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科学教案模板汇总10篇汇编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77030011 上传时间:2024-08-21 格式:PDF 页数:38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科学教案模板汇总10篇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021年科学教案模板汇总10篇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021年科学教案模板汇总10篇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2021年科学教案模板汇总10篇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2021年科学教案模板汇总10篇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科学教案模板汇总10篇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科学教案模板汇总10篇汇编(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2021 年科学教案模板汇总年科学教案模板汇总 1010 篇篇科学教案科学教案 篇篇 1 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 以下是小学科学六年级教案,换一女个阅读。一、教学目的:一、教学目的: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能源的概念。2、能大胆想像没有能源的生活,分析出生活和生产中所需能量的。3、能查阅资料获得更多有关能源的知识,从正反两个方面看待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实例说明能源对人类生活的意义。3、能根据各种形式能源的本质特征进行分类,举例说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意识到人类要节约不必要使用的能源。二、教学重点:二、教学重点:

2、教育学生根据各种形式能源的本质特征进行分类, 举例说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意识到人类要节约不必要使用的能源。三、教学难点:三、教学难点:分析出生活和生产中所需能量的, 说明能源对人类生活的意义四、教学过程:四、教学过程:1、导入:上课我们学习了怎样控制能源,我们身边常用的能源有哪些?2、学习新课:A、分析能量的活动目标:1、能分析出生活和生产巾所需能量的。2、能查阅资料获得更多有关能源的知识。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能源的概念。4、 能通过分析发现能源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5、能对自已所知道的各种形式的能源进行正确分类。活动过程:1、激趣导课。提出问题我们的生活和生产离不开能量,

3、 你知道这些能源是从哪里来的吗?让学生猜一猜,激发学小学习的兴趣。2、分析能量的。(1)提问:分析手表和火车运行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2)进行小组时论,按图中的箭头逆向推理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来系统地分析能量的。如火车运行的能量来自:火车运行的能量=石油植物太阳火车运行的能量=电太阳;B、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活动目标:1能举实例说明开发能源给人类带来的利与弊。2、能从|正反两个方面看待能源的开发与利用。3能用自己的话说明人类使用能源物质的发展趋势。活动过程:1、任务:从自己的生活中选择一种能源,分析这种能源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对生活和环境带来的影响。2、方法:采用上查阅资料法,小组讨论3、指导学生阅

4、读资料获取信息 和 环境的影响的资料,训练学生科学阅读的基本能力。(1)出示阅读提纲:煤在开采时对土地、村庄、水资源造成什么 影响?煤和石油在使用过程中,对空气和天气带来什么影响?石油在运输过程中, 由于泄漏会对水域及水生动植物带来什么影响?(2)学生阅读资料,分析煤、石油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3)小组讨论,举出更多的有关煤、石油开采,利用对环境影响的例子。4、组织学牛交流阅读分析结果。C、“科学在线”认识人类开发利用能源的历史和发展趋势。(1)阅读提示:能源的利用经历了几个时代,其代表能源是什么;人类使用能源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2)学生阅读,思考上面的问题。(3)交流阅读结果。D、想

5、像没有能源的生活活动目标:1、能举 3 个以 E 的实例说明能源对人类生活的意义。2、能大胆想像没有能源的生活。3、能意识到人类要节约水必要使用的能源。活动过程:这是一个培养学生创造性性思维及想像能力的活动,1、指导学生明确活动的任务、过程和方法。(1)活动的任务假如有一天没有了能源,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2)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当太阳下山后,在漆黑阴冷的房间内有什么感受?在野外迷失方向,饥寒交迫时有什么感受?学生可以想像如果没有风能、 太阳能或其他能源的生活会是怎样的?(3)从系统的角度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进行分析推理。如:a.从衣食住行与能源的关系,分析没有了生活用品,我们会怎样?b.从

6、生物与能源的关系,分析没有周围的生物,我们会怎样?c.从各种自然现象与能源的关系,分析没有了风云雨雪,我们会怎样?2将想像的结果,写成一篇科学幻想短文,可以配上图画。E、小结:组织学生召开一次科学讨论会,交流评价每个学生的短文,及时对学生丰富的想像力给予表扬和鼓励。作业:修改科学幻想短文科学教案科学教案 篇篇 2 2教学目标:1.能够针对问题大胆地提出猜想。2.能够利用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滑轮的秘密。3.能够想到利用滑轮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滑轮的探究兴趣。2.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科学知识1.认识定滑轮,动滑轮。2.发现动滑轮与定滑轮的不同作用。教学准备

7、:师演示实验材料课件(利用滑轮工作的生活实例)演示用滑轮实验套材。分组实验材料(四人一组)动滑轮,定滑轮,支架,测力计,钩码,实验记录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喜欢做实验吗?生:喜欢。师:请看大屏幕,课件演示起重机吊重手升旗仪式师:同学们通过观看,知道起重机是怎样吊起重手的吗?国旗又是利用什么装置升上去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滑轮兄弟的秘密。板书课题 滑轮兄弟二. 探究过程师生演示实验师:请同学们分组实验1. 组装定滑轮先让学生自主探究,师巡视观察,如果是个别问题,适时指导,如是普遍问题,师则演示指导。师:先直接称钩码的质量(重力)再用定滑轮,用弹簧秤拉钩码看数据。观察比较,填表,

8、思考,定滑轮有什么作用。(改变力的方向,不省力)2. 组装动滑轮师:请同学们先看一看 P31 插图,你会使用动滑轮吗?生:会。师:好。请同学们再分组实验。师巡视观察。生直接操作。(只秤钩码)提请学生不仅要秤钩码,还要秤滑轮观察比较,填表,思考,动滑轮有什么作用(省一半的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3. 组装滑轮组师:如果在实际生活中既要省力,又要改变力的方向,你能做到吗?生:能。师:请看课本 P32 插图,你会做吗?实验开始。师巡视观察。三. 课堂总结师:今天的实验做得很成功,谁知道定滑轮有什么作用?生: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师:很好,那么动滑轮有什么作用呢?生: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

9、改变力的方向。师:滑轮组又有什么秘密?生: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科学教案科学教案 篇篇 3 3【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从物质变化的本质引出自然界物质变化的不同,在此基础上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典型的物理变化如物态变化、 机械变化、地球运动等,而且在水和空气的学习中,学生也接触了一些化学变化,通过本节教材的学习,可使学生初步明确物理和化学两个变化的含义,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 是否生成新的物质。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习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为接下来学习物质的变化打下基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认知目标1、了解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不同物质的形态和运动形式发生着

10、相互作用。2、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及化学变化的实质。技能目标技能目标1、了解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3、固体物质加热的实验装置和操作要求情感目标情感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使学生接受物质是变化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重点:掌握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难点难点: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及化学变化的实质。【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准备】【教学准备】酒精灯、锥形瓶、试管、硝酸铅溶液、碘化钾溶液、发黄的落叶、硫酸铜晶体、绿叶、细铁丝、蒸馏水、氢氧化钠溶液、鸡蛋清。【教课思路

11、与方法】【教课思路与方法】“演示法”和“实验法”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本节教材贯穿一系列的实验,难度较高的由教师演示,较易的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实验明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含义,同时得出物质的性质。 教材首先提出自然界的物质在不断的变化中,让学生感受身边的物质变化,接着问要想知道物质是否发生了变化,该如何来判断呢,从而引入“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这一部分内容分两部进行,第一部笼统的来了解物质在发生变化时有什么证据,第二部分以一个具体的例子(硫酸铜晶体的变化)来加以说明。最后是物质变化的一些简单的应用。【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引入引入整个自然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的, 自然界中的物质

12、处于不断的变化中(结合新学期的一些变化来举例,使学生感到熟悉,活跃课堂气氛)引出课题:物质的变化一、一、 物质是不断变化着物质是不断变化着师: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自然界中所有物质都在不断的变化中,请你谈谈你发现了哪些变化?生:云中的水有时会凝结成雨水而落下,小树苗会长成参天大树, 木材燃烧, 瀑布的水落下。讨论:自然界中的这些变化是什么变化?投影:图 1-1 下雨请学生讲讲下雨的成因,然后教师再总结分析:空气中的水气在遇冷的情况下凝结成小雨滴,越积越多后就形成降雨。师问:整个过程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生:在这个过程发生的是水的三态变化。投影:图 1-2 木材燃烧学生分析:木材在氧气充足的

13、情况下燃烧,是一种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投影:图 1-3 植物的光合作用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阳光下,通过叶绿体,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投影:图 1-4 瀑布下落分析:水从高处落下,位置发生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问:若将以上的四个变化进行分类,你准备怎么分?分类的标准是什么?生: 根据在变化中是否生成新的物质把以上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小结:下雨和瀑布下落没有生成新物质, 在变化中没有生成其它物质, 这类变化叫物理变化。木材点燃发热、发光生成了新物质二氧化碳,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和氧气。在变化中生成了其他物质

14、,这类变化叫化学变化。巩固练习:巩固练习: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1、 钢铁生锈2、 打开小手电筒,发光发热3、 镁带能燃烧4、 用条形磁铁吸引铁钉5、 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出示出示: 水分子电解的模型请学生从微观角度来判别水电解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生:在整个变化过程中,水电解生成了氧气和氢气。构成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属于化学变化。教师指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过度:我们周围的物质在不断发生变化,如何判断变化是否发生了?二、二、 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师;要了解物质的变化,必须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物质变化的证

15、据。演示实验演示实验 1 1:取适量的硝酸铅溶液放锥形瓶中,再向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碘化钾溶液,观察反应前后的现象。问:问:有没有发生变化?生:生:有现象:反应前溶液无色透明,反应后生成黄色沉淀。分析实验现象:在此反应中,有不溶于水的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师:在这个变化中,两种溶液反应生成沉淀,是此变化是化学变化的证据。出示出示:发黄的落叶,与绿叶做对照提问:你知道叶子为什么会发黄吗?生: 落叶的黄色是由于缺含镁的无机盐或温度不适等因素引起叶绿素不能形成的造成的。师:从这两个变化中,我们可以发现物质的变化时常伴随着颜色的变化。投影:图 1-7 钢铁厂的高炉分析:铁在高温下熔化变成铁水,状态发生

16、变化,但物质的组成本身没有变化,这种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演示实验演示实验 2 2:拿出桌上的一段细铁丝,观察颜色、状态、形状,弯曲成各种形状,并用剪刀把细铁丝剪成几段。问:细铁丝在形状变化中,发生的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生:属于物理变化。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特征或性质,如。不同物质有不同的性质,根据物质的某些性质,可用来识别该物质。我们可把物质的性质分为两大类: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小结小结: 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可以发现物质的颜色、 形状和状态、是否有沉淀生成等都可以作为判别物质变化的标准。科学教案科学教案 篇篇 4 4【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人们在生活中会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这些

17、垃圾一经丢弃会给环境带来污染。过程和方法:调查统计家庭中一天产生垃圾的名称、重量和种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到每个人每天都会产生垃圾,这些垃圾对环境会造成破坏。关注垃圾的去向,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难点:布置学生按要求带垃圾来进行称重测量。重点:引导学生对垃圾产量大带来的问题进行讨论。【教学准备】【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提前收集家庭一天的垃圾,每组派一位学生把垃圾带到学校来进行分类和称重统计。2、收集垃圾堆、垃圾场的图片和垃圾污染河道的图片。3、教师准备弹簧秤。【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课前布置一、课前布置家庭垃圾的收集工作布置: 每组派一名同学把自家一天的

18、垃圾带到学校来做分类统计工作。 (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在家称量好再把数据带到学校来进行统计,但一定要事实求是。教师也可以把自家垃圾带到学校来做分类和称重演示。)课前布置:1、调查走读生数量2、要求将垃圾家庭垃圾带到学校。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先自学课本第一课,将垃圾在家里分类后进称重。二、一天垃圾的分类、称重和填写记录表二、一天垃圾的分类、称重和填写记录表1、我们每天都要消耗食物和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垃圾。我家一天会有多少垃圾?垃圾里有些什么?教师演示垃圾的分类和称量。2、学生分组分类,称量并填写“我家一天产生的垃圾统计表”表。(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卫生。)三、关于垃圾的讨论三

19、、关于垃圾的讨论1、请学生说说各种垃圾的。2、教师在黑板上画一张大表格,统计全班所有家庭产生垃圾的总重量。3、学生汇报后填写表格,计算平均每人每天产生垃圾的大致重量。4、阅读北京人均日产垃圾量资料,分组交流你对垃圾产量的一些想法。5、全班交流,教师引导至少提炼以下几点:(1)人们的家庭生活会产生大量的垃圾。(2)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商场、学校也会产生大量的垃圾。(3)大量的垃圾丢弃后,会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从而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健康。(4)垃圾需要科学的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四、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讨论并记录通过学习懂得的与垃圾相关的知识, 也记录下学习了这节课产生的一些思考。板书设计:一天的

20、垃圾教学反思:一天的垃圾教学反思:让学生将垃圾带到学校合适吗?在尊重事实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的要求下,如何帮助学生的一天的垃圾。对于以住校生为主体的学生,这确实比较困难。科学教案科学教案 篇篇 5 5【教学目标】1.经历研究包装盒的活动, 了解过度包装和滥用塑料包装的危害。2.知道垃圾减量的重要性, 探索减少丢弃和物品重新使用的一些方法。3.用实际行动减少垃圾,做力所能及的事,养成节约的好习惯。【教学准备】学生:每人带 1 2 个商品包装盒。教师:几个过度包装的包装盒和注意了环保的包装盒。称重的弹簧秤。再利用的小用品或工艺品,如空罐做的笔筒、饮料瓶做的花瓶等。【教学过程】一、 导入1. 我们已经知

21、道垃圾要污染环境,处理起来十分困难。怎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垃圾问题呢?(根据学生的讨论回答,教师适时引导或归纳:解决垃圾问题要从各方面努力,首先要从根源上想办法减少垃圾的数量,然后把可以用的材料回收,最后剩下的再作无害处理)2. 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好办法。日常生活中哪些垃圾是可以减少的?3师生一起探讨哪些垃圾是可以减少的,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言之有理就应给以肯定,如双面打印可以节约纸张,自己带喝水的杯子,少买瓶装饮料,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用品以减少纸和塑料的丢弃等, 教师可引导学生侧重于考虑家庭中和学校里的哪些垃圾可以想办法减少)二、包装盒的观察研究1. 一般情况下商品

22、都有包装,包装有什么用呢?(便于保存、运输、计量、标识等,而且比较卫生)2. 包装最后到哪里去了?(都成了垃圾)3. 商品不同,包装的方法也千差万别,今天我们就来观察研究包装盒,看有什么新的发现。4. 教师出示教材第 24 页上的问题,解释什么叫“过度包装”。5. 讨论:用什么方法或标准来衡量有没有“浪费”的情况。(如可称量包装和商品各有多重或体积各占多少, 也可用估测的方法)6. 分组观察、思考教材第 24 页上的 13 个问题。7. 汇报观察研究结果。8. 全班研讨教材第 24 页上的 46 个问题。三、废弃物品重新使用的研究1. 有些东西已经用过,好像可以丢掉了,其实它还可能有其他用处。

23、2. 教师出示一根包装绳、旧玻璃瓶、废塑料袋,谁能尽可能多地列举它们还有哪些用处?3. 交流汇报。4. 说说还有哪些物品是可以重新使用的?怎样使用它们?(教师可提示旧衣物、旧玩具、旧图书等物品)5. 废物利用有哪些好处?6. 我们经常购买一些小工艺品,人们还常常互赠贺卡或其他小礼物。如果我们注意收集一些废弃物品进行创意制作,不但省钱,还节约资源,减少垃圾,更具特色,作为礼物的话,还能表达自己的诚意。(展示几种废旧物品制作的精美作品)四、总结、拓展1.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2. 你们能利用一些废旧材料制作出有意义的作品来吗?利用课外时间做一做,然后开个展览吧!科学教案科学教案

24、篇篇 6 6一、单元内容分析:一、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是在三年级上册学生认识了身边常见动物, 给动物简单分类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观察动物,并能用合适的方式表述观察结果;对动物进行科学分类,了解常见不同类型动物的特征,扩大学生对生命世界的认识范围。蚂蚁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动物, 因此就是借助对蚂蚁特征的探究, 归纳昆虫类的共同特征。通过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用简单工具进行细致观察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感受蚂蚁种类的多样性。重点是比较猫和兔的相同点:全身长毛;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 小时候吃奶。 通过比较不仅复习巩固了猫的外形特征,运动方式和吃食等方面的知识, 而且进一

25、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用比较的方法认识事物的能力。二、单元教学目标:二、单元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生命体具有一些基本的特征都是由物质构成的,都有新陈代谢活动,能适应和影响环境、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进行生长发育。2、地区上有很多种不同种类的动物,它们和植物一起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的生命世界。3、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4、动物有最基本的生存需要:食物、空间和应激性。5、动物会经历出生、发育和死亡的过程,会繁殖他们的后代。6、动物有相同点: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命, 会排泄废物, 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过程与方

26、法1、饲养一种小动物。2、运用文字、图画记录观察到的内容。3、运用维恩图处理观察内容,整理描述结果。4、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要研究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5、通过阅读提高对动物基本需要和动物多样性的理解。6、比较多种动物,总结他们的相同和不同。情感、态度、价值观1、发展探究动物的兴趣。2、感受动物的多样性,培养对不同动物的研究兴趣。3、培养对动物生存需求的敏感性。4、培养保护自然环境种动物的意识,能爱护自然环境下的小动物。5、培养以观察目的为出发点,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三、单元重点难点:三、单元重点难点:归纳昆虫类的共同特征。比较猫和兔的相同点:全身长毛;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

27、五部分;小时候吃奶。四、课时计划:四、课时计划:本单元每课用一个课时完成,整个单元用 4 课时完成科学教案科学教案 篇篇 7 7教学目标探究过程和方法: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三个孩子及其父母所具有的相似点;能对自己与家人的外型特征进行比较,并作合理解释;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做出合理的推测;会查阅和收集有关植物的遗传资料知识与技能:知道人的很多特征是可以遗传的, 如头发、 双眼皮、 肤色等;知道动植物的很多特征也是可以遗传的;了解遗传也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情感态度: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感受遗传的神奇和美妙教学重难点重点:什么是遗传现象难点: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做出合理的推测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

28、备老师准备:多位学生的全家福照片做成多媒体课件,动植物图片,查找有关遗传的谚语学生准备:带父母的照片教学过程教学安排教学效果一、导入1.以前我们已经学过克隆技术, 克隆出来的动物和本身是一模一样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生物的遗传现象。(板书课题)2.我们先来看看书上 P42,大家帮这三位同学找找他们的父母是谁3.学生讨论后回答4.为什么他们是他的父母呢?你从哪知道的? (让学生找找这几位父母与孩子的相似特征)二、学习新课1.人类的遗传现象(1)刚才我们已经发现孩子和父母之间多少都有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科学上称为“遗传”。(2)你有没有被妈妈或者爸爸的同事说过很像你妈妈或者爸爸?(3)我这里在课

29、前请几位同学带来了他们的全家福,我们就来找找他们的父母。(4)不少同学也带来了父母的照片,那小组间混合一下,看能不能为同学找到他的家人2.动物间的遗传现象(1)观察 P43 图片,说说这些动物家庭的成员间有哪些相似的特征(2)小组讨论回答3.植物间的遗传现象(1)观察 P44 图片,说说这些动物家庭的成员间有哪些相似的特征(2)小组讨论回答4.总结不仅人类每代间有遗传现象, 动植物也存在同样的遗传现象你还知道哪些描述遗传现象的谚语吗?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三、遗传现象的推测1.观察图片中每只小猫的颜色和花纹, 推测一下小猫的爸爸可能是什么样子的?2.小组讨论后汇报四、拓展作业(1)今天我

30、们观察到的遗传现象主要是外形特征,除了外形特征可以被遗传外,还有哪些可以被遗传?回家问问父母,了解一下性格、脾气、习惯等方面也会遗传吗?板书设计生物的遗传现象肤色、眼睛、脸形、遗传:亲代与子代之间或多或少的花纹、手指形状在相似的特征鼻子、嘴形?科学教案科学教案 篇篇 8 8【学情分析】;基于三年级学生的认知和发展特点,学生已有一定的观;【教材分析】;哺乳动物是与人类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的一类动物,其中;【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猫和兔让学生发现哺乳动物特征,并归纳;2、通过观察活动,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掌握归;【教学重点】;能用各种感官对动物进行观察,认识猫和兔的共猫和兔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

31、岛版科学三年级猫和兔【学情分析】基于三年级学生的认知和发展特点, 学生已有一定的观察基础,但仅限于简单、粗略的观察,观察的目的性不强,需要进一步训练强化。另外,学生对所观察到的信息资料不善于归纳、整理,这是在课堂上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希望通过本课的科学观察经历,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教材分析】哺乳动物是与人类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的一类动物, 其中有很多是孩子非常熟悉的。本课以猫和兔为切入点,引领孩子观察、认识哺乳动物的特点, 进一步培养归纳概括的能力和珍爱生命的情感。【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猫和兔让学生发现哺乳动物特征,并归纳出共同特征。2、通过观察活动,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掌握归

32、纳总结的学习方法。 3、通过本课例对动物王国的进一步探究,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珍爱生命的意识。【教学重点】能用各种感官对动物进行观察,认识猫和兔的共同特征,归纳哺乳动物的特征。【教学难点】能用对比归纳的方法归纳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观察讨论记录表、每组两张贴纸(练习巩固环节使用); 学生准备:课后观察猫和兔,并将观察结果加以整理记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科学教案科学教案 篇篇 9 9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生认识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对物理研究及物理应用有初步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步了解学好物理应注

33、意的事情。二、能力目标:1.过观察和实验,学习初步的探究问题的方法。2.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三、德育目标:1.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发现科学实验带来的乐趣。2.共同完成的观察及实验中,学会和同伴的协作和配合。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讨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能从看到的现象中提出问题。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教师自我介绍二、引入师 从这个学期开始我们学习一门新课物理。请同学们观看漂亮的章首图,然后听一位同学带感情地朗读配文。三、进行新

34、课师 科学之旅的第一站, 先请同学们观看几个有趣的实验。演示 课本图 0.1-1 实验 演示 课本图 0.1-2 实验。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教师再演示书本的几个 想想做做1.放大镜看自己的手指纹:是放大的;再用放大镜看窗外的物体:是缩小的。2.乓球会落下吗?师 以上的这些实验有趣吗?板书 物理是有趣的板书 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声、光、热、电、力等现象师 这些现象不仅有趣且都包含一定的科学道理,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逐渐弄清楚其中的奥秘。物理学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板书 怎样学习物理。板书 (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板书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板书 (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四、小

35、结学习物理要用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周围的生活, 从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大胆猜想、善于动手、勇于实践,才能最终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在“真理的大海”中勇往直前。科学教案科学教案 篇篇 1010提问: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如不知如何回答可提问: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1-6 云的观测2-3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初步感知和认识溶解现象可以发生在多种状态的物质之间(液体和固体,液体和液体,液体和气体);过程与方法: 能借助实验进一步观察多种物质之间的溶解现象,根据溶解的主要特征区分一些常见的溶解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观察、交流中,将看

36、到的新的“溶解”现象与已知的作比较, 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探究更多溶解现象的欲望。【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根据溶解的主要特征区分其他更多的容易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的现象【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观察和感知水中溶解有空气【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小组观察实验用:玻璃杯、滴管、酒精、食用油、其他一些非水液体;雪碧(汽水)、注射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火柴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1 1、引入、引入教师准备一杯水和一袋咖啡。 学生观察咖啡放入水中搅拌之后的现象。咖啡在水里怎么啦?你观察到的什么现象说明咖啡在水利溶解了?我们已经知道食盐、砂糖、肥皂、咖啡等固体物质在水中能被溶解。那么其他的液体、气体能不能溶解

37、在水中呢?2 2观察液体之间的溶解与不溶解观察液体之间的溶解与不溶解在水里滴几滴酒精,观察酒精是否在水中溶解?在酒精里滴几滴水,观察水是否在酒精中溶解?在水里滴几滴食用油,观察油是否在水中溶解?在食用油中滴几滴水,观察水是否在油中溶解?问:酒精和水相互溶解吗?食用油和水相互溶解吗?运用同样的方法,观察更多的液体与液体之间的溶解解现象。问:哪些液体能相互溶解,哪些不能容易相互溶解?3 3观察溶解在液体中的气体观察溶解在液体中的气体(1)观察溶解在雪碧(汽水)里的二氧化碳打开雪碧(汽水)瓶盖,观察液体里逸出的气泡。这就是溶解在饮料中的气体。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体,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然后慢慢地往外拉(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注射器里的气体和液体的变化。怎样解释注射器里气体和液体的变化?(2)观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气这杯水里有空气吗?你是怎样想的?(生活经验的提取)用试管装 1/3 的清水,在酒精灯上稍微加热。观察试管壁上是否有小气泡出现。怎样解释这种现象?4 4、课后继续观察还有哪些物体也能互相溶解。、课后继续观察还有哪些物体也能互相溶解。三、课后总结:三、课后总结:四、课后作业四、课后作业; ;1.胶水在水中会(下沉)。2.牛奶带入水中会(溶解)。3.你能区分液体之间的溶解或不溶解吗?请举例来说明。五、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