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的概念课件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77275643 上传时间:2024-08-21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6.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源的概念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资源的概念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资源的概念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的概念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资源的概念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源的概念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源的概念课件(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资源的概念广义:是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 现实或可预见的将来能作为人类生产和生活需要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的要素。自然物质( 人需要,加以利用)- 一有 价 值 ( 经济技术能力)- - 开发利用其价值-资源物质的:土地、水、生物、大气等,自然资源;非物质的:一切社会、经济、技术因素及信息等,社会经济资源。要深刻理解非物质性资源的重要性。因为资源能否为人类所用取决于技术水平、经济条件和人的需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资源利用随社会而不断发展。洪水一一拦坝 防洪、发电、灌溉;石林、土林、险峰一一开发为旅游景观;沙漠、裸岩、孤岛、深海一一贮藏着大量现不能开发或未开发的资源;废水、废渣一

2、一循环再利用, 资源化开发利用;狭义:仅指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的综合。(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自然资源的一般特征:(1)资源在空间上的共生性与整体性自然资源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彼此间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各类农业资源对农业生产具有同等重要性。决定了对资源合理利用管理的综合性( 不能用一损百) 。常出现资源整体性与资源管理立法单一性之间的矛盾。资源分布的地域性、自然资源的地域性;社会经济资源也有地域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和绝对无限性自然资源是相对有限性与绝对无限性的辩证统一( 4)多宜性资源具有多功能、多用途

3、、多效益的特征资源所有的多宜性功能不具有同等重要性!资源利用的复杂性在资源开发、区域规划和地区发展战略研究时,需全面权衡!全球性a.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利用后果往往会超过其主权范围而波及其它地区b .全球资源分布的地域性与不平衡性,导致了资源区域上的优势互补。c .有些资源是全球共享的。资源开发利用需国际合作(6)利用的层次性1 .1 人地关系演变与资源科学的产生1.1.1 人地关系的发展人地关系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人”指在一定地域、一定生产方式下从事各种生产活动或社会活动的人;“ 地”指与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的地理环境。人地关系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4、。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促进作用、自然对人类活动的抑控作用人对地的依赖性。人类对自然系统投入可控资源、治理自然灾害、开发各种资源,从而实现产出并给予优化人所具有的主动地位。人为影响成为影响地理环境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严重的环境问题给全球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困扰。气候变暖、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资源科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工程技术科学之间相互交叉、综合的学科根据资源学科的自然、 社会与技术交叉的三重属性, 资源的学科定位必须考虑其所具有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技术科学的三重地位自然属性:时间、空间、数量和质量的区别社会属性:权属问题、价值问题以及开发利用的程度

5、资源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资源的发生、演化规律及时空规律性资源各要素之间、各类资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与平衡原理人类活动对资源的影响资源特征及其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区域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新技术、新方法在资源科学研究与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实践与应用1 .3 .2 资源科学的基本原理一、物质循环规律物质不灭定律;物质不灭定律:物理上指:物质及其存在之理都不可能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的形式;化学上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生态系统新陈代谢与循环经济中物质循环的理论基础。生态系统中无机环境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碳、 氮、氢等元素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物质

6、循环规律:生态系统之间矿物元素的输入和输出以及它们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以及生物圈之间的交换。影响物质循环速率最重要的因素:循环元素的性质: 循环元素的化学特性和被生物有机体利用的方式;生物的生长速度: 生物对物质的吸收速度和物质在食物链中的运动速度;有机物分解的速度循环经济( 开发利用生产消费废物利用) 。本质上是一- 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区别:传统经济是一种由“ 资源产品一一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循环经济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 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二、能量守恒与转换定

7、律。结论:一个食物链中能量利用效率与食物链长度成反比。能量守恒定律:自然界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传递规律。林德曼定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规律三、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或自然综合体沿地表按确定方向有规律地发生分化所引起的差异。支配这种分化现象的客观规律也就称为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地域分异规律表现形式:纬度地带性: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引起的,如太阳辐射吸收量经度地带性:大地构造和大地形引起的地域分异,如降水分布垂直地带性:山地高度引起的地方性分异:地方地形、地面组成物质以及地下水埋深不同引起的自然地域分异规律等级全球性规模的分异规律:如全球性的热量带

8、大陆和大洋规模的分异规律:如横贯整个大陆的自然地带区域性规模的分异规律: 如在温带从沿海向内陆因干湿度变化而产的森林带、 草原带和荒漠带。地方性分异:系列性地域分异;坡向上的地域分异人类社会的空间地域差异: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角度看,人类社会也具有类似的空间地域差异、如城市格局、道路分布、政治地图等。四、资源价值与价格规律自然资源的人工价值、自然资源的天然价值自然资源的天然价值:自然资源本身具有的。自然资源具有使用价值、自然资源的稀缺性、自然资源的丰饶度和质量、自然资源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的人工价值:自然资源上附加的。 直接附加:直接作用于自然资源对象上的那一部分劳动,如土地平整、生物品种的改良

9、、灌溉系统、施肥等。间接附加:那些并不直接作用于自然资源匕 但对于改善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具有影响的劳动,如道路的修建间接地改善了某地矿产资源的开发条件。资源的生态价值:资源自身价值中最重要的价值资源生态价值:是环境价值的一部分,是无形的比较虚的功能性的服务价值。自然资源价格:是平衡自然资源供求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确定自然资源价格的方法边际机会成本法:采用边际机会成本对自然资源进行定价的理论模型,自然资源的价格相当于其边际机会成本,即相当于边际生产成本、边际使用者成本和边际外部成本之和。影子价格法:有限资源在最优分配、合理利用的条件下,对社会目标的边际贡献和边际收益。自然资源的影子价格即它的边际

10、收益。 替代价格法:发现、开发和获取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资源的费用来确定,其变化幅度较大,因此作为确定不可再生资源价格的参考,或作为预测其价格的重要参数。 补偿价格法: 可再生资源的恢复和更新需要的人工协助所花费的费用,称为补偿费用,由补偿费用来确定的资源价格即为自然资源补偿价格。五、区位论原理区 位 ( 地理位置)论起源于1 9 世纪2 0 3 0 年代,其主要内容是探讨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法则及一般规律,寻找工业、农业、商业等经济活动的最佳地点,即研究各种经济活动布局在什么地方最好。( -)杜能区位论:1 8 2 6 年,由德国人杜能提出的农业区位的理论模式。利润= 市场销售价格 - ( 生产

11、成本+ 交通运输成本)( -)韦伯区位论。1 9 0 9 年,由德国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韦伯针对工业布局问题提出的区位论。韦伯区位论要解决的问题: 在资源、市场与劳动力在空间呈点状分布的情况下,如何布局一个企业使得它到各个区位因素点( 资源供应点、市场点和劳动力点)的总运费最小不考虑影响运费的其他因素( 如道路的质量)的空间差异时,总运费与货物的质量及距离成正比。求解方法:计算机出现前一一力学方法( 范力农构架)计算机出现后格网法( 三)区域增长极理论。2 0 世纪4 0 年代末5 0 年代法国经济学家佩鲁首先提出的关于一个国家经济平衡增长抑或不平衡增长论战的产物。 增长极理论认为: 一个国家要

12、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 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的决策,实际上就是运用了增长极理论。1 . 3 . 3 资源科学的研究方法资源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实证论方法:追求真实性;规范论方法:追求合理性;形式化方法:追求简明性。资源科学研究程序中的具体操作方法资源调查方法、 资源分类与区划方法;资源评价方法;资源规划方法;资源预测方法;资源决策方法。1 . 3 . 4 现代资源科学研究的五大趋势( 1 )全球化:从个体、局部走向一般、整体,日益注重国际合作和全球性问题研究;( 2 )战略化:从静态走

13、向动态,区域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等战略性研究日趋活跃;( 3 )管理化:从自然评价转向注重社会经济分析,资源管理研究逐步成为热点;(4 )综合化:从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发展单因素研究转向资源一生态一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综合研究,强调资源的承载力、优化配置、产业化等;( 5 )现代化:从常规手段转向高新技术应用,研究方法和手段日益现代化。第二章:资源地理学2 . 1 资源地理学及其特征含义:狭义的资源地理主要指自然资源地理,如水资源地理,土地资源地理等。广义的资源地理还包括人文资源地理。2.1.2资源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资源种类、数量和质量的地域组合特征,空间结构与分布规律;资源的合理分配、利用

14、、保护和经济评价;提出对资源开发的远景估计与战略规划;揭示资源利用与地理环境间的相互关系资源的分类:资源的根本属性:自然资源、社会资源、资源利用限度: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资源基本性能及作用:硬资源、软资源。自然资源:指自然界存在的对人类有用的自然物,例如土地、水流、森林、矿产、野生动植物等。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的物质与能量,是自然界中可被利用来为人类提供福利的自然物质和能量的总称。社会资源: 在一定时空条件下, 人类通过自身劳动在开发利用臼然资源过程中所提供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称。 狭义的社会资源仅指人类劳动所提供的以物质形态而存在的人力资源和资本资源。 广义的社会资源不仅包括物质形

15、态的资源, 还包括科学技术、 教育、 信息、 管理、文化等物质形态的资源。资源的主要特征:自然资源:数量的有限性:任何资源在数量上是有限的、可替代资源的品种也是有限的整体的系统性:指每个地区的自然资源要素彼此有生态的联系,形成一个系统,触动其中一个要素,可能引起系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从而影响到整个自然资源系统的变化。地域的差异性: 指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平衡,存在数量或质量上的显著地域差异,并有其特殊分布规律。功能的多面性和限制性:任何一种资源都有多种用途,怎么来利用它受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等的限制。可 更 新 ( 再生)性:自然资源连续或往复供应的能力。包括:恒定性的环境资源,如太阳辐射能、风力

16、、水力、海潮、径流、地热、温泉等;可循环再生的环境资源,如气候资源等。社会资源:易变性、不平衡性、 社会性、 继承性分类:按圈层特征: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能源资源、旅游资源和海洋资源;按利用目的:农业资源、药物资源、能源资源、旅游资源等;按特性:耗竭性与非耗竭性资源、可更新与不可更新资源一、土地资源1. 土地资源的概念和内涵: 土地资源是人类发展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一种综合性自然资源,它是指地球表面一定范围内,由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水文和人类活动等自然、人文要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 土地是地球表面的特定区域地球表面的陆地部分( 陆地、内陆水域和滩

17、涂) ;土地是一个立体的三维空间实体; 土地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土地是一个历史综合体;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土壤: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土地:除土壤外,土地还包括尚未形成土壤的岩石和岩石风化物。土地资源: 指人类在目前和预见到的将来能开发利用的各种类型的土地, 它既具有土地的自然属性,又具有土地的社会属性。领土:国家享有完全排他性主权的部分。国土:除领土外, 还包括国家享有管理和使用权利但不具有绝对占有权的海洋毗连区、 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部分。国土资源:指一个国家主权管辖范围内的一切资源的总和。分类体系:按照土地自然属性进行的分类( 土地类型分类

18、) 、按照土地利用属性进行的土地分 类 ( 土地利用分类) 、按照土地利用功能进行的分类( 土地利用功能分类) 。土地类型分类是一种按照土地自然属性进行的分类体系。土地类型是指地球表面规律分布、面积大小不同、性质相对均一的土地单元。土地类型分类的依据主要是其相似的外貌形态、相近似的成因及可比拟的、相近似的土地性质。低山残丘、戈壁、沙丘和沙地、人工绿洲及河湖滩地、水域、河床土地资源评价是针对一定的土地利用目的,对土地资源的性状进行质量鉴定的过程。土地资源质量通常指土地资源的优劣状况, 是土地各种形状的综合反映。 它表现为正反两反面,即土地适宜性和土地限制性。土地资源评价分为土地潜力评价、土地适宜

19、性评价和土地经济评价三种。土地利用分类: 土地利用分类是根据土地利用的方式、结构及其特征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而进行的归并或划分。土地利用分类综合反映了土地的自然属性,更直接反映了人类对土地的利用特点。与国民经济部门的划分相适应,在土地管理分类系统中广泛应用。受分类目的的不同,土地利用分类的具体方案存在差异。土地利用功能分类: 土地利用功能分类原则是根据各种用地的主体功能进行分类, 同时参考土地利用方式和景观等的差异。不同的用地系统具有不同的功能特征,其利用与管理方式、规划设计内容、生态服务与环境净化与控制内涵均不同。设置土地利用功能分类体系时重点突出土地的主体功能土地生态功能分类:自然保护区、林地

20、、灌丛、草地、湿地、苔原、沙地、盐碱地、裸岩、裸土地、冰川及永久积雪。土 地 潜 力 ( land capability) :是土地用于一定方式或在使用一定管理实践方面的潜在能力,分为土地生产潜力和土地利用潜力。土地潜力评价:主要根据土地的自然性质( 土壤、气候和地形等) 及其对于土地某种持久利用的限制程度, 就土地在该种利用方面的潜在能力作出等级划分。美国的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系统: 潜力级,按照土地的限制性种类、强度和需要特殊改良管理措施等情况,以及长期作为某种利用方式不会导致土地退化为依据而进行分类。 共分八个潜力级。潜力亚级,按土地利用限制性因素的种类或危害,续分为亚级。同亚级的土地,

21、土壤与气候等对农业起支配作用的限制性因素是相同的。共分四个亚级。潜力单元,具有相似土地利用潜力和管理措施需要的土地组合土地适宜性评价:指土地针对某种特定利用方式是否适宜,如果适宜,其适宜程度如何,作出等级的评定。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有四个等级: 适宜纲,评价土地的适宜性;适宜类,评价土地的适宜程度: 适宜亚类, 评价土地的限制因素; 适宜单元, 针对于具体的经营地块。土地经济评价是对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评定,它包括城镇用地、农用地分等定级中,考虑的因素包括繁华程度、交通条件、基本设施状况、环境状况及人口状况等。城镇用地估价常用的方法包括收益还原法、 市场比较法、 剩余法。 对于农用地估价方法有毛:

22、将土地的总收益减去总支出而得到利分析法。收益还原法的纯收益,用资本化利率加以还原,而得到的土地的价值。市场比较法:指在求取一宗待估土地的价格时,根据替代原则,将待估土地与在较近时期内已经发生交易的类似土地实例进行对照比较,并依据后者已知的价格,参照该土地的交易情况、日期、区域以及个别因素等差别,修正得出待估土地在评估时日地价的方法。剩余法:是在估算开发完成后土地的正常交易价格的基础上,扣除其开发所需的费用,以及跟买卖有关的各种专业费、利息、利润、税收等费用后,以价格余额来确定土地价格的一种方法。 毛利分析法: 是指农民或农业生产出售产品的年收入中扣除生产成本和管理费用而得出利润或亏损的一种方法

23、。二、水资源概念: 广义的水资源包括自然界一切形态的水。 狭义的水资源是指地球上可利用的或者可能被利用的、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保证的、在一定时间内可以更新的那部分淡水。特征:循环性与流动性;时空分布不均匀性;多用途性;利弊两重性。分类:按存在的空间分类: 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是陆地表面上各种液态、固态水体的总称。主要有河流、湖泊、沼泽、冰川、永久积雪等。地下水是储存于地表以下岩土层中水的总称。 广义地下水包括土壤、 隔水层和含水层中的重力水和非重力水;狭义地下水指土壤、隔水层和含水层中的重力水。按照用途分类: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生 态 ( 环境)用水等。生态环境用水是指维持生物地球化学

24、平衡所需要的水,或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用水。生态用水主要包括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用水、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用水、 维持河流水沙平衡用水、保护和维持河流生态系统的生态基流、 回补超采地下水所需生态水量以及城市生态用水等几个方面。水资源评价内容一般包括水资源数量评价、水资源质量评价和水资源利用评价及综合评价。地表水水量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评价,其一是降水量的评价,其二是地表径流的评价。针对降水量的评价除了评价降水量外,还要评价其降水过程。地表径流一般是指由降水或冰雪融化形成的、 沿着流域的不同路径流入河流、 湖泊或海洋的水流。评价地表径流的指标包括:流量、径流总量、径流深度、径流模数、径流系数以及径流

25、变率等。流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水断面的水量,以m3/s表示。径流总量:在某时段内通过流域出口河流过水断面的总水量。径流深度:把某时段内的径流总量平铺在相应流域面积上的平均水层深度为径流深度。径流系数:同一时段内径流深度与降水量之比。径流变率:同一时段内某一年的径流量与多年平均径流量之比值。地表水可利用量是指在经济合理、技术可能以及满足河道内用水并估计下游用水的前提下,通过蓄、弓I、提等地表水工程可能控制利用的河道一次性最大水量。地下水水量评价包括:地下水储存量评价,地下水补给量评价。地下水储存量是指存在含水层中的重力水体积。储存地下水是地质历史时期累积形成的地下水资源量, 是含水系统中不可再生

26、和恢复、 因而不能持续利用的水量。取用含水系统的储存资源,将导致这部分资源的永久耗失。地下水补给量是指在天然或开采条件下, 单位时间进入含水层中的水量。 地下水补给量包括地下水的流入、降水渗入、地表水渗入、人工补给等。原则上在一个含水系统中提取的地下水量不超过其补给资源时,水资源便有持续供应的保证。水质评价是按照评价目标,选择相应的水质参数、水质标准和计算方法,对水质的利用价值与水的处理要求做出的评定.水质评价因子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感官物理性状指标,包括温度、色度、嗅和味、浑浊度、透明度、总固度、悬浮物;般化学性水质指标,包括pH、碱度、各种阴阳离子、总含盐量、总硬度等;有毒化学性水质指标,

27、包括重金属、有毒有机物、氟化物、农药等;氧平衡指标,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生物需氧量等。中国的五类水:I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1【 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 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 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in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泅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w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v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我国的水问题:总量多,人均地均少、时空分布上极不均衡、水资源分布与其他资源分布、经济发展格局不匹配缺水问题解决措施:地下水开采、海水淡化三、

28、气候资源概念:气候资源包括光、热、水、风与大气成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主要自然资源,在一定的技术和经济条件下为人类提供物质和能量.气候资源的形成决定于气候特征的形成和气候变化状况影响气候特征和变化的四大因子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和人类活动。特征:全球性与区域性空间差异性季节性与波动性整体性利与害双重性光能资源:主要指来自太阳的辐射能。在利用光能资源时其经济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太阳辐射的直接利用,如太阳能发电、供暖等;二是太阳辐射中的光合有效辐射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转换为有机物,如森林、草场、粮食作物等,从而为人们所利用热量资源: 是指某一地区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所能提供

29、的热量多少, 它是太阳辐射和地表大气中各种物理过程的综合结果。气候资源:中的水分资源主要是指大气降水和湿润状况, 一个地区的湿润状况决定于这个地区降水量和蒸发量的比值。水分既是影响气候系统的重要因素,也是一种重要的气候资源,它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光、热资源能否有效利用。风能:就是大气运动产生的能量,是由太阳能转换而来。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有风力发电、风力提水、风帆助航和风力致热等。在气候资源中,某些大气成分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如二氧化碳在农业生产中有重要作用。四、植物资源1.植物资源的相关概念及存在的形式植物资源是指一切对人类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植物,它用于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植物资

30、源的类型:以其在自然界存在的形式:植被资源、物种资源、种子植物资源;以其目前利用的状况:微生物、藻类、地衣、真菌、蕨类、种子植物资源;以其目前利用的状况:栽培植物资源与野生植物资源。植物资源学:主要阐述植物资源的分类、各类植物资源的代表种及有效成分、自然区域中植物资源的分布、储量及开发利用状况。植物资源的表现形式:以个体形式出现的植物资源、以种群形式出现的植物资源、以群落的形式出现的植物资源,如森林资源和草地资源。其一是从植物系统的角度进行分类, 植物的系统分类主要按植物界不同类群的起源、 进化规律和亲缘关系将植物进行分门别类。其二是按照植物资源的用途进行分类, 分为食用植物资源、 药用植物资

31、源、 工业用植物资源、保护和改造环境植物资源以及植物种质资源五大类别。植物多样性是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和变异性, 或生命形式的多样化和变异性,生命与环境间相互作用,以及群落、生态系统及其生境与生态过程复杂性。植物多样性分为三个水平:遗传多样性,指地球上生物个体所包含的遗传信息之总和物种多样性,是气球上生物有机体的多样化生态系统多样性,指生物圈中生物群落、生境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它是最高层次的植物多样性的表达。植物资源的评价包括植物资源的数量评价、质量评价以及货币价值评价这三种基本评价。森林资源评价包括数量评价、质量评价、动态评价、生态效益评价等。森林资源的数量评价包括其

32、面积、木材蓄积量、森林覆盖率等森林资源的质量评价包括其地位级、立地条件、林型等森林的动态评价只要针对森林的年龄级。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评价则包括其生态水文效应、气候效应、水土保持效应等。草地资源的评价包括草地的数量评价、质量评价、生态效益评价等。草地数量评价包括其面积、载畜量以及覆盖率等方面的评价。草地质量评价包括其等级评价、营养成分评价、类型构成等。草地的生态效益评价包括草地的生态水文效应、气候效应、水土保持效应和退化度评价。五、矿产资源概念:矿产资源是在地质历史时期内由地质作用形成的,赋存于地壳内( 地表或地下) ,其金属或非金属等有用组分含量大大超过周围的其他岩石( 围岩) ,或者其物理、

33、化学性能大大优于围岩,在当前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可以为人类所利用的元素和矿物堆积体。特征:不可再生性和稀缺性:分布的不均匀性:伴生性:品质的差异性;技术经济制约性。分类:按矿产资源的成因和形成条件:内生矿产资源、外生矿产资源和变质矿产资源;依据其物质组成和结构特点:无机矿产和有机矿产;按其自然赋存状态:固定矿产资源、液体矿产资源和气体矿产资源;按工业用途:能源矿产资源、金属矿产资源、非金属矿产资源利水汽矿产资源;按照矿产资源生成和赋存的不同领域:陆地资源、海洋资源和外星资源。中国矿产资源分布特点:中国能源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但结构不理想,煤炭资源比重偏大,石油、天然气资源相对较少。中国属于世界上金属

34、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之一。世界上已经发现的金属矿产在中国基本上都有探明储量。矿产资源评价是对地壳内各种矿产的形成可能性、产出特征、质量、数量以及当前和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开发使用价值所进行的有关调查、分析、推测和论证工作。矿产资源评价类型:地质评价( 自然特性评价) ;经济评价矿产资源地质评价的内容:矿产资源的类型;矿产资源储量;矿产资源质量;矿床开发条件;矿区条件。矿产资源经济评价的指标:价值与利涧;年生产力与开采年限;投资;运营成本。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 一方面表现在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另一方面表现在矿产资源是人类未来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六、能源资源概念:能源

35、是可以直接或经转换提供人类所需的光、热、动力等任一形式能量的载体资源。特征: 可以相互替代; 具有传递与转换性; 能源品质的差异性。评价能源品质的指标: 第一, 能流的密度。 这是指定空间或一定面积里能源可提供的功率。第二,开发能源的费用和设备价格。第三,能源供应的连续性和储存的可能性。第四,运输费用和损耗。第五,污染问题。第六,储存量。能源分类:按照能源的加工与否: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一次能源是指从自然界取得的未经任何改变或转换的能源,如原油、原煤、天然气、生物质能、水能、核燃料以及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二次能源是指一次能源加工或转换得到的能源,如煤气、煤炭、汽油、煤油、电力、热水氢能等

36、。按照能源使用的时间和普及性:常规能源和新能源。常规能源是指在现有经济和技术条件下, 已经大规模生产和广泛使用的能源, 如煤炭、 石油、天然气、水能等。新能源是指在新技术系统开发利用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能等。能源结构是指某个时期按品种分配的能源数量, 用他们的热值统一计算单位后, 各自在总能源资源量中所占比重。能源资源结构指能源资源探明储量中各类能源资源储量所占的比例。能源生产结构指一定时期内某一个国家或地区一次能源产品生产总量中各种一次性能源产品生产量所占的比例。能源消费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所消费的能源产品的数量比例关系。能源资源结构是能源生产与消费的自然基础,能源消费结

37、构是能源生产结构的最终决定因素,而能源消费结构则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背景。我国主要的能源问题与重要的能源工程( 1 ) 能源问题:能源利用率低,单位产值的能耗高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对环境影响大进口原油超过1亿吨,成为世界第二大原油消费国进口原油4/5要经过马六甲海峡,过分依赖水道,不稳定因素多国内能源生产与消费地区分布不平衡( 2 ) 解决中国能源安全问题: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替代技术,降低对石油进口的依赖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保护海洋权益和保障海上石油运输线的安全。( 目前在建的四大石油储备基地是浙江镇海、辽宁大连、山东黄岛

38、、浙江岱山)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能放在首要位置开设石油期货市场,规避国际价格风险(3)我国的能源跨地区调配工程西 电 东 送 、西 气 东 输 、北 煤 南 运七、人类遗产和旅游资源中国的遗产资源分四个类型: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和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人类遗产与旅游开发密不可分,从旅游开发的角度看,既包括自然旅游资源,也包括文化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包括山岳风光、河湖泉瀑风光、海岸沙滩岩岛风景、气候气象风光、生物景观旅游、风沙戈壁及黄土高原景观,以及特殊或典型的地学旅游资源。文化旅游资源包括历史古迹、革命纪念地与博物馆、民族风情、文化艺术以及特产资源等八、海洋资源海洋资源

39、的类型海洋化学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空间资源人类开发利用海水、化学元素20多万种生物,舟山渔场石油、天然气、煤、硫、磷、可燃冰等沙、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洋流、潮汐能、波浪能等交通运输、生产空间、通信和电力输送、储藏空间、文化娱乐等。几种主要社会资源:社会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资本资源、科学技术资源、教育资源、信息资源和人文资源。人力资源是指一国所拥有的可用于生产活动的潜在劳动生产力, 是具有劳动能力的适龄人口的总和。 它通过人们劳动能力的大小来体现, 包括人口数量的多少和人口质量的高低两个方面。资本资源主要指进行生产所必需的物品的总称, 是发展生产的基础和条件, 其丰富程度是

40、一个国家或地区现有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科学技术资源是指对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有直接、间接影响的科学技术。 它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教育资源是指为教育提供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总称。它反映一个国家提高人口素质的能力,是为社会提供各类各级不同文化素质的人力资源的基础。资源区划依据:以资源数量、 质量及结构状况所表现出的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及区域之间的差异性等一系列分区原则和指标体系。资源区划的主要内容:研究区域自然资源的总体特征、结构及发生、发展规律。资源区划的原则:综合性原则,发生学原则,资源利用与环境整治方向相一致的原则,区域共施性原则,最佳利用原则

41、。2 .4 区域资源系统总体特征“ 区域” 是地球表面具有相对一致性的地理单元,其社会特征表现为相同的语言、相同的信仰和民族特征。本质是地球表面各种空间范围的泛指。在具体的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各种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往往是针对于某个特定的区域而言,离开这个特定的区域,所有的资源开发与利用问题都会变得抽象。地图通常用于描述区域的空间位置与面积大小, 一个区域的某一个属性对应到地图上就是一个图斑。在区域自然资源的研究中, 常用的技术手段是空间信息分析与数据管理的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相结合。区域资源数据获取的方式既包括传统的野外观测数据与站点器测数据,也包括遥感( 航空或航天)观测数据。在数

42、据存储、 管理与分析技术方面既包括基于属性数据特征的关系型数据库系统, 也包括属性与空间特征相结合的地理信息系统。区域自然资源评价分为三类。 其一是区域自然资源普查评价, 其二是自然资源规划评价, 其三是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工程评价。区域自然资源评价的具体内容包括:调查评价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以及资源潜力和保证程度;评价资源区位与开发条件;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生态与环境问题等。单项自然资源评价中最为核心的问题有两个: 其一是资源开发利用的临界值问题, 其二是最优的区域组合问题。在自然资源综合评价中要求全面、深入地分析区域内各种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数量与质量、优势与劣势、现状与潜力、开发利用的有利

43、条件与限制因素,以及资源开发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分析, 从而为科学地进行区域自然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资源保护提供依据。区域资源系统的特点:系统要素类型齐全,总量巨大,相对量小:系统要素分布不均,区域组合错位,但也有较好的配合现象;系统要素绝对数量变化较大,相对低位稳定;系统与外界环境存在着要素成分的交换,具有很强的开发性。区域资源系统的结构:土地面积辽阔,类型多样,山地多而平地少;水资源总量多,相对量少,时空分布极不均匀;矿种齐全,总体储量大,贫矿、综合矿和中小型矿产多;光、热、水资源地区差异大,但配合较好;森林和草地资源种类多样,结构不尽合理,质量较差;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开发程度东西差

44、异较大;人力资源丰富,年龄构成轻,人口素质较低;GDP总量大,半数以上集中于沿海各省份;高等教育和科技力量较为雄厚,但专业和地区分配不平衡。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原则;生物资源开发量与其生长、更新相适应的原则; 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因地制宜的原则;统筹兼顾,综合利用原则。第三章:资源生态学学科特点:学科的综合性;广泛的应用性;鲜明的时代性;内容的转换性学科性的理论研究,即综合资源生态学,包括理论资源生态学、应用资源生态学和资源生态方法论。以研究区域资源开发利用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与生态系统管理为主要目的的区域资源生态学。以某一种资源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实践研

45、究,可分为农业资源生态学、林业资源生态学、水体资源生态学等。资源生态学是资源科学和生态学交叉而产生的一门应用性的边缘学科。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之间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资源生态学是从资源的角度, 基于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来研究生物资源之间、 生物资源与环境因子之间、 生物资源与其他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资源生态系姚的结构、功能与调控黄源生态学的研究对薮复合生态系统的资源过程资深开发利用的生态效应及全球性或区域性的I资源生态问题及对策核心: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理、规律,寻求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对策的科学。资源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物质循环规律:它是指自然界中的碳、

46、氧、氮、磷、硫等组成生物有机体的基本元素,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形成的有规律的循环。能量流动规律: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Lindeman百分之十定律等。生态平衡规律: 指生态系统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存在其内部各组分间相互补偿和自动调节的能力。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样,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越复杂,其调节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系统理论、控制理论以及信息论。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资源开发的生态效应:扰动效应: 某种资源在一定范围的开发对原生环境及其生态关系产生一定的扰动, 但并未导致环境“ 破坏”及生态失调,经过短暂调整,生态系统重新达到动态平衡。连锁效应:指一种

47、资源的开发会促进或抑制其他资源的开发,或者引起环境的一系列变化。正、负效应:许多资源的开发往往对环境会产生正、负两方面的效应。滞后效应: 有些资源的开发所引起的环境变化并未在资源利用初期表现, 而是在开发中后期才表现出来。当前资源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资源生态安全, 它包括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安全问题,以及外来物种入侵所带来的生物安全问题。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它主要研究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资源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 生态价值与生态价值观生态价值是指环境价值中无形的、比较虚的、功能性的服务价值。生态系统的自然价值及其服务功能效益是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

48、。生态价值观建立在新的生态道德的基础上,认 为 “ 人类属于自然的一部分” ,是生命共同体中的- - 员,要求人类应该尊重自然界本身,实行尊重大自然的原则,应该设法和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单纯地让自然满足我们的需要,更不是征服和破坏自然。( 二 )生态资产与绿色GDP生态资产是生态系统生物资源直接价值及其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总和。对生态价值进行定量估算不仅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生态环境进行定量评价, 而且能够引起全社会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是最终将其纳入社会与市场经济体系、 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制定生态环境补偿政策的必要前提。绿 色GDP,就是把资源和环境损失因素引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49、即在现有的GDP中扣除资源的直接经济损失,以及为恢复生态平衡、挽回资源损失而必须支付的经济投资。绿色GDP不仅能反映经济增长水平,而且能够体现经济增长与自然保护和谐统一的程度,可以很好地表达和反映可持续发展观的思想和要求。( 三)资源承载力资源承载力是指地球生物圈或某区域资源对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主要包括可供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的数量和环境对生产和生活过程所产生的各种废物的最大负荷量。资源承载能力通常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 其自身的资源禀赋所能持续支撑的经济社会发展规模并维持良好生态系统的能力。( 四)资源持续利用资源持续利用是指既能满足担待人的需要, 又对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不构成危害的

50、资源利用方式。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有多种含义,通常归纳为以下三个层次的问题:生态伦理层次。可持续发展层次。经济含义层次。五)环境吸收能力环境吸收能力,是指环境媒介( 大气、水、土壤等)吸收废物而又不导致环境退化的能力。( 六)环境容量环境容量,又称为环境承载能力, 它是指衡量和表现环境系统结构和状态相对稳定、表征环境同化能力的概念。指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环境不受危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代表的是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包括纳污能力和系统调节能力。资源在系统中进行物质和能量循环与转化的过程;资源的不断发展与替代,永续利用:注重资源在转化过程中的效率提高和新的替代资源的发现。资源的

51、全球流动导致环境污染与生态问题的全球流动生态因子( 如温度、降水、光量等)是反映直接对生物有机体发生作用的某种环境因子的生物化学或生物学特征的基本参量。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的区别:O环境因子具有更广泛的外延,包含生态因子,环境因子不一定对生物起作用O生态因子是对生物产生一定作用的环境因子分类:1. 简单分类方法:非生物因素即物理因素:包括光、热、水、风、矿物养份等。生物因素:针对某一生物而言的其他生物,如动物、植物、微生物等。2. 按其性质分为五类气候因子,光、温度、降水、风等。土壤因子,土壤结构、有机物、有机物的营养状态等。地形因子,地面特征,包括坡度、坡向、海拔。生物因子,包括同种或异种生物

52、间的关系。人为因子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综合作用: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不是单一的,是综合的。独立的生态因子并不存在( 相互之间存在联系,如水分会影响土地的作用)但作用有主次,直接或间接之分,并在一定条件相互转化。主导因子作用: 在诸多环境因子中,有一个对生物起主导作用的生态因子,称为主导因子。主导因子发生变化会引起其他因子也发生变化。O在光合作用中,光是主导因子,湿度和C 0 2 是次要因子。O以生物为主导因子,表现在动物食性方面的可分为:草食动物、肉食动物、食动物、素食 动 物 ( 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环境中的地形因子:坡向、海拔、经纬度对比等,生态的作用是间接的,生物在不同地形中均能

53、生长,但地形会影响光照、湿度、水分等分布,从而通过对直接作用因子的影响而间接地产生作用于生物生长。阶段性作用:生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生态因子的需求不同,使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也是有阶段性。不可替代性和补偿作用:大部分生态因子对生物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阳光、水等,如果缺乏会影响生物的正常生长,直至死亡。如光合作用时,如果光照不足,可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来补足( 补偿作用) 。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限制因子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 任何一种生态因子只要接近或超过生物的耐受范围,它就会成为这种生物的限制因子八Liebig最小因子定律

54、每一种植物都需要一定种类和一定数量的营养元素,并阐明在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中,供给量最少( 与需要量比相差最大)的元素决定着植物的产量八Shelford耐性定律生物的存在与繁殖,要依赖于某种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 或质) 不足或过多,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这一概念被称为Shelford耐性定律。 、生态幅在自然界,由于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每个物种都适应于一定的环境,并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例如:熊猫仅见于秦巴山区,大象只长在热带丛林,生物对某种生态国的适用范围称为生态幅。资源生态评价概念:资源生态评价是指应用资源生态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对资源的

55、组成、结构、功能与主要生态工程、稳定性与敏感性、系统发展演化趋势等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目的与意义: 了解资源的生态状况及生产能力高低,全面认识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所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通过生态评价,有助于认识资源生态系统发展潜力与制约因素,评价不同的活动和措施可能产生的结果。通过生态评价,有助于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全面认识资源与社会、经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通过研究对象的历史和现状的评价,有助于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尽早做好防范对策与措施。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与要求相对完备性 评价指标体系能在生产、生活、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方面反映大系统整体性代 表 性 反映系统时空变化特征,同时各

56、指标应具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层次性 根据评价的需要和详尽程度对指标进行分层分级,满足系统预测、结构、功能分析要求统一性 在计量范围、统计口径、含义解释、计算方法上协调一致。合理性 可测、可操作、可比较、可推广,在较长时间和较大范围内都能适用。指标体系内容:资源生态评价的指标体系可按评价对象及评价目的来确定。资源生态评价的主要方法: 因子综合法:该方法是一种简单的定量生态评价方法,最常用和最实用的方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评价法( P C A 汾 o现今生态问题与解决途径:土地质量恶化之水土流失严重,工程措施: 修梯田、 等 高 耕 作 、少耕免耕生物措施:种草植树、生物工程措施:因地制

57、宜,二者结合。第四章:资源经济与理论4 . 1 . 1 自 然资源的绝对稀缺与相对稀缺,人类需求的无限,自然资源的有限,产生了资源稀缺。 对自然资源的总需求超过总供给造成的稀缺就是绝对稀缺。 当自然资源的总供给能满足需求,但由于分布不均衡所造成局部稀缺,称为相对稀缺。影响自然资源稀缺性的三个基本因素是人口、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及自然资源在空间上分布的不均衡。4 .1.2 自然资源的稀缺与价格。 在运作完善的市场经济中,当资源稀缺时, 其价格就会上涨。某种资源的价格通常反映其稀缺的程度, 当然也反映人们对它的评价。 随着资源的逐步耗竭,生产成本将增加,而报酬将递减, 这就意味着现有价格水平下生产者

58、会对市场减少供给,因而价格上涨,直到达到新的供求平衡。自然资源的价格上涨会引发一系列的需求、技术和供给方面的响应。4 .2 .1自 然供给与经济供给。自然资源的自然供给是指存在与自然界的各种自然资源的可得数量。全世界的自然资源总量总是固定的,既非人力所能创造,也不会随着价格和其他社会经济因素的安化而增减。 无论就某一区域而言还是就全世界而言, 多数自然资源的自然供给总是毫无弹性的供给。4 .2 .2 自然需求与经济需求。自然资源的自然需求是指人们对自然资源的需要( 或欲望) 。自然资源的经济需求是人们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满足这种需要的能力, 又称自然资源的有效需求。从 需 求 ( 而不是满足需求

59、的能力)来看,自然资源的需求具有无穷大的弹性。影响臼然资源有效需求的主要因素: 自然资源的经济供给。臼然资源的需求。需求者的支付能力。自然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的比价。 自然资源产品与其他产品的比价。自然资源利用的集约度。自然资源的投入( 通过开采或相应的方式)与资源产品( 经过加工与增值)的产出之间存在数量关系, 它规范了自然资源与资源产品之间平衡关系。 这种数量关系以函数形式表示出来,就称之为资源过程的生产函数。4 .3 .1 平均生产力与边际生产力平均生产力是指资源经济过程所获得的总产量与所投入的总资源量的比值。 实际上它是生产函数曲线上某点的斜率。边际生产力是指每增加一个单位的资源投入量,

60、致使总产出的“ 增量”或 “ 减量它意味着增加资源投入时,所引起的总产出的“ 变化率” ,即为生产力函数的一阶导数。4 .3 .2 生产弹性系数生产弹性系数是衡量资源经济过程系统行为的又一个指标,它 是 “ 边际生产力”与 “ 平均生产力”之比,它受自然资源投入量的多少控制。4 .3 .3 资源最佳投入描述资源经济过程系统的基本行为,可以做出资源开发与区域发展的适当决策。4.4.1可分拨资源与不可分拨资源当厂商或消费者能够获得商品的全部经济价值时,商品被称为可分拨。可分拨的自然资源包括土地( 当农夫出售土地上生产的小麦和酒时,土壤的费力为农夫所得) 、石油和天然气那样的矿产资源以及森林。不可分

61、拨的资源是其成本或收益不能完全归属于其主人的资源,是一种具有外部性的资源。外部性是指那些生产或消费对其他团体强征了不可补偿的成本或给予了无需补偿的收益的情形。当资源是不可拨的、具有外部性时,市场就不能提供正确的信号。一、自然资源核算的基本内容实物量核算、价值核算和质量指数核算。个量核算与总量核算。存量核算与总量核算。纳入国名经济核算。自然资源估价是重要内容之一。自然资源核算的一般程序是:界定自然资源核算对象,即对某一区域全部自然资源( 如土地、矿产、水、森林、生物等)进行界定;统计自然资源实物量,包括其数量、质量及利用状况。自然资源核算的层次是:第一层次是对每一种资源进行核算,反映它们的增减变

62、化;第二层次是对自然资源进行综合核算,反映自然资源总量的增减变化;第三层次是把自然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全面反映国民财富的增减变化、资本形成规模以及国民生产总值( GNP)与 净 值 ( NNP)的实际状况。4.5.1资源伦理的内涵、特征及功能资源伦理的内涵:资源伦理研究的前提是承认人类平等的自然资源享有权;资源伦理的研究对象是人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及由此引起的人与人之间关系;资源伦理的归宿是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资源伦理的特征:动态发展性,资源伦理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是伴随资源问题的出现逐渐进化形成的;内在性,资源伦理具有指向人内心世界的改造和提升的能力,是生态文明的内在基础;非功利性、

63、层次性、和谐性资源伦理的功能:约束功能、激励功能、资源配置功能、保障功能自然价值的内涵:自然价值的特征:客观性、创造性、义务性资源伦理评价的内涵个人或家庭层面资源伦理的个人行为评价,主要涉及个人资源伦理认知在工作单位、社区等场所的外在行为表现;资源伦理的家庭行为评价,主要包括家庭对于资源伦理的认知,以及具体的行为表现;工作单位资源伦理的个人行为评价,主要包括能耗、水耗、公务车辆、办公用品的节约使用。社区层面“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群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建立在个人和社会层面的服务性公益组织;社区层次资源伦理评价主要体现在社区对于资源伦理的认知以及具体的行为表现;社会层面社会层

64、面资源伦理评价主要包括社会对于资源伦理的认知以及具体的行为表现;如对整个社会系统开采、利用和保护资源的行为进行的评判,涵盖开采、节约利用、减少资源开发利用中废气物的排放以及资源循环利用四个方面的内容。资源伦理评价的标准:资源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持续、稳定、及时、足量和经济地获取所需资源的状态和能力,是资源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保障程度。资源代内、代际均等配置,是指资源配置带来的福利应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增长,至少不降低,主要强调对后代的义务。资源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是指人类把自身当作自然界中的一个普通成员看待,在开发利用和保护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 保持自然界中物种资源完整性和多样化,

65、维持自然资源生态系统自身正常自我调节和更新功能,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发展。资源伦理规范:适度开发,节约、集约和循环利用资源,维护和平, 尊重自然。第五章:资源遥感与制图一、 遥感的概念 :使用某种与被研究目标非接触性的设备获得数据,经过传输、处理,从中提取人们感兴趣的有关信息的科学和技术。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 遥感信息源任何目标物都具有发射、反射、吸收电磁波的性质二、 遥感的分类:按照波段及辐射源来划分:可见光和近红外遥感,热红外遥感,微波遥感 ( 微波遥感的特点是对云层、地表植被、松散沙层和干燥冰雪具有 淀的穿透能力,乂能夜以继日地全天候工作) 。按遥感平台的高度分类:

66、航天遥感,航空遥感,按研究对象分类:资源遥感,环境遥感。- 、可见光- 近红外传感器:可见光- 近红外遥感记录的是地球表面对太阳辐射能的反射辐射能,即其传感器记录的是目标物体的反射光谱特性。按照采集数据的方式,又可分为摄影系统和扫描系统两种类型。摄影系统采用的是光学摄影波段,即紫外- 近红外波段的电磁波辐射能量。该系统把地物目标反射的太阳辐射能通过相机镜头投射到感光胶片上发生化学反应,先形成潜影,经显影、定影和放印等过程而获得图像。扫描成像与相机成像的根本区别在于:整个图像不是依赖快门在曝光瞬间使胶片平面上发生光化学反应来记录成像, 而是随着运载工具在向前移动的过程中, 进行连续横向扫描来获取

67、地物目标反射或自身发射出的电磁波谱信号,逐行记录成像。二、热红外传感器: 热红外遥感记录的是地球表面的发射辐射能。 热红外遥感的成像是通过热红外探测器搜集地物辐射出来的热红外辐射通量,经过能量转换而变成人眼能看到的图像。热辐射计,是一种定量测定辐射温度的非成像装置,它用红外敏探测器和滤色镜来测定特定波长的辐射。热红外扫描仪,是热红外遥感中应用最多的成像仪器。地面辐射的热红外能量被反射镜聚焦在热红外探测器上, 探测器将辐射能转换成正比于热红外辐射的电信号。三、微波传感器:微波遥感分为主动和被动遥感两类,二者有根本的差异。记录地球表面对人为微波辐射能的反射辐射能的遥感属石主动遥感, 最具有代表性的

68、主动遥感器为成像雷达。通 等 图 像 处 理 与 分 析遥 感 图 像 处 理费光 学 身 像 光 学 原 理 和 光 学 处 理 方 法科一、遥感图像恢复与增强几何校正: 几何变形是指图像上的像元在图像坐标系中的坐标与其在地图坐标系等参考系统中的坐标之间的差异,消除这种差异的过程称为儿何校正。遥感图像的几何变形可分为系统性和非系统性两大类。辐射校正:辐射强度值受到大气对辐射的影响,太阳高度角利地形的误差,传感器本身引起的误差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一改变的部分就是需要校正的部分,即辐射校正。大气校正:运用大气模拟模型校正;利用辐射传递方程校正;利用地面实况数据校正。传感器的校正:镜头光学特

69、性的非均匀性造成的边缘减光的校正、传感器的输出的校正。太阳高度角和地形校正: 太阳高度角引起的畸变校正是将太阳光线倾斜照射时获取的图像校正为太阳光线垂直照射时获取的图像,通过调整一幅画像内的平均灰度来实现。进行地形校正就是把在倾斜面上获得的图像校正到平面上获取的图像。空域增强: 图像增强的目的是对大气对辐射的影响所造成的某些信息失真或降质图像进行补偿或增强,以提高图像的识别能力。图像增强处理的技术方法基本上包含两大类- 是空间域的增强方法,二是频率域的增强方法。频域增强:频域增强是在复频率域对图像进行处理,特别是对相乘性噪声( 如云和雪) 、运动模糊、散焦、纹理特征等信息的衰减作增强或恢复处理

70、。二、遥感图像分类非监督分类常见的非监督分类方法:简单集群分类、相似性距离分类、 K- Means分类、 ISODATA分类算法等常用的统计判别规则:贝叶斯判别规则,以先验概率、条件概率和损失函数这三个特征量为依据。最大似然判别规则, 若要把某个特征归入某一类,其条件概率应大于该特征相对于其他所有类别的条件概率。此规则应用较广泛,效果较显著。最小距离判别规则,以各类的均值作为类别空间的集结中心,搜索每个像元,将它归属到中心距本像元的空间距离最小的一类中去。这个规则精度略低,但运算速度快。三、资源遥感制图遥感制图是指利用航天或航空遥感图像资料制作或更新地图的技术。 其具体成果包括遥感影像地图和遥

71、感专题地图。遥感影像,因现势性强,可作为新编地形图的重要信息源。空间分辨率, 是指传感器所能分辨的最小的目标大小, 或指影像中一个像元点所表示的地面面积。空间分辨率越高,则目标和面积值越小。时间分辨率:是遥感影像间隔时间的一项性能指标。遥感探测器按一定的时间周期重复采集数据,重重重复周期,又称回归周期。它是由飞行器的轨道高度、轨道倾角、运行周期、轨道间隔、偏移系数等参数决定。时间分辨率对动态监测很重要。光谱分辨率,是指传感器所选用的波段数量的多少、各波段的波长位置及波长间隔的大小。光谱分辨率越高,专题研究的针对性越强,对物体的识别精度越高,遥感应用分析的效果也就越好。常用方法:直接判定法、对比

72、分析法、逻辑推理法工作程序: 判读前的准备工作、建立判读标志、室内判读及野外验证计算机自动识别,又称模式识别,是将经过精处理的遥感实验数据,根据计算机研究获得的图像特征进行的处理。具体的方法有:统计概率法:是根据物体的光谱特征进行自动识别。语言结构法:是根据物体的图形进行识别。模糊数学法:是根据物体最明显的本质特征( 光谱的或图像的本质特征) 进行识别。卫星影像镶嵌图:不另外进行影像的儿何纠正, 将多幅影像依像幅边框的经纬度位置, 镶辑拼贴成的影像图。卫星影像图:经过影像的几何纠正和增强,图上绘制出较全面的地理要素,称卫星影像图。卫星影像地图:在卫星影像上能够根据数字地面模型,进行共线方程纠正

73、,有详细的地理要素的影像图。数字图像处理的专题制图(1)影像预处理:同目视解译类似。(2)按专题要求进行影像分类。(3)专题类别的地图概括:包括在预处理中消除影像的孤立点( 噪声点) ,依成图比例尺对图斑尺寸的限制进行栅格影像的概括。(4)图斑的栅格/ 矢量变换。(5)与地理底图叠加,生成专题地图。系列地图是在内容上和时间上相关联的一组地图。遥感系列地图是根据共同的制图目的,利用同一的制图信息源,按照统一的设计原则,成套编制的遥感专题地图。地理底图编制要点:地图投影的选择中小比例尺遥感专题制图的投影和影像投影一致。大中比例尺遥感专题制图的投影统一为高斯一克吕格投影。编图资料选择与地理基础更新大

74、中比例尺遥感制图的地理底图,均以相应比例地形图作为底图编制的基本资料。地理底图的编制程序: 选择制图范围内相应比例尺的地形图,进行展点、镶嵌、照相,制成底图薄膜片。将膜片蒙在影像图上,用以更新地形图的地理要素。经过地图概括,最后制成供转绘专题影像图的地理底图,其比例尺与专题影像图相同。遥感系列制图的基本要求:统一信息源统一对制图区域地理特征的认识制定统一的设计原则按一定的规则顺序成图第六章资源法学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 有 “ 国家意志”的形式,具有普遍约束力,在该国主权所及的范围 ( 包括人及空间的范围)普遍有效,它用于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是一种约定、合意、权利

75、、义务、强制、选择、成文、习惯。法调整的对象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它包括财产关系、人身关系、行政关系、公共关系等。社会关系由法律规范、调整,形成法律关系。法律关系就是在社会主体之间形成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法的门类包括:宪法、民事法、刑事法、行政法、诉讼法、资源法、环境法、国际法等。法的关系在构成上包括法律主体、法律关系的内容、法律关系的客体。法律主体,是指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社会关系的参与者,他们主要是国家、国际组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他们必须具备法律规定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符合民事、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规定) 。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法律关系主体

76、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内容所对应的事物, 即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也称为“ 权义客体” 。法的作用:法的规范作用:指引作用,即法对人们的行为起导向、引路的作用;评价作用,即法律作为人们对他人行为的评价标准所起的作用;预测作用:强制作用,即法能够运用国家强制力作保障,以实现其功能;教育作用法的社会作用: 法对经济关系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确认经济制度;调整经济关系;反映经济规律,促进生产发展等方面。法对政治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调整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调整统治阶级和同盟者的关系等三个方面。法在调整国家机关相互关系中的作

77、用:主要表现在,确认国家政权的性质及组织形式;规定国家机构的组织及活动原则;调整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法在调整社会公共事务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社会公共事务朝着有利于统治阶级的方向发展。法在调整涉外关系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规定对外政策并保证其实现;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主权;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等方面。自然资源法是“自然资源”与 “ 法”的嫁接。它将资源开发与利用中人的因素中的“ 行为” ,及 由 “ 行为”形成的“ 社会关系” ,纳 入 “ 法”的领域。资源法调整人为行动、 调控人的行动所引发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 资源法是指国家为调整人们在自然资源

78、开发利用和管理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而制定的或认可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资源法具有法的一般属性、资源法具有自身的特殊属性、资源法是各项资源法律规范的总称。这些属性包括: 自然资源的整体性,自然资源的再生性、共享性和公益性,自然资源随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拓展性。资源法是调整人的行为( 行为模式和后果)与自然资源( 行为对象)的法律。资源法制定和实施是为了保护和改善自然资源、 保障人们身体健康、 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安全,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人们开发、利用、保护、管理自然资源的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人的行为模式包括:生产生活、资源利用和资源保护、生态保护和生态破坏等方面人的行为模式的后果包括:财产

79、、资源环境和生态、公共安全和利益等。我国资源法: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水法、渔业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土保持法、矿产资源法、煤炭法等。自然资源权属确定的国家控制原则的原则主要体现在:它体现和贯彻中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要求;它是发挥国家对自然资源宏观调控职能的重要保证;它也是满足自然资源特殊属性对权属制度设计的内在要求。合理规划与利益平衡原则,是指在围绕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管理等各项工作而展开的一系列社会活动的过程中, 应该由国家在充分考虑自然资源的分布状况、 承载能力及社会经济需求的基础上, 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范围、 方式和程度等方面的问题做出合理的安排和规划, 并以此为前提

80、着力解决围绕自然资源产生的不同利益主张的冲突, 在自然资源的配置过程中统筹兼顾其自身特点及不同的利益需求。合理规划与利益平衡原则的依据是:自然资源分布的地域性差异;自然资源多功能性及开发利用的多目标性所导致的潜在利益冲突。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原则, 是指依据有关法律规定, 要求各种自然资源的使用者必须为自己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支付一定的经济代价, 从而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贯彻和体现有偿使用的基本要求。最优利用原则, 是指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 通过指导思想和观念的逐步转变,不断改进和优化开发利用的实际方式与手段,实现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用最大化。资源法规:资源法规是调整人们在资源的开发、

81、 利用、 保护和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资源法规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由各种资源法所组成。资源法规的特征:战略性、综合性、 科学性、 地方性、国际性资源法规的基本原则:重要资源的全民所有原则、 国家、集体和个体利益协调原则、 综合利用和多目标开发原则、 统一规划和因地因时制宜原则、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原则、 开源节流原则。资源法律关系是一种特定的法律关系, 它反映了人们在开发、 利用和保护资源活动中所发生的一种权利和义务的社会关系。资源法律关系的内容,它是指资源法律关系的主体依法享有的资源权利和承担的资源义务。资源义务的表现形式:积极的义务形式;消极的义务

82、形式;接受法律制裁的义务形式资源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资源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资源法律关系客体的具体方面:各类自然资源;相应的环境条件;资源法律关系主体的行为和活动。资源法律事实,是指资源法所规定的、能够导致法律后果,即引起资源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现象,它是资源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必要条件。资源法律事实的基本构成要件:由资源法规定;能够引起法律后果。资源法规体系, 是指资源法规通过内在联系构成的层次和结构, 是由各种法律规范组成的统一有机整体。它应当内外协调一致,即对外应与其他法律部门相协调,以保证整个法律体系的和谐统一,对内则应是资源法规之间协调互补,以发挥整体功

83、效。我国资源法规的层次:第一层次: 宪法 ,资源立法要接受宪法的指导。第二层次:基本法,即 刑法和 民法通则中涉及资源的条款。第三层次: 资源单行法律, 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并通过的在某一领域内起指导作用的法律,其效力仅次于宪法和基本法律。第四层次,资源法规,包括两部分。一是行政法规,二是地方法规。第五层次:资源规章:行政规章,指国务院各部委根基法律、行政法规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发布的有关资源管理的命令、决定,其效力低于行政法规。地方规章。资源法规实施的主要内容: 执法。守法,准确,合法, 及时资源法规实施的基本原则:坚持以事实为依据, 以法律为准绳;坚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

84、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 行政执法机关自主处理案件; 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坚持有错必改。资源政策:概念:资源政策是国家机关、 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或服务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目标,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等行为所采取的政治行为或规定的行为准则。资源政策主体:国家权威机构、政党及其他政治集团、团体,具有法定的权威性。资源政策的目标取向:实现一定的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目标,具有明确的方向性。资源政策的特点:目的性、现实性、时效性、区域性、相对稳定性、原则性、操作性、未来性。功能:监督功能,资源政策在其制定、实施、调整和终止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都体现了对资源开发利用行为的监

85、督管理。 导向功能, 资源政策对人们的资源开发利用具有引导作用。控制功能, 资源政策能够时人们的资源开发利用行为起到制约或促进作用, 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协调功能,资源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失衡状态的制约、调节能力。资源政策的基本类型:横向政策:战略性资源政策和战术性资源政策: 单项资源政策和复合资源政策;程序性资源政策和非程序性资源政策;纵向政策:资源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资源政策;过去、现行和将来资源政策;长期、中期、短期和即时资源政策。资源政策结构:资源政策系统的构成要素在时空连续区上的排列组合方式和相互作用关系,即资源政策系统构成要素的组织形式和运行秩序。资源政策结构的基本

86、内容:资源政策单元,不同类型、不同性质和不同层次的政策单元;资源政策单元在资源政策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资源政策单元之间的联系形式资源政策结构的类型:根据资源政策结构的构成单元数量:独立政策结构、 复合政策结构;根据资源政策的表现形态:态政策结构、动态政策结构;根据资源政策的层次:宏观政策结构、微观政策结构;根据资源政策的作用导向:正向政策结构,负向政策结构;根据资源政策的运行方式:纵向政策结构、横向政策结构。资源政策的运行过程:政策制定- 政策执行- - 政策监控- - 政策评估- - 政策终结第七章资源安全与管理一、资源安全的概念:资源安全是指一个国家( 或地区)可以持续、稳定、及

87、时、足量和经济地获取所需自然资源, 同时自然资源基础所依存的生态环境也处于良性或免遭不可恢复破坏的状态及能力。它表述了资源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保障程度。资源安全特征: 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导致各国资源利用的先天差异和不确定性; 一国资源产品生产能力在短期内具有刚性, 导致短期产量大幅上升的困难性; 进出口价格波动和数量波动所导致的社会成本远高于私人成本。资源安全特征主要表现为:主体性 动态性 层次性 相关性 干预性资源储备的概念资源储备是个人、企业或政府为应付自然资源可能的供给时滞、短缺和升值,实现资源采购和运输的规模经济,以保证未来生活、生产和社会正常运转,而采取的将资源及资源产品以妥善方式暂

88、时闲置不用的行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是指关系到国计民生、 在资源系统中居支配地位, 与土地密切相关的食物等,是国家资源安全的基础和核心,构成了国家战略资源安全的重要内容。1)矿产资源储备能源资源储备耕地与食物安全资源储备方式:战略储备,安全保障储备,市场储备1.资源储备战略的作用资源储备可以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和物质力量, 是稳定供求关系和应付突发事件的有效手段,是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的核心。资源贸易的内涵和特征: 资源贸易是由资源开发条件与资源消费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其中资源的开发条件主要包括了资源的自然秉赋, 资源开发的资金投入和应用的科技水平; 资源的消费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人

89、口发展状况和国内产业结构状况。随着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建立,当今及今后资源贸易主要呈现以下趋势:资源型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呈相对下降趋势(2)资源贸易在未来国际经济发展中仍起着重要作用(3)科技进步将不断改变资源贸易格局(4)世界资源贸易将越来越依赖少数几个资源大国资源型产品出口优势不断减弱(6)发展中国家资源贸易条件呈恶化趋势土地资源环境管理的原则: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为目标,全面规划,合理安排。以提高土地资源的质量为目标,合理调配土地利用的方向、内容和方式。以防止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破坏为目标,综合运用政策的、经济的和技术的手段,严格控制各种形态污染物向地下转移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对土

90、地利用现状开展调查和评价: 一是土地类型的划分及其空间分布,调查水热条件、海拔、植被情况。二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三是土地利用评价。制定在不同层次上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制定合理、有效的土地利用和管理保护的政策体系、运作机制和相应的制度体系(-)水资源环境管理的原则严格保护水源,包括严禁在水源地和水源补给区砍伐森林、硬化路面, 排放有毒、有害废水和生活污水等。加强对合理分配用水的宏观调控。在用水水量上注意在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生态用水等几方面的分配;在地域上注意上、下游的分配;在时间上要注意丰、枯期之间的分配。鼓励节约用水,提高水量的利用率。综合整治受污染的水体。不断完善水资源保

91、护法律法规,严格执法。( 二 ) 完善管理体制和管理组织机构,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水资源管理应把所辖地区的水( 包括用水、污水、地表水、地下水、空中水、土壤水、雨水及农田排水等) 以及水体周边的陆地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进行统一管理。( 三 ) 树立水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的水权观念,并将其引入水资源管理四) 实行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推行许可证制度,实现水量与水质并重管理五 ) 大力发展水资源的安全保障和循环再利用系统( 六)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积极开发新水源海洋资源:海洋资源环境管理的原则: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的原则。海洋资源需要从权益、资源和环境整体利益出发,实行综合管理。协调各部门

92、、单位需求,合理安排开发活动的原则。海上、陆上开发活动统筹规划布局的原则。综合开发利用和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强对海洋资源储量、功能的调查,建立海洋资源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合理利用和精心保护近海海洋生物资源,逐步发展外海远洋渔业大力发展海洋科技,积极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建立海洋污染监控网络,加强海洋环境保护,防止海洋污染控制陆地开发行为对海洋环境的破坏动物资源保护:保护动物多样性的一般措施:1、就地保护概念: 为了保护动物多样性和珍稀野生动物资源,把包括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区域划分出来, 进行保护和管理. 意义: 它是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它保护了珍稀野生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 主要措施

93、:建立自然保护区.2、易地保护概念: 为保护某些野生动物因栖息环境不复存在、种群数量极少或难以找到配偶等原因, 使物种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 而把这些野生动物从栖息环境中移到濒危动物繁育中心等地, 进行特殊保护和繁殖管理, 然后向已绝灭的原有分布区实施“ 再引入”, 以恢复野生种群。3、法制教育和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国自然保护纲要保护动物多样性, 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 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我们要针对不同的情况, 保护或适当地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 解决动物多样性保护和动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矛盾。生态安全的

94、概念及特征生态安全是指人的生活、健康、安乐、基本权利、生活保障来源、必要资源、社会次序和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等方面不受威胁的状态, 包括自然生态安全、 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生态安全(1)整体性和全球性( 2 )自然性和社会性3 )综合性和复杂性(4 )长期性和永久性(5 )多元性 、区域性和层次性(6 )滞后性和不确定性生态安全是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人类生存环境辨识的角度来分析与评价自然和半自然的生态系统,其重点主要是土地、水源、天然林、地下矿产、动植物种质资源、大气等自然资源,同时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我国建立生态安全的一些措施:(1)树立维护生态安全的危机感(2)加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3)加快建立生态安全评价指标(4)加强生态安全的法制建设(5)增加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的政府投入(6)建立有利于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的利益机制,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和生态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