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复习-揣摩意境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76496151 上传时间:2024-08-2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896.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复习-揣摩意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3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复习-揣摩意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3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复习-揣摩意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3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复习-揣摩意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3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复习-揣摩意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复习-揣摩意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复习-揣摩意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揣摩意境一、常见问法1 .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有什么作用?2 . 展开想象和联想,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歌优美的意境。3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 . 某几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二、解题技巧1 . 什么是意境所 谓 “ 意”,指诗人的思想感情,是在理解、认识现实生活基础上形成的典型感受,是 “ 情化的理”,又 是 “ 蕴理的情”;所 谓 “ 境 ”是诗人所描写的具体景物,即鲜明的生活图画,是从大量的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富有特性的艺术形象。所谓诗歌的意境,就是作者将强烈的思想感情( 意) 和生动的客观事物( 境) 相融合,在艺术表

2、现中所创造的那种既不同于真实生活,又可感可信,并且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即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诗歌的意境,是诗美的集中体现,是诗歌突出的艺术特征。捕捉感情,体味意境,主要靠分析诗歌的形象来完成。如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深秋晚景图: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整个画面给人以凄凉、悲伤、颓废、了无生机的感觉,与这位漂泊异乡的游子黯淡的心绪协调一致,这就是诗歌的意境。诗歌的意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

3、不可。2 . 意象和意境的区别“ 意境”指作品的全部或局部所描绘的图景及所融合的思想感情; “ 意象”仅指一个词语或一组词语。意境由意象形成。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形成的境界;而意象只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只是构成这个建筑的一些砖石。凡是诗一般都存在意象,否则就没有诗味,但不是所有的诗都能创造意境美。3 . 营造意境的手法营造意境的手法较多,一般来说主要有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4 . 常见意境特征雄浑壮丽,如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清幽明净,如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沉郁孤寂,如 “ 野旷天

4、低树,江清月近人”;和谐静谧,如 “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开阔苍凉,如 “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高远辽阔,如 “ 落霞与孤鹫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深远绵邈,如 “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描述诗歌的意境特点时一般用双音节词组合进行概括,比如幽深僻远、清幽宁静、雄浑壮阔、雄浑刚健、苍凉悲壮、孤寂冷清、萧瑟凄凉、恬静优美、雄奇优美、恬淡闲适、清新自然、明丽清新、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缥缈、凄寒萧条、繁华热闹、高远深邃、清幽明净、淡雅幽远、清冷幽静、幽静朦胧、安谧美好等。5 . 答题步骤:( 1)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一要寻找诗中的意象,抓住诗中的主

5、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即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此诗的意思,注意语言的生动优美)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生机勃勃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为:如愉悦( 欢快、激动) 之情,或悲愤( 哀伤、沉痛、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激愤) 之情,或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赞美之情、仰慕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忧国忧民之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仅答“ 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够的,还

6、应答出为什么而“ 感伤”。6 . 答题模板:( 1) 公式:描绘诗词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营造的氛围特点+ 主观感受。即:客观形象图景( 景) +创设( 交融) 了什么意境( 境) +主观感受( 情)( 2) 模板:这首诗描绘了一幅X X 的画面,营造了一种X X 的 氛 围 ( 意境),表现了诗人义X 的感情。三、典型例题【 典 例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桃花溪张旭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间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青溪何处边?题目: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解题指导】第一步: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一一高山深谷,云雾缭绕,小桥横跨山溪,忽隐忽现,水中岩石嶙峋,清澈的水面

7、上飘着片片落花,有渔船在远处轻轻摇荡。诗人站在石矶旁,望着溪上源源不断地飘来的桃花瓣和渔船,迫不及待地问道: “ 进入桃花源的洞口究竟在桃花溪的什么地方呢? ”第二步:用两个双音节的词语概括景物的氛围特点一一清远含蓄或清幽明丽。第三步: 根据景物的氛围特点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一一表达了诗人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和对理想境界难求的惆怅。【 参考答案】( 步骤一) 高山深谷,云雾缭绕,透过云雾远远望去,只见小桥横跨山溪,忽隐忽现,恍若一道霞光在空中腾跃。近处,水中露出嶙峋的岩石,清澈的水面上飘着片片落花,有渔船在远处轻轻摇荡。诗人站在石矶旁,望着溪上的桃花和渔船,突然觉得眼前的渔人就是当年曾经进入桃花源的

8、武陵渔人,于是就迫不及待地问: “ 进入桃花源的洞口究竟在哪里? ( 步骤二) 画面清丽,构思婉曲,情意深远,( 步骤三) 充分表达了诗人向往世外桃源的急切心情和感到理想境界渺茫难求的惆怅心情。【 典 例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绝句二首( 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题目: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解题指导】第一步: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一一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香,泥融土湿,燕子筑巢,日丽沙暖,鸳鸯静睡。第二步:用两个双音节的词语概括景物的氛围特点一一明净绚丽。第三步: 根据景物的氛围特点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一一表现了诗人结束

9、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参考答案】( 步骤一)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香,泥融土湿,燕子筑巢,日丽沙暖,鸳鸯静睡,( 步骤二)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步骤三)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四、对点演练( 一)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燕然未勒:燕然,内蒙古的燕然山。汉和帝永元元年,大将军窦宪大破北匈奴,曾采燕然山石,勒石记功而返。 “ 燕然未勒

10、”意思是没有破敌立功。题目: “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这句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结合全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景) 这诗句描写了崇山峻岭间,孤烟袅袅、残阳西沉、孤城紧闭这样一幅塞外风光。( 境) 全诗创造了壮阔悲凉的意境。( 情) 抒发了守边将士壮志难酬、思念故乡的情怀。( 二)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题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诗人描绘了一幅中秋月夜图。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象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

11、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在万籁俱寂的夜深,秋露轻盈无迹,打湿庭中桂花。全诗营造寂静、空灵、清美的意境,将思乡的情意表达得委婉动人,抒发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 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问题: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这首诗勾勒了大海吞吐日月,蕴涵万千的景象。创造了开阔、气势雄浑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解析】步骤一: ( 景)这首诗勾勒了大海吞吐日月,蕴涵万千的景象。步骤二: ( 境 )创造了开阔、气势雄浑的意境。步骤三: ( 情)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