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英国的教育实践.ppt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76427767 上传时间:2024-08-19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7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现代英国的教育实践.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近现代英国的教育实践.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近现代英国的教育实践.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近现代英国的教育实践.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近现代英国的教育实践.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近现代英国的教育实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现代英国的教育实践.ppt(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近现代英国的教育实践与理论序n1640-1688年的英国资产阶段革命,它标志着英国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专制的开始,也标志世界历史进入到近代阶段,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n十八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产业革命在各国的展开,资本主义的经济实力日渐增长,而这一切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要求,以致这一时期各资本主义国家几乎都确立了资本主义的教育制度。但由于各国社会条件及各自教育历史传统不同,它们的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发展水平、速度与特点也各有不同,但其总的发展趋势是完全一致的。 一、英国近代概况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n英国是一个具有浓厚封建传统的国家。十七世纪初,英国仍是一个农业岛国,封建经济占主导

2、地位。人口四、五百万,绝大多数是农民。n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出现较早,十五世纪末即开始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利用天然港口,英伦三岛成为世界经济中心。n英国资产阶级的两重性,使其在革命过程中,既不能完全彻底地摧垮英国封建贵族的势力,又害怕人民革命势力壮大,故资产阶级革命后,终于在一六八八年建立起君主立宪的国家。 教育的表现:教育的表现: n1 1、在资产阶级革命初期,仍保留有相当浓厚的封建主义教育传统。n2 2、工人阶级的子弟也能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教育出现了双轨制。n3 3、意识形态方面,“泛智”思想影响到教育制度的变革和教育问题研究。二、近现代英国学校教育的发展概况 (一) 英国的教育领导体制

3、1 1、天主教垄断教育时期(、天主教垄断教育时期(15341534年以前)年以前)n教育全部由罗马教廷属下的英国天主教会所控制,国家不管教育,也无权过问教育。2 2、国教教会操纵教育时期(、国教教会操纵教育时期(15341534十九世纪初叶)十九世纪初叶)n1534年脱离罗马教皇而自立教派,称英国国教。“政教合一”n此后教育受制于国教教会和非国教宗教团体3 3、国家日渐渗入教育时期(十九世纪初叶、国家日渐渗入教育时期(十九世纪初叶二十世纪中期)二十世纪中期)(一) 英国的教育领导体制(续)(1)1806年提出“教教区区学学校校法法案案”,成为国家过问教育的最初标志。国会议员怀特布雷(2)183

4、3年财政部长阿尔索普提出“教教育育补补助助金金法法案案”。这是教育向教育国家化发展的转折点。(3)1840年成立了枢枢密密院院教教育育委委员员会会。初步完成教育领导体制国家化。(4)1902年,颁布了“巴巴尔尔福福教教育育法法”,规定了地方教育的领导权归“地方教育委员会”。 这样,国国家家统统一一领领导导与与地地方方分分权权同同时时并并存存的教育领导体制确立下来;这是英国教育领导权的一个特征。(5)1944年巴特勒教育法巴特勒教育法,教育的中央集权制日趋明显。(一) 英国的教育领导体制(续)n(6)1988年教育法撒切尔夫人主持。n“小政府大市场”,将加强中央控制和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结合起来,

5、关注教育质量,提高教育标准。n(7)2002年教育法布莱尔主持n(第三条道路)反叛撒切尔的精英教育、高贵文化;找到国家与市场、公平与效率、权利与义务等平衡点n教育优先发展。增加教育投入、改革教育体制,提高教育质量;n意在消弭教育差异,实现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二)英初等教育的发展1 1、教区学校的创办教区学校的创办 (1)英国初等教育的最初形式。 (2)国教教会为了宣传新教教义而创办的。 (3)学校设备非常简陋。 (4)学习内容为圣经杂文,传播宗教知识。 2 2、“慈善学校慈善学校”的设立的设立(1)设立者:“基督教知识促进会”、“海外福音宣传会”(2)为一般贫民的子女开办的。(3)初

6、步的读写算知识,女孩学习缝纫技术。(4)经费由私人捐助和团体基金利息维持。(5)1750年时,英国设立了1600多所此类学校。(二)英初等教育的发展(续)3 3、主日学校的广泛设置、主日学校的广泛设置(1)最初设立者:罗伯特瑞克斯(2)专为工厂做工的孩子创办了一所免费学校(3)教授宗教知识和简单的读写算知识(4)学校只在星期天授课,故被称为“主日学校”。(5)1811年,有50万儿童入此校学习。4 4、私人职业学校的开办、私人职业学校的开办(贫儿学校)(贫儿学校)(1)除教读、写、算和宗教知识;(2)加授手工技艺,以应工厂招工之需。(2)初等学校设备简陋,师资水平极低,宗教气息浓厚。初等学校毕

7、业生不能升入中学。它的学生均是贫苦人家的子弟。初等学校毕业生不能升入中学。它的学生均是贫苦人家的子弟。为什么初等教育获重视且发展较快?为什么初等教育获重视且发展较快?(1)进行宗教灌入,维持社会秩序,加强思想控制,扩大英的新教势力,巩固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统治。(2)进行初步知识教育,以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对有知识工人的需要。 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初教的发展。 至于贵族及资产阶级的子弟不屑入内,聘请家教,接受预备教育,进中学,升大学。毕业后希望成为“国家官吏”或领袖人物。5 5、工厂法关于初等教育的规定、工厂法关于初等教育的规定n1833年,英颁布了第一个工厂法:规定禁止使

8、用12周岁以下童工;凡是913岁儿童在工厂劳动,劳动时间内(89小时),应对其进行2小时的初等教育,即初步的读、写、算和宗教知识教育。n这是工厂厂主从自身的长远利益出发,对工人的一点吝啬的让步。(三)英国师范教育的发展n“兰贝制”:随着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师资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到十九世纪初,英国产生了“兰兰贝制贝制”的教学制度。n“兰”指兰卡斯特(公益会、1798、伦敦),“贝”指“贝尔”(国教、1791、印度)。这种教学办法也称为“导生制” 。这种制度有培训小学师资的因素。是英国师范教育的最初表现。巴特西师范学校:n1840年,枢密院首届教育委员会主席凯沙图华兹创立。n学校设在郊外农村,学

9、生是从贫民学校中选拔出来的八名十三岁少年,采用食宿制;除食宿外,还发给统一制服。n在给以严格的道德、身体锻炼之外,强调培养他们具有作为一个“教育者”的精神和性格。1844年学校转归国会所有。n师资的培养摆脱了只能由“圣职”人员担任教师的情况。(四)中等教育的发展演变n中等教育属贵族子弟及资产阶级子弟所受的教育,形式有三种: 1、贵族性质的公学:n公学实质是一种文法学校。1387年首倡文文彻彻斯斯特特公公学学,最有名的是1446年改建的伊顿公学伊顿公学。n所谓“公学”,因最初是由公众团体集资兴办,所定目的在于 A 提高公共教育水平,B 培养一般的公职人员,故称为“公学”。它事实上是一种私立学校。

10、并很快发展为只限上层社会子弟才能入学。文彻斯特公学文彻斯特公学伊顿公学公学:(1)公学主要进行古典文科教学;(2)因其与教会有密切联系,所以在教学中重视宗教课程和进行宗教仪式;(3)学校设备条件优越,学费高昂,采寄宿制,所以只有贵族和大资产阶级中极富有人家的子弟,才能进入公学。(4)学生一般为十二、三岁,学习年限为六年。(5)教育目的实际表现为培养未来的具有特权的官吏和统治阶层人物。 2 2、以古典语文为主的文法学校、以古典语文为主的文法学校n文法学校历史古老,甚至远在罗马时代就已存在。1387年确定“文法学校”这一名称。(1)特别强调古典语言和文法的教学。(2)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它的培养对

11、象从原来的贵族、僧侣子弟逐步扩大到工业家、大商人、乡绅等阶层的子弟。(3)自费入学,采用走读制。n两种学校相比较,公学条件好,师资水平高,入学限制严格,教学质量高。所以在上层社会中,它的地位比文法学校要高。n英国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是完全不同的、互不衔接的两类教育,深刻地反映了英国资本主义学校教育的“双轨”性质。3 3、重视自然科学的实科性中学、重视自然科学的实科性中学n十七世纪六十年代,英国一些城市出现了一种重视自然科学的实科性中学阿阿加加德德米米。这种学校为不信奉英国国教而被解职的教士所办。n它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数学、语文、历史、地理、一些自然科学。重视外国语的学习,并用英语进行教学,这种学校

12、当时受到社会的赞同。n但这种学校并没有发展下去,十八世纪随着实科中学的兴办,阿加德米在十九世纪下半期便逐渐消失。(五)高等教育的变化 1 1、英国的传统大学、英国的传统大学 贵族、资产阶级的特权学校。最有名的是牛津大学、剑桥大学。(1)以神学和古典学科为主。(2)由于形势所迫,才设立了自然科学讲座。(3)采用导师制进行教学,师生之比为1:7.8。2 2、地方大学的发展、地方大学的发展n1825年,汤玛斯凯普贝尔提出建立“伦敦大学”,地方大学开始出现。n这是与贵族、教会控制的古典大学相抗衡,为富裕的中产阶级子弟设立的;非寄宿制的、有专业分科、费用低廉的大学,促进了地方大学的诞生。(六)英国教育的

13、特征 1、具有封建的保守性。(1)控制权(1833年以后,国家始建教育委员会,之前由教会掌管)(2)学生有等级界限(初等与中、高等教育不衔接;双轨制)(3)内容宗教神学比例大,且只重视古典文科。(六)英国教育的特征(续) 2 2、学校发展速度缓慢学校发展速度缓慢 (1)管理体制:英1688年完成资产阶级革命,而其教育在十九世纪初以前一直为天主教会和国教教会所垄断;至到1806年国家才开始过问教育,1833年以后才开始逐步加强对教育的掌握。(2)初等教育相对发展较快,而中、高等教育发展缓慢。十六世纪就发生了产业革命,可十八世纪下半期才出现实科中学,1825年才建地方大学。(六)英国教育的特征(续

14、)n3、教育追求形式主义。n教育内容以古典主义、神学为主,科学技术专门学校发展既晚且少。n4、学校制度是典型的双轨制。 不重视中高等教育发展、不重视实科教育,这种教育是保守的,缺乏战略眼光,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三、英国绅士教育的代表人三、英国绅士教育的代表人洛克的教育洛克的教育思想思想洛克在历史上何以受到重视?洛克在历史上何以受到重视?(一)(一)英国感觉论的关键人物(唯物主义哲学家)英国感觉论的关键人物(唯物主义哲学家) (二)是西方近代教育史第一个提出教育万能的人物。(二)是西方近代教育史第一个提出教育万能的人物。 (三)(三)十七、八世纪英国形式教育的代表人物十七、八世纪英国形式教育的代

15、表人物 (四)(四)提出系统的绅士教育理论提出系统的绅士教育理论(一)生平与著述n约翰.洛克(JohnLocke 1632-1704),生活的年代正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受其时代影响,洛克的思想中具有双重性;马克思说:“约翰洛克是一切形式的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恩格期也称其为“一六八八年的阶级妥协的产儿”。n洛克出身于一个资产阶级家庭,其父是一名律师。早年毕业于牛津大学。后结识了辉辉格格党党(代表英国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党)领袖沙夫茨别利伯爵。担任其家庭教师和医生,后为秘书。1683年,由于英国各党派之间的矛盾斗争,洛克曾避难于荷兰,1688年回国,任法院院长和工商殖民部大臣,1704

16、年病逝。n1693年,发表著名教育论著教育漫话教育漫话(二)洛克的政治观和哲学观 n1、社会政治观n他反对君主专制,也反对共和政体,而拥护大资产阶级与贵族的联合政体。n政治观上,他反对“君权神授说”,主张“社会契约论”。而君主立宪制是社会契约所能产生的最好的制度。这显然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是完全为资产阶级的需要而提出的、为君主立宪制寻找的理论依据。n2、哲学观n(唯物主义)洛克的哲学观继承并发展了培根的唯物主义经验论。提出“人心如白纸”的“白白板板论论”。认为一切知识来源于经验,“知识归根到底导源于经验知识归根到底导源于经验”。n他进一步推导出:道德原则决非天赋,而是由人来形成的。n(唯心主

17、义)他认为经验有两种,一为外部经验即直觉,二为内部经验即反省,不依赖于对外物的感觉。“我们的心理活动是观念的我们的心理活动是观念的另一个来源。另一个来源。这一这一套观念是不能从物取得的套观念是不能从物取得的”。(三)绅士教育的思想体系n绅绅士士:是当时英国资产阶级与贵族联合专政所需要的一种典型的统治阶层人物,是资产阶级化的贵族,也是贵族化的资产阶级分子。洛克便是“绅士”的典型代表。n1 1、教育的作用、目的与途径教育的作用、目的与途径n作用:n从反对“天赋观念”的“白板论”出发,极为重视教育的作用。 教育漫话一开始:便写道:“我我们们常常见见的的人人中中,或或好好或或坏坏,或或有有用用或或无无

18、用用,十十分分之之九九都都是是他他们们的的教教育育所所决决定定。人人类类之之所所以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评价:评价:如果把教育以广义的意义上来理解,其观点是正确的,是唯物主义的,完全不同于“遗传决定论”和“天赋观念论”等唯心主义主张;但洛克没能认识到教育与环境、遗传之间的辨证关系,更没能认识到教育受经济、政治制约的本质,致使其教育观带上了教育万能论的色彩。教教育育万万能能论论为为打打击击强强调调等等级级差差别别的的遗遗传传决决定定论论,为为政治平等,民主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政治平等,民主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教育目的 培养“绅士”,必须是“有德行、有用、能干

19、的人。”n四项特质:德行、智慧、礼仪、学问。四项特质:德行、智慧、礼仪、学问。n德行:上层社会所理解的道德思想与行为。n智慧:有开拓资本主义事物的能力、机敏、自信。n礼仪:善与人交住,在社交场合有高贵的、文明的礼貌与仪态。n学识:有多方面学识,足智多谋。1 1、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教育的内容与方法n内容:体育、德育、智育。n方法:锻炼法锻炼法n首次将教育的三大组成部分体育、德育、智育做出明确的区分,并着眼于实际的锻炼法,将其分别贯穿在三育的实施过程中,形成了一套以资产阶级的事业、生活,尤其是获取个人幸福的要求为主要目的的教育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功利主义色利。(1)体育 A、从唯物论出发提出

20、健康和体育应占重要地位n在教育漫话中提出身体健康问题,“健健全全的的精精神神寓寓于于健健康康的的身身体体”。他认为这是对幸福人生的简短而充分的描绘。n“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要能忍耐劳苦,要能出人头地,也必须先有健康。”n健康的标志是能吃苦耐劳。 (1)体育B、为了锻炼出未来的“绅士”,洛克提出了一系列体育保健措施。na.服饰上,不要穿太紧,要宽大,冬天不宜穿戴过暖,不要戴帽子、手套。nb.饮食上,宜粗茶淡饭,不许饮酒,不要用药物预防疾病。nc.起居上,睡眠充足,早睡早起,睡硬床,睡醒即起。反对用羽绒被,认为那是“孱(can)弱的原因,短命的先兆。” nd.行为习惯上,要锻炼,冰水

21、洗脚洗手;学会游泳,多过露天生活,冬天少烤火。ne.他认为,体育最根本、最首要的是加强身体锻炼。 击剑、骑马、跳舞是很好的身体锻炼的方法。n洛克的体育思想是对经院主义教育无视身体健康,反对体育锻炼传统观念的有力冲击。(2)智育洛克提出了“形式教育形式教育”的观点n他把掌握知识与发展智慧割裂开来。n智智育育的的目目的的或或主主要要任任务务在在于于发发展展其其智智力力。按其所言:即学习的根本目的“是是增增加加心心的的活活动动与与能能力力,并不是扩大心的所有物。并不是扩大心的所有物。”n当然,他将智力发展与知识的掌握割裂开的观点是不科学的,但他重视智力发展还是符合教育发展的。n正是因受了洛克的影响,

22、以后教育理论中出现了“形式教育”目的(着重发展智力)与“实质教育”目的(着重学校知识)之争。 (四)斯宾塞的科学教育思想n(一)教育立足于实际需要,教育应适应社(一)教育立足于实际需要,教育应适应社会变化。会变化。 n(二)论证了以科学知识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二)论证了以科学知识为中心的课程体系n“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总的答案就是科学。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总的答案就是科学。”n(三)教学法(三)教学法n主张将教学方法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主张将教学方法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n 思考n1、分析英近现代教育发展的特征及经验教训n2、试沦洛克的教育作用观及其意义n3、洛克的体育、智育、德育思想及评价n4、试评斯宾塞科学教育思想及现代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