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部件受力分析》PPT课件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76281260 上传时间:2024-08-19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零部件受力分析》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零部件受力分析》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零部件受力分析》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零部件受力分析》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零部件受力分析》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零部件受力分析》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零部件受力分析》PPT课件(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章 零部件的受力分析零部件的受力分析本章主要讨论的两个问题:本章主要讨论的两个问题:1) 静力平衡的基本规律静力平衡的基本规律;2) 求解结构上的未知力。求解结构上的未知力。21.1 受力分析概述受力分析概述一、力的基本概念一、力的基本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的机械作用。力是物体之间相互的机械作用。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单位:牛顿(单位:牛顿(N)、千牛()、千牛(KN)1kgf=9.8N3n(1)塔设备自身的重力塔设备自身的重力W;n(2)风力风力q;n(3)基础对塔底的反作用力基础对塔底的反作用力Ny,力力Ny把塔设备托住;把塔设备托住;n(

2、4)基础螺栓对塔设备所产生基础螺栓对塔设备所产生的力矩的力矩M,使塔设备既不会,使塔设备既不会被风吹倒;被风吹倒;n(5)横向阻力横向阻力Nx,使塔设备使塔设备不会移动。不会移动。二、受力分析实例二、受力分析实例1.1 受力分析概述受力分析概述41.2 约束、约束反力与受力图约束、约束反力与受力图一、平衡力一、平衡力一个物体上受二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则这二个力大小相一个物体上受二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则这二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互为平衡力。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互为平衡力。二力构件:只受两个力二力构件:只受两个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的作用,而

3、处于平衡状态的构件。态的构件。受力分析时,对于二力受力分析时,对于二力构件,应先进行分析。构件,应先进行分析。5二、作用力与作用反力二、作用力与作用反力 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于同一条直线上。等,方向相反,作用于同一条直线上。6三、三、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区别 相同点:相同点:两个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两个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在同一条直线上。不同点:不同点:不同点:不同点:1)平衡力是作用于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而作平衡力是作用于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

4、,而作用和反作用力是分别作用于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用和反作用力是分别作用于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2)平衡力中的两个力没有必然的联系。而作用和平衡力中的两个力没有必然的联系。而作用和反作用力中的任意一个力消失,另外一个力也随反作用力中的任意一个力消失,另外一个力也随之消失。之消失。7四、约束和约束反力四、约束和约束反力约束:约束:工程上把对于某一构件的活动起着限制工程上把对于某一构件的活动起着限制作用的其他物体叫做约束作用的其他物体叫做约束。约束反力:约束反力:限制物体运动的力;限制物体运动的力;主动力:主动力:引起物体运动和运动趋势的力;引起物体运动和运动趋势的力;被动力:被动力:由主动力的作用

5、而引起的力。由主动力的作用而引起的力。约束反力属于被动力。约束反力属于被动力。主动力和约束反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么?主动力和约束反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么?8五、分离体和受力图五、分离体和受力图 分离体:分离体:为了使物体受力情况的分析能清晰地表为了使物体受力情况的分析能清晰地表达出来达出来, 需要把所分析的物体需要把所分析的物体(即研究对象即研究对象) 从跟从跟它发生联系的周围物体中分离出来。这个被分离它发生联系的周围物体中分离出来。这个被分离出来的研究对象称为分离体。出来的研究对象称为分离体。受力图:受力图:为了不改变分离体的受力情况为了不改变分离体的受力情况, 就必须就必须把作用在分离体上

6、的全部作用力把作用在分离体上的全部作用力主动力及周主动力及周围约束对分离体作用的约束反力都画出来。这样围约束对分离体作用的约束反力都画出来。这样画出的物体受力简图就称为受力图。画出的物体受力简图就称为受力图。适当地选取分离体适当地选取分离体, 正确地画出受力图是进行受力分析的正确地画出受力图是进行受力分析的主要前提。主要前提。9 试分析图中哪个是分离体,作用的分离体上试分析图中哪个是分离体,作用的分离体上的力,哪些是主动力,哪些是约束反力?的力,哪些是主动力,哪些是约束反力?10六、常见的几种约束形式和确定约束反力的方法六、常见的几种约束形式和确定约束反力的方法A 柔性物体约束柔性物体约束约束

7、反力的作用线沿着被拉直的柔性物体中心线约束反力的作用线沿着被拉直的柔性物体中心线且背离物体运动方向。且背离物体运动方向。11B 光滑面约束光滑面约束 约束反力通过接触点,并沿公法线,指向被约束约束反力通过接触点,并沿公法线,指向被约束的物体。的物体。12C 固定铰链约束固定铰链约束 约束反力的指向随杆件受力情况的不同而相应地约束反力的指向随杆件受力情况的不同而相应地变化。变化。13D 辊轴支座约束辊轴支座约束(滑动铰链约束滑动铰链约束) 约束反力的指向垂直于支承面,并通过铰链中心。约束反力的指向垂直于支承面,并通过铰链中心。14E 固定端约束固定端约束限制物体三个方向运动,产生三个约束反力。限

8、制物体三个方向运动,产生三个约束反力。NAx15七、受力图的画法七、受力图的画法(1)选取分离体,解除约束;选取分离体,解除约束;(约束解除原理、受力图的概念约束解除原理、受力图的概念)(2)画出主动力;画出主动力;(3)分析约束的性质,在解除约束的地方画约束反力;分析约束的性质,在解除约束的地方画约束反力;例例1-1:当用手去打开图:当用手去打开图1 10 所示人孔盖时所示人孔盖时, 设手中所用力为设手中所用力为F, 并并与铅垂线成与铅垂线成30角角, 盖子重力已知为盖子重力已知为W, 试画人孔盖的受力图。试画人孔盖的受力图。16七、受力图的画法七、受力图的画法(1)选取分离体,解除约束;选

9、取分离体,解除约束;(约束解除原理约束解除原理)(2)画出主动力;画出主动力;(3)分析约束的性质,在解除约束的地方画约束反力;分析约束的性质,在解除约束的地方画约束反力;例例1-2:墙式起重装置由横:墙式起重装置由横梁梁AB和拉杆和拉杆CD组成机架组成机架, 其结构简图如图所示。其结构简图如图所示。B处处有一小滑轮有一小滑轮, 吊索的一端经吊索的一端经滑轮与重物滑轮与重物W相连。拉动吊相连。拉动吊索另一端时索另一端时, 重物重物W则等速则等速上升。上升。A、C、D三处均可三处均可视为固定铰链约束。略去机视为固定铰链约束。略去机架和小滑轮的质量架和小滑轮的质量, 试画出试画出横梁横梁AB和拉杆

10、和拉杆CD的受力图。的受力图。在此例题中,注意二力在此例题中,注意二力构件的概念:两端铰接构件的概念:两端铰接(铰铰链连接链连接),中间不受任何外,中间不受任何外力,而且处于静止状态的力,而且处于静止状态的杆件都是二力构件杆件都是二力构件(不一定不一定是直杆是直杆)。在画一结构中的。在画一结构中的构件受力图时,对于二力构件受力图时,对于二力构件应先进行分析。构件应先进行分析。17受力图的画法和注意事项:受力图的画法和注意事项:(1)首先将要研究的对象物体取作分离体首先将要研究的对象物体取作分离体, 解除约束解除约束, 与其他与其他物体分离开来物体分离开来;(2)先画作用在分离体上的主动力先画作

11、用在分离体上的主动力, 再在解除约束的地方画约再在解除约束的地方画约束反力束反力;(3)画约束反力时要充分考虑约束的性质画约束反力时要充分考虑约束的性质, 如固定铰链约束如固定铰链约束, 一般可画一对位于约束平面内互相垂直的约束反力一般可画一对位于约束平面内互相垂直的约束反力, 但若但若属于二力构件属于二力构件, 则应按二力构件特点画约束反力则应按二力构件特点画约束反力; (4)在画物系中各物体的受力图时在画物系中各物体的受力图时, 要利用相邻物体间作用力要利用相邻物体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中一个力的方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中一个力的方向已确定向已确定

12、(或假定或假定) 时时, 另一个力的方向也随之而定另一个力的方向也随之而定;(5)柔性约束对物体的约束反力只能是拉力柔性约束对物体的约束反力只能是拉力, 不能是压力。不能是压力。181.3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条件作用于物体的一群力称为力系。如果作用在物体上诸力的作用线作用于物体的一群力称为力系。如果作用在物体上诸力的作用线位于同一平面内位于同一平面内, 且汇交于一点且汇交于一点, 则这种力系称为平面汇交力系。则这种力系称为平面汇交力系。作用在物体的某一点上的两个力作用在物体的某一点上的两个力, 其其合力也作用于同一点合力也作用于同一点, 其大小与方向其大小与方

13、向可以用此两力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可以用此两力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用式子表示即为:对角线来表示。用式子表示即为:式中的式中的“+”号已不是代数中相加的符号号已不是代数中相加的符号, 而是表而是表示用平行四边形规则求合成力示用平行四边形规则求合成力, 实质上它是矢量的实质上它是矢量的几何加法。几何加法。力的分解也可按平行四边形规则进行。力的分解也可按平行四边形规则进行。一、平行四边形法则一、平行四边形法则另外,在高中时还学过三角形法则和多边形法则19二、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二、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力的正交分解力的正交分解)F力在力在X轴上的分力:轴上的分力:F力在力在Y轴上的分力:轴

14、上的分力: F力在力在X轴和轴和Y轴上分力轴上分力Fx和和Fy的大小,也可以的大小,也可以用其在用其在X轴和轴和Y轴上的投轴上的投影来表示,即:影来表示,即:20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注意事项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注意事项(1)在力的方向不同时在力的方向不同时, 其分力的方向与坐标轴同向或反其分力的方向与坐标轴同向或反向,我们以正负号区别,并规定分力与坐标轴同向者为向,我们以正负号区别,并规定分力与坐标轴同向者为正,反之为负。正,反之为负。 (2)若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已知若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已知, 则则F力的数值和方向亦力的数值和方向亦可求得:可求得: (3)两种特殊情况:两种特殊情况:当力与投影轴平

15、行时:投影代表本身大小。当力与投影轴平行时:投影代表本身大小。当力与投影轴垂直时:投影为零。当力与投影轴垂直时:投影为零。21三、合力投影定理三、合力投影定理22三、合力投影定理三、合力投影定理设有设有n 个力汇交于一点,它们的合力为个力汇交于一点,它们的合力为R,则:,则:它表示它表示: 力系的合力在某一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力系的各个力力系的合力在某一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力系的各个力在同一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由投影在同一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由投影Rx 、Ry 就可求合力就可求合力R 的数值:的数值:其方向可由合力作用线与其方向可由合力作用线与X 轴的夹角轴的夹角表示:表示:23四、平面汇交力

16、系的平衡条件四、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条件是:力系的各个力在互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条件是:力系的各个力在互相垂直的两个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都等于零。相垂直的两个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都等于零。24五、例题讲解五、例题讲解例例1-3:圆筒形容器重力为:圆筒形容器重力为G, 置于托轮置于托轮A、B 上上, 如图所示如图所示, 试求试求托轮对容器的约束反力。托轮对容器的约束反力。25五、例题讲解五、例题讲解例例1-4:某化工厂起重:某化工厂起重用的吊架用的吊架, 由由AB 和和BC 两杆组成两杆组成(见图见图), A、B、C 三处均为铰链连接。三处均为铰链连接。在在B 处的销钉上装有一处的

17、销钉上装有一个小滑轮个小滑轮, 它的质量和它的质量和尺寸都可略去不计尺寸都可略去不计, 吊吊索的一端经滑轮与盛有索的一端经滑轮与盛有物料的铁筒相连物料的铁筒相连, 设筒设筒和物料重和物料重W = 1 .5kN。吊索的另一端绕在卷扬吊索的另一端绕在卷扬机绞盘机绞盘D 上。当卷扬机上。当卷扬机开动时开动时, 铁筒即等速上铁筒即等速上升。略去杆重升。略去杆重, 求求AB 和和BC 杆所受之力。杆所受之力。26通过上述两个例子通过上述两个例子, 我们可以把平面汇交力系平衡问题的我们可以把平面汇交力系平衡问题的解题方法概述如下:解题方法概述如下:(1)根据题意根据题意, 取适当的物体为分离体取适当的物体

18、为分离体, 进行受力分析进行受力分析, 画出受力图。画出受力图。若约束反力的若约束反力的指向指向不能预先判明时,可以进行假定。不能预先判明时,可以进行假定。(2)在力系的汇交点在力系的汇交点, 选取适当的坐标系。选取坐标系时应尽量使力选取适当的坐标系。选取坐标系时应尽量使力的投影计算简便。一般应使坐标轴与较多的力平行或垂直。的投影计算简便。一般应使坐标轴与较多的力平行或垂直。(3)根据平衡条件根据平衡条件Fx = 0 ,Fy = 0 , 列出平衡方程式,从而解出所求列出平衡方程式,从而解出所求的未知量的未知量。271.4平面力偶系的合成和平衡条件平面力偶系的合成和平衡条件一、力矩一、力矩F1F

19、1F2F2F3F3L1L1L2L2OO281.4平面力偶系的合成和平衡条件平面力偶系的合成和平衡条件一、力矩一、力矩定义:力与力臂的乖积。定义:力与力臂的乖积。力臂:力的作用线到支点的垂直距离。力臂:力的作用线到支点的垂直距离。作用:使物体发生转动。作用:使物体发生转动。方向:逆时针转动的为正;顺时针转动为负。方向:逆时针转动的为正;顺时针转动为负。29二、力偶二、力偶什么叫力偶?一个物体上受到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共作什么叫力偶?一个物体上受到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共作用线的平行力。这一对平行力称为力偶用线的平行力。这一对平行力称为力偶, 通常用通常用( F、F) 表示。表示。凡能主

20、动引起物体转动状态改变或有转动状态改变趋势的力偶称为主动力偶。凡能主动引起物体转动状态改变或有转动状态改变趋势的力偶称为主动力偶。力偶的两个力力偶的两个力, 虽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虽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但不共作用线,因此不满足两力但不共作用线,因此不满足两力平衡条件平衡条件, 所以它们不成为平衡力系。所以它们不成为平衡力系。30三、力偶矩三、力偶矩(1)定义:力偶使物体转动的效应是以力的数值定义:力偶使物体转动的效应是以力的数值F与力偶臂与力偶臂d的乘积的乘积Fd来量度,这个乘积称为力偶矩来量度,这个乘积称为力偶矩, 用符号用符号M表示,表示,即:即:力偶矩的单位是力偶矩的单位是Nm。(2

21、)规定:凡产生反时针转向的力偶矩为正规定:凡产生反时针转向的力偶矩为正, 顺时针转向为负。顺时针转向为负。(3)力偶矩的作用:使物体发生转动。力偶矩的作用:使物体发生转动。(力偶矩是一种特殊的力矩)(力偶矩是一种特殊的力矩)31三、力偶矩三、力偶矩力偶对其作用平面内任意一点的矩,与该点力偶对其作用平面内任意一点的矩,与该点(矩心矩心) 的位置的位置无关,始终是一个常量。无关,始终是一个常量。(4)实质:力偶矩实质上是力偶中实质:力偶矩实质上是力偶中两个力两个力对平面上任意点对平面上任意点的的力矩的代数和力矩的代数和。nF1力对力对O点的矩为:点的矩为:nM1=F1 (d+x)(逆时针)(逆时针

22、)nF2力对力对O点的矩为:点的矩为:nM2=F2x(顺时针)(顺时针)n若与为力偶,则若与为力偶,则F1 F2n合力矩为:合力矩为:nMM1M2F d=力偶矩力偶矩OOF1F1F2F2d dx x32三、力偶矩三、力偶矩(5)特征:特征:如果两个力偶矩的值和转动方向完全相同如果两个力偶矩的值和转动方向完全相同(力的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力臂可不一样大小和方向以及力臂可不一样) , 则这样两个力偶称为等效则这样两个力偶称为等效力偶或互等力偶。力偶或互等力偶。33四、平面力偶系的合成和平衡条件四、平面力偶系的合成和平衡条件F2F2F1F1F3F3d1d2d3F1F1d1K2K2d1K3K3d134四

23、、平面力偶系的合成和平衡条件四、平面力偶系的合成和平衡条件F1F1d1K2K2d1K3K3d135四、平面力偶系的合成和平衡条件四、平面力偶系的合成和平衡条件平面力偶系的合成:平面力偶系的合成:注意:此公式只适用于多个力偶处于同一个平面的情况。注意:此公式只适用于多个力偶处于同一个平面的情况。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条件: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条件:即:使物体按顺时针方向转动的力偶矩与使物体按反时针即:使物体按顺时针方向转动的力偶矩与使物体按反时针方向转动的力偶矩相等,它们的转动效应相互抵消,只有方向转动的力偶矩相等,它们的转动效应相互抵消,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力偶系才能保持平衡。在这种情况下,力偶系才能保持

24、平衡。注意:力偶系的合成过程中,只能选一个矩心。注意:力偶系的合成过程中,只能选一个矩心。注意:力偶系的合成过程中,只能选一个矩心。注意:力偶系的合成过程中,只能选一个矩心。36AB1.5 平面一般力系的合成和平衡条件平面一般力系的合成和平衡条件一、力线的平移原理一、力线的平移原理FFFdM=Fd作用在物体上作用在物体上一力的作用线一力的作用线, 可以平行移动可以平行移动到物体上的任到物体上的任意一点意一点, 但必须但必须同时加上相应同时加上相应的附加力偶的附加力偶, 附附加力偶的矩等加力偶的矩等于原力对新作于原力对新作用点的矩用点的矩, 其转其转动方向决定于动方向决定于原力绕新作用原力绕新作

25、用点的旋转方向。点的旋转方向。37二、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二、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F1F2F3O38二、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二、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平面一般力系向同一点简化的注意事项:平面一般力系向同一点简化的注意事项:(1)平面一般力系的各力平移到作用面内任意一点平面一般力系的各力平移到作用面内任意一点C ,从而将平面一,从而将平面一般力系转化为一个平面汇交力系和一个平面力偶系。这种做法,称般力系转化为一个平面汇交力系和一个平面力偶系。这种做法,称为平面一般力系向作用面内任意一点简化。为平面一般力系向作用面内任意一点简化。C点称为点称为简化中心简化中心。(3)转化结果:平面一般力系转化为一个平面汇交

26、力系和一个平转化结果:平面一般力系转化为一个平面汇交力系和一个平面力偶系。面力偶系。(2)在简化过程中,首先要确定简化中心;且在同一组简化计算时,在简化过程中,首先要确定简化中心;且在同一组简化计算时,简化中心只能有一个。简化中心只能有一个。39三、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三、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平衡条件:平衡条件:由平面一般力系求解时,一般可按下列步骤进行由平面一般力系求解时,一般可按下列步骤进行:(1)确立研究对象确立研究对象, 取分离体取分离体, 作出受力图。作出受力图。(2)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列出平衡方程。在建立坐标系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列出平衡方程。在建立坐标系时,应使坐标轴的方位尽量

27、与较多的力成平行或垂直,时,应使坐标轴的方位尽量与较多的力成平行或垂直,以使各力的投影计算简化。以使各力的投影计算简化。力矩中心应尽量选在未知力矩中心应尽量选在未知力的交点上,以简化力矩的计算。力的交点上,以简化力矩的计算。(3)解平衡方程,求出未知量。解平衡方程,求出未知量。 40四、例题讲解四、例题讲解例例1-5 设人孔盖所受重力设人孔盖所受重力G= 500N,当打开人孔盖时,当打开人孔盖时,F 力与铅垂线力与铅垂线成成30角,并知角,并知a = 228mm,b= 440mm,h = 70mm。试求。试求F 力及约力及约束反力束反力N。 解本题时,矩心本来是可以任意选取的,之所以选解本题时

28、,矩心本来是可以任意选取的,之所以选O点为矩心,是因为点为矩心,是因为O点有未知反力点有未知反力Nx、Ny 作用着,这样,力矩方程中将没有作用着,这样,力矩方程中将没有Nx、Ny,只有只有F出现,可以简化计算步骤。这种解题技巧,今后要反复运用。出现,可以简化计算步骤。这种解题技巧,今后要反复运用。41四、例题讲解四、例题讲解例例1-6 悬臂吊车由横梁悬臂吊车由横梁AB、拉杆、拉杆CB 及电动葫芦组成。已知电动葫芦及电动葫芦组成。已知电动葫芦及起吊物体总重为及起吊物体总重为Q,横梁,横梁AB自重为自重为G,作用位置如图所示,作用位置如图所示( 电动葫电动葫芦在图中未画出芦在图中未画出)。试作出横

29、梁的受力分析并求出横梁的约束反力。试作出横梁的受力分析并求出横梁的约束反力。42四、例题讲解四、例题讲解43四、例题讲解四、例题讲解例例1-7 列管式换热器总长列管式换热器总长l = 7m,总重,总重91kN,支座,支座A、B的距离为的距离为4m,支座,支座A 相当于固定铰链支座,支座相当于固定铰链支座,支座B 相当于活动铰链支座。试计算相当于活动铰链支座。试计算支座支座A、B 所受的约束反力。所受的约束反力。在本题中,作用在换热器上的在本题中,作用在换热器上的主动力、约束反力的作用线相主动力、约束反力的作用线相互平行且位于同一平面内,这互平行且位于同一平面内,这种力系是平面一般力系的特例,种

30、力系是平面一般力系的特例,称为平面平行力系。对于平面称为平面平行力系。对于平面平行力系,如果在选择直角坐平行力系,如果在选择直角坐标轴时,使其中一个坐标轴与标轴时,使其中一个坐标轴与各力平行,则只有一个投影式各力平行,则只有一个投影式和一个力矩式,这就是平面平和一个力矩式,这就是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即:44本章习题讲解本章习题讲解习题习题1-19 梁梁AB的支座如图所示。在梁的中点作用一力的支座如图所示。在梁的中点作用一力F = 20kN。力和梁的轴线。力和梁的轴线成成45角。如梁的重力略去不计,试分别求角。如梁的重力略去不计,试分别求(a) 和和(b)两种情况下的支

31、座反力。两种情况下的支座反力。解:解:(a)以横梁为分离体画出受力图:以横梁为分离体画出受力图:以以A为力矩中心为力矩中心:45三力平衡定律三力平衡定律三力平衡定律46本章习题讲解本章习题讲解习题习题1-22 水平梁的支承和载荷如图所示。已知力水平梁的支承和载荷如图所示。已知力F、力偶的力偶矩、力偶的力偶矩M和均布载荷和均布载荷q,求支座求支座A和和B处的约束反力。处的约束反力。解:以水平梁为分离体画出受力图:解:以水平梁为分离体画出受力图:以以A点为力矩中心:点为力矩中心:47本章习题讲解本章习题讲解习题习题1-27 构架由构架由ABC、CDE、BD三杆组成,三杆组成,B、C、D、E处均为铰

32、接。各杆重处均为铰接。各杆重不计,不计,a为为0.5m,均布载荷,均布载荷q为为40kN/m。试求。试求E点的反力和点的反力和BD杆所受的力。杆所受的力。解:选取分离体,画出受力图:解:选取分离体,画出受力图:(均匀分布的力均匀分布的力q可以简化成作用在中点的一个力可以简化成作用在中点的一个力)以以E为力矩中心为力矩中心:48本章习题讲解本章习题讲解习题习题1-27 构架由构架由ABC、CDE、BD三杆组成,三杆组成,B、C、D、E处均为铰接。各杆重处均为铰接。各杆重不计,不计,a为为0.5m,均布载荷,均布载荷q为为40kN/m。试求。试求E点的反力和点的反力和BD杆所受的力。杆所受的力。解:选取分离体,画出受力图:解:选取分离体,画出受力图:以以C为力矩中心:为力矩中心:49本章作业题本章作业题:1-1;1-2;1-6;1-7;1-8;1-13;1-19;1-22;1-23;1-26;1-27。思考题:思考题:1-28;1-29;1-30。5051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