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志军:以课题研究引领中小学课堂教学变革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76644763 上传时间:2024-08-20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3.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郝志军:以课题研究引领中小学课堂教学变革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郝志军:以课题研究引领中小学课堂教学变革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郝志军:以课题研究引领中小学课堂教学变革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郝志军:以课题研究引领中小学课堂教学变革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郝志军:以课题研究引领中小学课堂教学变革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郝志军:以课题研究引领中小学课堂教学变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郝志军:以课题研究引领中小学课堂教学变革(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引领中小学课堂教学变革引领中小学课堂教学变革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中心郝志军电话:010-62003352E-mail:主要内容一、一、中小学开展课题研究的要求、策略中小学开展课题研究的要求、策略二、二、建设必要的科研文化推进课题研究建设必要的科研文化推进课题研究三、三、建构能力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建构能力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一、我国中小学课题研究的要求与策我国中小学课题研究的要求与策略略1.近年来课题常用的研究方式行动研究:行动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是通过行动,改进行动的研究。一句话:通过行动、在行动中,为了行动。行动研究的基本方式观察体验(记录、描述)自我展示(

2、呈现、反映)观摩交流(比较、评说)集体研讨(研习、讨论)实践反思(梳理、总结)2.课题研究的过程与要求步骤八:结论步骤七:资料分析步骤六:资料收集步骤五:工具设计和抽样步骤四:研究设计步骤三:形成假设步骤二:文献综述步骤一:定义研究问题教育研究教育研究过程程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1)做好课题研究准备知识准备(理论、思想、理念、培训)物质准备(参考书等资料、网络、设备、经费等)组织准备(课题组、管理系统、政策、制度保障等)(2)申请课题、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明确目标明确目标、选择问题、选择问题意义价值意义价值、确定问题、确定问题选准突破口选准突破口、陈述问题、陈述问题 准确表达课题的表述要写出课题名

3、称,表明研究对象、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体现课题价值。 如,如,按照按照教育规划教育规划刚要,如何从更新教育观念,创刚要,如何从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内容方法、课程与教材标准、强化教学环节,能新教学内容方法、课程与教材标准、强化教学环节,能力为重等方面提出课题?力为重等方面提出课题?课题题目: 教育新观念对教师教学的影响研究;教育新观念对教师教学的影响研究;教师教学观念状况的调查研究;教师教学观念状况的调查研究;教师教师教学方式教学方式和学生和学生学习方式现状学习方式现状的的调查研究;调查研究;转变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机制与策略研究;转变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机制与策略研究;新型教学方式(

4、启发、参与、讨论式)的学科运新型教学方式(启发、参与、讨论式)的学科运用成效的实验研究,等用成效的实验研究,等刚要提出课题(续)学科课程标准实施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学科课程标准实施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研究(内外、主客因素等);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研究(内外、主客因素等);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思路、途径、手段、方法,提供案例);(思路、途径、手段、方法,提供案例);学科能力表现的调查研究;学科能力表现的调查研究;优化学生知识结构的策略研究等。优化学生知识结构的策略研究等。(3)课题设计课题名称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

5、出(研究的依据和核心概念界定)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方法研究研究假设假设(注意研究假设的表述)研究步骤研究保障成果预测课题组的组成及分工经费预算参考文献资料问题的提出1:研究的背景、依据1.政策依据:政策依据:如教育规划纲要、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及各省市教育改革的政策文件等;2.理论依据:理论依据:教育教学原理和相关学科理论,如最近发展区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知建构理论等;3.现实依据:现实依据:本地或本校、本人在改革发展中面临的现实困境、挑战和问题的需要。如,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不足、教育教学观念陈旧等对课题研究的需求等。问题的提出2:如何确立问题 在理论学

6、习、专业培训、研讨交流、教学管理实践中有很多困惑和矛盾,这是问题的来源,但是不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形成课题中的研究问题,需要提炼和选择。步骤如下: 把问题罗列把问题罗列对问题重要性评估对问题重要性评估对问题对问题可行性评估可行性评估对评估后的问题再排列对评估后的问题再排列选选择最佳问题研究。择最佳问题研究。研究假设的表述研究假设就是设想中的研究结果或结论,是对“手段目的”关系的预期。常用的表述方式是:对“手段-目的”关系的肯定判断。如课题,少教多学思想在小学语文中实施的实验研究,少教多学思想在小学语文中实施的实验研究,可以作如下假设:少教多学思想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质量角度);少教多学思

7、想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质量角度);少教多学思想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更有效(学生发展角度);少教多学思想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更有效(学生发展角度);少教多学思想有利于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学科改革角度)。少教多学思想有利于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学科改革角度)。根据研究的侧重点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根据研究的侧重点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4)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开题)如课题:素质教育中小学生礼仪品格培养的行动研究首先,明确总课题的含义与要求首先,明确总课题的含义与要求(核心概念界定)(核心概念界定)礼仪:礼仪:在长期的风俗习惯中形成的共同遵守的规范和仪式。是个人修养的体现和精神文明的重要范畴

8、。“不学礼,无以立”;“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品格:品格:品行、德性。文学或哲学的用语。素质教育:素质教育: 聪明、爱学(科学文化素质) 懂事、明理(思想道德素质) 健康、快乐(身体心理素质) 行动研究:行动研究:在行动中、通过行动、为了行动的研究。又如课题:少教多学思想在小学语文中实又如课题:少教多学思想在小学语文中实施的实验研究施的实验研究核心概念有:1.少教多学:少教多学:教师尽可能少教,学生尽可能多学,在较少的投入中,产生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教学有效或高效),最总达到叶圣陶所说的“不教”之目的。但要明确:教师并不是教的越少越好,关键要“巧教

9、”(掌握方法技巧)、“精教(精确设计内容,抓住学科特点和精神)”、“选教(突出重点、难点、易错点)”、“生教(学生互交)”。2.小学语文:小学语文:是研究对象,明确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目标和总体要求。3.实验研究:实验研究:说明了研究方法。合理设定假设,选好实验班和对照班,做好实验结果统计分析,以验证假设。其次,确立子课题和研究方案其次,确立子课题和研究方案重点明确:研究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结合学校的实际);搞好学习和培训;建立良好的研究团队;建立保障和激励制度;安排研究时间表(阶段与任务)。(5)抓好课题的实施环节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组织家校研讨活动;鼓励教师集体备课、教学观

10、摩、教学反思;每次活动要做好记录,写出书面材料并集体研讨。(6)促进课题成果的多样化成果形式:优秀研究案例、经验总结报告、(调查)实验研究报告、论文、软件、光盘等。调查(实验)研究报告例举a.标题:明确研究主题、对象与内容,如“社区家长科技知识掌握情况调查报告”、“中学生校外研究性学习活动方式的调查报告”等;b.摘要:主要内容或观点的总结与概括,300字内。c.前言(引言):问题的重要性、必要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d.文献综述(已有研究说了什么、有何进展、主要成果、问题与不足)、主要概念解释(如礼仪、品格、素质)、理论依据(如儿童发展说、多元智能论、建构主义论等)e.研究方法与过程(对象、工

11、具、步骤等);f.研究结果(简洁、明了“改变、进步、提高、效果”)g.分析与讨论(对结果的分析、说明与思考)。h.参考文献(注意格式规范)。二、二、以科研文化以科研文化建设,推进课题研究建设,推进课题研究案例解读:河北省衡水中学(从科研的视角)以科研推动和引领学校的整体发展(把科研落到实处)办学思想:“以德治校”(精神特区)、“以法治校”、“以人为本”图片:衡水中学总目标:思品、基本功、教材教法、管理、教育科研措施:第一个成立教科室,独立不兼职;每位教师在教学中的问题,都应成为课题研究;每学期教师写一篇优秀科研论文。科研管理办法各项制度保障科研检查办法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从青年教师入手,以老带新

12、,科研培训,消除不良思想畏惧思想、轻视思想、无关思想、懒惰思想、无用思想、麻烦思想共性问题:集体研讨、合作攻关,树立大课题意识启示整体推动:整体推动:(办学理念办学理念 |、运作模式、运作模式 、行动策略)统筹;、行动策略)统筹; 互动作用(老师、学生、学校、文化)共融;互动作用(老师、学生、学校、文化)共融; 保障机制:保障机制: (教学(教学+管理管理+育人)一体。育人)一体。教育科研的“境界说”第一境界:为成长“上下求索”的学习境界;第二境界:立项前“两情两悦”的自发境界;第三境界:立项时“结婚登记”的责任境界;第四境界:立项后“生儿育女”的自信持恒境界;第五境界:出成果“继往开来”的生

13、态境界。三、建构能力导向的三、建构能力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模式 以转变教与学方式为核心以转变教与学方式为核心( 主要关注探主要关注探究教学)究教学) 课堂教学模式概念:概念:一般认为,教学模式是一种有关教学过程的策略体系、教学式样。即:根据一定教学规律和教学指导思想演绎出来或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关于教学过程遵循的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结构结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师生组合、条件和评价等要素。案例1:山东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模式目标:目标:变备教材、备教法为备学生、备学法,“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教学效果好起来,师生负担减下来”。特点

14、特点:“目标性”、“针对性”、“高性能”。模块:模块:“包括“预习、互动、测评”三大模块的“课堂教学271法则”。271高效课堂(续) 1、时间分配及内容、时间分配及内容:20%(约10分钟)教师指导、点拨、答疑70%(约30分钟)学生自学、讨论、展示10%(约5分钟)学生自结、巩固、检测 2、学生组成、学生组成:20%学生优秀学生;70%学生中档学生;10%学生后进学生3、学习内容、学习内容:20%的知识自学能会70%的知识合作学会10%的知识老师教会271高效课堂(续)课堂步骤及具体要求课堂步骤及具体要求:(1)预习自学、探究问题;(2)完成学案,训练应用;(3)分组合作,讨论解疑(以上三

15、个环节约占课堂30分钟时间,即“271”中的“7”);(4)展示点评、总结升华(该环节约占10分钟,即“271”中的“2”);(5)清理过关,当堂检测,分层次布置适量的自习作业;(该环节约占5分钟,即“271”中的“1”)。编制导学案和学习小组编制导学案和学习小组建设是关键。总结与反思总结与反思1、经验成分多,理论支撑不足;2、时间、学生组成和学习内容符合常态,但略显简单、现实依据不足;3、本模式吸收了杜郎口中学的“高容量、快节奏”和东庐中学的“讲学稿”的特点,但对教师的设计和学生的合作要求高;4、高效估计过高,高效不单单在时间、节奏、容量的形式效果上,更在学习效果、发展效果上和教学质量的实质

16、效果上。1.探究教学探究教学认识定位(新型教学观)认识定位(新型教学观)教学是学生自我探索、发现真理的过程教学是教师教学智慧的释放过程教学是师生生命活动的实践过程教学是师生共在的精神生活的过程2.探究性教学的系统探究性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指向学习环境的,表现为:学生与环境探究系统(核心)学生与教师交往系统(条件1)学生与学生合作系统(条件2)教师与环境调设系统(关键)3.探究性教学应实现四大转变1、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2、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3、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转变4、师生互动交往方式的转变3.1教师的教学方式的转变(策略一)从单边静态走向多维动态从单边静态走向多维动态(1)“以人为本、以发展

17、为本”,“动脑、动手、动情”;(2)把“备课”改为“设计”:不求多而求精、不求细而求活、不求快而求新、不求静而求动。从独白走向对话从独白走向对话导入性对话;诊断性对话;解释性对话;总结性对话;和预测性对话。从知识点走向问题阈从知识点走向问题阈(1)区分问题的类型:认识(真理)问题、价值(观念)问题、操作(实践)问题。(2)区分问题的性质:一般问题与学科问题;表象问题与实质问题等。(3)掌握发现问题的途径:实践归纳、理论推演和文献综述。(4)发现探究性教学问题的六个着眼点:发现探究问题的六个着眼点一是从教学内容(或学科内容)所标示的重点和难点中寻一是从教学内容(或学科内容)所标示的重点和难点中寻

18、求与发现所探究的问题;二是从大多数学生感兴趣且有争求与发现所探究的问题;二是从大多数学生感兴趣且有争论的教学内容中寻求与发现所探究的问题;三是从与相关论的教学内容中寻求与发现所探究的问题;三是从与相关学科知识背景相联系的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文化生活中中学科知识背景相联系的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文化生活中中寻求与发现所探究的问题;四是从模拟科学家的实验过程、寻求与发现所探究的问题;四是从模拟科学家的实验过程、验证学科中相关的定理、结论或原理的过程中寻求与发现验证学科中相关的定理、结论或原理的过程中寻求与发现所探究的问题;五是针对具体的教学情景,学生在相互交所探究的问题;五是针对具体的教学情景,学生在相

19、互交流和讨论中所引发的有价值的疑难和矛盾中寻求与发现所流和讨论中所引发的有价值的疑难和矛盾中寻求与发现所探究的问题;六是直接从相关文献翻阅和学习中寻求与发探究的问题;六是直接从相关文献翻阅和学习中寻求与发现所探究的问题,等等。现所探究的问题,等等。3.2学生的学习方式有目的地学习有选择地学习联系实际地学习创造地学习主动地学习合作性地学习反思性学习依靠丰富想象力和预测前瞻性学习3.3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策略三)直接呈现间接呈现全部呈现部分呈现肯定式呈现疑问式呈现当下呈现以后呈现结果呈现过程呈现3.4师生的互动交往方式(策略四)以知识为主的单向交往以问题、课题、项目为中心的重过程与方法、重情感与态度、重引导与合作的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新型教学交往关系(指明问题,多向互动)。 谢谢 谢谢 大大 家!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