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产业专题工作方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76293156 上传时间:2024-08-1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32.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能源产业专题工作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能源产业专题工作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能源产业专题工作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能源产业专题工作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能源产业专题工作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能源产业专题工作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能源产业专题工作方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能源产业专题工作方案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壮大我市新能源产业,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市级领导分包重大专项工作分工的通知(X 文 X43 号) 精神及推进新能源产业的工作要求,制定新能源产业专题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抓住国家培育发展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历史机遇, 充分发挥我市新能源资源丰富和产业基础优势,以加快转变能源发展方式为主线,以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为重点, 促进新能源发电、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延伸新能源产业链。着力做强做大新能源动力电池,突破电驱动总成、集成控制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努力建设X 省新能源专用车制造中心。加快推进新能源的产业化

2、进程,不断完善优化能源结构,努力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综合能源保障供应体系,建成风电、光伏双百万千瓦级的新能源基地, 为 X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支撑。二、发展目标X 年,新能源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 100 亿元。风力发电装机容量达到 35 万千瓦,光伏发电规模 25 万千瓦,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5 万千瓦。建成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到 X年,新能源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 160 亿元。培育收入超50 亿元的重点骨干企业亿元企业 3 家。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1 家、超 102.0%以上。风力发措施,加快基地项目建设。到电装机容量 120 万千瓦,光伏发电规模60 万千瓦,生物

3、质能发电装机容量 10 万千瓦。到 X 年,新能源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 亿元。培育收入超50 亿元的重点骨干企业 2 家、超 10 亿元企业 5 家。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 2.5%以上。风力发电装机容量 200 万千瓦,光伏发电规模 100 万千瓦,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 12 万千瓦。三、重点任务( 一) 加快新能源发电项目建设。 充分发挥我市新能源发电资源比较丰富的优势,加快推进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项目建设,扩大能源供给规模, 不断完善优化能源结构。 1. 打造百万千瓦级的风电基地。进一步加快开发利用风能资源,以 X、X、X、X、X 等县域为重点,加快集中并网型风

4、电场建设。积极推进由山区向平原过度地带的风能资源开发利用, 开展平原地区风电项目示范试点。探索风电与光伏发电相结合的互补开发模式。扎实推进 XX风电场项目、XX风电场项目、 XXX风电场工程、 X 新能源 XX风电项目、中广核 XX风电场项目、 XX风电场项目、华能 XX风电场项目、 XX风电场项目等一批项目建设,早并网、早见效;积极向省发改委汇报沟通,争取XX风电场工程、 X 电力 XX风电等新的一批项目列入X 年 X 省风电开发计划。抓住省里支持 X 建设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契机,制定科学的风电开发方案,选择业绩好、实力强的风电企业,采取强力的推进X 年,新增风电装机150 万千瓦以上,建

5、成 X 地区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全市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200 万千瓦。2. 建设百万千瓦级的光伏发电基地。积极向省发改委汇报,争取年度发电补贴规模, 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及保护生态前提下, 有序推进集中式地面光伏电站建设。 积极推进有条件的产业集聚区、 公共设施及商业建筑屋顶和个人家庭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鼓励全部自发自用的地面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利用农业大棚、鱼塘、种 ( 养)殖场等场地资源,发展光伏农业、渔光互补等项目。抓住国家正推进光伏领跑者计划的机遇, 努力向国家和省里争取,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X 及上游区域,统筹考虑石漠化治理、生态保护、光伏扶贫等方面的工作,建设光伏领跑者基

6、地项目。力争到 X 年,建成百万千瓦级的光伏发电基地, 使我市光伏发电产业实现飞跃式发展。 3. 加快光伏扶贫项目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省里关于光伏发电扶贫的相关政策,积极组织各县区实施光伏发电产业扶贫。 争取国家和省里尽快批复我市已上报的 12 个县区光伏扶贫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光伏扶贫项目建设。 X 年,计划建成并网 170MW 的光伏扶贫项目, X 年前,建成并网260MW 以上的光伏扶贫项目, 使全市更多的贫困人口享受到光伏扶贫的政策红利。 4. 积极推进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 根据 X 省蓝天工程行动计划“一区一热源” 的要求,支持农林生物质资源丰富且有稳定热需求的地区建设农林生物质热

7、电联产项目, 鼓励利用生物质热电联产实现产业集聚区集中供热。加快建设 X 县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积极推进 X县、 X 县、 X 工区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前期工作;对其他有建设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意愿的县 ( 区) ,将根据区域分布和资源量对项目布局进行统筹规划。 继续鼓励 X 集团利用木质素等发展热电联产。开展中心城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前期工作。到X 年,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2 万千瓦。( 二) 加快发展生物质能源。 依托 X 集团积极发展非粮生物液体燃料,降低纤维素酶、纤维乙醇生产成本,推广非粮秸秆原料综合利用 3万吨醇 - 气- 电联产项目。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推进标准化装备制造和产品深加工

8、, 在国家相关政策出台的前提下, 形成较大规模的生物质能源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燃料乙醇、纤维乙醇,开发以红薯、木薯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新技术、 新工艺,加大利用纤维质原料制取燃料乙醇的科研攻关力度。 发展多种形式的生物质能发电研究, 在生物制气的规模化生产方面找好着力点, 依据资源量及用户需求, 因地制宜发展气- 电联产项目。力争到 X 年,生物质能源规模达 30 亿元。( 三) 做大做强新能源成套装备。 依托 X 电气 X 集团、石油 X 集团、X水电设备公司,创新研发核能电机和风力发电设备等高端装备;根据生物质能源的发展进程, 研发成套纤维乙醇大型装备。 加强风电装备和风电运行控制研发,以发

9、展风电成套机组为突破口,带动发电机、轴承、齿轮箱、 叶片等风电关键零部件发展。围绕风力发电机组整机和风力发电机、 齿轮箱等关键零部件的开发及生产, 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及装备制造业。 继续抓好水轮发电机、 专用防爆电机等水电设备的研发工作,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力争到 X 年,新能源成套装备规模达80 亿元。( 四) 促进新能源电池技术进步。依托X 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X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X 省 X 锂电公司、 X 科技公司等企业,加强能量密度高、制造成本低的新型动力电池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着力突破电池成组和系统集成技术,加快发展电池新材料、电池设计、高性能热管理系统和电池管理系统, 实现锂离子

10、电池技术升级。 积极开发用于城市微电网、 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和间歇式用能系统的储能电池。布局锂硫电池、金属空气电池、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等下一代动力电池研发,抢占新型电池产业发展制高点。到X 年,新能源电池达15 亿安时,产值达30 亿元。( 五) 扎实推进新能源专用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发展。围绕 X 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 积极研发纯电动和插电式动力冷链物流车、纯电动市政环卫车、纯电动物流车等, 加快发展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电动专用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积极开展驱动系统、整车控制与节能、智能辅助驾驶、充电加注、排放与噪声控制、电池回收等关键技术以及整车集成技术攻关, 不断提升核心零部件技术水平

11、。重点推进 X 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完成二期项目建设, 形成年产 X辆新能源专用车生产能力。 X年,新能源专用车及核心零部件产值达15 亿元。( 六) 积极建设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根据我市电动汽车的发展情况,不断扩大充电桩的建设, 建设满足中心城区电动汽车需求的充电设施。坚持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协同发展, 重点围绕居民用户居住地、 工作地、目的地停车场和公共交通服务布局建设充电基础设施。 到 X 年,建成覆盖市中心城区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网络,打造城市核心区公共充电服务半径2 公里充电网络, 构建车桩相随、适度超前、 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方便新能源汽车的出行,满足并带动 X 市

12、电动汽车的发展。四、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市级领导分包工作制度, 组建新能源产业工作专班,形成统一领导、 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市级领导定期不定期听取专项工作情况汇报, 协调解决新能源产业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重大问题。新能源产业专项工作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 负责日常协调服务工作,组织有关人员积极研究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趋势,加强对重大项目和年度计划执行情况的跟踪分析,深入企业一线实地调研,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定期报送工作推进情况,重大问题及时向市级分包领导汇报。2. 加大政策支持。市直相关部门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国家鼓励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价格、投资、信贷、税收、

13、入网等方面的产业政策。对新能源产业所涉及的重大问题和重点项目实行 “联审、联批、联办”,实行“绿色通道”,为新能源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积极研究探索财政引导、金融支持、企业参与的产业发展机制,建立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3. 扎实推进项目建设。 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和项目计划, 强化对外招商,不断引进新项目;对建设项目实行清单式管理,抓好全程协调督导,着力解决项目前期、项目审批、环境优化等项目服务和要素保障问题, 促使项目早落地、 早开工、早投产;按照“投产一批、在建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梯次推进的原则,建立健全新能源产业发展项目储备库,并把谋划的项目纳入到国家、省计划笼子。4. 増强企业实力及人才培养。 加快新能源科技研发和产业化, 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鼓励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等技术创新平台,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工程,攻克优势产业关键性技术。大力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通过联合开发、 委托开发、共建经济实体等形式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深化战略合作,集聚优质创新资源。组织实施高端人才引进计划,积极吸引国内外新能源领域的专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来 X 从事科研或创办新能源企业。积极为新能源企业培养管理及技术创新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