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专题复习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76457935 上传时间:2024-08-2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825.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义乌市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专题复习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义乌市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专题复习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义乌市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专题复习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义乌市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专题复习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义乌市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专题复习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义乌市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专题复习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义乌市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专题复习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义乌市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专题复习 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 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 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是儒家经典之一,又称为“诗三百”。 B. 出师表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名表,文中以实情、实礼、实事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志,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C. 一部小说的成功之处,往往是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有着钢铁般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的保尔柯察金,骆驼祥子中老实坚忍、吃苦耐劳却一步步走向堕落的祥子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 鲁迅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小

2、说集呐喊开创了现代现实主义的先河,许多优秀文章如孔乙己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都被收入其中。 【答案】 D 【解析】【分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是选自呐喊,而是选自朝花夕拾。故答案为 D。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时需要平时进行系统的识记,然后灵活运用即可。 2温州钟灵毓秀,有许多优美的风景、物品及富有特色的民俗。下列诗句与温州“民俗风物”无关的一项是( ) A.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东晋谢灵运登池上楼) B.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南宋陆游游山西村) C.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南宋赵师秀约客) D. 何用游山双不惜,棕

3、鞋也似笋鞋轻。 (清朝方鼎锐温州竹枝词) 【答案】 B 【解析】【分析】A. 池上楼位于温州市鹿城区五马街道中山公园积谷山西麓,为纪念南朝诗人谢灵运所建造,因其有名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传世,后人遂称该楼为“池上楼”。 B. 本诗句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社”为土地神。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农家祭社祈年,满着丰收的期待。陆游在这里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C. 赵师秀,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字紫芝,号灵秀,亦称灵芝,又号天乐。南宋诗人。赵师秀是“永嘉四灵”中较出色的诗

4、人。 D. 温州竹枝词始于宋:在刘禹锡等人的倡导下,温州历代有不少诗人,纷纷学写竹枝词,也创作了很多作品,其中不乏意韵俱美的佳作。在清同治年间,温州前后出现了四位诗人,他们是郭钟岳、钱子奇、方鼎锐、戴文俊。他们互相应和,留下东瓯百咏、温州竹枝词、瓯江竹枝词三部书,共三百多首,这是温州竹枝词创作的高峰。故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做本题时注意理解诗句内容,明确是否体现温州 优美的风景、物品及富有特色的民俗,选出合适的选项。 3下面是名著阅读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名著阅读任务单 名著篇目 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艾青诗选 呼兰河传 阅读策略 关注创作风格 关注诗歌意象 关注人物言行 内容呈现

5、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上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总之,这人总想把自己包在壳子里,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不受 外界影响。 从远古的墓茔从黑暗的年代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震惊沉睡的山脉 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太阳向我滚来 它以难掩的光芒使生命呼吸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当它来时,我听见 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 太阳(

6、节选) 他(祖父)遇到了小孩子,每每喜欢开个玩笑,说:“你看天空飞个家雀。”趁那孩子往天空一看,就伸出手去把那孩子的帽取下来了,有的时候放在长衫的下边,有的时候放在袖口里头。他说:“家雀叼走了你的帽啦。” 孩子们都知道了他的这一手了,并不以为奇, 就抱住他的大腿,向他要帽子,摸着他的袖管, 撕着他的衣襟,一直到找出帽子来为止。 阅读任本段文字所用的艺术手法,在契诃夫小说中大量运用,这种艺术手法是: 诗人在这首诗中借太阳这一意象表达了结合整部作品,可以知道“他”的主要性格特征是: _ 务 _ 对 光 明 的 向往,艾青诗选中还借助 _ 等 意象表达这种情感。 【答案】 漫画式的夸张(或:夸张变形

7、;或:讽刺);黎明、曙光、火把、火焰;慈爱 【解析】【分析】契诃夫的短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主人公别里科夫的外貌描写,作者通过夸张又不失典型的细节描写把一个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者的“套中人”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艾青的作品一般是描写太阳、火把、黎明等有象征性的事物,表现出艾青对旧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 从文段可以看出写的是“祖父”,从他与孩子们开玩笑的动作、神态中看出祖父是一位童心未泯,慈祥、和善、热爱生活的人。 故答案为:漫画式的夸张(或:夸张变形;或:讽刺);黎明、曙光、火把、火焰;慈爱。 【点评】本题考查了考生对名著内容积累和文学常识积累。考

8、生一方面需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要了解常见的文学常识。 4根据下列信息完成填空。 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有讽刺,也有幽默。 他的小说中有小人物的心酸无奈,有贵族官吏的虚伪贪暴,有下层官吏的奴颜婢膝,见风使舵,还有知识分子的彷徨与摇摆。 她改写了传统女性的温柔可爱,逆来顺受的形象,被后世视为现代女性的先驱和楷模。 它是_;他是_;她是_ 【答案】 呼兰河传;契诃夫;简爱 【解析】【分析】根据平时对名著的积累可知,是对萧红的呼兰河传的评价;是对契诃夫作品内容的评价;是对简爱的评价 故答案为:呼兰河传;契诃夫;简爱 【点评】本题

9、考查名著积累。呼兰河传创作于 1942 年,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这使远在香港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于是,她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了这部小说。它在艺术形式上是一部比较独特的:它虽然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虽也叙述故事,却没有主轴;全书七章虽可各自独立却又俨然是一整体。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回忆式”的巅峰之作。茅盾曾这样评价它的艺术成就:“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契诃夫有大量的中短篇小说和戏剧作品都在表现同一个主题:奴性和奴性产生的历史根源和心理。契诃夫也许是俄罗斯第一位作家,认识到金钱、官职

10、、权威和权力不过是奴役的外部原因,而奴役真正的工具是恐惧。 简爱一改英国传统女性温柔可爱、逆来顺受的形象,在 19 世纪欧洲文学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被后世称为现代女性的先驱和楷模。 5名著阅读。 (1)在罗切斯特的房间放火,并且撕裂简爱的婚纱的人是( ) A. 格雷斯普尔 B. 布兰奇小姐 C. 谭波尔小姐 D. 伯莎梅森 (2)研究者陈美玲认为,儒林外史描写了一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生活命运。请你结合作品中周进与范进两个人物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 (1)D (2)儒林外史真实地揭示了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周进是一个皓

11、首穷经、迷信经典、沉溺于制艺难以自拔的人。周进生活穷困潦倒,不得不忍受着士林人物的羞辱和市井小民的轻蔑。但他始终坚信科举是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范进,通过描写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一事,刻画了他为科举考试喜极而疯的形象,又以岳丈在范进中举前后极其鲜明的肢体动作和言语表情上的巨大反差揭示了世态炎凉。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简爱的阅读理解,在罗切斯特的房间放火,并且撕裂简爱的婚纱的人是罗切斯特的妻子伯莎梅森。故选 D。 (2)儒林外史真实地揭示了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周进生活穷困潦倒,不得不忍受着士林人物的羞辱和市井

12、小民的轻蔑。但他始终坚信科举是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范进考到五十多岁,连个秀才都没有中,但在他的思想里,除了考秀才,再没别的人生意义了,他人生价值的标准也就是科举考试。虽然那个时候科举制度已经腐朽、没落,成为了迫害读书人的工具,但他认识不到,还一心追求着。后来周进看了他考试写的文章,居然认为是好文章,所以他们的思想认识、价值标准都被扭曲了。所以作者写范进、周进这两个人物,主要目的都是反映封建科举制度对文化人的思想毒害。 故答案为:D; 儒林外史真实地揭示了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周进是一个皓首穷经、迷信经典、沉溺于制艺难以自拔

13、的人。周进生活穷困潦倒,不得不忍受着士林人物的羞辱和市井小民的轻蔑。但他始终坚信科举是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范进,通过描写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一事,刻画了他为科举考试喜极而疯的形象,又以岳丈在范进中举前后极其鲜明的肢体动作和言语表情上的巨大反差揭示了世态炎凉。 【点评】阅读名著,要了解名著的故事内容,对所读名著有关的知识信息要大致了解,比如作者的情况,对名著中的人物,要掌握其形象特征。阅读名著,尽可能的写点读后感,这样阅读名著才会更有意义。阅读名著最好读原著,也可以读一些介绍性的文字,总之对一些名著方面的常识要熟悉。做此类常识题,注意题干要求答什么,简要回答即可。 本题考查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

14、积累。考生一方面需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另一方面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名著的主要内容。 6语文综合实践。 (1)【活动一】在飞岛国“拉格多大科学院”里,格列佛获得了很多见闻,请写出其中三个。 (2)【活动二】学校在大课间开设了“朗读者”活动,为了鼓励更多同学走上“朗读台”,请你拟写一句宣传语。 ( 3 ) 【 活 动 三 】 下 图 为 “12 13 南 京 大 屠 杀 死 难 者 国 家 公 祭 日 ” 宣 传 画 。 请用简洁的文字介绍画面主要内容。 请简要写出你的感悟。 【答案】(1)从粪便里提取食物;盖楼房从顶端开始;从黄瓜里提取阳光;用蜘蛛丝

15、织布;用猪耕地;把冰制成炸药。 (2)与朗读 为友,做儒雅少年。要求简单对仗,朗朗上口。 (3)左图中 1937 年的一个女孩与右图 2017 年的女孩在隔空对话:那年乱世如麻,愿你们来世拥有锦绣年华。 【解析】【分析】语文综合实践就是要学生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故答案为:(1)从粪便里提取食物;盖楼房从顶端开始;从黄瓜里提取阳光;用蜘蛛丝织布;用猪耕地;把冰制成炸药。 (2)与朗读 为友,做儒雅少年。要求简单对仗,朗朗上口。 (3)左图中 1937 年的一个女孩与右图 2017 年的女孩在隔空对

16、话:那年乱世如麻,愿你们来世拥有锦绣年华。 【点评】给出一段材料,考察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所以学生应关注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把自己在活动中的设计、体验和收获用文字表达出来。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读写能力有很大帮助。 7下面是摘自不同作品中的书信内容,按要求完成题目。【甲】“亲爱的菲利普,我给你写这封信,免得你担心我的健康。我身体很好,买卖也好。明天我就动身到南美去作长期旅行,也许要好几年不给你写信。” 【乙】“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

17、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 【丙】“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1)【甲】出自作品_,【乙】出自作品_。 (2)【乙】选自的作品是一本普通而又奇特的书。这些家书凝聚着_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首先强调的是_问题。 (3)【丙】是思想家_在谈读书中写的一句话,他被马克思称为“_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他有句名言“_。”为千万人所熟知。 【答案】(1)我的叔叔于勒或羊脂球;傅雷家书 (2)傅雷;“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 (3)培根;英;知识就是力量 【解析

18、】【分析】(1)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记死背硬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 (2)考查傅雷家书的中心内容。(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对学生来说,更值得一读。 (3)考查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散文家、哲学家培根及国籍和著名的论断。此考查侧重于阅读的宽度、知识的广度。多读书,多了解世界文化,多积累名人知识,这是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故答案为:(1)我的

19、叔叔于勒或羊脂球;傅雷家书(2)傅雷;“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3)培根;英;知识就是力量 【点评】对于课本中所涉及到的课文(现代文和文言文)的文学常识及其大致内容、主题要有正确的理解和识记,不能迎合考试,只顾课外而丢掉课内,要明白课内篇目的重要性,同时坚持由课内到课外的原则,即在学习好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加以拓展延伸。 8填空。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涉及中唐时期的两位大诗人,分别是_和_两人志同道合,写诗互赠。 (2)水调歌头的作者是_,他与父亲_、弟弟_合称为“三苏”。他们父子三人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被后人誉为“_”。 【答案】 (1)白居易;刘禹锡

20、(2)苏轼;苏洵;苏辙;唐宋八大家 【解析】【分析】(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涉及的人物一是作者刘禹锡,二是标题中的乐天:白居易。 (2)水调歌头是苏轼的名作,他父子三人:苏洵、苏轼和苏辙合称“三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五人被后人誉为唐宋八大家 故答案为:白居易;刘禹锡 苏轼;苏洵;苏辙;唐宋八大家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掌握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掌握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考查题型为填空题,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及相关知识的延伸,

21、考生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9阅读文段,完成小题。 真正疯狂了的艺术家是徐渭。徐渭善诗、书、画、戏剧、军事。他胸怀奇才不得伸展,于是以诗书画来表现胸中“勃然不可磨灭之气”,晚年渐成疯狂。他的内心愤郁和苦痛已经只有在强度的自虐中得到发泄。袁宏道说他:“晚年诗文益奇。”他的书法,字忽大忽小,忽草忽楷,笔触忽轻忽重,忽干忽湿,时时出人意料,故意的反秩序,反统一,反和谐。在“醉雨巫风”的笔致中显出 fn sh j s 的情绪来。草书字之间、行之间,密密麻麻,幅面的空间遮碍得全无盘桓呼吸的余地,行笔时线条扭曲盘结,ling qing 跌顿,是困兽张皇奔突觅不得出路的乱迹。笔画扭成泥坨、败絮,累成泪滴、血丝,

22、内心的 hung hu 与绝望都呈现在这里。徐渭言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 (节选自熊秉明中国书法理论体系) (1)请给文段中划线字注音。 _ _ 自虐 盘桓 (2)请根据拼音将汉字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fn sh j s ling qing hung hu _ _ _ (3)根据文意,下列书法作品是徐渭的一项是( ) A. B. C. D. (4)给文段中的画线句子加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徐渭言,“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 B. 徐渭言:“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 C. 徐渭言,“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 D. 徐渭言:“吾书

23、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 【答案】 (1)n;hun (2)愤世嫉俗;踉跄;惶惑 (3)A (4)D 【解析】【分析】(1)根据对汉字字音的积累答题,注意“虐”“谑”的读音区别,另外注音时不要注成“nu”,“桓”和“恒”的读音区别。 (2)根据对汉字字形的积累答题,注意“愤世嫉俗”不要写成“奋世疾俗”,“踉跄”两个字都是“足字旁”;“惶惑”不要写成“谎惑”等。 (3)文段中“他的书法,字忽大忽小,忽草忽楷,笔触忽轻忽重,忽干忽湿,时时出人意料,故意的反秩序,反统一,反和谐”是徐渭书法的特点,据此可知 A 是徐渭的作品。 (4)这句话是引用徐渭的话,因此“言”后应该用冒号、引号。“ 诗

24、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这是三句话,不是三个词语,中间应该用逗号,不应该用顿号。故选 D。 故答案为:n;hun; 愤世嫉俗;踉跄;惶惑; A; D 【点评】本题考查给汉字注音的能力。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汉语拼音的拼读规则,掌握常用汉字的读音,注意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音近字等。 本题考查积累汉字字形的能力。根据拼音写汉字,要读准拼音,结合语境来选择汉字,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避免混淆。这就要求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形似字、同音字、易错字等,要勤于积累,加强记忆。 本题考查书法的有关常识。在平时的学习中,要了解汉字的有关常识,了解各种书体的特点,答题时要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

25、本题只要结合文段的介绍性文字即可正确做出判断。 本题考查学生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标点符号是平时学习和考试中经常涉及到的,因此必须熟练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及其用法。考试时一般会以填空和选择两种形式出现,答题时,要结合语境内容选择合适的标点符号。 10下列关于课外名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小说水浒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B. 冰心的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它通过祥子这个人物的变化,无情地批判了祥子所处的那个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C. 善于说故事,善于塑造人物,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是西游记这部小说的三大成功之处。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 1915 到 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答案】 B 【解析】【分析】骆驼祥子的作者应为老舍,不是“冰心”。故答案为 B。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考生对名著的故事情节积累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对作品的人物、故事梗概和主要情节的把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