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考研押题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76662941 上传时间:2024-08-20 格式:PDF 页数:35 大小:9.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古学考研押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考古学考研押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考古学考研押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考古学考研押题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考古学考研押题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古学考研押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古学考研押题(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稻作农业起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 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中国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就有先民开始利用和培育稻属资源。目前新时期时代早期发现有水稻大化石或微体遗存的遗址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这一时期处于全新世早期在长江中游,距 今 1.2万年的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发现炭化水稻大化石,根据粒形分析发现该水稻遗存有人工干预的特征; 另外在江西万年的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发现万年前的栽培稻水稻植硅体遗存。在长江下游,距 今 1.1-0.9万年的上山文化上山遗址中发现有炭化稻米遗存, 该遗址出土陶器中含有稻壳印痕。 这些发现充分说明在在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先民们就开始采

2、摘并培育水稻。在距今9000年-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期( 全新世大暖期开始) ,中国栽培水稻的历史没有中断,而且栽培区域相比于新石器早期从长江流域扩展到淮河、 汉水流域甚至黄河流域。目前在本阶段:长江中游彭头山文化( 彭头山、八十挡)长江下游跨湖桥文化( 跨湖桥、小黄山)淮河上游贾湖一期文化、裴李岗文化( 贾湖)淮河中游顺山集文化( 顺山集)汉江上游老关台文化( 李家村)汉水中游贾湖一期文化( 八里岗)黄河中游裴李岗文化( 班村)黄河下游后李文化( 西河、月庄)这些遗址发现的稻作遗存经过过对其出土情况、粒形、小穗轴基盘以及微体遗存的研究,可以确定这些水稻遗存中有相当一大部分是经过人工栽培的

3、具有驯化形状的水稻。 新石器时代中期在北纬36度以南的中国大部分地区均发现了稻作遗存, 说明在距今9000左右稻作农业又诙大规模的北传过程。 在新石器时代中期稻作农业的基础上, 新石器时代时代晚期到末期,稻作农业逐渐成为人们主要的生业经济模式。考古学界对于稻作农业起源的研究主要开始于上个世纪对河姆渡遗址的发掘, 当时提出了稻作农业起源于距今6000年的长江下游河姆渡文化。之后随着时代更早水稻遗存不断发现,学者们对于稻作农业起源的时间与地点的看法也不断变化。 目前的主流观点认为稻作农业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但是在新时期时代早中期稻作农业还处于初始阶段,没有成为主要的生业经济模式。

4、也有不少学者提出稻作农业的多地区起源论。尤其是在舞阳贾湖遗址发现大量炭化稻米之后, 有学者发现其粒形和长江流域发现的早期水稻相比偏于粳稻,由此提出了淮河流域是稻作农业起源的一个中心。 尤其是这儿年,黄河流域发现时代较早的炭化稻, 这使长江流域起源说受到一定挑战。 但是淮河流域起源论或者其他高纬度地区稻作农业起源的理论一定要满足一个条件, 就是该地区在当时是存在野生稻的, 然而目前我国发现的纬度最高的野生稻是江西东乡野生稻。 有学者根据古文献和古气候研究提出淮河流域及其他高纬度地区在当时是存在野生稻的, 只不过后来因为气候变迁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而灭绝了。从文化传统上来看的话,有学者提出贾湖一期文

5、化的概念,认为包括贾湖一期、 班村早期、 八里岗早期等在内的文化遗存和长江中游地区万年以来的釜钵传统是一致的,因而淮汉地区最早的新时期文化是由长江中游传入了, 因此其稻作农业也是应是由长江流域传入。在对于水稻遗存性质的判定上, 最早多使用测量粒形,计算长宽比的方法。后来利用了水稻植硅体形态判别。近些年有外国学者提出利用水稻小穗轴基盘形态来判别野生稻与栽培稻。其实最可靠的方法是综合各种方法综合判定。汉长安城( 1 )长安城的修建过程第一阶段:修建长乐宫、未央宫,以及武库和太仓。第二阶段:修建城墙。城的南墙和西北角交接初略有曲折,这与当时的地理环境和先修建的两个宫殿有关系,城墙从惠帝元年开始修建,

6、共 5次。第三阶段: 汉武帝时期进行大规模扩建。 修建桂宫、明光宫, 扩建北宫, 在郊外修建建章宫。扩建了皇家园林上林苑,完善了长安城的用水和排水系统。西汉后期长安城平面布局:( 2 )十二城门:汉长安城每面有三个城门,四面共1 2 个门。与宫城相对的南门西安门,东门霸城门规格高于其他城门。城门结构:每个城门有三个门道,门道之间用夯土隔开。发掘宣平门时发现车辙遗迹,两轮宽度为1 . 5 米,推算一个门道恰好可容下4辆车。( 3)八街九陌街为南北向,陌为东西向。共探出纵街9条,横 街 1 0 条。街道均为三道并列,中间一条应为“ 驰道” ,专为皇帝使用。街道的两侧均有排水系统,发现有五角形或圆形

7、的陶管道和用砖砌的券顶涵洞。( 4 )南郊礼制建筑王莽摄政和在位时期,在长安城南郊修筑的礼制建筑有明堂、辟 雍 ( 二者实为一) 、王莽 九 庙 ( 宗庙) 、官稷。明堂筑于平面方形的夯土台上。台东西2 0 6、南北2 0 5 米。夯土台之上有一直径62 米的圆形夯土基址,明堂的主体建筑置于圆形夯土基址之上,平面似亚字形。主体建筑中央为夯土方台文献所说的“ 太室” 。方台的四面各有对称的前堂、后室。明堂建筑周围筑围墙,形成方形院落,院外环绕圆形水沟。1 9 5 8 年在长安城南城墙南1 2 0 0 米处发现由1 2 座建筑组成的宗庙建筑群, 每座建筑的形制基本相同,其中一座在建筑群南边,其外围

8、筑夯土墙形成院落;另 1 1 座共有一围墙形成大院落。每座建筑外亦筑墙,形成小院落。一般认为这是王莽在位时建的王莽“ 九庙”故址。官稷位于在长安城南郊的宗庙建筑群西南,平面呈回字形,内外圈平面皆为方形,边长分别为2 7 3米和60 0 米。内外圈正中各有一门。中央没有发现建筑遗迹。( 5 )汉长安城的平面布局特点与性质a宫殿、官署所占面积特大。( 占全城的三分之二以上)b宗庙与社稷的布置完全符合 考工记中记载的“ 左祖右社”的布局. c 很可能存在外郭城,居民区和一些市都在外郭里面。对目前发现的长安城性质的讨论有两种观点:A大城说:认为目前发现的城圈即为当时的整个长安城,因为文献中记载的所有长

9、安城的内容都在城圈里被发现。B宫城说:认为现发现的只是长安城的宫城( 小城) ,宫城之外还可能有大的郭城。现长安城圈的东门和北门特别重要,皇帝走的是东门,因而城的方向为坐西朝东,这与战国时期 的 “ 小城连大郭,小城在东北角”的布局大体相似。东汉洛阳城光武帝在建武元年( 2 5 A D )定都洛阳,到初平元年( 1 9 0 A D ) ,董卓胁迫汉献帝迁都长安,共经历1 6 5 年。东汉洛阳城平面大体呈长方形,其东、西、北三面的城墙至今在地面上仍可见到遗迹,南墙被洛河改道冲毁。东墙残长3 9 0 0 米,西墙残长43 0 0 米,北墙残长3 7 0 0 米, 城墙周长约1 3 0 0 0 米。

10、城墙外四周有护城河。共 1 2 城门,东西各3个,南面4 个,北面2个。 可复原出东汉洛阳城5条南北纵向街道和5条东西横向街道。 大 街 宽 般 40 米,个别2 0 米,也是由三条并行的道路组成。北部为北宫,南部为南宫,均长方形,南北并列,二者之间有复道相连, 面积占全城的约二分之一。 两宫城西汉时期已经存在, 东汉时期扩建。官府机构:太尉府、司空府、司徒府。 太仓、武库。达官贵人居住区:永安里、步广里。平民居住区:多在城外,尤其在靠近城门的地区。工商业区:南市、马市、金市。城南郊先后修建了国家最高学府太学、礼制性建筑辟雍、明堂和天文观测站“ 灵台” 。辟雍:平面方形,四面筑有围墙,每面长约

11、1 7 0 米。在正方形的院子内均匀的配置有四组建筑物,每组由三座房屋组成。1 9 3 0 年曾出土晋武帝三临辟雍的纪念碑,故名。明堂:东距辟雍约1 5 0 米,平面方形,四面筑有围墙,边长40 0 米,正中有一直径6 2 米的圆形台基,为主体建筑所在。与 水经注记载的“ 寻其基构,上圆下方”相符。太学:可确认主要遗迹两处: 处在辟雍之北,一处在辟雍东北。最重要的发现是石经。灵帝熹平四年( 1 7 5年)立用隶书写成的石经于太学,共 4 6 块,称 “ 一体石经”或 “ 熹平石经” 。魏文帝重建太学后于正始( 2 4 02 4 9 年)年间又立用大篆、小篆、隶书写成的三体石经,又称正始石经。自

12、宋代以来时有石经残石出土。灵台:遗址平面正方形,四面有围墙,边长2 002 2 0米。院子正中有正方形台基,边长50米。房屋建在高台的四周,分上、下两层,下层房屋实际为回廊,上层房屋每面5 间,用长方形砖铺地,墙壁涂颜色:东面青色,西面白色、南面红色、北面黑色与四神一致。与长安城的差别( 1 )平面形状与宫殿位置长安城平面接近方形,洛阳城是长方形。长安城的主要宫城未央宫和长乐宫是东西并列,以东门为正门;洛阳城的宫城南宫和北宫是南北并列,以南门为正门。2 )城门长安城的城门是每面有三个门, 以东城墙的城门为正门; 洛阳城的城门东、 西各三个,北面二个,南面四个,以南面偏东的平成门为正门。这样,都

13、城的整个平面布局发生很大变化,从长安城的坐西朝东转向洛阳城的坐北朝南。 但是对于洛阳城的性质, 仍有大城说和宫城 说 ( 宿白)两种观点。邺北城曹魏都城,2 04 年营建,2 2 0年曹丕移都洛阳后以此为北都。十六阈彳笈起、冉魏、前燕沿用。位 於 河 北 陶 漳 城 精 地 表 已 不 存 。平面呈长方形,东 西 长 2 4 00米,南 北 宽 1 7 00米。共有7座城门,南城墙3 座,分别为凤阳、中阳、广阳门,东、西城墙各一座城门,分别为建春、金明门,北墙有两座城门,主门为广德门,次门为厩门。探明了建春 八金明之 的柬西大道,八 中随咒、质随F 号三修南北大道,质德咒的南北大道;在柬西大道

14、之北的中央部位的宫殿癌探明十座建篥基址;在铜爵圜的位置, 探明了四座建篥基址、同畤封嗣爵、金虎二台基址也暹行了婚探和小规模彝掘。金明F K 口建春F 号之 的柬西大道,耨城分卷南北雨1 1 , 以北I I 卷主醴,北1 1 大於南显,北显中央卷宫殿I I , 西遏是苑囿,束遏是戚募 南 展 卷 一 般 衙 署 和 居 民 城 址 中 f W 的中隔 号大道,正封官殿展的主要宫殿,已形成中或 舆 隔 咒 大 道 、号大道平行封稠。 著 我 I I 都城樊展史的一他新F 皆段,改空了澳代以来宫殿显分散的佛局。中事招! 的形成,使都城规副更卷封耦和规整。 1 1 槿规制封北魏、束魏北膂、隋唐的都城,

15、都羟生了重要的影鬻。魏晋北朝洛阳城曹魏於2 2 0年管 洛阁作卷新都,城垣沿柬澳之营,西晋都洛,彳布局辗大的燮化。在西 北 角 ( 仿鄢城三台)篥金墉城( 建造时间由曹魏到北魏) 。北睛修,需面,在内地都城中斶於首见。平面大体呈方形,凸出城墙外侧1 1 . 7 米 ( 约相当于城厚的三分之二) ,正面宽度约1 3 米。管建洛隔宫( 北宫) ,漠之南宫衰落。探用军一宫城,大祭J 也是郑北城之影北魏洛阳布局。由宫城、内城、外郭城三重城垣组成。前二者基本在魏晋洛阳城旧址上重建。宫城面积占内城的十分之一( 1 3 9 8 * 660米)位于汉北宫故地,正南门为阊阖门;中有正殿“ 太极殿内城的建春门已经

16、发掘。阊阖门到宣阳门间的铜驼街为内城的中轴线。外郭城为北魏迁都后新建, 分 3 2 0个里。 已勘探出东西北三面城垣。 南东西三郭各有四通市、小市、大市。大市遗址出土了一批瓷器。城内外遍布佛寺,其中最重要且充分发掘的是永宁寺。形制独特的阊阖门,曹魏初期新修洛阳宫时营建,北魏沿用。殿堂式柱网布局的城门楼台 基 ( 宫门后置,与宫墙不相连) ,门前两侧有巨大的夯土双阙( 曲尺形子母阙,与宫墙相接) 。永宁寺位于宫城西南,寺院平面长方形( 2 0 5 * 2 6 0 米) ,版筑院墙,四面各开 门。塔为木塔,高九层,仅存夯筑塔基,平面方形,上下两层。上层基座上的塔存方础石1 2 5 个,分内外5圈,

17、呈正方形网格状,排列有序。第 4圈础石内筑成土坯方形实心体,为塔的中心柱。院中部为塔,塔北为正殿,南为山门,三者位于一条中轴线上。以塔位中心,殿在塔后是中国早期佛寺的典型布局。附属建筑:1 、灵台:汉魏洛阳南郊( 今偃师) ,范围2 2 0 * 2 0 0 米,中心为一的夯土高台( 残 4 1 * 3 1米) ,残高 8米。台的四周有上下两层平台,下为回廊,上面的台四面各有5间建筑。建筑四壁为涂色的草拌泥( 分别为青、红、白、黑) 。中心台顶“ 上平无屋” 。灵台始建于东汉,是全国最大的天文台。张衡曾直接领导灵台的工作,设计制造了浑天仪等。魏晋沿用,北魏废弃,台上建为砖塔。2 、正始石经:在洛

18、阳太学旧址,曾发现了曹魏正始中( 2 4 0 - 2 4 8 年)用金文、篆文、隶书三种字体刻写的 尚书 春秋 等残石。 也称“ 三体石经” 。 与东汉“ 熹平石经” ( 1 7 2 - 1 7 7年)并称。3 、晋辟雍碑:1 93 2 年在三体石经之南发现,立于西晋,“ 大晋龙兴皇帝三临辟雍,皇太子又再莅之,盛德隆熙之颂” 。邺南城5 3 4 年柬魏自洛随遭都郭城,之接营建新城即郑南城,直至北膂。5 8 0 年榻塾焚毁之。在郑北城之南。北沿用了郑北城的南精。柬西2 8 0 0 、南北3 4 6 0 米。三精均有弧曲。东西城墙各四城门, 南城墙三座城门。分别为厚载门、 朱明门、 启夏门。 其中

19、朱明门为南门正门,向北延伸出一条中轴大道,直通宫城,穿过宫城向北,与邺北城中阳门相对。经发掘,朱明门拥有三个门道,东西各一个门墩,两个门墩向南各伸出一条短墙与两座阙台相连。 城门之上应有城楼, 短墙之上有回廊, 阙台之上有阙楼。 朱明门的城门形式上呈北魏洛阳城阊阖门,对日后隋唐洛阳城应天门、 唐代大明宫含元殿, 甚至明清故宫午门的建筑形式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城墙上有禹面5 0 座,城外有护城河,城内大道6修。在中部偏北婚探出宫城( 束西 6 2 0 、南北9 7 0 )及 1 5 座中轴纵向分布的建篥基址。鄢南城的规副仿自曹魏郑城,尤其是北魏洛隔,中轴封耦格局,道路 路棋黑状分佛。是隋大典唐晨

20、安祝副的直接湍I 源。至於曲 走向的城精褐具特色,具有窜事防繁功能( 文献附畲悬“ 罪象” ) 。邺南城赵彭城村塔基在邺南城南墙南1 3 0 0 米,与永宁寺柱网结构非常接近,发现刹柱础石及其下的砖函。隋唐长安城由外郭城、宫城、皇城组成,宫城、皇城位于郭城北部中央,宫城、皇城左右和皇城以南分布各坊,两市东西对称。整体规划整齐,布局严密,是中国里坊制封闭式城市的典型。1 、外 郭 城 ( 罗城)长方形,9 7 2 1 ( 东西)* 8 6 1 5 米,周长3 6 公里余。城墙夯土版筑,仅城门处内外表面砌砖。墙宽一般为1 2 米,外有城壕。郭城每面3门,除明德门外,均为3 个门道。2 、宫城中部为

21、太极宫( 隋大兴宫) ,是皇帝正衙,东部为太子东宫,西部为掖庭宫( 宫女居处) 。宫城南门承天门、皇城南门朱雀门、郭城南门明德门构成了唐长安城的中轴线。3 、皇 城 ( 子城)北与宫城以横街相隔,朱雀门是正门。皇城内有“ 皆广百步”的街道1 2 条,各街间设置中央衙署及其附属机构。4 、街道,郭城有南北向街道1 1 、东西向1 4 条,主干道多在1 0 0 米以上,其中朱雀大街 宽 1 5 0 米。各街道两侧有排水沟,植槐树、榆树。5 、引水系统,从城南及东南引水,构成永安渠、清明渠和龙首渠为主的供水网络,解决宫廷、园林及居民的用水需求。6 、坊 ( 隋称里)共 1 1 0 个 ( 含芙蓉园内

22、1 坊) ,面积不一( 边长5 0 0 米 1 1 1 0 米) ,四周筑坊墙,四面开门( 朱雀大街两侧只开东西门) ,中设十字街,宽 1 5 米左右。坊 内 “ 巷” 、“ 曲”相隔,形 成 1 6 个 ( 或 1 2 个)区块。坊内的重要发现。a 、青龙寺,隋灵感寺,占新昌坊的四分之一,发现两座并列的院落,揭露塔、殿及回廊的基址。盛唐以后的密宗主要道场,对日本佛教影响深远。b、西明寺,在延康坊( 四分之一坊地,5 0 0 X 2 5 0 米) 。局部发掘出了以庭院为单位的建筑群( 殿址、回廊等) ,或可用来说明唐代寺院的布局。唐代长安佛教寺院的等级与布局问题。宿白认为按照建筑面积可分为4

23、- 5 等 ( 从尽一坊之地,到十六分 之 坊 ) ;认为从高宗时开始建浮图于别院,注重突出佛殿,印度风格的塔庙式寺院开始在中原消失,成为中国佛教寺院建筑布局的转折点。7 、市。东 市 ( 都会) 、西 市 ( 利人) ,均占两坊面积,平面长方形,四面有墙,井字四街将市分为9区,每区四面临街设店。已经发掘的店铺面阔4 9米 ( 西市的发掘,1 9 6 1 - 5 )从遗物判断,有饮食、珠宝、铁器店铺、凶肆等。8 、6 3 4 年太宗在原隋东北禁苑的龙首原上建夏宫永安宫,次年改为大明宫高宗时期续修宫殿,逐渐形成宫殿群,武则天时期将朝会正衙迁至大明宫。大明宫呈梯形,内发现宫殿址 3 0 余,发掘的

24、有含元殿、麟德殿、清思殿、朝堂、翰林院,近年还发掘了太液池。含元殿是唐代大明宫的正殿,殿基高于坡下1 5 米,面 阔 1 1 间,进 深 4间,殿外四周有宽约5米 的 “ 玉阶”三级,殿前有长达7 0 余米的龙尾道至殿阶。殿前方左右分峙翔鸾、栖凤二阁,殿阁之间有回廊相连,成 “ 凹”形。麟德殿在太液池西侧高地上,是唐帝宴会、非正式接见和娱乐的场所。殿下有二层台基,殿本身山前、中、后三殿聚合而成,故俗称“ 三殿” 。三殿均面阔九间,前殿进深四间,中、后殿约进深五间,除中殿为二层的阁外,前后殿均为单层建筑,总面阔5 8 2 米,总进深8 6 米。在中殿左右有二方亭,亭北在后殿左右有二楼,称郁仪楼、

25、结邻楼,都建在高7米以上的砖台上。自楼向南有架空的飞楼通向二亭,自二亭向内侧又各架飞楼通向中殿之上层, 共同形成一组巨大的建筑群。在前殿东西侧有廊,至角矩折南行,东廊有会庆亭。史载在麟德殿大宴时,殿前和廊下可坐三千人,并表演百戏,还可在殿前击马球, 故殿前极可能是开敞的广场。 麟德殿是迄今所见唐代建筑中形体组合最复杂的大建筑群。太 液 池 ( 又名蓬莱池)始建于贞观八年( 6 3 4 ) ,唐末废弃。是唐代园林建筑的代表,位于长安大明宫中北部,分东池和西池两部分,西池为主池,其平面呈椭圆形,面积约 有 14万平方米。殿宇遍布,廊榭相连,水域辽阔,气 势 宏 大 。 2001-2004年多次发掘

26、。清理出廊房建筑遗迹2 座、 大型廊院建筑基址1座、 干栏式建筑基础2 处以及砖砌水池、 亭、假山等人造园林景观遗迹。 文献中记载太液池中有三座岛屿, 即蓬莱、 方丈、 瀛州。 这种“ 一池三山”的形式,始于汉代长安,对后世宫苑形式影响很大。9、兴 庆 宫 公 元 714年唐玄宗李隆基将其在兴庆坊( 原称隆庆坊)的藩邸辟为离宫,后增建朝堂用以听政,是为兴庆宫。北部为殿堂,南部为园林。以园林为主,建筑平面多样化是兴庆宫的特点。发掘了 17处建筑基址,其 中 1 号 为 “ 勤政务本楼” ,17号 为 “ 花萼相辉楼” 。主殿兴庆殿座东朝西。夹城:开元十四年(726年)扩建兴庆宫时营建的复道,可沿

27、大明宫直接潜行至兴庆宫。732年又展夹城至芙蓉园。10、圜丘位于明德门外,为 4 层圆坛,第 一 层 ( 最底层)圆坛面径约54米,第二层面径约40米,第三层面径约29米,第 4 层 ( 顶层)面径约20米,各层层高1. 5 -2 . 3 米不等,每层圆坛都设有12个上台的阶梯通道,称为陛。12陛均匀地分布在圆坛四周,可能是反映天上十二个方位。发掘表明,午 陛 ( 南陛)比其它十一陛要宽,应为皇帝登坛的阶道。全部黄土夯筑,台壁和台面均用黄泥抹平,所有外露部分又都抹上了一层和有谷壳、秸秆的白灰面。11、离宫考古与文物1998-5o其中考古工作较多的是华清宫和九成宫。华清宫:位于临潼,发掘6000

28、平方米,清理出汤池、砖砌水道、水井等。莲 花 汤 ( 御汤) 、海 棠 汤 ( 贵妃汤) 、太子汤、星辰汤、尚食汤及梨园小汤。各汤池供排水系统合理,自成一体,互不干扰。九成宫:位于陕西麟游,原为隋仁寿宫,平面长方形以主殿为中心,凭山面水营建亭台楼榭数十座。北宋东京城平面由外城、内城、( 宫城、皇城)四重城墙组成:1 . 外城平面呈平行四边形,周 长 29120米。城门数量现不确定,依据文献可能有20座左右,包括陆门和水门。东京城外城城门多修筑瓮城,瓮城门与城门的布局形式有二种:第一种是直门两重形式:南薰门和新郑门的瓮城呈长方形,瓮城门与城门呈直线对应。直门两重是正门形制,为皇帝御驾直行设计的。

29、第二种是屈曲开门形式:万胜门和新曹门的瓮城呈半圆形, 瓮城门位于瓮城的右侧, 屈曲开门是侧门形制, 利于防守。2 . 内城,北宋汴梁的内城是利用了唐代汴州城,修补增筑而成。内城略呈正方形,城门1 2 座,包括十座陆门和两座水门。南北城墙各三座陆门,东西城墙各两座陆门。南城中门朱雀门是主城门, 缺口宽约150米,穿过城门的纵向中轴线是御街,与现代开封城的中轴线一致。东墙、西墙与明清东西城墙基本重叠。东墙探孔部分的城墙残高8.2米,底部垫有30厘米的砖瓦层。南墙探出长度2100米,残高0.61.8米, 残宽310米。北墙探出1400米,残高0.5米1.2米。周 长 11550米。3 . 宫城与皇城

30、( 大内)宫城深度在地表以下5 米左右,叠压于明周王府紫禁城之下。平面呈长方形,四墙全长2521米左右。宫城内发现凸字形夯土建筑台基,东西宽80米,南北最大进深60米,高 6 米,四壁用青砖包砌。四周还有宽10米、长近千米的包砖夯土廊屋。有人认为是大庆殿,有人认为是大庆殿之后的紫宸殿,或垂拱殿。4 . 东京城的街道与桥梁文献记载,东京城御街4 条,以宫城为中心,经过里城( 内城)四面城门,通向外城的四面城门, 这是新制。朱雀大街, 俗称天街。即从宫城宣德门向南到外城南熏门, 广两百步,是东京城的南北中轴线。 州桥又名天汉桥, 位于汴河与天街交叉处, 是全城的水陆交通中心。1984年 勘 探 ,

31、桥 面 在地面以下4.6米 ,宽30米 ,长16.5米 。砖 砌3券孔拱桥, 青石桥面,下垫白灰,石条砌筑桥墩。龙津桥,1989年勘探蔡河时,在蔡河与御街交汇处发现了龙津桥。东京城与以往都城相比有4个重要特点:第 一 ,三重或四层城相套的布局,宫城位于中央,突出了宫城地位,是皇权至上思想在都城设计中的反映。第 二 ,开放式的街巷代替了封闭式的里坊制度。第 三 ,商贸活动分散于全城各地,商业繁荣,还出现早市与夜市和文艺娱乐场所瓦子、勾 栏 。第 四 ,四 大 河 流 ( 五 丈 河 、金水河、蔡 河 、汴 河 )进出京城,东京对河流槽运进行充分利 用 。元大都元大都平面呈东西短、南北长的矩形,城

32、 墙 全 长60里 又240步,外有护城河,辟十一门,南 、东 、西三面各三门,北面二门。营建大都时,先在全城的儿何中心位置建“ 中心之阁” ,然后以此为基准向四面拓勘城址。中心之阁以南为皇城。皇城四周建红墙,其正门称极星门,左右有千步廊。东墙外为漕运 河 道 。皇城并非以大内宫城轴线为基准、东西对称,而是以太液池为中心,四周布置三座宫殿大 内 、隆福宫和兴圣宫,这种布局反映了蒙古人“ 逐水而居 的特点。大内正门为崇天 门 ,北面为厚载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崇天门前有金水河,河 上 有 周 桥 ( 相传今北京故宫内之断虹桥) 。大内正殿为大明殿,是元帝理政和居住的场所,面阔十一间,后有廊

33、虎连接后殿。大明殿之后为延春阁,为皇后居所。此外还有玉德殿、内藏库、鹰 房 、羊圈等建筑。皇城外,南面和东南为官署区,北 血 积 水 潭 带 为 闹 市 ,东面为太庙,西面为太社稷,加 之 城 垣 每 面 各 开 三 门 ( 北垣例外) ,均 符 合 周礼考工记中“ 九经九轨” 、“ 前朝后市” 、 ” 左祖右社” 的相关记载。在中心之阁西面,为鼓楼、钟 楼 ,是全城的报时机构。钟鼓楼之西为积水潭,是元代漕运 终 点 ,也是全城最繁华的商业区,有米市、面市、缎子市、皮帽市、金银珠宝市、铁器市、鹅鸭市等市廛,还有望湖亭、万春园等园亭。元大都的道路为土路,在建城时在城市主干道两侧设置了排水明沟,用

34、条石砌筑。明朝之 后 ,许多明沟被加盖覆盖,变 为 暗 沟。中国古代城市考古典古史研究北伊厩门 广德门建春门凤阳门 中阳门 广 丽 70500*SB六 :0 或郡北城平面01原 示 意 网 ( 中国考古孥M墓M424 )I 政E H 2 3 崇禧D 4 . a r j 5. 周塞 6内普号、 符蓟霍A O( 指 北 指北 , ! 戚戮糠就11子午K )力O出城华看台筑 遗 :说 明1 . 北官南部烧制转瓦的官窑寻址2 . 铸币遗址3 . 烧制陶俑的官窑葬址4 . 冶储遗址5 . 民菅制即作坊遗址6 . 高庙谓址0宗庙PK上 门 村I)100(冰北化nX- 安 + 定TI卜修西内苑n芳林门披庭皂

35、ggg安榻i太板宫赤 节 大 明 宫- *;*?-丽 ,-义 ;亍 金 + 城- 休 事辅 -N -L钟-4,1(-, - -M蚁门 专HEm osoi行+远-肝 n#=r- + 和 - -I4 -1,3c- 申 Jp- 水 阳 - -*十-4 + 如. 去 十 平通-妇十义一- 昭 十 行 .ean东-fli-rft -布- #- 硅 + 寿 -光: 德- 菇力 + 贤 -出:福一- 水十安-夫 - 产 - 大- 产-含太平通义兴 修崇豫怀贞皇c素光*修 名3辛乐-安业-宜义-丰安昌明-依 乐 -n家业-永达-道德光行延昨城n兴道-开化安仁-光 福#-兰陵开明保亍安义-wrT务本-崇- 长兴

36、- 共 十 宁 -永 ;JFT安十色-, 开4平-, * * + 行一I- 立十政- -含元小 儿 坊- * 卜兴-!-, 十阳一盖疸-用jfl-一 通 寸-4 j#F-光一 宅 一- 青十龙曲一惜- 安4兴景风n科 - 述 | 政 4 *- 叶 恭永乐- -.*安 鲁- 大业昌乐一- 安,?F -jil-张 + 化MiiltnC D 丘 先 农 坛圈 八 : 隋唐是安城平面圈( 中园大百科全鲁考古擘卷499 )通天门金水河/ /!:1/曲Q 2 A想 、. 闻 书/ / 1食万胜门L / 阳 门 ( 陈桥) 济*7 五 丈 河L 河于 景而但“ 山/X和Vo flM -)k核A 珞IIi /

37、三 化 燃II 1 ,J /竽的| r II /Ll x i l1 11 新函翕n( 卫州)一 Ir/ A卜 街 南熏口红色线是宋城墙黑色线是金明清开封城墙/4履1(田 家 ) /X宣疝厂3、: 公里图一 北宋东京城复原示意图二里头文化二里头文化墓葬主要分布于宫城以东以及宫城东北地区。 形制可分为竖穴土坑墓和乱葬墓两类。竖穴土坑墓又可划分为大、中、小三型。大型墓的墓穴面积在2 0平方米以上,目前仅发现1座 ( 编号VD2M1)。中型墓的墓穴面积一般在2平方米以上,目前发现20余座。小型墓的墓穴面积般在1平方米左右。二里头文化贵族墓葬的随葬品,主要是礼器和生活用品,极少用生产工具随葬。随葬品基本

38、组合为爵、其中秀多为陶质,爵在三期以后多为铜质;个别墓葬中出现铜铃和绿松石器的组合,有铜铃的墓葬必有绿松石器,或为铜牌饰或为其他绿松石器;玉礼器的主体地位呈下降趋势,逐渐被新兴的铜礼器取代;四期还出现了新的铜礼器,如铜爵、翼、鼎、鬲等。二里岗文化二里岗文化墓葬主要分布于以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为中心的郑州洛阳线。以郑州商城为例,宫殿区附近发现较多铜器墓,内城的西、北、东墙内侧发现有些墓葬打破城墙夯土。内、外城之间的墓葬多分布在内城之外的东南、南、西、东北等地势较高处。墓葬形制可分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瓮棺葬、火葬墓和石棺墓四类,其中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占绝大多数。瓮棺葬仅在垣曲商城发现2座。火葬墓仅见于

39、郑州铭功路西侧。石棺墓仅在偃师商城发现1座。大型墓面积在12平方米左右,有棺椁、腰坑和殉人,随葬品丰富( 盘龙城M2)。中型墓面积一般在24平方米之间,有腰坑,有棺或无棺,有的有殉人,随葬少量青铜容器、兵器、陶礼器和玉器。小型墓面积在1平方米左右,多无木棺和腰坑,随葬品以陶器为主( 或无) ,一般为用于日常生活的鬲、豆、霞、盆、罐等。1、墓向以北向为主,南向者次之,东、西向者数量很少。2、葬具主要是木质棺椁和用苇草等编织的席子,极个别墓则以石板和陶器为葬具。3、葬式以仰身直肢和俯身直肢葬为主,另有少量的屈肢葬和侧身葬。4, 腰坑是指在墓底中央墓主腰部下的位置有意挖出的小坑,坑内殉牲或葬物,较高

40、等级的墓葬还常见有殉人。它是商代墓葬的显著特征之一。5. 殉人是为墓主陪葬的人,人牲则是用于祭祀的牺牲。一般而言,殉人都肢体完整,放置相对规整,有的还有葬具和随葬品;人牲则姿态多不自然或肢体不全,没有葬具。有殉人和人牲的墓葬一般规模较大,往往随葬青铜或陶礼器,墓主身份较高。青铜礼器组合:二里岗下层时期以爵、舞最为常见,此外还有五、鬲、鼎。组合以爵、肆搭配为主,也有爵、盍的组合, 一般一墓只有一套。二里岗上层时期,器类以爵、蟀数量最多,螂次之,此外有鼎、鬲、益,新出现螂、尊、壶、甑、篌、盘等。爵、壁组合仍占据主导地位,但螂的增多和爵、肆、邮组合的普遍出现,意味着礼器组合形式在孕育着新的变化。与此

41、同时,铜益已少见,且不见单纯的爵、盘组合,表明二里头式的礼器组合形式已遭扬弃。陶器组合:二里岗下层时期以鬲、盆的数量最多,其次是豆、鹭,其余器类所占比例很小。酒器组合通常是一驿一爵搭配,也有不少是单独随葬的。食器种类较多,通常是在鬲的基础上,加以数量不等的其它器类构成,但也有的仅随葬盆、罐而无鬲。二里岗上层时期,酒器组合仍以鹭、爵搭配为主,出现了肆、爵、舰的组合形式。另发现有陶质酒器与铜质爵、肆相搭配的现象, 般是陶犀与铜爵组合。食器组合形式多样,一般以鬲为主,配以豆、霞、盆;也有的不含鬲,采用豆、霞,豆、盆等组合形式。玉石器方面,玉柄形器的数量最多,其次为戈,其他器类数量都很少。还见有卜骨、

42、骨笄、骨镶、蚌镂、穿孔海贝等。殷墟文化殷墟王陵区大墓与小屯防御沟内的高等级墓葬,是脱离族墓地而存在的。且所处地势较高。而其他墓葬皆以族墓地的形式而存在, 邻近相应族邑。一般所处地势较低,且相对远离小屯宫殿区。有些墓葬与居住遗存存在叠压打破关系,说明居住的人群前后有所变动。殷墟以外的其他墓地,一般位于地势较高的台地、坡岗上,多为单纯的墓地,是与居住址分开的。分为无墓道和带墓道的土坑竖穴墓两类。带墓道的大墓,可分为带4条墓道的亚字形墓、带南北2条墓道的中字形墓和带1条墓道的甲字形墓3种。均以南墓道为主墓道,呈斜坡状,一般直通到墓室底部;其余墓道则多呈台阶式,底端位于墓壁的中部,下距墓底和椁顶都有一

43、定距离。 一般认为墓道既有方便筑墓取土、 运送棺椁和随葬品的实际功能, 又有象征身份、权力的意义。其中带4条墓道者最有可能是商王的墓葬。1、墓向以北向为主,南向者次之2、葬具普遍使用木质葬具,少量用席子敛葬或无3、葬式有仰身直肢、俯身直肢和屈肢葬三种,以仰身直肢葬为主。4、腰坑坑内除殉狗外,还常有苑I人,或仅有殉人而无狗;少数腰坑内殉鸡、鱼。5、殉人与人牲殉人和人牲的有无及数量的多少,与墓葬等级以及墓葬所在的墓地密切相关。6、部分高级贵族墓旁有陪葬的车马坑或马坑。无论陶器墓还是青铜礼器墓,随葬品均以爵、蒯为核心,晚期器物趋于明器化。殷墟二至四期随葬贝的墓葬数量逐渐增加,墓主口中或手、足部位放置

44、的贝以13枚最为常见。北赵晋侯墓地位于天马一曲村遗址中部,南北均有一条壕沟与外围相隔,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专用墓区,东西长约170、南北宽约130米。 清理晋侯及夫人墓9组19座,及陪葬墓、祭祀坑等。9组晋侯墓分南北3排,每组的东侧均有一座树葬车马坑。晋侯墓均为夫妻异穴合葬墓。 其中一座为拥有两条墓道的中字形墓,一座墓没有墓道,其余均为一条墓道的甲字形墓。 在墓道和墓室内往往放置随葬的车马和各种殉牲, 墓室内为防潮防盗积石积碳。 晋侯墓地青铜礼器一般有鼎、壶、盘、画、蕉等。晋侯五鼎四霞二方壶雕盘画各一,夫人三鼎二熊二圆壶盘画各一。另外还有随葬有青铜编钟、玉器和明器。玉器中有成套的玉覆面利玉组佩。

45、房山琉璃河燕国墓地位于琉璃河遗址中部,面积50000平米。发掘大中小墓葬300余座,车马坑30余座。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无封土堆,死者头北足南,单人仰身直肢。大型墓墓室般长4米、宽2.5-3米,多带一条墓道,少数有两天墓道,一座有4 条墓道。大墓深度一般7-8米。中型墓一般长3 米、宽 2 米,葬具多为一棺一椁, 少数一棺二椁,葬具覆盖有幔帐。 小型墓最多,占四分之三,一般长2 米、宽 1-1.5米,葬具一棺或无棺,不见青铜器随葬。大型墓和一部分中型墓有车马陪葬。墓地分两区, I 区墓葬多腰坑和殉狗,陶器组合以鬲、蕉、罐为主,铜器多有族徽铭文,属殷遗民墓区;II区少见殉狗,不见殉人,随葬陶器

46、以鬲、罐为主,属以燕侯为首的周人墓区。随葬品包括青铜礼器、兵器、工具和车马器、陶器、玉石器、原始青瓷、漆器、蚌角器以及货贝等。 克蜃、 克盍铭文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记载了周初分封燕侯的历史。 另外成套的漆爨、豆、舰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浚县辛村卫国墓地19321933年, 在浚县辛村卫国墓地发掘带两条墓道的中字形墓5 座, 单墓道的甲字形墓3座,中小型墓60座,车马坑2 座,马 坑 12座。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大型墓和少量中型墓有棺有椁,出土青铜礼器,大型墓还有附葬马坑。小型墓一般只有陶器。墓葬排列有序,无叠压打破关系,为卫国宗族墓地。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整个墓地南北长590、东西宽550米,占

47、地32.45万平方米。19561959年,共发掘墓葬234座、车马坑3 座和马坑1座。19901999年,共发掘墓葬18座、车马坑4 座和马坑2 座。考古勘探、发掘与研究表明,该墓地的墓葬总数在500座以上,排列有序,等级齐全,所有的墓葬可分八组,国君墓位于墓地最北端,其余中小型墓由北向南各自成组且顺序排列,总体呈现出若干中小型墓围绕数座大型墓的族葬制特征。M1052、 M2001、 M2009为三座大型墓葬, 长方形竖穴土坑墓, 无墓道, 长 5-6米, 宽 3.545米,深 10-20米。葬具为一椁重棺。M2001出 土 七 鼎 六 和 八 件 套 编 钟 。大墓中均发现编钟、编磬。另外还

48、有大量玉礼器陪葬。陕西凤翔秦公陵区与秦公一号大墓位于凤翔雍城遗址南三峙原上, 探明十四座秦公陵园。 发掘一号陵园一号大墓。 平面中字形,全长300米,面积5000多平米,深 24米。先秦墓葬最大。墓室底部挖曲尺形土犷,主副椁室筑于其中。主椁室使用黄肠题凑,用 截 面 21*21厘米的防木垒砌而成,椁室东西长14.4米,南北宽5.6米,高 5.6米。人牲20具,殉 人 166人。器物3000余件。秦景公。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江淮地区战国早期大型木椁墓。曾侯乙墓共有东、西、北、中四个椁室,总面积220平米。墓室四周及椁顶用大量木炭和青膏泥填塞,填土夯实,上盖石板。共发现彩绘漆棺2 2 具。东椁室为主

49、室,内置墓主人棺一具和陪棺八具,另外还出一些兵器、 乐器和漆器等。中椁室主要放置礼、乐器,举世闻名的曾侯乙编钟就出在这里。北椁室主要是放兵器、车马器。西椁室主要放置陪棺十三具,陪葬者均为青年女性。随葬品15000多件。一、名词解释二次葬:对死者的尸体或遗骨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处理的埋葬方式。 史前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 东北、 华南也有发现。 依据埋葬人数, 分单人二次葬、多人二次葬和集体二次葬三类。西安半坡和宝鸡北首岭发现单人二次葬, 多是将骨骼按人体相应部位摆放, 也有杂乱堆成一堆,把头骨放在最上面。渭南史家、华县元君庙发现大量多人二次葬,每一墓穴中叠放着数具到数十具人骨,骨骼摆放成长方形堆,

50、头骨放在最上面。在华阴横阵村,流行集体二次葬,即一个大坑中又挖若干小坑,每一小坑又集体埋葬数具到数十具尸骨。合 葬 墓 :一个墓穴埋葬两人以上者。少者两三人,多达数十人,盛行于仰韶时代早中期。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大汶口文化文化早中期的多人合葬墓最为典型。 渭南史家、 华县元君庙、西安半坡和临潼姜寨等仰韶文化遗址墓葬中均发现大量的合葬墓。 长岛北庄、 青岛北阡等大汶口文化墓地中也有大量的多人合葬墓。 至仰韶时代晚期和龙山时代, 出现成年男女合葬墓、父子合葬墓。 如武威皇娘娘台齐家文化墓葬中有一男二女合葬墓, 泰安大汶口遗址墓葬中有一对成年男女和一个女孩的合葬墓。这反映了社会组织和家庭婚姻的变化。

51、土 ;同 墓 :先挖一个竖穴土坑( 墓道) ,然后在底部, 侧壁挖横穴式墓室而成。最早流行与西北黄土高原地区。青海柳湾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墓葬中有387座 “ 凸”字形墓,墓道与墓室之间用成排的木棍或木板封闭。积 石 墓 :用天然风裂石块、采用压缝交叠的方法在地面筑成墓室,多分布在东北地区。红山文化牛河梁积石冢,以石垒墙、以石筑墓、以石封顶,平面有圆形、方形等;辽东半岛小珠山文化也有积石墓。多分布在山梁或高坡上,有单人葬和多人合葬。洞 室 墓 :战 国 中 期 时 洛 阳 地 区 出 现 了 洞 室 墓 ,有 两 种 形 制 ,竖 室 和 横室 。 即 竖 直 挖 一 个 土 坑 竖 穴 , 而

52、 后 沿 横 向 挖 一 个 不 见 天 的 洞 穴 式 土 坑 。玉 衣 : 在 文 献 中 又 称 “ 玉 匣 ” , 是 用 金 属 丝 连 缀 玉 片 做 成 的 敛 服 , 汉代 专 为 高 级 贵 族 所 用 。皇 帝 的 玉 衣 用 金 丝 ,诸 侯 王 、公 主 、列 侯 始 封 、贵 人 ( 公 卿 大 人 或 显 贵 之 人 )等 用 银 丝 ; 长 公 主 ( 皇 帝 的 姐 妹 )用 铜丝 。绞 衾 制 :墓 主 人 身 上 穿 多 层 衣 服 ,外 而 用 丝 被 子 包 起 来 ,并 用 丝 带 子捆 起 来 。 这 种 葬 制 在 文 献 中 被 称 作 “绞 衾

53、 制 二帛 画 ( 铭 旌 ) : 是 送 葬 时 打 在 送 葬 队 伍 前 面 的 幡 , 上 面 写 着 死 者 的 姓名 和 身 份 等 , 下 葬 时 就 将 此 物 盖 在 棺 上 。帛 书 : 马 王 堆 汉 墓 帛 书 出 土 于M 3 ,在M3东 边 箱 的 长 方 形 漆 奁 中 出土 了 大 量 的 帛 书 和 竹 简 。 帛 书 经 整 理 共28件, 其 中 出 周 易 和 老子有传世外, 其他均为散佚品。此外还有两幅古地图, 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大一批帛书材料。遣策:内容均为逐件记录随葬品名称, 数量和各种物品的分类小记,是一种详细记载随葬品情况的竹简。兵马俑:兵马

54、俑是模仿士兵、车马形象制作的陪葬陶俑。基本见于帝陵 之 中 , 多位于帝陵的陪葬坑或丛葬坑之中, 体现了死者希望死后仍有军队、侍者保卫服侍自己的愿望。一定意义上说, 兵马俑制度是对商周时期人殉人牲的一种继承。 秦陵兵马俑是目前发现最大规模的兵马 俑 坑 , 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汉代较秦兵马俑整体变小, 另多见各种动物俑。寝殿:寝殿是陵墓礼制性建筑中的正殿, 用来陈设皇帝生前的衣冠和起居用具, 完全像生前那样侍奉。秦陵中便有寝殿遗址, 汉代帝陵继承了秦陵的传统。买地券:一种以券约形式反应土地买卖和私有权观念的随葬明器。文字写在玉片、石头、铅片、砖瓦、铁片上。文字多半是刻上的, 也有刻后填朱或直

55、接以朱墨书写的。 早期买地券的内容模仿真正的土地买卖 文 书 , 包括买卖人姓名、日期、面积、四界、证明人及报酬、价格。到东汉晚期, 买地券开始带上一些迷信色彩, 后来又加入了一些早期道教的思想, 俗称镇墓券。朱书解除文:朱书解除文是受到早期道教影响, 专为随葬书写的一种文 字 , 一般多数写于一种特殊的陶瓶上( 镇 墓 瓶 ) , 或书写于铅券上。分布范围集中在陇海线一带。镇墓瓶:或书写于铅券上。分布范围集中在陇海线一带。书写有朱书解除文的瓶多被称为镇墓瓶、解谪瓶、解 殃 瓶 , 或解注瓶。其铭文常自称可以“ 镇安冢墓” 、“ 为死者解适( 谪 ) , 生人除罪过” 、“ 欲令祸殃不行” 。

56、二、思考题1、战国时期三晋两周地区墓葬仿铜陶礼器形制的演变情况。三晋两周地区乙类墓中主要出一套仿铜陶礼器,主要器物有鼎、盖豆、壶、盘、陋等,有的墓还有小壶、甑等。鼎:由模仿的像到模仿的不像。鼎盖上的环耳、鼎耳、蹄足等都有变化,总的趋势是由复杂到简化。盖豆:豆座越来越矮,到战国中期儿乎变成圈足。到战国晚期,圈足消失,变成了盒。壶:在战国早期,最大径在腹中部偏下的位置,有一点垂腹的感觉,而后壶的最大径逐渐上移,到战国晚期则形成明显的肩部。到战国晚期仿铜陶礼器的组合式鼎、盒、壶,而不是在此之前的鼎、豆、壶。2、战国早、中、晚时期三晋两周地区的甲类墓在墓葬形制,随葬器物种类,车马坑的位置等方面的变化。

57、墓葬形制:都为多重棺椁。早期的墓多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且无墓道,多为积石积炭;中期时: 有些墓出现了墓道;晚期带有墓道的墓较盛行。随葬器物种类:早期随葬青铜礼器,基本上不用仿铜陶礼器;中期时二者并用;晚期以仿铜陶礼器为主,青铜礼器数量锐减。车马坑位置:早期是车马坑位于墓葬外面,是单独的一个坑;中期之后车马坑移入墓中,多在墓道中。3、战国时期三晋两周地区用鼎制度。通常根据随葬器物、尤其是用鼎的多少,来判定墓主人属于哪一级贵族。在战国时期,大体上九鼎墓为列国国君或王室贵族的墓,七鼎墓约为上大夫、卿的墓,五鼎墓约为下大夫的墓,三鼎或一鼎墓约为有田禄的土墓。( 战国时期甲类墓用鼎制度大体为 王室贵族成

58、员, 列国国君用九鼎 , 卿大夫为七鼎, 下大夫为五鼎, 有田棣的士是三鼎和一鼎。用鼎制度在西周初即以完善, 到战国时期经历了几次破坏, 但整体还是遵循着以往的传统, 其中羞鼎作为陪鼎是周代用鼎制度的第二标准, 同时还配以复。即王室贵族成员、列国国君为九鼎八算三羞鼎, 卿大夫为七鼎六箧三羞鼎, 下大夫为五鼎四富二羞鼎, 土为牲三鼎或特一鼎陪一羞鼎或无, 两富或无箧。三晋两周地区较多的继承了周礼的传统, 对用鼎制度遵守的较为严格。战国早期墓葬河南汲县山彪镇出土按大小排列的铜鼎七件, 应为七 鼎 墓 , 山西长子县牛家坡M7为五鼎墓, 洛阳中州路M2717出五鼎 四 富 , 山西长治分水岭M25出

59、五鼎。战国中期墓葬材料较少, 河南辉县固围村M1出四鼎, 但伴出仿铜陶鼎 五 件 , 有学者认为该墓以陶鼎作为划分标准, 为五鼎墓。战国晚期长治分水岭M35出五鼎。其他如山西万荣庙前村M 1也出铜鼎。由此可见, 三晋两周地区用鼎制度在整个战国时期均被使用, 但其本身严格程度大大降低, 甚至有用仿铜陶礼器代替青铜礼器的趋势。可以说到战国晚期, 用鼎制度遭到了极大的破坏。)4、江陵地区战国楚墓棺椁结构与墓主人身份的关系。诸侯等级:九室,在考古学中通常称其为棺室、头厢、边厢、足厢。与地上居室相对应,棺室象征居室,头厢象征前堂,边厢象征房和夹。足厢在中间者可能象征后室或下室。封君贵族或卿等级:七室大夫

60、等级:三室士级:二室或一棺一椁平民:一棺( 楚墓中的等级制度一般是通过椁室的多少划分的, 其中分九室相当 于 诸 侯 等 级 , 如安徽寿县楚幽王墓, 有九室双墓道, 为诸侯等级的九室墓, 另外还有同样相当于诸侯的曾侯乙墓, 虽不是九室, 但分东西南北四个椁室, 有九具棺。封君贵族或卿等级为七室、五 室 , 江陵天星观M1为 七 室 , 墓主人为楚的一个封君, 相当于诸侯的卿。新蔡平夜君成墓, 外椁分五室, 相当于楚国的上卿, 身份等级次于国王,高于大夫。大夫等级为三室, 江陵望山M 1, 墓主人身份为楚国王族,相当于下大夫。土等级为两室或一棺一椁, 平民仅有一棺。由此可见, 楚墓各等级墓葬的

61、差别主要反映在椁室的数量差异上。)5、秦始皇陵园以及陵园外主要相关遗存的布局情况。秦始皇陵园位于临潼县城西5 公里,南 距 骊 山 1 公里,其东约4 3 公里时当时秦的都城咸阳。秦始皇墓葬位于陵园的南侧,北侧为陪葬墓区及便殿建筑群。秦始皇陵园外东部为其主要陪葬区,由西向东依次为陪葬墓区、马厩坑群、秦俑坑,整个陵区的东南部修筑有挡水堤坝。秦始皇陵园西部为修筑陵园所产生的石材加工厂遗址, 由北向南依次为石材加工厂、制砖瓦窑群区、骊山徒墓地。( 秦始皇陵位于临潼县城东52公 里,南距骊山1 公 里,西距秦当时的都城咸阳96 里。陵园包括陵城、陵墓、地面建筑和庞大的丛葬区、陪葬区等。陵城为南北长的双

62、重陵城, 外城四门, 内城五门, 陵墓位于内城南部,在地表夯筑有巨大的覆斗型封土堆, 平面近方形, 现存高度即7 0 多米 , 封土上未发现任何建筑遗址。封土北侧发现有寝殿遗址, 供奉始皇灵魂衣食起居的场所。内城北部分两部分, 东部为陪葬墓区, 西侧发现有便殿遗址。陵城外东部主要是丛葬区和陪葬区, 分别有兵马俑坑, 马厩坑和陪葬墓区。6、西汉帝陵概况帝后实行同至不同陵的合葬方式, 帝陵在西, 后陵在东。 从阳陵开始,帝陵后陵均有陵园, 陵墓位于陵园中央, 陵园围墙为夯土墙垣, 方形或长方形, 每边墙正中设门。除霸陵凿山为陵外, 其他帝陵均有高大的封土堆, 形状有覆斗型和覆斗型加台阶两种。陵园多

63、以北或东为正方向, 陵园以东有众多的功臣贵戚陪葬墓。陵区内有寝殿、便殿等礼制性建筑, 一般分布在陵园内或陵园附近。西汉早中期帝陵设陵邑, 一般在北侧或东侧。汉元帝时罢置。)7、汉代诸侯王级别墓葬的形制。大型多室木椁墓或石室墓、砖室墓。 长度在十几米至几十米以上。随葬品中, 西汉前期有成套的铜、 漆礼器; 西汉后期, 礼器数量减少,多有大量的仿铜、仿漆的陶礼器及日用陶器、模型明器等。多有实用车马或大型偶车马随葬。墓主人为诸侯王和列侯。7、识别出单棺空心砖墓、双棺室空心破墓、双棺室小破券顶墓、单穹窿顶前后室小砖券顶墓、双穹窿顶前后室墓、前堂横列式墓( 即横前室墓)的形制以及主要流行年代。单棺室空心

64、石专墓流行年代:西汉前期形制:规模较小,为竖井式墓道,在墓道的一端凿一土洞作为墓室,在墓室顶及四壁加筑空心砖者为空心砖墓,相当于椁。墓室高一般不到1米。随葬品放在耳室,棺内放一些随身佩戴物品。夫妻流行并穴合葬。双棺室空心砖墓流行年代:西汉后期前段形制:刚开始也有单棺室空心砖墓,但是墓室开始加长,到昭帝时期出现了夫妇同穴合葬,单棺室变成双棺室。最初的双棺室空心砖墓是两次造成的,即在第一个死者时建一空心砖墓,到埋葬第二个死者时再扩大,故又称两次造空心砖墓;后来发展为一次造双棺室空心石专墓,两棺之间加筑中墙,平分为左右两室。双棺式小砖券顶墓流行年代:西汉后期后段形制:一般是夫妇合葬墓。墓室的长度明显

65、加长,墓室前尚留有一块空地。墓室顶部用小砖砌成券顶。有的墓有“ 丁”字形耳室,有的有长方形耳室,每 边 2 个,归属两个墓主人拥有,可能是模仿甲类墓的外藏椁。这时的空心砖墓仿照小砖券墓将墓顶搭乘梯形;土洞墓的形制也是模仿小砖券墓,将洞室的顶修成拱形。单穹窿顶前后室小砖券顶墓流行年代:王莽前后至东汉前期形制:王莽前后墓室明显分为前室( 方形)和 后 室 ( 长方形)两部分, 往往前室是穹窿顶, 后室是小砖券顶。 随葬品多放在前室中,有的墓有耳室,个别墓出现了侧室。有的墓在侧室里也埋人,可能与后室中埋得人不是同一代人。到东汉前期,仍流行单穹窿顶墓,出现了长的斜坡式或带阶梯的墓道。有些墓在前室旁开侧

66、室, 侧室内不仅放置随葬品,而且还停放棺柩。双穹窿顶前后室墓流行年代:东汉晚期形制:墓室分为前室和后室,均为穹窿顶,往往根据埋人的多少而在后室或两侧加开侧室。前堂横列式墓( 即横前室墓)流行年代:东汉晚期形制:分为前后室,横前室墓的前室变宽,成为横长方形。前室后部开出许多侧室和耳室,放随葬品或停放棺柩。9、汉代画像石的四个主要分布区域( 重点) 。山东、苏北、皖北、豫东地区,其分布以鲁西南和徐州一代为中心。河南南阳、鄂北地区,以南阳地区为中心。陕北、晋西北地区,集中分布在绥德、米脂、榆林、离石、柳林地区。四川和滇北地区,集中分布在嘉陵江和岷江流域。10、汉代壁画墓、画像石墓和画像砖墓的主要内容

67、( 1 )主要内容: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表现墓主人生前生活场面和精力的宴饮、庖厨、人物聚会、狩猎、战争及百戏图;表明墓主人的庄园经济和农业劳动、手工业劳动和放牧图;表明墓主人身份的出行图和官吏属寺图。描绘历史人物:包括帝王将相、古代圣贤、忠臣孝子烈女等;表现手法有肖像画,也有故事画。神话传说与祥瑞图。描绘自然现象。装饰图案:一种是各类画像的边饰,多为装饰性图案;一种是建筑装饰。( 2 ) 推测墓主人身份在表现墓主人现实生活的题材中, 对于判断墓主人身份最重要的是车骑出行图和官吏属寺图。1 1 、黄河流域墓地的变化及其所反映的土地制度和社会组织的变化。西汉帝陵所反映的族坟墓制度的破坏西汉帝陵没有遵

68、守昭穆制度。西汉每座帝陵陵园旁边有大量陪葬墓。陪葬墓的出现说明族坟墓制度被破坏。墓地买卖的出现( 1 ) 在一个墓地中的墓葬,在墓穴的大小、随葬品的数量上往往非常接近。( 2 ) 在同一个墓地的墓葬规模相当,但是是属于不同姓氏的人。合葬方式及家族墓地( 1 ) 西汉早期一般是并穴合葬,汉武帝以后开始出现夫妇同穴合葬现象。西汉晚期出现墓道相对或共用一个墓道的现象。( 2 ) 王莽前后到东汉前期出现了一种新的家族合葬方式。( 3 ) 东汉后期出现了一个墓中埋几代人的风俗。一个家族墓地往往只包括儿座墓葬。墓葬制度的改变周制:墓葬规模、形制、随葬品等以表现墓主人身份为目的。汉制:墓葬规模、形制、随葬品

69、等以表现墓主人经济实力为目的。1 4 、战国秦汉时期墓葬的重要发现曾侯乙墓共有东、西、北、中四个椁室。东椁室为主室,内置墓主人棺一具和陪棺八具,另外还出一些兵器、乐器和漆器等。中椁室主要放置礼、 乐器, 举世闻名的曾侯乙编钟就出在这里。 北椁室主要是放兵器、车马器。西椁室主要放置陪棺十三具,陪葬者均为青年女性。洛阳烧沟汉墓( 重点)1953年洛阳烧沟发掘两汉墓葬225座,1959年 洛阳烧沟汉墓出版, 报告对这批汉墓进行了系统的类型学研究,建立了洛阳地区两汉中小型墓葬分期编年序列。由于两汉时期各地文化统一性的加强,因而烧沟汉墓分期不仅可以作为中原汉墓分期断代的一把标尺, 同时对其它地区也具有重

70、要的参考价值。西汉前期:流行单棺室空心砖墓。规模较小,为竖井式墓道,在墓道的端凿- 土洞作为墓室,在墓室顶及四壁加筑空心砖者为空心石专墓, 相当于椁。 墓室高一般不到1米。 随葬品放在耳室,棺内放一些随身佩带物品。夫妻流行并穴合葬。西汉后期前段( 相当于武帝到昭宣时期)流行双棺室的空心砖墓, 开始出现了用小砖作为建墓材料的现象。 刚开始也有单棺室空心砖墓,但是墓室开始加长,到昭帝时期出现了夫妇同穴合葬,单棺室变成双棺室。这种墓已开始用小砖填补空隙, 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用小砖作为建筑材料的墓葬。 最初的双棺室空心砖墓是两次造成的, 即在埋葬第一个死者时建一空心砖墓, 到埋葬第二个死者时再扩大,

71、故又称两次造空心砖墓。后来发展为一次造双棺室空心砖墓, 两棺之间加筑中墙, 平分为左右两室。洛阳西郊出现了二次修建棺室,并开始用小砖修建墓室的墓葬。西汉后期后段流行小砖券墓。 一般是夫妇合葬墓。墓室的长度明显加长,墓室前尚留有一块空地。墓室顶部用小砖砌成券顶。 有的墓有“ 丁”字形耳室,有的有长方形耳室,每边2 个,归属两个墓主人拥有, 可能是模仿甲类墓的外藏椁。 这时的空心砖墓仿照小砖券墓将墓顶搭成梯形;土洞墓的形制也是模仿小砖券墓,将洞室的顶修成拱形。王莽前后墓室明显分成前室( 方形)和 后 室 ( 长方形)两部分,往往前室是穹窿顶,后室是小砖券顶。这种墓称为单穹窿顶墓。穹窿顶的墓从剖面看

72、象帐篷形,是用从四个角向内叠涩的办法建造起来的。随葬品多放在前室中,有的墓有耳室,个别墓出现了侧室。有的墓在侧室里也埋人,可能与后室中埋的人不是同一代人。由于墓室分成前后室, 很可能在前室还要进行一些活动, 所以要加高墓顶, 穹隆顶应该是顺应这个要求而出现的。东汉前期与王莽时期类似,仍流行单穹窿顶墓,出现了长的斜坡式或带阶梯的墓道。有些墓在前室旁开侧室,侧室内不仅放置随葬品,而且还停放棺柩。由于出现了多代人合葬,要把不同时期死的人埋入同一墓室中需要多次打开墓下棺, 而且很可能要在墓室中进行祭祀活动, 这就要求进入墓室的道路比较方便,于是就出现了长的墓道,一般为阶梯式或斜坡式。( 6 ) 东汉晚

73、期流行双穹窿顶墓和横前室的墓, 往往根据埋人的多少而在后室或两侧加开侧室。 横前室墓的前室变宽,成为横长方形。前室后部开出许多侧室和耳室,放随葬品或停放棺柩。汉代丙类墓形制的这些变化,显然是随建筑技术的发展、建筑材料的更新而变化的,总的发展趋势是墓室逐渐加高,由单室发展到前堂后室,以象征人的住宅。随着墓室空间的增大,墓内埋葬的人数和相应的墓室数量也逐渐增加。同时为了进出墓葬方便出现了墓道。丙类墓随葬品组合的变化( 1 ) 西汉前期以一套仿铜陶礼器为主少数地方的墓葬出土的器物组合为釜、瓮、罐、甑等日用陶器。 关中地区往往还出有蒜头壶、茧形壶等秦文化因素的东西。另外关中地区的墓中还出有仓、灶。(

74、2 ) 西汉后期前段仿铜陶礼器减少,基本上只有鼎和盒。日用陶器有大、小的壶,罐和瓮等,普遍出现了模型明器,主要是仓和灶。壶中装的内容有些变化,以前是放酒,但此时出土时却放粮食,因而归入日用陶器。灶的面上只有一个锅眼。汉武帝前后,陶器类出现新品种釉陶,胎为普通的陶胎,胎上涂釉,主要是棕黄色,器形有壶等。西汉后期后段( 包括王莽时期)( 3 ) 日用陶器中壶的数量增加,模型明器中出现了井。新出现了 一类器物,即仿漆陶器,器类有樽、橘 ( k e ) 、耳杯、案等,可能是祭祀用品。瘗钱之风大盛。一 般 有 1 0 0 多枚,有的墓达1 0 0 0 多枚,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东汉晚期。( 4 ) 东汉前

75、期随葬器物基本组合与西汉后期后段一样, 主要是四大类:日用陶器: 壶、 罐等。 仿铜陶礼器:鼎、盒等。仿漆陶器:樽。模型明器:鸡、狗、仓、灶,新出现了楼阁、猪圈、厕所、碓房等,有的墓葬还出百戏俑。釉陶颜色有些变化,西汉时期棕黄色较多,东汉时期绿色较多。东汉后期基本不见仿铜陶礼器, 新出现了一种在外壁写有朱书解除文的陶瓶, 洛阳地区为宽唇矮腹形,陕甘一带为小领长腹的形态。I I 用陶器有壶、罐。模型明器:流行陶楼。这一时期墓的分期很不清晰,因为合葬墓流行,随葬品年代有差异。河北满城汉墓Ml为中山靖王刘胜,M2为其妻窦缩。墓葬发现与满城陵山半山腰,山脚下有1 8 座积石为封的小型陪葬墓。M l 、

76、M2为石室墓,规模宏大。Ml全 长 5 1 . 7 米,最宽处3 7 . 5 米,最高处 6 . 8 米。全墓可分为墓道、甬道、南北耳室、前室和后室等部分。在甬道、耳室、前室原建有瓦顶木结构的房屋,后室为在岩洞中用石板建成的石屋。环绕后室开一周回廊。 后室棺床上放一椁一棺, 墓主穿金缕玉衣, 室内放置很多贵重物品, 后室象征墓主生前的后寝之所。前室放置炊、储器具以及出行仪仗等, 表明这里象征墓主生前宴饮待客的前堂。南耳室象征车马厩:车 6辆、马 1 6 匹;北耳室象征仓厨库:不同类型的大缸,装肉、粮食的壶、瓮,大量炊器和食器。南北耳室作用相当于外藏椁。马王堆汉墓共发现三座墓葬。M2出土了三颗印

77、章,分别为“ 长沙丞相” 、“ 献侯之印”和 “ 利苍” ,因此可知墓主人是长沙国的相利苍,并以长沙相被封为“ 驮侯” ,据文献记裁利苍死于吕后二 年 ( 1 8 6 B . C ) ,Ml即是戟侯夫人墓,Ml打破M3墓口的北壁。Ml在形制上完全是楚墓之制,为土始木椁墓。木椁平面为亚字形,共五个椁室,四重棺。墓主人身上穿了 9 层衣服,外面用丝被子包起来,并用丝带子捆起来。墓中的随葬品绝大部分是漆器,一小部分是陶器,只有一件铜器,是一件铜镜。随葬品组合主要是二大类,一类为成套的礼器,有鼎、盒、壶、窃、盘、也等。 一类是日用器,有耳杯、卮、奁、罐、薰 炉 ( 陶)等。墓中共出了十三件鼎,漆鼎七件

78、,陶鼎六件。但墓中出土的遣策却记载有太牢九鼎一套,太牢七鼎二套,羞鼎三件一组二套,二件一组一套。Ml的内棺上复盖了一幅帛画, M3中也出了一件类似的帛画。 M3东边箱的长方形漆奁中出大批帛书和竹简。北齐壁画墓:邺城地区的东魏北齐壁画代表汉唐之间墓葬壁画的最高成就。与 “ 庭院重重重几许” 、图象庞杂的汉壁画墓相比,西晋以来流行的长墓道单墓室的墓葬其壁画的题材有了新的变化。内容和形式有了 “ 规制” 。墓室顶部星象四神;后壁绘墓主人正面像,其它壁为帏幔屏风侍从牛车) ;甬道为侍卫;墓道壁画主题是以龙虎为先导的仪仗。隋和初唐的壁画承继了北齐的风格。主要发现:太原娄取墓、磁县湾漳壁画墓、高润墓、徐显

79、秀墓等。唐帝陵的分布与特征1 、唐帝共2 1 帝 2 0 陵 ( 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合葬乾陵) ,除昭宗李晔( 1 9 )和陵和哀帝李机温陵( 2 0)分别在河南海池和山东荒泽外,其 余 1 8 座陵墓集中分布在陕西省乾县、礼泉、泾阳、三原、富平、蒲城6县,东西绵延1 00余公里。2 、特征:唐陵可分为依山为陵( 1 4 座)和积土为陵( 4座)两类,有陵园,以乾陵为例,陵园为方形,四墙各设一门,门外有石狮、双阙。南神门北为献殿,门外围神道,由南向北依次为石望柱、翼马、鸵鸟各一对,马和控马者五对,石人卜对,石碑两通,蕃臣像六十一尊。陵园外多有陪葬墓。3 、唐 1 8 陵石刻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

80、的宝库之一, 雕刻手法既有圆雕, 也有浮雕和线雕。 献、昭二陵为唐初所建,制度未定,石刻题材与乾陵以后的1 6 陵迥然不同,献陵的四门各有对石虎,内城南门之南有石犀利石华表各一对。昭陵由于山南地形险阻,石刻群均集中在陵北山后的司马门内,有唐高宗永徽年间所立的1 4 尊 “ 蕃酋”像,在东西两虎还有唐太宗生前所乘的6匹战马的浮雕昭陵六骏。 自乾陵以后, 石刻群的组合基本固定, 按性质不同,可分狮子;石人石马和马夫;翼兽和北门六马;“ 蕃酋”像;华表;碑石、无字碑和述圣记碑六大类。各陵所存碑石约5 1 通,是研究唐代历史和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4 、昭陵六骏: 六骏” 是李世民经常乘骑的六匹战马,

81、一是飒露紫, 二是拳毛朝, 三是青雅,四是什伐赤,五是特勒骤,六是白蹄乌。6 3 6 年文德皇后长孙氏葬昭陵后,太宗诏令将此六马刻成石雕,陈列在陵山北阙。石刻所表现的六匹骏马三作奔驰状,三匹为站立状。六骏均为三花马鬃,束尾。懿德太子李重润和永泰公主李仙蕙墓为乾陵陪葬墓,是 “ 号墓为陵”的两座,大型双室砖墓,全 长 约 1 0 0 米,主室边长超过5米,有六七个天井和小龛,有石墓门、石椁,随葬品在千件以上( 俑 约 1 0 0 0 件 ) 。两墓的形制、壁画内容和陵园布局反映了唐代皇室墓葬制度及唐代宫廷斗争的历史背景。北宋皇陵( -)北宋皇帝陵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境内嵩山、洛河之间的丘陵匕从宣祖至

82、哲宗,共有有“ 七帝八陵巩县宋陵以芝田镇为中心,陵区分布在南北12公里,东西约13公里的范围内。按地望可分4区:一区是宣祖永安陵、太祖永昌陵、太宗永熙陵,二区真宗永定陵,三区仁宗永昭陵、英宗永厚陵,四区神宗永裕陵,哲宗永泰陵。( -)陵墓地望特点1 . 历代帝陵或居高临下,或倚山面水,而宋陵则相反,它们是背水面山,背洛水面嵩山,墓向指向少室山主峰。2 . 各陵地形南高北低,陵丘位于地势最低处,一反中国古代建筑逐进增高、置中心建筑于最崇高地位的常例。这是受当时风水堪舆学说的影响。宋皇帝姓赵,根 据 “ 五音姓利说”( 按宫、商、角、征、羽五音把所有姓氏分成五类,再按五音定墓的方位) ,赵归为角,

83、埋在丙方向才吉利,而且吉方要山高水来。( 三)陵墓的平面布局特点北 宋 “ 七帝八陵”皆依同一规制建造,布局基本致,每陵皆由兆域、上宫、下宫、神道、附葬后陵和陪葬墓组成。兆域又称至域。 兆域内有皇陵、 皇后陵、陪葬的宗室和重臣的墓, 兆域周界没有墙垣。上宫,即陵丘四周筑有方形神墙,神墙以内的部分。陵丘位于上宫中心,用夯土筑城,覆斗形。陵丘前置宫人一对,神墙用夯土筑成四面各设一门。南门是正门,门内置石雕宫人一对, 门外置武士一对、奔狮一对,其余门外各设石雕蹲狮一对。南门以外是神道,夹神道设置鹊台、乳台,石雕仪列。神道石刻从南往北依次有:望柱、象及驯象人、瑞禽、角端、鞍马及控马人、虎、羊、客使、武

84、臣、文臣。下宫, 亦称寝宫,建于皇陵西北,是作为侍奉墓主灵魂日常起居之所和陈设死者衣冠并进行I I常祭祀的场所。( 四)宋陵石刻傅永魁将宋陵石刻分为三期:早期,一区和二区的4个帝陵石刻,各类人物造型粗状,带有晚唐遗风。中期,三区的2个帝陵石刻,人物逐渐变为修长。晚期,四区的2个帝陵石刻,人物作修长体态,瑞兽图案失去活泼神情,云朵水波纹出现于腹部,着意渲染神秘色彩。( 五)帝后同莹合葬,皇后单独起陵北宋诸陵中除宣祖赵弘殷与昭宪杜太后合葬于永安陵外,其余帝、后 皆 为 “ 同莹合葬”制。皇后单独起陵,衬葬于帝陵西北。这一点与西汉的制度有相似之处。 另外,北宋不仅以数个皇后合葬一陵,而且不按辈分,早

85、死的皇后也可葬先辈帝陵旁.( 六)设陵邑,建寺院宋陵有一个陵邑,唐陵无陵邑,应是受到辽代奉陵邑的影响。另外,在宋陵四个陵区旁均设有皇家禅院,均位于陵区西北部,计有永昌禅院、永定禅院、昭孝禅院和宁神禅院,禅院内僧尼为陵主魂灵诵经。宋陵的规模远不如唐陵宏伟。这是由于北宋的制度,皇帝活时不营“ 寿陵” ,都是在死后才营陵。由于限定“ 7月葬期” ,所以规模相应较唐陵小。( 七)元德李后陵太宗永熙陵西北,墓主是宋太宗的妃子,宋真宗的母亲,咸平三年( 1000年)下葬于永熙陵之北。墓葬为单室圆形石墓。甬道中部设石门,门额线刻两位飞天,两门扉各刻一位高3.8米的披甲门神。墓室直径7.95米,周壁用砖雕砌出

86、10根椅柱,将其分作11个壁面,并雕有桌、椅、灯、集、衣架和门窗。倚柱上置仿木构的四铺作斗拱, 上承屋檐。穹窿顶表面绘银河星辰。此墓被盗过,残留遗物有定窑瓷器玉哀册和玉谥册,均残。越窑隋唐时期著名的生产青瓷的窑系。创建于东汉,鼎盛于唐和五代,形成了庞大的越窑系,分布在浙江东北部宁绍平原地区,中心位于今慈溪上林湖地区。越窑瓷胎细腻,釉层均匀,浑厚滋润,如玉如冰,品种繁多,造型丰富。常见器型有碗、盘、水盂、罐、盒等。一些器物经常被做成瓜果和花朵形,轻巧美观,样式新颖。这些器物,一部分继承了前代的造型,另一部分明显地仿效当时的金银器皿。越窑瓷器以美丽的釉色著称,采用了划花、印花、刻花和镂雕等装饰技法

87、。文献中记载一种秘色瓷, 在法门寺地宫中被发现,实际上就是越窑青瓷中的精品。邢窑位于河北临城、内丘一带。中唐是邢窑的全盛阶段。使用覆钵法烧制碗、盘之类器物。晚唐还使用了漏斗形匣钵,减小了器皿和匣钵之间的距离,有利于窑室空间的利用。邢窑烧制白造的原料主要为低铝高硅的高岭土和长石, 分粗胎和细胎两种。 白釉属于石灰釉, 成色稳定。邢瓷烧成温度在1300度以上。器类丰富,有碗、盘、杯、钵、瓶、罐、壶、盏托、盒、枕、注、多足砚、炉及动物、骑马俑等。器底多为玉璧底,装饰多为刻花和印花。器物中发现了较多的字款和符号,刻在器物底部,多为窑主或订货人的姓氏。长沙窑唐代著名彩绘瓷、外销瓷重要窑场。位于长沙后望城

88、县铜官镇一带,又称铜官窑。在岳州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以烧制青釉为主,还有白釉、绿釉等,创烧与初唐,釉下彩瓷主要出现在盛唐以后。器类四十多种,样式过百种,主要有碗、盘、洗、枕、镇、执壶、玩具等。造型丰满端庄,线条柔和圆润。在装饰方面使用了贴塑工艺,先用陶模压出花卉、人物、动物等装饰物,然后再粘贴在器物表面。首创釉下彩,有两种,一种是在坯上直接用褐绿彩画纹饰;另种先在坯上刻出纹饰轮廓线,然后再在线里填绘褐绿彩,最后施釉。彩绘内容有人物、动物、花草、云气山水和几何图案。不少器物带有墨书题记,内容多为诗歌和谚语。长沙窑的釉下彩会突破了青瓷的单色,各种釉下纹样大量出现,丰富了唐代瓷器的装饰艺术。不仅在当

89、地使用,在长江下游和淮河流域也广泛出土。 远销海外,I I本、 韩国、中亚、西亚。唐五代陶瓷器的造型特点:一、陶瓷制品广泛应用,器类增多。新的器物应时而兴,茶具、餐具、酒具、文具、乐器以及实用的瓶罐和各类陈设装饰器类。形制多样,造型美观大方,质量超过前代。二、造型特点浑源饱满,不论大件器物还是小件器皿都不例外。小器皿质量要求更高,小中见大,精巧而有气魄,单纯而有变化,表现了唐代的风格特色。三、受其他工艺制品影响、人们审美要求提高,出现了新样式。 跪人尊、 塔式罐、 双龙柄壶、皮囊壶、拍鼓等。受饮茶之风的影响,陶瓷茶具有了很大进步。唐代茶碗器形较小、器身较浅、器壁斜直、碧玉碗足、制作精工、釉色莹

90、润、适宜饮茶。唐代饮酒盛行,执壶是唐代常见的酒壶,酒杯种类繁多,有高足杯、圈足杯、曲腹圈足小杯等。四、中外文化交流和外来文化的影响。 三彩凤头壶吸收了波斯萨珊朝金银币的造型,又融合了中国本土的风格,用龙凤纹作为装饰。双龙耳瓶吸收了外来胡瓶的特点。总的来说,唐五代时期,笨拙粗重的陶瓷器逐渐被淘汰,代之的是更精巧优美的新型产品,丰富多样,风格鲜明,具有新的时代特征,在工艺方面更加成熟。唐代的雍容浑厚,五代的优美秀致,各有特色。唐代陶瓷器装饰工艺多采用几条垂直划纹,使光素的器面产生节奏感,质朴大方,制作简便,适于大量生产。南北各窑均喜采用,成为唐代普遍流行的装饰。其次是堆贴花工艺有了新的发展,主要是

91、堆贴花卉图案、人物和鸟兽。唐代装饰工艺朝着多样化的途径发展,唐三彩、釉下彩、点彩、绞胎 。宋代五大名窑:定、汝、官、哥、钧定窑:继唐代的邢窑白瓷之后兴起的一大瓷窑体系。主要产地在今河北省曲阳县。定窑原为民窑,北宋中后期开始烧造宫廷用瓷。创烧于唐,极盛于北宋及金,终于元,以产白瓷着称,兼烧黑釉、酱釉和釉瓷,文献分别称其为“ 黑定“ 、“ 紫定“ 和“ 绿定” 。定窑生产规模宏大,品种繁多。多为碗、盘、瓶、碟、盒和枕等。白瓷胎土细腻,胎质薄而有光,釉色纯白滋润,上有泪痕,釉为白玻璃质釉,略带粉质,因此称为粉定,亦称白定。定窑为提高生产效率,采用的覆烧工艺,口沿多不施釉,称为“ 芒口” ,芒口处常常

92、镶金、银 、铜质边圈以掩饰芒口缺陷,此为定窑一大特色。装饰有刻花、划花、印花、戳刺诸种,风格典雅。纹饰以龙凤纹、花卉纹、动物纹等。由于定窑的风靡与流行,其造型、装饰、烧造方法为各地瓷窑所仿效,北宋年间各地纷纷仿制定窑。汝窑:创烧于北宋晚期,其窑址在汝州境内( 今河南临汝、宝 丰 带 ) 。汝窑以烧制青瓷闻名,有天青、豆青、粉青诸品。汝窑的青瓷,色泽青翠华滋,釉汁肥润莹亮,被历代称颂,有“ 宋瓷之冠” 美誉。汝窑器少有大件,多为瓶、尊、盏托、碗、盘、洗、奁、水仙盆等日用器。胎质细腻,胎土中含有微量铜,迎光照看,微见红色,胎色灰中略带着黄色,俗称“ 香灰胎” 。以玛瑙入釉,釉色呈天青、粉青、天蓝色

93、较多,也有豆绿、青绿、月白、桔皮纹等釉色,釉面滋润柔和,纯净如玉,有明显酥油感觉,釉稍透亮,多呈乳浊或结晶状,釉下寥若晨星的稀疏气泡。在烧成工艺上,采用满釉支烧的方法烧成的支钉痕,其细小而规整的程度绝无仅有。 从1987年开始,由河南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进行试掘,首次发现了为北宋宫廷烧制御用汝瓷的窑口。官窑:朝廷直接控制的官办瓷窑,专烧宫廷、官府用瓷。始于宋代,分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北宋官窑在汴京,目前没有发现窑址。南宋官窑在杭州乌龟山遗址和老虎洞遗址相继被发现。器物有碗、瓶、洗等,采用支钉支烧,青釉,釉色较淡,器身开纵横交错的大冰裂纹。因其以含铁元素较多的瓷土制胎,故胎色紫黑,

94、足部不上釉,铁骨外露,被称为紫口铁足。哥窑:哥窑器物传世的以各式瓶、炉、洗、盘、碗 、罐为常见。胎色有浅灰、深灰、土黄、灰黑等,釉色有粉青、月白、米黄、油灰等。釉色宝光内蕴,润泽如酥。哥釉瓷的重要特征是釉面开片,哥要瓷器釉层厚,釉面龟裂的网状开片,俗 称 “ 金丝铁线二哥窑釉质纯粹浓厚,不甚莹澈,釉 内多有气泡,如珠隐现,故通称“ 聚沫攒珠” 。口沿部位施釉浇薄,显露出紫色的胎骨,腹部以下无釉,形成一种深灰色的底足,俗 称 “ 紫口铁足二钧窑:中国宋元时期北方瓷窑。钧窑在河南省禹县( 今禹州市)以钧瓷钧窑着称于世,属北方青瓷系统。创始于唐,兴盛于北宋,以后历代都有仿造。器型有花盆、盘托、出戟尊

95、、鼓钉洗、炉、盘、钵、碗等,以陈设器类为大宗。胎色较深,呈浅灰色或褐紫色,胎质坚硬。钧瓷釉采用氧化铜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中烧成铜红釉,以烧制色釉“ 窑变” 为其特色。釉色大体上分蓝、红两类,具体的可呈现月白、天青、天蓝、葱翠青、玫瑰紫、海棠红、胭脂红、茄色紫、丁香紫、火焰红等。釉质分两种,一日细平釉,一日橘皮釉。器内底釉中有“ 蚯蚓走泥纹” 的曲线。六大窑系:磁州窑系、耀州窑系、定窑系、龙泉窑系、钧窑系、景德镇青白瓷磁外I窑系: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中心窑址在今河北邯郸磁县一带。创烧于北宋中期,并达到鼎盛,南宋、元明清仍有延续。磁州窑系分布范围很广,遍及华北地区,南方的江西吉

96、州窑、四川广元窑、福建泉州窑也属于磁州窑系。产品多是日常生活必须的盘、碗、罐、瓶、盆、盒、枕之类的用具,线条流利、自由奔放,表现出民间艺术所共有的豪放朴实的风格。主要产白瓷和黑瓷,以白地黑花、白地酱花瓷器为特色。胎质差别较大, 有的疏松呈红褐色, 有的坚细呈灰白色。白釉带奶白色, 不太透明。 均使用化妆土,器内一般挂釉。碗盘多叠烧,器内有五条支烧痕。绘画图案有花卉纹、人物纹、动物纹、诗词谚语等,具有浓厚的民间情趣。装饰技法还有有剔花、刻花、戳印等。开创了我国瓷器绘画装饰的新途径,同时也为宋以后景德镇青花及彩绘瓷器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耀外I窑系:耀州窑始于唐代,北宋末为鼎盛期,终于元代。其窑址位

97、于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宋代晚期以青瓷为主, 胎薄质坚,釉面光洁匀静,色泽青幽,呈半透明状,十分淡雅。装饰主要有刻花、印花,刻花尤为精美,刀法犀利流畅,刚劲有力,立体感较强,结构严谨丰满,线条自由流畅。纹饰多满布器内外,种类繁多,有牡丹、菊花、莲花、鱼、鸭、龙凤等,风格粗放健美,生动自然。碗、盘、瓶、罐、壶、盆、炉、枕、彩合、香薰、注子、盏托、 钵等, 凡属生活需要的品种应有尽有。 装烧工艺特征: 均采用刮掉器物底足釉装烧工艺。施釉特征:施满釉足底露胎。龙泉窑系:浙江龙泉县。创烧于北宋前期,中期以后有发展,南宋时其极盛时期。北宋时期尚保留越窑、瓯窑、婺州窑的遗风。南宋中期后,胎质洁白,质量提高,

98、完全形成自身特点,以粉青和梅子青著称于世,这两种釉是一种石灰碱釉,在高温中粘度大,流动性小,适宜挂厚釉。 这种厚釉层中含大量小气泡和未完全熔化的石英颗粒, 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一种柔和淡雅如冰似玉的美感。器型有炉、瓶、盘、渣斗、水盂、水注、笔筒、鬲、琮、辄、及塑像等。装饰手法有贴花、堆塑和浮雕等。远销海外。景德镇青白瓷:宋代景德镇窑烧造的种具有独特风格的瓷器。釉色介于白瓷和青瓷之间,也成影青。胎质细腻,呈白色,透光度极好;釉的透明度高,光泽性强,流动性大,釉色青白, 最好的呈色如天青稍淡,釉薄处泛白, 积釉处则呈水绿色。器型多件盘、 碗、瓶、壶、托、注壶、枕等门常生活用具。装饰技法主要是刻花和印

99、花,多在盘、碗的内壁,刻花花纹吃刀深浅不同,施釉后,吃刀深处积釉成青绿色,浅处泛白,层次感很强。北宋图案主要为花卉,南宋题材丰富, 出现婴戏图、 水波游鱼和人物故事等题材。 受到定窑覆烧的影响,出现一些芒口器。宋代瓷器造型与纹饰器型:碗盘碟、洗、尊、瓶、壶、枕、盏、砚滴、托、罐、钵、盆、奁、唾壶、渣斗、炉、熏、腰鼓、瓷塑等。民间瓷:磁州窑、耀州窑、定窑,朴实大方、经济耐用宫廷瓷:汝、官、哥、钧,端庄典雅、雍容华贵瓶:生活用品,玉壶春瓶、梅瓶、扁腹瓶、直颈瓶、瓜棱瓶、多管瓶、橄榄瓶等。一类修长秀美,一类短硕稳健。壶:酒具,瓜棱壶、兽流壶、提梁壶、葫芦式壶等罐:生活用器。瓜棱罐、鸡心罐、盖罐、双系

100、罐等。多广口,短颈,腹部丰满,整体圆润浑厚。炉:焚香用具。鬲式、鱼耳、鼓钉、莲瓣、三足、五足等。枕:生活用具。最早见于隋,唐以后大量生产,宋代以磁州窑制品最为丰富。有长方形、腰圆、云头、花瓣、鸡心、八方、椭圆、银锭等样式,也有婴儿、老虎、龙形的。景德镇青白瓷荷叶枕。纹饰上看,题材、表现手法丰富独特。花卉是主要装饰内容,如牡丹、莲花、梅花等,花卉纹和龙、凤、鹿、鹤、游鱼、花鸟、婴戏、山水景色作为主体纹饰凸显在显著位置,回纹、卷草纹、云头纹、钱文、莲瓣纹多用作边饰。工匠们用剔、亥IJ、戈h画和雕塑等技法,在器物上把纹样的神情意态与胎体的方圆长短巧妙结合起来,形成审美与实用的统一整体。元代景德镇制瓷

101、业新成就1 . 元青花:青花瓷是指应用钻料在瓷胎上绘画,然后施上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呈现出蓝色花纹的釉下彩瓷器。元代景德镇青花瓷器的制作,达到了相当成熟的程度。 在装饰手法上,青花的出现,改变了中国制瓷长期以刻花、划花、印花为主的装饰模式,彩绘逐渐成为陶瓷装饰的主流。 青花瓷的烧制成功是中国制瓷史上的划时代的事件。 元代青花瓷器胎体厚重的巨大形体,器型主要有罐、梅瓶、玉壶春瓶、执壶、高足杯、四系小口扁壶、菱口盘、碗等。装饰的特点是层次多,画面满,从器到器足,满布各种花纹,但层次清楚,繁而不乱。纹饰种类繁多,有人物故事、松竹梅、龙凤、花鸟、水禽、瓜果、游鱼、海马、异兽、云肩、变体莲纹等, 般

102、分为主文和辅纹二类,瓶、罐的腹部和盘心为主要纹饰,其他为辅助纹饰。元青花使用的钻料有进口料和国产料两种, 进口青花钻料含镒量极低, 含铁量高, 而且含肺,使用进口料绘画的青花色泽浓艳,釉面有黑色斑点。国产青花料含镒量高,含铁量低,与进料相反,青花呈色蓝中带灰,并且没有黑色斑点。国产料多用于小件器物上。烧造地点应在景德镇湖田窑。2 . 釉里红元代景德镇创烧的一个新品种。是指用铜红料在胎上绘画纹饰后,施以透明釉,在高温还原气氛中一次烧成,使釉下呈现红色花纹。山于釉里红以铜红料为呈色剂, 铜红釉在烧造技术上难度很大, 配方和烧成条件的任何细小变化都会导致色调不正, 因此发色纯正的釉里红瓷在元代很少见

103、,红色往往不够纯正,常见晕散、发灰或发黑。呈色鲜红的产品非常少,纹饰也简单,大都以浓笔涂抹。这一工艺到明代成熟,清代有所发展。3. 枢府卵白釉瓷元代官府机构在景德镇定烧的瓷器。胎体厚重,釉呈失透状,色白微青,恰似鹅蛋色泽,故称卵白。为明代永乐时期的甜白釉出现奠定了基础。装饰技法以印花为主,盘、碗等圆形器采用压模印花装饰。印花题材比较简单- ,常见龙纹和缠枝花卉纹,在花卉中间往往印有“ 枢府” 二字。常见器型有盘、碗、高足碗等小件器皿。制作特征是圈足小,足壁厚, 足内无釉。唐代金银器金银器是金银容器、 金银饰件、金银铸币以及其他金银制作的器物的总称。我国的金银饰件在商代就已经出现,但与中亚、西亚

104、相比,不甚发达。但是到了隋唐时期,考古发现和收藏的隋唐金银器数量超过了以前各时代的总和, 金银独立制作器物成为主流, 彻底摆脱了为其他器物作附属装饰的地位,金银器皿的大型器物大量增加。8世纪中叶之前的制作在中原北方地区。8世纪之后出现以两京为中心和以江浙为中心的南北两大产地。1、考古发现情况窖藏:西安何家村、沙坡村、丹徒丁卯桥等( 主要)墓葬:伊川齐国太夫人墓、偃师杏园李景由墓、西安韦美美墓等塔基:法门寺唐代金银器的分期:( 1 ) 8世纪中叶之前,盒、盘类以园形为主,见有高足杯、带把杯、多曲长杯。纹样盛行忍冬、缠枝、联珠、宝相、卷云等。花纹纤细茂密、多用满地装饰的手法,流行珍珠地纹。是唐代金

105、银器的飞速发展期,也是外来文化影响最为强烈的时期。( 2 ) 8世纪中叶到8世纪末,高足杯、带把杯、多曲长杯很少见到。新出现各式壶。花口的盘盒等流行。宝相花仍可见到。折枝纹、团花纹兴起。纹样更加写实,分单元布局,留白较多,显得疏朗大方。是成熟时期,摆脱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完成了金银器的中国化进程。( 3 ) 9世纪器物种类大增,茶具、香具等流行。折枝纹、团花纹继续流行,以阔叶大花为特点。 鸳鸯、鹦鹉等题材流行。出现荷叶、 绶带等边饰。 纹样风格自由随意,生活气息浓厚。是普及和多样化时期。工艺:板金、浇铸、焊接、切削、抛光、佛、捶 掐 丝 与 金 银 珠 焊 缀 、镶嵌、刻凿、镀等。汉代的铜镜(

106、1 )西汉初年战国晚期出现的蟠螭纹镜仍然存在,有些镜面上出现了乳钉纹和仿自博局刻象的博局纹镜( 规 矩 镜 ) 。有些铜镜上开始出现了铭文。总体上保留了一些战国时期铜镜的特点,如双重花纹,三弦钮,镜面平,突棱内弧缘。( 2 )西汉中期( 汉武帝前后)山云雷地纹的蟠螭纹镜发展出了简化地纹的蟠螭纹镜。还有星云纹镜,有连峰式钮, 边缘也是内向连弧边缘。新出现草叶纹镜。边缘为内向连弧边缘,有半球形钮,没有地纹。主题花纹的布置突出了以镜面圆心为中心点的“ 心对称( 3 )西汉后期( 宣帝以后)由简化蟠螭纹镜和星云纹镜,发展出一种四乳四螭纹镜。素平缘,半球状钮。出现了日光镜和昭明镜两种文字镜。日光镜直径一

107、般在1 2公分左右,比较小,铭文多为“ 见日之光,天下 大 明 昭 明 镜 比I I光镜稍大,一般都在1 2公分以上。铭文多为“ 内清质以昭明,光辉象夫日月,心忽扬而愿忠,然雍塞而不泄。 ”( 4 )王莽前后四乳四螭镜继续存在。日光镜少见,昭明镜继续存在。边缘加宽,字体由圆角变为方角。新出现四神博局纹镜和七乳鸟兽纹带镜。西汉时期铜镜的特点边缘:从战国时期的突棱内弧边缘发展成内向连弧缘,又发展成素平缘。由窄到宽,到王莽时期,边 缘 现 花 纹 带 。钮:由战国时期的三弦钮发展到半球形钮,越来越大,在武帝前后曾流行过连峰式钮。铭文:西汉出现带铭文的镜,宣帝以后,流行以文字为主体的铭文镜。铭文多为三

108、、四个字一句的吉语或宣传语。地纹:从武帝时期开始,很少见到有地纹。( 5 ) 东汉前期昭明镜依然存在, 但数量很少, 边缘更宽, 到了明帝以后,发展成云雷纹镜。四神博局纹镜,仍然十分发达,而且从形制上很难区分开来。但新出现了一种简化博局纹镜。七乳鸟兽纹带镜在东汉初年继续存在。(6 ) 东汉前、后期之际由云雷纹镜发展成一种柿蒂纹镜。新出现了 种花纹对称于镜的圆面直径的,也就是“ 轴对称”花纹的镜子。也叫直行铭文镜。长江流域出现一种新形式的镜,花纹主题是神仙、历史人物、龙虎及其他瑞兽,还有车马之属。内容涉及神话、传说的历史故事等。花纹是浮雕式的。( 7 ) 东汉后期柿蒂纹镜的柿蒂纹继续发展成蝙蝠状

109、,进而发展成兽首形,在二个兽首之间,往往饰有一团怪云纹。镜的边缘有的有一圈花纹,有的出现了三角缘。直行铭文双夔镜到了东汉晚期,铭文由上下各四字变成了一共是四个字,花纹线条也变得较细, 这种镜一直都素平缘。南方继续流行浮雕花纹的神兽镜和画像镜。到了汉献帝建安时期,神兽镜中出现阶段式神兽镜,也叫重列式神兽镜。东汉时期铜镜的特点:边缘:多有花纹带,东汉后期有些镜上又出现了三角缘。钮:越来越大,一直到三国时期,大扁圆钮都很流行,到西晋以后则不见这种大扁圆钮。铭文:出现七言诗,内容多提到“ 仙人不知老” ,应该与些时早期道教有关。东汉晚期出现“ x氏作镜”之类铭文,标明当时有些镜子是私人作坊生产的。镜面:从王莽时期开始外凸,越晚越明显。在日本的古坟中出现了很多三角缘神兽镜, 特点是只是在神兽镜上有三角缘, 长期以来中外学者都认为这种镜子是从中国大陆传去的。 近几年有的学者研究认为这种镜子是由东渡11本的中国工匠制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