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职业解构2016年3月18日职业精神职业素养职业发展职业前景•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1、具有深奥的知识和复杂的技能•2、需要较长时间的专业化训练•3、提供独特、明确、必要的社会服务,把工作看成一种事业,在自主的范围内对自己的行为与判断负责任•4、不断面对变化,需要不断进修,不断创新,在服务中不断研究,并提高专业水平•1、知识、技能比较简单•2、专业训练不需要太长时间•3、获得一份收入,满足生存需要•4、不断重复,无需创新,无需研究,仅提供一种服务,没有研究意识n专门性职业特点:n一般性职业特点教师职业:职业化和专业化•职业化-----职业态度、职业道德、职业标准•专业化-----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专业态度(情感与意向)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专业态度(情感与意向)•从事教师职业就必须在职业化和专业化方向不断发展自己!•不让自己被淘汰!不让自己被淘汰!——对自己负责!对自己负责!一、职业精神•职业态度:爱岗奉献,敬业爱生•职业道德: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职业标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一、爱国守法。
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五、为人师表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六、终身学习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二、职业素养•基本素养•教学素养•专业素养专业化-----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专业态度(情感与意向)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专业态度(情感与意向)基本素养•个人气质•阅读学习•交往合作教学素养1、课程体系下的地理教学2、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课程标准》:“过程与方法”1.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积累丰富的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归纳地理特征,理解地理规律。
2.运用已获得的地理基本概念和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作出判断初步学会比较、分析、归纳形成概念,归纳特征,理解规律感性认知思维过程理性认知运用概念、原理分析、判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设想实践能力思维过程•例:十字路口重要性(马六甲海峡——海上交通咽喉)纬度位置——热带海陆位置——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大洲位置——亚洲与大洋洲之间;欧洲、非洲、西亚与亚洲东部之间苏伊士运河地理位置评价物流总量大感性认知理性认知实践能力3、教材文本的阅读理解4、课堂教学结构的把握课堂结构1、内容结构:2、问答结构:3、师生活动结构:新授课: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堂结构:课堂结构:基本知识—分组讨论—小组汇报•有效教学的关键有效教学的关键分组讨论的有效小组汇报中点评小结的高效•有效教学的重点有效教学的重点“说明不同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社会影响不同”“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有效教学的手段有效教学的手段分组讨论的组织和引导:分工、任务材料的选择多媒体的恰当运用分组•数量组:•质量组•技术组•以色列水资源部工作组•中国水利部工作组小组分工、合作的要求•分组:10人左右•分工:组长:1人• 秘书:1人• 发言人:1人•合作:每位同学积极交流,不要让出自己的话语权.同时,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学会包容和沟通.“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内容:•正文正文:101个字,“大气环流。
使高低纬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分得到交换,是各地天气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案例案例:“赤道低气压与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与地中海气候的形成”•正文正文:68个字,“气压带和风带是气候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活动活动:1、世界气候类型分布规律 2、比较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 3、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例,对比其在北美和欧洲西部的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核心是:案例+活动案例——由“单一”到“交替”,由易到难,选择代表性和典型性案例说明主题核心不是: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分布核心也不是:各各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活动——3个题目有分工“ 1、世界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南北向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太阳辐射影响因素“3、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例,比较区域差异+地形、洋流、大气环流等影响因素“2、比较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东西向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差异+海陆分布影响因素+大陆东岸气候特征差异关键词影响:气压带、风带气候形成影响区域:落实到某区域(洲、沿岸、热量带)——影响、比较差异、成因分析差异:气候类型差异、气候特征差异、分布差异、成因差异同课异构《北纬30°线》引入,回忆旧知,导入新课。
讲:地中海式气候——方法学生自学另2种气候类型成因标图,气候模式图布置作业:气候特征差异总结3分10分6分10分1分3分比较西欧北美差异2分读图,气候分类7分导入7分案例118分影响气候的其他因素5分比较西欧、北美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差异,庐山、天山6分课堂巩固4分总结1分导入,2分全球气温分布规律,是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所致5分气压带、风带对降水影响,(铺垫8分气压带对降水影响风带对降水影响13分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影响示意图,案例分析12分总结2分导入,2分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热量带分布,干湿带分布学生活动共21分教师归纳7分地中海气候成因,填气候模式图,季风环流6分比较西欧、北美气候类型5分总结、、3分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正文正文:135个字,生活引入•框图框图:68个字,研究思路•读图分析读图分析:资料1:什么是城市热岛效应 资料2:城市热岛效应成因 资料3:热岛环流成因,环流对大气污染物的扩散的影响,如何避免•提出建议提出建议:减弱城市热岛效应•核心:读图分析•关键:突出探究课的本质——问题设置最重要——情境要新、问题要有适度挑战性如“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一课中,“学生测量气温活动中要做哪些改进?” “测量出来的数据如何处理?”,增加探究性。
如政府、企业家、老百姓的角色扮演,不是辩论,是共同探讨问题,达成共识如一节课能探究几个问题?5、师生沟通、合作以及教学后程的管理如: 《合肥六中教学后程管理》“教学过程包括备课、上课、作业和测试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削弱或缺失都会严重影响教学的最终效果以课堂教学为界,可以将备课定义为教学前程,作业、讲解和测试定义为教学后程教学后程是整个教学流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对教学后程的管理和监控,切实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关于作业布置与批改的规定关于作业布置与批改的规定•关于考试管理的若干规定关于考试管理的若干规定•关于课后的若干规定关于课后的若干规定•关于指导归纳复习的若干规定关于指导归纳复习的若干规定专业素养地球运动规律大气运动规律水循环规律地壳物质运动规律生物循环规律整体性、差异性规律自然地理规律人口增长、迁移、分布规律城市化(理论)规律工业布局、发展变化、联系(理论)规律交通布局、发展变化、联系(理论)规律农业布局、发展变化、联系(理论)规律旅游、商业人文地理(理论)规律相互影响、渗透、作用环境整体环境整体区域区域区域区域区域区域区域联系区域联系三、职业发展•职业初期•成熟教师•专家名师职业挑战职业挑战如:学科作业情况调查•调查内容: 1.老师规定必做的作业和自己要做的作业 2.每周课余时间,学科之间的分配情况教师职业生涯与知识结构变化教师职业生涯与知识结构变化教师职业生涯与知识结构变化教师职业生涯与知识结构变化 专家教师专家教师 经验教师经验教师 职初教师职初教师 原理知识(学科的原理、规则,一般教学法知识)原理知识(学科的原理、规则,一般教学法知识) 案例知识(学科教学的特殊案例、个别经验)案例知识(学科教学的特殊案例、个别经验) 策略知识(运用原理于案例的策略,核心是反思)策略知识(运用原理于案例的策略,核心是反思) (顾泠沅)(顾泠沅)● 教师职业生涯有走向成熟与追求卓越的两次跨越教师职业生涯有走向成熟与追求卓越的两次跨越● 案例成为联结教师成长各阶段的纽带(主题、细节、案例成为联结教师成长各阶段的纽带(主题、细节、问题、解读)问题、解读)((1 1))L.L.舒尔曼舒尔曼 教师专业教师专业知识分析框架知识分析框架①学科知识学科知识②一般教学知识一般教学知识③课程知识课程知识④学科教学知识(教学内容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教学内容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简称,简称PCK))⑤学习者及其特点的知识学习者及其特点的知识⑥教育情境知识教育情境知识⑦关于教育的目标、目的和价值以及关于教育的目标、目的和价值以及 它们的哲学和历史背景的知识它们的哲学和历史背景的知识Veal 和和Makinster 建构了一个金字塔建构了一个金字塔模型模型, PCK位于塔尖位于塔尖, 是多方面整合是多方面整合的结果。
的结果PCKPCK背景、评价、背景、评价、课程、学科性质、环境、课程、学科性质、环境、教学法、社会文化、教学管理教学法、社会文化、教学管理学科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学科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 通过论证认为:学科教学知识(通过论证认为:学科教学知识(PCKPCK)最能区分学科)最能区分学科专家与教学专家、高成效教师与低成效教师间的不同专家与教学专家、高成效教师与低成效教师间的不同教师专业知识基础框架教师专业知识基础框架教师专业知识基础框架教师专业知识基础框架】】((3 3))P.L.P.L.格罗斯曼将学科教学知识(格罗斯曼将学科教学知识(PCKPCK)解析为四部分)解析为四部分 ① ① 一门学科的统领性观念一门学科的统领性观念————关于学科性质的知识和最有学习价值关于学科性质的知识和最有学习价值的知识的知识 ② ② 学生对某一学习内容理解和误解的知识学生对某一学习内容理解和误解的知识 ③ ③ 特定学习内容在横向和纵向上组织和结构的知识特定学习内容在横向和纵向上组织和结构的知识 ④ ④ 将特定学习内容显示给学生的策略的知识将特定学习内容显示给学生的策略的知识 教师知识基础框架,尤其是其中的核心成分 教师知识基础框架,尤其是其中的核心成分PCKPCK明晰化之后,利用明晰化之后,利用PCKPCK解决问题的教学技能也渐渐被开掘,这大大厘清了世界各国对教师资格解决问题的教学技能也渐渐被开掘,这大大厘清了世界各国对教师资格的认证以及对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向度。
的认证以及对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向度2 2)学科教学知识()学科教学知识(PCKPCK)成为教师教育的重点)成为教师教育的重点 早期早期 强调教学内容知识强调教学内容知识 近年近年 关注一般教育学方法的有效性(课程、教学、作业评价等)关注一般教育学方法的有效性(课程、教学、作业评价等) 现在现在 认为学科教学知识和教学内容知识同为关键认为学科教学知识和教学内容知识同为关键青年教师•35岁以下•10年教龄以下状态事业、家庭处于起步阶段两种状况:在事业上已经有了很好的开头,甚至取得不小的成绩,正“风满一帆顺”或“心有旁骛”;在事业上的开头不好,发展目标:定好方向和目标,咬定青山不放松•对个人:为未来10年、20年发展奠基、高度•对学校:未来10年、20年学校学科水平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精敲细磨承接公开课、研讨课——勇于当“麻雀”系统完整地“跟班”听课——站在别人“肩上”承担课题研究等工作重任—把握成长机遇写好教学故事、总结——养成反思的习惯四、职业前景大势所趋:教育综合改革1 1、、《《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国发发〔 〔2014〕 〕35号)号)2 2、、《《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 (教基(教基2014]10号)号)》》3 3、、《《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教意见(教基基二二[2014]11号)号)》》4 4、、《《教育部教育部 国家民委国家民委 公安部公安部 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关于进一步减少和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教学意见(教学[2014]17号号 ))》》5 5、、《《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工作的意见(教学(教学[2014]18号号 ))》》6 6、、《《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7 7、、《《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8 8、、《《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修订稿)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修订稿)》》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高考改革课程改革科目高招改革录取不分批次,专业招生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等选考择个人优势专业需要个人优势实行专业专业平行投档专业指定选考科目必修课程:88分选修Ⅰ:42分选修Ⅱ:14分三位一体:高考成绩+学考成绩 +高校自主面试成绩+共同基础,国家设置。
个人需求+升学考试要求=选修的课程国家设置(专业倾向和个性发展需要)包括国家设置的拓展、提高性课程和校本课程全修全考选修选考学而不考、学而备考学而助考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结果学生:选择科目参加高考高中课程:选择性大大增强高校:按照专业指定选考科目高中落实课程方案的核心:走班上课提供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教育•对学校的影响•对学生的影响•对教师的影响•对家长的影响对学生的影响私人定制——一人一表•自主时代——选择性•生涯规划——主动性•以长扬长——个性化对教师的影响卖方市场——一专多能1、学生选教师,教师如何对学生有效管理2、教学教育“双肩挑”——教学和导师职责3、适应学校评价系统的变化4、适应学校管理系统的变化5、教师发展空间大——东方不亮西方亮对家长的影响社会教育观——一家一才•从终点关注走向起点关注•从大学认知走向专业认知: 填报志愿的变化:老高考:先定学校后定专业; 新高考:专业+学校 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差距增大; 同一专业会有撞车现象•从孩子成长走向共同成长思考在先:认知和预判对学校办学价值追求的影响——最现实的选择立德树人学校工作的中心:学业和升学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为人生奠基对学校教学组织系统的影响——最大的挑战课程建设的统一性统一性个性化(一人一表)课程管理的固定有序固定有序灵活性(选课制度)学校学校组织实施实施项目管理(细化、小化)学校监督学校监督学生监督、家长监督处室(年级部)管理边界、职能;纵向职能明确;柔性服务。
处室(年级部)管理边界、职能;纵向职能明确;柔性服务三类课程:全面、灵活;特色化、个性化;对学校评价系统的影响——最大的难点教师:教师:德:德:工作态度; 导师履职;能:能:教学一专多能; 教研能力; 课程开发能力;勤:勤:工作量的界定; 出勤状况;绩:绩:教学成绩; 教研成果; 课程建设成果; 研究性学习指导成绩;学生:学生:思想品德:思想品德: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业水平:学业水平:学业成绩身心健康:身心健康:个性鲜明; 人格健全;艺术素养:艺术素养:特长明显、文雅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活跃而负责任的;基本单位原始分标准分名 次绩 点评价:1、语数外,选考科目之间的平衡;2、教学成绩,其他方面的平衡;对学校德育系统的影响——最新的风险班主任(少数)导师(全体)行政班级教学班德育阵地(班会、黑板报、校报等)全方位以升学为主的目标、理想教育生涯规划指导课程组织学生参加活动为主自主选择活动为主统一的学生管理要求统一的学生管理要求学生个性化的时空、内涵管理对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影响——最新的课题•人事制度•一专多能、多长多能•多层次多方向、丰富多样•教行兼跨•专业发展•专兼并存对学校教研工作的影响 ——最新的困难解决走班上课的弱点•教研活动的常规管理办法:活动形式、考核方式•学科建设:深度、高度与宽度;•名师团队•项目管理方式•一人多个教研组对学校办学条件的影响——最新的要求文化建设闲暇、非上课的学习空间拓展多样化的教学实施设备服务的灵活性、及时性实验室是开放的、个性化的图书馆是实时的、开放的、动态的考勤信息化教室数量的增加办公信息化。
总之:学校特色化、多样化——一校一面•课程体系核心——办学价值追求•课程设计灵活——学生个性化需要•管理和评价系统的变革——质量保证•教师队伍建设及优化空间扩大——质量提升•学科建设的新要求——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智慧课堂、泛在学习•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微课、翻转课堂 、实验课、野外课•教学情境设置的复杂化、去学科化、实例化:新动态《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学科素养人地观念地理实践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路和方法基本思想和方法基本价值观念名师成长的必由之路名师成长的必由之路名师成长的必由之路名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先后 先后120名,名,8个典型:个典型:“在课堂拼搏中学会教学在课堂拼搏中学会教学”【【案例案例】】一位语文名师一位语文名师 “一篇课文,三次备课一篇课文,三次备课”的原型经验的原型经验 第一次备课第一次备课——摆进自我,不看任何参考书与文献,全按个摆进自我,不看任何参考书与文献,全按个 人见解准备方案人见解准备方案 第二次备课第二次备课——广泛涉猎,分类处理各种文献的不同见解(我广泛涉猎,分类处理各种文献的不同见解(我 有他有,我无他有,我有他无)后修改方案有他有,我无他有,我有他无)后修改方案 第三次备课第三次备课——边教边改,在设想与上课的不同细节中,区别边教边改,在设想与上课的不同细节中,区别 顺利与困难之处,课后再顺利与困难之处,课后再“备课备课” 三个关注(自我、文献、收获)和两个反思支架(更新理念、三个关注(自我、文献、收获)和两个反思支架(更新理念、改善行为)的课堂改革经验,无一例外是教师成长的捷径。
改善行为)的课堂改革经验,无一例外是教师成长的捷径行动学习及其实施要素行动学习及其实施要素行动学习及其实施要素行动学习及其实施要素原行为阶段原行为阶段关注个人已有经关注个人已有经验的教学行为验的教学行为新设计阶段新设计阶段关关注注新新理理念念、、新新经验的课例设计经验的课例设计新行为阶段新行为阶段关关注注学学生生获获得得的的行为调整行为调整更新理念更新理念反反思思1 1::寻寻找找自自身身与与他人的差距他人的差距改善行为改善行为反反思思2 2::寻寻找找设设计计与与现实的差距现实的差距课例为载体课例为载体/ /教师与研究者的合作平台:理论学习、教学设计、行为反省教师与研究者的合作平台:理论学习、教学设计、行为反省三要素: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要素: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谢谢!谢谢!邮箱:hflz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