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材全解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77809713 上传时间:2024-08-22 格式:PDF 页数:100 大小:26.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教材全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初中化学教材全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初中化学教材全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初中化学教材全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初中化学教材全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教材全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教材全解(1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绪言一、素质教育目标1 .知识目标:a常识性介绍化学研究的对象。b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c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知觉性和积极性。3 .德育目标:通过学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永恒运动的,是不可消灭的,只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应用科学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教育。4 .美育渗透点: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中的仪器美,化学实验现象美,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喜爱之

2、情。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 区别)及其应用。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疑点:物质变化与物质性质的区别。解决办法:( 1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列表记录实验现象,由学生讨论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 2 )通过学生讨论而归纳出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三、实验及教具准备:试管,带弯管的单空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土甘烟钳,石棉网,铁 架 台 ( 带铁夹 ),研钵,火柴,药匙,胆矶,碱式碳酸铜,镁带,澄清石灰水,水。四、学法引导1 .学会概念辨别,注意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如,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就可以从概念、特征、伴随的

3、现象等方面加以区别;从变化发生过程中两者的相互关系寻找它们的联系。首先要观城陵化前物质的颜色、 状态;再注意观察变化中的现象,如变色、发光、 放热、放出气体、发出声音等 ;反应停止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学会观察实验,将有助于我们思考变化的原因,推测变化的原理,总结变化的规律。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看录像“ 走向化学世界”、“ 漫游化学世界”( 北京西城电教馆,1 7分钟),也可利用幻灯片引入新课,或由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如:化学史、元素的发现史、化学家的小故事、趣味化学、化学与生活等,由学生的发言引入新课。新课讲授:一、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4、学生讨论化学是研究什么的?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构成物体的材料叫做物质。澄清两个概念:物质与物体。如铁这种物质能制成铁钉、铁锤等物体。化学研究物质,如水是由什么元素( 第二章学)组成?水由什么构成? ( 第三章学)构成水的粒子结构怎样? ( 第三章学)水除了具有溶解其他物质的性质外还有哪些性质?这都是化学要研究的内容。化学还是一门研究物质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板书:化土是二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教师讲解观察实验的方法。学习化学必须重视实验,注意培养观察能

5、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积极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观察实验现象的程序:投影: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变化中:物质发生的主要现象,如是否发光、放热、颜色怎样变化、是否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否有气味,有什么颜色的沉淀产生等。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描述实验时应注意语言清晰、准确,只说现象不说结论。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并列表记录。分别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演示 实 验1水的沸腾 实验2胆矶的研碎实 验 编号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发生的现象变化后产生的物质1液态的水沸腾时生成的水蒸气遇玻璃又凝结成液体液态的水2蓝

6、色块状的胆矶块状固体被粉碎蓝色粉末状的胆矶 实 验3镁带的燃烧L实 验4 加热碱式嫉醛钢3银白色的镁带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白色氧化镁粉末4绿色粉末状的碱式碳酸铜加 热 后 ,绿色粉末变成黑色 ,管壁出现小水滴, 石灰水变浑浊三种其他物质: 氧化 铜 ( 黑色)、 水、二氧化碳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提问 实 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实 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1、2这两个实验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的物质。这是判断物质发生物理变化的依据。3、4这两个变化的共同特征是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的物质,这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引导学生小结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

7、概念。板书: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化学反应) 讨论 这两种变化有什么本质区别和联系?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不能作为判断一个变化是不是化学变化的依据。 讨论 判断一个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应依据什么? 练习 口答课本第5页 习 题1、2 o 讨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固体变成气体一定是物理变化C、化学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D、物理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解答此类题要熟悉下列要

8、点: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又叫化学反应现象物质的状态、形状等发生变化放热、发光、变色、生成气体、生成沉淀等等实例冰f水一水蒸气,汽油挥发,木材制成桌椅铁生锈、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食物腐烂根本区别(判 断 依据 )是否生成其他物质关系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通过四个实验,我们知道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而水蒸气遇冷又能凝结成小水滴,胆矶是蓝色的晶体,镁带在空气中能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能转化成三种物质,这些都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即物质的性质,引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讲述 物质的性质,

9、无论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均指物质的特有属性,物质不同,其性质也不同。下表有助区别两种概念。 投影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概念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性质确定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由仪器测知通过化学变化可知性质内容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 、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等 讨论1 、下列哪种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A.导 电 性 B . 挥 发 性 C . 可 燃 性 D . 溶解性2 、下列各组物质能根据在水中的溶解性区别开的一组是()A . 豆油和汽油 B . 水和 酒 精 C . 铁 块 和 铝 块 D . 面粉和白糖3

10、 、判断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A 、铜绿受热时会分解;B 、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C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氧化镁;D 、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重;E 、木棒受力折断。 小结 物质的变化和物质的性质的区别。我们应把握住一点, 即变化是一个过程, 是动态的; 而性质是物质内在的属性, 有时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让其表现出来,而有时只需用感观和仪器感知测量即可。四、为什么要学习化学?学生阅读课本第3 、4页内容,讨论:为什么要学习化学?学生阅读课本第4页内容,了解化学工业的过去和现状。五、如何学好初中化学? 小结 注意学习化学的方法( 抓好预习、

11、听讲、复习、作业四个环节),重视并做好化学实验。预习指导:做到初步了解重点、难点、画出不懂的问题。听讲:边听、边观察、边思维、边记忆,争取在课堂学会。复习:巩固所学知识。随堂练习:布置作业复习课本1 - 4 页,画出概念和记忆要点板书设计绪言一、 化学是研究什么的?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观察实验的方法: 投影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变化中:物质发生的主要现象,如是否发光、放热、颜色怎样变化、是否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否有气味,有什么颜色的沉淀产生等。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

12、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化学反应)三、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四、 为什么要学习化学?五、 如何学好初中化学?第一单元课 题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 学习目标】1 . 了解什么是化学,认识到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能进一步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2 .对学习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3 .知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4 . 了解化学学科的学习特点,从而为学好化学做充分准备。5 .知道探究性学习是学好化学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6 .绿色化学必将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教学策略】1 .魔术表演。( 1 )魔棒点灯

13、。在酒精灯的灯芯里预先放有少量高镒酸钾, 将玻璃棒预先插在盛有浓硫酸的试管里( 试管里的浓硫酸不要被学生看出来) 。表演时将玻璃棒点在灯芯里的高毓酸钾上,即可产生火焰。( 2 )水 变 “ 牛奶”, “ 牛奶”变水。用吸管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呼出的气体,石灰水变浑,继续吹气,浑浊变清。( 3 )白纸显字。预先在白纸上用酚酸溶液写好“ 奇妙化学,源于生活”八个字,晾干呈无色,将稀氨水贮于小型喷雾器内,表演时,将氨水喷在白纸上即可显现出8个红字。面对学生好奇、兴奋的眼神,教师很自豪地告诉学生,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2 1小组 交 流 “ 你对化学学科的认识”。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推荐组内最好的1

14、个同学到全班交流。 ( 针对不能很好合作的小组,让他们加强合作重要性的体验)3、全班交流(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以下要点。( 1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 )学习化学的要求:认真预习,重视实验。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学会与同学合作与交流。善于思考,敢于提问,积极探究。独立完成作业( 包括书面、手工、调查、研 究 等 作 业 ) 。5 . 要点1 化学的作用学 ) 化 学 ,可以认识物质性质及变化规律,弄清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并且可以控制化学变化,使其向对人类有利的方向发展。例如,懂得了燃烧的原理,就可

15、以使燃烧充分,节约能源,并能有效地防火灭火等。学习化学,可以使人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自然界中的物质,如可以从石油中提炼汽油、煤油、柴油等,从空气中提纯氧气等。学习化学,可以帮助人们研制新的材料,研究新能源,研究生命现象、合理利用资源,防止污染和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增产,促进人体健康等。学习化学,也有利于人们学习和研究其他学科或领域。 要 点2 怎样学好化学学好初中化学,最重要的是要牢固地、系统地、熟悉地掌握好化学基础知识,掌握好基本的实验技能。一部分同学在初学化学时感到有极大的兴趣, 但随着学习的深入会感到 容易懂、记不住、难理解,不会解答问题”,从而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其实学习化学同其他学科的学

16、习一样,只要了解学科的特点,掌握- , 定的学习方法,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要想学好化学,希望同学们注意以下几点:1 .树立信心。要充分认识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化学是中学生必须学好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不能有轻视的思想,更不能有畏难的情绪,应该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 己 定 能学好化学。2 .加强记忆。要学好化学,记忆是关键,初中化学作为起点学科,要认识、了解的新东西太多,如元素符号、元素的化合价、物质的化学式、基本的定义定律等。不能仅满足听懂, 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记忆, 同时通过勤复习、 勤记忆更进一步加深理解。3 .认真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学好化学,必须认真做好实验,

17、仔细观察,并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还要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思考生活中的化学问题。4 .良好的思维习惯。化学学习中,思维习惯很重要,对遇到的现象、问题要善于动脑筋,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学会对知识的概括和总结,逐渐培养自己分析推理能力,找出学习化学的“ 窍门”。在化学解题过程中,更要善于抓突破口,或正推或逆推,或发散性地进行思考,逐步使问题明朗化。5 .学好其他学科。学好化学,除要注意化学的学科特点外,更要注意多学科间的渗透与联系。学好数学、物理、生物等是学好化学的有力保证,当今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要想在化学这门学科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除进行化学实验外,更要利用先进的测试手段,同时通过了

18、解世界上关于环境、生命科学、材料、能源等各方面的知识,开阔视野,从而进步明确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总之,只要同学们能抓住化学学科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多看书、勤记忆,认真做好实验,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要学好化学必须做到以下“ 六个字”。动脑思考、反思。动口提问、交流、解答。动手实验操作、探究、验证。板书设计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 题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 .什么是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2 . 化学与人类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3 .化学学习方法。“ 六个字”动脑一一思考: 反思。动口提问、交流、解答。动手实验操作、探究、验证。怎

19、 样 阅读化学课本在刚开始学习化学时, 就要培养自己阅读课本的习惯和能力。不能只是不会做作业时,才去阅读有关的课文。应该是先阅读课文,然后再去做作业。阅读课本的目的是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初中阶段各学科都是打基础的阶段,化学也不例外。今后,同学们走向社会,在知识海洋里探索,要靠自己学习,自己钻研,自己涉猎知识、增长才干。因此,学习各学科,包括化学在内,都应该学会阅读课本。化学课本的内容包括文字叙述、化学用语和图画等部分。同学一般比较重视阅读文字部分,这是正确的。但不能忽略化学用语和图画等部分。阅读化学用语时,应该记住并领会它们所代表的意义和说明的问题。阅读图画时,如阅读实验装置图,应该联想到实物

20、原形、名称及用途,达到形、名、图三位一体。实验装置结合化学用语在头脑里应形成生动的实验情景,唤起对实验现象清晰的回忆。阅读课本要讲究方法, 初学时应该接受老师的指导,参考老师的自学提纲或自学问题。了解阅读重点和要解决的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课本,容易抓住关键性问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阅读时, 一般内容应该通读, 重要内容应该精读。通读的部分, 要正确理解其内容,能用自己的语言有条理地复述、归纳、 概括出课文的大意。 精读的内容主要是化学概念、理论等难度较大的部分,对这些部分不能只停留在字面上的认识,应该认真思考,提出疑问,从有疑到释疑。阅读时对关键的字、词、句不仅要读几遍,还 要 “ 咬文

21、嚼字 仔细推敲,达到理解、掌握的目的。阅读课本要根据学习要求与识记相结合。需要记忆的内容,应该在阅读过程中,仃意识地识记( 如化学用语、 基本概念),不能等到考前突击记忆。需要识记的内容和要求,应该听从教师的指导,明确所要识记的内容的价值,以增强记忆的自觉性,并且埴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阅读课本应该记阅读笔记,写阅读小结。对笔记或小结的要求,应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灵活掌握,不必强求一律。根据自己的情况,笔记可以写成有自己特色的纲要式、对比式、记录式等。课前记笔记,有助于抓住重点,理清脉络;课后作小结,能起到及时复习和使零散知识系统化的作用。记阅读笔记,写阅读小结,开始是较难的,应该通过练

22、习逐步掌握要领。先从一堂课、 节课文写起,渐渐扩大到对全章、全单元进行总结。坚持这样做,就能从中认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书读活,真正学有所得,提高自学能力。 怎样做好化学实验如果你在实验前对实验的内容、 操作方法以及有关仪器、 药品的性能有充分的了解,并能严格按照操作步骤,你的实验就能取得成功,并能从中得到化学知识和无穷乐趣;如果你准备不充分,粗心大意,那就可能失败,甚至发生事故。忘样才能做好实验呢?一、注意安全1 . 注意化学药品的毒性和腐蚀性。使用药品要做到 三不: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更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浓酸、浓碱都是属于强腐蚀药品,使用时必须特别小心

23、,防止沾到皮肤上或溅到衣服上,如呆不慎将酸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 如果是没硫酸,必须迅速用布擦拭,然后再用水冲洗 ),再 用 3% 5%的碳酸氢钠溶液来冲洗;如果不慎将碱液溅到皮肤上,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2 . 注意操作时的安全。在实验中如有易燃、易爆的操作,应该采取安全措施。任何实验容器口都不要对着操作者和观看者。进行有毒气体的实验时, 应在通风的地方进行,实验用药量要少,时间要短,有毒残渣要妥善处理。二、手脑并用做化学实验前一定要明确实验目的、步骤,避免盲目性。每次实验结束都要认真总结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要注重对实验进行改进,提高实验的效果。如能否使用更简单

24、的仪器、更价廉易得的药品,能否在操作上更安全可靠,能否使实验现象更明显、结果更准确等。 怎样掌握化学实验现象的规律观察实验现象主要是指用眼看、鼻闻、耳听、手感等方式得到实验的现象。记忆实验现象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如果能找到实验现象存在的规律,则可化难为易。我们可以根据反应条件的不同将化学实验大致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物质燃烧实验;第二种是加热固体物质实验;第三种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实验。这三类实验的现象存在的规律:1 .物质燃烧实验都有三个明显的现象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了一种或几种不同于反应物( 指物质的色、态、味)的产物;固体直接燃烧则发出一定颜色和强度的光;气体或固、液体转变成气体再燃烧则发

25、出一定颜色和强度的火焰。 ( 描述物质的燃烧现象,一般:一光、二热、三生成。)例如,镁条燃烧的现象是: 发出耀眼的白光; 放出大量的热; 生成一种白色固体。再如,硫 磺 燃 烧 ( 在氧气中)的现象是: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的火焰( 硫磺受热先熔化再汽化最后才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2 .加热固体物质的实验现象主要包括物质的状态颜色、质量变化及产物中是否有水和气体产生例如,加热碳酸氢钱的现象:有一股刺激性的气味产生;试管壁上有水珠生成;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试管内的白色固体逐渐消失。3 . 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实验现象主要包括反应物( 固态)的质量和颜色变化

26、及溶液中是否有沉淀( 包括沉淀颜色)和气泡产生,例如,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现象是有蓝色沉淀产生。4 .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注意事项( 1)要注重对本质现象的观察。本质现象就是以提示事物本质特征的现象。如铝带在空气中燃烧时“ 生成白色团体”是本质现象,因为由此现象可正确理解化学变化这个概念,而 发 出 “ 耀眼的白光”则是非本质现象。因此,观察实验现象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主要的观察对象。( 2)要正确描述实验现象。不能以结论代替现象。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是“ 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而不能用结论“ 生成四氧化三铁”代 替 “ 生成黑色固体”。 要 明 确

27、“ 光 ”和 “ 火焰”、 “ 烟 ”和 “ 雾 ”等的区别,不能相互替代。课 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程类型】活动课: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教学目的】1、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3、通过探究,使学生体会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1、激趣2、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主动发现实验现象;学会表述实验现象。【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环节】提出课题一师生讨论一确定方案一实验探究一交流

28、反馈填写报告【 教学策略】本课题第一次出现“ 活动与探究”,是学生进行化学探究的开端。第一个探究活动教师可先演示,学生模仿;第二个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完成。【 课前准备】蜡烛、火柴、烧杯、玻璃导管、白 纸 ( 稍微硬些的)、澄清的石灰水【 学生活动设计】1、对课题涉及的知识方面的疑点提出质疑;2、每二人一组点燃蜡烛进行实验探究并记录;3、在教师的参与下进行生生交流;4、在教师引导下思考、分析,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世界是物质的,化学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化学实验是研究物质的重要手段。同学们,你做过蜡烛燃烧这个实验吗?你仔细观察过燃烧的蜡烛吗?如果用化学的眼光去观察

29、,你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学生阅读P 7 ”活动与探究” 学生讨论1、燃烧时可能发生哪几种变化?2、你猜想蜡烛会有哪些性质?3、你想通过什么实验手段来证实它们?4、你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向老师咨询? 学生质疑 ( 可能问到的问题)1、石蜡是一种什么物质? 2、蜡烛怎么会有各种颜色? 3、蜡烛是怎么制成的? 4、烛芯仅是纯棉线吗? 5、为什么点燃烛芯就能引燃蜡烛? 6、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是因为它都变成蜡油了吗? 7、蜡烛燃烧有时冒黑烟是怎么回事? 8、蜡烛燃烧时是固体赠燃烧还是蜡油燃烧还是有其他情况? 9、蜡烛燃烧时,火焰为什么越来越高? 10、吹灭蜡烛时为什么会闻到很难闻的气味? 教师答疑 ( 边

30、答疑边为后面的实验探究设下埋伏,凡是通过实验探究能得到答案的暂不作答) 学生活动试述实验探究的主要步骤及其目的。 教师指导实验步骤和观察要点: ( 电脑画面提示)1、取一支赠烛,观察其颜色、状态、气味、手感;用小刀切下一片蜡烛,将其放入水中,观察它是否溶解、是否下沉;2、用火柴点燃一支新蜡烛:( 1)观察蜡烛外部形态的变化,例如烛芯被点燃后大约几秒钟蜡烛熔化;周围气流稳定时: 不稳定时烛火及蜡烛的外型变化;蜡烛周围温度的变化等;( 2 )( 如 图1 )观察蜡烛的火焰有无明显的层次,其颜色、亮度、温度有无明显 差 异 ( 可选用火柴梗或稍硬的白纸测试);图1( 3 )( 如 图2 )将冷而干燥

31、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其内壁;然后将其迅速翻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石灰水是否有变化;3、吹灭蜡烛,观察;4、熄灭蜡烛时,试用火柴点燃白烟,看看会给你带来什么惊喜?5、 ( 拓展实验) ( 如 图3 )小心地往烛焰里插一根玻璃导管,你会发现什么?用火柴在导管的另一端点燃,你又会发现什么?图3 实验探究学生每二人一组,边实验、边记录、边思考;教师巡视,指导、答疑。 交流反馈学生代表表述探究过程和结果( 现象和结论)。 反思与补充通过交流,学生取长补短。 总结与评价略( 学生填写探究报告)【 课后附记】1、课前布置学生在家观察蜡烛的燃烧非常必要,否则课上时间太紧;2、学生可以自

32、愿结组,这样利于配合;3、限于时间,学生提问前教师要限定范围,以避免跑题;4、每组可以配备小试管夹或者带铁夹的铁架台,用来固定导管,以免学生操作时烫手。课 题3走 进 化 学 实 验 室【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 ) 了解化学实验对探究的重要性及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2 )认识化学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实验的注意事项。( 3 ) 了解常用仪器的名称、使用范围。( 4 )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了解操作要求。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参观化学实验室,了解实验室规则、仪器名称。( 2 )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并学会一些实验基本操作技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3、 1 )注重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2 )通过对化学家们研究过程的了解产生探究的欲望。( 3 )通过本节的动手实验、实践获得乐趣,真正体会严谨的科学态度、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重点】仪器的识记。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滴管的使用、加热试管里的液体药品。【 难点】滴管的使用。【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教材内容,课余时间分组参观实验室、仪器室、药品室,了解实验室实验规则、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药品的贮存教师:准备实验所用仪器、药品及多媒体课件【 实验仪器及药品】试管、保子、药匙、量筒、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大理石、碳酸钠、稀盐酸、硝酸银溶液

34、、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教学设计】学习课题: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师活动:展示化学家的实验室图片,介绍科学家取得的成功与无数的实验是分不开,让学生知道实验的重要性。学生活动:观看、思考。你已经知道什么?播放违规实验造成的实验事故的课件或实物表演,使学生认识安全实验的重要性。观看课件、演示实验:( 交流与讨论):参观实验室后,对实验室的实验规则、仪器、药品的认识,形成认识【 课 题1 固体药品的取用:( 展示药品):大理石、碳酸钠( 提出问题):1、将大理石放入试管内而不打破试管底,应如何操作?应用什么仪器取用?2、如何将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内而不沾在试管壁上?应使用什么仪器?注意指导学生,注重

35、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让学生互教互学,鼓励学生大胆动手实验,学会分析实验成与败的原因。观察药品,关注药品的性质阅读教材P 1 4 T 5 ,交流、讨论,得出正确的操作方法。( 实验探究)1、用镒子夹取一块大理石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2、用药匙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交流与讨论)对实验成败进行总结。【 课 题2】液体药品的取用展示药品:稀盐酸( 提出问题):1、回忆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将一种饮料从瓶子倒到杯子中而不滴洒?2、如何将稀盐酸倒入试管内?( 练习与实践):1、细口瓶的瓶塞为什么要倒放在桌子上?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 ?应快速倒

36、还是缓慢地倒?2、细口瓶倾倒时,为什么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倾倒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观察药品( 联想与启示):回忆日常生活经验, 交流与讨论, 结合教材P15液体的倾倒, 得出液体取用的方法。( 实验探究)1、将少量稀盐酸侄于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交流与讨论)交流、讨论,形成认识,对实验成败进行总结,完成练习)【 课题3】量筒的使用( 提出问题):1、回忆初二物理学过的知识,如何使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体积?2、量筒量取液体时,为什么要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采用仰视或俯视,将会对读数产生什么影响?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并对老师提出的问

37、题进行讨论,( 实验探究):1、用 10毫升的量筒量取2 毫升的稀盐酸。2、筒量取液体时,仰视或俯视,对读数产生影响。3、将量好的稀盐酸倒入放有大理石的试管中,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 交流实验结果)【 课题4】滴管的使用( 提出问题)1、少量的液体应使用什么仪器?2、用胶头滴管应注意什么事项?注意指导学生实验规范。阅读教材P16滴管的使用,思考、讨论。( 实验探究)1、滴管向盛有碳酸钠粉末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2、滴管向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并记录发生的现象。( 交流、总结)【 课题5】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 2)给物质的加热( 提出问题)1、确

38、使用酒精灯应注意实验事项是什么? ?2、精灯的火焰各部分颜色为什么不同?3、怎样熄灭酒精灯?( 提出问题)1、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能否将试管口对着人,为什么?2、果试管外壁有水的话,能否直接加热,为什么?3、将液体加热到沸腾的试管,能否立即用冷水冲?为什么?4、如何给试管里的液体进行预热?阅读教材P16T7酒精灯的使用,思考、回答。( 实验探究)点燃酒精灯,观察火焰的分层,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2秒后取出,观察发生的变化,记录现象,分析原因。学生联想生活中见到的现象:1、开水时,水装得过多,沸腾时水会溢出。2、过热开水的玻璃杯马上放入冷水中,杯子很容易破裂。思考、交流、讨论、归纳

39、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实验探究)1、三支试管,各 加 入3毫升的水,分别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3厘米、灯芯、外焰上加热,记录加热的水沸腾分别所需的时间。2、用量筒取2毫升的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用滴管滴入硫酸铜溶液,观察、记录现象,再加热试管里的液体,观察现象。【 课 题6】洗涤仪器( 提出问题)做过实验的仪器为什么要洗涤?如何洗涤试管?阅读教材P1819后,交流、总结。( 实验探究)将实验中所用的试管、量筒等洗干净,并整理实验桌和实验室。学完本节你应该知道什么?思考、总结。【 布置作业】1、面作业:素质教育学案:P6-122、庭小实验:利用家中的杯子、瓶子、筷子、匙、食盐、冰糖、水、吸管、盆子等

40、,进行固体取用、液体倾倒、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操作练习。学生完成作业。第二单元课 题1 空气【 知识要点】空气是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通过平时的感受和本课题的演示实验了解空气的组成,培养观察与分析能力;通过对空气污染的介绍,培养环保意识。 要 点1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规定通过实验判断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是本课题的重点,通过过量红磷在燃烧匙中燃烧,观察钟罩内水面上升的体积,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总体积的1 /5。1 .反应现象:生成白烟;放热;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了约1 /5体积。2 .会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注意:由于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固体小颗粒,现象应该描述为白烟,而不是

41、白雾 ( 指液体小液滴)。讨论: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它能支持燃烧吗?它能溶于水吗?氮气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溶于水。 要 点2 空气的组成空气是一种混合物,一般来说它的成分比较固定。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7 8 % ,氧 气2 1 % ,稀有气体0 . 9 4 % ,二氧化碳0 . 0 3 % ,其他气体和杂质0 . 0 3 %。可见空气的成分以氮气、氧气为主,其中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4 / 5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 的1 / 5。 要 点3 纯净物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如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都是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如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

42、、二氧化碳等多种成分组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讨论:冰水共存体属于混合物,还是纯净物?冰水共存体虽然是冰和水混合在一起,但是它们都属于同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要点4 氧气的用途主要是供给呼吸( 医疗急救、登山、潜水、航空)和支持燃烧( 炼钢、气焊、化工生产、宇宙航行)。这些用途一般都是利用氧气易于跟其他物质起反应并放出热量的性质。 要 点5 氮气的性质和用途氮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熔点和沸点都很低的气体,不能支持燃烧,性质不活泼。 要 点6 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稀有气体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曾被称做“ 惰性气体”。稀有气体的用途有:

43、( 1 )作为保护气:焊接金属时用来隔绝空气;灯泡中充稀有气体使灯泡耐用;( 2 )制成多种电光源,如航标灯、强照明灯、霓红灯等;( 3 )用于激光技术或医疗麻醉。 要 点7 空气的污染1 .污染源:化石 燃 料 ( 煤和石油)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2 .污染物:主要是粉尘和气体。从世界范围看,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学习目标】1、步知道怎么收集资料,知道调查与研究的一般方法,能够关注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2 .知道什么是物理性质;什么是混合物、纯净物。3 .知道空气的组成,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要防止空气污染【 教

44、学策略】本课题应采用实验导学、组织讨论、指导阅读等方式进行教学。1 .演 示 “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在实验中不断向学生提问,设置悬念让学生思考或提出假设。例如:盛放红磷的集气瓶内,除 了 水 ( 水的作用:因 为P 2 Q 5易溶于水,可以使实验现象更接近理论值),还有什么? ( 必须把集气瓶内的空气先五等分,作好标记)将红磷点燃后放到集气瓶里,见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 注意烟、雾的区别) 猜想把止水夹打开后会有什么现象?为什么?若剩余气体是氮气,且氮气是“ 不能维持生命”的气体,同学们可以用什么假设来 说 明 呢 ( 可以在剩余气体中放一只飞虫,飞虫不久会死亡)?追问

45、:上述实验不仅知道N 2不能维持生命,还可以知道N ?的什么性质( 难溶于水)?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可以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吗?学生课前已做过预习,想一想教师今天做的这个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是受谁的启发而做的呢( 具体研究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2 .在实验基础上,归纳小结空气的成分,介绍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概念,介绍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3 .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物理性质的概念。4 .指导学生阅读图画资料应注意的事项。在阅读图2 - 8、图2 - 9及相关资料后,组织学生讨论,帮助学生形成保护空气的意识,并使学生知道污染指数与分级标准的

46、关系。【 开放探究】1 .结合平时观察到的情况,试描述水的物理性质。2 .为什么磷常用来做军事中烟幕弹的原料?3 .列举两种在生活中常见的混合物,试说出它们分别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 1 )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 2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o4 .列举一丽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5 .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在包装食品时可以采用真空包装或充人保护气的方法,对于一些易碎的食品, 常 常 充 入 氮 气 以 防 腐 的 原 因 是6 .如果把自然界水里溶解的气

47、体收集起来,分析的结果是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2 1 % ,氮气的体积分数小于7 8 %。 此现象设明 07 .山西省煤炭资源十分丰富,至今煤仍是山西省工业和民用的主要燃料。煤的大量燃烧使山西省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质量严重下降,给农业生产及人民健康造成极大危害。你认为煤燃烧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是( 至少写出三种)。( 2 0 0 0年山西中考)8 .已知: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镁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 固体),能否用镁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简要说明理由。9 .田径运动会上,发令枪所用的原料之一是红磷。你认为运动员开始起跑的依据应该是_ _ _ _; 记时员开始按表的依据应该是; 请 简

48、 要 说 明 原 因1 0 .调查了解你所居住的地区的空气是否受到污染,受污染程度如何,污染源、污染物分别是什么?并讨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治空气污染?【 能力提高】1 .下列氧气的用途是利用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并放出热量的性质的是( ) 气 焊 动 植 物 呼 吸 医 疗 潜 水 宇 航A . B . C . D . 2 .在治理北京的大气和水污染的措施中,不 可 行 的 是 ( )A .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B. 公共汽车改用清洁燃料车C .禁止使用含硫高的劣质煤 D .禁止排放未经处理的废水3 . 今年春季沙尘暴频繁侵袭我国北方地区, 会造成空气中下列哪种有害成分的增加( )A .二氧 化

49、 硫B .二氧 化 碳C .可 吸 入 颗 粒D . 一氧化碳4 .在中央电视台发布的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中可看到,造成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下列对其形成主要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 .环境绿化不好,粉尘随风飘扬 B .生活和生产中燃烧煤炭C .工业生产排放废水 D .机动车排放尾气5 . 1 9 9 9年北京市政府开始采取措施,强制各用煤单位使用低硫优质煤,主要是为了防止下列哪种气体对空气造成污染( )A . 一氧 化 碳B .二氧化碳 C .二氧 化 氮D .二氧化硫6 .拉瓦锡为了研究空气的成分,曾把汞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得到了红色粉末氧化汞,又把这一种红色粉末

50、加热,得到了汞和氧气。写出上述两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7 .人人都应关心和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为监测空气质量,江苏省淮安市建立了 “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日报制 ”,日报:总悬浮颗粒( 粉尘)、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三项指标。其中,超标,主要是大规模不规范的城市建设造成的;超标,主要是煤的燃烧造成的;超标,主要是大量汽车、助力车等排放的尾气造成的。8 .成年人每分钟大约吸入氧气8 L,大约需要空气_ _ _L,在这些空气中氮气约为L o【 达标测评】L按体积计算,空 气 中 含 量 最 多 的 气 体 是,它大约占空气体积的百分比是; 含 量 居 第 二 位 的 气 体 是 , 它 大 约 占 空 气

51、体 积 的 百 分 比 是2 .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以分为 和 两大类。从世界范围看,排 放 到 空 气 中 的 气 体 污 染 物 较 多 的 是 、_ _ _ _ _ _ _ 、等。3 . 物质的物理性质一般指 _、状态、. 、熔点、. 、密度、和溶解性等。4.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蒸 储 水B .雪 碧 饮 料C .河水 D .新鲜空气5. 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量最多气体是()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氮气 D .稀有气体6. 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A . 4 : 1 B . 5 : 1 C , 1 : 5 D . 1 : 47 . 澄清石

52、灰水长期敞口放在空气中会变浑浊,这是因为空气中含有(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氮气 D . 一氧化碳8 . 最早通过实验测定出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A .瑞典的舍勒 B .英国的汤姆生 C .法 国 的 拉 瓦 锡D .意大利的阿伏加德罗9 . 在下图公共标志中,与保护环境有关的是()A . B . C . D . 还我一片蓝天洁净的空气是生命的要素。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的发展,蓝天白云正受着烟尘、毒气的侵蚀,人们的健康生活,生灵万物的正常繁衍也面临着大气污浊这个恶魔的威胁。大气的污染源有自然和人为两种。自然污染源主要来自火山爆发、森林火灾和地震产生的烟尘、硫氧化物和氮氧化

53、物等。人为污染源则是来自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人类的活动,特别是工业和交通运输。对人类威胁较大,影响范围较广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煤粉尘、二氧 化 硫 ( 化学符号为SO ?)、一氧 化 碳 ( 化学符号为CO)、二氧 化 氮 ( 化学符号为N O ?)等。细小的煤粉尘可以进入到肺细胞而沉积,并可能通过血液送往全身。粉尘粒子表面还会携带有毒物质进入人体,使人患慢性气管炎、肺气肿、肺癌等。SO?被氧化后往往与水气结合变成硫酸烟雾,具有极强的腐蚀性。工业和汽车排放的CO是无色无味的剧毒气体,数量大、累积性强,而且它们排出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经太阳紫外线照射后生成- 种有毒的光化学烟

54、雾。烟雾可以让人眼睛红肿、呼吸困难、植物枯死,橡胶制品变得失去弹性而龟裂。近年来,由于超音速喷气飞机的大量使用,将含有N0?的尾气排放到平流层中,加上人类使用冷冻剂、消毒剂、起泡剂和灭火剂等化学制品时,排放到大气中大量的氟氯煌等气体,使臭氧层遭到破坏。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它是一切生命的保护层。目前,由于它的变薄,在南极上空已经发现了臭氧层“ 空洞”,为此,全世界每年死于皮肤癌的大约有10万人,患白内障的病人也日益增多。减少污染,净化空气, “ 还我一片蓝天”,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各国纷纷建立具有权威性的国家环境保护机构,制定环境保护法律

55、和进行庞大的治理投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关爱地球,关爱自然,关爱生命,让天空更蓝!课 题2 氧 气 (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1 .氧气的物理性质2 .氧气的化学性质3 .氧气的用途-)能力训练点:1 .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2 .通过对实验现象及结论的分析,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能力3 .初步建立起研究物质的一般方法和合理顺序,学习沿着知识的内在脉络进行学习的初步方法( 三 )德育渗透点:1 .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进取精神2 .培养学生通过

56、实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3 .对学生进行“ 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辨证规律教育。【 教学重点】对氧气化学性质的探究【 教学难点】1 .在 实验过程中捕捉有价值的信息2 . 依据实验结果,通过比较和分析,归纳氧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师生讨论【 教具准备】1 .实验用品:蜡烛、红磷、木炭、硫粉、细铁丝、铝 箔 集 气 瓶 ( 内盛氧气)、燃烧匙、酒精灯、火柴、药匙、镣子、烧杯2 .电脑多媒体教学设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游戏:请在我的描述中抢答。( 1 )它是一种气体,我们每天都接触,它无色、无味,化学性质很稳定,可以用做保护气,它约占空气

57、体积的7 8 %。( 2 )它也是一种气体,我们看不见、抓不着、闻不到,但是谁也离不开它,它约占 2 1 %。叙述: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讲述 认识物质通常是由表及里,先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再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然后得知该物质的用途。 播放短片 氧气的物理性质。提示学生捕捉有关氧气物理性质的信息,例如色、味、态、密度、溶解性等 学生归纳 氧气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氧气在通常状况下:在1 0 1千帕,- 1 8 3 C时变为, - 2 1 8 C时变为 过渡 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呢? 演示实验2 2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 提问( 1 )现

58、象( 2 )结论 演示实验2 - 3 硫在氧气中燃烧 提示1 . 观 察 要 点 :( 1 )硫的颜色、状态;( 2 )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生的现象;( 3 )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生的现象。2 .硫燃烧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硫 提问( 1 )现象;( 2 )结论 演示实验2 4 铝箔的燃烧 学生观察( 1 )铝箔的形态 ( 2 )铝箔燃烧时发生的现象 提问( 1 )、现象;( 2 )结论;( 3 )为什么预先在集气瓶底先放一些细沙? 议一议 为什么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燃烧剧烈? 提问 过渡 以上对氧气化学性质的研究是否具有普遍性呢? 学生实验探究蜡烛、红磷、木炭、细铁丝与氧气的反应;填写探究报

59、告。 小结 通过展示和交流学生的探究报告,小结氧气的化学性质。 过渡1 学生介绍氧气的用途( 课前查找的资料,文字和图片)( 1 )氧气的用途:( 2 )液氧炸药:( 3 )地球上的氧气会用完吗? 拓展( 学生用课前查找的资料介绍)( 1 )氧气的兄弟臭氧( 2 )科学家合成新型氧分子( 3 )氧气可压缩成红色晶体 总结 布置作业以 “ 氧气”为主题,写一篇科普小短文。 参考题目: 氧气的自述、 氧气小传 板书设计(物理性质:色、态、味、密度、溶解性等S + 0卢 郎AI 4以 丝 川4C +。 产 8、p + 6 3脸R + 0* 差石 靖 + 帆 以 嗝5 + 卜疗、潜水、登山、航天I支持

60、燃烧:富氧炼钢、气焊、液氧炸药【 实例分析】 例1 下列变化中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 .湿衣服经风吹后变干B .磨 制 石 器C .用 麻 织 布D .煤燃烧【 分析】判断化学变化的关键是看变化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A、B、C三项在变化后均没有新物质生成,而D项在反应后生成了新物质,故D属于化学变化。答案:D【 例2】氢气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无 色 无 味B .密 度 比 空 气 小C .能 燃 烧D .难溶于水【 分析】判断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关键是看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A、B、D三项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故都属于物理性质。C项性质需要通过

61、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故属于化学性质。答案:C【 例3】在铝箔燃烧实验中,最能说明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A .铝 箔 变 小B .放 出 大 量 的 热C .发 出 耀 眼 的 强 光D .生成白色固体【 分析】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变化过程中伴随着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可以帮助判断化学变化是否发生,但不能说明化学变化一定发生。 铝箔燃烧后生成了白色新物质氧化铝,是判断铝箔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答案:Di例4】把某种金属用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到该金属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热量,本身熔化成银白色的小圆球,浮在水面上。根据以上叙述,

62、推断该金属的物理性质有:1 .硬度; 2 .熔点; 3 .密度; 4 .颜色_ _ _ _ _ _ _ _ _ _ _ _o【 分析】 编答本题宓须认真分析题目所提供的信息, 从而进行归纳、 推理得出正确答案。作 为 “ 金属”能 够 “ 用小刀轻轻切下”,说明该金属硬度小;“ 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使金属熔化成银白色的小圆球”,说明该金属熔点低 ,以及金属颜色一一银白色;浮在水面上,说明该金属密度比水小。答案:1.小2.低3.小 ( 或比水小)4. 银白色【 例5 有关氧气化学性质的描述中,不 正确的是( )A. 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B .氧 气 能 供 给 呼 吸C .氧 气 能 支 持 燃

63、 烧D .氧气具有氧化性【 分析】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氧气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答案:A【 例6】四个集气瓶中分别充满了空气、氮气、二氧化碳和氧气,试用简单的方法加以鉴别。【 分析】此类题型属于物质的鉴别题,解题的原则是:找出题目所给物质中有特性的物质,依据其特性作为解题的突破口。依次鉴别;现象明显,可信度高;步骤简捷明了:操作方便可行;叙述要明朗清晰,按操作现象结论的程序论述。本题中,氧气的助燃性是其特性,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或使燃烧的木条燃烧更旺;而其中的二氧化碳、氮气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二氧化碳的特性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64、浊,而氮气不具备这一性质。答案:分别用燃烧的木条伸入四个集气瓶中,能便木条燃烧更旺的气体氧气;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或氮气;木条燃烧没有明显变化的那瓶气体是空气;向盛有木条熄灭的两个集气瓶中分别倒入澄清石灰水,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氮气。【 达标测评】1 .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_ _ _ _ 色_ _ _ _ _ _ 味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的密度_ _ _ _ _ _,_ 溶 于 水 。在一定条件下,可液化成 色液体或固化成 色固体。2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 活泼的气体,具有,是一种常见的3. 化 合反应_ _ _ _ _ _ _(

65、 填 “ 一定”或 “ 不一定”,下同)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是化合反应。4. 根据实验情况,填写下表与 氧 气反应 的 物质与 氧 气反应 的 条件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反应后生成物质的名称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硫磺红磷铝箔5 .以下对氧气性质的描述,错 误 的 是 ( )A .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 .氧气极易溶于水C .氧气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液体或固体 D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6 .氧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密 度 比 空 气 大B .能支持燃烧 C .不易溶于水 D .无色无味7 .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A .氧 气 B .空 气 C

66、 .二氧 化 碳 D .水蒸气8 . 下列物质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反应,集气瓶底要预先留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是( )A .木 炭 B .红 磷 C .铝 箔 D .硫磺9 .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变为淡蓝色液体B .汽 油 挥 发 C .气体受热体积膨胀D .铝箔燃烧10 . 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钢 铁 生 锈 B . 食 物 腐 烂 C .冰 雪 融 化 D . 白磷自燃11 . 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 色 B .沸 点 C.硬 度 D .可燃性氧气的用途1 . 冶金工业:在炼钢过程中吹以高纯度氧气,氧便和碳及磷、硫

67、、硅等起氧化反应,这不但降低了钢的含碳量,还有利于清除磷、硫、硅等杂质。而且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足以维持炼钢过程所需的温度,因此,吹氧不但缩短了冶炼时间,同时提高了钢的质量。高炉炼铁时,提高鼓风中的氧浓度可以降焦比,提高产量。在有色金属冶炼中,采用富氧也可以缩短冶炼时间提高产量。2 . 化学工业:在生产合成氨时,氧气主要用于原料气的氧化,例如,重油的高温裂化,以及煤粉的气化等,以强化工艺过程,提高化肥产量。3 . 国防工业:液氧是现代火箭最好的助燃剂,在超音速飞机中也需要液氧作氧化剂,可燃物质浸渍液氧后具有强烈的爆炸性,可制作液氧炸药。此外氧气在金属切割及焊接等方面也有着广泛的用途。火力十足的

68、液氧液态氧是火箭发动机的一种氧化剂, 当燃料燃烧时产生的巨大推动力使火箭拔地而起。液态燃料火箭在核推进器研制完成之前, 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土星阿波罗运载火箭的总载重量约为3000 t , 其 中 2 0 0 0 t以上是液态氧。宇航工业消耗的大部分液态氧主要用于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和试验上,每天的用量已超过1000液态炸药也广泛应用于露天爆破工程。它的主要优点在于原料来源广、价格低,可以就地取材,节省运输,现用现制。只需将多孔的易燃物质如木炭、木屑、稻草、棉花等,浸泡在液氧中,就可制成液氧炸药,然后用电火花引爆。尽管液氧易失效,可能给工作带来不便,但是它不像一般的硝镂和黑火药,只要点火未爆炸就时

69、刻具有危险性。如果液氧炸药因故未爆,15分钟后由于液氧已经挥发即可解除警报,这样就减少了危险性。液氧炸药液氧炸药就是液态氧化剂混合炸药。将装有碳粉、木屑等可燃剂的药包或药筒,浸入到液态氧中制得的混合炸药。1895年由德国人C . 林德发明。由于液态氧在常温下挥发很快,这种炸药的寿命很短,一 般 为 15 20分钟。因此,必须在使用前临时浸制。二次大战前,由于硝酸盐短缺,这种炸药曾被广泛使用。后来有了合成氨,硝酸盐可以廉价大量供应了,使用液氧炸药就不多了,到了 20世 纪 60年代末已基本上停止使用。课 题3 制取氧气【 学习目标】1 .能用比较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2 .认识催化剂与分解

70、反应的概念。3 . 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一般要研究的内容:原料选择,反应原理,装置,操作步骤,装置及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气密性检查方法,气体验满及鉴定方法【 教学策略】本课题要重点训练学生的一些基本操作。由于在本课题中集中了一些基本操作,而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很差,因此,教师要示范、与学生讨论一些基本操作的要点和要求。1 .演示实验的改进在加热过氧化氢( 双氧水)的实验中,由于5%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时,有大量的水蒸气和少量的氧气共同逸出,带火星的木条比较难复燃。 所以该实验可以改用以下两种方案进行:试管口加1个带有干燥管的装置。在5%过氧化氢溶液中滴加1滴氢氧化钠溶液。在用二氧化镒做催化剂分解过氧化

71、氢的实验中, 只须加绿豆体积大的M nOa粉末,不要像书中图示那样多,否则反应会很剧烈,难以控制。2 . 生在做实验前,先组织学生讨论、示范演示等活动,使学生知道基本操作的原理,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实验。3 .用归纳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催化剂的概念。用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分解反应的概念化学反应中的“ 润滑油” 一一催化剂人类很早就利用催化剂为自己服务了, 尽管他们根本不了解它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古代练金士把硫磺和硝石放在一起来制备硫酸,其中硝石就是催化剂。把酒曲加到粮食中酿酒和制醋,酒曲就是一种催化剂。到了十九世纪,德国化学家奥斯瓦尔德对催化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首次阐明了它的本质。他

72、发现蔗糖在水溶液中能够发生水解反应,转变为葡萄糖和果糖,但是这种转化过程非常缓慢。可是在蔗糖中加入硫酸,蔗糖就很快转变成葡萄糖和果糖。类似的反应还有很多。奥斯瓦尔德还注意到在反应后,硫酸依然保持不变。这不禁让他想到了工厂的机器,当机器转动时,为减少机器摩擦常加一些润滑油。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 但却成了机器运转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像这些能够加快化学反应的物质一样,他称这些物质为催化剂。催化剂有专一性,也就是说某一催化剂只对某个特定的反应起作用。比如说生产化肥时,只有在铁作为催化剂时,氮气和氢气才能生成氨。有时候,化学家为了寻找到一种合适的催化剂,往往要耗费很多心血。催化

73、剂的种类繁多, 其中酶就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 酶是一种酵素, 像烤面包、发酵葡萄汁的酵母菌,使牛奶变酸的乳酸菌等等。此外,在人体中一刻也离不开以酶为催化剂的化学反应。酶在化工生产领域中用途极广,有的反应用一般的无机物作为催化剂,往往需要高温和高压,如果换成酶在常温常压下即可反应,既经济又方便。对于催化剂,还有许多谜还未解开,有待于人类进一步探索。第三单元课 题1 水的组成【 学习目标】1. 认识水的组成。2 . 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3 .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策略】水的电解实验需要教师边演示、边讲解,介绍实验装置的名称、指导观察与学习操作技能、演示好0八H 2的检

74、验方法。1 .在分析水通电分解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时一,介绍化学式书写并导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再举例识别单质、化合物。在识别过程中了解两者的区别与联系。2 .两份资料的处理:经学生阅读分别说明:生物体内含水多,其作用是调节温度适应环境;成功的科学探究需要正确理念的引导,以及实验基础上的分析和归纳。3 .当堂完成一个讨论、四个习题。【 关于水的电解实验】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不仅江、河 、湖 、海中含有大量水,而且,大气中、动植物体内也含有许多水。没有水,也就没有生物界,水是一切生物的生存、发展所必需的。人类探索水的组成历史悠久,但 直 到1 8世纪末,拉瓦锡才在前人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

75、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的研究, 确认水不是一种元素。 那么水到底是什么样的物质,它的组成到底如何呢?请认真分析和观察电解水实验,体会如何得出正确答案的。实验名称:水的电解实验实验现象:电极上有气泡,一段时间后试管1和试管2中所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1 : 2。气体检验:等收集较多气体后,设法从水槽中取出试管( 应堵住试管口) 进行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试管1中的气体,发现它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试管2中的气体移近火焰时,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这是氢气。实验结论: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这说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76、 说明】1 .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有时可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2 .电解水所用电源为直流电。3 .有时收集到气体量较少时,当检验试管2中的气体时,可能只发出爆呜声,而看不到淡蓝色火焰。4 .氢气是一种无色、无臭,难溶于水,密度非常小的气体,混有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讨论】理论上与正、负两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的气体体积比应是1 : 2 ,但在实验操作中两试管汇集的气体体积比往往小于1 : 2。这是为什么?氧气在水中溶解性比氢气稍大。氧气氧化性很强,有时在电极上就与电极发生了氧化反应。【 思考】混有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那么在你使用氢气,尤其是点燃氢气

77、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具体应怎样做?使用氢气时,要注意安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纯度。具体做法是: 用一小试管,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 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就说明氢气不纯,如果声音很小,就说明氢气较纯。思考:在水的电解实验里,有新物质生成吗?水发生了什么变化?有 新 物 质 比 和 生 成 ,所以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开放探究】1.氢气作为新能源普遍被人们看好。它有许多其他燃料所不及的优点。石油、煤、天然气等资源的蕴臧量并不是无限的, 而氢气可以用水做原料来制取。 燃烧相同质量的氢气和汽油,前者放出的热量约是后者的三倍。氢气燃烧后的产物只有一种一一

78、水,不污染环境。根据以上短文的内容,请归纳总结出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 o2 .用某种更理想的燃料来代替石油做发动机燃料一直是科学家们努力的方向。英国人佛郎克司柯尼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来达到这一目的:他在汽车的水箱里设计了两个能导电的电极,并在两电极间加上18 00 V电压,此时,他发现水箱中释放出气体,气体进入发动机,经点火,发动机转动起来。( 1)试说明他的实验原理?写出相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这一方法至今没有得到普遍应用,你知道为什么吗?【 实例引路】【 例1对在水的电解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正极产生氢气B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的气体体积大C .正、

79、负两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 : 8D .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的气体体积比为1 : 2【 分析】 本题考查电解水实验及实验现象这两个知识点,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注意实验现象是你通过感觉器官能够感知出来的,而不是分析后得出的结构。 要注意与实验事实相符合。答 案D【 例2】下图是某同学自己设计的装置:用大塑料瓶子截去瓶底,留瓶口一段约8 c m 10 c m ,瓶口配一胶塞由里向外塞紧。A、B两极是用镀铭曲别针伸直做成,由塞子露头处连接导线。试回答:( 1)其所用电源为 电,由图可知A端为 极。( 2)与A端相连接的试管中得到的气体是 可用 来检验。【 分析】本题是一道电解水的综合题,它既

80、涉及电解水电源的选择、电极的确定,还涉及到气体的确定和检验。解题时首先应分析图中信息( A端产生气体体积少),得 出A端汇集的是氧气结论后( 正、氧、少;负、氢、多)。方能正确解答本题。答案:( 1)直流电 正 极( 2)氧气 带火星的木条 例3 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A .水 B .空气 C .氧气 D .二氧化碳【 分析】 解物质的分类题首先要弄清题干,知道它要求我们选什么?其次要对整个答案的组成成分和元素进行认真分析,如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所以不是单质,二氧化碳也是由两种不同元素组成。而空气是混合物,也不可能是单质,所以应选氧气,因为它是由氧一种元素组成,而且是纯净物。答案:

81、Ci例4 )用下图所示简易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实验开始时,倒立在水槽中的两支试管均充满了水。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支试管内都收集了不少气体。 检验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的气体, 它能使带火垦的木条复燃,此气体是,它与电源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组成的结论是 Oo该实验得出关于水的【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即为本课题重点知识水的电解实验。只要认真观察实验,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就不难得出结论。答案:氧 气1 : 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基础测评】1 .水 是( ) 单 质 化 合 物 纯 净 物 混 合 物A . B . C . D . 2 .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A .氧气 B .水 C

82、.蛋白质)3 .关于水的组成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水是水元素组成C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4 . 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D .脂肪B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D .水的组成很复杂,至今没有明确的答案)()A .空气 B .河水 C .冰 D .红磷5 .在电解水实验中如果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了 a L气体,那么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的是( )A . a L B . 0 . 5 a L C . 2 a L D .无法确定6 . 下列有关氢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无色、无味 B .能够燃烧 C .难溶于水 D .密度很小7 . 检验氢气纯度时,判断氢气较纯的现象是( )

83、A .听 到 尖 锐 的 爆 鸣 声B .未 听 到 声 音C .听 到 声 音 很 小D .试管爆炸8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水电解 B .蜡烛燃烧 C .呼吸过程 D .酒精挥发9 .鉴别员、。2、M 空气四种气体最好先用( )A .观 察 其 颜 色 和 状 态B .嗅其气味C .用带火星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 D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1 0 .下图是简易电解水装置图。试回答问题:( 1 )电解一段时间后,A、B两管水位均下降,其中 管水位下降快,其原因是0( 2 ) A、B两管理论上得到的气体体积比为 o海水为什么是蓝色的水分子对于可见光中各种波长不同的光线( 指红

84、、橙、黄、绿、青、蓝、紫 )散射作 用 ( 指光束在媒质中前进时,部分光线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的现象)的强弱不同,对于波长短的( 如绿、青、蓝等)其散射作用远比波长长的光( 如红、橙色)的散射作用强。再加上散射作用的强弱与光程的长短也有关。在水层较浅时,可见光中各种波长的光几乎都能透过,散射作用也不显著。因此,水是无色透明的。当水较深时,由于散射作用显著,水就显出浅蓝绿色。水中溶有空气越多越偏绿色。水更深时会出现深蓝色甚至显黑色。海水较深时显蓝色,就是这个缘故。课 题2分子和原子【 学习目标】1 .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2 .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

85、化中的最小粒子。3 .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分析、推理的能力。【 知识要点】本课题首先从日常生活中简单的物质变化,道出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然后再从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引出分子和原子的概念,让我们了解物质的微观世界, 知道物质是由微小粒子分子、 原子构成, 并理解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同时,本课题知识也能帮助我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认识不同变化之间的本质区别。【 课题重点】1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2 .分子、原子的概念及主要区别。3 .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某些物质的变化。 要 点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说明:判断某一变化是物理或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有

86、无新物质生成, 所谓新物质并非名称上与原物质不同,而是在组成和结构上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讨论:化学变化常伴随一些现象,如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这些现象能否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你能举例说明吗?不能。如电灯通电发光、发热但无新物质生成,应是物理变化。 要 点2 分子1 .构成物质的微小粒子:分 子 ( 如水)、原子等。说明: 我们身边的物质有的是由分子构成。 如氧气( 。2 )、 水( 4 0 )、 二氧化 碳( C O? )、氧 化 汞( H gO)等。也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如 铁( F e )、铜( C u)、银( A g)等。2 .分子的性质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分

87、子间有一定间隔,且分子间的间隔受热增大,遇冷减小。气态物质分子间隔最大分子在不停运动,且温度越高运动越快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3 .分子的内部结构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成更小粒子一一原子,可见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4 .分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讨论: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物理变化时,分子不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而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变化,变成更小的粒子原子。 要 点3原子 原子的概念原子是源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的粒子。2. 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

88、中,分子分开形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物质),这就是化学变化的实质。讨论:有人说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一定大于原子。不对。不同的分子和原子无法比较它们的大小。说明:原子和分子虽然都是很小的粒子,肉眼看不到它,但它确实存在于物质的内部,现 代 科 技 ( 如飞秒化学)不仅能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还能移动原子。注意:物质不同,构成物质的粒子不同。有的物质由分子构成,如水由水分子构成;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如铁由铁原子构成;今后我们还将学习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讨论:从分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请予以说明?思考: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试分析

89、在氢气与氯气的反应、水的分解等化学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推断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在上述这些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变化,变成了原子,而原子没有变化,只是重新组合。可推出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发生变化的是分子。【 教学策略】1 .联系学生生活经验,认识水的自然蒸发。教师演示:品红扩散,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水会逐渐减少?为什么温度升高, 水会减少得快?品红为什么能扩散?联系实际再举例说明分子不断运动且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的事实。2 .两张图示苯分子、硅原子,说明先进的观察仪器已经可以看到分子、原子层面的粒子,同时说明粒子质量小、体积小的事实。3 . “ 1 + 1”是否一

90、定等于2的家庭小实验,事先布置预习并在课上检查预做情况,对 结 果“ 1 + 1V2”说明了什么进行分析。4 .活动探究:建议彩色银幕实验,并安排讨论。讨论题如下:A杯酚醐变红,说明什么? ( 说明氨分子不断运动,扩散到空气中并进入A杯酚酸试液)。5 .让学生归纳粒子的基本属性:质量小、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同种粒子性质相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再讨论举证。 ( 结合课题后习题3、4、5进行)6 . 分子、原子概念要淡化,但理解不能含糊,利用习题2的化学反应,可通过分子原子观点解释化学反应本质来强化。 也可组织学生先阅读课文后分组讨论、 交流发言。讨论: 分子观点解释:水蒸发与水分解的不同所

91、在?分子观点解释:化学反应的本质。【 测评】1 . 1 9 9 4 年印度博帕杰毒气泄漏,很多人中毒. 它说明了( )A . 分 子 可 再 分 B . 分子在不停运动C . 分 子 很 小 D . 分子间有间隔2 . 1 0 0 m L 酒精和1 0 0 m L 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 0 0 m L , 说明了( )A . 物质是由分子构成B . 分 子 很 小 C .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 . 分子间有一定间隔3 . 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 . 氧分子 B . 氧原子 C . 氧离子 D . 氧气4 .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没有变化的粒子是( )A . 水分子 B . 水原子 C

92、 . 氢、氧两种原子 D . 以上都不是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B . 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C . 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又由原子构成D . 同种原子可以构成分子,而不同种原子不能结合成分子6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 水结成冰 B . 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C . 镁条燃烧 D . 加热高镒酸钾制氧气7 . 下列变化中与其他三种变化有着本质区别的是()A . 木板制成桌椅 B . 纸张被撕碎 C . 冰雪被融化 D . 石蜡燃烧8 .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事实是()A . 水

93、结 成 冰 B . 水分 蒸 发 C . 水 被 电 解 D . 水汽化9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 . 分子大、原子小 B . 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C .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D . 分子在不停运动,原子不运动课题3 水的净化【 学习目标】1 . 了解纯水与自然水、软水与硬水的区别。2. 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储等净化水的方法。【 教学策略】1 .用教师教学用书中提供的V C D 光盘,让学生听光盘中学生的介绍,阐述净水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并展示水厂画面。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学生参观水厂。2 .活动探究:教师演示过滤操作,边讲边演示。或者先教师示范、后学

94、生操练,边讲边实验。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过滤操作的要点( 编成“ 一贴二低三靠” 口诀)。在展示教师自制的简易净水器后,简介课外作业中学生自制净水器的制作技巧。三天后集中评比,择优展览。在了解硬水、 软水的概念后重点掌握硬水与软水最简单的鉴别方法, 并了解硬水的危害和软化的方法( 沉淀法、蒸储法等)。3 .制取蒸储水的两套装置比较( 在温度控制、能量利用、操作难易等方面进行比较 )。建议:比较净化与软化的异同,比较胶状物吸附与活性炭吸附的不同。【 知识要点】自然界中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都不是纯净物。因其含有一定的杂质而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给工农业生产带来诸多危害。我们学习本课

95、题内容,目的在于了解水净化的重要意义,并学会根据人类的不同需要对水净化的一些重要方法。学习中可根据身边条件自制简易净水装置并对普通水进行净化, 从而深刻理解水的净化原理和实际意义。也可参观自来水厂,了解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 本课题重点】1 .自来水的净化过程。2 .硬水及其软化。3 .过滤操作的原理及实验。 要 点1生活用水的净化某些农村,利用明矶溶于水后生成胶状物对杂质的吸附, 使杂质沉降来达到净水的目的。城市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来净化处理的,其净化过程见课本图3-150注意:1. 制作过滤器时滤纸和漏斗壁之间不要留有气泡,否则会影响过滤速度,( 简 称 “ 一无”)而且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

96、口。2 .过滤时,盛浑浊液体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使液体沿玻璃棒流入过滤器。玻棒下端轻轻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以免弄破滤纸。过滤器中液体要低于滤纸边缘,否则,液体就会从滤纸和漏斗壁之间流下,达不到过滤的目的。漏斗下口要紧靠下面烧杯的烧杯壁,使滤波沿烧杯壁流下,不会向四周飞溅,而且提高过滤的速度。以上即为过滤操作中的“ 一无、二低、三靠”。思考- :如果通过过滤得到的滤波仍浑浊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么处理?滤纸破损液体高于滤纸边缘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都是可能原因;对仍然浑浊的液体应再次过滤,直至澄清为止。讨论:日常生活中还可以采用什么物品代替实验室中的过滤器来过滤液体,得到较纯净的水。可以自

97、制简易净水器,见课本图3 -2 3 ,用到的物品有砂石过滤层、活性炭层、蓬松棉、纱布等。说明:如果用活性炭层进行过滤,不仅可以滤去不溶性物质,还可吸附掉一些溶解的杂质,除去异味。市场的纯净水,有些就是利用活性炭吸附,过滤水中的杂质而得到的。思考:天然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得到的水是否是纯净物?不是,因为浑浊的水虽然变澄清了,但这些过程除去的主要是不溶性杂质,水中还有许多溶解性的杂质。 要 点2硬水及其软化1 .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软水。讨论:你可采用哪些简单的方法区分硬水和软水? ( 加热用肥皂水)2 . 使用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

98、来的危害。3 .硬水的软化。方法有许多,如煮沸、暴晒等。 要 点3 制取蒸储水过程与装置见课本图3 - 2 k图3 - 2 2 o注意: 为了提高冷凝效果, 冷凝管内的水流方向是由下向上, 注意进水管和出水管位置。讨论:L蒸阖装置中温度计是测水的温度,还是水蒸气温度?答案:是测水蒸气温度。2 .制取蒸储水的简易装置中导气管很长,它起到什么作用?答案:冷凝的作用。【 实例分析】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水一定是纯净物B .活性炭可以吸附掉一些溶解的杂质,除去臭味C .青少年长期饮用纯净水有益健康D .使用硬水对生活和生产有益分析:本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其 中A、C、

99、D答案均是错误的。因为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水中可能混有可溶物。C中长期饮用纯净水,对人有害无益。因为纯净水中缺少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D答案使用硬水会对生产和生活带来许多麻烦。答案:B例2活性炭净水器可除去水中的臭味,是因为它具有()A .导 电 性B .传 热 性C .吸 附 性D .氧化性分析: 活性炭除水中臭味, 是利用它疏松多孔而具有吸附能力。因此是利用它的吸附性。答案:C例3对于静置、吸附、过滤、蒸储等净化水的操作,上述操作中,净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可以降低水硬度的是;综合运用上述4项操作净水效果更好,其先后顺序是 O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水的净化问题,解题前先要认真分析上述四种操

100、作,理解它们各自的净化原理。然后还要考虑水中所含杂质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逐一除杂。答案:由高到低的顺序是:蒸储、吸附、过滤、静置 蒸储 静置、过滤、吸附、蒸储。【 达标检测】1 .纯水是色,_臭,清澈透明的液体,而许多天然水里由于含有许多杂质,因此常呈浑浊。2 .在某些乡村,可以采用明研净水,是因为明矶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 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 出来。3 .含有较多可溶性 化合物的水叫硬水,硬水很容易使水壶或盛水的器具上结4 .在制取蒸锦水时,常在水中放入几粒沸石( 碎瓷片),其作用是 o5 . 下列方法中能够用来区别硬水和软水的是( )A .观察颜色 B .加入明矶,搅拌 C .溶

101、解食盐 D .加肥皂水搅拌6 .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是()A .过滤操作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物B .蒸饵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C .锅炉用水硬度太高十分危险 D .活性炭可以把硬水转化为软水7 .下列不属于净化水的措施是( )A .吸 附B .过 滤C.电 解D .蒸储8 .在我国南方所饮用的水常是河水,由于河水中常含有大量的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 可用次氯酸( H C 1 0 )杀死细菌, 将漂白粉 主要成分是C a ( C 1 0 ) 2 1溶于水可生成C a C l2和次氯酸。下列是某户居民在饮用水之前对河水的处理步骤:河水一A ( 明矶)一B ( 沉淀)- C ( 过滤)- D ( 漂白

102、粉)一净水( 1 )可以除去较大颗粒、悬浮物杂质的步骤是 o( 2 )能够消毒杀菌的步骤为 o( 3 ) A步中加明矶的作用是 o( 4 )该农户得到的净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o其原因是 09 .有一种含有碎莱叶、碎塑料薄膜、泥沙、氯 化 钠 ( 可溶),还具有一定臭味的生活污 水 ( 生活污水的成分十分复杂,此处为了便于讨论,已将其成分作了 “ 简化”),将其经去渣、去臭处理后可转化为厕所的清洗用水。问:( 1 )采取何种操作,可除去污水中的碎菜叶、碎塑料薄膜及泥抄?( 2 )用什么物质,可除去污水的臭味?( 3 )把生活污水回收处理,进行再利用的目的是什么?海水淡化在不断提高人类保护水资

103、源意识的同时,科学家们正在努力探索,追求解决淡水危机的良策。他们首先把目光瞄准了茫茫大海,那里有取之不尽的水源,只要将海水中的盐分去掉,就不愁没有淡水了。关键的问题是如何经济地使海水得以淡化。目前,一些国家已使用分级蒸发法和循环渗析法来生产淡水。在一些能源富有的国家,如沙特阿拉伯、阿曼等国家,大都采用分级蒸发法。此法先将海水加热、加压,在较大压力下送入第一个蒸发室做第一次蒸发, 然后,再用小于一级蒸汽压的压力送入第二蒸发室做第二次蒸发。 如此一级一级地蒸发下去, 就可以从海水中得到大量的淡水了。目前世界上用这种方法生产的淡水量约为5 0 0万立方米,占世界人工生产淡水量的7 6 %。在日本、荷

104、兰等能源短缺的国家,一般采用循环渗析法。该法消耗能源少、操作方便,但技术设备要求较高,投资也大。此法是用一个由特殊树脂制成的、巨大的半渗透隔膜,严格地守着关口,只让淡水通过,把盐分和杂质都拒之门外。这样,只需在盛有海水的一边施加比海水渗透压强大的压力,水就可通过隔膜,从而得到淡水。如此循环不息,淡水就会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据统计,用此法生产淡水约1 5 0万立方米,占生产总量的2 0 %。海水淡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探讨研究。活性炭在废水处理中的作用活性炭有多孔结构,总表面积可达5 0 0 m 2 - g - l - l 0 0 0 m 2 g - l0它有强大的吸附本领。

105、在废水处理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方面:除臭除去由酚、石油等引起的异味;去色去除由各种染料形成的颜色或有机污染物及F e、M n等形成的色度;除有机物一一农药、杀虫剂、氯代燃、芳香族化合物以及其他生物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去除重金属H g、C r等重金属离子;合成洗涤剂的去除;放射性物质的去除。水体污染源的类型向水体排放或释放污染物的来源和场所,都称为水体污染源, 这是造成水体污染的罪魁祸首,从不同角度可以将水体污染源进行分类。( 1 )按水体类型来分:大气水污染源这主要是指污染物质进入大气对大气水分造成的污染,也就是污染物对降水的影响。大气水分对大气起清洁剂的作用,如果它受到污染,不仅使大气质量下降

106、,对工农业生产形成直接的影响,而且,大气污染源降至地表时,又引起地表水体、土壤等的二次污染。地表水污染源几乎所有水污染源的污染物,都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地面水体中,且向下游汇集。河川水、湖泊水对流域内工农业生产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一旦这些水体遭到污染,将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地卜一水污染源地下水一般有一定的保护层,污染物很难进入地下水体形成地下水污染源。但是,地下水体一旦被污染,则很难恢复,更新期特别长。大气水污染源和地表水污染源都可以通过下渗而转化为地下水污染源。( 2 )按污染源的形态来分点污染源它又分为固定的点污. 染. 渥( 如工厂、矿山、医院、居民点、废渣堆等)和移动的点污 染

107、源 ( 如轮露、田奉、飞玩、火车等)。造成水体点污染源主要有以下几种壬必 Ca B. S、 F e P C. K、 M g Ba D. H、 N a、 H e2 .据 生活报报道,目前中小学生喜欢使用的涂改液中,含有许多挥发性的有害物质,长期使用易引起慢性中毒而头晕、头痛。二氯甲烷就是其中的一种,下列关于二氯甲 烷( CH 2 C1 2 )组成的叙述中,正 确 的 是 ( )A .二氯甲烷是由碳、氢气和氯气组成的B .二氯甲烷是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的C .二氯甲烷是由一个碳原子、一个氢分子、一个氯分子组成的D .二氯甲烷是由一个碳原子、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氯原子组成的3 . X、Y、Z 三种原

108、子的原子核中的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它们是( )A.同一种原子B . 同一种 元 素 C . 不同种元素D. 不同类原子4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为()A . Ca O B. A l203 C. Si O2 D. F e3045 . 根据所给的大写字母或小写字母各写出几种元素的元素符号。A :oH :og :a :o6 .某物质在隔绝空气受热后,生成氧气和氯化钾,从而可以证明此化合物中含有_三种元素。其中 是金属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四基达标】1 . 一种元素跟另一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不同点是( )A . 质子数 B . 中子数 C. 电子数 D. 相对原子质

109、量2 . “ 乐百氏”矿泉水标签上印有水质成分如下( m g / L ):硒:0 . 0 1 3 ;锢:0 . 0 5 9 6 ;锌:0 . 0 0 1 6 2 ;钠:1 8 . 4 ;钙:4 . 6 9 。这里的硒、锢、锌、钠、钙是指() ( 2 0 0 0 湖北宜昌中考题)A . 元素 B. 原子 C. 单质 D . 分子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A . 0 B. F e C. Si D. A l4 . 表 示 4 个氢原子的符号是( )A . 4 H 2 B 4 H C. 2 H 2 D. Ht5 . “ 博士伦”隐形眼镜洗液的主要成分是H 2 0 2 ( 双氧水),下列说

110、法正确的是( )A . H Q? 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 . 乩 。 2 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C. H Q? 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D. 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构成的( 2 0 0 0 年湖北宜昌中考题)6 .在氧气、二氧化碳、过氧化氢、高镒酸钾四种物质中都含有 o7 . N 表示的意义有:;。8 . 将写错的元素符号加以改正。铜 CU;银 AG;钙 cA;氯 c l o9 . 用 “ 元素” “ 原子”填空:二氧化碳是由碳_ _ _ _ _ _ 和氧_ _ _ _ _ _ 组成的,科学实验证明:在 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1个碳_ _ _ _ _ _ _ 和 2 个氧 o人体中的元素

111、地壳中天然存在的许多元素都能在人体中找到,有许多与人类生命活动密切相关,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也被称为“ 生命元素”。其中质量分数在0 .0 1% 以上的元素叫做 “ 常量元素”;在 0 .0 1% 以下的元素叫做“微量元素”。下表中列出的11种常量元素在人体中的质量分数合计为9 9 . 4 5 % 以上。元素在人体中的质量分数元素质量分数元素质量分数0 6 5 . 0 0 % C 18 .0 0 % H 10 . 0 0 % K 0 . 3 5 % N 3 .0 0 % C a 1 . 5 0 %P 1 . 0 0 % S 0 . 25 % C l 0 . 15 % N a 0 . 15 %

112、M g 0 . 0 5 %人体缺少或存在过多的常量元素或某些微量元素,都会发生病变。有些元素如碑、铅、 镉、汞进入人体会引起中毒, 这些元素称为有毒元素。 所以我们必须通过保护环境,控制污染,减少与有毒元素的接触、防止有毒元素进入人体而导致中毒。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 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对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十分熟悉。在编写教材时,为了使学生们系统地掌握这些元素的性质,他对这些元素进行了规律性的分类。他把每种元素的名称、化 学 式 ( 将在课题4学习)、相对原子质量、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主要化合物都写在卡片上,并将

113、所有卡片进行系列组合。门捷列夫激动地发现每一行元素的性质都是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的增大而逐渐变化着, 由此他根据元素的相时原子质量及化学近似性试着排列元素表,并预测了一些尚未发现的元素的存在。若干年后科学家们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了钱、 铳、 错等元素的存在, 证实了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的科学性。门捷列夫工作的成功,引起了科学界的震动,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就把元素周期表称为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人体冷冻复活不是梦50年内将取得重大突破俄罗斯研究人体冷冻技术的科学家日前声称,让人体在冷冻后复活这项技术, 将在50年内取得重大突破,这意味着人的不朽之梦将变成现实。人体冷冻是一门新兴科学,主要研究体温对寿命的

114、影响。 俄罗斯科学院生化物理学研究所的科学家柳德米拉奥布科娃表示,俄罗斯科学家已经在这个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果。她表示: “ 降低体温的实验已经取得了良好效果。如果将人的体温降低两度,那么一个人便可以多活- 120到150年。如果如此的话,我们就能像圣经里说的那样,活到700甚 至800岁。但是,实验刚刚开始,所以现在向世人宣称我们已征服死亡还为时尚早。”冷冻疗法的概念是在1975年由日本一名科学家首先提出的,他在观察风湿性关节炎病人时发现低温对人体的正面影响。 俄罗斯生态进化研究所的奥尔加戈里什娜娅说:“ 这位日本科学家建议用摄氏零下100到180度的冷气治疗病人, 他甚至还为此建立了第一个冷气

115、桑拿室。”不久后,医生们试着用冷冻疗法来治疗皮肤病、风寒、哮喘甚至打鼾。人体冷冻可以被视为葬礼的一个变种。在美国,富人可以选择被冻起来直到人类发明了重生的技术。科学家们相信,如果有人将被冷冻后受损的细胞“ 修 ”好,它们是会活过来的。在微技术科学的指导下,此类方法已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俄罗斯理论应用物理学研究所的鲁道夫涅兹梅洛夫说: “ 这取决于分子和原子等微观科学仪器的发明。它的精确度要达到十亿分之一米。日本科学家已经研制出了分子大小的装有传感器和微型电脑系统的机器人。10或15年后, 对其它生物进行冷冻实验将成为可能。如果成功, 就会进行人类实验。” 他说这种梦想是随着它的现实性的

116、发展而不断丰富的。比如,人体在2003年被冷冻起来,然后在2033年解冻。一旦被冻上,分子机器人就会在体内运作,分析死亡、冷冻和保存期的损伤程度。机器人之间以及它们与体外的主控电脑之间都会有信息交流。当然,如果拥有了这样的技术,将人体冷冻起来可能就没必要了,因为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要更新人体细胞好几次。所以,这样的微型机器人完全可以从循环系统或呼吸系统进出人体,随时修复受损细胞。这样,一个已经200岁的人就能再活得跟年轻人一样。内科医生米卡伊尔索洛维奥夫表示,为了研究人体冷冻,科学家们需要建一些特殊用途的农场,里面安上生产液态氮的装置。人体冷冻这项服务对大多数人来说或许是很经济的,冷冻一个人的价

117、格大约为2000美元。人体冷冻术也面临着道德方面的问题。一个经冷冻处理的人能适应100或200年后的全新生活吗?不排除一个“ 复活”的人会对新生活感到绝望的可能性。在不朽人群出现之前,人们的确需要先考虑好这些问题。课 题3离子【 学习目标】1 .初步了解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分层排布的。2 . 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认识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教学策略】1 .利用图4-9理解电子层概念( 即电子的分层运动),制作动画片更好,让学生建立起原子中各粒子运动相对位置的印象。2 .根据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引出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 氮 为2个),最外层电子不达8个即为不稳定结构。3 .利用图4 -

118、1 0 ,让学生理解不稳定结构是如何转变成稳定结构的。知道离子也能构成化合物( 建议趁势提出化合价的概念,但不要解释)。4 .学生讨论:上述有几种离子?怎么称呼?相互作用能构成几种化合物?怎么书写化学式?5 .物质与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网络,由教师点拨讲解。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理解物质的组成和构成。至于核心概念仍要理解清晰。建议习题结合课堂学习,在课上完成。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规律在含有多电子的原子里,核外电子离核远近是不同的,为了形象他说明运动者的电子离核远近的不同,我们引入电子层的概念,这样就可以形象地认为电子是在不同的电子层上运动的,那么它们的运动是杂乱无规律的,还是有一定的运动规律呢?答案

119、是肯定的,它不像行星绕太阳旋转有固定的轨道,但有经常出现的区域。那么它们运动规律如何呢?这里仅介绍几条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供参考。1 .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目为2n2个,其 中n代表电子层数2 .各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得超过8个,次 外 层 ( 即倒数第二层)不得超过18个,. . .3 .电子的排布。一般由第一层一第二层一第三层以上几条规律要相互联系地理解。另外. 核外电子排布非常复杂,还有许多其他规律将在今后学习中会接触到。课 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 学习目标】1、理解化学式的概念及含义。掌握一些简单物质的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理解化学式前和化合价有关数字的不同意义。2、知道并初步学会应

120、用常见元素、原子团、化合价。3、知道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初步掌握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以及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4、结合对物质从宏观到微观的认识,进一步发展你的科学想象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化学式的写法、读法、化学式的意义。2、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3、根据化学式的有关计算。【 教学方法】课堂讨论启发式讲解法。【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 教师提问) ( 学生回答)【 讲授新课】元素可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 那么由元素组成的各种单质和化合物怎样来表示呢?也可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这就是化学式,要学会化学式的书写方法,理解

121、其涵义,并能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推求实际存在的物质的化学式, 掌握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板书)一、什么是化学式:1、定义: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2、意 义 ( 以同0为例)表示一种物质:水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一个水分子表示物质的分子构成: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2 H ? 0表 示2个水分子。( 思考-) 化学式前面的数字与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意义是否相同?为什么?不同,因为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含该元素的原子个数。( 注意)1 .纯净物有固定的

122、组成才有化学式,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也就没有化学式。2 .有些物质的化学式也是它的分子式。分子式是化学式中的一种,只有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时; 这种物质的化学式又叫分子式,实际上许多物质并不是由分子构成的,这些物质也就没有分子式。( 讨论)符号H、2 H、4、2 H 2各具有什么意义?3、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 小结)( 1 )单质:用元素符号表示:金 属 ( 铁F e、铜C u等 )、固态非金属( 如 碳C、磷P等 )、稀 有 气 体 ( 氮H e、颊N e等)双原子构成的分子:如氢气乩、氧 气 等 。( 2 )化 合 物 ( 只研究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写法:a .氧化物:如C u O、P 2

123、 O 5 , “ 氧在后”。b .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N a C l、Z n S , “ 金左,非右”。( 注意)1. 化 学式中原子个数为1时,“ 1 ”不标出。2. 化学式中右下方的小数字一般为最简整数比。 读 法 :一 般 从 右 向 左 读 作 “ 某 化 某 ” ,例 如 :Z n S读 作 硫 化 锌 。有时还要读出化学式 中 各 种 元 素 的 原 子 个 数 ,如F e 3 0 4读 作 四 氧 化 三 铁 。( 思 考 )物 质 的 化 学 式 是 否 随 物 质 的 状 态 而 改 变 ?( 小 结 )一 种 物 质 只 有 一 个 化 学 式 与 该 物 质

124、的 状 态 无 关 。例 如 :水 和 冰 的 化 学 式 都 为 :H20O【 活动 与 探 究 】1. 2c表 示 ( )A. 2个 二氧化碳分子C . 2个 碳 原 子 和2个氧分子2 . 五氧化二氮 的 化 学 式 为 (A. 50 2 N B. 05N23 . 下列物质化学式错误的是B. 2个 碳 原 子 和4个氧原子D . 2个 碳 原 子 和2个氧原子)C . N205 D . N502)C . C a ( 0 H )2 D .N a 2 c O ,( 3 ) 4个二氧化硫分子( 6)氯化钾_ _ _ _ _ _ _ _ _ _A. M g O B. A104 .用元素符号和化学

125、式表示( 1) 2个钙原子( 2 ) 4个氢原子( 4)氢元素( 5)氧气( 7 )五氧化二磷 ( 8 ) 2个氮分子二 、化 合 价 :( 教 师 讲 解 )实 验 测 知 ,化 合 物 均 有 固 定 的 组 成 ,及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有固定的原子个数 比 ,如 不 是 这 个 数 目 之 比 ,就 不 能 形 成 稳 定 的 化 合 物 。在 化 学 上 ,就 用 “ 化 合 价 ”来表 示 原 子 之 间 相 互 化 合 的 数 目 。( 学 生 看 书 ):P 8 0表4-6 一 些 常 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 学 生 讨 论 ,教 师 指 导 ):1、化 合 价 有 几 种 ?是 哪

126、几 种 ?2、在 化 合 物 中 ,氧 元 素 通 常 显 几 价 ?氢 元 素 通 常 显 几 价 ?金 属 元 素 通 常 显 什 么 价 ?非金属元素 通 常 显 什 么 价 ?3、在 化 合 物 中 ,正 、负 化 合 价 代 数 和 为 几 ?4、在 单 质 分 子 里 ,元 素 的 化 合 价 为 几 ? 活动与探 究 1、 以小组为单位 进 行 化 合 价 记 忆 比 赛 ,看 水 记 得 多 ,记 得 准 2、试 着 编 写 能 帮 助 记 忆 的 的 化 合 价 韵 语 、歌 谣 或 快 板 。( 展 示 同 学 们 的 化 合 价 韵 语 、歌 谣 或 快 板 。 )( 教

127、 师 讲 解 )同学们,掌 握 了 一 些常 见 元 素 和 根 的 化 合 价 之 后 ,就应用化合价来推求实际存在 的 化 合 物 的 化 学 式 。【 例 题 】 已知磷为+5价 ,氧 为-2价 ,写 出 磷 的 这 种 化 合 物 的 化 学 式 。( 解 )( 1)写 出 组 成 化 合 物 的 两 种 元 素 的 符 号 ,正 价 的 写 在 左 边 ,负 价 的 写 在 右 边 。P0( 2 )求 两 种 元 素 正 、负 化 合 价 绝 对 值 的 最 小 公 倍 数 。5X 2 = 10( 3 )求各元素的原子数:原 子 个 数 =最小公倍数元素化合价的绝对值P : 10 4

128、-2 = 5 0 : 10 4-5= 2( 4)把原子数写在各元素符号的有下方,即得化学式:P Q( 5)检查化学式,当正价总数于负价总数的代数和等于0时,化学式才算是正确的。( +5) X 2 + ( -2 ) X 5= +10 -10 = 0答:这种磷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P 2 O 5。( 学生讨论,教师指导):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已知氧元素为-2价,计算二氧化硫里硫的化合价。【 活动与探究】写出滨化钠、氧化钙、氧化铝、二氧化氮的化学式。( 教师讲解)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 一般读作某化某,如:N a C l读作氯化钠。有时还要读出化学式中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

129、,如:C O 2读作二氧化碳。【 活动与探究】读出以下化学式的名称:M n02 C u O、S O :;、K I、M g C b。三、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教师讲解)根据化学式我们可以做某些计算。本节主要研究根据化学式式的计算。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如何计算相对分子质量?1、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 例 1 1 计 算H Q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释):比。中有两个H原子和一个0原子.应计算两个H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和一个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解:4 0的相对分子质量= 2 X 1+16X 1= 18 ( 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

130、为1, 一般不写出) 例 2计 算2 H 2。的相对分子质量。解:2 H 2。的相对分子质量= 2 X ( 2 X 1 + 16) = 3 6( 活动与探究):计 算3 H N 0 3、NHg、( N H j S C h、的相对分子质量( 教师小结)纠正错误( 教师讲解)如何计算水中各元素的质量比?2、计算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比 例1计 算H #中H、0元素的质量比。( 解释)在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就是元素的原子量之比。解:H : 0 = 2X 1 : 1 6X 1 = 2: 1 6= 1 : 80 ( 化为最简整数比)【 例2】计 算C 0 ?中C、0元素的质量比。解:C : 0 = 1

131、2X 1 : 1 6X 2= 1 2: 32= 3: 8( 活动与探究):计 算H N。 , 、N H 4N O 3、( N H ) 2 s含各元素的质量比。( 教师小结)纠正错误( 教师讲解)如何计算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3、计算物质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 ( 质量分数又称为质量百分含量)【 例1】计算水中H元素的质量分数解:水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水的式量为1 8 ,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H 1 *2- - - - *1 0 0 % =- - - - - - - *1 0 0 % = 1 1 . 1 %HiO 1 *2 + 1 6答: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 1. 遥【 例 2】计算N H

132、 4N O 3中元素的质量分数。解:N H g 中氮原子的个数为两个N H N 0 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 0 ,则2N 2*1 4N % = *1 0 0 % = - - - - - - - - - - - - - - - - * 1 0 0 % = 35%NHaNCh 1 4 + 1 *4 + 1 4 + 1 6*3答:N H 1 N O 3中N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5% 。【 活动与探究】计算H N 0 3、N H ,N 03. ( N H J SOI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教师小结】纠正错误,指出注意的问题注意:上式中2N 所表示的含义为N H N Q ; 分子中有两个N原子,不能写成岫,

133、N ? 的含义为一个氮气分子,N I L N O 3分子中无氮气分子。 活动与探究1 、计算下列相对分子质量( 写出计算过程)H aSO ,1 _ 2C a( 0 H )2_2、计算阳H C O 3中N 、H 、C 、0四轴元素的质量比。3、计算1 2. 25克K C 1 Q ,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答:1 2. 25克也1 。 3中含有氧元素4. 8 克4、计算1 20 克N H 4N 0 3中含N 元素的质量与的少克C 0 ( N H 2) 2中所含N元素的质量相等?答 : C 0 答比) 2的质量为9 0 克。本节小结:主要学习收获:1 、会写化学式,并会用化合价写化学式2、会根据化学式进

134、行计算作业:课后习题课后记: 本课题内容丰富, 容量很大。 教学时特别要循序渐进, 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才能受到好的效果。【 开放探究】1 .某化合物化学式为N an R C L 其中R的化合价为+ 3 价,则n的 值 ()A . 1 B . 2 C . 3 D . 42 .市售的某种含氟( F ) 牙膏中有一种化学药物的化学式为NEF P OS, 已知F为- 1 价,则P 元素的化合价为( )A . +5 B . +3 C . +1 D . - 33 . A B C 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 5、+ 2 、- 2,则A B C 三种元素的组成的化合物( A C元素常形成原

135、子团) 化学式可能是()A . R ( A C 3 B . B 2A C 4 C . B ( A C3)2 D . B , ( A C3)S4 .某人尿中含2 % 的尿素 C 0 ( N H 2) 2 , 如不考虑其他成分,则人尿中氮元素质量分数为( )A . 2% B . 9 . 3% C . 0 . 9 3% D . 20 %5 . 硒是抗衰老元素, 且能抑制癌细胞生长,“ 北大富硒康” 中含有硒酸根离子( Se 0 42- ) ,则在硒酸根离子中硒元素的化合价为()A . +4 价 B . +6 价 C . - 2 价 D . - 4 价6 . H ? 、。 2、C 0 、见 0 、N

136、H 3各一个分子,按其质量由大到小顺序排列是 o7 .医药用的阿司匹林的组成为:含碳60 % 、氢 4. 5 % 、氧 35. 5 %,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 8 0 ,则每个阿斯匹林分子是由 个碳原子、. 一个氢原子、. _ 个氧原子构成。则此物质化学式为 o8 . 假如在用过氧化氢( H202)制氧气的过程中,氧元素全部变为氧气放出,则至少需要多少克过氧化氢分解能得到1 6 g 氧气?9 .为分析某可燃物的成分,将该可燃物2 . 3 g 与足量的氧气反应,经测定生成物中只含有4 . 4 g 二氧化碳和2 . 7 g 水,此可燃物中一定含有哪些元素?【 能力提高】L 燃放爆竹产生一种污染物,其

137、元素的质量比为1 : 1 , 该污染物是( )A. H 2 s B . CO C. S 02 D . N 022 . 甲 醛 ( 化学式为CH 2 0 )是室内装潢时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 . 甲醛是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C .甲醛分子是由碳原子、氢气分子、氧原子构成D.甲醛是由一个碳元素、二个氢元素、一个氧元素组成3 . 下列几种物质是按氯元素化合价规律排列为K C1 、 ( )、H C1 O 、K C1 O3, H ClO p则空格内的物质应是( )A. N a Cl B . N a ClO C. Cl2 D . H C1 034 .

138、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A. Al20 :( B . Ca O C. F e2O3 D . S i O25 .某物质的化学式为R 2 O 3 ,其中R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 0 % , 则 R 2 O 3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5 6 B . 1 1 2 C. 4 8 D . 1 6 06 . 某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 : 1 6 , 则此氧化物化学式为()A. N20 B . N O【 四基达标】1 . 2 C0 2 表 示 ( )A. 2 个二氧化碳分子C. 2 个碳原子和2 个氧分子2 . 五氧化二氮的化学式为(A

139、. 5 0 2 N B . 05N2 C.C. N 02 D . N 2 O 5B . 2 个碳原子和4 个氧原子D . 2 个碳原子和2 个氧原子)N205 D . N 5 O 23 . 已知化合物中铝元素为+ 3 , 氧元素为- 2 , 由这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 )A. A1 0 B . Al203 C. AL O , D . 0 3 Al24 .高锦酸钾( K M n O D 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正确的是( )A. 3 9 + 5 5 + 1 6 X 4 B . ( 3 9 + 5 5 + 1 6 ) X4 C. 3 9 + 5 5 X 1 6 X 45 .在 F e O 中

140、铁、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A. 2 : 3 B . 3 : 2 C. 7 : 3 D . 2 1 : 86 .为防治碘缺乏病,我国正推广食用加碘盐,即在食盐中加入适量碘酸钾( K I O 3 ),K I 0 3 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A. + 1 B . + 3 C. + 4 D . + 57 . 下列物质化学式错误的是( )A. M g O B . A1 0 C. Ca ( 0 H )28 .用元素符号和化学式表示( 1 )2 个钙原子_ _ _ _ _ _ _ _ _ ,( 3 ) 4 个二氧化废分子,( 5 )氧气,( 7 )五氧化二磷,D . N a 2 c( 2 ) 4 个氢原子;

141、( 4 )氢元素,( 6 )氯化钾,( 8 ) 2 个氮分子,9 . 在下列各物质名称下面,分别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1 )硫+氧气一二氧化硫( 2 )铝+氧气一氧化铝( ) ( ) ( ) ( ) ( ) ( )( 3 )磷+氧气一五氧化二磷 ( 4 )水 一 氢 气 +氧气( ) ( ) ( ) ( ) ( ) ( )1 0 .康泰克等以前治疗感冒的常用药,因含P P A ( 苯丙醇胺) 对人体有较大副作用而被禁用,P P A的化学式为Cg h N O。求:( 1 ) C M N )的相对分子质量。( 2 ) C9 H lsN O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 ) C9 H BiN O中氧元素的质

142、量分数。( 4 )在1 0 0 g C9H * N 0中氧元素的质量。定组成规律罗蒙诺索夫( M. B . J i o m o h o c o b ,俄 ,1 7 1 1 1 7 6 5 )和拉瓦锡分别用天平做定量实验后,就认为化合物有一定的组成。但这个论断经过多年的争论, 一直到1 7 9 9年,经法国一位药剂师普罗斯( J . L. Pr o u s t , 1 7 5 4 1 8 2 6 )又用许多实验证明,最后作出结论。普罗斯分析了从世界各地搜集来的矿石里的化合物和他在实验室里制备出来的相应化合物,证明天然的同一种化合物都是一样的。1 8 6 0年比利时分析化学家斯达( J . S.

143、St a s , 1 8 1 3 1 8 9 1 )为了确证普罗斯的假说,进行了极精密的实验,他用灵敏度可达0 . 0 3 m g的天平,分析测定了四种方法制备的氯化银,实验的误差小于0 . 0 0 4 % ,结果证明这种化合物不论用什么方法制备,其组成成分都相同。因此进一步证实了定组成定律。定组成定律也叫定比定律,名称不同但内容基本上是一样的。定组成定律是说化合物有固定的组成,定比定律则是说组成某一化合物的时候,各成分元素常依一定的质量比互相结合。在化学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终于发现了定组成定律,但有些由金属元素组成的金属互化物,不遵守化合价规则,例 如Cu Z n , Cu5Z n , Cu

144、Z m等。第五单元课 题1一 质量守衡定律【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1、2、1、2、1、2、识记:质量守衡定律理解: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衡定律锻炼动手能力、形成观察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方法。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分组实验,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猜想、分组实验探究、讨论、归纳。【 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必备的仪器和药品【 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师:我们已经知道化学反应的特征就是生成了其他物质,例如: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 那么生成的二氧化硫的质量与反应物硫和氧气的质量之和之间有无变化呢?二、猜想与假

145、设学生讨论:分组交流,讨论。若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有变化,则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生1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生2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生3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小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师:从讨论的情况来看,有三种不同的意见,那么哪一种是正确的呢?我们不妨用实验来验证。三、假设的检验及推理1、制定计划师:把学生分成三组:一组:进行白磷燃烧前后的质量的测定。二组:进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三组:进行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2、进行实验。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自行设计简单的化

146、学实验方案,并能积极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实验。3、收集证据。学生;根据现象进行讨论、归纳,然后请各小组长代表本组对所做的实验进行小结,得出结论。四、发现规律生:三个小组的小结情况:一组:磷燃烧后有白烟生成即生成了五氧化二磷,但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二组:铁在硫酸铜溶液中反应,铁丝上附着红色物质;溶液有兰色变为浅绿色,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之和仍不变。三组:无色氢氧化钠溶液与兰色的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兰色絮状沉淀,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之和还是不变。师:通过学生小结发言,教师归纳、评价得出质量守衡定律,请一个学生叙述。生: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生: 为什么参加

147、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会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呢?五、解释与讨论师:教师先演示有关“ 化学变化中分子被破坏,原子重新组合成其他物质的分子”的动画课件,给学生必要的启迪。学生:讨论、归纳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数目不变 原子的质量不变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师:从以上的讨论可以看出物质的质量之和之所以不变,是因为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没有变。生:质量守衡定律是否对所有化学反应都适应呢?六、反思与评价生:继续分组进行实验实 验1 :蜡烛燃烧前后天平的变化,实 验2 :铝箔燃烧前后的质量变化。师生讨论:1、上面两个实验的结果与你实验

148、前的预测相同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结果?2、对于磷燃烧的实验,如果玻璃管上端没有系小气球,将会出现什么结果?3、 如果在燃着的铝箔上方罩上罩, 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 会出现什么实验结果?师:归纳、总结。再以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为例,从化学反应中分子、原子的变化情况说明只要是化学反应必定符合质量守衡定律。七、迁移与应用迁移:提供一组题目进行反馈。应用:用质量守衡定律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化学现象。八、课后作业:书:P94习 题 1-3九、课后记:本节课以实验为引导,效果较好,学生接受难度不大。课 题 2 -化学方程式【 教学目标】1 . 知识与技能: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书写化

149、学方程式的两条原则,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2 . 过程与方法:以探究活动为主线,不断发现问题,运用讨论交流等学习方法,再对学习素材进行比较分析与归纳概括的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知。3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比较体会化学方程式的优越性,感受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简约之美;结合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的教学,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研究求学的品质。通过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合作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磁性小黑板、磁性卡片、试管、锌粒、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教学程序】 提 问 :从一写到一万要花多长时间

150、?这是一道脑筋急转弯的题目,走了捷径。在化学的学习中也有捷径可走。 提 问 : 大家知道哪些化学反应?怎样用无声的语言表达出来? 学生演排: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锦囊妙计: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比较分析,导入新课: 体会化学方程式的优越性一简便、国际化;化学方程式突出的特点: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 概念),同文字表达式一样能告诉我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 提问过渡: 既然化学方程式有这么多优点,如果能将前面所学的化学反应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多好!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呢? 探究活动一: 尝试书写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 比较分析:化学

151、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一:写; 发现问题: 化学式前加不加数字?加几? 直观信息:观看水电解的微观拟人动画。 分析: 两个水分子生成了两个氢分子和- - 个氧分子。在水和氢气的化学式前加上数字 2 ( 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加在化学式前的数字叫计量数,寻找合适的计量数的过程就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一一书写步骤二:配。 探究活动二:数一数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中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关系 提出问题: 为什么反应前后各原子数目相等? 回顾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那么质量呢? 研究活动三: 算一算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计量数的乘积。 归纳分析: 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一一反应中各物质的质

152、量关系,书写方程式的原则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配平的目的就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使方程式中前后各原子的数目相等。怎样配平? 探究活动四:尝试配平两个化学方程式。 讨论与交流:配平的心得技巧。 对比分析:书写步骤三:注。 探究活动五: 化学方程式纠错。 展示评价: 展示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通过对错例的分析,找到另一原则一一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探究活动六:能力升级,化学方程式拼装游戏。 评价质疑: 评价小组合作成果。提出问题:反应中的信息是否都反映在方程式中? 演示实验:锌粒与稀盐酸的反应。 分析讲解:在氢气化学式后面加上“ t ”表示生成的气体。 演示实验: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提 问

153、:怎样标注反应中生成的沉淀? 提 问 :是否只要生成了气体或固体都要标注箭头? 交流讨论:提供学习素材,分析箭头的使用原则。 评价反思: 评价学生归纳的使用原则,反思前面所写水电解方程式的完整性。在求新知的过程中完善前面的学习成果。 探究活动七: 课 堂 小 结 ,知识的整理和归纳。 学力升级:学 案L 2.附:板书设计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书写步骤:1 .写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2 .配平: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目相等3 .注明反应条件书写时应遵守:1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 .尊重客观事实。课题三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学目标】知识:在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使

154、学生掌握有关的反应物、生成物的计算能力:掌握解题格式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思想教育: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意义,学会科学地利用能源。【 教学重点】由一种反应物( 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 或反应物)的质量。【 教学方法】 教学演练法。【 教学过程】【 问题引入】我们知道,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变化和质量关系。那么,在工、农业生产中如何通过质量关系来计算产品或原料的质量,充分利用、节约原料呢?下面我们学习根据化学议程式的计算,即从量的方面来研究物质变化的一种方法。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产生求知欲。问题导思,产生学

155、习兴趣。1 . 目标剖析通 过 化 学 方 程 式 的 书 写 . 我 们 发 现 ,化 学 方 程 式 给 我 们 提 供 了 认 识 化 学 变 化 中 量 的 变化 的 规 律 性 关 系 ,利 用 这 种 关 系 ,我 们 可 以 将 化 学 反 应 广 泛 地 应 用 于 生 产 、生 活 和 科 学 技术 等 各 个 领 域 ,定 量 地 控 制 化 学 反 应 制 备 我 们 所 需 的 各 类 物 质 ,为 提 高 人 类 的 生 活 质 量 服务 。用 一 定 量 的 原 料 最 多 可 以 生 产 出 多 少 产 品 ? 制 备 一 定 量 的 产 品 至 少 需 要 多

156、少 原 料 ? 等等 。 这 些 问 题 将 在 本 课 题 的 学 习 中 得 以 解 决 . 本 课 题 要 达 到 以 下 学 习 目 标 :( 1 )掌 握 利 用 化 学 方 程 式 进 行 有 关 反 应 物 、生 成 物 质 量 简 单 计 算 的 方 法 和 技 能 。( 2 )理 解 质 量 守 恒 定 律 是 利 用 化 学 方 程 式 进 行 计 算 的 依 据 。2 . 知 识 要 点( 1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及方法实 例 :工 业 上 ,高温娟J烧 石 灰 石 ( 主 要 成 分 是CaCOQ可 制 得 生 石 灰(CaO)和 二 氧 化碳 。如 果 要 制

157、取1 t氧 化 钙 . 需 要 碳 酸 钙 多 少 吨 ?【 解 】 设 未 知 量 写 出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并 配 平设 需 要 碳 酸 钙 的 质 量 为 了 。CaCO3 CaO + CO2 t 写 出 相 关 物 质 的 相 对 分 子 质 量和 已 知 量 、未 知 量 列 出 比 例 式 ,求解100 56工1 t100 _ 56x 1 tx = -1-0-0-X-1- -t= 1. 8Q t. 简 明 地 写 出 答 案咨 :需 要 碳 酸 钙1-8 t。对 计 笄 步 骤 及 方 法 的 理 解 要 注 意 以 下 几 点 : 计 算 过 程 必 须 规 范 ,

158、步 骤 可 以 概 括 为 “ 一 设 、二 写 、三 列 、四 解 、五答 各 代 入 量 均 指 纯 净 物 的 质 量 。若 物 质 不 纯 ,必 须 换 算 成 纯 净 物 的 质 量 才 能 代 人 化学 方 程 式 进 行 计 算 . 计 笄 中 所 用 的 质 量 必 须 是 实 际 参 加 反 应 的 物 质 的 质 量 。 计 算 过 程 中 的 各 物 理 量 的 单 位 必 须 对 应 统 一 ,单 位 要 带 入 计 算 过 程 。 J用 彳 匕 举 方 程 大 计 算 妁 狂 火利 用 一 种 反 应 物 或 生 成 物 的 质 : & , 计 售 出 另 -种 反

159、应 物 或 生 成 物 的 质 融 的 ” - 算 格 式 抽本 课 胭 的0:点与 兄 以 上 实 例 J3 .实 例 与 修例1 工 业 上 用 电 解 轼 化 铝 g 力 法 制 取 单 质 铝 的 反 应 式 为 X2 A L O , YA I + 3O s t请 计 算 电 解 IO t 宓 化 伟 最 多 可 生 产 声 少 吨 铝 .分 析 这 是 道 已 知 反 应 物 的 质 班 求 再 生 成 物 质 0:的 同 型 .答 案 率 胆 口 J 育 阳 科 丽 法 。工 鼾 - : 设 可 生 产 旬 的 质 量 为 N.2 A lz 5 0电 4 A l + 3 d )20

160、4 108IO t N204 m IO t108 .工一 1 0 8 X 1 0 - 丁 Q .-204-5- 3 七答: 最 全 可 生 产 5 .3 t 铝。K鼾 二 二 电 初 过 程 中 , 氧 化 铝 中 的 用 元 案 全 部 转 化 为 单 质 铠 .家 化 铝 中 杷 兀 素 g 质 垃 分 数 为 S2 27_Q Q2 X 2 7 4 -3 X 1 6 z u - 53. O %IO t 粗 化 铝 中 含 的 的 质 鼠 一 电 密 生 成 铜 的 质 *一 O t X 5 3 . O % 5. 3 t符, 最 声 可 生 产 5 .3 t 旬 .例N 有 一 种 含 水

161、的 过 骨 化 煞 样 品 IO g, 隹 二 第 化 锌 的 他 化 作 用 下 , 完 全 分 . 彳 导 到3. 2 g 霹 气 试 求 该 过 案 化 案 样 品 中 过 化 装 的 质 抵 分 数 .分 析 这 是 一 途 已 知 生 成 物 质 W 求 第 反 应 物 旗 最 的 同 艇 。 整 求 样 品 中 过 黎 化 氢 的 旗 最分 数 .必 须 先 求 山 样 品 中 纯 净 的 过 轨 化 氢 的 质 量 .燃 后 用 讶 算 出 它 在 样 品 中 的 质 重 分 数 .答 案K l设 样 晶 中 含 过 轨 化 氧 的 斯 重 :为 N .2 H O s M j 0

162、2 2 M3O + d 个683 2x 3. 2 g68 一 32JC - 3. 2 6 8 X 3. 2 R _326. 8 所 以 .样 品 中 过 较 化 管 的 腐 :&分数=牛祟*X 1 0 0 % = 6 8 %符, 该 样 品 中 过 算 化 急 , 的 质 斑 分 敷 为 6 8 % .例 3 硬 晒 钙 与 多 瓦 4匕 钙 组 成 的 混 合 物 1。 & , 涮 彳 导 基 中 钙 元 京 质 阜 分 效 力 462 5 % .高 温 条 件 下 检 烧 , 生 成 的 气 体 完 全 破 星 :&的 淮 洁 万 茨 水 吸 收 . 称 得 有 茨 水 增 承 35. 2

163、 g .7k, 0 ) = 1 6 . 国 : 计 算 , 1 ) 钙 元 末 的 相 对 厚 于 旗 量 .(精 确 列 0 .0 1 原 混 合 物 中 硅 酸 钙 的 质 鼠 分 数 . (梢 碉 判 0 . 0 1 % )分 析 本 胭 是 一 - 旭 涉 及 ? 昆 合 物 H第 1的 同 躯 . 要 注 意 采 取 “以 不 变 应 万 变 ” 的 策 略 .出 反 应 过 程 中 的 芬 种 数 雅 关 系 。 向 温 版 斑 . 只有腺酸钙分献成电化钙和二管化联.“在巳找钙 “始 终 留 在 固 体 物 质 中 .即 刎 余 网 体 中 所 含 钙 元 亲 的 旗 旗 应 等

164、于 原 混 合 物 中 所 含 钙 元 素 的 烦量 . 碳 眼 钙 的 质 : S:贝4 n J由 破 石 灰 水 吸 收 的 二 粒 化 球 算 得 . 廿 5 时 . 注 盒 按 胸 中 要 求 处 理 有关 数 堀 .答 案 1触1 剩 余 固 体 即 。C 的 质 量 为 435. 2 名 为 生 成 C Q 的 质 斑 人lOO m 35. 2 g 64. 8 g刎 余 固 体 中 所 含 眄 元 素 的 m j a 应 等 于 通 泡 合 物 中 所 含 的 元 京 的 庾 里 则,64. 8 R X j二 工 6 )X 1OO% =1 0 0 X 4 6 . 2 5 %锌 得

165、C a 的 相 对 解 于 崖 : f f l ? = 39. 8 9 .( 2 ) 设 际 淮 令 的 中 C S a C O .的 侦 最 为 二 e *C X X J O + CXr t99. 89 44x 35. 2 8 89 n44* 3 5 . 2 g典 原 混 合 物 中 C a C Q , 的 质 星 分 敷 为 : 号 送 上 X 1 O O % - 7 9 .9 1 %宣: ( I ) C a 的 相 对 由 子 质 斑 为 39. 8 9 2 ) 原 混 合 物 中 C a C O , 的 质 量 分皴 为79. 9 1 % .森 阈 育 关 灾*4 , 白 半 一 姓

166、利 用 化 学 方 程 式 计 容 的 标 题 方 法 .达标自*1 .利 用 化 学 力 程 式 计 算 的 依 据 是 A .B.化 学 力 程 式 丧 示 了 一 种 化 学 反 应 过 程化 学 力 程 式 衣 示 了 反 应 物 、 生 血 物 和 反 应 条 件化 学 方 程 式 表 示 了 反 应 前 后 反 应 初 和 生 成 物 的 质 破 关 系化 学 方 程 式 中 . 各 反 应 物 质S t比 颦 于 各 生 成 物 崖 用 比z .钱 在 氯 (气 中 燃 烧 生 成 氯 化 锲 .这 个 反 应 中 .镁 、w c r、 飙 化 较 的 质 依 比 整 (A -

167、24 32 56C. 48 32 80B. 24 32 40D. 48 32 643 .相 同 质 最 的 下 列 物 质 分 别 和 足 量 的 仅 r 反 应 消 样 板r t安的是(A.氢 , 气U铁*D.硫 碗4. 带 O. 1 在 空 r.中 燃 烧 生 成 检 附 质 :1R (A.大于O. 1 a ,1、 于。 1 gC.等于O. 1 gD -无 法 确 定5. 2 g W 2 g * . r隹 点 燃 条 件 下 充 分 反 应 .能 生 成 水A . 18 R6. 下 面 是 景 学 生 做 的 一 道 计 算*5 , 请 指 出 他 的 错 误 *H目 ,3. 25 g N

168、 n和 足 庶 的 拈 : 酸 反 应 陋 取 FG . 求 可 得 的 侦 蜃 是 多 少 ?X: 设可将H z的 斯 重 为h gZ n + HC1653. 25 8ZnC + H z 个65 1工 * 3. 25 g3. 25 a x 65211. 25 g答: 可 刎 彳 导H2 211. 2 5 6 .加 *8 1 、 力 力 0 2 、 O %博 我 用 函 士 国 目星室 II、由8。【 星 小 躲 县 有 七 班 火% - Z T 。 14 O W 9 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x 磕A切小降小

169、躲号锹 当等率率m ( 8) 习某 通 前 ” 母 祖 界 处 途 辨 夕 普 片 日 8 包 : 闻 春 凝 (Z , 中 西 星 T M 3衡 躁 修 小 西 r m/ A&阱 曲 判 型 由 落 碗 率 21F N y I 。 T 8 *VP 口 r P9 -V* 西 前 也 当 次 派 四 江维击, 而 H C 8 91 新糊X酶 1 /月 6 2 I M用题 乩H 1C浓 丝 尹 回 口 - I I o o o * a s 少 r s o o o z -sr z *o - vc 崔 加 物 晒 次 迎 = 3七* 涧碗 造 ”* = MN 5 W多 加 物 中 渐 祝* O I 游

170、3 % Z OO 除 寐 玄 笆 皿 9 宅骄的* 闻 _ 1 H* 0 M A 3 市 市 & B F 随 才 + M= -OT1,中 口 3 O ,2 口 I - V* ( ) *不再卯每 河 8 型 T M 叫/ 厮 8 S 符 外 语 酒 节 g 申 理 T K 刖 芝 潟 寺 潴 迪 韦 型 T K + 售母融-6军 幽 = 翡。 再 国M A迂 物 亚 m u a 杳 *: 手口切声酒的中宗 陶 寺 H 渐 空 ,也 由 注 领 誓 8 西 班 T M;WWA = 酒 毛 承 薇 潞 毛 超 福 8 9 科 -Z平 式 分 别 为A、B、C、D 则 下 列 化 学 力 程 式 中

171、正 确 的 是 ) .2 A + B -C + D B. A + 2 B 2 C + DC . 2 A + B -2 C + D O . 2 A ,-F B -C + 2 D17 .三 硒 酸 甘 油 骸 匚C s H M O Z O z ) C 是 一 种 炸 药 .可 因 撞 击 而 爆 炸 . 同 时 产 生 高 温 .蜂 炸 按 下 式 进 行 ( 式 中 S 、2、 ,、 n 为 化 学 计S t敷 ),4 c 3 y *-wTj -FNC X 2 -i-,yHaO-HarOa科 学 实 验 证 明 : 相 问条件( 温 度 、 压 强 ) 下 , 相 同 体 积 的 不 同 气 体

172、 所 言 分 子数 相 等 . 当 三 硒 酸 甘 油 苗 爆 炸 并 恢 复 到 毋 渴 日 寸 . 所彳3气 , 体 的 体 枳 比 为1 8 .已 知 M g C O a与 空 M g C + C Q , t . 现 有 快 和 碳 侬 快 组 成 敢 混 合 物 。g . 当 在 空 F 中应 烧 至 质fit不 再 改 变 为 止 .冷 却 后 掷 得 剩 余 国 体 质 纪 是 原 混 合 物 的 一 半 .求 原 混合 物 中 铁 和 碳 酸 钦 的 庾 S t比 .根 据 质 墓 进 行 化 学 方 程 式 计 算利 用 化 学 方 程 式 计 算 的 力 法 彳 艮 多 .

173、住 进 行 计 算 口 寸 . 反 应 物 和 生 成 物 都 必 须 是 纯 净 物 的质 量 .但 在 实 际 同 胭 中 祖 到 的 往 往 是 混 合 物 .这 就 需 要 在 计 弊 过 程 中 采 用 相 应 的 解i a方法 . 这 里 介 绐 另 一 种 利 用 化 学 力 程 太 计 算 的 毋 用 方 法 一 “庙: 差法 。现 通 过 下 面 的 实 例 力0以 说 明 .实 例 , 在 稀 硫 酸 和 硫 酸 纲 的 混 合 洛 浓 中 力 口 人 足 量 的 铁 松 . 完 全 反 应 后 剩 余 固 体 物0 8与所1HI铁 检 的 顺 量 相 等 . 求 ? 昆

174、合 物 中 碗 酸 和 硫 酸 蛔 的 质 量 比 。本 陛 E 有多种解法.但以“ 质 及 基 ” 法 最 为 偷 便 . 具 体 的 法 如 下 工F e-t-C u S O , -F e S O .+ C u S 体 庾 fit 增力I IS664 = 8F e + H = S O . -F eS O . + H z t 团 体 质 量 减 少56依 侬 意 .固 体 质 量 保 持 不 安 .WJ C u S O .与 H2SCX 的 质S t关 系 为 ,H jS O . 7 C u S O 即 H * S O .与 C u S O , 的 质fit 比 为 2 9 8 = 7 80

175、答 .混 合 物 中 硫 酸 和 硫 眼 的 的 质f it比 为7 8 0 .【 小结】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由于化学方程式是计算的依据,所以化学方程式必须写准确,以保证计算准确。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下面几句韵语加以记忆。化学议程式要配平,需将纯量代方程;关系式对关系量,计算单位不能忘;关系量间成比例,解、设、比、答需完整。理解记忆。在轻松、愉快中学会知识,会学知识。【 投影】随 堂 检 测 ( 见 附3 )检查学生当堂知识掌握情况。独立完成检测题。及时反馈,了解教学目的完成情况。附1:课堂练习一1 .写出氢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现 有0 . 4克

176、氢气在氧气燃烧可生成多少克水?2 .写出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 计算各物之间的质量比为_ , 那么,3 . 2克硫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 可生成 克二氧化硫.附2;课堂练习二3 .在空气中燃烧3 . 1克磷, 可以得到多少克五氧化二磷?4 .电 解1. 8克水, 可以得到多少克氢气?5 .实验室加热分解4 . 9克氯酸钾, 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附3 ;随堂检测1.电解3 6克水, 可以得到 克氧气. _ _ _ _ 克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 得到4 4克二氧化碳.2. 24 . 5克氯酸钾完全分解后可能得到_ _ _ _ _ _克氧气.3 . 8克灼热的氧化铜与足量的氢气反应

177、房, 可以得到 克铜.4 . 6 . 5克锌与足量的衡硫酸完全反应, 可生成 克氢气.第六单元课 题1金刚石、石墨和C1M【 学习目标】1、 解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2、 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3、 知道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能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 教学策略】1、金刚石、石墨、活性炭、木炭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物质,在 “ 水的净化”课题中学生对活性炭和木炭的吸附性已有了解, 因此学生已具备用探究的方法认识不同碳单质的一些特性以及用途的能力,建议尝试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2 .组 织 好 “ 活动与探究”。玻璃刀刻划玻璃。分析:比较不

178、同物质硬度的方法。不同型号铅笔芯的导电性能强弱。结论:石墨具有导电性。介绍防毒面具、回忆自制净水器中活性炭的吸附性能。3 .讨论。金刚石为什么比石墨坚硬? C e。 呢?课本讨论题。 比较金刚石、石墨、C 6。 的结构差异,说明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4 .练习。除了完成课本习题外,可尝试让学生归纳碳的不同单质的特性。【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废旧电池中的碳棒、不 同 型 号( 2H、H B、2B等 )的铅笔以及铅笔芯、玻璃刀、冰箱用去味剂、碳素墨水、墨块等物质,观察家长的钻石首饰等。教师:尽可能提供一些碳单质的实物样品;供学生实验用的一些仪器:导电装置、玻璃边角料等;有关如天然金刚石

179、的存在、石墨炸弹、活性炭吸附性的发现和应用等资料。课 题2 一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学习目标】1 . 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2 . 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3 . 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策略】本课题的重点是指导学生掌握制取气体时实验仪器和收集方法的选择。 鉴于学生在第二单元已经学过氧气的制法,具备一些制取气体的简单知识,可以选择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实验装置的选取,使学生尽快地从简单模仿到有目的地选择。1 .实验装置的设计。建议教学中先复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 分析制取二氧化碳与制取氧气所用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以及生成

180、物的性质,从课本 活动与探究”提供的仪器中选取适当的仪器进行搭配,学生可以先用简图示意,有条件的最好提供实物,在小组内或小组之间进行交流( 要求能说出理由),并从中选出正确的和最佳的设计装置。2 .实际操作。用选出的装置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检验所收集的二氧化碳是否充满;检验所收集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3 .课后思考。若实验需要一瓶纯净的二氧化碳,可否采用收集人体的呼出气体的方法制备?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是否适合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氧气?4 .课后实践。尝试利用一些生活用品如饮料瓶等设计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课 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 )【 学习目标】1 . 初步学会制取二氧化碳。

181、2 . 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3 . 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4 . 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教学策略】二氧化碳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物质,它的化学性质并不难掌握, 相对来说学生对一氧化碳的了解并不多,另外两者性质的巨大差异也增加了学生学习和应用知识的难度, 建议在二氧化碳的教学中采用以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之间合作学习为主, 一氧化碳的学习则通过教师边实验边与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对比, 同时启发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的方法来掌握。1 .课前由学生尝试设计一份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报告( 形式不限),课堂教学中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合作完成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实验 实 验6- 3 、 实 验6 - 4 、

182、实验6 - 5 、 实验6 - 6 ,并填写学生自己设计的探究报告。对设计有新意的探究报告可以在同学中传阅或张贴。2 .关于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可以在阅读课本以及有关信息库的知识后,采用讨论的形式分析二氧化碳的功过,归纳二氧化碳的用途。展示二氧化碳灭火器和泡沫灭火器的实物,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3 .教 师 可 对 实 验6 - 8 作简单说明: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力的2 0 0倍;完 成 实 验6 - 9 后 ,可与碳还原氧化铜进行对比,总结出一氧化碳的性质与碳的化学性质有相似之处。4 . 指导学生采用列表对比的方法巩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5 .能力训练

183、:对课本上的部分习题进行讨论。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对比后,分析造成性质巨大差异的因素是什么?从而得出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的结论。利用所学知识,归纳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方法。通过查阅资料、 交流信息等,就温室效应写一篇小论文。课 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2 )【 素质教育目标】知识教学点:1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2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3 .二氧化碳的用途。能力训练点:1.通过对C02物理性质的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2 .通过对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3 .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 .通过灯火实验等的介绍,

184、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 .能灵活应用CO?性质的有关知识。德育渗透点:1.通过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多了不行,没有也不行的事实,以及CO,不支持燃烧的实验,培养学生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对立统一规律的认识;2 .通过对温室效应,广西桂林地区溶洞的奇特景观的简介,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和保护环境意识,激发学生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问题以求甚解的良好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1 .重点:C02与水、石灰水的反应;2 .难点:CO?的检验方法及相应的化学方程式;3 .疑点:当CO?在空气中的含量超过1 %时,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可是为什么CO?无毒?4 .解决方法:( 1)借

185、助于实验和实验提纲,在学生逐步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中,对CO2的化学性质的学习会自然而然的完成。( 2)适时、适当地选取生活中学生熟知的事实,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事物的现象,并透过现象去发现事物变化的实质,加深对C0?化学性质的理解应用。【 教具准备】1 .教师的实验设备:1集气瓶CO2气 体 ( 用于检验CO?) ; 1矿 泉 水 瓶 ( 充满CO?) ; 2个模拟地窖( 一瓶空气,一 瓶CO?);铁架台;纸袋。2 .学生分组实验; ( 共10组,每组包括)5瓶CO?气体、白醋、Na2) 3溶液、石蕊试液、木条、红磷、蜡烛,镁条、石灰水、水;小试管6支、中试管1支、带胶塞的导管、吸管、酒精灯、药匙、

186、镜子、砂纸、试管头、小烧杯、火柴。【 整体感知】本节课堂实验较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也较多,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观察和思考问题,探 究C02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过程】【 教师提问】请 问1X104 L空气中含多少C02?为什么几亿年来空气中CO2的 含 量 ( 即体积分数0.03%) 一直没有太大的增减?【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 教师提问】如果空气中没有了 CO?,会不会对自然界造成什么影响?【 学生活动】讨论问题、回答。【 教师活动】放投影、碳循环图解,并总结。【 讲解】 如果没有C0”生命活动将停止, 因此CO?很重要, 而且它也是我们很熟悉的 气体, 所以我们有必要学习C

187、0?的性质,了解CO?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掌握CO?的化学性质。【 板书】课 题3二氧化碳【 学生活动】观 察CO?【 教师活动】演示向矿泉水瓶( 充满CO?)中倒入近半瓶水。【 学生活动】叙述现象,并解释原因。【 教师提问】在实验室内,大家可以设计怎样的实验方案来比较一下C 0 2 与空气密度的大小?【 学生讨论、回答】【 讲解】我选用一种类似于天平的简易装置,做实验,大家观察。【 学生活动】观察、体会C 0 2 能像水一样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中。【 板书】1 . 无色无味的气体;2 、能溶于水;3 .密度比空气大【 教师活动】课件出示“ 温室效应”、 “ 干冰”。【 学生活动】描述所知

188、道的温室效应:干冰的知识。【 板书】4 .干冰固态C O ? 易升华【 教师提问】大家能不能从微观、宏观两个方面叙述一下C O ? 的组成。【 讲解】了解物质的组成,有助于大家掌握化学性质。【 板书】化学性质【 教师活动】( 1 ) 安排学生实验( 2 ) 打出现象在空气中点燃放入装有C O ? 的集气瓶木条燃烧,有火焰熄灭红磷燃烧,黄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熄灭蜡烛燃烧,黄白色火焰,稍有黑烟熄灭镁条燃烧,耀眼白光,有 白 烟 燃 烧 ,发白光,有大量白烟,集气瓶壁上有黑点【 学生活动】( 1 ) 分组实验;( 2 ) 叙述实验现象,并总结结论。【 教师活动】( 1 ) 总结实验现象;( 2 )

189、 得出结论。【 板书】1 . C O ? 不燃烧,一般情况下也不支持燃烧。【 教师活动】( 1 ) 介绍装置;( 2 ) 提问如果将C O ? 倒入这一装置中,大家假设会出现什么现象?( 3 )实 验反应现象原 因阶梯实验蜡 烛 熄 灭 了 ,下层阶梯上蜡烛先 熄 灭 ,上层蜡烛后熄灭1 . C O 2不 燃 烧 ,也不支持燃烧2 . C ( ) 2的密度比空气大【 学 生 活 动 】(1)讨 论 问 题 、回 答 ;( 2 )学 生 分 组 实 验 。【 教师讲 述 】( 1 ) “ 屠 狗 洞 ”的 故 事 ;( 2 )提 出 问 题 :故 事 的 原 因 ,【 学 生 活 动 】讨论回答

190、【 板 书 】2 . C O ?不能供给呼吸【 教 师 活 动 】提 问 :( 1 ) C 0 ?是 否 有 毒 ?( 2 )进 入 久 未 开 启 的 菜 窖 或 深 井 、深 洞 的 底 部 时 ,应采取怎样的措施?【 学 生 活 动 】( 1 )回 答 ;( 2 )演 示 模 拟 菜 窖 。【 教 师 活 动 】( 1 )介 绍 紫 色 石 蕊 试 液 ;( 2 )安 排 实 验 。【 学 生 活 动 】分 组 实 验 :1 . 白 醋 水N a / %溶液分别滴加紫色石蕊试液2 . 向 紫 色 石 蕊 试 液 中 吹C O 2气 体 ;co2A +紫色石蕊试液一4. 向 石 灰 水 中

191、 吹C O z醋 酸1实验操 作 及 现 象得出结论及有关反应方程式C 02与水反应1 .向 石 蕊 试 液 中 通 入C O z ,石蕊试液由_ _ _ _ _ _ 色变成一 色 ;1、现 象 说 明C O z _ _ _ _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了_ _ _ _ _2、反 应 方 程 式 :C O ,1 1石灰水反应2 .取上述变色了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并用带导管的胶 塞 塞 住 管 口 ,导管通入澄清 石 灰 水 中 ,给试管加热可看到溶液由_ _ _ _ _ 色变成了色 , 同时澄清的石灰水1、说明_ _ _ _ _不 稳 定 , 易 分 解 ;2、澄清石灰水变化说明了分解后又生成有_ _

192、 _ _ _,分 解 方 程 式 :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澄清石灰水变化的原因是反应中生成了碳 酸 钙 ,使 澄 清 石 灰 水 变 浑 浊 ,是C 0 ?气体的 特 征 ,因 此 这 个 反 应 可 用 来 鉴 定C O 2气体的 存 在 。第七单元课 题1燃烧和灭火【 学 习 目 标 】1 .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2 . 了解有关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3 .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教学策略】1 .组织学生探讨并举例说明火对人类生存的意义。2 .根 据 课 本 “ 活动

193、与探究”实验,总结出燃烧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着火点说明:燃烧一般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剧烈氧化反应。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属性,不能随意改变。3 .根据生活常识,列举一些火灾的事例和灭火的方法,结合课本 实 验7 T 和 实验7 - 2 ,总结出灭火原理。4 .展示一些常用的消防器材,选择灭火的影视素材播放,引导学生找出灭火的方法和消防知识,理解课本中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的含义。到实验室或一些消防重点单位如加油站、油库、商场等地方实地调查后,设置虚拟火灾现场,组织消防演习方案评比,强化消防安全意识。5 .课本习题可以安排在课堂上讨论完成。课 题2 燃料和热量【 学习目标】1 . 知道化石燃料是

194、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2 . 知道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3 . 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教学策略】本课题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内容通俗易读,建议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等形式自主学习, 同时可利用科教资料或影视素材介绍化石燃料是经过数百万年甚至上亿年的演变而形成的,强调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1 .通过简单计算,完成课本中化石燃料开采年限图。2 .利用一些图片等形式展示煤和石油的成分、用途。3 .在做甲烷可燃性实验的同时介绍可燃物组成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鉴定方法根据

195、燃烧后是否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关于组成中是否含有氧元素的问题,此处不宜增加。4 .对于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可以从开发新能源和节约能源的角度引导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课 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 了解使用氢气、天 然 气 (或 沼 气 ) 、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2)认识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性。过程与方法:( 1)通过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 )通过对燃料的选用来培养学生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信息加工能力。( 3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196、 )通过燃料对环境影响的学习来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 )通过实验和讨论来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实践的科学精神。【 内容分析】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氢气、天 然 气 ( 或沼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认识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中的活动与探究建议讨论:在氢气、甲 烷 ( 天然气、沼气)、煤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柴油和煤等燃料中,你认为最理想的燃料;调查当地燃料的来源和使用情况,提出合理使用燃料的建议。新课程标准提出可选情景素材有城市“ 环保汽车”

197、的兴起, “ 西气东输”工程等。确定选用人教版的九年级 化学上册中的第七单元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作情景素材, 学生收集相关资料。 学生在前两个课题已学习了燃烧和灭火、 燃料和热量,本课题内容主要分两大点:一是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二是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 铁在前两个课题的基础上主要通过探究煤燃料时产生的二氧化硫等形成的酸雨的危害,汽车用燃料的燃烧时产生的尾气的探究,归纳出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造成对空气的污染的主要原因。然后再探究乙醇和氢气的燃烧反应、制取等内容,讨论燃料的选用。最后了解新能源的利用和开发。结束时总结归纳本课题应该知道的知识是:1、一些燃料燃烧对环境有不良影响,应选择

198、使用不污染环境或对环境污染小的燃料;2、在化石燃料中,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燃料。3、应使用和开发化石燃料以外的清洁燃料 综合利用资源和开发新能源具有重要意义。【 重点】了解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认识新能源开发重要性。【 难点】燃料燃烧对空气污染的原因,选用燃料的依据,新燃料及能源的优点。【 媒体与器材】电脑、小烧杯,稀硫酸、植物叶子或果皮,金属粒或条( 如铁、铝等),小石头粒【 教学模式】引导探究1、探究煤的燃烧形成的酸雨。从煤的成份推出燃烧产物,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酸推测二氧化硫形成酸雨。引导复习煤的知识引入酸雨的形成。【 实验探究】分组进行有关酸雨的探究实验,并

199、开展讨论九。 的 “ 讨论”。指导实验,组织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发言。探究酸雨的危害。 引导探究从汽车用燃料的成份推出燃烧产物,分析尾气中污染物。引导复习石油的知识引入燃烧产物的探究。探究汽车用燃料的燃烧。【 引导探究】从汽车用燃料的成份改良和充分燃烧的角度推测减少污染的方法。引导从燃烧的反应开展探究。探究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 总结】归纳总结化石燃料燃烧造成对空气污染的原因。引导从燃烧的反应总结归纳。了解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引导探究】从酒的酿制推出乙醇的可再生,从燃烧的反应推出其优点。引导从酒精的制备、性质来探究酒精。探究乙醇。【 引导探究】说出应用的例子及优点。引导从乙醇燃烧的优点探

200、究其使用。探究乙醇作燃料的情况。 引导探究回忆氢气的性质推出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从制备考虑其应用前景。引导从氢气的性质制备来探究。探究氢气。讨论:从掌握的知识分组讨论P M 3的 “ 讨论”组织开展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发言。确定选择使用的燃料。 引导探究从掌握的知识描述,引导描述新能源。认识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总结回忆归纳总结本课题知道了的知识。引导总结本课题内容要求。检查对知识的学习情况。【 作业】完 成P 1 4 6的习题3、4 ;选做习题1、2、5、6提高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九5的 “ 调查与研究”作为继续深入的学习。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 题1 金属和金属材料课 题1金属材料【 教学目

201、的】1 .通过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2 . 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同时还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3.认识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合金,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课题分析】本课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日常生活用品很多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入手,说明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并从社会发展的历史说明铁、铜 、铝及其合金是人类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教材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配合实物照片介绍了金属具有金属光泽,能传热、导电,

202、有延展性等重要物理性质,同时采用列表的方式,给出了一些常见金属物理性质的数据,为如何利用金属的物理性质提供了重要依据。教材把重点放在 “ 讨论”及对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关系的了解上,注意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二部分重点介绍合金。教材用厨师在炒菜时常会在菜里加入各种调料以改善菜的色、香、味的事实作比喻,说明在纯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与纯金属性质不同的合金,如生铁和钢等,这些合金具有某些比纯金属更好的性能。教材接着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合金与纯金属性质的不同, 了解为什么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用途的原因。教材以列表的方式简略地介绍了一些常见合金的主要成分、性能和用途。教材还介

203、绍了 2 1 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和钛合金,连 同 在 “ 化学技术社会”中介绍的高新科技的内容一一形状记忆合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 2 1 世纪金属材料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眼界。【 教学建议】1 .课前可以由学生收集一些常见的金属材料,由实物或事实入手,使学生认识金属材料与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的关系,并进而引入到对金属的物理性质的教学。2 .重点组织好教材中的“ 讨论”,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对有些讨论题应说出不止一个理由。也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讨论题。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形成以下认识: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

204、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考虑价格、资源、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3 .认 真做好【 实 验 8 - 1 】和 【 实 验 8 - 2 ,这是使学生认识物质组成的改变会使其性能发生改变的重要依据,也是为什么目前纯金属只有9 0 余种,但由这些纯金属按一定组成和质量比制得的合金已达几千种的原因。4 .常见合金的主要成分、性能和用途表,以及钛和钛合金等属于常识性介绍内容,学生只需留有大致印象即可。教师应使学生了解如何查阅这些资料的途径,以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5 .资 料 “ 金属之最”以 及 “ 形状记忆合金”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可以结合这些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查

205、阅有关资料,办一期化学小报或墙报等。 钢的淬火和回火实验同样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且简单易做,应鼓励学生做。探究一铁片与铁粉颜色不同的原因问题:铝粉具有银白色的光泽,常用来做涂料( 俗称银粉、银漆),保护铁制品不被腐蚀,而且美观、但一般金属的粉未的颜色多为黑色。为什么金属在粉未状时的颜色是黑色呢?实验:实验一:取一块铁片,用细砂纸打磨表面,用 滤 纸 ( 或软布) 擦拭后,观察铁片的颜色;观察实验室里的铁屑样品颜色。实验二:取一小块玻璃残片,观察其颜色。将玻璃小心敲碎( 注意保护好眼睛),观察玻璃屑的颜色。根据以上实验探究,结合你学过的物理光学知识, 解释玻璃屑颜色不同于玻璃片的原因。推测铁粉颜色

206、与铁片颜色不同的原因。研究二探访身边的金属1 .环顾你家里的日常生活用品,观察超市或商店里货架上的商品,或询问你的父母。调查一下你身边有哪些金属制品,然后将你的调查结果填入下表里。调查记录:生活中的一些金属制品调查项目金属制品的名称所 用 金属名称素号元行价格( 元/件 )该 用 途 所 利用 的 金 属 性质12342.用手掂一掂不锈钢制品及铝制品的轻重。推测两者的密度大小。课 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的】1 .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2 .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3 .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

207、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课题分析】在 课 题1介绍金属的物理性质的基础上,本课题侧重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重点介绍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已经做过镁条、铝箔、铁丝等在氧气中反应的实验,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教材采用实验事实一归纳的编写方法,重点说明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由此也可在一定意义上反映金属的活泼程度:如镁、铝比较活泼,铁,铜次之,金最不活泼。教材的重点放在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上,采用实验一讨论的探究模式,通过对实验事实的分析,层层诱导,由学生自己归纳

208、得出置换反应的特点,并通过对某些金属的活动性的比较,进而引出金属活动性顺序。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应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教学建议】1 .对于金属与氧气反应的教学,可以再次做镁条、铝箔、铁丝、铜丝等与氧气反应的实验,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要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进行认真的对比和分析,从中得出金属与氧气反应的一些规律性知识2 .本课题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讨上,不仅仅是为了获得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在这个活动与探究中,结论的可靠性是很重要的,因此,控制相似的实验条件,以及对实验

209、现象的正确对比和分析,是该探究活动获得可靠结论的重要保证。3 .置换反应的概念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归纳得出的,即通过对镁、锌 、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分析,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类别的角度归纳得出的。这样的方法比较直观,学生容易接受。置换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练习来感受的。教师也可以补充一些有关这方面的联系实际的习题,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金属活动性顺序是通过实验,并在置换反应概念和其他一些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分析得到的。探究分三步进行:( 1 )从金属与盐酸或硫酸反应是否有氢气生成,可以把金属分为两类,能生成氢气的金属其活动性比较强,不能生成氢气的金属其活动性比较弱。( 2

210、 )从一种金属能否把另一种金属从它的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可以比较出这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能置换出来的,则这种金属比另一种金属活泼。( 3 )经过了很多类似实验的探究过程,人们归纳和总结出了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非常重要。尤其要注意在实验的基础上组织好讨论,这是有关金属活动性顺序探究活动能否成功的重要保证。由于学生还没有盐的概念,因此教材中只能说“ 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具体例子来进行教学。5 .可以通过对一些实例和习题的讨论和分析,让学生感受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

211、的重要应用, 并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作为有关金属能否在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等的判断依据。这部分的教学也可以结合本课题的复习和小结进行。探究一: 铁合金的抗锈蚀性能问题:建筑物的防盗门及防盗网为什么常用不锈钢制造呢?实验:班上的同学集体协作,选派代表到小五金商店购买少量普通铁钉和不锈钢钉,并购买一张细砂纸。利用这些材料进行如下家庭小实验。用细砂纸打磨普通铁钉和不锈钢钉表面。将两枚铁钉分别浸在食盐水中,食盐水不要全部浸没铁钉。几天后观察两枚铁钉锈蚀的情况,并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1 )普通铁钉与不锈钢钉哪个更能抗锈蚀?( 2 )查找课本,比较生铁、钢及不锈钢的成分有何不同。研究二:铝与铁常温下和氧

212、气反应的难易用铝片和铁片进行实验。取一块铝片,用细砂纸打磨其部分位置,观察没有打磨及打磨部分的色泽。发现打磨后铝的色泽比没有打磨的色泽更光亮。过一段时间,两者色泽又变得一样。同样方法,用铁片重复上述实验,观察打磨前后的铁的不同及变化,则发现打磨后的铁不会变得与打磨前的铁一样。( 1 )从上述实验事实推测:铝和铁哪种物质更容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2 )铝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为什么我们通常看见铁生锈而没有看到铝生锈?( 3 )在清洗铝制品时应注意些什么?( 4 )根据铝的这种抗锈蚀“ 特性”,试推测防止金属锈蚀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探究三: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方法之一问题:如何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13、?请你回忆:将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产生的实验现象。实验: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浅绿色氯化亚铁溶液,把用砂纸打磨、擦亮的铝丝插入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发现溶液由浅绿色逐渐变为无色。把一根光亮的铜丝插入硫酸亚铁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没有发现任何变化。( 1 )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根据实验事实推测:铝、铜和铁的化学活动性强弱顺探究四:判断全属的活动性顺序方法之二问题:把铝片、铁片、铜片分别跟稀硫酸反应,哪种金属反应最快?实验:在三支试管中分别放入两小块打磨光洁的铝片、铁片、铜片,加 入5 m L稀硫酸,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铝跟酸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铁跟酸反应缓慢,铁片表面产生少量气

214、泡。而铜片表面无任何变化。( 1 ) 写出本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 试推测铝、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探究学案: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 回忆与再现勺 白 勺1 .实验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活泼性比较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镁在空气中燃烧2 .铝与铁相比,具有哪些优良性质?3 .为什么铝具有优良的抗腐蚀性能?4 .分析“ 真金不怕火炼”蕴含的科学原理。 活动与探究( 一) 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1 .收集信息:A 组上述反应的共同特征: ( 1 ) ( 2 )3 . 结论金属与稀盐酸现象镁与稀盐酸:锌与稀盐酸:铁与稀盐酸:与 稀 盐 酸 :B 组金属与稀硫酸现象镁与稀硫酸:锌与稀硫

215、酸:铁与稀硫酸:与 稀 硫 酸 :2 . 讨论交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 ( 4 )( 1 ) 上述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0( 2 ) 上述反应属于 反应。 活动与探究( 二) 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1 .收集信息实验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2 . 讨论交流( 1 ) 上述反应的共同特征 o( 2 ) 铝、铜、银的活动性顺序 o 实践与应用1 . 判断下列各组物质能否发生反应?( 1 ) 银 和 稀 盐 酸 :; ( 2 ) 铝 和 稀 硫 酸 :( 3 )铜 和 硫 酸 锌 溶 液 :( 4 )锌 和 硫 酸

216、 铜 溶 液 :( 5 )镁 和 硝 酸 银 溶 液 :; ( 6 )铜 和 氯 化 银 固体:;2. “ 药金”又 称 为 “ 鹿 大 金 ,实为铜、锌合金。由 于 “ 药金”外观与黄金相似,常被不法商贩用来冒充黄金牟取暴利。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实验台上的“ 药金”戒指是假黄金戒指。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方案四: 反思与评价学完本节,我的收获、启示或发现课 题 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教学目的】1 . 知道一些常见金属如铁、铝、铜等的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2 . 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3. 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

217、法。4 . 知道废;日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等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课题分析】本课题涉及面很广,包括地球上及我国的金属资源情况、铁的冶炼、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金属的腐蚀和防护,以及金属资源的保护等,既有知识、技能方面的内容,又有环境意识和资源意识等情感领域的内容。本课题由常见金属矿物的照片以及资料“ 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表引入,简单介绍了地球上及我国的金属资源情况。 人类对地球上金属矿物资源的利用主要是用来冶炼金属,而其中冶炼量最大的是铁。因此,教材很自然地转入到对铁的冶炼的讨论。第一部分“ 铁的冶炼”是本课题教学的重点。教材除简要地介绍了我国冶炼铁的历

218、史外,主要是通过实验,说明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化学反应原理,并结合炼铁的实际情况,以例题的方式介绍了化学方程式计算中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这样,把化学原理、计算和生产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学习活动成为有机的整体,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第二部分“ 金属资源的保护”,重点是有关铁的锈蚀以及防护的“ 活动与探究”内容。该活动与探究内容包括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并实施、讨论、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应用等多个步骤, 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大的价值。关于金属资源的保护,教材中首先以图示的方法给出了一些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 形象他说明了金属矿物资源是有限的,以及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219、教材中简要地介绍了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合理开采矿物等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 教学建议】1 . 关于地球上及我国的金属资源情况的教学,可以结合地理课的有关内容,利用矿物标本或实物照片、图表等进行教学,应鼓励学生主动查找有关资料,并在课内外进行交流。我国冶炼铁的历史及解放前后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等内容的教学,也可以采用相似的教学方法。2 . 做 好 【 实 验8 -3 ,并将它与炼铁生产的主要化学反应原理结合起来,使学生认识化学原理对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3 . 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是一类在实际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的计算,应使学生了解它的价值,主动参与学习。讨论这一类计算题的解法时,关键是归纳

220、出解题思路:即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都是纯物质的计算,要把含杂质物质的质量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可以视情况进行课堂练习,当堂讨论和评析一些错误的解法以及出现错误的原因,以加深学生的理解。4 .精心策划和组织好有关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的“ 活动与探究”内容。教材中的图8-23提示了铁钉锈蚀条件探究实验的设计思路,在一个星期前就应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来探讨该实验的设计方案,并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设计出多种方案,允许多种方案同时试验,以小组或个人等多种方式活动,同时要认真做好观察记录。在实验的基础上,可以由各小组或个人展示他们的实验情况,并汇报探究的结果。讨论是在各组或个人已有初步结论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对这些

221、结论的辨析、归纳是很重要的。从反应物的角度分析,铁钉锈蚀的条件需有水蒸气和氧气等,教材中给了思考金属腐蚀条件的思路:要有能够发生反应的物质, 反应物要能互相接触, 生成物不会对反应起阻碍作用, 等等。同时给出了防止金属腐蚀的思路:如果破坏金属腐蚀的条件,使它们不再具备腐蚀的基础就能防止金属腐蚀。 利用这些思路组织好讨论,由学生自己提出铁制品的防锈建议,并将它应用于自行车构件防锈措施等实例上。5 .关于金属资源保护的教学,可以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将教材中的一些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图制成投影片或计算机软件等,并配合其他资料, 使学生强烈感受矿物资源是有限的,以及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性。 废旧金属的回收利

222、用是每个学生都随手可做的事情,可结合本课题未的“ 调查与研究”,使学生了解废旧金属回收的意义,并积极主动地去做。6 .可以按照教材中所给的思路,采用讨论、填表和填空等方式进行本单元小结。也可以结合实例分析,通过对知识的综合应用来进行本单元小结。第 九 单 元 溶 液课 题1 溶液的形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溶液的概念及组成2、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3、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4、知道溶液是一类重要的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情义目标:培养从平凡的事实中发现问题并求甚解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1、溶液的概念及组成2、乳化作用3、

223、几种物质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学情分析:溶液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本节课可充分利用生活中有关溶液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体现新课改的精神。教学方法:学生讨论交流、实验探究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手段:课本上的彩图、课外收集的资料、分组实验课前预习作业:1、你接触过哪些液体物质?举例说明。2、一 些 物 质 ( 如:食盐、蔗糖、泥土、植物油、面粉等)分别放入一定量的水中,然后观察现象并记录下来。3、什么叫溶液?你上面举出的例子中哪些是溶液?4、溶液有几部分组成?指出上述溶液中的溶质、溶剂分别是什么?5、观察一下溶液,从外观上看有哪些特征呢?教学内容:组织学生收

224、集溶液的相关资料要求学生看教材中的插图、图 9 T 及 图 9-3【 讲解】 这些精美的图片都与化学中的溶液密切相关,都是用化学方法制成的特殊液体产生的神奇效果。这节课我们将与大家起走进化学溶液世界,领略化学的魅力。一、溶液做 【 实验9-1】组织学生阅读教材; 并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叫溶质?2、什么叫溶剂?【 介绍】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实验9-2】、 【 实验9-3】从人类衣食住行的角度,列举大量的事实,说明溶液与人类密不可分的关系。让学生列举生产、生活中与溶液有关的现象或事例。1、溶液与浊液的区别2、乳化作用二、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 活动与探究】一些物质溶解时的吸热与放热生活中处处

225、有化学,学好化学,用好化学,能造福人类,使世界变的更加绚丽多彩。1、溶液的概念及组成2、溶解时的吸热与放热板书设计:一、溶液:1、什么叫溶液?2、什么叫溶剂?3、什么叫溶质?4、溶液的组成:溶质和溶剂5、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二、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本节课达标自测A组- 、填空题:1 、 将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写名称)填在相应的短线上。稀硫酸:,澄清石灰水:,碘酒:,锌和盐酸完全反应后的溶液:,氢氧化钠溶液:O2 、少量的碘加入到汽油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所得到的溶液名称是 O3 、少量的植物油加入到水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该混合物叫做_o做完实验后,这支试管用 洗涤,因为 有_

226、_ _ _ _ _ _ _ _ _ 的功能。4 、 一色的高镒酸钾溶液中用滴管缓缓加入少量酒精, 不要振荡,现象是,然后振荡,现象是,该溶液中的溶质是溶剂是 o二、选择题:1 、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 . 水 银 B. 蔗 糖 水 C . 石灰浆 D . 植物油、水、洗洁精混合振荡后的液体2 .以下不属于溶液外观上的基本特征的是( )A . 均一 B. 稳定 C . 无色 D . 透明3 .组成溶液的溶质()A . 只能是固体 B . 只能是液体C . 只能是气体 D . 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4 . 一杯溶液里各部分的浓度和性质是( )A . 相同的 B. 不同的5 .溶液一定是()

227、A . 单质 B. 化合物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只有上层是相同的 D . 无法确定C . 纯净物 D . 混合物A 、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 泥水中,泥是溶质,水是溶剂C 、溶液一定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D 、冰和水混合在一起,冰是溶质,水是溶剂7、两种能溶于水且能起反应的块状固体A 、B , 反应最快的情况是()A 、两种块状固体接触 B、将两种固体碾细拌合C 、将两种固体溶于水并搅动 D 、一种块状固体与另一种粉末混合B 组一 、选择题:1 、下列混合物中,属于溶液且溶质是单质的是( )A . 石灰水 B. 泥水 C . 碘酒 D . 牛奶2 、一种液体是否是

228、溶液,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 、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液体里B、 一种物质被分散成分子或离子均匀进入另一种物质里C 、液体是均一的、稳定的D 、长期放置不分层3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溶于水是扩散过程,所以溶解都是要吸热的B、 溶液中只可以有一种溶质C、一杯调好的糖水,喝第一口特别甜,越喝越不甜,说明后面喝的糖水含糖少D、条件不改变时,溶液放置多久,溶质也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4、向图中的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后,原 来U型管内两臂在同一水平上的红墨水,右边液面降低了些,左边的液面上升了些,则加入的物质是( ) oA .活性炭 B.氯化钠 C .硝酸皴

229、 D. 氢氧化钠二、简答题:1、写出下列溶液中溶剂的名称碘酒,白 磷 的 二 硫 化 碳 溶 液,硫酸铜溶液,医用酒精 o2、小英在做饭时,发现很多因素都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的速率。( 1 )从你能想到的可能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中,写出其中两项,并预测此因素对食盐的溶解速率的影响:因 素 ,你的预测:因素2,你的预测。( 2 )从你所列因素中选出一个,通过实验验证你的预测。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3、 ( 1 )列 举3种生活中遇到的溶液:( 2 )你家中餐具上的油污是如何清洗的?课 题2溶解度重点: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含义与应用难点: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含义与应用教学

230、过程: 引言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酒精可以任意比例与水互溶,那么,在一定温度下, 一定量的溶剂所能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有没有一个限度呢?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表示这种限度呢? 板书 课 题2 溶解度 思考 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实例,说明气体在水中溶解性受哪些外界条件的影响,这些条件对气体的溶解性产生怎样的影响。 板书 一、溶解度 讲解 溶解性是物质的一个重要性质, 怎样才能比较精确地表示一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性的大小呢? 板书1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 0 0 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布置思考题 理解溶解度概念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板

231、书 关键词:一定 温 度 ( 指条件);1 0 0 g溶剂;饱和溶液;克 ( 单位)。 布置讨论题“ 2 0 C时食盐溶解度是3 6 g ”的含义是什么? 板书2 .溶解度曲线 讲解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溶解度的大小与温度有关。可以以横坐标表示温度,以纵坐标表示溶解度,画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板书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展示教学挂图 布置学生讨论 从溶解度曲线中我们可以获取什么信息? 师生共同归纳1 .溶解度曲线从溶解度曲线中可以查到有关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可以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以及各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等等。2 .从

232、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钱、硝酸钾等;有些与温度的变化关系不大,如氯化钠。利用溶解度曲线提供的信息,可以对某些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进行分离。 讲解 对大多数物质来说,其溶解度都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也有些固体物质,其溶解度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氢氧化钙就是这样一种物质。 展示教学挂图 氢氧化钙溶解度曲线 板书 气体的溶解度:通常用“ 1体积水中所能溶解气体的体积” 来表示气体的溶解度。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升高而增大。 展示表格气 体 氧 气 氯 气 二氧 化 硫 氯 化 氢 氨 气溶解度 1 : 0 . 0 3 1 : 2 1 :

233、 4 0 1 : 5 0 0 1 : 7 0 0二、课堂巩固练习1、下列关于溶解度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 0 0 g溶剂中所溶解的克数。B、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 0 0 g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C、该物质在1 0 0 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克数。D、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 0 0 g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克数。2、已知6 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 1 0 g o( 1 )指出其表示的含义。( 2 )在6 0 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质量比为?( 3 )向1 0 0 g水中加入8 0 g硝酸钾,溶液是否饱和?加 入1 2 0 g呢?3、已知2 0 时,1

234、 0 0 g水中最多能溶解2 0 . 1克某物质,该 物 质 属 ()A、易溶 B、难溶 C、微溶 D、可溶4、已知2 0 C时; 2 5 g水中最多能溶解0 . 8克某物质,则 该 物 质 属 ()A、易溶 B、微溶 C、可溶 D、易溶三、复习小结师:如何认识溶解度?怎样由溶解度判断溶解性大小?生:回顾本节课知识,进一步加深对上述问题的认识。课 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教学重点: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教学难点:1 .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2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中,涉及溶液体积时的计算。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引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说某溶液是浓还是稀, 但浓与稀是相对的,它不能说明溶

235、液中所含溶质的确切量,因此有必要对溶液的浓与稀的程度给以数量的意义。( 板书)课 题3溶质的质量分数一、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设问)在溶液中,溶质、溶剂或溶液的量如果发生变化,那么对溶液的浓稀会有什么影响?( 讲述)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很多,本节重点介绍溶质质量分数。( 板书)1 .溶质的质量分数定义: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2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数学表达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提问)某食盐水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 6 %,它表示什么含义?( 讲述)这表示在1 0 0份质量的食盐溶液中,有1 6份质量的食盐和8 4份质量的水。( 板书)二 一定溶质的质量分

236、数的溶液的配制。例:要配制2 0 %的N a O H溶 液3 0 0 g ,需N a O H和水各多少克?溶 质 质 量( N a O H ) = 3 0 0 g X 2 0 %= 6 0 g o溶 剂 质 量 ( 水 )= 3 0 0 g - 6 0 g = 2 4 0 g o配制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小结:对比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第二课时( 板书)三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讲述)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大致包括以下四种类型:1 .已知溶质和溶剂的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例1从一瓶氯化钾溶液中取出2 0 g溶液,蒸干后得到2 . 8 g氯化钾固体,试确定这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

237、:这瓶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1 4 % 2 .计算配制一定量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例2在农业生产上,有时用质量分数为1 0 % 2 0 %食盐溶液来选种,如 配 制1 5 0 k g质量分数为1 6 %的食盐溶液,需要食盐和水各多少千克?解:需要食盐的质量为:1 5 0 k g X 1 6 % = 2 4 k g需要水的质量为:1 5 0 k g - 2 4 k g = 1 2 6 k g答:配 制1 5 0 k g l 6 %食盐溶液需食盐2 4 k g和 水1 2 6 k g。3 .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例3把5 0 g质量分数为9 8%的稀释成质量分数为

238、2 0 %溶液,需要水多少克?解: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设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X50克x9汰=xx2强x=245 克需要水的质量是:245克 -50克= 1 9 5克答:把5 0 g质量分数为9 8%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 0 %的溶液,需 要 水1 9 5 g第 十 单 元 酸 和 碱课 题1常见的酸和碱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知道酸和碱溶液能和酸碱指示剂反应;能自制酸碱指示剂,并设计和完成与之有关的实验。2 . 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3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运用

239、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 教学准备1 . 教师准备:白醋、稀盐酸、稀硝酸、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酚醐试液;点滴板、滴管;花。2 . 学生准备:每小组自制2 3 种指示剂。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什么是酸、碱 、盐;能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过程与方法:在学习了什么是酸后,完成对碱的模拟自主探究,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从离子观点了解什么是酸、碱 、盐。 教学准备 溶液导电性实验仪器、紫色石蕊试液、锌粒、氧化铜粉

240、末、酚酥试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铁溶液、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 教学程序 提问 : 试管中的紫色石蕊试液,在不借助任何化学药品的情况下,能否使之变成红色学生演示:向试管中吹气。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追问:为什么会变色?学生回答: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提问 : 除 了 碳 酸 ,还有其他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吗?探究实验:分别在稀盐酸和稀硫酸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小结过渡 : 碳 酸 、稀盐酸、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它们还有其他的共性吗?探究实验:稀盐酸、稀硫酸与锌粒及氧化铜粉末的反应。 小结过渡 : 稀 盐 酸 、稀硫酸都能与锌粒及氧化铜粉末反应,由此可见

241、,它们在性质上是有了些共性的。为什么它们会具有一些相似的性质呢?探究实验:氯化钠导电性实验。 提问 : 氯化钠溶液为什么会导电?回忆物理中学习的导电的原理,推测氯化钠溶液导电的原因。FU1SH动画展示氯化钠溶液的导电过程,解释电离的概念,介绍电离方程式。 结论 : 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着能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探究实验: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导电性。结论:稀盐酸与稀硫酸都能导电。 分析 : 为什么稀盐酸和稀硫酸能导电? 归纳 : 稀 盐 酸 、稀硫酸中都存在着相同的阳离子H +,所以它们在化学性质上具有了相似性。不仅稀盐酸、稀硫酸中存在H + ,还有其它的一些物质也能电离出唯一的阳离子H +

242、,我们把它们归为一类物质酸。 小结 : 探究思路通过实验发现一些物质具有共性,试图去解释具有共性的原因,通过对导电性的探究,发现存在相同的阳离子一氢离子,归纳出酸的概念。 自主探究 : 碱 评价与小结 : 评价自主探究成果 新知识提示 : 氯化钠属于哪一类物质? 课外学习 : 什 么 是 盐 ?探究学案:什么是酸、碱、盐 示范探究 探究活动一:稀盐酸稀硫酸、紫色石蕊试液、锌粒、氧化铜粉末结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243、_ _ _探究活动二:导电性实验发现:稀盐酸( 能、不能)导电; 稀硫酸( 能、不能)导电。原因:_ _ _ _ _ _ _ _ _什么是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_ _ _ _ _ _ 的化合物叫做酸( a c i d ) o 自主探究探究活动一: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无色酚酷试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铁溶液结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探究活动二:导电性实验发现:氢氧化钠溶液_ _ _ _

244、_ ( 能、不能)导电;氢氧化钾溶液_ _ _ _ _ _ _( 能、不能)导电。原因: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提示: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着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试写出它们的电离方程式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什么是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_ _ _ _ _ _ 的化合物叫做碱。课外学习:N a C l 盐课 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酸和碱的定义和化

245、学性质2掌握盐的定义,理解中和反应。3巩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4掌握中和反应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教学重点:中和反应教学难点:中和反应的应用教学方法:实验引导探索法、归纳练习法教学过程:一、 复习引入简单复习酸和碱的定义和常见的化学性质二、 课前小测:1、 写出酸和碱的定义并举例说明( 写出电离方程式):( 1 )酸- - - - - -例如:( 2 )碱- - - - - -例如:2、 酸和碱分别有哪些化学性质?( 1 )与指示剂反应1 )酸使 变红2 )碱使 变红,使 变蓝。( 2 )酸 与 金 属 ( 派在 前)反应例: 铝跟稀硫酸反应,方程式铁跟盐酸反应,方程式.( 3 )与金

246、属氧化物( 酸)和非金属氧化物( 碱 )反应1 )盐酸与氧化铜,方程式:2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2、符合下列事实的化学方程式。( 1 )用盐酸除去铁锈( 2 )漏置在空气中已丽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内加入适量的稀硫酸( 3 )把生石灰放进水中,可以把鸡蛋煮熟( 4 )石灰水长期裸露在空气中,会变浑浊3、玻璃棒蘸取酚猷; 试液在滤纸上画一只小鸟。把滤纸放在浓氨水瓶口上方,滤纸上很快出现一只_ _ 小鸟。再把此滤纸放在浓盐酸瓶口上方,小鸟逐渐o4、下列物质放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的是,质量会减少的是_ _ 不会变质的是 .A、粗 盐B、浓 硫 酸C、N a2C O:s - 1 0 H20 D、

247、浓盐酸E、N aC l F、石灰水 G、N aOH I K C aO4、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 确 的 是 ( )A、 稀释浓硫酸时: 把水慢慢倒入盛有浓硫酸的量筒中并搅拌;B、 用滴管滴加液体时,为防止液滴飞溅,滴管应贴紧试管内壁;C、 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D、 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称量物放在左盘,成码放在右盘;E、 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托盘天平左盘的滤纸上称量;F、 将收集满氢气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子上;三、 引入新课 趣味实验“ 无中生有”:用两支玻璃棒分别蘸上浓盐酸和浓氨水后让两支玻璃棒靠近但未接触,观察现象。 提问 上述实验说明了什么? 回答 盐 酸 跟 氨 水 ( 是

248、一种碱)会反应 提问 怎样检验碱是否存在呢? 回答 用 指 示 剂 ( 无色酚献变红,紫色石蕊变蓝)四、 新课讲授( 一) 中和反应 活动与探究 在烧杯中加入1 0 m 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猷; 溶液。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观察现象。取2滴上述反应后的无色溶液滴在玻璃片上,使液体蒸发,观察玻璃片上的现象。 讨论 玻璃片上物质是氢氧化钠吗?为什么?写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板书N aOH + H C 1 = N aC l + H 2 0 讲解N aO H = N a+ + O H- H C 1 = H+ + C l-溶液中的离子进行重新组合,

249、N a+与 结 合 成N aC l , H *和C结合成H C 1 . 练习C a ( O H ) 2 + H C 1 = N aO H + H 2 s o i = 提问 以上反应生成物有什么共同特征? 回答 都生成水和另一化合物( 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 归纳并板书 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这样的化合物叫做盐。例如:N aC h C aC L N a2 s 0八 A gN O3 K M n 0o N a2C O3 提问 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物质叫做什么? ( 碱) 归纳并板书 向上述这类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讲解 中和反应不是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前面我们学

250、过的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并举例说明。 回答1 )化合反应:C + 02螫C 022)分解反应:2 K M n O4 匚 K2M n O4 + M n O2 + 0 2 t3)置换反应:M g + 2 H C T = M gC l2 + H2 t(-)中和反应的应用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_,改良酸性土壤:H2S 03 +C a( 0 H )2= C aS 03+H202、处理工厂的废水 H2S 04 +C a? O H )2= C aS O4+H2O3、用于医药3 H C 1 + A l ( 0 H ) 3 = A 1 C L + H20H C 1 + N aH C 0:i=

251、 N aC l + C 02 t + I L O五、 课堂小结:( 一) 中和反应1、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这样的化合物叫做盐。2、中和作用- - - -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N aO I I + H C 1 = N aC l + H20C a( 0 H )2 +2 I I C 1 = C aC l2 + 2 H ,0N aO H + H 2 s o 产 N a2 s 0 4 + H20( )中和反应的应用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H 2 s C h +C a( 0 H )2= C aS 03+H202、处理工厂的废水H 2 s +C a( 0 H )2= C aS 04+H

252、203、用于医药3 H C 1 + A 1 ( O H ) 3 = A 1 C U + H20H C 1 + N aH C 03= N aC l + C O , t + H20六、目标检测:1、 写出盐的定义,并举例说明士 卜 - - -JUL例如:2、 写出中和反应的定义,并举例说明中和反应- -例如:3、 一张洁白干燥的滤纸上,依次喷洒A、B、C三种无色液体。当喷洒A、时,滤纸无明显变化;再喷洒B时,滤纸上出现一只红猫;最后喷洒C时,小猫渐渐消失。回答下列问题:滤纸上的小猫可能是用 画的。无色液体A是_ _ , B是, C是 ;或A是,B是 ,C是o4、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属于

253、分解反应的是(),属于置换反应的是(),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F e + H2S O4 = F eS O + I L t B 、 1 1 2 c o 3 = H20 + C O 2 tC 、N aO H + H 2 s 0 4 = N a2 s 0 4 + H Q D 、 S + 0 ? 点燃 S 025 、Zn 、F e( 0 H ) 3 、K M n O 八 C aO 、 稀 H 2 s o 八乩0 等物质中,按下列要求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1 ) 化合反应:_( 2 ) 分解反应:_( 3 ) 置换反应:( 4 ) 中和反应: _6 、某地有间大包火力发电厂( 碗烧煤发电) ,排放

254、出大量的有毒气体,,其方程式为,这种气体会形成酸雨,造成土壤酸化,不利于作物的生长,为了减小土壤的酸性, 可 在 土 壤 中 加 入 适 量,以中和酸性,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o7、查得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有大量N a O H , 若直接排入河流会造成水体污染,应怎样处理此工厂中的废水?写出你的想法,并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8、人的胃酸过多,会造成消化不良或是胃痛,此时可在医生的指导后服用某些碱性物质, 如 或 以中和过多的胃酸, 写出它们的反应方程式一 、,若胃穿孔,则不宜用 方法(填第一种或是第二种)9、我国西部地区有一个苦泉村,村子里的泉水蒸发得到蓝色的胆矶(C uS O . S H

255、z O ) , 当地居民用铁锅将水煮一煮就不苦了,久而久之铁锅就变成了 “ 铜锅”,试解释这种现象。板书设计:课题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一) 中和反应1 、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这样的化合物叫做盐。2 、中和作用- - - - 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N a O H + H C 1 = N a C l + H20C a (0 H ) 2 + 2 H C 1 = C a C l2 + 2 H202 N a 0 1 I + H2S O4 = N a2S 0 , + 2 H , 0(二) 中和反应的应用1 、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H2S O:i + C a (0 H )2=

256、C a S 03+ H202 、处理工厂的废水 H2S O4 + C a (O H )2= C a S O4+ H2O3 、用于医药3 H C 1 + A l (0 H )3 = A 1 C L + 3 H20H C 1 + N a H C O3= N a C l + C 02 t + H20第H 单元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 、教学目的要求1 . 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2 . 能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3 . 掌握碳酸根离子检验的方法。4 . 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并综合运用相关操作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二、本课题分析食盐

257、是生活中最常见、人们最熟悉的盐,也是学生最早认识的盐。把盐等同于食盐是较常见的误解。本课题一开始就在上一单元所学盐的概念的基础上, 提醒学生注意这二者的区别,既有警示作用,说明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性,也可加深学生对盐类概念的理解。教材接着指出即使在生活中,人们常见的盐也不止食盐一种,进一步印证上述盐类的概念,同时引出本课题主题生活中常见的盐。本课题主要介绍了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四种盐。考虑到后三种盐在组成上的共性及相关内容量的平衡,将四种盐分为两部分:一是氯化钠,简介氯化钠的用途、在自然界的存在及晒制,并由此引出粗盐提纯的活动与探究学习蒸发操作,进一步训练溶解、过滤等操作

258、技能。二是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在简要介绍了这三种盐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之后, 通过前面已学的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及含碳酸钙的建材被盐酸腐蚀的照片,自然地引出碳酸钠、碳酸氢钠相关性质的探讨实验,意在让学生认识到含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的盐具有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共性。至此,在酸、碱、盐的反应中,从生成物情况来说,学生已接触过生成水的反应( 中和) 和生成气体的反应,尚缺生成沉淀的反应,因此教材列举了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生成沉淀的反应,并由此概括出复分解反应的概念,进而由讨论得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本课题末给出了两个资料, 一个结合纯碱用途简介为我国制碱工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侯德榜先生的事迹,这是进行

259、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另一个结合碳酸钙的性质简介石笋和钟乳石景观的形成,是联系实际和地理知识的好例子,具有展现化学魅力、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教学建议如下:1 . 氯化钠在生活中的用途很多,教材中只列举了一些最常见的例子。教学中可以发动学生结合课后习题多列举一些, 如盐水漱口防治口腔炎症、 预防感冒等,以开扩学生思路,活跃课堂气氛。2 . 在生活中利用碳酸钠、 碳酸氢钠较多的是它们的碱性去油污。教材中有意回避了这一点。这主要是为了避免涉及水解问题。在教学中很可能遇到学生提出有关问题,可以简单告诉他们这两种盐溶于水呈碱性,不宜过多、过早讲述盐水解的知识。在这里留下一点悬念,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60、和求知欲。3 .活动与探究中的讨论是学生动手实验前的必要准备, 也是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应引导学生充分讨论。实验部分的一些操作在上一学期已经学习过,但由于练习不多,相隔时间又较长,应要求学生作好预习,提醒学生复习称量、过滤等操作,使学生实验时心中有数,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同时避免盲目地“ 照方抓药”。4 . 对实验中出现的新仪器和操作技能,教师要加以指导。例如,蒸发溶液时要注意倒入蒸发皿里的溶液以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为宜, 倒入过多溶液, 加热至沸腾时易迸溅。另外, 如果粗盐溶解后产生沉淀过多, 应提醒学生: 过滤时最好先让上层滤液滤过,然后再将混

261、有大量沉淀的溶液倒入漏斗。 以免沉淀先行进入漏斗后可能堵塞滤纸纤维的间隙,使过滤速度过慢。5 . 充分利用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三、资料1.我国食盐产地我国食盐的产地分布很广,从东北到海南、台湾,从新疆、青海、川藏到内蒙,出产着种类繁多的盐:海盐、井盐、岩盐、池盐等。其中辽宁、山东、两淮、长芦各盐场盛产海盐,自古闻名。井盐则以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四川自贡市的自流井最为有名,岩盐产于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新疆、青海等地。在陕西、山西、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 黑龙江等地有很多咸水湖, 盛产池盐, 其中最大的是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盐池,据统计,仅这一盐池开采出来的池盐

262、,足够我国十二亿人口食用四千多年。其他如青海茶卡盐池、甘肃吉兰泰盐池、山西解池都是著名的池盐产地。2 .日晒法从海水制盐选择海滨平坦坚实的地方做成的浅池叫盐田。由水沟引海水入储海水池内,静置,使泥沙沉降,再引入二次蒸发池中,利用日光、风力等自然蒸发作用使含盐水浓缩至接近饱和后,导入结晶池,水分继续蒸发,溶液浓缩到L 21 g/cm3左右,即有食盐晶体析出。此法适用于气温较高、湿度低、雨量少、多风的近海地区,我国东北及河北的一些盐区,都用此法生产。3 .食盐的生理作用食盐是人们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成人体内所含钠离子的总量约为60 g ,其 中80%存在于细胞外液,即在血浆和细胞间液中。氯离子也主

263、要存在于细胞外液。钠离子和氯离子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下列几点。(1)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Na+和C1-是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离子;K+和HP042-是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的主要离子。在细胞外液的阳离子总量中,Na+占90%以上,在阴离子总量中,C1-占70%左右。所以,食盐在维持渗透压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影响着人体内水的动向。(2)参与体内酸碱平衡的调节 由Na+和HC03- 形成的碳酸氢钠,在血液中有缓冲作用。C1-与HC03- 在血浆和血红细胞之间也有一种平衡,当HC03- 从血红细胞渗透出来的时候,血红细胞中阴离子减少,C1-就进入血红细胞中,以维持电性的平衡。反之,也是这样。(3)氯离子在

264、体内参与胃酸的生成胃液呈强酸性,pH约 为0.91.5,它的主要成分有胃蛋白酶、盐酸和粘液。胃体腺中的壁细胞能够分泌盐酸。壁细胞把HC03- 输入血液,而分泌出H+输入胃液。这 时C1-从血液中经壁细胞进入胃液,以保持电性平衡。这样强的盐酸在胃里为什么能够不侵蚀胃壁呢? 因为胃体腺里有一种粘液细胞,分泌出来的粘液在胃粘膜表面形成一层约1 mm1.5 mm厚的粘液层,这粘液层常被称为胃粘膜的屏障,在酸的侵袭下,胃粘膜不致被消化酶所消化而形成溃疡。 但饮酒会削弱胃粘膜的屏障作用,往往增大引起胃溃疡的可能性。此外,食盐在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兴奋性上也有作用。当细胞外液大量损失( 如流血过多、出汗过多

265、) 或食物里缺乏食盐时,体内钠离子的含量减少,钾离子从细胞进入血液,会发生血液变浓、尿少、皮肤变黄等病症。教材中提到人体对食盐的需要量一般为每人每天3 g5 go由于生活习惯和口味的不同, 实际食盐摄入量因人因地有较大差别, 我国一般人每天约进食食盐10 g15 g。针 对20世 纪40年代关于食盐摄入过量是高血压发病率高的一种说法, 最近出现了质疑。 有研究指出,易引起高血压的因素是饮食中的钙和钾过低, 而不是钠摄入量过多。并认为,为预防高血压而采取的低盐饮食,可能会影响其他营养元素的摄入,因此低盐饮食不是对所有人都适合。4 .生产纯碱的方法在古代, 人们把草木灰用热水浸泡后再过滤, 可得一

266、种黑色碱液, 它可以用来洗涤,这种黑色碱液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碳酸钾和氯化钾。另外人们还从天然碱湖中提取碱,由于冬天气温较低,天然碱湖中有结晶析出,它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这种碱叫做天然碱。18世纪以前,纯碱均取自于植物和碱湖。后来,随着碱的用途日趋广泛,对碱的需求也就日益增大。1791年法国化学家兼医生路布兰(Nicolas Leblanc, 1742 1806)经过四年研究,取得了从食盐制取纯碱的方法。主要化学反应如下:用食盐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2NaCl +H2S04=Na2S04+2HCl然后用焦炭还原硫酸钠制取硫化钠,Na2so + 4C=Na2s+4C0 t最后利用硫化钠与石

267、灰石反应生产出碳酸钠。NazS+CaC() 3=Na2cCh+CaS路布兰法需要高温, 设备腐蚀严重,生产工序复杂, 产量不高, 碳酸钠的纯度也差。1862年, 比利时人索尔维(Ernest Solvay, 1838 1922)以食盐、氨、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得碳酸钠,叫做氨碱法。反应分三步进行:N H:1+C O2+H2O= =N H1H C O:!NHtHC03+NaCl=NaHC03+NHtC 12NaHC03=Na2C03+C02 t +H20反应生成的CO?可以回收再用,NH“C1又 和 CaO反应产生NH3重新作为原料使用,而副产物CaCL大量堆积毁占耕地是当时不可克服的公害。2NHt

268、Cl+CaO=2NH31 +CaCl2+H20氨碱法可以连续生产,产品质量纯净,因而被称为纯碱。英、法、德、美相继建厂,这些国家发起组织索尔维公会,设计图纸只向会员国公开,对外绝对保守秘密。凡有改良或新发现,会员国之间彼此通气,并相约不申请专利,以防泄密,除了技术之外,营业也有限制,他们采取分区售货的办法,例如我国市场由英国卜内门公司独占。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于1938年 到 1940年用了三年时间,成功研究出联合制碱法,后 来 定 名 “ 侯氏联合制碱法”。侯氏联合制碱法的反应原理和氨碱法相同,不同的是,生成的氯化钱不与生石灰反应回收氨,而是在分离出碳酸氢钠的滤液里( 这滤液的成分是氯化钱,没

269、反应的食盐和碳酸氢钠) 加入食盐, 使 NH1成晶体析出, 分离出氯化钱后, 继续通氨气又制得NaHCQ”食盐得到充分利用,氨是由合成氨厂供给,即把纯碱厂和合成氨厂联合起来,既生产纯碱又制得化肥。而且无索尔维法CaCL毁占耕田问题。在用氨碱法生产纯碱以前,我国华北一带纯碱的供给依赖于内蒙一带的碱湖。 河北省张家口是华北地区著名的纯碱集散地,所以也有人把纯碱叫做 口碱 ”。口碱约含Na2co350% 77% ,另外还含有碳酸氢钠、氯化钠和硫酸钠等。我国第一个碱 厂 于 1922年在塘沽建成,但由于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排挤,几次濒于倒闭。抗日战争初期, 塘沽厂西迁四川省五通桥, 拟用当地所产井

270、盐代替原用海盐生产纯碱,但井盐成本太高,这时,侯德榜回国,在侯德榜的领导下,自行研究,经过三年的时间将纯碱生产和化肥生产相结合实验成功,1943年中国化工学会在重庆开会,将此法 定 名 为 “ 侯氏制碱法”。但这仅是萌芽并没有大量生产。日产纯碱和氯化钱各15 t的中间试验厂是解放后,1952年在大连化工厂内建起来的。1964年通过国家技术鉴定,投入大规模生产。5 .酸式盐和碱式盐的生成酸式盐可由多元酸跟金属起置换反应,或者跟碱、跟盐起复分解反应而制得。因为只有多元酸才含有几个可供电离的氢离子,并且它们都是分步电离的。因此,当酸中的部分氢离子被取代时便生成酸式盐。例如:Zn+H3P04=ZnHP

271、0 + H21Ca (OH) 2+H3P0,l=CaHP0 ,+20NaCl+H2so浓) =NaHSOq+HCl t酸式盐还可由某些盐水解而得到。例如:N a2C 03+ H20 = = = N a H C 03+ N a 0 H碱式盐可由多元碱跟酸反应来制取,例如:B a ( O H ) 2+H C l = = B a ( O H ) C l +H20某些高价金属的盐起水解反应,或者跟某些强碱弱酸盐起反应都能生成碱式盐。例如:F e ? ( S O ,) 3+2H20= = = 2F e ( O H ) S O & +H 2s02C u S 04+2N a2C 03+H20= = C u2

272、 ( O H ) 2C 031 +2N a2S 04+C 0216.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在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大多是在酸、碱、盐之间进行的,而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溶液中都能电离出离子。因此,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实际上是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的离子间的互换反应。 当溶液中存在的某些离子能互相结合而使其浓度迅速减小的话,那么反应就向减小离子浓度的方向进行。如果用离子方程式来表示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就更能反映出它的实质。例如酸和碱发生的中和反应,其实质就是H 和 0 H结合生成了难电离的水,而使溶液中H +和 0H -的浓度迅速减小,反应便瞬时完成了:H +0H = = H ,0如果几种离子混合后,离子的

273、浓度不发生变化,那么,反应也就没有发生。在复分解反应中,能使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的情况大致有三种: ( 1) 在反应里有溶解度极小( 产生沉淀) 的物质生成;( 2) 在反应中有气体放出;( 3 ) 在反应中有弱电解质( 包括水、弱酸、弱碱等) 生成。这也就是复分解反应可以发生的条件。只要符合其中一个条件,反应就能发生。课 题 2 化学肥料教学说明:本堂课采用边讲边实验、边练习的方法,把化肥的性质、作用及施用时的注意事项,直观而生动地介绍给学生。用意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并注意开拓学生视野, 适当拓宽知识面。 整堂课力求体现顺应学生认知结构,实现知识和能力

274、的同步到位。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掌握的知识能学以致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实验准备:每组学生2 人。课前备好的实验用品有氨水、硫钱、碳钱、尿素、硝钱、氯化钱、草木灰、氢氧化钠溶液、红色石蕊试纸、石灰、蒸储水、试管、玻璃棒、酒精灯等。教学过程:师:请举出含有氮元素的酸、碱、盐。【 练习】 三位学生上黑板分别写出含氮元素的酸、碱、 盐, 其他同学做在笔记本上。( 教师巡视。)师:再请一名同学上黑板订正差错。( 学生在预习后能写出HNO3 、限 现 0 、NHN03 ( NH ) 2 s o 八 阳 HC O3 、C 0 ( NH2)2o如果学生写不出,可由教师写。)师:请 算 出

275、 岫 HC O3 、阳%、( NHD 2 SO4 和 C 0 ( NHZ) 2 的含氮百分率。【 练习】四位学生上黑板,教师巡视。【 引言】在酸、碱、盐各类化合物中,特别是盐类中,有好多种含有农作物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因而可以用作肥料。这种以矿物、空气、水为原料,经化学或机械加工制成的肥料叫做化学肥料,简称化肥。化肥分氮肥、 磷肥、钾肥、 微量元素肥料和复合肥料等。( 看实物:氮肥、磷肥、钾肥等。)【 板书】化肥一、氮肥师:目前农业上常用的氮肥有哪些?主要作用是什么?生:氨水、碳钱和尿素,供作物的茎和叶生长。师:碳镂是钱盐中的一种,还 有 硫 钱 ( 肥田粉)、硝酸锈等。【 板书】1 . 氨水氨

276、气的水溶液。2.钱盐。3 . 尿 素 ( 分别写在设计好的黑板的某位置上。)【 实验】请大家做实验:往氨水中滴加酚献溶液后,再加热煮沸,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教师巡视,学生讨论,讲 现 象 ( 往氨水中滴入酚麟溶液显红色,加热煮沸,红色消失)。师:请同学归纳氨水的性质。生:( 1 ) 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2 ) 显碱性,( 3 ) 易挥发。(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师:怎样保存氨水?生:密封在容器里,放在阴凉处,也可在氨水的表面覆盖一层矿物油。 ( 后一句可由老师讲。)师: 氨水是液体,运输不便, 容易挥发而降低肥效,想什么办法使氨水便于贮存、运输。生:生产上常用酸跟氨反应,生

277、成固体钱盐用作肥料。【 演示】做硝酸、硫酸、盐酸分别跟氨反应的实验,现象有什么不同?生:盐酸和硝酸遇氨冒白烟,硫酸跟氨反应不冒烟。师:氨遇挥发性酸冒白烟。【 实验】硝钱、硫钱的水溶性和加热碳钱、氯化钱。师:这两个实验说明钱盐有哪些性质?【 讨论】( 1 ) 大都是白色固体,易溶于水。( 2 ) 都易分解,一般生成氨和相应的酸。 ( 边讨论,边板书。)【 练习】同学上黑板写化学方程式。岫 曲 、 ( N H J S O 、N H N C O3 、N H4C 1【 演示】硫铁、氯化铁跟熟石灰共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引导学生看书回答钱盐在贮存和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生:看书、讨论,回答问题。

278、【 板书】钱盐跟石灰、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混合会放出氨,降 低 肥 效 ( 写在钱盐后面)。( N H 4 )2S 0 , + C a ( 0 H )2 = = = C a S Oq + 2 H Q + 2 N H 2 N K iC l+ C a ( OH )2 = = = = = C a C l2+ 2 H20 + 2 N H3 t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写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实验室可用固体氯化镂和熟石灰制取氨。请同学们做实验:用氢氧化钠溶液、红色石蕊试纸等证明硫酸镂中存在N H 4 +【 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师:写出该实验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 - 学生上讲台写, 其他学生在笔记本上练。( N H

279、)S 0 . 1 + 2 N a 0 H N a2S O. , + 2 N H3 t + 2 H20师:引导学生看课本上讲的碳钱、硝钱、硫钱的特点,镀盐的含氮质量分数,硝铁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和尿素的性质。【 板书】存在于动物尿中( 写在尿素的后面)。【 讲解】尿素是白色粒状晶体,易溶于水,含氮量高达4 6 % 。尿素施入土壤受微生物作用后变成碳酸镂,易被作物吸收,工业上可用人工方法制取( 拓宽知识面)。师:农业上除了使用氮肥外,还有什么肥料?生:磷肥、钾肥。【 板书】二、磷肥三、钾 肥 ( 写在黑板上相应的位置)师:磷肥的作用是什么?生:促进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还能促进作物提早成熟

280、,穗粒增多,籽粒饱满。【 板书】作用于根系和籽粒( 写在磷肥后面)师:农村用得比较多的磷肥是什么?生:过磷酸钙【 板书】( 2 )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钙和硫酸钙的混合物( 普钙),能溶于水。( 知识适当拓宽。)师:磷肥还有哪些?请看书。生:看书,回答问题。【 板书】( 1 )磷矿粉C a3( P 0 ,t)2,难 溶 于 水 ( 写在过磷酸钙上面)。( 3 )重过磷酸钙C a ( H2P O)2,能溶于水,简称重钙。C a j C P Ot )2+4 H3P 04= = = 3 C a ( H2P O4) 2( 知识适当拓宽。)( 4 )钙镁磷肥师:强调普钙、重钙都不宜与碱性物质接触,制过磷酸钙或

281、重钙的目的是使不溶性的磷矿石转化为易溶于水的磷酸盐,易被作物吸收。 ( 可在学生看书、讨论基础上得出。)师:钾肥的作用是什么?生:能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杆粗硬,增强对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并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 板书】作用于茎杆、块根、块 茎 ( 写在钾肥后面)。师:引导学生看书,回答钾肥的性质及施用方法。 目前农村常用的钾肥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师:植物生长需要大量的氮、磷、钾营养元素,还需要微量元素。【 板书】四、微量元素肥料师:请同学们找出微量元素。生:铜、硼、锌、镒和铝。师:在今天我们所学的内容中,找出含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生:( NH 3 P Oi、KN0:i ( 答错

282、可讨论、订正。)【 板书】五、复合肥料师:除使用化肥外,我国农村大量使用的农家肥料还有哪些?生:厩肥、绿肥、粪肥等。师:请大家再看书,比较化肥、农家肥的特点,并小结本节课的重点。( 学生小结略。)【 练习】1 .常用的含氮化肥有_ _ _ _ _ _,含 磷 化 肥 有,含钾化肥有 o2 .在贮存、运输和施用氨水、碳酸氢筱、草木灰等肥料前应怎样防止肥分损失?3 .有四瓶溶液,分别是硫酸镀、石灰水、盐酸和稀硫酸,用什么化学方法来鉴别它们?【 作业】1 .现有含氮1 5 %的氨水4 0 k g ,要用水稀释到含氨0 . 3 %才能施用,需要加水多少千克?2 .理论上生产4 0 0 t硝酸镂,需要多

283、少吨氨和多少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 0 %的硝酸?3 .有不纯的硫镂样品,经分析知道它含2 0 %的氮,求样品里含硫酸镂的质量分数。第十二单元课 题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一、教学目的要求1 . 了解营养素是指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类物质。2 . 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3 . 了解上述营养物质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及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二、本课题分析本课题简单介绍了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对人体的营养作用,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这几类物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意义, 了解正常安排饮食和从体外摄取必需的营养物质对人的生长、发育等生命需求是至关重要的。本

284、课题重点应放在蛋白质的学习上。恩格斯曾在 自然辩证法一书中说过: “ 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原料,也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其次要让学生通过血红蛋白和酶的实例, 知道蛋白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执行着各种功能, 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为了维持人的正常生命活动,必须注意防止有害物质( 如甲醛、一氧化碳等) ,对人的肌体蛋白质的侵害。在糖类的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淀粉食物的主要功用是为机体提供能量,了解淀粉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逐步水解为葡萄糖并在体内消化吸收的简单过程。本课题的难点在于学生没有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 在不能讲明这些营

285、养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的情况下,要学生了解它们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营养价值。教学建议如下:1 .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日常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各营养素的作用和来源, 使学生知道合理饮食的重耍忖: 。2 .要注意将切入点落在这些营养物质对生命活动的意义上, 即给学生作一些常识性的介绍。 教学中要回避结构问题, 因为这几类物质的结构都比较复杂, 尤其是蛋白质的结构。书中列出的血红素结构图和血红蛋白的结构示意图, 只是让学生有一个印象血红蛋白输氧功能与结构有关,而不要求理解这些图示。3 .引导学生开展阅读、调查、参观、讨论等活动,认识吸烟、居室装修污染和食物霉变等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并提出防止这些危害的

286、建议。实例引路例1近年来,在某些药物牙膏中掺有少量甲醛以保护牙周,从而消除牙受热、冷 、酸过敏而引起的疼痛,请你说出原因。分析甲醛能使牙周围组织中蛋白元纤维和造牙本质细胞原浆中的蛋白质变性凝固,从而使牙周组织形成保护膜。例2 一些可溶性的重金属盐( 如铜盐、银盐、汞盐、银盐等)在溶液中与蛋白质作用会使蛋白质发生变性而丧失其生理功能,危及生命。由此可知,可溶性的重金属盐为有毒物质。在医疗上用X射线检查肠胃病时,常让病人服用硫酸钢的悬浊液( 俗称钿餐。硫酸钢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但不能服用碳酸钢,其原因是人体胃液中含有一定的 ( 填物质的化学式)与碳酸锁反应后,产生了一定量的使人中毒的离子。若

287、因氯化钢中毒,甲、乙两同学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解毒方案:甲认为可以饮用硫酸钠溶液来解毒, 乙同学认为可以多饮鲜牛奶, 你认为谁的方案更好, 还有其他方案吗?请你补充一个。分析由于硫酸钢是难溶于水且难溶于酸的钢盐,因而不能被人体吸收,不会使人体内的蛋白质变性,而碳酸银可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钢盐( 氯化钢),易被人体吸收而导致蛋白质变性,引起中毒;若服用硫酸钠则会导致人体内氯化钠的含量增多,因此最好用富含蛋白质的鲜牛奶、豆浆等来解毒。答 案HC1; Ba2+;乙同学的方案更好。例3黄瓜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尤其是维生素C和B的含量比西瓜高出1 5倍。已知高温时维生素会被破坏,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

288、时较稳定。根据上述内容,你认为应如何合理的食用黄瓜?分析因在酸性条件下, 维生素C较稳定,因此食用黄瓜时可向其中加入少量的醋;高温时黄瓜中维生素损失较大,所以黄瓜不宜炒吃,以凉拌为佳。例4过氧化氢( 俗称双氧水, 化学式为上。2)可自行分解成水和氧气, 但速率很小。如果在捣碎的生的马铃薯中加入3%的七。2溶液,则发现立即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如果将3%的溶液加入到煮熟的马铃薯块中,则见不到有气泡产生。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将3%的小。2溶液, 加入到捣碎的生的马铃薯中产生气体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试分析HQ?在生马铃薯和熟马铃薯中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现象。分析此。2可自行分解成此

289、和 但 分 解 速 率 小 ,而放入生马铃薯中,因生马铃薯的活细胞中含有一种能催化HQ?分解的物质一一酶,所以双氧水分解速率大大提高。加热煮熟的马铃薯,细胞死亡,酶发生变性,因而失去催化功能。生马铃薯中的前对乩。 ? 的分解有催化功能。加热煮沸时马铃薯细胞死亡,醒失去了生物活性。例5在全球性减肥热潮中, 脂肪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可以说是每况愈下, 甚至“ 谈脂色变”,别说摄入了,就连身上的脂肪都“ 恨不得除之而后快”,这种看法科学吗?请说说你的观点。分析脂肪是人体必需的一种营养物质,能为身体提供热量。在正常情况下,每日需摄入50 g60 g油脂,它能提供人体日需能量的20%2 5 % ,是重要的

290、供能物质。同时它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起到保护体内脏器的作用。因此应每天吃点含脂肪的物质。达标检测1 .下列物质中,少量摄入体内就会使人中毒的是( )。A.二氧化碳 B.醋酸 C. 一氧化碳 D.食盐2 .已知的维生素有2 0多种,它们多数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中摄取。人体缺乏下列哪种维生素,会引起夜盲症?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 .维生素C D.维生素D3 .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白糖、冰糖和红糖的主要成分是()。A.淀粉 B.葡萄糖 C .蔗糖 D.果糖4 .吸烟对人类有着严重的危害,燃着的香烟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 是 世界卫生组

291、织把每年的 ( 填日期)定为世界无烟日。5 . 维生素C ( C6H 8。6)主要存在于_ _ _ _、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近年来科学家发现维生素C有防癌作用。6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请根据你所学过的化学知识, 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医疗上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酒精作消毒剂B.为防止流感传染,可将教室门窗关闭后,用食醋熏蒸,进行消毒C.氯化钠是家庭常用的防腐剂,可用来腌制食品D.使用液化石油气可以杜绝厨房污染7 .现在,我们把无污染、无公害的食品叫做绿色食品。而最初,专家把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的食品叫做绿色食品,海洋提供的食品叫做蓝色食品

292、, 通过微生物发酵制得的食品叫做白色食品。根据最初的说法,下列属于绿色食品的是( )。A .大米 B .海带 C .食醋 D .食盐8 .下列说法中,在科学上没有错误的是()。A .吸带过滤嘴的香烟,对人体无害B .纯天然物质配成的饮料,不含任何化学物质C .水可以变为油D.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9 .在医疗上葡萄糖被大量用于病人输液的原因是()。A.葡萄糖是人体必需食用的营养素B .葡萄糖由C、H、0三种元素组成C .葡萄糖在人体内能直接进入新陈代谢D.每克葡萄糖被氧化释放的能量比同质量的油脂被氧化时放出的能量多1 0 . 1 997年,第 - 只 “ 克隆羊”在英国诞生。 “ 克隆羊”的

293、关键技术之一是找到一些特殊的酶,它们能激活普通体细胞,使之像生殖细胞一样发育成个体。下列有关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 B .醒的催化作用具有选择性和专一性C .酶通常在强酸或强碱条件下发挥作用 D.高温及紫外线照射会降低酶的活性拓展探究1 .健康的鸡所产的蛋有害细菌很少,一般是在贮藏、加功中受到污染,微生物通过气孔或孔隙进入蛋内,而导致鸡蛋腐败变质。鸡蛋的贮存方法有多种,其中一种就是石灰水浸泡法。请你说明原理,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 . 维生素C俗称抗坏血酸,常用于防治坏血病造成的血管破裂出血。为了解维生素C的化学性质,我们将6片维生素压碎,溶 于1 0

294、m L水中,然后过滤,取少量滤液,做了以下几个实验:( 1 )将滤液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呈红色;再 用p H试纸测得维生素C溶液的p H在1 2之间。说明维生素C的水溶液具有 性 。( 2)把滤液加热煮沸5 s 1 0 s再重复做上述实验,发现维生素C性质与未加热时的性质一样,即 在1 0 0 以下不会发生分解。这说明维生素C的性能比较 。3 .某医生在给病人输液时,由于没有按医疗规程核对药瓶标签,误将酒精当作葡萄糖输入病人体内,造成严重的酒精中毒事件。以此为鉴,我们在做化学实验时,应该注意什么?否则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课 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课型: 新授课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目标:知

295、识目标: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了解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能力目标:查阅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教育目标:保护健康、关爱生命教学方法:阅读、讨论课前准备内容:1、调查常见的保健品及药物中各元素的成分及含量2、上网搜集有关元素对人体的作用及影响的资料3、收集常见食品中各元素的含量等资料新授:一、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及作用:1、组成人体的元素:50余种,其中较多的是11种,总质量为人体总质量的99. 95%o2、常量元素:占人体总质量的0.01%以上,如钙、磷、钾3、微量元素:占人体总质量的0.01%以下,如:铁、锌 、硒、碘等4、作用: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构成人体组织二、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

296、响:人体中的元素:必需元素;非必需元素;有害元素1、交流调查的报告:以小组形式进行:( 1)汇报钙的有关内容( 2)汇报钾的有关内容( 3)汇报钠的有关内容( 4)汇报碘的有关内容2、进行讨论:可正反方进行辩论、小组间相互补充、同学间互相补充3、归纳、总结、整理:钙:总量:L 2千克;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作用:使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发育不良、得佝偻病、骨质增生钠:总量:80120克;主要以钠离子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外液中作用: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钾:总量:每千克体重约2克;主要以钾离子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内液中作用: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碘:含量:2550

297、毫克;存在于甲状腺素中缺乏: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引起甲状腺肿大三、常见食品中各元素的含量:1、阅读课本P97内容2、 交流各组收集的资料展示讨论题:1、为什么不能盲目“ 进补”?2、常见的甲状腺肿大、龈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应该怎样预防?3、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地饮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反思和体会: 元素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但即便是必需元素也要把握合理的摄入量。我们应运用所学知识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身体健康,关爱生命,提高生存质量。作 业 :目标:P8486课后记: 了解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后,学生对怎样科学地进食讨论热烈。课 题3 有机合成材料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会初步区别有

298、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2 . 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3 .知道有机合成材料塑料、 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与用途。过程与方法:1 .通过查资料、上网等方式了解治理“ 白色污染”的有效措施,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2 .通过探究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的性质差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3 .通 过 辩 论 “ 使用塑料的利与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学习,了解化学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情感。2 .认识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学资源分析本课题与前二课题的内容联系不大,但学习方法类同

299、,所以学生在学习本课题时也应以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为主要学习方法。本课题包括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合成材料两部分。第一部分有机化合物中的“ 活动与探究”,让学生填写一些物质的化学式、组成元素和相对分子质量,然后通过比较、分析、讨论的方法自己归纳出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组成元素有什么不同,从相对分子质量的数字比较引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同时教材从有机化合物中原子之间的结合方式的不同说明了有机物的数目异常庞大。第二部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主要介绍了常见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以及一些新型有机合成材料。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化学与生活一、生产的密切联系,以及材料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提

300、高学生的化学素养。教材还从结构与性质的密切关系的角度介绍了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 并且通过实验验证了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的性质差异,以及用图片列举了它们的不同用途。此外,教材还通过比较说明了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的不同性能。合成材料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也带来了环境问题,教材用图表和文字介绍了治理“白色污染”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合成材料的发展前景,使学生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教学策略分析1 .提前几天将学生分成4-5人一小组,布置学生收集塑料、纤维和橡胶的样品以及衣服标签,上网查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有关塑料的利与弊,以及调查 白色污染”形成的原因,提出

301、消除这类污染的建议。2 .在进行本课题的教学时,可分二课时,第一课时到第二部分的纤维,本课时以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探究为主,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组织。3 .第二课时可采用开放式教学,根据课前布置,组织学生进行“ 使用塑料的利与弊”的辩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并且学会用正反两方面来看待问题,认识到虽然合成材料在人类社会的进步中起着巨大作用。 但是不合理使用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如: 白 色 污 染 。4 .布置学生上网查找有机合成材料( 如 :新型塑料)发展的新成就、新发展,帖在教室或黑板报上,便于学生相互交流,以开阔学生的视野,领略化学的奥妙。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了解合成纤维、

302、塑料、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2. 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教学难点:1. 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2. 较好地组织学生进行“ 使用塑料的利与弊”的辩论。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指导探究指导学生填写教材P 9 9的 “ 活动与探究”中的表格;并利用实物投影学生的答案,引导学生根据表格内容比较和讨论。 指导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 9 9 - P 1 0 0 ,并依次出示下列问题:1 .化合物分哪两大类?它们有什么区别?2 . C、C O、C O?、C a C O:,等是有机物吗?为什么?3 .为什么有机物的数目异常庞大? 过渡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

303、通常称它们为有机高分子, 用有机高分子制成的材料称为有机高分子材料, 它又分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和有机合成材料, 合成材料的用途很广,下面一起来研究:二、有机合成材料 指导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 1 0 0 - P 1 0 2 ,并依次出示下列问题:1 .举例说明什么是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什么是合成材料?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怎样形成的?链状和网状有什么区别? 演示演示实验1 2 T ,边做边讲解注意点和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并依次出示下列问题,指导学生回答:举例说明链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和网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性质相同吗? 指导讨论1 .指导讨论教材P 1 0 1的 “ 讨论”栏目。2 .举出常见塑料的名

304、称和用途? 投影实物投影一张服装标签,让学生讨论各标记的含义,特别是纤维的种类,引导学生讨论和举例说明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各有什么性能?洗涤熨烫时的注意事项。(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上堂课学习了哪几种合成材料?它们各有什么用途? 过渡引入课题:这节课学习另一种合成材料合成橡胶。 指导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 1 0 3的文字和有关合成橡胶用途的插图,并介绍合成橡胶与天然橡胶比较,具有的优良性能。 指导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 1 0 3 - P 1 0 5的文字和有关塑料等的插图。 投影学生课前调查的有关“ 白色污染”形成的原因,以及消除这类污染的建议,让学生评判是否合理? 展示)展示学生收集的标有

305、“ 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塑料制品,请学生讨论回答各标记的含义。 投影投影学生从网上下载的合成材料( 如:新型塑料)发展的新成就。例如:淀粉塑料、 导电塑料、塑料回收等图片。 组织辩论将学生分成甲( 正方)、乙 ( 反方)二大组,正方的论点是“ 塑料的利”,反方的论点是 “ 塑料的弊”。挑选二位支持人以及双方的组长,课前进行指导。辩论过程中组织好纪律,有时作一些指导。 投影多媒体投影“ 白色污染”的危害以及新型合成材料的图片。最后,呼吁大家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 板书设计课 题3 有机合成材料第一课时:一、有机化合物L化合物分哪两大类?它们有什么区别?有机物和无机物,主要区别是看组成上是否含碳元素。2 . C、CO、CO?、CaC03等是有机物吗?为什么?C是单质,其余化合物具有无机物的特点。3 .为什么有机物的数目异常庞大?二、有机合成材料1 .举例说明什么是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什么是合成材料?2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怎样形成的?链状和网状有什么区别?3 .举例说明链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和网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性质相同吗?4 .举出常见塑料的名称和用途。聚乙烯塑料、聚氯乙烯塑料、酚醛塑料等第二课时:1 .合成橡胶与天然橡胶比较,具有的优良性能。2 . “白色污染”形成的原因,以及消除这类污染的建议。3 .新型塑料介绍4 .辩 论 “ 使用塑料的利与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