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商业综合大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76797443 上传时间:2024-08-20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837.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海商业综合大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南海商业综合大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南海商业综合大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南海商业综合大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南海商业综合大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海商业综合大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海商业综合大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wd. 1 概述 受XXXXX的委托,我公司承当了其南海商业综合大楼工程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 1.1 工程概况 拟建工程位于 XXXXXXX,场地西侧为华南公寓小区;北侧为东海中路;东侧为金宅绿园小区;南侧为小区道路,约20m有一条宽约6m的河道,水深约3m。以南为东海豪庭。场地近似呈“凸字形,南北向长约140.0m,东西向宽约90.0m,规划用地面积3686m2,建筑面积19788m2。拟建工程由1栋6F商业楼楼及附属设施组成,整个场地之下有-1F地下车库,基坑开挖深度约5m建筑物为框架构造, 主楼局部最大单柱荷载约8000kN, 纯地下室柱最大荷载约3000KN, 拟采用桩根底。建

2、筑物平面位置详见“勘探点与建筑物平面位置图附图1。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标准2009版 GB50021-2001中的勘察分级标准确定勘察等级如下: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场地 ,地基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地基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1.2 勘察目的与任务 1.2.1 勘察依据 本次岩土工程勘察执行的主要技术依据及标准如下: 岩土工程勘察标准2009版 GB50021-2001国家标准 ; 建筑地基根底设计标准GB50007-2011国家标准 ;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国家标准 ; 建筑抗震设计标准GB50011-2010国家标准 ; 建筑桩基技术标准JG

3、J94-2008行业标准 ; 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83-2011行业标准 ; 工程地质钻探标准CECS240-2008协会标准 ; 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行业标准 ;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行业标准 ; 房屋建筑和市政根底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2010年版 ; 工程建设岩土工程勘察标准DB33/T 1065-2009浙江省标准 ; 建筑地基根底设计标准DB33/1001-2003浙江省标准 ; .wd. 本工程勘察合同、委托书及业主提供的建筑物总平面图; 我公司编制的舟山市南海商业综合大楼岩土工程勘察纲要 ; 公司企业标准舟

4、山市岩土工程勘察及地基根底承载力参数汇编 Q/HYGK201-2008 。 1.2.2 勘察目的与要求 根据以上标准和拟建建筑物特征, 本次勘察阶段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是为拟建舟山市南海商业综合大楼的根底设计与施工提供岩土工程资料。本次勘察工作目的与要求如下: 查明场地地形、地貌特征,场地地基土构成、埋藏条件、分布规律以及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 查明地下水的类型、 埋藏条件及其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判定地下水对桩基设计及施工的影响; 查明场地暗浜、暗塘、地下障碍物等对工程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不良埋藏物的分布特征,并提出整治建议; 根据场地抗震设防烈度,提供场地设计根本地震加速度值,划定场地类别,

5、划分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一般或危险地段,评价场地与地基土的地震效应; 通过适宜的勘察技术手段综合分析评价场地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 分层提供地基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提出各土层的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fak,及桩周土侧阻力特征值 qsa、桩端土端阻力特征值qpa; 结合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和拟建建筑物荷载情况,建议合理的根底型式;对天然地基,建议根底型式和根底持力层;对桩基,选择合理的桩型和持力层、桩端入持力层深度,估算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分析评价成桩可行性、根底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防护措施; 评价基坑开挖条件,为基坑设计及施工提供必要的岩土工程参数,对基坑围护及降止水措施提供建议方案。

6、 1.3 勘察方法 结合拟建物的构造特征及环境场地条件, 本次勘察工作采用钻探取样、 孔内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相结合的方法。 我公司编制的南海商业综合大楼岩土工程勘察纲要及其钻探施工任务书,作为各项作业的主要依据之一,各工序质量合格。 .wd. 1.3.1 勘探孔平面布置、孔深确定 本次详勘勘探孔由设计布置,我公司略微调整一下孔的位置,并且增加布置2只勘探孔,共布置了勘探孔 21 只。勘探孔分为取土试样钻孔、原位测试钻孔和鉴别孔,其中取土试样钻孔 8只,占38%;原位测试钻孔4只,占19%;鉴别孔9只,占43%。 1.3.2 勘探孔位放样及测量 本次勘察采用 XXXX 独立坐标系统,高程为黄

7、海高程,坐标控制点由建设单位提供。勘探孔放样采用 OTS 型全站仪,坐标控制点引测自场地西侧老建筑楼房角点的 1 号点和 2 号点,1号点坐标:X=3314176.012,Y=517390.171;2号点坐标:X=3314183.471,Y=517389.624。高程采用RSZ2型水准仪测量,高程控制点引测自场地南侧路面TF286号点,该点高程H=2.66m。 1.3.3 钻探 采用 XY1 型岩芯钻机全孔取芯,钻孔质量进展现场验收,钻孔质量均到达设计要求。所取岩芯按序排列,由专业技术人员及时进展编录。 1.3.4 取样 土样以分层采取为主,取样间距按照有关标准及钻探施工任务书并视土层实际厚度

8、酌情处理,各取土样钻孔之间实行穿插取样。土样采取后立即封装,及时送往实验室,并及时开样。 本次勘察取水样2组。 1.3.5 重型动力触探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锤重 63.5kg,落距 76cm,在含粘性土砾砂及强风化凝灰岩层中进展,试验前至上回次孔底后预击10cm,后记录每10cm的击数,当连续3个10cm击数超过50击,即停顿试验。试验成果见附表2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成果表。 1.4 完成的工作量 本次勘察野外工作于2014 年2 月21 日进场施工,共投入2 台XY-1 型工程钻机,于2014年3月16日完毕。室内常规土工试验、三轴cu试验、渗透试验、水质分析试验和岩石饱和单轴抗压试验由XXX

9、XXXX 岩土工程完成。具体完成实物工作量见表1,各勘探点主要数据见表2。 实物工作量一览表表 1 项 目 单位 数量 项 目 单位 数量 取土试验 孔数 只 8 测量 孔位坐标测量 点 21 进尺 m 283.1 孔口标高测量 点 21 原位测试孔 孔数 只 4 孔内水位测量 点 21 进尺 m 143.8 室内试验 常规试验 组 48 .wd. 鉴别孔 孔数 只 9 颗粒分析 组 6 进尺 m 321.2 水质分析 组 2 取样 原状土样 筒 64 三轴cu试验 组 6 扰动样 袋 6 渗透试验 组 9 岩石样 组 6 岩石饱和单轴抗压试验 组 6 水样 组 2 原位测试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

10、 段 12 勘探点主要数据一览表表 2 序 号 孔 号 勘探点 类 型 坐标 孔口 高程 (m) 勘探点 深度 (m) 地下水位 埋深(m) 原状 样 (筒) 扰动 样 (袋) 动探(段) X Y 1 ZK1 鉴别孔 3314259.19 517420.7 2.78 43.6 1.5 2 ZK2 原为测试钻孔 3314260.68 517438.93 2.85 41 1.5 6 5 3 ZK3 取土试样钻孔 3314236.04 517422.39 2.82 46.7 1.5 4 ZK4 取土试样钻孔 3314237.19 517443.14 2.8 41 1.3 6 1 5 ZK5 取土试样

11、钻孔 3314210.81 517396.98 3.17 46.3 1.5 7 6 ZK6 鉴别孔 3314212.64 517420.77 3.02 40.5 1.5 7 ZK7 取土试样钻孔 3314213.45 517444.42 3.05 30.2 1.7 9 4 8 ZK8 鉴别孔 3314189.1 517398.9 3.08 42 1.5 9 ZK9 取土试样钻孔 3314190.68 517422.69 3.09 37.3 1.5 8 10 ZK10 鉴别孔 3314191.58 517446.52 3.15 31.9 1.7 11 ZK11 取土试样钻孔 3314197.5

12、517468.74 3.22 20.8 1.6 6 12 ZK12 原为测试钻孔 3314168.17 517400.08 3.25 43.3 1.6 2 13 ZK13 鉴别孔 3314169.09 517418.26 3.18 35.5 1.7 14 ZK14 取土试样钻孔 3314171.44 517451.84 3.16 23.5 1.6 9 1 15 ZK15 原为测试钻孔 3314174.77 517471.99 3.17 23.9 1.7 2 16 ZK16 取土试样钻孔 3314148.09 517402.35 3.12 37.3 1.7 7 17 ZK17 鉴别孔 33141

13、47.55 517420.98 3.18 34.8 1.7 18 ZK18 鉴别孔 3314147.82 517455.37 3.16 33.5 1.7 19 ZK19 原为测试钻孔 3314152.67 517475.11 3.21 35.6 1.6 3 20 ZK20 鉴别孔 3314169.97 517433.72 3.08 27.8 1.6 21 ZK21 鉴别孔 3314147.4 517438.1 3.13 31.6 1.6 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2.1 地形地貌及气候特征 拟建工程场地位于XXXXXXXXX,场地西侧为华南公寓小区; 北侧为东海中路; 东侧为金宅绿园小区;南侧为小

14、区道路,约20m有一条宽约6m的河道,水深约3m,以南为东海豪庭。地貌类型为滨海冲积海积平原地貌。 场地原为批发市场,后来拆迁,场地地面标高多在2.753.25m之间,高差约0.50m。 舟山地区属于亚热带南缘季风海洋型季候区,年均温度适中,温暖湿润,雨量充分,四季清楚,光照充足,灾害性天气较多。6月中旬-7月上旬为梅雨期,多阴雨潮湿天气。8、9月为台风期。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春秋两季风凌乱多变。 .wd. 舟山地区易受台风影响, 根据1949年以来37年的资料统计, 影响本区域的台风144次, 平均每年3.9 次,最多年份有7 次,台风持续最长时间为7 天,平均为3 天,最大风速

15、达12 级以上。 2.2 地基土构成与特征 根据勘探孔揭露、原位测试成果及室内土工试验成果,考虑岩土层的成因、时代和埋藏分布规律, 将勘探深度以内地基土划分为5个工程地质层组, 其中层和层均可分为2个亚层。 从上往下依次为: 1层 杂填土 杂色,松散,由碎砖块、碎混凝土块等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组成,顶部有厚达约20cm的混凝土地坪。层厚2.404.10m,平均3.11m,全场地分布。 2层 粉质粘土 灰褐色,软可塑为主,局部呈软塑,中等偏高压缩性,切面较光滑,土质较均匀,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含少量粉细砂及铁锰质氧化物斑点。主要分布于场地北部,层厚1.302.80m,平均1.71m;层顶埋深2.

16、403.40m,平均2.95m。 层淤泥质粉质粘土 灰色,饱和,流塑,高压缩性,局部具水平微层理,层面间含粉细砂,含有机质及腐殖质,有臭味,含贝壳碎片,局部粉细砂含量较高。全场地分布,层厚9.7024.10m,平均15.53m;层顶埋深2.505.20m,平均3.76m。 层 粉质粘土 黄褐色为主,局部呈兰灰色,硬可塑为主,局部硬塑,切面较光滑,中等偏低压缩性,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土质较均匀,含少量中粗砂及砾石、铁锰质氧化物斑点、兰灰色条带。全场地分布,层厚1.9021.80m,平均9.53m;层顶埋深13.5027.60m,平均19.30m。 层 含粘性土砾砂 灰黄色、青灰色,中密为主,饱

17、和,土质不均匀,粗颗粒含量变化较大,碎石占20%左右,角砾占 20%左右,砂占 20%左右,余为粘性土,上部粒径较小,下部粒径较大,粗颗粒粒径一般30-80mm。仅在ZK9、ZK11、ZK15、ZK21 孔缺失,层厚0.306.70m,平均2.99m;层顶埋深17.2039.10m,平均30.08m。 2层 强风化凝灰岩 黄褐色,晶屑凝灰构造,块状构造,岩芯破碎,呈碎块状,风化裂隙发育,裂隙面有铁锰质氧化物分布,锤击声哑、易碎。个别勘探孔缺失,层厚 0.505.40m,平均 2.01m;层顶埋深 .wd. 17.142.30m,平均29.96m;层底埋深17.7043.70m,平均32.09m

18、。 3层 中风化凝灰岩 青灰色、紫灰色,晶屑凝灰构造,块状构造,岩芯呈短柱状,岩石较坚硬,风化裂隙较发育,裂隙面有灰黑色铁锰质分布,锤击声较清脆、难碎。根据附图 4“3层面等高线图基岩的走向为从呗往南逐渐变浅,在 ZK14 号点处形成一个隆起。层顶埋深 17.7043.70m,平均 32.09m。坡角110250。平均180。 基岩面埋藏深度详见附图4“12-3层等高线图。 根据试验成果,中等风化凝灰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 28.066.7MPa,平均值为48.67MPa,标准值为37.67MPa,属于较硬岩类。岩体裂隙发育, 岩体完整程度为较破碎, 岩体根本质量等级为级。中风化凝灰岩中无洞穴、破

19、碎带或软弱夹层分布。 土层的分布、埋藏及其主要特征详见附图 2-12-11“工程地质剖面图、附图3-13-21 钻孔柱状图。地基土层在各级压力下的压缩模量见附图5“地基土层固结试验成果图。 2.3 地基土层物理力学指标 本次勘察采取6组中风化凝灰岩进展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统计结果见表3,具体试验成果见附件2。 凝灰岩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统计表表3 层 号 岩土 名称 样号 取样深度 (m) 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MPa 试验值 平均值 标准值 3 中风化 凝灰岩 ZK4-1 39.60-39.70 54.8 48.67 37.67 ZK4-2 40.10-40.20 66.7 ZK5-1

20、46.10-46.30 42.2 ZK9-1 36.50-36.60 45.1 ZK11-1 19.10-19.20 55.2 ZK18-1 32.10-32.30 28.0 注:表中抗压强度值为修正值Rh/d=2,修正公式Rh/d=2=8Rc/7+2D/H 。 根据钻探编录资料、 原位测试成果和土工试验成果,以上述划分的地基土层为统计单元, 统计前先对各项指标进展检查,删除个别偏值和不合理值, 然后进展统计,分别提供各项指标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标准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及统计样品数,其中剪切指标为峰值抗剪强度, 颗分试验、 标准贯入试验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仅提供平均值和统计样品数。 统计结

21、果见 “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表 4。各土样的物理力学指标见本报告附表3“分层土工试验成果报告表及附件1“土工试验成果报告表。 .wd. 2.4 场地水文地质特征及其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根据地下水的赋存形式、水理性质和埋藏条件,结合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工程场地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和承压水, 上层滞水赋存于1层杂填土和2层粉质粘土中; 承压水赋存于层含粘性土砾砂层中,由于上述含水层中粘性土含量较高,渗透系数不大、富水性较差、水量有限,属微承压水。勘察期间钻孔测得水位埋深 1.301.70m,高程在 1.281.67m 之间,地下水受大气降水影响,地下水位年变幅 1.00m 左右。抗浮水位一般取室

22、外地坪设计标高以下 0.5m,本建筑设计室外地坪标高为2.90m,即建议基坑抗浮设防水位标高取2.40m。勘察期间,未发现场区内地下水与小河道有明显水力联系。 1层杂填土空隙较大,渗透性高和含水量较大;2层粉质粘土和层淤泥质粉质粘土渗透性很低和含水性很差,2层粉质粘土水平渗透系数为 5.3410-6cm/s,垂直渗透系数为3.1410-6cm/s; 层淤泥质粉质粘土水平渗透系数3.0910-6cm/s, 垂直渗透系数为2.0810-6cm/s。 本次勘察取水样两组。 根据水质分析成果报告 附件3 , 按 岩土工程勘察标准 2009版 场地内地下水腐蚀性作如下分析评价: 根据表5的判定结果, 地

23、下水对混凝土具有微腐蚀性; 对砼中钢筋干湿交替时具有中腐蚀性,长期浸水时具有微腐蚀性。场地内及邻近无污染源,也无污染历史,场地土对建筑材料具弱腐蚀性。地下水对桩基设计及施工影响甚微。 地下水对砼构造和砼中钢筋的腐蚀性判定表表 5 分类工程 环境类型类 地层渗透性 砼中钢筋的腐蚀性 水质指标 SO42- Mg2+ 总矿化度 PH值 侵蚀性CO2 Cl- mg/L mg/L mg/L mg/L mg/L ZK14 126.33 63.27 2581.67 7.47 19.81 965.47 ZK17 111.94 59.02 2526.40 7.38 18.35 949.57 腐蚀等级 微腐蚀 微

24、腐蚀 微腐蚀 微腐蚀强透水层 微腐蚀弱透水层 中腐蚀干湿交替 微腐蚀长期浸水 注:1、评价时场地环境类别为干湿交替环境; 2、1层杂填土属强透水环境,2层粉质粘土和层淤泥质粘土属弱透水环境。 2.5 场区地震动参数与建筑场地类别 根据 1:400 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01及建筑抗震设计标准GB50011-2010 , 场区所在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 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设计根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根据本地区同类地层的剪切波速经历值,土层等效剪切波速vse150m/s,为软弱场地土,其 .wd. 覆盖层厚度大于 15 米而

25、小于 80 米,按建筑抗震设计标准 GB50011-2010 ,判定建筑场地类别为类,场地设计特征周期Tg为0.45s。属工程建设抗震不利地段。 由于拟建场地地面以下 20m 无饱和砂性土及粉土存在,本场地为不液化场地。 根据本地区经历, 地面以下20m深度范围内软土的平均等效剪切波速大于90m/s, 按度设防,可不考虑地震震陷对地基的影响。 2.6 不良工程地质作用及不良埋藏物 拟建场地内原有建筑物及其根底,对施工有一定的影响;层局部碎石粒径较大, 对沉桩或成桩有影响,应重视。除此之外,工程场地内未发现有影响根底设计及根底包括桩基施工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不良埋藏物。 场地所在区

26、域新构造运动不甚强烈, 以整体升降运动为主。据区域地质资料,工程场地构造简单,断裂不发育,无全新活动断裂、岩溶、滑坡、泥石流之类的不良地质作用,以及埋藏的河道、沟浜。 2.7 场地的稳定性与适宜性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场地范围内未发育有影响场地稳定性的岩溶、滑坡、泥石流、软土震陷、全新活动断裂等不良地质作用,区域地壳稳定性为根本稳定型,适宜本工程建设。 3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分析评价 3.1 地基土承载力参数 根据野外钻探编录资料、原位测试成果和室内土工试验成果,按国家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标准 JGJ94-2008 、浙江省标准建筑地基根底设计标准 DB33/1001-2003 ,并结合本地区的建

27、筑经历,确定各地基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 fak、桩周土摩擦力特征值 qsa、桩端土承载力特征值qpa,详见表6。 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和桩承载力参数表表 6 层号 地层名称 fak 钻孔灌注桩 qsia qpa kPa kPa kPa 2 粉质粘土 90 18 淤泥质粉质粘土 55 6 粉质粘土 200 30 450 含粘性土砾砂 260 37 800 2 强风化凝灰岩 400 70 1100 .wd. 3 中风化凝灰岩 2200 90 3000 注:1、表中参数未考虑桩身强度和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尺寸效应; 2、抗拔基桩的抗拔系数取值:粘性土i=0.75,碎石土i=0.60。 3、中风化凝灰岩参数

28、系经历值。 3.2 地基土分析与评价 3.2.1 浅层地基土分析 2层粉质粘土,中等压缩性,干强度中等,物理力学性质一般,但厚度较薄,埋深较浅,分布不均匀,不宜作为作为拟建建筑物浅根底的持力层。 层淤泥质粉质粘土,高压缩性,物理力学性质差,未经处理不宜作为拟建建筑物浅根底的持力层。 3.2.2 桩基持力层分析 根据拟建物特点及荷载大小, 以及场地岩土单元层分布埋藏条件分析, 适合于作桩端持力层主要地基土层为层粉质粘土、层含粘性土砾砂、2强风化凝灰岩、3层中风化凝灰岩,具体分析如下: 层粉质粘土,物理力学性质良好,分布稳定,但局部地段厚度较薄,埋深较浅,不宜作为拟建建筑物的桩端持力层。 层含粘性

29、土砾砂,物理力学性质良好,但分布不均匀,厚度变化大,不宜作为拟建建筑物的桩端持力层。 2层强风化凝灰岩,物理力学性质良好,但分布不均匀,厚度变化大,不宜作为拟建建筑物的桩端持力层。 3层中风化凝灰岩,物理力学性质好,分布较稳定,厚度较大,可作为拟建建筑物的桩端持力层。 3.3 根底方案分析 根据上述岩土工程条件, 结合拟建物规模、上部荷载等特点及区域建筑经历,对拟建物的根底方案进展如下分析。 拟建 6F 商业用房采用桩根底,以3层中风化凝灰岩作为桩端持力层,桩型建议选择钻孔灌注桩。 拟建场地北侧停车场入口抗浮桩可采用桩根底, 以层粉质粘土作为桩端持力层, 桩型建议选择钻孔灌注桩。 .wd. 3

30、.4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估算 根据以上的根底方案的分析,选择代表性勘探孔,根据建筑桩基设计标准 JGJ94-2008有关公式,按表7的桩参数,单桩承载力估算结果见表7: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估算表表 7 建筑物 孔号 桩型 持力层 代号 桩端进入持力层 深度(m) 桩长 (m) 单桩竖向承载力 特征值Ra (kN) 6F商业楼 ZK9 700mm钻孔灌注桩 3 1.4 32.3 3371 北侧停车场入口 地下室抗浮桩 ZK3 600mm钻孔灌注桩 5 22.8 2060 注:1、桩顶标高自地面算起; 2、单桩承载力估算时未考虑桩身砼强度。 3.5 桩基成桩分析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场地西侧为华

31、南公寓小区;北侧为东海中路;东侧为金宅绿园小区;南侧为小区道路,约20m有一条宽约6m的河道,水深约3m,以南为东海豪庭。 采用灌注桩施工时,应根据3层岩石及岩体特征选用适宜的工程钻机及嵌岩钻头,建议选用入岩能力较强的GPS-15型或更大功率的工程钻机。采用牙轮钻头可以提高嵌岩效率,并可到达较好的嵌岩效果。 同时应注意地层变化对施工的影响, 注意层因泥浆护壁不当而产生塌孔或埋钻事故; 层淤泥质粉质粘土产生缩径事故。故应采用稠泥浆护壁钻进。 钻孔灌注桩施工时应严格控制孔底沉渣厚度及进入持力层深度, 防止出现质量事故。 钻孔灌注桩施工所产生的废泥浆不能随意排泄,防止泥浆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3.6

32、 基坑开挖支护方案分析 本工程分布有1层地下室, 1层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约5.00m, 基坑侧壁土层包括1层杂填土、2层粉质粘土及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坑底土层主要为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层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高含水量、高灵敏度、低强度、易触变,拟建地下车库应进展基坑支护,有关基坑围护设计参数建议值见表8。 基坑围护设计参数建议值表 8 层号 地层名称 天然 含水量 天然 重度 直剪 固快 三轴 cu 渗透系数 c cu u ccu cu Kv Kh % kN/m3 kPa 度 kPa 度 kPa 度 10-6cm/s 2 粉质粘土 30.9 19 25.4 16.7 3.14 5.34 淤泥质粉质粘土

33、 40.9 17.9 13.4 9.7 13.7 5.3 13.3 8.6 2.08 3.09 粉质粘土 29.5 19.2 27.3 16.9 .wd. 注:1、表中物理指标为平均值,力学指标为标准值; 2、基坑支护设计计算时c、值可根据经历乘折减系数。 本工程除周围环境如前所述,周围管线及道路距场地很近,场地东侧靠近基坑边线处有一条煤气管道;南侧距场地20m处有一条宽约6m的河道,水深约3m。勘察期间,未发现场区内地下水与小河道有明显水力联系,但地下水对基坑开挖影响较大, 因此,基坑开挖除了采用挡土措施外,还应采用止水、排水措施,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基坑支护可采用重力式水泥土搅拌桩止水、钻孔

34、灌注桩排桩支护加内支撑的支护方案进展支护。 本工程基坑支护方案应由专业队伍设计, 与挖土方案经专家组评审论证通过后实施, 同时应对基坑开挖进展监测工作,实行信息化施工。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本次勘察按现行勘察标准和勘察纲要进展,到达了预期的目的,本报告可作为“南海商业综合大楼的根底设计与施工的工程地质依据。 拟建场地内原有建筑物及其根底,对施工有一定的影响;层局部有碎石,对沉桩或成桩有影响,应重视。除此之外,工程场地内未发现有影响根底设计及根底包括桩基施工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不良埋藏物。 根据本地区经历, 地面以下20m深度范围内软土的平均等效剪切波速大于90m/s,

35、按度设防,可不考虑地震震陷对地基的影响。 场地范围内未发育有影响场地稳定性的岩溶、滑坡、泥石流、软土震陷、全新活动断裂等不良地质作用,区域地壳稳定性为根本稳定型,适宜本工程建设。 本次勘察在勘察深度范围内将地基土分为5工程地质层, 其中层和层可分为2个亚层,3层中风化凝灰岩物理力学性质较好,强度较高,分布较稳定,可作为桩端持力层。 场地地下水为上层滞水和微承压水,上层滞水赋存于1层杂填土和2层粉质粘土中;微承压水赋存于层含粘性土砾砂层中。勘察期间钻孔测得水位埋深 1.301.70m,高程在1.281.67m之间, 地下水受大气降水影响, 地下水位年变幅1.00m左右。 抗浮水位一般取室外地坪设

36、计标高以下 0.5m,本建筑设计室外地坪标高为 2.90m,即建议基坑抗浮设防水位标高取2.40m。地下水对混凝土具有微腐蚀性;对砼中钢筋干湿交替时具有中腐蚀性,长期浸水时具有微腐蚀性。场地土对建筑材料具弱腐蚀性。 建筑场地类别为类,场地设计特征周期Tg为0.45s。 .wd. 4.2 建议 拟建 6F 商业用房采用桩根底,以3层中风化凝灰岩作为桩端持力层,桩型建议选择钻孔灌注桩。 拟建场地北侧停车场入口抗浮桩可采用桩根底, 以层粉质粘土作为桩端持力层, 桩型建议选择钻孔灌注桩。 施工工艺建议 假设采用钻孔灌注桩,建议进展试成桩,以便验证桩机施工设备的施工能力,确定较适宜的桩基施工工艺,同时检

37、验基桩承载力。并严格执行有关标准、规程,确保桩根底施工质量,对于灌注桩严格控制桩底沉渣厚度,不得大于标准要求。大直径长桩宜选用反循环法清孔。 桩根底竣工后,严格按相关规程、标准进展桩基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验收合格后,方能进展基槽开挖。 做好桩基检测工作,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基坑支护方案及挖土方案应由专家组论证,同时加强基坑开挖监测工作。 本报告有关根底方案建议建立在现有的岩土工程条件根底上, 根据勘察期间的场地周边环境条件,拟建建筑物上部构造荷载特点提出, 当上述条件之一发生变化时, 宜适当作出相应的调整。 施工中假设出现异常情况,请通知设计单位和我公司,以便及时处理。 目录 1 概述1 1.

38、1 工程概况1 1.2 勘察目的与任务1 1.2.1 勘察依据1 1.2.2 勘察目的与要求2 1.3 勘察方法2 1.3.1 勘探孔平面布置、孔深确定3 1.3.2 勘探孔位放样及测量3 1.3.3 钻探3 1.3.4 取样3 1.3.5重型动力触探3 1.4 完成的工作量3 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4 2.1 地形地貌及气候特征4 .wd. 2.2 地基土构成与特征5 2.3 地基土层物理力学指标6 2.4 场地水文地质特征及其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7 2.5 场区地震动参数与建筑场地类别7 2.6 不良工程地质作用及不良埋藏物8 2.7 场地的稳定性与适宜性8 3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分析评价8 3

39、.1 地基土承载力参数8 3.2 地基土分析与评价9 3.2.1浅层地基土分析9 3.2.1浅层地基土分析9 3.3 根底方案分析10 3.4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估算10 3.5 桩基成桩分析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10 3.6 基坑开挖支护方案分析10 4 结论与建议11 4.1 结论11 4.2 建议12 附图: 图 名 图 号 1、勘探点与建筑物平面位置图 1 2、工程地质剖面图 2-12-11 3、钻孔柱状图 3-13-21 4、3层面等高线图 4 5、地基土层固结试验成果图 5 附表: 1、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成果表 附表1 2、分层土工试验成果报告表 附表2 附件: 1、土工试验成果报告表 附件1 2、岩石物理力学试验成果表 附件2 .wd. 3、水质简分析成果表 附件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