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矿产勘查野外地质工作操作程序和要求演示文稿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77855123 上传时间:2024-08-22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19.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体矿产勘查野外地质工作操作程序和要求演示文稿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固体矿产勘查野外地质工作操作程序和要求演示文稿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固体矿产勘查野外地质工作操作程序和要求演示文稿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固体矿产勘查野外地质工作操作程序和要求演示文稿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固体矿产勘查野外地质工作操作程序和要求演示文稿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固体矿产勘查野外地质工作操作程序和要求演示文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体矿产勘查野外地质工作操作程序和要求演示文稿(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固体矿产勘查野外地质工作操作方法与要求湖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周厚祥依据1、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2、各矿种地质勘查规范3、湖南省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细则4、湖南省地质勘查项目管理办法5、湖南省地质勘查项目管理程序性文件6、固体矿产勘查成果报告图式图例7、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8、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内容提要一、前期准备二、工作部署、工程布置及实施管理三、原始地质编录四、资料整理与检查一、前期准备1、资料收集与整理、资料收集与整理(1)收集、研究以往地质资料,包括矿区、邻区、区)收集、研究以往地质资料,包括矿区、邻区、区域、基础、科研域、基础、科研(2)将相关的各类

2、资料分类整理,列表汇总,编制工)将相关的各类资料分类整理,列表汇总,编制工作程度图作程度图(3)认真分析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的认识,)认真分析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新的认识,提出新突破方向提出新突破方向2、分解目标与任务、分解目标与任务(1)对照任务书、设计书的要求,分析、分解目标任)对照任务书、设计书的要求,分析、分解目标任务务(2)明确要做哪些工作、哪些是重点和关键点)明确要做哪些工作、哪些是重点和关键点(3)明确各项工作的程度要求,计划通过哪些工作实)明确各项工作的程度要求,计划通过哪些工作实现相应的目标任务现相应的目标任务3、统一标准和认识(1)统一工作标准、工作方法(2)

3、编制矿区工作细则和图式图例(3)踏勘典型剖面和典型地段,统一基本认识4、准备资料和材料(1)管理资料规范、细则、统一图列、任务书、设计批复意见等(2)技术资料设计书、区域地质资料、收集的以往地质资料(3)生产材料各类编录表格、卡片、标签、综合表格、图纸、油漆、测绳及各种工具。二、工作部署、工程布置及实施管理(一)工作部署和工程布置的一般原则1、突出重点、突出重点2、循序渐进、循序渐进3、调整优化、调整优化1、突出重点(1)抓住主要问题:成矿地质条件(矿区地质特征)、物性条件(矿石或含矿岩石的特殊的物性差异)、地球化学场(背景场和异常场)、找矿标志、主要控矿因素、矿化富集影响因素。(2)突出主要

4、区段:主要矿化集中区段(3)确定主攻类型:有可能成大矿的类型、新类型。很多情况下,矿床类型决定了矿床的规模,也决定了找矿的潜力(4)寻找突破点:新区位、新类型、地质意义、大规模(5)主攻重点矿脉(体):含矿地质体(构造)的规模(走向、倾向、厚度)、矿化强度(含矿性)和稳定性(连续性)师茅冲矿区师茅冲矿区2、循序渐进(1)由表及里:先地表,后深部。在摸清成矿地质条件(填图、民老窿调查)、圈定和解剖物化探异常(槽探揭露)、对含矿地质体的地表进行追索和系统揭露,确定其出露情况和二维(长、厚)状态,建立找矿标志和找矿模型的基础上,才能部署深部工程验证和控制,初步确定三维状态台子上台子上(2)由浅入深先

5、施工浅部工程,再向深部探索(3)由稀到密先求远景,探求低类别的资源量,分析和研究矿体的地质特征后,再按照规范要求逐步加密工程,进行系统控制,提高控制程度和资源量的类别(4)由已知到未知从已知的现象,总结规律,预测含矿或控矿地质体的时空分布规律,指导验证和控制工程的布置3、调整优化(1)反复研究,总结规律根据工作的进度,随着资料的不断增加和积累,对控矿因素、矿化富集规律、矿体对比连接、矿体的空间状态(侧伏)等进行反复的研究、修正和总结,使要控制的对象的预想状态更接近真实。(2)调整工作部署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后,当成矿地质条件、物化探异常特征、施工条件、矿化富集规律、矿体的空间形态等发生较大变化时

6、,要对原设计的工作部署进行调整。优选最有效的方法组合、最合理的技术路线和部署原则,重新安排各项工作的时序和空间位置。(3)优化工程布置根据上面总结的规律和预想的可能结果,按最有利、最有可能的情况,对原设计的工程布置进行重新审视,并根据规范要求,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探矿工程的布置,提高工程的控制效果。(二)各项地质工作的实施与管理1、实测地质剖面2、地质测量3、物化探4、探矿工程5、样品采集与测试6、水工环和工程测量1、测制实测地质剖面目的:是确定填图单元及其层序;了解矿区的主要构造特征、蚀变类型。要求:一个矿区一般12条。 A、剖面选择:实测地质剖面应在对矿区及周边进行踏勘、了解的基础上选定。剖面

7、位置应是露头相对较好、能穿过区内的主要地层、构造、岩浆岩、矿脉带或矿化体、蚀变地质体。剖面也可置在矿区外的附近。 B、比例尺选择:一般为1/5001/2000。复杂时比例尺大,简单时则比例尺小。C、最小分层厚度确定:一般应是成图时的1mm。当有特殊意义时,如重要标志层,小于这个厚度时也应分出来,并在成图时放大表示。如岩头寨矿区一、二矿层间的白云岩层、煤炭项目中的对比标志层。D、测制方法:剖面测量方法为导线法。先由工作组人员一起进行岩性分层,当有互层或夹层时可合并,在分层位置、产状测量位置实地用红油漆标注分层序号和层面;将计划采集的样品位置、类别也在实地标注。测制时,现场填制相应的记录表、勾绘草

8、图。剖面测量投影方法如下图所示。E、记录内容导线记录:基点编号、导线长度、方位角、坡角()地质描述:岩性按分层描述。包括分层编号,分层在导线上的投影位置(如05m,58.5m),岩石名称、矿物成分、结构构造、接触关系等。断层、褶皱及其他构造形迹亦应详细记录,并确定其构造性质、产状、规模。地质描述在详细观察基础上进行,做到定名准确、重点突出、地质术语得当、文字通顺。岩层产状记录:大致图面每5厘米不少于一个产状,产状变化大时加密,构造迹线附近加密。记录倾向、倾角、测量位置。应特别注意产状的真实性、代表性。不同构造部位,断层上下盘、不整合面上下层及褶皱两翼均应测量产状。采样记录:样品种类、数量、编号

9、、采样位置记录。照像、录像记录:编号、位置、地质内容。剖面测量人员、日期。检查人、日期。 表B2 矿区 矿段实实 测测 地地 质质 剖剖 面面 记记 录录 表(表( 封封 面面 )剖面名称 剖面起点位置 。剖面起点座标X= Y= H = 。 记录者 记录日期 年 月 日检查者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表B3实 测 地 质 剖 面 记 录 表项目(矿区): 剖面位置: 第 页导 线累计产状导线与岩层走向 间夹 角()分层地质描述样品备注导线号方位角()斜距(m)坡角()平距(m)高差(m)平距(m)高差(m)倾向/倾角()编号自至(m)真厚度(m)编号/位置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F、数据计算和成

10、图导线水平投影长度:m=LCos导线两端高差:h=LSin岩层真厚度:D=L(SinCosSinCosSin):岩层真倾角();:地形坡度角();:导线与地层走向的锐夹角()。表B4实 测 地 质 剖 面 数 据 计 算 表项目(矿区): 剖面位置: 第 页导线编号导线方位角()斜距(m)(L)倾向/倾角()()坡角()()岩层走向与剖面线夹角()()=sincossincossin导线端点高差h=Lsin导线平距m=Lcos分层分层累计厚度(m)备注sincossin积cossin积编号斜长Lf(m)真厚度(m)D=Lf注:1表中公式,当导线与岩层倾向斜交,当地形坡向与岩层倾向相反时,公式中

11、用加号;坡向与岩层倾向相同时,公式中用减号; 2当导线与岩层走向垂直,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时,则用D=Lfsin(+)计算; 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同时,地形坡角大于岩层倾角,则用D=Lfsin()计算; 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同时,岩层倾角大于地形坡角,则用D=Lfsin()计算。 3当地面水平,导线方向与岩层走向斜交时,用D=Lfsinsin;导线方向与岩层走向垂直时,用D=Lfsin计算; 4Lf为分层在导线上的倾斜长度(不在导线上的,按产状投影至导线上,然后量取)。计算人: 年 月 日检查人: 年 月 日2、地质测量解决的问题:成矿地质条件、主要找矿标志实施的阶段:以前期为主,但要贯穿矿区野外工

12、作的全过程主要目的:为下一步的物化探工作部署、探矿工程布置提供依据主要任务:对矿体(层)及与矿床有关的地质要素进行追索、圈定,形成地质图,以查明矿床地质条件及矿层(脉、体)在近地表的形态、产状、规模和分布、变化。 (1)准备填图底图手图和实际材料图手图多张,每个小组至少一张;实际材料图一张。其比例尺一般与需要填制的地质图相同。1/1万的底图可在厅里买;1/5000 的底图可用1/1万的底图放大。1/2000或更大比例尺的图一般只在详查或以上工作程度时采用,地形图必须重新测制。(2)填图方法穿越法和追索法工作程度较低, 1/5000以下比例尺时以穿越法为主,重点地段辅以追索法。工作程度高, 1/

13、2000或更大比例尺时以追索法为主。(3)部署填图路线突出重点和垂直主要地质界线。构造发育、矿化蚀变复杂、矿脉带集中的地段做为重点,加密控制,穿越法与追索法相结合。必要时,要以追索法为主。(4)填图单元选择预查普查阶段,矿区填图一般应划分到段或组。对组厚度大的要分到段,段的厚度还很大的要尽可能分到亚段或岩性层。详查阶段则应划分到段以下,必要时应分到岩性层。(5)定点观察定点方法和精度:采用前方交汇法(现在多用手持GPS),参照地形地物定点位,误差小于地形图上1mm。定点数量:如下表。但当前一般不严格限定定点数量,而是强调对地质界线、构造带、蚀变带等要达到相应比例尺的要求。要求岩性点不宜过多,且

14、岩性点主要是强调同一填图单元中局部岩性变化或产状的局部变化等。不同比例尺填图地质点密度及数量表(正测精度)填图比例尺填图比例尺界线点间距(界线点间距(m m)观察点数(个)观察点数(个)/ km/ km2 2观察路线长度(观察路线长度(kmkm)/ km/ km2 2地质简单区地质简单区地质中常区地质中常区地质复杂区地质复杂区地质简单区地质简单区地质中常区地质中常区地质复杂区地质复杂区1 5000050010001.62.44.51.622.41 2500025050069144561 100001002004060801012.5151 500050100801201502025301 20

15、0020501602403001 100025320480600地质点记录:内容包括:点性(界线点、矿化点、构造点、岩性点);岩性特征及分界标志;构造特征;矿层及矿化蚀变特点;地貌及其他地质现象;岩层产状,构造产状、样品采集记录;填图人员、日期,检查人、日期等。重要地质现象应素描或照相、摄像,并填写音像记录表。 路线描述:对点间的情况进行观察,并根据不同位路线描述:对点间的情况进行观察,并根据不同位置的情况进行记录。必要时编绘路线剖面、信手剖置的情况进行记录。必要时编绘路线剖面、信手剖面图面图对主干路线尽量要编绘信手剖面图。编写填图路线对主干路线尽量要编绘信手剖面图。编写填图路线总结。总结。(

16、6)勾绘地质界线:野外实地,按)勾绘地质界线:野外实地,按V字形法则勾绘。字形法则勾绘。地地 质质 观观 察察 点点 记记 录录 卡卡 片片编号图幅名称位置坐标 X= Y= H= 地质描述露头种类点的性质地貌及水文地质情况路 线记 录野 外 素 描 图备注照片编号 野外 标本编号 野外 样品编号 野外 记录: 日期:日期: 年年 月月 日日检查: 日期:日期: 年年 月月 日日3、物探、化探物化探工作按相应的物化探规范操作。这里不多讲,只强调以下几点:(1)测点位置不仅要用手持GPS测量、现场标在图上,实地还必须用油漆或木桩或红布条标明位置。(2)物探工作开展前应先测定物性参数。(3)化探工作

17、应注意采样介质要求(后面再细讲)。(4)确保物化探成果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达到规范要求。(5)对物化探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背景场后圈定异)对物化探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背景场后圈定异常,再结合和研究地质条件,对异常的意义和对应的常,再结合和研究地质条件,对异常的意义和对应的地质体进行推演和验证,合理预测地质体的三维空间地质体进行推演和验证,合理预测地质体的三维空间状态。状态。4、探矿工程(1)槽探(剥土)A、布设槽探(剥土)一般在预查普查阶段使用较多,详查阶段也有一定量的使用。主要用于揭露、追索和控制含矿地质体、蚀变地质体、主要地质构造、接触界线,了解其在地表的展布情况和相应的产状,也用于解剖物化探异

18、常,验证物化探推断的含矿地质体在地表是否出露。绝大多数情况下,其走向与需要揭露的地质体走向尽量垂直,个别情况下布置走向槽。其间距一般是相应阶段深部工程间距加密一倍。主要地质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一起到现场布置,选择易于揭露的有利地形,确定工程的起点和端点。尽量要做到一槽多用。即相近工作量条件下,尽可能一个槽探工程揭露多个目标地质体。无特殊情况时,一般应比较平直,不得有大的转弯。只有确实无法施工时才转弯。B、施工管理与验收工程施工时,地质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应经常到现场查看,一方面检查施工质量,及时纠正质量达不到要求的地方;另一方面是看是否达到设计的目的,判断是否需要对工程进行调整(加长或缩短,甚

19、至调整位置)。工程完工时应组织验收,一方面是验收工作量,测量工程轮廓计算工作量的数据应用表格详细记录造册备查;另一方面是看工程是否按要求揭露地质体。探槽深度一般不大于3m,槽底宽度不小于0.6m,槽壁坡度6080,揭露基岩2030cm,或底板能清楚反映地质现象,能采集相应样品。(2)坑探A、布设一般在普查详查勘探阶段采用。主要用于控制复杂、陡产状地质体的空间形态及其变化;验证钻探控制的可靠性;在钻探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明含矿地质体的空间形态及其变化,控制高级别的资源储量。钻探施工条件不利或矿体变化过大时,往往较早、较多采用坑探。一般布置在主要矿体矿化集中的地段。今后可以为矿山生产所利用。沿脉(或

20、脉外沿脉)长度根据矿体规模确定。一般要在走向揭穿主矿体。当有两个及以上的沿脉时,高程上的间距一般为一个采高,最多不超过一个基本工程间距。穿脉必须揭穿含矿地质体35米,复杂时可以为510米。主要地质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一起到现场布置,选择有利地形,确定坑口位置。明确相应的坡度和规格等要求。无特殊情况时,一般应比较直,不得转弯。B、施工管理与验收与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协议。进一步明确细节和工期。工程施工时,地质技术人员应坚持每天到现场查看,一方面检查施工质量,监督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及时纠正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达不到要求的地方;另一方面是看是否达到设计的目的,判断是否需要对工程进行调整(加长或缩

21、短)。工程完工时应组织验收,主要是验收工作量和质量。(3)钻探A、布设广泛应用于地质找矿评价的各个阶段。主要用于:对物化探工作推断的含矿地质体存在或延深情况的验证;含矿地质体地表或浅部有一定了解后,对深部情况及其变化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对含矿地质体在空间上的变化情况进行控制,探求相应的资源/储量;特殊情况下有个别的钻孔用于控制破矿构造和了解其对开采技术条件的影响。具体布置:选择主要矿体或异常带,根据地质规律预测矿化可能集中的地段。预查普查阶段钻孔,主要以验证、了解为目的,一般不拘泥于勘查网度,以最有可能见矿和最能判断矿区成矿条件、找矿潜力、远景规模为准,对有利地段的选择性更加明显。工程间距一般参

22、照勘探类型基本网度的23倍求333,倾向延深上略浅。详查勘探阶段,总体根据矿床的勘探类型和所探求的资源/储量类别要求,按一定的工程间距布置。但也要充分考虑矿体的产出规律(如侧伏),选择最有可能见矿的地段布置。工程布置时,先由地质组、队级主管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位置,再到现场与施工单位人员一起布置,合理选择施工场地。定孔位时,要先测剖面,并将钻孔附近的地质情况、已有工程情况及其空间形态、分布情况查清楚。再实地先用测绳确定孔位。对岩溶发育的地区,还要根据地形地貌、节理裂隙发育情况预测地下岩溶的分布。防止钻孔打到老(民)窿、岩溶内和从矿体底板开孔等现象发生。与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协议。详细

23、明确技术要求和工期。B、施工管理与验收工程施工时,地质技术人员应根据施工准备和进展情况,现场依次下达各项通知书,包括安装通知书、钻孔设计书、施工通知书、变更通知书、见矿预报通知书、补芯通知书、终孔通知书、测井通知书、封孔通知书、封孔设计书等。施工过程中,地质技术人员坚持每天到现场查看和编录。一方面检查和纠正施工质量,纠正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查看岩矿芯存放、保管是否妥善,摆放顺序是否正确;另一方面是看是否达到设计的目的,判断是否需要对工程进行调整(加深或减少),及时对施工方案进行修正。工程完工时,应由施工单位申请,与地质编录组和队级主管共同组织验收。验收时必须对钻孔的各项指标进行具体的

24、确认,填写钻孔质量验收表。需要强调的几点:1、各类通知书、验收意见书必须由相应的当事人现场签字认可,各负其责。其中见矿预报通知书,应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结果,预测见矿位置,提前1020米下达。2、岩芯盒和岩芯棚未准备好前不得下达施工通知书和施工。岩芯盒上应采用红色油漆写明矿区名称、孔号、回次号、进尺、箱号等。3、钻孔测斜、测井、孔深校正、封孔及封孔检查均应有地质编录人员在现场,对各项数据进行查验、核对,监督钻探人员客观真实的填写。4、钻孔测斜每50米一次,孔深校正的位置是见矿顶(或底)板、每100米左右进尺及终孔位置。5、煤炭项目,在预计见煤时,地质编录人员应在钻机上守煤,防止打丢。6、封孔位

25、置为矿层和断裂构造及其顶底板各510米。煤炭项目则是煤系地层和断裂构造及其上下各10米。封孔材料不能采用纯水泥封孔,应掺有河砂,与水泥的比例为11。煤炭项目所有钻孔均要采取封孔砂浆样。孔口应有不低于20cm的水泥墩做为标志,并标注施工单位、时间、孔号、孔深。中间以铁钉标示钻孔中心位置。对施工钻孔数量较多的项目,应对10%左右的钻孔进行封孔抽查,检查封孔质量。7、简易水文观测,应每班、每次上下钻前观测一次。终孔静止水位观测,一般水位稳定时观测24小时,不稳定时观测72小时。8、钻孔终孔后,岩芯应在矿区就近集中保管。不得存放在施工现场。更不能随意处置。按程序应是提交成果报告后,编制岩矿芯处理方案报

26、储量处审批后方可处置。5、样品采集与测试(1)基本分析样A、采样要求一般应采用刻槽法和劈(锯)芯法。只有在踏勘、调查时,采用刻线法,偶尔采用拣块法对地质体的矿化情况进行了解,其结果不能参与资源/储量估算。布样主要根据矿石类型、夹石及品位变化情况分段布样。由地质技术人员在工程上用油漆标明分样位置。钻孔中还要考虑矿芯采取率和孔径。矿芯采取率和孔径发生变化时不能跨回次。样长的代表厚度一般应小于最小可采厚度。当矿体厚度大,内部变化相对均匀时,可加大到小于夹石剔除厚度。槽探中刻槽样布置于槽壁或槽底。坑道中刻槽样一般布于坑道顶板或穿脉的壁。样槽应尽可能垂直矿层或矿(化)体。一般要求样品首尾相连。特殊情况下

27、同一矿层样品采样位置移动,应沿层面或构造面移动,保证样品对矿层的控制不重复也不间断。矿层顶底板应有控制性样品。样品布置后要在实地用油漆画出样段位置并编号,采样结束后要及时检查采样质量,丈量样槽长度和深度,填制采样及分析结果。 刻槽法采样规格为51035cm。按评价矿种,采用不同的规格,一般沉积型非金属矿产规格小,金属矿产规格大;变化大、稳定性差的规格最大。对厚度小于20cm的薄矿体可采用剥层法,其样宽为矿体厚度。采样时,先要对采样位置进行采平,铺好采样布,防止样品飞失,再按规格采取。采样重量误差不能超过15%。B、样品测试测试元素:按照相应单矿种的规范和矿区的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为主攻矿种、根据

28、蚀变特征预计可能达到边界品位、可能独立圈矿的相关、有用矿种;矿石质量评价时必须要考虑的指标元素,如铁矿,除分析TFe (及 mFe)外,还要分析S、P、SiO2。测试方法,不同元素采用不同方法。但样品加工时,K值取值,应根据矿石类型、有用矿物的颗粒大小、嵌布方式等确定,一般由试验室采取不同的值试验后选择。尤其是金矿。C、质量监控测试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我省价款项目的重点项目的测试单位必须具有甲级资质,其它项目必须具有乙级资质。外检单位应比测试单位的资质高一级。若测试单位是甲级,则外检必须是外省的甲级资质。测试单位应插一定比例的标样进行质量监控。内检:比例10%,总数不少于30个。外检:比

29、例5%,总数不少于30个。按批次抽取,提取副样重新编号送检(外检是粗碎中碎副样)。一般以达工业品位以上的为主,各个品位段的应均有一些。合格率要求内检为90%,外检为85%。计算方法按新的方法。并要分析是否存在系统误差。超差(或存在系统误差)处理:查明引起误差的原因;研究补救措施;不能补救时,必须重新分析。(2)组合样样品构成:组合样由提取副样构成,总重量一般为200克。控制同一矿体或矿块的工程、圈定矿体的所有样品、按代表厚度分解各单样中的重量(即各样的权重)。分析元素:按规范要求,结合矿区实际,分析矿石中有用、有害组分。(3)岩矿鉴定样主要用于查明矿石及与成矿有关的岩石的结构、构造、矿物组成、

30、蚀变关系、颗粒嵌布关系、矿物生成次序等。对透明矿物采用薄片,不透明矿物采用光片。样品要求对各类岩矿石有一定代表性。样品采集规格一般为369cm。一式两块,一块做鉴定用,一块为标本。标本上要用白油漆涂一长条,再在油漆上标注样号;同时填制标本标签,写明采样地点、工程号、样号、采样人、采样时间、规格、岩矿石名称等。岩矿鉴定单位也应有相应资质。鉴定结果要及时与原野外定名对照,并补充到原始编录资料中去,对原定名进行批注性的修正。(4)小体重样采样位置:采于矿体中,尽量能贫矿石、富矿石都有。不同工业类型的矿石要分别采小体重样。规格:一般为555cm。数量:不少于30块,矿石变化大时可多一些。测试项目:矿石

31、的品位、湿度、体重。计算体重:对湿度进行修正后,按品位和体重做对应曲线图,分析其相关性,求对应的函数,确定矿石体重。(5)大体重样)大体重样采集大体重样的目的是修正风(氧)化松散矿石及多裂隙、空洞矿石中的小体重样数值。取样数量:每一矿石类型为13个。取样重量:一般不小于0.125m3(即长、宽、深均为0.5m)。取样位置:在坑道、探槽、探井、人工露头点采取。取样方法:A、规则形态样坑取样法。先将矿体表面铲平,在矿石表面上用工具凿取一个四壁及底部都较平整的正方形或矩形体,取出矿块称重(P)并较精确地测量样坑的长、宽、深后计算出体积(V),一般测量23次,误差5%时取平均值。B、非规则形态样坑取样

32、法。先将矿体表面基本铲平,用较大的塑料薄膜(袋)放入样坑内,用充水方法测定出矿样坑的体积,样坑可以任意形状,采样比较简单,测出的体积也较准确。(6)全分析样采样位置:采于矿体中,尽量能贫矿石、富矿石都有。不同工业类型的矿石要分别采取。规格:25kg。新鲜岩矿石。数量:以能全面了解区内矿石的化学组成为准。测试项目:以常量元素为主。SiO2、Al2O3、FeO、Fe2O3、CaO、MgO、F、Cl、P、H2O+、灼失量等(7)选矿试验样根据选矿试验样的类别,确定采样的方法和规格。普查详查阶段,一般进行试验室流程试验和扩大流程试验样。对复杂类矿石,在详查阶段要进行半工业试验。数量:一般按工业类型确定

33、,每一个工业类型一个。特别复杂的可采两个。样品重量:试验室流程试验样5001000kg,扩大流程试验样30100吨,半工业试验要能稳定小规模生产36个月,至少5001000吨。采样:采于主要矿体的不同部位,样品在品位、成分、结构构造、矿石类型等方面能代表区内矿石的总体质量。平均品位应与矿床的平均品位相当或略低一点点。试验:由具有相应资质单位完成,并提交相应的试验报告做为项目成果的附件。(8)化探样有专门的化探规范,这里不细讲。简要强调以下几点A、土壤样:土壤测量,在矿区评价工作中用得比较多。一般要求采集B或C层土壤的细粘土,对应深度30cm和50cm左右。风化层厚采C层、薄则采B层。每个样应采

34、用梅花点法采5个点的土壤组成。B、岩石测量样:在南方用得较少。采用多点方法采取基岩样。但对热液型矿床的普查钻孔一般要求按岩性层、蚀变分层等采取岩石光谱样,样长25米。主要用于防止漏矿和发现新的肉眼不能判断的矿化。C、测试方法:光谱定量分析D、测试元素:与成矿和矿化相关的元素,包括矿体、矿上、矿下的元素。一般1015个元素。6、水工环和工程测量水工环和测量方面有专门的规范。我本人也讲不具体。这里只就平常工作中常碰到的一些情况明确一下。(1)水文工作范围:一般要包括一个完整的水文单元。面积比矿区面积要大。(2)水文地质要求:普查阶段水工环以收集资料和调查了解为主。对地表水进行流量测量(三角堰),少

35、量水质样了解水质,钻孔以简易水文地质观测为主。一般不进行抽水试验。详查阶段则要安排专门的水文钻孔,必要时还要进行群孔抽水试验,了解水力联系。应开展长观(一个水文年)和系统的水质测试。确定矿区水文地质类型,测算井下最大涌水量,推荐矿区今后给、排水方向。(3)工程地质:应对矿体、顶底板围岩及对矿山开展有影响的断层破碎带及其上下盘岩石的稳定性、抗剪抗压能力进行评价。一般一个矿体或矿层应有三组以上力学样。在坑道、钻孔中采取。确定工程地质条件类型。(4)环境地质:调查矿区内当前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预测今后矿山开采可能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划分地质环境分区,提出防治建议。确定环境地质条件类型。(5)对所有的

36、山地工程、矿脉和重要构造上的地质点、勘探线端点均要采用静态GPS或全站仪进行正规的测量。对槽探(剥土)和勘探线不仅要测量两个端点,而且要测量中间转弯点、地形起伏点、矿体位置。所有测点均要在野外有标示。控制点和剖面端点要设水泥墩。三、原始地质编录1、勘探线剖面布设、测制2、槽探(剥土)编录3、浅井编录4、钻探编录5、坑探编录1、勘探线剖面布设、测制(1)布设 勘探线走向应与矿体走向基本垂直。当矿体产状变化大时,可发在不同地段按不同方向布置。 勘探线编号按勘探阶段最密的间隔等距离编号。中央为0线,两侧分别为奇数号和偶数号。左或西为奇数,右或东为偶数。 在预查、普查阶段,可以预留那些暂不布置工程的勘

37、探线。例:某矿区在勘探阶段深部工程间距应为200200m,地表工程线距为100m,主矿体为东西走向,勘探线布置为南北向,则中央为0线,往西每100m依次编号为1、3、5、7、;由中央往东每100m依次编号为2、4、6、8、。如在预、普查阶段,只设计800m或400m间距勘探线,为了减少图面负担,可以只保留800m或400m间距的勘探线而预留其余线号,随勘探程度提高逐渐补充。 015248842015(2)测制 A、踏勘:先对剖面线及附近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踏勘,准确确定矿层、地质分界线及断裂、褶皱的位置。矿层、含矿岩系、对矿层有影响的断层及其他重要地质现象被复土掩盖时,安排槽探工程揭露清楚。B、

38、测量:勘探线剖面的地形、地物、矿层、断层等全部地质界线及重要岩性露头、槽井探工程、老窿、生产井的位置,均用仪器法测定,测站点及地质点均需编号、打木桩,端点做水泥墩,并测定坐标、高程。C、记录:采用勘探线剖面记录表,与测量同时进行,沿测点序列依次对剖面及附近的地质特征、地质界面、工程位置等进行详细记录。D、成图:根据上述成果编绘剖面图基本轮廓和基本要素。随着剖面上的工程施工完成和样品测试结果出来,随时补充完善。剖面图应是上方有剖面图,下方有平面图。 图名、比例尺、地形线、岩性花纹、地质体产状、端点坐标、剖面方位、工程及其坐标、样品位置及样号、分析结果表、矿体的厚度品位、矿(脉)体号、工程平面位置

39、、坐标线(大交角)、图例、图签2、槽探(剥土)编录(1) 岩性分层及地质观察岩性分层及地质观察编录前,先对探槽揭露的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进行系统分层和详细观察。岩性按自然特征分层,分层最小厚度(宽度)在图上不小于1mm,重要地质现象可放大表示。重点做好岩矿石统一命名,确定其成因特征及接触关系,详细观察矿层(脉)及顶底板特征、围岩蚀变特征、风化特征等。(2)编录槽壁的选择及比例尺)编录槽壁的选择及比例尺一般只作一壁一底的展开图。槽壁选择应考虑基岩揭露情况,当两壁情况相近时,首选北东壁或正东壁、正北壁、北西壁,使素描图上探槽两端的摆列方向与一般剖面线的摆设方向相同。当首选壁基岩揭露不理想时可选对应的

40、一壁,重要地质现象应两壁同时素描。同一矿区应尽可能采用相同规格的方格厘米纸作图。素描图比例尺:11001200。(3) 基(导)线的设置基(导)线的设置基线设置方法:以探槽端(起)点为基点,将皮尺紧靠被素描的槽壁延伸至另一端固定,准确量取其长度、方位角、坡角(仰角为正,俯角为负),并作好记录。前后测手方位角、坡角读数误差应不大于3,取平均值。探槽较长或方位角、坡角发生变化时,应分段设置基线,自0点起系统编号:导线号记录为01、12、23。每个测点打木桩或用油漆作好固定标记。 (4)素描图的图形展开)素描图的图形展开一般只作一壁一底的展开图。槽壁绘于图面的上方,根据探槽的长度、坡度选择合适的位置

41、。槽底绘于槽壁的正下方,槽底与槽壁之间应留1cm以上间距以便标注产状、样号。槽底长度为其水平投影长度,宽度一般取11.5cm之等宽形态或按实际宽度画出。探槽方位角的数值用箭头表示于基线端点上方。素描图左侧设置高程标尺,反映探槽两端的高差;槽底之下设置水平标尺,反映探槽水平投影长度。垂直和水平标尺的O号点分别为各自的0m点。当探槽长度和坡角均较大时槽壁可分段垂直移动,形成锯齿状(槽底不动)。分段移动时地质要素应吻合。槽壁、槽底展开位置示意图 投影和读数:采用铅垂投影。分层位置是分层界线的底壁交界点铅直投影到导线上的读数为分层的读数。方位变化小于方位变化小于15时,不需将图形裂开。大于时,不需将图

42、形裂开。大于15时则要按规定裂开。时则要按规定裂开。方位角增大,底下侧裂开;方位角变小,底上侧裂开,壁断开,基点画半园。方位角增大,底下侧裂开;方位角变小,底上侧裂开,壁断开,基点画半园。地形起伏大时,地形起伏大时,槽壁可平行断开。槽壁可平行断开。但断开处要与前但断开处要与前面的连续标注垂面的连续标注垂直标尺。直标尺。(5)岩层产状测量)岩层产状测量要仔细观察,确保其真实性和代表性。一般素描图上5cm至少有一个产状。在不同构造部位和产状变化处加密,如断层上、下盘,褶皱两翼,不整合面上、下层以及矿层顶底板等。(6)记录。要按统一表格记录。)记录。要按统一表格记录。记录内容包括:记录内容包括:基线

43、记录:基线编号、长度、方位角、坡角(基线记录:基线编号、长度、方位角、坡角()。)。地质描述:岩性分层编号;岩性分层及地质构造要地质描述:岩性分层编号;岩性分层及地质构造要素在基线上的位置(如第素在基线上的位置(如第1层层04.00m,第,第2层层47.50m,第,第3层层7.5010.00m,分层位置的量,分层位置的量取统一以该层在槽壁底的交点,铅直投影至基线上,取统一以该层在槽壁底的交点,铅直投影至基线上,再量取其至基点的距离为准);岩性及地质构造要再量取其至基点的距离为准);岩性及地质构造要素描述。素描述。采样记录:种类、规格、长度、数量、编号。采样记录:种类、规格、长度、数量、编号。岩

44、层产状:倾向、倾角、测量位置。岩层产状:倾向、倾角、测量位置。音像记录:编号、地质描述、位置。音像记录:编号、地质描述、位置。编录人员、日期。编录人员、日期。检查人、日期。检查人、日期。 封封 面面 矿区 矿段槽、井、坑槽、井、坑 探探 工工 程程 原原 始始 地地 质质 编编 录录 表表工程名称 工程起点位置 1 工程起点座标X= Y= H= 1 素描者 记录者 检查者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开工日期 年 月 日 完工日期 年 月 日记录日期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槽、井、坑槽、井、坑 探探 工工 程程 原原 始始 地地 质质 编编 录录 表表项目(目(矿区)名称:区)名称: 工程号:工程

45、号: 第第 页/共共 页基基线分分层位置位置层位位地地质描述描述岩岩层产状状倾向向()/倾角角()岩岩矿层厚度厚度(m)标本本编号号样品品编号号备注注编号号长度度(m)方方位位角角()坡坡角角()分分层号号基基线读数数假假厚厚真真厚厚起起(m)止止(m)记录人:人:日期:日期: 检查人:人:日期:日期:4、坑探编录与槽探有许多相似之处。(1) 岩性分层及地质观察岩性分层及地质观察必须随着坑探施工进度及时编录。编录前,先进行分层和详细观察。分层最小厚度(宽度)在图上不小于1mm,重要地质现象可放大表示。(2)编录坑壁的选择及比例尺)编录坑壁的选择及比例尺坑道素描一般素描顶板及其两侧壁,坑底有重要

46、地质现象的可另行表示。若矿体或地质构造简单,可只作一壁一顶的素描图,素描首选壁矿区应有统一规定。沿脉巷道应按设计要求以一定间距绘制掌子面素描图,表示在坑道壁旁侧的相应位置上。素描比例尺一般为1501200。掌子面素描图比例尺一般为110(3) 基(导)线的设置基(导)线的设置基线一般设置于顶壁的中线上。用测量仪器定向掘进的大型坑道,基线位置应与测量设置的一致,为满足编录的需要,测点间可增设基点,但各段基线总长度应与测量的一致。基点由井口起系统编号:0、1、2,用油漆标注,打木桩或用其他方法固定。由前后测手丈量基线的长度、方位角、坡角(),方位角及坡角误差不应大于3,取平均值,并作好记录。 (4

47、) 图形展开图形展开坑道素描图用压平(顶)法展开。即以巷道顶板居中下压,两壁向两侧叉开,使三者处于同一平面上。巷道顶和壁的宽度取实际宽度,也可简化为规则形态。坑道形态变化大且揭露重要地质现象的,顶和壁按实际形态分开制图。坑道方位变化在15之内时,可连续绘制。坑道方向变化在15以上时,要分段绘制,基线始终连续,但在顶板外弯一侧垂直基点处开出叉口,叉口角度即方位改变的角度,在内弯的侧壁上留出空白。如图。坑道坡角变化大于15时,在两个侧壁上开出叉口,叉口角度为坡角变化的角度(3号点)。基线一般不分断,因此在坡度由小变大时,壁重叠(2号点)。如图。导线读数:地质体的位置按走向线与导线的交点为记录中分层

48、读数。样品位置、坑壁上地质界面位置(未延伸到顶)则采用垂直投影法,位置点垂直投影到导线上的点为其读数。对复杂地质体要在野外对照地质实体详细勾绘和多点投影。坑道 形态特复杂时可补做平面示意图5、钻探编录(1)钻孔班报表资料的检查、登记)钻孔班报表资料的检查、登记编录前,编录人员应详细检查钻探班报表。包括回次进尺、孔深、岩矿心采取率及孔内残余岩心情况、简易水文情况。钻进中遇到的重大事件记录:如遇大的裂隙、溶洞、突水点、严重垮孔、漏水、冒气等现象发生的位置和情况。检查这些记录是否真实、准确、全面、清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检查无误后,将相关内容填在钻孔原始地质编录表上。 (2)岩矿心整理、丈量、编号)

49、岩矿心整理、丈量、编号A、对尚未编录的岩矿心进行认真的整理:看岩矿心摆列是否得当,有无颠例、错乱,同时清理岩心,除去杂物如钢砂、铁屑、岩粉、掉块等。B、将岩心清理和排列正确后,准确丈量岩心长度,与钻探报表有出入的,通知钻机更正。C、自上而下对单块长度大于10cm岩心,大于5cm的矿心用油漆系统编号。编号方法为带分数法:左侧整数为回次号,分母为岩心总块数,分子为岩心编号(如7,为第7回次,总块数4,第3块)。D、 对易燃、易风化、易溶解、易破碎的岩矿心如煤、黄铁矿、盐类等,应采取措施,妥善保管。一般要求野外编录后用塑料纸、铁筒等及时包装,需采样化验的要迅速采样、送样。其他矿心编录后亦应妥善保管,

50、防止颠倒、丢失,以便采样。(3)现场)现场 初步计算回次岩矿心采取率初步计算回次岩矿心采取率岩矿心准确丈量后,应初步计算回次岩矿心采取率。当采取率达不到要求应及时向项目负责人汇报,查明原因,通知钻机采取弥补措施。有残留岩心的,残留岩心处理后再计算回次采取率。孔深校正误差较大的也须重算回次采取率。对有残留岩心的,要求钻机准确量取每个回次钻头下端空头长度,以此作为残留进尺。特殊情况:有时连续数个回次岩心采取率不足,但最末一个回次有大量残留岩心,岩心长度远超进尺长度。此时采取连续上推方法,以最下回次采取率为100%,剩余岩心进入上一回次,如该回次100%后还有剩余,进入第三回次,直至将剩余岩心全部消

51、除。连续上推不超过三个回次,在三个回次内不能全部消除剩余岩心时,应查明原因。 (4)岩性分层及地质构造观察记录)岩性分层及地质构造观察记录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对钻孔岩性系统分层。分层最小厚度一般不小于0.3m,重要矿化蚀变及构造现象不受此限。对岩性详细描述,做到既全面准确,又突出重点。分层位置记录,包括回次编号、岩心编号以及该回次自顶点至分层底界的岩心长度。岩性分层位置应放分层牌。对断裂、褶皱、节理、劈理及构造破碎带,要分析判断构造性质。准确量取岩层层面及其他构造标志面与岩心轴的夹角(简称轴心角),并记录测量位置。 具重要地质意义的地质现象,要作比例尺11110的素描图,注明回次及岩心编号。在

52、检查整理岩矿心后,应将每箱岩矿心用数码相机拍照存档。(5)计算分层岩矿心采取率)计算分层岩矿心采取率在钻孔回次记录、原始地质记录的基础上,经残留岩心的恰当处理,计算分层岩心采取率,计算公式为:分层采取率= 100%矿层及顶底板岩层(35m)也要计算分层采取率,以准确掌握工程质量。(6) 计算换层孔深计算换层孔深岩心分层后,需进行换层孔深计算,即计算换层时所处钻孔深度。计算方法分三种情况:A、在某一回次内换层(1)无残留进尺(岩心)时,换层孔深计算:换层孔深=上回次(累计)孔深+本回次分层界面以上岩心所代表的进尺。(2)有残留进尺(岩心)时,换层孔深计算:换层孔深=上回次(累计)孔深上回次残留进

53、尺(岩心)+本回次分层界面以上岩心所代表的进尺。B、 在回次间换层岩层在上、下两回次之间换层,换层孔深即等于上回次之累计孔深(当上回次有残留岩心时应减去残留岩心长度)。C、空回次间换层换层孔深等于上回次累计孔深加空回次进尺的1/2。也可根据上下层岩石的相对硬度、破碎情况确定合适的比例。分层换层孔深为:86.5m+0.3m/2=86.65m。 回次内换层回次内换层空回次内换层空回次内换层(7)分层进尺(长度)及分层真厚度计算)分层进尺(长度)及分层真厚度计算分层进尺(长度)=本分层的换层孔深上分层的换层孔深。分层真厚度计算,当岩矿心层理较清楚时采用下式计算:m=lsin式中:m为分层真厚度;l为

54、分层长度;为岩心轴夹角。封封 面面 矿区 矿段ZK 原原 始始 地地 质质 编编 录录 表表设计孔深 m 终孔孔深 m设计方位角 度 终孔方位角 度设计倾角 度 终孔倾角 度施工单位及钻机号 钻机类型 1 开孔日期 年 月 日 终孔日期 年 月 日孔口座标X= Y= H= m 始于 年 月 日编录人 检查人 年 月 日 止于 年 月 日(8)其它)其它A、填好分层标签、 采样标签,放入相应位置。B、岩芯票要用防水薄膜包装好、分层标签、 采样标签用防水薄膜包装好,也可用木(竹)片制作,用油漆写好。C、劈(锯)取样后保留的岩矿心要按原顺序放在岩心盒内,不得混杂。岩心编号被破坏的,应按原号补正。极破

55、碎的应予包装。五、资料整理与检查1、日常整理2、综合整理3、原始资料检查4、综合资料检查1、日常整理基本原则:野外工作形成的原始资料必须当天完成整理。编录完成后3(槽井坑)7(钻)天内提交全套资料。(1)实测地质剖面:填制实测地质剖面记录封面、计算各类数据、对实测剖面草图与记录进行核对、登记各类样品、编制实测剖面图。 (2)地质填图:手图上地质点点位、点号、路线上墨、转绘到实际材料图上;补记点位及其坐标、图幅号;对素描图、信手剖面图整饰、补充相关要素;对填图过程中所采样品进行登记,编写路线工作总结。(3)探矿工程编录A、槽(井)探填制封面、计算和填制表格中的数据、对照记录和野外素描草图进行检查

56、、对素描图进行整饰、补充齐全要素、补充矿脉编号、补充样品分析结果表、登记各类样品登记表和工程登记表。在手图和实际材料图上标绘工程位置和编号。B、钻探填制封面、钻探资料目录,再次计算和校对表格中的数据、补充矿脉编号、登记各类样品登记表、影像登记表和工程登记表。在剖面图、柱状图上补充相应的地质内容。在手图和实际材料图上标绘钻孔位置和孔号。2、综合整理综合整理与日常整理是交叉进行的。且只有在原始资料检查无误和修正后,才开展资料的综合整理。(1)实测地质剖面:补充样品测试结果、对岩性描述进行批注、编制实测剖面图、柱状图、编写实测剖面总结(内容:工作量、剖面上的地质特征、各填图单位的特征和厚度) 。 (

57、2)地质填图:完善实际材料图;对记录卡中的数据、素描图进行着墨、对填图中的样品结果补充到相应的地质点记录中、编写填图工作总结。(3)探矿工程:资料按工程装订面册;补充工程坐标。对数据和素描图轮廓着墨。对见矿部位着彩色。补填样品分析结果表。对钻孔柱状图补充钻孔要素。(4)综合图件:工作程度图、区域地质图、矿区地质图、矿段地质图、实际材料图、面积性物化探异常图、中段地质图、采样平面图、剖面图、资源量估算图、实测地质剖面图、钻孔柱状图、工程素描图。进一步理顺各地质体的相互关系和空间形态、产状的情况下,编制和修改这些图件。对图幅过大的可分幅编制,并用示意图标明接图关系;对柱状图,厚度巨大的单层可缩减,

58、缩减量在图上标注。注意几点:图式要规范(部评审中心: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图件规范图式)、图件名称要正确(全区、面积性的带省,其它均到县)、图件要素要全、地质意义要明确、地质体的表达要正确(图例要严格按国标,规范表示)、重要内容要突出和醒目(突出关键性的地质体、文中提及的地名要全并且醒目)、附图要全(前面各类图件,所有钻孔要附柱状图、地(浅)表工程(槽井坑探)素描图要附所有参加资源量估算的工程和控制构造带、矿化带的工程)、目录排序要正确(先全区,再局部;先平面、后剖面、再资源量估算、再工程素描;比例尺由小到大;剖面和工程按序号)。3、原始资料检查(1)检查比例:自检100%、互检100%、项目组检查

59、100%、队级抽检30%。队级实地检查15%。(2)检查办法:对记录中描述全文通读,看描述是否正确;对需要计算的所有数据重新计算;记录无误后,对素描图上的地质内容、产状、位置、样品位置及编号逐一对照,看是否准确;各种位置误差不得超过图上1mm。逐一查对工程和样品登记表,看内容是否齐全、数据是否准确。(3)检查登记:详细记录检查中发现的差错,提出修改办法和要求。修改者对差错逐一修改并记录,不能改的要说明原因并报项目负责人认可。需要实地查对的,再次到实地查对并批注在原始记录中。检查人在原始资料中的每一页据实签名和填写日期。(4)检查时间:提交成套原始资料后3天内完成原始资料的项目组检查。(5)修改

60、时间:一般完成检查后3天内要完成修改。需要实地查对的也应是7天以内完成。4、综合资料检查(1)检查比例:自检100%、互检100%、项目组检查100%、队级抽检比例不限,但是队检的重点。(2)检查办法:检查原始资料是否齐全;综合图件的图式、图例是否符合规范规定, 要素是否齐全;逐一对照原始资料检查其在综合图件中的位置和有关数据是否正确;各种位置误差不得超过图上1mm;分析地质体的对比连接是否合理。(3)检查登记:详细记录发现的问题,提出修改办法。修改者对差错逐一修改,不能改的要说明原因并报项目负责人认可。由于认识原因需要实地查对的,到实地查对。检查人图签据实签名。(4)检查时间:提交综合资料3天内完成项目组检查。(5)修改时间:一般是3天内要完成修改。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