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初三)物理上册教案(一)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77846242 上传时间:2024-08-22 格式:PDF 页数:78 大小:1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初三)物理上册教案(一)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人教版九年级(初三)物理上册教案(一)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人教版九年级(初三)物理上册教案(一)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人教版九年级(初三)物理上册教案(一)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人教版九年级(初三)物理上册教案(一)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初三)物理上册教案(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初三)物理上册教案(一)(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九年级( 初三)物理上册教案第 十 三 章 内 能单 元整仰说课课标葭水: 1 通过观察和实验, 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现象。2 了解内能的概念, 能简单描述温度与内能的关系。3 了解热量的概念。4 通 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 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教 就 分 析 : 本章在学习机械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另一种主要形式的能量内能重点研究。依据教材的编写安排可以把本章内容分成两部分:内能的本质、内能的改变。其中主要内容包括:通过宏观的扩散实验验证物质微观结构从而给出内能的概念;通过实验探究找到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从研究内能的改变过程中了解物质的吸热特性比

2、热容的不同, 并能利用其进行热量计算。本章的教学重点是内能的改变方式、内能与温度的关系、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现象等。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和比热容的知识解释有关物理现象是教学的难点。与 I情 分 斫 : 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微观结构以及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分子状态, 为学习分子的热运动奠定了基础; 学习了机械能及其转化, 为研究内能提供了比较系统的科学的研究方法。比热容的相关知识与学生生活比较贴近, 让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由于本章知识的综合性比较 强 , 给学生的学习会带来一定的困难, 尤其是比热容、热量的综合计算, 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 与 建 议 : I 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现象时, 引导学

3、生紧紧抓住转换法, 将微观问题转换为宏观的外在表现来研究, 是突出这一重点的关键。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某些自然现象时, 加深学生对比热容的理解, 应该在探究比热容的物理意义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类比法将“ 比热容”与 “ 密度”进 行 类 比 , 让学生理解和体会比热容与密度一样, 都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第 1节 分子热运动教初分斫: 本节主要讲述分子热运动和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分子热运动和相互作用力是物体具有内能的基础, 学好本节知识便于学生正确理解内能的概念。设 计 意 图 : 本节课主要是分子动理论的第二个和第三个观点, 分子热运动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力 , 这两部分内容是下一

4、节学习物体内能的基础。这一节课主要以实验探究为主, 引导学生观察扩散现象去间接感知分子的热运动0 分子间的作用力用乒乓球与弹簧组成的模型来配合讲述, 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最 后 , 让学生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汽化及其影响因素, 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与 情 分 析 : 分子很小, 只有通过对物质的宏观性质的分析间接去了解, 本节课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分析身边的物理现象, 从而领会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知识。教 与 目 标 : 知识与技能I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并且其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2 能识别扩散现象, 并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进行解释。3 知道

5、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过程与方法1 通过演示实验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 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知道物体的温度越高, 分子热运动越剧烈。3 通过演示实验以及与弹簧的弹力类比, 使学生了解分子之间既存在斥力又存在引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兴趣, 并使学生借助直接感知的现象认识无法感知的事实。重 后 难 后 : 重点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难点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教 学 巧 话 : 演示法、讨论法。教 与i3程: 一、新课导入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中, 周围有空气、水、房屋等, 它们是由什么组成的?当我们打开衣 柜 , 发现放在里面的樟脑丸变小了, 衣柜

6、中有一股樟脑丸的气味, 这是为什么呢?二、新课教学1 扩散现象。教师举例:打开一瓶香水, 能闻到香味。教师演示:二氧化氮扩散实验。( 1) 引导学生对上述实验进行分析, 并指出是扩散现象。( 2) 让学生列举类似的扩散现象。教师演示:液体扩散实验( 硫酸铜溶液和水)展示两天前、四天前、六天前做的硫酸铜与清水之间扩散的实验样本( 水在上, 硫酸铜溶液在下) , 让学生观察后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教师演示:铅片与金片之间的扩散现象。学生思考:气体、液体和固体相互接触时发生了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教师点拨:不同的物质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现象。其形成原因是: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

7、则运动。2 影响扩散( 分子热运动) 的因素。演示实验:红墨水在热水、温水、冷水中的扩散现象, 冷水采用冷藏的自来水, 热水直接用开水。学生思考:为什么红墨水在三种水中扩散的快慢有差异?教师点拨: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 分子运动越快, 所以把分子的这种运动叫热运动。3 分子间的作用力。提出问题: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那么固体和液体的分子为什么不会分散开,而是聚合在一起, 保持一定的体积呢?演示实验:教师出示两个铅块, 并演示分子间引力的实验。学生分析:铅块相互吸引, 能承受很大拉力的原因是什么?教师点拨: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 它使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不会散开而保持一定

8、的体积。提出问题:引例: 有人把50 m l的酒精和50 m l的水混合, 发现混合液的体积小于100 ml。(2)当盛油的厚壁钢瓶内压强达到1.0X104 2.0X104个标准大气压时, 瓶内的油能从钢瓶壁上渗出。学生思考:以上事实共同反映了分子的一个规律, 这个规律是。教师点拨:这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提出问题:(1)分子间有引力, 为什么没有把分子吸引到相互紧密接触?(2)分子之间既然有空隙, 为什么压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呢?学生分析后教师点拨:固体和液体难以压缩是因为分子很难紧密接触, 分子之间存在斥力。教师演示:用弹簧连接着的两个乒乓球, 让学生理解分子间距对引力和斥力的影响。教师总

9、结: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它们是同时存在的, 当它们的距离很小时, 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 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如果分子相距很远, 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 , 可以忽略。三、课堂小结I -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 热运动越剧烈。2 分子内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四、作业设计见练闯考第1 页课内精练第 1 节 分子热运动扩散现象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的 分子间的引力, 分子动理论 作用力分子间的斥力本节课从学生易于感知的现象加以研究, 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自己从实验现象中总结发现不易感知的微小分

10、子的无规则运动和相互作用力。本节课实验非常重要 , 是学生理解本节知识的关键。第 2 节 内 能内能是贯穿本章教与学的一条主线, 本章的主要知识都是围绕着内能展开的, 所以内能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本节教学可分两个课时进行。第一课时先复习动能和势能的知识, 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去类比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 进而理解内能。第二课时通过探究活动及演示实验让学生归纳出热传递和做功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两者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同时提出热量的概念。对 “STS:地球的温室效应” , 适当展示和介绍相关的图片和资料, 让学生了解温室效应的无控制发展对人类生活环境会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本节在分子动理论知识的基

11、础上, 说明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教材从炽热的铁水和冰块都有内能, 说明了内能的普遍性, 并给出物体的内能与温度的关系。通过实验让学生归纳出热传递和做功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并提出热量的概念。学生已经对分子动理论的知识有所了解, 在此基础上理解内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有一定的难度, 内能的改变方法要多通过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与技能1 了解内能的概念, 知道内能与物体温度的关系。2 知道热传递的过程中, 物体吸收热量, 温度升高;放出热量, 温度降低, 内能发生改3 了解热量的概念,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4 .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实例。过程与方法1 通

12、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2 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与物体内能变化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 过 探 究 , 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2 通过演示实验,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重 Q 难 Q : 重占1 内能概念。2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与热传递。难点对分子势能和内能的理解。教 与 年 话 : 观察法、实验法、自主探究法。教 学i3程: 一 、新课导入水烧开后的水壶壶盖会上下跳动, 其跳动的能量来自哪里?二 、新课教学1 内能。学生思考:运动的分子是否具有动能?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分子是否具有势能?教师演示:多媒体展

13、示运动员头顶飞来的足球与运动图片, 对比展示。教师讲解:同一切运动着的物体一样, 运动的分子也具有动能。由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所以分子间还具有势能。类比机械能定义, 得出内能的定义和单位。内能: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单位:焦耳。展示:课本图13.23铁水和冰山的图片。学生活动:铁水有内能学生容易理解, 那冰山有内能吗?物体内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师生共同总结:(1)一切物体, 不论温度高低, 都具有内能。(2)同一物体, 在相同状态下, 温度越高, 分子运动越剧烈, 内能越大。学生思考:内能和机械能有什么区别?学生阅读课本, 共同总结:一般而

14、言, 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有关, 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 所以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2 物体内能的改变。学生活动:怎样才能使一根铁丝的温度升高?看看谁的办法多。小组展示:用酒精灯烧、开水烫、放在高温处、用力弯折、摩擦。交流得出:增大铁丝的内能有两种方法:热传递和对铁丝做功。归纳总结:(1)热传递:使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 低温物体温度升高, 高温物体温度降低, 这个过程叫热传递。用热传递的方式可以变物体的内能, 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减小, 低温物体内能增加,热传递的本质是能量的转移。热量:在热传递中, 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2)做功:用做

15、功的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 物体的内能减小, 温度降低;外界对物体做功, 物体的内能增加, 温度升高。学生活动:分析课本图1 3 -2 .4两幅图, 天冷搓手手变暖和溜滑梯时臀部发热, 这两个实例说明了什么共同物理道理?克服摩擦做功, 机械能减小, 内能增加,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名师演示:课 本13.25甲、乙两个实验(1)在压缩空气引火仪中放一小团蘸了乙醇的硝化棉, 将活塞迅速压下, 硝化棉燃烧起来。观察后思考:硝化棉燃烧说明了什么问题?活塞对气体做功, 空气内能增大, 温度升高, 达到硝化棉的着火点。(2)集气瓶中放入少量水, 向瓶内打气。观察并分析:瓶盖为什么打开, 瓶

16、内为什么会出现白雾?能得出什么结论?水蒸气对塞子做功, 水蒸气内能减小, 温度降低。白雾是水蒸气在试管口发生液化现象, 说明其温度降低。思考:这两个实验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什么不同?总结:外界对物体做功, 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 物体内能减小。提出问题:两根相同的铁丝, 原来温度较低, 通过某种方法分别使其温度升高了 10 ,但我们不知道具体用的是什么办法, 这两根铁丝的内能改变相同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教师总结:虽然做功是能的转化, 热传递是能的转移, 但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三、课堂小结I - 改变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2 热量的概念。3 物体克服摩擦做功引起

17、物体内能增加, 同时消耗机械能, 这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4 物体对外做功, 内能减小, 这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5 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四、作业设计见练闯考第3 页课内精练板 书 设 计 : 第 2 节 内 能r 内能的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4 内能不同于机械能内 转 占 4 付”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能内能与温度的关系J改变物体 p .热传递:传递内能的多少、i 内能的方法12. 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本节课将分子和宏观物体对比, 很自然地构建了内能的概念。教学中通过学生熟知的物理情景, 加深了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学生动手实验, 培养了

18、学生的动手能力, 能更好地锻炼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3 节 比 热 容教 就 分 析 比热容是本章的教学重点, 要求学生能理解比热容的概念, 并能结合比热容表解释一些日常现象。教学中让学生自己经历完整的探究活动, 对课本中的实验进行一定的改进, 将两个试管同时放入烧杯的热水中, 以保证它们受热情况相同。设 计 意 图V本节通过探究活动, 引出比热容的概念, 为加深学生理解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和对常见物质的比热容大小有一个具体的印象, 教材列出了常见物质的比热容表。通过学生讨论用水来加热和散热来理解人们对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的应用。教材通过“ 想想议议”用算术法计算出物体温度升高时

19、, 吸收的热量。进而引导学生归纳出物体受热时吸收热量的公式,并用同样的道理, 让学生得出了物体散热时放出热量的公式。与 情 衿 折 不同的物质吸收热量, 温度升高的特性不同, 学生的生活感知不是太深, 比热容的概念对学生而言很陌生, 教学中要多举实例以加深学生的理解。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1 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热现象。2 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3 了解比热容的概念, 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过程与方法1 通过探究,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不同。2 通 过 “ 想想议议”用算术法计算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

20、的能力。率 占 难 占* ( t I i 人 H t i l l重 占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的有关计算。难点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并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教 学 闩 王 演示法、探究交流法。第 1 课时 初探比热熔一、新课导入在新疆地区, 流传着这样的说法: “ 早穿皮袄午披纱, 夜围火炉吃西瓜”。为什么新疆有这样奇异的现象?二、新课教学1 比热容。(1)烧水时, 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有什么关系?与水温升高的多少有什么关系?举例说明:烧一壶水所用的时间比烧半壶水所用的时间长, 将水烧开比烧成温水所用的时间长, 由此概括出:对于同种物质, 质量越大温度升高的度数越高, 则吸收的热量越多。提问学生:如果是不

21、同种类的物质, 如果其质量相等升高相等的温度, 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2)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然后教师选取其中一种进行实验探究:两试管中分别装入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 试管由铁丝支架固定, 与容器底部不接触。点燃酒精灯, 给大烧杯中的水加热, 每隔相等的时间读出试管中水和煤油的温度, 并记录下来, 填入表格之中( 可由学生自己设计) 。时间/s01020304050. . .tt(3)不同的物质吸热是否相同?学生归纳实验数据, 教师进行总结。归纳:不同物质, 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度数相同时, 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学生思考:怎样表示物质的上述特性呢?讨论得出:可采用比较单位质量的水和煤油或

22、其他物质温度升高吸热多少, 来比较它们的这种特性。比热容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 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 或降低) 的温度乘积之比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学生自学:通读课本“ 一些物质的比热容” , 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小结:( 1 )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 2 ) 水的比热容最大;( 3 ) 同种物质, 状态不同, 比热容不同.2比热容的应用( 1 ) 解释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 而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的原因。( 2 ) 哪些例子应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三、作业设计见练闯考第5页课内精练第2 课时 热量的计算教 学i3程一、新课导入砂石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

23、小得多, 同样质量的水和砂石吸收相同的热量, 哪种物质温度升高得多一些?相 反 , 如果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 哪种物质温度下降得多?二、新课教学1 - 热量公式推导。( 1 ) 学生思考:己知水的比热容是4. 2 X I O3 J / ( k g - ) , 2 k g 的水从1 0 加热到9 0 , 怎样计算水吸收的热量?教师点拨:问题1 : 1 k g 的水温度升高1 C 吸收的热量是多少?Q i =4. 2 X 1 ( ) 3 j问题2 : 2 k g 的水温度升高1 吸收的热量是多少?Q = 2 X 4 . 2 X 1 03 J问题3 : 2 k g 的水温度升高8 0 吸收的热量是多

24、少?0 3 = 8 0 X 2 X 4. 2 X 1 ( ) 3 j问题4: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其质量、温度变化、比热容成什么关系?。与 c、机、/ 三者都成正比例关系。( Q是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m是该物质的质量,c是该物质的比热容,4f 是物质温度的变化)( 2 ) 引导学生得出热量的计算公式cm(tt o)思考:怎样计算放热物体释放的热量呢?引导学生得出放热公式:Q L c m Q o f2 - 应用进行计算例题:有一高温物体被投入到质量为1 0 k g , 温度为2 0 的水中, 如果传入水的热量是5 . 46 X 1 06J, 则水的温度会升高到多少度?解:按 。殴 = 。 必一计算

25、得出r - 1 5 0 , 水温上升到1 5 0 ,考虑到常温常压下, 水的沸点是1 0 0 , 所以水温实际升高到1 0 0 。三、课堂小结1 比热容的概念、单位及物理意义。2 , 。或=。 ( / 一力) 和 Q a ( =c m ( f o 力 。四、作业设计见练闯考第7 页课内精练板 书 设 计 第 3 节 比 热 容,定义单位:J / ( k g -)比热容V热量Q = c m Ctto)公式 Q =c v Z r j , 、。 放 = 5 1 ( t to)单位:J教 学 反 思 本节教学中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 对实验的装置进行改进后, 效果很好。热量公式的引入采用四个

26、问题降低了一定的难度, 通过教学使学生对水的比热容较大有一定的认识, 并且将其应用于解释实际问题, 真正地实现“ 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敖而富祀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单 元整便说课课 标 苴 永 : 1 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2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3 通过实例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4知道能量守恒定律, 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有用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5 ,通过能量转化和转移, 认识热机的效率。教 初 衿 祈 : 依据教材的编写安排可以把本章内容分成两部分:内能的利用、能量守恒定律。其

27、中主要内容包括:内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利用热机的工作原理, 并介绍了燃料的热值、能量利用的效率等相关知识;从能量的角度把各种现象联系起来阐述能量守恒定律的内涵及其普遍性、重要性。本章是体现物理学科内部综合、物理与其他学科综合、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综合的典范。能量的变化与物理知识中的其他点、其他学科、甚至社会问题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学 情 分 斫 : 学生在上一章已经学习了内能的本质、内能的改变等相关知识, 为本章学习内能的利用奠定了基础。热机是人们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机器, 尤其是摩托车和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普及 , 让学生更有了探究的欲望。学生希望教师创设主动观察的物理学习环境, 通过自己的自主学

28、习, 同学之间的合作探究, 通过生活中相关工具的实践、操作、观 察 , 来主动获取知识、体脸探究的乐趣。教 与 建 议 1 本章内容将日常现象与理论分析相结合, 热机及其相关知识并不陌生, 生活和科技实践中随处可见,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实例, 运用观察比较法,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会科学技术中的物理知识, 对于汽油机、柴油机的区别, 可通过列表对比的方式进行教学。2 用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时一般可以分三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能的各种形式各种能的转化、转移实例各种能转化、转移与守恒实例。第1节热 机教 初 分 析 这一节主要内容包括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及能的转化过程。

29、教学中适当调整一下教学顺序,汽油机的工作原理结合活动挂图, 先弄清每个冲程的工作行程, 再将其连续起来形成整体印象。设 计 意 圄 教材通过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演示, 直观地展示了热机中的能量转化过程。通过分析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过程, 展示其如何持续做功。与 I情 分 斫 学生对身边的机动车辆有一定的了解, 学习热机的难度不太大, 学习过程中运用一些内燃机的课件展示内燃机工作原理, 会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教 与 目 标 知识与技能1 了解热机的概念。2 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过程与方法1 通过分析使学生了解可以利用内能来做功。2 利用活动模型讲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30、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演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2 通过阅读“ 科学世界”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重 Q 难 Q : 重 占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及能的转化过程。难点内燃机的工作原理。教 与 万 话 演示法、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法。教 学 E 程一、新课导入演示:通过水沸腾实验, 讨论这个过程中的能量之间的转化的情况。分析引导:通过能量的传递, 引出蒸汽机的工作原理。一、新课教学1 内燃机。(1)实验演示:在试管中装些水, 用橡皮塞塞住, 加热使水沸腾。观察发生的现象, 引导学生思考:这一过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或转移的?学生思考后, 得出:酒精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内能传递给水和水蒸气, 水和水蒸

31、气的内能又转化为橡皮塞的机械能。由此引出热机。(2)热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叫热机, 其种类很多, 有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火箭等。2 汽动机。(3)展示汽油机模型, 找出各部分构造的位置。(4)利用汽油机活动模型, 操作并观察工作中每一个冲程的工作情况。(5)总结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师生共同讨论得出: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组成, 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往复运动两次, 曲柄转动两周, 燃气对外做功一次。内燃机中的能量转化过程:压缩冲程中,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中,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 学生阅读“ 科学世界现代汽车”。3 认识柴油机(1)

32、出示模型、了解构造。(2)演示工作过程, 总结工作原理。(3)分析比较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异同点。4 介绍生活中汽油机和柴油的优、缺点。三、课堂小结1 热机的概念。2 - 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及能量转化。四、作业设计见练闯考第12页课内精练板书设计第 1节 热 机-j 吸气冲程内燃机( 汽油机) 压缩冲程( 机械能一内能)执机 的工作原理 做功冲程( 内能一机械能)、 【 排气冲程敢 与 反 思 本节教学将内容的次序作了一定的调整, 由实验中水蒸气顶开塞子转入热机的教学, 这样的安排比较自然一些。利用模型和活动挂图帮助学生了解热机的内部结构从而加深对热机能量转化过程的理解。第 2 节 热 机 的

33、 效 率教 初 分 析 教材通过对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讨论引出热值的概念, 并分析了热机效率不高的原因。最后通过“STS”介绍了热机的发展及其对人类发展的作用。设 计 意 圄 这一节主要是对热值的理解, 掌握热值的相关计算。热机的效率的教学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 通过实际让学生加深感性认识, 从而激发其开发新技术, 提高燃料的利用率的意识。学 情 分 斫 燃料的热值通过身边熟悉的燃料燃烧时放出热量的情况帮助学生理解, 家用灶具的使用情况可帮助学生理解热机效率不高的原因。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1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2 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3 通过分析能

34、量转化或转移的去向, 理解热机效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热值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2 通过热机效率的学习, 激发学生开发新技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意识。3 通过阅读“STS”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重占1 - 燃料的热值。2 - 热机效率。难点1 - 热值的相关计算。2 - 热机效率。教 与 方 云 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法。教 学13假一、新课导入思考问题:现在有两种燃料:干草和煤炭, 要烧开一壶水, 用哪种作燃料用量少一些?分析引导:水烧开需要吸收的热量是相等的, 而干草和煤炭用的量不同, 这说明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不同的, 由此引出燃料的热值。二、新课教学1

35、燃料的热值。(1)类比速度、密度定义的建立, 得出热值的定义: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叫做燃料的热值。(2)由 定 义 得 出 热 值 的 公 式 左 , 单位:焦/ 千克(J/kg)(3)让学生读课本第2 3 页 “ 一些燃料的热值”表 格 , 回答:酒精的热值是多少?并让学生解释其物理意义, 了 解 “ 完全燃烧”四个字。(4)燃料很难完全燃烧, 放出的热量往往比按热值计算的要小, 如用煤烧水, 有效利用的只是被水吸收的热量, 其余的热量都散失了。学生思考:通常的锅炉, 燃料的利用率比较低, 为了节约能源, 锅炉工会怎么做?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实际做法来讨论, 然后得出有效使用燃

36、料的途径:(1)要让燃料尽可能充分燃烧。(2)要减少热量的损失。2 热机的效率。(1)学生思考:内燃机中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能否全部用来做功?(2)学生讨论分析内燃机中的燃料释放出的能量的去向( 如废气带去一部分热量一部分热量消耗在散热上, 还有一部分消耗在克服摩擦做功上) , 只有一部分能量能够用于做功。(3)引入热机的效率的概念:用于做功的那部分能量, 与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比, 叫做热机的效率。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1 ?如何提高炉子的效率。3 燃料的有效利用组织学生讨论:怎样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减少环境污染?三、课堂小结I -热值及其单位。2 -有效利用原料的途径。3 热值的相关计算。四、

37、作业设计见练闯考第14页课内精练版书设计第2节 热 机 的 效 率热机的效率,燃料的热值热机的效率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对热机的效率的学习, 让学生了解到能源的低效率使用情况, 在学习生活中认识到节约能源的必要性, 增强学生们在生活中的节约能源意识。第 3 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 词 衿 析 本节教材首先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 使其发现各种不同现象的联系, 向学生初步揭示出能量概念的物理实质。接着通过学生讨论, 分析了能量不能凭空消失, 只能相互转化,并给出能量守恒定律。设计意圄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它主要包括各种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和能量守恒两部分内容。本课教学

38、中, 从生活中的实例入手, 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或分析身边实例, 找出光、电、热、机械运动等现象之间的联系, 使学生理解能的转化这个重点内容。先后通过单摆摆动高度越来越低的现象, 让学生思考能量的去向, 从而引入能量守恒定律;最后结合永动机的介绍让学生分析得出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从而进一步理解能量守恒的观点。学 情 分 析 本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 对这些实例中的能量转化进行具体的分析, 结合永动机是不能制成的事实让学生理解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I - 知道各种形式的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2 知道在转化的过程中, 能量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3 能举出日常生

39、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4 能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过程与方法1 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 发现各种现象的内在联系, 体会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2 通过学生讨论体会能量不会凭空消失, 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 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物理规律有一个感性的认识。2 . 通过学生讨论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重白难Q :重 占, 、 、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难点用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对具体的自然现象进行分析, 说明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教 学 巧 话 :观察法、实验法、小组讨论法。畔 回 呈 :一、新

40、课导入演示一个单摆的摆动过程, 让学生分析其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让学生猜想它是否能永远地摆动下去, 由此引入课题。二、新课教学1 能的转化。(1)指导学生完成“ 想想议议”中的四个小实验, 观察实验发生的现象, 讨论其能量转化情况。(2)学生分析得出:机械能一内能光能f内能光能一电能一机械能机械能f电能及内能(3)教师概括:一定的条件下, 各种形式的能可以相互转化。(4)指导学生填充图14.3-K2 能量守恒定律。(1)教师演示单摆实验, 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摆球的高度会逐渐降低, 是否丢失了能量?(2)引导学生观察现象, 思考问题, 分析原因:小球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 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 由

41、于存在阻力和摩擦力, 同时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因此机械能减少了, 但减少的机械能等于转化的内能, 总的能量不变。(3)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失, 也不会凭空产生, 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 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 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4)简单介绍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三、课堂小结1 在一定条件下, 各种形式的能都可以相互转化。2 能量守恒定律。四、作业设计见练闯考第16页课内精练板书设计: 第 3 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仅目的转化能量的转化和守恒LL四 内容能量守恒定律己mII应用教 学 反 思

42、这节课让学生积极参与实践, 从日常生活中的单摆、小球等熟悉的实验出发, 亲自去感受自然界各种现象之间的联系, 从而更好地理解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通过课本中永动机的介 绍 , 让学生参与讨论, 认识到永动机不可能制成的。课下补充作业让学生查阅永动机的有关资料, 以加深对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的理解。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单 元 整 傀 说 课i课 标 苴 永 : 1 通过实脸观察, 了解有关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2 从能量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知道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3 学会连接简单电路, 能识别并会画简单的电路图。4 了解断路、通路、短路的概念。5 , 学会正确使用电流表。6 会测量串、

43、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并能根据实验结果归纳出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7 能分辨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教 血 玲 斫 : 本章是九年级物理课的第十五章, 是从认识电荷开始, 探 究 “ 电流和电路” , 研究基本的串、并联电路, 让学生学习一些基本测量, 经历科学探究过程, 领会科学探究方法, 并在电流和电路概念的基础上, 通过实验动手连接电路多认识到电器要工作就要有电流通过用电器。让学生体会到电流和电路的关系, 体会到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本章是初中电学知识的开篇, 是后续电学部分的基础, 对于学好电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 因此本章处于重要的基本地位。其中电流的概念是

44、学习电学其他概念和规律的基础, 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本章的另一重点内容是串联和并联的知识, 它是进一步学习所有电路知识的基础:电流表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电学测量仪器, 学会测量电路中的电流是电学实验中学生必须具备的技能之一, 所以电流表的使用和读数是本章的重点, 然而电流表的面板刻度比普通刻度尺稍复杂, 它有三个接线柱, 两个量程, 加上电流表的接入也增加了电路的复杂性 , 所以用电流表测串、并联电路的电流也成为本章的难点。与 情 衿 折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一些有关声、光、热、力的基础知识, 对物理现象有强烈的好奇心 , 对于生活中的“ 电”非 常 熟 悉 , 有较深的感性认识。初中生的思维

45、特点是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学生的思维还主要是形象思维, 对学生而言, 电的知识抽象而陌 生 , 涉及的内容比较灵活和广泛, 这些往往会造成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中能否学会识别电路、连接电路、会画电路图, 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电流, 将直接影响到下面各章电学知识的学习。因 此 , 教师可从学生学习兴趣、认识规律和探究的方便出发, 不过分强调学科自身逻辑体系和概念规律的严密性。教 与 建 议 1 让学生在了解电流、电路有关知识的同时, 要培养学生观察实脸、设计实脸、进行实脸、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进而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七环节。2 本章可用到的教学方法有:(1)类比法: “

46、类比法”是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 主要应用于概念的引入, 结论的得出。在本章的教学过程中, 可大量应用类比法。在讲电流的形成时,类比水流的形成;在 讲 “ 电流”概 念 时 ,类比水流多使概念明了, 浅显易懂。在让学生理解串、并电路的电流特点时类比水流进行理解等。(2)类比归纳法:在讲电荷时, 可让学生将物体带电的三种方法进行比较归纳, 将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归纳总结;在讲串、并联电路时, 可让学生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串、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进行比较归纳, 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巩固。(3)等效法:识别串、并联电路是学习电学的基础, 在有些较复杂的电路中, 接入一些电表 , 会使电路变得复杂难辨,

47、这时可让学生采用“ 等效法” , 画 出 “ 等效”电路图, 就会使原来难以分辨的电路, 显得简洁明了。第 1 节 两种电荷教 血 分 析 : 摩擦起电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电现象。 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是进一步深入学习电学、理解许多电现象的基础, 电荷量的概念是后面理解电流概念的关键, 因此本节课作为初中电学的起始课, 具有很重要的地位。设计意图: 本节课采用演示实验为主的方法, 突出物理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 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同时多启发、多诱导, 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渗透物理科学方法,让学生在探索学习知识的过程中, 领会物理学研究的科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

48、性素质。与 情 衿 折 : 本节课中的摩擦起电现象、 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 学生在小学自然常识课中曾经学过,初中阶段应在这个基础上, 通过实验分析, 使学生了解“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逻辑思维过 程 , 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教 学 目 标 : 知识与技能1 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 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2 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 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3 了解原子结构, 认识电子、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过程与方法在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 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意观察静电现象, 对电荷种类的探究产生兴趣, 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实验。重 后

49、难 与 : 重 占, 、 、 、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电荷量及其单位、电荷的定向移动。难点自然界电荷只有两种电荷的推理确认。教 学 方 法 :实验演示法、讨论法。教 学i3握一、新课引入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声学、光学和热学的知识,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有关电的知识。提到电, 同学们并不陌生,日常生活中的电灯、电扇、电视都要用到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 电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也越来越重要, 因此了解一些电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多媒体展示: “ 怒发冲冠”、 “ 女孩头发竖起来”。师: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 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 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 衣服会粘在皮肤上;

50、在晚上脱衣时, 有时会发出响声, 甚至出现火花。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呢?学习完本节内容我们就可以找到答案。二、新课教学电荷I 摩擦起电。学生实验:用经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子、圆珠笔等, 靠近碎纸片、乒乓球等轻小物体,观察现象。生:摩擦过的塑料尺子、圆珠笔能吸引碎纸片等轻小物体。师:说明摩擦过的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或说物体带了电荷。习惯上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做带电体。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师:在空气干燥的时候, 用塑料梳子梳头发, 为什么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 衣服会粘在皮肤上呢?生:是因为梳子、衣服在摩擦过程中带了电的缘故。2

51、使物体带电的方法。(1)摩擦起电。请同学们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摩擦起电的例子。(2)接触带电。除摩擦外, 用接触的方法也可以使物体带电。女孩头发能够竖起来, 是因为人体与带电体接触而使头发也带了电。(3)感应起电。3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演示实验:( 1 ) 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 用另一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它, 观察现象。( 2 ) 将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支架上, 用另一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 观察现象。( 3 ) 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 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 观察现象。引导学生分析: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 用摩擦

52、的方法可以使各种各样的物质带电。带电后的物体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的, 必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排斥;凡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的, 必定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排斥。就是说物体带的电荷要么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相同, 要么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相同, 没有第三种可能。归纳:( 1 ) 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为了研究方便,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对这两种电荷做出规定: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叫做正电荷,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叫做负电荷。( 2 )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异种电荷互相吸引。4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师:用什么仪器可以检

53、验物体是否带电呢?生:验电器。出示验电器实物, 介绍验电器的主要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师:为什么用验电器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或带电的多少呢?学生分组实验: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 观察验电器金属箔是否张 开 , 用力多摩擦几下玻璃棒, 再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 观察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的变化;换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 重做上面的实验。师生共同总结:验电器是实验室里常用的一种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它是利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原理制成的, 当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 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上, 这两片金属箔由于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验电器金属箔

54、片张开的角度不同, 反映了带电体传给验电器的电荷的多少不同。5 电荷量。师: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 简称电荷;电荷的单位是库仑, 简称库, 符号是C。师:库仑是一个比较大的单位。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量, 大约只有 IO 库仑。原子的结构电子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以了解原子的结构、电子的概念。教师介绍:原子结构认识历史。原子包括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电子:带有负电的最小的电荷。原子对外不显带电性质: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 等 , 整个原子呈中性。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I - 演示实验:取两个验电器A 和 B , 用金属杆把4 和B连接起来, 用毛皮摩擦

55、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A , 可以看到A 和 8 的金属箔都张开了。改用橡胶棒把A 和 B 连接起来, 重做上面实验, 可以看到只有验电器A 的金属箔张开, 而 8 仍然闭合。师生共同总结:实验现象说明:电荷在金属杆中定向移动。2 导体和绝缘体。师: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师:能列举一些常见的导体吗?生:各种金属, 人 体 , 大 地 , 石 墨 , 各种酸、碱、盐的水溶液等。师: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师:能列举一些常见的绝缘体吗?生:橡胶、玻璃、沥青、塑料、陶瓷等。教师拓展:1 - 导体导电的实质:导体中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2 摩擦起电的实质:不是创造了电荷, 而是电荷( 负电荷) 的转

56、移。注意:摩擦起电现象中 , 转移的只能是带负电的电子。思考:1. 毛皮与橡胶棒摩擦过程中, 转移的电荷是什么?从哪个物体转移到哪个物体?2 比较用绝缘体包裹金属棒和直接用手拿金属棒做实验的不同, 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讨论得出导体和绝缘体的不同, 借助于学生日常经验举出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三、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知识要点: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比较, 并结合历史上的大量实验结果归纳得出: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同时认识到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然后学习了验电器、电荷量的概念和电荷在导体中的定向移动、导体和绝缘体等。四、作业设计见练闯考第23页课内精练版书设计第 1节 两 种 电 荷1 .

57、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摩擦起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2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3 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正 电荷“ + ”、负电荷“ 一”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异种电荷互相吸引4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验电器5 电荷量的多少叫电量, 单位是库仑( 库) , 符号是C电子:带有负电的最小的电荷6 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教 学 反 思 通过本节学习活动, 使学生能获得成功的愉悦, 培养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但本节内容比较抽象, 要反复强调才能使学生掌握。对于一些知识要先从感性认识, 过一段时间再从理论上进行解释。一些实验现象不明显,

58、想办法用同等的实验加以说明。第 2 节 电流和电路教 初 衿 析 本节课内容包括电路各组成部分基本作用;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电路元件的符号;简单的电路图。其中会画简单的电路图和根据简单的电路图连接电路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也是全章的重点之一。设 计 意 图 通过探究式的教学活动设计,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 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培养学生终身探索的兴趣。抓紧每一个机会将学生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让学生认识到物理源于生活, 用于生活。与 情 分 析 : 学生第一次接触电学的物理量电流:第一次学习连接电路;第一次学习画电路元

59、件符号:第一次学习画简单的电路图。教 学 目 标 : 知识与技能1 知道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 知道电流的方向。2 通过动手实验, 认识断路、通路、短 路 , 知道电路的组成;能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从电路的组成认识开关的作用;能画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3 结合小电风扇、电子门铃、手电筒等电路的实际连接, 学会按实物电路的连接画出对应的电路图。过程与方法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 学习观察实验现象, 学习从现象中分析归纳出规律的方法。知道用电器符号、电路图可把具体的电路连接情况简洁明了地表达出来, 这也是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之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认识电路组成, 研究各元件的作用的

60、兴趣;在学习连接电路、画电路图等基本技能的实践活动中, 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1 I l l i ACE f i l l: 重占让学生认识简单电路, 能动手连接简单电路, 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培养学生良好的电学实验习惯。难点1 电流的形成。2 “ 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和 “ 根据电路画电路图”。教 学 闩 话 : 探究法、实验法、讨论交流法。教 学 亘 程 : 一、新课引入师:先请大家猜个谜语: ” 一根藤上结白瓜, 生根结果在你家, 年年看瓜瓜不长, 夜夜看瓜瓜开花。”打一生活常见的东西。生:是电灯泡。师:真 棒 , 电流通过电灯泡会发光, 其实电的作用还远不止这些, 我们生

61、活中处处都有它的踪影。电给了人类一片生机, 那么什么是电路?要形成电流要什么条件呢?今天就从电流和电路来认识电。二、新课教学电流教师出示小灯泡、小电动机、音乐门铃各一个, 一个开关、两节电池( 带电池盒) 和一些导线。师:动脑筋先后分三次连接电路, 分别使灯泡亮、电动机转、门铃响。灯泡、电动机、门铃要受开关的控制。师: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学生动手实验, 教师巡回检查指导。师:很高兴看到小灯泡亮了、电动机转了、门铃响了, 你们的实验很成功。想想它们为什么会亮、会转、会响呢?生:因为有电流流过它们。师: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电流是如何形成的。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37页的内容,

62、找出答案。师生共同总结:导线、灯泡的灯丝都是金属做的。金属里有大量自由电子, 它们可以自由移动。平时它们运动的方向杂乱无章, 可是接上电池后, 它们就受到了推动力, 出现了定向移动, 于是形成了电流。即: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师:马路上有车流, 江河里有水流, 它们都有方向的, 电流有方向吗?生:物理学中, 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师:那么负电荷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什么关系呢?生:负电荷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师:请同学们思考, 按照这个规定, 当电路闭合时, 电流在电源外部的流动方向是什么呢?生:在电源外部, 电流从电源的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多媒体展示在电源外部电流

63、的流动方向同学们见过二极管吗?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了解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及常见的二极管。电路的构成多媒体展示前面电铃的连接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师:我们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就叫电路。最简单的电路是由几部分组成的呢?生:最简单的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师:能够提供电能的装置是电源, 我们熟悉的电源有哪些?生: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等都是电源。师:消耗电能的装置是用电器, 哪些都是用电器呢?生:日光灯、电视机、灯泡、电动机、电铃等都是用电器。师:开关在电路中起什么作用呢?生:开关是控制电路通断的元件。师:导线在电路中的作用是什么呢?生:导线是连接电路的元

64、件。师:下面我们来了解实验室常用的电源。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小资料, 了解实验室常用的电源干电池和学生电源。电路的三种状态师:电铃有电流通过, 满足什么条件?生: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I 电路中有电源提供电流;2. 电路闭合为通路。师:你能否以同样的方法连接电路, 使小灯泡发光呢?学生分组实验连接单灯电路, 闭合开关, 观察灯泡是否发光。 针对有些组灯不亮的现象,及时讨论提问, 并且分析一下灯泡不亮的原因。师:在前面的分组实验过程中, 有的同学把小灯泡、导线、开关连接起来后, 闭合开关,灯却没亮, 这是什么原因呢?演示断路现象:在演示板上把小灯泡( 故意用断丝灯泡) 、开关、干电池用导线连接起来

65、,合上开关, 小灯泡不亮。讨论:灯泡不亮, 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演示:把小灯泡从灯座上取下, 灯泡尾部的金属触点直接接触干电池的两极, 用导线把灯泡螺丝套和电池的负极相连, 灯泡不亮, 说明灯丝断了。演示通路现象:换上一只好的灯泡, 把它用导线、开关和电池相连。师:有什么办法使小灯泡熄灭?演示短路现象:在发光的灯泡两端并联一根导线, 在短路的瞬间, 灯泡熄灭了, 拆掉这根导线后灯泡又亮了。师:在发光的灯泡两端并联一根导线, 灯泡为什么不亮呢?这是因为电流直接从导线和开关中流过, 而灯泡中几乎没有电流, 因此灯不亮。不仅如此, 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上, 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流, 可能把电源烧坏,

66、还可能引起火灾。这是绝对不允许的。这种情况叫短路。师生共同总结:断开的电路叫做开路;接通的电路叫做通路;直接用导线把电源的两极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短路。多媒体展示:正确连接电路时应注意的问题:I 不能短路;2 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3 检查连接无误后方可闭合开关。电路图师:如何把演示板上的电路连接情况反映出来呢?用画实线代替导线, 画出课本实物的连接图。师:如果都用实物连接图来表示电路连接情况是费时、费力的, 其连接情况也不易识别。下面我们用统一的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各元件。多媒体展示电池、开关、灯泡、电铃、电动机等元件的符号, 要求同学跟着一起画。教师示范门铃电路的电路图画法。仔细观察电路图

67、, 归结电路图作图规则。再要求学生把课本的实物连接图画成电路图, 及时反馈, 同时指出同学画图当中出现的错误。小结: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 叫电路图。强调画电路图的要求:(1)要用统一符号表示;(2)连线时要画得横平竖直;(3)元件不能画在拐角处( 变阻器除外) ;(4)线路要画得简洁、整齐、美观、布局合理。师:电路图不仅画起来比实物图方便, 而且看起来也方便, 所有复杂的用电器的电路都有电路图。三、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四、作业设计见练闯考第25页课内精练板 书 设 计 第2节 电 流 和 电 路1 .电流(1)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电流是有方向的: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

68、流的方向电源外部:正极一用电器一负极(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要有电源且电路是通路2 电路基本组成: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作用:(1)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2)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3)开关是控制电路的通断(4)导线是电流的路径3 电路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4电路图:用规定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教 学 反 思 本节课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电路元件, 使学生充分体现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简单电路, 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有助于学生活用所学知识, 对培养学生的兴趣及创造性思维很有帮助。第3节 串联和并联教 初 分 析 这节课是学生在己有知识: “ 电路和电路图及

69、电路元件”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究活动, 是学习电学知识的重要基础。 这部分知识既是电路知识的深化, 又是进入各种实际电路的起点。正确地识别和连接串、并联电路, 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是本节课的关键性的环节。设 计 意 图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电学部分的第一次探究, 为后面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奠定了基础。通过分组实验、合作交流, 让学生体会一些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通过一定程度地放开课堂, 让学生自主学习、设计简单实际电路等,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和学习成就感。与 情 分 斫 学生在生活中看到的用电器很多, 但对于这些电器的电路连接情况却知之甚少, 对生活中接触到的形形色色的不同的用电器仅仅是在

70、感性上的认识, 并没有从理性上真正地理解,所以在他们的头脑中必然会形成一些概念, 而这些概念中正确的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但还有一些错误的则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正常学习, 让一些学生存在“ 眼高手低”的现象。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连接的特点, 会连接串联和并联电路, 会画简单的串联、并联电路图。过程与方法在动手实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 分析归纳串联、并联电路在结构、开关中的作用、用电器间关系等方面各自的特点, 从而学习识别串、并联电路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认识串、并联电路的兴趣;积极主动找出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识别方法, 能联系生活中的串、并联电路, 体会

71、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及其价值。重 启 难 后 重 占, 、 、 、通过探究发现串、并联电路的特点。难点规范地画出串、并联电路, 动手连接串、并联电路。教 学 后 法4实验法、讨论法。教 学 逐 假 一、新课引入在黑板上挂两串彩灯, 一串同时亮, 另一串交替亮。师:请同学们观察、对比这两串彩灯。想让它们同时亮, 应怎样连接?交替亮又该怎样连接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二、新课教学串联和并联师:请同学们考虑一下:现有一个电源和两个灯泡, 要使两个灯泡同时发光, 有几种接法?生:可以把两个小灯泡一前一后串起来试一下。生:我觉得是把两个小灯泡并起来, 让电流一块流入, 再一起流出。师:大家动手

72、画出每组的电路图, 讨论一下是否正确。( 学生画电路图, 老师给予指导)多媒体展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路图师:第一个图我们设计的是两个小灯泡前后串接, 也就是用电器“ 首尾”相连接, 我们称为串联电路。第二个图我们设计的是两个小灯泡“ 首首、尾尾”相 接 , 我们叫并联, 因为两个灯泡“ 并列地”连接在一起。师:两种方案都能让两个小灯泡同时发光吗?下面我们验证这两个图, 看看是否正确,但别忘了和上节一样, 注意实验警钟: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源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 学生分组连接电路, 教师给予帮助、指导)师:同学们完成实验了, 哪组同学愿意把你们的实验演示给大家?( 两个组的

73、同学分别上台把串联、并联两种电路演示一遍)师:通过实验能得出什么结果呢?谈谈你们的体会吧!生:要使两个灯泡同时亮, 既可以串联也可以并联。生:我们要先设计电路, 画出电路图, 经过思考, 正确后再动手连接电路, 每一步都要认真。师:刚才你们手头只用了一个开关, 如果再给你们一个开关, 两个灯泡, 两个开关, 又会是什么样子呢?每个灯泡都用一个开关去控制, 再对比串、并联电路有什么区别吗?生:很有趣。串联电路中, 再加一个开关, 和原来结果一样。我认为, 用电器首尾相接,像串糖葫芦, 一个开关足够, 一管到底, 所以合上开关, 电灯全亮, 断开开关, 电灯全灭。师:你的分析很对。大家看到的全亮的

74、彩灯就是串联的。生:并联时, 情况不一样。我发现两个开关分别和灯泡连在一起, 两条路径互不影响。当闭合或断开一个开关时, 和它相连的灯发光或不亮, 但另一个小灯泡不受影响。师:你得出的结论正是并联电路的特点。下面请大家总结一下串、并联电路的不同之处。总结:1 ,串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通过一个元件的电流同时也通过另一个。电路中只需要一个开关 , 且开关的位置对电路没有影响。用电器互相有影响, 一处断开, 整个电路停止工作。2 并联电路的特点:电流有两条( 或多条) 路径。各支路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干路的开关控制整个干路, 支路的开关只控制本支路。师:刚才我们经过共同努力, 得出

75、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谁还能举一些生活当中串、并联电路的实例?生:我们家过年时候挂的彩灯。生:家里的电灯和电视机、冰箱互不影响, 是采用了并联电路。生:晚 上 , 马路上的灯有亮有灭, 它们是并联的。生:教室里的日光灯互不影响, 采用的是并联方式。生:工厂车间各台机器都要用电, 它们工作要互不影响, 也要并联。多媒体展示以上的实例演示给同学们看, 对照一下结论的正确性。三、课堂小结师: 通过你的学习, 你认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有哪些不同?试着用对比的方式写出来。学生思考后, 尝试归纳, 教师指导。串联电路:电流的路径只有一条;用电器同时工作同时停止;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并联电路:电流路径有两条

76、以上;用电器互不影响;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 支路开关控制本支路用电器。四、作业设计见练闯考第27页课内精练板书设让第3节 串 联 和 并 联串联并联定义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特征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路径, 一处断开所有用电器都停止工作电路中的电流路径至少有两条, 各支路中的元件独立工作, 互不影响开关作用控制整个电路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支路中的开关控制该支路电路图O1 | H g)实例装饰小彩灯、开关和用电器家庭中的用电器、路灯教 学 反 思 : 为了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 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 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教

77、程转化, 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 倡 导 “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眼、动脑来学习物理。学生通过小组分析、归纳、总 结 , 从而体现出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第 4 节 电流的测量教 初 分 析 :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刚认识简单的串、并联电路的基础上, 引入电流的强弱的学习。学会用电流表, 只有熟练使用电流表, 才能为下节课完整地“ 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做充分准备, 也为学生以后学习电压表的使用打基础, 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设 计 意 图 : 把学生已有

78、的知识和经验纳入课堂教学中, 启发学生在类比中领悟知识。重视学生的学习经历和体验, 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培养技能, 引导学生在实验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 在合作中学。学I情 分 析 : 学生对电学物理量的学习处在启蒙阶段, 对电流这个量的认识很肤浅;虽然学生连接过简单的电路, 但电流表有三个接线柱, 因此既要考虑量程的选择, 还要考虑电流的方向, 把电流表连入电路是个教学难点。敦 学 目 标 : 知识与技能1 认识电流的大小, 知道电流的单位、符 号 , 关心生活中有关用电器工作的电流值。2 知道电流表的用途、 符 号 , 知道正确使用电流表的规则, 并会将电流

79、表正确接入电路,画出相应的电路图。3 能认识电流表的量程, 正确读出电流表的示数。过程与方法在认识和使用电流表的过程中, 学会阅读说明书, 对 照 实 物 , 掌握正确使用测量工具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意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和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事 占 难(51 1111 ACE f i l l:重占正确使用电流表。难点正确连接电路。实验法、类比法。一 、新课引入多媒体展示::教 学i 3程:教 与 巧 话 下雨天狂风暴雨和淅淅沥沥的小雨对比, 黑夜里闪电的光亮和街上彩灯的闪亮对比, 水龙头出水多与少对比。师:自然界中强与弱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如大雨与小雨;强光与弱光;水龙

80、头出水的多 少 , 即水流有强弱。那么电流是否也有强弱呢?演示:由一节和两节电池分别供电的一盏灯的发光情形。师:灯为什么会亮?灯光亮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生:灯亮是因为有电流流过灯丝.用两节电池比一节电池灯的亮度大, 表示电流流过灯丝的强。师:电流与水流一样, 也有强弱的不同, 怎样表示电流的强弱呢?我们本节课就来学习电流的强弱, 即电流。二 、新课教学1 怎样表示电流的强弱师:刚才的演示实验中, 灯泡发光说明电路中有电流, 灯泡的亮度不同说明流过的电流强弱不同。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部分内容。师:电流就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 通常用字母/ 表 示 , 它的单位是安

81、培, 简称安,符号是A。教师简介安培:安培是法国的科学家, 他在物理、化学、数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安培在电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尤为突出, 被后人称为“ 电学中的牛顿” 。为了纪念他, 物理学中用安培作为电流的单位。希望同学们能向安培学习, 刻苦钻研, 勇于开拓和创新。师:除了安培之外, 还有其他单位吗?生:还有毫安、微安。师:它们如何换算呢?生:lA=1000m A I mA=1000 pA师:不同的用电器工作时, 电流大小一般不同。请阅读课文中的小资料.教师组织学生看课本上“ 常见的电流数据” , 让学生读数据并讲明意义, 比较不同单位的电流值, 体会日常电路中的电流值。2 怎样连接电流表师

82、:小资料中的电流值是怎样得来的呢?我们用什么测量电流的强弱呢?生:利用电流表来测量电流的强弱。师:现在请同学们用你桌上的灯泡、导线、电池组成电路。先用一节电池供电, 再用两节电池供电, 灯泡亮度怎样变化?说明了什么?生:用两节电池供电时灯泡亮一些, 说明电流大。师:现在每组发一个能直接测出电流值的电表电流表。在刚才的电路中, 再接入电流 表 , 就可以测出灯泡的电流值。不 过 , 大家要先阅读课本, 讨论一下, 要注意什么原则才算正确连接电流表?讨论之后, 总结出以下几条规则:规 则1:使用前要校零;规则2: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规则3:电流必须从“ + ”接线柱流进去, 从 “ 一”

83、接线柱流出来;规则4: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学生用电流表有两种量程, 电流值小于0.6 A时用标着“0.6”的接线柱和“ 一”接线柱;电流值大于0.6 A且不超过3 A时用标着“3”的接线柱和“ 一”线柱;规则5: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使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师:掌握电流表的连接后, 两人一组开始把电流表接入电路中, 要注意规则。( 学生实脸, 教师给予帮助和指导)3 怎样在电流表上读数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总结:要能读出电流表的读数, 应该看清三点:一是看清选用了哪个量程, 从而知道满偏度所表示的电流值;二是看清每一大格分成几个小格, 以及它们各表示的电流值;三是看清测量时表针停在哪个大

84、格、哪个小格上。学生活动:安排两个同学一组做游戏, 用印刷的无指针的表头当电流表, 竹签当指针,一个同学指一个刻度, 并说出选择哪个量程, 让另一个同学读数;或一个同学说出一个电流值 , 另外一个同学指出选择哪个量程, 并把指针指到相应的位置。看谁读数准确、迅 速 , 看哪个小组合作好、学习愉快, 作为奖励, 让这样的小组在展示台示范。师: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 如果灯泡上不标电流值, 那么我们该怎样测量?生:可以用试触法解决, 即两根导线和电流表的两个接线柱只要一接触( 不要固定) , 就可看出电流表的表针是否超过你估计的量程。如表针正好在你估计的量程内, 你只要把导线固定好读数即可;相 反

85、, 不在你估计的量程内, 则换成另一量程的两个接线柱即可。三、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I 可以用电流来表示电流的强弱。2 正确连接电流表: 使用前要校零; 电流表与被测用电器要串联; 电流要从电流表的“ + ”接线柱进, “ 一”接线柱出;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不要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3 正确读出电流表的读数。四、作业设计见练闯考第31页课内精练第 4 节电流的测量一、电流1 定义:电流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2 符号:/3 单位:安、A1 A = 1000 mA ImA=1000nA二、电流表I 作用:测量电路中电流的仪表2 接线规则3 正确读数教 与 反 思 初中物理

86、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 而且还应重视技能的训练, 注重让学生经历 “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认识过程。学生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 程 , 就能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 并将所学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 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 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第 5 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 初 分 析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初步了解电路和电流的概念以及认识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基础上, 通过让学生在观察中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论证、评估交流等自主活动, 让学生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初

87、步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本节是对串、并联电路的深入学习, 是后续学习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阻关系等知识和学习分析电路的基础, 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也是训练学生电学实验技能的重要实验课。设 计 意 图 本节的内容从三个层次上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培养学生的物理知识素养、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让学生经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培养学生如何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为此要抓住学生看到表面现象就对事物本质下结论的思维惯性, 从观察到的现象入手, 引发思维冲突进而引起学生的困惑, 从而激发学生探究事物本质的热情, 让学生在经历困惑、实践、解惑的过程中完成本节内容

88、的学习, 并初步培养学生懂得探究事物本质的一般步骤和设计探究实验的能力。与 情 衿 折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 已经知道串、并联电路的连接, 能够顺利连接串联电路, 但部分学生对于并联电路的连接不够熟练, 正确使用电流表还有一定困难。大部分学生对科学探究方法有一定的认识, 但根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设计实验方案, 有一定的困难。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I 学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2 会分析实验数据, 归纳总结出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过程与方法在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的过程中, 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科学探究的步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

89、科学态度, 体会交流合作的重要和成果共享的喜悦。重 占, 、 、 、在实验中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难点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 认真观察、分 析 , 得出正确结论。教 学 万 法 探究法、实验法、讨论法。教 学 亘 程 一、新课引入多媒体展示:串并联电路师:观察一下, 这两个电路中都有哪些元件?这些灯泡是什么连接方式?师: 用桌子上的实验器材把两个电路连接出来。 ( 先连第一个, 看哪个小组连得又快又好)师:闭合开关, 观察灯泡的亮度, 思考灯泡为什么会发光, 它们发光时亮度是否相同,电路中各点的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了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今天学习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二、新

90、课教学探究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有什么关系1 提出问题师: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电路。根据前面学过的知识, 我们知道这是两个小灯泡组成的串联电路, 电路中各点的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2 猜想或假设师:大家现在先来猜想一下各点的电流有什么关系?生:电流是由大到小的, 电流每经过一个小灯泡, 就消耗一部分电能, 回到负极时就小了。生:小灯泡一样亮, 电路中各点的电流应该相同。生:我觉得电流有时大有时小。如大灯泡较亮, 它需要的电流大, 小灯泡暗, 需要的电流就小, 好像与用电器有关。生:我想靠近电源正负极的地方应大些, 应该与电源位置有关。生:我的想法是导线粗的地方电流大, 导线细的地方电流小。像粗水管中

91、的水流大, 细水管中水流小一样。师: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我们设计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3 设计实验师:既然同学们的猜想这么多, 又都坚持己见, 下面分成五个组, 讨论一下我们的猜想应如何设计实验才能得到证实。学生按五种猜想分成了小组, 兴致很高, 很快都制订了自己的实验计划。甲组:学生用电源、导线、开关和三个灯泡组成串联电路, 然后在电路图1 中取A、8 、C、。四点分别串联电流表就可得出结论。乙组:我们组用电源、导线、开关和两个灯泡组成了串联电路, 然后在A、8 、C 三点分别串联接入电流表, 如图2 所示。丙组:我们组用电源、导线、开关和四个灯泡组成两个串联电路。第一次用两个小灯泡组

92、成串联电路, 第二次换用两个稍大的灯泡再做一次, 电路图和乙组一样。丁组:我们设计的和乙组一样, 也是取了 A、8 、C 三 点 , 然后用电流表测其值。戊组:我们的设计和乙组大体相同, 只是又换成不同导线做了一次。4 进行实验师:大家的实验计划都制订好了, 一定急着要亲自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到底如何。不 过 ,同学们要注意电流表的连接。学生开始动手实验, 教师给予指导。5 分析与论证师:同学们的实验做完了, 现在总结一下自己实验的结论吧!甲组:我们组用了三个小灯泡, 猜想的是回到负极时电流会变小, 实际结果A、8 、C、。四点的电流值相同。乙组:我们组猜想的是电流相同, 而结果也是相同。丙组:

93、我们猜想大、小灯泡的电流不同, 但换了灯泡后, 发现4 、B、C 三点电流趋于相等。丁组:我们组猜想靠近两极的点电流应大些, 但结果A、8 、C 三点电流一样大。戊组:我们组用粗、细导线做了两次实验, 结论稍有偏差, 但导线相同时, A、8、C 三点的电流值相等:师:经过同学们的努力实践, 现在可以统一意见了: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相等。这一结论经过了同学们的探究和实践活动, 已经得到了验证。下面大家谈一些自己的收获吧!6 评估与交流生:我们不管如何设计, 最终达到了我们的目的:得出了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师:实际上, 这也是我们探究的目的, 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生:我们学会了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

94、, 和前几次的探究实验相比, 今天的探究过程都是我们自己设计的。生:我们在实验中, 应该不怕困难, 大胆去验证结果。师:同学们的收获不少, 大家都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 也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 给我们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为我们的收获和合作成功鼓掌!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师:我们一起合作对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进行了探索, 大家都迫不及待想动手实验,以找出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我们就开始吧!1 提出问题师:请同学们仿照上次探究的提问方式进行提问。生:并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有什么关系?2 猜想和假设师:同学们都知道, 串联电路只有一条路径, 并联电路有多条路径。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 律 , 实

95、际上我们只要探究干路和支路电流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接 下 来 , 同学们猜想一下干路和支路电流的关系吧!生:我 在 想 , 是不是和串联时一样, 电流相等。生:看起来干路电流分配给两条支路, 两支路电流的和应等于干路电流。生:我猜想如果灯泡不一样, 两支路电流的和会超过干路电流。3 设计实验师:同学们仿照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设计, 对以上猜想设计一下实验。甲组:用电池、导线、一个开关、两个灯泡组成并联电路。然后在干路上的A点接入电流 表 , 测 出A点的电流;再在两条支路上分别接入电流表, 测出两条支路中B点、C点的电流 , 这样就可得出干路A点电流与支路B点、C点电流的关系了, 我们组设计的

96、电路图如下:只要按照设计的电路图实验一下, 就会得出结果了.乙组:我们组设计的电路和甲组一样。我们觉得A点的电流应等于B点电流和C点电流之和。丙组:我们组设计的电路和别的组一样, 我们觉得换成大灯泡, 两支路电流要超过干路电流。师:大家的电路设计大致相同, 只是猜想的结论不同。现在大家根据设计好的电路图可以动手实验了。4 进行实验学生动手实验, 教师给予指导。5 分析与论证师:同学们都做完了实验。我相信结果已经出来了, 请几位同学说一下你们组的结论吧!甲组:我们的结论是A点的电流约等于B点 和C点电流的和。我们发现并联电路中电流和串联电路中电流关系不同。我 们 分 析 ,A点即干路电流比两支路

97、电流之和稍小些, 是由于导线也消耗了一点电能。师:你们分析得有道理, 说明你们不只是做了实验, 还对数据进行了分析, 并且找到了问题的原因, 你们这份执著探究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同学们用掌声给予鼓励!乙组:我们组的结论和刚才的结论一样, 也和我们猜想的结果相同。数据出入很小, 干路上电流应等于两支路电流的和。师:你们组的猜想是正确的, 同学们也为你们的成功表示祝贺!丙组:我们组用的灯泡比他们的都大一些, 我们发现灯泡换成大的, 电池没变, 电流变小 了 , 但规律没变;干路中A 点的电流等于支路B 点和C 点的电流和。师:你们组的结论和别的组相同, 也就是我们得到了统一的结论。我想你们组一定

98、在考虑为什么换了灯泡电流变小, 希望大家课后继续探讨。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6 评估与交流师:回想今日自己所做实验, 作出评估, 同学们之间进行交流, 总结经验。三、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1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2 并联电路中干路和支路之间的电流关系。四、作业设计见练闯考第33页课内精练板 书 设 计 : 第 5 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关系各点的电流相等I=I=h 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并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关系 各支路的电流之和教 学 反 思 : 这节课学生是真正的主角, 教师在其中只是起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对于学生, 亲身体验而获得经

99、验远比从书本上或教师传授丰富得多; 作为教师, 体验到了和学生一起学习的乐趣。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单 元整便说课课 标 募 求 :1 让学生初步了解电压的作用、知道电压的单位, 能记住一些常见的电压值。2知道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能正确地将电压表接入电路并正确读数。3通过亲自动手实脸, 学会测量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大小, 归纳出串、并联电路电压的关系。4 知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知道电阻的单位。5理解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6 了解滑动变阻器的构造, 理解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7 知道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的方法。教 初 分 析 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 而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这两

100、个概念是后继学习的基础,因为在初中物理学习的知识体系中, 欧姆定律是一个处于核心地位的基本规律,而电压、电阻是理解欧姆定律的基础。因此电压、电阻是初中物理中必须认真理解的内容。本章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两个主要概念电压、电阻;两个重要规律串联电路中电压规律、并联电路中电压规律;两种仪器的使用方法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一个因素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新课改以来, 各种中考题中有关电压、电阻的考点较多, 特别是与其他章节的知识点的联 系 密 切 ,易出综合性的考查题。本章主要围绕电压表的使用、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滑动变阻器的

101、使用等有关知识命题。本章的单独考查, 一是考查电压表的使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等, 二是对探究式实验的考查。学I情 衿 折 学生在前一章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电流、电路的一些基础知识, 也掌握了一些学习物理的方法。但在本章的学习中, 还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困难:( 1 ) 学生对复杂电路中电流表、电压表测量对象的识别存在不足。( 2 ) 部分学生对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接入电阻的变化存在问 题 , 对构造、操作稍复杂一点的滑动变阻器, 不易掌握其使用方法。( 3 ) 电阻概念可能会有错误理解;有些学生会认为电阻在通电时才有, 不通电时就没有。实质上这种理解是完全错误的。 ( 4 ) 比较电阻大小时易忽

102、略其中的某个因素。 ( 5 ) 实验时出现的电路故障, 不能及时排除。教 学 建 议 :I 本章在教学设计上要尽量“ 从生活走向物理”, 注意在日常生活中体脸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我们每天都能用到电, 通过生活中的电现象来认识电学知识,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激发学习兴趣。避免把基本概念、基本规律过于学术化、概念化。2 本章可用到类比的方法:电流及电压的理解可以通过与水流、水压类比, 使抽象的概念变得浅显,易于接受。3 要重视实验探究过程, 能够对探究问题作出大胆猜想或假设, 并能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 案 , 注意操作过程的规范性, 力求使实验现象更直观, 更具有说服力, 能够对实验数据分析、

103、总结、概括出规律,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的意识。4 关于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是如何改变电流的, 对学生来说是难点,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 , 灵活设计, 但一定要有学生实脸, 探究过程要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 注意教会学生如何在复杂的情形中, 通过分类法, 使思路清晰, 逐步总结出规律来志。第 1 节 电 压教 就 分 析 教材首先从学生熟悉的“ 电压” 一词说起, 让学生回忆与电压有关的现象, 在回忆的过程中引起学生思考, 进而提出“ 电压在电路中的作用是什么? ”引入电压的教学。教材接着用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 了解电压可以影响电流的大小以及电源的作用,教师再进行讲解, 让

104、学生知道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在学生初步知道电源、电压、电流的作用后, 介绍了电压有高低、电压的单位及电压的测 量 , 介绍了生产、生活中的用电器的电压值, 使学生感觉到“ 电压”就在我们身边。设 计 意 圄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引领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上进行实验探究,形成交流与合作的教学氛围,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体验探究的愉悦, 感知探究方法, 体验通过探究获得知识后的快乐, 从而获得知识并树立足够的学习信心。与 情 衿 折 学生对电路中为什么会有电流充满疑问, 电路两端需要有电压, 才能有电流, 通过大量实例介绍, 学生可以理解;有使用电流表的经验, 电压表的使用难度不

105、大。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1 初步认识电压, 知道电压的作用, 知道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2 知道电压的单位, 能对电压的不同单位进行换算.3 记住干电池、家庭电路的电压值。4 知道电压表的用途及符号, 会正确使用电压表, 能正确地读出电压表的示数。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 获得电路中电流的强弱信息, 从而了解电压概念, 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和推理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学生正确使用电压表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学会阅读说明书, 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重 Q 难 Q 重J 点1 建立电压的初步概念, 通过实验观察理解电压的作用。2 电压表的正确使用。难点电

106、压表的正确选择、连接及读数。教 与 苗 话 实验法、观察法。教 学i3程一 、新课引入师:在第十五章, 我们学习了电流与电路, 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第十五章的相关知识。师:电路的基本组成有哪些?生: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组成。师:电流是如何形成的?生: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师:电荷为什么会定向移动呢?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起来探究电压。二、新课教学( 一) 电压 探究 什么是电压师:请同学们回忆电路中各部分的作用, 思考一下, 是电路中哪一部分使电路中出现电流的?为什么?生:可能是电源。因为没有电源或者电池没有电, 电路中就没有电流, 用电器不工作。师:很 好 , 我们来验

107、证一下, 电路中缺了电源行不行。 演示 电源( 电压) 的作用师: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两个小灯泡串联的电路图。教师评讲电路图。 演示 教师利用干电池、小灯泡及导线、开关连接起来, 电路检查无误后, 闭合开关,请学生们观察现象。生:小灯泡能发光。 演示 取走干电池, 补上一段导线, 再闭合开关, 请同学们观察。生:小灯泡不亮。师:导线和灯丝都是金属制成的, 不是有大量自由移动的电子吗?为什么灯不发光呢?生 1 : 没有电池了。生 2 :取走电源, 换上导线, 导线中虽然有大量的自由电子, 但不发生“ 定向”移 动 ,所以没有电流, 小灯泡不亮。师:从实验中, 我们发现, 电路中必须有电源, 才

108、能使电路中的自由电子产生定向移动,电路中才会有电流。原因是电源的两极间存在着某种“ 力” , 使整个电路中的电子产生了定向移动, 我们就把电源两极间的这种作用( 力) 称 为 “ 电压” , 所以电源的作用是提供电压,而电压的作用是使电路中的电荷做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板书 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 而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想想做做师:现在我改变电路中接入的电池的多少,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灯泡的亮度相同吗?生:不 同 , 接入两节电池时比用一节电池时灯亮。师:这样的现象说明了什么呢?生 1 :用一节电池做电源和两节电池做电源的电压不同, 不同的电压产生的电流不同。生 2 :电源的电压越

109、大, 电路中的电流就越大, 灯泡就越亮。师:很 好 , 说明电流的大小受电压的影响, 那 么 , 物理学中电压的符号及单位是什么?学生阅读, 回答。生1:电压的符号是“ u ”。生2:电压的单位是“ 伏特” , 简称为“ 伏” , 单位符号是“V”。电压常用的单位还有:“ 毫伏(mV)”、 “ 微伏(RV)” 、 “ 千伏(kV)”,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 kV=lO3 V 1 mV=103V 1 gV=10-6V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56页 , 阅读书中小资料, 了解常见电压值, 记住干电池的电压值和家庭电路的电压值。将数据中以千伏、毫伏为单位的数值化成以伏特为单位, 以伏特为单位的数值

110、化成以千伏或毫伏为单位。常见的电压电视信号在天线上感应的电压约0. 1 mV维持人体生物电流的电压约1 mV干电池两极间的电压1.5 V电子手表用氧化银电池两极间的电压1.5V手持移动电话的电池两极间的电压3.6 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 V家庭电路的电压220 V无轨电车电源的电压550600 V电视机显像管的工作电压10 k V以上发生闪电的云层间电压可达IO k V学生练习, 教师巡视。提示应该记住的电压值。师:同学们已经知道电池有电压, 在闪电的云层间也会有很高的电压, 以前的学习中大家还了解过“ 生物电”, 生物体内也会产生电压吗? 投影 电解与电鳗教师介绍:电解身体扁平, 胸鳍

111、和头部、胸部愈合形成一个又宽又扁的体盘。在体盘的前部两侧区域从外观可以看到许多蜂窝样的结构, 连成一片, 这就是它的发电器官。发电器是由许多特殊的肌肉组织薄片组成的, 这些薄片之间有结缔组织间隔着, 有无数神经与薄片肌肉相连。由神经将兴奋传导至肌肉, 肌肉收缩产生电压, 可达200伏特。在我国沿海也有电鳏分布。同学们在课后也可以查阅有关的资料了解相关的内容。( 二) 怎样连接电压表师:如果现在有几节不同的电池, 电池上标称的电压值看不清楚, 但必须知道其电压值是多少, 有什么办法吗?生 1 : 找其他相同的电池, 看看上面标的值是多少。生 2:用电压表测量电池的电压。师:很 好 , 两种方法都

112、可以。电路中电流的大小用电流表测量, 电压的大小可以用电压表来测量。1 认识电压表出示几种电表。请一位同学从这几块表中选出电压表, 并说出选择的依据。生:表盘上标有字母“V” 的就是电压表。因为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 标有“A” 的是电流表。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 ), 标 有 “ V”的就是电压表。教师介绍电压表的分类, 如演示用表、学生用表等.师:同学们一定还记得电流表在电路图中的符号, 电路中电压表又该如何表示呢?生:电路中电流表符号是 , 电压表符号应该。 投影 电压表图片请同学们观察如投影所示的电压表, 根据以前学过的电流表的知识, 说说你从图片上得到哪些信息?生 1:该电压表的零

113、刻度线在表盘的最左端。生 2:该电压表有三个接线柱, 两个量程。一个公共的“ 一”接线柱和两个“ + ”接线柱。生 3:使 用 “ 一”和 “ 3”两个接线柱时, 量程是。 3 V,刻度盘上每一大格表示“ 1 V” ,每一小格表示“0.1V”;使 用 “ 一”和“ 15”两个接线柱时, 量程是015 V , 刻度盘上每一大格表示“5 V”,每一小格表示“0.5 V” 。生:电压表中间的旋钮可以调零。师:与电流表相同, 使用前要注意观察什么?生:首先观察可选择的量程, 再看分度值( 每一小格表示的电压值) , 还要看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师:很 好 , 现在我们来看如何连接电压表。2 连接电压表

114、师: 如何使用电压表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第5 7 页 ” 使用说明书” , 回答书中提出的问题, 总结出电压表使用的一般规则。教师指导学生阅读“ 使用说明书”。学生阅读, 同时思考问题:(1)电压表应该和被测用电器怎样连接?具体接法是什么?用电压表测量某段电路两端电压时应与这段电路并联伺时让电流从“ + ”接线柱流入,从 “ 一”接线柱流出。教师说明:双量程电压表的三个接线柱中有一个是公共的接线柱标有“ 十 ”或 “ 一 ,如公共接线柱标出的是“ + ”则剩下的两个接线柱皆为“ 一”接线柱;如果公共接线柱标出的 是 “ 一” , 则剩下的两个接线柱皆为“ 十 ”接线柱。(2)测量电压时,

115、如何确定电压表要使用的量程?生 1:电压表的量程必须大于被测电路两端的电压。接电源 被测电阻生 2:如果能判定被测电压不超过15 V , 可以先用“0 15V” 的量程测;如果测出的电压不超过3 V , 可以改接“0 -3 V” 的量程, 尽可能使用小量程, 这样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程度。师:现在请两位同学将电压表接入我们开始连接的串联电路, 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同时在原来画出的电路图上加入电压表, 并在图中标出电压表的“ + ”、 “ 一”接线端。 投影 接入电压表后的电路。学生检查电路, 电路连接无误后合上开关, 观察电压表的示数。( 三) 怎样在电压表上读数师:电压表如何读数呢?生:读数

116、时, 首先应该看清选用了电压表的哪个量程, 知道满刻度表示的电压值。第 二 ,要看清该量程下一大格表示的电压值是多少, 每一大格又分成了几个小格, 每一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多少。第 三 , 测量时, 看清指针停在哪个大格、哪个小格上, 然后读出来。教师指出:电流表、电压表都不需要估读, 测 量 时 , 指针的位置离哪条刻线近, 就按哪条刻线算。 投影 练习题1 读数练习:利用指针能活动的刻度盘。(1)量程已知且不变:指针在不同位置时电压表的读数是多少?(2)指针的位置不变, 接不同的量程时, 电压表的读数分别是多少?2 一名同学使用学生用电压表测电压, 这只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 -3 V,015

117、 V。经判断选用。 3 V这一量程连入电路。但 是 。 3V的刻度盘上的数字模糊不清, 无法准确读出实验数据, 于是他从015 V刻度盘上看到指针在12.5 V处 , 从而判断出实验测得电压是。(答案:2.5 V)通 过 此 题 , 引导学生总结得出:指针指在同一位置时, 从015 V刻度盘上读出的电压值是从03 V刻度盘上读出的电压值的5倍。师:电压表、电流表不仅外形相似, 构造也相似。因 此 , 在使用上它们有相同的地方,但它们测量的又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 同学们要注意区分。与同学们一起归纳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板书 : 一 不 、二要、二看清一不: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二要:电压表

118、要并联在被测电路的两端;要使电流从电压表的“ + ”接线柱流入, 从电压表的“ 一”接线柱流出。二看清:看清电压表所用的量程;看清每一小格所表示的数值。 想想议议师: 电压表的接线柱旁都标有“ 十 ”、“ 一”号。 使用规则要求电流必须从电压表的“ 十 ”接线柱流入, 从 “ 一”接线柱流出;还要求被测电压值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请同学们思考: 投影1 如果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会出现什么现象?2 如果被测电压超过了电压表的量程会出现什么现象?3 如果事先不能估计被测电压的大小, 电压表 应怎样选择量程?生1:如果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指针会反向偏转, 即向没有刻度的方向偏转。生2:如果

119、被测电压超过了电压表的量程, 电压表的指针可能会超出刻度盘上的刻度线。教师强调这两种情况的后果是不仅测不出电压值, 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损坏电表。教师说明:在事先不能估计被测电压的情况下, 可以用“ 试触”的办法来选择量程。做法是:连接好电路后, 在合上开关时轻轻接触一下就迅速断开, 同时观察电压表指针的偏转情况。如偏转过快, 指针超出了表盘满刻度, 则电压表量程太小, 应换用较大量程;如果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太小, 则电压表量程太大, 应换用小量程。 “ 试触” 的方法在电学中很重要,利用试触的方法不仅可以选择电压表的量程, 还可以判断电源的正负极;判断电压表正、负接线柱连接是否正确。

120、想想做做教师出示家用手电筒及干电池若干节。师: 请一位同学将干电池装入手电筒, 并能使手电亮起来。同学们仔细观察怎样装电池,才能使手电发光。生:第一节电池正极朝前, 第二节电池的正极和第一节电池的负极接在一起, 第三节电池的正极和第二节电池的负极连在一起。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请同学们将刚才的实物连接图和电路图画出来。学生画图, 教师巡视, 指导学生画出正确的图形, 并请一位同学将正确的图画在黑板上。教师说明:像这样将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依次连接起来就叫电池的串联, 这几个电池合在一起叫电池组, 余下的一个正极和一个负极就是电池组的正极和负极。师:请同学们分组测量每节电池的电压和电池组的电压,

121、 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生:用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压, 就要把电压表并联在电池两端。电压表可以不经用电器直接连到电源的正负极上吗?师:电压表可以直接连接在电源的两极上, 这也正是电压表与电流表使用中的一个区别,其原因以后再解释。学生操作, 教师巡视指导操作完毕, 各组汇报实验结果。第一组:用两节电池, 每节电池电压是1.5 V, 电池组电压为3 V。第二组:用三节电池, 每节电池电压是1.5 V, 池组电压是4.5 V。师:根据各组的实验结论, 谁能总结出电池电压和电池组电压之间的关系?生:串联电池组的电压, 等于各个电池电压之和。师:好。电池的其他连接方式, 请同学们课后探究。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

122、小结本节内容。三、典型例题例 1如图所示, 当开关S 闭合后, Li两端的压约为3.8 V , L2两端的电压约为2.2 V ,要用电压表测量L 两端的电压, 那么线头A 和 B 该接在何处?| 解析 本题用于考查电压表的使用规则和电路的连接, 考查电压表量程的选择。解题时考虑电压表的各项使用注意事项, 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 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本题易错点是没有掌握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不能同时考虑电压表的各项使用注意事项, 将电压表并联在 L 或电源的两端, 或是正、负接线柱接反。由于不知道电压表量程的选择, 错 选 03 V的量程。 答案 因为电压表测量某一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时, 电压表必须

123、与该部分电路并联,所以A 和 B 两线头应分别接在L i两端的两个接线柱上, 且必须使电流从“ 十 ”接线柱流入电压表, 从 “ 一”接线柱流出, 已知L i两端的电压3.8 V 左 右 , 应选的量程为015 V o 所以线头A 应接在L ,左接线柱上, 线头B 应接在L 右接线柱上。例 2如图所示, 现要用电流表测量L 中的电流, 用电压表测量L 两端的电压, 请在图中圆圈内标明哪一个是电流表, 哪一个是电压表, 并标明电表的正负接线柱。I解析 本题用于考查电流表、电压表使用方法的区别。确定某电路中是接电流表, 还是接电压表, 关键是从两表使用方法的区别着手。 答案 假设a为电压表, b为

124、电流表, 开关S合上后, 可以发现:灯将不亮, 电流表无示 数 , 这是因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部构造不同所造成的。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电流几乎不能通过电压表( 如同开路) , 而电流几乎不受到电流表的阻碍( 如同导线) 。从图可以看出, 1 ) 是与灯L并联的, 故应该为电压表, a是串联在电路中的, 应该为电流表。如图所示。例 3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 闭合开关S, 电压表的示数将()A 不变 B.增大C 减 小 D.无法确定I 解 析 | 本题用于考查电压表的使用规则和电路的判断。 当S断开时,灯泡L i 和 L 2 串联,电压表V测 L i 的电压值,当 S闭合时, 有些同学看到电压表好像

125、既与L 并 联 , 又与L i 和L 2 并 联 , 因此搞不清电压表测哪部分电路的电压, 而选D。其 实 ,当S闭合时, L 2 被短路,此时电路中只有L i 工 作 , 因此电压表既是测电源的电压, 又是测L ) 两端的电压, 它们是相等的。由于电源的电压值大于S断开时L , 两端的电压值, 所以电压表的示数将增大。 答案 B例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路中只要有电压, 就一定有电流B- 电路不闭合, 电源两端就没有电压C, 电路中有电流, 电路两端一定有电压D 电流使电路两端有电压I 解析I 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 如果电路没有闭合形成通路, 电路中是不会有电流的, 所以

126、选项A是错误的;电路不闭合, 电路中一定没有电流, 但电源两端电压是存在的 , 所以选项B是错误的:电压形成了电流, 不是电流形成电压, 因此选项D 是错误的;电路中有电流的条件是:电路是通路;电路两端有电压, 所以选项C是正确的。 答案1 C四 、课堂小结利 用 投 影 仪 投 影 如 下 的 表 格 , 请同学们填写。物理量符号单位测量学生用表仪表符号使用规则量程最小刻度电压U伏 特V电压表V一不、二要、二看清3 V0.1 V15 V0.5 V电流/安 培A电流表A二不、二要、二看清0.6 A0.02 A3A0.1 A五 、作业设计见 练 闯 考 第40页课内精练版 书 设 计 : 第1节

127、电压电压概念: 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 源 是 提 供 电 压 的 装 置 符 号 :U单 位 :国际单位:伏 特( V)常用单位:千 伏( kV) 毫 伏( mV)1 kV=103 V 1 mV=10 3 V常见电压值:干 电 池1.5 V家庭电路电压220 V、 串联电池组电压:等于各电池电压之和电压表错误!教 与 反 思 : 本课的核心在于理解电压的作用, 由于电压的概念比较抽象, 运用录像的手段将水压类比电压, 既可以减少课堂时间, 又对学生理解电压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 效果较好。学生用电压表应该每两人一个, 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问题, 进行提问;练习读数时宜用演示电表, 增大

128、可见度, 学生的积极性易被调动起来, 但在用大型演示电表时, 应注意表两侧的同学由于视线不垂直于表盘, 易出现失误, 这也正好能说明视线垂直表盘读数的重要性,把不利的因素化为对教学有利的一面。将这两种电表在此进行对比学习, 学生的积极性也高, 通过对比记忆也记得牢。第 2 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教 初 分 析 : 本节在本章及整个电学部分都具有重要地位, 它是进一步学习电学其他物理概念( 如电阻、电功) 的基础, 是掌握电学中的物理规律( 如欧姆定律等) 、认识电学中的物理现象必不可少的知识;本节课的学生实验用电压表测电压, 是电学中最基本的技能之一;实验中关于串联、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

129、 是进行电路分析的基本根据。可 见 , 本节在整个电学中, 处于基础地位。本节课的目标有两个:在技能方面是练习用电压表测电压, 在知识方面是研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这是一节探索性实验课, 让学生自主实验、观察记录,自行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提高认知能力和实验能力。设 计 意 圄 为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既学到知识, 又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协作精神, 本节课先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 由学生猜想 , 把问题具体化, 由学生分组进行探究解决问题, 再通过交流与合作总结实验结论, 最后进行梳理反思, 增强对知识的

130、理解。与 情 衿 折 通过前面的学习, 学生已经知道了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和电压表的使用。学生对科学探究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本节课可以让学生仿照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的学习过程进行本节的探究。教 与 目 标 知识与技能I 通过探究实验, 得出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2 在实验过程中, 训练连接电路的基本技能。3 通过实验, 训练正确识记、使用电压表的技能。过程与方法I 通过观察和实验, 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力。2 通过学生的亲自试验, 培养他们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实验能力。3 通过对实验结论的归纳和总结,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情

131、感、态度与价值观I 通过学生探究活动,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研究、探索科学知识的精神。2 通过同学们共同的实验过程,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重 后 难 后 : 重点通过实验探索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难点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真观察, 仔细分析, 得出恰当的结论。教 学 万 田 : 探究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敦 学 E 假: (1)Ui2=Ui + S = 15 V (2)。23=。2 十 S = 7 V, (1)式一(2)式 , 得 5 = 5 V。(1)式一(3)式 , 得 t/i = 13Vo代入(3)式,得S = 2 V。例2给出如图所示的

132、元件, 要求:灯L i与L2串联;电流表测灯L i中的电流, 电压表V i测灯L i上的电压,V2测电源两极间的电压。(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元件连接起来;(2)如果开关闭合时, 电压表V 、和V2的指针位置分别如图乙所示, 则 灯L2上的电压是I解析 本题用于考查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以及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连接方法。 答案 (1)连接电路时, 可以先把串联的元件即电源、开关、灯L i、L2及电流表连接起来 , 最后把电压表V i与灯L i并 联 ,V2接到电源的, 正、负极上。(2)电压表V2测串联电路的总电压U - 电压表V测灯L两端的电压Uy 根 据U=U +5

133、 可 知 , 电压表V2的示数U 一定大于电压表V i的示数5。如果电压表V i使用015 V的量 程 , 不管电压表V2用什么量程, 从图乙可知其示数都将比电压表V1的示数小, 所以电压表V i不能使用015 V的量程, 应采用。 3 V的量程;如果电压表V2使用。 3 V的量程,那么它的示数将比电压表V i的示数小, 所以电压表V2应使用()15 V的量程。电路连接如图所示。灯L2上的电压是4.4V。例3有28只小灯泡串联后接在220 V电路里, 作节日彩灯用。使用中, 由于某一灯泡的灯丝烧断而使全部小灯泡熄灭, 因为彩灯上染着颜料, 致使无法辨别哪一只小灯泡内部断路。( 1) 现在给你一

134、只电压表, 如何查找故障?( 2 ) 如果给你一只电流表, 如何查找故障?( 3 ) 如果只有一根导线, 如何查找故障I 解析 本题用于考查电流表、电压表在电路中的作用及对电路故障的判断。明确电压表的作用和连接方法, 明确电压表的内电阻很大, 电流表的内电阻很小。 答案 ( 1) 当只有一只电压表时, 可用电压表依次并联在各个小灯泡两端, 当电压表指针偏转且读数约等于电源电压时, 这只灯泡即为断丝灯泡。( 2 ) ( 3 ) 当只有一只电流表或一根导线时, 可用电流表或导线依次并联在每只灯泡两端查找。当其余灯泡发光时, 被并联的灯泡是断丝的( 可称为逐一短路法) 。这是因为当电流表或导线短路掉

135、那只断丝灯泡时, 可使整个电路形成通路, 且加在其余各灯两端电压也不至于提高太多, 不会损坏灯泡。四、课堂小结通过我们这次的探究活动, 同学们了解了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 - - - 评估- - - - 交流与合作。通过实验同学们还得出了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五、作业设计见练闯考第4 2 页课内精练板书遢士第 2 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1 .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2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3 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 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136、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教 学 反 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 我发现:1 如何连接电路, 从操作看来似乎还有较大问题, 应该示范部分电路的连接。2部分学生不会从实验结果中找规律, 应加强分析引导。第 3节 电 阻教 初 衿 析 :电阻内容是电学的一个重耍知识点、考 点 , 电阻概念也是学习后续知识, 理解欧姆定律的基础。教材首先创设一个情境, 再通过一个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分析灯泡亮度不同的原因,从而引入电阻概念, 再通过“ 想想议议”提出电阻的影响因素, 教材用演示实验探究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电阻与其他因素的关系一笔带过, 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完成探究。设 计 意 图 从现实生活入手,

137、创设与日常生活比较接近的教学环境, 让学生身临其境, 使课程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 现 “ 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新课程理念。给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空间, 鼓励学生动脑、动 手 , 解决实际问题, 以达到学习和掌握知识与技能, 提高各种能力的目的。与 情 分 析 学生已学过部分电学知识, 能够了解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 也掌握了一些研究物理的方 法 , 本节主要研究电阻大小与材料种类、长度、横截面积、温度的关系, 通过演示和探究实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学生也比较难掌握相关知识点, 特别是对于“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选择学生熟

138、悉的生活事例、科技发展事例, 帮助学生建立易于观察的模型, 通过各种方法( 如类比法) 帮助学生理解“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通过学生活动的参与,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 为他们今后继续教育或终身教育打下基础。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1 通过观察和实验, 初步学习电阻的概念、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2 知道电阻的大小的影响因素。3 了解半导体和超导体以及它们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实验, 探究电阻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2 通过学生探究活动, 研究电阻大小与材料种类、长度、横截面积的关

139、系, 渗透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控制变量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I 通过了解半导体及超导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 开阔视野, 激发学生求知欲。2 通过多种活动形式,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热爱。: 重占电阻概念的建立。难点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I教与苗话: 实验法、观察法、比较法。敢 与 国 程 : 一 、新课引入教师出示预先准备的各式各样的电线:这是什么东西?生:电线、导线、电缆线、电话线、闭路线。师:请大家从导线的截面观察, 这些导线有什么不同或相同的地方?生:电线芯是金属, 外面都包了一层橡胶或塑料。师:电线芯是用容易导电的金属来做的, 容易导电, 是 导 体 , 电线芯

140、的外面包了一层橡胶 或 塑 料 , 是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叫绝缘体。师:现在剥开导线的绝缘外皮, 看一下导线的芯到底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生:是用铜做的。师:大家见过用钢、铁做芯的导线吗?生:好像没有。师: 常用的导线通常是用铜或铝做的, 特别重要的用电设备的导线还要用昂贵的银来做。我们已经知道, 钢、铁也是导体, 又多又便宜, 那么为什么不用钢铁来做导线呢?二 、新课教学1 电阻师:我们可以把锲铝合金丝和铜丝分别接入电路, 观察一下有什么现象发生。 想想做做 请同学按下图连接电路。 演示(1)先将铜丝接入电路, 合上开关, 观察小灯泡的亮度。(2)将铜丝换成长短、粗细相同的银铭合金丝, 合上开

141、关, 观察小灯泡的亮度。生:接入铜丝比接入银铭合金丝时灯泡亮。(3)将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 重复上述的实验, 观察电流表的示数。生:接银辂合金丝时的电流比接铜丝时的电流小。师:比较两次电流的示数, 实验中用的是相同的电池, 也就是说电压相同, 为什么两条导线中的电流不同呢?原 来 , 导体能导电, 但同时对电流又有阻碍作用, 相同电压下, 导线中电流不同, 说明两条导线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 在物理学中用“ 电阻”这个物理量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板书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师:比较实验现象:相同电压下, 接入铜丝的电流大。说明了什么问题?生: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小即电阻小。师:相

142、同电压下, 接入等长、等粗的银铭合金丝电流小, 又说明了什么?生:等长、等粗的银铭合金丝比铜丝的电阻大。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63、64页 , 了解下述内容: 板书 电阻的符号:R电阻的单位:欧姆(Ohm)简 称 欧 符 号 C常用单位:千欧(k Q )兆欧(MC) lkC=l()3Q1 MQ =1()6。师:同学们对于电阻这个物理量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电子技术中经常用到具有一定电阻值的元件电阻器。( 教师出示书图16.32所示各种电阻器实物)注意:这些电阻器, 无论它们是否被连入电路通过它们电流是多少, 其阻值一般是不变的 , 即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电阻器也叫定值电阻, 它在电路图

143、中的符号是“ 一 匚 二I二2 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提出问题:导体的电阻一般不同, 它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学生猜想:( 教 师以“ 道路”类比引导, 根据电流电阻的定义引导学生猜测) 在学生提出猜想的基础上与学生一起对提出的影响因素进行判断归纳。师生一起得出:电阻可能跟导线的材料、长度粗细有关。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请同学们设计几组实验来证明你的猜想是否正确。教师引导学生设计电路、数据记录表格。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1)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制作它的材料是否有关方案:如 图 , 分别接入长度、粗细相同的银铭合金丝和铜丝, 观察小灯泡的亮度或者接入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大小。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灯泡亮度电流/A

144、铜镶铭合金(2)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是否有关方案:如 图 , 分别接入粗细相同、长度不同的铜丝, 观察小灯泡的亮度或者接入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大小。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灯泡亮度电流/A铜铜(3)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它的横截面积是否有关方案:如 图 , 分别接入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铜丝, 观察小灯泡的亮度或者接入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大小。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灯泡亮度电流/A铜铜分析论证:教师总结:导体的电阻跟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可以用人在街上行走作比喻:街 道 越 长 ,街 面 越 窄 , 行人受到阻碍的机会越多。同 理 , 导体越长、越 细 ,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受到碰撞的机会就会越多。师生共同总结:导体的电阻决

145、定于它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导体的电阻由自身的条件 决 定 , 因 此 , 不同的导体, 电阻一般不同, 所 以 说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简介:控制变量法。体会控制变量法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作用。3 .半导体和超导现象教师指导学生阅读“ 科学世界”半导体和超导现象。三 、典型例题例1关于电阻的大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变化的影响忽略不计) ()A .导线较长的, 电阻较大B -导线较粗的, 电阻较小C 铁导线的电阻比铜导线的电阻大D 同种材料、粗细相同的导线越短, 电阻越小I解析 本题考查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必须明确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是哪些, 在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时, 导体

146、电阻的大小由长度、横截面积、材料三个方面的因素共同决 定 , 必须考虑这多种因素的相互制约,不可只考虑一种因素, 只有当其中的两个因素确定时 ,才可由另一个因素决定。本题易错点是对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没有真正理解, 在分析问题时存在片面性, 只考虑诸多因素中的个别因素, 从而出现错选。导线电阻的大小是由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等因素决定的。A只比较了导线的长度;B只比较了导线的横截面积;C只比较了导线的材料;它们都不完整, 都是错误的。 答案D例2下列关于电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 电阻越大B -导体中的电流越小, 电阻越大C 导体不接入电路中时, 电阻为零D 导体的电阻

147、与电压、电流的大小无关, 一个导体的电阻若是10 C, 那么当它没接入电路时, 阻值仍然是10QI解析I本题用于考查影响电阻大小因素的知识点。对导体电阻是导体自身的一种性质存在模糊认识, 导体的电阻的大小是导体自身的一种性质, 它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的情况, 与导体两端的电压的大小, 与导体中电流强度的大小均无关。对于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来说, 它接入与不接入电路, 阻值是一样的。 答案1 D例3有甲、乙两导体用同种合金制成, 且长度也相等, 而甲导体的横截面积是乙导体的2倍 , 哪个的电阻大?若将甲导体的长度均匀地拉长为原来的2倍 , 甲、乙两导体的电阻哪个大?I解 析 |

148、本题用于考查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的理解。明确导体的电阻是由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等因素决定的, 所以要比较两导体电阻的大小, 这些因素必须共同考虑。本题易错点是不能理解题目的“ 均匀拉长”的真正含义, 对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没有真正理解,在分析问题时存在片面性, 只考虑诸多因素中的个别因素, 从而出现错选。根据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可知乙导体的电阻大, 若将甲导体的长度拉长为原来 的2倍 , 当导体的体积不变时, 甲导体的横截面积将减小为原来的1/2, 即与乙导体的横极面积相等。根据导体的长度与电阻的关系, 可判断甲导体的电阻大于乙导体的电阻。 答案 乙导体的电阻大,甲导体的电阻大。

149、四、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课内容:1 物理学中用电阻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2 电阻的符号是R, 单位是欧姆(Q ), 电阻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3 导体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导体的材料、导体的长度、导体的横截面积。五、作业设计见练闯考第48页课内精练版书设计第 3 节电 阻1 .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电阻的符号“R”电阻的单位“ Q”电阻在电路图中的符号“ - - - 匚二1 -”2 , 导体电阻的影响因素: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导体的电阻是导体自身的一种性质教 与 反 思 电阻概念是很抽象的一个知识, 直接用教材知识下定义学生很难

150、明白, 不利于后面相关知识的学习。可以引用生活中车辆在不同的路面遇到的阻碍导致速度不同来作类比来说明。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学生们很难凭空去想象电阻的大小究竟跟哪些因素有关, 也可以拿车辆在不同的路面遇到的阻碍例子来作类比。利用这种就生活情景来作教学内容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 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 通过精心设置支架, 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让学生产生困惑, 引起反思, 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 从而促成对新知识的建构。第 4 节 变阻器敦 血 衿 斫 本节学习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是上节电阻知识的实际应用, 又是后面“ 欧姆定律”的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具

151、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在电学实验占重要地位, 学好变阻器, 即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电阻的概念, 又为今后的学习特别是做电学实验必要的准备。教材通过“ 简易变阻器”引入变阻器, 在介绍变阻器后, 提出一些关于变阻器的问题, 要求学生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 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实 验 , 解决问题, 总结出变阻器的用法。设 计 意 图 让学生利用铅笔芯使电路中的电流发生连续变化, 使学生初步认识实验中所使用的铅笔芯实质上就是一个简易的变阻器。 通过身边物品进行实验, 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通过探究活动,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分析总结能力。学 I情 分 析 由于变阻器部件较多, 接

152、 线 较 多 , 在使用过程中又是动态变化的, 学生对原理、接线规则的理解上有一定难度。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1 了解变阻器的构造、在电路中的符号, 理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2 通过探究怎样用变阻器来控制灯泡的亮度, 知道正确使用变阻器的方法。过程与方法在探究变阻器的使用过程中, 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变阻器改变电阻的原理, 产生动手操作使用变阻器的欲望。重点变阻器的原理及使用。难点根据要求正确连接与使用变阻器。讲授、课件演示。教 学 国 程 一 、新课引入师: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分别是怎么影响的?生:导体的材料、长度、横 截 面 积 , 同一种

153、材料的导体越长、横截面积越小, 电阻越大。师:前面实验中, 银铝合金丝和铜丝电阻不同, 接入电路中, 使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不同,因 此 , 如果能改变电阻, 就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师:不同材料接入电路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那么同一种材料的导线能否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呢?二 、新课教学( 一) 变阻器 想想做做 演示 用刀将铅笔剖开, 仔细取出铅笔芯, 注意不要折断。用铅笔芯代替前面实验中银铭合金丝( 铜丝) 。师:铅笔芯是导体还是绝缘体?生:铅笔芯接入电路, 电灯能发光, 所以铅笔芯是导体。师:如果想要改变接入电路中的铅笔芯的长度, 该怎么操作? 演示 闭合开关, 让接线夹在铅笔芯上滑动。师:滑

154、动过程中同学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生:灯泡的亮度发生了变化。连入电路的铅笔芯越长, 灯越暗;连入电路的铅笔芯越短,灯越亮。师:我们在这个过程中电源没有改变, 电灯亮度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生:灯泡亮度的变化说明通过灯泡中的电流大小不同, 而电压没有变, 说明接入电路的铅笔芯越长, 电路电阻越大;接入电路铅笔芯越短, 电路电阻越小。师: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导体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人们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变阻器。请同学们思考这样的变阻器有何缺点?怎样改进?改进时应注意什么?生 1 : 如果要改变的电阻值很大, 那么变阻器就很长。生 2 :可以将电阻丝绕成像弹簧那样的圈,

155、就能减小长度。教师出示滑动变阻器, 介绍主要结构。师:像这样利用滑片在线圈上滑动就可以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 所以把它叫做“ 滑动变阻器”。同学们面前的就是实验室常用的滑动变阻器。播放视频:滑动变阻器。 板书 : 滑 动 C器的构造C DdVWAAAA0结构示意图:“ P 8 变阻器在电路图中的符号:一士)阅读讨论:1 电阻丝是用什么材料做的?2为什么要将电阻丝绕在绝缘瓷管上?生 1 :滑动变阻器是用电阻率较大的合金线制成的, 这种合金线又叫电阻线。生 2:变阻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导体的长度来改变其电阻的。要想增大变阻范围,电阻线必须做得很长。因此要将电阻线绕在绝缘管上, 并使各线圈间互不接触

156、。师:同学们先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看一下滑片滑过的地方有什么特别。师:滑片滑过的地方绝缘漆被刮去了。为什么呢?生:必须刮掉这些地方的绝缘漆, 滑片到达时, 变阻器电阻丝才能接入电路。师:变阻器滑片上还有一个铭牌, 上面写有“50 C , 1.5 A” 是什么意思呢?生 1 : “50 C” 是说这个变阻器的变化范围是050 Q , 它的最大电阻值就是50 Qo生 2: “1.5 A”应该是说它最大能通过1.5 A 的电流。师:变阻器铭牌上标出的是滑动变阻器的“ 最大阻值”和允许通过的“ 最大电流” , 因此在使用滑动变阻器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生 1:为了防止烧坏变阻器, 通过变阻器的电流

157、, 不能超过允许的最大值。生 2:为了避免电路中电流过大, 使用变阻器前应将其阻值调到最大。 演示1 用调光台灯的控光旋钮, 改变灯的亮度。2 - 用收音机控制音量的旋钮改变收音机的音量。师:光亮的控制、改 变 , 收音机音量的控制、改变就是利用变阻器来实现的。收音机控制音量的变阻器是电位器。大家想不想试试怎样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灯泡的亮度呢?( 二) 探究:怎样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师:同学们现在可以设计电路, 进行实验, 在设计和实验过程中弄清下列问题:1 要改变某用电器的电流, 滑动变阻器与该用电器应如何连接?2 如果只接两个接线柱, 滑动变阻器的接法有多少 种 , 哪些接法可以改变电阻

158、?学生操作, 教师巡视指导。实验结束, 各组进行交流, 提出发现的问题。生 1:要想控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改变小灯泡的亮度, 滑动变阻器必须串联接入电路,并使用“ 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生 2:要使灯由暗变亮, 接通电路前就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放在电阻最大的位置上。师:请同学将你们滑动变阻器不同的连接情况画在黑板上。c0-DD0瓢 。p -I-00VVWA/XSAPB/ P BznA /w w vLAPBjzfVV/VVMZJAPBjd V W V w 0APB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比较各组变阻器的连接情况, 画出电流路径, 进一步弄清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连接方法。生 1:连接A、B 时 , 电流路

159、径为A P B, 无论滑片怎么移动, 不能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 也就不能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生 2:连接A、C 时 , 电流路径为APC, 滑片向左移动, 接入电路的电阻丝AP的长度变小 , 电阻减小, 电流增大。滑片向右移动, 接入电路的电阻丝A P 的长度变长, 电阻增大,电流减小。生 3:连接4 、。时 , 电流路径为APO, 滑片向左移动, 接入电路的电阻丝4 P 的长度变小 , 电阻减小, 电流增大。滑片向右移动, 接入电路的电阻丝A P的长度变长, 电阻增大,电流减小。生 4:连接3、C 时 , 电流路径为BPC,滑片向左移动, 接入电路的电阻丝BP的长度变长 , 电阻增大,

160、 电流减小。滑片向右移动, 接入电路的电阻丝B P的长度变小, 电阻减小,电流增大。生 5:连接B、。时 , 电流路径为B P D, 滑片向左移动, 接入电路的电阻丝.B P的长度变 长 , 电阻增大, 电流减小。滑片向右移动, 接入电路的电阻丝BP的长度变小, 电阻减小,电流增大。生 6:连 接 C、D时 , 电流路径为C D , C D是金属棒, 不考虑其电阻,没有电阻丝接入电 路 , 无论滑片怎么移动, 电路中的电流不会改变。师:很 好 , 总结一下, 滑动变阻器的是通过改变导体接入电路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从而改变电路的电流。连接时要将滑动变阻器的“ 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串联接入所要控

161、制的电 路 , 闭合开关之前, 要将变阻器的电阻调到最大, 以保护电路。判断滑动变阻器电阻如何变化时, 要首先确定接在电路中的电阻丝是哪一部分, 或者是有电流通过的电阻丝是哪一部分 , 再看这段电阻丝的长度如何变化。三、典型例题例 1滑动变阻器是通过 来改变电阻的。()A - 改变电阻线的长度B - 改变电阻线的材料C - 改变电阻线的横截面积D - 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 解析 电阻线的长度不会随着滑片移动而改变, 随滑片移动改变的应该是连入电路中的长度。 答案 D例 2下图是滑动变阻器的示意图, 如果将C、 。接入电路中, 电阻值为; 将 A、8 接入电路中, 电阻值为,起 作用; 将

162、8 、 O 接入电路中, 电阻值为起 作 用 , 滑动片P 位于 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 滑动片P向右滑动时,接 入 电 路 的 电 阻 将。 答案 0定 值 电 阻 可 变 变 阻 器 左( 或A) 端 变 小四、课堂小结1 原理:通过改变导体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2 - 构造:电阻丝绕成的线圈、绝缘管、金属棒、滑片。C D0- - 0d V W W v v 结构示意图:4 P 8 电路图中的符号:一士I3 使用规则:a 首先观察变阻器的铭牌, 弄清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b 连接时要将滑动变阻器的“ 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串联接入所要控制的电路。c . 闭合电路前, 应

163、将滑动变阻器滑片调到阻值最大的位置上。五、作业设计见练闯考第50页课内精练板 搔 a 第 4 节 变 阻 器1 . 原理:通过改变导体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2 构造:电阻丝绕成的线圈、绝缘管、金属棒、滑片3 - 结构示意图电路图中的符号4 使用规则a 首先观察变阻器的铭牌, 弄清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b 连接时将滑动变阻器的“ 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串联接入所要控制的电路c - 闭合电路前, 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调到阻值最大的位置上教学反思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 注重科学探究, 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 在本节课教学中, 我们提出 “ 提出问题一一实验探究一一交流评价”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对身边物理现象的已有观察、对生产技术的已有感性认识发现问题, 提出假设和猜想, 进而自行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交流评价最后归纳出物理概念和规律的一系列教学活动, 从而使学生把科学知识的获得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主动获得对科学的理解, 达到获取物理知识、培养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探究性教学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