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政治经济学复习重点简答题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76254601 上传时间:2024-08-19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873.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政治经济学复习重点简答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3年政治经济学复习重点简答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3年政治经济学复习重点简答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3年政治经济学复习重点简答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3年政治经济学复习重点简答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政治经济学复习重点简答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政治经济学复习重点简答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重点问题: 12/1、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主要内容 20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中,产权作为财产权利有如下规定: 第一, 所有权表现在一定经济关系中的个体或团体对生产条件的排他的占有或归属关系。人对物的这种意志关系,最初可能是作为一种习惯和传统被人们自觉遵守和维护,之后,在财产冲突的作用下,才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从而作为一种权利保护起来。 第二, 财产权利关系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马克思不否认所有权中体现的人和物的关系,而是要从人和物的关系中揭示出人与人的关系,财产权利,只能在一定的经济关系中才存在。 第三, 产权对财产主体有实现利益的要求,财产主体必须作为财产的

2、承担者,通过一定的经济交往过程,使财产权利得以实现。 2、2/2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及其理论意义是什么?33-34 劳动的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二重性。 (1) 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具体形态考察的劳动,它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从劳动的抽象形态考察的劳动,抽象掉生产商品劳动的具体形式,则所有劳动都是人们的体力和脑力的支出,它撇开劳动的特定性质,是同质的、无差别的、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 (2)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不可分割的; (3) 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是一个永恒的范畴;抽象劳

3、动则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生产所特有的范畴,商品生产的历史性决定了抽象劳动的历史性; (4) 只有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具体劳动才需要还原为抽象劳动,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才形成价值;在不存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人民的劳动产品不用来交换,他们的劳动就只表现为具体劳动。 理论意义: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 (1) 它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基础; (2) 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3) 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重要理论的创立也都同劳动

4、二重性学说有关。 33/2、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34-5 1)先论述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含义及其矛盾: (1) 私人劳动是指生产资料归不同利益主体所有,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是商品生产者按照私人的打算和私人利益进行的劳动,它是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定的; (2) 社会劳动是指社会分工决定了劳动具有社会性质,是社会总劳动的有机构成部分; (3) 二者的矛盾表现为直接的私人劳动和间接的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社会劳动要求劳动产品在数量和品种上满足社会的需要,而私人劳动使得这种需要不可能实现,这就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4) 二者矛盾的解决

5、要依靠商品交换的实现。 2)再论述为什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因为: (1)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内在各种矛盾的根源,如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 (2)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全过程; (3)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即若私人劳动成果转化为社会劳动,则再生产顺利进行;若私人劳动无法转化为社会劳动,商品生产者会破产。 42/3、货币流通量和纸币流通量的决定 P64 1) 货币流通量是由货币流通规律决定的,其基本内容是:流通中的货币量必须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 在不考虑支付手段职能的条件下,可

6、以用公式表示为: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商品价格总额/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 在进一步考虑支付手段只能的条件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商品价格总额- 赊售商品价格总额+到期支付总额- 互相抵消的支付总额)/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 2) 纸币流通量也是由货币流通规律决定的,但其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表现在:不管纸币发行了多少,流通纸币总量必须同它所代表的流通金量相等,即单位纸币所能代表的货币金属量应该是: 单位纸币所代表的货币金属量=流通中所必要的货币金属量/流通中的纸币总额 所以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必须以货币流通量的规律为基

7、础,发行并调节纸币的流通量,以保证宏观经济的顺利运转。 51/3 、货币的产生及其本质和职能 45-50 1) 货币的产生: 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着商品交换过程的发展而自发形成的,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探求货币的起源,必须结合商品交换的发展过程,考察价值形式的发展历史。商品价值不能自我表现,必须在两种商品的交换中,通过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就是价值形式。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最后发展为货币形式。 初可能是作为一种习惯和传统被人们自觉遵守和维护之后在财产冲突的要从人和物的关系中揭示

8、出人与人的关系财产权利只能在一定的经济关意义是什么劳动的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 货币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一般等价物。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互相交换劳动的性质,货币本质体现在倾向的职能中。 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 5 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 61/4、概述资本的一般特点和主要形态。P62-3 1) 资本的定义: 资本是价值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不断的在运动中谋求自身增殖的价值。 2) 资本的一般特点: 无论资本采取何种具体形态,在任何社会经济制度下运行,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1

9、) 增殖性,不断地和无限地追求自身的价值增殖,是资本区别于一般商品和货币的根本特征; (2) 运动性,资本只有在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相统一的运动过程中才可能增殖,资本运动速度的快慢反应了资本增殖能力的强弱和形成一定时期内资本增殖量的多少; (3) 返还性,投资者在开始投入资本的时候,目的就是要收回它(当然包括增殖额) ; (4) 风险性,资本具有收益和风险并存的特点,一般情况下,收益越大,风险也可能越大。 3) 资本的主要形态: (1) 货币资本形态,即以货币形态表现的资本,它是资本最一般和初始的形态,在资本的运动过程中,货币资本主要存在于资本的购买阶段,用于购买其他生产要素; (2) 实物资本

10、形态,是以物质形态表现的资本,包括投入商品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一切物的要素和待售的产出品,也称物质资本;分为商品资本和生产资本两类。 (3) 无形资本形态,是指市场主体所占有和使用的以知识形态存在的特有经济资源,它可以较长期的为该主体提供一定的特殊权利,或有助于该主体取得一定的收益,通常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版权等。无形资本的估价主要依据其潜在的获利能力。 (4) 虚拟资本形态,是指能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资本。 74/4 、试分析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和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70-74 1) 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 (1) 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同时并存。全部

11、产业资本必须按一定比例分为相应的三个部分,使他们同时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这三个职能形式上,各自执行其相应的职能。否则,就不能做到三种循环形式的相互交错和相互衔接,资本的循环运动就会发生停顿。 (2) 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的循环在时间上的相互继起。三种职能形式的资本在循环中必须各自相继的经历三个阶段并相应转换为其他职能形式,最后初可能是作为一种习惯和传统被人们自觉遵守和维护之后在财产冲突的要从人和物的关系中揭示出人与人的关系财产权利只能在一定的经济关意义是什么劳动的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并且各自的职能形式的转换过程能够

12、前后衔接、相互更替;而且还要求三种职能形式的相互转化在时间上能够前后紧密的衔接。 产业资本的三种资本职能形式在循环中的并存及其相互继起,是互为条件、互为制约的。并存是继起得以形成的前提,没有并存,就不可能有不同职能形式各自的循环,也就不存在它们之间的相互继起;继起是并存得以维持的保证,没有继起,资本职能形式的转换到了某一阶段就停滞下来,不同职能形式的并存就不会存在下去。 2) 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 研究资本周转的重点在于资本的周转速度,从这个角度来说,影响资本周转的主要因素有: (1) 资本的周转时间,指预付资本以一定的形式为起点,到它带着利润以同样的形式返回出发点所耗费的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

13、流通时间,资本生产时间包括:一、劳动时间 二、劳动过程的正常中断时间 三、生产要素的储蓄时间。 资本流通时间包括:一、购买时间 二、售卖时间。 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反应了资本周转的速度,资本周转依次所需时间越长,资本的周转速度越慢,资本周转时间的影响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n=U/u, 其中 n 代表资本周转次数,U表示年,u 表示一定资本量周转一次的时间;因此,资本的周转速度和周转次数成正比,和周转时间成反比。 (2) 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率,固定资本的比重越大,周转速度越慢;流动资本的比重越大,周转速度越快; (3)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指包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在内的预付资本

14、的不同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速度,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公式为: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 预付资本总量 由此可见,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不仅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所占有的比重有关,而且也和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有关,在实践中,提高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以便带动资本的总周转速度,是企业经营管理中受到很大重视的问题。 8怎样认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79/5 研究社会再生产,一方面要考察社会总产出的各个部分如何从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即实现价值补偿,另一方面要考察社会总产出的各个部分在转化为货币资本形式之后,又如何再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产

15、品和服务,即实现物质补偿的问题。 社会总产出的实现问题(市场实现)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包括价值补偿和食物替换,这是因为: 首先,社会资本再生产反应了资本的现实运动,资本从商品形式向货币形式的转化(价值补偿过程) ,是资本运动之“惊险的跳跃” 。它表明既有生产过程是否能顺利完成,也同时表明下一个生产过程能否正常开始; 其次,社会再生产的进行,不仅要求生产中所消耗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而且要初可能是作为一种习惯和传统被人们自觉遵守和维护之后在财产冲突的要从人和物的关系中揭示出人与人的关系财产权利只能在一定的经济关意义是什么劳动的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学习必备 欢迎

16、下载 求资本价值所反映的实际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得到实物的替换,也就是使用价值的替换问题,这种替换不仅要在总量上得到满足,而且要在结构上也得到满足。 所以,社会总产出的实现包括了价值补偿和使用价值替换,也包括了总量补偿和结构性的补偿,所有这些补偿和替换过程就是社会总产出在价值和和使用价值形态上都得到实现的过程,它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9试解释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两大部类产出各自的平衡关系如何才能成立?80-4/5 1)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定义 简单再生产是指社会剩余产品是用于消费而不是用于积累的, 生产再维持原来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扩大再生产是指社会

17、生产在社会总资本循环运动中不断扩大规模,它可以通过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或生产要素产出效率的提高或二者同时发生而得以实现。 2) 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两大部类产出的平衡关系: (1) 基本实现条件:I(v+m)=IIc ,即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加剩余价值,应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 第一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I(c+v+m)=Ic+IIc,即第一部类的所生产的生产资料价值的总和,应等于两个部类不变资本价值的总和。 第二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II(c+v+m)=I(v+m)+II(v+m),即第二部类每年生产的消费资料总价值,应等于两大部类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总和。 3)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两大部类

18、产出的平衡关系: 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I(v+ V+m/x)=II(c+ c), 即第一部类为第二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同第二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以及第二部类提供给第一部类的消费资料同第一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第一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I(c+v+m)=I(c+ c)+II(c+ c) 第二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II(c+v+m)=I(v+ v+m/x)+II (v+ v+m/x ) 扩大再生产的两个前提条件:I(v+m)IIc IIc+(m-m/x)I(v+m/x),其中 m/x 为剩余价值中资本所有者的消费量。 设剩余价值中用于积累的部分 m-m/x按一定的

19、比例分为追加的不变资本 c 和追加的可变资本 v。 4) 两大部类产出各自的平衡关系的实现过程: 简单或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之间的产出交换包括三个方面: (1)在第一部类内通过交换而实现: 简单在生产 IC, 扩大再生产 I(C+ C)。 (2) 在第二部类内通过交换而实现: 简单再生产:II(V+m), 扩大再生产 II(V+ V+m/x)。 (3)两大部类之间互换,使第一部类的消费需求得到补偿,第二部类的生产消费得到交换。 初可能是作为一种习惯和传统被人们自觉遵守和维护之后在财产冲突的要从人和物的关系中揭示出人与人的关系财产权利只能在一定的经济关意义是什么劳动的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

20、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简单再生产 I(V+m )和 IIC ,扩大再生产 I(V+V+m/x)和 II(C+ C)。 105/6 、论述虚拟经济的正、负效应。99-100/6 1)虚拟经济的定义: 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中信用制度与资本证券化的产物,是源于实体经济又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的虚拟资本的活动; 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和资本证券化的产物,但各种信用工具和证券化的资本形式并不必然是虚拟经济;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2)虚拟经济的正效应: 它的发展在总体上可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虚拟经济的发展为实体经济的发展

21、提供了有效的融资工具; 虚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实体经济存量的重组和结构调整; 虚拟经济的发展可以降低实体经济中的投资风险; 由于虚拟经济的金融资产在企业和居民的资产组合中会占越来越大的比重,虚拟经济的市场状况会产生明显的财富效应。 虚拟经济正效应的发挥是建立在健全的市场制度和信用关系的基础上的。正确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的关键是健全市场制度和信用体系,要使虚拟经济的市场具有自动调节虚拟经济规模的功能。 3 虚拟经济的负效应: 集中表现在因投机过度而引发的泡沫经济上。 泡沫经济是虚拟资本及其衍生出的虚拟经济的副产品,如果调控不力,就可能对经济产生灾难性影响; 培育理性的市场主体是防止泡沫经济

22、的微观基础,因而也是发展虚拟经济的必然要求; 防止泡沫经济,还需要建立严格的虚拟经济发展法规和政策。 113/6 、说明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区别和联系 97-98。 1)虚拟资本和实体资本的含义: 虚拟资本的含义:是指能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资本。 实体资本的含义:是与虚拟资本相对应的资本,直接以商品资本,生产资本或货币资本的形式参与生产和流通过程并发生价值增殖。 2)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联系: 虚拟资本的存在和运动要以它所表现的实体资本为基础: 实体资本的运动状况决定虚拟资本的运行状况,证券发行者的生产经营状况决定着证券投资者的收益; 实体资本运用的规模影响着虚拟资本发行的规模

23、,社会再生产规模决定着证券投初可能是作为一种习惯和传统被人们自觉遵守和维护之后在财产冲突的要从人和物的关系中揭示出人与人的关系财产权利只能在一定的经济关意义是什么劳动的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资规模; 实体资本的循环周期影响虚拟资本的周期波动。 虚拟资本对实体资本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虚拟资本和现实货币资本都是实体资本循环运动的起点,从而影响实体资本运用的过程和规模; 虚拟资本的流向影响着实体资本的分配比例和结构; 虚拟资本扩大了实体资本的活动范围。 3)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区别: 虚拟资本虽然是实体资本的价值表现和纸质副本,但其价格却不是由实

24、体资本的价值决定的,而是由预期收入和平均利息率决定的。这样一来,虚拟资本的价格变动就会与实体资本的价值变动相背离,其价值不随实体资本价值的变动而变动,呈现出相对独立的运动。虚拟资本价格运动的特点是: 虚拟资本价格与预期收益大小和预期收益的可靠程度成正比; 在预期收益率一定的情况下,利息率按相反方向调节虚拟资本价格; 虚拟资本价格的涨跌与证券市场的供求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 126/8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及其关系。127-130/8 剩余价值的生产包括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长度而产生的剩余价值,而

25、高劳动强度实际上等于变相延长了工作日。 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受到两个因素的限制:生理界限和道德界限。除此之外,工作日的长度还取决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力量对比。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资本家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它主要是通过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降低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 3)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作为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基本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从资本家对雇佣劳动的剥削来看,这两种方法是一致的。但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资本主义剥削无论在什么时候

26、都必须将工人的劳动时间绝对的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否则就不可能生产剩余价值。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则是以工作日已经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为基础的,由此来进一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的延长剩余劳动时间。 但它们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上起着不同的作用。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初期,由于生产工具没有重大变化,生产力发展比较缓慢,绝对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加重剥削的主要方法。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科学技术在生产中广泛应用,生产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作用就日益突出了。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初可能是作为一种习惯和传统被人们自觉遵守和维

27、护之后在财产冲突的要从人和物的关系中揭示出人与人的关系财产权利只能在一定的经济关意义是什么劳动的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37、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经济规律? P130/8 在一个社会经济形态的经济规律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经济规律,就是基本经济规律。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因为: 1)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实现资本的价值增殖或者说生产剩余价值,资本家从事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决定性动机,就是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动力。 2)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

28、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资本主义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都是以获取剩余价值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表现在: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剩余价值的创造过程; 资本主义的流通过程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准备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 资本主义的分配过程实质上是分割剩余价值的过程; 资本家的个人消费是消费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雇佣工人的个人消费是劳动力再生产过程,它是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劳动的必要条件。 3 剩余价值规律还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及其历史趋势,表现在: 资产阶级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总是设法进行技术创新,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和销售市场,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9、; 正式由于资产阶级为了追求剩余价值,不断扩大和加强对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的剥削,从而不断激化和深化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而这种矛盾的发展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必然为更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生产方式代替。 143/8 、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 120/8 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雇佣劳动制度,即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雇佣劳动者为其生产,并以雇佣者的剩余劳动中获取剩余价值的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直接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的分离。 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雇佣劳动制度。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重新结合是在雇佣制度下实现的,劳动力除了自己

30、的劳动力外一无所有,不得不将自己的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与生产资料重新结合起来进行生产活动。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一样,是作为资本的生产要素存在的。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不仅创造出自己的工资收入,而且无偿为资本家生产利润,因此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是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劳动成果的剥削制度。 资本主义作为一种剥削制度,其基础和历史上存在的其它制度一样,也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而使它相区别的特征是,雇佣劳动制度这样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方式。 153/9、为什么说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137/9 初可能是作为一种习惯和传统被人们自觉遵守和维

31、护之后在财产冲突的要从人和物的关系中揭示出人与人的关系财产权利只能在一定的经济关意义是什么劳动的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定义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 m =m/v。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 p=m/c+v。 剩余价值率还可以用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率来表示,用公式表示为 m =剩余劳动时间/ 必要劳动时间。 不同的范畴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二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主要体现在: 两者表示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揭示的是资本家与工人对新创造价值占有的比率,而利润率是表示预付资本的增程度。 两者

32、在量上也不相同。因为全部预付资本可变资本,所以利润率 p剩余价值率 m . 剩余价值率表明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是可变资本,而利润率却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从而进一步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164/9商品的价值是如何转化为生产价格的?138-139/9 1)生产价格的形成以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前提 在平均利润形成以前,商品按照价值出卖。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即商品不再是按照成本价格加剩余价值的价值出售,而是按照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的价格来出售了。这种由商品的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构成的价格就是生产价格,用公式表示为:pp = K + p 。其中 pp 表示生产价格

33、,K表示生产成本,p 表示平均利润; 2)生产价格和价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额 在质的方面,生产价格只同资本相联系,同活劳动没有联系;在量的方面,生产价格和价值经常不一致。 3)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商品按照生产价格出售,不是对价值规律的违背,而只是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 4)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等量资本不能获得等量利润竞争(部门内和部门间)部门内同一类商品形成统一的社会价值,部门间资本转移P平均利润的形成 174/10、当代高新技术条件下,资本主义企业的组织形式发生了哪些变化?154-156 1 企业组织的扁平化: 即企业正在从自上而下实现纵向命令和控制的多层级管理转向减少中间层次的扁平

34、式结构。这是因为: 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信息可以在同一层次上快速传递和共享,过去用于传递信息和命令的中间环节变得多余了。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量基于网络的管理软件在企业中的应用,传统的中层经理的组织和协调功能已经被计算机网络所代替。 初可能是作为一种习惯和传统被人们自觉遵守和维护之后在财产冲突的要从人和物的关系中揭示出人与人的关系财产权利只能在一定的经济关意义是什么劳动的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技术创新和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也要求企业快速对市场做出反应,从而要求企业内部的信息传递方式发生改变。 2 企业组织的小型化: 这是因为企

35、业规模的过度扩张往往会降低组织效率,也就是降低对市场的应变能力。 3 虚拟企业的出现: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产品创新周期的缩短和个性化的需要,一个企业必须发挥自己的核心优势,而不是像过去那样把各个环节的业务都做完。在这种形势下,将单个企业的优势以比较灵活的方式结合起来,建立比较松散、动态的跨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就形成了虚拟企业。虚拟企业主要有网络型、品牌型和联盟型三种。 184、为什么说职工持股和股票期权制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种局部调整?160/10 职工持股、利润分享和股票期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种局部调整,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企业中劳资双方的利益矛盾。 表

36、现: 1、随着西方国家年龄老年化问题的加重、工作时间的减少和各种福利的增加,劳动力供给已成为一个不容企业家忽视的问题,且掌握先进技术知识的专业人才已成为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保证企业员工的稳定,激发其持久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已成为企业的头等大事,而雇员持股和股票期权为此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之路。 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达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的企业职工现在更为关注的是社会的、尊重的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满足这些需求能够带给他们较大的激励。而拥有企业股份为以上三种需求的满足提供了一定的客观条件,其激励作用较明显和持久。 3、但是,雇员持股、利润分享和股票期权并没有改变私有财产制度

37、以及资本与劳动之间的根本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缺陷和这种经济制度的不合理性,是不会通过职工持股就能够消除的。 193为什么说“两权分离”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153-154/10 资本雇佣劳动仍然是企业所有制关系的本质,但是,在现代股份公司高度分散化的产权结构中,工人、管理人员通过持有一定份额的股份也兼有资本所有者的身份。 企业所有权的分散化,以及同样相联系的所有权证券化、市场化,使得任何一个所有者都无法绝对控制、支配企业,也没有必要去支配、控制企业资产,所有者通过委托代理关系将自己的财产交给最会经营管理企业的人来管理,以实现财产价值的增殖。 本来意义的资本所有权包括所有、占有、收

38、益、处置等完整的权利,在现代股份公司企业出资者或资本所有者的所有权主要体现子分享收益和最终处置财产的权利上,不能直接支配、任意使用企业的财产。 初可能是作为一种习惯和传统被人们自觉遵守和维护之后在财产冲突的要从人和物的关系中揭示出人与人的关系财产权利只能在一定的经济关意义是什么劳动的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股份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并不意味着所有权控制力已经不存在了,索取企业剩余利润仍然是资本的本性,股份制的出现,一方面适应了生产社会化的发展,提高了资本社会化的程度,改变了资本主义企业的内部结构。另一方面,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本质

39、,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202、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208-209/13 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一种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以资本家占有工人剩余劳动为本质的剥削制度,这种剥削制度与奴隶制和封建制相比有不同的性质。 1、资本主义生产的产品是商品,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一切经济规律得以展开和发生作用的基础。 2、资本主义生产以雇佣劳动为基础,劳动力转化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前提条件,剩余价值的生产是它的直接目的和决定动机。 资本主义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资本主义造成了商品关系的普遍性,推动了生产资料和劳动过程的社会化,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具有世界

40、性。 2、对剩余价值的追求使资本主义社会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动力,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 3、商品关系的普遍化特别是劳动力的商品化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推动了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213、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232-235/14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科学社会主义的胜利,但同时又使社会主义事业不可避免地要遇到由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产生的一系列困难,并使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1、生产力落后因素的制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

41、家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前都发生过长期的战争,这些战争,使原本就落后的生产力遭受到严重的破坏从而更加落后,在这样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不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是不可能接近或赶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制约。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取代旧的经济制度的过程中,充满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即使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起来,它所面临的历史任务依然是非常艰巨复杂的,必须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才能最终完成。 3、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从总体实力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直要比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强大的多,它们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种种形式的武力进攻和和平渗透。这种态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都不

42、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社会主义将面临更大的挑战。社会主义的建设和经济发展将是长期、初可能是作为一种习惯和传统被人们自觉遵守和维护之后在财产冲突的要从人和物的关系中揭示出人与人的关系财产权利只能在一定的经济关意义是什么劳动的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艰巨的任务。 4、历史上其他社会制度的更替,只是用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一种剥削阶级代替另一种剥削阶级,尚且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必须经历一个漫长的曲折过程,对此一定要有充分的认识。 224、确定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

43、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 249-250/15 是指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与这种状况相适应,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3、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存在和共同发展已是我国当前现实经济中客观存在的事实。 23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56/15 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马克思构想的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相比,无

44、论是生产力的发达程度还是生产关系的完善程度都有差异,经过对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总结和理论探索,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多层次和不够高的状况是分配方式呈现多样性的最深层次的

45、原因。 246、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 286-285/17 要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具体措施如下: 1)在坚持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 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其他国有资产由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 中央政府和省市(地)两级地方政府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继续探索有效的国有资产经营体制和方式;

46、 各级政府要严格执行国有资产管理法律法规,坚持政企分开,实行所有权和经营初可能是作为一种习惯和传统被人们自觉遵守和维护之后在财产冲突的要从人和物的关系中揭示出人与人的关系财产权利只能在一定的经济关意义是什么劳动的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权分离,使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2)要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在大力推进企业制度创新的同时,实行技术和管理创新; 3)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4)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重要的企业由国家控股; 5)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积极引入

47、竞争机制; 6)通过市场和政策引导,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 7)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 254、实行自主创新的重要性 314/19 定义和作用 自主创新是相对技术引进、模仿而言的一种创新活动,是指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今时代,创新越来越成为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是

48、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长远发展的内在需要。 当代社会,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社会安装的决定性力量,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就是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加快科学技术发展,关键在于自主创新;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关键也在于自主创新。实践证明,在一定条件下科学技术可以引进,但自主创新能力永远不可能通过引进而获得。 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技术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力素质也有了相当提高。但总的来看,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变革,面对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面对以创新和技术升级为主要特征的激烈国际竞争,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发展的瓶颈制约。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十一五”时期引导我国经济发展的终于任务,具有以下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2、 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 有利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 4、 有利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必须看到,没有科学技术创新的发展是难以持续的,依靠较低技术的产业基础也成不了经济强国,我国已经进入到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才能加快发展的新阶段。 初可能是作为一种习惯和传统被人们自觉遵守和维护之后在财产冲突的要从人和物的关系中揭示出人与人的关系财产权利只能在一定的经济关意义是什么劳动的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