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ppt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76469597 上传时间:2024-08-20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一历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一历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一历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一历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ppt(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标内容列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教学要求列举唐朝三省六部制史实,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列举郡国并行制和行省制度等史实,说明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列举汉朝至唐朝的选官制度;感受中华民族管理国家的政治智慧。考试说明汉初郡国并行制;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元朝的行省制度;汉朝至唐朝的选官制度。【课程标准与教学要求】2024/8/202【学生自主学习】汉初郡国并行制(西汉郡国并行制的确立、王国问题的产生与解决);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职权及意义);元朝的行省制度(实施及深远意义);汉朝至唐朝的选官制

2、度(选官制度演进情况、科举制度形成及影响)。2024/8/203汉初郡国并行制2024/8/204【课堂检测】(08海南单科)刘邦在位末年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其目的在于A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B禁止分封异姓王侯C鼓励臣民建立军功D安抚汉初以来的功臣2024/8/205【王国问题的由来及解决】材料一“(武王)封诸侯封尚父于营丘曰齐余各以次受封。”材料二孟子记载周分封的情况是“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军队)移之。”材料三汉书记载:“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小,惩戒亡秦孤立之败,

3、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然诸侯原本(自身)以大,末流(不良习气)滥以致滥,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分离)孤横逆,以害身丧国。”材料四汉书载:“(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弟子或十数,而适嗣(法定继承人)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子弟,以土地侯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弱矣。上从矣。”2024/8/206唐朝三省六部制想一想想一想: 唐朝中央政令是如何出台的唐朝中央政令是如何出台的?吏户礼兵刑工皇帝中书尚书门下政事堂2024/8/207【课堂检测】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

4、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2024/8/208【课堂检测】按唐代有关兵役法规定,男子二十一岁为成丁,开始服兵役,六十岁免兵役。有一次简点使右仆射(丞相)封德彝等人要把当年征兵范围扩大到十八岁,虽然唐太宗已同意,诏敕也已草成,但受到魏征的坚决抵制。“敕三、四出”,魏征拒不署敕,严辞反驳唐太宗说:“竭泽而渔,非不得鱼,明年无鱼。”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由此可见A当时唐朝已具备君主立宪制的特征B中书省草拟的诏敕超越其部门权限C当时魏征供职于门下省D体现了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原则2024/8/209【课堂检测】(08江苏单科)唐太宗说:“以天下之

5、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2024/8/2010【课堂检测】(09年江苏卷)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2024/8/2011【课堂检测】唐太宗曾谈到中央某机构的职权时说:“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这个机构是A中书省和门下省B尚书省和中书省C尚书省和门下省D礼部和吏部2024/8/2012元朝行省制

6、度2024/8/2013汉唐选官制度演变汉朝汉朝选官主要实行察举制。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采取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随着世家大族的衰落,依靠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隋朝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继承并完善科举制。(唐贞观时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试。)科举制度评价科举制度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员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7、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科举制度历朝沿用,影响深远(直至1905年废除)。2024/8/2014科举制的影响积极方面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繁荣。 消极方面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

8、极的影响;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2024/8/2015【课堂检测】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遂埋此子”。郭巨因此被荐举为孝廉。这一材料反映的是A科举制B察举制C刺史制度D九品中正制2024/8/2016【课堂检测】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

9、价都有问题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2024/8/2017中国古代三大地方行政制度比较点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不同点盛行时代盛行于西周,是奴隶社会的行政机构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时代确立并盛行于元朝和中央的关系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权力地位可以世袭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行省只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其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作用在一定时期内产生一些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其分裂势力不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在当时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相同点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在一定时期内都产生过积极作用

10、2024/8/2018【课堂检测】“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这种演变说明了A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下地方建制逐渐完善B中国古代一直在着力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C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逐渐瓦解D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逐渐完善2024/8/2019【课堂检测】元朔二年(前127年),中大夫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嫡嗣代立,馀虽骨肉,无尺寸之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上从其计。”主父偃之计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众建诸侯而少其力C惩戒亡秦孤立之败,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D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2024/8/20

11、20【课堂检测】(09年海南卷)汉武帝倡导“独尊儒术”。后来,汉宣帝反对专任儒生时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此处所谓“周政”,主要是指A分封制度B井田制度C宗法制度D礼乐制度2024/8/2021【课堂检测】西汉初年实行封国制,与先前的西周分封制相比较A都是为了巩固统治的需要B都是帝王分封子弟镇守一方C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D都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瓦解2024/8/2022【课堂检测】(09年上海卷)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度是A军功爵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2024/8/2023【课堂检测】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某制度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他评价的是A察举制B三省六部制C郡县制D科举制2024/8/20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