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的中医思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癌症的中医思路.ppt(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癌症的中醫思路彭昱憲醫師癌症是什麼?何謂癌細胞?患者:驚嚇醫師:一群變異多端的疾病藥理學家:困難的挑戰生物學家:細胞生長及分化癌是絕症?是絕症?還是慢性病?還是慢性病?羅馬非一日造成那癌細胞呢?中醫對癌症的認識漢朝內經靈樞刺節真邪篇宋衛濟寶書首次使用癌字。明代以後才開始用癌字來統稱惡性腫瘤。中醫學史上最早可見的紀錄中國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距今3000多年的甲骨文高突如喦喦頂,爛深如喦喦壑 喦喦與岩岩相通,指體內所發現的腫塊,表面高低不平,質地堅硬,像岩石一般。癌症發病的中醫理論飲食飲食失調失調正氣正氣虧虛虧虛臟腑失調臟腑失調七情鬱結七情鬱結癌症癌症中醫對癌症治療的想法(1)以毒攻毒,中醫認為癌為
2、有形之邪,非毒不能消。以毒攻毒,中醫認為癌為有形之邪,非毒不能消。善用蟲類藥:水蛭,全蠍,蜈蚣,斑蟊。善用蟲類藥:水蛭,全蠍,蜈蚣,斑蟊。大積大聚,毒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過則死人。大積大聚,毒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過則死人。攻毒藥須配合扶正藥使用,並需適可而止。攻毒藥須配合扶正藥使用,並需適可而止。中醫對癌症治療的想法(2)濕熱久則蘊積毒素,治療應清熱利濕。濕熱久則蘊積毒素,治療應清熱利濕。現行研究證明這類藥,有抗癌作用。現行研究證明這類藥,有抗癌作用。半支蓮、七葉一枝花、山慈菇、喜樹、白花蛇舌半支蓮、七葉一枝花、山慈菇、喜樹、白花蛇舌草。草。此藥能通利二便,使毒解,注意保持大便此藥能通利二
3、便,使毒解,注意保持大便2 2次為佳次為佳中醫對癌症治療的想法(3)中醫認為癌症是在虛的基礎上發病的,故治療的中醫認為癌症是在虛的基礎上發病的,故治療的各階段,皆應以扶正為本。各階段,皆應以扶正為本。調節免疫功能,增強消化功能,提高造血能力,調節免疫功能,增強消化功能,提高造血能力,尤其是西醫治療階段,及治療後調補期。尤其是西醫治療階段,及治療後調補期。中醫對癌症治療的想法(4)正向思考的病人,往往治療效果比較好。正向思考的病人,往往治療效果比較好。中醫認為百病皆生於氣,七情所傷,氣機鬱結,中醫認為百病皆生於氣,七情所傷,氣機鬱結,是癌症形成原因,故應配合心理輔導。是癌症形成原因,故應配合心理
4、輔導。中藥處方:逍遙散。中藥處方:逍遙散。中醫對癌症治療的想法(5)中醫注重預防的概念。中醫注重預防的概念。增強機體的功能,即使有少許癌細胞,人體都能增強機體的功能,即使有少許癌細胞,人體都能自行修復。自行修復。總結早期以祛邪為主中期以攻補兼施晚期以扶正為主化療和放療後如何治療和保養惡性腫瘤中晚期者,正氣本虛,復加手術或化療、放療後,容易損傷氣血津液,使全身處在虛弱狀態。根據腫瘤患者的不同證情,分別採用益氣升陽、養陰生津、補氣柔肝、健脾補腎、陰血雙補五法治之,使諸多腫瘤患者術後恢復正氣。中醫在放療化療中的角色增強對放療化療的敏感性。防治和減輕放療後的毒副反應。鞏固療效,防止復發和轉移,提高遠期
5、生存率。治療常見副作用的中醫應對(1)噁心、嘔吐:脾胃氣虛:人參、白朮、茯苓、竹茹、丁香、脾胃氣虛:人參、白朮、茯苓、竹茹、丁香、 柿蒂、紫蘇、旋覆花柿蒂、紫蘇、旋覆花;香砂六君;香砂六君 子湯子湯、旋覆代赭石湯、旋覆代赭石湯。掉髮:肝腎陰虛:何首烏、肉蓯蓉、女貞子、旱蓮草肝腎陰虛:何首烏、肉蓯蓉、女貞子、旱蓮草 、熟地黃;六味地黃丸、還少丹。、熟地黃;六味地黃丸、還少丹。治療常見副作用的中醫應對(2)口腔炎:陰虛:白芨、麥冬、玉竹、生地黃、黃精、陰虛:白芨、麥冬、玉竹、生地黃、黃精、 石斛石斛。骨髓抑制:肝腎陰虛:何首烏、肉蓯蓉、女貞子、旱蓮肝腎陰虛:何首烏、肉蓯蓉、女貞子、旱蓮 草、熟地、
6、當歸。草、熟地、當歸。皮膚潮紅:血熱:丹皮、赤芍、茜草、紫草、生地血熱:丹皮、赤芍、茜草、紫草、生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治療預防防癌三大方向從生活作息、心靈的穩定來強化身體免疫力選擇好的食物,並且避免接觸致癌物質藉由健康檢查,幫助自己了解身體的狀況中醫養生三法則養心宜靜養身宜動飲食有節心靈的力量壓力管理正面的情緒何謂壓力?壓力壓力外界刺激情緒反應時間因素生理反應哪些是壓力?配偶或家人過世離婚嚴重受傷或重病結婚失業懷孕經濟狀況改變子女離家突出的個人成就搬家改變社交活動與親人或朋友吵架抒壓心法改變處境調整心緒1. 目標不需太膨脹2. 適當的情緒宣洩3. 正向樂觀的態度適當的運動休息與沉澱飲食的重要均衡攝取各種食物多吃高纖與五穀少食添加物食品飲食不當關係重大營養不均衡暴飲暴食喜歡吃過冷過熱飲食三餐不定時偏好油膩難消化或味道濃烈食物能促進免疫力的中藥黃耆,人參,肉桂,菟絲子,鱉甲,玄參,天冬,麥冬,沙參,紫河車,山茱萸,何首烏,地黃,薏苡仁,豬苓增加細胞有氧環境森林浴氣功腹式呼吸吐納法伸展操游泳爬山養身宜動養身宜動乾隆養生十常齒常叩津常嚥耳常彈鼻常揉睛常運面常搓足常摩腹常施肢常伸肛常提謝 謝 聆 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