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在柏林》教学设计、课堂作业及课后作业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76120216 上传时间:2024-08-1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22.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度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在柏林》教学设计、课堂作业及课后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学年度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在柏林》教学设计、课堂作业及课后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学年度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在柏林》教学设计、课堂作业及课后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2020学年度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在柏林》教学设计、课堂作业及课后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度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在柏林》教学设计、课堂作业及课后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度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在柏林》教学设计、课堂作业及课后作业(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4 课在柏林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领会文章深厚的主旨,体会文章对于残酷战争的控诉。 2.领会这篇微型小说蓄势和铺垫的重要性以及结尾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教学重点 品味文本中的词句,理解作者蕴涵其中的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小说如何运用抖包袱的手法将情节推向极至。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话题,创设情境 1.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中国还是外国,战争是人民生活中最残酷的事。我们可以举出许多反映战争的诗词、 文章或影视作品, 都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 2.请你们谈谈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反映战争的诗词、文章或影视新闻作品。 找准话题导入能使学生更快地进入文本的情境,为

2、体会文章的主旨服务。 二、探究标题,想象畅谈 1.战争是统治阶级之间利益的驱使。而在战争的阴霾下,处于战争中心的广大人民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在柏林这个标题看上去很宽泛,留给我们很多想象的空间。 (板书:在柏林) 【出示课件 1:出示课题】 其实,这篇小说是关于战争的。 2.同学们一定读过一些关于战争的文章或看过关于战争的影片,可能对战争中人们的生活有各种想象,请大家自由发言,所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均可。 3.教师适当引入战争给人民生活和精神带来的苦难和摧残,而后展开对文章的阅读。 三、深入文本,层层剖析 (一)分组探究下列问题。 【出示课件 2】 1.两个小姑娘“不加思虑地嗤笑”和“再次傻笑起来

3、”说明了什么? 2.老兵所说的“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往疯人院啊” , “他们的母亲”如果改为“她”好不好? 3.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和全文最后一句“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这两个“静”在内涵上有什么区别? (二)学生汇报以后,师生评价,教师点拨指导。 1.说明了小姑娘的缺乏关怀之心和同情心,幼稚粗浅。 (板书: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 老妇人 后备役老兵) 2.“他们的母亲”揭示了老妇人和阵亡儿子之间的关系,用“他们的母亲”的称法更直指人心,失去儿子的极端痛楚显露无遗。 (板书:失去三个儿子 送妻子进疯人院) 3.第一处“静”只是基于老人眼

4、光的威慑力, 是外在的。全文结尾处的“静”是慑入人心的震惊和痛,是内心的流血。 四、再探文题,品味主旨 1.分组讨论: 【出示课件 3】 文章叙述的是一列驶出柏林的列车上的事,而课文的题目取为在柏林有何深意呢? 2.学生汇报,师生共同评价。 3.教师指导: 【出示课件 4】 首先, 柏林是这场战争的策源地。作者将文章的背景置于这列由柏林开出的列车上,可以想见,遭受到残酷战争摧残的不仅仅是列车上后备役老兵这一家,老妇人由痛心到绝望到疯狂的心路历程, 后备役老兵抛家弃妻的无奈和难以言说的巨大痛苦这是战争中一个家庭的毁灭, 更是千万个笼罩于战争阴影下家庭的缩影。 五、着眼结尾,感受技法 1.出示问题

5、: 【出示课件 5】 小说的结尾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效果, 正是有了前面的蓄势和铺垫,结尾时老兵满含血泪的控诉才更显沉重。请你找找前面有哪些铺垫呢? 2.提问,评点。 3.指导: 例如一开始老妇人让人不能捉摸的数数“一、二、三” ,一直到小说结尾处由老兵说出她是因儿子相继死去而变疯的疯老太,而“一、二、三”正是她失去的三个儿子的数字。还例如一开始小姑娘们的嗤笑,当老兵说出真相后车厢里的一片寂静。 战争是离学生们实际生活很远的内容,而本篇文章又短小精悍,所以这一部分可以给出较充分的时间让同学们畅所欲言,教师只需抓住学生的回答因势利导引入文章即可。 这篇文章很短小,阅读时为情节吸引往往一气呵成,对其中

6、的词句会有所疏忽。同时学生难以对文章的深刻意义深入地思考。教师应抓住词句引导学生感悟流淌在文字背后的深沉情感和沉重的主旨。 引导学生由点及面的感受文章深沉的主旨。 当理解了文章的主旨后, 对于文章蓄势和铺垫的手法学生将会比较容易地找出。 六、课外拓展,布置作业 以反映战争为主题,根据你已读过的诗词或看过的电影,写一篇小小的读(观)后感。 拓展视野,将这篇文章的情感延伸到其他作品中。 板书内容 在柏林 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 老妇人:失去三个儿子 后备役老兵:送妻子进疯人院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地驶出 ( )的老妇人 ( )的寂静 ( )地挺身 ( )的老兵 ( )

7、的举动 二、按要求写句子。 1.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 (缩句) 2.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改为双重否定句) 3.德国法西斯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其他国家的人民造成了深重的苦难。 德国法西斯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本国人民带来了难以弥合的战争创伤。 (用合适的关联词语,把这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三、仔细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请找出描写后备役老兵和老妇人外貌的词语 ?这描写是为了揭示什么? 2.联系上下文,想想老妇人多次重复“一,二,三”的原因是什么? 3.老兵的话讲完后,为何“车厢里一片寂静” “静得可怕”?这样结尾有何好处? 【答案】 一、缓缓 体弱多病 可怕

8、费力 年迈 奇特 二、1.老妇人数着。2.我不得不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3.德国法西斯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不仅给其他国家的人民造成了深重的苦难, 也给本国人民带来了难以弥合的战争创伤。 三、1.“头发灰白” “身体瘦弱而多病” 揭示了残酷的战争对无辜百姓身体、心灵的巨大伤害。 2.失去了三个儿子。 3.这句环境描写,一方面以“静得可怕”写出了车厢里的人们听了老兵的话语之后,心灵产生的震撼;一方面渲染了人们极其沉重的心情与车厢内悲哀的气氛,也激发读者去思考。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一篇小小说,篇幅很短,但是涵义很深。它是一篇关于战争题材的小说, 从车厢里的一幕镜头揭露了德国法西斯发动的第二次

9、世界大战给本国人民和其他国家人民带来的灾难。 在教学中, 我先以谈话的方式说起关于战争的话题, 让学生说一说关于战争的诗歌或影视作品等。 这样做的目的是把学生更快地带进一种氛围, 为学习课文做准备。 然后我按照如下的顺序来组织教学: 探究标题的深意逐层剖析文本从文题入手品味主旨感悟学习本课的写作技法。 每个环节都有学生的积极参与,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每个学生都能够认识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危害。 学生自我探究的环节进行得不够顺畅, 可能是学生年龄小,对战争方面的内容了解较少导致的。今后教学中,对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尽量考虑充分,以免出现“冷场”现象。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

10、组词。 思( ) 指( ) 假( ) 神( ) 腮( ) 脂( ) 遐( ) 伸( ) 二、照样子,写词语。 咔嚓咔嚓(ABAB 式拟声词) : 阅读能力大提升 三、补充四字词语。 指( )画( ) 不( )思索 神志( ) 四、造句。 1.不假思索: 2.神志不清: 五、老兵的话讲完,为什么“车厢里一片寂静” , “静得可怕” ,这样结尾有何益处? 思维创新大拓展 六、本文写了老妇人多次反复“一、二、三”到底有何深刻含义? 参考答案: 一、思(思索) 指(手指) 假(假山) 神(神奇) 腮(腮帮) 脂(脂肪) 遐(遐想) 伸(伸手) 二、哗啦哗啦 咕咚咕咚 淅沥淅沥 三、指手画脚 不假思索 神志不清 四、1.今天我在精品店看到了一个玩具,我不假思索得就把他买下来了! 2.在此深度下,由于压力的增加,他们便神志不清。 五、因为老兵的话引起了人们的深深反思,思考战争的罪恶,被战争的罪恶所震撼,深深感到战争带来的可怕灾难,这样结尾含蓄、发人深省。 六、因为这三个数字正是她三个儿子,在她的内心深处是对牺牲的三个儿子的无比怀念,是透彻心扉的母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