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苏教版小学数学2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设计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77681847 上传时间:2024-08-22 格式:PDF 页数:144 大小:18.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2024苏教版小学数学2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44页
2023-2024苏教版小学数学2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44页
2023-2024苏教版小学数学2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44页
2023-2024苏教版小学数学2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44页
2023-2024苏教版小学数学2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2024苏教版小学数学2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苏教版小学数学2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设计(1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教材)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苏教版教材( 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 二 单 元 时 、分、秒第三单元认识方向第四单元认识万以内的数第五单元分米和毫米第 六 单 元 两 、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第七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八单元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一)第九单元期末复习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除法并掌握表内除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并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学会用竖式计算简单的有余数的除法。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 通过实际操作, 使学生感知余

2、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同时使学生体会到用竖式计算除法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多位数除法、小数除法的基础。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利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除法的方法, 为进一步学习用竖式计算除法已做好了知识储备。在日常生活中, 学生经常会遇到平均分能够正好分完和分不完的两种情况, 为有余数除法的教学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教学要求:1 . 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理解余数的实际意义, 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2 . 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 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 发展抽象思维; 能运用有余数的除

3、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学会与他人合作, 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培养合作意识。3 .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建立自信心;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与习惯教学建议:1 .通过平均分的活动, 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 帮助学生初步体会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通过分铅笔的活动, 让学生体会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 结合具体实例, 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通过让学生经历这一抽象过程, 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除法意义的理解, 体会余

4、数产生的原因及其实际意义, 从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2 .结合具体实例, 引出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 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掌握计算方法。结合平均分的实际操作过程, 引出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 便于学生理解试商的算理, 学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的方法, 并直观地理解余数为什么比除数小。3.注意把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无论是认识有余数的除法,还是学习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都要注意由实际问题引入, 让学生结合具体实例, 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理解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在经历“ 实际问题一数学模型一解释、 应用与拓展”的过程中, 获取有关的数学知识,

5、 促进抽象思维的发展, 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时安排:1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课时2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课时3练习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 . . . . . . .1课时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第1课时教学内容: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教 材 第 3页)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平均分若干物体的活动中认识余数,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2 .让学生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情况写出除法算式, 能正确表达商和余数,能正确读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3 . 让学生通过操作、思维和语言的有机结合, 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综合和概括的能力。4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重点难点:重点: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难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教具学具:课件、小棒。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7、时时刻刻都在与数打交道,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不信, 你瞧! ( 课件出示:教材第1页情景图)师:在学校组织的科技知识竞赛中, 豆豆和小朋友们齐心协力赢得了冠军。 老师奖给豆豆1 0支铅笔。 豆豆想:这1 0支铅笔可不是靠我一个人得来的, 我要分给大家, 让大家和我一起分享胜利的喜悦。可是, 怎样分才合理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引导学生统一认识:每人分得同样多。师:每人分得同样多, 可以怎样分?( 每人分2支、每人分3支、每人分4支)师:每人分2支, 可以分给几人呢? 每人分3支,可以分给几人呢? 每人分4支、5支呢? 让我们来分一分吧!【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所熟悉的情境, 把数学问题置于现

8、实生活中, 使学生具有亲切感, 从而感受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 渗 透 “ 生活数学”的意识】二、自主探究L教 学 例1。师 : 把1 0支铅笔分给小朋友, 每人分2支, 可以分给几人呢? 我们请一个小组上台来分一分。学生演示分法, 展示分的结果。师: 1 0支铅笔, 每 人 分2支后有没有分完? 现在我们一起把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课件出示: 教材第1页记录表)师: 如果每人分3支、4支、5支, 分别可以分给几人呢? 你能用上面的方法在小组里分一分, 并把分的不同结果记录下来吗?学生分组活动, 教师巡视指导。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填写表格, 确认结果。每人分几支分给几人还剩几支253314

9、2 25 2 师: 观察以上分法, 把它们分类, 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生 : 把1 0支铅笔平均分有两种不同的结果, 一种是正好分完, 一种是分后还有剩余。师:1 0支铅笔每人分2支, 可以分给几人? 有没有分完? 该怎么列式计算?生: 1 0 + 2 = 5 (人) , 铅笔正好分完了。师:1 0支铅笔每人分5支, 可以分给几人? 有没有分完? 该怎么列式计算?生: 也正好分完了, 算 式 是1 0 + 5 = 2( 人) 。师: 你能说出这两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吗?生: 被除数小除数= 商。师:1 0支铅笔每人分3支, 可以分给几人? 有没有分完?生: 每人分3支, 只够分给3人, 还剩

10、下1支,剩下的这1支不够再分给1人了。师: 那剩下的这1支该怎样表示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一一有余数的除法。我们把这个平均分时分不完或剩余的数叫作余数。算式应该写成1 0 + 3 = 3 ( 人) 1 ( 支) , 在3人的后面加6个小圆点之后写下剩余的数, 并写上这个数的单位。带领学生读算式:1 0除 以3等 于3余1。师: 你能把每人分4支的结果用除法算式表示吗?生: 1 0 + 4 = 2 (人) 2 (支) 。师 : 比较上面的几道算式, 说说在什么情况下平均分的结果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表示? 余数表示什么?生: 在分不完的情况下用有余数的除法表示。余数表示分不完但是又不能再分

11、的、剩余的数。【 设计意图: 小学生概念的形成需借助操作活动。 通 过 把1 0支铅笔平均分的操作活动, 使学生获得对余数概念的表象理解, 为余数的抽象概念打下基础。“ 写算式”是把学生的具体感知进行抽象的过程, 是形成余数概念的主要环节。教学时, 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思考和交流等活动, 由 “ 没剩余”引 出 “ 有剩余”, 从而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 发展了抽象思维, 获得了探究新知的活动经验】2 .教学例2 o师: 下面我们来用小棒摆正方形。我们可以用4 根小棒摆1 个正方形, 8 根摆2 个正方形。( 边讲解边演示) 像这样继续用12、13、14、15、16根小棒摆正方形, 结果会怎样?

12、先摆一摆, 再写出除法算式, 并把教材第2 页的表格填完整。学生在小组内摆小棒、写算式、填表格, 并交流结果; 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展示填写表格的结果。小棒根数1213141516正方形个数33334余下的根数01230师 : 比较除法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 你有什么发现?生: 余数可能是1、2 或 3 ,不能是4。师: 为什么不能是4 呢?生: 如果余数是4 ,即余下4 根小棒, 那么就可以再摆1 个正方形, 也就是说余下 4 根小棒的话, 就又够分成一组了, 还可以继续分。师: 这说明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呢?生: 余数都比除数小。【 设计意图: 围绕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组

13、织有效的学习活动, 充分利用学生对操作实践活动的兴趣, 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中, 探究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明确“ 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三、总结提升师: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有余数的除法)师: 生活中还有哪些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课后到生活中去找一找, 如果找到了就用有余数的除法讲给父母听。【 设计意图: 把数学知识引入到生活中去, 有利于学生内化知识,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板书设计:认识有余数的除法10 + 3=3 ( 人) ( 支)余数104-3=31读作: 10除 以 3 等 于 3 余 1。1294=3( 个)1394=3( 个) 1( 根)1494=3( 个) 2 ( 根)15

14、94=3( 个) 3( 根)16+4=4 ( 个)余数都比除数小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看谁先到家。( 计算下面各题, 并说出每道算式中的商和余数各是多少, 再读一读)314-7=62 + 9=384-4=504-8= 83+9= 704-8=524-7= 644-7= 594-8=( 考查知识点: 有余数的除法; 能力要求: 正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B类妈妈买来2 2 个橘子, 平均分给家里的4 个人, 每人能分到几个橘子, 还剩几个?( 考查知识点: 有余数的除法; 能力要求: 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参考答案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 :4 . . . . 3 6 . . .86 . . .

15、 . 2 9 . . .27 . . . . 3 9 . . .1B类 :2 2 + 4 = 5 (个) . . .2 (个)教材习题9 . . .28 . . .67 3说一说, 读一读略。第3页 “ 想想做做”1 . ( 1 ) 2 2 8 4 - 3 = 2 . . . . 2( 2 ) 5 1 1 1 4 - 2 = 5 . . . . 12 . ( 1 ) 4 3 2 1 4 + 4 = 3 (瓶) 2 (朵)( 2 ) 3 4 2 1 4 + 3 = 4 (朵) . . . .2 (朵)3 . 1 9 9 6 = 3 (盒) 1 (个) 1 9 + 3 = 6 (个) 1 (个)4

16、 . 商 是5 ,余数是2。读作:1 7除 以3等 于5余2。商 是3 ,余数是4。读作: 2 5除 以7等 于3余4。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第1课时教学内容: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 教材第4、第5页)教学目标:1 .让学生经历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掌握试商的方法, 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会用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 商是一位数) 的有余数的除法。2 .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与习惯。重点难点: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教具学具:课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 : 同学们,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 认识了余数, 知道了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和

17、含义。那么有余数的除法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设计意图: 通过回忆旧知提出问题,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二、自主探究1. 教学例3 ( 1 )。师: 妈妈买了 1 2个苹果, 每4个放一盘, 可以放几盘? 该怎样列式? ( 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 例3 ( 1 )题)生 :1 29 4 = 3 (盘)师: 除法也可以用竖式计算( 边讲解边板书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3商除数4 )1 2被除数1 2商乘除数的积0师: 说一说竖式中每个数都表示什么? 为什么商是3呢? 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可能会说: 把1 2个

18、苹果, 每4个放一盘, 放了 3盘, 所以商是30 根据乘法口诀“ 三四十二”, 可 知1 2除 以4 ,就应该得3 ,所以商就是3O 1 2里面有3个4 ,所以商是3。2. 教学例3 ( 2)题。师: 如果还是这1 2个苹果, 每5个放一盘, 可以放几盘, 还剩几个? 说说你的想法。生1 : 我们可以圈一圈, 每5个放一盘, 就 把5个圈在一起, 这样就能看出来放了 2盘, 还剩下2个。生2:我们还可以用小棒摆一摆, 结果发现也是放了 2盘, 还剩2根。师: 有余数的除法也可以用竖式计算( 边讲解边板书) ,12里面最多有2个5,所以商就是2,从12个苹果里面去掉放在2个盘子里面的10个,

19、还剩下2个, 这就是余数22 商除数5 )1 2被除数1 0商乘除数的积2余数师: 说一说商为什么是2呢?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12里面最多有2个5,所以商是2o 二五一十,2和5相乘的积最接近12,又 小 于12,所以商是20 商2,二五一十,10比12小 ; 商3,三五十五,15比12大, 根本没有15个苹果, 所以商是2。小结: 今后我们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 可以用竖式来计算, 列好竖式后可以想被除数里面最多有几个除数, 就商几。【 设计意图: 通过引导学生操作、 观察、思考这一系列的活动, 完成竖式计算除法的教学, 激活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比较深刻地领会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既体

20、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三、总结提升师: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学会了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计算时可以想被除数里面最多有几个除数, 就商几。同样要保证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设计意图: 总结所学知识点, 再次引导学生领悟“ 余数要比除数小”是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必须要遵守的法则】板书设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1295=2(盘) 2 (个)2商除轰 5 ) 1 2祓除教1 0商乘除数的积2余数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 平均每个小朋友分几个气球,还用几个?( 考查知识点: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能力要求: 掌握竖式的书写格式, 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30本书( 考查知识

21、点: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能力要求: 掌握竖式的书写格式, 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参考答案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 :1733=5(个) 2 (个)B 类:3 0 + 4 = 7 ( 个) . . . 2( 本)教材习题第 5 页 “ 想想做做”1 . 4 . . . 1 2. . .3 摆一摆略2 . 略3 . ( 1 ) 4 ( 2) 54 . 3 3 + 5 = 6 ( 件) . . . 3 ( 个)5 . 25 + 6 = 4 ( 个) . . . 1 ( 个)练习一第 1 课时教学内容:练习 一。( 教材第6 、第 7 页)教学目标:1 . 进一步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

22、际问题, 加深对除法意义的理解。2 . 进一步促使学生正确地解答简单的有余数的问题, 并能正确地写出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3 . 在解决问题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学具:课件。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 同学们, 本单元的学习到此就要结束了, 想一想, 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可能会说: 我们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 知道了平均分有正好分完和分不完两种情况, 平均分有剩余的情况, 我们就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表示。 我们还学会了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知道了在有余数的除法中, 余数必须小于除数。师: 同学们的收获都很大, 能不能运用所学知

23、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呢? 看看谁表现得最棒!【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 回顾知识点的同时, 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二、自主探究师: 瞧, 这些同学在干什么呢? 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课件出示: 教材第7页第9题)生1 :这些同学在做灯笼。生2 :我知道了做一个灯笼需要4张纸, 一共有3 0张纸。师: 3 0张纸可以做几个灯笼, 还剩几张纸? 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可能会说: 求3 0张纸可以做几个灯笼, 就是计算3 0里面最多有几个4 ,用除法计算,列式为3 0 + 4 =7 ( 个) 2 ( 张) , 因此最多可以做7个灯笼。 在计算的时候, 因 为 “ 四七二十八”

24、,2 8最接近3 0且又小于3 0 ,所以说商就 是7 ,因此可以做7个灯笼。 这实际是应用我们学过的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师: 说得有道理, 这就是有余数的除法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谁能告诉大家这些纸够做8个灯笼吗? 为什么?生: 这些纸不够做8个灯笼。 因为刚才我们在计算时, 已经知道可以做7个灯笼, 还剩余2张纸, 剩下的2张纸根本就不够再做1个灯笼, 所以说这些纸不够做8个灯笼, 最多做7个。师: 再来看看这道题, 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课件出示: 教材第7页 第1 0题)生: 要把4 5个皮球装在盒子里, 每个盒子装6个, 可以装几盒, 还剩几个?师: 该怎样解决呢?生 : 这也

25、是有余数除法的应用, 我们用除法计算, 列 式 为4 5 + 6 =7 ( 盒) 勖余数是1的算式3 (个) , 可以装下7盒, 还 剩3个。师: 如果全部装入盒子中, 至少要多少个盒子? 为什么呢?生: 至少需要8个盒子。 因为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知道, 已经装满了 7个盒子,还剩下3个皮球。 如果全部装入盒子中, 这3个皮球也需要1个盒子, 这样就需要8个盒子。师: 对于余数的处理, 这两道题有什么区别呢?生: 做灯笼的时候剩余的纸再多, 余数再大, 只要不够4张, 就不能再做1个灯笼, 所以余数要舍去; 装皮球的时候, 余数再小, 剩下的皮球即使是1个也要再用1个盒子, 所 以 要 “ 进

26、一” 。师: 有余数的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 我们要结合生活实际, 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这样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设计意图: 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发现有余数的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 解决问题时, 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联系实际决定答案是“ 进一”还 是 “ 去尾” 】三、总结提升师: 学完这节课, 你收获了什么呢? 跟大家说说吧!【 设计意图: 课末总结所学知识点, 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 回顾知识点的同时, 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板书设计练习一( 1 ) 3 0 + 4 =7 (个) 2 (张)答: 3 0张纸可以做7个灯笼, 还剩2张纸。

27、( 2 )这些纸不够做8个灯笼。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连一连。曾余数是3的算式输 没 有余数的算式( 考查知识点: 有余数的除法; 能力要求: 会计算有余数的除法)B类一个帐篷最多可以住7 个小朋友, 有36个小朋友, 5 个这样的帐篷能住下吗?( 考查知识点: 有余数的除法; 能力要求: 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参考答案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B类 :367=5( 个) 1( 人) 5 个这样的帐篷不能住下。教材习题第 6 页 “ 练习一”1 . 9+4=2( 盘) 1( 个) 9 + 2=4( 个) 1( 个)2 . 略 3 .略 4 .略5. 25 + 8=3 ( 把) .

28、 . .1( 把)6. 42+ 5=8( 段) 2( 米)7 . 略8. 口里填69. ( 1) 30+4=7 ( 个) 2 ( 张) ( 2) 不够10. ( 1) 4506=7( 盒) 3 ( 个)( 2) 8 个盒子1 1 . 5元= 50角 509 6 = 8 (支) 2 (角)1 2 .被除数1 51 61 71 81 92 02 12 22 32 4除 数3333333333商5556667778余 数0120120120随着被除数的增大, 余数从0开始变成1、2 (总是比除数3要小) , 然后又开始循环0、1、2 如果除数是5,余数应该是0、1、2、3、4 这样循环变化。思考题:

29、 9 + 2 = 4 . . . . 1 1 1 4 - 4 = 2 . . .3 ( 答案不唯一)第二单元: 课题:认识时、分 第1课时 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1 . 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知道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并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的时刻。2 .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力,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初步培养爱惜时间、按时作息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认识钟面上的整时。教学难点:认识钟面上的大约几时。教学准备:钟面教学具。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猜谜:小小骏马不停蹄,日日夜夜不休息,蹄声哒哒似战鼓,提醒人们争朝夕。2、揭示课题:小朋友猜对了。你想不想看一看钟面是

30、什么样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认识钟表” 。二、思索探究1、初步认识钟面说明:我们经常看钟面了解时间,大家仔细观察这个钟面,把你知道的有关钟面上的知识在小组里跟同学说一说。学生活动,教师参与指名说说关与钟面上的知识。有12个数,让学生从1顺次读到12有两根针,一根长一根短,指出长针叫分针,短针叫时针。让学生把分针和时针指给同桌看。2、初步认识整时( 1)出 示7时的钟面,让学生猜猜是几时?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分别指着什么数?再出示5时的钟面, 让学生说说时针和分针分别指着什么数?引导观察钟面上的分针有什么共同点?时针呢?( 2)总结:分针指着1 2 ,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3)教

31、学试一试出示三只整时的钟面图,提问这三只表上又是几时?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在钟面上拨一个时间让同桌说说是几时。3 .认识大格。( 挂图出示:钟面 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钟表。 )提问:仔细观察钟面,看看你能有哪些新的发现。( 学生可能发现:钟面上有1 12这12个数;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讲述:我们把每两个数字间的距离叫做1大 格 ( 板书:大格) ,所 以12到1这两个数之间是1大格,同样,1到2之间也是1大格。提问: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呢? ( 引导学生从1开始依次数出12个大格。学生数好后板书:12个)4 .认识小格。讲述: 钟面上除了大格, 还

32、有小格, 相邻的两个小点之间是1小格。 ( 板书:小格)提问:那么,1大格里有几个小格呢?学生交流。( 板书:5个)提问:钟面上一共有几个小格?我们一起5个5个数一数。小结:通过小朋友们的努力探索,我们知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5 .认识时。讲述:时针从1 2 走到1 是多少时间? ( 1 小时)从 1 走到2 呢? ( 也是1小时)也就是说时针走1 大格都是几小时?讲述:这个绿色部分就表示时针走了 1 大格,也就是1 小时。( 板书:时针走1 大格是1 小时)提问: 时针走2大格是几小时?时针从1 2 走到4 , 走了几小时?走到7 呢?那么,时针走一大圈又是几小时?学生动手操

33、作。( 要求:时针从1 2 出发,分别拨出2 时和5 时)小结:要知道钟面走了几小时, 我们只要看时针,时针走了几大格就是几小时。6 、认识分。讲述:分针走1 小格是1 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分针是怎样走1 小格的。这个绿色部分表示分针走了 1 小格,也就是1 分。提问:走这样的2小格是几分?走 3 小格呢? 7 小格呢?讲述:分针走几小格就是几分。教师用实物钟演示并提问:分针从1 2 走到1 , 走了多少分?分针从1 2 走到4 , 走了多少分?分针从1 2 走到7 , 走了多少分?再走3小格呢,一共走了多少分?学生动手操作。( 要求:分针从1 2 出发,分别拨出1 0 分,2 5 分)小结:

34、要知道走了几分钟,要看分针,分针走1 小格就是1 分,几小格就是几分。7 、认识时、分的进率。在钟面上分针走了一圈,经过了几个小格? ( 6 0 个小格。 )因此,分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几分钟?分针走一圈,时针走几个大格?经过了多长时间?你发现了什么?板书:1时= 6 0 分8 、感受1 分钟。过渡:1 分钟的时间很短,但如果我们认真地利用好,其实1 分钟也可以做很多事情。现在让我们体验一下。大家做眼保健操,1分钟大约做几节眼保健操。请两名跳得比较快的同学出来跳绳,同学们分别数个数。做 “ 想想做做”第5题,了解有多少同学能在1分钟内完成。指名背古诗,看1分钟内能背几首古诗。追问:你 觉 得

35、1分钟还能做些什么?学生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总结:1分钟虽然不长,但我们还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所以我们要抓紧每1分钟,珍惜时间,在1分钟里做更多的事情。7、感 受1小时。过渡:1分钟大概有多长我们已经初步感受过了,那 么1小时又有多长呢?做 “ 想想做做”第7题。一节课时几分钟?课间休息几分钟?再加上几分钟就 是1小时。三、检测完善1、完 成 “ 想想做做”第1题( 1)说说钟面上各是几时,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每天的这个时刻你在干什么?( 2)指出:小朋友要养成珍惜时间、按时学习和休息的好习惯。2、完 成 “ 想想做做”第2题先让学生在自己的钟面上拨出3时, 要求学生互相看一看拨的对不对

36、。再分别拨出9时、12时,同桌互相检查。3、完 成 “ 想想做做”第3题先仔细观察钟面上画了什么针, 还缺少什么针,再根据钟面下标出的时刻在钟面上补画出分针或时针。提醒学生注意:画时针应该比分针短些,画分针应该比时针长些。4、完 成 “ 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5、完 成 “ 想想做做”第6题四、全课总结1、你在小小的钟面上学到了哪些知识?2、完成课堂作业。第 2 单元 课题:认识几时几分 第 1课时 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1 . 在观察钟面的过程中学会认、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2 . 在认识几时几分的过程中, 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 探索能力以及积极的学习情感和态度,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

37、活的联系,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几时几分。教学难点:认识接近整时的时刻。教具准备:教具钟、学具钟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小朋友, 孙悟空又来了?上节课, 我们和孙悟空学习了什么内容? ( 认识时、分) 现在,我们复习一下。填一填:( 1 )钟面上一共有( )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 )个小格。钟面上 一 共 有 ( )个小格。( 2 )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 分。( 3 )时针走一大格( 从一个数到下一个数)的时间是() 小时。时针走1小时,分针正好走一圈,是 ( )分。1时= ()分( 4 ) 一 节 课 是 ( )分,课间休息是()分,

38、再 加 上 ()分,就 是1小时。看一下,这几个钟面上的时间你认识吗?( 用两种表示方法) 观察一下, 这几个钟面上的时间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结:像这样钟表上分针指着1 2 ,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孙悟空说,他已经认识了时、分和整时,今天,他想和你们一起认识几时几分,真正学会看时间,这样,他就不会再迟到了。你们欢迎不欢迎他? ( 出示课题 )二、探索交流。1 . 认 识7时1 5分。课件出示情境图第二幅。学生观察,先让学生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表达钟面上的时刻。教师告诉学生:7时1 5分可以写作7时1 5分,还可以写作7 : : 1 5。继续让学生认识7时3 0分、7时4 5分。师:时针都在7和8

39、之间,都 是7时多。分针从1 2起走过3 0小格,是7时3 0分。小结:观察钟面认识几时几分,要先看时针,时针走过几时,就是几时多,至于多几分,再看分针。2 .教 学7时5 5分。( 1 )这个钟面上的时间是多少呢?( 2 )指出: 因为时针还没有到8时, 那我们说快到几时了?是8时少几分?( 3 )因为时针还没有到8时, 这个时刻是几时多?多几分? ( 分针指着1 1 ,表示走了 5 5分。 )是几时几分?怎样简写?怎么读?齐读一下。( 4 )你能学着钟面上的样子动手拨一拨7时5 5分吗?拨拨看。( 5 ) 7时5 5分接下来马上就是几时了,怎样拨到8时呢?学生动手拨一拨并进行反馈。( 分针

40、再走5分钟才到8时。 )( 6 )还想拨吗?和老师一起继续拨,分针走呀走,走到数字1 0 ,现在钟面上的时间是多少呢?9时对吗?为什么? ( 分针还没到1 2。 )怎样才到9时呢? ( 结合回答,老师再一遍演示。 )3 . 认识8时 零5分。( 1 )(出示8时 零5分的钟面)观察一下,这个钟面和8时的钟面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 分针不再指着1 2 ,时针超过8。 )( 2 )说说看,这时大约几时?( 3 )指出:看时间的时候,我们可以先看时针,因为时针刚过8时,所以是8时;是8时过几分呢?我们再看什么针? ( 分针)分 针 从1 2起 走 到1 ,走了几分,因为没有满1 0分,中间要用0表

41、示。( 在“ 8时 ”的后面出示“ 零5分” )简写怎么写? 一起来读一读。4. 练习。( 1 ) (出示5时 零5分、1 2时3 0分的钟面) 这两个钟面上的时间是多少呢?( 2 )集体交流。( 3 )说说你是怎么看钟面上的时刻? ( 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三、检测完善。1 . 刚才,孙悟空和大家学得真认真! 有没有把本领都学会了呢? ( 出示想想做 做 第1题的钟面)谁愿意做聪明的孙悟空,说出每个钟面的时刻,再写下来。认读第二个钟面上的时刻,问:时针有没有走到4 ?说明这时是几时多?是几时几分?认读第三个钟面上的时刻,问:时针有没有到8时?是几时多?多几分?写6 : 0 5时应注意什么

42、? ( 强调不要忘了中间的零。 )2 . 想想做做第2题。( 1 )请小朋友看第2题,读读题目的要求。先把时间读一读,再去连连线,生独立完成。( 2 )出示题目,进行反馈。( 3 ) 一起把这四个时间读一读,在这四个不同的时间里,小朋友都在做些什么事情呢?你能选一个时间来说一说吗?同时进行拓展:如分别说说是什么时候的1 2 : 0 5 ,分别在做什么。如中午的1 2 : 0 5在做作业;夜里的1 2 : 0 5在睡觉。3 .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在钟面上拨出下面的时刻。四、课堂小结。五、作业。 补充习题教后反思:第2单元 课题:认识秒 第1课时 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1 . 认识钟面上的秒针,了

43、解时间单位秒,建 立1秒的时间观念。2 . 通过实践操作与合作交流,发现分、秒之间的进率关系。3 .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4 . 让学生在经历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观察秒针走6 0个小格的同时分针走一小格,得出秒和分之间的进率:1分= 6 0秒教具准备: 实物钟、钟面模型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 播放音频“ 滴答” )请小朋友仔细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2 、再请小朋友仔细地看一看,看到什么?发现了什么? ( 钟面上有三根针时针、分针、秒针,发现秒针走一小格发出滴答)你知道滴答一下是多长时间

44、?3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有关秒的知识.( 板书课题:秒的认识)二、思索探究:1 ( 1 )认识秒针每一个嘀嗒, 你发现秒针走了多少路?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 我们就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一一秒。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 2 )体 会1秒 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 利用时钟的“ 滴答声”让学生感受。 )钟 表 发 出 “ 滴答” 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学 生 跟 着 时 钟 的 “ 滴答声” ,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 最 准 。 比 一 比 ,哪 位 学 生 不 看 时 钟 ,每 秒 数 一 个 数 ,看 谁 数 得 最 准 确 。师 :一秒 钟

45、就 是 这 么 滴 答 一 下 ,你 能 做 些 什 么 呢 ?生 :拍 一 下 手 。( 做 动 作 )师 : ( 跟 着 做 )对 ,很好!生 :我 眨 一 下 眼 就 是 一 秒 。师 :( 跟 着 做 动 作 )你 没 错 ,真 棒 !生 :我 写 一 个1字 就 是 一 秒 。生 :我 跺 下 脚 就 是 一 秒 。 小 结 :刚 才 ,我 们 听 到 钟 声 “ 滴 答 ” 一 声 就 是 一 秒 ,我 们 拍 一 下 手 用1秒 ,数 一 个 数 也 是 用1秒 。1秒 的 时 间 确 实 很 短 ,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 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 3 ) 1秒 的

46、价 值 。师 :短 短 的1秒 钟 ,滴 答 一 下 就 过 去 了 ,我 们 实 在 做 不 了 什 么 事 情 。但是现在 科 技 发 达 ,很 多 现 代 化 的 工 具1秒 能 做 很 多 事 情 ,现 代 化 的 交 通 工 具 也 能 在1秒 的 时 间 里 走 很 多 路 程 ,谁 知 道 一 些 这 样 的 知 识 ?生 :( 没 有 人 说 话 ,面 面 相 觑 )师 :飞 机 每 秒 约 行2 5 0米 ,火 车 每 秒 约 行5 5米 ,小 汽 车 每 秒 约 行2 0米 ,喷 气 式 飞 机 每 秒 约 行5 0 0米 ,卫 星 每 秒 约 行7 9 0 0米 ,有 的

47、 电 脑 一 秒 可 以 计 算 约3万 亿 次 ( 举几个具有说服 力 的 数 据 说 明1秒 钟 的 价 值 )所 以 , 我 们 可 别 小 看 了 这 短 短 的1秒 钟 , 它 的 作 用 可 大 了 。 我们要珍惜时间,不 浪 费 每1分 、每1秒 。2. 认 识 几 秒 。( 1 )秒 针 走 一 大 格 时 间 是 多 少 呢 ?为 什 么 呢 ? ( 秒 针 走 一 大 格 是5秒 )同 学 们 真 聪 明 !那 老 师 再 考 考 你 们 ,我 写 一 个 “ 秒 ” 字 的 时 候 ,秒 针 从1走 到2 ,经 过 了 几 个 小 格 ,就是几秒?生:秒针从1 走到2 经

48、过了 5 个小格,就是5 秒。师: 谁能象老师一样出题考考同学们?你做了一件什么事, 秒针从钟面上的几走到了几?生:我写一个“ 针”字,秒针从3 走到4 经过了几秒?生:秒针从3 走到4 经过了 5 秒。生:我系红领巾的时候,秒针从5 走到8 经过了几秒?生:秒针从5 走到8 经过了 1 5 秒。师:时间很珍贵,在 2 0 0 4 年 8月 2 7 日的雅典奥运会上,刘翔以1 2 秒 9 1获得男子1 1 0 米栏世界冠军。在微不足道的还不足1 3 秒钟时间里,刘翔成了闻名世界的飞人,为我们祖国争了光,如果他慢上1 秒,站在领奖台上获得金牌的就不是他了。如果你去问他,他一定会告诉你:1 秒,对

49、他来说无比重要。( 2 ) 同桌合作:做一次深呼吸用( )秒跳绳2 0 下 用 ( )秒从教室前面走到后面用( )秒3 . 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 ) 秒针走一圈是多少个大格?多少个小格呢? ( 1 2 个大格, 6 0 小格) 是多少秒? ( 6 0 秒)为什么是6 0 秒呢? ( 秒针走1 小格是1 秒,走 6 0 个小格有6 0 个 1 秒,也就是6 0 秒)( 2 )现在看大屏幕,点课件仔细观察种面,秒针走6 0 个小格,分针走几个小格,你发现了什么?( 秒针走6 0 个小格,也就是一圈,分针走1 小格,也就是1 分= 6 0 秒)1 分和6 0 秒之间是什么关系?怎么表示呢? 板

50、书:1 分= 6 0 秒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 2 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 2 , 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学生交流:1 分=( )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4 . 小结:秒针走1 圈,就是6 0 秒,这时分针走1 小格,也就是1 分钟,所以 1 分= 6 0 秒。5 . 在什么地方还见过秒?6 . 认识计量“ 秒”的工具师生共同介绍生活中测量秒的工具。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电子表的跳动规律。电子表显示8 : 1 5: 59 o 猜猜看,接下来电子表上会显示什么?为什么?电子表再显示8 : 59 : 59 , 接下来电子表会显示什么呢?计算秒的

51、工具还有秒表,爸爸妈妈的手机上一般有这个设置。三、反馈检测1 .“ 想想做做”第 1 、2 、3 题( 1 ) 请同学们跟着秒针走动拍手,每秒拍一下。( 2 ) 从 1 数到6 0 , 看谁用的时间最接近6 0 秒。( 3 ) 用 3 0 秒背乘法口诀,看能背多少句。( 教师计时,学生背。 )2 .“ 想想做做”第 4 题同桌合作,完成填空。3 .“ 想想做做”第 5 题出示表格,50 米赛跑成绩。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学生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小结:跑步时间越短,速度就越快,跑得快,用的时间就是最少的。4 . 在 ( ) 里添上时、分或秒( 1 ) 夏天午睡大约1 ()( 2 ) 小芳吃饭大

52、约要2 5分 钟 ()( 3 ) 脉搏跳1 0 次用了 8 ()( 4 ) 一节课的时间是4 0 ()5 . 一人唱一首歌要用3 分钟,5 人合唱这手歌要几分钟?让学生先猜测,然后试一试验证。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板书设计:秒的认识秒针走一小格是1 秒1 分=(60 ) 秒教后反思:第 2 单元 课题:练习二 第 1课时 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1 . 进一步理解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2 . 会选择合适的时间单位来描述具体的事情, 准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刻,也能根据时间画出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教学重点:准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间。教学难点:用时、分、秒描述具体事情,准确填上时、分、秒

53、 。教学准备:教具钟、学具钟、秒表。教 学 过 程 :一、知识再现谈话: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了:1 时= ( )分,1 分= ( )秒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时间,同学们已经能看钟面认时间,这节课我们一起练习。( 板书:练习二)二、基本练习1 . 完 成 “ 练习二”第 1 题学生读懂题意,根据生活经验,你能正确填上时、分、秒吗?教师适当引导。2 .完 成 “ 练习二”第2题你知道它们的大小吗?3 .完 成 “ 练习二”第3题谈话:大家拿出学具钟面,一起和老师把分针从1 2拨 到4 ,注意观察分针走了几小格?想一想走了多长时间?如果分针从1 2走 到7呢?自己操作试试。如果是时针从1 2走 到

54、5 ,走了几大格?要走多长时间?走 到8呢?4 .完 成 “ 练习二”第4题学生根据钟面,以及时针、分针的位置写出时间。交流讨论。小结:先看时针指的是几,就是几时,再看分针指向从1 2数是几小格,就是几分。5 .完 成 “ 练习二”第5题根据时间画上分针, 先让学生在模型钟面拨出对应的时间,再画分针。三、综合练习1 .完 成 “ 练习二”第6题说一说每个小朋友的作息时间,并填在表格上。2 .完 成 “ 练习二”第7题读出钟面上的时间,教师出示本班上午的作息时间表,让学生说一说,钟面上某个时间自己在干什么。3 .完 成 “ 练习二”第8题从教材所示三幅图,你们可以看出这一家人准备去干什么吗?你能

55、根据每幅图对应的时间,找到电子钟,并把它连起来吗?4 .完 成 “ 练习二”思考题让学生仔细观察钟面上的时间,能看到什么规律吗?学生讨论交流。你知道第四幅钟面应该表示什么时刻吗?四、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练习了时、分、秒,大家有什么收获?五、课堂作业补充:1 、小红早上8时开始上课, 一节课4 0 分钟, 课间休息1 0 分钟, 再过( )分钟,正好过了 1 小时,这时是()时。2 、老师也出几道考考大家。填空:( 1 )钟面上有( 2 )时针走1 大格是( 3 )分针走1 小格是() 个大格,( ) 个小格。) 时。) 分,走 1 大格是( ) 分。( 4 )时针走1 大格,分针正好走( )

56、 圈。( 5 ) 1 时= ( ) 分( 6 ) 1 时=( )分,6 0 分=( )时。( 7 )时针从1 2 起走到2 , 要 走 ()小时;从 1 2 起走到9 , 要 走 ( )小时;从 1 2 起走到5 , 要 走 ( )小时。( 8 )分针从1 2 起走到3 ,要走 ( )分;从 1 2 起走到7 , 要 走 ()分;从 1 2 起走到1 1 , 要 走 ()分。3 、老师这里还有两道思考题,你会做吗?( 1 )几时整时针和分针重合?3 时 6 时 9时 1 2 时( 2 )几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直角?3 时 6 时 9 时 1 2 时认 识 方 向 教 材 分 析 /本单元教材设计

57、的活动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 为学生提供了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在前面的学习中, 学生己经会用前后、上下、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 本单元将进一步学习如何描述物体的方向与位置, 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东、南、西、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包括三部分: 一是认识现实生活中的东、南、西、北这四个基本的方向; 二是引导学生认识地图上的四个基本方向, 并在此基础上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把认识四个基本方向扩展到认识八个方向; 三是安排了综合实践活动测定方向。 学 情 分 析 /学生已经会用前后、上下、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 但是对于二年

58、级的学生来说, 能正确辨认现实生活中的东南西北还是具有难度的。教师要向学生强调指出学好这部分内容不仅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很有帮助, 而且可以为后续学习” 认识简单的路线图”等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 学 要 求 /1 . 使学生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 东、南、西或北) 来辨认其余七个方向, 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2 .在观察平面图等活动中, 使学生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并会运用方向描述行走的路线。3 .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 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4 .在观察、 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运用生活经验

59、帮助思考的意识 教 学 建 议 /1 .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二年级学生已经在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方位知识, 尽管学生的这些知识仅仅停留在经验层面上, 但却是这部分内容教学的起点和基础。因此, 教学应该尊重学生已有的经验, 注重引发学生的反思, 让学生主动建构方位知识。2 .注重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确定位置的有关知识, 增加知识应用的体验。 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讨论, 达到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目的。3 .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 注重问题意识的培养。 引导学生主动思索, 使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 提高迁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 时 安 排 /1

60、 东南西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课时2 认识地图上的方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课时3 辨认方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课时测定方向. . . . . .

6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课时教 学 内 容东南西北。( 教材第 18、第 19页) 教 学 目 标 1 . 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辨认方向, 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培养方向感, 发展空间观念。2 . 在确定一个方向( 东、南、西或北) 的条件下, 会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3 . 让学生在观察、 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运用生活经验进行思考的意识。重 点 难 点重点: 在确定一个方向( 东、南、西或北) 的条件下,

62、会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难点: 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辨认方向, 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培养方向感,发展空间观念。教 具 学 具课件。教学过程问题情境师: 同学们, 你们有过迷路的经历吗? 你有解决这个问题的好办法吗?生1: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不会迷路。生2:迷路了可以向别人问路。生3:出门的时候要用心观察, 记住路上有哪些景物, 就不会迷路了。师: 同学们的办法都不错。 其实只要我们学会了辨认方向, 走到哪里都不会迷路。你们愿意学这种辨认方向的本领吗?生: 愿意!师: 好!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东南西北”, 认一认方向。【 设计意图: 从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情境中, 引导学生体会学习辨认方向

63、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为新课的教学创设良好的氛围】自主探究师: 请同学们仔细看图, 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课件出示: 教材第18页情景图)学生可能会说: 我知道太阳是从东方升起来的, 所以从图中我可以知道学校的大门是朝西开的。 我知道了学校的教学楼在大门的东面。 我知道了教学楼在旗杆的西面。师: 太阳每天都是从东方升起来的, 知道这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认方向。仔细看图, 在小组里模仿着做一做, 然后跟小组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 课件出示:教 材 第18页图二及相关文字)学生照着图中的样子做做看, 并在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师: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共同完成

64、填空, 并齐读。生: 早晨, 面向太阳, 前面是东, 后面是西, 左面是北, 右面是南。师: 在教室里面向东方站立, 右手侧平举, 说出右面的方向。再分别面向南、西 、北 , 说 说 右 面 各 是 什 么 方 向 。学 生 在 小 组 里 合 作 交 流 共 同 完 成 练 习 , 教 师 巡 视 了 解 情 况 。小 结 : 面 向 东 方 , 右 面 是 南 ; 面 向 南 方 , 右 面 是 西 ; 面向西方, 右面是北; 面向北方 , 右 面 是 东 。师 : 通 过 刚 才的活动, 你发现了什么?生 : 我 们 转 动 身 体 时 , 虽 然 我 们 前 、后 、左 、右 的 位

65、置 变 了 , 但 东 、西 、南 、北 四 个 方 向 始 终 没 有 改 变 。师 : 说 得 真 好 ! 只 要 我 们 认 准 了 一 个 方 向 , 就 能 指 出 其 余 的 三 个 方 向 。【 设 计 意 图 : 以活动为课堂的基本组织形式, 充 分 发 挥 学 生 自 主 学 习 的 能 力 ,合 理 运 用 现 代 化 的 教 学 手 段 , 优 化 课 堂 教 学 , 提 高 课 堂 效 率 】总结提升师: 通过今 天 的 学 习 , 你 懂 得 了 什 么 ? 板 书 设 计东 南 西 北早 晨 , 面 向 太 阳 , 前面是东,后 面 是 西 ,左 面 是 北 ,右

66、面 是 南 。课 堂 作 业 新 设 计A类( 考 查 知 识 点 : 东 南 西 北 ; 能 力 要 求 : 能 正 确 辨 认 东 、南 、西 、北 四个方向)B类想 一 想 , 如 果 站 在 自 己 房 间 的 正 中 间 , 看 看 房 间 的 东 、南 、西 、北 各 有 什 么 ?跟同伴说一说。( 考查知识点: 东南西北; 能力要求: 能正确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 :站在卧室的南面拍的照片。B类 :略教材习题第 19页 “ 想想做做”1 .右面是北, 后面是东, 左面是南。面向北的时候, 后面是南, 左面是西, 右面是东。2 .发现两个人的前、后

67、、左、右是正好相反的, 而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是不变的。3 .东面有床, 一盆花, 墙上有小女孩儿的画; 西面有书柜。4 .略2以泳地团上的方佝冉一课时教 学 内 容认识地图上的方向。( 教材第2022页) 教 学 目 标 1 . 知道地图上关于方向的规定, 会用平面图简单记录周围的事物。2 . 能够读懂简单的平面图和交通路线图, 并用语言叙述出来。3 .结合具体情境, 培养学生的方向感, 发展空间观念。重 点 难 点重点: 能够读懂简单的平面图和交通路线图, 并用语言叙述出来。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确定方向。教 具 学 具课件。教 学 过 程I I师: 我们一起到操场上去看一看, 认一认方向

68、, 看看它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有什么, 好吗?( 组织学生整队去操场)【 设计意图: 由学生身边的情境导入, 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探究师: 同学们, 你们知道太阳是从哪个方向升起吗?生: 东方。师: 你能用手指一指东方吗?( 学生用手指向东, 眼睛看着东方)师: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学校操场的东方有什么呢? 做好记录哟!学生自己观察、交流, 做记录。师: 我们已经认识了东方, 该怎样找到其他三个方向呢?生 : 我知道一首儿歌: 早晨面向太阳, 前面是东, 后面是西, 左面是北, 右面是南。我们现在只要面向东方, 就能找到其他三个方向了。师: 好, 同学们,

69、 自己根据儿歌所说的, 找到其余三个方向后仔细观察, 看操场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 做好记录。学生自己观察, 讨论交流, 做好记录; 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完成之后, 组织学生回教室)师: 先想一想操场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 在图上表示出来, 该怎样画呢?学生可能会说:先画出东面的物体, 然后依次画南面、西面 东面和西面是相对的, 先画东面和西面的物体。师: 动手画一画吧。学生动手画, 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后, 选择不同画法的图展示。师: 我们观察的是同一个操场四周的景物, 为什么同一个地方、相同的景物,却画出了不同的结果的图呢? 问题出在哪儿呢? 你有什么办法解决吗?学生可能会说:因为这

70、几个同学选择了不同的位置表示南边, 表示其他方向的位置也不同。我 们应该规定好上、下、左、右分别表示东、南、西、北的一个方向, 这样就不会乱了, 画出来的结果才会一样。师: 生活中我们也的确对地图上的方向表示做了规定, 可以概括为“ 上北、下南、 左西、 右东” , 意思就是上面表示实际生活的北方, 下面表示实际生活的南方,左面表示实际生活的西方, 右面表示实际生活的东方。 现在大家按这个规定, 把我们操场四周的景物重新填写在教材第20页的表格中。学生尝试自己填写, 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后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 用课件展示结果)【 设计意图: 以活动为课堂的基本组织形式,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

71、力,合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效率】总结提升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 你懂得了什么?【 设计意图: 课末总结所学知识点, 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 回顾知识点的同时, 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板 书 设 计认识地图上的方向北西东南课 堂 作 业 新 设 计A类涂 一 涂 。北 的 南 面 涂 红 色 ; 的 北面涂黄色; 的 西面涂绿色; 的 东 面 涂 蓝 色 ;( 考 查 知 识 点 : 辨 认 方 向 ; 能 力 要 求 : 能 够辨认图上的四个方向)B类得 数 大 于8的 朝 东 走 , 得 数 小 于8的 朝 西 走 , 得 数 等 于8的 朝 北

72、走 。( 考查知识点 : 辨 认 方 向 与 计 算 融 合 ; 能 力 要 求 : 能 够 正 确 计 算 并 辨 认 方 向 )参考答案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北Sf fl_IT T红 B类:得数大于8的:5X 3得数小于8的:25 5得数等于8的:8X1教材习题第2 0页 “ 想想做做”1 .朝东走3X 8 9X 5 364-4354-7 324-82. 东 南北 还可以说实验楼在操场的西面。3 .从水上世界出发, 到望梅阁是一直往西走经过彩虹桥再往西走就到了; 到樱花园是先往西走到彩虹桥再往南走就到了; 到儿童乐园是先往西走到彩虹桥再往北走就到了。4 . 东 西 南 北5 .房间是1、2、

73、3、4、5、6、7、8的人向西走到“ 紧急出口”往南走。房间是9、10、11、12、14、16的人向东走到“ 紧急出口”往北走。6 .略匕3辨 以 方 面 不课 时教 学 内 容辨认方向。( 教材第2325页)教 学 目 标1 .能根据方向确定两地的相对位置, 会描述一地在另一地的什么方向位置。2 .初步认识八个基本的方位。3 . 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本领。重 点 难 点重难点: 能根据方向描述两地的相对位置。教 具 学 具口课件、方向板。教 学 过 程I I师: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 我们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还记得那首儿歌吗?大家一起边做动作边朗诵儿歌好吗?学生边做动作边朗诵儿歌: 早上

74、起来面向太阳, 前面是东, 后面是西, 左面是北, 右面是南。师: 为了方便大家的交流与沟通, 我们怎样规定了地图上的方向?生: 地图上的方向是“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 设计意图: 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的知识, 为本节课运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描述事物的相对位置做准备】自主探究师: 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 说一说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课件出示: 教材第23页情景图)生 1:这幅图的正中间是学校, 学校的周围有超市、 汽车站、人民桥、火车站、公园、电影院、体育场和少年宫。生 2:我知道了这幅图也是上面表示北, 下面表示南, 左面表示西, 右面表示东。因为图的右上角的方向标是这样指的。师: 说得很

75、好。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 告诉大家学校的北面是什么吗? 学校的东、南、西面各是什么地方呢?生: 学校的北面是汽车站, 学校的南面是电影院。学校的西面是火车站, 学校的东面是少年宫。师: 你还能这样描述哪些地方的位置呢?学生可能会说: 学校在少年宫的东面。 超市在少年宫的北面。 公园在火车站的南面。只要学生的回答是正确的, 教师就要给予肯定。师: 大家看, 这是一个方向板。( 出示方向板)师: 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东南西北这四个最基本的方向之外, 又细分出了东北, 西北, 东南, 西南四个方向, 这八个方向是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 东北方向在东和北之间, 你能知道其余的三个在哪吗?生 : 西北方向

76、在西和北之间, 东南方向在东和南之间, 西南方向在西和南之间。师: 再回过头来看学校的周边图, 你能用刚才介绍的这些方向说点什么吗?学生可能会说: 超市在学校的东北方向, 公园在学校的西南方向。 体育场在学校的东南方向, 人民桥在学校的西北方向。【 设计意图: 层层深入, 在学生熟悉四个基本方向的基础上, 扩展到对八个方位的认识, 逐步引导学生能够更准确地描述事物的相对位置】总结提升师: 从今天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 下课后自己制作一个方向板, 到操场上看一看, 记录校园的各个方向有什么, 再和同伴说一说。【 设计意图: 课末总结所学知识点, 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 回顾知识点的同

77、时, 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板 书 设 计辨 认 方 向课 堂 作 业 新 设 计A类看图填空。北蜜 方t鲜 花小鸡鸽子椒海豚%马O企第了小熊仲表Q树叶小鸡在马的() 面, 树叶在马的() 面。( 2)马的西南方有() , 马的南面有() 。( 考查知识点: 辨认方向; 能力要求: 能够正确地描述事物的相对位置)B类说一说打谷场在图中各建筑物的什么方向。( 考查知识点: 辨认方向; 能力要求: 能够正确地描述事物的相对位置)参考答案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 :( 1)北 东南( 2)小熊 钟表B 类:打谷场在饲养场的东南方向; 打谷场在鱼塘的东北方向;打谷场在学校的西南方向; 打谷场在村庄的西北

78、方向。教材习题第 2 3 页 “ 想想做做”1 . 略体育场小狗家山楂苹果工 加 定 方 利 漳* -课 时教 学 内 容测定方向。( 教材第2 6 、第 2 7 页)教 学 目 标1 . 让学生参与测定方向的实践活动, 能在给定的场景中或在自己的校园里利用指南针辨认八个方向。2 . 培养学生与同伴积极合作的意识,并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重 点 难 点重点: 能在给定的场景中或在自己的校园里利用指南针来辨认八个基本方向。难点: 培养学生与同伴积极合作的意识, 并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教 具 学 具课件、指南针。教 学 过 程 师: 大家现在面对的是什么方向?

79、生: 面对的是西方。师: 你能指出我们教室里其余的七个方向吗?同桌互相指一指, 说一说。师: 请坐在教室中间的一名同学起立, 再请坐在他北面、东面、西面、南面的同学起立听口令。提问东北面的学生: 你坐在他的哪一面?再分别请坐在东南面、西北面、西南面的学生说说自己在他的哪个方向。任意指定一名学生,让他说说自己和好朋友的位置关系。【 设计意图: 复习所学知识, 为本节课对不同方向的测定做准备】自主探究师 : 同学们已经能在教室里正确地辨认方向了, 你们想不想到校园里去辨认一下方向? 在去校园之前,我们先帮助书上的小朋友们测定他们学校的方向。 ( 课件出示: 教材第2 6页情景图)师: 在这幅图中,

80、 你们看到了什么?生1:校园里有教学楼、花坛、电话亭、读书角、单杠、篮球场和乒乓球台。生2:图中还有一个指南针。师: 这幅图上的正北方向和我们以往看到的平面图有什么不同? 这幅图上的正北方向在哪里? 你是怎么知道的? 可以跟小组里的同学讨论交流。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讨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师: 谁来告诉大家你的想法?生 : 以往我们看到的平面图, 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而这幅图上的正北方向指向图的左上方,这从指南针和小朋友们的话中都能看出来。师: 找到了正北方向, 根据图中的指南针,你们能说说图中学校的景物各在小朋友们的哪一面吗?学生可能会说: 读书角在小朋友的东北面。 电话亭在小朋友的西

81、面。 乒乓球台在小朋友的南面。 花坛在小朋友的西北面。师: 从刚才我们帮助小朋友解决的问题可以看出, 用指南针测定学校的方向,不少学校的房屋不一定都是面向正南、正北或正东、正西的。我们学校的方向如何呢? 我们现在走出教室一起去测定。请大家带上指南针、教材和笔。为了不影响其他班的学生上课, 请大家尽量保持安静。( 组织学生整队去操场)师: 我们分小组进行, 先商量一下, 你们这组想在校园的什么地方测定方向?也就是选择测量地点, 然后分工测量, 把教材第27页表格填好。我们看哪一组测得又快又好。测好以后赶快到操场中间集合, 老师还有新的任务, 大家分头行动吧!学生活动, 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学生

82、汇报交流测定的结果, 要求两个小组的同学互相检查测定结果。【 设计意图: 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使学生感受到问题从生活中来, 又回到生活中去, 再次领悟“ 数学来源于生活, 服务于生活” 】回总结提升师: 对这次实践活动, 你有什么看法? 你想不想继续进行测定方向的活动? 如果想测定方向, 可以几个同学结合, 放学后在你们居住的地方测定, 先自己画好表格, 然后把测定的情况拿给家里人看, 活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设计意图: 把课堂延伸到室外, 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问题, 解决问题, 感受成功的喜悦, 激发学习数学的动力】板 书 设 计测 定 方 向指南针课 堂 作 业 新 设 计A类人民

83、小学校园平面图如下所示:教学楼信息中心音乐室操场图书馆在操场的() 面; 大门在操场的() 面;教学楼在操场的() 面; 体育馆在操场的() 面。( 2 )教学楼的西面是() , 东面是() o( 3 ) ()在体育馆的南面;()在体育馆的北面。( 4 )还可以怎样说?( 考查知识点: 辨认方向; 能力要求: 能正确地辨认方向)B类你能说出小兔到小狗家的不同路线吗?( 考查知识点: 辨认方向; 能力要求: 能正确地辨认方向)参考答案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 :东南北西 苗 圃 综 合 楼 ( 3 ) 信 息 中 心 苗 圃 ( 4 )略B类 :小兔到小狗家可以直接向东南方向直走; 也可以先向东走到小

84、猴家再往南直走, 就可以到了。( 答案不唯一)第四单元 课题:千以内数的初步认识第1 课时 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1、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几百几十几的数的含义,能认、读、写这些数,能识别各数位上数字表示的实际意义。2 、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的意识,培养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和习惯。教学重难点:理解几百几十几的数的含义,能认、读、写这些数,能识别各数位上数字表示的实际意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谈话:小朋友们瞧,天使姐姐来了,她还带来了一些小方块( 出示一个小方块、一条小方块) ,让学生分别说说它们所包含的小方块的个数。( 再出示“ 一板”小方块) ,你们

85、想不想知道这“ 一板” 有多少个小方块呢?( 1)让学生自由地数一数。( 2 )同桌交流。( 3 )汇报结果,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数的?小结:可以先一个一个数,数出一条也就是10个 一 是1个十;再十个十个地数,数出一板有10条,也 就 是10个 十 是1个百。追问:一板共有多少个小方块,也就是几个百。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1、教学计数单位“ 百”和 “ 千 ” ,直观认识整百数和一千。( 1)分 别 出 示“ 3板 ”小 方 块 和“ 8板 ”小方块。( 2 )提问:我们已经知道“ 一板”小方块是一百,那“ 3板 ”小方块是几个一百,是几百呢? “ 8板 ”小方块是几个一百,是几百呢?A、

86、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看法。B、汇报结果。2、认数。( 1)谈话:数的王国里有座智慧城堡,只要你肯动脑筋,就 能 得 到 “ 智慧星” ,想要吗?( 2 )出示方块图( 3堆2条 ) ,问:一共有几个小方块?( 3 2 0个 )你是怎么知道的? 3 2 0里面有几个百和几个十呢?( 3 )又增加了 4个小方块,让学生猜一猜这时一共有几个小方块呢? ( 3 2 4个)同桌交流,你是怎么知道的?( 4 )谈话:我们用计数器来拨一拨好吗?同桌合作,拨计数器,并读一读这 个 数 。( 5 )提 问 :3 2 4中 的“ 3 ”表示什么? “ 2 ”呢? “ 4 ”呢? 3 2 4是由哪几部分组 成 的 ?

87、( 7 )即 时 训 练 : 同 桌 合 作 ,在 计 数 器 上 拨3 2 4和4 3 2 ,读 一 读 ,说 一 说 。2、数 数 。( 1) :调 皮 的 皮 卡 丘 搬 来 了 小 方 块 ,让小朋友一起跟着数一数每一次一共有多 少 个 小 方 块 。( 一 个 一 个 地 数 ,从4 5 3数 到4 5 9 )( 2 )讨 论 :再 搬 来 一 个 小 方 块 ,一 共 有 几 个 了 呢 ?你 能 用 计 数 器 来 拨 一 拨 、说 一 说 吗 ?小组 讨 论 后 全 班 交 流 。( 3 )提 问 :4 5 9添 上1是4 6 0 ,那 么4 6 9添 上1, 4 7 9添 上

88、1. . .4 9 9添 上1分 别 会 是 多 少 呢 ?3、完 成 例2 :同桌合作一边拨一边数( 1)一 十 一 十 地 数 ,从 三 百 五 十 数 到 四 百 六 十 。然 后 全 班 交 流 ,重点说一说 三 百 九 十 后 面 的 数 是 多 少 ?( 2) 一 个 一 个 地 数 ,从 九 百 八 十 九 数 到 九 百 九 十 九 。然 后 全 班 交 流 ,重点说 一 说 九 百 八 十 九 后 面 的 数 是 多 少 ?( 3 )九 百 九 十 九 添 上1是 多 少 ?( 4 )小 组 活 动 :一个 一 个 地 数 ,从9 8 8数 到1000.4、( 1)出 示 计

89、 数 器 后 提 问 :看 着 计 数 器 谁 能 说 一 说 从 右 边 起 第 一 位 、第二位 、第 三 位 各 是 什 么 位 ? ( 学 生 边 回 答 边 对 照 计 数 器 出 示 个 位 、十 位 、百 位 )( 2)教 师 再 问 :那 你 们 想 知 道 从 右 边 起 的 第4位 是 什 么 位 吗 ? ( 学生回答后 出 现 :从 右 边 起 第4位 是 千 位 )( 3 )请 小 朋 友 看 着 自 己 读 一 读 。( 4 )提 问 :我 们 已 经 知 道 个 位 上 的 一 颗 珠 表 示1个 一 ,十位上的一颗珠表示1个 十 ,百 位 上 的 一 颗 珠 表

90、示1个 百 ,那 么 千 位 上 的 一 颗 珠 表 示 多 少 呢 ? ( 让学 生 掌 握 扩 展 后 的 数 位 顺 序 ,进 一 步 体 会 十 进 制 计 数 法 的 位 值 原 则 ,从而推想出千 位 上 的 一 颗 珠 表 示 一 个 千 )5、 出 示“ 10板 ”小方 块 。A、 引 言 :小 朋 友 们 看 ,天 使 姐 姐 这 里 还 有 许 多 小 方 块 ,请你们一百一百地数一数,看一共有多少?B、让学生伸出手指对着方块一百一百地数,当学生数到九百时教师问:九百再加一百是多少个一百呢?如果学生回答是10个一百,教师追问:10个一百是多少?C、将“ 10板 ”小方块合在

91、一起,这时教师指着屏幕上的“ 大正方体”问:这个大正方体是多少个小方块组成的? ( 同桌相互说一说) 再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表示一千的“ 大正方体”是什么样的。由此明确:千也是一个计数单位,这个计数单位可用一个大正方体表示。追问:10个百就是多少? 一千里面有几个百?( 4 )提问:你能不看屏幕一百一百地数,数到一千吗?( 5 )引言:小朋友,天使姐姐看到大家学得这么认真非常高兴,她不停地伸出大拇指夸奖你们呢! 不过, 天使姐姐想出几道题来考考大家, 你们敢应战吗?A、出 示 “ 几板”小方块让学生说出是几百。B、说几百,让小朋友想像出是“ 几板”小方块。三、反馈完善:L完 成 “ 想想做做”

92、第1题。课件出示题目后,让学生用计数器进行边拨珠边数数。2 .完 成 “ 想想做做”第2题。利用计算器你们会数数,没有计算器你们会数数吗?学生交流、得出答案。3 .完 成 “ 想想做做”第3题 。课件出示小棒图后问:这个图中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集体交流,总结答案。4 .完 成 “ 想想做做”第4题 。课件出示题目,提问:有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小组合作,集体探究讨论。5 .完 成 “ 想想做做”第5题 。课件出示图后问:图中有几种面值的人民币?你会统计它们各有多少张吗?这些人民币一共有多少元?小组合作,得出结论。6. 完 成 “ 想想做做”第6题。提问:老师拨出一些数,你们能不能说出它

93、的组成?这个数是多少?课件出示图后问:你能看出这两幅图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它们表示的意义一样吗?四、全课总结:谈话:今天,小朋友们表现得真不错,谁来说说自己的收获?小朋友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你们一定要做有心人,多观察、多思考,去发现更多的数学奥秘,你们愿意吗?五、课堂作业教后反思第四单元 课题:千以内的数的读写 第1课时 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三位数的组成,理解百位、十位和个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思,能正确地读写三位数。2、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认真观察、思索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三位数的写法和读法。教学难点:末尾有0和中间有0的数的读写。教学过程:一、

94、先学探究1 . 一个一个地数,从4 8 9数 到5 0 2 .2 . 数位顺序表:我们已经学习过哪些数位?它们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3. 读写两位数。( 1 )师在计数器上面拨出4 6 ,提问:这个数怎样读?为什么这样读?怎样写呢?师在学生回答讨论后总结:这个数的十位上面是4 ,读作:四十,在十位上面写4 ;个位上面是6 ,我们读作:六,在个位上面写6 .( 2 )师在计数器上面演示:拨去刚才个位上面的6个算珠问:这个数读作什么?怎样写?引导小结渗透:末尾的0不读,但是要写。二、交流共享1 .教学例3 .( 1 )师在计数器上面拨出5 0 0问: 这个数百位上面是几个算珠?表示什么?怎样写?怎样

95、读?十位上有几个算珠?怎样写?要不要读?个位上呢?引导学生得出:5个百是5 0 0 ,读作五百。( 2 )师在计数器上面拨出5 3 4问:这个数是由( )个百、( )个十和 ( )个一组成的?百位上怎样写?怎样读?十位上怎样写?怎样读?各位呢?( 3 )师在计数器上面拨出1 0 0 0 .问:这个数是由什么组成,读作什么?预设A :有学生会读,就让他说出怎样读的?为什么这样读。预 设B :没有学生会读,师问:这 个数是由( )个千组成的,怎样写?怎样读?哪几个数位没有?怎样写呢?怎么读?出示例3的3幅图, 请学生思考:我们读写千以内的数的时候都是从哪个方向开始的?末尾有0的时候,我们怎样写?要

96、不要读?总结:读千以内的数都是从左边开始读写的,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读写的,末尾有0的时候,我们不读,但是要写,并板书。2 . 教 学 “ 试一试”出示“ 试一试”后问:这两幅图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请你们在小组里面讨论。小组汇报后总结:左图的末尾没有算珠,只写不读。右图的中间没有算珠,既写又读。三、反馈检测1 . 完 成 “ 想想做做”第1题。提问:从图上面你能看出来是怎样数数的吗?你会一百一百地数数吗?学生回答后填数轴。师问:200和7 0 0 ,哪个数比较接近1000?2 . 完 成 “ 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中间的0又读又写,末尾的0只写不读。3 .完 成 “ 想想做做”

97、第3题。出示后指名作答,集体评价。师问:如果让你们给这四个数分类的话,你准备怎样分?师相机导出:400后面的0跟250后面的0都属于末尾的0 ,只写不读。4 .完 成 “ 想想做做”第5题。学生读题后师问:573的3表示几个几?跟哪个方块图相连? 306的3呢?230的3呢?学生交流、合作完成练习。5 .完 成 “ 想想做做”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师生讨论解题规律。6 .完 成 “ 想想做做”第4题。独立完成后集体评价。四、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有什么收获和体会?我们读写数时要从哪儿开始?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个位上是几就读几。如果中间有一个0就直接读零,末尾不管

98、有几个0都不读。五、课堂作业 补第四单元 课题:算盘认数 第1课时 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1 .认识算盘各个部分的名称,掌握下珠和上珠在档位上面表示的意义。2 . 能正确掌握读写算盘上面表示的数,会拨出指定的数。3 . 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小组合作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读写算盘上面表示的数,会拨出指定的数。教学难点:9在算盘上面怎样表示。教具准备:算盘、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教师拿出算盘说:老师今天带来一位新朋友,看你们认识他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通过算盘认识千以内的数。二、交流共享1 .教学例4 .( 1 )认识算盘。提问算盘上面有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 课件上

99、面动态介绍算盘各个部分的名称。 在介绍档位的同时从右往左分别介绍各位档、十位档、百位档、千位档。你们认识它了吗?请你们摸一摸、指一指、说一说。小组里面和你的同桌分享一下你刚学习到的算盘部件的名称。教师边指边问,学生独立回答。( 2 )学习在算盘上面表示广9.师:计数时,我们要拨珠靠着中间的梁,只有靠着梁的算珠才能参加计数。一个下珠表示1 ,一个上珠表示5 ,师边拨珠边板书。出示教材上“ 下面算盘上表示的数各是多少? ”请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学生充分讨论后集体评价后教师引出:第1幅图:个位档上面的算珠是4 ,表示有4个一。第2幅图:十位档上面的算珠是3 ,表示有3个十;个位档上面的算珠是7 ,

100、表示有7 A一o第3幅图:十位档上面的算珠是6 ,表示有6个十;个位档上面没有。第4幅图:百位档上面的算珠是8 ,表示有8个百。十位档上面没有,个位档上面的算珠是2 ,表示有2个一。第5幅图:百位档上面是9 ,表示有9个百。你会写出这些数吗?请你们在教材第3 4页上面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组织集体评价。2 . 学拨珠。我们看刚才的图, 你能在上面的几幅图中找出广9的数吗?你会在个位上面拨出广9的数吗?出示例4的两幅图和下面的五福图。学生尝试拨珠,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并收集反馈信息。下面我们跟着教师后面拨一拨,教师示范正确的手势拨珠。学生在小组里面拨一拨,掌握正确的拨珠手势。3 .试

101、一试出示试一试。提问:你会拨吗?请你们在小组里面拨一拨,数一数。汇报拨珠,师指名学生到前面当小老师,其他同学跟在后面拨。边拨边数。三、反馈检测1 . 完 成 “ 想想做做”第1题。你能看出各个数位档上面是几吗?师指名依次回答。你能读一读算盘上面表示的数吗?会写吗?请你们边读边在教材上面写一写。2 .完 成 “ 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师问:末 尾 有0的是哪几幅图?上面读作什么?中 间 有0的呢?3 .完 成 “ 想想做做”第3题。先读数,再拨数,请同桌的互相读一读、拨一拨。4 .完 成 “ 想想做做”第4题。做游戏,让学生小组一人说数,另外几个组员拨数,看谁拨得又对又快。四、课堂总结

102、提问: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归纳: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归纳:1 .算盘各个部分的名称。2 .上珠下珠各表示几。3 .学会在个位上面拨出C9.五、课堂作业 补第四单元 课题:练习三 第1课时 总 第 课 时教学目标:1 .使学生借助于算盘读写数的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 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数感,掌握数的组成,能用数的组成进行相应的口算。2 .使学生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更进一步的提高,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利用数的组成进行读写数及相应的口算。教学难点:能利用数的组成去探索开放性的问题。教具准备:课件、计数器、算盘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1 .出 示 “ 练习三”第1题。请同学们

103、拿出算盘,小组合作。在算盘上先拨出下面各数,再一边拨一边接着数出6个数。小组内指名汇报怎样边拨边数。2 .出 示 “ 练习三”第2题。指 着 第1题 的 “ 六百九十五”问:这 个 数 是 由 ( )个百、( )个十和 ( )个一组成的?教材这两幅图你知道他们的组成吗?课件出示第2题。二、基本练习1 .完 成 “ 练习三”第3题。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注 意 对 第( 4 )小题的生成信息,根据反馈采取教学策略。2 .千以内的数的加减法完 成 “ 练习三”第4题。看来同学们对千以内的数的组成掌握得还是挺好的, 你们会利用数的组成进行计算吗?出示第4题。指着第一组问: 这样一组口

104、算, 我们该怎样想呢?引导学生利用数的组成进行口算。例 如3 2 0 -2 0 , 3 2 0里面有3个百、2个十减去2个十,还 剩 下3个百,结果是3 0 0 .3 .千以内的数的读写完 成 “ 练习三”第5题。师:下面我们玩一个小游戏,拿出你们准备的小卡片,拼成一个三位数,让你们同桌读一读。三、综合练习1 .完 成 “ 练习三”第6题。师: 你能写出横线上的数吗?说一说在你的脑袋里面这两个数到底有多少?2 .完 成 “ 练习三”第8题。出示题目。右边这两个杯里面有多少粒黄豆呢?3 .找规律,在计数器上面表示数。( 1 )完 成 “ 练习三”第7题。这个小火车上面的数字有什么规律呢?请你们在

105、小组里面交流一下。交流好了以后,指名评价。师拿出计数器,问:现在老师要在计数器上面放5个算珠表示三位数,可以怎样放?小组里面交流一下。( 2 )完 成 “ 练习三”思考题。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五、课堂作业 补第四单元 课题:万以内数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 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借助于算盘经历数数的过程,掌握万以内的数的组成,增强万以内的数的数感,并能正确读写没有0和末尾有。的四位数。2、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比较等数学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会读写万以内的数( 没 有0和末尾有0 ) ,知道数的组成,掌握数位顺序表。教学

106、难点:体会万以内的数的数位意义,知道相邻数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教具准备:算盘、课件。教学过程:一、先学探究1 . 读出下面的数,并说一说它的组成。3 7 5 3 0 9 4 2 0 2 0 02 .想一想,9 9 9是几位数?再 添1是多少?它是几位数?3 . 出示体育馆的场景图,师问:从图中你知道发现了什么?有学生回答“ 这座体育馆内大约能坐七千人”这个信息时,师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较大的数一一万以内的数,板书。二、交流共享1.教学例5 .提问:七千人到底有多少呢?你能用自己的话在小组里面说一说吗?小组交流以后指名汇报,师放手让学生大胆地说,只要有道理都应鼓励。七千是7个一千,7个一千

107、是多少?你想知道7个一千在算盘上面怎样表示吗?请看屏幕,师出示课件。引导得出:千 位上是7 ,在千位上写7 ,百位、十位、个位上都是0 ,这个数读作:七千。你能照样子在算盘上面拨一拨吗?课件出示拨好的算盘图。学生拨好以后问:谁能说一说这个数的组成?这个怎样写呢?指名板演。一起读一读。2 .教 学 “ 试一试”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练习。集体评价,提醒第2幅图中十位、个位上面没有珠子应写0占位,但不要读出来。3 .教学例6 .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集中,按要求在算盘上面拨数。出示例6的课件。学生充分拨以后,在教师的引导下集体边拨边数,充分体会十进制的关系。接 着 第( 3 )小题,九千九百九十九添上1

108、是多少呢?请你们用算盘研究一下。学生自主探索以后师示范九千九百九十九添上1是一万。一万究竟有多少呢?先来看一看这个图。课件出示:看图, 这一堆小方块是由多少板方块合成的?引导学生看出一堆小方块是一千个,那我们看一看一万里面有多少块这样的小方块, 课件动态演示一千一千地数后引导得出:1 0个一千是一万。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习了几种数位?引导学生看算盘得出, 学习了个位、 十位、百位、千位、万位,从右边起,第几位是万位?你能把教材第3 9页上面的数位顺序表填写完整吗?三、反馈检测1. 完 成 “ 想想做做”第1题。教师根据本堂课的反馈决定是引导之下集体拨, 还是放手让学生在小组以内拨一拨。2 .完 成

109、 “ 想想做做”第2题。谁来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什么要注意的吗?尝试填写后集体讲解。3 .完 成 “ 想想做做”第3题。几个千你,我们要数什么样的方格图,几个百呢?引导学生数一数后填写。4 .完 成 “ 想想做做”第4 5题后集体评价。5 .完 成 “ 想想做做”第6题。提醒学生依据数位从高位往低想, 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借助于算盘进行写数。四、课堂总结提问: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归纳: 今天我们学习了万以内的数, 知道从右边起依次是个位、 十位、百位、千位、万位。第四单元课题:万以内数的读写第1课 时 总 第 课 时教学目标:1 .掌握四位数中间和末尾同时有0、中间有两个

110、0的数的读写。2 . 培养学生遇到困难时敢于探索, 在小组活动时能主动合作、 积极思考的数学素养。教学重点:中间有0、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教学难点:中间有两个0的数的读写。教具准备:算盘、课件。教学过程:一、先学探究1 . 老师说,你们拨。( 1 ) 8个千、2 个百、1 个十、6 个一组成的数是( ) o( 2) 3 个千、4 个百、2 个十组成的数是( ) 。( 3 ) 5 个千组成的数是( ) 。引导学生复习万以内的数没有0 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 教师把答案写在黑板上面。比较第( 2) 、( 3 )两题的数,你发现什么特点?末尾不管有几个0 都不读。2 . 读出下面各数。3 0 9、

111、1 0 1 , 3 0 4 、 90 5上面的数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回答中间有0的时候怎么读。3 .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万以内数的读写。二、交流共享出示教材例7 .请同学们在算盘上面拨一拨,并说一说这个数是由( )个千和( )个十组成的。4个千怎样写? ( 写 0占位)怎样读;6 个十怎样写?怎样读?个位上没有怎样读写呢? ( 板书)我们合起来把这个数读一读。老师说,你们拨:3 个千、6 个十8 个千、2 个十这两个数怎样读。指导学习右图:7个千怎样写?怎样读?百位和十位上面没有怎样写? ( 写两个0 ) , 怎样读呢?引导有两个0只读一个0 并板书; 3 个一怎样写?怎样读?这个数合

112、起来读作:七千零三。老师说,你们拨。5 个千、8 个一2 个千、3 个一小结:读数时,中间有一个0 或两个0 , 只读一个0 , 末尾的0 不读。写数时,是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是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是几就在个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什么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用0占位。三、反馈检测1 . 完 成 “ 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师问:如果让你把这三道题目进行分类的话,你准备怎样分?第1幅图、第3幅图都是中间只有一个0的,我们读一个0 .第2幅图中间有两个0 ,我们也读一个0 .2 . 完 成 “ 想想做做”第2题。出示题目后师指名回答。3 .完 成 “ 想想做做”第3题。出示题目

113、。在做这一道题时先来回忆一下数位顺序表。( 1 )我们读数时都是从最高位开始还是从最低位开始读的?我们写数时也要从高位开始写。四千在千位上写4 ,那有几个百?没有应该写几? 2个十在十位上写2 , 8个一在个位上写8 .( 2 )谁来说一说第二幅图中的数应该怎样写?六千在千位上写6 ,几个百?怎么写? ( 0 )几个十怎么写?( 0 )几个一?( 在个位上写9 )( 3) 一万怎么写?4 .完 成 “ 想想做做”第4题。独立完成后集体评价。总结:我们写数的时候一定要从最高位起,一个数位一个数位去写。5 .完 成 “ 想想做做”第5题。集体独立完成后,师指名问问是怎样想的? 一定要引导学生利用数

114、的组成说。6 .完 成 “ 想想做做”第6题。出示后师说:把你发现的规律在小组里面说一说。 指名汇报你发现的规律后完成这一题。四、反思总结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归纳:1 . 读数时,中间有一个0 或两个0 都只读一个哦0 , 末尾的0 不读。2 . 写数时,要从最高位想起,千位上是几就写几,百位上是几就写几,十位上是几就写几,个位上是几就写几。五、课堂作业 补第四单元课题: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第1课 时 总 第 课 时教学目标:1 . 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并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2 . 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开放性教学, 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提高解

115、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3 . 在动手操作, 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教学重点: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教学难点:位数相同,最高位上的数也相同的两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教具准备:算盘教学过程:一、先学探究比较大小:19038 19012 9012你是怎样比较的?让学生充分说一说。二、交流共享1. 创设情境。张阿姨家刚装修完房子,从商场里面购进四种家电,分别是电视机宝宝、洗衣机宝宝、电冰箱宝宝、空调宝宝,四个宝贝可开心了, 都吵着自己花的钱最少,最省主人的心。出示:你能帮他们判断一下,谁用的钱最多,谁用的钱最少呢?2

116、 . 位数相同,首位不同的数的比较。听, 电视机和空调吵起了, 都认为自己的价格最低, 你能帮他们判断一下吗?指名学生回答判断:学 生1: 25 3 0不 到3 0 0 0 , 3 18 0超 过3 0 0 0 ,所 以25 3 0比3 18 0小。学 生2: 25 3 0千位上2表 示2个千,3 18 0千位上3表 示3个千,2千多的比3千多的小。总结:位数相同时,先比较最高位,最高位大的那个数大。3 . 位数相同,首位相同的数的比较。师:电视机没有比过空调,心里老不服气了,他去找电冰箱比一比。电视机和电冰箱都是2千多,怎么比较呢?请你们小组讨论一下,再回答。学生小组讨论。汇报结果,引导出示

117、,首位相同的比较第二位,第二位大的那个数大。4 . 位数不同的数的比较。洗衣机看到他们三个吵架,也不甘寂寞,跳着说,我应该比你们都大吧?哪知道电视机、空调、电冰箱三个宝贝哈哈大笑,你们想知道他们笑什么吗?指名回答,引导:几百肯定没有几千多,所以位数多的那个数比位数少的数大。5、现在你们知道谁第一,谁第二?谁第三,又是谁是最后一个吗?总结: 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位数多的那个数大, 位数相同的就比较首位,首位大的那个数大,如果首位相同的,就比较第二位,第二位大的那个数大。三、反馈检测1 . 完 成 “ 想想做做”第1题。引导学生看左图,师接着上面的总结:位数相同的看首位、首位相同的看第二位,那么

118、这两个数怎样比较大小呢?在小组里面交流一下。充分交流以后总结:位数相同的看首位、首位相同的看第二位、第二位相同的看第三位。出示右图,这两个数怎样比较。2 . 完 成 “ 想想做做”第2题。出示后师问:请你们把这6题分为两类。在讨论后总结分成的两类:位数不同的、位数相同的。师:位数不同的怎样比较? ( 位数多的那个数大。 )判 断10 8 9 0 9 9 9 .位数相同的怎样比较? ( 看首位,首位大的那个数大。 )那么这6道题,哪几个看首位就能比较出大小了呢? ( 9 8 9 0 8 9 8、7 8 9 0 0 8 7 9 0 . )首位也相同的怎么办?看第二位,第二位大的那个数大。哪几题可以

119、通过第二位比较出大小了呢?( 8 8 7 0 8 7 8、5 6 8 0 0 5 8 6 0 .)10 0 10 10 10怎样比较呢? ( 比较第三位、第三位大的那个数就大。 )3 .完 成 “ 想想做做”第3题。独立完成后交流,集体评价。4 .完 成 “ 想想做做”第4题。读题,梳理信息后问:小红的书可能有多少页?如果选3 0 0页,小红应该怎样说?5 .完 成 “ 想想做做”第5题。出示情境图后让学生小组讨论。依次解决这些问题。四、反思总结提问:这节课你学习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归纳: 万以内的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位数多的那个数大, 位数相同的看首位、首位大的那个数大,首位相同的看

120、第二位,第二位大的那个数大。就这样依次比较,直至比较出大小。( 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五、课堂作业 补第四单元课题:近 似 数 第1课 时 总 第 课 时教学目标:1 . 通过准确数与近似数的比较,理解近似数的含义。2 . 初步知道准确数与近似数的区别, 会正确辨别准确数与近似数,并会恰当选用近似数。3 . 通过学生的数据收集与交流,能对近似数和准确数互相转化。4 . 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理解近似数的含义。教学难点:合理地取近似数。教具准备:课件、铅笔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把铅笔,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手中的铅笔有几支?让学生充分地

121、、大胆地猜。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地提示“ 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 ,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面板书。现在老师想请你们猜一猜手中的铅笔是几十支?根 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后出示准确的数据。( 18支 )现 在让你们猜手中的铅笔是几十支,你会怎样说? ( 学生回答:大 约2 0 支)像这样大概的数就是近似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近似数。二、交流共享1. 汇报课前调查各个年级的学生数。师: 老师要求你们课前调查各个年级的学生数, 你们做到了吗?来看大屏幕:二年级( 1) 班有学生50人, 那么二年级三个班大约有多少人呢?请你们猜一猜。学生猜,老师板书后出示准确数,留下接近的数。师:如果让

122、你们用两句话来说这两个数字,你会怎样说呢?师引导说:二年级有学生154人,大 约 150人。师:二年 级 有 154人,那么全校有6 个年级大约有多少人呢?学生猜,老师板书,出示正确的数后留下最接近的数字。提问:现在我们来观察一下,前面一排的数字和后面一排的数字有什么特点? ( 前面一排是准确的数,后面一排是大概的数) 。像这样大概的数我们就把它叫做近似数,板书。2 .教学例9创设情境:小明是龙岗小学的学生,小华是东山小学的学生,一天他们俩相遇了,都说自己学校的人最多,看大屏幕。显示:小明:“ 我是龙岗小学的,我们学校大约有700人” 。小华:“ 我是东山小学的,我们学校大约也有700人” 。

123、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两个学校到底哪个学校的人数多吗?在小组里面说一说。学生在充分讨论后老师指名回答,只要有道理都要给予肯定。师:现在我来告诉你们答案吧!教师出示龙岗小学695人,东 山 小 学703人 ,并引导得出:695人 比700人少一些,接 近700人,所以说大约有700人;703人 比700人多一些,也接近7 0 0 ,所以也可以说大约有700人。我们可以这样用数学的方法表示:板书:695Q 700 703Q 700师边板书边引导学生说:695约等于700, 703约等于700.师问:7这个符号怎么读的? ( 约等于。 )这个符号就叫约等号。3 .教 学 “ 试一试” 。出示:实验小学有学

124、生2016人,大约是几千人?让学生充分地猜以后, 优化得出2016大约是2千人, 所以写成:2016=2000三、反馈检测1 . 完 成 “ 想想做做”第1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数轴上面的数有什么规律,再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师问: 我们一共填了哪些数, 这些数中哪些接近500,哪些接近600?2 . 完 成 “ 想想做做”第2题。引导学生读题后强调题目要求: 大约是几百或几千元, 独立完成后集体评价。3 .完 成 “ 想想做做”第3题。独立完成后集体评价。总结:我们在说近似数的时候通常都是约等于几百或几千。4 .完 成 “ 想想做做”第4题。师引导依次讨论三个子问题。5 .完 成 “ 想想做做”

125、第5题。怎样摆接近2000的数?先摆一摆, 再读一读。 你知道怎么摆接近9000、5000、1000的四位数吗?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价。四、反思总结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归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近似数,近似数是一个大概的数。五、课堂作业第四单元 课题:练习四 第1课时 总 第 课 时教学目标: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的数的读写方法及其组成, 会比较万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根据实际情况取近似数的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2 . 通过练习使学生的估算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教学重点:会读写万以内的数,掌握万以内的数的组成;掌握万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

126、,会根据要求取近似数。教学难点:有 0的读写,万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前面一段时间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读写、会比较万以内的数, 能根据要求写出近似数, 今天我们就进一步来学习这些知识。 板书: 练习四。复习数位顺序表。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习了几个数位?你能从右往左说一说吗?指名学生回答后完成“ 练习四”第1题。独立完成后集体评价,引导学生说出相邻数位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 0 .二、基本练习1 . 完 成 “ 练习四”第2题。我们在读写数的时候要从最高位想起,几个千就在千位上写几,读几千;几个百就在百位上写几,读几百;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读几十;几

127、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读几。遇到哪一个数位没有就写0 ,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都只读一个0 ,末尾的0不读。2 . 完 成 “ 练习四”第6题。对万以内的数的读写,同学们掌握得很好,下面考一考你们。独立完成后提问: 比较每一组的两道题, 你发现了什么?在小组里面说一说。3 .完 成 “ 练习四”第3题 。出示后问:下面四个数都有一个“ 6 ” ,这 几 个“ 6 ”有什么不同吗?表示的意义是?4 . 完 成 “ 练习四”第4、5题。三、综合练习1 . 完 成 “ 练习四”第7题。独立完成后师指名说一说比较的方法。2 .完 成 “ 练习四”第8题。引导学生读题后师问:杉树可能栽了多少棵?说出你的理由

128、。3 .完 成 “ 练习四”第9题。独立完成后引导学生集体评价。4 .完 成 “ 练习四”第1 0题。问: 参观科学宫的人数哪一天最多,哪一天最少?为什么?可小组里面讨论一下。每天参观的人数各接近几千?四、反思总结提问: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五、课堂作业第四单元 课题:复习 第1课时 总 第 课 时教学目标:1 .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的数的组成及读写, 会说出一个数是接近几百或几千。2 . 使学生进一步增强小组合作的能力,提高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数的组成及读写、近似数。教学难点:中间有0 及末尾有0 的情况读写。教具准备:课件、算盘教学过程:一、知识系

129、统整理提问: 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引导学生整理出: 万以内的数的组成、读写、大小比较、近似数。二、查漏补缺训练1.有谁能说出数为顺序表中从右往左的顺序吗?出示第1 题:2659千位上是几?表 示 有 ( )个 ( )?百位、十位、个位呢?独立完成“ 复习”第 1 题。2 . 出 示 “ 复习”第2题。这两个地方你们认识吗?你知道它们的海拔高度吗?引导学生读出数。3 . 小组活动。请你们在教师的要求下选4张数字卡片摆一个四位数,在小组里面读一读。没 有0末尾有0中间有0中间末尾同时有04 .算盘上面表示数。请同学们拿出算盘把“ 复习”第4题中的数拨一拨、写一写给你的同桌看。你发现这一题当

130、中的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把他们分分类, 再看一看是怎么读写的。三、综合运用提升1 . 完 成 “ 复习”第5题。数的组成掌握得很好,现在考一考你们对计算掌握得怎么样?2 .出 示 “ 复习”第6题。指名说大约是几百或几千,提问:你是怎样考虑的?3 . 出 示 “ 复习”第7题。出示表格,提问: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下面的问题你能解答吗?出示问题,指名解答后集体评价。四、反思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你能说一说吗?五、课堂作业 补第四单元 课题:复习 第 2课时 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1 . 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万以内的数的大小的比较能力。2 . 结合实际问题, 使学生的数学思考方面的能力有进一步提

131、高, 提高数学活动经验,且在小组里面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学重点:万以内的数的大小的比较。教学难点:万以内多个数进行比较。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知识系统整理前面一节课的复习, 我们已经掌握了万以内的数的读写、 组成及近似数的认识。还有什么内容没有复习?今天我们就来复习数的大小比较。二、查漏补缺训练1 . 完 成 “ 复习”第8题。观察第8题,看上下两题有什么不同?指名回答,肯定想法。数轴上面的方框你会填吗?2998 多少呢?可以填哪些数。2 . 独立完成“ 复习”第9题。独立完成后思考: 哪些题是通过位数就可以比较出大小的?哪些题是通过第一位就比较出大小的?哪些是通过第二位、第三位呢?3

132、 . 小组活动完 成 “ 复习”第10题。提问:比较大小我们通常从最高位想起,那三位数的最高位是什么的?最小可以填什么?最大呢?第二位、第三位呢?3个同学一个小组, 每个同学各写一个数, 然后一起在小组里面比较出大小。三、综合运用提升1. 完 成 “ 复习”第12题。问: 谁来说一说这一道题是什么意思、 ?你会填吗?把你想出来的数在小组里面交流一下,看哪一个小组里面的答案最多。怎样依次想出所有的答案呢?2 .完 成 “ 复习”第1 3题。引导思考:你能找到规律吗?在小组里面交流验证一下。3 . 完 成 “ 复习”第1 1题。提问:你把这五大名山的海拔从高到低排一排吗?学生完成后师问:哪一座山的

133、海拔最高?第二呢?第三?4 . 出示:用0、1、2、3可以摆出多少个不同的四位数?( 1 )摆一摆。找出这四张卡片,摆一摆,并在小组里面交流一下。( 2 )怎样有序地思考出所有答案呢?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有序地思考出所有答案。( 3 )总结。四、反思总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你最想说的是什么?五、课堂作业: 补第五单元课题:认识分米和毫米第1课 时 总 第 课 时教学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 步 建 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知 道1米=1 0分米,1分米=1 0厘米,1厘米=1 0毫米。2、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学会估

134、测,提高估测能力。3、组织有效的活动,激活参与学习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教学具准备:每人一条1 分米长的纸条,1 分硬币,磁卡,1 厘米、1 米的纸条,直尺,白纸1 叠、米尺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出示身高图。问:你知道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吗? ( 量身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小朋友的身高是多少,齐读:1米 32 厘米这里面用到了两个什么单位? ( 长度单位) 分别是什么? ( 板书:米 厘米)2、复习米和厘米。1 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1 米有多长,贴 出 1 米纸条。问:你

135、感 觉 1 米比较怎样?所以我们一般用米作单位来量一些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1 厘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1 厘米有多长,贴 出 1 厘米的纸条。问:你感觉 1 厘米的长度怎样?所以我们一般用厘米作单位来量一些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3、导入。我们感觉1 米 和 1 厘米的长度相差太大了。如果我们要去量课桌的长,用米作单位太大了, 用厘米作单位又太小了, 所以我们今天要认识米和厘米之间的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 板书)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一)认识分米1、师贴出纸条,指出:这张纸条的长就是1 分米。请学生也拿出相同的纸条,问:这张纸条的长就是什么?2、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 分米?举例说

136、明。( 插座的四条边、软盘的边)3、师:分米和厘米都是长度单位,那么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呢?怎样证实你的猜测?用直尺量一量纸条。得出结论,板书:I 分米= 1 0 厘米4、判断:读:我的文具盒,长大约20厘米,宽大约10厘米。你能换种说法吗?5、你能画一条1 分米长的线段吗?指名在实物投影仪画线段。问:1 分米可以从刻度0 画到刻度1 0 ,还可以几开始画?如果从2 开始呢?从 3 呢?6、用大拇指和食指在直尺上比划出1 分米的长度。比划给同桌看,让同桌用尺量一量,看看估计得对不对。7、拿出彩纸条,估计一下1 分米的长度,剪 下 1 分米,再量一量,看看自己估计得对不对,还差多少。8、我们知

137、道了分米和厘米的关系,那么分米和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在米尺上能不能找到1 分米呢?出示米尺图,指名回答。数一数,米尺上一共有几个1 分米?出示:1 米 里 面 有 ( )个 1 分米。回答后演K: 10o指名说说米和分米的关系。板书:1 米= 1 0 分米( 二)认识毫米1、导入。师:你能说说数学书厚多少吗?师演示操作方法,学生合作量一量。得出结论:数学书厚度不到1 厘米。2、揭示。为了看得更清楚,老师拿来了一个放大镜( 出示) ,发现数学书的厚度连一厘米都不到,说明我们还需要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毫米。板书:毫米。3、认识。放 大 1 厘米。师:在直尺上,1 厘米中间有

138、一些比较短的刻度线,把 1 厘米分成了一些小格。 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 毫米。 演示从刻度线0 到第一根小短线就是1 毫米。4、进率。一格一格数,数 到 5 毫米时停下,问:这根刻度线有什么不同之处?指出:从刻度线0到这根刻度线就是5毫米。演 示5毫米。继续往下数。填空:1厘米里 面 有 ( ) 个1毫米。你知道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了吗?板书:1厘米= 1 0毫米在你的直尺上找一找1毫米, 你感觉1毫米比较怎样?怎样数比较方便?( 用笔尖数) 学生数一数。5、举例。什么东西的长度或厚度是1毫米呢?师示范量1分硬币的方法,学生同桌合作。用同样的方法量1元硬币、银行卡的厚度,再量一量多少张白纸的

139、厚度大约是1毫米。三、反馈完善:1、想想做做第1、2、3题。( 1 )说出橡皮和回形针的长度各是多少毫米?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数的?想想怎样看更方便。( 2 )第2题,量出下面图形每条边的长。学生独立测量。汇报交流。( 3 )第3题。先估一估自己的课桌和凳子的高大约是几分米,然后小组合作量一量课桌和凳子的高分别是多少厘米?各接近几分米?2、想想做做第4题。先估计,再测量,把数据记录下来。(1)学生测量,记录数据。(2)汇报交流。3、在 ( )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 )铁钉长2 ( ) 。( 2 )床长 2 ( ) 。( 3 )大米宽2 ( ) 。( 4 )黄瓜长2 ( ) 。让小朋友独立

140、选择, 在交流时先让学生用手势表示自己选择的长度单位, 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为何选这样的长度单位。四、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两个新朋友, 它们是谁?都是什么单位?它们之间的关系你知道吗?读一读。五、课堂作业教后反思第五单元 课题:简单的换算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1、在测量活动中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并且学会估算,提高估算能力。2、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教学重难点: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并且学会估算,提高估算能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多媒体演示小兔和小猫在比赛跳远,分别留

141、下一条线段。小兔:“ 我跳了 9分米” ,小猫:“ 我跳了 80厘米: 两个小动物争论不休。师:小兔和小猫谁跳得远呢? ( 学生自由说)师:到底谁跳得远,小朋友们谁说得正确呢?学了 “ 简单的单位换算” ,你们就能找到答案!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1、请小朋友每人拿一支笔芯,用直尺量一量,有多长?师:同样的笔芯,有的小朋友量得是6 厘米,有的小朋友量得是60毫米,这是怎么回事? ( 学生自由说Z)小结: 许多小朋友都说6厘米和60毫米是一样长的,6厘米就等于6 0毫米。那为什么6厘米=60毫米呢?你是怎么想的?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的想法。师:因 为1厘米=10毫米,6厘米就有6个10毫米,也就是6

142、 0毫米。所以6厘米=60毫米。2 试一试师:一张电脑桌的高是多少厘米呢?同桌合作,量一量。( 学生活动)师:小朋友量得电脑桌的高是7 0厘米,如果用分米作单位是多少分米呢?你是怎么想的? (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小结:1分米=10厘米,70厘米有7个10厘米,就 是7分米。3、师:我这儿还有一块橡皮,量得它的长度是50毫米;教室的门量得它的高度是20分米。你能完成下面的填空吗?50毫米=( )厘米 20分米=( )米( 同桌交流,选一题说说自己的想法,相互作出评价,全班交流。 )三、反馈完善:1、“ 想想做做” 1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2、“ 想想做做” 2先量一量每个图形中各条边

143、长是多少厘米, 再说一说用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填写在书上。3、“ 想想做做” 3独立完成,做完后跟同桌交流你的想法。4、“ 想想做做” 4。让学生独立完成说说是怎样换算的?5、“ 想想做做” 5哪条线段长?先估一估,再量一量。学生独立估计、测量。汇报交流。6、“ 想想做做” 6先估计这两条线段各长几厘米,跟同桌说说,然后量一量,看谁估计得准?最后再同桌交流用毫米作单位是多少毫米?四、全课总结:1、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吗?你跟你小组的同学合作得怎样?2、课外实践活动:拿一瓣蒜头,放在盛有少量水的盘子里。先看看它几天后开始发芽,再记录发芽后一周内蒜叶的生长情况。完成蒜叶生长情况记

144、录表,过一段时间全班交流。五、课堂作业教后反思第五单元 课题:练习五 第1课时 总 第 课 时教学目标:1 .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毫米、厘米、分米、米这几个长度单位。2 . 通过对比建立长度的表象,学会单位之间的换算,选择合适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巩固各长度单位的概念。教学重点:测量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教学难点:学会估测,提高估算能力。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又认识了哪个新朋友? ( 毫米、分米)那你能用手比 划 1 毫米、1 厘米、1 分米、1 米的长度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完成练习五。( 板书:练习五)二、基本练习1 . 完 成 “ 练习五”第 2

145、题。学生自己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集体订正。2 . 完 成 “ 练习五”第 3 题。提问: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进率大家还记得吗?说给同桌听听,独立完成第3 题。注 意 100厘米=1米,大家是怎样想的?3 . 完 成 “ 练习五”第 4 题。学 生 在 圆 圈 里 填 上 或 “ ” ,指名学生口答为什么这样填。4 . 完 成 “ 练习五”第 5 题。出示题目,学生集体读题,理解题目意思。引导学生比较2 分米、18厘米、2 分 米 1 厘米。5 . 完 成 “ 练习五”第 6 题。小组估计5 枚硬币摞起来的厚度, 大家再用直尺量一下,看看你估计是否准确。三、综合练习1 . 完 成 “

146、练习五”第 7 题。提问:你们认为多长合适呢?2 . 完 成 “ 练习五”第 8 题。学生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指名学生到前面板演。3 . 完 成 “ 练习五”第 9 题。出示题目。提问:他 们 1 小时走的米数都接近几千?4 . 完 成 “ 练习五”第 10题。想 想 10张纸厚1 毫米,100张纸大约多厚? 1000张、10000张呢?四、反思总结提问: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堂作业 补八两 、 三 传 数 的 加 派 和 减 法 教 材 分 析/A本单元是在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 减两位数的基础上教学的。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口算两位数加法和减法, 加减混

147、合两步运算, 笔算两、三位数加法的进位加和连续进位加, 笔算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退位减和连续退位减。 学 情 分 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的加减法计算, 也就是说学生基本掌握了竖式计算的法则, 本单元的教学是对以前学过的计算法则的延伸, 因此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就能很好地解决类似的教学问题。 教 学 要 求 /1 .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能计算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会用竖式计算并验算。2 . 使学生了解验算的重要意义, 学会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相加进行验算的方法, 并初步培养检查和验算的习惯。3 . 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能解释估算的过程, 发展估算

148、的策略; 使学生体会到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增强估算的意识和能力。4 . 使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学会独立地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5 . 使学生在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 获得成功的体验, 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 学 建 议 /1.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提倡算法多样化。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方法、经验, 探索多种算法, 促使他们在学习计算的过程中得到多方面的发展。2 . 重视

149、计算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设情境, 由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出新的计算, 探索算法, 并将计算的练习和解决问题融合在一起。 如乘车问题与加减混合运算融合, 这样有利于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增进对数学学习的兴趣。3 . 重视估计的现实应用, 让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 发展学生的估算策略, 是数与代数领域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课 时 安 排 /1 口算两位数的加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课时2 口算两位数的减法. . .

15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课时3加减混合两步运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课时4练习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课时5笔算两、三位数的加法. . . . . . . . . . . .

151、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课时6笔算两、三位数的加法( 连续进位)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课时7练习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课时8笔算两、三位数的减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52、课时9笔算两、三位数的减法( 连续退位)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课时1 0 练习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课时11 复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课时 口算第位敦的加法下课 时教 学 内 容

153、口算两位数的加法。( 教材第59、第 6 0 页) 教 学 目 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法的口算方法, 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 .结合具体情境, 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重 点 难 点重难点: 掌握两位数加法的口算方法。教 具 学 具课件。教 学 过 程口问题情境师 : 同学们, 你们喜欢跳绳吗? 看这三个小朋友跳得多起劲儿啊! 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 课件出示: 教材第5 9页 例1题)生1 :我知道了跳绳的三个小朋友跳得不一样多。生2 :我知道小华跳得最少。师: 你想知道小红和小明分别跳了多少下吗?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看谁最聪明能想出

154、好办法来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 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了解数学信息, 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 自然而然地引入新课】自主探究师: 小红跳了多少下? 该怎样列式呢? 为什么?生 : 因为小红比小华多跳2 3下,就是求比4 5多2 3的数,所以用加法计算,列式 为4 5 + 2 3 o师: 你能口算出得数吗? 和小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算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师: 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学生可能会说: 先算整十数和整十数相加, 即4 0 + 2 0 = 6 0 ,再 算5 + 3 = 8 ,最后把两次相加的结果合起来6 0 + 8 = 6 8 o 把2 3分成整

155、十数2 0和3 ,先 算4 5 + 2 0 = 6 5 ,再 算6 5 + 3 = 6 8。师: 你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计算, 再想想小军跳了多少下? 你是怎样算的? 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师: 说说你的算法。生 1:先算 40+20=60,再算 5+8=13,最后算 60+13=73。生 2:先算 45+20=65,再算 65+8=73 o师 : 比较上面两道题在口算时有什么相同? 有什么不同? 可以与同学商量商量。学生交流看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师: 把你的看法说一说。学生可能会说: 第一题在计算时,没有进位。第二题在计算时,个位相加满十, 向十位

156、进lo 这两道题在口算时,都可以先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再算个位上的数加个位上的数,最后再相加。 这两道题在口算时,都可以先把其中一个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相加,然后让另一个数先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只要学生说得合理,教师就要给予肯定,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设计意图: 学生已有计算这方面的经验,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并交流。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去探索交流,鼓励算法多样化,在交流中促使学生优化算法】总结提升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 你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 课末总结所学知识点,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 回顾知识点的同时,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 板 书 设 计 口算两位

157、数的加法45+23=68( 下)想 : 40+20=605+3=8想: 45+20=6565+3=6860+8=68答 :小红跳了 6 8 下 。45+28=73( 下)答 :小军跳了 7 3 下 。课 堂 作 业 新 设 计一共运走了多少个西瓜?我运走了 40个.A 类我运走了 27个.( 考 查 知 识 点 : 口算两位数的加法; 能力要求: 能正确口算两位数的加法)B 类填 表 。水果 原来有卖出了现在有6 () 箱37箱34 箱C1 () 箱18箱52 箱 () 箱4 6 箱36 箱( 考 查 知 识 点 : 口 算 两 位 数 的 加 法 ; 能 力 要 求 : 能 运 用 口 算

158、两 位 数 的 加 法 解 决简 单 的 实际问题)参考答案课堂作业新设计A 类 :40+27=67 ( 个)B类:7 1 7 0 8 2教材习题第6 0页 “ 想想做做”1 . 8 28 98 9 6 62 . 5 96 48 73 . 6 89 29 44 . 6 17 07 5三年级喜欢集邮的人数最多。7 57 56 4 7 07 09 46 87 08 65 57 75.小军需要付多少钱?3 7 + 4 2 = 7 9 (元) ( 答案不唯一)匕2 口算算位数的做法下课 时教 学 内 容口算两位数的减法。( 教材第6 1、第6 2页) 教 学 目 标 1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法的口算方

159、法,并能正确地计算。2 .结合具体情境, 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重 点 难 点重难点: 掌握两位数减法的口算方法, 并能正确地计算。教 具 学 具课件。教 学 过 程问题情境8师: 同学们,你们不是很喜欢看图画吗? 谁能看懂老师这幅图画呢? ( 课件出示:教材第6 1页 例2题)学生可能会说:小明、小宁和小芳他们三个都很喜欢集邮,正在讨论集邮的事。 我知道了小明的邮票数最多,其余两人都比他少。 我知道小明有5 6枚邮票, 小宁比小明少2 7枚,小芳比小明少2 4枚。师: 同学们知道的信息真不少,并且还都是跟数学有关的信息。 利用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解

160、决很多问题。【 设计意图: 用学生喜欢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了解数学信息, 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 自然而然地进入新课】自主探究师: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可能会说:小 芳有多少枚邮票?师: 你觉得该怎样列式呢? 为什么?生 : 因为小芳比小明少2 4枚, 也就是从小明的邮票数里面减去2 4 ,所以列式是 5 6 -2 4 o师: 你能口算出得数吗? 在小组里和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各自的想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师: 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生1 :我们可以先算整十数减整十数5 0 -2 0 = 3 0 ,再算一位数减一位数6 -4 = 2 ,最后把两次相

161、减的差合起来就是3 0 + 2 = 3 2。生2 : 我们也可以先从5 6里面去掉整十数2 0 ,剩3 6 ,再从3 6里面减去4 ,还剩3 2 o这样就是分两次减,一共还是减去了 2 4 ,最后得3 2。师: 这两种算法都对, 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师: 再来看看小宁有多少枚邮票? 该怎样列式呢?生 : 同样是比小明少,也就是求比5 6少的数,用减法计算,列式为5 6 -2 7 o师: 你是怎样算的? 和同学交流一下。学生在小组里交流算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师: 说说你的算法吧。生1 : 我们可以先计算从5 6里面减去20,剩36,再计算36减7剩29。生2 :我们也可以让十位上的数减十位上

162、的数50-20=30;个位上的数减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就要从十位上借,这样就成了 16-7=9,再加上十位上剩下的2个十,所以就是290师: 上面的两道题在口算时有什么不同?生: 第一题在口算时不用考虑退位, 第二题个位上不够减, 口算时要考虑十位上要退位。【 设计意图: 学生自主学习并进行结果的交流, 既是对计算结果的检查, 也是同学间相互学习的平台, 更是教师进行学习指导的机会。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是数学计算的基本技能, 教师要重视指导】总结提升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 课末总结所学知识点, 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 回顾知识点的同时, 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

163、的方法】板 书 设 计不退位口算两位数的减法退位课 堂 作 业 新 设 计 A类向日葵高81厘米, 小草比向日葵 矮6 5厘米, 小草高多少厘米?( 考查知识点: 口算两位数的减法; 能力要求: 能正确口算两位数的减法)B类你能自己提出哪些问题并解答。1 3元2 7元3 3元2 3( 考查知识点: 口算两位数的加减法; 能力要求: 能正确口算两位数的减法)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 :8 1 - 6 5 = 1 6 (厘米)B类 :玩具列车比玩具坦克贵多少元?3 3 - 2 7 = 6 (元) ( 答案不唯一)教材习题第6 2页 “ 想想做做”1 .2 72 52 51 6 882 01 7

164、1 72 .4 03 65 24 62 32 63 .3 25 65 71 96 83 54 .2 42 11 45 .足球最贵排球: 5 0 - 1 4 = 3 6 (元)篮球:4 0 - 1 2 = 2 8 (元)足球:7 0 T 8 = 5 2 (元): * 3加猿混合筋步运算飞一课时教 学 内 容加减混合两步运算。( 教材第6 3、第6 4页)教 学 目 标1 .结合具体情境, 经历探索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2 . 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并能正确地计算。3 . 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重 点 难 点重点: 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难点: 优化算

165、法, 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教 具 学 具课件。教 学 过 程I I师: 同学们, 你们坐过公共汽车吗? 坐公共汽车与坐小轿车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可能会说: 坐公共汽车的人比较多, 小轿车能坐的人比较少。 坐公共汽车到站就要停车, 有上车的人, 也有下车的人。 坐小轿车比较舒服, 就是不够节约。师: 同学们说得很好! 可是, 你们注意过吗? 乘车也有数学问题哟!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番吧!【 设计意图: 用学生喜欢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了解数学信息, 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 自然而然地进入新课】自主探究师: 先看看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 课件出示: 教材第63页 例 3 题)生:

166、 车上原来有34人, 到站后有15人下车, 又 有 18人上车。师: 你想知道什么问题?生: 离站时车上有多少人?师: 可以怎样解答呢? 在小组里和同学说一说你的想法吧。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师: 谁愿意给大家汇报一下?学生可能会说: 先减去下车的人数, 再加上上车的人数, 就是离站时车上的最终人数, 算式是 3 4 - 1 5 + 1 8 = 3 7(人) 。也可以先加上上车的人数, 再减去下车的人数, 就是离站时车上的最终人数,算式是 3 4 + 1 8 - 1 5 = 3 7(人) 。 我们还可以直接看到站后上下车的人数变化, 上车1 8人, 下 车1 5人, 说

167、明车上人数比原来多了 3人, 所以离站时车上的最终人数是3 4 + 3 = 3 7(人) 。只要学生的说法合理, 教师就要给予肯定,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师: 你有什么方法来检查解答得是否正确呢?生1 :我们可以倒着往回推算。生2 :我们可以换一种方法再算一次, 如果两次解答结果相同, 也就可以证明我们的解答是正确的。【 设计意图: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建构、形成过程, 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技能。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总结提升师: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 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 课末总结所学知识点, 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 回顾知识点的同时, 让学生学会

168、数学思考的方法】板 书 设 计加减混合两步运算( 1 ) 3 4 - 1 5 + 1 8 = 3 7(人)( 2 ) 3 4 + 1 8 T 5 = 3 7(人) ( 3 ) 1 8 T 5 = 3 (人)3 4 + 3 = 3 7(人)答: 离站时车上有3 7人。课 堂 作 业 新 设 计A类在 O 里填上合适的数。( 考查知识点: 加减混合运算; 能力要求: 能正确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B类操场上有2 6名同学在跳绳, 3 6名同学在拍球。刚刚走了 4 5名同学, 还剩多少名同学?( 考查知识点: 加减混合运算; 能力要求: 能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参考答案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

169、 :8 4 2 61 1 6 4B类 :2 6 + 3 6 - 4 5 = 1 7(名)教材习题第6 3页 “ 想想做做”1 . 3 7 + 1 3 - 1 5 = 3 5 (张)2 . 4 2 - 2 5 + 3 7 = 5 4 (人)3 . 4 5 + 5 4 - 8 8 = 1 1 (袋)4 . 1 2 0 - 6 0 + 8 0 = 1 4 0 (个)5 . 2 4 + 2 6 = 5 0 (人)不会游泳的:5 0 - 3 2 = 1 8 ( 人)不会溜冰的:5 0 - 2 9 = 2 1 (人)匕4舞句六 巧教 学 内 容练习六。( 教材第6567页)教 学 目 标1 .掌握两位数加

170、减法的口算方法及两步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2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发现数学信息, 解决问题的能力。重 点 难 点重点: 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难点: 培养学生发现数学信息, 解决问题的能力。教 具 学 具课件。教 学 过 程E1I问题情境师: 同学们, 口算两位数的加减法及相关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计算, 你们学会了吗? 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 开门见山, 引导学生整理相关的知识点】自主探究师: 先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一下, 把意见梳理好了, 请一个代表汇报, 与大家分享。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教

171、师巡视, 了解学生的想法。组织交流, 学生可能会说: 在口算两位数的加减法时, 我们可以把两个数都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 然后分别相加减, 最后再把结果合起来。 在口算两位数的加减法时, 我们可以把第二个数拆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 然后让第一个数依次加或减去拆成的两个数。 混合运算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师: 学习了加减混合运算,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 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生: 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时, 有时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先算加法, 再算减法; 也可以先算减法再算加法, 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师: 说得非常好! 把我们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现在我们就来试试

172、吧! ( 课件出示: 教材第6 5页 第6题)师: 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我们要求什么问题?生: 我们已经知道小英看的故事书是7 2页, 第一天看了 2 6页, 第二天看了 2 8页。要求再看多少页才能看完?师: 先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然后在小组里交流想法。学生独立解答后交流想法, 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师: 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与大家分享?学生可能会说: 我们可以先从7 2页里面减去第一天看的页数, 再减去第二天看的页数, 剩下的页数就是需要再看的页数, 算式是7 2 - 2 6 - 2 8 = 1 8 (页) 。 我们还可以先计算出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 再 从7 2页里面把看过的页数都去掉, 剩下

173、的页数就是需要再看的页数, 算式是2 6 + 2 8 = 5 4 ( 页) ,7 2 - 5 4 = 1 8 ( 页)。只要学生的解法正确, 叙述合理, 教师就要给予肯定, 并且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 设计意图: 在学生讨论得出规律后, 要适时进行练习, 使学生在练习中能够学以致用, 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总结提升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呢?【 设计意图: 课末总结所学知识点, 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 回顾知识点的同时, 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 板 书 设 计练 习( 1 ) 7 2 - 2 6 - 2 8 = 1 8 (页)答: 再 看1 8页才能看完。课 堂 作

174、 业 新 设 计A类小东家有母鸡2 2只, 公鸡比母鸡少9只, 小东家一共养了多少只鸡?( 考查知识点: 加减混合运算; 能力要求: 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B类购 物 满1 0 0元就能获奖。元/ 典 函( 1 )买一本、 、一件, 和一个日能获奖吗?强( 2 )买一件, 和一个一 ,能获奖吗?( 3 )你还想买些什么? 大约需要多少钱?( 考查知识点: 口算两位数的加减法、 混合运算; 能力要求: 能正确口算两位数的加减法及混合运算, 并能解决相关问题)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 :2 2 - 9 + 2 2 = 3 5 (只)B类 :( 1 ) 2 8 + 4 9 + 2

175、2 = 9 9 (元) 9 9 3 7 9 1 0 6 9 47 .3 7 94 2 71 9 39 4竖式和验算略8 .6 1 0 - 3 7 5 = 2 3 5 ( 厘米). * 9亳算两、三住簪的减法( 捶集辑隹) *b -课 时教 学 内 容笔算两、三位数的减法( 连续退位) 。( 教材第77、第 78 页) 教 学 目 标 1 .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 经历探索笔算两、三位数的减法中连续退位减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 .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 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3 .进一步发展学生自主探索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

176、活的密切联系。重 点 难 点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连续退位减的计算方法。难点: 理解连续退位减的算理。教 具 学 具课件、计数器。教 学 过 程I I师 : 同学们, 你们喜欢画画吗? 看图中的同学们在讨论什么? 你们从中知道了什么? ( 课件出示: 教材第77页 例7题)生: 二年级同学画了 204幅儿童画, 一年级同学比二年级同学少画108幅。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收集数学信息, 为进一步探索新知奠定基础】自主探究师: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 一年级同学画了多少幅儿童画?师: 该怎样解答呢?生 : 因为一年级的同学比二年级的同学画得少, 所以用减法计算, 列式

177、为204-108o师: 大家看, 如果用竖式计算, 你发现了什么问题?2 0 4-1 0 8生: 个位上不够减, 要从十位退l o 可十位上是0 ,该怎么办呢?师: 我们先用计数器拨一拨, 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的想法。学生尝试用计数器拨珠计算并在小组里交流, 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师: 你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了吗?生: 十位上是0,可以继续向前一位借1,即从百位上退1,这样十位上就相当于 是10,借给个位1还剩9,这样个位上相当于是14-8=6;十位上相当于10-1-0=9;百位上是2-l-l=0o师: 结合我们以前学过的笔算方法, 你用竖式计算试一试, 然后在小组里跟同学交流一下。学生尝试计算并

178、交流算法, 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学生交流竖式计算:2 0 4-1 0 89 6师: 把解答过程写完整, 注意竖式上的连续退位哟!学生完整地解答。教师巡视, 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设计意图: 在学生借助用计数器拨珠计算的基础上, 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用竖式计算, 既可以促使学生掌握笔算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总结提升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 课末总结所学知识点, 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 回顾知识点的同时, 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板 书 设 计笔算两、三位数的减法( 连续退位)204To8=96(幅)2 0 4

179、-1 0 89 6答: 一年级同学画了 96幅儿童画。课 堂 作 业 新 设 计A类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9 1 4 - 8 6 7= 6 0 2 - 1 8 9 = 9 0 0 - 6 78 =( 考查知识点: 笔算两、 三位数的减法( 连续退位) ; 能力要求: 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的减法( 连续退位) )B类妈妈要买一件4 78元的衣服, 付给售货员5 0 0元, 应该找回多少元?( 考查知识点: 笔算两、三位数的减法( 连续退位) ; 能力要求: 能运用两、三位数的减法( 连续退位)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 :4 7 4 1 3 2 2 2B类 :5 0 0 -

180、 4 78 = 2 2 (元)教材习题第78页 “ 想想做做”1 . 2 2 3 2 1 92 . 略3 . 3 5 8 3 1 84 . 2 0 0 - 73 = 1 2 7(人)竖式略3 1 0 3 0 6 2 2 3 2 1 9 3 1 0 3 0 68 4 1 0 5 竖式和验算略5 .不够课 时教 学 内 容练习八。( 教材第79、第 80页) 教 学 目 标 1 . 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笔算两、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2 . 在练习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养成认真检查和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3 . 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激

181、发学习数学的兴趣。重 点 难 点重点: 熟练掌握笔算两、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难点: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养成认真检查和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问题情境师: 你学会了笔算两、三位数的减法了吗? 笔算减法时要注意什么呢?学生可能会说: 把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减起。 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 要从前一位退1师: 今天这节课, 我们就一起来进行这方面的练习, 希望你们在原来的基础上能有所提高, 进一步熟练掌握笔算减法的计算方法, 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 温故而知新”, 首先引导学生总结相关的知识点, 既帮助学生整理所学的知识, 又为顺利进行练习做好了准备】自主探究师:

182、 我们先一起来看看新桥小学的同学们遇到了什么问题? ( 课件出示: 教材第80页 第10题)师: 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生: 我知道了新桥小学504名学生分三批去参观科技馆, 第一批有145人, 第二 批 有169人。要求第三批去了多少人?师: 该怎么解答呢? 好好分析题意, 尝试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尝试解决问题, 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师: 把你的想法跟大家说一说吧。学生可能会说: 我们可以从总人数504人里面去掉第一批的人数145人, 再去掉第二批的人 数169人, 就能算出第三批的人数, 算式是504-145-169=190(人) 。计算的时候可以用我们学过的

183、减法竖式计算。我们还可以先计算出前两批一共去了多少人,145+169=314(人) 。总人数是504人, 去掉前两批的人数, 剩下的就是第三批的人数,504-314=190(人) , 同样用竖式计算并验算是否正确。学生只要思路正确、 叙述合理, 教师就要给予肯定,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设计意图: 通过这样一节课, 提醒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并且计算后要验算, 要认真, 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提倡学生解决方法的多样化】总结提升师: 在今天的学习中, 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 课末总结所学知识点, 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 回顾知识点的同时, 让

184、学生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 板 书 设 计 练 习把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 要从前一位退1课 堂 作 业 新 设 计A类啄木鸟捉害虫。( 苹果树上有许多害虫, 请同学们来当啄木鸟为苹果树捉害? 千米昆明 ,尸节. 一大理 明江1. 。 千米 348千米 517千米( 考查知识点: 笔算两、 三位数的减法; 能力要求: 能运用两、三位数的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参考答案课堂作业新设计A 类:1 4 7 7 ; 0 I 6 4 2 8 _5 1 - 2 7 51 1 9 7 2 9 1 8 9B 类:1 . 5 1 7 - 3 4 8 = 1 6 9 ( 千米)2 . 2

185、0 6 T 2 8 = 7 8 ( 辆)7 8 + 4 7 = 1 2 5 ( 辆)教材习题9 . 广州塔比中央广播电视塔高多少米? 6 0 0 - 4 0 5 = 1 9 5 ( 米) ( 答案不唯一)第 7 9 页 “ 练习八”1 .3 5 43 2 43 0 42 .2 3 02 7 512 2 72 7 78 1 12 0 72 9 58 9 13 .3 8 72 5 66 6 1 1 5竖式和验算略4 .5 0 4 - 4 6 6 = 3 8 ( 元)1 7 2 T 5 8 = 1 4 ( 元)9 0 0 - 8 3 5 = 6 5 ( 元)5 .2 0 5 - 6 7 = 1 3

186、8 ( 份)1 3 8 - 3 9 = 9 9 ( 份)6 .6 0 03 52 8 9 06 36 07 .2 9 53 8 94 2 1 9 52 0 48 .2 7 71 6 54 3 5 2 8 71 0 . 5 0 4 - 1 4 5 - 1 6 9 = 1 9 0 ( 人)思考题: 小芳看的页数最多, 小华看的页数最少。相差: 4 3 - 2 6 = 1 7 ( 页)复 习飞课 时教 学 内 容复习。( 教材第883页) 教 学 目 标 1 .巩固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2 .掌握验算的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3 .能运用三

187、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重 点 难 点重点: 巩固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难点: 能运用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教 具 学 具课件。教 学 过 程 师: 同学们, 本单元的学习就要结束了, 通过学习两、三位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你们有什么收获?学生可能会说: 我知道了不管计算两、三位数加法还是两、三位数减法, 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算起。 我知道了两、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和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一样, 都是满 十 进1。 我知道了两、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和两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一样, 都是不够减时, 向前一位借1。师: 同学们说得很好

188、! 真正计算的时候会怎样呢? 我们来接受检查吧!【 设计意图:“ 温故而知新”, 引导学生总结相关的知识点, 既帮助学生整理所学的知识, 又为顺利进行练习做好了准备】自主探究师: 先来看看我们身边的数学问题吧! 告诉大家你知道了什么? ( 课件出示: 教材 第8 2页 第6题)学生可能会说: 我知道了张丽家到刘阳家有285米, 到学校有458米。结合看图, 我发现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计算出刘阳家到学校的距离。因 为 “ 到学校有458米”是指张丽家到学校的距离, 从中去掉张丽家到刘阳家的距离就是刘阳家到学校的距离。 我知道了李乙家到学校的距离有360米。 我从图中知道他们三家和学校都在同一条直线

189、上, 只不过张丽家和刘阳家在学校的同一侧, 李乙家在学校的另一侧。师: 同学们观察得都很仔细, 还能结合图画进行分析, 这样知道的信息就更多了。 可见画图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 这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今后我们也可以尝试应用。 现在请大家尝试自己算一算, 李乙家到刘阳家有多少米? 到张丽家呢?学生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组织学生交流想法和算法: 从图中容易看出来, 李乙家到刘阳家的距离就是李乙家到学校的距离与刘阳 家 到 学 校 距 离 的 和 , 所 以 我 们 要 先 计 算 出 刘 阳 家 到 学 校 的 距 离 是458-285=173

190、( 米) , 再计算李乙家到刘阳家的距离是173+360=533( 米) 。 从图中容易看出来, 李乙家到张丽家的距离就是李乙家到学校的距离与张丽家到学校距离的和, 所以用加法计算是458+360=818(米) 。只要学生分析得合理, 解法正确, 教师就要给予肯定,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 设计意图: 结合具体情境,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总结提升师: 对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 设计意图: 课末总结所学知识点, 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 回顾知识点的同时, 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板 书 设 计课

191、堂 作 业 新 设 计( 考查知识点: 两、 三位数的加减法; 能力要求: 能运用两、三位数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B类一种电视机原价是1000元,现价是798元, 现在的价格比原来便宜多少元?( 考查知识点: 两、 三位数的加减法; 能力要求: 能运用两、三位数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参考答案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 :987-398=589(米)B类 :1000-798=202(元)教材习题第8 1页 “ 复习”1 . 5 93 51 1 0 026 0 6 0 01 5 08 57 0 02 . 6 1 92 2 85 3 16 2 2 1 7 85 0 41 0 2 21 5 89比

192、一比略3 . 7 7 41 3 0 08 21 4 1竖式和验算略4 . 7 5 11 4 41 3 905 1 75 . ( 1 ) 2 5 4 - 6 9= 1 8 5 (本)( 2 ) 1 8 5 + 2 5 4 = 4 3 9(本)6 . 4 5 8 - 2 8 5 + 3 6 0 = 5 3 3 (米)3 6 0 + 4 5 8 = 8 1 8 (米)7 . 3 8 84 1 692 51 5 28 93 8 72 3 63 2 75 3 8发现略8 . 3 7 95 7 84 8 35 1 51 3 86 1 29. 7 8 + 2 7 9= 3 5 75 0 9- 2 2 6 =

193、 2 8 34 1 1 - 1 0 3 = 3 0 81 0 . 略1 1 . 6 1 0 - 5 1 - 4 98 = 6 1 (个)1 2 . 2 5 8 - 95 + 1 7 4 = 3 3 7 (人) 2 5 8 + 1 7 4 = 4 3 2 (人)1 3 . 一、三、六年级:2 8 9+ 3 5 1 + 3 5 5 = 995 (人)二、四、五年级:3 1 9+ 3 2 8 + 3 4 6 = 993 (人)思考题: 最大:6 98 - 1 2 9= 5 6 9 最小:3 0 5 - 2 92 = 1 3第七单元课题:认识角 第1课时 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1. 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

194、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 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2. 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3. 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 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教学难点:直观区分角的大小。教具准备:三角尺、纸工袋、闹钟、剪刀、纸五角星、纸三角形、两根硬纸条、图钉、一张长方形纸。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谈话:同学们,你认识三角形和五角星吗? ( 从准备的学具中找出来)你知道它们中的角在哪儿吗? ( 同桌交流)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新的图形一角。( 板

195、书:认识角)二、交流共享1、找出三角形中的角。下面我们一起来找找三角形的角,它有几个角?( 3个 )你能指出来吗?教师示范指角的方法。学生模仿指出3个角。2、从实物中找角。师生逐一出示准备好的纸工袋、 剪刀、 长方形纸, 用手比划这些实物中的角。出示五角星,现在你能找出所有的角吗? ( 同桌交流,集体交流)刚才我们都是沿着物体的边找到它们的角,下面这个物体你能找到其中的角吗?出示闹钟,指名说一说。( 指出:闹钟上的时针和分针之间也形成一个角。 )3、认识数学中的角。教师出示课件( 例题中的三个图) ,分别描出一个角,平移到实物下方。指出:这就是我们数学中的角。4、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1 )

196、指出:直直的这两条线叫做角的边,这个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 板书:顶点、边) 。提问: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2 )指名学生到黑板标出各角的顶点和边。( 3 )练习:判断是不是角( 想想做做第1题 ) 。提问:是角的图形在图形中标出角的顶点和边在哪里,不是角的说出为什么?5、教 学 “ 试一试” 。( 1 )教师出示两根硬纸条和图钉,示范做一个活动角。然后要求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材料,按照教师的方法做一个活动角。( 2 )提问:你能把这个角变大一些吗?学生尝试将角变大。想象一下:角的两条边就像人的两条腿,要就是顶点,要使角变大就把两条腿怎样( 叉开)?提问:把这个角变小一些怎么办?引导学生说:

197、合拢。( 3 )现在把这个活动角贴着黑板沿着纸条描出一个角。你能像老师这样描出两个大小不同的角吗?学生在作业本上描出两个大小不同的角。( 4 )要求学生找出比较大的角,在图上标出顶点和边。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你知道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学生齐答: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三、反馈检测1、完 成 “ 想想做做”第2题。提问:下面的图形各有几个角?重点观察第一个图形,指名说出有几个角。学生可能会认为有3个角,也有的会认为是1个角,分别让他们说说自己的理由。根据学生的回答,再次点出: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边是直直的。( 板书:边是直直的)其余三个图形, 逐个指名说一说, 产生分歧时, 让学生各自说说

198、自己的理由。2、完 成 “ 想想做做”第3题。课件出示三个不同的钟面,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用红色线条表示。提问: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同桌交流,指名回答,并说说是怎样想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出:角的大小与它叉开的大小有关。3、完 成 “ 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两幅大小不同的三角尺, 将形状相同的三角尺放在一起比一比, 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说出:这两个角一样大。4、完 成 “ 想想做做”第5题。每人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分小组活动。每人折出一个角,小组内比一比,谁折出的角最大,谁折出的角最小?四、反思总结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归纳:认识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其中要

199、特别注意的是:边一定是直直的。第七单元课题:认识直角 第1课时 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1 . 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 锐角和钝角,能借助三角尺等工具上的直角判断出上述的几种角。2 . 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 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直角。教学难点:认识锐角和钝角。教具准备:三角尺、纸工袋、正方形纸、不规则纸。教学过程:一、先学探究1、出示题目:判断下面各图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说说为什么。学生判断时要求:认为不是角的举右手。再分别说明角的各部分名称。2 、拿出三角尺,让学生找出三角尺上的角,提问:你能找出其中最大的角吗?学生指出

200、来,同桌之间将两个角放在一起比一比。二、交流共享1 、认识直角。( 1 )提问:刚才你们两人找到的角,谁的大?学生得出:一样大。指出:三角尺中最大的角是直角。( 板书:直角)( 2 )每人拿出另一把三角尺,现在找出这个三角尺上最大的角,它也是直角。( 3 )用手指描出这个直角,让学生感觉一下:直角的两条边的位置关系是什么样的?( 4 )拿出纸工袋和正方形纸,提问:你能找到直角吗?有几个?小组交流所找出的直角。全班交流:纸工袋和正方形纸有4 个直角。( 5 )教师利用纸工袋在黑板上画出直角,学生模仿在作业本上画出直角。指出:为了表示一个角是直角,用 直 角 符 号 ”标出来。师生在直角上标出直角

201、符号。( 6 ) 提问: 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和你画出的直角比一比, 它们的大小相等吗?( 学生操作,交流结果。 )指出:所有的直角都相等。( 7 )完 成 “ 想想做做”第 4 题。照样子把直角标出来。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媒体出示标出的直角符号。2 、认识锐角和钝角。教学例3 .( 1 )观察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的变化关系。出示例3三个不同时刻的钟面,你能找出哪个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直角吗?集体回答。( 2 )下面老师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和第2个钟面上的角比一比,看看这个角比直角大,还是比直角小。指出:这个角是锐角。( 板书:锐角)( 3 )学生尝试着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和第3个角进行比较。提问:这

202、个角与直角比怎样?学生回答:第 3个角比直角大。指出:这个角是钝角。( 板书:钝角 )( 4 )指导学生认识“ 锐” “ 钝 ”及写法。( 5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三个角,指名到黑板上借助三角尺判断它们各是什么角?集体判断其答案正误,并纠正错误的答案。( 6 )完 成 “ 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打开教材,拿出三角尺完成第3题,在每个角的旁边写出各是什么角,在直角上标出直角符号。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掌握正确的比较方法。小结:刚才和大家认识了直角、锐角和钝角,有的时候看不出是什么角时,可以借助三角尺来判断。如果没有三角尺, 你会判断吗?可以用长方形或正方形纸来帮助判断,因为它们的四个角都

203、是直角。三、反馈检测1、完 成 “ 想想做做”第1题。师生各拿出一张不规则的纸,先折出一条线,然后沿着这条线再对折一次,折出一个角。提问:你有办法知道折出的角是不是直角吗?学生交流。借助身边现有的直角的工具比一比。提问:折出的这个角是什么角?指名回答:是直角。2、完 成 “ 想想做做”第2题。读题,提问:整时的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说出:整时的分针都指着12.提问:在钟面上确定了分针的位置,时针指着几,它们形成的角是直角?学生操作、尝试画,得出:3时 和9时整,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直角。四、反思总结提问: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归纳:1、认识了直角、锐角和钝角。2、

204、可以用三角尺或有直角的图形等工具帮助判断。3、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五、课堂作业 补第七单元 课题:练习九 第1课时 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1 . 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角的认识, 利用所认识的平面图形找出其中存在的角之间的联系。增强学生对综合图形的理解能力和观察能力。2 . 通过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能够判断各是什么角。教学难点:掌握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中的角的特征。教具准备:一副三角板,平行四边形纸。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1 、提问: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角的知识,你学到了哪些知识?2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这些知识。( 板书:练习九)3 、下面

205、我们来看看这几个角。八 ( 1 )让学生指出角的顶点和边。( 2 )提问: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 3 )哪些是直角?并标上直角符号。二、基本练习1 、完成“ 练习九”第 1 题。出示图,提问:每个图形各有几个角?它们各是什么角?指出:队旗上非常大的角,叫优角。2 、完成“ 练习九”第 3 题。出示图,让学生说说各是什么图形,各有几个角。指出:从这几个图形中可以得出几边形就有几个角。3、完 成 “ 练习九”第4题。出示图中的角,提问: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哪两个角相等?它们各是什么角?4、完 成 “ 练习九”第5题。研究平行四边形的角的特征。先让学生找找图中各有几个锐角和几个钝角?小组讨论

206、,两个锐角的大小关系。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纸,提问:要想知道这两个角的大小,就要把这两个角进行比较,怎么比?集体操作,比一比,两个锐角的大小。提问:它们的大小怎样?用同样的方法比一比两个钝角的大小。指名说说结果怎样。小结: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锐角相等,两个钝角也相等。三、综合练习1、完 成 “ 练习九”第6题。研究三角形的3个角的特征。读题。指名说说各是什么角。提问:每个三角形中有几个锐角?教师小结:每个三角形中最少有2个锐角。2、完 成 “ 练习九”第7题。( 1 )出示左图的上半,说一说,这是什么图形,图中有几个直角?标出直角符号。出示左图的下半,提问:它是什么图形? 有几个直角?标出

207、直角符号。现在把这两个图形合并成左图,大家数数有几个直角。( 2 )出示右图的一半,数数图中有几个直角?出示右图,提问:现在你能数出图中的直角吗?讨论:图中有几个直角?教师肯定答案: 有4个直角。 指出: 同一个顶点的两个角可以组成一个大角。这里的大角是直角。集体在教材上标出直角符号。3、完成“ 练习九”思考题。出示图形,你能找出其中的角吗?小组讨论,你是怎样数的?交流数的过程。指出:先数出相对独立的每一个,有3个;它们有同一个顶点,每两个角可以合成一个大角, 有2个;这3个独立的角还可以组成一个更大的角。因此一共有6个角。提问:直角有几个呢?拿出三角尺来找一找。指名回答。四、反思总结提问:这

208、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新的收获和体会?五、课堂作业 补第八单元课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第1课时 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1 . 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简单统计过程,认识分类整理的用处,并能按照不同的标准来整理数据,能根据整理的结果提出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2 . 到生活中去调查收集的数据, 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的意识,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教学重点:根据一种标准分类整理。教学难点:掌握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提问:同学们,在课外活动中,你最喜欢参加什么活动?学生交流。我们经常组织的活动有跳绳、踢琏子、

209、投篮。同学们最喜欢哪一项活动?你有办法帮老师快速地了解到结果吗?学生如果能举手回答,就听听他们的方法;如果没人举手,就告诉学生: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一定能帮老师想到一种快速了解结果的方法。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参观校园的一角。二、交流共享1、出示情境图。提问:图中有哪些人?他们分别在干什么?生1 :图中有老师和学生。生2 :他们有的做游戏,有的看书,有的下棋。师:他们的课余生活真是丰富多彩,而且还非常有意义,我们大家在课后也可以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提问:你想知道些什么?如果学生未能想到,教师可以先示范:我想知道老师比学生多多少人?然后学生思考交流。指出:要弄清这些问题,我们要先知道他们的人数。怎样才

210、能知道图中的人数呢?引导:可以先把图中的人分类整理。2、提问:你打算怎样分类?指名说:( 1 )可以按老师和学生分成两类;( 2 )可以按参加的活动分成三类;( 3 )可以按性别分成两类;提问:你想怎样表示人数呢?学生回答:可 以 画 “ 表示;可 以 用 “。”表示;有一个人就画一个人下面小组合作,选择一种标准分一分,并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分类的结果。展开活动。3、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分析结果。( 1 )选择学生分类的结果,提问:从这里你能看出是按什么分类的吗?生答:能 ( 不能) 。师:首先要把分成的几类一一写 出 来 ( 如果未写,指导学生将分类的情况写清楚。 ) 。提问: 现在, 你能清楚地

211、知道各有多少人吗?学生根据出示的结果逐一回答。( 2 )出示其他的分类结果,指名说说从中知道些什么?( 3 )将几种分类的结果放在一起,小组交流:你还知道些什么?生1 :老师和学生一共有1 5人;生2 :老师比学生少9人;生3 :做游戏的人最多,下棋的人最少;生4 :看书、下棋和做游戏的一共有1 5人。( 4 )师:这些不同的分类标准,会有不同的结果,你能掌握吗?提问:你认为分类整理时最关键的是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最关键的是确定分类标准。( 板书:分类标准)4、回顾刚才的整理过程,你有哪些体会?学生交流:( 1 )分类可以更清楚地知道图中有哪些人,各有多少;( 2)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是不同

212、的。小结:通过分类整理,可以获得多方面的信息,用自己的方法将结果表示出来,这就经历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 板书课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三、反馈检测1、谈话:我们学校准备成立兴趣小组,有航模、唱歌、美术、舞蹈,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你想参加哪一个?下面分小组活动,用你喜欢的方法把人数记下来。实物展示:说说你是怎么进行统计的?从你整理的结果看,你知道些什么? ( 学生交流)2、完 成 “ 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图,提问:可以怎样分类?生答:按颜色和形状分。出示图下的表格,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整理结果。3、谈话: 老师在课前收到了大家带来的一些照片,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 先逐一出示然后出示全部)

213、 。这些照片,可以怎样分类整理?引导学生从照片上人数的多少分成两类:个人照和合照; 从照片的横拍和竖拍分成两类; 从照片上男生和女生分成两类。 4、谈话:最后,老师想把我们班的同学分一分。先请组长汇报一下你们组的人数,你是怎么知道人数的?引导学生说出:是数出来的,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提问:你能按不同的标准分一分吗?小组内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集体交流其中一个小组的分法。四、反思总结提问: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归纳:在实际生活中,有的时候需要分类整理,才能回答有关的问题。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结果是不同的。第八单元课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第2课 时 总 第 课

214、时教学目标:1 . 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 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2 . 培养学生分析数据与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调查和记录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掌 握 画 “ 正”字的方法。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提问:同学们,你今年几岁?学生交流:有 的8岁,有 的9岁。老师想知道我们班同学中哪个年龄的人数比较多, 怎么办呢?是不是可以把大家按照年龄分一分呢?是的,要知道大家的年龄情况,单凭眼睛是看不出来的,需要一个一个地问清楚,并把这些数据记录下

215、来,才能知道结果。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交流共享1、分组活动:调查一下你们小组中8岁和9岁的人数各有几个?交流结果,并说说你们是怎样记录的。在大家的调查和记录过程中,我们获得了一些数据,下面我们来整理一下,( 出示各小组记录的结果)把这些数据合起来,就得到了老师想要的结果。2、师:老师还想了解我们同学有无蛀牙情况。( 出示图片)蛀牙是什么样的呢?老师给大家看一些图片。下面请同桌之间互相看看,帮助你的同桌看一看、找一找,有没有蛀牙?有几颗?现在把你看到的情况告诉给同桌,各人要记住自己的蛀牙情况。老师想知道平时你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牙齿的?学生交流。 指出: 要想保护好我们的牙齿,

216、首先应该做到坚持每天刷牙。3、分组活动:小组内调查并做好记录。4、提问:你们小组是怎样调查和记录的。实物投影,出示记录的结果,指名说出是怎样记录的?将几种不同的记录放在一起比较一下: 你喜欢哪种记录方法?它好在哪里?5、整理填表。出示表格,让学生根据要求准确地数出人数并填在表里。集体交流结果,提问:( 1 )小组同学中,是有蛀牙的人多,还是没有蛀牙的人多?( 2 )在有蛀牙的同学中,有几颗蛀牙的人最多?指名说一说,小结一下班级学生的蛀牙情况,作出恰当的指导。追问:你还能想到什么?交流。6、提问:回顾统计活动过程,你有什么收获?集体交流,生1 :通过统计,能清楚地了解了小组同学的蛀牙情况。生2

217、:画 “ 正”字记录人数很方便,在生活中也可以用。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结果清楚;画 “ 正”字,方便、常用。小结: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有很多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以后还会学习。三、反馈检测1、完 成 “ 想想做做”第1题。( 1 )出示班级课程表( 2 )出示需要整理的科目,告诉学生:一个方块表示1节 。( 3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各有几节?( 4 )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指名说一说。( 5 )小结指出:像这种用方块表示结果的图,叫做方块统计图,它能比较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2、完 成 “ 想想做做”第2题。( 1 )师: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游戏“ 石头、剪刀、布 ” 。( 先示

218、范告诉学生游戏的玩法,然后告诉学生“ 平”是什么意思。 )( 2 )提出要求:做2 0次,每完成一次在记录表上画“ 正”字表示。同桌开始做游戏。( 3 )独立整理记录的结果,填写下表。,施输平( )次( )次( )次( 4 )同桌交流,说说输赢情况。比较同桌的表格,说说还想知道些什么,指出:同桌两人的输赢的次数正好相反,否则说明记录结果有误。3、完 成 “ 想想做做”第3题。( 1 )出示水果图,师:欢迎进入丰收园,这个季度丰收园里的水果有香蕉、苹果、菠萝、西瓜,要把最新鲜的水果摘下来送给你们,可还不知道你们喜欢吃什么呢。( 2 )师:分组活动,了解并记录每个同学最喜欢吃的一种水果。( )人(

219、 )人( )人( )人( 3 )交流结果,根据大家统计的结果,就知道哪些水果可以多摘哪些可以少摘了,这样大家就都能吃到自己喜欢吃的水果了!四、反思总结提问: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归纳:学到了画“ 正”字的记录方法,它比较方便、常用;经过统计,结果清楚;还认识了方块统计图,它的特点是一目了然。第八单元课题:练习十 第1课时 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1 . 使学生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提出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对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意识。2 . 使学生在参与收集和整理的活动中, 体会与同伴合作交流的价值, 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从而培养学

220、生尊重事实的理性精神。教学重点:巩固分类整理和记录数据的方法记录数据。教学难点:实际调查并记录结果。教具准备:玻璃球、筷子。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提问:前面我们学习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这些知识。( 板书课题:练习十)二、基本练习1、完 成 “ 练习十”第 1题。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看动物运动会,你看吗?出示图,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些什么?小组讨论:可以按照什么分类?师: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表示它们的个数?可 以 打 “ J ”。也可以画“ 口” ,或者其他你想到的方法。现在独立整理数据,然后填表。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跳高跑步( 5 )只( 8 )只狗兔猴(

221、5 )只( 2 )只( 6 )只提问:哪种小动物只数最多,哪种最少?你是根据第几个表格来回答的?提问:跳高的比跑步的少几只?你是怎么知道的?追问: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指出:不同的分类标准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板书:不同的分类标准,结果不同)2、完 成 “ 练习十”第 2 题。师:( 出示场景某停车场)现在看完动物比赛,我们要回学校了,停车场里的车真多呀!你知道有多少辆吗?老师已经帮大家作了一个记录,看看它们各有多少辆?出示教材的记录表。提问:老师是用什么方法记录的?追问:一个正字表示几辆车?现在请大家独立思考,小汽车、面包车和大客车各有几辆?组织交流。指出:在实际生活中,通过统计可以更清楚地了

222、解情况,画 “ 正”字记录数据,很方便,也是常用的方法。( 板书:画 “ 正”字,方便、常用)三、综合练习1、完 成 “ 练习十”第 3 题。谈话:我们每天都在进行体育锻炼,但老师对大家的爱好还不太清楚,想请大家帮老师来作一个调查。我们活动主要有拍皮球、踢足球、跳绳和打乒乓球。每个同学先想一想你最喜欢的一项活动。展开活动。请小组长汇报整理好的数据。提问:如果在小组里组织一次体育活动,你认为哪项活动最受大家欢迎?出示其中一个小组的表格,全体分析。追问:你还能想到什么?2、完 成 “ 练习十” “ 动手做” 。拿出准备好的玻璃球和筷子。今天我们来玩一个夹玻璃球的游戏,你玩过吗?边示范边告诉学生怎样

223、玩。提问:你估计自己3 分钟能夹住几个玻璃球?现在我们分组进行,请小组长负责把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出示表格,组长写出各个成员的姓名。分组活动。全班交流结果, 提问: 你们小组里夹球个数最多的是谁?你的夹球成绩在小组里排第几?班上夹球个数最多的是谁?能夹多少个球?四、反思总结提问: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新的收获和体会?五、课堂作业 补第八单元课题:了解你的好朋友 第1课时 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1 . 使学生根据自己想了解的内容经历对好朋友的调查、整理的过程,能够知道调查的注意点, 在调查时注意这些方面,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自己的调查活动。2 . 通过对好朋友的进一步了解,增进相互之间的友

224、谊。教学重点:实际调查好朋友的几项内容。教学难点:如何分类整理记录结果。教具准备:常规教具。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提问:你有好朋友吗?有几个?同学间相互交流。指名说说:哪些同学是你的好朋友?提问:你知道他们的哪些情况,还想知道些什么? ( 学生互相交流。 )生:我知道好朋友的生日;生:我知道好朋友的年龄和身高;生:我还想知道好朋友最喜欢什么颜色。生:我还想知道好朋友会不会打乒乓球。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调查一下你的好朋友,了解你想知道的一些内容。( 板书课题:了解你的好朋友)二、交流共享1、( 出示教师上的表格)请把你好朋友的姓名写在这张表格中。学生完成此项内容的填写。选择一张所有好朋友都在本班的

225、表格作为下面教学的材料。2、提问:你想了解哪几项内容?指名说一说,根据学生的回答,将调查内容补充为四项。集体对这几名同学进行调查,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表格。提问: 在最喜欢的颜色这一项, 你能看出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到可能每个人的喜好都不同,所以结果就不同。3、谈话:下面我们准备让大家开始调查你的好朋友,你有没有什么困难?( 学生可能会提出“ 我的好朋友不在本班” ,教师要告诉学生可以利用课外时间调查。 )提问:开展调查时要注意些什么?学生交流,教师适当引导并补充:( 1 )向每个好朋友问的内容应该一样。( 2 )要及时准确地记录调查结果。( 3 )如果好朋友不在自己班,可以用课外时间调查。( 相

226、机板书:调查内容要一样,记录要及时准确,特殊情况课外调查)展开活动,调查本班的好朋友。交流你已经了解到的好朋友的情况。三、分类整理1、指出:你刚才调查的四项就是四种标准。提问:你能选择不同的标准,把你记录的结果分类整理吗?学生肯定:能。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出来。2、 ( 出示教材上的表格)选择一张调查表进行分类整理。小组讨论:可以按照什么标准分类?指名说一说,教师填好分类标准。学生独立完成记录的分类整理。3、提问:通过分类整理,你知道些什么?全班交流。四、反思总结1、提问:你一共调查了多少人?学生交流。通过调查, 你对自己的好朋友有哪些新的了解?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他们

227、的爱好广泛,我们都喜欢,我也要学会2、学习了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刚才大家都对自己的好朋友有了一些新的了解, 课后还可以去了解你们小组里的同学,选择一些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作为调查内容。那么,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引导学生根据板书简要回答。期末复习课题:复习万以内数的读写和有余数的除法第1课 时 总 第 课 时教学目标:1 . 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百位和千位,理解三位数的意义,会熟练读、写万以内的数,能正确比较数的大小。2 .理解余数的意义, 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教学重点:正确读写万以内的数,理解其意义。教学难点:有余数的除法。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228、:一、知识系统整理师:同学们, 这学期即将结束了。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师:看黑板,回顾每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体会?逐一交流下列问题:L你最感兴趣的内容是什么?2. 你学得最好的内容是什么?3. 你觉得有困难的内容是什么?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先复习万以内的数的读写和有余数的除法。( 板书课题)二、查漏补缺训练1 .完 成 “ 期末复习”第1题。出示题目, 提问: 你能找出五对好朋友吗?动脑筋将每对好朋友用线连起来,完成在教材上。你能说说你是怎样找出一对好朋友的吗?2 .完 成 “ 期末复习”第2题。出示题目,让学生按要求写出电视机、电冰箱的价格,并按从高到

229、低的顺序排一排。说一说1台空调和一台洗衣机大约多少元?各 买1台大约需要多少元?3 .完 成 “ 期末复习”第3题。师: 接下来我们玩个游戏, 这个游戏由小组合作完成。 老师给你们四张卡片,每张卡片上有一个数字。( 出 示“ 0、2、5、8 ” )请你从中找出三个数字组成三位数,看哪个小组组成的三位数最多。写在纸上。全班交流,教师板书。你在组成数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在组成的这些数中最大的数是几?最小的数是几?你有没有好办法,可以不列举出所有的数直接写出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4 .复习有余数的除法谁来说说怎样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在计算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三、综合运用提升1 .完 成 “ 期末复

230、习”第4题。出示题目,学生填在教材上。集体交流。结合图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2 .完 成 “ 期末复习”第5题。比一比,谁算得又快又对。指名板演,集体订正。3 . 完成“ 期末复习”第 6 题。出示题目,知道了哪些条件,该怎样解答?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在教材上,后集体交流。四、反思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和体会?五、课堂作业 补期末复习课题:复习两、三位数的加减法、毫米和分米第 2课 时 总 第 课 时教学目标:1 . 进一步巩固三位数加减法笔算方法, 掌握计算要领, 并会估计得数大约是几百,会对加减计算进行验算。2 . 进一步认识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与米、厘米的关

231、系,会用长度单位测量并表述物体的长度,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三位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教学难点:加法中的连续进位和减法中的连续退位。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知识系统整理完 成 “ 期末复习”第 7 题。出示口算题,学生口算,并说说自己的方法。刚才我们做的都是一些怎样的计算题? ( 板书课题)二、查漏补缺训练1 . 完成“ 期末复习”第 8 题。学生独立计算,计算中对比上下两题,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计算,核对总结。提问:计算时要注意什么?2 .完 成 “ 期末复习”第9题。提问:做完题目我们应该怎么办? ( 验算)这样计算正确率就能够提高了。怎

232、样验算呢?学生独立计算。3 .完 成 “ 期末复习”第10题。出示题目,提问:教材图画了些什么?提问:从学校到少年宫有几条路线?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提问:估计一下,走哪一条路线近?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提问:算一算各要多少米?三、综合运用提升1 .完 成 “ 期末复习”第11题 。出示题目。学生自主提问解答,交流解答。2 .完 成 “ 期末复习”第12题。复习单位换算,做在教材上,同桌先交流,再集体核对。3 .完 成 “ 期末复习”第13题。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填在教材中,做完后同桌交流,再集体核对。四、反思总结提问: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和体会?期末复习课题:复习角和认识方向第3课

233、 时 总 第 课 时教学目标:1. 通过复习,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确定位置和认识角等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的初步空间观念。2. 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能根据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他七个方向。教学难点:能运用方位词描述物体的所在方向。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知识系统整理1 .我们前面学习了角,角是怎样的?它是由什么组成的?2 .提问:角分几类?怎样的角是直角?请你用两个手指搭出直角,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你有什么办法?怎样的角叫锐角?怎样的角叫钝角?二、查漏补缺训练1 .出 示 “ 期末复习”第1 4题( 1 )的图形,

234、提问:左图中有几个角?是直角的在教材上画上标记。其他的角是什么角?2 .出 示 “ 期末复习”第1 4题( 2 )的图形,提问:你能用三角尺在右图中找 出3个直角吗?找到后同桌互相交流。3 .接下来我们复习“ 认识方向提问:我们学过了哪几个方向?在地图上,我们是怎样确定方向的? (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4 .出示 期 末 复 习 第1 5题 ,提问:图上画了些什么?提问:三个小朋友的家分别在学校的哪个方向?你能说说他们上学的路线吗?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讨论,集体交流。5 .完 成 “ 期末复习”第1 6题。小组选择几件物品, 先估计高度, 再测量高度, 注意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单位。三、综

235、合运用提升1 .完 成 “ 期末复习”第1 7题。出示题目,学生读题。提问:图中告诉我们什么?让我们求什么?我们可以先求什么? ( 已做了多少朵花)再求什么?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2 .完 成 “ 期末复习”第1 8题。学生读题,并独立解答。交流订正,还能提出什么问题?3 .完 成 “ 期末复习”第1 9题。让学生小组内了解每个同学家有几口人,把记录的结果分类整理,并填表。提问:你们小组里几口人的家庭个数最多?4 .完 成 “ 期末复习”思考题。教师带学生分析题目:十几个球,是3的倍数,可能是?( 1 2个、1 5个、1 8个 )取4个球余2个,说明这个数除以4余2 , 口袋里原来有多少个球?四、反思总结提问: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和体会?五、课堂作业 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