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2022年部编版历史七下教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77116547 上传时间:2024-08-2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2022年部编版历史七下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2022年部编版历史七下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2022年部编版历史七下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2022年部编版历史七下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2022年部编版历史七下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2022年部编版历史七下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 2022年部编版历史七下教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1 1 课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情情感感态态度度与与价值观价值观掌握隋朝的建立与统一;掌握大运河的开通及意义;掌握科举制的创立过程和影响;从隋朝灭亡的原因中得到启示。讲述课文知识,让学生了解隋朝建立的基本概况;仔细地讲解大运河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会识图看图;探讨隋朝的灭亡,培养学生从历史教训中得出正确的历史启示的能力。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和科举制的兴起的积极历史作用,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通过这种人文精神的感染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复兴中华的情愫。【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大运河的开通

2、;科举制的兴起及影响。教学难点: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探讨从隋朝灭亡中得到的正确启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目标导学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目标导学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1. 1.(多媒体出示问题:隋朝建立的基本情况) 教师教师讲述:隋朝建立和重新统一讲述:隋朝建立和重新统一?(581 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589 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2.2.(多媒体展示隋炀帝的画像,出示问题:隋文帝的创举)读教材,说说读教材,说说隋文帝采取了那些措施以巩隋文帝采取了那些措施以巩固统治固统治(1)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多媒体展示隋炀帝下

3、江南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本上导入框中的这个故事:相传,隋朝时扬州出现了一种绮丽的花,名叫琼花。隋炀帝知道后,急切地要到扬州去观赏。长安、洛阳到扬州路途遥远,那时陆路交通很不方便,他就发动数百万民工开通了一条大运河。隋炀帝乘着龙舟从洛阳直通扬州。龙舟有四层楼高,一百多个房间,还有宽敞的大殿。但到扬州后,他并没有看到琼花。通人性的琼花讨厌这个暴虐的君主,自行败落了,不让他看。隋炀帝大失所望。那么,隋炀帝专门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可信不可信?但大运河又确实是在隋炀帝时开凿成功的,隋朝为什么能够完成这样大的工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隋朝的历史。二、二、新课讲授新课讲授(2)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

4、政效率。(3)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目标导学三目标导学三 科举制的创立科举制的创立 1. 1.(多媒体展示以下两则材料)史料解读史料解读材料一:材料一: 魏晋的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先在各郡设置中正, 稍后又在各州设置大中正。中正的职权主要是评议人物,其标准有三:家世道德才能。中正根据家世、才德的评论,对人物作出高下的品定,称为“品” 。品共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但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二品, 二品又有参预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

5、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 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材料二:材料二: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重新走向统一和空前繁荣昌盛的时期。从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来看,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加强,他们积极要求参政,希冀通过某种形式改变政治地位不高的现状。魏晋南北朝以来形成的士族豪门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有明显的减弱和下降。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垄断地位。统一的中央集权官僚体制的确立又急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官吏充实到政府各级行政机构中去,从而使政令畅通,官僚

6、机构得以正常运转,实现进一步遏制地方割据势力,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九品中正制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因为它不利于皇权加强和中央集权,又不利于笼络和控制中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在这种情况下,科举制应运而2.2.(多媒体出示问题:科举制产生前,古代中国的举人制度)根据材料一讨论根据材料一讨论科举制产生前的举人制科举制产生前的举人制度及其影响度及其影响答案提示: (1)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有机会做官。出身低微、 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老百姓更没有机会做官。目标导学二目标导学二 大运河的开凿大运河的开凿(一)(一)目的: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

7、治(二)基本概况: 从 605 年起, 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1.1.图片展示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大运河的示意图)2.2.提出问题:大家仔细看图,说说大运河的最北端提出问题:大家仔细看图,说说大运河的最北端是哪一座城镇是哪一座城镇?大运河的中心那里?最南端是哪座城镇?师生一起回答:涿郡,洛阳,余杭。3.3.继续提出问题:大家可以依次说出大运河的四段继续提出问题:大家可以依次说出大运河的四段河流的名称吗?河流的名称吗?师生一起回答: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4.继续提出问题:联系所学,说说大运河联通了哪继续提出问题:联系所学,说说大运河联通了哪几大流域?几大流域?师生一起回答:海河

8、、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5.继续提出问题:大运河的修筑产生了怎样的影继续提出问题:大运河的修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响?师生一起回答: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 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生。(2)这种制度选拔上来的人没有才能,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3.3.(多媒体出示问题:科举制出现的原因)学生分学生分组讨论组讨论科举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科举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答案提示: (1)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加强,他们积极要求参政,希冀通过某种形式改变政治地位不高的现状。 (2)魏晋南北朝以来形成的士族豪门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有明显的减弱和下降。 (3)统一的隋朝,需要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4

9、.4.(多媒体出示问题:科举制创立的基本情况)回回归课本知识:归课本知识:科举制创立的基本情况。科举制创立的基本情况。答案提示:隋文帝即位后,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5.5.(多媒体出示问题:科举制创立的影响)总结历总结历史认识史认识:科举制创立的影响。科举制创立的影响。答案提示: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科举制成为历朝选 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 1 300 多年。三、课堂总结三、课堂总结隋朝是一个短暂而辉

10、煌的朝代,一统中华。开凿大运河,成为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维护和加强国家政治的统一,都有重要的作用。大运河是隋代劳动人民对中国历史的伟大贡献。 本课还学了科举制这一专题,它从隋朝创立,唐朝完善,明清衰落,到1905 年废除,共 1300 多年的历史。隋唐的科举制是今天考试制度的起源,它的创立目的是为了选官。今天的考试,有的仍是为了选官,比如“公务员考试”;有的是为了选拔人才,如“高考” 、 “中考” ;更主要的是演化成为一种评价我们知识能力态度的手段,时时刻刻在发挥作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通过课堂归纳总结, 从隋朝的兴亡中得出作为统治者应该如何施政和做人;引导

11、学生了解科举制的诞生、完善、废除的过程,体会科举制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体会科举制对古代、对今天的现实意义,对中国、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不管是古代的科举制,还是今天的高考、公务员考试,都是为了更好的选拔人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人生观和价值取向。第 9 课辛亥革命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知识 与能与能了解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广州起义、武昌起义;知道徐锡麟、秋力力瑾以及“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英雄事迹;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过程过程 与方与方通过图片、 资料, 让学生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通过历史史料的解读与分析,法法培养学生解读历史问题的能力,

12、从而让学生全面的认识和看待历史事件情感情感 态度态度通过对革命烈士英雄人物事迹的讲述,让学生认识到中国人为民族独立、解放而与价值观与价值观不屈努力的奋斗精神,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重点难点】【重点难点】重点:重点:广州起义、武昌起义。难点: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提问: 上述两幅图片展现了什么精神?与哪一次革命起义有关?学生回答:展现了革命党人视死如归、不上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展现武昌起义怕牺牲的精神。与黄花岗起义有关。情节的纪念性浮雕。作为国家级的的纪念碑 4.教师讲述:1911 年 4 月,黄兴等发动为何选择武昌起义这一历史事件呢?它在中起义

13、,攻占两广总督衙门。革命党人同清军国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历史影响呢?今天就让展开激烈巷战,最终因众寡悬殊, 起义失败。我们一起学习第 9 课:辛亥革命,去感受那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段火红的革命时期。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三、三、新课讲授新课讲授目目标导标导学二:武昌起学二:武昌起义义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回答问题:武目目标导标导学一:革命志士的学一:革命志士的奋奋斗斗昌起义成功的有利条件?武昌起义的简要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说一说同盟过程?会成立后,领导的革命起义有哪些?结果如学生回答:有革命组织:文学社和共何?进会;得到了同盟会的帮助;湖北新军倾向学生回答:革

14、命。简要过程:发动起义夺取军械时间领导者起义所进攻总督衙门武汉三镇光复1906刘道一、蔡绍南萍浏醴起义湖北军政府成立。1907徐锡麟、秋瑾安庆起义 2.教师展示图片:湖北军政府黎元1907孙中山、黄兴广西起义洪 2.教师强调: 1906 年的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但极大提高了同盟会的声望。 3.教师展示图片:黄兴绝命书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4 - 1911 年 10 月 11 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请谈谈你对革命党人推举黎元洪为都督的看法?学生回答:说明革命潜伏者危机。 3.教师讲述: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到 11 月

15、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展示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示意图7.教师总结: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三、课堂总结三、课堂总结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了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最终辛亥革命的一声炮响,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因此,辛亥革命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转折点,其对于封建体制的冲击、社会生产力的推动、进步意识的弘扬、风俗习惯的革新都是空前的。4.教师强调:1911 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

16、命”。5.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讨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6.学生回答:略 板书设计革命起义1906 年,萍浏醴起义;1907 年,安庆起义1907 年,广西起义;1910 年,广州起义,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时间: 1911 年 (辛亥年)武昌起义经过:起义爆发夺取军械库武汉三镇光复湖北军政府成立辛辛亥亥革革命命本节课主要讲述的是同盟会成立之后,领导的一系列武装起义,最终在武昌起义中取得成功。通过教学能过让学生知晓革命的曲折性和复杂性,知道革命烈士为了自己的革命理想,为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 5 -结果: 起义成果, 开启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教学反思发动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通过图片、资料

17、的展示,诱导式教学、分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理解知识点,同时强化学生分析史料、解答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还有可以提高的地方,比如可以通过情景再现等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英雄人物是精神,从而进行感情上的教育学习。第第 1 1 课课鸦片战争鸦片战争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知识与能力力过程与方过程与方法法了解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通过对中英南京条约内容、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以生活化事件以及战争视频作引入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创设情境及学生分组调查、讨论,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和创造性,锻炼其合作、自主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情感态度学生认识到“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

18、打”的历史规律,从而激发学生立志为与价值观与价值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难点】重点:重点:中英南京条约难点:难点: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教学过程2.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第3 页图片、 数据资料;同时出示一则材料,让学生分析讨论:鸦片今天是新学期的开始。我们历史的学习走私给中国带来的危害。也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中国近代史。多媒体课件展示材料:槁人形骸, 蛊人心志, 丧人身家,展示:通过展示视频鸦片战争的经过,(鸦片)实生民以来未有之大患, 其祸烈于洪水猛兽。美丽的罂粟花引入本课,观看后说明:中英魏源两国远隔重洋,一个在亚欧大陆东端,一个(答案提示:财政危机、政治更加腐败

19、、军在亚欧大陆西端。 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 队战斗力下降)为什么会在19世纪中期爆发战争呢?这场战3.3.教师过渡:面对鸦片的输入所造成的严重危害,道光帝派主力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争能否避免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 课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鸦片战争。多媒体展示林则徐: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四、四、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止之理。 ”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目目标导标导学一:学一:鸦鸦片走私与林片走私与林则则徐禁烟徐禁烟之。 ” 和虎门销烟图 (指出林则徐禁烟的决心)1.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 2 页正文第一自然段提出问题: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内容,

20、指出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情况?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茶叶、生丝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这种观点对英中吗?为什么?(答案提示:不对。虎门销烟国国呢绒、布匹只是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借口,这场战争的(清前期中英 贸易情况中国出超 ,英国入爆发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 )超,英国处于贸易逆差地位)目目标导标导学二:英国学二:英国发动发动侵略侵略战战争争教师引导: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想到了1.1.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鸦片战争形势示意什么?(答案提示:鸦片)图” ,教师据图讲述鸦片战争的经过。二、导入新课二、导入新课- 6 -教师:鸦片战争以大清王朝的的失败而结束,其实当时英国派往中国作战

21、的士兵前后不过万人,而清王朝派往南方作战的兵力超过 10 万人,但却打了败仗,其原因有哪些?学生讨论后回答:清朝政治制度腐朽(根本原因) ;清朝统治腐败;中国国力衰弱;经济落后,武器落后等。2.2.教师总结:英国是当时世界上第一强国,这样一个拥有先进生产力和近代战争武器的英国在同清王朝的较量中明显处于优势,这也决定了社会制度、生产力落后的清王朝在鸦片战争中必然失败的命运。“落后就要挨打” 是鸦片战争留给国人最深刻的历史教训。权就落入到所有与中国通商的资本主义国家手中。南京条约是近代历史上外国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国的领土、关税、贸易主权遭到破坏。3.3.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第

22、 7 页正文部分内容,并提问: 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侵略者有强迫中国签订了哪些条约?有什么样的危害?学生回答:中英虎门条约 、中美望厦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 。英国通过虎门条约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 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美国和法国通过条约,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目目标导标导学三:学三: 南京条南京条约约的的签订签订1.1.教师指出:1842 年 8 月,清政府被迫与英4.4.教师总结: 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名义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上是独立的国家,但是其自主政治已开始遭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到外来干预, 中国社会的自热经济遭到破坏

23、,多媒体课件展示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三、课堂总结三、课堂总结赔款:2100 万银元五口通商: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鸦片战争前,中国在政治上是主权独关税协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税款,双方协议立,领土完整;经济上是男耕女织式的自然2.2.教师引导学生,逐条归纳内容,并分析其经济,社会性质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危害后,教师进行总结归纳: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自然割地:严重损害中国的领土主权。经济开始解体,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赔款:不但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困难,会。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也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义列

24、强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中国人民开始肩五口通商:使东南沿海门户大开。损害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革命任务。因此,了中国的贸易主权。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在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协定关税:这表明关税税则中国自己不史的开端。能做主决定,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同时,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以“利益均沾”为借口,纷纷效尤。这样,中国的关税自主板书设计- 7 - 教学反思鸦片战争是新学期历史教学第一课, 也是后面课程学习的重要铺垫。 因此,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在本课中,我始终把学习目标贯穿整个教育教学地方始终, 通过视频资料、 创设历史情境、 分组讨论学习等各种形式,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在兴趣中学习。

25、同时让学生能树立正确的历史唯物史观, 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当然,我在教学上还有许多改进的地方,语言更加简练,增加逻辑性,同时多听课,多请教,多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第 9 课辛亥革命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知识 与能与能力力过程过程 与方与方法法情感情感 态度态度了解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广州起义、武昌起义;知道徐锡麟、秋瑾以及“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英雄事迹;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通过图片、 资料, 让学生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通过历史史料的解读与分析,培养学生解读历史问题的能力,从而让学生全面的认识和看待历史事件通过对革命烈士英雄人物事迹的

26、讲述,让学生认识到中国人为民族独立、解放而与价值观与价值观不屈努力的奋斗精神,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重点难点】【重点难点】重点:重点:广州起义、武昌起义。难点: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三、导入新课三、导入新课- 8 -上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展现武昌起义情节的纪念性浮雕。作为国家级的的纪念碑为何选择武昌起义这一历史事件呢?它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历史影响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 9 课:辛亥革命,去感受那段火红的革命时期。五、五、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所进攻总督衙门武汉三镇光复湖北军政府成立。 2.教师展示图片:湖北军政府黎元洪目目标导标导学一:革命志士的学一:革命志士的奋

27、奋斗斗2.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说一说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革命起义有哪些?结果如何?学生回答:时间190619071907领导者徐锡麟、秋瑾孙中山、黄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刘道一、蔡绍南萍浏醴起义 1911 年 10 月 11 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请谈谈你对革命党人推举黎元洪为都督的看法?学生回答:说明革命潜伏者危机。 3.教师讲述: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到 11 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展示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示意图 2.教师强调: 1906 年的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但极大提高了同

28、盟会的声望。 3.教师展示图片:黄兴绝命书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提问: 上述两幅图片展现了什么精神?与哪一次革命起义有关?学生回答:展现了革命党人视死如归、不怕牺牲的精神。与黄花岗起义有关。 4.教师讲述:1911 年 4 月,黄兴等发动起义,攻占两广总督衙门。革命党人同清军展开激烈巷战,最终因众寡悬殊, 起义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8.教师强调:1911 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9.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讨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10.学生回答:略11.教师总结: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

29、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目目标导标导学二:武昌起学二:武昌起义义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回答问题:武昌起义成功的有利条件?武昌起义的简要过程?学生回答:有革命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得到了同盟会的帮助;湖北新军倾向革命。简要过程:发动起义夺取军械三、课堂总结三、课堂总结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了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最终辛亥革命的一声炮响,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因此,辛亥革命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 9 -次重要的转折点,其对于封建体制的冲击、社会生产力的推动、进步意识的弘扬、风俗习惯的革新都是空

30、前的。 板书设计革命起义1906 年,萍浏醴起义;1907 年,安庆起义1907 年,广西起义;1910 年,广州起义,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时间: 1911 年 (辛亥年)武昌起义经过:起义爆发夺取军械库武汉三镇光复湖北军政府成立辛辛亥亥革革命命本节课主要讲述的是同盟会成立之后,领导的一系列武装起义,最终在武昌起义中取得成功。通过教学能过让学生知晓革命的曲折性和复杂性,知道革命烈士为了自己的革命理想,为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发动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通过图片、资料的展示,诱导式教学、分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理解知识点,同时强化学生分析史料、解答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还有可以提高的地方,比如可以通过情景再现等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英雄人物是精神,从而进行感情上的教育学习。结果: 起义成果, 开启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教学反思-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