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9 桃花源记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76375176 上传时间:2024-08-19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3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9 桃花源记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9 桃花源记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9 桃花源记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9 桃花源记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9 桃花源记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9 桃花源记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9 桃花源记课件 新人教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外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第三单元第三单元9 9 桃花源记桃花源记一、词语理解、句子翻译1.解释文中加点词,并翻译全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缘( )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落英( )缤纷。渔人甚异异( )之,复前行,欲欲( )穷穷( )其林。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沿着,顺着沿着,顺着落花落花 对对感到惊异感到惊异想想尽尽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仿佛( )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才( )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俨然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 )。阡陌交通交通

2、( ),鸡犬相相( ) 闻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悉( )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隐隐约约隐隐约约仅仅、只仅仅、只整齐的样子整齐的样子类类交错相通交错相通互相互相听到听到 全,都全,都 见渔人,乃乃( )大惊,问所从来。具具( )答之。便要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咸( )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妻子( )邑人来此绝境绝境( ),不复出焉,遂遂( )与外人间隔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乃( )不知有汉,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于是,就于是,就详细详细 同同“邀邀”,邀请,邀请全,都全,都妻子儿女妻子儿女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3、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于是于是隔绝隔绝竟然,居然竟然,居然无论无论( )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具言( )所闻,皆叹惋惋( )。余人各复延延( )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语( )云:“不足足( )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扶( )向向( )路,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不要说,更不必说不要说,更不必说详细地说出详细地说出感叹感叹邀请邀请 告诉告诉值得值得顺着顺着先前的先前的处处志志( )之。及及( )郡下,诣诣( )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向( )所志志( ),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规( )往。未果果( ),寻寻( )病终。后遂无问津问

4、津( )者。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做记号做记号到到拜访拜访先前的先前的记号记号打算,计划打算,计划实现实现不久不久访求访求2.文言词汇选择题。(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遂与外人间隔间隔 间隔:隔绝 B.乃乃不知有汉 乃:竟然,居然C.便扶向向路 向:方向D.不足为为外人道也 为:对,向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CC(先前的先前的)(2)下面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处处志志之寻向所志志B.闻闻之,欣然规往村中闻闻有此人C.寻寻向所志寻寻病终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绝境天下独绝绝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BB(A.做记号做记号/记号记号;B.听说听说;

5、C.寻找寻找/不久不久;D.与人世隔绝与人世隔绝/妙到极处妙到极处)二、内容理解1.内容理解(填空)简答题。(1)用简洁的文字写出“渔人”的行踪。发现桃花源_。 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访问访问(或:探访或:探访)桃花源桃花源离开离开(或:辞别或:辞别)桃花源桃花源 (2)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用文中的四字短语填空。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_”。进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_”。离开桃花源时,他“_”,但再来寻找时还是“_”。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欲穷其林欲穷其林怡然自乐怡然自乐处处志之处处志之不复得路不复得路(3)桃花源人长久与世隔绝,集中反映

6、在这里的人竟然“_,_”。但他们并不希望有外人打扰自己的宁静生活,因此临别叮嘱“_”。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不知有汉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无论魏晋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足为外人道也(4)“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中的“咸”“各”“皆”有什么作用?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反映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淳朴,反映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淳朴,也反映了桃花源人生活富足。也反映了桃花源人生活富足。(5)听了渔人的讲述,桃花源里的人为什么“皆叹惋”?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为世外的战乱纷争而叹惋,为百姓生为世外的战乱纷争而叹惋,为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叹惋。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叹惋。(6

7、)如何理解桃花源中人嘱咐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桃花源中人心存戒心,想保住这个桃花源中人心存戒心,想保住这个“绝境绝境”,避免战乱,不愿让外人知道。,避免战乱,不愿让外人知道。(7)文中最后写刘子骥“规往”“未果,寻病终”,后无人“问津”,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暗示了桃花源只是一个虚构的、在当时条暗示了桃花源只是一个虚构的、在当时条件下无法实现的理想社会。流露了作者无件下无法实现的理想社会。流露了作者无可奈何的的叹惋之情。可奈何的的叹惋之情。 (8)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你怎样看待陶渊明笔

8、下的理想社会? 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特点:环境优美,人民安定幸福,民风淳特点:环境优美,人民安定幸福,民风淳朴朴;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自食其力,安居乐业,和平有战乱,人人自食其力,安居乐业,和平安宁的理想社会。安宁的理想社会。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用意是寄托作者的社会理想,反映了广大用意是寄托作者的社会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它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人民的愿望。它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当时现实的一种精神明对照,是作者不满当时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寄托,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

9、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积极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意义;但它又有原始共耕的痕迹,有一定但它又有原始共耕的痕迹,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2.综合分析选择题。(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以时间先后为序,记述了渔人进出桃花源的经过,末段历史上确有其人的刘子骥的规往未果,印证了当时关于桃花源的传闻是真实可信的。B.桃花源中民风淳朴,主要从热情好客、辛勤劳作等描写可见。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C.“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不仅表现了桃花源人对

10、来之不易的安定生活的珍惜,也为下文人们找不到桃花源埋下伏笔,看似闲笔却匠心独运。D.桃花源记中与“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意思相近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A(写刘子骥的目的并非为了表现本文的真写刘子骥的目的并非为了表现本文的真实性。实性。)(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扰,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欢乐,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推知,他们叹惋的主要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时光易逝。C.桃花源人希望渔人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告诉给外界,目

11、的是希望远离战乱和苦难,永不受打扰,继续享受这宁静祥和的生活。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D.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它的似有似无。寻觅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B(他们叹惋的是世外战乱纷争,百姓生他们叹惋的是世外战乱纷争,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穴中人语南宋康与之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否容否?” 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纩、麻枲(xi,麻)之属,皆不私藏,课外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首页首页末页末页

12、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课外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1.下列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落落英缤纷/居民之大聚落落也 B.未果果,寻病终/子果果来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吾此间凡衣服、饮食之属属 D.处处处志之/故可同处处课外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CC(类类)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 课外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你既然愿意带他来到这个地方,你既然愿意带他来到这个地方,那他一定是贤能的人。那他一定是贤能

13、的人。3.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子 果 来 勿 携 金 珠 锦 绣 珍 异 等 物 所 享 者 惟 薪 米 鱼 肉 此 殊 不 缺 也4.穴中人为什么不让杨氏“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呢? 课外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 /因为那些东西会引起人们的贪欲,造成分因为那些东西会引起人们的贪欲,造成分配的不平等,那么这个地方的人也就不会配的不平等,那么这个地方的人也就不会安居乐业了。安居乐业了。/ 课外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参考译文参考译文】老人带领姓杨的人来到一个大老人带领姓杨的人来到一个大的山洞。牲畜都很悠闲和乐的样子,是居民的山洞。牲畜都很悠闲和乐的样子,是居民的大聚落。到了一个

14、人家,老人对的大聚落。到了一个人家,老人对(这户人这户人家家)说:说:“这个人想要这个人想要(到你们这里到你们这里)住下,住下,能不能容留他能不能容留他?”穴中人回答说:穴中人回答说:“你既然你既然愿意带他来到这个地方,那他一定是贤能的愿意带他来到这个地方,那他一定是贤能的人。我们这里只要是衣服、饮食、牛畜、丝人。我们这里只要是衣服、饮食、牛畜、丝纱、麻枲这类东西,都不是私人所有的,是纱、麻枲这类东西,都不是私人所有的,是与众人共享的,所以可以住在一起。与众人共享的,所以可以住在一起。课外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你要真的来,请不要携带金银珠宝这些珍异你要真的来,请不要携带金银珠宝这些珍异的东西,的东西,(人们日常人们日常)所用的只有柴米鱼肉,所用的只有柴米鱼肉,这里是不缺的。只是按人口分给土地,用来这里是不缺的。只是按人口分给土地,用来耕种或者养蚕,不可以从别人那里取得食物耕种或者养蚕,不可以从别人那里取得食物罢了。罢了。”姓杨的人道谢并且听从了他的安排。姓杨的人道谢并且听从了他的安排。穴中人又告诫道:穴中人又告诫道:“你如果来晚了,山洞就你如果来晚了,山洞就封着了。封着了。”到了夜晚,姓杨的人与老人一起到了夜晚,姓杨的人与老人一起出来。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