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简介柏拉图柏拉图•一一 生平生平•二二 与苏格拉与苏格拉底底•三三 著作著作•四四 主要思想主要思想•五五 柏拉图与柏拉图与 《《理想国理想国》》•六六 地位及影响地位及影响生平•Plato,,约前427年-前347年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名字由来 据传,柏拉图原名阿里斯托勒斯,因自幼身体强壮,胸宽肩阔,体育老师就替他取 “柏拉图”一名(也有说是因为其额头宽阔)柏拉图”希腊语意为“宽阔”后来,柏拉图的名字被延用下来,流行至今 公元前387年回到雅典,并在雅典城外西北郊的圣城阿卡德米创立了自己的学校——阿卡德米学园(Academy),学院成为西方文明最早的有完整组织的高等学府之一,后世的高等学术机构也因此而得名,也是中世纪时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大学的前身 此后执教40年,直至逝世他一生著述颇丰,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The Republic)和《法律篇》中柏拉图出身于雅典贵族,青年时师从苏格拉底苏氏死后,他游历四方,曾到埃及、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南部从事政治活动,企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
雅典学院与苏格拉底与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是柏拉图撰写的对话录中的主要角色至于对话录中有多少是苏格拉底的原意、而又有多少是柏拉图自己的意见,目前依然存在极大争议由于苏格拉底自己从没有写下任何著作,这个研究的问题也经常被称为“苏格拉底问题”另一个问题在于柏拉图究竟将苏格拉底虚构到了何种地步,阿里斯托芬也写下许多挖苦嘲讽苏格拉底的作品,两人对苏格拉底的记载往往有极大差异不可否认的是苏格拉底引导柏拉图走向哲学,并对其有巨大影响主要著作 柏拉图才思敏捷,研究广泛,著述颇丰以他的名义流传下来的著作有40多篇,另有13封书信柏拉图的主要哲学思想都是通过对话的形式记载下来的在柏拉图的对话中,有很多是以苏格拉底之名进行的谈话,因此人们很难区分哪些是苏格拉底的思想,哪些是柏拉图的思想柏拉图著作颇丰,主要有:I《伊壁鸠鲁篇》《申辩篇》 《克力同篇》 《斐多篇》 II《克堤拉斯篇》《泰阿泰德篇》《智士篇》 《政治家篇》 III《巴曼尼德斯篇》《菲力帕斯篇》 《会饮篇》《斐德罗篇》 IV《阿奇拜得篇之一》《阿奇拜得篇之二》 《高尔吉亚篇》 《智者篇》《斐利布斯篇》《法律篇》《苏格拉底的申辩》《理想国》《苏格拉底之死》柏拉图伪作也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以下著作被认为是后世伪托的作品: 《米诺斯》(Minos)《欧律克西亚斯》(Eryxias)《泰戈斯》(Theages)《克里托芬》(Cleitophon)《爱人》(Lovers)主要著作•柏拉图的著作大多是用对话体裁写成的,人物性格鲜明,场景生动有趣,语言优美华丽,论证严密细致,内容丰富深刻,达到了哲学与文学、逻辑与修辞的高度统一,不仅在哲学上而且在文学上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目前使用广泛的是《柏拉图全集》(四卷本),人民出版社出版,王晓朝译 主主要要思思想想•形而上学•知识论•宇宙观•教育思想•理念论•社会政治思想形而上学 柏拉图手指向天,象征他认为美德来自于智慧的“形式”世界而亚里士多德则手指下地,象征他认为知识是透过经验观察所获得的概念 •柏拉图主义经常被分类为一种形而上学的二元论,有时候也被称为柏拉图现实主义依据这种解释,柏拉图的形而上学将世界切割为两个不同的区块:“形式的”智慧世界、以及我们所感觉到的世界我们所感觉到的世界是从有智慧的形式或理想里所复制的,但这些复制版本并不完美那些真正的形式是完美的而且无法改变的,而且只有使用智力加以理解才能实现之,这也表示了人的智力并不包含知觉能力或想像力 •柏拉图在《美诺篇》里所阐述的知识和学习的本质也相当具有影响力,他探索了美德究竟能否被教导、以及美德究竟为何,并且解释了以回忆和学习来发现已经存在的知识,同时他也探讨了应如何解释那些没有清楚证据但却是正确的观点(Right opinion)柏拉图认为知识是与生俱来的,因此学习只是将原本埋藏在灵魂深层的理想发掘出来,这种发掘的过程也经常是由哲学家所引导。
柏拉图相信每个灵魂在出生时都带有“至善的形式”以及对所有事物的完美知识,因此当他们学习时只是将这些知识“回想起来”柏拉图认为,我们对那些变换的、流动的事物不可能有真正的认识,我们对它们只有意见或看法,我们唯一能够真正了解的,只有那些我们能够运用我们的理智来了解的“形式”或者“理念”因此柏拉图认为,知识是固定的和肯定的,不可能有错误的知识但是意见是有可能错误的•柏拉图主张知识本身便是有根据而真实的信念,这个理论也大为影响了后来知识论的发展在《泰阿泰德篇》中柏拉图主张单纯的信念应该与知识做出区隔,因为那还没有经过正当化的过程柏拉图清楚划分了可以确定的知识、以及无法确定的信念两者之间的分别,信念来自于不断变化的感觉世界所塑造的假相,知识则来自于永恒不变的形式世界•柏拉图企图使天文学成为数学的一个部门他认为:“天文学和几何学一样,可以靠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来研究,而不去管天上的星界柏拉图认为宇宙开头是没有区别的一片混沌这片混沌的开辟是一个超自然的神的活动的结果依照柏拉图的说法,宇宙由混沌变得秩序井然,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造物主为世界制定了一个理性方案;关于这个方案付诸实施的机械过程,则是一种想当然的自然事件。
•柏拉图的宇宙观基本上是一种数学的宇宙观他设想宇宙开头有两种直角三角形,一种是正方形的一半,另一种是等边三角形的一半从这些三角形就合理地产生出四种正多面体,这就组成四种元素的微粒火微粒是正四面体,气微粒是正八面体,水微粒是正二十面体,土微粒是立方体第五种正多面体是由正五边形形成的十二面体,这是组成天上物质的第五种元素,叫做以太整个宇宙是一个圆球,因为圆球是对称和完善的,球面上的任何一点都是一样宇宙也是活的,运动的,有一个灵魂充溢全部空间宇宙的运动是一种环行运动,因为圆周运动是最完善的,不需要手或脚来推动四大元素中每一种元素在宇宙内的数量是这样的:火对气的比例等于气对水的比例和水对土的比例万物都可以用一个数目来定名,这个数目就是表现它们所含元素的比例 •柏拉图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完整的学前教育思想并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的人柏拉图中年开始从事教育研究活动他从理念先于物质而存在的哲学思想出发,在其教育体系中强调理性的锻炼强调理性的锻炼他要求3~6岁的儿童都要受到保姆的监护,会集在村庄的神庙里,进行游戏、听故事和童话柏拉图认为这些都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7岁以后,儿童就要开始学习军人所需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包括读、写、算、骑马、投枪、射箭等等。
从20~30岁,那些对抽象思维表现特殊兴趣的学生就要继续深造,学习算术、几何、天文学与和声学等学科,以锻炼他的思考能力,使他开始探索宇宙的奥妙柏拉图指出了每门学科对于发展抽象思维的意义他主张未来的统治者在30岁以后,要进一步学习辩证法,以洞察理念世界经过5年后,他就可以成为统治国家的哲学王了•在他的奴隶主教育学体系中,体育占有重要的地位柏拉图对妇女体育对妇女体育也很重视也很重视他认为:“做女孩的应该练习各种跳舞和角力;结婚以后,便要参加战斗演习、行营布阵和使用武器……因为一旦当所有的军队出动去打敌人的时候,她们就能保卫儿童和城市”(《柏拉图论教育》)在柏拉图的论述中,几乎涉及到当时体育的各个方面他认为,体育应包括教育手段和健康术他对当时雅典出现的竞技主义和竞技职业化倾向曾给予猛烈的抨击,同时也批评市民轻视体育的思想和态度他主张心身和谐发展,强调“用体育锻炼身体,用音乐陶冶心灵”柏拉图丰富的体育思想对后世体育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理念论•柏拉图的理念论指出了我们所感觉到的现实世界只不过是反射出了更高层次的世界的阴影柏拉图主张在这个更高层次的世界里存在着最理想的理,这种形式实现了真正的光明而不仅是阴影。
我们所品尝到的食物的甜美只不过是“甜美”的理所反射的阴影,而我们所见到的光辉四射的太阳也只不过是“光明”本身形式反射的残影•“理”应该被视为一种永恒的东西,亦即它们是永恒不变的、完美的、而且静态的由于它们是完美的模型,它们并没有理由被改变或进化依据这种逻辑,以及柏拉图所提出的理论,一个人可以想像宇宙中存在一个更高的至善状态,这种至善状态下任何形式都是最终极的、或最完美的所有形式都分配到了一部分的至善状态,而所有形式都在现实世界反映出了一部分的真理 柏拉图的社会政治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三篇作品中: 《理想国》 《政治家篇》 《法律篇》《政治家篇》•约作于柏拉图后两次去叙拉古之间(公元前367~前361),这是他在叙拉古的政治实践受到挫折,思想发生变化的时期《政治家篇》主旨是讨论真政治家及政治的定义柏拉图在这篇对话中提出了政治中道、混合的概念;首次明确论述了法律的作用并以法律作为划分政体的标准他认为,真政治家(哲学王)无需用法律统治,但现实中真政治家极为罕见,即使有真政治家,法律也还有一定的作用因为政治不仅是一种艺术,亦是一门科学法律对于政治家,犹如教练和医生的训练方案和处方一样,法律虽然在理论上是荒谬的,在实践中却是必要的。
《法律篇》 柏拉图在其最后的作品《法律篇》中进一步发挥了关于法律的作用的思想从理想出发,他推崇哲学王的统治,“没有任何法律或条例比知识更有威力”;从现实出发,他强调人类必须有法律并且遵守法律,否则他们的生活将如同最野蛮的兽类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他在12卷的《法律篇》中,设计了他的“第二等好”的城邦,包括地理环境、疆域大小、人口规模与来源、国家经济生活、阶级结构、政治制度、法律等细则由于指导思想的变化,第二等好的城邦与《理想国》中的正义之邦相比,在具体措施上有很大区别主要有:政治制度由哲学王执政的贤人政体转为混合政体,以防止个人专权《理想国》主张统治者实行公产、公妻、公餐、公育制,《法律篇》则恢复了私有财产和家庭《理想国》中划分公民等级是依照其先天禀赋的优劣,而《法律篇》则是按照后天财产的多寡 《理想国》被认为是柏拉图最重要的著作,集中体现了柏拉图的伦理道德思想、社会政治思想、相论、辩证法、认识论、艺术观念与教育思想,他乌托邦式的理想国度存在着社会分工和严格的国家管理,虽然没有管理思想的直接论述,但可以总结出他的管理方式柏拉图与【理想国】劳动分工•柏拉图认为国家起源于劳动分工 ,而劳动分工是自然的或天赋的要求。
上天赋予人们不同的天分,要求人们从事不同的职业而各人之间的缺陷使得他们互相依赖,从而形成城邦人们依据天赋从事天然适宜于自己的工作,进行各种生产劳动,为城邦的存在提供物质基础理想国家•在以劳动分工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国家中,公民分为治国者治国者、武士武士、劳动者劳动者3个等级,分别代表智慧、勇敢和节制3种品性,即有智慧之德的统治者,有勇敢之德的卫国者和有节制之德的供养者治国者依靠自己的哲学智慧和道德力量统治国家;武士们辅助治国,用忠诚和勇敢保卫国家的安全;劳动者则为全国提供物质生活资料•治国者和武士有权力但不可拥有私产,劳动者有私产但不可有权力三个等级各就其位,各谋其事,在上者治国有方,在下者不犯上作乱,就达到了国家正义柏拉图 地地位位及及影影响响•柏拉图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唯心论哲学家和思想家•柏拉图的作品涉及伦理道德、社会政治、教育、科学、哲学等多个方面,他的著作和思想对后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西方哲学史上柏拉图是第一个使唯心论哲学体系化的人,在西方哲学的各个学派中,很难找到没有吸收过他的著作的学派 柏拉图的著作是西方文化的奠基文献,而他本人对西方哲学的启蒙作用使其被称为西方哲学的奠基人! 柏拉图的影响在数学界和科学界特别大,尤其是戈特洛布·弗雷格以及他的学生如库尔特·哥德尔和阿隆佐·邱奇等人。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也采用了柏拉图所提出的有着永恒不变的现实存在的主张,反对尼尔斯·玻尔提出的物理宇宙以及他对量子力学的解释 参考文献•《西方哲学史(学术版)》第二卷(下) 叶秀山,王树人主编 凤凰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西方哲学史(增补修订版)》 [美]梯利著,伍德增补 商务印书馆•《管理思想史》亓名杰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理想国家的宣言——<理想国>》朱清华,方朝辉主编 云南出版社• 维基百科• 百度百科制作者:马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