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差异之思维方式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76126398 上传时间:2024-08-1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82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方差异之思维方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西方差异之思维方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西方差异之思维方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西方差异之思维方式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西方差异之思维方式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西方差异之思维方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方差异之思维方式(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西方差异之思维方式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中西方差异 思维方式 我曾看过一则故事:有一所国际公寓闹火灾里面住有犹太人法国人美国人和中国人犹太人急急忙忙先搬出的是他的保险箱法国人先拖出的是他的情人美国人则先抱出他的妻子而中国人则先背出的是他的老母这一趣谈反映了一个事实不同的民族有着自己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殊的文化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价值尺度道德规范和情感趣向。 1伦理型与认知型 比较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政治伦理型 西方思维方式科学认知型 地理环境 半封闭、大陆型 地理环境:开放性、海洋 经济 小农经济 手工业、商业、航海业发达 代表 以儒家为代表的先

2、哲:出于忧患意识,关注政治伦理 以古希腊哲学家为代表的智者:出于好奇、“惊异” 思维中心 伦常治道 认知自然 政治 + 伦理 + 哲学 + 哲学家本人的生活体验= 人生哲学、伦理哲学、政治哲学 哲学家 = 政治家 = 道德家 = 文学家/诗人 哲学 + 科学 = 自然哲学,科学哲学 哲学家 = 自然科学家 孔子哲学: 以 “仁”、“礼” 为中心 科举制度:读书人醉心于科举,埋头于八股 近现代西方人:发扬古希腊崇尚自然、追求知识的传统 科学技术:被统治者视为“奇技淫巧”,受到歧视与打击 重视: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 追究宇宙起源,探索万物本质,分析自然构造 寻求物质元素,诘问人生目的 重道轻器、

3、重人文轻科学 重科学、重认知 2整体性与分析性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整体性 易经:提出了有机整体的初步图式为中国传统思维奠定了基础 儒家:把自然人性化 道家:把人性自然化 1) 整体性思维的特点: 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 2) 整体的基本范畴:“道”、“气”、“太极”、“理” 3) 整体的基本要素:“阴阳”、“五行”、“八卦” 整体思维的目标:主客一体实现 “尽善尽美” 的整体和谐境界 整体思维的结构:二元结构阴阳中庸、兼顾、联系、对应、对称、对立 阴阳鱼太极图:体现整体圆融和会、阴阳互补、和谐平衡、相反相成、相灭相生、互为因果的 中国辩证思维方式 比较:中国的 “元气说” vs. 西方的

4、“原子论” “元气说” 整体性思维方式:横向铺开 “原子论” 分析性思维方式: 西方思维方式分析性 柏拉图之前:类似中国的 “天人合一” 整体观 柏拉图:首先提出了 “主客二分” 的思想 十五世纪下半叶以后:分门别类,分析解剖 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形而上学思维方式 笛卡儿:开创西方近代哲学,以 “主客二分” 为原则 分析性思维的特点:区分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灵魂与肉体、现象与本质,分析、研究这个二元世界 分析性思维的两个层次:1.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分门别类研究 2.以完整而非孤立、变化而非静止、全面而非片面、相对而非绝对的 3.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去分析复杂

5、的世界 3意向性与对象性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意向性 把主体自身作为宇宙的中心:“万物皆备于我” 把 知、情、意 融合在一起,其中的主观情感使传统思维带有浓厚的主体意向 判断价值标准:以主体意向统摄客观事实,以政治判断统摄真假是非 ,以道德判断作为价值判断 判断学术价值标准:重 “经世致用”,重君主的权术和驭民术 客体主观化,自然人格化,哲学文学化,政治伦理化 重视 “治人” 与 “人治” 的政治伦理 西方思维方式对象性 以自然为认知对象 主客二分,天人对立,划分内心世界与外部自然界 区分自我意识与认识对象 将自然作为自身之外的对象来研究 西方哲学的本体论:持尊重客观的态度 理性主义:把主体作为

6、“旁观者”,对客体进行探究 摆脱主体意向而导致客体意识 以事实判断统摄价值判断 注重真假选择而非伦理规范 排除主观因素,强调客观性,使客体客观化 以客观和冷静的科学态度对待客观世界 4直觉性与逻辑性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直觉性 儒、道、佛 孟子:“诚”;老子:“道”;玄学家:“无”; 理学家:太极”;佛教:“顿悟 都靠直觉、灵感、顿悟、领会 儒家 孔子:“内省不疚” 孟子:“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论语:靠直观的自然知识证明道德规范 道家 庄子:“道不可言,言而非道” 主张以无知无欲无思之心去直觉体悟宇宙本体 佛教 禅宗主张 “顿悟”:“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 西方思维方式 逻

7、辑性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开创形式逻辑 提出形式逻辑的三大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研究论证的三大要素:概念、判断、推理 提出两种思维方法:归纳法、演绎法 创立演绎推理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提出整个形式逻辑体系 西方中世纪时期,占主导地位的经院哲学 也未能从根本上否定理性和形式思维的作用 从教会的圣经出发 5意象性与实证性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意象性 古代中国人注重:观物取象,立象尽意 设象喻理, 取象比类 形象思维: 通过自我体认形成心中的意象 采用:意象 - 联想 - 想象 替代; 概念 - 判断 - 推理 的逻辑论证以形象地反映客观事物 集中表现: “立意于象”,“妙象

8、尽意”“微言尽意”,“入理言息”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得象而忘言,得意而忘象” 西方思维方式 实证性 古代希腊人注重:形体,特别是解剖 侧重于事物的要素、结构 重定形,而非定性 手工业发达:工匠传统 近代西方实验科学:实证性 培根:创立归纳法 法国哲学家孔德:创立实证主义 奥地利马赫和法国阿芬那留斯:创立第二代实证主义 德国哲学家石里克:创立第三代实证主义,即逻辑实证主义 6模糊性与精确性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模糊性 思维的对象、方法和工具:模糊 讲究 “设象喻理”、“刻意神似”“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重视直觉体悟 疏于分析实证,缺乏逻辑推理 描述事物重求其似、其 “神” 不甚求其真、其实

9、不甚求其精确、清晰 往往带有朦胧、粗略、笼统甚至是猜测的成分 西方思维方式 精确性 古希腊人的传统:注重雕塑这种三维艺术 精确性思维的基础:二值逻辑 “非此即彼”、“非真即假” 基本原则: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重视数学 崇尚科学和理性 注重思维活动的严格性、明晰性、确定性、规范性 注重思维程式的数学化、形式化、公理化、符号化 注重语言的逻辑性 7求同性与求异性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求同性 大一统思想 封建社会的一体化政治结构:信仰和观念一元化、一体化、同步化 秦始皇的 “焚书坑儒”:压制异己的先例 “汉代孔子”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径,古今之通义也” 科举考

10、试制度:按统一的八股文格式写同类文章表达同种观念和同类观点 以儒家思想为正统,以维护君权专制为核心,以皇帝圣旨为最高权威形成金字塔式的等级特权制度 强化一元化的政治结构 把不同思想视为异端 规范意识、群体意识、集体主义 、同一的价值取向、人格标准、行为模式 思维方式:求同、排异 “超稳定”文化 西方思维方式 求异性 西方智者:对于自然奥秘充满好奇心 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西方思维方式随着科学发展而变化 科学与民主氛围:不求一成不变 西方思维的批判性:继承、怀疑、批判、挑战、否定 、求异忌同,标新立异,开拓创新 笛卡儿:“怀疑论”主张思想自由、破除奴性、摆脱束缚 个体主义:勇于探

11、索,敢于挑战,喜欢各抒己见 思维方式 多元化:多思路、多方向、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方法 寻求新的方面、新的途径、解决问题的新办法 重视追根穷源: “为什么” - “是什么” - “为什么”. 8后馈性与前瞻性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后馈性 一体化政治结构和 “大一统” 思想:唯圣、唯书、唯上、膜拜祖先,崇尚圣人、经典、权威 以圣人之是非为是非、以经典之学说为信条、以权威之结论为根据 喜欢引经据典,“温故而知新”,“言必称三代”嗜好对经书进行训诂、注疏和考据(即所谓“经学”) 结果:重视历史,崇拜祖先,尊重经验,推崇传统 以托古求认同,以 “古已有之” 为立论准则 以 “古纸堆” 而非以自然界

12、为研究对象 西方思维方式 前瞻性 前瞻性的主要表现:提出许多预测性、前瞻性的理论和学说,如: 柏拉图:理想国 哥白尼:日心说 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德国弗勒希特海姆:未来学 9内向性与外向性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内向性 内向性的主要原因:半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长期的闭关锁国,一体化的社会政治结构 “大一统” 的思想 以儒家为代表的思想占主导地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内向性的主要表现:注重内向自求,重 “心术” “反求诸己”、“反求自识”、“反身而诚”、“反省内求” “人人可以反求自识,而无事乎向

13、外追索” 认为自识本心即可达到自我完善亦即把握了外界事物的本体 儒家:在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反省人的社会本质 道家:在人与自然的统一中反省人的自然本性返回到人自身的致思倾向:内向性的思维方式 求稳的心理,好静的性格:“静”、“思”、“悟”、“忍” 安分守己、知足忍让、重义轻利 满足现状、害怕竞争、怯于突破 热衷于 “窝里斗”、“内耗”,不求向外进取 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对未知事物缺乏兴趣 西方思维方式 外向性 外向性的主要原因: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商业、航海业发达 古希腊传统:注重研究自然客体,向外探索自然奥秘 文艺复兴时期:个性解放,追求自由 近代以来:西方人的地理大发现 外向性的主要表现:思

14、维的对象倾向于外界,思维方式开放型 海上大扩张,对外侵略、推行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 求变的心理,好动的性格:“动”、“变”、“争”、“斗” 全球观念,宇宙意识 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0归纳型与演绎型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归纳与演绎 中国的归纳:“圣言式”、“语录式”、“格言体” 中医的阴阳说、经络说,望闻问切,神农尝百草”,比较:西医的生理学、解剖学 北魏贾思勰的农业名着齐民要术 北宋沈括的科技名着梦溪笔谈 明朝李时珍的药学名着本草纲目 明朝宋应星的农业、手工业技术名着天工开物 中国的演绎:“唯圣”、“唯书”、“唯上” 的演绎 西方思维方式的演绎与归纳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强调演绎法 培根:强调归纳法 笛卡儿、莱布尼兹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强调演绎法 归纳法与演绎法的关系:互相补充,交替并用,辩证统一 归纳为演绎提供前提 演绎为归纳提供观念指导 归纳法:从无限或有限的面走向有限的点,点与点之间是并列关系,彼此相对独立,难以凑成一个体系 中国人善于将一本书归纳成一句话 西方人善于将一句话演绎成一本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