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人教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76894541 上传时间:2024-08-20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26.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人教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人教版备课的工作主要包括学习数学课程标准,钻研教学内容,阅读参考资料,研究有关教学经验以及深入了解学生情况,选择具体恰当的教学方法,编写每一节课时的教学方案等。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人教版,供大家参考。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人教版 1教学目标1.认识“妖、娆”等 14 个生字。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感受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英勇气概。教学重、难点了解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所遇到的困难, 感受勇克难关的英勇气概,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课时一课时

2、课前安排收集相关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用导语,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过去,为了西部的发展和繁荣,老一辈建设者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如今,为了加快西部的建设,新一代建设者正踏着他们的足迹,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课文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就将介绍这些建设者们是怎样通过艰辛的劳动才取得的成绩。齐读课题。二、根据提示,初读课文1 1 / 11111.自读导语,理清学习本文有几个方面的要求。(三个方面)(1)知道青藏铁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2)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3)搜集有关西部大开发的资料。(此项任务可放在学习完成后再做)2.根据要求

3、,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3.小组交流:(1)检查生字字音及组词情况;(2)把不理解的句子提出来,进行归纳,为全班交流作准备。三、再读课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1.全班分组合作读课文。2.提问: 自读提示中哪个问题对理解全文最为重要?(第二个问题。 文中有一句话反复出现,这句话是“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就强调了这一点。)3.指导读课文,着重理解在修建过程中,建设者都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请勾出课文中相关语句,联系实际或收集的资料进行批注,小组交流。(学生自学勾画,小组讨论交流)4.全班交流遇到的困难:困难(1):“正在修建的是一条全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

4、冻土铁路。”困难(2):“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轮番向这支队伍进攻。”5.面对困难,建设者们是怎样克服的?克服困难(1):“科技人员昼夜在隧洞里实地观察,发现冰岩温度变化的规律。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们终于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克服困难(2):“科技人员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实验、攻关,经过两百多次的失败,世界上第一座大型高原制氧站建成了!”6.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句子进行交流。2 2 / 11117.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一次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升华情感,深刻体会到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它是全体突击队员和科技人员的共同心愿!”四、拓展延伸青

5、藏铁路工程概况建设青藏铁路是党中央、 国务院在新世纪之初做出的战略决策,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对加快青藏两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族团结,造福各族人民,具有重要意义。青藏铁路由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全长 1956 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长 814 公里,1979 年建成铺通,1984 年投入运营。正在修建的格尔木至拉萨段,自青海省格尔木市起, 沿青藏公路南行至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全长 1142 公里,其中新建 1110 公里,格尔木至南山口既有线改造 32 公里。青藏铁路建设面临着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难题”的严峻挑战,工程艰巨,要求很高,难度很大。青藏铁

6、路于 2001 年 6 月 29 日开工,当年完成投资 11.8 亿元,格尔木至南山口段既有线改造完成,南山口至望昆段路基基本成型,冻土试验段开工,实现了首战告捷。2002 年完成投资 53.2 亿元;格尔木至望昆段线下主体工程建成, 望昆至楚玛尔河段线下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楚玛尔河至布强格段线下主体工程完成 80%以上;6 月 29 日开始铺轨,年底顺利到达昆仑山。今年是青藏铁路建设的全面攻坚年, 年度计划完成投资 56 亿元, 截止 7 月底年度累计完成投资 23.9亿元,开工累计 88.9 亿元。目前唐古拉山以北冻土工程正在采取强化措施,铺轨架梁向高原腹地挺进,唐古拉山越岭地段和唐南段重点

7、工程开工,全面攻坚战已形成高潮。青藏高原素有 “世界屋脊” 、 “地球第三极” 之称, 是我国的 “江河源” 。在青藏高原这种原始、独特、脆弱、敏感的地理生态环境中修建的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 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翻越唐古拉山的铁路最高点海拔 5072 米,经过海拔 4000 米以上地段 960 公里,连续多年冻土区 550 公里以上。在青藏铁路建设和施工中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是青藏铁路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党中央、国务院对青藏铁路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极为重视。江3 3 / 1111泽民同志曾作了“自然保护区的问题还是要力求解决好”的重要批示。朱镕基同志要求一定要认真贯彻

8、国务院有关加强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精神, 十分爱护青海、西藏的生态环境,十分爱护青海、西藏的一草一木,精心保护我们祖国的每一寸绿地。为搞好青藏铁路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五、归纳总结正是建设者挑战极限,勇创第一的精神,正是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气概,才有了一次次实验,一次次攻关,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成功。今年7月 1 日,青藏铁路将试运行通车,同学们如果有机会坐火车到拉萨去,请一定不要忘记修建这条铁路的建设者们为之而付出的血汗!希望你们以后也能成为这样的建设者!板书设计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冻土铁路重重困难 天气恶劣 一一克服极度缺氧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人教版 2教

9、学目标1.学会本课 7 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2.理解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词的意思。3.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牧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介绍诗人,激发兴趣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谁知道“八仙”是哪八个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 吕岩考过科举, 做过县令。 后来唐代暴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 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4 4 / 1

10、111(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自由读古诗,读通顺,读流利。2.小组齐读古诗、互评、互相正音。(注意强调“蓑”字的读音和写法)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4、学生反馈并质疑。(师适时板书并回答学生的质疑)铺,铺开。弄,逗弄。饱饭,吃饱了饭。蓑衣:棕或草编织的外衣,用来遮风避雨。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三)再读古诗,交流学习1.再读古诗,利用工具书和学习资料进行“小组学习”。(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交流讨论。)2.反馈:你读懂了什么?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牧童放牧

11、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4.全班齐读此诗。(四)想象画面,体会情感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2.学生反馈,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3.学生配乐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4.体会到什么,迅速写下来,与小组同学交流。5.全班交流所体会到的思想感情,教师加以引导:(诗人向往宁静淡泊,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生活。)5 5 / 1111(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1.自由读诗,带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思想感情朗读。2.比赛读诗,单个比,小组比,男女生比。(教师适当点拨抑扬顿挫)3.伴乐,全班一起诵读全诗。第二课时(舟过

12、安仁)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2.理解诗句的意思。3.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4.用画的方式自由表达所想象的诗冲情景。教学难点以读解意,以画悟情。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写儿童的诗, 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另外一首写儿童的诗。和前一首诗有所不同的是,前一首牧童只写了一个小孩子,而这首诗中写了两个十分顽皮的小孩子。你们想知道他们怎样顽皮吗?想,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杨万里写的舟过安仁(板书课题)(二)自读感知,理解诗句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注意强调读准字音:篙、棹)2.小组赛读,看谁把这首诗读得最准,最流利。3.自读理解, 借助课后注

13、释或结合插图理解诗句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诗句、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篙:撑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杆。棹:船桨。怪生:怪不得。6 6 / 1111遮头:为头部遮挡住风雨。使风:借助风的力量。5.汇报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诗的意思。(一只小渔船里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划船用的篙和桨,而撑开了一把伞。 难怪他们会在没有下雨的时候打伞, 原来是想借助风的力量来驶船。 )(三)再读感悟,以画悟情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小组内交流,互相说说你所想象的画面。3.请学生描述画面,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14、。4.请学生用彩色笔把想象的画面画出来, 再把想对两个顽皮的孩子说的话写在下面。(诗中两个孩子的顽皮举动, 肯定会让学生有话想说,把这些话写下来,老师加以点拨就是思想感情)5.汇报展示:用投影仪展示部分学生的画,并让学生加以解说。(以伞借风力让船行驶,肯定是行不通的,但这种举动却反映了两个孩子的聪明和顽皮,同时诗人对两个顽皮孩子的喜爱和赞赏。)(四)感情朗读,背诵古诗1.感情朗读,带着顽皮、喜爱的情感自由朗读古诗。2.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3.诵读古诗。(五)拓展活动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儿童的诗,请读给大家听听第三课时(清平乐村居)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2.正确、流

15、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3.理解这首词的意思。4.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田园生活的情景。重点难点7 7 / 1111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美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教学过程(一)导入,解题1.板书课题,读题。2.解题:“清平乐”是词牌名,并不是题目。词是诗歌的一个种类,因为句子长短不一,所以也称“长短句”。古代的词,都可以伴乐歌唱,词的曲调名称叫词牌。“清平乐”的“乐”要读成“lue”清平乐本来是一种音乐歌曲,后来才用来当做词牌。“村居”才是这首词的题目,意思是“农村闲居的人家”。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是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作品。(二)初读,正音1.自由读词,注意读准字音。2.难字正音

16、,引导学生读准:茅、檐、相、媚、翁、媪、亡赖、剥3.全班齐读,男女生赛读,同桌互读。4.且读且点评,读出韵律节奏。(三)再读,解意1.自由读文,自主理解词语意思2.自由汇报自己第一次读课文的收获,老师引导学生解释重点词语:茅檐:茅草搭的屋子。醉里:喝了酒后,微微有点醉意。吴音:吴地的方言。这里泛指南方方言。相媚好:彼此之间很亲密和睦的样子。翁媪:老翁、老妇人。锄豆:在豆田里锄草。无赖:音同“无赖”,这里指顽皮、可爱。3.小组合作,结合插图和注释,疏通句子意思屋檐低,茅舍小。小溪潺潺,岸上长满了茵茵绿草。一阵吴音,絮絮叨叨,还带着几分醉意,亲切,美好!这是谁家,一对白发苍苍,公公,姥姥。8 8

17、/ 1111大儿子,在小溪东岸,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手艺可巧!小儿子,躺在溪边剥莲蓬,一个逗人喜爱的顽皮佬。4.再读全文,学生质难问疑(营造民主课堂,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争议之处,还可以展开讨论)(四)精读、悟情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闭目想象画面。2.请学生自由谈所“看到”的画面。3.学生配乐自由读,边读边悟。4.请学生自由谈所悟到的思想感情。安宁、悠闲、快乐、恬静、幸福的平淡农村生活让人陶醉使人向往。(五)熟读,成诵1.小组内互读,把所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2.全班朗读,注意表达思想感情。3.熟读成诵。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人教版 3教学目标:1.通过作者发现胚胎的发育过程,体会

18、作者童年的探索趣味。2.懂得童年的幻想给童年带来的快乐。3.了解课文“童真童趣”的特点。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作者被老师罚出教室后的心理感受。2.了解课文是怎么做到“真实反映童趣”的。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1.大家边听范读,边想一想“我”为什么那么痴迷于幻想?9 9 / 11112.大家来读一读你了解的情况。3.打开书,预习生字。二、学生初读课文,并画出文中的生字。1.指名上黑板写出不认识的字。凋 缕 芳 吁 耍 训 斥 脾 罕 藤 愈 凌 秉 飕 撩 梳衰 绢 侨 眷2.指名给这些字加上拼音。3.让学生读拼音节。4.正音、正字。三、理解词语。

19、1.再读课文,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2.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3.查字典理解其它词语。4.出示重点词语,让学生巩固练习。读读这些词语。四、指导朗读。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难读的句子。2.同桌互相学习,克服困难。3.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注意纠正错误读音。4.教师指导读难句。(1)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2)“哈哈!这跟画地图差不多”到这一段的结尾。这一推理语句,要读出气势来,“折”字要重读。(3)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现与发明,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语速稍快,应

20、读得活泼,突出“驱逐”、“迫害”等词语。5.再练练难句的朗读。五、作业:抄词、读课文。第二课时1010 / 1111一、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默读全文,思考:1.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2.判断: 课文围绕发现写了一件事。 ( )课文围绕发现写了三件事。 ()3.小组讨论哪五件事?(1)我常常做梦,老师告诉我人是由小鱼进化来的。(2)我得出结论,人如何由小鱼进行成人的。(3)在生物课上被老师罚出教室。二、深入重点段,揭示中心思想。1.让学生结合课题质疑。2.从第一件事中,你懂得了什么?3.从第二件事中,你明白了什么?(1)小组轮流读一遍,讨论。(2)发言。(3)打出投影:仔细读这句话,你能体会出什么含义来?“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现与发明,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里的驱逐和迫害指的是老师的处罚吗?4.自由读第三件事,你体会出什么?5.通过你的朗读,读出这份天真来。6.指名读这一部分,强调有感情地读。三.作业熟读这篇课文。板书设计:童年的发现梦中飞行>人的进化地理课上>胚胎发育生物课上>驱逐迫害1111 / 1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