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四等水准测量详解

M****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442.50KB
约9页
文档ID:577371725
四等水准测量详解_第1页
1/9

四等水准测量 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等等级仪器器类型型前后前后视距之差距之差黑黑红面面读数差数差视线长度度视线高度高度前后前后视距距差累差累计黑黑红面所面所测高差之差高差之差检测间隙高差隙高差之差之差往返往返较差符差符合或合或闭合合闭合差合差三三DSDS3 3≤3.0m≤3.0m2.0mm2.0mm≤75m≤75m0.3m0.3m≤6.0m≤6.0m3.0mm3.0mm3.0mm3.0mm四四DSDS3 3≤5.0m≤5.0m3.0mm3.0mm≤100m≤100m0.2m0.2m≤10.0m≤10.0m5.0mm5.0mm5.0mm5.0mm±20 mm±12 mm 一个测站上的观测顺序一个测站上的观测顺序 v简称:为后→前→前→后v后尺(黑面)—前尺(黑面)—前尺(红面)—后尺(红面)v后视黑面,读取下、上丝读数、中丝读数;v前视黑面,读取下、上丝读数、中丝读数;v前视红面,读取中丝读数;v后视红面,读取中丝读数; 一个测站上的计算与检核一个测站上的计算与检核 v1.视距计算.视距计算 后视距离后视距离=[后尺下丝读数后尺下丝读数-后尺上丝读数后尺上丝读数]*100 前视距离前视距离=[前尺下丝读数前尺下丝读数-前尺上丝读数前尺上丝读数]*100v2.前、后视的距离差前、后视的距离差=[后视距离后视距离-前视距离前视距离] 要求:要求:三等三等≤ 3m,四等,四等≤ 5mv3、前、后视距累积差、前、后视距累积差Σd=前站前、后视距累积差前站前、后视距累积差+本站前、后视的距离差本站前、后视的距离差 要求:要求:三等三等≤ 6m,四等,四等≤ 10m v4.同一水准尺黑、红尺面读数差同一水准尺黑、红尺面读数差 后视尺黑、红尺面读数差=后黑中+k-后红中 前视尺黑、红尺面读数差=前黑中+k-前红中 要求要求:三等≤ 2mm,四等≤ 3mmv5.高差计算高差计算 黑尺面求得的高差=后黑中-前黑中 红尺面求得的高差=后红中-前红中一个测站上的计算与检核一个测站上的计算与检核 v6.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 高差之差=h黑-(h红±0.100) 要求要求:三等≤3mm,四等≤ 5mmv7.平均高差 = [h黑+(h红±0.100)]/2v8.水准路线总长L=∑后视距+ ∑前视距一个测站上的计算与检核一个测站上的计算与检核 四等水准测量的记录表 一个测站上的检核一个测站上的检核v检验:v1.视距部分 ∑后视距- ∑前视距=末站视距累积差v2.高差部分 红黑尺面后视总和-红黑尺面前视总和 = ∑ h黑+ ∑ h红=2 ∑平均高差 =2 ∑平均高差±0.100 作业:四等水准计算测点编号后尺下丝(m)前尺下丝(m)方向 及 尺号中丝读数K+黑-红(mm)高差 中数 (m)备注上丝(m)上丝(m)黑面(m)红面(m)后距(m)前距(m)视距差(m)累加差(m)(1)(4)后尺1#(3)(8)(14)(18)已知水准点BM1的高程 =30.867m。

尺1#的K=4.687尺2#的K=4.787(2)(5)前尺2#(6)(7)(13)(9)(10)后-前(15)(16)(17)(11)(12) BM1|TP12.8372.8370.3810.381后尺2#2.6612.6617.457.45  2.4892.4890.0580.058前尺1#0.220.224.9084.908   后-前      TP1|BM22.5482.5481.2841.284后尺1#2.3382.3387.0287.028  2.1382.1380.8710.871前尺2#1.0761.0765.8645.864   后-前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