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课后习题答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76804676 上传时间:2024-08-20 格式:PDF 页数:68 大小:14.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课后习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宏观经济课后习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宏观经济课后习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宏观经济课后习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宏观经济课后习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课后习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课后习题答案(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宏观第五版课后题答案12-17章高鸿业版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1.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 , 有效的, 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 无效的?解 答 : 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Q)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 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 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3)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 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 产出) 理论, 所有的分析

2、都是围绕国民收入( 产出) 的决定展开的。(4)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 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1)相互补充。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为 此 , 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

3、 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 分析方法也不同, 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 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例 如 , 在经济生活中, 某个厂商降低工资, 从该企业的角度看, 成本低了, 市场竞争力强了, 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同 样 , 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 可以增加家庭财富, 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 社会需求就会降低, 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2. 举例说明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不是

4、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而是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解 答 : 在国民收入核算中, 一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 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 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来加以区别。例 如 , 我们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和面包究竟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 看起来, 面粉一定是中间产品, 面包一定是最终产品。其实不然。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 则面粉是中间产品, 如果面粉为家庭主妇所购买, 则是最终产品。同 样 , 如果面包由面包商店卖给消费者 , 则此面包是最终产品, 但如果面包由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 则它还属于中间产品。3 . 举例说明经济中流量和

5、存量的联系和区别, 财富和收入是流量还是存量?解 答 : 存量指某一时点上存在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 其大小没有时间维度, 而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 其大小有时间维度; 但是二者也有联系, 流量来自存量, 又归于存量, 存量由流量累积而成。拿财富与收入来说, 财富是存量, 收入是流量。4 . 为什么人们从公司债券中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 D P,而从政府公债中得到的利息不计入 GDP?解答购买公司债券实际上是借钱给公司用公司将从人们手中借到的钱用作生产经营,比方说购买机器设备, 这样这笔钱就提供了生产性 务, 可被认为创造了价值, 因而公司债券的利息可看作是资本这一要素提供生

6、产性服务的报酬或收入, 因此要计入GDP。可是政府的公债利息被看作是转移支付, 因为政府借的债不一定用于生产经营, 而往往是用于弥补财政赤字。 政府公债利息常常被看作是用从纳税人身上取得的收入来加以支付的, 因而习惯上被看作是转移支付。5 . 为什么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从个人来说可算是投资, 但在经济学上不算是投资?解 答 : 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 即建造新厂房、购买新机器设备等行为, 而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 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们购买债券或股票, 是一种产权转移活动, 因而不属于经济学意义的投资活动, 也不能计入GDP。公司从人们手里取得了

7、出售债券或股票的货币资金再去购买厂房或机器设备, 才算投资活动。6 . 为什么政府给公务员发工资要计入G D P ,而给灾区或困难人群发的救济金不计入GDP?解 答 : 政府给公务员发工资要计入GDP是因为公务员提供了为社会工作的服务, 政府给他们的工资就是购买他们的服务, 因此属于政府购买, 而政府给灾区或困难人群发的救济金不计入GDP ,并不是因为灾区或困难人群提供了服务, 创造了收入, 相 反 , 是因为他们发生了经济困难, 丧失了生活来源才给予其救济的, 因此这部分救济金属于政府转移支付。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 包括社会保险税) 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手中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

8、一个组织手中, 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 所以政府转移支付和政府购买虽都属政府支出, 但前者不计入GDP而后者计入GDP。7 . 为什么企业向政府缴纳的间接税( 如营业税) 也计入GDP ?解 答 : 间接税虽由出售产品的厂商缴纳, 但它是加到产品价格上作为产品价格的构成部分由购买者负担的。间接税虽然不形成要素所有者收入, 而是政府的收入, 但毕竟是购买商品的家庭或厂商的支出, 因 此 , 为了使支出法计得的G D P和收入法计得的GDP相一致,必须把间接税加到收入方面计入GDP。举例说, 某人购买一件上衣支出100美 元 , 这100美元以支出形式计入GDPO实际上, 若这件上衣价

9、格中含有5美元的营业税和3美元的折IH ,则作为要素收入的只有92美元。因 而 , 从收入法计算GDP时,应把这5美元和3美元一起加到92美元中作为收入计入GDP。8. 下列项目是否计入G D P ,为什么?Q)政府转移支付; (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3)购买普通股票; (4)购买一块地产。解 答 : (1)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 , 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 包括社会保险税) 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手中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 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例 如 , 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 并不是因为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 反 , 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

10、力从而失去了生活来源才给予其救济的。(2)购买用过的卡车不计入GDP , 因为卡车生产时已经计入GDP 了 , 当然买卖这辆卡车的交易手续费是计入GDP的。(3)买卖股票的价值不计入GDP, 例如我买卖了一万元某股票, 这仅是财产权的转移,并不是价值的生产。(4)购买一块地产也只是财产权的转移, 因而也不计入GDP09 . 在统计中, 社会保险税增加对GDP、NDP、NI、PI和 DPI这五个总量中哪个总量有影 响 ? 为什么?解 答 : 社会保险税实质上是企业和职工为得到社会保障而支付的保险金, 它由政府有关部门( 一般是社会保险局) 按一定比率以税收的形式征收。社会保险税是从国民收入中扣除

11、的 , 因 此 , 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GDP、NDP和 N I, 但影响个人收入P L 社会保险税增加会减少个人收入, 从而也从某种意义上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然 而 , 应当认为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直接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 因为一旦个人收入确定以后, 只有个人所得税的变动才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DPI。10 . 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 对 GDP总和会有什么影响( 假定两国产出不变) ?解 答 : 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 对 GDP总和会有影响。因为甲乙两国未合并成一个国家时, 双方可能有贸易往来, 但这种贸易只会影响甲国或乙国的G D P,对两国GDP总和不会有影响。举例说

12、, 甲国向乙国出口 10 台机器, 价 值 10万美元, 乙国向甲国出口800套服装, 价 值 8 万美元,从甲国看,计 入 GDP的有净出口 2 万美元,从乙国看,计入GDP的有净出口 - 2 万美元; 从两国GDP总和看, 计 入 GDP的价值为零。如果这两国并成一个国家, 两国贸易就变成两地区间的贸易。甲地区出售给乙地区10台机器, 从收入看,甲地区增加10万美元; 从支出看, 乙地区增加10万美元。 相 反 , 乙地区出售给甲地区800套服装, 从收入看, 乙地区增加8 万美元; 从支出看, 甲地区增加8 万美元。由于甲乙两地属于同一个国家, 因 此 , 该国共收入18万美元, 而投资

13、加消费的支出也是18万美元,因 此,无论从收入还是从支出看,计 入 GDP的价值都是18万美元。1L假设某国某年发生了以下活动: 一 银 矿 公 司 支 付 7 .5 万美元工资给矿工开采了50千克银卖给一银器制造商, 售 价 10万美元;(b )银器制造商支付5 万美元工资给工人加工一批项链卖给消费者, 售价40万美元。(1)用最终产品生产法计算GDP。(2)每个生产阶段生产了多少价值? 用增值法计算GDPO(3)在生产活动中赚得的工资和利润各共为多少? 用收入法计算GDP。解 答 : 项链为最终产品, 价值40万美元。(2)开矿阶段生产10万美元, 银器制造阶段生产30万美元, 即40万美

14、元-10万美元=30万美元, 两个阶段共增值40万美元。(3)在生产活动中, 所获工资共计7.5+ 5 = 125(万美元)在生产活动中, 所获利润共计(10 - 7.5)+ (30 - 5) = 27.5(万美元)用收入法计得的GDP为12.5+ 27.5 = 40(万美元)可 见 , 用最终产品法、增值法和收入法计得的GDP是相同的。12. 一经济社会生产三种产品: 书本、面领口菜豆。它们在1998年 和1999年的产量和价格如下表所示,试 求 :1998年名义G D P ;1998 年1999 年数量价格数量价格书本10010美元11010美元面包( 条)2001美元2001.5美元菜豆

15、( 千克)5000.5美元4501美元1999年名义G D P ;(3)以1998年为基期,1998年 和1999年 的 实 际 是 多 少,这两年实际GAP变化多少百分比?(4)以1999年为基期,1998年 和1999年的实际GAP是多少,这两年实际GAP变化多少百分比?(5) G。 的变化取决于我们用哪一年的价格作衡量实际GZ?。的基期的价格。 这 句话对否?(6)用1998年作为基期, 计 算1998年 和1999年 的 折 算 指 数 。解 答: 1998 年名义 GO0= 100x10+ 200x1+ 500x0.5 = 1450(美元) 。 1999 年名义 G DP= 110

16、x 10 + 200 x 1.5 + 450x 1 = 1 850().(3)以1998年为基期,1998年实际G DP= 1 450美 元 ,1999年实际G DP= 110x10+ 200x1 + 450x0.5 = 1 525(美元) , 这两年实际 G AP 变化百分比=(1 525 - 1 450)/1450-5.17%.(4)以1999年为基期,1999年实际G DP= 1 850(美元),1998年的实际G DP= 100x10+ 200x1.5 + 500x1 = 1 800(美元) , 这 两 年 实 际G Z? 变 化 百 分 比=(1 850 - 1 800)/1800*

17、2.78%.(5) 的变化由两个因素造成: 一是所生产的物品和劳务数量的变动, 二是物品和劳务价格的变动。的变化取决于我们以哪一年的价格作衡量实际的基期的价格这句话只说出了后一个因素, 所以是不完整的。 用1998年作为基期,1998年 折 算 指 数 =名 义G DP/实际G DP= 1450/1450=100%,1999 年 G。 。 折算指数=1 850/1 525 = 121.3%.13. 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单 位 : 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4 800总投资800净投资300消费3 000政府购买960政府预算盈余30试 计 算 : 国内生产净值; (2)净出口 ; 政府税收

18、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4)个人可支配收入; (5)个人储蓄。解 答 :(1)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 资本消耗补偿, 而资本消耗补偿即折旧等于总投资减净投资后的余额,即500 = 800 - 300 ,因此国内生产净值=4 800 - 500 = 4300(亿美元) 。(2)从 G DP- c + i + g + n x 中可知 n x = G DP- c - i - g ,因止匕, 净出口 n x = 4 800 - 3000- 800 - 960 = 40(亿美元) 。(3)用BS代表政府预算盈余, T代表净税收即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则有BS = T-g ,从而有T=BS

19、+ g = 30 + 960 = 990(亿美元) 。(4)个人可支配收入本来是个人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后的余额, 本题条件中没有说明间接税、 公司利润、 社会保险税等因素, 因 此 , 可从国民生产净值中直接得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即 yd = NNP -T = 4 300-990 = 3 310(亿美元) 。(5)个人储蓄 S = yd-c = 3 310 - 3 000 = 310(亿美元) 。14. 假定国内生产总值是5 000 , 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 100 , 政府预算赤字是200 ,消费 是3 800 ,贸易赤字是100(单位都是亿元) 。试 计 算 : 储 蓄; (2)投 资 ; 政

20、 府 支 出 。解 答 :Q)用s代表储蓄( 即私人储蓄sp),用yd代表个人可支配收入, 则s = yd - c = 4 100 - 3 800 = 300(亿元)(2)用i代表投资, 用Sp、Sg、Sr分别代表私人部门、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的储蓄,则Sg = t - g = BS ,在这里, t代表政府税收收入,g代表政府支出, BS代表预算盈余, 在本题中, Sg = BS = - 200oSr表示外国部门的储蓄, 即外国的出口减去进口, 对本国来说, 则是进口减出口, 在本题中为100 ,因此投资为i = Sp + Sg + Sr = 300 + (-200) +100 = 200(亿元

21、)(3)从G D P = c + i + g + (x-m )中可知, 政府支出g = 5 000 - 3 800 - 200 - (- 100) = 1 100(亿元)15. 储蓄一投资恒等式为什么不意味着计划的储蓄恒等于计划的投资?解 答 : 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存在的储蓄一投资恒等式完全是根据储蓄和投资的定义得出的。根据定义, 国内生产总值总等于消费加投资, 国民总收入则等于消费加储蓄, 国内生产总值又总等于国民总收入, 这样才有了储蓄恒等于投资的关系。 这种恒等关系就是两部门经济的总供给(C + S)和总需求(C + I )的恒等关系。只要遵循储蓄和投资的这些定义, 储蓄和投资就一定相

22、等, 而不管经济是否充分就业或存在通货膨胀, 即是否均衡。但这一等式并不意味着人们意愿的或者说事前计划的储蓄总会等于企业想要的投资。在实际经济生活中 , 储蓄和投资的主体及动机都不一样, 这就会引起计划投资和计划储蓄的不一致, 形成总需求和总供给不平衡, 引起经济扩张和收缩。分析宏观经济均衡时所讲的投资要等于储蓄,是指只有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时, 才能形成经济的均衡状态。 这和国民收入核算中实际发生的投资总等于实际发生的储蓄这种恒等关系并不是一回事。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 . 在两部门经济中, 均衡发生于( ) 之时。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 B.实际消费加实际投资等于产出值;C.

23、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 D.总投资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解 答 :C2 . 当消费函数为c = a + by(a 0,0 b l ),这表明, 平均消费倾向() 。4大于边际消费倾向; 8小于边际消费倾向;C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解 答 : 力3 . 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 , 投资支出增加6 0亿 元 , 这将导致均衡收入GDP增加A. 20亿 元 ;C. 180亿 元 ;解 答 : 。B. 60亿 元 ;D . 200亿元。4 . 在均衡产出水平上, 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解 答 : 当处于均衡产出水平时, 计划存货投资T 殳不为零, 而非计划存货

24、投资必然为零。这是因为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 而均衡产出就是等于消费加计划投资的产出,因此计划存货不一定是零。计划存货增加时, 存货投资就大于零; 计划存货减少时, 存货投资就小于零。需要指出的是, 存货是存量, 存货投资是流量, 存货投资是指存货的变动。在均衡产出水平上, 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 它不一定是零, 但是非计划存货投资一定是零, 如果非计划存货投资不是零, 那就不是均衡产出了。比方说, 企业错误估计了形势 , 超出市场需要而多生产了产品, 就造成了非计划存货投资。5 . 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解 答 : 消费倾向就是消费支出和收入

25、的关系, 又称消费函数。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察, 一是考察消费支出变动量和收入变动量的关系, 这就是边际消费倾向( 可以用公式MPC 与或例/ (= 手表示) , 二是考察一定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物口该收y ay入量的关系,这就是平均消费倾向( 可 以 用 公 式 =%示 ) 。边际消费倾向总大于零而小yAc于1 ,因为一般说来, 消费者增加收入后, 既不会不增加消费即MPC = - = 0 ,也不会把y增加的收入全用于增加消费, 一般情况是一部分用于增加消费, 另一部分用于增加储蓄, 即c As Ac bs As bey= bc+ b s ,因此 =1 , 所 以 , 丁=

26、1 .只要不不等于1或0 , 就有0广b y k y b y X y b y L y L可 是 , 平均消费倾向就不一定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 .当人们收入很低甚至是零时,也必须消费, 哪怕借钱也要消费,这 时 , 平均消费倾向就会大于1.6. 什么是凯恩斯定律, 凯恩斯定律提出的社会经济背景是什么?解 答 : 所谓凯恩斯定律是指, 不论需求量为多少, 经济制度都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 就是说社会总需求变动时, 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的变动, 直到供求相等, 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这条定律提出的背景是, 凯恩斯写作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时, 面对 的 是1929-1933年西方世界的经济大

27、萧条, 工人大批失业, 资源大量闲置。在这种情况 下 , 社会总需求增加时, 只会使闲置的资源得到利用从而使生产增加, 而不会使资源价格上 升 , 从而产品成本和价格大体上能保持不变。这条凯恩斯定律被认为适用于短期分析。在短期中, 价格不易变动, 社会需求变动时, 企业首先是考虑调整产量而不是变动价格。7 . 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都属于政府支出, 为什么计算构成国民收入的总需求时只计进政府购买而不包括政府转移支付, 即为什么y = c+ /+ g + ( x- m)而不是y = c+ i+ g + tr+ ( x - ni) ?解 答 : 政府增加转移支付, 虽然对总需求也有影响, 但这种影

28、响是通过增加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进而增加消费支出实现的。 如果把转移支付也计入总需求, 就会形成总需求计算中的重复计算。例 如 , 政府增加10亿元的转移支付, 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为0.8 , 则会使消费增加8亿元。在 此 , 首轮总需求增加是8亿 元 , 而不是18亿元。但是如果把10亿元转移支付也看作是增加的总需求, 那么就是重复计算, 即一次是10亿 元 , 一次是8亿元。8 . 为什么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 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给贫者将提高总收入水平 ?解 答 : 他们的理由是, 富者的消费倾向较低, 储蓄倾向较高, 而贫者的消费倾向较高( 因为贫者收入低, 为维持基本生活水平, 他们的

29、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重必然大于富者) , 因而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给贫者, 可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 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总消费支出水平, 于是总产出或者说总收入水平就会随之提高。9 . 为什么政府( 购买) 支出乘数的绝对值大于政府税收乘数和政府转移支付乘数的绝对值 ?解 答 : 政府( 购买) 支出直接影响总支出, 两者的变化是同方向的。总支出的变化量数倍于政府购买的变化量, 这个倍数就是政府购买乘数。但是税收并不直接影响总支出, 它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来影响消费支出, 再影响总支出。 税收的变化与总支出的变化是反方向的。当税收增加( 税率上升或税收基数增加) 时 , 人们可支配收

30、入减少, 从而消费减少, 总支出也减少。总支出的减少量数倍于税收的增加量, 反之亦然。这个倍数就是税收乘数。由于税收并不直接影响总支出, 而是要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来影响消费支出, 再影响总支 出 , 因此税收乘数绝对值小于政府购买支出的绝对值。例如增加10亿元政府购买, 一开始就能增加10亿元总需求, 但是减税10亿 元 , 会使人们可支配收入增加10亿 元 , 如果边际消费倾向是0.8 , 则一开始增加的消费需求只有8亿 元,这样政府购买支出的乘数绝对值就必然大于税收乘数的绝对值。政府转移支付对总支出的影响方式类似于税收, 也是间接影响总支出, 也是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来影响消费支

31、出及总支出;并且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和税收乘数的绝对值是一样大的。但与税收不同的是, 政府转移支付是与政府购买总支出同方向变化的, 但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小于政府购买乘数。10 . 平衡预算乘数作用的机理是什么?解答: 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以相同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在理论上, 平衡预算乘数等于1。也就是说政府增加一元钱开支同时增加一元钱税收, 会使国民收入增加一元钱, 原因在于政府的购买支出乘数大于税收乘数。如果用公式说明, 就 是 假 定 转 移 支 付4 不 变 ) , 而收入的变化是由总支出变化决定的, 即y= :+/+A g ,假定投资不变, 即/=0,

32、则 片A c+ A g ,而0=您 _ / = 用 - / 。,因 此 , 有纱AO + A a因为A G A。 , 移项得到X1 -佻= 虱1 -仇y 1 - L g可 见 , = = 1 ,即平衡预算乘数( 用4表示) 6 = 7 = Lg 1 - 6 /这一结论也可以通过将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和税收乘数直接相加而得研“一1_ 用_。+1_ 用_ o - 111 . 为什么有了对外贸易之后,封闭经济中的一些乘数会变小些?1解 答 : 在封闭经济中, 投资和政府支出增加, 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是匚那有了对外1贸易后这T 音数变成了丁工一( 这 里和 ) 分别表示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进口倾向) , 显

33、1 - 夕+ m然乘数变小了, 这主要是由于增加的收入的一部分现在要用到购买进口商品上去了。12 . 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这三者对总需求的影响方式有何区别?解 答 : 总需求由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和净出口四部分组成。税收并不直接影响总需求, 它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 从而影响消费支出, 再影响总需求。 税收的变化与总需求的变化是反方向的。 当税收增加( 税率上升或税收基数增加) 时 ,导致人们可支配收入减少, 从而消费减少, 总需求也减少。总需求的减少量数倍于税收的增加 量 , 反之亦然。这个倍数就是税收乘数。政府购买支出直接影响总需求, 两者的变化是同方向的。 总需求的变

34、化量也数倍于政府购买的变化量, 这个倍数就是政府购买乘数。政府转移支付对总需求的影响方式类似于税收, 是间接影响总需求, 也是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 从而影响消费支出及总需求。 并且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和税收乘数的绝对值是一样大的。但与税收不同的是, 政府转移支付与政府购买总支出是同方向变化的, 但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小于政府购买乘数。上述三个变量( 税收、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 都是政府可以控制的变量, 控制这些变量的政策称为财政政策。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来调控经济运行。例 如 , 增 加1美元的政府支出,一开始就使总需求增加1美 元,因为政府购买直接是对最终产品的需求。可是增加1美元的转移支

35、付和减少1美元的税收,只是使人们可支配收入增加1美 元,若边际消费倾向是0.8 , 则消费支出只增加0.8美 元 , 这0.8美元才是增加1美元转移支付和减税1美元对最终产品需求的第一轮增加, 这一区别使政府转移支付乘数与税收乘数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同时使政府购买乘数的绝对值大于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和税收乘数的绝对值。13 . 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 100 + 0.8% ,投 资 / = 50 , 政府购买性支出g = 200 ,政府转移支付tr= 62.5, 税 收t= 250(单位均为10亿美元) 。Q)求均衡收入。( 2)试求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

36、乘数。解 答 :( 1)由方程组错误!可解得/ = 1 000(亿美元) ,故均衡收入水平为1 000亿美元。( 2)我们可直接根据三部门经济中有关乘数的公式, 得到乘数值1 1投资乘数: %=丁7? =丁 菽 =5政府支出乘数: %=5(与投资乘数相等) 0.8税收乘数: =-丁 =-丁 京 =-41 - 夕 1 - U.o 0.8转移支付乘数:ktr= - - . = - = 41 - 1 - U.o平衡预算乘数等于政府支出( 购买) 乘数和税收乘数之和, 即kb- kg+ kt - 5 + ( - 4) = 114. 在上题中, 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 200 , 试

37、 问 : 增加政府 购 买; ( 2)减少税收; ( 3)以同一数额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 以便预算平衡) 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数额?解 答 : 本题显然要用到各种乘数。原来均衡收入为1 000 , 现在需要达到1 200 , 则缺 y=200oy 200( 1)增加政府购买L g = = = 40。Kg 5200 200( 2)减少税收 f = = 50。因 4( 3)从平衡预算乘数等于1可知同时增加政府购买200和税收200就能实现充分就业。15. 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c = 30 + 0.8%, 净税收即总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金 额 % = 50 , 投 资 / = 60 ,政府

38、购买性支出g = 50 ,净出口即出口减进口以后的余额为nx=50 - 0.057,求 : 均衡收入;( 2)在均衡收入水平上净出口余额; 投资乘数;( 4)投资从60增至70时的均衡收入和净出口余额; 当净出口从nx= 50 - 0.05y变 为nx = 40-0.05y时的均衡收入和净出口余额。解 答 :( 1)可支配收入: =八1=八50消 费: c = 30+ 0.8( /- 50)= 30 + 0.8y- 40= 0.8y-10均衡收入:y - c+ /+ g + nx= 0.8y- 10 + 60 + 50 + 50 - 0.05y= 0.757+150150解得y =砺=6 00

39、, 即均衡收入为60。(2)净出口余额:nx= 50 - 0.05y= 50 - 0.05x600 = 201 投 资 乘 数 3- 。 .8 + 0.05= 4 投资从6 0 增加到7 0 时 , 有y - c+ /+ g + nx= 0.8y - 10 + 70 + 50 + 5 0 - 0.05y= 0.757+ 160160解得7 =0 2 5= 6 40, 即均衡收入为640。净出口余额:nx= 50 - 0.05% 50 - 0.05 x 640 = 50- 32 = 18(5)净出口函数从“ X = 50 - 0.05y变 为nx = 40- 0.05y时的均衡收入:y - c+

40、 7+ g + nx=0.8y -10 + 60 + 50 + 40-0.057=0.75y +140140解得=0 2 5= 5 6 0, 即均衡收入为560。净出口余额:nx= 40 - 0.05%40-0.05x560 = 4 0 - 2 8 = 12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1. 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 0 亿美元, 会使8() 。A . 右移1 0 亿美元;B.左 移 1 0 亿美元;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 0 亿美元;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 0 亿美元。解 答 : C2. 如果净税收增加10亿美元, 会使区 ) 。A.右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B.左移税收乘数乘以10彳乙

41、美元;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解 答: B3. 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 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 则收入增加时() .A.货币需求增加, 利率上升;B.货币需求增加, 利率下降;C.货币需求减少, 利率上升;D.货币需求减少, 利率下降。解 答 :A4. 假定货币需求为L = k y - h r ,货币供给增加1 0亿美元而其他条件不变, 则会使A.右 移10亿美元;B.右 移4乘 以10亿美元;C.右 移10亿美元除以即10+Q ;D右 移Z除以10亿美元( 即 依10)。解 答 :C5. 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 / 例曲

42、线左上方的区域中, 则表示() 。A.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C.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D.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解 答 :A6. 怎样理解例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解 答 : 凯恩斯理论的核心是有效需求原理, 认为国民收入决定于有效需求, 而有效需求原理的支柱又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以及心理上的流动偏好这三个心理规律的作用。这三个心理规律涉及四个变量: 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在这里, 凯恩斯通过利率把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联系了起来, 打破了新古典学派把实物经济和货

43、币经济分开的两分法, 认为货币不是中性的, 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利率会影响投资和收入, 而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和利率, 这就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相互联系和作用。但凯恩斯本人并没有用一种模型把上述四个变量联系在一起。汉森、希克斯这两位经济学家则用一/ 例模型把这四个变量放在一起, 构成一个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国民收入与利率的理论框架,从而使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得到了较为完善的表述。不仅如此, 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析, 也是围绕8一/ 例模型而展开的, 因此可以说,4一/ 例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7 . 在3和两条曲线相交时所形

44、成的均衡收入是否就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为什么 ?解 答 : 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的收入不一定就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这是因为笈和L M曲线都只是表示产品市场上供求相等和货币市场上供求相等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因 此 , 两条曲线的交点所形成的收入和利率也只表示两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利率和收入, 它并没有说明这种收入一定是充分就业的收入。当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严重不足时, 即使利率甚低,企业投资意愿也较差, 也会使较低的收入和较低的利率相结合达到产品市场的均衡, 即IS曲线离坐标图形上的原点。较 近 , 当这样的玄和/ 例曲线相交时, 交点上的均衡收入往往就是非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8 . 如果

45、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没有同时达到均衡而市场又往往能使其走向同时均衡或者说一般均衡, 为什么还要政府干预经济生活?解 答 :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非均衡尽管通过市场的作用可以达到同时均衡, 但不一定能达到充分就业收入水平上的同时均衡, 因 此 , 还需要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干预经济生活, 使经济达到物价平稳的充分就业状态。9 . 一个预期长期实际利率是3%的厂商正在考虑一个投资项目清单, 每个项目都需要花 费100万美元, 这些项目在回收期长短和回收数量上不同, 第一个项目将在两年内回收120万美元; 第二个项目将在三年内回收125万美元; 第三个项目将在四年内回收130万美元。哪个项目值

46、得投资? 如果利率是5% , 答案有变化吗?( 假定价格稳定。)120解答: 第一个项目两年内回收120万美元, 实际利率是3%, 其 现 值 是 元113.11(万美元) , 大 于100万美元, 故值得投资。125同理可计得第二个项目回收值的现值是不济,114.39(万美元) , 大 于100万美元, 也值得投资。130第三个项目回收值的现值为云3 * 115.50(万美元) , 也值得投资。120 125如果利率是5% , 则上面三个项目回收值的现值分别是: 元 工 。108.84(万美元) , 证;130*107.98(万美元) ,1强*106.95(万美元) 。因 此 , 也都值得投

47、资。10. 假定每年通胀率是4% , 上题中回收的资金以当时的名义美元计算, 这些项目仍然值得投资吗?解 答 : 如果预期通胀率是4% , 则120万美元、125万美元和130万美元的现值分别是 120/1.042X 110.95(万美元) 、125/1.043*111.12(万美元) 和 130/1.04%111.12(万美元 ),再以3%的 利 率 折 成 现 值,分 别 为 :110.95/1.032x104.58(万 美元) ,111.12/1.033a101.69(万美元) ,111.12/1.03%98.73(万美元) 。从上述结果可知, 当年通胀率为4% , 利率是3%时 , 第

48、一、第二个项目仍可投资, 而第三个项目不值得投资。同样的结果也可以用另一种方法得到: 由于年通胀率为4% , 实际利率为3% ,因此名120 120 125义利率约为7%这 样 ,三个项目回收值的现值分别为彳而。 丁 正 。104.81(万美元) 不 泅125 130 130102.03(万美元) , 99.18( 7 t )o11 .若投资函数为/ = 100(亿美元) -5/, 找出利率为4%、5%、6%、7%时的投资量;若储蓄为S= - 40(亿美元) + 0.25匕找出与上述投资相均衡的收入水平;( 3)求8曲线并作出图形。解 答 : 若投资函数为,= 100(亿美元) -S r ,则

49、 当r= 4时 ,/=100 - 5x4 = 80(亿美元) ;当/= 5 时 ,/= 100 - 5x5 = 75(亿美元) ;当/= 6 时 , / = 100 - 5x6 = 70(亿美元) ;当/= 7 时 ,/= 100- 5x7 = 65(亿美元) 。( 2)若 储 蓄 为S= - 40(亿美元) + 0 .2 5 y ,根据均衡条件/= s ,即100 - 5r= - 40 +0.257,解 得 片560 - 20L 根据的已知条件计算匕 当r= 4时 ,片480(亿美元) ;当/=5时 ,y= 460(亿美元) ; 当/*=6时 ,y= 440(亿美元) ; 当/*=7时 ,y

50、=420(亿美元) 。( 3) 8曲线如图141所示。12 . 假 定 :消费函数为c= 50 + 0.87,投资函数为/ = 100(亿美元) -Sr-( b)消费函数为c=50 + 0 .8 y,投资函数为/ = 100(亿美元) -10/;(c)消费函数为c= 50 + 0.75匕 投资函数为/ = 100(亿美元) -10/;(1)求(a)、(b)、(c)的 3曲 线 ;(2)比较(a)和(b),说明投资对利率更敏感时,3曲线的斜率发生什么变化;(3)比较(b)和(c),说明边际消费倾向变动时,8曲线斜率发生什么变化。解 答 :(1)根据p= c+ s, 得至U s= y -c= y

51、-(5 0 + 0.8y)= -50 + 0 .2 7 ,再根据均衡条件 /=$,可 得100-5r= -50+ 0.2匕 解得的3曲线为y=750- 2 5 r ;同理可解得(b)的ZS曲线为y= 750 - 50r, (c)的8 曲线为y= 600 - 40八(2)比较(a)和(b),我们可以发现(b)的投资函数中的投资对利率更敏感, 表现在3曲线上就是玄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变小, 即笈曲线更平坦一些。(3)比较(b)和(c), 当边际消费倾向变小( 从0.8变为0.75)时,4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变大了 , 即(c)的8曲线更陡峭一些。13. 假定货币需求为/ = 0.2尸54Q)画出利率为10

52、%、8%和6%而收入为800亿美元、900亿美元和1 000亿美元时的货币需求曲线;(2)若名义货币供给量为150亿美元, 价格水平P= 1 ,找出货币需求与供给相均衡的收入与利率;(3)画 出 / 例 曲 线,并说明什么是2例 曲 线 ;(4)若货币供给为200亿美元, 再画一条/ 例曲线, 这条/ 例曲线与相比, 有何不同?(5)对于(4)中这条/ 例曲线, 若r= 10 , 1100亿美元, 货币需求与供给是否均衡?若不均衡利率会怎样变动?解 答 : 由于货币需求为L = 0 .2 y -S r,所以当r= 10 , y为800亿美元、900亿美元和1 000亿美元时的货币需求量分别为1

53、10亿美元、130亿美元和150亿美元; 同 理 , 当r= 8 , y为800亿美元、900亿美元和1 000亿美元时的货币需求量分别为120亿美元、140亿美元和160亿美元; 当/ = 6 , y为800亿美元、900亿美元和1 000亿美元时的货币需求量分别为130亿美元、150亿美元和170亿美元。如 图142所示。(2)货币需求与供给相均衡即2 =修 , 由 / = 0.2尸5/ , 修 =M/P= 150/1 = 150 ,联立这两个方程得0.2y- 5r= 150 ,即y=750 + 25r可 见 , 货币需求和供给均衡时的收入和利率为y -1 000/= 10y- 950/=

54、 8y- 900/= 6)(3)/用曲线是从货币的投机需求与利率的关系、货币的交易需求和谨慎需求( 即预防需求) 与收入的关系以及货币需求与供给相等的关系中推导出来的。满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的收入川口利率/的关系的图形被称为/ 例曲线。也就是说, / 用曲线上的任一点都代表一定利率和收入的组合, 在这样的组合下, 货币需求与供给都是相等的, 亦即货币市场是均衡的。根 据 的 片750 + 25r,就可以得到/ 例曲线,如 图143所示。(4)货币供给为200美元 则 曲 线 为0.2y- 5r = 200, 即 片1 000 + 25/;这 条L M曲线与(3)中得到的这条/ 例曲线相比, 平行

55、向右移动了 250个单位。(5)对于(4)中这条/ 例曲线, 若r= 10 , y= 1 100亿美元, 则货币需求=0.2y-5r =0.2x1100 - 5x10 = 220 - 50 = 170(亿美元) , 而货币供给Ms= 200(亿美元) , 由于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所以利率会下降, 直到实现新的平衡。14. 假定名义货币供给量用例表示, 价格水平用P表 示 , 实际货币需求用L= ky- hr表小。(1)求/ 曲线的代数表达式, 找出/ 用曲线的斜率的表达式。找出 k= 0.20 , /7=10 ; k= 0.20 , h= 20 ; k= 0.10 ,力=10时 / 股的斜

56、率的值。 当 左 变小时, / 股 斜 率 如 何 变 化 增 加 时 , / 例斜率如何变化, 并说明变化原因。 若4=0.20 ,万=0/ 例曲线形状如何?解 答:(1乂例曲线表示实际货币需求等于实际货币供给即货币市场均衡时的收入与利率M M组合情况。实际货币供给为了, 因 此 , 货币市场均衡时,/ = 7 ,假 定Q = 1, 贝U / 例曲线代数表达式为ky- hr- M即M k 二一7+ 才其斜率的代数表达式为k/h. 当 =0.20 ,方=10时 , / 用曲线的斜率为k 0.20- = - - = 0.02h 10当k: 0.20 , h= 20时 , / 例曲线的斜率为k 0

57、.20- = - - = 0.01h 20当4=0.10 = 10时 , / 用曲线的斜率为k 0.10% F = o. oik( 3)由于/ 例曲线的斜率为n , 因此当Z越小时, / / 曲线的斜率越小, 其曲线越平坦,n当力越大时, / 股曲线的斜率也越小, 其曲线也越平坦。若攵=0.2 = 0 ,则/ 股曲线为0.2y= M,即y = S M此时/ 例曲线为一垂直于横轴y的直线, 方 =0表明货币需求与利率大小无关, 这正好是2例的古典区域的情况。15. 假设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两部门经济中, 消 费c= 100 + 0.8p ,投 资7= 150 - 6r ,实际货币供给m = 15

58、0 ,货市需求L = 0.2y-4/(单位均为亿美元) 。Q)求乃和 / 例 曲 线 ;( 2)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解 答 :( 1)先求3曲 线 , 联立错误!a + e 1 - B得y = a+ P y+ e- dr,此 时ZS曲线将为 r= - - y。于是由题意c = 100 + 0.8y, /= 150 - 6r,可 得3曲线为100 + 150 1 -0.8r- -y6 6 250 1即 或 片 1 250 - 30,再 求 曲 线 , 由于货币供给m = 150 , 货币需求/ = 0.2尸4r ,故货币市场供求均衡时得150 = 0.2y-4r150 1

59、即 r= - -+ y 或 y = 750 + 20r( 2)当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8和/ 股曲线相交于一点, 该点上收入和利率可通过求解3和2例的联立方程得到, 即错误!得 均 衡 率r= 10 ,均 衡 收 入 片950(亿美元)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1. 货币供给增加使/ 例右移k m l / k, 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2例的移动量, 则必须是( ) oA./例 陡 峭 ,ZS也陡峭;B./和8 一样平缓;C.2例 陡峭而8平 缓 ;D工例平缓而8陡峭。解 答 :C2 . 下列哪种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A.2例陡峭而乃平 缓 ;B . 2例 垂直而4陡

60、峭 ;C./ /平缓而4垂 直 ;D工团和8一样平缓。解 答 :C3. 政府支出增加使/S右移是政府支出乘数) , 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8的移动量, 则必须是() .A.2例平缓而乃陡峭;B.N例垂直而8陡 峭 ;c ./例和乃 一样平缓;D.2例陡峭而4平缓。解 答: A4. 下列哪种情况中 挤出效应”可能很大?A.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 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B.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 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敏感。C.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 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D.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 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解 答 :B5. 挤出效应 发生于() 。A.货币供给减少使利率提高,

61、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B.私人部门增税, 减少了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和支出;C.政府支出增加, 提高了利率, 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D.政府支出减少, 引起消费支出下降。解 答 :C6. 假 设 方 程 为 片500亿美元+ 25/(货币需求Z=0.20y-5r ,货币供给为100亿美元) 。( D计 算: 1)当IS为y = 950亿 美 元 -50/(消 费c = 40亿美元+ 0.8%,投 资 / = 140亿美 元 -10/-,税 收t= 50亿美元, 政府支出g = 50亿美元) 时和2)当IS为y = 800亿美元-25K消 费c = 40亿美元+ 0.8yd,

62、 投 资 / = 110亿 美 元 -5r ,税 收t= 50亿美元, 政府支出g=50亿美元) 时的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政府支出从50亿美元增加到80亿美元时, 情 况1)和情况2)中的均衡收入和利率各为多少?( 3)说明政府支出从50亿美元增加到80亿美元时, 为什么情况1)和情况2)中收入的增加有所不同。解答: 由8曲 线 片950亿 美 元 -50/和/ 例曲线片500亿美元+ 25/联立求解得,950 - 50r = 500 + 25 j解 得 均 衡 利 率 为6 , 将 /= 6代入y= 950 - 50/得均衡收入y=950 - 50x6 = 650, 将/= 6 代

63、入 / = 140 - 10/得投资为 7= 140-10x6 = 80.同理我们可用同样方法求2) :由8曲线和LM曲线联立求解得,y= 500 + 25r = 800-25r ,得均衡利率为r = 6 , 将 = 6代 入 股800 - 25r = 800 - 25x6 = 650, 代入投资函数得投资为 / = 110 - 5r = 110 - 5x6 = 80。( 2)政府支出从50亿美元增加到80亿美元时, 对1)和2)而 言,其3曲线都会发生变化。首先看1)的情况: 由 片c + /+ g, 8曲线将为y = 40 + 0.8( /- 0 + 140- 10r + 80 = 40+

64、 0.8( 7- 50) +140 -10r + 80 ,化简整理得乃曲线为y= 1 100 - 50r ,与2例曲线联立得方程组错误!该方程组的均衡利率为/-=8,均衡收入为y=700o同理我们可用相同的方法来求2)的情况:y= c + 7+ g = 40 + 0.8( y-50) +110 - 5r + 80 ,化简整理得新的8曲线为y= 950-25/ , 与 / 例 曲 线 片500 + 25/联立可解得均衡利率r= 9 , 均衡收入y = 725。( 3)收入增加之所以不同, 是因为在/ 例斜率一定的情况下, 财政政策效果会受到石曲线斜率的影响。在1)这种情况下,3曲线斜率绝对值较小

65、,3曲线比较平坦,其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比较敏感, 因此当石曲线由于支出增加而右移使利率上升时, 引起的投资下降也较大, 从而国民收入水平提高较少。在2)这种情况下, 则正好与1)情况相反,ZS曲线比较陡峭, 投资对利率不十分敏感, 因此当石曲线由于支出增加而右移使利率上升时, 引起的投资下降较少, 从而国民收入水平提高较多。7. 假设货市需求为 = 0.20y,货币供给量为200亿美元,c=90亿美元+ 0.8%, t=50亿美元,/= 140亿美元-5r, g= 50亿美元。(1)导出3和2例 方 程 , 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2)若其他情况不变,g增加20亿美元, 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66、各为多少?(3)是否存在 挤出效应” ?(4)用草图表示上述情况。解 答 : 由 c= 90 + 0.8% = 50 , /= 140 - 5 r,g = 50 和 片 c+ /+ g可知 3曲线为y - 90 + 0.8% +140 - 5r+ 50= 90 + 0.8(y- 50) + 140 - 5r+ 50=240 + 0.8y- Sr化简整理得, 均衡收入为y= 1 200 - 25/(1)由2 = 0.20jz, Ms= 200和 / = 修 可 知 / 用 曲 线 为0.20p= 200 ,即y= 1 000(2)这说明/ 例曲线处于充分就业的古典区域, 故均衡收入为y= 100

67、0 , 联立式(1)、式(2)得1 000 = 1 200 - 25/-求得均衡利率/ - = 8, 代入投资函数, 得/= 140 - Sr= 140-5x8 = 100(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政府支出增加20亿美元将会导致8曲线发生移动, 此时由p= c+ /+ g可得新的8曲线为y - 90 + 0.8%+ 140 - 5r+ 70= 90 + 0.8(y- 50) + 140 - 5r+70= 260 + 0.8y- Sr化简整理得, 均衡收入为y=1 300 - 25r与2例 曲 线 片1 000联立得1 300 - 25r= 1000由此均衡利率为r= 12, 代入投资函数

68、得/= 140 - 5r= 140-5x12 = 80而均衡收入仍为y= 1 ooo0(3)由投资变化可以看出, 当政府支出增加时, 投资减少相应份额, 这说明存在 挤出效 应 , 由均衡收入不变也可以看出, / 例曲线处于古典区域, 即/ 例曲线与横轴y垂 直 ,这说明政府支出增加时, 只会提高利率和完全挤占私人投资, 而不会增加国民收入, 可见这是一种与古典情况相吻合的“ 完全挤占 。(4)草图如图151.8. 假设货币需求为L = 0.20y- 10r,货币供给量为200亿美元,c= 60亿美元+ 0.8%,t= 100亿美元, / = 150亿美元,g= 100亿美元。(1)求玄和/

69、股方程。(2)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3)政府支出从100亿美元增加到120亿美元时, 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有何变化?(4)是否存在 挤出效应” ?(5)用草图表示上述情况。解 答 : 由 c= 60 + 0.8%, t= 100 , /= 150 , g= 100 和y= c+ /+ g可知 3曲线为y= c+ 7+ g - 60 + 0.8y(y+ 150 +100= 60 + 0.8(y- 0 + 150 + 100= 60 + 0.8(y- 100) + 150 + 100=230 + 0.8y化简整理得片 1 150(1)由 = 0.20y- 1 0 r,修=200和 / = 修

70、得 / 用 曲 线 为0.20y - 10r= 200即 片1 000+ 50(2)(2)由式、式联立得均衡收入片1150 ,均衡利率r= 3 ,投资为常量/ = 150。(3)若政府支出增加到120亿美元, 则会引致3曲线发生移动, 此时由y= c+ /+ g可得新的8曲线为y - c+ 7+ g - 60 + 0.8%+ 150 + 120=60 + 0.8(y- 100) + 150 + 120化简得y= 1 250 , 与 / 例 曲 线y= 1 000 + 50/联立得均衡收入y= 1 250 ,均衡禾I 率为/ * = 5 , 投资不受利率影响, 仍为常量/ = 150。(4)当政

71、府支出增加时, 由于投资无变化, 可以看出不存在 挤出效应 。这是因为投资是一个固定常量, 不受利率变化的影响, 也就是投资与利率变化无关,I S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y的直线。上述情况可以用草图1 5 - 2表示。9.画两个 人 /例图形(a )和(b), /例曲线都是y = 7 5 0亿美元+ 20/(货币需求为 =0.20y-4r ,货币供给为150亿美元) , 但图的玄为y= 1 250亿 美 元 -30r ,图(b)的IS为 片1100亿美元-15试求图(a )和(b)中的均衡收入和利率。(2)若货币供给增加20亿美元,即 从150亿美元增加到170亿美元,货币需求不变,据此再作一条/

72、曲线并求图和(b)中ZS曲线与这条/曲线相交所得均衡收入和利率。(3)说明哪一个图形中均衡收入变动更多些, 利率下降更多些, 为什么?解 答 :Q )/用 曲 线 为 片750亿美元+ 20乙 当ZS 曲线为y= l 250亿美元-30 时 ,均衡收入和利率可通过联立这两个方程得到:750 + 20/-= 1 250 - 30/-解 得r= 10 = 950 ;当Z5曲线为y= 1 100亿美元-15r时 , 均衡收入和利率为:750 + 20r = 1 100 -15乙解得r= 10, 片950.图(a )和图(b)分别如下所示( 见图153):(2)若货币供给从150亿美元增加到170亿美

73、元, 货币需求不变, 那么根据货币需求L= 0.20y-4r ,货币供给为170亿美元, 可 得0.20y-4r = 170 ,即 / 例 曲 线 为y= 850 +20/;当3曲线为y= 1 250亿 美 元 -30/时 , 均衡收入和利率可通过联立这两个方程得到:850 + 20r =l 250 - 30r ,解得/= 8 , 片 1 010。当 3曲线为片 1100 亿美元-15/时 ,均衡收入和利率由850 + 20r = 1 100 - 15/得 到 , 解 得r =7.1 , y= 992.9。所 作 的 曲线如图153(a )和 图153(b)耐。(3)图形的均衡收入变动更多些,

74、 图形(b)的利率下降更多些。这是因为图15-3(a )和 图153(b)中的ZS曲线的斜率不同。图153(a)中的玄曲线更平坦一些, 所以/ 例曲线同距离的移动会使得均衡收入变动大一些, 而利率的变动小一些。相 反 , 图153(b)中的3曲线更陡峭一些, 所以/ 例曲线同距离的移动会使得均衡收入变动小一些, 而利率的变动大一些。10 . 假定某两部门经济中3方程为y = 1 250亿 美 元 -30/;假定货币供给为150亿美元, 当货币需求为/ = 0.20尸4/时, / 股方程如何? 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收入和利率为多少?当货币供给不变但货币需求为L = 0.25y-8.75/-时,方程

75、如何?均衡收入为多少?分别画出图形(a)和(b)来表示上述情况。(2)当货币供给从150亿美元增加到170亿美元时, 图形(a)和(b)中的均衡收入和利率有什么变化? 这些变化说明什么?解 答 :(1)/例方程可以由M s = L , 即150 = 0.20尸47得至U,解得y= 750 + 20/;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收入和利率可以通过联立方程y = l 250 - 30/和片750 + 20得 至 !I ,解 得r= 10 ,y= 950(亿美元) 。当货币供给不变但货币需求为L = 0.25y-8.75一时,方程为150 = 0.25/-8.75(即 片600 + 35, ,均衡

76、收入 片950。上述情况可以用图形表示如下( 见图1 5 -4 ):图 154(2)当货币供给增加20亿美元时, 在 图 中 , / 例方程将变为y= 850 + 2 0 r,在图(b)中 , / / 方程将变为y = 680 + 35ro / 例 和3联立求解得r = 8 , y = l 010。/和ZS 联立求解得r=8.77 , % 987。可 见 ,(a)中利率下降比(b)更 多 , 故收入增加也更多。原因是中货币需求利率系数小于(b)中的利率系数(4 ,i y2图 1712 . 为什么进行宏观调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般被称为需求管理的政策?解 答 :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

77、, 以便影响总需求, 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应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无论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 都是通过影响利率、消费和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 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的。 通过对总需求的调节来调控宏观经济, 所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被称为需求W正嫌。3 . 总供给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解 答 : 总供给曲线描述国民收入与T 殳价格水平之间的依存关系。 根据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可推导出总供给曲线。 资本存量一定时, 国民收入水平随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就业量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所以总供给曲线的理论来源于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均衡

78、的理论。4 . 为什么总供给曲线可以被区分为古典、凯恩斯和常规这三种类型?解 答 : 总供给曲线的理论主要由总量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理论来反映。 在劳动力市场理论中, 经济学家对工资和价格的变化及调整速度的看法是有分歧的。古典总供给理论认为, 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没有阻力, 在工资和价格可以灵活变动的情况下 , 劳动力市场能够得以出清, 这使经济的就业总能维持充分就业状态, 从而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经济的产量总能保持在充分就业的产量或潜在产量水平上。因 此 , 在以价格为纵坐标、 总产量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 古典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充分就业产量水平的垂直线。凯恩斯的总供给理论认为, 在短期,

79、 一些价格是有黏性的, 从而不能根据需求的变动而调整。由于工资和价格黏性, 短期总供给曲线不是垂直的。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总产量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是一条水平线, 表明经济中的厂商在现有价格水平上, 愿意供给所需的任何数量的商品。 作为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基础的思想是, 作为工资和价格黏性的结果, 劳动力市场不能总维持在充分就业状态, 由于存在失业, 厂商可以在现行工资下获得所需的劳动, 因而他们的平均生产成本被认为是不随产出水平变化而变化的。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古典的和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分别代表着关于劳动力市场的两种极端的说法。在现实中, 工资和价格的调整经常介于两者之间。在这种情况下

80、, 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总产量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 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延伸的, 这即为常规的总供给曲线。总 之 , 针对总量劳动市场关于工资和价格的不同假定, 宏观经济学中存在着三种类型的总供给曲线。5.用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的互动,说明宏观经济中的萧条、 高涨( 或过热) 和滞胀的状态。解 答 : 宏观经济学用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对经济中的萧条、高涨和滞胀状态的说明,主要是通过说明短期的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来完成的。如 图172所示。从 图17-2可以看到, 短期的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 力。是总需求曲线,ZSs是短期总供给曲线, 总需求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产

81、量或收入为P ,价格水平为P ,二者都处于很低的水平, 第一种情况表示经济处于萧条状态。第二种情况是, 当总需求增加, 总需求曲线从2。向右移动到力时, 短期总供给曲线力二和新的总需求曲线力的交点B夬定的产量或收入为y, 价格水平为户, 二者都处于很高的水平, 第二种情况表示经济处于高涨状态。现在假定短期总供给曲线由于供给冲击( 如石油价格和工资等提高) 而向左移动, 但总需求曲线不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 短期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可以用图173表示。在 图173中 ,是总需求曲线, 力5$是短期总供给曲线, 两者的交点决定的产量或收入为y ,价格水平为P .现在由于出现供给冲击, 短期总供给

82、曲线向左移动到ZS$, 总需求曲线和新的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B夬定的产量或收入为p ,价格水平为P ,这个产量低于原来的产量, 而价格水平却高于原来的价格水平, 这种情况表示经济处于滞胀状态,即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结合在一起的状态。6对微观经济学的供求模型和宏观经济中的/ 八Z S模型加以比较, 并说明二者的异同。解 答 : 二 者 在 “ 形式 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微观经济学的供求模型主要说明单个商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宏观经济中的ZXS模型主要说明总体经济的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的决定。二者在图形上都用两条曲线来表示, 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数量( 产出) 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 向右下方倾斜的为需

83、求曲线, 向右上方延伸的为供给曲线。但二者在内容上有很大的不同: 其 一 , 两模型涉及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供求模型描述的是微观领域的事物, 而宏观经济学中的Z A Z S模型描述的是宏观经济领域的事物。其 二 , 各自的理论基础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供求模型中的需求曲线的理论基础是消费者行为理 论 , 而供给曲线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成本理论和市场理论, 它们均属于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宏观经济学中的总需求曲线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产品市场均衡理论和货币市场均衡理论,而总供给曲线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劳动市场理论和总量生产函数, 它们均属于宏观经济学的内容。其 三 , 各自的功能不同。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模型在说

84、明商品价格和数量决定的同时, 还可用来说明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移动对价格和商品数量的影响,充其量这一模型只解释微观市场的一些现象和结果。宏观经济学中的/ o - z s模型在说明价格和产出决定的同时, 不仅可以用来解释宏观经济的波动现象,而且可以用来说明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干预经济的结果。7. 设总供给函数为% =2 000 + P ,总需求函数为yD= 2 400 - 2(1)求供求均衡点。(2)如果总需求曲线向左( 平行) 移动10% ,求新的均衡点并把该点与(1)的结果相比较。(3)如果总需求曲线向右( 平行) 移动10% , 求新的均衡点并把该点与(1)的结果相比较。(4)如果总供给曲线

85、向左( 平行) 移动10% ,求新的均衡点并把该点与(1)的结果相比较。本题的总供给曲线具有何种形状? 属于何种类型?解 答 : 由 人 = , 得2 000 +2 400 - P于 是P = 200 , % =% =2 200 ,即得供求均衡点。(2)向左平移10%后的总需求方程为yD= 2 160 - Z7于 是 , 由ys=% 有2 000 + P= 2 160 - PP- 80 ys- yo-2 080与(1)相 比 , 新的均衡表现出经济处于萧条状态。(3)向右平移10%后的总需求方程为yD- 2 640 - P于 是,由ys= % 有2 000 + P= 2 640 - PP= 3

86、20 ys= yo= 2 320与(1)相 比,新的均衡表现出经济处于高涨状态。(4)向左平移10%的总供给方程为ys= 1 800 + P于 是 , 由ys=% 有1 800 + 0=2 400- PP- 300 ys= yD= 2 100与(1)相 比 , 新的均衡表现出经济处于滞胀状态。(5)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 属于常规型。8. 导致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解 答 : 导致总需求曲线变动的因素主要有:Q )家庭消费需求的变化;(2)企业投资需求的变化;(3)政府购买和税收的变化;(4)净出口的变化;(5)货币供给的变化。导致总供给曲线变动的因素主要有:(

87、1)自然灾害和战争;(2)技术变化;(3)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4)工资水平的变化;(5)对价格水平的预期。9.设某一三部门的经济中, 消费函数为C= 200+ 0.75 K ,投资函数为7=200 - 25乙货币需求函数为L= Y- 100r ,名义货币供给是1 000 ,政府购买G = 50 ,求该经济的总需求函数。解 答 : 收入恒等式为Y= C+/+ G ,将消费函数、投资函数和政府购买代入其中, 得K=200 + 0.75 Y+ 200 - 25r + 50 ,化简后, 得Y= 1 800 - 100/(1)式(1)即为该经济的玄曲线方程。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为M / P = L , 将

88、货币需求关系式和货币供给数量代入其中, 有1000二 丁 =Y -100/-,其 中 Q为经济中的价格水平上式化简为:1 000胃=100.+ -式(2)即为该经济的2例曲线方程。为求该经济的总需求曲线方程, 将式(1)、式(2)联 立 , 并消去变量 , 得到500r=9oo+上式即为该经济的总需求曲线。第十八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1 .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相比, 哪一种失业问题更严重些?解 答 : 一般来说, 结构性失业比摩擦性失业问题更严重。因为摩擦性失业是由于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或者经济变动过程中的工作转换而产生的失业。 摩擦性失业的失业者都可以胜任可能获得的工作, 所以增强失业服务

89、机构的作用, 增加就业信息, 协助劳动者家庭搬家等都有助于减少摩擦性失业。 而结构性失业是由经济结构变化、 产业兴衰转移而造成的失 业 , 是劳动力市场失衡造成的失业, 一些部门需要劳动力, 存在职位空缺, 但失业者缺乏到这些部门和岗位就业的能力, 而这种能力的培训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 所以结构性失业的问题更严重一些。2 .能否说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工作才是充分就业?解 答 : 不能。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100%的就业, 即使经济能够提供足够的职位空缺,失业率也不会等于零, 经济中仍然会存在着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凯恩斯认为, 如果消除了 非自愿失业 , 失业仅限于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的

90、话, 经济就实现了充分就业。所以充分就业不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工作。3 . 什么是自然失业率? 哪些因素影响自然失业率的高低?解 答 : 自然失业率就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 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发挥作用时应有的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 也就是充分就业情况下的失业率。 通常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生产力的发展、 技术进步以及制度因素是决定自然失业率及引起自然失业率提高的重要因素。具体包括:Q)劳动者结构的变化。一般来说, 青年与妇女的自然失业率高, 这些人在劳动力总数中所占比例的上升会导致自然失业率上升。(2)政府政策的影响。如失业救济制度使一些人宁可失业也不从事工资

91、低、条件差的职业, 这就增加了自然失业中的 寻业的失业 ; 最低工资法使企业尽量少雇用人, 尤其是技术水平差的工人 , 同时也加强了用机器取代工人的趋势。(3)技术进步因素。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投入使 用 , 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资本的技术构成不断提高, 必然要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 出现较多失业; 同 时 , 技术进步使一些文化技术水平低的工人不能适应新的工作而被淘汰。( 4)劳动市场的组织状况, 如劳动力供求信息的完整与迅速性, 职业介绍与指导的完善与否, 都会影响到自然失业率的变化。( 5)劳动市场或行业差别性的增大会提高自然失业率。厂商、行业和地区会兴起和衰落, 而劳动者和厂商需要时间

92、来与之适应与配合。 这些无疑会引起劳动者的大量流动, 增大结构性失业。4 . 说明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关系。解 答 : 货币主义者认为, 在工资谈判中, 工人们关心的是实际工资而不是货币工资。当通货膨胀率不太高、 工人还没有形成新的通货膨胀预期的时候, 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的替代关系就被称为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随着时间的推移, 工人们发觉他们的实际工资随物价的上涨而下降, 就会要求雇主相应地增加货币工资, 以补偿通货膨胀给自己造成的损失。由于工人不断地形成新的通货膨胀预期, 使换取一定失业率的通货膨胀率越来越高, 菲利普斯曲线不断向右上方移动, 最终演变成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

93、, 这就是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是由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不断运动形成的。5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有哪些?解 答 :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主要包括再分配效应和产出效应。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表现为其一,通货膨胀不利于靠固定的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对于固定收入阶层来说, 其收入是固定的货币数额, 落后于上升的物价水平。其实际收入因通货膨胀而减少, 他们持有的每一单位收入的购买力将随价格水平的上升而下降。相 反 , 那些靠变动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则会从通货膨胀中得益。 例 如 , 那些从利润中得到收入的企业主能从通货膨胀中获利, 如果其产品价格比资源价格上升得快, 则企业的收益将比它的产品的成

94、本增加得快。其 二 , 通货膨胀可以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作用。一般地,通货膨胀靠牺牲债权人的利益而使债务人获利。通货膨胀对产出的影响可以通过各种情况来说明, 这里只说明两种主要的情况。第一种情况: 随着通货膨胀的出现, 产出增加。这就是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的刺激促进了产出水平的提高。 许多经济学家长期以来坚持这样的看法, 即认为温和的或爬行的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对产出和就业将有扩大的效应。假设总需求增加, 经济复苏, 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在这种条件下, 产品的价格会跑到工资和其他资源的价格的前面, 由此扩大了企业的利润。利润的增加就会刺激企业扩大生产, 从而产生减少失业

95、、增加国民产出的效果。 这种情况意味着通货膨胀的再分配后果会被因更多的就业、 产出的增加而获得的收益所抵消。例 如 , 对于一个失业工人来说, 如果他唯有在通货膨胀条件之下才能得到就业机 会 , 那么显然, 他受益于通货膨胀。第二种情况: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引致失业。 这里讲的是由通货膨胀引起的产出和就业的下降。假定在原总需求水平下, 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如果发生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 则原来的总需求所能购买到的实际产品的数量将会减少。也就是说, 当成本推动的压力抬高物价水平时, 既定的总需求只能在市场上支持一个较小的实际产出。所 以 , 实际产出会下 降 , 失业会上升。6 .说明需求

96、拉动的通货膨胀。解 答 :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 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 这种通货膨胀被认为是 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 。 现用 图181来说明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图1 8 -1中 , 横轴y表示总产量( 国民收入) , 纵 轴P表示一般价格水平。力。为总需求曲 线 ,Z S为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Z S起初呈水平状。这表示, 当总产量较低时, 总需求的增加不会引起价格水平的上涨。在 图181中 , 产量从零增加到总, 价格水平始终稳定。总需求曲线力4与总供给曲线Z S的交点E决定的价格水平为P i, 总产量水平为力。当总产量达到乂以后

97、, 继续增加总供给, 就会遇到生产过程中所谓的瓶颈现象, 即由于劳动、原料、生产设备等的不足而使成本提高, 从而引起价格水平的上涨。图181中总需求曲线力。继续提高时, 总供给曲线45便开始逐渐向右上方倾斜, 价格水平逐渐上涨。总需 求 曲 线 与 总 供 给 曲 线/ S的交点决定的价格水平为乃, 总产量水平为总。当总产量达到最大, 即为充分就业的产量屐寸, 整个社会的经济资源全部得到利用。图1 8 -1中总需求曲线力优与总供给曲线Z S的交点决定的价格水平为P i, 总产量水平为性 价格水平从凡上涨到凡和片的现象被称作瓶颈式的通货膨胀。 在达到充分就业的产量先以后,如果总需求继续增加, 总

98、供给就不再增加, 因而总供给曲线Z S呈垂直状。这时总需求的增加只会引起价格水平的上涨。例 如 , 图181中总需求曲线从力优提高到力仅时, 它同总供给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总产量并没有增加, 仍 然 为 , 但是价格水平已经从R上涨到总。这就是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西方经济学家认为, 不论总需求的过度增长是来自消费需求、投资需求, 或是来自政府需求、国外需求, 都会导致需求拉动通货膨胀。需求方面的原因或冲击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费习惯的突然改变, 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动等。7 .若某一经济的价格水平1984年为107.9,1985年为111.5,1986年为114.5。 问1985年 和198

99、6年通货膨胀率各是多少?若人们对1987年的通货膨胀率预期是按前两年通货膨胀率的算术平均来形成。设1987年的利率为6% ,问该年的实际利率为多少?解 答 :1985年的通货膨胀率为/.985 _ Q1984 111.5 - 107.9771985 = -x 100% = X100% = 3.34%A1984 107.9同理可得:771986 = 2.69%771985 + 771986 3.34% + 2.69%1987年的预期通货膨胀率: 雁9 8 7 = - - = -= 3.0 1 5%1987年的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 预期通货膨胀率=6% - 3.015% = 2.985%8.设某

100、经济某一时期有1.9亿成年人,其 中1.2亿人有工作,0.1亿人在寻找工作,0.45亿人没工作但也没在找工作。试 求 :(1)劳动力人数; (2涝 动 参 与 率;失业率。解 答 :(1)劳动力人数= 就业人数+失业人数=1.2 + 0.1 = 1.3(亿)劳动力人数 1.3劳动参与率= 可工作年龄人口数 10% =量10% = 684%失业人数 0.1失业率=左 7最X100% = X100% = 7.69%劳动力人数 L39 .设一经济有以下菲利普斯曲线:7T= 7T.1 - 0.5(- 0.06)问 :(1)该经济的自然失业率为多少?(2)为使通货膨胀率减少5个百分点, 必须有多少周期性

101、失业?解 答 : 由所给的菲利普斯曲线可知, 当0.06 = 0 ,即失业率为6 %时 , 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状态, 即经济的自然失业率为6%.(2)由所给的菲利普斯曲线, 得n -n -i = - 0.5(u - 0.06)(1)使通货膨胀率减少5个百分点, 即在式中, 令 i = - 5%= - 0.05 , 则式变为-0.05 = - 0.5(u - 0.06)u - 0.06 = 10%所 以 , 为使通货膨胀率减少5% , 必须有10%的周期性失业。10 . 试说明菲利普斯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关系。解 答 : 总供给曲线揭示的是总产出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揭示的是通货膨胀率

102、与失业率之间的替换关系。菲利普斯曲线和总供给曲线虽然表面上所揭示的关系不同 , 但在本质上都表示同样的宏观经济思想, 仅仅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在一定的条件下, 可以从总供给曲线推导出菲利普斯曲线, 也可以从菲利普斯曲线推导出总供给曲线。11 . 设某一经济的菲利普斯曲线为rc= 7T-!- 0.4(- 0.06),试 求 :Q )该经济的自然失业率是多少?(2)画出该经济的短期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解 答 :(1)自然失业率是指通货膨胀率与预期通货膨胀率一致时的失业率。在本题中,预期通货膨胀率为上一期的实际通货膨胀率, 故在所给的菲利普斯曲线方程中, 令 n= 7T-i,得 =0.06 , 因

103、此 , 该经济的自然失业率为6 %。(2)由所给方程知,该经济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斜率为- 0.4 , 且是一条经过点( =0.06 , n= rr 1)的直线。如 图 182 所示。图 18 2菲利普斯曲线在长期, 预期通货膨胀率等于实际通货膨胀率, 相应地, 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 故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位于自然失业率的垂直线。12. 试根据常规的短期总供给曲线推导出菲利普斯曲线。解 答 : 总供给曲线是反映经济总产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 常规的短期总供给曲线揭示的是总产量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的关系。故在简单的情况下, 将总供给函数写为p = pe + 人 (Y- Y)(l)其 中

104、, p 和 pe分别为价格水平和预期价格水平的对数,Y 和 Y分别为总产量和潜在产量 , 入为参数且入20。式(1)两边减去上一期的价格水平P -1 , 有p - p . i = (p e -p -i) + A(Y- Y)(2)在 式 中 , p - p - l为通货膨胀率, 记为IT , pe - P - 1为预期通货膨胀率, 记为Tie , 则式为n = ne + X(Y- Y)另一方面, 奥肯定律说明, 总产量与失业之间存在反向关系。具体地, 由奥肯定律, 有A(Y- Y)= - p(u - un)(4)其 中 邛 为 常 数 且 B 0 , u 为失业率, Un为自然失业率。将式(4)

105、代 入 式 , 得n = ne - P(u - Un)式(5)即为菲利普斯曲线。第十九章 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1 . 均衡汇率是如何决定的? 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有哪些?解 答 :(1)汇率也像商品的价格一样,是由外汇的供给和对外汇的需求这两个方面相互作 用 , 共同决定的。均衡汇率处于外汇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2)如果外汇的供求发生变化, 则均衡的汇率就会发生变化, 并按照新的供求关系达到新的均衡。 从一般的意义上说, 影响外汇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和影响外汇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都是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在现实中, 经常提到的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主要有进出口、 投资或借贷、外汇投机等。2 .

106、说明固定汇率制度的运行。解 答 : 在固定汇率制下, 一国中央银行随时准备按事先承诺的价格从事本币与外币的买卖。以美国为例, 假定美联储宣布, 它把汇率固定在每1美元兑换100日元。为了有效实行这种政策, 美联储要有美元储备和日元储备。一般来说, 固定汇率的运行是会影响一国货币供给的。仍以美国为例, 假定美联储宣布将把汇率固定在1美元兑换100日元, 但由于某种原因, 外汇市场均衡汇率是1美元兑换150日元。在这种情况下, 市场上的套利者发现有获利机会: 他们可以在外汇市场上用2美元购买300日元, 然后将300日元卖给美联储, 从中获利1美元。当美联储从套利者手中购买这些日元时, 向他们支付

107、的美元自动地增加了美国的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以这种方式继续增加直到均衡汇率降到美联储所宣布的水平。如果外汇市场均衡汇率为1美元兑换5 0日元, 则市场的套利者通过用1美元向美联储购 买100日元, 然后在外汇市场上以2美元卖出这些日元而获利。而当美联储卖出这些日元 时 , 它所得到的1美元就自动地减少了美国的货币供给。货币供给以这种方式继续下降直到均衡汇率上升到美联储所宣布的水平。3 . 假设一国的出口方程为X= Z -必当6变大时, 经济的3曲线将发生什么变化?当2增加时,8曲线又发生什么变化?解 答 : 由所给条件,有如下开放经济下的产品市场均衡模型y= c+ 7+ g+ (X- M c=

108、 a +例 2)/= e -亦3)g =奂X= / - 物5)M =伙 将式(2)至式分别代入式, 经整理有a+ e+ go + A - Mo dr卜- 1- /3+ m 1 - + 加0,式(7)即为开放经济下的8曲线的代数方程。 式表示均衡产出y与利率 成线性关系,- d式(7)等号右边的第一项为直线的截距项; 等号右边第二项中的匚西方为直线的斜率项。据此可知, 。 变大时, 会 使 4 曲线向左移动, 同时使4曲线变得更陡峭。而 / 增 加时,会使8 曲线向右平行移动。4 . 结合( 教材) 第十三章的有关内容推导开放经济条件下政府购买乘数的表达式。解 答 : 考虑如下的开放经济的宏观经

109、济模型y= c+ 7+ g+ x- mc= a+ bym= mo + Py其 中 / , g. x, mo为常数, 6为边际消费倾向,为边际进口倾向。则片 +; _ 封顶 + / + 0 + 9所以9 d g l + /3- b上式即为政府购买乘数的表达式。5 . 完全资本流动的含义是什么? 在小国和大国模型中, 资本完全流动带来的结果有什么不 同 ?解 答 : 完全资本流动是指一国居民可以完全进入世界金融市场, 该国政府不阻止国际借贷。这意味着, 该国在世界金融市场上想借入或借出多少就可以借入或借出多少。小国模型中的“ 小国”是指该国只是世界市场的一小部分,从而其本身对世界利率的影响微不足道

110、。在小国模型中, 资本完全流动带来的结果是, 该国的利率必定等于世界利率,即等于世界金融市场上的利率。大国模型中的“ 大国 则是指该国经济对世界经济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特别是该国经济足以影响世界金融市场。对于大国模型, 资本完全流动带来的结果是, 该国的利率通常不由世界利率固定。其原因在于该国大到足以影响世界金融市场。 该国给国外的贷款越多, 世界经济中贷款的供给就越 大 , 从而全世界的利率就越低。反 之 , 该国从国外借贷越多, 世界利率就会越高。6 . 在资本完全流动的小国开放经济中, 为什么国内的利率水平与国际利率水平总能保持一 致 ?解 答 : 在开放宏观经济学中, 小国是指所考察

111、的经济只是世界市场的一小部分, 其本身对世界某些方面, 特别是金融市场的影响微不足道。 资本完全流动是指该国居民可以完全进入世界金融市场。特别是, 该国政府不阻止国际借贷。在资本完全流动的小国开放经济中, 该国的利率 必定等于世界利率。 , 即r= /伙 原因如下: 该国居民不会以任何高于。的利率借贷,因为他们总可以以。的利率从国外得到贷款。同 样 , 该国居民也不必以低于。的利率放贷, 因为他们总可以通过向国外借贷而获得 。的收益率。7 . 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考察固定汇率下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影响。解 答 : 假定在固定汇率之下运行的一国中央银行试图减少货币供给。 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 型 , 这

112、 种 政 策 的 初 始 影 响 是 使 曲 线 向 左 移 动 , 提高了汇率, 如 图1 9 -1所示。但 是 , 由于该国中央银行承诺按固定汇率交易本国与外国的通货。 根据固定汇率的运行机 制 ,套利者对汇率上升作出的反应是向中央银行购买本国通货,这导致本国货币供给增加,进而使LM*曲线向右移动, 直到回复到其初始的位置。根据模型, 在固定汇率下货币政策通常不能够影响产出, 从而是无效的。8 . 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考察浮动汇率下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影响。解 答 : 假定一国政府采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抑制国内支出, 在理论上, 这种政策可以使IS*曲线向左移动, 如 图192所示。在浮动汇率下,

113、 汇率由市场供求力量决定, 允许汇率对经济状况的变动作出反应, 自由地变动。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在 曲线向左移动后, 汇率下降, 而收入水平保持不变。这意味着,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紧缩性财政政策在浮动汇率下对产出或收入不产生影响,因而是无效的。9试从本章式(19.12)和式(19.13)推导出式(19.14)和式(19.15)。解 答 : 式 (19.12)和式(19.13)如下yn = pnyn + an + msys - mnyn(l)ys = psys + as + mnyn - msys(2)将式(1)变形为(1 - pn + mn)yn - msys = an(3)将式(2)变

114、形为- mnyn + (1 - ps + ms)ys = as(4)11记 k n = - -, k s = - - , 并将式(3)和式(4)联 立,得1 - pn + mn 1 - Ps + ms1 3 一叫J , =%k.1-mnyn + 丁 ” = 4利用克莱姆法则, 可求得上述方程组的解为y; = 1 T- - - -册 + msksas)1 - knksmsmn ,y; = - (as + mnknan) (8)1 - knksmsmn 7式(7)和式(8)即为教材中的式Q9.14)和式Q9.15)。第二十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1 . 说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解 答 :

115、经济增长是产量的增加, 这里的产量可以表示为经济的总产量, 也可表示成人均产量。经济增长通常用经济增长率度量。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 还包括国民的生活质量 , 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 经济发展是反映一个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概念。 如果说经济增长是一个 量”的概念, 那么经济发展就是一个 质 的概念。2 . 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什么?解 答 : 关于经济增长的源泉, 宏观经济学通常借助于生产函数来研究。宏观生产函数把一个经济中的产出与生产要素的投入及技术状况联系在一起。设宏观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YtAAL t. r )式 中 ,匕 、刀 和 珞 顺 次 为f时期的总产出

116、、投入的劳动量和投入的资本量,4代 表t时期的技术状况, 则可以得到一个描述投入要素增长率、 产出增长率与技术进步增长率之间关系的方程, 称其为增长率的分解式1,即GY- GA + GGL + GK式 中 ,G y为产出的增长率;a为技术进步增长率;G和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增长率。a和尸为参数, 它们分别是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从增长率分解式可知, 产出的增加可以由三种力量( 或因素) 来解释, 即劳动、资本和技术进步。换句话说, 经济增长的源泉可被归结为劳动和资本的增长以及技术进步。有 时 , 为了强调教育和培训对经济增长的潜在贡献, 还把人力资本作为一种单独的投入写进生产函数。 所谓人力资本

117、是指体现在个人身上的获取收入的潜在能力的价值, 它包括天生的能力和才华以及通过后天教育训练获得的技能。 当把人力资本作为一种单独投入时, 按照上述分析的思路可知, 人力资本也可以被归为经济增长的源泉之一。3 . 什么是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 它有什么含义?解 答 : 离散形式的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为Z= sy- (/7+ S)k其中为人均资本, f为人均产量, s为储蓄率, 为人口增长率, 5为折旧率。上述关系式表明, 人均资本的增加等于人均储蓄 减去( + 向左项。( + 项可以这样来理解: 劳动力的增长率为n, 一定量的人均储蓄必须用于装备新工人, 每个工人占有的资 本 为k ,这

118、 一 用 途 的 储 蓄 为 另 一 方 面 , 一定量的储蓄必须用于替换折旧资本, 这一用途的储蓄为5左总计为( + 5) 的人均储蓄被称为资本的广化。人均储蓄超过( + 0 , 这被称为资本的深化。因 此 , 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可以表述为资本深化=人均储蓄- 资本广化4 .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 储蓄率的变动对经济有哪些影响?解 答 : 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 一方面, 储蓄率上升会导致人均资本上升, 而人均收入是人均资本的增函数, 因而储蓄率上升会增加人均产量, 直到经济达到新的均衡为止。储蓄率下降的结果则相反。另一方面, 储蓄率的变动不能影响到稳态的增长率, 从这点上说, 储蓄率的变

119、动只有水平效应, 没有增长效应。5 .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 人口增长对经济有哪些影响?解 答 : 新古典增长理论虽然假定劳动力按一个不变的比率增长, 但当把作为参数时 , 就可以说明人口增长对产量增长的影响。如图201所示。 关于这一结果的说明,请见本章第19*题的解答。图2 0 -1中 , 经济最初位于4点的稳态均衡。现在假定人口增长率从增加到ri , 则图201中的( + 5 ) 4线便发生移动变为( “ +线, 这 时 , 新的稳态均衡为4点。比较4点 与 / 点 可 知 , 人口增长率的增加降低了人均资本的稳态水平( 从原来的Z减 少 到 的 , 进而降低了人均产量的稳态水平。 这是从

120、新古典增长理论中得出的又一重要结论。 西方学者进一步指出, 人口增长率上升导致人均产量下降正是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 两个有着相同储蓄率的国家仅仅由于其中一个国家比另一个国家的人口增长率高,就可以有非常不同的人均收入水平。对人口增长进行比较静态分析得出的另一个重要结论是,人口增长率的上升增加了总产量的稳态增长率。理解这一结论的要点在于, 一方面, 懂得稳态的真正含义, 并且注意到4点和4点都是稳态均衡点; 另一方面, 由于4点和4点都是稳态, 故人口增加对人均资本和人均产量的增长率都不产生影响。6.推导某一时期总产量、人均产量和人口这三者的增长率之间的关系。Y解 答 : 用y表示人均产量,

121、V表示总产量,/V表示人口数。由于/ = ) , 两边同取对数得lny= In Y- InA/两边同时对f求导得dy/dt 6Y/dt dNIdty Y N有 9y 9丫- QN其中兔为人均产量的增长率,gy为总产量的增长率, ” 为人口增长率。上式说明, 人均产量的增长率可以表示为总产量的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之差。7. 说明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解 答 :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代表性理论之一。 该理论的基本观点可概括如下:第 一 , 技术冲击是经济波动之源。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技术冲击能够引起产出、 消费、投资和就业等实际变量的波动。 在种种实际冲击中, 由于技术冲击对经济活动的

122、影响最持久,因此技术冲击是经济周期之源。第 二 , 经济周期所产生的产出波动不是实际G D P对潜在G D P的背离, 而是潜在G DP本身的变动。第 三 , 即使在短期, 货币也是中性的。货币量的变化不能引起产出和实际就业量等实际变量的变化。8.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 人均生产函数为y = = 2k-0.5N人均储蓄率为03 ,人口增长率为0.03 , 求 :(1)使经济均衡增长的值;(2)与黄金律相对应的人均资本量。解 答 :Q )经济均衡增长时:s便 = 成 , 其 中5为人均储蓄率, 为人口增长率。代入数值得 03(2- 0.5) = 0.03,得 k= 3.8。(2)由题意, 有 ,

123、( 吊= , 于 是, 2 - = 0.03 , k= 1.97.因此与黄金律相对应的稳态的人均资本量为1.97。9 .设一个经济的人均生产函数为y =, 如果储蓄率为28% , 人口增长率为1% , 技术进步速度为2 %折旧率为4 %那么该经济的稳态产出为多少?如果储蓄率下降到10% ,而人口增长率上升到4% ,这时该经济的稳态产出为多少?解 答 : 稳态条件为: 然m= (+ 9+ 其 中s为储蓄率, 为人口增长率,5为折旧率。代入数值得0 2 8 # = (0.01 + 0.02 + 0.04)4, 得k= 16 , 从 而, y= 4 , 即稳态产出为40如 果5= 0.1 , = 0

124、.04, 则攵=1, 片1 ,即此时稳态产出为1.10 .已知资本增长率以= 2 % ,劳动增长率g /=0.8% ,产 出 增 长 率 %=3.1% , 资本的国民收入份额a =0.25 ,在这些条件下,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多少?解 答 : 劳动的国民收入份额为:6= 1 - a = 0.75。资本和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0.25x2% + 0.75x0.8% = 1.1%所以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3.1%-1.1% = 2%11.设一个经济中的总量生产函数为Yt= At*Nt,心式中匕、M和6分别为f时期的总产量、劳动投入量和资本投入量;4为f时期的技术状况。试推导经济增长的分

125、解式, 并加以解释。解 答 : 对生产函数匕=At(Nt,6)关于时间 求全导数, 有d Yt dAt df d /Vr df 6Kt工=A M , /) + At - + (1)d r d r oNt d r 6Kt d r式(1)两边同除以匕,化简后得(W d f - bflbNt 6 Nt dflbKt d -Yt= 4 + AM, K6t + & N t,6刀 经恒等变形,上式又可表示为d Yt/6t d /Jd f d f Nt d/V(/df- - - - - - 二 - - - - - -+ x-x-Yt4 dNt Nt, 代 Ntd f Kt dKt/dtdKt 珞)Kt )d

126、 f Nt d f Kt _dAt/dt _d/VJdf定 义2=前&Nt,抬 b = R *N t, Q 并 用 外 表 4 用 表 K Nt dKt2t dK/df用 ” 表示 , 用g漾 示 一 , 则式(3)化为Kt Y tgy= gA + agN+ b g g式(4)即为增长的分解式。其含义为总产量的增长率被表示为劳动增长率、资本增长率和技术进步的加权平均。式(4)也为说明经济增长的源泉提供了框架。12.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 总量生产函数为1 2Y=RK, D = q q(1)求稳态时的人均资本量和人均产量;(2)用这一模型解释 为什么我们如此富裕, 而他们那么贫穷 ;(3)求出与黄

127、金律相对应的储蓄率。解 答 :( 1)由所给的总量生产函数, 求得人均生产函数为1片q上式中, j为人均产量, 攵为人均资本量。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 稳态条件为s*a = nk1即sQ= nk, s为储蓄率, 为人口增长率。解得稳态的人均资本量为淑将其代入人均生产函数, 求得稳态的人均产量为= (%=(2)解释国家间的生活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均收入, 由式(1)、式(2)可 知 , 当一个国家的储蓄率高、人口增长率低时, 该国的稳态人均资本和人均产量就相对较高; 反 之 , 则正好相反。因 此 , 根据这里的模型, 可以用储蓄率和人口增长率的差异来解释 为什么我们如此富裕, 而他们那么贫穷”

128、这个问题。(3)黄金律所要求的资本存量应满足用2-3s 3在稳态时, k= 所以有12 -23 = /71所 以s = 即为所求。13. 设在新古典增长模型的框架下,生产函数为:Y= R K . L)=KL求人均生产函数y =联 ;(2)若不存在技术进步, 求稳态下的人均资本量、人均产量和人均消费量。解 答 :(1)人均生产函数的表达式为(2)设人口增长率为n ,储蓄率为5,折旧率为6, 人均消费为C ,则由稳态条件sy= ( / 7+ e攵有sf/c= (+ S)k(s 1 Sn+ o) n+ 5d = (1 - s )八(1 - 8sn+ 8八、d即为稳态下的人均资本量、人均产量和人均消费

129、量。14. 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 已知生产函数为y = 2 k -0.5F , y为人均产出, 为人均资本 , 储蓄率s = O . L人口增长率/7=0.05 , 资本折旧率5=0.05。试 求 :(1)稳态时的人均资本和人均产量;(2)稳态时的人均储蓄和人均消费。解 答 :(1)新古典增长模型的稳态条件为sy- (/7+ 8)k将有关关系式及变量数值代入上式, 得0.1(2- 0.5幺)=(0.05 + 0.05)0.1碓 -0.5 =0.142-0.54=1k= 2将稳态时的人均资本4= 2代入生产函数, 得相应的人均产出为1y=2x2 - 0.5x22 = 4 -5x4 = 2(2)相

130、应地, 人均储蓄函数为sy= 0.1x2 = 0.2人均消费为c=(l -5)y=(l -0.1)x2 = 1.8第二十一章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1. 假设甲、乙两个消费者按照费雪的跨期消费模型来进行消费决策。甲在两期各收入1000元 , 乙在第一期的收入为0 , 第二期收入为2 100元 , 储蓄或者借贷的利率均为/ ;(1)如果两人在每一期都消费1 000元 , 利率为多少?(2)如果利率上升, 甲在两期的消费会发生什么变化? 利率上升后, 他的消费状况是变好还是变坏?(3)如果利率上升, 乙在两期的消费会发生什么变化? 利率上升后, 他的消费状况是变好还是变坏?解 答 :(1)可以用乙的

131、实际选择预算约束来解出利率1 000 + 1 000(1 + 力=2 100r =10%乙在第一期借了 1 000元用于消费,而在第二期用2 100元的收入偿还1 100元的贷款本息以及1 000元的消费。(2)利率上升导致甲现期消费减少, 未来消费增加。这是由于替代效应: 利率上升使他现期消费的成本高于未来消费, 即利率升高使现期消费的机会成本增加。如 图2 1 - 1所 示 ,在利率没有上升时, 甲的预算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于/ 点, 他第一期和第二期的消费都 是1 000元。利率上升后, 消费者均衡点变动到8点 , 甲第一期的消费将低于1 000元,第二期的消费将高于1 000元。在新

132、的利率下, 通过无差异曲线可知, 甲的境况变好了, 即甲的无差异曲线从a上移至 纵( 3)利率上升后, 乙现期消费减少了, 而将来消费可能增加也可能下降。他同时面临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由于现在的消费更贵了, 他决定减少消费。同样由于他的收入都在第二期 , 因此他借钱的利率越高, 收入越低。如果第一期消费为正常物品, 就会使他更加坚定减少消费。他的新消费选择在B点 , 如 图212所示。我们知道在较高的利率下乙的境况变坏 了 , 因为他的消费在B点 , 此点所达到的效用低于利率上升前的消费选择点A。2.(教材中) 本章第一节在对费雪模型的分析中, 讨论了消费者在第一期进行储蓄的情况下 , 利率变

133、动对消费决策的影响。现在假设消费者在第一期进行借贷, 试分析利率变动对消费决策的影响, 并画图说明其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解 答 : 图2 1 - 3显示了一个消费者把第一期的部分收入储蓄起来时利率增加的情况。实际利率的增加导致预算线以点( Y i, 丫2)为轴旋转, 变得更陡峭。在 图213中 , 利率增加使预算线发生变化, 与相应的无差异曲线的切点由A点移到B点。图 213我们可以将这种变化对消费的影响分解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是向不同的无差异曲线运动所造成的消费变动。由于消费者是借贷者而不是储蓄者, 利率上升使他的状况变 坏 , 所以他不能达到更高的无差异曲线。如果各时期的消费都

134、是正常物品, 那么这往往使消费下降。替代效应是两个时期消费的相对价格变动所造成的消费的变动。 利率上升时, 相对于第一期的消费, 第二期的消费变得更加便宜, 这往往使消费者选择第二期的消费增加而第一期的消费减少。最 后 , 我们可以发现对于一个借贷者, 当利率升高时, 由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同方向,第一期的消费必将下降。第二期的消费上升或下降取决于哪种效应更加强烈。在 图 213中 , 我们展示的是替代效应强于收入效应的情况, 因此C2增加。3 . 为什么说如果消费者遵循持久收入假说且能够进行理性预期, 消费的变动就是不可预测 的 ?解 答 : 持久收入假说暗示消费者努力使各期的消费平滑化,

135、所以当前的消费取决于对一生中收入的预期。在任何一个时点上, 消费者根据现在对一生收入的预期来选择消费。随着时间的推移, 他们可能得到修正其预期的消息, 所以会改变自己的消费。如果消费者有理性预 期 , 能最优地利用所有可获得的信息, 那 么 , 他们应该只对那些完全未预期到的事件感到意外。因 此 , 他们消费的变动也应该是无法预期的。4 . 试画图分析消费者收入变动对消费决策的影响。C2 y2解 答 : 根据消费者跨期消费预算约束方程: C1 + = yi + -,无论是消费者现期收1 + r 1 + r入 yi 增加还是未来收入y2增 加 , 都将导致预算约束线向外平移。如 图 21 所 示

136、 , 假设在收入增加之前, 跨期消费预算约束线为AB , 则消费者的跨期最优决策点为无差异曲线h与 A B 的切点E1 ,相应地, 现期消费为C1, 未来消费为C2。收入增加之后, 跨期消费预算约束线向外平移至A B ,如果两期消费为正常物品, 则消费者的跨期最优决策点移动至无差异曲线L 与 A B 的切点E2 ,相应地, 现期消费增加为c i , 未来消费增加为C 2 .因 此 , 在两期消费均为正常物品的情况下, 消费者收入的变动将引起现期消费与未来消费同方向的变动。图 214如果现期消费为正常物品, 未来消费为低档物品, 则消费者收入的变动会引起现期消费同方向的变动以及未来消费反方向的变

137、动如果现期消费为低档物品,未来消费为正常物品,则消费者收入的变动会引起现期消费反方向的变动以及未来消费同方向的变动。5. 试说明下列两种情况下, 借贷约束是增加还是减少了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程度:Q)政府宣布暂时减税;(2)政府宣布未来减税。解 答 : 财政政策影响总需求的潜力取决于消费的影响: 如果消费变化很大, 那么财政政策将有一个很大的乘数; 如果消费改变很小, 那么财政政策将有一个很小的乘数, 因为边际消费倾向越大, 财政政策乘数越大。Q)考虑两个时期的费雪模型。 暂时减税意味着增加了第一期的可支配收入图215(a)显示暂时减税对没有借贷约束的消费者的影响, 而 图215(功显示了暂

138、时减税对有借贷约束的消费者的影响。图 21 5有借贷约束的消费者想要通过借贷而增加G , 但 是 不 能 增 加 暂 时 减 税 增 加 了可支配收入: 如 图 21 5(a)和 21-5(b)所 示 , 消费者的消费增加额等于减税额。有借贷约束的消费者第一期消费的增加额大于没有借贷约束的消费者, 因为有借贷约束的消费者的边际消费倾向大于没有借贷约束的消费者。因 此 , 与没有借贷约束的消费者相比, 有借贷约束的消费者在第一期所对应的财政政策影响总需求的潜力更大。(2)再一次考虑两个时期的费雪模型。宣布未来减税将增加我图21 6显示了减税对没有借贷约束的消费者的影响, 而 图 216(b)显示

139、了减税对有借贷约束的消费者的影响。图 21 6没有借贷约束的消费者立即增加了消费G o 有借贷约束的消费者无法增加G , 因为可支配收入没有改变。因此如果消费者面临借贷约束, 那么宣布未来减税对消费和总需求没有影响。因 此 , 与没有借贷约束的消费者相比, 有借贷约束的消费者在第一期所对应的财政政策影响总需求的潜力更小。6. 假定你是一个追求跨期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 正处于青年时期, 下述事件的发生将如何影响你现期的消费行为:(1)一位失散多年的亲戚突然与你取得联系, 并在其遗嘱中将你列为其巨额财产的唯一继承人;(2)你目前所从事的行业属于夕阳行业, 未来几年你将面临下岗的威胁;(3)医生根据

140、你目前的身体状况预测你可以活到90岁。解 答 :(1)该事件将会导致消费者的当期收入增加, 从而会引起跨期消费预算约束线向外平移, 由于消费一般为正常物品, 从而消费者的现期消费增加。(2)该事件将会导致消费者的未来收入减少, 从而会引起跨期消费预算约束线向内平移,由于消费一般为正常物品, 从而消费者的现期消费减少。(3)该事件将会导致消费者的消费期数增加。当没有医生的预测时, 消费者认为自己可以活到8 0 岁 , 并且消费者的消费期只有两个,一个是青年时期1 , 一个是老年时期2 , 则消费者的跨期消费预算约束方程为: Q+; = J4+-o 有医生的预测之后, 则多增加了从 80岁 90岁

141、的时期3 , 该期的收入/ = 0 , 消费为Q , 则消费者的跨期消费预算约束方程 为 : 。 1 + 卢 - + 7 7 = 乂 +乎, 这将导致以Q 和 Q 为坐标值的跨期消费预算约束线向内平移, 由于消费一般为正常物品, 从而消费者的现期消费减少。7 . 根据新古典投资模型, 分析在什么条件下企业增加自己的固定资本存量是有盈利的?解 答 : 根据新古典企业固定投资模型, 如果企业资本的边际产量大于资本的成本, 那么企业增加资本存量是有盈利的; 如果边际产量小于资本的成本, 那么企业增加资本存量就会亏损。分析如下:新古典投资模型考察了企业拥有资本品的收益与成本。 对每一单位资本, 企业赚

142、到的实际收益为R/P ,承担的实际成本为(2 / 。( + 为 每单位资本的实际利润是:利润率=收 益 - 成 本 =& P - ( 桂/0(r+ 6由于均衡状态是资本的实际租赁价格等于资本的边际产量, 所以利润率可写为:利润率= 例外- ( 必/ 。( / + 5)由上式可看出: 如果企业资本的边际产量大于资本的成本, 那么企业增加资本就是有盈利 的 , 反之没有盈利。8 . 试分析利率的上升如何减少住房投资流量?解 答 : 住房需求的一个决定因素是实际利率。许多人用贷款一住房抵押贷款购买自己的住房, 利率是贷款的成本。即使有些人不必贷款买房, 他们也将对利率作出反应,因为利率是以住房形式持

143、有财富而不把财富存入银行的机会成本。因 此 , 利率上升减少了住房需求, 降低了住房价格, 并减少了居住的投资量。9 . 试阐述企业持有存货原因。解 答 : 存货指企业持有的作为储备的产品, 包括原料与供给品、加工中的产品和成品。企业持有存货的原因包括:(1)使生产水平在时间上保持稳定。当销售低落时, 企业的生产多于销售, 把额外的产品作为存货; 当销售高涨时, 企业的生产少于销售, 把存货中的产品拿出来作为补充。这样可使各个时期的生产平稳, 避免产出的大起大落造成成本的增加。(2)存货可以使企业更有效率地运转。例 如 , 如果零售商店向顾客展示手头的产品, 它们可以更有效地销售。 制造业企业

144、持有零部件存货可以减少当机器发生故障时装配线停止运行的时间。这 样 , 企业持有一部分存货, 会促进产出增加。(3)持有存货可在销售意外上涨时避免产品脱销。企业做生产决策前通常会预测顾客的需求水平, 但是这种预测并不一定准确。如果需求大于生产而没有存货, 该产品将会在一个时期内脱销, 企业1蝴失销售收入和利润。 企业持有存货就可避免脱销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4) 一部分存货是生产过程中的产品。10. 用新古典投资模型解释下列每一种情况对资本租赁价格、资本成本以及企业净投资的影响:(1)政府实施扩张的货币政策提高实际利率;(2)一次自然灾害摧毁了部分固定资产, 资本存量减少;(3)大量国外劳动

145、力的涌入增加了国内的劳动力供给。解 答 : 投资函数是:I=In M P K- ( W ( r+如 + 长资本的租赁价格等于资本的边际产品, 资本成本= ( 必/ 。( 一 + 5.(1)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提高了实际利率, 资本的租赁价格不变, 资本成本增加, 投资量减少。因为实际利率上升, 由资本成本= (2/0( + 可 知 , 资本成本增加, 企业会减少投资 , 但是由于资本的边际产品没有改变, 所以资本的租赁价格不会迅速改变。(2)若一次自然灾害摧毁了部分资本存量, 则资本的租赁价格上升, 资本成本不变, 投资增加。因为资本存量减少, 使得资本的边际产品上升, 所以资本的租赁价格上升。决

146、定资本成本的各因素没有改变, 所以资本成本不变。同 时 , 因为资本的边际产品相对于资本的成本上升, 使投资更有利可图, 所以企业投资增加。(3)大量国外劳动力的涌入增加了本国内的劳动力供给, 使资本的租赁价格上升, 资本成本不变, 投资量增加。因为劳动投入增加, 使得资本的边际产品上升, 所以资本的租赁价格上升。决定资本成本的各因素没有改变, 所以资本成本不变。同 时 , 因为资本的边际产品相对于资本的成本上升, 使投资更加有利可图, 所以企业投资增加。11. 假定在完全竞争市场中, 某企业的生产函数Q= A K a J a ,产 量Q= 1 00 , a=0.3 ,资本的租金率/? =0.

147、1 , 企业产品价格P = 1 :Q )计算最优资本存量;(2)假 设Q预期上升到120 ,最优资本存量是多少?(3)假定最优资本存量在5年内保持不变, 现有的资本存量为100 ,企业会逐步调整资本存量使其接近于最优值, 设方=0.3.第一年的投资量是多少? 第二年的资本存量是多少?解 答 :(1)当 a =0.3 时 , 由 Q =/A03/I-O.3得 ,MPK=G3AK-。7aL根据最优资本存量条件MPK= R / P, 得0.34/ 0 720.7 = o i同时根据产量限制条件, 有1OO=Q =/AI-O. 3将上边两等式联立, 可求得当产量为100时的最优资本存量K = 300.

148、(2)如 果Q = 120 , 则联立0.3/K。 。 7 = 0.1与120 =力依3 -。 .3 , 可得最优资本存量( = 360。(3)由 于 收 =100, = 300,所以第一年投资量为 h = K - Ko = 0.3 x(300 - 100) = 60o第一年资本存量为代=100 + 60 = 160。第二年投资量为方= 4及 - & ) = 0.3 x (300- 160) = 42。第二年资本存量为6 =160 + 42 = 202.12 . 假定住房存量供给函数8 =100 , 需求函数。=Y- 0.5。, 住房流量供给函数SF二2P,式 中 , 。为 住 房 价 格 /

149、 为 收 入 。当Y= 200元 时 , 住房的均衡价格是多少? 当收入增加 到300元 , 并且假定住房能在瞬间造好, 则短期住房价格为多少? 新建住房价格为多少?解 答 : 当Y= 200元 时 , 需求函数为D = 200 - 0.52根据住房存量供给函数与住房流量总供给函数得, 住房总供给函数为S=100 + 22住房市场均衡时, 根据均衡条件D= S ,求得住房均衡价格=40。(2)收入增加到300元 时 , 需求函数为。=300 - 0.5。短期内住房价格将不变, 即P=40此时住房需求量为300 - 0.5x40 = 280 ,而短期住房存量供给量只有180 ,因此存在100单位

150、的住房差额需求, 需要由新房来提供。根据住房流量供给函数SF= 2P,可得当SF= 100时,新建房价格为50。13 . 解释货币需求的资产组合理论与交易理论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解 答 : 货币需求的资产组合理论与交易理论之间的区别如下:(1)两种理论所强调的货币的职能不同。货币需求的资产组合理论强调货币作为价值储藏手段的作用货币需求的交易理论强调货币作为媒介的作用。(2)两种理论认为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不同。资产组合理论关键的观点是货币提供了不同于其他资产的风险与收益的组合。 特别是货币提供了一种安全的( 名义的) 收益, 而股票与债券的价格会上升或下降。该理论认为货币需求取决于货币和家庭可以持

151、有的各种非货币资产所提供的风险与收益。 此 外 , 货币需求还应该取决于总财富, 因为财富衡量了可以配置于货币和其他资产的资产组合的规模。 货币需求函数写为:( M IP ) d= Lg rb. 7 T ,以 , 其 中G为预期的股票实际收益, 分为预期的债券实际收益, 不为预期的通货膨胀率, 而 “为实际财富。G或 。的提高减少了货币需求, 因为其他资产变得更有吸引力。产的上升也减少了货而需求, 因为货币变得更为缺乏吸引力。的增加提高了货币需求, 因为更多的财富意味着更大数量的资产组合。货币需求的交易理论强调, 货币是一种被支配资产, 并强调人们持有货币而不是其他资产 , 是为了进行购买。认

152、为货币的需求取决于持有货币的成本和收益, 持有货币的成本是只能赚取低收益率, 而收益是使交易更方便。因 此 , 货币需求与利率成反比, 与收入成正比。两种理论的联系为:( 1)货币需求的资产组合理论与交易理论都考虑了货币及其他不同的生息资产, 都涉及资产组合;( 2)这两种理论都运用了资产的流动性假设;( 3)这两种理论都形成了对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补充, 完善了货币需求理论。第二十二章 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1 . 简述货币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政策主张。解 答 :( 1)货币主义的基本观点可概括为: 第 一 , 货币供给对名义收入变动具有决定性作 用 ; 第 二 , 在长期中, 货币数量的

153、作用主要在于影响价格以及其他用货币表示的量, 而不能影响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 第 三 , 在短期中, 货币供给量可以影响实际变量, 如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 第 四 , 私人经济具有内在的稳定性, 国家的经济政策会使它的稳定性遭到破坏。( 2)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可概括为如下三点: 其 一 , 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 其 二 ,反对 斟酌使用 的货币政策; 其 三 , 力 主 ” 单一政策规则 , 即以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的唯一控制指标, 排除利率、信贷流量、准备金等因素。2 . 简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假设条件。解 答 :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假设条件主要有个体利益最大化、理性预期、市场出

154、清 自然率假说。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 宏观经济现象是个体经济行为的后果。微观经济学表明, 理解个体行为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就是假设个体追求其最大利益。 所 以 , 要使宏观经济学具有坚实的微观基础, 应将个体利益最大化作为基本假设。所谓理性预期是经济当事人在有效地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作出在长期中平均来说最为准确的, 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用通俗的话说, 理性预期假设的意思是, 在长期中, 人们会准确地或趋向于预期到经济变量所应有的数值。市场出清的假设是说,无论劳动市场上的工资还是产品市场上的价格都具有充分的灵活性 , 可以根据供求情况僻迅速进行调整, 使相应市场的

155、供给和需求相等或趋向于相等。自然率假说认为, 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着一个自然失业率, 其大小取决于该社会的技术水平、资源数量和文化传统等, 而在长期中, 该社会的经济总是趋向于自然失业率。3. 推导卢卡斯总供给曲线。解 答 : 一个典型企业/ 的供给函数由下式给出J 6-风Pi -其中勿为企业的产量, 月为其产品的价格,P为价格总水平, 为企业的潜在产量, h表示企业对其产品价格与价格总水平偏离的一种反应, 方0。用R表示企业对价格总水平。的估计, 从而有yi= KPi-7)+(1)进一步地, 企业对价格总水平的估计假定按下式进行A AK = P+b(Pi- 0(2)式(2)表 示 , 企业对价

156、格总水平的估计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该社会的有关机构预测A A并公布的价格预测值。; 另一部分是企业根据其经验对预测值中勺调整, 参 数6为调整系数。将式(2)代入式并整理, 得Ay, = /7(1 - - 0 + K从整体上看, 整个经济的总供给曲线是通过将所有企业的供给曲线加总而得到的。 设整个经济的生产由个像企业/ 的企业组成, 则经济的总供给函数为Ay =n g _ W P - Q +(3)式(3)即为卢卡斯总供给函数。其中y为总产出, 。为整个经济的价格水平, 为经济的潜在产量。 卢卡斯总供给函数表示, 经济的总产出与未被预期到的价格上升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经过系数的合并,卢卡斯总

157、供给函数通常写为y= )/ + AP- 吟其中参数方0 ,胡为公众对价格的预期。4. 推导新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解 答 : 新凯恩斯主义的旗总供给曲线可以用图2 2 - 1推导出来。其 中 , 图221(a )中 的U和M分别表示劳动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它们都是实际W工资的函数。然 而 , 在事实上, 劳动的需求方面所支付的和劳动者所得到的只能是货币工资。因 此 , 劳动的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都必须使用一定的价格指数P去除货币工资才能得i / i /到实际工资下。图 22 1新凯恩斯主义者认为, 厂商在决定他所支付的实际工资的大小时, 应该用该厂商的产品的价格去除货币工资。 因为本书的微

158、观部分已经说明, 对厂商而言, 只要劳动的边际产品(代表劳动给厂商带来的利益) 大于他为得到这一劳动所必须支付的价格(即劳动的实际工资) 他便会增加雇用的人数直到代表利益的边际产品与代表支付的实际工资相等。 这就是说, 每一行业的厂商都会使用本行业产品的实际价格去计算他所支付的实际工资的大小。 既然社会上的各行各业全部都由厂商经营, 那 么 , 厂商整体必然会用实际存在的价格指数或价格水平P14/去计算实际工资。从供给方面来看, 图 22 l(a)中 的 M 当然也是实际工资的函数。在劳W动者用什么样的户去除以便得到实际工资了的问题上, 新凯恩斯主义认为, 不论劳动者是否知道实际价格水平为多少

159、, 劳动的供给曲线所使用的2 只能是在签订合同时他们所预期的价格产。正是根据一定的售, 劳动者的代表(工会) 才与厂商通过讨价还价达成了工资协议(即规定货币工资的大小) 。一方面, 协议一经签订, 不论客观情况如何, 双方都必须遵守, 这就是说, 在合同期内, 根 据 而决定的是黏着不变的。另一方面, 在同一期间, 实际价格水平可以经常变动, 而整个社会的厂商是按实际价格水平P来决定对劳动的需求的。假定户正好等于 巴 如 图 22 l(a)中 的M 所 示 ,是根据与售相等的P所作出的劳动需求曲线。由 于 户 = 知 , 所 以 乂 和 相 交 于 点 反 。该点表示的价格水平P和就业量/V分

160、别为P和充分就业的就业量N。将其代入生产函数可得图22 1(b)中的点后 , 从而相应的充分就业的产量为y , 于是在图22 1(c)中可找到与P 和 p 相对应的点Eo , 该点便为新凯恩斯主义短期总供给曲线上的一点。新凯恩斯主义者认为, 厂商雇用劳动的实际数量取决于和M 的共同作用。例 如 ,在工资合同期内, 价格水平从P上 升 到 吊 , 这时图22 1(a)中的劳动需求曲线从移动到的 由于 已 为 合 同 所 规 定 , 不能改变, 为了取得最大利润, 厂商只能根据既定的货币 工 资 14/和新的劳动需求曲线M 来决定雇用的劳动数量。由图22 1(a)所 示 , 这时厂商实际雇用的劳动

161、数量为M , 从而产出数量为乂. 于是, 在 图 22 1(c)中可得到与巧和乂相对应的点以 如果实际价格水平P= B , 则 M 曲线处于图2 2 -l(a )中磔勺位置。按照同 样 的 步 骤 便 可 找 出 哙 幺 两 线 的 交 点所 决 定 的 儆 , 于是在图22 1 中又得到点总 之 , 在工资具有刚性或黏性的情况下, 由不同的。可得到不同的/V ,根据这些不同的 “便可在图22 1(b)中得到不同的匕从而可在图22 1(c)中找到不同的点(如点后、点 以 点 尸 等 ) , 用一条光滑的曲线将这些点连在一起便得图22 1(c)中的曲线ASK,这便是新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总供给曲线。

162、5 . 说明宏观经济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解 答 : 这一问题最先由基德兰德(F.E. Kydland)和普雷斯科特(EC Prescott)在 1977年提出。简单地说就是, 决策者(政府) 最初实施一项最优政策, 随着时间的推移, 到下一阶段会出现使决策者改变计划的动机, 即今天的决策不再适合明天了, 这就出现了时间的不一致性。特别地, 有时决策者能够通过前后不一致把事情做得更好。6 . 从菲利普斯曲线推导总供给曲线。解 答 : 附加预期变量的菲利普斯曲线可以表示为TT-乃 -氏U -的 )用 P - 2 1 代替, 用 产 -2 1 代 替 不 , 其 中 Q为价格水平的对数,2 1 为上

163、一期价格水平的对数, 产为预期价格水平的对数, 则上式化为P- P-l = P6 - P-1-氏U - U o)即 - 双 - = p - 偿另一方面,根据奥肯定律有1- 氏u- M) = - ( / - / )将 上 式 代 入 式 ,经整理, 得% jZ + a (P -售) 式(2)即为所求的总供给曲线,其中y 为总产量,y为潜在产量。7 . 理性预期和适应性预期有何区别?解 答 : 理性预期是在有效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 对经济变量作出的在长期中平均说来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而适应性预期只是表明, 人们在形成对现期的预测价格时,要考虑上一期的预测误差,当

164、上一期预期价格高于实际价格时,对下一期的预期价格要相应地减少; 反 之 , 则相应增加。8 . 黏性价格假定有什么重要性?解 答 : 价格黏性是指价格不随着总需求的变动而迅速变化。价格黏性的重要性在于: 价格是否有黏性的问题可以转换为市场能否出清的问题, 即市场机制是否有效的问题。 价格有黏性时, 市场不能出清, 市场机制失灵, 只有政府干预才能纠正市场的无效性。9 . 效率工资理论与工资黏性有什么关系?解 答 : 效率工资理论认为, 劳动生产率依赖于厂商支付给工人的工资, 工资削减会降低劳动生产率, 引起单位劳动成本的提高。为了保持效率, 厂商愿意支付给工人高于均衡工资的工资。效率工资是指努

165、力程度对工资的弹性为1的时候的工资。在这个工资水平上, 能使劳动效率达到最高。在新凯恩斯主义理论中, 效率工资是一种解释工资黏性的重要理论。10 . 说明新凯恩斯主义对经济波动的解释。解答新凯恩斯主义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考察是用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并结合长期劳动合同的交错性质来说明的,如图222所示。图 222假定经济起初位于总需求曲线力戊和新凯恩斯主义短期总供给曲线/S长的交点上,这时价格水平为P 。, 实际收入为次。假定经济受到总需求冲击, 例 如 , 由于企业对将来收益的预期发生变化而减少了投资需求, 全球经济的萎缩使净出口需求减少, 增税、政府支出的减少或货币供给的减少等引起了总需求的减

166、少, 反映在总需求曲线上, 则是总需求曲线从力戈向左移动到力。1。现在假定劳动市场的工资合同为期3年 , 且每年都有占合同总数1/3的合同需要重新签订。按照新凯恩斯主义理论, 当总需求曲线移到力2后 , 实际收入下降到小, 价格水平亦 下 降 到P i ,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第一批劳动合同被重新签订为止。在第一批占总数1/3的劳动合同重新签订时, 劳动供求双方达成了较低的货币工资协议, 较低的货币工资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到ASKx , 这时价格水平下降到P i, 实 际 收 入 增 力 倒 到 了 需 求 冲 击后的第2年 , 当第二批劳动合同重新签订时, 劳动供求双方又达成了较低的货币工

167、资协议,较低的货币工资又使短期总供给曲线进一步向右移动到A S K i, 相应地, 价格水平下降到P i ,收入增加到% , 类似地, 到了第三批劳动合同重新签订时, 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到A SK,这 时 , 价格水平下降到见, 而收入则恢复到了总需求冲击前的充分就业的水平次。按照上述分析, 在新凯恩斯主义看来, 整个经济经历了 3年左右的衰退。这便是新凯恩斯主义对宏观经济波动所作的解释。11.说明宏观经济学目前的主要共识。解 答 : 目前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共识有以下四点:(1)在长期中, 一国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决定了它的国民的生活水平。(2)在短期, 总需求影响一国生产的物品与劳务产量。(3

168、)在长期中, 货币增长率决定通货膨胀率, 但它并不影响失业率。(4)在短期中, 控制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决策者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替换关系。12. 给出两个西方学者将微观经济学应用于宏观经济分析的例子。解 答 : 例 如 :(1)在国际经济中, 关于倾销的经济分析主要运用的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不完全竞争的理论。(2)在新凯恩斯主义关于工资和价格黏性的理论分析中, 也用到了不完全竞争的理论。第二十三章 西方经济学与中国1 .你认为西方经济学是科学吗? 为什么?解 答 : 西方经济学的整个理论体系在科学性上存在不少问题。第 一 , 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尚未通过实践的检验, 因此西方学者目前还只是把

169、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称为 共同认可的理论结构 或 模式 。第 二 , 西方经济学还缺乏科学应有的内部一致性, 在理论体系中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相互抵触的说法。第 三 ,西方经济学在发展演变中所取得的成果缺乏积累性,新理论往往完全排斥旧学说,新旧学说之间不是相互补充而是相互排斥。第 四 , 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假设条件常常是异常苛刻的, 往往难以应用于现实生活。第 五 , 一些西方学者自己也承认, 西方经济学不完全是科学。当 然 , 说西方经济学并不完全是科学, 并不是全盘否定它。2 . 举出三个西方经济学宣传资本主义的事例。解 答 : 西方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家的一整套关于西方市场经济运行与发

170、展的理论。 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制度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因 此 , 西方经济学必然要宣传资本主义, 这样的事例可谓数不胜数。例 如 , 西方经济学家总说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永恒的制度, 资本主义经济是最有效率的,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可以用政策加以消除的等。3 . 举出三个西方经济学对我国有用的地方。解 答 : 西方经济学作为对西方市场经济运行经验和教训的总结, 有许多东西值得我国参考。例 如 , 关于价格可以调节市场供求矛盾的理论, 关于用GDP核算国民经济成果的理论,关于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国民经济波动的理论等。4 . 你认为我们应用西方经济学时应考虑哪些特殊国情?解 答 : 第 一

171、, 考虑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至今还处在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 期 , 市场机制赖以运行的一些制度框架尚不完善, 人们的契约意识也比较差, 这使许多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行得通的办法在我国也发挥作用需要有一个过程。第 二 , 我国是一个有十多亿人口的大国, 人口压力也会使我国市场经济作用的程度和范围受到限制。第 三 , 我国特有的文化传统也是要考虑的国情之一, 许多中国传统观念也是我们应用和参考西方经济理论时要注意的。5 . 除了本章所列出的四个事实以外, 你能否举出其他的容易使初学者误解的事实? 请说明理由。解 答 : 西方经济学容易使初学者误解的事实颇多。例 如 , 西方经济理论中许

172、多模型和习题例子, 其实有许多严格的假设条件, 但不少初学者往往忽视这些条件, 以为这些模型和例子就是可以拿来套用的。再 如 , 目前我国国内的西方经济学教材中介绍的理论, 其实主要是美国的主流经济学, 而初学者往往认为是世界各国可以通用的理论。6 .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罗宾逊夫人说: 马克思是在设法了解这个制度( 即资本主义制度引者) 以加速它的倾覆。马歇尔设法把它说得可爱, 使它能为人们接受。凯恩斯是在力求找出这一制度的毛病所在, 以便使它不致毁灭自己。 你是否同意这一说法? 为什么?解 答 : 我同意这一说法, 因为马克思是无产阶级革命家, 他研究资本主义制度, 是为了消灭这个制度, 解放

173、全人类。马歇尔是自由主义经济学家, 他相信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制度是一架美妙的机器, 通过自由竞争, 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达到社会经济自然的均衡与和谐。凯恩斯面对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 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有毛病, 需要医治, 否则免不了要走向毁 灭 , 由于他的资产阶级利益捍卫者的立场, 因 此 , 他力求找出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在哪里,以便通过国家调节, 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毛病得到医治。可 见 , 这三位经济学家的根本立场和观点决定了他们研究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同目的、态度、方法和结论。7 . 在学习西方经济学以前, 你 对 理 性 的 人 和 效 率 ”有着何种理解?解 答 : 在学习西方经济学以

174、前, 我们通常不会按西方经济学理论那样去理解 理性的人和 效 率 ”这类概念。比方说, 可能把 理性的人 理解为 有头脑思考的人 , 把 效 率 ”理解为 做事或办事快不快 , 而不可能像西方经济学理论那样把“ 理性的人 理解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活动主体, 是按最优化原则办事的经济活动主体, 更不会把“ 效率 理解为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8 . 你是否认为当前这场严重的金融危机是对西方的市场有效理论的挑战?解 答 : 2008年 起 , 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了全球, 不仅使西方发达国家经济遭受了一次重创, 也对现行西方经济理论提出了很大挑战: 彻底粉碎了自由的市场经济机制总能有

175、效配置资源的神话。 有效市场 理论宣称, 给定所有公众可获知的信息, 金融市场总能正确定价, 投资者都会理性地权衡收益和风险这T 段设所建立起来的所谓资产定价模型, 该模型会指导人们如何正确选择投资组合, 如何对有价证券包括金融衍生品及其收益的索取权正确定价。 在自由化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不断占据上风的同时,美国经济和金融业在实践上也不断走向自由化。传统的西方经济理论总认定, 由理性投资者构成的 有效市场”发出的价格信号, 通常是正确的。然 而 , 这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严重的金融危机告诉我们, 事实不是这样。由次贷危机引发的这场金融危机告诉我们, 由于过分相信了经济自由化, 所以放弃了应有

176、的监管, 而由理性投资者构成的“ 有效 市场发出的价格信号并不完全可靠。包含次贷债券在内的金融资产被一次次打包化妆后实际上已面目全非,购买者即投资者已根本弄不清这样的资产的真实价格应是多少, 只知道大家去买的东西一定是好东西。由于资产评级公司是根据评估业务量收费, 债券卖得越多, 收入会越高, 因此在利益驱动下, 他们甚至会指点金融机构如何把不同级别的债券打包, 以使债券评级更高。正是由于放松了监管, 债券价格过高评估, 才使得大量次贷债券获得安全评价, 被保险公司和退休基金这样谨慎的投资机构大量购买。至于那些金融巨头的高管人员, 为了获得高额报酬不惜冒任何风险, 对他们来说,如果公司破产了自

177、己最多是被解雇, 而业绩好时拿的高额奖金并不会追回。在这些情况下,金融衍生品价格怎么会不失灵呢? 传统的西方经济理论总假定,金融机构总会自己把握住风险 , 从而金融崩溃的概率被严重低估。金融危机的事实表明, 经济学家关于经济人具有完全理性的假定是多么脱离实际。 理性预期的经济学穿上了夕俵华丽的数字外衣, 但那只不过是一种浪漫化的和经过净化的经济现象。 这种幻想迷住了人们的双眼, 使他们忽视了那些可能出错的事情。9 . 为什么必须正确理解和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 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可能会带来什么问题?解 答 : 虚拟经济指资本以脱离实体经济的价值形态, 以票据方式持有权益, 按特定规律运

178、动以获取价值增值所形成的经济活动, 而实体经济则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生产、 销售以及提供相关服务的经济活动, 既包括工、农、交通运输、邮电、建筑等物质生产活动, 也包括商业、 教育、 文化、 艺术等精神产品生产和服务。 虚拟经济产生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建立在实体经济基础上, 为实体经济服务。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表现在金融的自由化和深化可提高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实体经济运行的效率。 资本证券化和金融衍生工具提供的套期保值等服务, 可为实体经济提供稳定的经营环境, 为企业分散风险, 降低实体经济波动引致的不确定性,并且虚拟经济自身发展也能促进GDP的增长,为社会提供就业机 Z x

179、 o但 是 , 虚拟经济的发展是与投机活动共存的, 因为虚拟经济提供的资本配置效率取决于虚拟资本的高度流动性, 而这种流动性要靠投机活动来实现, 虚拟经济提供的风险规避功能如套期保值业务, 其风险也靠投机者来分摊。与实体经济相比, 虚拟经济所具有的高风险、高收益特征, 很容易吸引大批资金从事这类投机活动, 而投机活动过度又会使虚拟经济过度膨胀而形成泡沫经济。泡沫经济主要是一种资产价格过分高于其价值的现象。 货币政策失误和金融监管不当是泡沫经济产生的体制性因素。 泡沫破裂后所形成的金融危机会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危害。 近几年来拉美地区和东南亚地区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在金融自由化中监管失当而引

180、致泡沫经济就提供了深刻教训。这次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同样是由于放松了金融监管 , 任虚拟经济中的泡沫随意膨胀。从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关系的角度看, 这次危机的发生, 根源还在于过去6 0年间美国的经济增长和消费超越了本国生产力的承受能力: 一方面在实体经济虚拟化、 虚拟经济泡沫化过程中实现了不堪重负的增长另一方面美国又把这种沉重负担通过美元的世界储备货币地位和货币市场的价值传导机制分摊给全世界。 美国过度消费所造成的贸易逆差主要靠印刷美 元 “ 埋单 。中国、日本和石油生产国居民的过度储蓄和贸易顺差所积累起来的大量美元储备为华尔街金融衍生品的创造提供了条件, 并促使其资产泡沫化。 看起来美国经济一时异常繁荣, 但实际上美国经济已进入IT 产业周期波段的末尾, 缺乏投资机会, 大量制造业还已转移到国外, 短期内也不可能有大量科技创新项目吸纳资金。因 此 , 这 种 “ 繁荣 其实已是泡沫, 缺乏实体经济增长作为支撑。于 是 , 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形成的泡沫经济终于导致了这场危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