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七年级上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一、新课导入 ( 师生一起朗诵以前学过的李白的诗歌,如《静夜诗》《望庐山瀑布》《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等) 通过这些诗歌,我们了解到李白是一个热情奔放、想象丰富、重情重义的人今天,我们将走进他的另一首诗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表现了李白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又具有什么样的艺术风格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二、自学指导( 一) ——预习与交流 1. 作者简介 李白(701 —762) ,字太白,号 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 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世称为“ 诗仙”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2. 诗歌大意 这首诗中对 暮春时节特定景物 杨花、 子规的描写,表达了 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关切的思想感情 3. 背景链接 王昌龄早年家贫,不惑之年才中进士,开始任秘书省校书郎,后任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后来因事贬至岭南,一生遭遇坎坷王昌龄天宝年间被贬到龙标尉,与其交情深厚的李白当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慰藉远方的友人。
三、自学指导( 二) ——合作与探究 ( 一) 诗歌朗读 1. 自由朗读诗歌,并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 【交流点拨】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 结合注释解读诗意 【交流点拨】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一路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亮的月亮,希望它陪着您一直到夜郎以西 ( 二) 整体感知 1. 诗人在第一句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描写了“杨花”和“子规”写“落尽的杨花”,点明了时令是“暮春”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又因为“杨花”是漂泊无定的,表现了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因此,可以说诗中开头一句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2. 该诗中哪一句点明了主旨?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交流点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抒发了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关切的思想感情 3.“每一首诗中必定会有的那个人,就是诗人自己在这首诗中,你看到一个怎样的李白?请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描写诗人此时的形象。
【交流点拨】李白正独自站在窗前,抬头仰望着遥远天边那一轮明月,心中牵挂着远方的友人,这个月明之夜啊,又将彻夜难眠! 4. 这首诗很能打动人心,得益于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请任意选择一个角度,联系诗歌内容略作分析 【交流点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诗人把明月人格化,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有同情心的知心人,让明月成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到偏远荒凉的所在不仅表现出诗人和朋友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还含有只要明月还在,两人的友谊就会像皓月一样长存之意 ( 三) 熟读成诵 理解背诵全诗 四、板书设计 五、拓展延伸 请查找资料写出李白借月抒怀的诗歌 【交流】①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玉阶怨》) ②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秋浦歌( 十三) 》) ③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月下独酌》) ④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关山月》) 增强背诵记忆的方法 •勤动手指 锻炼手指功能可健脑益智,促进思维学做针线活,或手拿两个核桃,不停地在手中转动或练习绘画,长期坚持都会有健脑作用 •适当慢跑下肢活动可刺激对侧大脑皮层的活动,起到健脑作用慢跑可以持续刺激大脑创造新的神经细胞生成以及脑内血管的健東运转 •多听音乐听音乐能改善脑力,缓和心境,平稳情绪音乐可以影响听觉,进而刺激大脑皮层兴奋,保持大脑活力 •放开嗓子大声朗读朗读的过程是把视觉的刺激反馈给听觉,并加以确认,还会用到唇、舌、喉等身体的各个部位这样一来,朗读就能充分调动身体,带给大脑的刺激比默读多得多,记忆也更加深刻 •多回想细节读书或听人说话的时候,要不时停下来回想刚才读到或者听到的内容,想得越详细越好大脑储存这些信息时,细节越多,记忆效果越好 •锻炼观察力这是防止健忘最好的方式之一每次去一个新地方时,在心中记下房间内 10 件东西摆放的位置,等你离开的时候,再仔细回想那 10 件东西的位置 •对自己说“肯定能行” 脑不会马上发生变化,不要一下子 设定过高的目标通过把目标说出来、写下来等方法,能够强化意识,这是你激活脑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