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诊全书重点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76451963 上传时间:2024-08-19 格式:PDF 页数:52 大小:5.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诊全书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中诊全书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中诊全书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中诊全书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中诊全书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诊全书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诊全书重点(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医诊断学复习重点中医诊断学教研室绪 论第一节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1、公元前五世纪扁鹊“ 切脉、望色、听声、写形”2、公元前三世纪 黄帝内经从理论上奠定了中医诊断学的基础3 ,西 汉 淳 如 意 创 “ 诊籍”4、东 汉 张 仲 景 伤寒论创六经辨证,概念清楚,层次分明5、东 汉 华 佗 中藏经论症、论脉、论脏腑寒热虚实,甚为精当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6、西晋王叔和 脉经为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7、隋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 ,是我国第一部病源诊断的专著8、元朝敖氏 点点金 金镜录为论舌的第一部专著9、明朝张景岳 景岳全书10、明朝李时珍 濒湖脉学第二节中医诊断学的范围与原则一、审察内外二、辨证求因三、四诊

2、合参四诊并重,不可偏废三、参加临床实践:“ 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第 二 章 四 诊第一节全身望诊一、望神( -)望神的含意: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广义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生命狭义人体的精神活动:精神( 三)望神的要点 目光( 重点) 、神情、气色体态、言谈举止、应答反应得神的临床表现及临床意义 得神 : 有 神 、精充气足神旺面色:面色润泽两目:活动灵敏、精彩内含、炯炯有神言语呼吸:言语正常、呼吸气息平顺形态:形体壮实、肌肉不削、形体活动正常精神:精神充沛、神清、对外界反应合理饮食:正常或稍减临床:正气未伤, 脏腑功能未衰, 病轻预后好 失神:无神、精损气亏神衰面色:晦暗暴露两目

3、:活动迟钝、目无精采言语呼吸:言语失常、呼吸气息低弱形态:形体瘦弱、大肉已脱、强迫体位、反应迟钝、烦躁不安、循衣摸床、摄空理线精神:神志不清,精神萎靡不振,对外界反应失常临床意义:正气已伤,脏腑功能哀败( 虚)假神:垂危病人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临终前预兆( 回光反照,残灯复明)面色:突然戳红如妆两目:目光突然转亮、浮光外露言语呼吸:突然言语不休、声音转亮精神:突然精神转佳、意识似清饮食:突然思食、索食临床意义:脏腑精气耗竭,阴阳即将离决阴不敛阳, 虚阳外越二、望面色 望色,又称色诊,是医生通过观察病人全身皮肤色泽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 一般以望面部色泽为主色与泽的关系色与泽,又 称 “ 气

4、色”色属阴,主血,反映血液的盈亏泽属阳,主气,反映脏腑精气和津液盛衰( 四)常色与病色1、常色:健康人面部的色泽红黄隐隐, 明润含蓄一有胃气,有神气( 1 ) 主色面色、肤色一生不变的色泽( 2 ) 客色因季节、气候不同而发生正常变化的面色常色2、病色(1)五色善恶顺逆善色一五色光明润泽虽病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荣于面,“ 气至” ,预后良好恶色一枯槁、晦暗、暴露气血匮乏,脏腑精神衰败,不能上荣于面,“ 气不至” ,预后较差( 2 ) 五色主病1、青色 主寒证、痛证、瘀血和惊风面色淡青或青黑一阴寒内盛面色青灰,口唇青紫一心阳虚衰面色青灰,突发剧烈心痛一心阳暴脱眉间、唇周青灰一小儿惊风2、赤色 主

5、热证,亦可主戴阳证实热:满脸通红、目赤虚热:午后戳红戴阳证:面红如妆3 , 黄色 主虚证、 湿证虚证:脾虚黄胖( 黄而虚浮)血虚萎黄( 淡黄枯槁无光)黄疸:阳黄黄而鲜明如橘子阴黄黄而晦暗如烟熏4、白色 主虚证、寒证、脱血、夺气淡白无华气血不足恍 白 阳虚水泛苍 白 阳气暴脱或阴寒凝滞大失血证5、黑色 主肾虚、寒证、痛证、水饮和瘀血肾虚:阳虚面黑暗淡阴虚黑而干焦水饮:眼眶黑瘀血:釐黑,肌肤甲错三、望形态腹部膨隆肝气郁滞、水肿病、积聚腹壁青筋暴露多属肝郁血瘀脐部突起水肿、朦胀腹部凹陷腹皮甲错,深凹着脊( 舟状腹 ) :精气耗竭,多属病重四肢肿胀多见于水肿病膝部肿大热痹:风湿郁久化热鹤膝风:寒湿久留

6、气血亏虚龟背先天不足、或后天调理失宜背曲肩随心肺精气衰败脊疳极度消瘦,脊骨突出四、望姿态喜动 仰卧 常揭衣被者 阳证喜 静 俯 卧 喜加衣被者 阴证角弓反张 肝风内动循衣摸床,撮空理线 邪热扰心四、望头颈五官九窍( 一)望头面颈项与头发( -)望头面1、头形过小卤门早闭过大先天性脑积水均属先天性发育不良,多伴智力不全( 肾精亏虚)2、囱门高突:“ 囱填”多属实证、热证下陷:“ 囱陷”多属虚证迟闭、不闭:“ 解颅” 肾气不足3 , 头摇4、面肿水肿:阳水、阴水火肿:红肿烦热火毒邪热上攻5、腮肿:耳下肿痛一感受时邪热毒6、口眼歪斜:中风三、望躯体2、望颈项瘦瘤颈前颌下结喉之处,有肿物如瘤,逐渐长大

7、,可随吞咽移动。肝郁气结痰凝,或与地方水土有关瘵痂颈侧颌下,肿块如垒,累累如串珠,历历可数。肺肾阴虚、感受风火时毒3、头发发黑浓密润泽肾气盛,精血充足发黄稀疏干枯精血不足片状脱发血虚受风白发肾虚 禀赋小儿发结如穗疳积( -)望目五轮学说:心- - -内外毗的血络- - - - 血轮肝黑睛风轮肺白睛气轮脾眼胞肉轮肾瞳人水轮目部色诊目赤肿痛热证眦赤:心火白睛赤:肺火全目赤肿:肝火、肝经风热上攻眼胞红肿湿烂:脾火白睛黄黄 疸 ( 湿热、寒湿) 、脂肪沉着目眦淡白血虚、失血目胞色黑晦暗肾虚目形主病目胞浮肿水肿老人下睑虚肿:肾脾气虚,失于约束目窠凹陷伤津耗液,气血不足眼球突出瘪瘤、肺胀、肿 瘤 ( 单侧

8、)目形主病针眼、眼丹风热邪毒或脾胃蕴热上攻眼生翳膜( 白内障) 、蜀肉攀睛昏睡露晴脾虚、疳积( 四) 望鼻1、五色变化鼻头色青腹中冷痛鼻头色黄里有湿热鼻头色白- - -亡血鼻头色赤脾肺二经有热鼻头色微黑有水气鼻头色明润无 病 或 病 将 愈( 四)望鼻2、形态变化与意义:鼻煽肺热、喘证鼻流清涕外感风寒或阳气虚弱鼻流浊涕外感风热鼻蚂肺胃蕴热、阴虚肺燥灼伤鼻络( 五)望口与唇1、色泽唇色红润:胃气充足,气血调和淡白- - - - 血虚、气血两虚( 血不上荣)深红实热 深红而干热盛伤津赤肿而干热极紫暗或暗黑瘀血口角掣动动风之象( 六)望齿与龈1、望齿牙齿洁白润泽津液内充,肾气充足干燥如枯骨阴液已伤(

9、 胃阴或肾精)牙齿松动肾虚咬牙啮齿动风、小儿虫积、胃有积滞2、望龈正常色淡红而明润:胃气充足,气血调匀淡白血虚、失血牙龈肿痛胃火上炎齿蚪兼红肿:胃火上炎红肿不甚:脾虚失摄( 七)望咽喉1、红肿痛: 红肿、疼痛、溃烂、脓 点 ( 乳蛾)实 热 ( 肺胃热毒壅盛)红色娇嫩,肿痛不甚虚 热 ( 肾水亏少,虚火上炎)2、伪膜 松厚、易剥、不出血:肺胃热盛坚韧、着实、刮不去、出血:白喉五、望皮肤( -)色泽发赤丹 毒 ( 抱头火丹、流火、赤游丹)发黄黄疸:阳黄、阴黄发黑肾阳虚衰白斑白殿风:风湿侵袭,气血不荣( 二)润枯皮肤润燥干涩:津液已伤如鱼鳞片:肌肤甲错( 三)肿胀肿胀近按之如泥:水 肿 ( 阳水、

10、阴水)按之随手而起:气 胀 ( 气机不畅)( 五)斑疹斑色深红或青紫,点大成片,平摊于皮肤下,抚之不碍手,压之不褪色。阳斑、阴斑疹形如粟粒,色红而高起,摸之碍手,压之褪色麻疹、风疹、瘾疹( 六)白 与水疱白倍一湿温等患者皮肤上出现的白色小颗粒,多由湿郁,汗出不畅所致琲子湿郁湿出不彻( 暑湿、湿温)热气疮外感风热或肺胃蕴热缠腰火丹多为肝火所致湿疹湿热蕴结,复感风邪( 七)痈疽疔疳痈:红肿高大,根盘紧缩( 阳证)疽:漫肿无边,皮色不变( 阴证)疔:形小根深,麻木痒痛舟:形小而圆,红肿热痛不甚六、望小儿指纹适合于3 岁以下小儿色泽辨寒热紫热红伤寒,青惊白是疳三关测轻重风关邪浅病轻气关一一邪深病重命关

11、- - - - 危重透关射甲凶七、望排出物与分泌物( -)望痰涎涕睡1、痰与涕痰黄粘稠成块热痰痰白清稀,灰黑点寒痰痰少而粘难咯一燥痰痰白滑量多易咯出湿痰脓血腥臭痰肺痈咳吐涎沫,口张气短肺痿鼻流浊涕外感风热鼻流清涕外感风寒久流浊涕鼻渊2、涎与唾口流清涎量多脾胃虚寒( 脾冷)口中时吐粘涎脾胃湿热( 脾热)不自主流涎中风后遗症“ 滞颐”( 小儿口角流涎) 脾虚、胃热虫积八、望舌包括舌质与舌苔两个部分。(-)正常舌象: 淡红舌、薄白苔舌体大小适中,柔软灵活,舌苔均匀干湿适中一一为气血充足, 阳气旺盛四、望舌质概念:即舌体的颜色、形态的变化分类正常舌象:淡红舌病理舌象:舌色变浅一淡白舌舌色加深一红绛舌、

12、青紫舌( 1 )察舌神(-)望舌色( 1 )淡白舌:主气血两虚,阳气不足( 2 )红舌:主热证实热 虚热( 阴虚)( 3 )绛舌( 4 )紫舌淡紫舌:为气虚寒凝,温运无力所致绛紫舌:热盛伤津,血凝所致淡红瘀点:气滞血凝所致注意点:青紫舌主病的两重性绛紫舌色红,干枯少津一一热盛血瘀淡紫舌色白,湿润多津一一寒凝血瘀望舌形( 1 )老嫩老:舌体坚敛苍老,纹理粗糙,舌色较暗;- - 主实证嫩:纹理细腻,舌色浅多津;主虚证( 2 )肿胀:舌体较正常大而厚淡白而胖大一一气虚、阳虚;红肿而胖大- - -心脾积热;( 3 )瘦小舌:舌体较正常瘦小而薄;淡白而瘦小气血两虚;红绛而瘦小,少苔或无苔一一阴虚火旺;(

13、 4 )裂纹舌舌表面有各种形状的裂纹红而干燥有裂一一热盛伤津;淡白有裂一一阴血不足;多津而有裂纹湿盛( 5 )芒 刺 舌 乳 头 增 生 ,肥大,高起如刺,邪热亢盛;舌尖 心火亢盛舌中一一胃火亢盛舌苔为胃气上蒸所形成。正常为薄白苔( 4 )望舌态( 1 )强硬:热 入 心 包 痰 浊 内 阻 中 风 先 兆( 2 )痿软:气血两虚阴液枯竭( 3)震瞅:气血亏虚肝风内动( 4 )吐弄:心脾有热动风先兆( 5 )歪斜:肝风内动痰瘀阻络( 6 )短缩:寒凝经脉热灼筋痿二、望舌苔舌苔的变化苔色的变化苔质的变化( 1 )白苔:主表证、寒证白而干裂如积粉一一内热伤津,瘟疫暴起( 2 )黄苔:主里证、热证黄

14、色有浅黄与焦黄的不同黄色越深则表示热越深( 3)灰苔:主热证、寒湿证灰而干燥一一热甚伤津灰而滑润- - - 内有寒湿( 4 )黑苔:主里证( 热极或寒极)多由灰苔发展而来黑而干燥一一热极津枯黑而滑润一一寒湿内盛( 2 )润燥:反映津液状况润苔一一为津液未伤,过润则为水湿内停;燥苔一一为津液已伤,主热盛;由润变燥一一病情加重;由燥变润一一病情好转:( 3)腐腻:腐苔一一如豆腐渣主胃气衰败;腻苔一一如油状物主湿浊内盛;( 4)剥脱苔:主胃阴大伤、正气受损全部脱落一一镜面舌、猪腰舌部分脱落一一地图舌第二节 闻 诊概念:听声音、嗅气味正常声音发 声自然声调和谐柔和圆润言与意符病变声音( 一) 语声1、

15、语声重浊:外感风寒,肺气失宣2、 嘶哑 音哑发音困难失音完全不能发音实证:肺气不宣,清肃失职( 金实不鸣)虚证:肺肾阴虚,虚火灼金( 金破不鸣)妊娠:胞胎阻碍经脉,肾精不能上荣痫病一口中如作猪羊声( 二)语言( 1)澹语: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 - - 热 扰 神 明 ( 实证)( 2)郑声: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弱-心 气 大 伤 ( 虚证)( 3)独语:自言自语,喃喃不休,首尾不续, 见人则止气郁痰结( 癫症)( 三)呼 吸喘:呼吸困难,气促,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实证:病邪壅塞肺气, 气机不利虚证:肺虚不能主气, 肾虚不能纳气哮:呼吸急促,喉中有痰鸣声,时发时止宿痰

16、内伏, 复感外邪( 四) 咳 嗽咳有声无痰;嗽有痰无声;“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实证一咳声重浊虚证一咳声无力,声低气怯咳 嗽咳声重浊紧闷寒痰湿浊停聚咳声不扬,痰稠而黄- - - - 热证燥咳一干咳无力,痰少而粘湿痰咳嗽痰白量多而易咳顿咳一阵发,气急,连声不断,终止作鹭鸳叫百日咳白喉一咳声如犬吠( 白喉)( 五)呕吐 实热一声大、势猛、黄绿苦水虚寒一声小、势缓、清水“ 朝食暮吐” “ 暮食朝吐”( 六)呃逆实热一呃声频作、声高有力虚寒一呃声低沉、气弱无力( 七)暧气食滞胃院一暧气酸腐,肝气犯胃一暧气频作与情绪相关脾胃虚弱一暧声低沉,纳呆乏力( A )太 息 :又 称 叹 息 肝 气 不

17、舒( 九)喷嚏:新病为风寒侵袭,阳气无所发越久病突发喷嚏为阳气回复之证(I )鼻鼾:肥胖气道不利, 痰湿内停热入心包或中风入脏(I)肠鸣:第 二 节 嗅 气 味- 、病体之气( -)口 气 秽 臭 一一胃热酸臭气一 胃有宿食腐臭一- 牙疳或内痈( 二)汗气 汗出腥膻- 一湿热久蕴汗出臭秽-热毒内盛腋下汗气膻臊- 一狐臭二、病室气味尿臊味水肿晚期烂苹果味消渴病第三节 问 诊十 问 歌 ( 明 张景岳)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间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一、问寒热寒一怕冷:“ 恶寒”加衣被,

18、近火取暖,寒热不减外邪侵袭, 卫阳被遏“ 畏寒”加衣被,近火取暧,寒热缓解阳气不足, 失去温煦热一发热:病人体温升高或体温正常而全身或局部自觉发热常见的寒热症状有四个证型( -)恶寒发热 恶寒发热并见,多见于外感表证 机理:卫阳被遏不能达于肌表则恶寒,邪正相争则发热( -)但寒不热只怕冷而不发热,有虚实之分 实寒:寒邪直接侵袭,损伤机体阳气( 新病) 虚寒:素体阳虚,不能温煦肌表( 久病)( 三)但热不寒只发热不怕冷,见于里热证,根据发热的特点分为三种类型:但热不寒壮热:持续高热,多见于里热实证,乃阳盛热实的表现,伴面赤、汗多、口渴多饮潮热:发热象潮水一样有定时,按时而热或按时热势增高阳明潮热

19、:湿温潮热:阴虚潮热:( 四)寒热往来一 恶寒发热交替而作,邪正分争在半表半里少阳病:寒热往来无定时一外感病达半表半里阶段疟疾:寒热往来,发有定时一邪伏膜原, 定时而发二、问汗概念“ 汗”阳气蒸化津液从汗孔排出体外的一种代谢产物。意义诊察津液的盈亏,阴阳的盛衰,病情的轻重和预后。( -)表证辨汗 表证有汗一一外感风邪( 中风证) 表证无汗一一外感寒邪( 伤寒证)( 二)里证辨汗 自汗:气虚或阳虚 盗汗:阴虚或气阴两虚 大汗:里热证 亡阳证 战汗:邪正相争之转折点 黄汗:湿热交争三、问 疼 痛病机实邪气壅盛,阻滞气血、经络;“ 不通则痛”虚阴阳气血不足、脏腑经络失于濡养;“ 不荣则痛”( 一)问

20、 疼 痛 性 质胀痛痛而有胀感,多为气滞刺痛疼痛如针刺锥穿,多为瘀血所致冷痛疼痛有冷感而喜暖,多为寒邪伤阳灼痛疼痛有灼热感而喜冷,多为火邪窜入经络所致绞痛痛势剧烈如刀绞;有形实邪阻碍气机隐痛疼痛不剧烈,但连绵不止,多因精血不足、阳气不足筋脉失养所致重痛疼痛并有沉重感,多是湿邪困阻气血所致空痛- - - - 气血精血亏虚掣痛一经脉失养,多与肝有关酸痛疼痛而有酸软的感觉,可因湿邪侵袭或因肾虚1、头痛头痛的部位与经络的关系:( 从部位分)头痛连项太阳经两侧头痛一一少阳经前额痛阳明经巅顶痛厥阴经2、 胸 痛( 5 ) 真心痛胸痛彻背如针刺刀绞,面色青紫,脉微欲绝四、问头身胸腹不适( )头晕:有晕眩之感

21、,视物旋转,站立不稳肝阳上亢一晕眩伴见头胀,耳鸣,腰膝酸软,颜面烘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气血亏虚一头晕面白,神疲体倦,每因劳累加重,舌淡,脉细痰湿内阻一头晕且重,如物裹首,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脉弦滑瘀血阻络一多见于外伤后瘀血阻滞,脉络不通;五、问耳目(-)问耳1 , 耳鸣:实证一突发、声大,按之不减;肝胆火炎虚证一渐觉、声小,按之鸣减:肾精亏虚2、耳聋:“ 精脱者耳聋”实证一暴聋;实邪上壅于耳,清窍闭塞虚证一渐聋;年老精衰气虚,脑海失充3、重听:年老肾之精气虚衰( 二 ) 问目1、目痛:红肿疼痛明显肝火上炎,暴发火眼等微痛并感干涩阴虚火旺2、目眩:眩晕症3、目昏视物不清( 视力减退)雀盲每至黄昏

22、视物不见歧视视一为二七、问饮食口味( )口渴与饮水:1、口不渴:多见于寒证、湿证2、口渴多饮:伴壮热、口渴喜冷饮阳明经证伴小便量多,体渐瘦消渴病3、口渴不多饮:阴虚、湿热、痰饮证、瘀血内停、热入营血证渴欲饮但水入即吐:饮停于胃渴但欲漱水不咽: 内有瘀血(-)食欲与食量:1、食欲减退:邪气困阻中焦或脾失健运纳少一脾虚;纳呆一湿邪困脾2、厌食:食积一“ 伤食必恶食”厌油腻一湿热妊妇一胃失和降3、消谷善饥:胃火炽盛4、饥不欲食:胃阴不足5、偏嗜食物:小儿虫积等6、除中:脾胃之气将绝( 三) 问口味1、口淡:脾胃气虚,寒证2、口苦:热证3, 口甜:湿热蕴脾4、口酸:消化不良,肝气犯胃5、口涩:燥热伤津

23、6、口咸:肾虚及寒水上犯7, 口粘腻:湿浊,痰饮六、问睡眠(-)失眠:难 入 睡 浅 睡 眠 早 醒 多 梦心肾不交,虚火上扰一烦躁多梦,难入睡心脾两虚,血不养心一浅睡眠,早醒胆郁痰扰,神志不宁一易惊醒,口苦食滞胃脱,上干心神一腹胀,难入眠“ 胃不和则卧不安”( 二 ) 嗜 睡 :气 虚 痰 湿 阳 衰饭后易困一气虚,阳虚易困倦,体胖脱痞一痰湿困脾精神极度疲乏,似睡非睡一心肾阳衰八、 问二便( 一) 问大便1、便次异常(1)便秘一秘结不通或排便时间延长热秘:热伤津液 冷秘:阳虚阴寒凝滞气秘:气虚无力推动虚秘:血虚肠道失润(2 ) 泄泻一脾失健运,水走肠间水样泄:脾失健运五更泄:肾阳亏虚,命门火

24、衰,脾土失温湿热泄:饮食不洁,湿热内蕴问大便2、便质异常完谷不化大便中有较多未消化的食物脾肾阳虚,不能腐熟水谷湄结不调大便时干时稀,稠结不爽肝郁脾虚,肝脾不调脓血便大便中夹有脓血粘液痢疾,湿热交阻肠间,脉络受损问大便3、排便感异常肛门灼热一大肠湿热里急后重一痢疾,湿热内阻肠道气滞排便不爽一肝郁乘脾:腹痛作泻,泻后痛减伤食:酸腐臭秽,泻后痛减湿热蕴结:泻下黄糜,粘滞不爽滑泻一肾阳虚衰肛门气坠:脾虚中气下陷( 二 ) 问小便1、尿量异常:( 1 ) 尿量增多虚寒证气不化津消渴证肾虚( 2 ) 尿量减少里热证热盛伤津水肿病肺、脾、肾功能失常2、尿次异常(1)小便频数下焦湿热:小便频数,短赤而急肾气不

25、足:量多色清,夜间尤甚( 2 ) 瘾闭:点滴而出为瘾;点滴不出为闭虚证:阳虚气化无力,开合失司实证:瘀血、结石阻塞第四节 切 诊二、诊脉的部位和方法( 一)脉诊的部位1、遍 诊 法 ( 三部九候法) :上部、中部、下部2、仲景三部诊法:寸口、趺阳、太蹊二、诊脉的部位和方法3、寸口诊法:寸口是指梯骨茎突内侧的一段槎动脉。又 称 “ 气口” “ 脉口”寸口脉象为什么能反映五脏六腑的病变?“ 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 ”“ 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 ”寸口诊法原理寸关尺的定位 1、先定关:以 高 骨 ( 槎骨茎突)为标记 2、再定寸、尺:关前为寸 关后为尺寸口与脏腑相配左手 右手心

26、( 君火)肺 ( 金)肝 ( 木)脾 ( 土)肾 ( 水)肾 ( 相火)阴、,血、精阳、气左为心肝肾,右为肺脾命脉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平息和体位平息:” 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 闰以太息,命曰平人”, 体位:坐 位 卧 位, 与心脏等高2、诊脉时间:平旦为佳,安静诊脉方法指法:手指略成弓形倾斜,指腹对脉脊。高大者宜疏,矮小者宜密,小儿用拇指定关法1、举:轻取2、按:重取3、寻:中取循法、推法、总按、单按总按单按( )平 脉平脉既正常脉象的特点1、胃:脉来从容、和缓、流利“ 脉弱以滑是有胃气”“ 胃少为病” “ 无胃为死” 素问玉机真脏篇2、神:应指有力,节律整齐“ 按

27、指下之有条理,先后秩然不乱者,此有神之至。 ”3、根:尺脉沉取有力,按之不绝“ 寸关虽无,尺犹不绝,如此之流,何忧殒灭。 ” 脉经四、常见脉象及临床意义1、浮脉【 脉象特征】轻取即得,重按反减【 临床意义】主表证,亦主里虚( 虚阳外越)脉理:1)主表证一一外邪侵袭,人体正气趋向于表,故脉浮2)主里虚一一久病精气衰竭,阴不敛阳,虚阳外越。“ 三秋得之应无恙,久病逢之确可惊”二者的区别:表证脉浮但有根;里虚脉浮而无根2、沉脉【 脉象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临床意义】里证常见于下痢、浮肿、呕吐、郁结气滞等沉而有力一里实:气血内困于里;多因水、寒、积滞所致( 寒主收引,水性沉潜,

28、积滞则阳气伏郁)沉而无力一里虚:阳气虚不能升举3、迟脉【 脉象特征】脉来迟缓,一息不足4 至 ( 一分钟不满60次)【 临床意义】主寒证,亦主邪热结聚里实证1)主寒证一一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实寒:寒邪凝滞,阳气失于宣通虚寒:阳气虚弱失于温运2)亦主热证:邪热结聚,经隧阻滞多见于里热实证。( 阳明腑实证、肠伤寒、脑膜炎等) 四诊抉微“ 迟脉属脏主寒,此一定之理,乃其常也。若论其变,又有主热之证治,不可不知。所以然者,以热邪壅结,隧道不利,失其常度,脉反变迟矣 伤寒论 阳明病,脉迟,有潮热者,可攻里也,大承气汤主之”“ 又如脑膜炎,常因脑压增高,出现高热、脉迟,须脉证合参,勿作寒论。以免误诊”4

29、 、数脉【 脉象特征】脉来急促,一息5 6 至【 临床意义】主热证,亦主虚证1 )主热证一一因热迫血妄行,故脉数凡外感发热、胃热、肠热、肺痈、肠痈、疮疡、或阴虚火旺等均可见数脉2)主虚证一一精血耗损,元气亏虚,脉来虚数。多见于虚劳日久之人5 、洪脉【 脉象特征】脉形宽大,滔滔满指,来盛去衰【 临床意义】主 热 甚 ( 气分热甚)里热内盛, 气盛血涌故脉来洪洪大有力,此为太过,多为里热炽盛,必伴见壮热,烦躁,口渴,吐血,疮疡及暑热汗出等。 伤寒论 :“ 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汤主之”亦主虚证:若洪大无力,则不主气分热盛,乃阴精耗竭,孤阳将欲外越之兆。凡久病气虚,或虚劳、失血、久泄等病证,出现

30、洪脉则为阴损阳散之危重证候。6 、细脉【 脉象特征】脉细如线,应指明显,按之不绝【 临床意义】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主湿侵1 )气血不足,不能充盈脉道,则脉来细而无力凡久病气血亏耗,年迈体弱,失血,盗汗,自汗,阳虚畏寒,虚胀,泄泻等,可见到细脉 脉诀刊误 :“ 主血少气衰” 伤寒论 :“ 手足厥冷,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脉的宽度分类细脉2)主湿侵:脾虚湿盛或感受湿邪,湿邪阻碍脉道,故脉细凡湿邪伤人,或内困脾胃,或留滞经络,常可见到细脉 金匮要略 :“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细者,此名湿痹” 诊宗三昧“ 湿痹脚软,自汗失精,皆有细脉”9 、虚脉【 脉象特征】举之无力,按之空豁,应指松软,

31、是一切无力脉的总称【 临床意义】主虚证血虚不能充盈,气虚不敛而外张可见于久病虚劳、伤暑气阴两伤等 诊家枢要 :“ 虚,气血俱虚之诊也,为暑,为虚烦多汗,为恍惚多惊” 三指禅 :“ 多因伤暑毒,亦或血虚空”10、实脉【 脉象特征】应指幅幅,举按皆然是一切有力脉的总称【 临床意义】主实证邪盛正实,正邪相搏,气血涌盛脉道充满故实凡邪气有余,阳热内郁所致高热澹语,腑实便坚,三焦火盛,食滞胁痛等,皆可见实脉. . . ”11、滑脉【 脉象特征】往来流利,如盘走珠,应指圆滑 诊家正眼“ 滑脉替替,往来流利,盘珠之形,荷露之义” 脉经“ 与数脉相似”【 临床意义】主痰饮、食滞、实热诸证1)主痰饮:痰饮为阴滑

32、之物,痰湿聚于体内,足使脉内阴液增加,血流如粒而现滑象 素 问 脉 要 精 微 论 “ 滑为阴气有余也”2)主食滞:宿食化热,气实血涌 金匮要略“ 脉数而滑者,实也,此有宿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3)主实热:正盛邪实,气血涌盛 伤寒论 伤寒脉滑而厥者,有里热,白虎汤主之”脉流利度分类滑脉1)主妇人的孕脉:气血充盛 景岳全书“ 妇女脉滑数而经断者,为有孕” 脉诀“ 尺脉滑利,妊娠可喜,滑疾不散,胎必三月,但疾不散,五月可别”2)见于正常人:滑缓为平人之常,多见于青壮年,尤以女性明显 景岳全书“ 若平人脉滑而和缓,此自营卫充实之佳兆”12、涩脉【 脉象特征】往来艰涩,如轻刀刮竹【 临床意义】主伤精

33、、血少、痰食内停,气滞血瘀1)涩而无力一一伤精、血少多见于亡血,失精,闭经,死胎,或精冷阳萎 金匮要略“ 男子脉浮弱而涩,为无子,精气清冷” 诊家枢要“ 涩,为少血,为无汗,为血痹痛,为伤精”脉流利度分类涩脉2)涩而有力一一实证( 痰食积滞、瘀血)气、血、食、痰阻碍脉道,脉行不畅 金匮要略“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故知有宿食”主瘀血:凡胸痹、腹中积块、症瘤、痛经、经闭,及附件包块、陈旧性宫外孕包块等,可见之 素 问 脉 要 精 微 论 “ 涩则心痛”15、弦脉【 脉象特征】 :端直以长,如按琴弦【 临床意义】 :主肝胆病、诸痛症、痰饮、疟疾等弦为肝脉,为气机不畅之象凡肝气胁痛、腹痛、冷痹、疝疲

34、、疟疾等多见弦脉 伤寒论“ 脉弦者,必两胁拘急” 金匮要略“ 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 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 疟脉自弦” 内经“ 阳弦头痛,阴弦腹痛”16、其脉【 脉象特征】浮大中空,如按葱管【 临床意义】失血脉理:阴血不能维阳气,阳气浮散 金匮要略“ 脉极虚花迟,为清谷,亡血,失精” 景岳全书“ 花脉为孤阳脱阴之候,为失血脱血,为气无所归,为阳无所附”17、紧脉【 脉象特征】脉形紧急,如牵绳转索【 临床意义】主寒证、痛证、宿食寒主收引,脉管内缩故紧多见于寒邪内侵引起的伤寒发热,头痛咳嗽心腹痛或胀满,呕吐泻利,阴疝疮癖等 脉诀刊误“ 紧为寒为痛” 金匮要略“ 紧脉如转索无常者,有

35、宿食也”“ 紧脉,头痛风寒,腹中有宿食不化也”18、缓脉【 脉象特征】 一息四至,来去有怠有二种意义1)脉管柔和,脉来和缓,有悠然之意。为有神,有胃之平脉2)脉管纵使缓,脉来懈怠 脉经“ 去来亦迟,小快于迟”主病:多由脾虚,或湿邪困阻19、革脉【 脉象特征】中空外坚,如按鼓皮 濒湖脉学“ 花脉,弦而乳,如按鼓皮” 医学实在易 革脉外强”徐春甫. : “ 革为皮革,浮弦大虚,如按鼓皮,内虚外急”【 临床意义】亡血、失精、半产、漏下等革为精气内虚,气无所恋而浮越于外所致 金匮要略“ 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伤寒论“ 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减则为寒,亢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为革”再生障碍性贫

36、血常此类脉,脉形阔大,按之中空,为高度贫血征象。此外,肿瘤,肝硬化等亦可见之。菰脉与革脉的比较二脉均为中空外强脉,主里虚阳无所附益脉:皮软而中空,主失血或失血先兆革脉:皮硬而中空,主精亏虚寒21、弱脉【 脉象特征】极软而沉细主病:主阳气虚衰或气血俱虚阳虚不能温运,鼓动无力多见于元气虚耗,阳气衰微之人。症见面白肢冷22、濡脉【 脉象特征】浮而细软,如絮浮水【 临床意义】 :主诸虚,又主湿凡气虚,自汗,身倦乏力,短气等可见濡 诊家枢要 :“ 濡,为气血俱足之候,为血少,为无血,为疲损,为自汗,为下冷,为痹” 略谈色脉诊 : “ 濡脉多为湿邪盛的反映,正因为濡脉主湿邪,所以凡患身体困倦,肌肤浮肿,以

37、及疮疡癣疥等,脉来多濡,按如泥浆而不爽也”25、促脉【 脉象特征】数而一止,止无定数 脉经“ 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 临床意义】主阳盛热实邪热内盛,壅滞脉道,脉行不利 崔氏脉诀“ 阳盛则促,肺痈阳毒” 濒湖脉学“ 促脉惟将火来医,其因有五细推之,时时喘咳皆痰积,或发狂斑与毒疽”26、结脉【 脉象特征】缓而一止,止无定数 伤寒论“ 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 临床意义】主阴盛气结阴寒凝滞,心阳被抑多见于气结、血瘀、寒痰、饮食停滞、搬瘤积聚等27、代脉【 脉象特征】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 脉经” 代脉来数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 临床意义】主脏气衰微1)脏气衰微,无力继续,故脉

38、歇止难复 诊家正眼“ 代主脏衰,危恶之候”“ 心疼夺食,脉三动一止,良久不能自还”2)又主痛症、七情惊恐、跌仆损伤“ 惊则气乱”28、疾脉【 脉象特征】一息七至以上【 临床意义】多见于阳亢无制,真阴垂绝之候。为虚弱,阳气将绝之征注意:“ 室上性心动过速” ,其心率可达1 6 0 /分以匕 但不属于危症及死症相 兼 脉 的 主 病 规 律 概念:两种以上的脉同时出现称为相兼脉 原因:(1 )正气有盛衰,邪气常兼夹( 2 )脉的位、数、形、势、律 主病- 各脉所主病之总和浮 数 脉 = 浮 ( 表 ) + 数 ( 热 ) 表热证沉数=里热;弦数=肝郁化火:滑数=痰热三、真脏脉病情深重,胃气衰败,真

39、脏脉现1、无胃之脉:弦硬不柔,如循刀刃偃刀脉、弹石脉2、无根之脉:浮大无根,按之消失釜沸脉、鱼翔脉、虾游脉3、无神之脉:脉率无序,脉形散乱雀啄脉、屋漏脉、解索脉脉 症 顺 逆 与 从 舍 脉症的顺逆(D脉症相符实证,新病,暴病- 阳脉,实脉虚证,久病,缓病- 阴脉,虚脉(2)脉症不符 脉症的从舍- 常用于寒热、虚实的真假(1)症真脉假- 舍脉从症腹痛,便秘,舌红苔黄- 胃肠燥热脉沉迟- 热结胃肠,脉道不通(2)症假脉真- 舍拉从脉四肢厥冷伴身热烦渴舌红- 假寒脉洪数- 热闭于内,格阴于外- 真热按 诊( -)按胸胁1、按胸部:虚 里 ( 心尖搏动处)正常一 一 动而不紧,缓而不急异常一一微弱:

40、宗气虚其动应衣:宗气外泄2、按胁下:( -)按 脱 腹 ( 胃脱、腹部)1、按胃脱2、按大腹按之充实,痛而拒按,叩之浊音- 实证按之空虚,痛而喜按,叩之空声- 实证辨肿胀 有 波 动 感 - 水 无 波 动 感 - 气 般( 三)按 肌 肤辨寒热肌肤热而喜冷- 阳证、热证肌肤冷而喜温- 阴证、寒证察润燥肌肤湿润- 汗出或津液未伤肌肤干燥- 无汗或津液已伤按 肌 肤3、诊肿胀水肿- 按之凹陷不起气肿- 按之凹陷,随之而起者( 四)按 手 足辨手足冷热俱冷- 阳虚或阴盛俱热- 阴虚或阳盛 辨手掌冷热手心热甚于手背内伤发热手背热甚于手心外感发热手足心热- 内伤发热麻疹患儿,中指尖独冷- 发疹( 五)

41、按 俞 穴对病位判断具有一定意义 肺病 : 中 府 、肺俞、太渊 肝病:期门、肝俞、太冲 胃病:胃俞、足三里第 三 章 八纲辨证八纲辨证的概念概念:是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辨证的纲领表里辨别病位的浅深寒热辨别疾病的性质虚实判断邪正的盛衰阴阳划分疾病的类别第 一 节 表 里里证:邪盛病重 里证出表 病退一、 表 证概念:表证是指六淫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时所产生的证候。属外感病的初期阶段。临床表现: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或鼻塞、流清涕、咽喉痒痛,咳嗽二、里 证概念:里证是泛指病变部位在内,由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所反映的证候。成因:1、表邪失治,内传入里2、外邪直中,侵

42、犯脏腑3、七情、饮食、劳倦等里 证临床表现:( 症状多种多样,取 其 1 , 以与表证相鉴别)壮热或潮热,不恶寒反恶热,口渴烦躁,腹胀腹痛,呕恶,大便干结,小便短赤,或神昏澹语,舌红苔黄厚,脉洪数或沉数有力特点:1、病位深在2、有内脏各系统的功能障碍三、半表半里是指病邪在山表入里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又称为“ 少阳病”临床表现:往来寒热,胸胁苦满或疼痛,心烦欲呕,不欲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 四)表里证的鉴别要点主要是审察其寒热、舌象、脉象等变化1、发热恶寒属表,但热不寒属里2、表证小便清利,饮食如故3、里证有内脏系统的机能障碍4、有一分恶寒,就有一分表证第二节 寒 热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一对纲领

43、 景岳全书 “ 寒热者,阴阳之化也”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素问调经论“ 阳虚生外寒,阴虚生内热”一、 寒 证是疾病的本质属于寒性的证候外寒:寒邪入侵肌表所致一一表寒内寒:寒邪直中脏腑一一实寒自身阳虚- - - - - - - 虚寒临床表现:恶寒、畏寒、冷痛,喜暖,口淡不渴,肢冷蜷卧,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澹,面色白舌淡苔白而润,脉紧或迟等二、 热 证是疾病的本质属于热性的证候。表热:热邪外袭肌表所致里热:外邪入里化热气郁化火,食积化火阴虚生内热 一一虚热临床表现:发热喜凉,口渴饮冷,面红目赤,烦燥不宁,痰黄涕浊,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而干燥,脉数等四、寒证与

44、热证的关系(-)寒热错杂:是指在同一病人身上存在着不同性质的症状1 ,上热下寒:如 伤寒论中 的 “ 黄连汤”证胸中有热,腹中冷痛,黄连汤主之2、上寒下热:如胃脱冷痛,呕吐清涎,又兼见尿频,尿痛,小便短赤八纲证候间的关系3、表寒里热: 伤寒论中 “ 大青龙汤”证发热恶寒,身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4、表热里寒: 伤寒论中 “ 桂枝人参汤”证外证未解,而数下之,利下不止,桂枝人参汤主之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寒热转化1、寒证化热,2、热证化寒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三)寒热真假:是指疾病在危重阶段,可以出现一些症状与本质相反的“ 假象”1、真热假寒: “ 热极似寒”2、真寒假热: “ 寒极似

45、热”证候真假真热假寒一一内有真热,外现假寒产生机理:邪热内盛,阳气郁而不能外达临床表现:高热伴四肢厥冷,恶寒或寒战, 神识昏沉,面色紫暗,脉沉;又见口鼻气粗,口渴引饮,小便短黄,舌苔黄而焦干证候真假2、真寒假热一一内有真寒,外现假热产生机理:阴寒内盛,格阳于外( 阴盛格阳)临床表现:身热烦躁,面红如妆,神志躁扰又见下肢厥冷,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浮大但重按无力寒热真假的鉴别寒热真假的鉴别要点:假象的出现,多在四肢,皮肤和面色方面,而脏腑、气血、津液等方面的内在表现,是如实的反映了疾病的木质,故辨证时应以里证、舌象、脉象等作为诊断的依据寒热真假的鉴别假象毕竟和真象不同,如假热之面赤,是面色恍白而

46、仅在猷颊上浅红娇嫩,时隐时现,而真热的面红却是满面通红;假寒常表现为四肢厥冷,而胸腹部却是大热,按之灼手- ,或周身寒冷而反不欲近衣被;真寒是身卷卧,欲得衣被第三节 虚实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一对纲领“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素问通评虚实论“ 实,言邪气实,则当泻;虚,言正气虚,则当补” 景岳全书传忠录“ 论气血,气有盛衰,盛则为实,衰则为虚,血有亏瘀,亏则为虚,瘀则为实” 通俗伤寒论一 、 虚证虚证是对人体正气虚弱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概括成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久病耗损正气临床表现:面色苍白或萎黄,精神萎靡,身疲乏力,心悸气短,形寒肢冷或五心烦热,自汗盗汗,大便滑脱,小便失禁,舌上无苔,脉虚无

47、力等二、实 证实证是对人体感受外邪,或体内病理产物蓄积而产生的各种临床表现的概括成因:外邪入侵人体内脏功能失调,病理产物堆积( 痰饮、水湿、瘀血等)临床表现:发热,腹胀痛拒按,胸闷烦躁甚至神昏澹语,呼吸喘粗, 痰涎壅盛,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脉实有力,舌苔厚腻等四、虚实的错杂、转化和真假( - )虚实错杂( 二)虚实转化( 三)虚实真假1、假实: “ 至虚有盛候”2、假虚: “ 大实有羸状”虚实真假的辨别虚实真假的辨别杨乘六指出: “ 证有真假凭诸脉,脉有真假凭诸舌。果系实证,则脉必洪大躁疾而重按有力;果系实火,则舌必干燥焦黄而敛束且坚牢也。岂有重按全无脉者,而尚得谓之实证;满舌俱胖嫩者,而尚得

48、谓之实火哉? ”第 四 节 阴 阳( - )阴阳是类证的纲领阳证一一表、热、实阴证一一里、寒、虚“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一言以蔽之者,日阴阳而已 景岳全书三、亡阳证与亡阴证一、亡阳证:是指体内阳气极度衰微而表现出阳气欲脱的危重证候成因:大汗、大失血等亡阳久病阳气衰微临床表现:冷汗淋漓,汗质稀淡,神情淡漠,肌肤不温,手足厥冷,呼吸气微,面色苍白,舌淡而润,脉微欲绝等二、亡阴证:是指体液大量耗损,阴液严重亏乏而表现出的危重证候成因:壮热耗津、大吐大泻等严重烧伤临床表现:汗热味咸而粘,如珠如油,身灼肢温,虚烦躁扰,口渴欲饮,皮肤皱瘪,小

49、便极少,面色赤,唇舌干燥,脉细数疾等亡阴亡鉴别表:思考题:1、寒证与热证的鉴别?2、表证与里证发热症状有何不同?其机理如何?3、 “ 真寒假热” “ 与真热假寒”的病机如何?4、何 谓 “ 大实有羸状” “ 至虚有盛候” ?5、亡阴与亡阳证临床表现与鉴别要点?第 四 章 辨 证第一节 病因辨证概念及重点:病因辨证, 是运用病因学的基本理论, 综合分析各种病因侵入人体所致疾病各种证候的辨证方法本节内容:重点阐述外因致病的临床特征六淫证候疫毒要点:外感六淫的致病特点及常见临床表现第一节 外感病因辨证 外感病是指感受六淫、疣气等外邪引起的疾病 一、六淫辨证风、寒、暑、湿、燥、火 注意:要 与 “ 内

50、生六淫”的相区别(-) 风淫证候 概念:外感风邪引起的证候。又称外风证 风淫特点: 临床表现:1、风邪侵表:发热恶寒、汗出、鼻塞或喷嚏,咳嗽,咽喉痒或痛,苔薄白,脉浮缓2、风客肌肤:皮肤瘙痒,或起丘疹,或起风团,此起彼伏,游走不定3、风袭经络:颜面麻木仁,口眼歪斜,颈项拘急,四肢抽搐4、风袭关节:关节疼痛,游走不定5、风水相搏:颜面先肿,继则全身( 二)寒淫证候概念:外感寒邪引起的证候,又称外寒证寒淫特点:临床表现:1、伤寒证:寒邪伤于肌表发热恶寒,无汗,头身疼痛,舌苔白,脉浮紧2、中寒证:寒邪直中脏腑( 寒邪客肺、寒滞胃肠、寒滞肝脉、寒滞心脉、寒凝胞宫证等临床表现:腹部冷痛,喜温,口淡不渴,

51、小便清长或咳喘,或泄泻,或手足拘挛,或囊缩等,舌淡苔白,脉沉紧3、寒凝经脉:关节冷痛,痛有定处,喜温( 三)暑淫证候, 概念: 暑淫致病特点: 临床表现:1、伤暑:恶热、汗出、口渴、疲乏、尿黄、舌红,苔白或黄,脉虚天气炎热, 汗出过多, 气阴两伤暑淫证候2、中暑:发热,卒然昏倒,汗不出,烦闷,气急,甚或昏迷惊厥,舌绛干燥,脉濡数暴晒于烈日之下, 体热难散程钟龄认为辨暑方法:以自汗、口渴、烦心、溺赤、身热、脉虚为要点二者鉴别:( 四)湿淫证候, 概念: 湿淫特点: 临床表现:1、湿邪伤表:头重如裹,身热无汗,关节疼痛,四肢倦怠2、湿侵皮肤:皮肤起泡,破流黄水( 黄水疮) ,或足趾奇痒,皮破流水3

52、、湿流关节:关节重着酸痛,肌肤麻木,疼痛固定,脉濡缓,舌苔腻( 五)燥淫证候 概念: 燥淫特征: 临床表现:1、凉燥:头微痛,恶寒,无汗,咳嗽,喉痒,鼻塞,舌白而干,脉浮秋深初凉, 西风肃杀, 感之而成凉燥燥淫证候2、温燥:身热有汗,口渴,咽干,咳嗽,胸痛,甚者痰中带血,以及上气鼻干,舌干苔黄,脉象浮数久晴无雨, 秋阳暴晒, 感之而成温燥( 六)火淫证候概念:火淫特点:临床表现:火灼气分一壮热口渴,面红目赤热入营血,迫血妄行一吐血、蚓血、发疹热扰神明一发狂热灼肌肤一皮肤生痈疳热伤津液一便秘,尿黄舌一红绛 脉一数而有力热与暑的异同相同点:同为夏令主气。 素问 五运行大论 : “ 在天为热,在地为

53、火,其性为暑。” “ 南方生热,热生火 七月流火不同点:暑一以汗出过多,气阴两伤为损害的一组症状,治以着普废气( 清暑益气汤)火一以火毒内侵,或灼伤肌肤为损害的一组症状,治以清热解毒( 五味消毒饮)( 七)疫疣辨证概念:是中医对急性、烈性传染病的总称。致病特点:1、传染性强,流行面广2、发病急骤,病情危重3、多从口鼻而入4、其产生有一定的条件疫历的临床表现1、大热、大渴、头痛如劈2、绞肠痛绝,或抽搐强直3、狂躁昏澹,吐蝴发斑,咽痛喉烂4、憎寒壮热,痰喘肿胀5、舌质红绛,苔厚浊腻或白厚如积粉6、脉濡数二、七情证候概念:过度、过久的情志剌激,导致脏腑气血失调而引起的疾病致病特点:1、与患者的情绪波

54、动密切相关2、以精神症状主三、饮食劳伤( )饮食所伤:胃痛,恶闻食臭,饮食不佳,胸膈痞满,吞酸暧腐,舌苔厚腻,脉滑有力。(-)劳逸所伤:倦怠无力,嗜卧,懒言,饮食减退,脉缓大或浮或细。( 三) 房室所伤阴虚,则咳嗽咯血,骨蒸潮热,心悸盗汗;阳虚,则阳萎早泄,手足清冷,腰酸腿软,梦遗滑精。四、外伤指外受创伤,如金刃。跌打,兽类咬伤及毒虫螫所引起的一类症候。小结1、六淫致病的特点2、六淫的主要临床证型3、疫病的临床表现特征4、七情致病的临床表现5、劳伤、食积的临床表现特征第 二 节 气血津液辨证一、 气病辨证(-)气虚证概念:是人体之气不足导致气的基本功能减退的虚弱证候临床表现:少气懒言,神疲乏力

55、,头晕目眩,自汗,活动后诸症加剧,舌淡苔白,脉虚无力( 二 ) 气陷证概念:是因气虚而升举乏力、清阳下陷所表现的虚弱证候临床表现:气虚证十脏器下垂腰腹气坠感,久泻久痢,便意频频脏器下垂 景岳全书 妇人规 : “ 子宫不收而外坠者,宜补中益气汤加醋炒芍药,饮而举之”“ 非温补不能收” 内经 : “ 下者举之”( 三)气滞证概念:气机运行不畅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胀闷、疼痛、脉弦 景岳全书 : “ 痛证当辨有形无形,无形者,痛在气分。凡气病而为胀为痛者,必或胀或止,而痛无定处,气聚则痛而无形,气散则平而无迹,此无形之痛也,但宜顺气,气顺则痛愈矣”( 四) 气逆证概念:气机逆而向上或升发太过所表现的

56、证候临床表现:肺气上逆一咳嗽,气喘,不得平卧胃气上逆一呕吐,呃逆,暧气 肝 气上逆一头痛目胀,眩晕耳鸣,面红目赤,吐血蚓血,甚至晕厥气病辨证小结重点:虚证一一气虚证气陷证实证一一气滞证气逆证第二节血病辨证( 一)血虚证概念:血不足肌体失去濡养所表现的证候成因:1、失血过多( 急慢性失血)2、生血不足( 脾虚生化足)3、瘀血阻络,新血不生血虚证临床表现:面色苍白或萎黄无华,唇色淡白,爪甲色淡头晕目眩,心悸失眠一一血不养心手足麻木一一经脉失养月经量少、色淡一一化源不足舌淡、脉细无力一一脉道不充( 二)血瘀证概念:血液运行迟缓或溢出而停积于脉外所引起的证候成因:临床表现: 血瘀证疼痛部位固定,痛如针

57、剌,夜间加堇 胸痛,口唇指甲青紫 肿块,质地较硬,推之不移 呕血,大便色黑如柏油 月经不调,痛经 面色黎黑,青筋显露,肌肤甲错 舌上有瘀点或瘀斑,脉涩或结代( 三)血热证概念:血分有热,迫血妄行所导致的证候成因:感受外邪一一外来之火五志化火内生之火临床表现:咳血,吐血,尿血,蚓血;面红目赤,口干,尿黄;甚狂躁;舌红绛,脉弦数( 四)血寒证概念:是指寒邪客于血脉,凝滞气血,运行不畅所表现的证候成因:外感寒邪;阳虚失温临床表现:手足冷痛,肤色紫暗发凉,喜暖恶寒,得温痛减,或少腹疼痛,形寒肢冷,月经衍期,经色紫暗夹有血块。舌淡暗苔白,脉沉迟或涩三、气血同病辨证( -)气滞血瘀证是气机郁滞而致血行瘀阻

58、所出现的证候成因:情志不遂病邪阻滞气机临床表现: 气滞证 + 血瘀证胸胁胀闷疼痛,胁卜痞块,剌痛拒按,妇女可见经闭或痛经,经色紫暗,有瘀块等,舌紫喑或见紫斑,脉涩( 二)气虚血瘀证是气虚运血无力,血行瘀滞而表现的候成因:久病耗气年老气衰临床表现:气虚证 + 血瘀证气虚证一面色淡白,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血瘀证一疼如针剌,痛处不移舌脉一舌淡暗或有瘀斑,脉细涩( 三 )气血两虚证是指气虚证与血虚证同时存在的证候临床表现: 气虚证 + 血虚证气虚证一头晕目眩,少气懒言,自汗血虚证一面色淡白或萎黄,心悸失眠舌脉一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四) 气不摄血证气虚不能统摄血液而见失血的证候成因:久病气虚慢性失血,气

59、随血耗临床表现:气虚证 + 失血气虚一面白无华,气短懒言,神疲乏力失血一吐血、便血、尿血、皮下出血等舌脉一舌淡嫩苔薄白,脉弱或花气不摄血证与血热证鉴别表四 津液病辨证(-)津液不足证概念:是指体内津液不足,组织失去润养所表现的证候成因:津液亏虚证临床表现:口燥咽干,唇燥而裂,皮肤干枯无泽,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注 意 与 “ 外燥”相区别(-)水液停聚1、水肿概念:是指水液停聚于体内的病证成因:脾、肺、肾三脏功能失调临床表现:阳水一从面部开始,渐及全身外邪袭表, 肺失宣降, 不能通调水道阴水一从足部开始,腰以下为甚阳虚气化失司( 1 )痰证概念:是指体内津液内聚所形成的稠浊而粘滞

60、的病理产物内停而引起的病证成因:多种因素( 内外因)脾、肺、肾功能失调水液停聚痰痰证临床表现:在肺一咳嗽,咯痰,胸闷在脾胃一纳呆,呕吐痰涎在心神一癫、狂、痫在脑一头晕目眩在四肢、经络一局部冷痛,肢麻在皮下、肌肉一摞彷,瘦瘤,乳癖在咽喉一梅核气舌脉象一舌苔腻,脉滑( 2 ) 饮证概念:是指津液内停所形成的质地清稀的病理产生所引起的病证临床表现:在胃肠一水声漉漉,脱痞,吐清水在肺一咳嗽气喘痰稀白在胸胁一满痛,咳则加剧在心一心悸,不得平卧,下肢浮肿舌脉象一舌苔白滑,脉弦第 五 章 脏 腑 辨 证一、心与小肠辨证概述:心的生理、病理1 主血脉2主神明3其华在面、开窍于舌4小肠主受盛、化物和分清泌浊心病

61、的主要症状心区:心痛、胸闷、心悸、怔忡主神明:心烦、失眠、多梦狂乱、神昏澹语开窍于舌:口舌生疮移热于小肠:小便赤涩灼痛、尿血(-)心气虚证、心阳虚与心阳暴脱证1、心气虚概念:是心气不足,鼓动无力表现的证候成因:久病体弱;年老气衰临床表现:气 虚 证 +心动无力症气虚一气短懒言,神疲乏力,自汗心一胸闷、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舌脉一舌淡、苔白,脉弱2、心阳虚证概念:是心阳虚,温运无力,虚寒内生所成因:心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成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阳虚 + 心失温养阳虚一形寒肢冷,面色恍白或面唇青紫心一心悸怔忡,心胸憋闷舌脉一舌质淡胖,脉弱3、心阳暴脱证概念:是心阳衰极,阳气暴脱所表现的亡 阳证候成因:本

62、证在心阳虚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临床表现:亡阳证 + 心衰亡阳一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微弱心一胸痛暴作,面唇青灰,甚或神志模 糊,昏迷舌脉一舌淡或淡紫,脉微细欲绝( 三)心火亢盛证概念:是指心火内炽表现的实热证候成因:外邪入里化火;情志抑郁化火临床表现:火 热 证 +心与小肠症状实火一面赤口渴,身热,便秘渡赤,苔黄,脉数心一心烦,失眠,甚则狂躁澹语,口舌生疮,或舌尖红赤生芒剌移热于小肠一小便赤、涩、灼、痛( 四)心脉痹阻证概念:是多种因素导致心脉闭塞不通所表现的证候成因:年高体弱;久病正虚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心胸憋闷作痛,痛引肩背或内臂,时作时止临床根据成因不同,可分为四型心脉痹阻的分型瘀血内阻

63、一痛如针剌,舌紫暗或有瘀点,脉细涩痰浊停聚一闷痛甚,体胖痰多,身重困倦,舌苔白腻,脉沉滑阴寒凝滞一突发剧痛,得温痛减,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紧气机郁滞一胀痛,发作常与精神因素有关,舌淡红,苔薄白,脉弦二、肺与大肠辨证概述:肺的生理、病理1、肺主气,司呼吸;“ 肺朝百脉”2、主宣发,肃降,能调水道;3、外合皮毛,开窍于鼻;4、大肠主传导,排泄糟粕;肺的主要症状1、主气,司呼吸:咳嗽,气喘2、主宣发、肃降:鼻塞3、主通调水道:阳水4、外合皮毛:外感病初期,皮肤病5、大肠:便秘,泄泻,腹痛,里急后重( 一)肺气虚证概念:是肺气虚弱,卫气不固所表现的证候成因:久病咳喘脾虚土不生金临床表现:气

64、虚 证 +肺的机能减退气虚一面色淡白,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肺一咳喘无力,短气,咳痰清稀,语声低怯或自汗恶风易感冒。舌脉一舌淡苔白,脉弱( -)肺阴虚证概念:是指肺阴不足,虚热内生所表现的证候成因:久咳伤阴;皆虫蚀肺热病后期伤阴临床表现:阴 虚 证 +肺虚热证阴虚一口燥咽干,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 红肺一干咳少痰或痰少而粘,甚痰中带血. ,声音嘶哑舌脉一舌红少津,脉细数( 三 )风寒束肺证概念:是风寒外袭,肺卫失宣表现的证候成因:外感风寒临床表现:风 寒 表 证 +肺气失宣风寒表证一恶寒发热,鼻塞流清涕,身痛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肺一咳嗽,咯痰色白清稀,喉痒不适( 四)寒邪客肺证概念:是指

65、寒邪客于肺所表现的证候成因:肺气虚发展而来年老体弱,阳气耗伤临床表现:寒 证 +肺气上逆寒证一形寒肢冷,或面浮肢肿肺一咳喘无力,痰白清稀量多如泡沫,胸闷舌脉一舌淡苔白滑,脉迟缓( 五)痰湿阻肺证概念:是指寒痰湿阻滞于肺所表现的证候成因:寒湿外邪侵袭于肺中阳不振,寒从内生,聚湿生痰临床表现:湿痰证 + 肺气失宣湿痰一痰多色白易咯肺一咳嗽,气喘,胸闷舌脉一舌质淡苔白腻,脉滑( 六)风热犯肺证概念:风热外袭,肺卫失宣所表现的证候成因:外感风热临床表现:风热表证 + 肺失宣降风热表证一发热微恶风寒,头痛肢酸,鼻塞流浊涕,口干咽痛肺一咳嗽,咯痰黄稠舌脉一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七)热邪壅肺证概念:是邪热

66、壅肺,肺失宣降所表现的证候成因:表邪不解,入 里 ( 肺 )化热临床表现:里热实证 + 肺失清肃里热一发热,U渴,烦躁不安,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肺 一 咳 嗽 ,气喘,痰黄,鼻煽,胸痛甚吐痰血腥臭痰舌脉一舌红苔黄,脉洪数有力( A )燥邪犯肺证概念:燥邪外袭,肺失清润表现的证候成因:秋季外感燥邪临床表现:外燥证 + 肺失清润外燥一唇、舌、鼻、咽干燥,尿少便干,轻微发热恶寒,头身酸痛肺一干咳无痰,或痰少难咯,甚痰中带血;舌脉一舌尖红苔薄而干,脉浮细( 九)大肠湿热证概念:是湿热蕴结大肠所表现的证候成因:暑湿之邪外侵饮食不洁,湿热内生临床表现:湿热证 + 大肠传导失常湿热一发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

67、,脉滑数大肠一下痢脓血粘液便,或暴注下迫黄褐臭秽稀便,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 十)大肠液亏证概念:是大肠津亏,肠失濡润所表现的证候成因:年老阴血不足高热、吐泻伤阴产后失血临床表现:津亏证 + 大便燥结津亏一口燥咽干,舌红少苔或黄燥,脉细涩大肠一大便干结难解,数日一行,伴口臭,暧气,腹胀三、脾与胃病辨证概述:脾的生理、病理1、脾主运化,主升清2、脾主统血3、主肌肉四肢4、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水谷脾病的主要症状1、运化失常:食少纳呆,腹胀,浮肿便滤,湿聚生痰2、清气不升:头晕,神疲3、失统血:慢性出血4、四肢失充:肌肉瘦弱无力5、胃失和降:暧气、恶心、呕吐、呃逆等(-)

68、脾气虚证概念:是 脾 ( 胃 ) 气 不 足 ,运化失健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气 虚 证 +运化失司气虚一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运化失司一腹胀纳呆,便游面色萎黄,形体消瘦面色恍白,形体肥胖舌脉一舌淡苔白,脉缓弱(-)脾阳虚证概念:脾阳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的证候成因:脾阳虚证临床表现:阳 虚 证 +脾虚证阳虚一形寒肢冷,四肢不温,面白,U淡不渴脾一腹部冷疼,喜温喜按,大便稀溥,或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带下量多而清稀色白舌脉一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三) 中气下陷证概念:是脾气亏虚升举无力反而下陷的证候成因:多由脾气虚进一步发展而致临床表现:脾气虚证 + 脏器下垂脾气虚一腹胀纳少,神疲

69、,四肢乏力,头目眩晕,面白无华;舌淡苔白,脉缓弱气陷一院腹坠胀,或便意频频,或久泄不止精微物下泻一小便浑浊如米常脏器下垂一子宫、胃、肝、肾、直肠等( 四)脾不统血证概念:是脾气亏虚不能统摄血液所表现的 证候成因:久病脾虚;劳倦伤脾临床表现:脾 虚 证 +出血症脾虚一面色萎黄或苍白,食少便海出血一便血、尿血、肌蚂、齿杷、崩漏舌脉一舌淡,脉细无力脾虚四证鉴别表( 六)寒湿困脾证概念:是寒湿内盛,中阳受困表现的证候成因:过食生冷;久居潮湿,寒湿内生嗜食肥甘,湿浊内生临床表现:寒湿证 + 脾失健运寒湿一头身困重,面色晦暗,泛恶欲吐脾一院腹胀痞闷胀痛,食少便滤舌脉一舌淡,苔白腻,脉濡缓( 七)湿热蕴脾证

70、概念:是湿热内蕴中焦,脾主运化功能受困所表现的证候成因:临床表现:湿热证 + 脾运受困湿热一身热不扬,汗出不畅,身目鲜黄,或皮肤发痒脾 一脱腹痞闷,纳呆呕恶,大便不爽,肢体困重,渴不多饮舌脉一( A )胃阴虚证概念:是指胃阴不足,胃失濡养所表现的证候成因:临床表现: 胃部症状+ 阴虚证胃 一 胃 肮 隐 痛 ,饥不欲食,干呕,嘈杂,呃逆阴虚一口燥咽干,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舌脉一( 九)食滞胃脱证概念:指饮食停滞胃肠所表现的证候成因:饮食不节,暴饮暴食临床表现:胃脱痛 + 食滞证胃 一 胃 脱 胀 闷 ,甚则攻撑作痛,拒按,吐后痛减食滞一暧腐吞酸,厌食,泻下不爽,便如败卵,或大便秘结舌脉一舌苔厚腻

71、,脉滑或沉实( 十)胃寒证概念:是寒邪犯胃,胃气凝滞,胃失和降所表现的证候成因:临床表现:胃脱疼痛 + 寒证胃 一胃脱冷痛,甚剧痛,得温痛减,恶心呕吐,呃逆暧气寒证一口淡不渴,畏寒肢冷舌脉一舌质淡白苔白滑,脉沉紧或弦( 十一)胃热证概念:是指胃中火热炽盛所表现的证候成因:过食辛辣,食积化火情志不遂,气郁化火临床表现:胃脱痛 + 热象胃 一 胃 肮 灼 痛 ,拒按,消谷善饥,或 口臭;牙龈肿痛,溃烂热象一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脉一舌红苔黄,脉滑数胃病寒热虚实鉴别表十一、胃脱气滞证概念:是胃气不降所表现的证候成因:情志不遂,肝气犯胃临床表现:气 滞 证 +胃部症状气滞一胀痛,窜痛,暧气呃逆胃一胃痛,

72、恶心呕吐,食少纳呆舌脉一舌淡红苔白,脉弦第四节肝与胆病辨证概述:肝、胆的生理、病理1、主藏血:贮藏血液,调节血量2、主疏泄:调节情志,协助消化3、开窍于目,在体为筋,其华在爪肝胆病的常见症状 肝区:胁肋胀痛 主情志:烦燥易怒 主筋:抽搐、震颤冲任失调:月经病开窍于目:目疾 经脉所过:睾丸胀痛 胆病:口苦、黄疸、惊悸一、肝气郁结证概念:是肝的疏泄功能异常,气机郁滞所表现的证候成因:情 志抑郁不遂 或突然精神剌激临床表现:气滞证 + 肝失疏泄气滞证一胸胁或少腹胀痛肝气不舒一情志抑郁,善太息气郁痰凝一咽喉异物感,或瘦瘤气结一痕块,时聚时散妇科一乳房胀痛,月经不调舌脉一舌苔薄白,脉弦二、肝火上炎证概念

73、:是指肝经气为上逆所表现的证候成因:情志不遂,气郁化火火热之邪内侵累及于肝肝火炽盛证临床表现:实火证 + 肝经症状实火一面红目赤,口苦口干,吐血、Itt血,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肝一急躁易怒,头晕胀痛,痛势剧,胁胁灼痛,耳鸣如潮舌脉一舌质红,苔黄,脉弦数三、肝血虚证概念:是因肝血亏虚而相关组织器官失养所表现的证候成因:肝血虚证临床表现:血虚证 + 筋脉失养症血虚一面白无华,头晕目眩,爪甲不荣;视物模糊,夜盲;经量少,色淡筋脉失养一肢体麻木,关节拘急,手足震颤,肌肉瞬动舌脉一舌淡,脉细四、肝阳上亢证概念:是指肝肾阴亏,肝阳偏亢所表现的证候成因:, 伤精失血,阴液亏耗, 年高阴亏,肝肾不足肝阳上亢证临

74、床表现:本虚标实标实一头目胀痛,眩晕耳鸣,面红目赤,急躁易怒本虚一腰膝酸软,头重脚轻,失眠多梦舌脉一舌红少津,脉弦劲附:肝阳上亢与肝火上炎的区别六、肝风内动证是指肝阴亏虚,肝阳亢动而出现的眩晕、抽搐、颤动等动摇特点的证候成因:肝风内动证( -)肝阳化风证成因:肾水不足,不能涵养肝木,而使肝阳亢动所产生的证候临床表现:肝 阳 上 亢 + 内风证肝阳上亢一眩晕,头摇头痛,肢颤内风证一突然倒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不语;脉弦劲肝风内动证( 二)热极生风证成因:高热伤津临床表现:实 热 证 + 内风证实热证一高热神昏,躁扰如狂内风一四肢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牙关紧闭舌脉一舌红绛苔黄燥

75、,脉弦数( 三)阴虚动风证成因:热病后期,肝肾阴液耗损未复临床表现:虚热证 + 筋脉失养虚热一潮热盗汗,颤红咽干,形体消瘦阳亢一眩晕耳鸣,头痛筋脉失养一手足蠕动舌脉一舌红少苔,脉细数( 四)血虚生风证成因:慢性失血或生血不足临床表现:血虚证 + 筋脉失养血虚一面白无华,爪甲不荣,眩晕耳鸣,视物模糊;舌淡苔白,脉细筋脉失养一手足震颤,肌肉瞬动,肢体麻木,关节拘急不利肝风四证鉴别表一、内风证明显肝阳化风:病重而险,可留后遗症热极生风:来急去快,见于小儿高热患者二、内风证不明显,以筋脉失养为主阴虚动风:热病后期,伴阴虚内热血虚动风:慢性贫血患者,伴血虚证八、肝胆湿热证概念:是指湿热蕴结肝胆所表现的证

76、候成因: 感受湿热邪嗜 食肥甘及饮酒 脾胃湿热,蕴结肝胆肝胆湿热证临床表现:湿热证 + 肝失疏泄湿热一纳呆腹胀,口苦,泛恶,大便不爽,小便短赤肝一胁肋灼痛或胀痛,目黄,寒热往来湿热下注一阴部瘙痒,或带下色黄秽臭舌脉一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第五节肾与膀胱病辨证概述:肾的生理与病理1、肾藏精,主生殖2、肾主水3、肾主纳气4、肾主骨生髓5、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肾的主要症状1、腰膝酸软或腰痛2、水 肿 ( 阴水)3、脱发、耳鸣、头晕,齿摇4、阳痿遗精、精少不育;宫寒不孕5 , 虚喘一、肾精不足证概念:是由于肾精不足,以致生长发育迟缓、生殖功能低下及早衰所表现的证候成因:先天禀赋不足, 后天失于调

77、养久病伤肾,房劳伤肾一、肾精不足证临床表现:发 育 迟 缓 +早衰小儿一身体矮小,囱门迟闭,智力低下,骨骼痿软,动作迟钝成人一男子精少不育,女子经闭不孕,性功能减退老人一早衰,耳鸣,健忘恍惚,两足痿软,发脱齿摇,神情呆钝舌脉一舌淡,脉细弱二、肾阴虚证概念:是肾阴亏虚,虚火内生表现的证候成因:久病伤肾;热病后期伤阴临床表现:阴虚证 + 肾虚阴虚一五心烦热,潮热盗汗,或骨蒸发热,口咽干燥,形体消瘦肾虚一腰膝酸软,耳鸣男子遗精早泄,女子闭经或崩漏舌脉一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三、肾气不固证概念:是肾的固摄功能失职所表现的证候成因:年幼肾气未充;年高肾气亏虚临床表现:固摄失司 + 肾气亏虚肾亏一腰

78、膝酸软,神疲乏力,耳鸣失聪失固摄一尿后余沥不尽,或遗尿,或夜尿频多,或小便失禁男子滑精,早泄;女子滑胎舌脉一舌淡苔白,脉弱四、肾阳虚证概念:是肾阳不足,其温煦、生殖、气化功能下降所引起的一类虚寒证候成因:, 久病伤肾 房劳伤肾 年高肾亏四、肾阳虚证临床表现:阳 虚 证 +肾亏阳虚一面色恍白或黛黑,形寒肢冷,夜尿多,小便清长,五更泄泻男子:阳萎、早泄、精冷女子:宫寒不孕肾亏一腰膝酸软舌脉一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尺部尤甚五、肾虚水泛证概念:是肾阳虚衰,水湿泛溢的证候成因:久病伤肾,肾阳虚衰,气化无权临床表现:水泛 + 肾阳虚水泛一身体浮肿,腰以下为甚,按之 没指,或见心悸气短,咳喘痰鸣肾阳虚一畏寒

79、肢冷,小便短少舌脉一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六、肾不纳气证概念:是肾气亏虚,纳气无权表现的证候。成因:久病咳喘,肺虚及肾年老肾亏临床表现:肾虚 + 虚喘证虚喘一咳喘无力,动则尤甚,呼多吸少甚冷汗淋漓,肢冷面青,脉浮大肾虚一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弱七、膀胱湿热证概念:是湿热蕴结膀胱所表现的证候成因:感受湿热饮食不洁,湿热内生,下注临床表现:尿道症 + 湿热证尿道一尿频急、刺痛,或尿血,或挟有砂石湿热一发热,腰部胀痛或腹痛,尿黄舌脉一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脏腑兼证一、心肾不交证概念:是水火既济失调所反映的证候成因:思虑劳神太过久病肾阴亏耗临床表现:肾亏 + 心火肾亏于下一腰膝酸软,遗精,口燥咽干,

80、或五心烦热,潮热心火亢于上一心烦不寐,心悸,或口舌生疮舌脉一舌红,脉细数二、心脾两虚证概念:是心血虚与脾气虚证同时出现成因:思虑过度慢性失血,久病失养临床表现:失眠证 + 气血虚证失眠一浅睡眠,易醒气血虚一面色萎黄或淡白无华;舌淡脉弱心一心悸;脾一腹胀便澹三、心肝血虚证概念:是心肝两藏血虚所表现的证候成因:思虑劳神,暗耗心血失血过多,心肝失养临床表现:血虚证 + 心肝失养血虚一面白无华,头晕目眩,爪甲色淡心一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肝一两目干涩,视物模糊,肢体麻木舌脉一舌淡苔白,脉细四、脾肺气虚证概念:是脾肺两脏气虚所表现的证候成因:久病咳喘,肺虚及脾脾气虚弱,土不生金临床表现:气虚证 + 脾肺虚气

81、虚一少气懒言,神疲乏力,面白无华脾一食欲不振,腹胀便清肺一咳喘无力,痰液清稀舌脉一舌淡苔白,脉缓弱五、心肺气虚证概念:心肺助气行血功能减弱表现的证候成因:久病咳喘,耗伤心肺之气年高体弱,精气渐损临床表现:气虚证 + 心肺功能减弱心一心悸,胸闷气短,动则尤甚肺一咳喘,不能平卧,痰液清稀舌脉一舌淡苔白,脉沉弱或结代六、肺肾阴虚证概念:是肺肾两脏阴液亏虚所表现的证候成因:痍虫、久咳伤肺,损及肾阴房劳过度,肾阴亏耗临床表现:阴虚证 + 肺肾虚阴虚一骨蒸潮热,颊红盗汗肺一干咳少痰,声音嘶哑,痰中带血,瘵病肾一腰膝酸软,男子遗精舌脉一舌红少苔,脉细数七、肝肾阴虚证概念:是肝肾两脏阴液亏虚所表现的证候成因:

82、温热病后期伤阴久病耗伤精血临床表现:阴虚证 + 肝肾症状阴虚一五心烦热,颔红盗汗,口咽干燥肝一胁肋灼痛,头晕目眩肾一腰膝酸软,耳鸣健忘舌脉一舌红少苔,脉细数八、脾肾阳虚证概念:是脾肾两脏阳虚,温化失职的证候成因:肾阳虚不能温养脾阳久泻久痢,脾病及肾临床表现:阳虚证 + 脾肾虚症状阳虚一形寒肢冷,面色恍白脾一腹部冷痛,久泻久痢或五更泻肾一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甚而浮肢肿舌脉一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九、肝胃不和证概念:是肝气犯胃所引起的证候成因:情志不遂,肝气郁滞,横逆犯胃临床表现:胃气滞证 + 肝郁证胃一胃脱胀痛,暧气呃逆,吞酸嘈杂肝一胁肋胀痛,情志抑郁,善太息舌脉一舌红苔薄黄,脉弦或弦数十一、肝

83、脾不调证概念:是肝气犯脾所引起的证候成因:情志不遂,肝气郁滞,横逆犯脾临床表现:腹部症状 + 肝郁证脾一腹痛欲泻,泻后痛减肝一胁肋胀痛,情志抑郁,善太息舌脉一舌红苔薄黄,脉弦十二、肝火犯肺证概念:是肝火灼,逆而犯肺的证候成因:气郁化火表邪入里,邪居少阳临床表现:实火证 + 肺肝症状实火一面红目赤,烦热口苦肺一咳嗽阵作,痰黄粘稠,甚咳血肝一胸胁灼痛,急燥易怒舌脉一舌红苔薄黄,脉弦数其它辨证方法六经辨证第 一 节 六经辨证创立者:东 汉 张 仲 景 伤寒论适应范围:外感寒邪引起的发热性疾病三阳经:太阳经 阳明经 少阳经三阴经:太阴经 少阴经 厥阴经一、太阳病证太 阳 ( 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

84、抗御外邪侵袭,为人体的藩篱临床表现:恶寒,头项强痛,脉浮( -)太阳经证1、太阳中风证:外感风寒,营卫失和临床表现:发热,恶风,自汗出,脉浮缓2、太阳伤寒证:寒邪侵袭,卫阳被遏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项强痛,体痛,无汗而喘,脉浮紧二、阳明病证表证不解 入 里 ( 胃肠) :里热实证临床表现:身热,不恶寒,反恶热,汗自出,脉大阳明经证一胃经实热阳明腑证一大肠实热(-)阳明经证病机:邪热充斥阳明胃经临床表现:身大热,汗大出,烦渴引饮,面赤气粗,心烦,舌苔黄,脉洪大。特点:大热 大汗 大渴 脉洪大(-)阳明腑证病机:热传大肠,与肠中燥屎相结临床表现:日晡潮热,手足汗出,脐腹胀满胀疼痛,痛而拒按,大便

85、秘结不通,甚则神昏澹语,狂乱,不得眠,舌苔黄厚干燥,或起芒剌,甚至苔焦黑燥裂,脉沉实,或沉数特点:痞满燥实三、少阳病证病机:邪在少阳半表半里临床表现: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四、太阴病证病机:脾阳虚衰,寒湿内停临床表现:腹满而吐,食欲不振,腹泻,时腹自痛,喜温喜按,口不渴,舌淡苔白滑或白腻,脉缓弱五、少阴病证外感病后期,心肾阳衰主症:脉微细,但欲寐(-)少阴寒化证(-)少阴热化证(-)少阴寒化证病机:心肾阳虚,阴寒内生临床表现:无热恶寒,脉微细,但欲寐,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呕不能食,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微细(-)少阴热化证病机:肾水亏虚,心火上亢临床表现:心烦不得眠,

86、口燥咽下- ,舌尖红赤,或舌绛少苔,脉细数。六、厥阴病证病机:寒热交错,厥热胜复临床表现: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不欲食,食则吐蛔七、六经病证的传变( -)传经1、循经传:2、越经传:3、表里传:( -)合病:二经以上同时出现( 三)并病:一经未罢,另一经又现( 四)直中:不从阳经,直中阴经第二节卫气营血辨证创立者:清朝一叶天士 温热论适用范围:外感温热病理论来源: 内经 伤寒论卫气营血表(里)肌肤六腑血 液 ( 五脏)一、卫分证病机:温热病初期,邪犯肺卫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寒,常伴头痛,咳嗽,口干,微渴,咽喉痛,舌边尖红,脉浮数。二、气分证病机:表邪内传入里,正盛邪实临床表现:发热,不

87、恶寒反恶热,口渴尿黄,舌红苔黄,脉数。热邪壅肺热扰胸膈胃热亢盛热结肠道临床表现1、热邪壅肺:咳喘气粗,胸痛,咯黄痰2、热扰胸膈:心烦懊恼,坐卧不安,甚则 膈上如焚3、胃热亢盛:壮热,大渴,大汗,脉洪大4、热结肠道:日晡潮热,大便秘结,腹痛 拒按,舌苔黄燥或黑而干焦三、营分证病机:邪热内陷,劫伤营阴临床表现:身热夜甚,口不甚渴或不渴,心烦不寐,甚或神昏澹语,斑疹隐隐,舌质红绛无苔,脉细数四、血分证病机:病邪深入血分,生风动血临床表现:身热夜甚,躁扰不宁,甚或昏狂,斑诊显露,色紫黑,吐血,蚓血,便血. ,尿血;或见抽搐,角弓反张,或手足蠕动;舌深绛或绛紫,脉细数。第 三 节 三焦辨证创立者:清代一

88、吴鞠通 温病条辨适应范围:温 热 病 湿 温 病理论来源: 内经 伤寒论 温热论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一、上焦病证( 1 )温病初起,邪袭肺卫:发热,微恶风寒,咳嗽,脉浮数( 2 )热邪壅肺,肺失宣降:高热,咳喘气粗,口渴,舌红苔黄,脉数( 3 )肺卫之邪,逆传心包:身灼热,神 昏 澹 语 ,舌蹇肢厥,舌红绛二、中焦病证(1)阳明燥热,里热炽盛:壮热,口渴,汗大出,脉洪大( 经热证)II晡潮热,腹胀满硬痛,便秘,脉 沉 实 ( 腑 实 证 )( 2 )太阴湿热:身热不扬,汗出不解,苔黄腻,脉濡数( 湿热薰蒸)腕腹痞闷,肢体困重,泛恶欲吐,大便澹泄( 湿阻气机)三、下焦病证( 1 )肾阴耗损,虚热内扰:身热飘红,手足心热甚于手背,舌绛,脉细数,舌燥咽干,耳聋,神倦,脉虚( 2 )虚风内动:手足蠕动或癌须;或心烦不寐,心情惜大动4、都认为外感病的发展过程是山轻到重,山浅入深7、卫气营血、三焦辨证是对六经辨证的很好发挥和补充,更符合现代临床实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