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倾向性与管理.ppt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77491267 上传时间:2024-08-22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性倾向性与管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个性倾向性与管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个性倾向性与管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个性倾向性与管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个性倾向性与管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个性倾向性与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性倾向性与管理.ppt(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第四章 个性倾向性与管理个性倾向性与管理第一节 态度与价值观的概述第二节 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改变第三节 态度与价值观的应用第一节第一节 态度与价值观的概述态度与价值观的概述一、态度二、价值观第一节第一节 态度与价值观的概述态度与价值观的概述一、态度 1 1、态度的概念、态度的概念 态度是个体对人对事所持有的一种评价与行为的心理倾向。 第一节第一节 态度与价值观的概述态度与价值观的概述一、态度 2 2态度的构成态度的构成 作为一种心理倾向的态度,其组成有三个部分,即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我认为学习心理学有助于协调人际关系”“我热爱劳动”、“我讨厌虚伪”“我要向公司提一项合理化建议”第一

2、节第一节 态度与价值观的概述态度与价值观的概述一、态度 3 3态度的作用态度的作用 (1)(1)态度影响对事物的评价和体验。态度影响对事物的评价和体验。 (2) (2)态度影响对矛盾与冲突的调解。态度影响对矛盾与冲突的调解。 (3)(3)态度对外界事实的组织与选择作用。态度对外界事实的组织与选择作用。第一节第一节 态度与价值观的概述态度与价值观的概述二、价值观 1 1价值观的概念价值观的概念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 (包括包括人、物、事人、物、事) )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

3、、轻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秩序,就是价值观体系。重的排列秩序,就是价值观体系。 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第一节第一节 态度与价值观的概述态度与价值观的概述二、价值观 1 1价值观的概念价值观的概念 影响价值观的主要因素:影响价值观的主要因素:世界观、家世界观、家庭和社会、社会生产方式及其所处的经济庭和社会、社会生产方式及其所处的经济地位、父母、老师、朋友和英雄人物的观地位、父母、老师、朋友和英雄人物的观点与行为点与行为 价值观既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价值观既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又处在发展变化过程之中。又处在发展变化过程之中。第一节第一节 态度

4、与价值观的概述态度与价值观的概述二、价值观 2 2价值观的分类价值观的分类 西方管理心理学家和组织行为西方管理心理学家和组织行为学家们在价值观问题上的阶级局限性。格雷夫斯按其表现形态的不学家们在价值观问题上的阶级局限性。格雷夫斯按其表现形态的不同,七个等级:同,七个等级: 第一级,反应型。第一级,反应型。这类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和周围的人是作为这类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和周围的人是作为人类而存在,他们只是对自己基本的生理需要作出反应,而不考虑人类而存在,他们只是对自己基本的生理需要作出反应,而不考虑其他条件,类似于婴儿或脑神经受损伤的人。这类人在企业中很少其他条件,类似于婴儿或脑神经受损伤的人。这类

5、人在企业中很少见。见。 第二级,宗法式忠诚型。第二级,宗法式忠诚型。这是从父母或上级那里学到的价值观,这是从父母或上级那里学到的价值观,其忠诚带有封建的色彩。这类人喜欢按部就班地看问题、做工作,其忠诚带有封建的色彩。这类人喜欢按部就班地看问题、做工作,依赖成性,服从习惯与权势,喜欢有一个友好而专制的监督和家庭依赖成性,服从习惯与权势,喜欢有一个友好而专制的监督和家庭似的和睦集体。似的和睦集体。 第三级,自我中心型。第三级,自我中心型。这类人性格粗犷,富有闯劲,为了取得这类人性格粗犷,富有闯劲,为了取得自己所希望的报酬愿做任何工作,愿意尊敬严格要求的上级领导。自己所希望的报酬愿做任何工作,愿意尊

6、敬严格要求的上级领导。二、价值观 2 2价值观的分类价值观的分类 第四级,顺从型。第四级,顺从型。这类人具有传统的忠诚努力和这类人具有传统的忠诚努力和尽职的性格,勤勤恳恳,谨小慎微,喜欢任务明确的工尽职的性格,勤勤恳恳,谨小慎微,喜欢任务明确的工作,重视安全和公平的监督方式。作,重视安全和公平的监督方式。 第五级,权术型。第五级,权术型。这类人重视现实,好活动,有目这类人重视现实,好活动,有目标。喜欢成就和进展,喜欢玩弄权术的诡诈手法的工作,标。喜欢成就和进展,喜欢玩弄权术的诡诈手法的工作,乐于奉承乐于奉承“有奔头有奔头”的上级。常通过摆弄别人,篡改事的上级。常通过摆弄别人,篡改事实,以达到自

7、己的目的。实,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第六级,社交中心型。第六级,社交中心型。这类人重视工作集体人际关这类人重视工作集体人际关系的和谐,喜欢友好的监督和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系的和谐,喜欢友好的监督和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把善于与人相处和被人喜爱看重于自己的发展。把善于与人相处和被人喜爱看重于自己的发展。 第七级,存在主义型。第七级,存在主义型。这类人喜欢自由和创造性的这类人喜欢自由和创造性的工作和灵活的职务,重视挑战性的工作和学习成长的机工作和灵活的职务,重视挑战性的工作和学习成长的机会,认为金钱和晋升是次要的。能高度容忍别人提出的会,认为金钱和晋升是次要的。能高度容忍别人提出的模糊不清的意见和

8、不同观点,对于制度的僵化和决策存模糊不清的意见和不同观点,对于制度的僵化和决策存在的问题,如人浮于事,官僚主义等不良现象,敢于直在的问题,如人浮于事,官僚主义等不良现象,敢于直言不讳。言不讳。二、价值观 2 2价值观的分类价值观的分类 史布兰格把人的价值观分为六类:把人的价值观分为六类:(1)(1)理性的价值观,它以知识和真理为中心;理性的价值观,它以知识和真理为中心;(2)(2)美的价值观,它以外形协调和匀称为中心;美的价值观,它以外形协调和匀称为中心;(3)(3)政治性的价值观,它以权力地位为中心;政治性的价值观,它以权力地位为中心;(4)(4)社会性的价值观,它以群体和他人为中心;社会性

9、的价值观,它以群体和他人为中心;(5)(5)经济性的价值观,它以有效和实惠为中心;经济性的价值观,它以有效和实惠为中心; (6)(6)宗教性的价值观,它以信仰为中心。宗教性的价值观,它以信仰为中心。不同的人虽然具有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不同的人虽然具有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组织要求有不同的价值观,要引导组织成员树组织要求有不同的价值观,要引导组织成员树立组织所提倡的价值观立组织所提倡的价值观 。二、价值观 3 3价值观的作用价值观的作用 (1)(1)在同一个客观条件下,对于同一个事物,在同一个客观条件下,对于同一个事物,由于人们的价值观不同,就会产生出不同的行由于人们的价值观不同,就会产生出不同的

10、行为。为。 (2) (2)在同一个组织中有人注重工作成就,在同一个组织中有人注重工作成就,有人看重金钱报酬,也有人重视地位权力,这有人看重金钱报酬,也有人重视地位权力,这就是因为他们的价值观不同。就是因为他们的价值观不同。 (3) (3)同一个规章制度,如果两个人的价值观同一个规章制度,如果两个人的价值观相反,那么他们就会采取完全相反的行为。相反,那么他们就会采取完全相反的行为。*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管理者在选择组织的目标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管理者在选择组织的目标时,就必须考虑到与组织有关的各种人员和群体的价值观。就必须考虑到与组织有关的各种人员和群体的价值观。 第二节第二节 态度与价值观

11、的形成和改变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改变一、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条件一、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条件 1 1个人欲望的满足程度对态度与价个人欲望的满足程度对态度与价值现形成的影响;值现形成的影响; 2 2新知识的接收和积累对态度与价新知识的接收和积累对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值观形成的影响; 3 3个人与团体的关系对态度与价值个人与团体的关系对态度与价值现形成的影响;现形成的影响; 4 4个性特征对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影个性特征对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响;第二节第二节 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改变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改变二、态度与价值观形成过程的理论二、态度与价值观形成过程的理论 1 1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理

12、论费斯廷格费斯廷格 在相互关联的认知因素之间存在在相互关联的认知因素之间存在两种情况:两种情况:协调与不协调协调与不协调。当个体。当个体发现自己所具有的认知因素之间的发现自己所具有的认知因素之间的不协调,亦即失调时,使产生不愉不协调,亦即失调时,使产生不愉快感,心理紧张,有压力,于是就快感,心理紧张,有压力,于是就引起排除不协调状态的动机。引起排除不协调状态的动机。 第二节第二节 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改变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改变 排除或减轻认知失调的方法排除或减轻认知失调的方法有三种:有三种: (1)(1)在认知不协调构成的两个因素在认知不协调构成的两个因素中,选择改变其中一个,使失调趋于中,

13、选择改变其中一个,使失调趋于协调。协调。* * (2)(2)增加新的认知,以加强协调关增加新的认知,以加强协调关系的认知系统。系的认知系统。* * (3) (3)强调某一认知因素的重要性。强调某一认知因素的重要性。* *第二节第二节 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改变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改变 但失调是否立即引起态度的改变而趋向但失调是否立即引起态度的改变而趋向协调,还得看协调,还得看失调的程度失调的程度如何而定。由以下两如何而定。由以下两个方面所决定:个方面所决定: 看认知因素对个人的重要性看认知因素对个人的重要性( (主要是价值主要是价值观观) )如何。若与本人关系不大,即使认知处于不如何。若与本人关

14、系不大,即使认知处于不协调的关系中,也不会产生多大的失调。协调的关系中,也不会产生多大的失调。 认知失调的程度,随着其失调关系中的认认知失调的程度,随着其失调关系中的认知因素的数量增加而增长。知因素的数量增加而增长。第二节第二节 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改变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改变二、态度与价值观形成过程的理论二、态度与价值观形成过程的理论 1 1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 总总之之,费费斯斯廷廷格格的的认认知知失失调调理理论论告告诉诉我们,若要改变某些人的态度:我们,若要改变某些人的态度: 首首先先要要改改变变和和增增强强其其认认识识中中的的不不协协调调因因素素,造造成成其其不不协协调调形形态态,

15、形形成成压压迫迫感感,促促使使个个体体产产生生解解除除这这种种不不协协调调状状态态的的动动机机,以以迅迅速速解解决决个个体体认认知知上上的的矛矛盾盾,达达到到心心情情上上的的舒舒畅畅,从从而而使使改改变变后后的的态态度度与自己的行为保持一致。与自己的行为保持一致。第二节第二节 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改变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改变二、态度与价值观形成过程的理论二、态度与价值观形成过程的理论 2 2平衡理论平衡理论海德海德 海德认为个体本身和外界环境是处在海德认为个体本身和外界环境是处在三角三角关系关系之中的,这个三角关系包括三个元素:自之中的,这个三角关系包括三个元素:自己、他人、其他事物或人。己、

16、他人、其他事物或人。 当三者处于肯定关系时,呈现当三者处于肯定关系时,呈现平衡状态平衡状态;若三者处于否定关系时,则呈现若三者处于否定关系时,则呈现不平衡状态不平衡状态。 平衡状态形成的是平衡状态形成的是稳定的态度稳定的态度,而不平衡,而不平衡的状态所形成的态度是的状态所形成的态度是不稳定的不稳定的。因为不稳定,。因为不稳定,便导致三角关系中的便导致三角关系中的某种变化某种变化,使其,使其趋向平衡趋向平衡状态状态,其主要思想与认知失调理论相似。,其主要思想与认知失调理论相似。 图中P表示对O(一般指另一个人)持肯定或否定态度的人,P对X(一般指某一事物)有某种肯定或否定的倾向性,并且P能觉察0

17、对X的倾向性,三者的平衡关系见图中的(1)(4)。其中“+”表示为赞成或肯定的倾向性,“-”表示为不赞成或否定的倾向性。POX 八种模式 POX 八种模式 第二节第二节 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改变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改变二、态度与价值观形成过程的理论二、态度与价值观形成过程的理论 2 2平衡理论平衡理论 从从PO-XPO-X模式中,可得出两条规律:模式中,可得出两条规律: (1)(1)平衡状态必须是三角形三边符号相平衡状态必须是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正;乘为正; (2)(2)不平衡状态必须是三角形三边符号不平衡状态必须是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负。相乘为负。 平衡理论告诉我们,在一定条件下,有平衡理论

18、告诉我们,在一定条件下,有很多解决认知不一致的途径。很多解决认知不一致的途径。平衡理论侧平衡理论侧重于人际关系对认知平衡的影响,重于人际关系对认知平衡的影响,而认知而认知失调理论则强调个体通过对自身态度的调失调理论则强调个体通过对自身态度的调节达到认知平衡。节达到认知平衡。第二节第二节 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改变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改变二、态度与价值观形成过程的理论二、态度与价值观形成过程的理论 3 3参与改变理论参与改变理论勒温勒温 勒温勒温 认为,个体在群体中所从事的活动性质,认为,个体在群体中所从事的活动性质,对其态度的形成与改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其态度的形成与改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主

19、动型的人主动型的人是主动参与群体活动,如政策、是主动参与群体活动,如政策、规范的制定,权力的执行等,因此,他们对群体规范的制定,权力的执行等,因此,他们对群体中的制度、规范等就自觉遵守。由于采取的是主中的制度、规范等就自觉遵守。由于采取的是主动参与,共同讨论,共同决策,动参与,共同讨论,共同决策,因此态度改变很因此态度改变很显著,速度也很快,执行也自觉显著,速度也很快,执行也自觉。 而而被动型的人被动型的人,参与群体活动是被动的,他,参与群体活动是被动的,他们对权威、制度、政策等规范要求也能遵守。们对权威、制度、政策等规范要求也能遵守。由于在群体活动中其行为是被动接受他人的告知,由于在群体活动

20、中其行为是被动接受他人的告知,因此因此态度改变就很缓慢态度改变就很缓慢。第二节第二节 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改变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改变二、态度与价值观形成过程的理论二、态度与价值观形成过程的理论 3 3参与改变理论参与改变理论 勒温勒温 认为,个体在群体认为,个体在群体中所从事的活动性质,对其态度的形成与改变中所从事的活动性质,对其态度的形成与改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主动型的人主动型的人是主动参与群体活动,如政策、是主动参与群体活动,如政策、规范的制定,权力的执行等,自觉遵守群体中规范的制定,权力的执行等,自觉遵守群体中的制度、规范等。由于主动参与,共同讨论,的制度、规范等。

21、由于主动参与,共同讨论,共同决策,共同决策,因此态度改变很显著,速度也很快,因此态度改变很显著,速度也很快,执行也自觉执行也自觉。而。而被动型的人被动型的人,参与群体活动是,参与群体活动是被动的,他们对权威、制度、政策等规范要求被动的,他们对权威、制度、政策等规范要求也能遵守。由于其行为是被动接受他人的告知,也能遵守。由于其行为是被动接受他人的告知,因此因此态度改变就很缓慢态度改变就很缓慢。 这一理论对我们在企业管理中的民主这一理论对我们在企业管理中的民主管理,无疑是一个有力的根据。管理,无疑是一个有力的根据。* * 第二节第二节 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改变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改变三、改变态度与

22、价值观的途径三、改变态度与价值观的途径1 1态度改变的形式态度改变的形式 态度的改变包括方向与强度两个方面。态度的改变包括方向与强度两个方面。 强度的改变强度的改变也可称为一致性的改变,它是在也可称为一致性的改变,它是在态度表现的强度上不同了,使原有的积极态度,态度表现的强度上不同了,使原有的积极态度,变成更强烈的肯定;或使原有的消极态度,变变成更强烈的肯定;或使原有的消极态度,变成更强烈的反对。成更强烈的反对。 方向的改变方向的改变又称为不一致性的改变,它是以又称为不一致性的改变,它是以一种新的态度来取代旧的态度,或是将本来反一种新的态度来取代旧的态度,或是将本来反对的变为赞成,或是将本来喜

23、欢的变为不喜欢。对的变为赞成,或是将本来喜欢的变为不喜欢。 价值观的改变则比态度的改变更难一些价值观的改变则比态度的改变更难一些第二节第二节 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改变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改变三、改变态度与价值观的途径三、改变态度与价值观的途径2 2影响态度与价值观转变的因素影响态度与价值观转变的因素 (1)(1)信息的传达者信息的传达者 新的信息是由地位显赫、声望很高的人物新的信息是由地位显赫、声望很高的人物提供;信息提供者在表达观点时,不使人感到提供;信息提供者在表达观点时,不使人感到他是为自己的利益这样做,他的这种努力并不他是为自己的利益这样做,他的这种努力并不是去获得某种私利是去获得某种

24、私利 (2)(2)信息的特点信息的特点 无意识中听到的信息;不同的场合下不断无意识中听到的信息;不同的场合下不断被重复的信息;先提供的和最后传达的信息被重复的信息;先提供的和最后传达的信息 (3)(3)信息的接受者信息的接受者 先改变信息接受者的环境和行为;信息接先改变信息接受者的环境和行为;信息接受者的人格特点,受者的人格特点,如独立性强对自身评估较低的人如独立性强对自身评估较低的人第二节第二节 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改变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改变三、改变态度与价值观的途径三、改变态度与价值观的途径3 3态度与价值观改变的方法与措施态度与价值观改变的方法与措施(1)(1)以事实和说服方式的改变。

25、以事实和说服方式的改变。 劝导与说服是常用的改变态度的方法劝导与说服是常用的改变态度的方法。(2)(2)通过群体的情感与压力促使态度改变通过群体的情感与压力促使态度改变 在个人与群体关系上,决定个体态度改变的在个人与群体关系上,决定个体态度改变的因素主要是:第一,对群体成员身份的重视程因素主要是:第一,对群体成员身份的重视程度。第二,在群体中的地位。第三,对群体规度。第二,在群体中的地位。第三,对群体规范的看法。范的看法。 (3)(3)通过行为手段改变态度。通过行为手段改变态度。 在管理训练中经常使用的角色扮演技术,就在管理训练中经常使用的角色扮演技术,就是使一个人在所扮演的角色中对自己的态度

26、进是使一个人在所扮演的角色中对自己的态度进行转变。行转变。第三节第三节 态度与价值观的应用态度与价值观的应用一、工作态度的概念与功能一、工作态度的概念与功能 1 1工作态度的概念工作态度的概念 工作态度是对工作所持有的工作态度是对工作所持有的评价评价与与行为倾行为倾向向。工作态度作为内在的心理动力,引发相应工作态度作为内在的心理动力,引发相应的工作行为。的工作行为。 2 2、工作态度的功能、工作态度的功能 工作态度作为工作的内在心理动力,引发工作态度作为工作的内在心理动力,引发各种工作行为,就是工作态度的功能。各种工作行为,就是工作态度的功能。主要包主要包括影响对工作的知觉与判断,促进学习、提

27、高括影响对工作的知觉与判断,促进学习、提高工作的忍耐力等。工作的忍耐力等。 态度的功能,直接关系到工作绩效的大小。态度的功能,直接关系到工作绩效的大小。积极的工作态度与工作绩效之间有着一致性关积极的工作态度与工作绩效之间有着一致性关系。系。第三节第三节 态度与价值观的应用态度与价值观的应用二、工作态度与工作绩效二、工作态度与工作绩效 积极的工作态度积极的工作态度与工作绩效之间有着一致与工作绩效之间有着一致性的关系。性的关系。消极的工作态度消极的工作态度,由于要取得很高,由于要取得很高的工作报酬,也可能引发积极的工作行为,取的工作报酬,也可能引发积极的工作行为,取得良好的工作绩效。由于中介因素的

28、影响,使得良好的工作绩效。由于中介因素的影响,使得工作态度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十分复杂。得工作态度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十分复杂。 * *布罗伊菲尔德布罗伊菲尔德 和和克罗克特克罗克特 4040年研究结果:年研究结果:工作态度与工作绩效之间并无一致的关系。工作态度与工作绩效之间并无一致的关系。 主要原因有二:主要原因有二:(1)(1)人是很复杂的。人是很复杂的。(2)(2)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 因此,因此,只有妥善处理工作态度与工作绩效只有妥善处理工作态度与工作绩效之间各种中介因素,之间各种中介因素,才能不断发展职工对工作才能不断发展职工对工作的积极态度,从而保证工作绩效的提高。的积

29、极态度,从而保证工作绩效的提高。第三节第三节 态度与价值观的应用态度与价值观的应用三、提高员工的组织认同感和工作参与度三、提高员工的组织认同感和工作参与度 员工的工作态度可以体现为组织的认同感员工的工作态度可以体现为组织的认同感和工作参与程度,组织可以据此判断其员工工和工作参与程度,组织可以据此判断其员工工作态度的积极或消极性。作态度的积极或消极性。 1 1组织认同感及其对员工和组织的影响组织认同感及其对员工和组织的影响 (1)(1)组织认同感的概念。组织认同感的概念。第一,对组织目标第一,对组织目标和价值观的信任和接受;第二,愿意为组织的和价值观的信任和接受;第二,愿意为组织的利益出力;第三

30、,渴望保持组织成员资格。利益出力;第三,渴望保持组织成员资格。 (2)(2)组织认同感对员工的影响。组织认同感对员工的影响。* *组织认同感组织认同感远远远远超出了对组织忠诚的范围超出了对组织忠诚的范围,这意味着员工,这意味着员工主动把组织提升到同舟共济的高度。主动把组织提升到同舟共济的高度。* *对一个组对一个组织的认同感织的认同感不同于工作满意度不同于工作满意度;* *从组织认同的从组织认同的角度看,现在的角度看,现在的经济不稳定已经破坏了员工对经济不稳定已经破坏了员工对组织关系的看法组织关系的看法。第三节第三节 态度与价值观的应用态度与价值观的应用三、提高员工的组织认同感和工作参与度三、

31、提高员工的组织认同感和工作参与度 1 1组织认同感及其对员工和组织的影响组织认同感及其对员工和组织的影响 (3)(3)组织认同感对组织的作用。组织认同感对组织的作用。 第一,有认同感的员工很少离开自己的第一,有认同感的员工很少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工作岗位。 第二,有组织认同感的员工通常表现比第二,有组织认同感的员工通常表现比较出色。较出色。 第三,有组织认同感的员工会坚决支持第三,有组织认同感的员工会坚决支持组织的政策,他们就会自觉地贯彻执行这些组织的政策,他们就会自觉地贯彻执行这些政策。政策。 第四,有组织认同感的员工把组织当作第四,有组织认同感的员工把组织当作自己的家,能最充分地发挥工作的

32、主动性、自己的家,能最充分地发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组织绩效。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组织绩效。第三节第三节 态度与价值观的应用态度与价值观的应用三、提高员工的组织认同感和工作参与度三、提高员工的组织认同感和工作参与度 2 2工作参与度及其影响工作参与度及其影响 工作参与度也工作参与度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态度,是指员工对自己工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态度,是指员工对自己工作的作的认可程度、投人程度认可程度、投人程度,以及认为工作对,以及认为工作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程度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程度。 工工作作参参与与程程度度决决定定于于工工作作的的特特征征,它它对对员员工工的的影影响响与与组组织织认认

33、同同感感有有所所不不同同。参参与与工工作作强强调调了了这这样样的的信信念念:工工作作是是一一个个人人生生命命的的中心部分。中心部分。 工工作作投投入入的的员员工工一一般般视视工工作作为为生生活活满满意意的的主主要要来来源源,积积极极地地参参与与工工作作是是指指一一个个员员工工渴渴望望全全身身心心地地投投入入到到工工作作中中去去。参参与与工工作作有有利利于于增增强强实实现现了了自自我我价价值值的的感感觉觉,这这对对组组织织和个人都有影响。和个人都有影响。第三节第三节 态度与价值观的应用态度与价值观的应用三、提高员工的组织认同感和工作参与度三、提高员工的组织认同感和工作参与度 3 3 怎样提高员工

34、的组织认同感和工作参与度怎样提高员工的组织认同感和工作参与度 这两种工作态度的这两种工作态度的源头不同源头不同,即一个是,即一个是组织,一个是工作。管理者可以通过一些方组织,一个是工作。管理者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同时改善这两种工作态度:法同时改善这两种工作态度: (1)表明他们真诚地关心着员工的利益。表明他们真诚地关心着员工的利益。 (2)为员工创造实现个人目标的机会。为员工创造实现个人目标的机会。 (3)改善工作,使许多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有改善工作,使许多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有 更多的自主权。更多的自主权。 (4)寻找机会及时奖励员工。寻找机会及时奖励员工。 (5)同员工一起设置目标,其中包括对员工同员工一起设置目标,其中包括对员工有重要意义的个人事业发展目标。有重要意义的个人事业发展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