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设计基础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第一章:形态的创造与构成1.1 1.1 点点 当我们想构成一幅画面时,必先找出组成画面的基本构成要素,才能把握其形态、空间及动向而这些构成要素可归纳为点、线、面三要素 巧妙地将点、线、面运用于各种设计中,可以表现出许多不同的情感及视觉效果点具有集中、凝 固视觉的作用 两点大小一致会造成视觉反复来回和虚线感如果两点大小不一致会注 意大点,然后注意小点点的连续会长生节奏 韵律、方向的感觉点具有终止、休息 感觉点的集合会产生 虚面感受点的大小变化会产生 深度的空间感同样的点在不同的空间中会产生面积大小的视觉变化点的定义:点的定义:是视觉元素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 点是相对的,它与周边的物件、环境相比较而存在同一个物体,在一种情景中可以是一个点,而在另一种情况下是一个面点的构成方法:点的构成方法:点的规律构成点的不规则间隔构成点的线化构成点的面化构成点的构成方法: (1)点的等间隔构成 (2)点的规律间隔构成 (3)点的不规律间隔构成 (4)点的线化构成 (5)点的面化构成点的欣赏:点的欣赏:草原上的牛群具有点的视觉效果荷叶浮在水面的状态成点状以点的大小构成的商标点的面化构成1.2 1.2 线线 线的定义:从理论上说是点移动所形成的轨迹,是造型形态的重要元素之一。
作为造型元素,线有长度、形状、肌理与方向线的表现力: (1)垂直线具有直接、严肃、坚强、阳刚及上升和下降感; (2)水平线具有静止、安定的感觉; (3)斜线具有飞跃、积极之感; (4)曲线具有间接、优雅与动感; (5)曲折线具有一种不安定之感; (6)粗线具有稳重有力及前进的感觉; (7)细线有锐利、纤弱的感觉且具有后退、速度的视觉效果曲线的优雅、间接 与运动的感觉曲折线具有不安定 的感觉斜线具有飞跃、积极、向上的 感觉粗线具有稳重有力之感细线具有锐利、速度的 感觉线的种类:线的种类:线直线不相交的线:平行线相交的线 :折线、放射线、网络线交叉的线 :直交格、斜交格曲线 封闭曲线:圆、椭圆、心形、肾脏形等 开放曲线:弧线、螺旋状线、双曲线、抛物线线的构成:线的构成:线的欣赏:线的欣赏:线的自然形态——梯田线的自然形态——屋顶瓦沟线构成的标志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的线构成的雕塑鸟巢央视新闻中心1.3 1.3 面面 面的定义:从理论上说是线移动轨迹的结果。
面有长度与宽度,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准空间点的扩大可 以成为面线的增宽可 以成为面线的移动可 以成为面线的移动可 以成为面点密集而成的面线集合而成的面 面有形状上的区别,大致可分为几何形态 的面与自然形态的面与点、线相比,面显得 更加充实、稳重、整体((1)面的分割)面的分割 面的分割并非仅限于直线,其它如自由曲线或直曲线的共同组合,都可以分割画面而构成各种不同的变化面的构成作品——蒙德里安 谈到面的分割值得一提的是蒙德里安的构成艺术,其作品大都是基于分割及单纯比率所构成的几何抽象主义绘画利用水平垂直构成,并于单纯的三原色与黑、白、灰配置在分割的画面中,造型简洁大方,是面的分割构成中最好的图例面在平面的形态中所占的空间以及它本身可能出现的大小、形态、分布状况,决定了它在图形中举足轻重的作用((2)面的重叠)面的重叠 由于重叠效果的作用,使得面的重叠更具特色3)面与形的关系)面与形的关系 形的成立意识在前,面的成立意识在后,两者之间存在相互往返的意识动向也就是说,在看到行之后会产生面,而面与面在一起时,形又很自然的存在了。
正方形填充后有了 面的感觉圆形填充后有了 面的感觉1.4 1.4 图与底的关系图与底的关系 在我们周围的环境中,物体之所以会被认为是物体,是因为物体由背景明显的衬托,而让我们加深印象的结果它与背景之间的关系,就称为图与底 在画面中,图与底是相辅相成的,这就是我们在谈论图形时常常说到的“图底关系”由于图与底之间这种互补互存的关系,它们之间构成了一对守恒空间在造型行为中,人们往往会把精力集中在对“图”的关注上,而忽视对剩余的部分“底”的把控,尤其是在对“底”的不同形态、空间、面积的整体协调方面 ((1)图的特性)图的特性①一般指具有真实感和强烈视觉印象部分②具有前进性,在画面上显得更突出③可吸引注意力而受到更多的注目④具有轮廓并有其物体的特性2)底的特性)底的特性①没有真实感,缺少具体的事实而且视觉印象模糊②具有后退性,在画面上给人隐而不彰之感③不显眼,易被忽略④不定形,不易感觉出形体的轮廓3)图与底的反转矛盾)图与底的反转矛盾 因构成的要素非常相近,而容易使我们图、底不分所以时而为图时而为底的造型现象,就是图与底的反转矛盾现象在此我们并非要刻意地去强调图与底的分离,而是要思考如何才能造成图与底的反转矛盾现象。
相反方向的图片反转图与底的反转作品——天空与水 埃舍尔图与底反转海报插图图与底反转海报插图 福田繁雄1.5 1.5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与骨骼平面构成的基本形与骨骼((1)基本形的产生:)基本形的产生: 设计由一组重复的或彼此有关联的“形”构成,这些“形”称之为基本形基本形设计以简为宜,复杂的基本形会产生互不关联之感,使设计涣散 形与形的关系:两个或更多的基本形在相遇时可以产生不同的关系,即分离、接触、覆叠、透叠、联合、减缺、差叠或重合((2)骨骼:)骨骼:骨骼最大的功用是将形象在空间或框架里作各种不同的编排,使形象有秩序地排列,构成不同的形状与气氛 骨骼分规律性和非规律性,而规律性骨骼分作用性和非作用性两类作用性骨骼:骨骼线构成后给基本形以准确空间非作用性骨骼:给基本形以准确的位置,基本形定位在骨骼线的交叉点上作用性骨骼非作用性骨骼1.6 1.6 重复重复重复构成的概念: 相同或相近的形态连续地、有规律地反复出现 重复的构成形式就是把视觉形象秩序化、整齐化,在图形中可以呈现出和谐统一、富有整体感的视觉效果。
重复构成的形式: 1、基本型重复构成 2、绝对重复和相对重复 3、重复骨骼1.7 1.7 近似近似 近似指的是在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等方面有着共同的特征,它表现了在统一中呈现生动变化的效果 近似的程度同样可大可小,如果近似程度大,就产生重复之感;反之,近似的程度太小会破坏统一感,失去近似的意义总之要让人感觉到,近似的形之间是一种同族类的关系((1)形状的近似:)形状的近似: 两个形象若属同一族类,它们的形状均是近似的在形状的近似中,一般找一个基本形作为原始的材料,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作一些加、减、变形、正负、大小、方向、色彩等方面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强弱要特别注意,不能变的形状之间一点相近的因素都没有,要保持形状同族的关系其次,也可以用两个基本形相互加、减、可构成不同的近似形状另外,同一基本形在空间中旋转方向,也能得到近似的形状((2)骨骼的近似:)骨骼的近似: 骨骼可以不是重复而是近似的,也就是说骨骼单位的形状、大小有一定的变化,是近似的或将基本形分布在设计的骨骼框架内,使每个基本形以不同的方式、形状出现在单位骨骼里。
在构成设计中要注意近似与渐变的区别,渐变的变化是规律性很强的,基本形排列非常严谨,而近似变化的规律性不强1.8 1.8 渐变渐变 渐变就是逐渐的改变,其有一定的秩序与规律渐变除形状渐变外,还有大小渐变、色彩渐变、位置渐变及方向渐变等等渐变的表现形式:渐变的表现形式:①自然形象的渐变:自然形象随着的时间渐变,随时随地在我们生活的四周发生②形状渐变:由简单至复杂、完整至残缺、抽象至具体、正常至变形或由此形至彼形等都可以在形状的渐变中表现出来③大小渐变:单位形的大小渐变,也可以说是由远及近的渐变,而造成空间的深度感形状渐变大小渐变④位置渐变:如果以单位形做位置渐变时,则须用有作用性的骨骼,因单位形在作位置渐变时,超出骨骼范围的基本形,会遭受切除⑤方向渐变:单位形可在平面上作具有方向的渐变⑥色彩渐变:除了以形作有规律的变化外,色彩中的色相、彩度、明度也可以在同一个规律的原则下,以渐变的方式来表现协调的效果渐渐变变欣欣赏赏以抽象为主的渐变构成设计10*10厘米1.9 1.9 特异特异 特异是规律的突破,是在重复和渐变骨架或基本形中的一种变异变化,在规律中出现轻微差异或局部突破,有意地出现一个或数个不守规律的基本形或骨骼单位,以突破规律的单调感,造成动感,增加趣味。
要注意,过分强调特异会破坏统一但如果是不明显的特异处理,也会造成不易察觉的结果比较大胆的特异变化会引人注目,而含蓄的特异表现则会引人入胜 特异的效果如:特大、特小、特亮、突变、逆变等所产生的独特、异常现象对视觉的刺激有振奋、震惊、奇特、置疑的作用特异的表现形式:特异的表现形式:①大小的特异:基本形在大小上的特殊性,能强化基本形的形象,使形象更加突出鲜明②形状特异:基本形在形象上的特异,能增强形象的趣味性,使形象更加丰富,并形成衬托关系特异形在数量上要少一些甚至只有一个,这样才能形成焦点③色彩特异:基本形在色彩上的特异,能丰富画面的层次,是黑、白、灰的关系更加清晰、明快,可以用填黑、勾线、空白等表现手法来得到色彩的特异④方向特异:再有秩序的多数中出现无秩序的少数,或无秩序的多数中存在有秩序的少数,无论其形状、大小色彩都是重复⑤肌理特异:在相同肌理的质感中,如有部分不同性质差异的肌理出现,也能显现其肌理的不同变化,形成引人注目的焦点1.10 1.10 对比对比 将相对的要素配置在一起,相互比较以达到二者抗拒的紧张状态,称为“对比”1.11 1.11 立体空间立体空间 我们在平面构成中所讲的空间,是立体形态的二次元空间表现。
空间是先有形象而存在的,但形象决定空间的性质,空间感与立体感具有共同之处矛盾空间矛盾空间 利用平面的局限性以及视觉的错觉形成的在实际空间中无法存在的空间形式 矛盾空间可以在平面中创造出奇特的空间,变不可视为可视它可以使学习者对形自身结构的把握,以及对形的分解与组合等方面得到更充分的训练可以增强造型能力矛盾空间的构成方法:矛盾空间的构成方法:①共用面:是将两个不同视点的立体形以一个共用面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以此构成视觉上既是俯视又是仰视的空间结构,有一种透视变化的灵活性②矛盾连接:是利用直线、曲线、折线在平面中的空间方向的不定性,使形体矛盾连接起来1.12 1.12 肌理肌理 是指物体表面的 质地、纹理的直接体现视觉肌理:对物体表面特征的认识触觉肌理:用手抚摸有凹凸感觉的肌理为触觉肌理1.13 1.13 韵律韵律 韵律是美的形式之一所谓韵律,简单的说,凡是规则的或不规则的反复和排列或者属于过期性、渐变性的现象,均是韵律它给人以仰、扬、顿、挫而又有统一感的运动印象韵律美的表现形式:韵律美的表现形式:①利用反复表现韵律:将同一单位形体作有有规则的连续表现,会因反复的现象而产生韵律感。
②利用渐变表现韵律:由于数理性的规则变化,并有一定的秩序与规律可循,较易表现秩序的美感第二章:色彩的感知与构成第二章:色彩的感知与构成1.1 1.1 色彩的基本常识色彩的基本常识 色彩:光进入眼中刺激视神经,通过大脑视觉中枢的传达,生成的感觉到了晚上没有光的时候,就看不到了色彩正是因为有了光才能感觉到色彩 色彩的产生:色并不是天生就具有的东西,人们看到色彩,是因为来自发光光源如太阳、电灯等;或发光光源的反射光如月亮、地面等,再散射到被观察物体上所致 由此可见,光和色是分不开的,光是色的先决条件,反映到人们视觉中的色彩其实是一种光色感觉 光:反射的数量众多的电子波肉眼可以感觉到的称可视光线:380㎜——780㎜的范围;肉眼感觉不到的称不可视光线:比380㎜短的波长领域是紫外线,比780㎜长的波长领域是红外线 牛顿发现了色彩或光是波动现象的反射能源他在剑桥大学的实验室里发现,白色的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组成 色彩的表示系统:美术学或设计学分两大类表示色彩的相互关系色相环:用环形的方式来表示色与色之间的相接、相邻、对比、互补等关系有12色、24色或更多色彩关系的色相环。
对比色:每一个颜色对面的颜色称对比色或互补色把对比色放在一起,会给人强烈的排斥感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互补色:红色与绿色、橙色与蓝色、黄色与紫色等的色光互为补色对比对这些色彩进行配色,给人鲜明的印象1和13互补色(180度)同类色:色相性质相同但色度深浅不同7和8同类色(15度)类似色:色轮上90度角内相邻接的色统称为类似色红-红橙-橙.黄-黄绿-绿.青-青紫-紫等均为类似色.类似色由于色相对比不强给人有色感平静、调和的感觉因此在配色中常应用 1和7类似色(90度)色彩的分类:无彩色和有彩色无彩色:黑色、白色以及这两色可配置出来的灰色系有彩色:除无彩色区域以外的具有色彩倾向的区域三原色:理论上红、黄、蓝为三原色(色光混合的层面)间色:红+黄=橙、红+蓝=紫、黄+蓝=绿(第一间色)色彩的三大要素:色彩的三大要素:色相:色彩的种类色相环就是把色彩有次序的排列补色:红色与绿色、橙色与蓝色黄色与紫色等的色光互为补色关系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明度高低明度:对色彩的亮度而言除去光或添加黑色就会使色彩变得灰暗巧克力的褐色要比鲜明的褐色要灰暗;天蓝色比海蓝色更鲜明色彩的明亮程度随着光的暗度变化而变化。
纯度:色彩的鲜艳程度纯度:色彩的鲜艳程度明度高低高纯度的例子纯度低高低纯度的例子纯度高,给人以“艳丽”、“鲜明”的感觉,纯度越高色彩越强纯度最高的色彩是纯色,随着无彩色混合比例的变化,纯度会变弱幸运、高兴、能量、运动、爱情、性感、喜悦诱惑、力量、火、热、温暖、欲望、血、憎恶愤怒、嘲弄、兴奋、攻击、吵闹、噪声、危险静止、非道德浪漫、幸福、甜蜜、温柔、年青、少女、安静母性爱、精神和身体健康快乐、满足、享有、力量、行动、暖和、流行变化、便宜、麻烦、夸张、吵闹、亲近愉快、欢乐、希望、殷切、好胜、卑鄙、欺骗酸的、温暖、非真诚的土地、信赖、舒适、忍耐、树、皮革、沉重、无聊、温暖和单纯、严肃、敦厚平安、憧憬、永恒、信赖、想念、安宁、宁静智慧、知识、精确、集中、勇气、真理、冷淡寒冷、谎言自然、生活、生命力、春天、希望、坚信、和谐、安宁、青少年、同情、满足、新鲜、安静、有毒、森严、未成熟的、苦味、被动优雅、出众、独创性、流行、性感、幻想曲神圣、宗教的、神秘、虚荣、不自然、虚假不安全的、不信赖的、孤独典雅、品质、安宁、无限、自然第三章:设计印象的表现第三章:设计印象的表现3.1 3.1 色彩的对比色彩的对比色彩对比是指两种颜色相互间的特质被强调出来的一种视觉现象。
类似色对比无彩色对比互补色对比色相对比:因色相的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关系色相对比:因色相的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关系1、同一色对比:5度左右对比效果弱2、类似色对比:45度左右色差不大,统一中有变化, 变化中不失和谐3、对比色对比:100度左右视觉效果鲜亮、强烈4、互补色对比:180度左右对比关系强烈、刺激5、全色相环对比:12色或6色对比,产生杂乱、不安感6、全色相秩序对比:色相的推移类似色对比无彩色对比互补色对比同一色对比、有彩色对比、类似色对比类似色对比、互补色对比、领近色对比明度对比:因色彩明度的差别而形成的对比关系明度对比:因色彩明度的差别而形成的对比关系1、色彩自身的明暗关系2、色彩中混入黑白后所产生的明度关系第四章:配色艺术第四章:配色艺术冷色相的配色:冷色相的配色:蓝色是使人感到凉爽和舒畅的色相它容易使人联想到晶莹剔透的水珠、新鲜的空气、炎热的夏日在凉爽的游泳池中爽朗的感觉这个色彩具有清洁和干净的感觉,而海面上隐隐浮现的绿色具有弥漫在幽静湖面的感觉冷色给人以冷淡、干净单纯、潮湿文静、畅快新鲜和轻快的印象暖色相的配色:暖色相的配色:暖色系有红色、橙色、黄色、粉红色和褐色等。
虽然绿色和灰色是冷色系,但是黄色和绿色或者褐色和灰色混在一起,就会成为暖色系暖色具有温和的、柔和的、好心情的、香气的和暖暖的感觉如果在温和的色彩中使用冷色彩,温和的色彩就会有更强的视觉效果使人有刺激感的配色:使人有刺激感的配色:通过使用红色、深紫色和橙色等配色手法达到刺激人们感情的效果,并且暖色系是可以提高纯度的色彩冲动的粉红色和像涂了一层蜂蜜一样的色彩印象加重了戏剧化的效果这些性感的色系给人以热烈的、诱惑的、异国的挑战的和热情的感觉高纯度的红色易于刺激人们的情感,并且能达到使人兴奋的效果使人有舒适感的配色:使人有舒适感的配色:想像既清澈又平静的青绿色湖面上,反射出蔚蓝天空的模样,那些白色的云彩好像是短暂的休息一下再走的样子高明度的无彩色和绿色系的色相让人有清洁、柔和的感觉上边的色相具有安静、宁静、平和、寂静以及使人安心的感觉轻盈氛围的配色:轻盈氛围的配色:用高明度的色彩来实现轻盈的色相如果能好好把握这些既温暖又清爽色系的平衡,那么这些柔和色彩的组合将是所有色相中最易于配色的色系把这些色彩做出浅淡的配色,它们和白色或鲜亮中性的色彩混合在一起,会给人以既柔和又漂亮的印象无彩色的白色配色会使人有都市化和精炼的感觉。
这种细腻的色相具有珍藏、窃窃私语、易碎的样子、柔和及温和等感觉用高明度色彩配色而成沉重氛围的配色:沉重氛围的配色:这种粗壮组合的色相是用多种色彩混合而成的,但是最强烈的配色是在所有的色彩中掺杂黑色黑色和朱红色、深紫色或深蓝色和黑色,总而言之,与给人以富丽堂皇感觉的黑色配色依然被认为是权威的象征这种颜色具有权威的、充满力量的、强烈的、坚信的和实际的感觉像岩石一样坚硬木炭的灰色、深蓝色和深绿色系还是具有力量的色彩,即钞票和军队的色彩健康、快乐的配色:健康、快乐的配色:健康和快乐的氛围是用暖色为主的配色营造出来的红色等暖色相系是在想要表现出人们最高潮气氛时使用的用高纯度的色相来实现健康和快乐的印象,并且是高明度的鲜亮氛围用高纯度的配色来表现出快乐庆祝的气氛健康、快乐的配色:健康、快乐的配色:通常用红色和绿色的配色来表现朝气勃勃和华丽感强调感情的时候,用低纯度通常用几种高纯度实现朝气勃勃或华丽色彩的配色色相对比是用补色关系来表现的,可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利用高纯度的色相能给人以朝气勃勃和有力量刺激食欲的配色:刺激食欲的配色:刺激食欲的色彩是红色系和朱黄系通常食品的材料都是暖色系和中性色系,可以看到食品的包装也是用这样的色系来设计的,所以像灰色等纯度低的色相在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使用。
刺激食欲的色相是暖色系,红色和朱黄色也有同样的功效让人感觉新鲜的配色:让人感觉新鲜的配色:蔬菜的绿色系给人以新鲜的印象莎拉的绿色系和红色系西红柿等配色有着新鲜的感觉和刺激食欲的作用纯度低,会降低新鲜度和人们的食欲使人感到新鲜的色相是高纯度或鲜亮的绿色系恬静颓废欢快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