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工程师-目标控制(水利)【质量】-第七章第二节常用的质量分析方法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77253433 上传时间:2024-08-21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监理工程师-目标控制(水利)【质量】-第七章第二节常用的质量分析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监理工程师-目标控制(水利)【质量】-第七章第二节常用的质量分析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监理工程师-目标控制(水利)【质量】-第七章第二节常用的质量分析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监理工程师-目标控制(水利)【质量】-第七章第二节常用的质量分析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监理工程师-目标控制(水利)【质量】-第七章第二节常用的质量分析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监理工程师-目标控制(水利)【质量】-第七章第二节常用的质量分析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监理工程师-目标控制(水利)【质量】-第七章第二节常用的质量分析方法(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常用的质量分析方法用于质量分析的工具很多,常用的有直方图法、控制图法、排列图法、分层法、因果分析图法、相关图法和调查表法。一、直方图法(-)直方图法的用途直方图法即频数分布直方图法,通过直方图的观察与分析,可了解生产过程是否正常,估计工序不合格品率的高低,判断工序能力是否满足,评价施工管理水平等。其缺点是:不能反映质量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要求收集的数据较多,一般要5 0个以上,否则难以体现其规律。(-)直方图的绘制方法L收集整理数据某工程浇筑混凝土时,先后取得混凝土抗压强度数据,见表混凝土抗压强度数据表 单位:M P a行次试块抗压强度最大值最小值13 9 . 73 1 . 33 5 .

2、93 2 . 43 7 . 13 0 . 93 9 . 73 0 . 922 8 . 92 3 . 53 0 . 63 2 . 02 8 . 02 8 . 23 2 . 02 3 . 532 9 . 02 5 . 72 9 . 13 0 . 02 0 . 32 8 . 63 0 . 02 0 . 342 0 . 42 5 . 02 5 . 62 6 . 52 6 . 92 8 . 62 8 . 62 0 . 453 1 . 22 8 . 23 0 . 53 2 . 03 0 . 73 1 . 13 2 . 02 8 . 262 9 . 73 0 . 32 3 . 32 7 . 02 3 . 3

3、2 0 . 93 0 . 32 0 . 972 5 . 73 6 . 13 7 . 62 4 . 82 7 . 23 0 . 13 7 . 62 4 . 882 6 . 62 4 . 62 4 . 62 5 . 93 1 . 12 7 . 93 1 . 12 4 . 692 9 . 02 4 . 02 8 . 53 4 . 32 7 . 13 5 . 83 5 . 82 4 . 01 03 2 . 53 5 . 82 7 . 42 7 . 12 8 . 12 9 . 73 5 . 82 7 . 1X m ;i x ,X m i n3 9 . 72 0 . 32 .计算极差R找出全部数据中的最大

4、值与最小值,计算出极差。本例中:XM S= 3 9 . 7 M P a , xB i= 2 0 . 3 M P a ,极差R = 1 9 . 4 M P a3 .确定组数和组距( 1 )确 定 组 数k o确定组数的原则是分组的结果能正确地反映数据的分布规律。组数应根据数据多少来确定。组数过少,会掩盖数据的分布规律;组数过多,使数据过于零乱分散,也不能显示出质量分布状况。一般可由经验数值确定,5 0 - 1 0 0个数据时,可分为6 - 1 0组;1 0 0 2 5 0个数据时,可分为7第 1页 原 15页1 2组;数 据2 5 0个以上时,可分为1 0 - 2 0组;本例中取组数k = 7。

5、( 2 )确定组距h。组距是组与组之间的间隔,也即一个组的范围。各组距应相等,即组距= 极差/ 组数本例中组距h = 1 9 . 4 / 7 = 2 . 7 7 ,为了计算方便,这里取h = 2 . 7 8。其中,组中值按下式计算:甘 尔 , 口 由 牯 某 组 下 界 限 值 + 某 组 上 界 限 值某 组 组 甲 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确定组界值确定组界值就是确定各组区间的上、下界值。为了避免X而 “ 落在第一组的界限上,第一组的下界值应比乩“ 小;同理,最后一组的上界值应比大。此外,为保

6、证所有数据全部落在相应的组内,各组的组界值应当是连续的;而且组界值要比原数据的精度提高一级。一般以数据的最小值开始分组。第一组上、下界值按下式计算:X. = 2 0 3- 孚= ia 9 1 (MPa)第一组下界限值: 2 2X .+ f = 2 O 3 +? = 2L69 (MPa)第一组上界限值: 2 2第一组的上界限值就是第二组的下界限值;第二组的上界限值等于下界限值加组距h ,其余类推。5 .编制数据频数统计表编制数据频数统计表,见下表。V卜 算 表组号组区间值组中值频数统计频数频率/ %11 8 . 9 1 2 1 . 6 92 0 . 3T3522 1 . 6 9 2 4 . 4

7、72 3 . 8正T71 1 . 732 4 . 4 7 2 7 . 2 52 5 . 8 5正 正 下1 32 1 . 742 8 . 6 3正正正正一2 13 553 0 . 0 3 3 2 . 8 13 1 . 4 1正1 F91 563 4 . 1 9正58 . 373 5 . 5 9 3 8 . 3 73 6 . 9 7T23 . 3总计6 06 .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以频率为纵坐标,以组中值为横坐标,画直方图,见图第2页 於15页41. 5图7- 3频率分布直方图( 三 )直方图的判断和分析通过用直方图分布和公差比较判断工序质量,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预防产生不合格品。1 . 理

8、想直方图它是左右基本对称的单峰型。说明混凝土的生产过程正常。(a )理想型r-一 一h2 . 非正常型直方图( 1 ) 折齿型。是由于分组过多或组距太细所致。( 2 ) 孤岛型。是由于原材料或操作方法的显著变化所致。(c)孤岛型第 3页 次 15页( 3 )双峰型。是由于将来自两个总体的数据( 如两种不同材料、两台机器或不同操作方法)混在一起所致。( d )双峰型( 4 )缓坡型。图形向左或向右呈缓坡状,即平均值 彳 又过于偏左或偏右,这是由于工序施工过程中的上控制界限或下控制界限控制太严所造成的。( e )缓坡型( 5 )绝壁型。是由于收集数据不当,或是人为剔除了下限以下的数据造成的。( D

9、绝壁型【 例题】由于分组组数不当或者组距确定不当出现的直方图,将形成()直方图。A .折齿型B .缓坡型C .孤岛型D .双峰型【 答案】A【 解析】折齿型直方图出现的原因:分组组数不当或者组距确定不当。( 四)废品率的计算由于计量连续的数据一般是服从正态分布的,所以根据标准公差上限、标准公差下限1和平均值第4页 次15页 、标准偏差S可以推断产品的废品率,见图所示。计算方法如下。图 7 - 5 正态分布曲线1 . 超上限废品率R的计算先求出超越上限的偏移系数:Kpu17口一用然后根据它查正态分布表,求得出超上限的废品率R。2 . 超下限废品率R.的计算先求出超越下限的偏移系数:U用然后根据它

10、查正态分布表,求得出超下限的废品率Pl。3 .总废品率P=Pi+Pi( 五 )工序能力指数却工序能力能否满足客观的技术要求,需要进行比较度量,工序能力指数就是表示工序能力满足产品质量标准的程度的评价指标。所谓产品质量标准,通常指产品规格、工艺规范、公差等。工序能力指数一般用符号CP表示,则将正常型直方图与质量标准进行比较, 即可判断实际生产施工能力。1.工序能力分析第5页 於15页作出直方图后,除了观察直方图形状,分析质量分布状态外,再将正常直方图与质量标准相比较,从而对工序能力进行分析,一般有六种情况。为了方便分析,用T 表示质量标准要求的界限,用B 代表实际质量特性值分布范围。比较结果一般

11、有以下几种情况: B 在T 中间,两边各有一定余地,这是理想的控制状态。 B 虽在了T 之内,但偏向一侧,有可能出现超上限或超下限不合格品,要采取纠正措施,提高工序能力。 B 与T 重合,实际分布太宽,极易产生超上限与超下限的不合格品,要采取措施,提高工序能力。 B 过分小于T , 说明工序能力过大,不经济。第 6页 供 15页B过分偏离了的中心,已经产生超上限或超下限的不合格品,需要调整。B大于T , 已经产生大量超上限与超下限的不合格品,说明工序能力不能满足技术要求。2 . 工序能力指数 G 的计算一般而言,当 1 . 3 3 C P 1 . 6 7 时,说明工程能力良好;当 CP=1.3

12、3时,说明工程能力勉强;当 飞1时,说明工程能力不足。二、控制图法前述直方图法,它所表示的都是质量在某一段时间里的静止状态。但在生产工艺过程中,产品质量的形成是个动态过程。因此,控制生产工艺过程的质量状态,就成了控制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这就必须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及时了解质量随时间变化的状况,使之处于稳定状态,而不发生异常变化,这就需要利用管理图法。第 7页 次 15页管理图又称控制图,它是指以某质量特性和时间为轴,在直角坐标系所描的点,依时间为序所连成的折线,加上判定线以后,所画成的图形。管理图法是研究产品质量随着时间变化,如何对其进行动态控制的方法。它的使用可使质量控制从事后检查转变为事前控制

13、。借助于管理图提供的质量动态数据, 人们可随时了解工序质量状态,发现问题,分析原因,采取对策,使工程产品的质量处于稳定的控制状态。控制图一般有三条线:上面的一条线为控制上限,用 符 号UCL表示;中间的一条叫中心线,用符号CL表示;下面的一条叫控制下限,用符号LC L表示,见图M出型军烟样本序号或抽样时间图7 - 7控制图在生产过程中,按规定取样,测定其特性值,将其统计量作为一个点画在控制图上,然后连接各点成一条折线,即表示质量波动情况。(-)控制图的种类按照控制对象,可将双侧控制图分为计量双侧控制图和计数双侧控制图两种。第8页 次15页( -)控制图的绘制( 三 )控制图的分析与判断绘制控制

14、图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控制图主要通过研究点子是否超出了控制界线以及点子在图中的分布状况,以判定产品( 材料)质量及生产过程是否稳定,是否出现异常现象。如果出现异常,应采取措施,使生产处于控制状态。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判断生产过程是否稳定。( 1)连续的点全部或几乎全部落在控制界线内。经计算得到:1)连 续2 5点无超出控制界线者。2)连 续3 5点中最多有一点在界外者。3)连 续100点中至多允许有2点在界外者。( 2)点在中心线附近居多,即接近上、下控制界线的点不能过多.如属下列情况判定为异常:连 续3点至少有2点接近控制界线;连 续7点至少有3点接近控制界线;连

15、续1 0点 至 少 有4点接近控制界线。( 3)点在控制界线内的排列应无规律。以下情况为异常:1)连 续7点及其以上呈上升或下降趋势者。2)连 续7点及其以上在中心线两侧呈交替性排列者。3)点的排列呈周期性者。( 4)点在中心线两侧的概率不能过分悬殊。以下情况为异常: 连续1 1点 中 有1 0点在同侧;连 续14点 中 有1 2点在同侧;连 续1 7点 中 有1 4点在同侧;连 续2 0点 中 有1 6点在同侧。【 例题】在质量控制的统计分析方法中,用于动态质量控制的工具是( ) 。A .直方图B .相关图C .控制图D .排列图【 答案 】C【 解析】管理图法( 又称控制图) 是研究产品质

16、量随着时间变化,如何对其进行动态控制的方法。三 、排列图法排列图法又称巴雷特图法,也叫主次因素分析图法,它是分析影响工程( 产品)质量主要因素的一第 9页 原 15页种有效方法。(-)排列图的组成排列图左边纵坐标表示频数,即影响调查对象质量的因素至复发生或次数( 个数、点数) ;横坐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按出现的次数从多至少、从左到右排列;右边的纵坐标表示频率,即各因素的频数占总频数的百分比;矩形表示影响质量因素的项目或特性,其高度表示该因素频数的高低;曲线表示各因素依次的累计频率,也称为巴雷特曲线。图7 - 1 1排列图组成(-)排列图的绘制oooooooO42086421*11e、彖之

17、母濯如K0001980图7 - 1 2排列图第10页 次15页( 三) 排列图分析通常将巴氏曲线分成三个区:A区、B区和C区。累计频率在8 0 %以下的叫A区,其所包含的因素为主要因素或关键项目,是应该解决的重点;累计频率在8 0 %9 0 %的区域为B区,为次要因素;累计频率在9 0 %1 0 0 %的区域为C区,为一般因素,一般不作为解决的重点。( 四) 排列图的作用排列图的主要作用如下:( 1 )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的占主要地位,有的占次要地位。用排列图法,可方便地从众多影响质量的因素中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以确定改进的重点。( 2 )评价改善管理前

18、后的实施效果。对其质量问题的解决前后,通过绘制排列图,可直观地看出管理前后某种因素的变化。评价改善管理的效果,进而指导管理。( 3 )可使质量管理工作数据化、系统化、科学化。【 例题】采用排列图法划分质量影响因素时,累计频率达到7 5 %对应的影响因素是() 。A .主要因素B .次要因素C . 一般因素D.基本因素【 答案】A【 解析】A类为08 0 % ,主要因素;B类为8 0 %9 0 % ,次要因素;C类为9 0 %1 0 0乐 一 般 因 素 。四、分层法分层法又叫分类法,是将调查收集的原始数据,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求,按某一性质进行分组、整理的分析方法。分层的结果使数据各层间的差异突

19、出地显示出来,层内的数据差异减少了,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层间、层内的比较分析。常见的分层标志包括以下几点:( 1 )按操作班组或操作者分层。( 2 )按使用机械设备型号分层。( 3 )按操作方法分层。( 4 )按原材料供应单位、供应时间或等级分层。( 5 )按施工时间分层。第1 1页 次1 5页( 6)按检查手段、工作环境等分层。五、因果分析图法( - )因果分析图概念因果分析图法是利用因果分析图来系统整理分析某个质量问题( 结果)与其产生原因之间关系的有效工具,因果分析图也称特性要因图,又因其形状常被称为树枝图或鱼刺图。混凝土强度不足因果分析图由质量特性( 即指某个质量问题) 、要 因 ( 产生

20、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枝 干 ( 指一系列箭线表示不同层次的原因) 、主 干 ( 指较粗的直接指向质量问题的水平箭线)等所组成。( - )因果分析图绘制( 三 )绘制和使用因果分析图时应注意的问题1 .集思广益2 .定制对策绘制因果分析图不是目的,而是要根据图中所反映的主要原因,制定改进的措施和对策,限期解决问题,保证产品质量。具体实施时,一般应编制对策计划表。六、相关图法( - )相关图法的概念相关图又称散布图。在质量控制中它是用来显示两种质量数据之间关系的一种图形。质量数据之间的关系多属相关关系。一般有三种类型:质量特性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质量特性和质量特性之间的关系;影响因素和影响因

21、素之间的关系。( 二 )相关图的绘制方法第 12页 次 15页y0.5 0.60. 7图7 - 1 5相关图相关图数据表序号12345678X水 灰 比(W/C)0.40. 450.50. 550.60. 650.70. 75y强度/MPa36. 335.328. 224.023.020.618.415.0可以看出本例水灰比对强度影响是属于负相关。初步结果是,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混凝土强度随着水灰比增大有逐渐降低的趋势。( 三 ) 相关图的观察和分析相关图中点的集合,反映了两种数据之间的散布状况,根据散布状况可以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归纳起来有以下六种类型。( 1 )正相关。散布点基本形成

22、由左至右向上变化的一条直线带,即随X增加,y值也相应增加,说明x与y有较强的制约关系。此时,可通过对x控制而有效控制y的变化。y0 i-X( a )正相关( 2 )弱正相关。散布点形成向上较分散的直线带。随x值的增加,y值也有增加趋势,但x、y的第13页 於15页关系不像正相关那么明确。说明y 除受x 影响外,还受其他更重要的因素影响。需要进一步利用因果分析图法分析其他的影响因素。叶 . 。 | -(b )弱正相关(3 ) 不相关。散布点形成一团或平行于x 轴的直线带。说明x 变化不会引起y 的变化或其变化无规律,分析质量原因时可排除x 因素。 -X(C)不相关( 4 ) 负相关。散布点形成由

23、左向右向下的一条直线带,说 明 x 对y 的影响与正相关恰恰相反。y,. - -X(d )负相关( 5 ) 弱负相关。散布点形成由左至右向下分布的较分散的直线带说明x 与y 的相关关系较弱,且变化趋势相反,应考虑寻找影响y 的其他更重要的因素。* . : . .(e)弱负相关(6 ) 非线性相关。散布点呈一曲线带,即在一定范围内x 增加,y 也增加;超过这个范围x 增加,y 则有下降趋势。或改变变动的斜率呈曲线形态。第14页 次15页yo- -( f )非线性相关七、调查表法调查表法也叫调查分析表法或检查表法,是利用图表或表格进行数据收集和统计的一种方法。也可以对数据稍加整理,达到粗略统计,进而发现质量问题的效果。混凝土外观检查用“ 不良项目调查表”,可供其他统计方法使用,同时,从表中也可粗略统计出,不良项目出现比较集中的是“ 胀模” “ 漏浆” “ 埋件偏差”,它们都与模板本身的刚度、严密性、支撑系统的牢固性有关,质量问题集中在支模的班组。这样就可针对模板班组采取措施。混凝土外观不良项目调查表施工工段蜂窝麻面胀模露筋漏浆上表面不平埋件偏差其他1171312261323531合计11 82915第15页 次1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