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防控工作要求定海区疾控中心课件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77513500 上传时间:2024-08-22 格式:PPT 页数:170 大小: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登革热防控工作要求定海区疾控中心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70页
登革热防控工作要求定海区疾控中心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70页
登革热防控工作要求定海区疾控中心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70页
登革热防控工作要求定海区疾控中心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70页
登革热防控工作要求定海区疾控中心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登革热防控工作要求定海区疾控中心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革热防控工作要求定海区疾控中心课件(1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登革热防控工作要求定海区疾控中心应急办二0一五年六月登革热防控工作要求一、登革热防治技术指南一、登革热防治技术指南一、登革热防治技术指南一、登革热防治技术指南一、登革热防治技术指南一、登革热防治技术指南(一)登革热病例监测指南(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四)登革热实验室检测指南登革热实验室检测指南(五)登革热病例个案调查数据库(一)登革热病例监测指南一、监测目的一、监测目的早期发现疫情,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了解疾病负担流行特征(一)登革热病例监测指南二、监测对象二、监测对象疑似、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病例登革热(D

2、F)Denguefever登革出血热(DHF)Denguehemorrhagicfever登革休克综合征(DSS)Dengueshocksyndrome病例主要依据卫生部颁发的病例主要依据卫生部颁发的登革热诊断标准登革热诊断标准(WS216-2008)诊断。)诊断。(一)登革热病例监测指南病例定义一、疑似病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一、)有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4天内到过登革热流行区)(二)无流行病学史,但同时具备上述一般临床症状和以下症状者且急性起病,发热(24h36h内达3940少数为双峰热),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痛、骨关节痛及明显疲乏等一般临床症状可伴面部、颈部、胸部潮红结膜充血2.出

3、血倾向(束臂试验阳性)第58日皮肤出现瘀点、瘀斑、紫癜注射部位出血,牙龈出血、鼻出血等粘膜出血,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等1.皮疹:于病程第57日出现,为多样性皮疹或皮岛样表现分布于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多有痒感,不脱屑。持续35天(一)登革热病例监测指南病例定义二、二、临床诊断病例临床诊断病例1.典型登革热(符合下列条件之一)2.登革出血热(DHF)(典型登革热伴以下临床症状之一)3.登革热休克综合征(DSS)一般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史+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低于100X109/L)无流行病学史,但具备皮疹、出血倾向,且单份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或IgM抗体阳性者登革出血热患者出现皮肤湿冷

4、、烦躁,脉搏细数,低血压和脉压小于20mmHg(2.7kPa)及血压测不到、尿量减少等休克表现者。出血倾向,肝肿大、胸腹腔积液血小板减少、血液浓缩、低蛋白血症者(一)登革热病例监测指南 病例定义病例定义三、三、实验室诊断实验室诊断病例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具备以下实验室结果之一1.急性期患者血清、脑脊液、血细胞或组织等分离到登革病毒3.从急性期患者血清中检测到登革病毒NS1抗原2.应用RT-PCR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出登革病毒基因序列4.恢复期血清特异性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及以上增长。(一)登革热病例监测指南三、监测内容和方法三、监测内容和方法(一)疫情报告(一)疫情报告以县(市、区)为单位,近

5、以县(市、区)为单位,近5年首次发现病例者,年首次发现病例者,应通过应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报进行报告告。诊断登革热病例诊断登革热病例(疑似、临床或(疑似、临床或实验室诊断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24小时内1.网络直报2.无条件者由cdc代报(一)登革热病例监测指南医疗机构若诊断出登革出血热(医疗机构若诊断出登革出血热(DHF)或登革休克综合征(或登革休克综合征(DSS),),或病例后续进展为或病例后续进展为DHF或或DSS,或出现或出现登革热诊疗指南(登革热诊疗指南(2014年版)年版)中重症登革热中重症登革热的指征(即下列情况之一:的指征(即

6、下列情况之一:1.严重出血包括皮下血肿、呕严重出血包括皮下血肿、呕血、黑便、阴道流血、肉眼血尿、颅内出血等;血、黑便、阴道流血、肉眼血尿、颅内出血等;2.严重血严重血浆渗出引起休克、浆渗出引起休克、ARDS等严重渗出表现者;等严重渗出表现者;3.重要脏器重要脏器严重损伤:严重肝损伤(严重损伤:严重肝损伤(ALT和和/或或AST大于大于1000IU/L、急性肺损伤、急性心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脑病急性肺损伤、急性心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脑病(脑炎、脑膜脑炎)、失明等。),(脑炎、脑膜脑炎)、失明等。),l则应在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网络直报系统)传染病报则应在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网

7、络直报系统)传染病报告卡的备注栏注明告卡的备注栏注明“重症重症”。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病例的分型诊断报告进行督促和审核病例的分型诊断报告进行督促和审核(一)登革热病例监测指南(二)实验室核实诊断(二)实验室核实诊断县级cdc若不具备相应的实验室检测能力,应将标本送往上级cdc进行检测。及时反馈结果并指导对“病例分类”进行订正。县级cdc散发病例暴发疫情早期不少于5例的疑似或临床病例其他重症病例、死亡病例DHF、DSS、开展实验室核实诊断为查明疫情性质和波及范围而确定的病例(一)登革热病例监测指南(三)输入病例监测(三)输入病例监测县级cdc应尽快调查,若为输入

8、病例,备注栏注明“境外输入/境内输入”和感染地(国家或地区),统一格式为“境外输入/国家或地区”或“境内输入/省市县”。根据感染地分为输入病例本地病例境外输入病例发病前14天内未离开本县区(现住址)境内输入病例发病前14天内离开本县区(现住址)、到过本县区外的境内登革热流行地区发病前14天内到过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一)登革热病例监测指南(一)登革热病例监测指南(四)个案调查(四)个案调查县级cdc散发病例(含输入病例)暴发疫情早期不少于5例的疑似或临床病例其他重症病例、死亡病例DHF、DSS、开展详细流调为查明疫情性质和波及范围而确定的病例(一)登革热病例监测指南(五)暴发监测(五)暴发监

9、测l指在一个最长潜伏期(14天)内,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点(例如一个社区、居委会、村庄、学校或其它集体单位等),发生3 3 例例及以上本地感染的登革热实验室诊断病例。县级cdc需实时关注是否发生暴发疫情,若发现暴发疫情需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一)登革热病例监测指南(六)病例搜索(六)病例搜索出现本地病例本地病例和流行季出现输入病例输入病例时必须开展病例搜索,也可根据风险评估和疫情控制需要适时开展。(一)登革热病例监测指南(六)病例搜索(六)病例搜索按照病例来源病例来源采用不同搜索策略,搜索时可利用登记表(附件2)记录。l对于散发病例散发病例,以感染者住所或与其相邻的若干户、

10、感染者的工作地点等活动场所为中心,参考伊蚊活动范围划定半径200米之内空间范围为核心区,1例感染者可划定多个核心区,在核心区内搜索病例。可根据城区或乡村不同建筑类型,推测伊蚊活动范围,适当扩大或缩小搜索半径。(一)登革热病例监测指南(六)病例搜索(六)病例搜索l对于输入病例输入病例,应详细追查旅行史,重点在与其共同出行的人员中搜索。如病例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天(病毒血症期)曾在本县区活动,还应在其生活、工作区域搜索可疑病例。若出现暴发疫情,则根据疫情调查结果,开展风险评估,确定搜索范围。(一)登革热病例监测指南四、信息反馈与利用四、信息反馈与利用(一)疫情反馈(一)疫情反馈l各级cdc应及时将

11、病例的发病、重症和死亡情况以及流行病学特征等疫情分析结果向上级cdc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上传至网络直报系统“监测信息反馈”中的“临时信息反馈”栏,反馈给各医疗和cdc。(一)登革热病例监测指南(二)疫情通报(二)疫情通报l证实登革热疫情之后,县级cdc应通报相邻地区。当疫情出现扩散趋势,应向省级和国家cdc报告。l对于境内输入病例,应通报病例感染地cdc。l对于境外输入病例,应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等相关部门通报。(一)登革热病例监测指南(三)风险评估和沟通(三)风险评估和沟通l每年登革热流行季来临前及流行高峰时,有伊蚊分布地区的省级cdc需分析病例监测数据,结合蚊媒监测数据及其它可能影响

12、疫情的因素,开展风险评估,研判疫情趋势,提出防治措施建议,及时反馈相关部门。同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面向群众做好宣传,提高防病意识,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及时就诊。(一)登革热病例监测指南附件(略):l1.登革热病例个案调查表l1.1共同暴露者健康状况一览表l2.登革热入户调查登记表(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一、监测目的一、监测目的一、掌握登革热媒介伊蚊种类构成、密度、分布及季节变化和长期趋势二、为登革热风险评估、预测预警、控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三、动态监测疫点、疫区媒介伊蚊密度,评估疫情传播风险和伊蚊控制效果(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二、媒

13、介伊蚊的监测方法二、媒介伊蚊的监测方法(一)布雷图指数法布雷图指数法1.器具:手电筒、捞勺、吸管、蚊虫收集装置、标签纸等。(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2.方法方法:布雷图指数法布雷图指数法l每个监测点按不同地理方位选4个街道个街道/村村的居民区调查不少于100户,l检查记录室内外所有小型积水容器及其幼虫孳生情况,l收集阳性容器中的蚊幼进行种类鉴定,或带回实验室饲养至成蚊进行种类鉴定,计算布雷图指数(记录、统计表见附表1,2)。为避免连续监测对蚊虫密度造成影响,相邻两次监测应在不同户次进行。(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户的定义定义:l每个家

14、庭、集体宿舍/单位办公室/酒店的2个房间、农贸市场/花房/外环境/室内公共场所等每30定义为一户。3.密度指标:布雷图指数(BI)计算公式幼虫监测方法:住房及周围容器积水的幼虫孳生频率估计布雷图指数=百户指数:每一百户住宅孳生有有伊蚊幼虫的积水容器总数;或一百户住宅有多少阳性容器数;例:调查100住宅,有伊蚊幼虫孳生之积水容器共计300个,该指数为300。计算计算公式:公式: 阳阳性容器性容器数数 - - X 100 = X 100 = 布布雷图雷图指指数数 调调查戶查戶数数(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二)(二) 诱蚊诱卵器法诱蚊诱卵器法1.器具:诱蚊诱卵器、白色

15、滤纸、隔夜自来水、标签纸等。(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2.2.方法方法:诱蚊诱卵器法诱蚊诱卵器法每个监测点按不同地理方位选4个街道个街道/村村的居民区共布放不少于100只只诱蚊诱卵器,l一般每25-30米米距离布放一个诱蚊诱卵器,主要布放在居民区居民区、单位单位、学校等楼顶天台学校等楼顶天台、工地、空中花园或外环境的树木、花草、灌木丛等公共绿化带公共绿化带等,连续布放4天,第4天检查,收集诱捕成蚊,蚊卵需饲养至高龄幼虫或成蚊后进行种类鉴定,计算诱蚊诱卵器指数。(记录、统计表见附表3,4)。(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3.密度指标:l诱蚊

16、诱卵器指数诱蚊诱卵器指数计算公式(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三)双层叠帐法1.器具:双层叠帐(外层:长宽高:1.8m1.8m1.5m;内层:长宽高:1.2m1.2m2.0m)、计数器、手电筒、电动吸蚊器等。(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2.操作:双层叠帐法l选择居民区附近的外环境作为监测地点,l在上午上午或下午下午媒介伊蚊活动高峰时段内,诱集者位于内部封闭蚊帐内部封闭蚊帐中暴露两条小腿两条小腿,l收集者利用电动吸蚊器收集停落在蚊帐上的伊蚊持续30min,l分类鉴定,记录诱蚊开始与结束的时间、地点、温度、湿度和风速(附表5)(二)登革热媒介

17、伊蚊监测指南(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双层叠帐法个人防护:收集者需涂抹蚊虫驱避剂,诱集者工作结束时涂抹蚊虫驱避剂。双层叠帐法双层叠帐法既能捕捉到我们所希望捕获的蚊虫,又能保护作为引诱源的监测人员只/人工小时(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3.密度指标:叮咬指数叮咬指数计算公式双层叠帐法(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三、常规监测三、常规监测(一)监测点选择根据疫情严重程度及媒介伊蚊分布状况对省份进行分类,l类地区为近年近年常有登革热暴发暴发的省份,l类地区为近年出现过本地病例或根据我国伊蚊分布情况,暴发风险相对较高的地区,l类地区为近年有输入病

18、例报告,且有媒介伊蚊分布,具有登革热暴发风险的地区。(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I类类l广东、云南、广西、海南、福建、浙江浙江II类l上海、重庆、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III类l北京、河北、山西、天津、山东、陕西、辽宁(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类地区l确定至少15个登革热高风险县区(涵盖本省内全部登革热高风险区域),类地区l确定至少10个登革热风险县区,类地区l选择5个县区作为监测点开展伊蚊监测。(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浙江省监测点确定浙江省监测点确定按照国家要求,在全省11个地市

19、选择15县(市、区)作为省级监测点,开展登革热媒介监测工作。监测点包括:l慈溪、义乌、建德、路桥、丽水、温州、南浔、海盐、越城、舟山、舟山、衢州、永康、苍南、奉化、余杭。根据工作需要,可调整补充省级监测点设置。(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用布雷图指数法开展监测,每个监测点选择用布雷图指数法开展监测,每个监测点选择2个固定监测点和个固定监测点和2个流动监测点,每点随个流动监测点,每点随机抽样调查不少于机抽样调查不少于50户,共户,共200户户对登革对登革热传播媒介白蚊伊蚊的幼虫指数进行监测。热传播媒介白蚊伊蚊的幼虫指数进行监测。监测的同时开展健康教育,并清理积水容器。

20、监测的同时开展健康教育,并清理积水容器。(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二)监测方法各监测点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选择l布雷图指数法布雷图指数法l或诱蚊诱卵器法诱蚊诱卵器法,原则上长期使用同一种方法。(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三)监测季节和频次类地区l登革热高风险区域的蚊虫活动季节,每月2次次,间隔10-15天;类地区l蚊虫发生高峰季节(5-10月)每月1次,类地区l参照本指南于6-9月每月1次。(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四)标本保存及运输每年于伊蚊活动高峰期采集不少于100只干制标本,记录采集时间、地点、生

21、境、虫态等信息。(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五)数据收集、报告及利用略(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四、应急监测四、应急监测在流行季节发现输入或本地感染登革热病例时,作为疫情调查处理的重要内容,启动应急监测(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一)监测区域核心区警戒区监控区(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核心区核心区:l以感染者住所或与其相邻的若干户、感染者的工作地点等活动场所为中心,参考伊蚊活动范围划定半径200米米之内空间范围为核心区。1例感染者可划定多个核心区。警戒区警戒区:l在核心区外扩

22、展半径外扩展半径200米米范围为警戒区。农村一般以核心区周围自然村、屯,必要时以行政村甚至乡、镇为警戒区。城市一般以核心区周围若干街巷、居委会或街道为警戒区。监控区:l根据不同登革热风险地区疫情大小、流行季节等因素,在警戒区外围划定监控区。(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核心区核心区警戒区警戒区病家中心病家中心(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二)监测方法(二)监测方法所有登革热蚊媒应急监测点均须进行l布雷图指数法布雷图指数法l和双层叠帐法和双层叠帐法监测监测,诱蚊诱卵器法可酌情采用。(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三)

23、监测频次(三)监测频次布雷图指数法l登革热疫情发生1-2天内,核心区进行1次全面覆盖调查和应急蚊媒控制,l随后每2-3天重复进行控制与调查,直至BI小于5;l警戒区每周调查1次;l监控区每2周调查1次。(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布雷图指数法布雷图指数法重复进行控制与调查直至BI小于5进行1次全面覆盖调查和应急蚊媒控制核心区核心区疫情发生1-2天内随后每2-3天每周调查1次每2周调查1次警戒区警戒区监控区监控区(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诱蚊诱卵器法:诱蚊诱卵器法:核心区l诱蚊诱卵器放置4天后每2-3天检查1次,发现阳性诱卵器时收回并补充

24、新的诱卵器;警戒区每周监测1次;监控区每2周监测1次。(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诱蚊诱卵器法诱蚊诱卵器法诱蚊诱卵器放置4天后发现阳性诱卵器时收回并补充新的诱卵器每2-3天检查1次核心区核心区每周监测1次每2周监测1次警戒区监控区(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双层叠帐法:双层叠帐法:l核心区每3天1次,l警戒区每周1次;l监控区每2周1次。(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四)数据分析反馈(四)数据分析反馈l1.动态分析各疫点的伊蚊密度变化,及时报告疫情控制指挥部,通报相关部门,掌握伊蚊控制效果。(二)登革热媒介伊蚊

25、监测指南(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1)布雷图指数(BI)和诱蚊诱卵器指数小于5为控制登革热传播的阈值,l大于5有传播风险,l大于10有暴发风险,l大于20有区域流行风险,需要持续清除孳生地和杀灭成蚊。(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2)在25天天内无登革热新发病例,l且核心区内布雷图指数或诱蚊诱卵器指数降至5以下,l同时双层叠帐法成蚊密度不高于2(只/人时)可以结束本次应急处理工作。(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风险评估布雷图指数布雷图指数(BI)和诱蚊诱卵器指数诱蚊诱卵器指数小于5为控制登革热传播

26、的阈值大于5大于10大于20传播风险暴发风险区域流行风险需要持续清除孳生地和杀灭成蚊。(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结束应急处理工作条件在25天天内无登革热新发病例核心区内布雷图指数或诱蚊诱卵器指数降至5以下同时双层叠帐法成蚊密度不高于2(只/人时)可以结束本次应急处理工作登革热蚊媒监测:指数与传播的关系极高危险性极高危险性布雷图指数布雷图指数5050房屋指数房屋指数35%35%容器指数容器指数20%20% 安全安全布雷图指数布雷图指数55房屋指数房屋指数4%4%容器指数容器指数3%22只只/ /人时,有带毒蚊存在时将有流行。人时,有带毒蚊存在时将有流行。登革热媒介伊

27、蚊密度登革热媒介伊蚊密度伊蚊布伊蚊布雷图指数(雷图指数(BIBI) 控制登革热流行控制登革热流行伊蚊伊蚊布雷图布雷图指数阈值指数阈值不高于不高于5 5控制登革热爆发控制登革热爆发伊蚊伊蚊布雷图布雷图指数阈值指数阈值不高于不高于1010预防控制登革热(大爆发)预防控制登革热(大爆发)伊蚊伊蚊布雷图指数阈值布雷图指数阈值不高于不高于2020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阈值核核心心区区警警戒戒区区监监控控区区(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二)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附表1伊蚊幼虫孳生地调查表附表2媒介伊蚊孳生地监测统计报表附表3诱蚊诱卵器指数监测表附表4诱蚊诱卵器指数监测统计报表附表5双层叠帐法调查记录表附表6

28、常见的伊蚊孳生地(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一、应急控制启动条件一、应急控制启动条件(一)1.有登革热病例出现,且2.核心区布雷图指数或诱蚊诱卵指数5,3.警戒区10。(二)布雷图指数或诱蚊诱卵器指数大于20时,提示登革热暴发风险高应急控制启动应急控制启动(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二、社会动员,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二、社会动员,开展爱国卫生运动l1.按照政府组织、属地管理、部门协作、全民参与的方针组织清除媒介伊蚊孳生地和成蚊控制。l2.通过各种宣传渠道,例如印制登革热媒介卫生知识宣传册、宣传海报,利用手机短信、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

29、体向群众宣传关于防蚊、灭蚊的知识和方法,动员群众参与防蚊灭蚊。举例分析针对人群明确:普通居民针对人群明确:普通居民宣传目的明确:清除积水宣传目的明确:清除积水容器,减少蚊虫孳生容器,减少蚊虫孳生宣传方式翔实:图文并茂宣传方式翔实:图文并茂附加信息渠道:热线电话附加信息渠道:热线电话和网页和网页电话:网址:单位:(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三、防蚊措施三、防蚊措施(一)个人防护(一)个人防护l登革热疫区的居民和工作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如穿长袖衣裤,使用蚊虫驱避剂,按照产品说明上的使用剂量、频次涂抹于皮肤外露的部位,或在衣服上喷洒,避免被蚊虫叮咬。(三)登革热媒介伊蚊

30、控制指南(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二)医院和家庭防护(二)医院和家庭防护l登革热发生地区的医院病房应安装纱门纱窗等防蚊设施。l家庭提倡使用蚊帐、安装纱门纱窗等防蚊措施;可使用蚊香、气雾剂等家用卫生杀虫剂进行防蚊、灭蚊(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四、蚊虫孳生地处理四、蚊虫孳生地处理(一)孳生地主要类型和种类家庭、单位、学校l饮水缸、储水池或缸、花瓶、花盆等有用的功能性积水容器,闲置的瓶、罐、缸等无用积水容器、竹筒、树洞、汽车轮胎、楼房反墚及雨水沟、地下室集水井等。(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一)孳生地主要类型和种类外环境、公园l绿化带

31、的塑料薄膜、废弃易拉罐、饭盒、塑料杯积水容器等,闲置或废弃的瓶、罐、缸等无用积水容器、废弃的汽车轮胎、市政管网的管井、竹筒、树洞、植物叶腋等。登革热媒介伊蚊孳生地类型(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二)孳生地处理方法l1.翻盆倒罐,清除闲置无用积水。清除废弃的容器,暂时闲置未用的容器应当逐一翻转倒放。l2.清除卫生死角和垃圾。清除绿化带和卫生死角的塑料薄膜、一次性塑料容器。l3.管理饮用水或功能性容器积水。饮用水容器或功能性容器积水要求严密加盖,每57天换水1次,不能定期换水的可放养食蚊鱼等。(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二)孳生地处理方法

32、l4.种养水生植物的花瓶,每57天换水1次,冲洗植物根部,彻底洗刷容器内壁;大型莲花缸、池,可放养食蚊鱼等。l5.竹筒树洞的治理。公园、学校、园林景点的竹筒、树洞要用灰沙等堵塞,或对留根的竹筒,采用“十”字砍刀法,使其有裂缝不再积水。(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二)孳生地处理方法(二)孳生地处理方法l6.治理轮胎。轮胎要求叠放整齐并存放在室内或避雨的场所,如要堆放室外,要用防雨布严密遮盖,不积雨水。如不能有效遮盖,须对废弃轮胎进行打孔处理,防止积水。对于不能清除积水的轮胎,可使用双硫磷等灭蚊幼剂处理。(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二)孳

33、生地处理方法(二)孳生地处理方法l7.对于其他不能清除的积水,例如密闭市政管网的管道井、地下室或地下车库的集水井,建筑工地积水等,采取投放长效灭蚊幼剂(附件1)控制蚊虫孳生。在使用过程中,记录灭蚊幼剂的使用场所、使用剂量、处理前后的蚊幼密度,评价灭蚊效果。(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环环 境境 整整 治治整治治前后(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五、成蚊杀灭五、成蚊杀灭原则1.选择国家正式登记的卫生杀虫剂等快速杀灭成蚊2、室外-超低容量喷雾,配蚊虫栖息地(牲畜棚、绿化带等)滞留喷洒4、处理应从警戒区到核心区,由外到内按次序处理。3、室内-滞留

34、喷洒,重点场所同时超低容量喷雾(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一)超低容量喷雾(一)超低容量喷雾l核心区和警戒区的室内外用超低容量喷雾机行成蚊速杀1.超低容量喷雾机的选择超低容量喷雾机的选择l包括车载超低容量喷雾机、便携式(背负)超低容量喷雾机、烟雾机。超低容量喷雾机要求其雾滴VMD大于5微米,小于20微米。车载超低容量喷雾机背负超低容量喷雾机背负机动喷雾机(滞留)热烟雾机(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喷雾器械的选择与环境相匹配。l车载超低容量喷雾机车载超低容量喷雾机适合外环境大范围成蚊速杀;l便携式超低容量便携式超低容量适合室内蚊虫速杀,以

35、及室外车辆进不去地方的成蚊速杀,是车载超低容量喷雾机的补充;l烟雾机烟雾机穿透力强,适合树林、竹林、灌木丛等植物比较密集的地方蚊虫速杀。备注:外环境超低容量喷雾必须使用大型的车载超低容量喷雾机或飞机喷雾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每次超低容量喷雾面积不小于2平方公里。便携式超低容量喷雾机效率低,不能满足外环境灭蚊的需要(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2.超低容量喷雾杀虫剂的剂型超低容量喷雾杀虫剂的剂型杀虫剂剂型与器械相匹配,应选用l水乳剂(EW)、l乳油(EC)或l超低容量制剂(UL)进行喷雾。可湿性粉剂(WP)、悬浮剂(SC)、微囊剂(CS)和水分散颗粒剂(WG)制剂不适合超

36、低容量喷雾。常见的超低容量喷雾杀虫剂见附件1。灭成蚊杀虫剂灭成蚊杀虫剂有效成分有效成分类型类型剂型剂型使用方法使用方法备注备注氯菊酯烯丙菊酯拟除虫菊酯水乳剂超低容量喷雾WHO推荐溴氰菊酯拟除虫菊酯水乳剂超低容量喷雾、热雾WHO推荐顺式氯氰菊酯拟除虫菊酯悬浮剂滞留喷洒WHO推荐顺式氯氰菊酯拟除虫菊酯可湿性粉剂滞留喷洒WHO推荐氟氯氰菊酯拟除虫菊酯可湿性粉剂滞留喷洒WHO推荐噁虫威氨基甲酸酯可湿性粉剂滞留喷洒WHO推荐甲基嘧啶磷有机磷乳油滞留喷洒WHO推荐甲基嘧啶磷有机磷水乳剂滞留喷洒高效氯氰菊酯拟除虫菊酯可湿性粉剂滞留喷洒高效氯氰菊酯拟除虫菊酯微乳剂滞留喷洒高效氯氰菊酯拟除虫菊酯悬浮剂滞留喷洒高

37、效氯氟氰菊酯拟除虫菊酯微囊悬浮剂滞留喷洒高效氯氟氰菊酯拟除虫菊酯可湿性粉剂滞留喷洒高效氯氟氰菊酯拟除虫菊酯水乳剂滞留喷洒氯菊酯拟除虫菊酯可湿性粉剂滞留喷洒溴氰菊酯拟除虫菊酯可湿性粉剂滞留喷洒溴氰菊酯拟除虫菊酯悬浮剂滞留喷洒联苯菊酯拟除虫菊酯悬浮剂滞留喷洒高效氟氯氰菊酯拟除虫菊酯水乳剂滞留喷雾氟氯氰菊酯拟除虫菊酯水乳剂滞留喷洒残杀威氨基甲酸酯乳油滞留喷洒82常用药剂根据施药方式分为超低容量喷雾制剂,滞留喷洒制剂,热烟雾剂,颗粒剂。超低容量喷雾制剂滞留喷洒制剂热烟雾剂灭蚊幼剂(颗粒剂)(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3.超低容量喷雾杀虫剂的使用参数超低容量喷雾杀虫剂的使用参

38、数l超低容量喷雾须按照制造商推荐的稀释倍数和有效成份使用量进行喷洒。4.超低容量喷雾时间超低容量喷雾时间l最佳时间是午后近黄昏时段,这时是蚊虫的活跃期,气象条件一般适合进行超低容量喷雾。伊蚊.早晨和傍晚库蚊.傍晚按蚊.晚上合适的时间= 好的防效早晨也是超低容量喷雾比较合适的时间,因为不在正常的工作时间,实际操作容易拖后,造成喷雾效果不好。(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5.超低容量喷雾要求的气象条件超低容量喷雾要求的气象条件l要求风速1-4m/s,当风速超过4m/s时,不应进行室外超低容量喷雾。l要求地面气流很小,或气流没有垂直运动,或只是接近地表的气流有些流动。 X

39、Wrong Correct计划性施药:决定施药区域制作每个施药区域的地图主要的风向施药行走路线外环境超低容量喷雾计划的制定施药路线行走模式:施药行走方向要与风向垂直要逆风前进要在与风向垂直的方向喷药外环境超低容量喷雾的路线行走模式(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6.超低容量喷雾设备的校准、维护和维修超低容量喷雾设备的校准、维护和维修l设备需要定期校准、维护和维修,专人负责,做到使用和维护的责权利统一。l车载超低容量喷雾机通常是运转25h以后、或在任何大的维护时、或超过1个月未使用时须进行喷雾的雾滴大小测量(测量方法见附件2),并进行设备校准(校准方法见附件3)。超低容量

40、喷雾器校准方法室外施用(车载超低容量喷雾机)室外施用(车载超低容量喷雾机)一个50m轨迹间隔、车行速度12km/h,那么5012000m/h就是每小时处理600000m2,相当于每分钟10000m2(1公顷)。如果杀虫剂标签上推荐用量为每公顷0.5升UL制剂,流率应当调节到每分钟喷洒0.5升。超低容量喷雾器校准方法室外施用(手持或背负超低容量喷雾机)室外施用(手持或背负超低容量喷雾机)在使用手持设备时,步行速度每分钟60m,轨迹间隔10m,1分钟喷洒600m2(每分钟0.06公顷)。用药量为0.5升/公顷,流率应当为30ml/min(500ml0.06)超低容量喷雾器校准方法室内施用室内施用

41、室内施用设备的调节通常按照每一房屋或房间的剂量进行,因此必需计算每一房屋或房间需要的喷洒时间。对一个流率为20ml/min的设备,房间面积是0.04公顷(400m2),用药量是0.5升/公顷(5000.04),喷洒1分钟。(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7.处理频率和效果评价处理频率和效果评价l超低容量喷雾的处理频率,要根据控制效果调整喷药频率。l一般情况下,开始每2-3天处理1次,连续处理3-5次,此后根据蚊密度监测结果和疫情进展情况选择超低容量喷雾频次。(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7.处理频率和效果评价处理频率和效果评价l超低容量喷雾前后

42、,采用GB/T23797中帐诱法或诱蚊灯法进行蚊密度调查,评价控制效果。l控制效果评价标准:成蚊密度下降的评价界点为80%,当密度下降率80%时,说明处理效果不明显,需要加大处理频次或调整使用的杀虫剂类型如果孳生地处理不彻底,诱蚊灯法监测的蚊密度并不会显著降低,有时甚至会增高;而动物帐诱法通常会降低,这是因为新羽化的成蚊要过几天才能吸血。5.1 超低容量喷雾超低容量喷雾 小结小结超低容量喷雾是一种直接、快速、高效的杀灭害虫的方式,通常可达到降低蚊虫密度90%以上的控制效果。有效控制疟疾、乙型脑炎、登革热等疾病的传播。空间处理一般无药物残留。如果不进行常规的处理,经过一段时间蚊虫会再次出现。(三

43、)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二)滞留喷洒(二)滞留喷洒l发生疫情时,应对核心区、医院等重点场所行滞留喷洒。1.喷洒重点部位喷洒重点部位l在核心区范围内重要的蚊虫孳生栖息场所,如周围绿化带、阴凉场所,公共场所卫生状况差的绿化带、社区卫生死角,收治病人医院病房的纱门纱窗及周围环境等进行重点滞留喷洒。(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二)滞留喷洒(二)滞留喷洒2.滞留喷洒的喷雾器滞留喷洒的喷雾器-选择l压缩喷雾器、l机动泵式喷雾机、l背负式手动喷雾器l或踏板式喷雾器,可根据拟处理面积的大小或高度选择单用或兼用。 灭虫常规器械灭虫常规器械手动压缩喷雾器

44、手动压缩喷雾器主要用于室内滞留喷洒,也主要用于室内滞留喷洒,也可用于室外小面积和水体杀可用于室外小面积和水体杀蚊幼虫施药。蚊幼虫施药。(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二)滞留喷洒(二)滞留喷洒3.杀虫药剂的选择原则杀虫药剂的选择原则l选择高效、低毒,环境友好,靶标病媒生物敏感的杀虫剂。l应根据靶物体表面性质选择杀虫剂剂型:吸收表面,如灰质面、水泥面等可选用可湿性粉剂;半吸收表面,如漆面、木质面、壁纸面等可选用悬浮剂;不吸收面,如硅酸盐玻璃面、大理石面等或某些特定场所可选择乳油、微乳剂等。可用于滞留喷洒的常用杀虫剂附件1,按照厂家说明剂量使用。灭成蚊杀虫剂灭成蚊杀虫剂有

45、效成分有效成分类型类型剂型剂型使用方法使用方法备注备注氯菊酯烯丙菊酯拟除虫菊酯水乳剂超低容量喷雾WHO推荐溴氰菊酯拟除虫菊酯水乳剂超低容量喷雾、热雾WHO推荐顺式氯氰菊酯拟除虫菊酯悬浮剂滞留喷洒WHO推荐顺式氯氰菊酯拟除虫菊酯可湿性粉剂滞留喷洒WHO推荐氟氯氰菊酯拟除虫菊酯可湿性粉剂滞留喷洒WHO推荐噁虫威氨基甲酸酯可湿性粉剂滞留喷洒WHO推荐甲基嘧啶磷有机磷乳油滞留喷洒WHO推荐甲基嘧啶磷有机磷水乳剂滞留喷洒高效氯氰菊酯拟除虫菊酯可湿性粉剂滞留喷洒高效氯氰菊酯拟除虫菊酯微乳剂滞留喷洒高效氯氰菊酯拟除虫菊酯悬浮剂滞留喷洒高效氯氟氰菊酯拟除虫菊酯微囊悬浮剂滞留喷洒高效氯氟氰菊酯拟除虫菊酯可湿性粉

46、剂滞留喷洒高效氯氟氰菊酯拟除虫菊酯水乳剂滞留喷洒氯菊酯拟除虫菊酯可湿性粉剂滞留喷洒溴氰菊酯拟除虫菊酯可湿性粉剂滞留喷洒溴氰菊酯拟除虫菊酯悬浮剂滞留喷洒联苯菊酯拟除虫菊酯悬浮剂滞留喷洒高效氟氯氰菊酯拟除虫菊酯水乳剂滞留喷雾氟氯氰菊酯拟除虫菊酯水乳剂滞留喷洒残杀威氨基甲酸酯乳油滞留喷洒(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二)滞留喷洒(二)滞留喷洒4.器械准备器械准备l检查喷雾器或喷雾机部件应齐全,功能正常,安装正确;l药箱内添加清水至正常使用允许容量,并加压到工作压力,试喷喷嘴是否雾化良好,且各连结处应无漏气漏液,喷嘴和开关阀门无滴水或堵塞;l将喷嘴放入广口的计量容器(2L)

47、内,在无泄漏的情况下,准确持续喷雾1min,计量喷头喷量,并记录。试验重复3次以上,求其平均数作为该喷雾器或喷雾机喷头的喷量。(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二)滞留喷洒(二)滞留喷洒5.喷洒方法喷洒方法l根据拟处理靶物体表面性质,按额定压力,喷雾至挂流,并准确计时,计算靶物体表面的吸水量。l喷洒人员的喷洒速度达到应用剂量,并与靶物体表面吸水量相匹配为宜。(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二)滞留喷洒(二)滞留喷洒6.处理频率和效果评价处理频率和效果评价l滞留喷洒可根据不同药物的性质确定处理频率。长效杀虫剂,可1-3个月处理一次。l完成滞留喷洒

48、工作后,每间隔一段时间采用GB/T23797中栖息蚊虫捕捉法进行控制效果调查,以评价控制效果。l控制效果评价标准:密度下降率的评价界点为70%,当密度下降率70%时,说明处理效果不明显,需调整使用的杀虫剂类型再次处理。(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三)注意事项(三)注意事项1.应事先告知居民杀虫剂的作用和保护效果,并按要求及时撤离工作区域。l将食物覆盖,移走宠物和观赏鱼类等。移动、覆盖或搬出家具,便于墙面喷药。l施药结束应清洗施药器械,妥善保管。2.操作者戴宽沿帽、橡胶手套、防护镜和防护面具,着长袖工作服,穿胶靴。(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

49、指南(三)注意事项(三)注意事项3.工作时间不抽烟、喝水、吃东西,药液溅到皮肤上时,应立即用肥皂或皮肤清洁剂和清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4.工作结束后,用肥皂或其他洗涤用品、清水清洗暴露皮肤和防护服装。安全防范措施工作时勿吃食物、喝饮料和吸烟。(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三)注意事项(三)注意事项5.配药或施药时,须用工具搅拌,严禁用手接触。修理工具时,不许用嘴吹喷雾器的喷头。6.施药人员每天实际操作时间不宜超过6小时。施药时,如出现头痛、头昏、恶心或呕吐等症状,应立即离开现场,脱掉工作服,洗手、洗脸、漱口,在阴凉通风场所休息,必要时送医院诊治。(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

50、制指南(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四)其他杀灭成蚊方法(四)其他杀灭成蚊方法l在核心区、警戒区以及特殊场所可以使用杀虫剂处理门帘、纱窗等防蚊灭蚊。l室内外可以选择灭蚊灯等物理方式杀灭成蚊。(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三)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六、控制目标六、控制目标控制目标为布雷图指数或诱蚊诱卵指数小于5。如果25天内无新发病例,并且布雷图指数或诱蚊诱卵指数在5以下时,可结束本次应急处理工作。登革热疫点媒介控制技术小结登革热媒介控制是控制登革热疫情的主要措施,需要多种控制措施综合运用才能有效控制蚊密度。蚊虫孳生地处理、室内外超低容量喷雾、滞留喷洒是控制蚊虫的主要措施,每种控制措施都有相应的

51、评价方法,控制人员在每次控制结束都要对控制效果进行评价。车载超低容量喷雾技术水平要求高、人力投入最少、起效最快的控制措施,在今后的登革热疫情控制中的应用需要加强。 二、登革热疫情二、登革热疫情 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一、适用范围l适用广东、云南、广西、海南、福建、浙江、上海、重庆、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北京、河北、山西、天津、山东、陕西和辽宁等23省(自治区、直辖市)。l其余省份可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参照执行。二、登革热

52、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二、应对原则l“早发现、l早评估、l早预警、l早行动”的原则,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相关定义相关定义输入病例输入病例:l包括境外输入病例和境内输入病例两类。1.境外输入病例指发病前14天内到过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的病例。2.境内输入病例指发病前14天内离开本县区(现住址)、到过本县区外的境内登革热流行地区的病例。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相关定义相关定义本地病例本地病例:l发病前14天内未离开本县区(现住址)的登革热病例。登革热暴发登革热暴发:l在

53、一个最长潜伏期(14天)内,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点(例如一个社区、居委会、村庄、学校或其它集体单位等),发生3例及以上本地感染的登革热实验室诊断病例。登革热疫情分级标准VI级事件社区(村)社区(村)级,BI10无病例无病例V级事件社区(村)社区(村)级,BI10+首例首例输入病例入病例首例本地病例首例本地病例IV级事件县(区)(区)级,新,新发本本地病例达地病例达5例及以上例及以上县(区)(区)级发生暴生暴发疫情疫情分级标准III级事件县(区)(区)级,一周内,本地病例前,一周内,本地病例前5年平均水平年平均水平1倍倍新新发本地病例本地病例10例例一个地市内一个地市内,暴暴发疫情疫情县(区)(区

54、)2II级事件县(区)(区)2,一周内,本地病例前,一周内,本地病例前5年平均水平年平均水平2倍倍新新发本地病例本地病例100例例发生生III级事件地市事件地市2I级事件两个及以上省份两个及以上省份发生生II级事件事件VI级事件n疫情尚未疫情尚未发生生县(区)级层面响应控制蚊媒密度避免疫情发生n县级疾控机构疾控机构加强蚊媒监测与评估开展风险评估与研判正式文件上报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及时上报蚊媒监测结果开展公众教育和风险提示n建建议其他相关部其他相关部门针对BI10的社区开展灭蚊开展医疗机构培训,提高诊断意识V级事件n疫情初疫情初级县(区)级层面响应病例管理和蚊媒控制避免大规模本地暴发n县级疾控机构

55、疾控机构蚊媒应急监测与评估风险评估与预警疫情通报及上报病例调查、搜索和管理实验室诊断n建建议其他相关部其他相关部门县级卫计委成立应急响应小组落实病例诊断和隔离治疗开展疫点爱国卫生运动强化VI级响应举措IV级事件n本地暴本地暴发迅速扑灭疫情严防疫情扩大n县级疾控机构疾控机构风险评估与预警疫情通报及上报蚊媒应急监测与评估病例搜索和管理实验室诊断n建建议其他相关部其他相关部门县级政府成立应急响应小组强化病例诊断和隔离治疗强调环境卫生整顿清理强化V级响应举措III级事件n较大大规模本地暴模本地暴发尽快控制疫情防止疫情扩散n市市级疾控机构疾控机构风险评估与预警,疫情通报及上报病例搜索和管理疫点核疫点核实

56、实验室诊断蚊媒应急监测与评估n省省级疾控指疾控指导支援支援n其他相关部其他相关部门市级政府成立应急响应小组多部门共同参与:卫生计生、疾控、医疗避免重症死亡避免重症死亡强化IV级响应举措II级事件n疫情疫情扩散散削减疫情高峰,缩短暴发时间避免出现死亡病例n省省级疾控机构疾控机构风险评估与预警,疫情通报及上报病例搜索和管理疫点核实实验室诊断蚊媒应急监测与评估n国家疾控开展国家疾控开展风险评估和疫情研判估和疫情研判n其他相关部其他相关部门省级政府成立应急响应小组多部门共同参与:卫生计生、疾控、医疗避免重症死亡避免重症死亡强化IV级响应举措国家疾控支援I级事件n多省疫情暴多省疫情暴发控制疫情规模避免继

57、续扩散尽量避免死亡病例n省省级疾控机构疾控机构疫情分析、预警疫情跟踪上报n国家疾控国家疾控技术支持n其他相关部其他相关部门省级政府为主导多部门共同参与:全面动员国家支援分级响应要点VI级响应BI10,无病例,无病例以以县级卫生生计生生为主,蚊媒控制主,蚊媒控制为核核心、做好心、做好应对准准备(培(培训、监测)V级响应BI10,输入病例入病例1例;本地病例例;本地病例1例例以以县级政府政府为主,病例管理与蚊媒控主,病例管理与蚊媒控制并重制并重IV级响应县(区)(区)层面面发生小范生小范围暴暴发疫情疫情以以县政府政府为主,主,强化病例管理与蚊媒化病例管理与蚊媒控制控制分级响应要点III级响应县(区

58、)(区)层面或市面或市层面面发生暴生暴发疫情疫情以市以市级政府政府为主,主,严防疫情防疫情扩散散II级响应发生生较大大规模的暴模的暴发疫情疫情以省以省级政府政府为主,削减疫情高峰、主,削减疫情高峰、缩短暴短暴发时间I级响应发生跨省疫情生跨省疫情由国家和省由国家和省级机构机构联合采取措施,尽合采取措施,尽量减少量减少损失失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分级标准VI级事件:l一个县(区)有布雷图指数高于10的社区(村),但尚无病例报告。V级事件:l一个县(区)有布雷图指数高于10的社区(村),并且报告年内首例输入病例;或一个县(区)报告年内首例本地病例。二、登

59、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分级标准IV级事件:l一个县(区)在一周内,新发本地病例达5例及以上,但未达到III级事件;或一个县(区)发生暴发疫情。III级事件:l一个县(区)在一周内,登革热本地病例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水平1倍以上,或新发本地病例达10例及以上,但未达到II级事件;或一个地市内有两个及以上县(区)发生暴发疫情。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分级标准II级事件:l一周内两个及以上县(区)的登革热本地病例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水平2倍以上,或新发本地病例达到100例以上;或两个及以上地市发生III级

60、事件。I级事件:l两个及以上省份发生II级事件。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分级响应原则分级响应原则应贯彻分级响应原则,强调在疫情早期果断采取措施控制疫情规模、防止疫情升级。l若本地疫情已达某级响应标准,但未到更高一级,原则上可按本级标准开展响应工作;l但对于既往疫情非常严重、伊蚊密度特别高或有其他因素导致疫情扩散风险高的地区,可考虑按更高一级标准开展响应工作。各级机构应根据疫情进展及时调整响应措施,并进行阶段性疫情总结。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VI级事件l处于尚未发生疫情,但具有发生疫情风险的阶段,l以控制媒

61、介伊蚊密度,避免疫情发生为目标。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VI级事件响应1.县级疾控机构应做好下列应对工作:l(1)加强伊蚊监测与评估,并综合考虑既往疫情、伊蚊种群和密度、气候、环境、风俗文化、输入风险等因素综合开展风险评估和形势研判,将结果以正式文件报告当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l(2)定期向上级疾控机构报送伊蚊监测结果,逐级反馈至省、国家级疾控中心。l(3)开展公众宣传教育,增加防病知识和自我防护意识;针对前往流行区的公民做出预警提示。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VI级事件响应2.县级疾控机构应建议当地相关部门采

62、取以下行动:l(1)在伊蚊密度高(布雷图指数10)的社区组织开展清理环境、清除伊蚊孳生地和杀灭成蚊的工作,确保布雷图指数维持在安全值5以内。l(2)开展医疗机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诊断意识,做好病例诊断和收治的准备工作。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V级事件处于疫情初期,发生本地暴发的风险较高,以做好病例管理和防蚊隔离,降低媒介伊蚊密度,避免引起本地大规模暴发为目标。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V级事件响应1.县级疾控机构应做好下列应对工作:l(1)做好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病例搜索和实验室诊断工作,核实疫情后及时以正

63、式文件向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报告疫情及发出预警,并报上级疾控机构。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V级事件响应l(2)以病例现居住地或工作场所为中心划定疫点,开展媒介伊蚊应急监测和应急灭蚊效果的评估,定期向上级疾控机构报送伊蚊监测结果,逐级反馈至省、国家级疾控中心。l(3)开展疫情监测和形势研判,对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要求的疫情,需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上报疫情和处置信息。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V级事件响应2.县级疾控机构应建议建议当地相关部门按照下列原则开展响应:l(1)由县级卫生计生行政

64、机构成立疫情响应小组,联合疾控、医疗、爱卫等相关部门,制定应对措施,明确职责分工,并根据疫情进展机动调整组织结构。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V级事件响应l(2)落实病例诊断、隔离治疗等措施。l(3)根据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在疫点开展清除伊蚊孳生地、应急灭蚊等工作。l(4)在VI级响应的基础上,加大医疗机构培训、风险沟通、公众宣教力度。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IV级事件已发生本地暴发,有出现更大范围扩散风险,以迅速扑灭疫情,严防疫情扩大为目标。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

65、案IV级事件响应1.县级疾控机构应做好下列应对工作:(1)根据登革热病例监测指南和登革热实验室检测指南做好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病例搜索和实验室核实诊断工作,核实疫情后及时以正式文件向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报告疫情及发出预警,并报上级疾控机构。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IV级事件响应(2)开展疫情监测、风险评估和形势研判,通过“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上报疫情信息。(3)根据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和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以病例现居住地或工作场所为中心划定疫点和疫区,开展伊蚊应急监测和应急灭蚊的评估,定期向上级疾控机构

66、报送伊蚊监测结果,逐级反馈至省、国家级疾控中心。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IV级事件响应2.县级疾控机构应建议建议当地相关部门按照如下原则开展响应:(1)成立以县(区)级人民政府为主导,以卫生计生、疾控、医疗机构为技术核心,多部门联防联控的应急响应小组,并根据疫情进展机动调整组织结构。(2)根据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在疫点开展清除伊蚊孳生地、应急灭蚊等工作。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IV级事件响应(3)严格执行病例管理,确保病例得到防蚊隔离治疗,避免出现重症及死亡病例。(4)做好重点场所的环境卫生整顿与清理。二

67、、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IV级事件响应(5)根据需要邀请上级疾控中心专家参与防控工作。(6)在V级响应的基础上,加大风险沟通、群众宣教力度。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III级事件已发生较大规模的本地暴发,有向其他地区扩散的风险,以尽快控制疫情,防止疫情较快扩散为目标。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III级事件1.各级疾控机构应做好下列应对工作:(1)市级疾控机构做好疫情的风险评估和形势研判,核实疫情后及时以正式文件向当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报告疫情及发出预警,并报上级疾控机构。

68、(2)市、县级疾控机构根据登革热病例监测指南和登革热实验室检测指南共同继续做好流行病学调查、病例搜索和新疫点病例的实验室核实诊断工作,通过“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上报疫情信息。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III级事件(3)根据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和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以病例为中心划定疫点和疫区,持续开展伊蚊应急监测和应急灭蚊的评估,定期向上级疾控机构报送伊蚊监测结果,逐级反馈至省、国家级疾控中心。(4)省级疾控机构要做好疫情的风险评估和形势研判,必要时提供技术指导或积极参与,协同应对疫情。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

69、控技术指导方案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III级事件5.市级疾控机构应建议建议当地按照如下原则开展响应:(1)成立以市级人民政府为主导,以卫生计生、疾控、医疗机构为技术核心,多部门联防联控的应急响应小组,并根据疫情进展机动调整组织结构。(2)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督促医疗机构及时报告重症和死亡病例,加强病例救治,避免出现重症和死亡。(3)在IV级响应的基础上对疫点和疫区加强病例监测、检测和病例管理,媒介伊蚊监测、消杀、清除孳生地、宣教、风险沟通力度,根据需要邀请上级疾控专家参与防控工作。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II级事件疫情已发生扩散,进一步扩散的

70、风险加大,以削减疫情高峰,缩短暴发时间,避免出现死亡病例为目标。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II级事件1.各级疾控机构应做好下列应对工作:(1)省级疾控机构做好疫情的风险评估和形势研判,核实疫情后及时以正式文件向当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报告疫情及发出预警,并报国家疾控中心。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II级事件(2)省级疾控机构指导市、县级疾控机构根据登革热病例监测指南和登革热实验室检测指南共同继续做好流行病学调查、病例搜索和新疫点病例的实验室核实诊断工作,通过“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

71、系统”上报疫情信息。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II级事件(3)根据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指南和登革热媒介伊蚊控制指南,以病例为中心划定疫点和疫区,持续开展伊蚊应急监测和应急灭蚊的评估,定期向上级疾控机构报送伊蚊监测结果,由省级疾控机构统一汇总,定期向国家疾控中心报送。(4)国家疾控中心要做好疫情的风险评估和形势研判,及时向全国其他省份通报疫情信息,必要时提供技术指导或积极参与疫情应对。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II级事件2.省级疾控机构应建议建议当地按照如下原则开展响应:(1)成立以省级人民政府为主导,以卫生计生、

72、疾控、医疗机构为技术核心,多部门联防联控的应急响应小组,并根据疫情进展机动调整组织结构。(2)建议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督促医疗机构及时报告重症和死亡病例,加强病例救治,减少出现死亡病例的风险。(3)在II级响应的基础上加强病例监测和管理,以及伊蚊监测、消杀、清除孳生地、宣教、风险沟通力度,根据需要商请国家疾控中心参与防控工作。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I级事件已发生省级范围的大规模暴发,以降低疫情规模,削减疫情高峰,避免出现更大范围扩散,尽量避免出现死亡病例为目标。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二、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I级事件1.各省疾控机构

73、需及时进行疫情分析,对疫情形势进行预测、预警,通过“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上报疫情信息和进展。国家疾控中心将适时建议疫情相关省份在II级响应的基础上加强防控力度和数据报告与分享的频次,根据需要参与防控工作。2.省级疾控机构应建议省卫生计生委组织专家,成立以省级人民政府为主导,本省与国家专家联合提供技术指导,全面发动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疫情应急响应小组,并视疫情进展,因地制宜调整组织结构,全面启动各项防控工作。 三、浙江省登革热监测方案三、浙江省登革热监测方案2015三、浙江省登革热监测方案三、浙江省登革热监测方案(一)监测目的(一)监测目的l早期发现登革热疫

74、情,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疫情,了解我省登革热的流行特征;l掌握登革热媒介伊蚊种类构成、密度、分布及季节变化和长期趋势,为登革热风险评估、预测预警、控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l动态监测疫点、疫区媒介伊蚊密度,评估疫情传播风险和伊蚊控制效果。三、浙江省登革热监测方案三、浙江省登革热监测方案(二)监测定义(二)监测定义根据登革热诊断标准(WS216-2008)进行病例诊断,分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三类。三、浙江省登革热监测方案三、浙江省登革热监测方案(三)监测内容和方法(三)监测内容和方法 略略三、浙江省登革热监测方案三、浙江省登革热监测方案(二)应急监测(二)应急监测根据国家疾控中心要求在5-1

75、0月发现输入或本地感染登革热病例时,作为疫情调查处理的重要内容,启动应急监测。三、浙江省登革热监测方案三、浙江省登革热监测方案1.监测区域核心区警戒区核心区警戒区核心区:以感染者住所或与其相邻的若干户、感染者的工作地点等活动场所为中心,参考伊蚊活动范围划定半径200米之内空间范围为核心区。1例感染者可划定多个核心区。警戒区:在核心区外扩展半径200米范围为警戒区。农村一般以核心区周围自然村、屯,必要时以行政村甚至乡、镇为警戒区。城市一般以核心区周围若干街巷、居委会或街道为警戒区。监控区:根据不同登革热风险地区疫情大小、流行季节等因素,在警戒区外围划定监控区。三、浙江省登革热监测方案三、浙江省登

76、革热监测方案2.监测方法所有登革热蚊媒应急监测点均须进行布雷图指数法和双层叠帐法监测。布雷图指数法同伊蚊监测,双层叠账法具体操作如下:选择居民区附近的外环境作为监测地点,在上午或下午媒介伊蚊活动高峰时段内,诱集者位于内部封闭蚊帐中暴露两条小腿,收集者利用电动吸蚊器收集停落在蚊帐上的伊蚊持续30min,分类鉴定,记录诱蚊开始与结束的时间、地点、温度、湿度和风速(附件6)。器具:双层叠帐(外层:长宽高:1.8m1.8m1.5m;内层:长宽高:1.2m1.2m2.0m)、计数器、手电筒、电动吸蚊器等。个人防护:收集者需涂抹蚊虫驱避剂,诱集者工作结束时涂抹蚊虫驱避剂。密度指标:叮咬指数计算公式三、浙江

77、省登革热监测方案三、浙江省登革热监测方案三、浙江省登革热监测方案三、浙江省登革热监测方案3.监测频次布雷图指数法:登革热疫情发生1-2天内,核心区进行1次全面覆盖调查和应急蚊媒控制,随后每2-3天重复进行控制与调查,直至BI小于5;警戒区每周调查1次;监控区每2周调查1次。双层叠帐法:核心区每3天1次,警戒区每周1次;监控区每2周1次。三、浙江省登革热监测方案三、浙江省登革热监测方案4.数据分析反馈(1)动态分析各疫点的伊蚊密度变化,及时报告疫情控制指挥部,通报相关部门,掌握伊蚊控制效果。(2)风险评估布雷图指数(BI)和诱蚊诱卵器指数小于5为控制登革热传播的阈值,大于5有传播风险,大于10有

78、暴发风险,大于20有区域流行风险,需要持续清除孳生地和杀灭成蚊。在25天内无登革热新发病例,且核心区内布雷图指数或诱蚊诱卵器指数降至5以下,同时双层叠帐法成蚊密度不高于2(只/人时)可以结束本次应急处理工作。三、浙江省登革热监测方案三、浙江省登革热监测方案(三)监测点伊蚊监测(三)监测点伊蚊监测1监测地点(1)按照国家要求,在全省11个地市选择15县(市、区)作为省级监测点,开展登革热媒介监测工作。监测点包括:慈溪、义乌、建德、路桥、丽水、温州、南浔、海盐、越城、舟山、衢州、永康、苍南、奉化、余杭。根据工作需要,可调整补充省级监测点设置。三、浙江省登革热监测方案三、浙江省登革热监测方案(2)根

79、据登革热疫情发展趋势及防控工作需要,全省所有县(市、区)疾控中心应按照相关规定及要求适时在本辖区内设置登革热监测点开展媒介伊蚊监测工作。三、浙江省登革热监测方案三、浙江省登革热监测方案2.监测方法用布雷图指数法开展监测,每个监测点选择2个固定监测点和2个流动监测点,每点随机抽样调查不少于50户,共200户对登革热传播媒介白蚊伊蚊的孳生环境、幼虫指数进行监测。(1)伊蚊幼虫密度监测按照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孳生地调查登记表(登记、统计表见附件4、附件5)记录监测点相关信息、调查时的天气情况、监测户门牌号、永久性积水容器和暂时性容器总数及阳性容器(容器中至少有1条伊蚊幼虫)数,计算布雷图指数(BI)、

80、容器指数(CI)、房屋指数(HI)等指标,监测的同时对居民进行健康教育,并及时清除积水容器和潜在积水容器。户的定义:每个家庭、集体宿舍/单位办公室/酒店的2个房间、农贸市场/花房/外环境/室内公共场所等每30定义为一户。三、浙江省登革热监测方案三、浙江省登革热监测方案(2)计算方法:BI=(阳性容器数/检查户数)100CI=(阳性容器数/检查容器数)100%HI=(阳性户数/检查户数)100%3.监测季节和频次在伊蚊密度较高季节(5-10月)开展监测,每月2次,间隔10-15天。五、数据收集、分析、反馈五、数据收集、分析、反馈三、浙江省登革热监测方案三、浙江省登革热监测方案(一)数据收集1.疫

81、情数据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对所有个案调查结果电子化,个案调查表录入epidata数据库,并逐级将个案调查数据库及个案调查报告上报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完成个案调查后2周内,市级疾控中心将登革热个案调查报告及本年度个案调查数据库发送至。纸质个案调查表和调查报告盖章后年底一起寄送省疾控中心传防所,三、浙江省登革热监测方案三、浙江省登革热监测方案2.伊蚊监测数据收集监测点有关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人进行每月的媒介监测数据收集,并计算相关的监测指标,归档保存。(1)上报时间各监测区县每月25日前将当月监测数据上报市级疾控中心。各市级疾控中心于每月27日前将本辖区内当月监测数据上报省疾控中心。(2)上报内

82、容:各监测区县半月月汇总报表。(3)上报方式:各市暂通过E-mail发送至,并在“主题”注明“省区县月登革热媒介监测数据”。三、浙江省登革热监测方案三、浙江省登革热监测方案3.应急监测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5-10月发现辖区内出现输入或本地感染登革热病例时,应按要求开展应急监测,并由专人进行媒介监测数据收集、相关监测指标的计算以及资料的归档保存。(1)上报时间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完成应急监测后及时将本次监测数据上报市级疾控中心。各市级疾控中心在应急监测完成后第二天10点前将本次应急监测数据上报省疾控中心。(2)上报内容:伊蚊幼虫监测统计报表,双层叠帐法调查记录表。(3)上报方式:各市暂通过E-mail发送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