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汉语词汇学》PPT课件.ppt

m****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308.46KB
约90页
文档ID:577424563
《汉语词汇学》PPT课件.ppt_第1页
1/90

第一讲第一讲 汉语词汇学绪论汉语词汇学绪论•一一 词汇学:一门年轻而又古老的科学词汇学:一门年轻而又古老的科学•语义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又称词汇语义学在语文学时期,词汇学是语言学的组成部分,曾经与语音学、语法学并列;在现代语言学里,一般认为音系学、句法学、语义学是语言学的三个组成部分•二二 词汇学类别词汇学类别•1.普通词汇学、个别词汇学普通词汇学、个别词汇学•前者指的是研究语言中的词汇的一般规律的词汇学子学科如张永言《词汇学简论》;后者是研究某种具体语言的词汇的独特规律的词汇学子学科,如陆国强的《现代英语词汇学》 二二 词汇学类别词汇学类别•2.词汇的历时研究和共时研究词汇的历时研究和共时研究•历时研究历时研究:历史比较词汇学和历史词汇学:两者都是一种纵向研究,研究词汇的发展规律不同的是,前者研究亲属语言词汇间、不同方言词汇间的词语的同源关系及不同的发展轨迹;后者研究具体语言词汇的发展演变规律如:汪维辉《东汉—隋唐常用词演变研究》•共时研究共时研究:也叫描写词汇学,是一种横向研究,横断面式的研究•有时两者有交叉,如王卫峰《上古汉语词义派生研究》 3 传统词汇学和现代词汇学传统词汇学和现代词汇学•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直到60年代才完成词汇学现代化转向,主要标志是语义场理论的传播及义素分析的推广。

两者的差异表现在:•传统词汇学传统词汇学注重分类——历时的词义变异的分类和共时的功能的分类现代词汇学现代词汇学着重理论模式的建立,力求把前期词汇学已有的分类放在符号与公式的基础上,提高它的精密性和可验证性,同时也探索前期未曾探索的领域•现代词汇学现代词汇学重点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词的定义现代词汇学倾向于用分解的办法给词下定义,即“词”是形态的、句法的、语义的具体特征的结合•②词义分析现代词汇学从概念意义、联想意义和社会意义三个方面分析词义其中,社会意义社会意义是现代词汇学与前期词汇学最为不同、也是最能体现它的现代性的地方 现代词汇学现代词汇学重点研究的问题•③不同语言中词汇结构的共性成分不同语言中存在着共性成分语音和语法是封闭系统,有抽象的法则可循,而词汇则是开放的系统,抽象很不容易现代词汇学重点是研究不同语言中词汇结构的共性成分•三三 汉语词汇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汉语词汇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汉语词汇学以汉语中的词(包括熟语)和词汇为研究对象,一般包括古代汉语词汇学古代汉语词汇学(传统词汇学)和现代汉语词汇学现代汉语词汇学(现代汉语语法部分中的词法学)•汉语的词汇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传统语言文字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汉语词汇研究汉语词汇研究从语法学中脱离出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

1955年,“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的召开,为汉语词汇研究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孙常叙先生的孙常叙先生的《《汉语汉语词汇词汇》》((1956年)及周祖谟先生的年)及周祖谟先生的《《汉语词汇讲话汉语词汇讲话》》((1959年)的先后出版标志着汉语词汇学的正式创立年)的先后出版标志着汉语词汇学的正式创立 四:现代汉语词汇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1.研究对象•普通话词汇为研究对象•2研究任务•(1)准确描写现代汉语词汇的构成单位在意义、形式上的基本特征;(2)准确揭示现代汉语词汇构成的方法和规律;(3)多侧面多角度地描写现代汉语中的各种词汇类聚体;(4)建构现代汉语词义系统和词汇系统;(5)探索现代汉语词语组合、搭配的方法和规律 四、现代汉语词汇学的现状及展望•1.窘迫的现状•2.方法论上的突破•3.可以着手研究的问题•4.现代汉语词汇学的未来 五 现代汉语词汇学重要书籍简介1.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商务印书馆,1990.2.汤志祥《当代汉语词语的共时状况及其嬗变》,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3.苏新春《汉语词汇计量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4.曹炜《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周荐《汉语词汇结构论》,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6.符淮青《词义的分析与描写》,语文出版社,1996.7.贾彦德《汉语语义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8.张志毅、张庆云《词汇语义学》,商务印书馆,2001. 9.曹炜《现代汉语词义学》,学林出版社,2001.10.马清华《语义的多维研究》,语文出版社,2006.11.周荐、杨世铁《汉语词汇研究百年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第二讲第二讲 词的理据及其结构形式词的理据及其结构形式•一一 词的理据(词的理据(motivation))•(一)什么是词的理据(一)什么是词的理据•~指的是用某个词称呼某事物的理由和根据,即某个词获得此名称的原因,是从发生学角度来探求词语的来源的•它主要研究词和事物命名特征之间的关系词有外部形式(词的语音及其书写形式)和内部形式(语言的语法结构与语义结构的总和)词的理据通常是寻求这两种形式与事物的联系,有时寻求词的内部的语义结构关系(词素之间的语义联系),有时寻求转义的根据•(二)词的理据的类型(二)词的理据的类型•1.自然型、本质型自然型、本质型•一些语言对某些动物或有声物品用相似的语音形式命名或摹声。

苏格拉底、柏拉图“象声原则”) (二二) 词的理据的类型词的理据的类型•2.习惯型、规定型习惯型、规定型•各种语言根据各自的社会、认识、语言习惯,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视角,用不同理据命名,而且语言符号与事物并不是直接对应的,而总要通过一个中介——意义(想法)或其代表符号“词”这些名称跟事物的本质没有固定的联系•形体: (高)卓←桌←桌子•制作原料:(木板)(拉丁语)tubula←Table•3.自然兼习惯型自然兼习惯型•几种语言对同一事物的命名既有自然因素的共同点,又有认识和语言因素的特殊点如“葵花”:•向日葵(汉语);Sunflower(英语)(太阳花)•Sonnenblume(德语)(Sonne 太阳;blume 花朵)(晒太阳的花);tournesol(法语)(转向太阳的)•Подсолнечник(俄语)(在阳光下面的)•girasol (西班牙语)(跟着太阳转的)•共同义素:太阳 (三)词的理据的发展变化(三)词的理据的发展变化•静态地看,词有两重关系,第一重关系是词语事物之间的关系,在这一关系中,除了象声词之外,一般的词是没有理据的;第二重关系,是词和语言系统之间的关系,在这一关系中,复合词与派生词大多是有理据的。

动态地看,词的理据也是发展变化的•1.词向有理据发展词向有理据发展•随着非原始词的增多,复合词与派生词占了大多数,有理据的词占了优势一般说来,现代语言比起古代语言,有理据的词显著增多•2.词向无理据发展词向无理据发展•(1)由于语音的历时演变,古老的象声词不再象声了如一些形声字•(2)由于音节之间的元音或辅音减少,使得一个词语的音节数目减少,发生语素溶合现象,于是有理据的短语或复合词变成了理据模糊的单纯词如:之于→诸;不可→叵•(3)由于词语的省略,词的理据性丧失群众体育→群体”、“非洲统一组织→非统” 2.词向无理据发展词向无理据发展•(4)由于语素或词的古义、本义长期不被使用,形成词源中断,理据模糊•“康庄”:宽广平坦的大道•“康”和“庄”的古义之一是“宽阔的大路”•《尔雅•释宫》:“一达谓之道路,二达谓之歧旁,三达谓之剧旁,四达谓之衢,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5)具有文化历史背景的词,当其历史文化背景远离我们这个时代时,词的理据便隐没了•印泥:秦汉之际,秘密的信息书于竹简木牍上,书毕把竹简木牍合严,再用绳子捆捆扎,在绳子结扣处用粘泥封住,然后加盖印章,作为信验,以防私拆这个粘泥块称为封泥。

因而后世红印色称为印泥 (四)词的理据的分析法、探求法(四)词的理据的分析法、探求法•1.语素与语义结构分析法语素与语义结构分析法•把语法型的词(复合词、派生词)分解为形位,并确定最小单位的意义,再找出语素之间语义的结构关系,这样便可以提示义位,有助于获得词的理据•A.显理据:词义同构词语素义的联系很密切、很直接,一目了然• 油灯 皮革 布鞋 寒流 美酒 大饼 •B.潜理据:词义同构词语素义虽然有联系,但这种联系十分隐晦、间接,转弯抹角,不易觉察•雨鞋 寒衣 素酒 烧饼 飞鸟•2.同根词比较法同根词比较法•把语法型的词(复合词、派生词)分解为语素,找出词根,把词根相同的词排比在一起,便会得出词根与命名的关系•v. —— n. —— adj. —— adv.• dust dusty •wake awake •calm calmness calm calmly•agree agreeement 3.因声求义因声求义•(1)寻求词的声音与物的声音直接对应。

•知了、布谷;当啷、滴答;叽里咕噜、噼里啪啦;呸、哼•(2)寻找非原始词及其赖以产生的原始词之间的语音联系•韭,《说文》:“韭,菜名,一种而久者,故谓之韭•仲:《白虎通》:“仲,中也”仲裁,即位于中间者裁决•◆音义关系•东汉刘熙的东汉刘熙的《《释名释名》》中,就注意到从字的语音形式角度来解释字义如:•刀末曰锋,言若蜂刺之毒利也•北宋,王圣美北宋,王圣美发明“右文说”,认为:“凡字,其类在左,其义在右如木类,其左皆从木所谓右文者,如戔,小也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歹而小者曰残,贝之小者曰贱诸如此类,皆以戔为义也•到了清代,段玉裁到了清代,段玉裁提出“凡同声多同义”,王念孙提出“声同字异,声近义同”,提炼出了“因声求义”的理论•杨树达杨树达《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形声字声中有义略证》:燕声、宴声字多含“白”义鸟之白颈者谓之燕;马之白窍者为之驠;马尾本白者谓之騴;白鱼谓之鰋 音义关系音义关系•沈兼士沈兼士对“右文”说进行了最为深入细致的研究,他的《右文说在训诂学上之沿革及其推阐》影响巨大他将“右文”的的结构模式列出了七种公式,最根本的是“本义分化式”和“借音分化式”,前者如“斯”(斯有“分”、“散”的意思),因此“嘶、澌、凘”等都有“分”、“散”的意思。

后者如“农”(农,原只有“耕”义,后借为“乳”而得浓厚之义,因此“脓、浓、醲、襛”等都有“多”、“厚”的意义•近人刘师培:近人刘师培:“古韵同部之字义多相近”•齐冲天齐冲天将该理论进一步推演、发展,利用双声叠韵来研究汉语单音节复合词的词义理据•“遁”便是一种单音节复合词遁”与“逃”双声,与“隐”叠韵,其义为“逃隐”遁”是“逃”与“隐”的音义结合体甲与乙双声,意义相通,已与丙叠韵,意义相通,因此乙是甲与丙的音义结合体这便是“单音节复合词”的形成过程与构造原则 4.探求词的典故历史源头•【【桃李桃李】】::据汉朝《韩诗外传》记载,春秋时,魏国有个叫子质子质的大臣,他得势时曾保荐过很多的人后丢官只身跑到北京,见到一个叫简子的人,向他发牢骚,埋怨自己过去培养的人在危难时不肯帮助他简子听后笑着对子质说:春天种了桃树和李树,到夏天可在树下纳凉休息,秋天还可吃到可口的果实可是,如果你春天种的是蒺藜,到夏天就不能利用它的叶子,而秋天它长出来的刺倒要扎伤人你过去培养、提拔的人都是些不值得保荐的人,所以君子培养人才,就象种树一样,应先选好对象,然后再培植啊! • 简子用比喻批评子质培养人才不当故后人就把培养人才叫做“树人”;把提拔培养的优秀人才叫做“桃李”。

•【【比基尼(比基尼(bikini))】】:原指太平洋上的一个小岛,几十年前,美国曾在此试验原子弹爆炸,震惊全世界,比基尼由此令人瞩目不久,法国巴黎义位泳装设计师推出一款新式泳装,因其过于暴露,使得当时巴黎的女时装模特对其望而却步,但有一位舞女大胆试穿,令舆论哗然,不亚于比基尼岛上的原子弹爆炸所引起的震动,所以人们就把这种泳装叫做比基尼 5.从造词法探求词的理据从造词法探求词的理据 •比喻造词:佛手、虎口、喇叭花、木耳•借代造词:巾帼、须眉、笔墨、菜篮子•夸张造词:九天、千里马、万能胶、千古、万分•委婉造词:更衣、仙逝、后事、长眠 二二 构词、造词、构形构词、造词、构形•构词法构词法研究的对象是一个个独立的词,通过对一个词的词干的分析和研究,从而了解该词的构词规律,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词汇意义(构词:由语素构成词的法则,是对既成词的结构做语法分析如单纯词、派生词、复合词等)•造词法造词法就是创造新词的方法,给事物命名的行为是造词问题命名时使用的方法就是造词法(造词:新词形成的方法,它对一个词所使用的语言材料和手段作分析),如词法学造词(桌子 阿姨 老虎 仅仅)、句法学造词(地震 美丽 粉笔 黑板)、修辞学造词(菜篮子 炒鱿鱼 山腰)、语音学造词(乒乓、噼里啪啦、轰隆隆)、文字学造词法(丘八 弓 长) 立早)、综合造词法等。

•构形法构形法研究的对象则是一个个词的不同变化形式,这些变化形式都是依附于某个独立的词而存在的通过这些变化形式的分析与研究,从而了解该词在不同形式下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以及附带的词汇意义和色彩意义 三 汉语的构形•(一)附加法:就是把词尾语素附加在词干后面以进行形态(一)附加法:就是把词尾语素附加在词干后面以进行形态变化的方法变化的方法•我——我们;你—你们 (“多数”的意义)•看——看着、看了、看过 (“体”的意义)•(二)重叠法(二)重叠法•AA:走—走走 高—高高  试—试试•ABAB:研究—研究研究 商量—商量商量•AAB: 跑步—跑跑步 把关—把把关 喷香——喷喷香•ABB: 冷清—冷清清 干巴—干巴巴 亮堂—亮堂堂  •AABB:漂亮—漂漂亮亮  大方—大大方方•A里AB:马虎—马里马虎 小气—小里小气•四四 构词与构形的区别构词与构形的区别•(一)从词的意义方面(一)从词的意义方面•凡词形变化后,词汇意义并未改变或者完全改变者,都是构词问题凡词形变化后,词汇意义基本未变,只改变了语法意义或增加了附带的词汇意义和色彩意义者,都是构形问题 构词与构形的区别构词与构形的区别•构词:构词:•1.词汇意义并未改变:哥—哥哥 爸——爸爸 妈——妈妈•2.词汇意义完全改变:娘——娘娘 通—通通 断—断断•构形:构形:•人—人人 年—年年 家—家家(增加“每一”的语法意义)•(二)从词的形式方面:(二)从词的形式方面:•构形之前的形式都是词,构词之前的形式可以是词,也可以是语素,一旦成词,都具有自己的词汇意义。

•构词:冉—冉冉 翩—翩翩 津—津津 (语素)• 祖辈—祖祖辈辈 缝补—缝缝补补 (词) 构词与构形的区别•■•﹡呱呱叫—呱叫 毛毛雨—毛雨 哈哈镜—哈镜 眼巴巴—眼巴 美滋滋—美滋(构词)•鼓鼓掌—鼓掌 讲讲情—讲情 冰冰凉—冰凉 慢悠悠—慢悠 昏沉沉—昏沉(构形)•■•﹡星星点点—星点 兢兢业业—兢业 唯唯诺诺—唯诺 婆婆妈妈—婆妈 病病歪歪—病歪(构词)•磨磨蹭蹭—磨蹭 爽爽快快—爽快 明明白白—明白 大大方方—大方 高高兴兴—高兴(构形) 第三讲第三讲 词义的本质及其构成词义的本质及其构成•一一 词义是什么词义是什么•1.最早的定义:词义是该词所联系、指称的对象《柏拉图对话录》)•利奇《语义学》则不以为然:金星,早晨叫启明星,晚上叫黄昏星•2.布龙菲尔德的定义:词义是说话人的处境和听话人的反应《语言论》)•3.罗宾斯的定义:词义是词在不同句子中的使用方式《普通语言学概论》)•4.现代汉语词典释义:词的语音形式所表达的意义,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5.目前比较通行的定义:词义就是某一语言的词汇系统中和词的语言形式相结合的人们对客观对象的概括反映。

前苏联斯密尔尼茨基密尔尼茨基的观点:词义是事物、现象或关系在意识中的一定的反映……《词的意义》) 二二 词义的构成分析之一:义位、义素词义的构成分析之一:义位、义素•1.义位:1908年,瑞典语言学家偌伦首先提出“义位”但在语言学中,“义位”一词有不同的含义:(1)一个词的所有义项;(2)一个词的一个义项;(3)一个义项的语义特征;(4)语素的意义•2.义素•构成义位的要素,叫~又叫语义特征、语义标识、语义因子、语义原子•三三 词义的构成分析之二词义的构成分析之二•1.理性义(基义):词义中表示概念的那部分•2.附属义•A.色彩义:情感的、语体的、形象的•B.结构义•“结构义”在词义学中有多种含义:词在语法结构呈现出来的意义;词在组合中获得的搭配意义;词在语法结构中词在语法结构中产生的逐渐融入到词义中的组合义产生的逐渐融入到词义中的组合义 结构义 •((1)词组的结构义)词组的结构义•A.铁拳头(坚硬的) 木头脑袋(愚笨的) 黄金地段(宝贵的)(=)•B.铁柜子 木头桌子 黄金首饰(用……做成的)(>)•词组的结构义可分:可类推的结构义;不可类推的结构义(跑生意、吃食堂)•((2)词的结构义)词的结构义•词组的结构义对结构具有依赖性,只能在结构中才能体现。

但有的词组结构义则会逐渐减弱依赖性,而成为词的结构义如:平整、热、温、紧等但有的结构义则颇难提取:配餐、结晶、撮(cuo)要、包机等•C.文化义:指词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所获得的反应一个民族风俗习惯、文化背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诸多文化因素的隐含意 •①民族性: 松、柏、梅、菊、竹、兰、龙、凤、鸳鸯 ②②地域性:地域性: •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珠江河畔旧时这里河涌交错,遍布鱼塘,加上气候炎热,雨量充沛,人们和水有非常亲密的接触,因而对水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广州表现出非常深厚的“水性”文化特征,“以水为财以水为财”的观念根深蒂固•薪水(工资);磅水(花钱);水脚(运货或乘车、船的费用)•水客(境内外替人带钱物赚取酬金为生者);醒水(警觉,机灵)•老水(机警,老练,多用于年轻人);心水(心意,心思,意图)•③③时代性:时代性:称王称霸 恶霸——面霸 凉霸 彩霸 浴霸 3.功能义.功能义 最早提出的是孙维张(1998),“在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显示出来的意义”功能义不同于关系义汉语的助词所表达的就是功能义如“光明前途”中的“光明”的功能义为“起修饰作用”、“前途”的功能义为“处于被修饰地位”。

•苏宝荣《词的语境义和功能义》:•从共时的角度来看,汉语词义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语境义,是在语义搭配中体现的;二是功能义,是借助语法结构关系来体现的所谓词的所谓词的“功能功能义义”,是指词是指词“在特定语法结构中的意义在特定语法结构中的意义”,即由词,即由词性性(或语法功能或语法功能) 不同导致词义变化而形成的新的词不同导致词义变化而形成的新的词义这种功能义的提取,必须凭借词语所处的语法环境,即词的“语法结构” 功能义例举功能义例举•“美”的语境义:•良辰美景(艳丽美观);美味佳肴(鲜美可口)•歌声甜美(优美动听);品德美好(纯洁高尚)•“面”的功能义:•①脸;头的前部例:面孔| 笑容满面名词)•②当面例:面谈| 面试副词)•③面向着;面对着例:面壁| 背山面水动词)•★汉语中词性与词的语法功能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有时词性没有变化,而由于语法组合关系的不同,也可以产生新的功能义如“日”:•①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昼夜;天例:今天| 明天•②每天;一天天地例:日记| 日新月异| 蒸蒸日上•“日”的义项②与义项①的划分,不是在词性上,主要也不是在词汇意义上,而是在功能上,“日”的第二个义项,分别体现了“日”用作定语或状语时的释义方法,所释的为词语的功能义。

•在目前的汉语语文辞书中,有些分设的义项,词义的区别,主要是导源于词的功能上的变化如“重”的功能义:•①重要例:军事重地| 重任在肩•②认为重要;重视例:重男轻女| 重理轻文•“重”的义项①与义项②的区别,主要不在于词汇意义本身,而在于功能和词性的不同 第四讲:现代汉语词义的基本类型现代汉语词义的基本类型•一:历时的类型之一:本义和派生义一:历时的类型之一:本义和派生义•通行的本义、派生义理论认为:(1)任何一个多义词均存在本义和派生义;(2)一个多义词的本义只有一个,派生义可以有若干个;(3)所有派生义均由本义派生而来;(4)词义派生的途径有两个:一个是若干派生义直接由本义派生而来——辐射式派生;一个是若干派生义由本义辗转派生而来——链条式派生•二二 历时的类型之二:历史义和现存义历时的类型之二:历史义和现存义•古义、今义:古义、今义:在时间上,古义必早于今义;在源流关系上,今义是古义的派生义或假借义•历史义、现存义:历史义、现存义:词的多个义位中个别一般交际时不用,只是在叙述历史事物或现象时才使用的意义;其他的是现存义 历史义历史义•一类一类是其所反映的客观事物或现象在本民族的现实生活中已经消失了, 例如:•丫头:1 女孩子;2婢女。

•一类是所反映的客观事物或现象虽未消失,但已隶属他词,如:• 先生:1老师;2对知识分子的称呼;3旧时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4医生;5旧时称管帐的人•例中的历史义3、5 现已改称“ 丈夫、爱人” 和“ 会计”•历史义存在的价值:历史义存在的价值:(1)它们曾经是现代汉语词汇层面上的一员,我们在叙述历史的时候还要用到它们;(2)它们是词义派生环节中的一个环节,若缺失就会造成源流断层 三三 共时的类型之一:基本义和一般义共时的类型之一:基本义和一般义•从理论上来说,对于一个多义词,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基本义•(1)词的基本义在常用词确定中的作用•(2)基本义的变迁与语言的时代性研究•四四 共时的类型之二:贮存义和使用义共时的类型之二:贮存义和使用义•贮存义是词典所收录的静态的词义;使用义是指出现在一定语言环境中的动态的词义一方面贮存义对使用义具有制约作用,另一方面,使用义总是体现为对贮存义的适度偏离同时,当使用义的偏离超出一定的度时,新的贮存义也便产生了 使用义对贮存义的偏离表现为:•((1)个别义素发生变化)个别义素发生变化•一种情形是一种情形是, 贮存义的个别义素比较抽象、概括,而与之对应的使用义的个别义素则显得比较具体、专一。

例如:•A.甘凤池不愧为武林高手贮存义:技能特别高明的人;使用义:武艺特别高明的人•B.双方拔出匕首,互不相让, 一场大规模的械斗就要就要拉开战幕•(贮存义:用武器打群架;使用义:用匕首打群架•另一种情形是另一种情形是,使用义对贮存义的个别义素进行一定的取舍,例如:•A半年多来的野外写生, 使小五初步掌握了创作风景画的一些技巧贮存义:对着实物或风景绘画;使用义:对着实物或风景绘画)•B那键盘上跳跃着的欢快的音乐便是她此时心情的最好写照贮存义:钢(风) 琴、打字机等上面安着许多键的部分;使用义:钢(风)琴上面安着许多键的部分 ((2)感情色彩的变化)感情色彩的变化•一种情形一种情形是贮存义与使用义的感情色彩正好相反——贮存义中的褒、贬义色彩到了使用义中则成了贬、褒义色彩例如:•A.总之, 活人替代了古董, 我敢说, 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鲁迅《拿来主义》.•B.王火冲李怀仁诡橘地眨眨眼睛, 说.. “ 哦, 有人等着你哩, 去吧《北方文学》•另一种情形是另一种情形是, 贮存义本没有感情色彩, 而相应的使用义却产生了感情色彩,如:•A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绿》•B她猜想这讲究的穿着不免成为一些人攻击的口实က 还不是为了招引男人。

《当代》 ((3)使用义超常偏离)使用义超常偏离——出现修辞义出现修辞义•使用义是在贮存义的基础上, 借助超常的语义组合关系而产生的一个新的临时意义如•A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老汉常对人说,人人的心里都有一杆秤•五五 共时的类型之三:单义和多义共时的类型之三:单义和多义•(一) 一种特殊的单义词•A. 内涵:•单义词:只包含一个(词)义项的词•特殊单义词◆一个词包含几个义项,其中只有一个义项是词义项,其余均是语素义项,这样的词也是单义词着眼于现代汉语平面) 例举•垂垂:•1.东西一头挂下东西一头挂下:~杨柳~手(a.表示容易;b.表示恭敬)~髫(头发下垂,指儿童)~头丧气•2.敬辞,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爱•3.传下去,传留后世:~范永~不朽•4.接近,快要:~危功败~成•耳:耳:•1.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耳朵”)):~背(bèi)~鬓厮磨(mó)~聪目明~濡目染•2.像耳朵的东西:木~•3.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房•B.特点.特点•(1)这类词均为单音节词•(2)这类词的所有义项在古代汉语中都曾经是词义项•(3)这类词的所有义项之间都存在密切的联系。

(二)多义词及其派生义的产生途径(二)多义词及其派生义的产生途径•多义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有联系的词义项的词•通行观点:引申式 比喻式•葛本仪:引申 比喻 借代 特指•孙良明:引申 比喻 形容•曹炜:引申式 修辞式•A.引申式派生:引申式派生:•在母义的基础上通过类比、推演而产生的派生义的一种派生方式从现代语义学的角度来看,引申式派生无不表现为对母义一个或几个义素的变换、延伸根据派生义同母义在“范围义素”、“特征义素”上的不同联系,可以几行引申式派生分为以下三类:•1.变.变“范范”存存“特特”式式•在保存母义的特征义素的前提下更换母义的范围义素,从而派生出新义•浓厚:①烟雾、云层烟雾、云层 很浓 ②色彩、气氛色彩、气氛 很浓•开幕:①演出、节目演出、节目 开始 ②会议、展览会会议、展览会 开始 2.变.变“特特”存存“范范”式式•交椅:①椅子 腿交叉、有扶手腿交叉、有扶手 ②椅子 有扶手有扶手•信奉:①人 信仰、崇奉信仰、崇奉 ②人 相信、奉行相信、奉行•◆喜事:①事情 指的祝贺、使人高兴的指的祝贺、使人高兴的 ②事情 婚嫁的婚嫁的(葛本仪所谓的(葛本仪所谓的“特指法特指法”))•3..“范范”、、“特特”均变式均变式•漏洞:①缝隙 让东西漏过去 ②地方 说话、做事等不周密。

•有时词义引申后词性也随之改变:有时词义引申后词性也随之改变:•奖誉:①名誉 光荣的 ②人 称赞、嘉奖•怒目:①人 发怒时,瞪眼睛 ② 眼睛 发怒时瞪着的•苦涩:①又苦又涩的味道 ②② 形容内心痛苦孙良明所谓形容内心痛苦孙良明所谓的的“形容形容”式派生)式派生) B.修辞式派生修辞式派生•~是指由词的修辞用法产生的临时义(语境义)固定下来后~是指由词的修辞用法产生的临时义(语境义)固定下来后形成新义的一种派生方式形成新义的一种派生方式•1.比喻式比喻式•比喻式派生可分为强式、弱式两种情况•强式产生的比喻义,其地位逐渐超过母义,成为最常用的意义,如“刻板、酝酿、开小差”等,而弱式产生的比喻义,其地位或同母义相当,或还不如母义,虽已固定为比喻义,但修辞色彩还是很浓,如“桥梁、浪花”等•2.借代式.借代式•韩陈其《词的借代义》(1981)有所涉及,真正提出的则是葛本仪•借代式派生可分为强式、弱式两种情况强式形成的借代义逐渐取代了母义,成为词的常用义,而母义反而不用或不用了如“唇舌、笔墨”,弱式形成的借代义往往与母义并存,且地位相当,如“红领巾、诸葛亮”等 3.象征式.象征式•红色:① 红的颜色 ②象征革命或政治觉悟高。

•黄色:① 黄的颜色 ②象征腐化堕落•红豆:① 红豆树 ②象征相思•此外,还有此外,还有“夸张式夸张式”引申,如:引申,如:•一口气:①一口气息 ②形容不间断地做某事•倾倒:①由歪斜而倒下 ②形容十分佩服和爱慕•(三)一种特殊的多义词(三)一种特殊的多义词•几个义项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也不存在源流关系,不同义项的分别来自于多义语素的不同意义或语素间的不同组合关系乃至于别的因素•((1)多义语素的不同意义形成不同的词义多义语素的不同意义形成不同的词义•有时候个别语素的多义性也会形成不同的词义•“配制”:1.把两种以上的原料按一定的比例和方法合在一起制作;2.为配合主体而制作•类似的还有“卖力气 班次 炒面 宽厚”等•这种情形也包括一部分多义缩略词“劳保、高压” (2)语素间的不同组合关系形成不同的词义•酒菜 包机 米面 饭菜•(3)多义语素的不同意义和语素间的不同组合的共同作用形成不同的词义•存疑 教养•(4)相同的语素义和语素间相同的组合因为单纯的语素组合义形状的多面性形成不同的词义•一条龙 电老虎 一阵风 满天星 转弯子•(5)相同的语素义和语素间相同的组合因为适用、指称的对象不同形成不同的词义。

•接客 老大难 驴打滚 薄脆 干果 第五讲第五讲 现代汉语词义及其词义组合现代汉语词义及其词义组合•一一 词义的系统性词义的系统性•词义的系统性指的是词义能划分出单位(义位、义素、语素义、义丛),这些单位在聚合、组合两方面形成类别、位置、层级,并按一定的结构关系组成一个有序整体• 二二 认识的低级阶段认识的低级阶段•1.同义聚合系统 •2.反义聚合系统 •3.多义聚合系统•4.同素义族聚合系统:语素的不同义项构成不同系列的同素义族 “日”有六个义项,形成6个同素义族: •①太阳:日光 日照 日出 落日……•②白天:日夜 夜以继日 终日……•③一昼夜:日程 日历 度日如年……•④每天:日记 日用 日新月异……•⑤一段时间:往日 平日 近日……•⑥日本:日元 日语 留日 访日……•5.演变系统演变系统•(1)多义化系统演变•(2)连锁系统演变:•a一个语义场内相邻义位的连锁演变:•阿姨(扩大)——伯母 婶母 姑母 姨母(缩小)•b两个相邻语义场义位的连锁演变:•阿姨——→叔叔(扩大) 反义义场的反义义位的连锁演变 精——粗(原本指米的好坏)•先秦,“精”有所泛化,指一切好的东西;受其影响,唐宋“粗”泛指东西粗糙粗劣。

•C泛称和特称的系统演变•历史、环境、认识和语言等影响下,有些事物泛称有所保留,特称消失如“马、牛”等特称:骅,枣红色的马;骊,黑色的马;骐,青黑色的马;骓,黑色白蹄的马;驽,跑不快的马,劣马 三:认识的高级阶段三:认识的高级阶段•1.对立系统(矛盾统一律)对立系统(矛盾统一律)•一个义位中常含有一系列语义特征,即“语义特征群”,因此就形成了语义场内对立义位系统反之同一义场或相关义场内的义位是靠在系统内的对立才显出语义特征•同义对立、反义对立、同层对立(女儿//儿子)异层关系(女儿//子女 孩子 儿女)•2.依存系统依存系统•(1)关系依存:关系依存:•a单向依存、双向依存•刘叔新(1990)首先发现,取名“单向依赖、互相依赖”,如写→笔、母鸡≒鸡蛋•b多向依存:祖父≒父亲≒子女• ‖• 母亲 ((2)层级依存)层级依存•一个系列的客观事物是分层次级别的,因而函数有阶的分别,概念有层次的分别反映它们的义位自然形成层级系统•军<师<旅<团<营<连<排<班•大学<中学<小学•((3)次第依存)次第依存:•刘叔新(1990)称为“挨连组”,如“甲乙丙丁”“春夏秋冬”等。

•((4)邻义依存)邻义依存:•在一个语义场内的一些义位,按照一定的排列关系,挨连相邻,形成一个义位系列•黑——灰——白;脚掌——脚心——脚跟•((5)互补系统)互补系统:•在一个语义场内,有两个或几个义位,它们以各自的义域共同反映这个语义场,它们之间在对立的基础上,形成了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的关系如类义、同义、反义等•东、西、南、北——四方;头、上身、下身、脚——身体 (6)组合系统(具体见下)组合系统(具体见下)•二二 词义的模糊性词义的模糊性•人们对模糊词义的认识大约从20世纪初就开始了,布莱克在他的《语言与哲学》中详细讨论了语义不明确的三种情况,即歧义、模糊与笼统汉语中也存在许多词义模糊性的问题1979年,伍铁平先生将模糊理论系统地引入我国的语言学研究领域,并很快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和重视•词义的模糊性指的是词语所表示的意义往往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不同词义概括范围的边缘之间,往往缺乏明确的界限.•1.模糊性的原生体模糊性的原生体•第一种原生体第一种原生体——客观的模糊客观的模糊•(1)具有连续性的一个事物或一类事物,切分的界限不十分明确(月初 黎明),或者语义范围相接、部分重合(颜色、年龄),或者仅具有相对性(大小、好坏),形成客体的模糊域。

•(2)某些事物的类别归属不能确定 第二种原生体第二种原生体——主体认识的模糊主体认识的模糊•非自觉的:认识水平有限如:•心想 心算 计上心来 日出 日落•自觉的:由于思维的高度概括性,常把“多值倾向”简化为“二值倾向”如:•冷——(省略)——热 好——(省略)——坏 •第三种原生体第三种原生体——义位所指模糊义位所指模糊•义位所指范围不清:玩意儿 很久 •语词所指事物是不存在的臆想物:玉皇大帝 王母娘娘•二二 具有模糊性的词义具有模糊性的词义•1.名词的一部分•时间名词(傍晚、现在);一部分抽象名词(高尚、文明);范围相对的名词(部分、大部分、小部分、一部分)•2.一部分数量词•概数词、不定量词、临时量词•3.大部分形容词:•颜色词、味觉词、主观评价性词、相对性词 4.一部分副词•程度副词、部分时间副词、可能估计副词•5.某些广泛、抽象动词:干、弄、搞、做•6.某些词组:一般说来 看情况 再说•三三 明确性与模糊性的转化明确性与模糊性的转化•((1)语用组合中的转化)语用组合中的转化•a模糊→明确•一个普通义位进入术语组合后,由模糊变得明确如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低热(37.5°C~38°C)•b明确→模糊•一个明确的义位进入一个灵活的组合中,由明确变得模糊。

•人——好人; 半——下半旗•((2)历时演变中的转化)历时演变中的转化•a模糊→明确•劝:勉励、劝勉、奖励、劝说(古义)→劝阻(今义)•去:离开、除掉、相距(古义)→前往(今义) b明确→模糊•饿:严重的饥饿(古义)→各种程度的饥饿(今义)•赴:前往险处(古义)→前往某处(今义)•四四 模糊性的功用模糊性的功用•(一)是现代科学技术及专业语境的需要•遥:遥控彩电(几米左右) ; 遥控飞机(一万米左右); 航天遥感(一千万米左右)•(二)公关的需要:拒绝——考虑、再说•(三)文学表达的需要•……有一回是,他似乎是姓赵,但第二日,便模糊了《阿Q正传》•“你说,他值得爱吗?”“要是不值得爱,我不会和他结婚;要是值得爱,我不会和他离婚他不是坏人,也不是不坏的人陈村《当我二十二岁的时候》)•(四)是日常生活的需要:询问身体状况、年龄等 三三 词义的组合词义的组合•(一)范围(一)范围•语义组合的微观世界是义位组合义位组合包括义位组合包括:1.义位内.义位内部组合,即义素之间的组合;部组合,即义素之间的组合;2.义位外部组合,即义位之间.义位外部组合,即义位之间的组合,也叫义位搭配的组合,也叫义位搭配。

义位搭配属于深层现象,词语搭配是表层现象搭配主要指义位或词语固定性或习惯性的组合体,其次指的是义位或词语的相对自由的组合体搭配主要研究义位或词语的同现规则,即选择规则和序列规则•在组合规则制约下,义位被分为自由意义系统自由意义系统(第一性意义:本义)和非自由意义系统非自由意义系统(第二性意义:派生义)前者选择限制较少,后者选择限制较多•车:①陆地上有轮子的运输工具;②利用轮轴旋转的工具;③机器;④用车床切削东西;⑤用水车取水;⑥身体等转动•其中①为自由义位,常进入自由组合,能构成80多个常用词语;②~⑥为非自由意义,或进入粘着组合,或进入自由组合,由这些意义构成的常用词语只有10多个 (二)类型(二)类型•按照性质,义位组合可以分为通常类型和非通常类型通常类型和非通常类型•1.通常类型通常类型•a按组合的频率:中心类组合、边缘类组合、中间类组合• +表“人”的词语(长辈、领导、学生) ——中心类•关怀 + 表“事”的词语(工作、生活、成长)——中间类• + 表“物”的词语(手表、书籍、机票)——边缘类•b按组合的共性义素的显隐:显性组合和隐性组合•刀切=刀(a.切、割、削、砍、铡的工具b.一般用钢铁制成)+切(a.用刀b.把物品分成若干部分)(属于显性组合)•刀挖=刀(a.切、割、削、砍、铡的工具b.一般用钢铁制成)+挖(a.用工具或手b.从物体表面向里用力c.取出其一部分或其中包藏的东西)(“刀”隐含在“挖a”里,挖的b、c义素隐含在“刀a”的功用里,属于隐性组合)•2.非通常类型:非通常类型:夸父逐日、太阳是咸的、拔苗助长 (三)组合的选择规则(三)组合的选择规则•从语言内部因素来说可分为:语义规则、语用规则、语法规则、语音规则等。

•1.语义选择规则语义选择规则•语义规则的核心是义位协调组合的可接受性主要包括同素要包括同素规则、同向规则、同层规则、同类规则、互补规则规则、同向规则、同层规则、同类规则、互补规则•((1)同素规则)同素规则:组合成一个义位或义丛的各语义单位常至少含有一个共同的义素•晒太阳=晒(a.在阳光下b.吸收c.光和热)+太阳((a.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它旋转b.从它得到c.光和热)•令尊大人= 令尊(a. 尊称,b. 对方的父亲) + 大人(a. 敬辞,b. 称长辈)•先生阁下= 先生(a. 敬辞,b. 对方) + 阁下(a. 敬辞,b. 对方) ((2)同向规则)同向规则 •又称“同向规则”、“方向一致规则”、“方向协调规则”,指的是组合成一个义位或义丛的各语义单位,常具有同一方向这一特征语义单位的方向性特征有多种•a动词性义位的内外向:•收(内向)+内向的V 或 内向的V+“收”•收取 收受 收纳 收购 收回 收获 收买 收入 招收 吸收 抢收 接收 回收 接收 •发(外向)+外向的的V 或 外向的V+“发”•发表 发放 发出 发布 发给 发还 发挥 发散 发送 发泄 •颁发 播发 出发 开发 挥发 启发 散发 抒发 生发•b义位组合上下向语义特征:•“指示”:上对下;“请示”:下对上 同向规则例举•★“起来”与同向类别的组合:•一 上向: •下—上:爬~ 撑~ 站~ 浮 •少—多:多~ 加~ 丰富~ 充实~•小—大:发展~ 壮大~ 膨胀~ 强大~•点—面:扩大~ 伸展~ 蔓延~ 扩张~•二 始发向:开始——继续•唱~ 开动~‖动员~ 起草~‖开起头来 动起手来‖紧张~ 好~•三 中心向•连接~ 联结~ 召集~ 集合~ 联合~ ((3)同层规则)同层规则 •一个义位包含另一个义位的语义关系,王宗炎(1988)叫上下层语义关系(hyponymy)。

它包括上层词(superordinate)和下层词(hyponym)非修饰、非限制关系的词义组合常常是同层语义单位的优选组合•打 人 上层 • 女人 下层• 男人• 女孩• 老奶奶•做 事情 上层•拾 棉花 下层•洒 水•擦 窗户 ((4)同类规则)同类规则 •“类”指的是名词、形容词的次范畴的两个类:具体、抽具体、抽象所谓“同类”有两种模式:•A在词义内部,表事物的具体名词性语素与具体名词性语素组合,表事物的抽象名词性语素与抽象名词性语素组合•衣服 房屋 墙壁 ‖ 思想 意义 礼仪•B在词义和短语义内部,表事物的具体的名词性的语义单位和抽象的名词性的语义单位分别同其具体的、抽象的修饰成分组合如:•黄牌 门球 星光 烟民 问路机 •知名度 水上芭蕾 精神文明 风险观念•((5)互补规则:)互补规则:同一义场,具有互补关系的两个或几个义位,在相互制约的原则下,以互补分布的形式同其他义位/义素组合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同一系统或同一义场中的义位互相制约关系。

互补规则互补规则例举•采取:措施、态度、手法、形式、方案、 意见、办法•采用:武器、工具、设备、词语、词语、技术、经验•两者都可以和下列词语组合:方式、方法、形式、方案、意见、办法•穿:身上和脚上的东西 ‖ 戴:头、面、颈、胸、臂 2.语用选择规则语用选择规则•((1)语体同一规则:)语体同一规则:一般说来,具有文言性的语素较宜相互结合,具有口语性的语素较宜相互组合,不宜或较少交叉组合•免冠——脱帽 盲目——瞎眼•((2)态度同一规则:)态度同一规则:一般而言,具有尊敬色彩或中性的语素较易组合,具有谦逊附加意义或中性附加意义的语素较易组合•府上、舍下——贵府、寒舍•令堂、令尊——家父、家母•((3)倾向同一规则:)倾向同一规则:语言中有些带倾向性词语,指的是暗含褒或偏见较易组合在一起同一倾向语素、义位或义丛宜于组合在一起•骄傲自豪 表彰功绩 盛德高情 宏才大略 才疏学浅 孤陋寡闻 死记硬背 ((4)修辞规则)修辞规则 •有些词义组合,从语义角度看,似乎没有共同义素,不能组合,但从修辞方面看,隐含着共同义素,可以组合尤其要关注“矛盾组合”(也叫“正反对比)”。

•铁石心肠 心猿意马 缘木求鱼(比喻)•坐出租 喝龙井 吃火锅(借代)•高山低头 青山起舞(拟人)•寂寞的梧桐树 无聊的天花板(移就)•高兴死了 (夸张)•“矛盾组合矛盾组合”(也叫(也叫“正反对比)正反对比)”:在对立中突出意旨,增强个性•老小孩 活死人 软骨头 不辣的辣椒 未婚妈妈(妻) 无情的情人•绝望中的希望 冬天里的春天 ((5)习惯原则)习惯原则•A有些义位或引申义位不符合科学事实,但符合直觉,直觉同一的义位常组合在一起:• 天边 肝胆相照 日出 没心没肺•B有些义位或引申义位是臆想出来的,臆想同一的义位常组合在一起:•神出鬼没 妖魔鬼怪 魂飞魄散 魑魅魍魉•C有些义位的组合似乎是错误的,但人们,但人们已习非成是:•恢复疲劳 打扫卫生 非要去 •D有些义位的组合有个习惯次序:•柴米油盐酱醋茶 有说有笑 又白又胖 3.语法选择规则语法选择规则•((1)施事规则)施事规则:主语最典型的语义作用是施事作用(agentive-夸克)其语义结构分别是“施事一动作(actor-action),动作一施事(action—actor)”(布龙菲尔德)。

施事者、动作二者有事理上的理据,具有语义或语用上的可接受性•医生做手术//老师讲课•((2)受事规则)受事规则:同“施事规则” 受事者、动作二者有事理上的理据,具有语义或语用上的可接受性•读书//消灭敌人//食用蔬菜•((3)同系规则:)同系规则:动词可以分为变动动词和关系动词其中关系动词数量少,代表为“是”是”表联系、判断,联系、判断的前后两项在语义、语用上应具有同一性•“是”的四种意义•A存在:屋后是一片树林 B等同:他的太太是西施 CC类属关系:太阳是恒星 DD本体/属性关系:月亮是温柔的 ((4)形容规则)形容规则 •形容词的语义角色是修饰语和中心语,语义作用是描写或限制它们的结构是“特性一实体(character--substance),实体一特性(substance-character)(布龙菲尔德)”结构两项之间的性状具有事理上的理据,具有语义或语用上的可接受性•难听的声音//顽皮的孩子//很长的路•◇◇语音规则语音规则主要指的是音节协调规则:语义组合有时也要考虑音节协调问题如:•联合式复合词:平声语素在前,仄声语素在后 (四)词义组合的序列规则(四)词义组合的序列规则•(1)时间序列:早晚、春秋、先后、父子、裁缝•(2)空间序列:上下、天地、高低、前后、左右、内外、远近•(3)数量序列:千万、三令五申;千百、三三两两•(4)地位序列:官兵、尊卑、父母、男女、师生、德智体、工农兵•(5)标记序列:这里借用布拉格学派创立的术语“标记性”。

语义中立的无标记性语素(unmarked)和语义有倾向性的有标记的(marked)语素,一前一后组合成义位或义丛•高低、深浅、大小 宽窄……•有多高?//有多宽? ——无标记,中立的,问的是高低、宽窄•有多低?//有多窄?——有标记,有倾向性的,倾向于低、窄•(6)正负序列:具有肯定义的语素或义位在前,具有否定性的语素或义位在后•是非、褒贬、利害、公私、甘苦、成败、胜负 第六讲第六讲 现代汉语词汇构成现代汉语词汇构成•根据词汇的使用功能和词汇成分的来源,可将词汇体系划分为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一一 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一)两者的联系和区别(一)两者的联系和区别•1、从两者联系看:•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统一关系•2、从使用范围看•基本词汇是全民族使用得最多的,使用范围极为广泛的,言语交际中最必需的,意义最明确的而且为全民所共同理解的那些词的集合;一般词汇,有的使用范围有限,有的只为部分阶层、部分行业所理解•3、从使用历史看•基本词汇相对比较稳定,使用历史悠久,有的从可考的甲骨文开始,至今已使用了几千年;一般词汇,有的变化较大,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量的新词在产生,一些旧词在消亡。

4、从构词能力看•基本词汇的成分,构成新词的能力比较强,一般词汇的构词能力相对较弱•(二)基本词汇的核心:根词(二)基本词汇的核心:根词•词汇的核心是基本词汇,基本词汇的核心则是根词它们是基本词汇中构成新词的能力很强的词,如“天、地、山、水、人、大……”等,都是根词•1、根词和基本词、根词和基本词•基本词中,有许多构词能力很强,它们本身是可以独立运用的词,同时又经常充当构成合成词的语素,这些基本词是根词根词的构词能力特别强,根词一定属于基本词,而基本词,并不是每一个都有很强的构词能力,比如基本词中的代词和虚词等,构词能力并不强•2.根词和词根.根词和词根•根词和词根是不同性质的概念根词,是词是就这些词与词汇系统的关系说的,与基本词及一般词相对而言根词是基本词汇的核心部分词根,是语素,只是就合成词的内部构造说的,与词缀相对而言词根是合成词中的核心部分 (三)一般词汇三)一般词汇•1.新词:新词:是语言中新产生的词•曹炜(2003):新词语,主要指的是“形式新”,具体观点如下:•A:形式新、意义新:走穴、热狗、房奴•B:形式新、意义旧:第三者(小三、二奶)、美眉•C:形式旧、意义新(新义同旧义毫无关系):“偶像”、“白骨精”、“气管炎”。

•2.古语词古语词•((1)什么是古语词)什么是古语词•古语词是产生于古代汉语,在古代汉语里用过,在现代一般不常使用,只有在一定场合、一定要求下才使用的词语•((2)古语词的种类)古语词的种类•A历史词语历史词语•表示本民族历史上出现过但现实生活中已经消失了的、或神话传说中的事物现象的名称如:尚书、可汗、丞相、鼎、井田、宰相、夸父等 B文言词语文言词语•有一些词语古汉语中用过,它表示的事物、现象、观念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但现代汉语已不再使用它来指称,现代汉语已经有词语去代替它文言词语一般有同它对应的现代词语存在,这是历史词语所没有的性质•古代汉语词汇中,典雅规范的文言文书面词语,是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词汇中,典雅规范的文言文书面词语,是现代汉语吸收的主要对象吸收的主要对象•3.方言词方言词•(1)什么是方言词•普通话以外的各个方言的词语,以及作为普通话基础方言的北方方言中一些地区性的词语•(2)方言词语与普通话词语的差异•A相同的意义,说法不同•B同一个词(构词语素相同,构词方式相同),在各方言有不同的词义•饺子(普通话):(客家话指“馄饨”);面(客家话只指“面条”)•客家话的“走”等于普通话的“跑”,客家话的“行”等于普通话的“走”。

方言词语与普通话词语的差异方言词语与普通话词语的差异 •C方言中有不少特殊的词,表示特殊的词义,普通话没有相应的词去表示;普通话中有一些词,方言中也没有相应的词去表示如吴方言的“吃排头”,是挨骂的意思,普通话中没有相应的词与之完全相同• D有些方言词汇中保存了不少古语词,这些古语词在普通话中已一般不常见于口语,只出现在书面语中,或者只能作为一个不成词语素出现在合成词中,有的在普通话的书面语中已经消失如南昌话的“禾”(指稻子),客家话的“索”(指绳子),下江官话的“速”(快,快速),赣方言和客家话的“乌”(指“黑”)等 ((3)普通话运用并吸收方言词的几)普通话运用并吸收方言词的几种情况种情况•普通话也吸收其他方言中一些有用的富有表现力的词,这些词慢慢进入了普通话的词汇系统•有些方言词是表示方言地区的特有事物和现象的,如“橄榄、青稞、龙眼……”•有些方言词有某种特殊的意义和附属色彩,普通话里没有相当的词来表示,所以吸收,用以补充、丰富普通话的词汇如吴方言的“尴尬、小瘪三……”等•有些方言词,其意义与普通话里相应的词相近,但有细微差别,可以构成一组同义词人们为了满足言语交际的需要,将其吸收进来,丰富普通话词汇系统的同义形式,如来自粤方言的“雪糕”。

4.外来词外来词•(1)什么是外来词•外来词指一种民族语言从其他民族语言里吸收过来的词外来词指一种民族语言从其他民族语言里吸收过来的词这是不同民族间互相交往,不同民族语言互相接触,把对方语言里的词吸收到本民族语言中来的结果,是民族文化交流的结晶和见证汉语吸收其他语言的词,不外乎这么三种基本做法,一是借音,二是借义,三是借形一是借音,二是借义,三是借形•((2)外来词的几种类型)外来词的几种类型•A纯粹的译音:纯粹的译音:戈壁 哈达 巧克力 马拉松 扑克•B译音兼译义译音兼译义:的确良(decron) 可口可乐(coca-cola) 绷带(bandage) 乌托邦 幽默•C半译音半译义:半译音半译义:各词内部,一部分是译音,一部分是译义如:浪漫主义 马克思主义 米老鼠(Mickey mouse,译作“米老鼠”前半部分Mickey译作“米”或“米凯”,是译音;后半部分mouse译作“老鼠”“鼠”,是译义)、苹果派…… •D译音译音+表义成分:表义成分:卡车 卡片 啤酒 芭蕾舞•这是在整个词译音之后,增加一个表义成分,这个表义成分是一个注明类别的语素 E 汉语吸收日语词:借形词汉语吸收日语词:借形词•经济经济 中国古代把一切治国治民之道称为“经济”,指“经世济国”。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政治管理”日语从古代汉语里借去这个词,用以意译英语economy或economics,意为“社会生产活动,即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动”现代汉语将这样的由日语汉字构成的词,再借回来,词义按日语的解释而又有所变化•5.专门术语和行业语专门术语和行业语•((1)什么是专门术语和行业语)什么是专门术语和行业语• 专门术语是各种学科所用的术语作为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工具,各门学科都有一套特别应用的术语•((2)专门术语和行业语的异同)专门术语和行业语的异同•相同性质:相同性质:不受地域的限制;具有专业性、单义性•区别区别:专门术语有全民族的共同性,有些更是国际性的行业语一般为特定的社会集团服务,不具有普遍性、全民性当然,有些科技术语会成为行业语,有些行业语也会成为专门术语 二二 其他词汇类聚其他词汇类聚•一一 聚合词(聚合词(Polymer words))•(一)来源(一)来源•“聚合词”最早见于郭良夫先生的《语素和词与词和短语》一文:•豺狼虎豹,是聚合词,可以当作集体名词来用的,这种聚合词跟包含两个成分的复合词一样,各个成分的次序是比较固定的豺狼虎豹不能自由变动,不能说成“豺虎狼豹”,只能作有限的变动,说成“虎豹豺狼”。

虎”出现在聚合词里,是聚合词里的一个成分,这更加证明它一般是不能单用的•(一)聚合词的类别(一)聚合词的类别•从构成语素数量看,主要可分以下两大类:•1.四项式:由四个语素构成的聚合词油盐酱醋 豺狼虎豹 酸甜苦辣 男女老幼 老弱病残 兄弟姐妹赵钱孙李 笔墨纸砚 花卉翎毛 春夏秋冬 酒色财气 甲乙丙丁子丑寅卯 东南西北 僧尼道姑 婚丧嫁娶 楼堂馆所 琴棋书画鸟兽虫鱼 煎炒烹炸 唱做念打 学说逗唱 上下左右 风雨雷电 2.多项式•由五个或五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聚合词•金木水火土 金银铜铁锡 红黄蓝白黑 红橙黄绿青蓝紫•(三)聚合词的基本特征(三)聚合词的基本特征•(1)聚合词均由类义语素构成这些类义语素又分为两类:一类是成词语素,一类是不成词语素•(2)聚合词在结构上均采取复合式合成词中的“联合”型构词法•A.四个语素处于同一个层次,相互之间均为并列关系:酸甜苦辣•B.四个语素并不处于一个层次,而是处于两个层次,有时前二者处于一个层次,后二者处于一个层次,均为并列关系,如男女老幼;有时前二者处于一个层次,为并列关系,后二者处于一个层次,为偏正关系,如桌椅板凳。

•(3)聚合词的构成语素不少于4个,不多于7个,以4个最为典型 聚合词的基本特征聚合词的基本特征•(4)聚合词中的语素,位置比较固定,一般不能自由变动或替换,而只能做有限的更替•(5)聚合词在表义上有一个共同点,即词义不是构成语素的简单加合,而是构成语素义的泛化因此聚合词的词义往往就是其构成语素——类义语素的上位义•(四)四项式聚合词的变换形式(四)四项式聚合词的变换形式(1)变换语序:一般是前两个语素和后两个语素次序变换: 上下左右——左右上下 (2)更换语素:风雨雷电—风云雷电 锅碗瓢盆——锅碗瓢盘(3)添加语素:油盐酱醋—油盐酱醋茶 东西南北—东西南北中•★★(五)(五) 聚合词同成语的区别:聚合词同成语的区别:•聚合词着眼的主要是词的结构上的特点,而成语除此之外还着眼于语词相沿习用的特征另外,成语结构比较复杂,而聚合词结构比较单一 (六)(六) 聚合词与缩略词的区别聚合词与缩略词的区别::•缩略词是通过减缩法而构产生的一种合成词,往往有“原形”,这些原形均为自由词组,缩略词的意义也便是原形的意义,并不是其构成语素的意义的泛化缩略词无论在结构形式的多样化上还是在数量的丰富性上均非聚合词可比。

•二二 成对词成对词•(一)来源(一)来源•英语中有一种极为丰富也极有特色的固定短语,其基本结构模式是“单词+单词”,汪榕培先生将它译作“成对词”其特征是“用and把两个词连接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概念•aches and pains 各种疼痛 ;kith and kin 亲朋好友•chop and change 变化无常•(二)类型(二)类型•汉语中也有这种成对词,可以分为:无所依托式成对词、有所依托式成对词•1. 无所依式成对词无所依式成对词:不借助任何格式而形成的成对词其基本结构模式是“词+词”,中间不用连接词从后面其构成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无所依式成对词类型无所依式成对词类型•(1)由两个类义词构成:宝马奔驰 冰箱彩电 张三李四 佛刹道观 汽车摩托•(2)由两个同义词构成:情人小秘 公子哥儿•(3)由意义相关的两个词构成:金钱美女 洋房美钞•2.. 有所依式成对词有所依式成对词:需借助某种固定格式而形成的成对词其基本结构模式是“词……词”,其中的“词”不是反义词就是邻近的数词从后面插入的成分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嵌入其中的往往是同义词:左思思右想想 东奔奔西跑跑 •(2)嵌入其中的往往是类义词:东借借西凑凑 三头头六臂臂•(3)嵌入其中的可能是同一个词:好说说歹说说 左拐拐右拐拐 (三)成对词的特征:外观、结构、表义(三)成对词的特征:外观、结构、表义1构成成对词的往往是意义相关、相近、相同的词语,有时甚至是同一个词。

2成对词均采用复合式合成词中的“联合”型构词法内容较之聚合词还要简单划一3成对词的意义并不是构成词语的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表达了一个全新的意义4构词成分位置比较固定,不能随意变化5含有核心格式意义“多”,由“多”引申出“反复、各种”等其他格式意义 (四)无所依式成对词、缩略词的区别(四)无所依式成对词、缩略词的区别•1.缩略词均有原形•2.缩略词中的数词是表具体的数目的,而成对词中的数词仅仅是一种格式,意义完全虚化了,不表具体的数目三姑六婆(缩略词:尼姑、道姑、卦姑;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 三番五次(成对词)•(五)无所依托式成对词、聚合词的区别:(五)无所依托式成对词、聚合词的区别:•首先,从结构和构成成分看,聚合词由四个或四个以上的类义语素构成,而成对词是由两个词构成•其次,从表义看:聚合词的意义是构成语素义的泛化,而成对词的意义则要复杂得多,其中有一部分是构成词语的意义的泛化,如“宝马奔驰,也有一部分是构成词语的意义的融合、推演、延伸,如“金钱美女” 三三 典故词典故词•(一)构成特色(一)构成特色•1.构成成分的变异性.构成成分的变异性:典故词的构成成分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同一个典故可以形成意义相同的诸多表述形式。

•诗题红叶:红叶诗 题红叶 题红 红叶留诗 叶题 宫叶字 传波红叶•王敦击壶:击唾壶歌 叩唾壶歌 击壶歌 击歌壶 碎唾壶 缺唾壶 唾壶频敲 唾壶缺 壶敲缺 歌壶缺 唾盂敲残 •(1)对典故的多侧面概括所致•王祥卧冰 卧冰求鲤 王祥黄雀 黄雀入帐•(2)典故词悠久的传承、沿用历史所致•《搜神后记》辽东鹤 (辽东人丁令威学道成仙,化作白鹤回故乡的神话故事)•杜甫:辽东鹤 令威丁;白居易:华表鹤 丁鹤 令威•陆游:鹤归辽海 辽天华表 化鹤•2.语音形式的多样性.语音形式的多样性•典故词没有典型的、或者说是标准的音节形式 3.构成方式的丰富性.构成方式的丰富性•(1)采用复合式合成词的种种构成方式鸡肋 忘年 吐握 豹隐•(2)采用短语的种种构成方式曾参杀人 千斤答漂母 安乐窝 哭秦庭 牛郎织女 割席分坐•(3)采用复句或紧缩复句形式是可忍,孰不可忍 才高居不难 •(二)(二) 典故词的词义特征典故词的词义特征•1.词义同字面义相距甚远:•问鼎 临池 染指 四知金 桑梓 涂鸦 先鞭 妃子笑•2.具有内涵丰富的文化色彩义《诗·小雅》:“维桑维梓,必恭敬之”: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对它要表示敬意。

后人便用“桑梓”指称自己的故乡•3.单义性是其基本特征•4.词义色彩具有多样性•龙阳泣鱼(书面语) 颜回抓饭(口语);千里送鹅毛(中性) (三)(三) 同源异形异义典故词同源异形异义典故词•(1)形式不同,但意义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萧史因擅长吹箫,得到秦穆公女儿弄玉的爱恋,两人结为夫妇;后来两人的箫声引来了凤凰,秦穆公便为他们建造凤台,让他们居住在凤台之上;几年后,夫妇俩跟着凤凰飞走了•乘鸾跨凤(求得佳偶) 弄玉、 凤女(美女) 萧史、凤郎(情郎)•(2)形式不同,而且意义间几乎看不出有什么联系•凤箫、秦箫(箫声优美) 凤台、秦楼、箫楼(仙女所居住的楼台)•◆◆(四)典故词与成语的区别(四)典故词与成语的区别•1.语音形式不同:成语的基本语音形式是四音节,而典故词在语音形式上则具有多样性•2.结构的凝固性不同:成语的结构一般比较凝固,而典故词的构成成分往往具有多样性 第七讲第七讲 词汇的形式类聚词汇的形式类聚•一:定义•词汇的形式类聚,在这里指语音形式和文字形式两个方面所形成的类聚集合•二、同音词(语音形式类聚)•(一)什么是同音词• 语音形式完全相同的一组词互为同音词。

普通话中,指声母、韵母、声调都相同这三方若有一方不相同,就不是同音词如:• 亮——辆——量(力量)——晾:liàng 事物——事务:shìwù • 范文——梵文:fànwén 公式——公事——攻势——工事:gôngshì• 同音词是就一组词之间的语音关系而言的,语音形式完全相同的词,就是同音词至于词义、所构成的语素、词的书写形式(字形)等,不是分析判断同音词的依据因此,它们之间,可能有相同的语素,也可能没有;字形可能完全不同,也可能完全相同• (二)同音词的类型(二)同音词的类型• 同音词可以根据词形的异同情况分为两大类:异形的同音词,同形的同音词• 1、异形同音词、异形同音词:词形不同的同音词就字形而言,异形同音词又有两种情况:• (1)字形完全不同• 每组是完全不同的字有单音词,也有多音节词如:• 书—输 快—块 加—家 著名—注明 唯心—维新• 轨迹—诡计 异议—意义 元音—原因 叙述—序数• (2)字形有同有异• 都是多音节词各组同音词之间,有相同的字,也有不同的字如:• 礼帽—礼貌 势力—视力 异乡—异香 简朴—简谱• 号子—耗子 借代—借贷 后进—后劲• 2、同形同音词、同形同音词:字形完全相同的一组同音词,叫同形同音词。

这类同音词容易与多义词混同,要注意辨别有的是单音节的,有的是双音节的 ((1)单音节)单音节• 白1 —种颜色,如:“白色” // 白2 指字音读错、字形写错,如:“把这个字读白了”• 花1 耗费 // 花2 花朵,花• 怪1 奇怪 // 怪2 责备,埋怨•把1 如“把好这个关” // 把2 如“把经济搞上去”•会1 如“开一个会” // 会2 如“我会学好的”• ((2)双音节的)双音节的回生1 死后再活过来// 回生2 对前一阶段已经学会的东西又感到生疏海口1 河流通海的地方;海湾内的港口// 海口2 漫无边际地说大话叫夸海口仪表1 人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态、风度等,指好的方面// 仪表2 测定温度、气压、电量、血压等的仪器•(三)同音词的产生原因(三)同音词的产生原因• 1、造词时语音形式偶合:占有 战友• 2、语音演变的结果:如“轻”和“清”在古代声母不同,“青”和“清”在古代韵部不同,发展到现代汉语,“青、清、轻”语音形式相同 •3、意义演变的结果:刻• 4、借用外来词的结果:“metre” 米•5、同音假借造成同音词:如“花费”的“花”和“花草”的“花”, (四)同音词与多义词• 1、同音词与多义词的共同点• 两者都是一种用同一语音形式来表示不同意义内容的语言现象。

反映了语言中“音少义多”的矛盾• 2、同音词与多义词的区别• (1) 性质不同•同音词是几个词具有相同的语音形式,是几个词之间的类聚关系;多义词是一个词具有不同的意义,是一个词内部几个义项之间的关系•(2) 意义之间的关系不同•一组同音词,各词之间虽然语音形式相同,但意义之间缺乏联系,缺乏共同的基础;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之间有明显的必然的联系,它们都是从本义或基本义引申出来的,有共同的基础• (3)区分多义词和同形同音词的原则• 现时意义之间有联系的,是多义词,是一词多义现象现时意义之间没有联系的,是同音词 二、同形词(文字形式类聚) •(一)什么是同形词• 词的形式有两种含义:一指其文字形式,字形;一指其语音形式同形词的同形词的“形形”指文字形式指文字形式,同形词是着眼于词与词之间的文字形式相同这一点来讨论问题的• 字形相同,现实词义之间没有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字形相同,现实词义之间没有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叫同形词叫同形词它们的语音形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二)同形词的种类• 1、语音形式相同的:同音同形词• 这在前面已经介绍过,与“同形同音词”所指相同。

再如:•虎口1 hǔkǒu 比喻危险的境地// 虎口2 hǔkǒu 大拇指和食指相连的部分• 2、语音形式不同的:异音同形词•(1) 单音节的:长(cháng zhǎng)得(dé děi de)•(2)多音节的•公差gōngchā 机器制造过程中,零件尺寸许可的误差•公差gōngchāi 临时派遣去做的公务 (三)同形词与同音词、多义词(三)同形词与同音词、多义词•1、同形词与同音词• 都是形式相同的几个词• 二者分析的角度不同同形词只看文字形式,不从语音形式的角度谈问题;同音词只看语音形式,不从文字形式的角度考虑问题•二者有交叉现象,即“同音同形”词• 2、同形词与多义词• 同形词涉及一组词,多义词只是一个词• 从形、音、义的角度看:• 同形词,只着眼于文字形式相同这一点各词的词义之间,没有联系;各词的语音,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多义词,有一个语音形式、一个文字形式、几个互相有联系的意义 三、多义词、同音词、同形词、多音多义字比较项目多义词同音词同形词多音多义字词汇单位词词词词或语素语音形式同一个相同相同或不同不同文字形式同一个相同或不同相同相同意义、用法有多项意义,而且互有联系各词意义之间没有联系各词意义之间没有联系意义不同/或词性不同/或用法不同同一性是同一个词几个词几个词几个词/或几个语素 第八讲第八讲 词汇的意义类聚词汇的意义类聚•现代汉语词汇系统里,每一个词语都与别的词语具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互相集结成不同的“组”,形成各种不同的类聚。

其中,由于词与词之间在意义上•的相近、相同、相反或同类,形成了词与词之间的几种意义类聚:同义类聚、反义类聚、类义类聚•一 同义类聚和同义词(略)•二 反义类聚和反义词(略)•三、类义词•(一)什么是类义词• 在内容意义上代表同一类的事物的词,是类义词它们以类相聚,表示同类概念,词性也相同如:• 调味品:油、盐、酱、醋、糖、味精• 颜色:红、黄、蓝、白、黑、绿• 奖牌:金牌、银牌、铜牌•亲属称谓: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阿姨 (二)类义词与同义词、反义词•类义词、同义词、反义词是用不同标准从不同角度来看词与词之间的类聚关系的类义词与同义词、反义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类义词是表示同一类的事物的一组词,同义词是词义相同相近的一组词类义词是同一类属的关系,同义词是同一概念的关系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往往属于同一类,这时同义词也就是类义词了,所以说,同义词往往可以包括在类义词的范围之中如:“爸爸——父亲”,同义词;“妈妈——母亲”,同义词;“爸爸、妈妈、父亲、母亲、哥哥、姐姐…”,都是亲属称谓,是类义词反义词属于同一意义范畴,反义词也可以包含在类义词的范围之中。

如“大——小”“上——下”等• (三)类义词的作用• 1、学习类义词,说明词的使用场合和范围,指出词的类属关系,有助于准确解释词语的意义学士 硕士 博士 类义词的作用• 2、一组类义词的连续使用,可以加强语义的表达,深入系统地阐述观点,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如: 学习外语,首先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如语音、语调的正确,词汇表达的得体,词法、句法、章法(包括遣词造句与谋篇)的规范,听、说、读、写、译的技能和外语实际运用能力的熟练其次要有宽广的知识面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说,除了应该具备人文学科的知识外,还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相关学科的知识可以涉及外交、外事、金融、经贸、文学、语言学、法律、新闻等诸多学科领域•3、有助于对偶句的形成 对偶句,从上下联之间的语义关系看,可分为相关近义成对(正对)、相对反义成对(反对)、上下承接成对(串对、流水对)三类上下联的相同语法位置上出现的词,大多是类义词 类义词运用例举•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