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货物装卸设备解析

工****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64MB
约132页
文档ID:577377471
2.货物装卸设备解析_第1页
1/132

船 舶 设 备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第二章 货物装卸设备船舶的使用时间•船舶的使用时间由航行时间和停泊时间两部分组成•航行时间取决于船舶的航程与航速•停泊时间对货船而言,主要取决于载货量及装卸货物的效率•装卸货的时间有时可占整个使用时间的1/3~2/3•货物装卸速度、停港时间,对货船运转能力和经济性有重要意义 货物的装卸方式 船舶的种类或所载货物的种类不同,货物的装卸方式各异ü液体货物:输送泵和管路ü粉状、颗粒状货物:带式或链斗式运输机械;管道装卸ü干杂货:吊装装卸方式先以箱、包、袋等方式包装好,按装卸设备的最大起货量及舱口尺寸将其组合成一件,作为单元进行装卸ü大件货:集装箱和货盘 货物的装卸方式集装箱船可通过集装箱吊车进行装卸载驳船通过吊驳起重机或采用让载货的驳船“浮进”、“浮出”母船的浮船坞式的装卸方式滚装船则采用设置有首门、侧门或尾门及跳板和升降机等新型设备来装卸吊装装卸方式被称为垂向装卸方式,滚装装卸方式被称为横向装卸方式滚装相较于集装箱船,舱容损失大,装卸速度快 船舶常用装卸设备船用装卸设备,亦称起货设备,是指船舶进行装卸货物时所用装置和机械的总称;船舶上通用的吊装设备主要有吊杆装置与甲板起重机两大类。

吊杆装置是一般货船上传统的装卸设备,它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廉、维修方便、起重范围大,因此仍是货船上使用广泛的一种货物装卸设备甲板起重机装置紧凑,操作方便,具有良好的定点着放能力六十年代以后在船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2.2吊杆装置船用吊杆根据《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规定的吊杆吊起的最大静载负荷通常称为起重设备的安全工作负荷(Safe Working Load,S.W.L)来表明其起重量的大小 吊杆装置Ø吊杆装置根据起重量不同可分为轻型和重型两种Ø安全工作负荷S.W.L等于或小于10×9.8kN 的吊杆称为轻型吊杆,Ø安全工作负荷S.W.L大于10×9.8kN 的吊杆称为重型吊杆Ø在装卸货物时,其允许吊起的最大货物重量要小于吊杆自身的安全工作负荷S. W. L 轻型吊杆的主要组成部件典型结构主要由六个部件组成:(1)起重柱(2)吊杆(3)千斤索索具(4)吊货索索具(5)牵索索具(6)绞车 轻型吊杆的典型结构起重柱是固定吊杆、系挂吊货索和千斤索滑车的强力构件,通常为钢板焊制的圆心圆柱体起重柱的顶端装有千斤索眼板起重柱的中下部有吊杆承座 轻型吊杆的典型结构吊杆头设有眼板,用以连接千斤索、吊货索、牵索等。

吊杆根部以叉头状眼板与固定在起重柱上的吊杆承座连接吊杆即可绕水平轴转动,又可绕吊杆转枢(垂直轴)转动 轻型吊杆的典型结构千斤索(又名顶牵索)的主要作用是调节吊杆仰角θ——吊杆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使吊杆变幅 轻型吊杆的典型结构u吊杆吊货时,千斤索将吊杆固定在某一仰角上,并承受张力u千斤索一端与吊杆头部相固结,另一端穿过千斤索滑车后与船体连接u有与吊杆定位链连接,也有设千斤索绞车的u卷车由起货绞车的系缆滚筒通过钢索来带动 轻型吊杆的典型结构牵索索具主要用来牵拉吊杆,调整吊杆偏角α吊杆轴线在水平面投影与船体纵中剖面之夹角牵索又称摆动稳索,通常左右成对布置在吊杆两侧常设双卷筒绞车一收一放使吊杆回转 轻型吊杆的典型结构吊货索索具主要是吊放货物一端装有吊钩;另一端经由吊杆头部导向滑车引至起货绞车空钩时,常加一吊货短链或平衡锤,双杆作业时,常使用三角眼板或圆环 轻型吊杆的典型结构Ø起货机(起货绞车)是布置吊杆与装卸货物的动力源Ø目前船上主要用的起货机分为电动起货机和液压起货机两种Ø在电动机电源中断或管路失压时,应设有防止货物落下的制动装置Ø起货机应设有过载保护装置 吊杆装置的型式和标准吊杆装置≤ 10t轻型吊杆装置单千斤索﹥ 10t重型吊杆装置双千斤索叉式翻转式液压式单千斤索双千斤索单摆式双摆式 轻型吊杆装置的操作方式轻型吊杆装置主要有四种装卸货物方式单杆操作 摆动(并联)双杆操作定位双杆操作 随回单杆操作单杆操作最基本的操作方式,用一根杆装卸货物。

此法需来回牵拉吊杆,费时费力,装卸速度慢,但起重量较大 轻型吊杆装置的操作方式定位双杆操作用一对吊杆联合装卸货物将一根杆置于舱口上方称为舱口吊杆另一根伸出舷外称为舷外吊杆 轻型吊杆装置的操作方式定位双杆操作u两杆内侧牵索相互连接,外侧用稳索固定,装卸货时吊杆不动u两杆货索连接在同一吊钩上u通过两货索的收放,吊装货物缺点:不易控制货物落点;在操作过程中吊杆和稳索的受力大;安全工作负荷仅为单杆操作的40%~60% 轻型吊杆装置的操作方式摆动(并联)双杆操作两根吊杆的吊钩同时钩住货物或吊梁起吊货物用两组牵索使吊杆回转此法适用于起重力超过单杆的安全工作负荷的情况有舱口同端操作和两端操作 轻型吊杆装置的操作方式随回单杆操作u实际是一种双杆联合操作u一吊杆固定于舱口上方不动(舱口吊杆)u另一吊杆可回转于舱口与舷外之间(回转吊杆)u利用坠锤通过吊杆间牵索将卸货后的舷外吊杆拉回舷内u吊钩运动周期大于双杆定位操作,但安全工作负荷较大 改良型吊杆装置(单杆操作)设置三台或三台以上的动力绞车同时实现吊杆的回转(改变α角)、变幅(改变θ角)及货物的升降三种功能具有良好的定点着放能力称为起重机式吊杆主要依靠改变索具(千斤索、稳索)的布置,或增加液压缸等措施提高设备的工作性能 改良型吊杆装置(单杆操作)改良型吊杆装置可归并为三类:摆动吊杆装置双千斤索吊杆装置千斤—牵索吊杆装置 改良型吊杆装置(单杆操作)摆动吊杆装置常见的是K-7式吊杆装置摆动吊杆装置由千斤索控制θ角,牵索控制α角两根牵索以相反的方向缠绕在一个卷筒绞车上 改良型吊杆装置(单杆操作)牵索交点的轨迹是椭圆弧吊杆回转时,吊杆头B点的运动轨迹是圆弧牵索出现松弛或绷紧的现象,使吊杆不稳定。

改良型吊杆装置(单杆操作)摆动吊杆装置吊杆摆动过程中,连接点移动改变了左右牵索的长度牵索的松弛或绷紧由千斤索来补偿,使吊杆能稳定的回转 改良型吊杆装置(单杆操作)双千斤索吊杆装置不设牵索,由左右两套千斤索操纵单杆有两种型式:维列式和哈伦式维列式一般适用于轻型吊杆维列式的两台千斤索绞车均为双卷筒式一台千斤索绞车控制变幅(同向绕)一台千斤索绞车控制吊杆回转(反向绕) 维列式 改良型吊杆装置(单杆操作)哈伦式两根千斤索分别卷人各自的千斤索绞车当两台千斤索绞车同步旋转时,吊杆就变幅当两台纹车反向旋转或转速不同时,吊杆就回转或既变幅又回转哈伦式对轻型吊杆和重型吊杆都适用装卸20 t~40 t重的集装箱时,常用双千斤索吊杆,这比使用翻转重吊更为方便 改良型吊杆装置(单杆操作)千斤—牵索吊杆装置由千斤索和牵索相互贯通的两组索具操纵吊杆操作的吊杆装置千斤索起端固定在桅肩上,经吊杆头部通向牵索下滑车,再回到吊杆头部的滑车和桅肩处的导向滑车末端通向千斤索双卷筒绞车的一个卷筒上,千斤索绞车的一对卷筒能同时旋转或分开旋转,实现吊杆的回转与变幅运动,牵索的下滑车生根在两舷侧的牵索短柱上 1-牵索柱;2-吊杆牵索支索;3、6-千斤索;4-导向滑车;5-桅肩;7-吊货索;8、10-吊杆牵索滑车组;9-吊杆牵索端部滑车;11-起货绞车;12-千斤索绞车 液压传动单吊杆 重型吊杆装置主要在吊杆头部、根部和吊货索三个方面有区别吊杆座直接布置在甲板或平台上吊货索不与吊杆平行,而是通过吊杆头部的嵌入滑轮和起重柱上方的导向滑车后,再转入起货绞车这样可减少吊杆的轴向压力这种型式主要用于中小型船舶 重型吊杆装置起重量较大的重型吊杆常采用翻转型重吊在两根V 行布置的起重柱之间布置一根重型吊杆配置左右两套千斤索可用于前后两舱的吊货索具起重柱头部装有轴承套管及千斤索转环,使千斤索滑车能灵活地旋转不设桅支索、吊杆牵索和稳索操作方便安全,简化了准备工作 重型吊杆装置重型吊杆的吊货滑车组翻转方式很多,现在主要有单摆式与双摆式,单摆式吊货滑车组装在吊杆地一侧,当换舱使用吊杆时,滑轮组能自由摆动双摆式,两侧均设吊货滑车组 叉式翻转型重吊 单摆式翻转型重吊 双摆式翻转型重吊 3.吊杆装置的设置原则(1)经济性①从整船经济指标考虑②各舱协调装卸完毕(同步)③远距离运输船要求提高航速并减少装卸设备 近距离运输船要求降低航速和增加装卸设备(2)安全性 ①吊杆座、起重柱、舱口设计在强构件交叉处 ②吊杆考虑失稳 ③考虑非线性动力(3)耐久性:在使用年限不损坏(4)适应性:可将货物方便进出(5)美观性:对称、整齐 2.3吊杆装置的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吊杆的配置绞车的配置吊杆装置几何参数的确定(吊杆装置的布置)吊杆、固定和活动零部件及索具的选取起重量由设计任务书提供 吊杆的配置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一般多参考相近的型船资料或按统计资料确定。

1.配置吊杆式起货设备时,应考虑:①主要考虑的因素:起货吊杆的起吊货物的重量,每一舱口必须的吊杆数目及其布置②取决于:船舶类型、任务与尺度,所载运货物的种类,包装货物的重量和体积特征,船线及码头设施情况等 吊杆的配置③应使各舱所需的装卸时间大致相等即:每一根轻吊或起重机承担的DW,每一根轻吊或起重机对应的舱容④参考原则 P103表2-2 P106图2-212.《规范》对起货设备有许多严格的规定: 如:送审图纸 绞车的配置绞车分类:分电动绞车和液压绞车两种配置数量:根据吊杆装置的型式特征绞车拉力:取决于吊杆的操作方式及其起重量尽量配置同样拉力的绞车,这样便于绞车的维修及备件统一,但起重量超过60吨的重型吊杆,需考虑配置非标准起重量(超过10吨)的专用绞车 绞车的配置绞车布置:与起重柱(桅)之间的距离可取为0.8~1.0米,与舱口横围板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5~0.6米 在较大的船舶上,考虑滚动式钢质舱口盖、鼓风机及绞车控制箱等存放所需的位置,并更有效地利用甲板面积,通常将起货绞车布置在起货平台上 吊杆装置几何参数的确定在进行吊杆装置的受力计算之前,必须确定吊杆装置的全部几何参数Ø吊杆长度LØ吊杆座的位置(以三个座标值表示) P109 图2-23Ø千斤索眼板距吊杆座的高度——支悬高度H P109 图2-23 吊杆装置几何参数的确定1.吊杆的长度L①原则: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缩短吊杆的长度②确定吊杆长度的方法: 主要有:计算法作图法 吊杆装置几何参数的确定③单杆操作吊杆长度的确定 P88图2-6 正常工作状态: θ=15° θ≮15° α=45°~60° α≯ 85° d1=3.5~4米 h0=2.25~3.5米参见P107 图2-22 吊杆装置几何参数的确定吊杆长度应满足下列要求1)吊杆的舷外跨距C值 与 有关,通常在设计任务书中给出无特殊要求,一般可取:5t以下吊杆 C=2.5米(≮1.8米)5t吊杆 C=4米重型吊杆 C=6~8米装载货物的种类,形状码头设施 吊杆装置几何参数的确定2)舱口一端设吊杆时,吊杆起货眼板中心垂线应达到舱口长度2/3处舱口两端设吊杆时,则为1/3舱口长度 吊杆装置几何参数的确定④双杆操作吊杆长度的确定 P109图2-23按ZC《起重设备法定检验技术规则》规定吊杆长度应满足下列要求1)舷外吊杆在其工作仰角下舷外跨距C≮3.5m,或按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确定相对中线的转角,可取60~75°——与起重柱的结构形式有关2)舱口内的吊杆a.在实际工作仰角时(举吊角)按《规范》规定:轻型15°,重型25°——吊杆在任何工作位置时,其仰角均不得小于15°,吊杆仰角的大小,影响到千斤索的受力,θ越小,千斤索受力越大 吊杆装置几何参数的确定b.杆头(或吊钩)至舱口围板的水平距离:舱口仅一端设吊杆时, d2≮ 4/5 L舱口两端设吊杆时,d2≮ 2/3 Lc.杆头(或吊钩)距侧围板的距离,一般取1.0~1.5md.吊杆头至围板上缘或舷墙上缘的高度,≮h+0.3y(吊钩净高度) y——两吊杆头间的水平距离 起货索夹角为120°,当≤2×9.8千米 h≮5米 当>2×9.8千米 h≮6米 吊杆装置几何参数的确定2.吊杆座的位置 P107 图2-22①起重柱到舱口围板的距离d11)要考虑到起货绞车的尺度及布置等要求2)从受力的观点出发,要求起重柱支持在船体纵横结构的交叉点上或支持在货舱壁上3)有时,还要考虑货舱舱盖的需的存储空间→通常要求=3.5~4m②吊杆座离开船体纵中剖面的横向距离r值1)从结构上,应与甲板纵桁的间距一致,有利于支持和局部加强 吊杆装置几何参数的确定2)从增加吊杆的舷外跨距c值或从减少吊杆的长度出发,则要求将r值取得偏大些→通常2r值≯4.5~5.0米 在船宽较大的船上,可考虑采用门形桅或一对单根形起重柱,2r值可达6~8m吊杆应离设置起货绞车的甲板的高度d0导向滑轮至卷筒的一端起货索的摆筒(快捷角)≯10°导向滑轮轴心至卷筒轴s间距≮3倍卷筒长度→通常=2.25~3.5m 吊杆装置几何参数的确定3.千斤索眼板距吊杆座的支悬高度H①原则上取大些好,可减少吊杆轴向压力,但不能使起重柱过高②H/L是吊杆装置零部件受力分配的基准数1)起重柱所受的弯矩与H有关2)常用H/L范围轻型吊杆:设置右起重柱上时 H/L=0.4~0.8 设置右桅上时 H/L=0.8~1.2重型吊杆:H/L=0.9~1.2 2.4吊杆装置的受力计算滑车组受力计算Ø绳索每通过一个滑车时,绳索进端张力S1与出端张力S2之间的关系为: S2=S1+μS1=(1+μ)S1=εS1Ø若进端张力S1即为全部起重量,则Q′=εQØ若绳索共绕过m个单滑车,则出端张力Q′起货时卸货时 2.4吊杆装置的受力计算绳索自由端由定滑轮引出起货时:卸货时: 2.4吊杆装置的受力计算绳索自由端由动滑轮引出起货时:卸货时: 2.4吊杆装置的受力计算轻型吊杆单杆操作受力计算——作图法 2.4吊杆装置的受力计算轻型吊杆单杆操作受力计算——解析法 2.4吊杆装置的受力计算结论:ØL/H越大,吊货滑车组的数目越少,吊杆的轴向压力越大。

ØL/H越大,吊杆的仰角越小,千斤索的张力越大Ø轻型吊杆的仰角范围在15°~75°之间Ø稳索只是起克服吊杆承座处的摩擦力和船舶倾斜时货物摆动的惯性力,因此,稳索受力较小,可按载荷的20%来估算 2.4吊杆装置的受力计算重型吊杆单杆操作受力计算 2.4吊杆装置的受力计算结论:Ø吊货滑车组的数目,对于轻型吊杆的轴向压力有影响,对于重型吊杆的千斤索拉力有影响Ø重型吊杆的仰角范围在25°~75°之间Ø吊货索和千斤索在到达绞车之前均要经过若干导向滑车,张力逐渐增大,应按最后的末端张力来选取吊货索及千斤索 2.4吊杆装置的受力计算轻型吊杆定位双杆操作受力计算①被举吊的货物重量将由两个吊杆共同负担,各吊杆所分担的多少又随货物的移动位置而变化的②由于吊货索上所受的拉力,不在千斤索与吊杆所组成的垂直平面内,吊杆头上受到一个水平分力的作用,由稳索张力平衡③稳索的布置不仅影响其本身的受力情况,而且影响吊货杆及顶牵索的受力 2.4吊杆装置的受力计算已知载荷Q ,吊货索间夹角φ,求出: 吊杆的轴向力千斤索的拉力稳索的拉力吊货索的拉力→空间力学的平衡问题 2.4吊杆装置的受力计算计算工况:1)吊货索之间的夹角φ为120°2)最小吊钩净高h≮5~6米3)当吊货索夹角φ保持为定值,货物在两吊货索平面内移动时,两根吊索所受张力P1和P2随φ1和φ2的大小而变化 2.4吊杆装置的受力计算通常取φ1=φ2=60°,此时P1=P2=Q 图解法确定双杆装置的受力原理:是将作用在吊杆头上的空间汇交力系投影到吊杆平面内,作为平面力系来处理。

通过向水平面、各垂直面的分解,最后转化为平面力系来处理 图解法确定双杆装置的受力以舷外吊杆为例1)根据吊杆布置图作出两起货索所在的垂直平面2)根据吊杆布置,作出俯视图 图解法确定双杆装置的受力3)作出稳索所在垂直平面的平面图4)在吊杆平面内根据吊杆的实长L,其水平投影长度及千斤索眼板吊杆座之高度H,作出吊杆与千斤索布置图 图解法确定双杆装置的受力双杆装置特点分析:1)当吊杆头仰的越高,则吊杆所受之压力和稳索的张力也就越大2)稳索与水平线夹角φ1应小些,稳索垂直平面与吊杆垂直平面夹角β1应大些3)双杆操作时稳索张力Z较吊杆头处载荷Q大,吊杆的轴向力R也较载荷Q大,其比值R/Q要比单杆操作时大对同一吊杆,在双杆作业时起重量只为单杆作业时40%~60% 2.5吊杆、绳索的选取与计算1.吊杆的选取1)根据吊杆的轴向力R及吊杆的长度L,直接从标准产品中选取2)非标准件,将吊杆看作是一根承受轴向压力负荷的细长的压杆,起决定作用的通常是稳定性条件,而不是强度条件 2.5吊杆、绳索的选取与计算1.吊杆的选取吊杆的临界压力:此方法要求,吊杆长细比λ应不大于145 2.5吊杆、绳索的选取与计算2.绳索的选取求得各种绳索所受之张力后,即可据此按产品标准来选取绳索。

2.6起重柱(桅)的结构及计算1.起重柱(桅)的型式与结构1)起重柱通常是钢板卷制成的圆柱体或圆锥体,单根设置或成对布置,也可采用V形起重柱2)起重桅在船上的位置及高度应满足《船舶信号设备规范》中的有关要求,另需满足吊杆装置的布置要求包括:单桅,门形桅,人字桅 1.起重柱(桅)的型式与结构1)桅与起重柱应至少有两层甲板作为支点,并与船体主结构作有效连接连接处的船体结构或甲板室甲板应作加强2)桅或起重柱上受集中载荷的部位均应作适当加强肘板的趾端和附件的角隅均不应位于未作加强的板上3)桅或起重柱的外径D应不大于按下式计算所得的值: 1.起重柱(桅)的型式与结构桅或起重柱的最小壁厚应不小于6mm;如桅或起重柱兼作通风筒时,应不小于7mm4)桅或起重柱在千斤索眼板处的外径,建议不小于其根部外径的85% 2.起重柱(桅)的校核计算计算工况:1)装有1根吊货杆的桅或起重柱:①将吊货杆以最小仰角悬吊于1个货舱口上;②将吊货杆回转至舷外最大工作位置2)装有2根或2根以上吊货杆的桅或起重柱:①将2根吊货杆以最小仰角悬吊于1个货舱口上;②将2根吊货杆(1根位于前货舱,1根位于后货舱),回转至同一舷的舷外最大工作位置。

2.起重柱(桅)的校核计算计算工况:3)同一桅或起重柱上装有重型或轻型吊杆时,一般不考虑两者同时工作的载荷组合4)吊杆在其他工作位置如能使桅或起重柱(包括支索桅)产生大于上述受力的计算工况 2.起重柱(桅)的校核计算作用在起重柱(桅)上的作用力:风力、船舶摇摆的惯性力、装卸货物时吊杆装置的作用力以及桅上航行信号设备的重量计算载荷:第三种载荷由起货索、千斤索和吊货杆承座等作用于桅或起重柱上的力 2.起重柱(桅)的校核计算单根吊杆的强度校核(忽略扭转):将其假定为下端刚性固定的悬臂梁,将起重柱受力S,R,K分解,则吊杆座平面A处的弯矩MA、压缩力VA及正应力σA分别为:甲板O处的弯矩、压缩力及正应力依次类推 2.起重柱(桅)的校核计算对2根及2根以上吊杆:吊杆的千斤索固定在桅肩上,悬挂点离开桅杆轴线有一个较大的横距,应计及扭转 货物通道设备2.7 垂直装卸船上的货物通道设备 ——货舱盖装置2.8 横向装卸船上的货物通道设备 ——滚装设备附:横向装卸船上的货物通道设备 ——水上货物转移装置 引言1.货物通道设备:是船上供货物通过的开口的开闭部件及其控制、传动机械与附件的总称。

2.对货物通道设备的一般要求:① 开闭迅速,作业可靠② 操作、制造、维修简便③ 经济性良好④ 能简化货物的装卸过程⑤ 要求它能保证船舶的安全性,即能保证船舶在这些开口部位具有足够的强度及一定的密性 2.7 货舱盖装置1.货舱盖的主要作用及要求:1)是保证舱中的货物不被雨水或海水浸湿2)对于载甲板货物的露天甲板舱盖和下层甲板上的舱盖,尚应承担装载货物的重量3)舱盖必须具有一定的水密性和紧固性4)要求舱盖的开闭操作迅速而简便 2.7 货舱盖装置2.舱盖的分类:分为传统型舱盖机械舱盖按其所在位置及密性要求分按制造盖板的材料不同分按结构型式分按其启闭方式分 2.7 货舱盖装置3.机械舱盖的主要启闭方式:1)滚式分为: ①滚翻型 ②滚移型 ③滚卷型 滚移型包括:侧移式,背载式,伸缩式2)折叠式(绞链式)分为:①液压驱动型 ②钢缆驱动型 ③直接拉动型3)提升式4)移动式(套叠型) 可参见P142表2-6 2.7 货舱盖装置4.各类机械舱盖的特征:滚式共同特征:都设有滚轮,可在特设的轨道上滚动1)滚翻型舱盖Ø由若干块窄的盖板组成,各盖板间用链条连接,每一块盖板都有一对行走滚轮;Ø开启后,分别存放在舱口的两端。

Ø结构比较简单,价格便宜,便于维修,在尺度、布置和用途上限制较少,它们不足之处是所需的存放空间较大,提升及压紧作业所需的时间较长 2.7 货舱盖装置 2.7 货舱盖装置4.各类机械舱盖的特征:2)侧移型舱盖Ø通常由两块盖板组成,不需翻转,不需折叠Ø但存放空间较大Ø盖板的四角都装有行走滚轮,开启时盖板分别向舱口两侧或两端平移,存放轨道常做成可拆的Ø结构及操作简单,便于维修保养,对舱口尺度有所限制 2.7 货舱盖装置 2.7 货舱盖装置4.各类机械舱盖的特征:3)背载型舱盖Ø结构最简单,是从侧移式发展演变而来;Ø两块盖板中有一块带有动力滚轮,另一块不带动力滚轮的盖板则可用四个液压缸顶起,由前者载负移向存放处,可节省甲板存放面积 2.7 货舱盖装置4.各类机械舱盖的特征:4)伸缩型舱盖Ø是一种轻型的舱盖,它的盖板通常采用铝合金或玻璃钢制成;Ø通常由2-3块舱盖板制成大小相套的一组;Ø开启时,依次套合层叠后搁置在舱口上,不需要专用的存放空间Ø在盖板间连接处及周边处用搭接的方式来防止雨水浸入Ø结构轻巧,只允许走人,不允许堆货 2.7 货舱盖装置4.各类机械舱盖的特征:5)滚卷型舱盖Ø利用专设的盖板卷筒来卷收,展开盖板;Ø沿着纵向分成几组盖板副,每一组盖板副都比先卷入的那一组略长些;Ø采用密性较好的橡胶柔性接头;Ø占空间小,操作简便,适用于长舱口,可靠性差,价格昂贵,维修麻烦。

2.7 货舱盖装置4.各类机械舱盖的特征:6)折叠式舱盖Ø由成对的互相铰接在一起的盖板组成Ø用液压油缸来驱动,端板与铰接臂相连,故较短Ø用钢缆拖曳来启闭的,穿导钢缆比较麻烦,启闭舱口所需的时间较长Ø与滚翻型相比,折叠式舱盖所需的存放空间的长度较小,但高度较大 2.7 货舱盖装置4.各类机械舱盖的特征:7)直接拉动型舱盖Ø由三块铰接的盖板组成Ø钢缆穿过铰接于端板上的滑车,再与中间盖板相连接,通过钢缆可启闭舱口Ø与滚翻型相比操作简捷,与液压折叠式相比价格便宜,但需要吊杆配合,使用受限 2.7 货舱盖装置4.各类机械舱盖的特征:8)箱型舱盖Ø是一种拼装方式的舱盖Ø由船上或港口的起货机械来吊移Ø结构及操作简便,可获得最大的甲板开口面积,适宜于集装箱船上采用Ø因箱型舱盖的尺度比较大,设计时应注意使箱型舱盖不超过吊装设备的起重能力 2.7 货舱盖装置5.舱盖上的主要附属装置:1)密封装置Ø所有舱口盖在每块盖板之间以及盖板与舱口围板之间都设有专门的密封装置,以保证其水密性Ø只起密封作用,不传递载荷Ø主要是利用填料与承压条之间的紧密接触起到密封的作用,为防止变形进水,常设有排水槽 2.7 货舱盖装置5.舱盖上的主要附属装置:2)压紧装置Ø设置于舱口盖四周及相邻盖板之间接缝处。

Ø能保证舱口盖密封装置有效——填料适当的压缩量是保证密性的关键,压缩量一般为10~13㎜Ø当舱口盖上载运货物时,盖板之间接缝处设置压紧装置,能传递载荷,保证相邻盖板强梁变形相同 2.7 货舱盖装置5.舱盖上的主要附属装置:压紧方式:ü利用弹簧力来压紧填料;ü利用楔块打入压紧;ü利用螺旋扣压紧装置压紧;ü速闭式压紧装置;ü自动压紧装置 2.7 货舱盖装置5.舱盖上的主要附属装置:3)提升装置Ø开启舱盖时,需用专门的提升装置将舱盖提高,使盖板上的行走滚轮能在舱口围板的轨道上滚动Ø提升方式:偏心滚轮提升装置采用专门的液压提升装置 2.7 货舱盖装置5.舱盖上的主要附属装置:4)支承装置舱口盖本体及其盖板上载运的货物所产生的垂向力,由支承块传递给舱口围板5)限位装置装载货物的舱口盖,在航行中由于船舶横摇和纵摇所产生的横向力和纵向力由横向限位装置和纵向限位装置传递给舱口围板6)滚轮装置除吊离式舱口盖外,几乎所有机械传动的舱口盖上都安装滚轮装置 2.7 货舱盖装置6.货舱盖结构及设计要求:1)货舱盖由盖板结构和附属装置等组成2)设计要求:舱盖开启后贮存空间大,密闭性好,启闭迅速,动作平稳,运行可靠。

3)货舱盖没有现成产品,一般都是根据所造船舶的特定条件按规范进行设计4)货舱盖直接坐落在舱口围板上,因此舱口围板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以减小舱口的变形,补偿甲板开口的强度损失 2.8 滚装设备引言1.滚装设备是滚装船上的专用通道设备2.特点:不依赖码头的起重设备装卸效率高实现门对门运输(水陆连接)3.滚装设备的组成:跳板——滚装船与码头的连接设备内部坡道及升降机——各甲板之间的交通连接设备水密门——滚装通道的安全关闭设备 2.8 滚装设备1.跳板是供带轮货物通过的板状组合部件,它直接关系到货物的装卸性能1)跳板的类型:①按其在船上的布置,分:尾跳板,舷侧跳板,首跳板;②按其形式,分:直跳板,斜跳板,回转跳板 2.8 滚装设备1.跳板a.直跳板Ø是指与船体中心线平行设置的跳板Ø是最简单的一种跳板形式Ø要求在遮蔽的水域中以尾部靠码头,或停泊在L形泊位上 2.8 滚装设备1.跳板b.斜跳板Ø是指与船体中心线成一定的角度设置的跳板,其间的夹角一般为33°~45°,通常设于船尾Ø能以船体与码头平行的方式停靠Ø跳板长度较大,为便于收藏,常做成3节 2.8 滚装设备1.跳板c.回转跳板Ø设有回转机构,可向任意一侧停靠。

Ø偏离船体中心线的最大转角约为30°~40°Ø使用灵活,但机构复杂,重量大,造价贵Ø还有一种只能向一舷偏转的半回转跳板 2.8 滚装设备2.跳板的配置1)大型的万吨远洋船——尾部设置大型斜跳板,使用灵活,适应性强2)航程较短的定期班船——停靠的码头是专门设计的,可设直跳板3)短途的滚装船——首进尾出,形成单流向的装卸方式4)停港频繁的滚装船——除了尾部设跳板外,还设置舷侧跳板 2.8 滚装设备3.跳板的结构1)是由板材及纵横构件组成的平面板架;2)通常斜跳板和回转跳板是由三节组成,互相绞接;3)分成主板、端板和副板,端板前常铰接一段翼板;4)短的直跳板常由主板和端板两节组成 2.8 滚装设备4.跳板的尺度1)跳板的宽度a.对首跳板,因首部开口受到线型的限制,一般只考虑单车通b.斜跳板结构最小宽度一般比车道宽度增加约20%c.其他跳板增加约10% 遵循《规范》要求 2.8 滚装设备4.跳板的尺度2)跳板的长度a.码头平面离水面的高度,需考虑最大潮汐变化;b.车辆甲板离水面的高度,需考虑船舶满载、空载时的变化;c.工作坡度角一般为8°,≯ 9.5 ° ;d.船舶纵横倾情况。

2.8 滚装设备4.跳板的尺度3)跳板的工作坡度船舶对装卸速度的要求;运输车辆牵引力的大小;防止车辆尾部搁地 2.8 滚装设备5.内部坡道1)可分为:固定坡道(两端固定焊在两层甲板之间的坡道)和活动坡道(可拆卸的)两种2)一般固定坡道的工作坡度取为6°~7 °3)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可采用端部绞接的多用途坡道 2.8 滚装设备6.升降机有U形,L形和剪式三种 2.8 滚装设备7.滚装船内部通道的设计1)升降机所占空间小,甲板开口小;2)升降机提升车辆所排出废气量少;3)升降机结构复杂、维修麻烦、容易失灵,速度低;4)应根据船只的大小,载货情况及船内布置等具体情况作不同方案比较后确定 2.8 滚装设备8.水密门1)特征:尺度一般比较大,不能设置门槛;2)分为外部水密门和内部水密门,外部水密门布置在尾部、舷侧和首部;3)外部水密门的位置通常就是设置跳板的位置;4)舷门须避开船体舷部应力较高的区域,常设于离船首1/3船长附近处 2.9 水上货物转移装置1.有时必须在开阔的海面上进行补给、转移货物2.按其作用特征可分为:①是船舶不动,在导泊状态下作业的装置 (接触作业)②是供给船与接受船在运动中进行作业的装置(非接触方式)3.非接触方式的货物转移装置中最常见的过载索道①这是一种新式货载转移作业装置②分:单索道和双索道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