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中考语文卷各题阅卷情况汇总分析及教学_中学教育-中考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77639158 上传时间:2024-08-22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州中考语文卷各题阅卷情况汇总分析及教学_中学教育-中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常州中考语文卷各题阅卷情况汇总分析及教学_中学教育-中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常州中考语文卷各题阅卷情况汇总分析及教学_中学教育-中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常州中考语文卷各题阅卷情况汇总分析及教学_中学教育-中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常州中考语文卷各题阅卷情况汇总分析及教学_中学教育-中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州中考语文卷各题阅卷情况汇总分析及教学_中学教育-中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州中考语文卷各题阅卷情况汇总分析及教学_中学教育-中考(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州中考语文卷各题阅卷情况汇总分析及教学建议 第 12 题 一、关于拼音汉字互写: 3 个汉字,“粹”、“溯”、“拔”是初中教学的重点词语,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书写,但是有部分学生对“拔”“拨”两个形似字弄不清楚,所以“拔”“拨”不分,同样的问题,对“溯”、“朔”两个形似字也是搞混了,因而导致失分,本该掌握,但由于不常使用,相对失分较多。两个拼音,其中“载”由于是多音字,平时错读频率高,而且即使有些学生读对了,但是在拼音书写上又不规范,去声的标调要标注在“a”上,可是有些同学却弄不清楚,标注在了“i ”上,导致失分,同样的问题, “崛”的拼音在书写上也出问题了, “jue ”这个拼音“u”上不要

2、加两点,可是学生又忘记了拼写规则,多了两个点,又导致失分了。 默写得分率比较高,前四句都是前后填写诗句,不存在太大的难度,而且这次也没有默写过于生僻的诗句, 所以学生的得分率还是比较高的, 最后 2 分默写是根据所给的图画配诗,而且指向性比较明确,“用辛弃疾破阵子中的诗句”,这样答案比较明确了,我们觉得总体的古诗文默写应该是正确率较高的, 但事实是, 有相当部分学生由于书写不规范如: “大漠孤烟直”中的“直”就只是写了两横,“梦回吹角连营”中的“角”就写成“甪”“连”中走字底上面的一点就没了,这就导致他们失分了;还有同音字乱代,“西窗烛”写成“西窗竹”,“锁二乔”写成“锁二桥”,“浩浩汤汤”写

3、成“浩浩荡荡”;再有,给图配诗,学生在背诵诗文时,不连着题目一起背诵,所以在看到是破阵子时,根本不知道应该是哪首了,于是就出现了张冠李戴的现象,导致失分失分相对严重。 二、教学反思: 1、在学生进入初中后,我们中学教师在字词教学这方面相对薄弱,应该做好字词的巩固工作, 平时的作业可以体现这块知识点, 再有要教师经常性地抽查默写, 学生反复地练习,发现问题随时更正,这样熟能生巧,通过一次次的重复,逐渐消灭错别字,巩固正确率。 2、古诗文的背诵要能完整背诵,包括题目、作者,教师鼓励学生平时写作或语言运用时,有意识地使用古诗文名句,通过实战进一步校正,通过实践真正领悟并熟练运用。 3 这次考卷是图文

4、并茂,第 1、2 两题中,都配有插图,尤其是第二题,给图配诗,这也给我们老师以提醒,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尽量用好图片, 或导入、 或配诗、 或看图说话 三、教学建议: 1、规范书写,不要求学生把字写得多漂亮,但至少要笔画端正工整,字迹清楚,平时教师的板书也应该做到端正、工整,给学生做个榜样。 2、汉语拼音的拼写规则要经常提及,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应该渗透,不要孤立的联系或训练,把汉语拼音的拼写规则编程口诀,如“j 、q、x ,见到鱼眼( )要挖去” 、 “i 、u”并列标在后等。 3、古诗句的默写题中,教师在平时的默写中就应该做好收集,把诗句中容易错的字要特别标注,平时默写时就要再三强调,形似字,同

5、音字都是要关注的。另外默写时就要求学生题目作者诗文一起没全。这样就不会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了。 4、用好课本中的图片,选择合适的图片引进课堂。能做到:(1)符合学生特点和课文类型。(2)符合客观实际和历史事实。(3)依据文本内容和文本意境。(4)自行准备课文插图,插图的毛病很多是临时找来应景而产生的。 第 45 题 一、试题评析 第 4 题是漫画题,以“读书”为主题,呈现了两幅漫画,要求学生任选一幅,写出从中获得的启示。漫画题往往注重挖掘现实生活内容,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考查的是学生的观察能力、美术鉴赏能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 5 题是图表题(又称图文

6、信息处理题) 。此题以表格的形式考查学生对数据信息的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能力以及把数据信息转化成文字表述的能力。 二、答题情况 第 4 题 答题亮点:1、能巧妙运用所学课本知识及积累的诗文名句,语言颇显文采。例 1:选甲图,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读书能让我们站得高、看得远、懂得更多。例 2:选乙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们不能死读书,被书禁锢住思想。例 3:选乙图,不能死读书、读死书,成为“两脚书橱”为书所困。例 4:选乙图, “尽信书不如无书” ,读书不能“固执一端,不知变通” 。2、思虑比较周全,表述比较严谨。例 1:选甲图,我们应当多读书以增长知识,但不能“一心

7、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 。例 2:选乙图,多读书固然好,但不能让书束缚住了手脚,禁锢住思想。 答题不足:1、缺乏审题意识,不关注题干要求,答非所问。例 1:选乙图,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能固步自封。例 2:选乙图,如今学生学习压力,作业繁重,身心被束缚。2、只是简单地介绍画面内容,没能提炼寓意。如:选甲图,一个人站在厚厚的书堆上,向往着窗外的世界。3、盲目联想,表述欠分明。例 1:选甲图,即使读书环境差,也要学习“凿壁偷光” 。例 2:选乙图,古人苦于科举考试,成为考试的奴隶,之会死读书。例 3:选甲图,读书要“眼到、手到、心到” ,不能三心二意,东张西望。4、所选的图与表述的寓意

8、错位,造成张冠李戴。 第 5 题 答题亮点:1、能紧扣住表头(表格标题)中调查对象,很少偏离主题。2、能充分抓住数据的变化, 提炼出各国 3D银幕的发展态势。 如: 中国 3D银幕起步晚, 但发展势头好; 20062010 年,德国发展的最迅猛;美国在开始时起引领作用,但发展却相对缓慢平稳。3、绝大部分学生分点的意识强。4、呈现一定的推断能力。如:20062010 年,全球 3D银幕占数字银幕的比例逐年增长,不久就会“统治”数字银幕。 答题不足:1、纠缠于某一点,归纳的角度单一。如:前两年中国还没出现 3D银幕;后几年中国的 3D银幕百分比逐年增加;3D银幕在中国的发展形势很好。2、表述不规范

9、,造成语意不明。如:20062010 年,主要电影国家 3D银幕的趋势在不断上涨;3D银幕广泛运到各国。3、只简单呈现数据,没能归纳出发展的态势。如:2006 年中国 3D银幕为零,到2010 年已经超过一半,达到 55.7%。4、只局限在某一年份的比较,没有整体作答意识。如:2010 年,德国的比例最高,美国的 3D银幕百分比最少。5、过度延伸,造成牛头不对马嘴。如:3D 银幕在全球飞速发展,表明全球经济、科技发展迅猛;全球电影事业不断创新,高速发展。6、乱用术语,给人不伦不类的感觉。 如: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3D银幕发展形势良好;发展中国家 3D银幕的发展后来者居上。 三、教学建议 1、教会

10、学生读漫画的第一步是厘清漫画的几种命题方式: (1)介绍或描述漫画内容(2)解释漫画寓意(3)给漫画拟写标题(4)结合漫画谈启示(感想) 。 第二步强化学生的解题思路: (1)关注漫画的标题已明确漫画的主题或含义。标题可以说是漫画的“眼睛” ,往往有提纲挈领的功效,不仅提示了主要内容更有画龙点睛的作用。(2)关注看漫画的画面,结合漫画的形象来思考其寓意。一定要观察画中人或物的动作、语言、表情。 (3)关注漫画的夸张之处。夸张之处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是漫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书写但是有部分学生对拔拨两个形似字弄不清楚所以拔拨不分同样的问题对溯朔两个形似字也是搞混了因而导致失分本

11、该掌握但由于不常使用相对失分较多两个拼音其中载由于是多音字平时错读频率高而且即使同样的问题崛的拼音在书写上也出问题了这个拼音上不要加两点可是学生又忘记了拼写规则多了两个点又导致失分了默写得分率较高前四句都是前后填写诗句不存在太大的难度而且这次也没有默写过于生僻的诗句所以学生的得分率觉得总体的古诗文默写应该是正确率较高的但事实是有相当部分学生由于书写不规范如大漠孤烟直中的直就只是写了两横梦回吹角连营中的角就写成甪连中走字底上面的一点就没了这就导致他们失分了还有同音字乱代西窗烛写成西在。 (4)联系漫画中的文字说明来理解漫画。漫画中的文字往往是对图画的语言的有效补充。仔细品味画中的文字信息, 明确

12、漫画作者想借助于这些文字向读者传达怎样的信息 (所隐含的观点) ,有时它会成为我们弄清漫画寓意的金钥匙。 (5)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漫画的要义。漫画所要揭示的问题,往往是我们在生活中耳熟能详的现象,因此,在解答漫画题时,要注意联系生活,从中洞察出整幅漫画的主要内涵。 2、解答图表题要让学生学会“三审” 一审要求,不乱答。 看清题干中要你归纳提炼的是什么,避免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 二审标题(表头),明对象。 标题往往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反映了图表的主题。 三审数据,找规律。 数据是得出结论或反映问题的主要依据。 特别要重视数据的变化。 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表格的重要之

13、处,这也是得到结论的源头。对图表中的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在比较中发现变化,发现差距,发现问题,得出结论。切忌只是单一的数据罗列,要找出规律性的信息。 在“三审”的基础上,结合标题、图表内容和要求,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方法进行思考,分析出表中有关材料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准确地把数据或图示信息转换成文字,简明、扼要、有条理地表述出来也就水到渠成了。 第 6 题 一。试题评析 第 6 题是探究题,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阅读分析材料能力、运用材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题干中得知汉迪先生的观点是“西方契约问题很多,而中国式契约可

14、以创造信任、让步、发展的双赢局面,值得西方效仿” 。题干中有一句很关键的表示转折的话“但现实并不那么简单” ,这说明汉迪先生的观点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的, 他只看到了西方契约有问题而未发现它的优点, 只看到中国式契约的优点而未发现它的缺点。这道题要求考生“请探究下列材料,针对汉迪先生的观点,给他提几点忠告” ,很明显,回答这道题应该从材料中归纳出西方契约有哪些优点和科学之处,中国式契约存在哪些漏洞、不足和缺点,这些要点就可以成为给汉迪先生的忠告了。 二。答题情况 成功之处: 学生基本能清楚地明晰题干的意思, 知晓汉迪先生的观点, 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后能归纳出西方契约的一些优点和中国式契约的不足, 有

15、针对性地给汉迪先生提出忠告。 如考生们归纳的中国式契约的缺点有“中国式契约是由口头约定的,一旦出现了违约现象,自己的利益难以得到法律的保障” , “随着经济发展,口头承诺的可信度越来越难以保障” , “中国式契约很注重人情味,这种人情味往往使人们陷入人情关系网而难以自拔” (材料 1、3 可以看出) 。考生们归纳出的西方式的契约的优点有 “西方契约能受到法律的保障, 能使人们的利益得到保障” 。还有考生这样总结“中西方契约各有优点和缺点,可以把两者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如中国式的相互信任和西方式的法律保障结合在一起的契约会是比较完善的契约” 。有个别考生还归纳出“西方契约主观上是为保护自己,其实客

16、观上也保护了对方,推动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这个回答非常精彩,看得透彻,想得深入。考生基本能多角度多方面的回答。在答题形式上考生也大多能按分值列点来写,层次分明,要点突出。 失败之处: 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书写但是有部分学生对拔拨两个形似字弄不清楚所以拔拨不分同样的问题对溯朔两个形似字也是搞混了因而导致失分本该掌握但由于不常使用相对失分较多两个拼音其中载由于是多音字平时错读频率高而且即使同样的问题崛的拼音在书写上也出问题了这个拼音上不要加两点可是学生又忘记了拼写规则多了两个点又导致失分了默写得分率较高前四句都是前后填写诗句不存在太大的难度而且这次也没有默写过于生僻的诗句所以学生的得分率觉得

17、总体的古诗文默写应该是正确率较高的但事实是有相当部分学生由于书写不规范如大漠孤烟直中的直就只是写了两横梦回吹角连营中的角就写成甪连中走字底上面的一点就没了这就导致他们失分了还有同音字乱代西窗烛写成西1. 有些考生没有读懂题目,不理解题意,把这道题答成了签订契约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如保护自身利益、要慎重考虑赔偿问题,签订契约前要谨慎思考再下决定等,撇开了中西方契约的实质问题。 2. 答题较片面, 只是围绕了中国式契约的不足或西方式契约的优点中的某一点来答题,而没有综合考虑两种契约的利弊。3. 很多考生没能看懂材料 1 这幅图的含义。材料 1 的图表示:几个人站在一张很大的网上,陷入了我托你、你拖他

18、、他拖我的相互依托的人情关系网中难以自拔的怪圈之中。因为没看懂图,所以有的考生答错了,有的考生避开此材料没有作答。4. 一些考生没有读懂材料 4。材料 4 列举了中西方共两个反面材料说明了口头约定的弊端, 要制定刚性契约得到法律保障的必要性。 但有些同学把契约的制定要与环境保护相联系了起来,可见其未读懂材料。5. 有些同学概括能力不强,写了五、六行子还是在写同一个要点。 三教学建议 这道探究题较往年的中考探究题是比较容易的,但得分率却很低,只有 2.2 分左右,这折射出了同学们审题能力、运用材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捕捉归纳概括有效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语文素养的缺失。 我们要教会学生能

19、正确的审题, 能把握住题干中的重要语句和关键的语句,因为这些信息太重要了。当一时不能领悟这些关键语句的用意时,不要着急,可以多问几个“为什么” ,如“出题者为什么要把这个信息提供给我们,目的是什么” ,以此来拓展同学们的思维, 想得深入一些。 对于探究题中所给的材料要能学会按照题目要求从总体上去分析把握材料, 根据题目要求反复思考材料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以及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归纳出要点。同时要能学会根据分值来列出要点,想得要尽可能深入一些、全面一些,有条不紊、层次分明,要点突出,这样效果会较好。 第 78 题 一、试题 7 【试题呈现】周老达观幽默的生活态度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3 分) 【

20、考点分析】本题是一道常规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语段信息的提取和概括能力。从审题的角度讲,关键词在“具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要求同学根据语段材料中的具体信息进行搜索并归纳提炼。 用 “在什么方面具体怎么样” 这样的思路去整理答案, 并尽可能找全信息。 答案参考:以幽默的口吻谈自己的高龄(或在自己的高龄问题上幽默回应) ;老夫妻举杯齐眉、妇唱夫随,温馨和乐(或老夫妻俩业余生活有情趣,悠然自得) ;活到老学到老(或在追求上不服老、与时俱进) ,学电脑,开微博,出新书,紧跟时代潮流;在丁聪的漫画中侧面表现周老的达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答题反馈及归因分析】 该题的平均得分约为 2.2 分(不确定) ,除了

21、极个别“异类分子” ,本题几乎没有人得 0分。可见绝大多数考生是能正确把握题意,并能有效提取信息进行答题的。也有少部分同学有遗憾的失分, 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审题有偏差, 只看到 “具体体现” 而没看到 “方面” ,因而在答题时只进行简单的语句摘引, 没有对信息进行提炼和加工。 例如: “别人称他为古人,他回应上帝太忙,把我忘掉了; 周老达观幽默,学识渊博; 夫人在世时,两人每天定时喝茶、喝咖啡,送夫人参加票友聚会; 开博客,出新书”只有表现没有归纳,此类错误很普遍。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书写但是有部分学生对拔拨两个形似字弄不清楚所以拔拨不分同样的问题对溯朔两个形似字也是搞混了因而导致失分本该掌

22、握但由于不常使用相对失分较多两个拼音其中载由于是多音字平时错读频率高而且即使同样的问题崛的拼音在书写上也出问题了这个拼音上不要加两点可是学生又忘记了拼写规则多了两个点又导致失分了默写得分率较高前四句都是前后填写诗句不存在太大的难度而且这次也没有默写过于生僻的诗句所以学生的得分率觉得总体的古诗文默写应该是正确率较高的但事实是有相当部分学生由于书写不规范如大漠孤烟直中的直就只是写了两横梦回吹角连营中的角就写成甪连中走字底上面的一点就没了这就导致他们失分了还有同音字乱代西窗烛写成西缺乏信息的全面观, 也忽视分值的暗示性, 只答一点即完事。 判断力弱, 缺乏理解深度。例如将题干再回环着复述一遍, “周

23、老的生活态度达观幽默”就作为该题答案;或者是“体现在周老一点一滴的生活中” 。此外,有些考生所答信息虽有分点的形式,但实质上点与点之间有语意上的雷同或重复。或者一句概括说,一句具体说,其实前后是一个意思,却被其视作是两点。 阅读不仔细, 句读错误, 表达不畅, 语意不通。 例如: “周老达观幽默”变成了“周老达”,连周有光的名字都改了; “他送夫人去参加昆曲票友聚会”,变成”他送白发女儿去参加票友会” ,甚至他亲自参加昆曲票友会等低级的错误。 造成这些失分的根源一则在于考生自身学习能力的薄弱, 例如理解水平低, 但更多还在于考生平时的学习习惯和态度不佳。例如审题不严谨,不细实;阅读思考过于粗浅

24、;答题毛糙,不关注分值提醒,更没有全面意识;语言表达低龄化,词不达意。这也就提醒老师们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应强化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这是前提, 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试题 8 【试题呈现】除了真实性之外,请举例说说这则消息的新闻性还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3分) 【考点分析】该题考查的是新闻的特点,可以从新闻的基本特点: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三方面去考虑,并结合具体的新闻内容作了适当分析。答题思路简而言之,即为“特点+举例分析” 。本题对于了解新闻特点的同学来说,得分如探囊取物,易如反掌。为了不至于过多地束缚考生的思维,在采分点的设置上,除了及时性(时效性) 、简明性外,

25、又增加了“重要性”“ 独特性”“ 语言的准确性”这三个点。 需要考生审题时当心的是,题干已告知新闻的“真实性” ,因而这一条已无需再答。 【答题反馈及归因分析】 该题为本张试卷上的一黑马,但带给绝大多数考生的只有惊没有喜。这是一道 3 分题,得满分者凤毛麟角、稀若国宝,得 0 分者比比皆是,多如牛毛。该题的平均得分为 0.99 分,相对于总分值来说略低了。失分原因有如下几点:新闻知识点相隔久远已不熟悉,无从下手,甚至有同学胡乱作答,例如答什么是“新”,什么是“闻”,就算是新闻性了。雷人答案更是不计其数,如:穿越性、曝光性、科普性、逻辑性、幽默性、寓理性、互动性、娱乐性、和谐性、地方性、官方性、

26、优雅性、历史性、未来性、发散性、总结性、透彻性、情趣性、爆炸性、传销性、教育性、鼓励性、预报性、可靠性、可塑性审题不清,理解偏差。很多考生没有看到试卷题干中有“新闻性”的“两个方面” ,也没有将整个题干理解透彻,明晓是考查新闻性的特点,而只是简单地认为是从文本中找格式规范用语来体现新闻这种文体,于是把标题、导语、正文、结语、时间、地点、人物等元素一一罗列一番。或者到文中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书写但是有部分学生对拔拨两个形似字弄不清楚所以拔拨不分同样的问题对溯朔两个形似字也是搞混了因而导致失分本该掌握但由于不常使用相对失分较多两个拼音其中载由于是多音字平时错读频率高而且即使同样的问题崛的拼音在书写上

27、也出问题了这个拼音上不要加两点可是学生又忘记了拼写规则多了两个点又导致失分了默写得分率较高前四句都是前后填写诗句不存在太大的难度而且这次也没有默写过于生僻的诗句所以学生的得分率觉得总体的古诗文默写应该是正确率较高的但事实是有相当部分学生由于书写不规范如大漠孤烟直中的直就只是写了两横梦回吹角连营中的角就写成甪连中走字底上面的一点就没了这就导致他们失分了还有同音字乱代西窗烛写成西寻章摘句来表明这是新闻文体特有的表达用语。 或者用开头第一句中的日期, 第二节末尾的预告等语言来表明这是新闻。 此类同学居多。 此外还有的同学无视题干中已有“真实性”, 将“真实性”或近似的“新闻的准确性”再答一遍;不明题

28、意,理解错误。例如没有归纳提炼新闻性的特点,仅是逐一罗列周有光的生平、事迹、成就。有的考生只是将第 7 题的答案大体摘录一遍。诸如“周老对生活的态度,对文学作品的翻译和热爱,对新鲜事物的适应和学习的欲望”;有的回答“从长寿、回报乡情、和出版社的约定等方面”,不知其所云为何意。语言表达混乱,自相矛盾。什么“体现了文章的准确性”“ 简洁又具体详细的写出了周老的一生”。此外, 还出现概括出的要点与提供的依据风马牛不相及的错误。 或者是单纯地抄了一堆的表示时间、年龄的数据,就说是体现语言的严密性问题不一而足。 诚然,因其考查的有关新闻的知识点是初一时学习的内容,时间隔得有些远了,尽管学生也许平时也看新

29、闻看报纸, 但一般不会对新闻的知识点多留意和思考, 且多年中考均未涉及此话题, 在初三的教学中涉及此话题的顶多也就是一句话新闻概括, 侧重概括能力的训练,因而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对该知识点生疏了,从这个意义上讲,考得有点偏。但从大语文的概念上讲,它又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因而它又是鲜活的。这也提醒老师们,教学不能太功利,让学生接触生活,广泛涉略,才能真正提高学生们的语文素养。 第 9 题 一、试题回放 “江南”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主张哪一种?为什么? 二、答题评析 此题分值为 3 分,均分为 2 分左右,主要考查学生从文本中寻找信息并综合信息,概括信息,然后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能力。 (

30、一)分享成功 绝大多数考生能立足文本,关注到文本中的有效信息,回答准确、概括、精采,如: 1、主张广义。因为本文通过不同身份的人对于江南的不同理解,表现了江南在不同领域所表示出的含义的多样性,显现出作者广义的主张。 2、主张广义。因为多位学者都列举了江南不同的特征,只要具备江南风格的皆属江南,所以广义的江南不受空间的限制,何处不江南。江北的扬州本不符合地理上的江南,作者却也将它归于江南之列。 3、主张广义。因为文章从多个狭义的江南概念出发,共同构建了立体的江南概念。 4、主张广义。从文章语言来看, “就是江南” 、 “都是江南” 、 “也是江南”可以看也作者主张广义的理解。 5、主张广义。因为

31、狭义的江南是指吴语区,而扬州的地方话属于“江淮官话” ,所以作者说“江北的扬州也是江南” ,是对狭义江南的否定。 (二)关注不足 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书写但是有部分学生对拔拨两个形似字弄不清楚所以拔拨不分同样的问题对溯朔两个形似字也是搞混了因而导致失分本该掌握但由于不常使用相对失分较多两个拼音其中载由于是多音字平时错读频率高而且即使同样的问题崛的拼音在书写上也出问题了这个拼音上不要加两点可是学生又忘记了拼写规则多了两个点又导致失分了默写得分率较高前四句都是前后填写诗句不存在太大的难度而且这次也没有默写过于生僻的诗句所以学生的得分率觉得总体的古诗文默写应该是正确率较高的但事实是有相当部分学生由于书

32、写不规范如大漠孤烟直中的直就只是写了两横梦回吹角连营中的角就写成甪连中走字底上面的一点就没了这就导致他们失分了还有同音字乱代西窗烛写成西1、答“主张广义”者失分原因 简单罗列原文,无自己的思想和概括 如“因为江南是丘陵区、是梅雨区、是方言区、是历史沿革、是人间天堂” 错误地理解“广义” 、 “狭义”的意思 如“因为文字中都饱含赞美之意,无一点狭义” “因为江南的范围很广,淮河以南、南陵以北、湖北宜昌以东,直至大海都是江南” 文体不清或文体意识过强 如回答中出现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 “用了举例子、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他们都拿出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受后一篇文章 “江南”再发现的

33、影响 如“从不同角度写了江南的好,赞美了江南” 、 “江南不光是指一个地理位置,更是一种精神境界” 2、答“主张狭义”者失分原因 片面理解文本 如“各个学者都把江南规定在一个范围内,不全面,而且没有综合谈” 受前一篇文章首发式在常州举行的影响 如“周有光是著名的语言学家,他一定同意其中吴语区是狭义的江南” 地理方言知识不明 如“因为文中说道其中吴语区(江浙)是狭义的江南 ,而扬州恰属于江苏,并且说的是吴语” 不注重文本中关键字词的提炼 如把“江北的扬州也是江南”读成“江北的扬州是江南” ,进而理解成“江南就是扬州” 3、答“主张地理学者说、气象学者说、语言学者说、历史学者说、文学家说”者,失分

34、原因 审题不清,未注意题目中“广义和狭义” 、 “哪一种” 试卷上的原题到答卷上已不完整,变成简单的“本文主张哪一种?为什么” 三、教学反思 1、组合性阅读在常州中考卷中尚属首次,也是以后的方向,如何让学生既能综合阅读,又能不在答题过程中互相干扰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 2、语文教学是否要过分强调文体,是否有必要对各文体的文本进行反复地、机械地操练? 3、教学中应注意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从总体上把握材料,关注文本中的有用信息。 4、答题时应看清题目,关注题目中的关键字词,并注意概括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第 10 题 试题评析 本题是议论文阅读常见题型,围绕题目“江南”再发现,梳理文章内容,提炼作者观

35、点,解答“作者发现了什么”这一问题。题目中字眼“再”是审题关键, “已发现”或“别人发现”的内容则不属于本题答题范畴。除审题上要注意外,此题阅读信息量大,要架构在解读整篇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提炼每一段落中有关“再发现”的内容,是对学生信息识别能力、观点提炼能力、语言概括能力的综合考查。 主要问题及反思建议: 问题 1:审题偏差,产生误读。 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书写但是有部分学生对拔拨两个形似字弄不清楚所以拔拨不分同样的问题对溯朔两个形似字也是搞混了因而导致失分本该掌握但由于不常使用相对失分较多两个拼音其中载由于是多音字平时错读频率高而且即使同样的问题崛的拼音在书写上也出问题了这个拼音上不要加两点可

36、是学生又忘记了拼写规则多了两个点又导致失分了默写得分率较高前四句都是前后填写诗句不存在太大的难度而且这次也没有默写过于生僻的诗句所以学生的得分率觉得总体的古诗文默写应该是正确率较高的但事实是有相当部分学生由于书写不规范如大漠孤烟直中的直就只是写了两横梦回吹角连营中的角就写成甪连中走字底上面的一点就没了这就导致他们失分了还有同音字乱代西窗烛写成西有些考生将“已经”与“再”两个概念混为一谈。“已经”是属于过去别人发现,表明是即成事实。“再”表明在别人发现的基础上,自己有新的发现和思考,是一种进步的、推陈出新的解读。 因此凡是答 “已发现” 对应的内容, 如 “江南已成为中国永远的抒情美典” 、“中

37、国最早的地域认同是中原认同, 从西周时代即已经有中原中心的意识” 等, 该题不得分。 教学建议:审题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教学时引导学生养成圈点勾画的习惯,抓住问题的关键,圈出关键词“再”,让答题不再漫无目的,而是明确而有针对性。 问题 2:答题肤浅,缺少内涵。 部分考生总结第二段“再发现”的内容明确为“江南意象”,但不再深入挖掘,如“江南意象, 含蓄而动人地揭示了江南认同的底蕴: 家国之爱” 则解读不到这一层次。 答题中 “浅尝辄止”的做法,往往让问题解读不能达到酣畅淋漓的效果,不能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 教学建议:找准了答题方向,却不去点透,浮躁的答题方式影响答题效果。有时答题要逐层深入,如解决

38、“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从信息中提炼出来,学生的解读就更有针对性更深刻。 问题 3:短语作答,态度敷衍。 少部分考生用短语作答, 不能形成完整的句子, 充分表达观点。 如将 “江南意象” 、 “精神空间”、“江南文化”这类文中的短语拼凑成答案。用没有具体内容和思维含量的短语作答,该题不得分。 教学建议:态度决定一切。句子与短语的区别,不仅在于多写几个字,而且在于句子能表达完整的观点,而短语却是单薄的抽象的,不能剖析问题的实质。端正态度,不敷衍,能为自己争取得分。 第 11 题 试题评析 议论文常常要运用一些典型具体的实例, 来充分说明自己的观点, 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题目中有

39、关 “谢道韫”的事实论据,当然不可删除。此题有一定的答题格式可供参照。答题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此题通过事实论据证明了上文分论点“中原移民文化是江南文化的一部分”,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主要问题及教学建议: 问题 1:答题无针对性。 大部分考生能从议论文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有比较规范的答题意识。关键得分点在于,通过论据证明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不能结合上文内容提炼作者观点的, 属于答题没有针对性,徒有形式而无内容。 教学建议: 结合上文即段落开头两句话 “所谓江南文化, 实际上分为两部分

40、” 、 “一部分是北来的,是发源于洛阳而被侨民带到江南的文化,这是中原移民文化”,将以上两句进行概括形成观点中原移民文化是江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部分)。必须分析“中原移民文化”和“江南文化”的关系,即可得满分。如能结合论证效果谈到论据形象生动,言语真实,增强文章说服力,表达就更全面了。 问题 2:答题方向偏差。 论据与上文内容结合紧密, 理应从上文概括出所证明的观点, 但有部分考生将答题范畴扩大到整个语段,如“江南文化与中原文化深刻的联系”这句与论据的联系没有上文密切,且没有明确两者是怎样的联系,是下文中间接表达的观点,判 2 分。 教学建议:材料之间的关系有亲有疏,一定要找到与其联系密切

41、的内容来分析问题,否则就会出现答题中的偏差,所答非所问。 问题 3:几种判零分的情况。 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书写但是有部分学生对拔拨两个形似字弄不清楚所以拔拨不分同样的问题对溯朔两个形似字也是搞混了因而导致失分本该掌握但由于不常使用相对失分较多两个拼音其中载由于是多音字平时错读频率高而且即使同样的问题崛的拼音在书写上也出问题了这个拼音上不要加两点可是学生又忘记了拼写规则多了两个点又导致失分了默写得分率较高前四句都是前后填写诗句不存在太大的难度而且这次也没有默写过于生僻的诗句所以学生的得分率觉得总体的古诗文默写应该是正确率较高的但事实是有相当部分学生由于书写不规范如大漠孤烟直中的直就只是写了两横梦

42、回吹角连营中的角就写成甪连中走字底上面的一点就没了这就导致他们失分了还有同音字乱代西窗烛写成西(1)只讲论证效果,未涉及具体内容。如“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增强议论文的真实性等。”又如“本文举了例子,更加体现本文的中心论点,用实例证明自己的观点,让读者清晰易懂。”以上答题一直绕圈子,没有根据文意解决问题,只讲论据效果。 (2)完全脱离问题本身。如“谢道韫原本是北方人,受着北方的教育,但是他到了江南,深深地被江南文化所吸引,从而,在江南写下一首首名句。”再如,“从这一论据可以看得出古名人的才女、侄女、儿媳都是河南人,但是他们却在江南生活了很长时间,并且作者都归在南方文化里,可以看出他们与江南

43、结下了很深的交情。” (3)产生误读。整体和局部关系颠倒,如“江南文化是北来文化的一部分”。观点错误,认为“江南文化就是中国移民文化。” (4)文体混淆。将议论文按照分析说明文的方法作答,如“这句话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教学建议:华而不实的答题方式应该杜绝,结合语境具体分析才能争取得分;回答问题要结合文本内容,不能架空文本,自说自话;要注重学生理解和领悟能力的培养;不同文体解读方法不同,要强化文体意识。 第 1314 题 2013 常州市语文中考试题第 13、14 题是小小说阅读主角中的两道试题。第 13、14题的考查充分体现了考试说明中“阅读小小说等文学作品

44、,能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能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说出从中获得的有益启示。能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这一要求。第 13 题共 3 分,平均得分是 2.2 左右,第 14 题共 2 分,平均得分是 1.3 分,体现了良好的区分度。 纵观学生的答题情况,发现学生以下几种情况比较突出 1、阅读文本不深入,概括要点不全面。第 13 题的答案要点要纵观整篇小小说的每一个语段来综合分析概括要点,有的学生就写了两点就过去了,例如: “爸爸的教导使她改变了态度,她不再放弃;妹妹排练非常认真,准时参加演出。 ” “妹妹能够准时参加排练,每次演出都非常认真; 妹妹能够听从爸爸的意见, 投入的参加演出。 ”“妹

45、妹没有因为演狗而放弃,变得更自信、大胆了;爸爸、我都去看妹妹的演出。 ”从这些答案可以看出学生没有仔细深入地阅读文本, 不能根据题目的要求对整个语段进行深入仔细的寻找, 一般可以找到三点或三点以上, 达到其中的三点就给满分了。 这些失分的学生往往以妹妹作为表述的主语然后写到她的态度认真, 没有突出其中的挫折及遇到挫折后不放弃, 也没有写到妹妹能在家中仔细观察小狗的生活情态,而是只抓住了其中的几点信息,粗枝大叶得漏了另一方面的信息,导致要点概括不全面。 2、答题要点重复啰嗦,不会归纳,更不会多角度思考答题。一些学生在回答第 13 题时,也答了三点,但是其中的两点或三点都是与第一点答案雷同,都是一

46、个角度,不会从多方面来表述。例如学生的答案是这样表述的: “妹妹在演出前非常认真的参加每次排练;演出时妹妹的表演非常投入;妹妹在舞台上的动作惟妙惟肖,引起了许多观众的注意。 ”还有学生的答案: “妹妹因为演狗不开心时,爸爸认真劝导;妹妹排练回来家人都很关心;演出当天全家人都去看妹妹的演出。 ”等等。 3 、审题错误,乱答一气。阅卷中发现有的学生答 13 题是这样写的: “妹妹演的很到位就像真驹一样” , “不管做什么事情主要认真就有收获”, “妹妹用正确的态度对待一只狗”等等诸如此类都是走不出问题这个圈子,一直在文章的表象上徘回。第 14 题学生有的这样答 “这个语气和态度,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

47、得怎样妹妹的心情, 埋下了巨大的伏笔, 欲扬先抑,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吸引了阅读兴趣。 ”还有学生这样作答“表现了妹妹的愤怒和对演狗的极度鄙视” ,这些答案都是随心所欲地不读文本乱答一气。 4 、答案过于程式化。学生在答第 14 题时说“这样写起到了承上起下的作用,起了铺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书写但是有部分学生对拔拨两个形似字弄不清楚所以拔拨不分同样的问题对溯朔两个形似字也是搞混了因而导致失分本该掌握但由于不常使用相对失分较多两个拼音其中载由于是多音字平时错读频率高而且即使同样的问题崛的拼音在书写上也出问题了这个拼音上不要加两点可是学生又忘记了拼写规则多了两个点又导致失分了默写得分率较高前四句都是前

48、后填写诗句不存在太大的难度而且这次也没有默写过于生僻的诗句所以学生的得分率觉得总体的古诗文默写应该是正确率较高的但事实是有相当部分学生由于书写不规范如大漠孤烟直中的直就只是写了两横梦回吹角连营中的角就写成甪连中走字底上面的一点就没了这就导致他们失分了还有同音字乱代西窗烛写成西垫作用” ,还有学生答“这是设置悬念,欲扬先抑引起读者的兴趣” ,也有学生“这个字生动贴切传神的写出了妹妹的心里和语气”。答第 13 题时有学生学生说“文章通篇多处运用比喻、拟人等的修辞手法,具体形象地写出了妹妹演出的投入” 。 以上罗列的几种答题情况不仅仅是小小说阅读中暴露的问题,其实学生在阅读理解题过程的常见问题,鉴于

49、此,我认为在今后的阅读教学或复习时尤其要注意: 1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养成仔细研读文本的习惯。文本是阅读的直接感官材料,也是我们教与学的重要依据。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仔细研读文本的习惯,学生如果不能仔细深入地阅读文本, 便不能知文本为什么是作者在特定生活情境中的作品, 也不知道作品是如何凝聚作者的文思和情结, 如何涵盖语文知识和技能, 如何贯穿作者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倾向的。在平时的课堂教学里,教师与学生在解读文本时,教师与学生互动时倡导个性化的解读和平等对话, 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可以多元开放的, 但是我们对文本的解读不能脱离文本而进行!正所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一千个

50、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 2 、认真推敲作品中的遣词造句。我们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发现文学作品,从表达方式来说,作者都是在遣词用句上下了一番工夫的,所以读者只有认真品味这些词语,才能更好地领会文章的内容和语言, 才能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 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受主要体现在透彻地了解精妙的语言所表达的作家思想情感的意义和情味, 也就是认真揣摩品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用语, 这样的语言能够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这样的语言同文意有什么关系。 主角第 14 题的考查充分体现了语文课标中明确提出的“认真阅读文学作品,体会作品中的遣词造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要求。 第 15 题 试题评析 试卷第 15 小

51、题是阅读题(二)小小说主角中的一道题。命题者要求考生回答为什么以“主角”为题?该题的分值为 3 分,均分在 1.99。 答题情况 成功之处:大多数考生能从情节和主题两个角度作答。如有考生答“文中的妹妹虽然演了一只狗,但她那惟妙惟肖的表演,用演主角的态度去演狗,赢得了观众,成为主角。而人生也是如此,我们应持乐观向上的态度,用演主角的态度去表演人生舞台上的每一场戏,你永远会是生活的主角。 ”考生紧扣“主角” ,从情节和主旨两个角度作答,非常切题。 失误之处 (1)情节归纳重复。如有的考生这样作答:妹妹用演主角的态度而演出了主角;妹妹虽然演了一只狗,但演得惟妙惟肖,夺取了观众眼球,成为台上最亮丽的主

52、角。其实这两句话说的是一个意思,都是从情节作答,未能点出主旨,因而造成失分。 (2)不能结合文中情节。如有的考生这样作答:只要你用心去演,你也是一个主角,从而揭示了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会得到别人的关注,取得成功。该同学答题时没有对情节进行归纳,不立足于文本,就如同空中楼阁,缺乏说服力。还有如“标题简洁明了,引起读者注意; 揭示文章主题; 主角是全文的线索, 以主角揭示了深刻道理, 为文章埋下伏笔。 ” (3)用词不规范,文体不分。如有的考生答成“主角是一种处事态度,一种自信、乐观的积极态度,也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既没有结合文章内容作答,还混淆了文体,把它当做议论文了,简直匪夷所思。 (

53、4)主旨重复。如有的考生两句话都是主旨:小说中以父亲的那句话“如果你用演主角的态度去演那条狗,狗也会成为主角”点题;如果我们以积极态度做一种事,我们都可能成为主角。这个考生两个角度其实是一个。 (5)内容空洞,都是概念性术语。如一考生答“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交代小说人物活动的环境;交代了主要人物;表达了作者对主角的理解,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总结全文,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书写但是有部分学生对拔拨两个形似字弄不清楚所以拔拨不分同样的问题对溯朔两个形似字也是搞混了因而导致失分本该掌握但由于不常使用相对失分较多两个拼音其中载由于是多音字平时错读频率高而且即使同样的问题崛的拼音在书写上也出问题了这个拼音上

54、不要加两点可是学生又忘记了拼写规则多了两个点又导致失分了默写得分率较高前四句都是前后填写诗句不存在太大的难度而且这次也没有默写过于生僻的诗句所以学生的得分率觉得总体的古诗文默写应该是正确率较高的但事实是有相当部分学生由于书写不规范如大漠孤烟直中的直就只是写了两横梦回吹角连营中的角就写成甪连中走字底上面的一点就没了这就导致他们失分了还有同音字乱代西窗烛写成西与下文相呼应;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眼球。 ”洋洋洒洒,答了六个点,可惜都是概念性的、抽象的句子,不能结合文章内容,内容空洞,只能以零分计。 (6)使用网络语言。如考生答成“妹纸想当主角,妹纸作为一只狗却成了舞台主角,就用主角为题喽。 ”考生既

55、没有理解课文,使用了网络语言,但并没有表达清楚文章内容。 教学建议: 1、现在的语文教学不能只是紧盯着语文课本,要着眼于课外,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念。要多留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这样才能让获取更多的知识,也才能提高语文素养,适应中考语文的要求。 2、平时要训练学生对文本的整体阅读能力,切忌浅尝辄止,从今年中考学生的答题来看,有的考生还未读完整篇文章,就匆匆下笔,造成词不达意,连谁是主角都搞不清,有的甚至认为狗成功地扮演了主角,简直让人匪夷所思。 3、要树立文体观念,虽然中考淡化文体观念,但绝不是不要文体,也许写作中有不受文体限制的要求,造成部分考生文体模糊,明明是一篇小说,有的按照议论文的答题思路

56、来答题,把主旨说成是中心论点;有的按说明文的思路答题,答题术语完全是说明文的一套。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分清各种文体,并掌握其基本的答题方法。 4、养成答题扣题、结合文本、结合主旨的习惯。本次考试有少部分考生分析得条条是道,可全是专业术语,似乎放之所有阅读题而皆准,诸如围绕中心、以题目为线索、前后呼应、设置悬念等等,究竟中心是什么?如何呼应?又只字不提,让人不知所云。因此老师在平时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时,一定要养成结合文本分析答题的好习惯。 5、平时一定要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语文是人文学科、工具学科,语言表达的要求比其他学科更高, 而从答题情况来看, 除了空洞以外, 学生在表达上存在严

57、重问题:诸如词不达意、张冠李戴、画蛇添足、臃肿累赘等。作文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充分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 1718 题 第 17、18 题是全卷第二大板块“阅读理解”的第三部分文言文阅读中的两道题目。 第 17 题要求考生解释甲乙两文中的词语。共 4 个词语,分值 4 分。答对一个得 1 分。第 18 题要求考生用现代汉语写出甲乙文中句子的意思。共两句,分值 4 分。一句 2 分。 所选词句难度适中, 没有出现超出学生能力范围的生僻词句, 对文言基本知识和能力的考察较为全面。 (一)第 17 题情况分析 (1)“固不可彻” 。重点在于对“彻”一字的含义理解,影响到整个

58、短语意思是否能够准确表达, 准确的理解是“通达事理” 。 此外该短语的补充结构在翻译时应有所体现, 如“顽固得”或“顽固到地步” 。但补充结构即使未能很好体现,对短语整体意思的表达也不会构成质的影响。很多失分的同学都是因为对 “彻”的理解产生偏差。 如有些人将“彻”理解为“动摇” 。 (2)“无穷匮” 。 “穷匮”两字属于近义反复的用法,直接解为“穷尽”即可。很多失分的同学未能很好把握这一点,将两字分开解释,如“贫穷” “匮乏”等,更有甚者,将其解释为“中断” “断绝” 。 (3)“把” 。文中原句“把两蛇” 。联系课内, 岳阳楼记中有“把酒临风”的句子,其中“把”可理解为“持、握” ,可将此

59、意思迁移至本文。另外,联系宾语“两蛇” ,也可推出“持、握、拿”等意思。 (4)“逐走” 。文中原句“夸父欲追日影,与日逐走” 。结合句意,可推出“赛跑”的意思。其中, “走”应解释为“跑” ,属于极为常见的文言词语,与现代汉语“走”的意思差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书写但是有部分学生对拔拨两个形似字弄不清楚所以拔拨不分同样的问题对溯朔两个形似字也是搞混了因而导致失分本该掌握但由于不常使用相对失分较多两个拼音其中载由于是多音字平时错读频率高而且即使同样的问题崛的拼音在书写上也出问题了这个拼音上不要加两点可是学生又忘记了拼写规则多了两个点又导致失分了默写得分率较高前四句都是前后填写诗句不存在太大的难度而

60、且这次也没有默写过于生僻的诗句所以学生的得分率觉得总体的古诗文默写应该是正确率较高的但事实是有相当部分学生由于书写不规范如大漠孤烟直中的直就只是写了两横梦回吹角连营中的角就写成甪连中走字底上面的一点就没了这就导致他们失分了还有同音字乱代西窗烛写成西别极大。很多失分的同学正是未能将“走”的意思解释准确。 (二)第 18 题情况分析 (1) “甚矣,汝之不惠” 。该句涉及两个重点,其一是倒装句式,翻译时要将提前了的表示程度的“甚”回复到句中相应位置;其二是“之”字的用法,在该句中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本身并无实意。失分的同学,有些是未能对倒装句式进行很好的处理,有些将“之”译为“的” ,使主

61、谓关系变为偏正关系。更有甚者将“惠”理解为“贤惠” 。 (2) “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 。该句的重点在于,其一, “道”属于名词作状语的活用,应理解为“在路上”或“半路上” ;其二,该句属于省略句式,主语宾语有多处省略。但翻译时如不特意进行补充,并不影响整句意思的表达,然而如果要进行补充,则必须注意补充成分要符合文中意思。失分的同学,有些未能将名词作状语的活用表现出来,有些则是补充省略成分出现错误,如“未至”后补充的宾语按文中意思应为“大泽” ,有些同学补充的是“太阳” 。更有甚者,将“杖”的意思理解为“权力” 。 教学建议 1、仍需十分重视课内文言文词句教学。必须认识到课内文言文词句教学

62、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文言文语感,从而进一步迁移拓展,广泛涉猎文言文篇目奠定扎实的基础。 2、注意方法指导。尤其是结合上下文意推导词意、句意的思维方式。词不离句,句不离章,要将词句教学与文言文整体阅读有机结合。切忌割裂词语,灌输填鸭,死记硬背。 3、强化举一反三的迁移意识。在评讲课外文言文练习时,要不断联系课内知识,培养学生在新的语境下运用已知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并推荐在课余进行大量的文言文篇目的涉猎。 4、建议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一些文言常识的教学。如词类用法,特殊句式的特点、作用及解决方法等。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书写但是有部分学生对拔拨两个形似字弄不清楚所以拔拨不分同样的问题对溯朔两个形似字也是搞混了因而导致失分本该掌握但由于不常使用相对失分较多两个拼音其中载由于是多音字平时错读频率高而且即使同样的问题崛的拼音在书写上也出问题了这个拼音上不要加两点可是学生又忘记了拼写规则多了两个点又导致失分了默写得分率较高前四句都是前后填写诗句不存在太大的难度而且这次也没有默写过于生僻的诗句所以学生的得分率觉得总体的古诗文默写应该是正确率较高的但事实是有相当部分学生由于书写不规范如大漠孤烟直中的直就只是写了两横梦回吹角连营中的角就写成甪连中走字底上面的一点就没了这就导致他们失分了还有同音字乱代西窗烛写成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