松树大多与表现孤傲高洁的品质有关,此句也是为了突出隐士的高洁。以下三句全是童子的回答。首先回答的是“ 言师采药去“ ,采药是隐者经常性的活动,用 “ 采药”一词十分切合隐者的身份

87、,介绍师父外出的目的。第三句的回答是承第二句来的,说师傅就在这座山中采药,对师傅的大致去向给予明确的回答,是热情的指引。 第四句来个转折, “ 云深不知处” , 说虽在山中, 但云雾弥漫, 不知他在何处,作了婉转的辞谢,请来访者不要作徒劳的寻觅。本诗以问答的形式,记 叙 “ 寻隐者不遇”这件事,表现了隐者的思想和性格。隐者虽未出现,但通过侧面描写,他的形象己十分清晰地展现出来了。本文中基本包含了小升初考试中考察古诗的大体内容, 在准备小升初考试时, 可以做复习材料看看,有助于语文考试诗词类题。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注释若等闲:好像很平常。古诗

88、赏析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 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首句 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 烈火焚烧若等闲” 。 “ 烈火焚烧” ,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 “ 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 粉身碎骨全不怕” 。 “ 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 “ 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

89、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 要留清白在人间” 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刺入侵,英宗被俘。 于谦议立景帝, 亲自率兵固守北京, 击退瓦剌, 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 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 首 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注释:1 .晓:早晨。净慈寺:全 名 “ 净慈报恩光孝禅寺 ,与灵隐寺为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2 .四时:春夏秋冬四季

90、。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3 .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4 .别样: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赏析: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 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 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诗人用一 “ 碧 ” 一 “ 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

91、,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 映日”与 “ 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 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注释1 . 乃:就。2 . 发生:催发植物生长。3 . 潜:暗暗地,悄悄地。4 . 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5 . 径:乡下的小路。6 . 花重: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7 . 锦官城:成都的别称。古诗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并赞美春雨

92、的诗。题目中的“ 喜”字统摄全篇。全诗八句,虽没出现一个“ 喜 ”字,但诗人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首联写春雨的来到:“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一 个 “ 好 ”字,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赞美。春天是植物萌发、生长的季节,正需雨,它就下起来了。诗人用拟人手法,盛赞春雨善解人意,似乎懂得人们的心愿一般。颔联刻画春雨的特征: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它伴随着和煦的春风,趁着夜色悄悄地飘洒大地,绵绵密密,无声无息地滋润着万物,不求人知,无意讨好。春雨具有这样高尚的品格,诗人格外喜欢。颈联写春夜雨景: 夜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 诗人希望好雨能下个够, 他开门出来看,只见天上乌云密布, 地上

93、也是黑沉沉的,连小路也看不清,只有江中船上的渔火露出一点亮光。尾 联 “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是诗人的想象:春雨过后的翌日拂晓,整个锦官城里必然是一派花团锦簇、万紫千红的景象,那一朵朵湿漉漉、沉甸甸、红艳艳的鲜花,一定更惹人喜爱。花是如此,那田里的庄稼也肯定会茁壮成长。春雨给大地带来了蓬勃生机,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希望,诗人怎能不赞美春雨呢!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注释1 .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2 .耘田:除草。3 .绩麻:把麻搓成线。4 .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5 .未解:不懂。6 .供:从事,参加。古诗赏析

94、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首 句 “ 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 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 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 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 村庄儿女各当家” , “ 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 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 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 童孙未解供耕织” , “ 童孙”指那些

95、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 是 “ 也傍桑阴学种瓜” ,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注释1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门户,所以叫“ 天门2 .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 楚江” 。3 .至此回:长江东流至天门山附近回旋向北流去。4 .

96、 回:回旋。5 . 出:突出。6 .日边:天边。古诗赏析天门山,就是安徽当涂县的东梁山( 古代又称博望山)与和县的西梁山的合称。两山夹江对峙,象一座天设的门户,形势非常险要,“ 天门”即由此得名。诗题中的“ 望”字,说明诗中所描绘的是远望所见天门山壮美景色。 历来的许多注本由于没有弄清“ 望” 的立脚点,所以往往把诗意理解错了。天门山夹江对峙,所以写天门山离不开长江。诗的前幅即从“ 江”与 “ 山”的关系着笔。第一句“ 天门中断楚江开” ,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 长江流经旧楚地的一段)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 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 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 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

97、的冲击,才撞开了 “ 天门” , 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这和作者在 西岳云台歌中所描绘的情景颇为相似:“ 巨 灵 ( 河神)咆哮擘两山( 指河西的华山与河东的首阳山) ,洪波喷流射东海。 ”不过前者隐后者显而己。在作者笔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决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第二句“ 碧水东流至此回” ,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 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 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有的本子“ 至此回”作 “

98、直北回” ,解者以为指东流的长江在这一带回转向北。这也许称得上对长江流向的精细说明,但不是诗,更不能显现天门奇险的气势。试比较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 西岳峥蝶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 盘涡毂转”也就是“ 碧水东流至此回” ,同样是描绘万里江河受到峥蝶奇险的山峰阻遏时出现的 情 景 。绝句尚简省含蓄,所以不象七古那样写得淋漓尽致。“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下句则点醒“ 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会。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 “ 望”的立脚点便是从“ 日边来”的

99、 “ 一片孤帆” 。读这首诗的人大都赞赏 两岸青山相对出 的 出 字 ,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却很少去考虑诗人何以有“ 相对出”的感受。如果是站在岸上某个固定的立脚点“ 望天门山” ,那大概只会产生“ 两岸青山相对立”的静态感。反之,舟行江上,顺流而下,望着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 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 突 出 了 。 “ 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 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夹江对峙的天门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来, 表示它对江上来客的欢迎。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则远客自当更加兴会淋漓。 “ 孤帆一片日边来” ,正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它似乎包含着这样的潜台词:雄伟险要的天门山呵,我这乘一片孤帆的远方来客,今天终于看见了你。由于末句在叙事中饱含诗人的激情, 这首诗便在描绘出天门山雄伟景色的同时突出了诗人的自我形象。如果要正题,诗题应该叫“ 舟行望天门山”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