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3年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超详细导学案

M****1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377.39KB
约5页
文档ID:577399385
2023年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超详细导学案_第1页
1/5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教学目标 1.揣摩合适的朗读语气,在朗读中把握感情基调的变化 2.学习运用多种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深入地理解作者的复杂情感,体悟字里行间蕴含的深沉与无私的母爱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教学目标的设定,由此确定本课文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通过细节描写描写来表现伟大的母爱教学难点为:让学生感悟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1. 自主学习 1.阅读下面的小资料,完成积累 (1)作家作品 史铁生(1951 年 1 月 4 日-2010年 12 月 31 日),中国作家、散文家1951 年出生于北京,1969 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 1972 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 3 次透析维持生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2010 年 12 月 31 日凌晨 3时 46 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 59 岁代表作:散文《我与地坛》 (2)词语积累 A.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瘫痪..( ) ( ) 砸碎..( )( ) 憔悴..( )( ) 捶.( )打 絮.( )叨 仿膳.( ) 整宿.( ) B.根据文章内容,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喜出( )外 翻来( )去 jué( )别 là n( )漫 2.根据你的知识积累填空。

(1)《秋天的怀念》 是_________编著的一篇怀念___________的散文 文章主要讲了 “我”双腿瘫痪后,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母亲为了鼓起“我”生活的勇气,在她重病缠身,肝病疼得她整夜整夜睡不着觉的情况下,坚持要________________在她生命的最后一息,即将离别人世时,心里还挂念着“我”和未成年的妹妹的故事 (2)文章通过生活中的几件小事,通过在“我”发脾气时,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偷偷地注意”、“又悄悄的进来”,在“我”同意去北海公园看菊花时,母亲又“喜出望外”、“一会儿坐下, 一会儿站起” 等词语和情节的描写, 充分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_____、 _____、______ ,说明了母爱的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人世间的母子亲情,令人感动 ! 3. 反复朗读课文,揣摩语气听读课文朗诵 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示例: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 2.我是怎样不“好好儿活”的?找出具体语句,进行分析 3.母亲又是怎样让我“好好儿活”的?找出具体语句,进行分析。

二、精读语段,品读细节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 “我活着有什么劲!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1. 结合内容说说文中加点的动词“扑”和“挡”为什么用得好 2.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 “忍”住哭声的母亲还“忍”住了什么? 三、思考主旨,感悟情感 1.母亲认为到底怎样才是“好好儿活”? 2. 文章结尾写“我”观赏烂漫的菊花,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课堂小结 合作探究答案 一、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 ①“秋天”是背景和“引子” ,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 ②“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 ③“秋天”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 2. “暴怒无常” 、 “砸”玻璃、 “摔”东西、狠命的“捶”腿表现了腿残后的痛苦、绝望与迷茫 3. 母亲“悄悄地躲出去” 、 “偷偷地注意” 、 “又悄悄的进来” 面对着我的暴怒,母亲“躲” 、“忍” 、 “挡” “躲” :体现母亲不愿让儿子看到自己的难过,但又不放心儿子一个人在家呆着; “忍” : 写出了母亲面对残疾儿子, 即使自己身患重病也不想让儿子失去活的希望; “挡” :体现母亲想让儿子积极乐观地活着,她要挡住的不仅是落叶,更是一扇通向死亡的门。

最后建议我去北海看菊花希望我看到世界的美好 二、精读语段,品读细节 1. 母亲时刻为儿子着想,细节描写的运用使人物性格刻画鲜明,感人至深 2. 母亲忍住的是对儿子病痛的痛苦,忍住自己的病痛和对儿子的忧虑 三、思考主旨,感悟情感 1. 不仅仅是活着,并且真正明白生存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希望儿子从苦难里走出,找到自己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价值 2. 写出了菊花蓬勃的生命力,渲染出悲壮、深沉的氛围,突出了“我”的心理从痛苦、无望转向明朗、坚强的变化 我与地坛(节选) 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 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 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 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里结果会更糟, 但她又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我那时脾气坏到极点,经常是发了疯一样地离开家,从那园子里回来又中了魔似的什么话都不说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因为她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她料想我不会愿意她跟我一同去,所以她从未这样要求过,她知道得给我一点独处的时间,得有这样一段过程她只是不知道这过程得要多久,和这过程的尽头究竟是什么。

每次我要动身时,她便无言地帮我准备,帮助我上了轮椅车,看着我摇车拐出小院;这以后她会怎样,当年我不曾想过 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待她再次送我出门的时候,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 我才有余暇设想 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 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我可以断定,以她的聪慧和坚忍,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她思来想去最后准是对自己说:"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 "在那段日子里-- 那是好几年长的一段日子, 我想我一定使母亲作过了最坏的准备了,但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事实上我也真的没为她想过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 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 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 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有一次与一个作家朋友聊天,我问他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是什么?他想了一会说:"为我母亲为了让她骄傲"我心里一惊,良久无言回想自己最初写小说的动机,虽不似这位朋友的那般单纯,但如他一样的愿望我也有,且一经细想,发现这愿望也在全部动机中占了很大比重这位朋友说:"我的动机太低俗了吧?"我光是摇头,心想低俗并不见得低俗,只怕是这愿望过于天真了他又说:"我那时真就是想出名,出了名让别人羡慕我母亲"我想,他比我坦率我想,他又比我幸福,因为他的母亲还活着而且我想,他的母亲也比我的母亲运气好,他的母亲没有一个双腿残废的儿子,否则事情就不这么简单 在我的头一篇小说发表的时候, 在我的小说第一次获奖的那些日子里, 我真是多么希望我的母亲还活着我便又不能在家里呆了,又整天整天独自跑到地坛去,心里是没头没尾的沉郁和哀怨,走遍整个园子却怎么也想不通: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为什么在她儿 子就快要碰撞开一条路的时候,她却忽然熬不住了?莫非她来此世上只是为了替儿子担忧,却不该分享我的一点点快乐?她匆匆离我去时才只有四十九呀!有那么一会, 我甚至对世界对上帝充满了仇恨和厌恶。

后来我在一篇题为"合欢树"的文章中写道:"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溯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似乎得了一点安慰,睁开 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小公园,指的也是地坛 只是到了这时候,纷纭的往事才在我眼前幻现得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 心中渗透得深彻上帝的考虑,也许是对的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 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 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

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 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儿子想使母亲骄傲,这心情毕竟是太真实了,以致使"想出名"这一声名狼藉的念头也多少改变了一点形象这是个复杂的问题,且不去管它了罢随着小说获奖的激动逐日暗淡,我开始相信,至少有一点我是想错了: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年年月月我都到这园子里来,年年月月我都要想,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

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