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对点训练:全球气候变化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77690103 上传时间:2024-08-22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3.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对点训练:全球气候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对点训练:全球气候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对点训练:全球气候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对点训练:全球气候变化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对点训练:全球气候变化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对点训练:全球气候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对点训练:全球气候变化(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球气候变化1.2019年 11月 2 8 日 至 12月 9 日 ,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东部海滨城市德班召开, 大会重点关注了二氧化碳排放。2009年我国政府提出, 到 2020年单位G D P 二氧化碳排放比2019年下降4 0 % 4 5 % 。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该目标的有()推广太阳能、核 能 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增 加 森 林 面 积 提高单位 G D P 能耗A . B . C . D . 2 . 针对当前全球气候变暖趋势, 人类应该()植树造林, 提高森林覆盖率 推广节能技术, 提高能源利用率 开发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关停高耗能产业, 减小

2、矿物能源消耗总量A . B . C . D . 3 . 研究表明, 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 甘肃黄土高原的苹果开花期提前了 1 4 天左右, 致使苹果的坐果率及品质有所下降。为 此 , 在苹果生产中可行的做法是()A . 移植到山丘的阴坡B . 提高栽培地的海拔C . 增加土壤的有机肥D . 移植到较低纬度区4. 下图为“ 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题。本区农业生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A . 人类使用冰箱, 破坏臭氧层, 导致本区气候变暖B . 现代工业的发展, 大气中C02含量的增加, 导致本区气候变暖C . 国家注重调整当地的农业生产结构D . 当地居民为了脱贫

3、致富, 采取了调整农业结构的措施专家认为, 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 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4 -5 C , 这将对全球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完成以下两题。5. 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影响, 叙述正确的是()A . 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 海平面上升B . 灾害性天气频繁; 中国自然带北移C . 洋流发生变化; 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D . 北欧影响最大; 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6 . 在节能减排中, 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A . 充分利用太阳能; 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B . 采用节水措施; 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C . 多种水稻; 充分利用风能D . 维持能源消费结

4、构现状; 自备购物篮所谓的“ 地球工程” 包括发射反光板到太空挡走阳光、人造云阻挡阳光、人工制造巨型“ 树木” 用以过滤二氧化碳, 人造 火山 向空中释放硫化物用以反射阳光等, 完成以下三题。7 . “ 地球工程” 的主旨是遏制日趋严重的()A . 全球变暧B . 大气污染C . 物种灭绝D . 湿地丧失8 . 以下不属于实施“ 地球工程” 影响的是()A . 影响生物多样性B . 影响气候及生态系统C . 增强太阳辐射D . 增加自然灾害发生的风险9 . 为了抑制全球变暖, 需要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直接减弱的主要是()A . 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B .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5、吸收作用C . 大气逆辐射D .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散射作用结合下面的漫画, 完成下面两题。10 . 漫画中反映的环境问题是()A . 太阳活动异常B . 洋流活动异常C . 温室气体增加D . 臭氧层空洞11. 针对该环境问题宜采取的措施有()A . 推广清洁技术, 发展循环经济B . 建设自然保护区C . 退耕还湖D .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下图为“ 1959 2009年秦岭山地1月 0等温线位置变化图二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2. 该地1月 0等温线的位置总体上()A . 向亚热带地区偏移B . 向海拔较低地区偏移C . 向低纬度地区偏移D . 向落叶阔叶林带偏移13 . 根据图中等温线的位

6、置及其变动可知()A . 甲地为山岭、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下降B . 乙地为山谷、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上升C . 甲地海拔低于乙地海拔D . 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乙地下图示意19722019年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朝向冰川面积的变化( 单 位 : km2)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14 . 造成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 气候变暖B . 地壳抬升C . 流水搬运D . 风力侵蚀15. 若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 将导致()A . 冰蚀作用增强B . 绿洲面积增大C . 干旱程度加剧D . 流域面积扩大我国境内喜马拉雅山区冰湖( 以冰雪融水为主要补给) 众 多 , 随着气候的变化, 该区冰湖

7、面积、数量都呈现相应变化。下图为近3 0 年来我国喜马拉雅山不同海拔高度带内存在冰湖、新增冰湖和消失冰湖的面积变化。据此回答以下两题。16. 近30年来我国境内喜马拉雅山区冰湖( )A . 总体呈萎缩态势B . 各海拔区都呈扩张态势C . 海拔5 200米附近冰湖最多D . 较低海拔处冰湖变化最明显17. 近30年来造成我国境内喜马拉雅山区冰湖如上图态势的主要原因是()A . 气温下降B . 冰川退缩C . 过度引水灌溉D . 降水减少下图为“ 西藏怒江流域1971 2019年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图( 细线为历年值, 点线为多年平均值, 粗线为趋势值)读 图 , 完成以下两题。18.

8、 由图可知西藏怒江流域( )A . 1971 2019年年降水量逐年增加B. 19712019年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C. 1971 1977年年降水量均小于多年平均值D . 20192019年年平均气温均大于多年平均值19. 西藏怒江流域近几十年的气候变化趋势会导致该流域内()A . 永久冻土层厚度变薄B . 雪线下降C . 生物量减少D . 蒸发量减少下图是“ 我国中世纪与现代的亚热带和暖温带北界示意图读图, 回答以下两题。20.我国中世纪的地理环境特点是()A . 气候比现代寒冷B .水稻普遍种植的范围比现代广C .受人类污染严重D .降水比现代丰富21 . 从图中信息分析, 以下的说

9、法正确的是()A .气候变化在同一纬度上状况是相同的B .中世纪和现代的亚热带范围都在秦岭以南C .中世纪的暖温带和亚热带分布的纬度均比现代的高D ,中世纪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大约是现代800mm等降水量线下图是“ 我国中世纪与现代的亚热带和暖温带北界示意图读图, 回答以下两题。22 . 我国中世纪的地理环境特点是()A .气候比现代寒冷B .水稻普遍种植的范围比现代广C .受人类污染严重D .降水比现代丰富23 . 从图中信息分析, 以下的说法正确的是()A .气候变化在同一纬度上状况是相同的B .中世纪和现代的亚热带范围都在秦岭以南C .中世纪的暖温带和亚热带分布的纬度均比现代的高D .

10、中世纪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大约是现代800mm等降水量线下图是“ 我国中世纪与现代的亚热带和暖温带北界示意图读图, 回答以下两题。24 . 我国中世纪的地理环境特点是()A .气候比现代寒冷B .水稻普遍种植的范围比现代广C .受人类污染严重D . 降水比现代丰富25 . 从图中信息分析, 以下的说法正确的是()A . 气候变化在同一纬度上状况是相同的B . 中世纪和现代的亚热带范围都在秦岭以南C . 中世纪的暖温带和亚热带分布的纬度均比现代的高D . 中世纪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大约是现代800mm等降水量线下图是“ 我国中世纪与现代的亚热带和暖温带北界示意图读图, 回答以下两题。26 .

11、 我国中世纪的地理环境特点是()A . 气候比现代寒冷B . 水稻普遍种植的范围比现代广C . 受人类污染严重D . 降水比现代丰富27. 从图中信息分析, 以下的说法正确的是()A . 气候变化在同一纬度上状况是相同的B . 中世纪和现代的亚热带范围都在秦岭以南C . 中世纪的暖温带和亚热带分布的纬度均比现代的高D . 中世纪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大约是现代800mm等降水量线我国冬季气温的高低与北极地区冷空气的强度密切相关。下图为“1978 2019年 11月北极浮冰面 积 变 化 示 意 图 读 图 , 回答下面三题。28. 图中北极浮冰面积的变化 ()A . 导致冷空气强度逐渐增强B

12、. 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C . 不利于北冰洋航线的开拓D . 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提高29 . 据图可知, 我国最有可能出现严重冻害的年份是()A . 1982 年B . 1990 年C . 2019年初D . 2019 年30 .当强冷空气南下, 可 能 造 成 ( )A . 海南省出现冻雨天气B . 华北地区的雾霾污染加重C . 0 等温线向南移动D . 新疆短时间出现融雪洪水读“ 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植被变化表“, 完成下面两题。31 . 在“ 新石器时代中期后” 我国华北地区的气候特征是()A . 温暖干燥B . 温暖湿润C . 寒冷干燥D . 寒冷湿润32 . 华北地区从新石器时代以来

13、气候变化的特征是()A . 趋向于干旱B . 趋向于湿润C . 存在某种周期性D . 趋向于温暖近年来, 有多位欧美气候学家推断, 在未来20 30年 , 地球将经历一个相对气温偏低的“ 微型冰河世纪” 。假定这一推断成立, 读“ 我国东部冬小麦种植区收获期等值线图”, 完成以下两题。33. 在这一“ 微型冰河世纪” 里 , 可能产生的地理现象是()A . M、R 两地及北美冬小麦种植区等值线南移B . 喜马拉雅山雪线上升C . 亚洲的水稻种植范围扩大D . 北 美 1月 0 等温线北移34 . 导致R 地和Q 地等值线延伸方向不同的主要因素分别是()A , 纬度和距海远近B . 距海远近和季

14、风环流C. 地形和季风环流D . 纬度和地形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 但就升温幅度而言, 北半球比南半球大, 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大。据此完成下面两题。35 . 下列四地中升温幅度最大的是()A . 蒙古高原B . 亚马孙平原C . 巴西高原D . 长江中下游平原36. 导致南北半球升温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A . 大气成分的差异B . 海陆分布的差异C . 太阳辐射的差异D . 大洋环流的差异湖泊沉积记录的环境演化主要受气候冷暖干湿变化的控制, 而人类活动在特定时段对湖泊环境演变也会产生明显的影响。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的大小分别指示了湖水的咸化与淡化状况, 可以间接反映气候的干

15、湿变化情况; 质量磁化率可以粗略地反映气候的干湿变化, 气候湿润利于磁性矿物的形成与聚集。读下图完成以下两题。37 . 岩芯是根据地质工作或工程的需要, 使用岩芯环状钻头及其他取芯工具从孔内取出的圆柱状岩石样品。据上图判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采样点岩芯埋藏越浅, 距当今时间越远B . 采样点岩芯的沉积年代约为2 000年C . 在 68.5 cm深处磁化率达到最大值, 而对应的碳酸盐含量也达到最大值D . 总 体 来 看 , 磁化率变化曲线和碳酸盐含量变化曲线基本上呈反向变化38 . 关于1910 1930年该湖泊环境特征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 总体上气候趋于干冷, 湖泊蒸

16、发量小于降水量B . 总体上气候趋于暖湿, 湖泊得到较多的降水和径流补给C . 总体上湖泊水位较低, 水体盐度较高D . 湖泊水位、盐度变化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下图是“ 全球温度上升3后 , 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 。读 图 , 完成以下两题。39 . 有关升温3对靠雨水生长粮食地区的影响, 说法正确的是()A . 全球变暖对全球各地区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B . 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C . 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有小幅增加D . 西半球粮食产量会普遍增加, 东半球相反40.据图推断, 如果全球温度升高3

17、, 下列几个地区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 )A , 澳大利亚B . 西亚C . 北非D . 中亚下图为19世纪中叶以来每10年全球表面气温距平变化统计。读图回答以下两题。41. 下列选项与图中信息相吻合的是()A . 19世纪50年代以来, 全球气温波动下降B. 19世纪50年代以来, 全球气温直线上升C . 20世纪50年 代 , 全球气温较1961 1990年平均气温高D . 20世纪70年代以后, 全球每十年都比前十年明显变暖42. 近几十年, 全球气温变化与温室气体排放量关系密切, 是因为温室气体()A . 强烈吸收太阳辐射B . 强烈吸收地面辐射C . 强烈反射地面辐射D . 强

18、烈反射太阳辐射全球气候的变化给世界各国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它要求人类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应对这种变化。读“ 丹麦位置示意图” ( 图甲) 和 大气受热过程图” ( 图乙) , 回答以下两题。43 . 近百年来, 丹麦气候变化的主要趋势是()A . 气温升高, 降水变少B . 气温降低, 降水变多C . 气温升高, 降水变多D . 气温降低, 降水变少44 . 对照图乙, 丹麦气温的变化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A . 增强B . 减弱C . 减弱D . 增强科学家预测, 到 2100年 , 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4 C 5.8 , 约 是 20世纪升温幅度的2 - 10倍。据此回答

19、以下三题。45 . 气候变暖的影响可能有()冰川退缩冻土融化 气 候 更 加 适 宜 生 物 生 长 , 各地动植物数量增加高原内陆湖泊水量大增A . B . C . D . 46 . 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有()A . 海平面上升, 沿海低地被淹B . 中纬度温带地区变得湿润C . 高纬地区比原来降水更少D , 从全球看, 利大于弊47 . 全球变暖, 对于工业的影响表现为()A . 高纬度地区能源消耗增加B . 低纬度地区能源消耗减少C . 各种能源、电力的生产都会受到制约D . 煤炭工业的发展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科学家预测, 到 2100年 , 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4 5.8 , 约 是

20、 20世纪升温幅度的2 - 10倍。据此回答以下三题。48 . 气候变暖的影响可能有()冰川退缩冻土融化 气 候 更 加 适 宜 生 物 生 长 , 各地动植物数量增加高原内陆湖泊水量大增A . B . C . D . 49. 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有()A . 海平面上升, 沿海低地被淹B . 中纬度温带地区变得湿润C . 高纬地区比原来降水更少D . 从全球看, 利大于弊50 .全球变暖, 对于工业的影响表现为()A . 高纬度地区能源消耗增加B . 低纬度地区能源消耗减少C . 各种能源、电力的生产都会受到制约D , 煤炭工业的发展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科学家预测, 到 2100年 , 全球

21、平均气温将升高1.4 5.8 , 约 是 20世纪升温幅度的2 - 10倍。据此回答以下三题。51 . 气候变暖的影响可能有()冰川退缩冻土融化 气 候 更 加 适 宜 生 物 生 长 , 各地动植物数量增加高原内陆湖泊水量大增A . B . C . D . 52 . 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有()A . 海平面上升, 沿海低地被淹B . 中纬度温带地区变得湿润C . 高纬地区比原来降水更少D . 从全球看, 利大于弊53 . 全球变暖, 对于工业的影响表现为()A . 高纬度地区能源消耗增加B . 低纬度地区能源消耗减少C . 各种能源、电力的生产都会受到制约D . 煤炭工业的发展将会受到一定程度

22、的影响科学家预测, 到 2100年 , 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4 5.8 , 约 是 20世纪升温幅度的2 - 10倍。据此回答以下三题。54 . 气候变暖的影响可能有()冰川退缩冻土融化 气 候 更 加 适 宜 生 物 生 长 , 各地动植物数量增加高原内陆湖泊水量大增A . B . C . D . 55 . 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有()A . 海平面上升, 沿海低地被淹B ,中纬度温带地区变得湿润C . 高纬地区比原来降水更少D . 从全球看, 利大于弊56 . 全球变暖, 对于工业的影响表现为( )A . 高纬度地区能源消耗增加B . 低纬度地区能源消耗减少C . 各种能源、电力的生产都会受

23、到制约D . 煤炭工业的发展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下图显示了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据图回答下面两题。57 . 据图可判断()A . 曲线依次表示雪线、降水量、气温B . 多年平均雪线在南半球低纬地区最高C . 中纬地区雪线与降水量的变化基本一致D , 高纬地区雪线与气温变化趋势一致58 .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可能导致( )A . 全球各地降水减少B . 低纬度山地雪线下降C . 高纬度农作物生长期延长D . 中纬度温度带北移下图示意亚洲部分区域2019年 5 月对流层CO2浓度( 颜色越深表示浓度越大) 的分布。读 图 , 回答下列各题。59 . 若仅考虑C

24、O2的影响, 在海拔相同的近地面, 与地相比较, 则地()A .白天气温明显较高, 昼夜温差大B .白天气温明显较低, 昼夜温差小C . 夜晚气温明显较低, 昼夜温差大D . 夜晚气温明显较高, 昼夜温差小60 . 大气中的CO2增多可能使( )A . 地球上淡水资源增加B . 北冰洋成为海上繁忙航线c . 热带雨林植被遭到破坏D . 极地动物生存环境得以改善读“ 北极冰川面积逐月变化图”, 完成以下两题。61 . 北冰洋冰川面积最小值推迟至9 月份出现的原因是( )A . 此时北极地区极昼时间渐长B . 海洋水体升温较慢C . 秋季北极地区多阴天D . 此时北极冰川融化慢62 . 为减小北极

25、冰川面积变化的幅度, 下列做法合理的有()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工业利用太阳能发电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A . B . C . D . 读“ 主要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程度对比表”, 回答以下两题。63. 表中所列四种温室气体中, C02对全球气候变暖 贡献 最大, 主要原因是()A . CO2的年增长率大于其他温室气体B . C02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比其他温室气体短C . C02的温室效应强度比其他温室气体大D . C02的浓度远高于其他温室气体64 . 下列有利于我国减少C02排 放 量 的 最 合 理 措 施 是 ()A . 大量进口石油, 减少煤炭使用量B .

26、 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开发新能源C . 严格限制钢铁、核工业的发展D . 禁止砍伐森林, 积极植树造林下图是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xx局(NOAA)公 布 的 1880 2009年全球平均气温变化(以19012019年的多年平均气温为参照的变化值)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65 .20世纪以来全球气温变化的主要特点是( )A . 波动上升B . 逐年上升C . 先降后升D . 直线上升66 . 图示气温变化可能导致的后果是()A . 南海出现东海的鱼种B . 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C . 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D . 全球平均海平面下降67 . 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 全球气候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

27、, 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中国近30年气温变化图(单位: )o材料二 中国近5()年增温速率图。(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近30年 来 , 气温变化呈现出什么规律?(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气温变化在地域上有什么差异?就全球而言, 增温最明显的可能是哪一纬度地区?(3)全球气候的这种变化趋势会造成什么后果?( 4)有哪些措施可减少C 0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68. 读“ 北冰洋冰面范围变化图”, 回答问题。北冰洋冰面范围这种变化趋势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北冰洋冰面这种变化趋势对沿海地区可能带来的危害有( 3)北冰洋冰面这种变化趋势却有利于缩减北美和亚欧大陆东西岸航运的时间和成本, 为什么?( 4)为抑制气候变

28、暖的趋势, 我国要实现本世纪中叶碳排放的目标。请你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献计献策。69 . 读“ 自然界碳元素循环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碳元素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物质, 它不但参与地球上的物质循环, 而且参与能量流动。上图中各数字所表示的作用或结果分别是: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0( 2)据图说出大气中C02增多的主要人为原因。( 3)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发展低碳经济, 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70 .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德国xx局 2019年 7 月 2 6 日在柏林发布报

29、告说, 根据目前的全球气候变化趋势, 到 2050年 , 全球夏季将更干燥, 冬季更潮湿多雨, 极端天气现象更多。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 预计德国到2100年的气温将比目前升高2 至 4 摄氏度。材 料 二 2019年 11月 2 8 日至12月 9 日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 17次缔约方大会在南非德班召开, 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存续问题, 是德班大会期待解决的首个关键问题。材 料 三 “ 可怕的全球变暖。”(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 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三, 分析全球变暖将给大洋洲带来的严重后果及其形成原因。( 3)简要回答全球变暖对全球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和不利

30、影响。( 4)近年来, 我国政府大力提倡“ 低碳经济”, 请简要分析“ 低碳经济” 的重要意义及可采取的措施。答案解析1 .【 答案】B【 解析】使用太阳能、核 能 , 不会产生二氧化碳。降低非化石能源的消费比重, 会导致化石能源的消费增加, 从而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增加。森林的光合作用会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提高单位G D P 能 耗 , 会导致能源消耗增加, 二氧化碳排放增加。2 .【 答案】A【 解析】针对全球变暖的趋势, 人类可通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提高能源利用率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此 外 , 还可通过植树造林, 提高森林的覆盖率, 让森林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3 .【 答案】B【

31、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是全球变暖的原因导致花期提前, 所以应将苹果的栽培地移到气温适合的地 方 , 即向高纬地区或高海拔地区迁移种植, B 对。苹果是喜光植物, 阴坡不易上色, 影响苹果品质 , A 错。施肥与温度变化无关, C 错。较低纬度区气温更高, 花期更早, D 错。4 .【 答案】B【 解析】 图中本区农业生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表现为苹果园变为柑橘园, 小麦产区变为水稻田 , 1月 0 等温线明显北移, 说明气候变暖, 该区积温增加, 由暖温带变为亚热带。而与此有关的最可能是现代工业的发展, 大气中C02含量的增 加 , 导致气候变暖。5 .【 答案】B【 解析】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后,

32、 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的增加, 许多地区的降水会 增 加 , 有的地区降水会减少; 许多动物的栖息地会发生改变, 但变化并不是特别的明显; 全球变 暖 , 对非洲等热带发展中国家影响最大, 中国自然带因为温度的上升也会相应北移。6 .【 答案】A【 解析】全球温度升高, 既有自然原因, 也有人为原因, 而人类生产和生活向大气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其最主要的原因。因 此 , 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从而有利于控制全球变暖。7 .【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 “ 地球工程” 可以减弱太阳辐射, 降低全球气温

33、, 遏制全球变暖。8 .【 答案】C【 解析】实施“ 地球工程” 会减弱太阳辐射, 可能会影响生物的多样性、影响气候及生态系统、增加自然灾害发生的风险等。9 .【 答案】A【 解析】温室气体能够强烈地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从而增强大气逆辐射, 使气温增高。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就会直接减弱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1 0 .【 答案】C【 解析】温室气体增加导致气候变暖, 冰雪融化。1 1 .【 答案】A【 解析】发展清洁技术可以减少各种废弃物的排放, 减缓气候变暖的趋势。1 2 .【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看出,1月 等 温 线 位 置 总 体 上 向 北 偏 移,秦岭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区,

34、 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图中北侧山峰为秦岭最高峰太白山。1 3 .【 答案】B【 解析】由图分析知, 甲、乙两地为同纬度地区, 乙地等温线向北凸出, 说明其比同纬度地区气温 高 , 且1月0 等温线位置向北偏移,说明冬季均温在上升, 图中甲地等温线向南凸, 说明其比同纬度地区气温偏低, 应该地势较高。1 4 .【 答案】A【 解析】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 2019年的冰川面积比1972年的小, 说明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A 项正确。地壳抬升、流水搬运和风力侵蚀都不能造成冰川面积减少。15 .【 答案】C【 解析】“ 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 意味着气候继续变暖, 冰川进一步缩小, 冰蚀作用不可能

35、增强,也不可能使绿洲面积增大。冰川作为陆地淡水资源( 固体) , 面积缩小将导致该流域干旱程度进一步加 剧 , 导致恶性循环。流域面积与地形地势有关, 与冰川面积无关。16 .【 答案】C【 解析】结合图示可以看出, 近 3 0 年来冰湖面积呈净增趋势, 但不同海拔表现不同, 海 拔 5 200米附近冰湖最多。17 .【 答案】B【 解析】造成我国境内喜马拉雅山区冰湖面积不断增加的原因是气候变暖, 冰川退缩, 补给湖泊水量增加。18 .【 答案】B【 解析】由西藏怒江流域年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图可以看出, 怒江流域在1971 2019年间历年年平均气温变化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由西藏怒江流域年降水量

36、的变化趋势图可以看出, 怒江流域在1971 2019年间历年年降水量变化也呈现波动上升趋势。19 .【 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 近几十年怒江气温波动上升, 说明气候在变暖。气候变暖使得部分冻土消融 , 永久冻土层厚度变薄, 故 A 正确。气温升高, 山地积雪融化, 雪线高度上升, 故 B 项错误。青藏高原以高寒气候为主, 气候变暖更有利于生物生存, 生物量增多, 故 C 错误。气温升高, 蒸发量加大, 故 D 项错误。20 .【 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 13世纪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北界均比现代的纬度高, 故气候比现代温暖, 水稻种植的范围比现代广。21 .【 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

37、, 中世纪的暖温带和亚热带分布的纬度均比现代的高。22 .【 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 1 3 世纪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北界均比现代的纬度高, 故气候比现代温暖, 水稻种植的范围比现代广。23 .【 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 中世纪的暖温带和亚热带分布的纬度均比现代的高。24 .【 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 13世纪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北界均比现代的纬度高, 故气候比现代温暖, 水稻种植的范围比现代广。25 .【 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 中世纪的暖温带和亚热带分布的纬度均比现代的高。26 .【 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 13世纪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北界均比现代的纬度高, 故气候比现代

38、温暖, 水稻种植的范围比现代广。27 .【 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 中世纪的暖温带和亚热带分布的纬度均比现代的高。28 .【 答案】B【 解析】北极浮冰的面积呈波状变小的趋势, 说明北极地区温度有升高的趋势, 冷高压减弱会导致冷空气有减弱的趋势, 人选项错误; 北极冰面发生面积的变化, 一定是与全球的气候变化有关,B 选项正确; 冰面面积缩小, 对于北极航线的开拓有利, C 选项错误; 就北极来说, 随着气温的升高 , 生物多样性增多的可能性更大, 不利于是错误的, D 选项错误。29 .【 答案】A【 解析】据图可知, 1982年北极冰面面积大, 气候变冷, 冷高压势力增强, 导致我国

39、出现严重冻害的可能性最大。30 . 【 答案】C【 解析】海南纬度低, 出现冻雨的可能性非常小, A 选项错误; 强冷空气南下, 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 雾霾会减轻, B 选项错误; 寒潮使气温降低, 0 等温线南移, C 选项错误; 温度降低, 融雪量会减少, D 选项错误。31 .【 答案】B【 解析】植被中疏林草原和森林草原相比, 疏林草原相对干旱。以栋等阔叶为主, 比栋、松混交热量条件好, 所以在“ 新石器时代中期后” 气候特征为温暖湿润。32 .【 答案】C【 解析】从初期到晚期后可以看出干湿、冷暖变化的某种周期性。33 .【 答案】A【 解析】气温降低, 则适宜小麦生长的区域整体向

40、低纬移动; 雪线下降, 北 美 1 月 0 等温线南移 ; 亚洲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 全球变冷, 其范围将缩小, 即种植范围缩小。34 .【 答案】D【 解析】R 地等值线和纬线大致平行, Q 地等值线基本沿等高线延伸, 故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纬度和地形。35 .【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 就升温幅度而言, 北半球比南半球大, 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大” 可 知 , 北半球纬度较高地区升温幅度可能最大, 符合这一地理位置特征的是蒙古高原。36 .【 答案】B【 解析】北半球陆地所占比重较大, 因陆地比热容较小, 升温速度快, 导致该半球升温幅度较大 ; 而南半球以海洋为主,

41、比热容较大, 升温速度慢, 导致该半球升温幅度较小。37 .【 答案】D【 解析】采样点岩芯埋藏越浅, 距当今时间越近; 采样点岩芯的沉积年代约为200年 ; 在 68.5 cm深处磁化率达到最大值, 而对应的碳酸盐含量达到最小值; 由图可知, 磁化率变化曲线和碳酸盐含量变化曲线基本上呈反向变化。38 .【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1910- 1930年该湖泊的磁化率较小,说明这段时间该湖泊周围的气候干旱,因此湖泊的水位较低, 水体盐度较高。39 .【 答案】B【 解析】气候变暖会对农作物产量有一定影响。对低纬度的大部分国家, 升温伴随干旱的加重,造成供水不足, 会使农作物减产; 高纬度的

42、国家则随着积温增加, 农作物产量可能增加。40 .【 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 澳大利亚、北非粮食减产; 西亚和中亚粮食增产, 且西亚增产幅度更大。但目前西亚为热带沙漠气候区, 气候干旱, 降水稀少, 粮食增产多可能是降水增多所致。41 .【 答案】D【 解析】结合图示可直接读出答案。42 .【 答案】B【 解析】温室气体能大量吸收地面辐射, 并把热量保存在大气之中使大气温度升高。43 .【 答案】C【 解析】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近百年来丹麦的气温也在升高; 同 时 , 中纬西风的势力增强, 西风给丹麦带来更多的降水。44 .【 答案】D【 解析】丹麦气温的升高, 与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

43、强有关, 该作用对应于图中大气指向地面的箭头。45 .【 答案】C【 解析】气候变暖可导致冰川退缩、冻土融化。46 .【 答案】A【 解析】气候变暖可导致海平面上升, 沿海低地被淹。47 .【 答案】D【 解析】全 球 变 暖 , 低纬度地区工业能源消耗增加, 高纬度地区能源消耗减少。并非所有工业生产都受到制约。48 .【 答案】C【 解析】气候变暖可导致冰川退缩、冻土融化。49 .【 答案】A【 解析】气候变暖可导致海平面上升, 沿海低地被淹。50 .【 答案】D【 解析】全 球 变 暖 , 低纬度地区工业能源消耗增加, 高纬度地区能源消耗减少。并非所有工业生产都受到制约。51 .【 答案】

44、C【 解析】气候变暖可导致冰川退缩、冻土融化。52 .【 答案】A【 解析】气候变暖可导致海平面上升, 沿海低地被淹。53 .【 答案】D【 解析】全 球 变 暖 , 低纬度地区工业能源消耗增加, 高纬度地区能源消耗减少。并非所有工业生产都受到制约。54 .【 答案】C【 解析】气候变暖可导致冰川退缩、冻土融化。55 .【 答案】A【 解析】气候变暖可导致海平面上升, 沿海低地被淹。56 .【 答案】D【 解析】全 球 变 暖 , 低纬度地区工业能源消耗增加, 高纬度地区能源消耗减少。并非所有工业生产都受到制约。57 .【 答案】B【 解析】雪线高度取决于降水量和蒸发量, 在赤道地区, 受赤道

45、低压的影响, 降水量极大, 雪线低 , 而 在 30。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 气温高, 降水量少, 雪线高, 判断为雪线; 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增高而递减, 故图中为气温; 在赤道地区, 受赤道低压的影响, 降水量极大, 在 30。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 降水 量 少 , 60。 附近受西风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 降水较多, 所以为降水。图中看三线的变化趋势, 中纬度雪线高度下降, 而降水 量 在 50。 60。 增 加 ; 在北半球高纬地 区 , 雪线的高度有上升的趋势, 气温继续下降。从图中看出在南半球20。 附近雪线达到6 000米 , 为最高值。故选B。58 .【 答案】C【 解

46、析】全球气温不断上升, 对地球影响非常大, 水循环、水资源、热量、自然景观都受影响。高纬地区气温升高, 降水增多, 中纬度降水量减少, 排除A ; 低纬地区由于气温升高, 雪线的高度上 升 , 排 除 B ; 全球气温上升, 热量增加, 南半球温度带南移, 北半球北移; 全球气温上升, 高纬地区气温升高, 热量增加, 蒸发量多, 降水增多, 农作物生长期延长, 故选C。59 .【 答案】C【 解析】结合图中的信息, 可以判断地为青藏高原, 海 拔 高 , 夜晚气温明显较低, 昼夜温差大。60 . 【 答案】B【 解析】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 加 , 温室效应增强, 气温升高, 会使极地的冰川融化,

47、 汇入大海,淡水资源反而减少, 并且极地动物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北冰洋的极冰融化, 此地的地理位置特殊, 沟通各大洲, 将会成为繁忙的航线;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61 .【 答案】B【 解析】冰川面积最 小 , 表明此时北冰洋地区气温最高, 6 月 2 2 日前后北极地区极昼范围最大、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但不是气温最高, 北冰洋最高气温推迟到9 月 份 , 是因为北极地区大部分为海洋 , 海洋的热容量大, 接受太阳辐射增温慢。62 .【 答案】D【 解析】全球气候变暖使北极地区冰川面积变小, 而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化石能源使用, 放出二氧化碳增多, 使温室效应增强。因而措施要围绕减少

48、化石能源使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来进行,五种做法中只有改进农业灌溉技术与该问题没有关系。63 .【 答案】D【 解析】对比表中数据可知C 02的浓度远高于其他温室气体, 因此对全球气候变暖的“ 贡献” 最大。64 .【 答案】B【 解析】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 会产生大量C 02气 体 , 因 此 , 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开发新能源有利于减少C 0 2 的排放量。65 .【 答案】A【 解析】进入20世纪以来, 全球气温呈现波动上升趋势, 体现了全球变暖的趋势。66 .【 答案】C【 解析】全球变暖导致气温升高, 与东海海域可能会出现南海的鱼种没有直接的关联; 气温升高可能会导致天山博格达

49、峰的雪线升高, 而不是下降; 气温升高会使植物的生长期提前; 气温升高 , 会导致冰川融化, 会使得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 而不是下降。67 .【 答案】( 1)近 30年来我国年平均气温大致呈上升趋势, 冬季气温上升尤为明显。( 2)我国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气候变暖最为明显。就全球而言, 增温最明显的是中高纬度地区。( 3)导致海平面上升, 从而改变海岸线, 沿海低地被淹; 影响农业生产, 导致低纬度国家农作物 减 产 , 高纬度国家农作物增产; 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 造成旱涝的频次、强度增加, 径流量减 少 , 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和供需矛盾。( 4)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增加清洁能源( 水能

50、、太阳能、风能等) 消费比重; 淘汰落后设备, 提高生产技 术 , 改进工艺流程, 提高能源利用率; 节约使用能源。【 解析】第( 1)题 , 根据图示可知, 近 3 0 年来我国年平均气温大致呈上升趋势, 冬季气温上升尤为明显。第 题 , 结合图示分析即可作答。第( 3)题 , 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 并影响农业生产和水循环。第( 4)题 ,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加大科技投入等是减少C O2等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措施。68.【 答案】( 1)世界气温处在波动上升时期; 人类对化石能源的大规模使用, 向大气排放的温室气体不断增多( 2)部分沿海地区被淹没; 地下水位升高, 导致土壤盐渍化, 影响

51、农业生产; 港口设备和海岸建筑物被损坏, 影响航运; 沿海水产业会被影响( 合理即可)( 3)开拓北冰洋航线, 缩短北美到亚欧大陆东西岸航程。( 4)发展并推广先进的节能技术;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优化能源结构,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使用新能源; 积极发展高效、洁净、低碳排放的煤炭利用技术, 走“ 低碳经济” 的发展道路。【 解析】第( 1)题 , 图中显示北冰洋2019年冰面范围比多年冰层覆盖平均界线小, 表明全球变暖现象还会持续。其原因主要从人为因素分析, 从排放温室气体和毁林两方面来分析。第 题 , 全球气候变暖, 导致海平面上升, 海平面上升对沿海的影响从淹没、灾害、港口等方面来分

52、析。第( 3)题 , 北冰洋冰面减少, 有利于通航, 从北美到亚欧大陆东西岸的航运通过纬度较高的北冰洋航道 , 使路程缩短, 从而节省能源和时间。第( 4)题 , 可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变能源结构两个角度归纳。69.【 答案】( 1)光合作用沉积作用全球生态系统破坏气象灾害增加( 2)大量燃烧矿物燃料; 毁林。( 3)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 开发利用新能源; 提高能源利用率; 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和调整; 加强全球合作; 提高人类保护大气的意识, 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等。【 解析】第( 1)题 , 结合图示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判断各数字的作用或结果。第( 2)题 , C O2的增多一方面是由于大量使

53、用煤炭和石油等矿物燃料, 释放大量C O2 ; 另一方面是由于毁林造成吸收 C O2的能力减弱。第( 3)题 ,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可从减少矿物燃料使用, 提高新能源利用比重 , 加强国际合作和提高人们保护大气的意识等采取措施。70.【 答案】( 1) 自然因素: 太阳的异常活动等。人为原因: 燃烧矿物燃料, 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人类过度砍伐森林, 使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降低。( 2) 大洋洲的珊瑚岛将不复存在。 全球变暖( 海水膨胀) , 两极冰川融化, 海平面上升。( 3) 有利影响: 使积温增加, 生长期延长, 有可能提高农作物产量, 如高纬度地区。不利影响:

54、使蒸发增加而加重干旱缺水程度, 使农业减产, 如低纬度地区。 意 义 : 有利于节约资源; 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 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有利于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等。可采取的措施: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或积极推进核电建设 ; 或使用清洁能源) ; 植树造林( 防止森林火灾) ;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节能减排) ; 提高公众的节能环保意识( 或减少消费、减少废弃物排放, 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 解析】第( 1) 题 , 全球变暖的原因可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 2) 题 , 从图中可知由于全球变暖, 冰川融化, 海平面上升, 大洋洲的珊瑚岛将不复存在。第 题 , 全球变暖, 对不同地区农业生产影响不同, 既有有利也有不利的影响。高纬地区积温增加, 生长期延长, 可提高农作物 产 量 ; 而低纬地区蒸发增加, 干旱程度加剧, 农业减产。第( 4) 题 , 发展“ 低碳经济” 有利于节约资 源 , 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 同时也有利于保护环境、有利于控制全球气候变暖。采取措施主要包括调整能源结构, 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减少消费、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