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说“宽容”(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76568754 上传时间:2024-08-2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93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说“宽容”(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3年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说“宽容”(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3年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说“宽容”(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3年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说“宽容”(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3年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说“宽容”(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说“宽容”(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说“宽容”(附答案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小升初阅读理解:说 “ 宽容”阅读,回答问题。说 “ 宽容”“ 宽以待人” ,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宽容具有强大的感化力。我国战国时代,蔺相如出色地完成了 “ 完璧归赵”和 “ 涌池会”的外交重任,维护了赵国的利益和尊严,于是被“ 拜为上卿” ,“ 位在廉颇之右” 。这一下触怒了居功自傲的大将军廉颇,他扬言说“ 吾见相如,必辱之” 。而相如以大局为重,对廉颇的倨傲无礼采取了退让宽容的态度。每见廉颇,“ 引车避匿” ,终于感化了廉颇,维护了赵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也给后人留下了一段广为流传的佳话。试想,如果蔺相如不是“ 引车避匿” ,而是来个“ 两虎共斗” ,在那种形势下,势必给国家招来

2、灭顶之灾,后人对他的赞佩,也正是由于他有这种包容万物的气量和美德。清康熙年间,礼部尚书张英的家人修建府第时,因地界不清,与邻居发生争执。双方都仗着自己家人在朝为官,互不相让。当地官员也惧怕各家势力,无法公断。张英家人给他修书一封,让他出面干预。张英接信后,当即贝武诗一首答复家人:“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阅信悟出其中道理,当即让地三尺,以示不争。对方了解此事后,也觉惭愧,也让地三尺,这便是“ 六尺巷”的由来。张英的做法不仅教育了家人,也感化了对方,退让三尺,海阔天空。他的做法对我们不也同样有很大的启发吗! 北京日报曾刊登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小伙子

3、在公共汽车上吐了一口痰,女售票员让他擦掉。小伙子感到很难堪,不去擦。女售票员给了他个台阶下,自己用纸把痰擦掉了。事后小伙子很后悔,他给报社写了一封信,表示向这位售票员道歉。你看姑娘做得多好啊!如果她不这么做,而是硬逼小伙子去擦掉,结果不难想象。得理也让人,大度而包容,它的感化作用有多大啊!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人却缺乏这种胸怀和气度,遇事斤斤计较,寸步不让。譬如在大街上骑车,一不小心撞了别人;乘公共汽车,人多拥挤,不注意踩了别人的脚。这时不是你说对不起、他说没关系,而是互逞一时之愤,用不能形诸笔墨的语言,恶语相侵,进而大打出手,终至两败俱伤。朋友,好好想一想,何必呢?为什么遇事不退一步呢?为什么

4、对别人不宽容一下呢?当然了,我们所说的宽容是有原则、有限度的。在大是大非面前,当有人侵犯党和人民第1页 共5页的利益之时,应挺身而出,绝不能姑息养奸,苟且偷安。这是不在话下的。俗语说:“ 宰相肚里能撑船。 ”就是对宽容气量的赞美。人与人能宽容相处,我们的生活将更加美好。( 1 ) 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这一下触怒了居功自傲的大将军廉颇。居功自傲: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用不能形诸笔墨的语言,恶语相侵,进而大打出手,终至呷取俱暂。两败俱伤: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2 ) 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5、3 ) 文中所列举的三个事例,概括起来分别是、张 英 “ 让地三尺”感化邻居、o( 4 ) 文中画线句子阐述的内容是什么?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5 ) 读完上文,你有哪些感受?第2页 共5页2023年小升初阅读理解:说 “ 宽容”答案阅读,回答问题。说 “ 宽容”“ 宽以待人” ,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宽容具有强大的感化力。我国战国时代,蔺相如出色地完成了 “ 完璧归赵”和 “ 涌池会”的外交重任,维护了赵国的利益和尊严,于是被“ 拜为上卿” ,“ 位在廉颇之右” 。这一下触怒了居功自傲的大将军廉颇,他扬言说“ 吾见相如,必辱之” 。而相如以大局为重,对廉颇的倨傲无礼采取了退让宽容的态度。每见

6、廉颇,“ 引车避匿” ,终于感化了廉颇,维护了赵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也给后人留下了一段广为流传的佳话。试想,如果蔺相如不是“ 引车避匿” ,而是来个“ 两虎共斗” ,在那种形势下,势必给国家招来灭顶之灾,后人对他的赞佩,也正是由于他有这种包容万物的气量和美德。清康熙年间,礼部尚书张英的家人修建府第时,因地界不清,与邻居发生争执。双方都仗着自己家人在朝为官,互不相让。当地官员也惧怕各家势力,无法公断。张英家人给他修书一封,让他出面干预。张英接信后,当即贝武诗一首答复家人:“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阅信悟出其中道理,当即让地三尺,以示不争。对方了

7、解此事后,也觉惭愧,也让地三尺,这便是“ 六尺巷”的由来。张英的做法不仅教育了家人,也感化了对方,退让三尺,海阔天空。他的做法对我们不也同样有很大的启发吗! 北京日报曾刊登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小伙子在公共汽车上吐了一口痰,女售票员让他擦掉。小伙子感到很难堪,不去擦。女售票员给了他个台阶下,自己用纸把痰擦掉了。事后小伙子很后悔,他给报社写了一封信,表示向这位售票员道歉。你看姑娘做得多好啊!如果她不这么做,而是硬逼小伙子去擦掉,结果不难想象。得理也让人,大度而包容,它的感化作用有多大啊!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人却缺乏这种胸怀和气度,遇事斤斤计较,寸步不让。譬如在大街上骑车,一不小心撞了别人;乘公共汽车

8、,人多拥挤,不注意踩了别人的脚。这时不是你说对不起、他说没关系,而是互逞一时之愤,用不能形诸笔墨的语言,恶语相侵,进而大打出手,终至两败俱伤。朋友,好好想一想,何必呢?为什么遇事不退一步呢?为什么对别人不宽容一下呢?当然了,我们所说的宽容是有原则、有限度的。在大是大非面前,当有人侵犯党和人民第3页 共5页的利益之时,应挺身而出,绝不能姑息养奸,苟且偷安。这是不在话下的。俗语说: 宰相肚里能撑船。 ”就是对宽容气量的赞美。人与人能宽容相处,我们的生活将更加美好。(1)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这一下触怒了用助自做的大将军廉颇。居功自傲: 自以为有功劳而骄傲自大。用不能形诸笔墨的语言,恶语相侵

9、,进而大打出手,终至可败俱伤。两败俱伤:斗争的双方都遭受损害。(2)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宽容具有强大的感化力(3)文中所列举的三个事例,概括起来分别是 蔺相如“ 引车避匿”感 化 廉 颇 、张英“ 让地三尺“感化邻居、 女售票员“ 用纸擦痰”感 化 乘 客 。(4)文中画线句子阐述的内容是什么?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让家人让地三尺。有力地论证了宽容能息事宁人,使社会和谐。(5)读完上文,你有哪些感受?人与人能宽容相处,我们的生活将更加美好。【 分析】这篇文章开头用“ 宽以待人是中华传统美德”引出了中心论点“ 宽容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接着举了大量的事例论证了中心论点,然后指出现实生活中各种

10、缺乏宽容的现象的危害,并进一步阐述了宽容是有原则、有限度的,最后引用俗语,深化论点。【 解答】(1)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居功自傲:自以为有功劳而骄傲自大。两败俱伤:斗争的双方都遭受损害。(2)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心论点的理解。中心论点是议论文中作者主要表达的观点,是高度概括全文的简单明了的一句话,从句式上看中心论点是个判断句。文章题目是“ 说宽容” , 结合文章首尾和内容可知, 开头用“ 宽以待人是中华传统美德” 引出了中心论点“ 宽容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3)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概括。需要看谁做了什么事,找到相关段落,简洁概括解答。文中所列举的三个事例,概括起来分别是蔺相

11、如“ 引车避匿”感化廉颇、张英“ 让地三尺”感化邻居、女售票员“ 用纸擦痰”感化乘客。(4)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从 “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可知,这个句子阐述的内容是让家人让地三尺。有力地论证了第4页 共5页宽容能息事宁人,使社会和谐。( 5 )本题考查思维拓展。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结合文章内容,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言之成理即可。故答案为:( 1 )自以为有功劳而骄傲自大。斗争的双方都遭受损害.( 2 )宽容具有强大的感化力。( 3 )蔺相如“ 引车避匿”感化廉颇女售票员“ 用纸擦痰”感化乘客( 4 )让家人让地三尺。有力地论证了宽容能息事宁人,使社会和谐。( 5 )人与人能宽容相处,我们的生活将更加美好。【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所表示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第5页 共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