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专项施工方案泥水平衡法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75935584 上传时间:2024-08-19 格式:PDF 页数:73 大小:4.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顶管专项施工方案泥水平衡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顶管专项施工方案泥水平衡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顶管专项施工方案泥水平衡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顶管专项施工方案泥水平衡法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顶管专项施工方案泥水平衡法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顶管专项施工方案泥水平衡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顶管专项施工方案泥水平衡法(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章 编制依据和工程概况 一、编制依据 1、广州市净水有限公司所提供设计图纸、招标文件; 2、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2008) ; 3、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41-2008) 4、 市政排水工程质量检验标准CJJ-90; 5、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GB/T11836-2009) ; 6、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7、 顶管施工技术 余彬泉、陈传灿编着 人民交通出版社 8、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所属有关部门在施工安全、工地治安、人员健康、环境保护及土地租用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和

2、标准。 9、 建设同类及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及用于本合同段施工队伍的施工设备和技术力量情况。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拟建设污水管道约,主管管径 D500D1000 管道,限流管管径 D300D400,管材主要为:DN500 采用 HDPE 管,倒虹管采用钢管,顶管采用级钢筋混凝土管,其余采用级钢筋混凝土管。施工方案为明挖和顶管结合施工。 顶管工作段为 WC22WC25 长 113 米,WC25WC29 长 164 米。 顶管矩形工作井尺寸为 7 米米,圆形接收井尺寸为 7 米。 根据设计图纸顶管共 2 段共设顶管工作井 1 座,接收井 2 座,工作井设于 WC25,接收丼设于 WC25、WC25。

3、 地质情况:根据地质报告中间成果,详见附件:钻孔柱状图 本工程顶管方式采用泥水平衡法。 第二章 工程特点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一、工程特点 1、本工程平面位置按排水工程管道走向依次布置,施工线路较长,施工放线及结构的模板、钢筋施工的方案必须周密,重点控制。 2、由于本工程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因此混凝土质量直接关系到结构的安全和质量情况,因此必须确保混凝土的工程质量。 3、本工程施工历经雨季,所以抓好雨季施工是重点。 4、本工程施工场地要根据工程施工需要迁移,在每相临两座工作坑之间进行流水施工是本工程的施工特点。 5、本工程顶管位于挖方区,埋置较深。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进行施工测量和现

4、场放线工作。 2、确定管线范围内及施工需用场地内所有障碍物,如管线、电线杆、树木及附近房屋等的准确位置。 3、按施工平面布置图修建临时设施,设置装、运临时用水的设施、安装临时用电线路,利用工作井内集水井进行机械排水。 4、进行顶管所用设备的加工制作。 5、根据顶进长度,准备好各类管线和所需的辅助物(固定架等) 。 三、 技术准备 1、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工作。 2、做好定位点控制,施工测量和现场放线工作。 四、施工流程 1、顶管施工工艺流程 备注: (1)工作井完成后用16号槽钢做顶管导轨确定主轴线。 (2) 、各设备就位开始顶进。 2、施工顺序 施工顺序为:工作井施工顶进设备安装调试吊装砼管到轨

5、道上连接好工具管装顶铁开顶进机械出泥管道贯通拆工具管安检查井。顶管施工工艺流程图见上图所示。 第三章 工作井与接收井施工方案 第一节 测量放线 一、平面测量与垂直测量方法选择 本工程以下平面及垂直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施工测量。 二、测量依据及操作执行标准 所有测量定线依据建设单位给定的书面通知文件,以及设计施工图纸。 测量操作执行国家规范工程测量规范 。 三、建立测量放线小组 序号 职务 人数 开机顶进 机头进洞 竣工验收 井内安装后续管节 泥浆输送 工作井、 接收井施工 设备安装 砼管吊装就位 砼管制作加工 施工准备 机头穿墙出洞 测量控制及纠偏 注浆 中继间安装 管内接头嵌缝 井内回收机头

6、管道贯通 1 测量工程师 1 人 2 专职测量员 1 人 3 测量放线员 2 人 四、本工程测量仪器、量具精度 序号 仪器、量具名称职务 型号及精度 数量 备注 1 全站仪 ZT20 Pro 1 台 鉴定 2 水准仪 DS32 3 台 鉴定 3 塔尺 5m 1 条 鉴定 4 钢卷尺 50m 1 条 鉴定 五、测量控制目标 1、测量放线合格率100%,确保达到施工精度和进度要求。 2、平面的控制线测量精度不低于1/10000,其测角精度不低于20。 3、标高控制:每连续墙施工段层间测量偏差3mm,全高10mm。 六、测量放线方法 1、定位及轴线尺寸控制 保证本工程的测量精度,在工作井中心线的延长

7、线上设引桩控制网,控制网的各中心线桩应控制在距井边15米以上。工作井开挖后用它做为各施工层恢复中线的依据。 外控制桩采用15015020mm 钢板,底部焊接四只500mm20钢筋作为地脚埋置于混凝土中保护,保护深度为500mm。 2、高程测量:基坑土方开挖时,以标高控制点测出各负数整米数的水平点,并在基坑壁上标记,最后将水平仪移至基坑底,校测基底标高。 3、标高控制 现场建立统一的水准网点,水准网点应根据建设单位(业主)提供的水准点进行引测。 工作坑施工时,根据所建立的水准网点,在坑边上测出标高线,作为工作坑施工的依据。高程传递水准仪配合钢卷尺,钢卷尺起始端悬挂15kg 线坠,如下图所示: 第

8、二节 工作井及接收井施工方案 沉井施工顺序: 泵井沉井井体分节制作,第一节和第二节3米,第三节2米,井体混凝土强度为 C25。工作井下沉至设计标高之后,采用 C20素混凝土封底,封底厚度为米,之后制作工作井底板,底板采用 C20钢筋混凝土制作,厚度为米。 1、泵井沉井基坑开挖 根据设计图纸的泵井坐标定出泵井中心及泵井井体外壁四个角点的控制桩,基坑底四边尺寸比泵井结构外围尺寸沿周边各放宽,依据设计图纸由泵井平面尺寸确定基坑底面尺寸,泵井的基坑开挖深度为 1m,以基坑底部周边尺寸按 1:1 放坡至地面标高,为基坑敞口形,可供立模板、绑扎钢筋搭设外模板。泵井基坑采用人工挖土并整平基底,土方可随即用车

9、辆外运。 2、沉井基坑铺筑 在人工整平之后,沿沉井壁体中心线铺设碎石垫层,垫层厚度为 200mm,铺设宽度(比刃脚宽度两侧各放宽米) ,并用人工机具夯实平整;然后在碎石垫层上填筑粗砂垫层,厚度为 100mm,用平板震动整平、密实。在垫层上沿沉井刃脚四周浇筑素砼垫层带,厚度为 80mm,宽度比泵井壁体厚度内外宽 200mm,沿砼垫层带周长相距设承垫木条,供内外立模板,绑扎钢筋之用。 3、第一节泵井沉井制作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第一节泵井制作高度,在铺筑的素砼垫层带上,铺设隔离层(油毛毡或薄板条) ,然后通过垫层带中相隔 的木条上搭立内模板和泵井满堂内脚手架,内模板校正后绑扎钢筋,再立外模板和外脚手

10、架,沉井内外模封闭后,串拉杆螺丝、拉紧、清理井壁冲洗干净,复核验收立模扎筋均符合规范规程要求,放置漏斗,间距 4m,四个转角处均设漏斗,漏斗下挂若干节串筒,砼可直接通过漏斗、串筒灌入井壁之中,保证砼跌落高度不大于,不会产生砼离析现象,施工人员用电动振动器,按砼操作规程进行振捣密实,保证泵井砼结构强度达到终凝后进行养生。当井体砼达到设计要求强度时,依次同步抽除一般承垫木,每根承垫木抽除后,立即用砂将刃脚下部填实,使沉井的荷重均匀地转移到砂堤上这样既可防止沉井的突沉,又可以方便顺利地抽除其它承垫木。最后抽除定位承垫木。 4、沉井掏挖及下沉 泵井沉井下沉根据地下水位情况,计划采用不排水挖土下沉方法。

11、 不排水下沉方法时,采用长臂挖掘机挖掘井底中央部分的土,使泵井形成锅底,在砂类土中,一般当锅底比刃脚低 1米时,泵井即可靠自重下沉,而将刃脚下的土挤向中央锅底,然后继续挖土,泵井便可继续下沉。若刃脚下的土不易向中央塌落,则配以高压射水松土或进行适当排水下沉。由于上步桥净空小,所以挖掘机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安排专人监督指挥,避免挖掘机在施工过程中碰撞上步桥桥梁。 5、第二节的泵井沉井制作 在第一节泵井下沉至预定标高的基础上,停止挖土,泵井井壁外围用砂回填至壁顶下 500mm,泵井内用砂回填 1500mm,便于增加井壁的摩擦力、对泵井进行限位和上一节井壁的顺利施工。开始制作第二节泵井。先将内脚手架接

12、高稳定,沿着第一节顶面部的拉杆螺丝上立第二节内模板,经校正后,绑扎钢筋,其后再立外模,串拉杆螺丝和校正,同时接高外脚手架和顶面工作平台铺设完毕,各道工序和复验工作同第一节井壁制作标准相同进行验收。第二节模板接高,放置漏斗,间距 4m,四个转角处均设漏斗,漏斗下挂若干节串筒,砼可直接通过漏斗、串筒均匀灌入井壁之中,每次浇注的高度不大于 50cm,且保证砼跌落高度不大于,不会产生砼离析现象,施工人员用电动振动器,然后拆除内外模进行养生,达到强度后拆除内外脚手架清理井内垃圾准备下沉。 6、第三节泵井的工艺与第二节基本相同。第三节泵井下沉的过程中,考虑到上步桥净空只有米的因素,先将泵井周边土降 1 米

13、后,采用长臂挖掘机挖土下沉,工艺与第一节相同。若挖掘机由于桥梁净空小的原因不能挖到位,则采用抓斗机进行抓挖下沉施工。采用抓斗机抓挖井底中央部分的土,使泵井形成锅底,在砂类土中,一般当锅底比刃脚低 1米时,泵井即可靠自重下沉,而将刃脚下的土挤向中央锅底,然后继续挖土,泵井便可继续下沉。若刃脚下的土不易向中央塌落,则配以高压射水松土或进行适当排水下沉。 7、泵井沉井封底及底板浇筑 泵井下沉至设计标高后观察其稳定性,在 8 小时内泵井自沉累计量不大于 10mm时,才能进行封底。不排水封底,即在水下进行封底,要求待井体下沉相对稳定后,将井底整平,将多余的浮泥清除(必要时可派潜水员进行水下检查、处理)

14、,铺碎石垫层 30cm,封底混凝土用导管法灌注,灌注水下封底混凝土时,需要的导管间隔及根数根据导管作用半径和封底面积确定,导管作用半径随导管下口超压力大小而异,其关系如下: 超压力(kpa) 75 100 150 250 导管作用半径 (m) P= KN,符合要求! 10、顶管后背墙安全稳定性计算 1、顶力的计算 例:按井距最长的一段(L=165m)管径为 1000 计算顶力,砼管每节长 2m,重吨,土质为粉质粘土。 依据顶力经验公式计算顶力:P=NGL P=总顶力 N 为土质系数 粉质粘土取 2 G:单位管体自重 L 为顶进总长度 P=221100=3920 则在总顶力 3920KN 的作用

15、下(弹性平衡状态)后背所需均布荷载最小面积为(后背墙壁排方木的最小面积) :=P/F 得 F=P/= EP=土壤的总被动承载力郞青的被动土压力理论 EP=1/2rh2+tg2(45+/2)+2chtg(45+/2) r:为土壤容量(KN/m3) 粉质粘土为: :土壤内摩擦角 粉质粘土: c:为土壤内摩擦角聚力 粉质粘土:24 h 为挡墙后背土的高度:5m EP=(1/2)rh2tg2(45+/2)2chtg(45+/2) =(1/2)(5)2tg2(45+/2)+245tg(45+/2)=1192Kn/m 在力的作用点出每水平延米的均布线荷载 那么在总顶力作用下后背所需最小宽度:W=P/EP=

16、3136/1192=米 故该顶管后背墙安全稳定性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11、沉井现场监测 (1)沉井支护结构相关资料 深基坑支护结构施工前应取得以下基本资料: a 建筑场地及其周边,地表至支护结构底面下一定深度范围内地层结构、土(岩)购物理力学性质及含水层性质。地下水位、渗透系数等资料; b 标有建筑红线、施工红线的地形图及基础结构设计图; c 建筑场地及其附近的地下管线、地下埋设物的位置、深度、结构形式及埋设时间等; d 邻近的已有建筑的位置、层数、高度、结构类型、完好程度。已建时间以及基础类型、埋置深度、主要尺寸、基础距基坑上口周边的净距等; e 基坑周围的地面排水情况,地面雨水与污水、上下

17、水管线排入或漏入基坑的可能性; f 基坑附近的地面堆载及大型车辆的动、静荷载情况; 支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允许值 安全等级 支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允许值(mm) 排桩、地下连续墙、放坡、土钉墙 钢板桩、深层搅拌 一级 二级 三级 基坑变形控制保护等级标准 保护 地面最大沉降量及围护墙 环境保护要求 等级 水平位移控制要求 特级 1.地面最大沉降量H; 2.围护路最大水平位移H; * 离基坑 10m,周围有地铁,共同沟、煤气管、大型压力总水管等重要建筑及设施必须确保安全 一级 1.地面最大沉降量H; 2.围护墙最大水平位移量H; * 离基坑周围H范围内没有重要干线、水管、大型在使用的构筑物、建筑物

18、二级 1.地面员大沉量控制在H; 2.围护堵最大水平位移H; * 在基坑周围H范围内没有较重要支线管道和一般建筑、设施 三级 1.地面最大沉降量1H; 2.围护墙最大水平位移在基坑周围30m范围内没有需保护建筑设施和管线、构筑物 H; * 本工程基坑安全等级按特级要求保护。 (2)沉井基坑监测 主要进行以下必几方面的监测: a 周边建筑物沉降,周边建筑物在开挖期间的沉降量和不均匀沉降量,采用水准仪观测,每 2 天 1 次,暴雨或其他突发事件,加密观测,沉降稳定后,视情况结束观测。 b 周边地面沉降,周边地面在基坑暴露期间的沉降量及变化率,采用水准仪观测,每 2 天 1 次,暴雨或其他突发事件,

19、加密观测,沉降稳定后,视情况结束观测。 c 地下水位观测,周边地区地下水位变化,每 3 天 1 次,暴雨或其他突发事件,加密观测。 d 支护结构沉降位移,支护结构变形,采用水准仪、经纬仪测量,基坑开挖和暴露期间,每 1 天 1 次,暴雨或其他突发事件,加密观测。 e 周围重要设施(地下管线)的变化和破损,每 2 天 1 次,暴雨或其他突发事件,加密观测 第四章 泥水平衡顶管施工主要施工方法 顶管工作井施工完成并达到管道顶进要求后即开始顶管施工。 一、穿墙顶进 顶管进出洞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进出洞成功等于整个顶管工程成功了一半。本工程是采用地下预埋钢盒作为预留进出洞口,在井出洞口安装

20、可拆式止水钢圈,再在钢圈上上安装止水胶圈,达到止水效果。并在洞口前方挨着顶进方向的支护桩的外边线做旋喷桩止水幕墙并加固,旋喷桩为500mm。 1、工作井出洞处理:在出洞前,割掉预埋钢盒外侧钢板,并将止水钢环焊接到预埋钢盒的外侧,再将止水橡胶圈安装在止水钢环上。在准备出洞时,在将钢盒内侧挡土钢板割掉,清理预留孔内的杂物后立即将工具头推进预留孔,缩短停顿时间,这时止水橡胶圈紧抱工具头外壳,发挥止水作用。顶进工具头到穿墙管内,工具头与第一节混凝土管采用刚性联结,避免工具头“磕头” 。 顶管出洞的施工环节相当关键,顶管穿墙时要防止工具头下跌,在穿墙的初期,因入土较小,工具头的自重仅由两点支承,其中一点

21、是导轨,另一点是入土较浅的土体。因此,工具头穿墙时,一方面要带一个向上的初始角(约 5) ,另一方面穿墙管下部要有支托,并且加强管段与工具管、管段与管段之间的联结。此外,工具管的推进一定要迅速,不使穿墙管内的土体暴露时间太长。 顶管穿墙位置必须作好止水, 防止孔口因为流失减阻泥浆,造成孔口塌陷,发生安全事故。 2、在出洞施工初期,由于顶管机正面主动土压力远大于顶管即周边的摩擦力和与导轨间的摩擦力的总和,因此极易产生顶管机反弹,引起顶管即前方土体不规则坍塌,使顶管机再次推进时方向失控和向上爬高。为此,在洞口的两侧平行地面各安装好一条工字钢,当主顶千斤顶准备回缩加顶铁时,将两条工字钢分别与第一个顶

22、铁的焊牢,然后回收千斤顶,防止顶管机反弹。 3、同时,在出洞施工初期顶管机容易发生扭转现象。因为顶管机大刀盘转动时对前方土体会产生一个扭矩,根据相互作用原理,土体对顶管机同时也会产生一个扭矩。而由于顶管机周边的摩擦力和与导轨间的摩擦力很小,故摩擦力及顶管机自重所产生的反抗扭矩小于土体对顶管机产生的扭矩,所以此时顶管机会扭转。为了克服此现象,防止顶管机发生扭转,分别在顶管机的两侧焊上各一块挡板,挡板底面与导轨面平齐。当顶管机扭转时,挡板压在导轨上,防止顶管机扭转。 4、穿越旋喷桩止水幕墙:旋喷桩硬度较大,顶进不能过快,否则会使顶管机严重扭转或使顶管机损坏。因此,要放慢顶进速度,一般顶进速度控制在

23、 20mm/min。加大泥水流量,防止旋喷桩硬泥块堵塞泥浆管道。 二、正常顶进 管道出洞成功后,管道开始正常顶进。 通过后座主顶油泵和主顶千斤顶产生推力,推动管道向前推进。在管节推进的同时,顶管机大刀盘切削前方土体,切削下来的土体进入顶管机的泥土仓内,经刀盘的搅拌与进浆管送入的清泥浆搅拌成浓的泥浆,再通过排浆管道将浓泥浆排出机头。通过管节一节一节向前推进,顶管机不断推进最后到达接收井,形成整段管道。初始顶进时顶进速度一般控制在 2050mm/min,正常顶进时顶进速度控制在 50150mm/min,如遇正面障碍物,应控制在 10mm/min 以内。初始顶进时出土量一般控制在理论出土量的 95%

24、左右,正常情况下出土量控制在理论出土量的 98%100%。 排泥过程是通过后座主顶千斤顶推进,顶管掘进机大刀盘切削前方土体,切削下来的土体进入顶管掘进机的泥土仓。块石、混凝土或坚硬的土块等大块状物体在内外锥体的偏心碾压破碎作用下粉碎成为直径小于 30mm 的颗粒;粘性土在外壳斜锥段 4 个高压水孔喷射水流的作用下变成碎块和泥浆,在刀盘和内锥体的搅拌下成为可流动的泥土并被挤入泥水仓。同时,泥水循环泥浆经进浆管进入泥水仓,在泥水仓与泥土充分混合成为浓度更大的泥浆,经排浆管排出机头,再经泥水分离器处理泥沙等固体颗粒被分离外运,泥浆循环使用,实现了连续掘进作业,见图4-18。 图 4-18 泥水平衡顶

25、管排泥系统 循环泥浆的浓度控制在,压力比地下水水头增加 20Kpa?10Kpa。泥水除了对泥沙起悬浮和携带作用外,同时对开挖面起平衡稳定作用,泥水压力由泥土仓的流动土体传到开挖泥水处理泥浆箱 进浆泵 进浆管 下一节进浆泵 机内旁面,防止开挖面坍塌,而且通过泥土仓的缓冲作用,即使泥水压力不正常,也不至于产生较大的地面沉降,泥土仓的土体与开挖面处于主动平衡或被动平衡状态。 在工作前须制作一定浓度的清泥浆储放在泥浆箱内,工作时清泥浆经进浆泵和进浆进入顶管机的泥水仓,与顶管机刀盘切削的土体搅拌成均匀的浓泥浆,经排泥浆管和排浆泵管排出井外,经泥水处理装置把浓泥浆的砂土一般在以上的颗粒分离出来。泥浆再经过

26、沉淀池的过滤,把较细的颗粒再分离出来,这样可以把浓泥浆过滤成清泥浆。泥水经过不断循环,把顶管机前方的泥土排出井外。 三、测量、纠偏 (一) 、顶管顶进中的测量工作 激光经纬仪安置在观测台上,它发出的激光束为管道中心线,又符合设计坡度要求,实为顶管导向的基准线。施工开始时将顶管机的测量靶的中心与激光斑点中心重合。当顶管机头出现偏差,相应激光斑点将偏离靶中心,测量靶图像通过视频传送到操作台的监示器上,从而观察出激光斑点将偏离靶中心偏离图像,通过控制纠偏千斤顶的伸缩量,进行顶进方向的纠正,使顶管机始终沿激光束方向前进。 顶管施工中测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掌握好管线的中线方向、高程和坡度。 1、高程控制

27、(1)根据设计坡度要求,沿线路布设四等水准路线, 并在各井口处埋设临时水准点以供顶管高程放样。 (2)根据顶管线路所布设的导线点及水准点, 标定出井的平面位置及测定其深度, 以指导工作井的开挖施工; 定出始发井与接收井的管道中心点, 并将其投设于地面(以下简称投点) ,作好标记,由于投点处于井的边缘,事先作好投点的支架搭设与焊接标志工作。 (3)以布设的线路导线点中的一个导线点及一条边的方位角,重新精密测定二井间的导线,即贯通导线,并联测二井投点,在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将投点作为导线点,以便获得投点的精确坐标,所有导线点应埋设牢固标志,以备复测。根据贯通导线及井口投点,在始发井边缘放样出顶进方向

28、的坐标点,而后与井口投点一起向井下投设方向线,并将高程从井上传至井下,埋设临时水准标点,如图4-19所示。 (4)在工作井下建立控制观测台,在其上配置有强制对中的仪器基座,并设有上下左右可调节的装置,能使架设于其上的仪器调整到中线(或与中线偏离一定距离)的位置,并使仪器横轴调整到中线(或与中线偏离一定距离)的高度上。 (二) 、纠偏 后背管底高程观测台悬锤井底临时水准点顶管管道中心线激光经纬线进管方向点井口投点井口方向线控制点激光图 4-19 导线控制 顶管机的测量靶网格为 10mm,根据顶管机测量靶激光点的偏移量计算顶管机的斜率,伸出相应的纠偏千斤顶组,使顶管机推进改变方向,从而实现顶进方向

29、的控制。纠正偏量应缓慢进行,使管节逐渐复位,不得猛纠硬调。由于顶管机头附有测量靶见图 2-27,激光经纬仪安置在观测台上,在工作中,已使它发出的激光束既为管道中心线,又符合设计坡度要求,实为顶管导向的基准线。施工开始时使测量靶中心与激光光斑中心重合,当掘进机头出现偏差,相应测量靶中心将偏离光斑中心,从而给出偏离信号,通过通过视频传送到操作台的监示器,进行顶进方向的纠正,使工具头始终沿激光束方向前进。 图 4-20 顶进施工中的测量示意图 工具头开始顶进 510m 的范围内,允许偏差应为:轴线位置 50mm,高程 30mm,当超过允许偏差时,应采取措施纠正。纠正偏差应缓慢进行,使管节逐渐复位,不

30、得猛纠硬调。 工具头前方有纠偏节,纠偏节中安装有纠偏千斤顶,顶进过程中,根据测量反馈的结果,调整纠偏千斤顶,使工具头改变方向,从而实现顶进方向的控制。如果工具头的方向偏差超过 10mm,即应采用纠偏千斤顶进行纠偏。 激光经纬线后背观测台校正千斤顶激光束接受靶机头 激管顶出穿墙管及在长度 3040m 范围内的偏差是影响全段偏差的关键,特别是出墙洞时,由于管段长度短、工具头重量大,近出洞口土质易受扰动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导致向下偏,此时,应该综合运用工具头自身纠偏和调整千斤顶的作用力合力中心来控制顶管方向。 纠偏应贯穿在顶进施工的全过程,必须做到严密监测顶管的偏位情况,并及时纠偏,尽量做到纠偏在偏

31、位发生的萌芽阶段。 如果根据顶管机的测斜仪及激光经纬仪测量偏位趋势没有减少,增大纠偏力度,如果根据顶管机的测斜仪及激光经纬仪测量偏位趋势稳定或减少时,保持该纠偏力度,继续顶进,当偏位趋势相反时,则需要将纠偏力度逐渐减少。 顶管施工的顶进管道允许偏差: 表 4-4 顶进管道允许偏差表(mm) 项目 允许偏差 轴线位置 顶进长度300m 50 300m顶进长度1000m 100 管道内底高程 顶进长度300m D1500 +30,-40 D1500 +40,-50 300m顶进长度1000m +60,-80 相邻管间错口 钢 管 2 对顶时两端错口 50 注:D 为管道内径(mm) 四、触变泥浆

32、在顶进过程中,随着距离的增长,管道的摩阻力也随之增大。为了提高顶进施工的效率,在施工过程中尽可能地降低管道外侧的阻力,通常情况下往管外侧喷谢触变泥浆,降低顶进的阻力。 1)触变泥浆系统设置: 顶进过程中,需要经常进行压触变泥浆工作,以减少顶进的阻力。注浆孔的形状及布置:在每节管的前端布置一道触变泥浆注浆孔,数量为 4 个,孔的大小呈 90 度布置(图 5-28) ,经过不段压浆,在管外壁形成一个泥浆套。 触变泥浆管设置在顶管机后面 4 节管每节管都设置触变泥浆管,在管节外壁形成完整的浆图 4-21 套。以后的管节间隔 3 节管设置一道,用来对浆套进行补浆。 2)浆液配置: 触变泥浆系统由拌浆、

33、注浆和管道三部分组成。拌浆是把注浆材料兑水以后再搅拌成所需的浆液(造浆后应静置 24 小时后方可使用)。注浆是通过注浆泵进行的,根据压力表和流量表, 它可以控制注浆的压力(压力控制在水深的 倍)和注浆量(计量桶控制)。 管道分总管和支管,总管安装在管道内一侧,支管则把总管内压送过来的浆液输送到每个注浆孔上去。 触变泥浆由膨润土、水和掺合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施工现场按重量计的触变泥浆配合比为:水:膨润土8:1,膨润土:CMC30:1。本工程拟购置膨润土袋装复合材料,在现场施工加水拌和。 3)注浆流程: 造浆静置注浆顶管推进(注浆)顶管停顶停止注浆。 4)数量和压力 压浆量为管道外围环形空隙的倍

34、,压注压力根据管顶水压力而定。 五、中继环接力顶进 在顶进过程中,随着距离的增长,管道的摩阻力也随之增大,主顶推力也随之增大,管节强度和工作井的结构强度不能满足顶力时,需采取中继环接力顶进。中继环是长距离顶管中不可缺少的设备,中继环是经机械加工的内外套组合。中继环内均匀地安装有许多台小千斤顶,通过中间的小千斤顶的伸出动作,推动外套往前推出,外套向前推动管节一段距离(如 300mm)后,又通过后部主顶推动管道运动,使小千斤顶缩回复位。不断往复运动推进管节,使整段管道向前推进。在长距离顶进时,把长距离的管道分成几段。可分段减少主顶的压力,它可以与其他中继环和后座通过程序连动,一环接一环,自动切换。

35、中继环的设计必须满足刚度大、安装方便和加工精确,并在使用中具有水密性。中继环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 4-22 中继环结构大样图 其主体结构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推力油缸 (总推力小于或等于主顶站总顶力, 均为单项作用小千斤顶, 行程 30cm) ,其规格、性能要求一致。 钢壳体和千斤顶紧固件、止水密封圈。 液压管道、电器和操纵系统。 中继环的壳体应与管节外径相等,并使壳体与管节中的滑动面之间具有良好的水密性和润滑性。滑动端应与特殊管节相接。 (2)推进流程: 第一个中继环推进第一个中继环停顶第二个中继环推进第二个中继环停顶如此类推到最后一个中继环主顶推进主顶停顶(如此循环) (3)中继环的配置

36、 主顶 顶进方向 纠偏油中继环在安放时,第一只中继环应放在比较前面一些。因为掘进机在推进过程中推力的变化会因土质条件的变化而有较大的变化。 所以, 当总推力达到中继环总推力4060时,就应安放第一只中继环,以后,每当达到中继环总推力的 7080时,安放一只中继环。而当主顶油缸达到中继环总推力的 90时,就必须启用中继环。中继环设计允许转角 1,每道中继环安装一套行程传感器及限位开关。中继环在管道上的分段安放位置,可通过顶进阻力计算确定。 图 4-23 中继环系统 六、顶管机顶入接收井 顶管机顶入接收井是一项关键的施工环节。在顶进接近接收井前,先将接收井施工好等待顶管机的接收。当顶进到接收井边

37、13 排旋喷桩时,须放慢顶进速度,等顶管机慢慢切削旋喷桩体,形成一个较完整的止水孔,否则会因推进过快使预留孔前的旋喷桩体破坏不能形成止水孔,严重时损坏顶管机或顶力剧增使管节破裂而无法完成接收顶管机。 同时,必须先复测本段管道的长度与设计长度相符,然后通过测量得知顶管机出口的具体位置,将接收井工具头出洞位置的混凝土护壁凿除。当顶管机进入接收井边时,顶管油泵站 千斤顶 外壳 机要快速顶进,直至顶管机完全顶出接收井。如遇地下水丰富时,用棉纱堵塞住管和洞口间的空隙,等顶管机完全出洞后即用水玻璃或水泥浆压住止水。 管道埋深较深时,水压力大,而且洞口周边是流塑状淤泥,承载力低,在深层做水泥旋喷桩出洞止水效

38、果不是很理想,费用高。针对此情况,改进穿墙止水环的结构,在井体侧墙施工时,先预埋圆台形(喇叭形)钢盒(图 4-24) ,上圆(背土)直径比管径大 20cm,下圆(靠土)直径比管径大 60cm,采用单边封板(上圆口) ,内填重量比为 1:5 的水泥黄粘土拌和料。为了增加钢盒内填充物与环向钢板的粘结力,在环向钢板用钢筋焊上两道竹片压板,为达到止水防流砂效果,在压竹片的同时也压上稻草和膨胀土,然后与拌和料一起填充。当顶管机穿越预留孔时,顶管机外壳带到穿墙钢合内的土体及周边的土体往喇叭口挤压,使到管壁与预留口间的缝隙挤实土体,防止泥水从缝隙喷涌。穿墙是顶管施工中的一道重要工序。穿墙时,要防止井外的泥水

39、大量涌入井内,严防塌方和流砂,因此必须做好洞口止水环节。首先在预埋钢盒上焊接钢套环(法兰) ,然后在套环上安装 25mm 厚橡胶法兰,用 10mm 厚钢压板通过 M20 螺栓压紧。当发现有地下水和泥砂流入工作井内时,可以收紧橡胶法兰和压板上的螺栓,达到止水效果。 七、顶力计算 l 、推力的理论计算: (以 1200mm 计算) F=F1十 f2 其中 F总推力 Fl 一迎面阻力 F2顶进阻力 F1/4*D2*P (D管外径 P控制土压力) PKo*Ho 式中 Ko静止土压力系数,一般取 Ho地面至掘进机中心的厚度,取最大值10m 土的湿重量,取 m3 P*10m2 F1=4*2* 顶进方向预留

40、口填充物止水环图 4-24 接收井穿墙管 F2D*f*L 式中 f 一管外表面平均(根据顶进距离平均沙砾土)综合摩阻力,取 m2。其取值可按表所列数据选用; D管外径 L顶距 顶进管道与其周围土层的摩擦系 表 土类 湿 干 粘土、亚粘土 砂土、亚砂土 F2*100。 因此,总推力 F=+。根据总推力、工作井所能承受的最大顶力及管材轴向允许推力比较后, 取最小值作为油缸的总推力。 工作井 (1000mm 顶管) 允许承受的最大顶力为400t,管材轴向允许推力300t,主顶油缸选用2台200t(2000KN)级油缸。每只油缸顶力控制在180t以下,这可以通过油泵压力来控制,千斤顶总推力360t。因

41、此我们无需增加额外的顶进系统即可满足要求。 八、顶管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一、顶管进出洞口的质量控制措施 在顶管施工中,把顶管机从顶进井中经过洞口渐渐顶到土中的这一过程称之为出洞。顶管施工中出洞工作十分重要,如果出洞安全,止水效果很好,可以说顶管施工已经成功了一半。 1、安装止水圈 洞口止水圈主要由预埋钢环、压板、橡胶圈和安装钢环组成。为了使预埋钢环能牢固地预埋在洞口井壁上,在它与混凝土接触的一面焊接数根开叉的锚杆,预埋钢环的内径同预留洞口一样大小;安装钢环是焊在预埋钢环上的,在安装钢环上焊数根螺栓用来安装橡胶圈和压板。 安装位置要根据出洞轴心位置进行调整,由于顶管出洞时不可避免有一定偏离出洞轴线

42、位置,止水圈允许机头有 2cm 轴线位置,若机头偏差超过 2cm,止水圈的安装位置必须根据实际偏差进行调整。 机头的直径一般比管外径大 2cm,使得管与洞之间有 2cm 的空隙,容易形成泥浆套,便于减少管壁与土之间的摩擦阻力。 2、加固机头出洞口 若出洞处管下部为砂性土,施工时在洞口采用门式加固,所谓门式加固,就是穿墙时为防止工具头流水流泥导致地面塌陷,发生安全事故,或者顶进方向失去控制,对所顶管道外径的两侧和顶部的一定宽度和长度的范围内进行加固,对穿墙管前方土体采用化学浆液进行灌浆加固,以提高这部分土的强度,从而使工具管在出洞时土体不发生坍塌现象。 图 4-25 顶管进出洞止水平面图 二、顶

43、管轴线控制措施 顶管要按设计要求的轴线、坡度进行。主要是掘进机头部测量与纠偏的相互配合。纠偏是完成管道线型的主要手段。纠偏原则如下: 1、勤测勤纠:即每顶进一段距离,测量一次工具头轴线及标高偏差情况。通知工具头纠偏人员,纠偏人员再将工具头现在纠偏角度、各方向上千斤顶的油压值、轴线的偏差等报给中控室,输入微机。微机将显示出纠偏方法、数据,再按此进行纠偏。 2、 小角度纠偏: 每次纠偏角度要小, 微机每次指出的纠偏角度变化值一般的都不大于,当累计纠偏角度过大时应与值班工程师联系,决定如何纠偏。 三、地下管线及地下障碍物的探测 探测范围为井体外边线外围3m 及管道沿线的范围, 探测深度至管底或井底以

44、下 2m 的范围。 探测要求:探明现有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包括管线管线的中线位置、管线类型、埋深、管外径、现场所有管线及检查井的位置。提供相关管线变形的警戒值,探明有无孤石等障碍物和临近建筑物的基础形式及其标高。 对于沿线地下管线,在施工前应熟悉其具体位置及里程,虽然图纸所示管线并未与地下管道线路相交,但实际施工时可能会发生地表沉降现象,所以施工到该位置时,应放慢顶进速度,出现涌水流沙等会导致地表沉降的现象时,及时处理,以妥善保护沿线地下管线。 一旦施工时遇到这些地下障碍物,将影响到顶管施工进度;施工前应先查明孤石、旧基础情况,是否发生冲突,以便根据实际情况提前制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四、地面

45、及建筑物沉降控制措施 地表监控采用地表和深层观测相结合的方法。沿顶进轴线的管线保护和重要区段应增加每天监测次数以致进行 24 小时跟踪监测。正常情况下地面的观测点每天进行 12 次沉降跟踪观测,经数据处理分析后作为及时调整掘进机参数的依据,减小地面沉降量。 施工前应对工程地质条件和环境情况进行周密细致的调查, 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并对距离管道近的建筑物和其它设施采取相应的加固保护措施。 五、通过不稳定流砂及淤泥层的处理 管道的顶进如果遇到不稳定流砂及淤泥层,在流砂性质的土层和淤泥质,这类不稳定性土层中,采取如下措施: (l)少出土、多顶进、不抽水,保持流砂及淤泥层的稳定。 (2)在顶进过程

46、中,应该随时注意工具头前端的土压情况,保证使工具头前端土体不发生流沙流泥和坍塌。 (3)在含砂量过大的地层需要加注泥浆,以增加土体和易性和平衡 土体的压力。 六、顶力、偏差和纠偏报警值一览表 管段 管 径 管道长度(m) 管道偏差控制值(mm) 纠 偏 控 制 量(mm) W101W99 D800 104 20 20 W67W64 D800 151 20 20 W62W59 D800 110 20 20 注意:管道偏差超过 20mm 须向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报告,纠偏千斤顶伸出量不得大于 20mm,大于此值的纠偏须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许可。 七、后靠背顶进时的控制 1、后靠背、工作井井壁一旦出现:

47、永久井,临时井 1mm 的裂缝,须立即停止顶进,待查明原因,控制住顶力后才能顶进;每班开始顶进时,由项目部质检员、顶管班班长 检查后靠背、工作井井壁裂缝情况,采用塞尺进行测量。 裂缝的修复,根据裂缝宽度采用下列三种方法; (1)开槽法修补裂缝 该法适合于修补较宽裂缝大于,采用环氧树脂:10,聚硫橡胶:3,水泥: ,砂:28。首先用人工将晒干筛后的砂、水泥按比例配好搅拌均匀后,将环氧树脂聚硫橡胶也按配比拌匀。然后掺入已拌好的砂、水泥当中,再用人工继续搅拌。最后用少量的丙酮将已拌好的砂浆稀释到适中稠度(约斤丙酮就可以了) 。及时将已拌好的改性环氧树脂砂浆用橡胶桶装到已凿好洗净吹干后的混凝土凿槽内进

48、行嵌入。从砂浆开始拌和到嵌入混凝土缝内,一组砂浆的整个施工过程需要30 分钟左右完成。 嵌入后的砂浆养护即砂浆嵌入缝槽内处理好后两小时以内及时用毛毡、麻袋将聚硫橡胶改性环氧树脂砂浆进行覆盖,待完全初凝后,开始用水养护。 (2)低压注浆法修补裂缝 低压注浆法适用于裂缝宽度为的混凝土裂缝修补。修补工序如下:裂缝清理试漏配制注浆液压力注浆二次注浆清理表面。当裂缝数量较多时,先要在裂缝位置上贴医用白胶布,再用窄毛刷沾浆沿裂缝来回涂刷封缝,使裂缝封闭,大约 10 分钟后,揭去胶布条,露出小缝,粘贴注浆嘴用键包严。固化后周边可能有裂口,必须反复用浆补上,以避免注浆漏浆。注浆操作一般在粘嘴的第二天进行,若气

49、温高的话,半天就可注浆。操作时先用补缝器吸取注浆液,插入注浆嘴,用手推动补缝器活塞,使浆液通过注浆嘴压入裂缝,当相邻的嘴中流出浆液时,就可拔出补缝器,堵上铝铆钉。一般由上往下注浆,水平缝一般从一端到另一端逐个注浆。为了保证浆液充满,在注浆后约半小时可以对每个注浆嘴再次补浆。 (3)表面覆盖法修补裂缝 这是一种在微细裂缝(一般宽度小于)的表面上涂膜,以达到修补混凝土微细裂缝的目的。分涂覆裂缝部分及全部涂覆两种方法,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修补工作无法深入到裂缝内部,对延伸裂缝难以追踪其变化。 表面覆盖法所用材料视修补目的及建筑物所处环境不同而异,通常采用弹性涂膜防水材料,聚合物水泥膏、聚合物薄膜(粘贴)

50、等。施工时,首先用钢丝刷子将混凝土表面打毛,清除表面附着物,用水冲洗干净后充分干燥,然后用树脂充填混凝土表面的气孔,再用修补材料涂覆表面。 2、后靠背、工作井一旦出现位移、变形,应立即停止顶进。 八、中继间顶进中渗漏预防措施 中继间渗漏的原因,这是由于中继间的密封受到磨损以后而产生失效所致。 中继间渗漏的处理措施:采用耐磨橡胶制成中继间密封件,把密封件设计成双密封圈,密封圈空隙采用油脂灌封,防止、减少砂子等杂物进入,减少磨损。 九、进穿越道路、桥桩的控制措施 1、在顶管机头距离道路、桥桩 20m 时,须全面检查顶管各顶进系统和机械设备,确保各顶管系统和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状态,作好穿越道路、桥桩的

51、准备; 2、在顶管机头距离道路、桥桩 20m 时,须反复测量管道偏差,确保管道偏差不超过20mm,并在今后穿越顶管过程中,勤测管道偏差,每顶管班次测量 2 次; 3、在顶管机头开始穿越和穿越过道路、桥桩,并距离其 20m 时,须有项目经理、项目负责人在顶管控制室值班,确保一次成功穿越道路、桥桩; 4、在顶管机头开始穿越和穿越过道路、桥桩,并距离其 20m 时,须控制顶进速度,穿越时,顶进速度 5cm/min; 5、顶进穿越时,须加强对道路、桥桩的监测。 十、刀盘加固措施 顶管施工遇到石块、坚土时,为了防止刀盘磨损过大,导致顶管失败,所以根据地质和管道长短情况,必须对刀盘进行加固处理,加密合金头

52、刀齿。 十一、长距离顶管信息化施工管理措施 顶管施工要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技术要求。这些要求构成工程所应达到的目标。须进行详细的信息化施工。 1、首先在施工前对顶管设备进行检查,在确认设备运行正常情况下进行施工,每顶进一节混凝土管须对混凝土管进行标高复核并做出完好的原始记录,各班组及管理人员对各项质量指标的落实情况都有鉴别数据生成,质量问题能及时发现,敦促班组及时整改。 2、顶管过程中对原始数据的记录进行收集,并对高程控制做流程行像进度图,对高程超接近规范警示的进行监控纠偏, 。每顶进一节管施工对工程的工程量、材料用量都能事先做出预算,为合理地进行进度安排、材料管理提供了可能。事后也都做出详细的

53、统计,为工程决算提供了方便。这些都为企业内部经济核算、挖掘节约潜力提供了依据。 3、在施工过程中对顶管纠偏进行全方位的跟踪和记录:纠偏控制量 20mm 内。管道偏差超过 20mm 须向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报告,纠偏千斤顶伸出量不得大于 20mm,大于此值的纠偏须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许可。 4、在顶进施工中对浆液配置安排专业技术施工人员进行全跟踪检查,做到顶管前后都对设备运行跟踪数据的记录。 5、注浆是通过注浆泵进行的,施工人员根据顶进长度的压力表和流量表,可以控制注浆的压力(压力控制在水深的 倍)和注浆量(计量桶控制)。 6、触变泥浆由膨润土、水和掺合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施工人员严格现场按重量计

54、的触变泥浆配合比为:水:膨润土8:1,膨润土:CMC30:1。本工程拟购置膨润土袋装复合材料,在现场施工加水拌和。 造浆静置注浆顶管推进(注浆)顶管停顶停止注浆。 7、数量和压力 压浆量为管道外围环形空隙的倍,压注压力根据管顶水压力而定。 九、顶管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一、施工用电安全保证措施 1、发(配)电房必须配备足够的绝缘灭火器材,灭火器材应放在方便易取的地方。灭火器材应定期检查,发现失效应立即更换。 2、柴油发电机的排烟管必须伸出机房外,排烟管的排出口附近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3、现场电工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安装规程、安全规程,维修电器设备时应尽量断开电源,验明三相无电,并在开关手柄

55、上挂上“严禁合闸,有人工作”的标志牌方能工作,未经验电,则应按带电作业的规定进行工作。严禁电器设备带病运行。 4、一切用电的施工机具进场后,必须统一由电工检测其绝缘电阻、各部分电器附件是否完好无损。绝缘电阻小于?(手持电动工具和潜水泵应按手持电动工具的规定)或电器附件损坏的机具不得安装使用。 5、一切用电设备必须按一机一闸一漏电开关控制保护的原则安装施工机具, 严禁一闸或一漏电开关控制或保护多台用电设备。 6、 用电线路必须采取二级保护措施, 漏电开关要求: 第一级 200mA/;第二级 100mA/ 。手持电动工具必须安装独立漏电开关保护。漏电开关要求 30mA/。 7、运行中漏电开关发生跳

56、闸,必须先查明原因才能重新合闸送电,发现漏电开关失灵或损坏必须立即更换。严禁现场电工自行维修漏电开关,严禁漏电开关在撤出或失灵状态下强行运行。 8、现场电工必须熟悉本工地的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正确安装、维修现场用电设备。电工除做好规定的定期检查工作外,平时必须对电器设备勤巡视、勤检查,发现隐患立即消除。对上级发出的安全用电整改通知书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整改完毕。 9、漏电开关每周全面检查一次,备用发电机每个月试运行一次。 10、做好电气设备的防雨、防霉措施,定期对待保护零线,重复接地的接地电阻进行测试,以确保施工用电的安全。 11、配电箱底高度离地面不小于 60CM,所有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一漏制

57、,并设有漏电和接零保护,各种机械用电设备如:冲桩机、泥浆泵、钢筋加工棚内电气设备等用相应电缆与接近的配电箱相连,并定期检查,防止因外壳老化或其他原因而在雨天发生短路事故。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保证用电安全。 12、潮湿管道地下施工时都采用 36V 的安全低压电源,高压线路严禁使用老化、废旧电缆,随时检查电路的安全可靠性,保证用电安全。电缆线线路的布置。使用街码固定敷设应安全可靠,防止下垂或坠落。电工必须严格按施工用电的有关安全规定操作。 二、基坑作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基坑内施工的人员上、下设专用的斜道或梯道,禁止攀爬模板和脚手架。 2、夜间作业保持良好的照明,基坑周围悬挂醒目的安全警示

58、牌和警示灯。 3、工作井围闭护栏、挡板必须牢固可靠,经常对其检查,防止周围物体滑或杂物坠落到工作井内伤人。 4、起重设备由专人操作和专人指挥,统一信号,预防发生碰撞。 5、吊机和挖掘机靠近工作井边行驶时,必须加强对地基稳定性检查,防止发生倾翻事故。起重机或挖掘机于工作井边起吊重物时,工作井下人员必须避开,严禁人员站在起吊重物正下方。 6、在上下层立体交叉作业时,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应设专人指挥,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三、施工机械安全控制措施 1、车辆驾驶员和各类机械操作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对驾驶员、机械操作员定期进行安全管理规定的教育。 2、严禁酒后驾驶车辆和操作机械,车辆严

59、禁超载、超高、超速驾驶,禁止使用带病的车辆、机械和超负荷运转。 3、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应集中停放,严禁对运转中的机械设备进行检修、保养。 4、指挥机械作业时,指挥信号必须准确,操作人员必须听从指挥,严禁蛮干作业。 5、起重作业应严格执行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和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中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6、使用钢丝绳的机械,必须定期进行保养,发现问题及时更换,在运行中禁止工作人员跨越钢丝绳,用钢丝绳起吊、拖拉重物时,现场人员应远离钢丝绳。 7、设专人对机械设备、各种车辆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对查出的隐患要及时进行处理,并制定防范措施,防止发生机械伤害事故。 四、通风措施 本工程通风采用

60、抽风式通风保持管道内空气的清新,采用150PVC 管为抽风管。 1、施工人员下井前必须先通风,地下管道内安装良好的通风系统,促使管道内保持有良好的新鲜空气(氧气) 。 2、要周期性对管内的气体进行检测,如遇雨天或对管内的空气质量有怀疑应增加检测次数。 3、进入管内先利用毒气检测仪检测有害气体。 五、周边建筑物安全保护措施 对施工段周边有部分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不拆迁的建筑物的安全。设置沉降和水平位移观测点,注意观测基坑边坡的位移、周围地面的沉降等,发现异常则及时处理,以确保安全。 1、对施工范围内和周边建筑物等要进行施工前鉴定,必要时进行支撑或加固。施工前先摸清周围的层

61、高、结构、地基基础的情况,到房管部门拿取沿线房屋鉴定报告并做好记录,作为房屋结构措施的依据。 2、施工过程中对房屋及时支撑进行检测。 3、对确实属于危房的房屋,应联系有关房产部门进行有关技术的鉴定,同时进行住户的临时搬迁。 4、工过程中加强测量监控工作,发现问题及时高知现场监理工程师,会同业主、监理及有关部门协商解决。 每次监控量测后均应对量测面内的每个量测点(线)分别回归分析,求出各自精度最高的回归方程,并进行相关分析和预测, 推算出最终水平位移 (沉降)和掌握水平位移(沉降)变化规律,并由此判断建(构)筑物的稳定性。 利用已经得到的量测信息进行反分析计算,提供围护结构和周围建筑物的状态,预

62、测未来动态,以便提前采取工程措施,验证设计参数和施工方法。提出工序施工的调整意见及应采取的安全措施,保证整个工程安全、可靠推进。 六、防汛、雨季施工措施 1.抓好防汛抗洪的准备工作 施工现场及管道内要设置足够的防汛、排水设施。准备充足的防汛、防台物资。 顶管工作井口周围加固防汛堤,防止雨水入井。 疏通施工场地内原有的排水沟,低洼地段增设临时排水沟,保证雨季排水畅通;生活设施、材料堆放等不放置在低洼处,以免发生洪涝;成立专门的防汛抗洪领导小组和抢险队伍,积极加强与当地防洪机构的联系,及时掌握天气和雨情变化情况,早作安排准备,防患于未然。 2.统筹好各单项工程的施工计划 针对本工程单项工程项目多的

63、特点,并考虑到不同项目施工受雨季影响各有不同的实际情况,在工期上等综合方面予以安排。雨天采取满足施工技术、质量和安全要求的针对性措施,保证本工程各单项工程都能按进度计划顺利实施。 3.雨季施工措施 本工程施工过程中会遇到雨季,为保证施工进度及工程质量,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通过气象部门搜集本地区近年来气象资料,掌握降雨趋势的中短期,了解施工地段的汇水面积和历年水情,根据雨季特点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 雨季施工,尽量缩短开槽长度,速战速决。 雨季开槽时,应充分考虑由于挖槽和堆土,破坏了原有排水系统后会造成排水不畅,应做好排除雨水的排水设施和系统,防止雨水浸泡房屋和淹没农田及道路。 雨季挖槽应采取措施

64、,防止雨水倒灌沟槽。一般采取如下措施:在沟槽四周的堆土缺口,如运料口、下管口、便桥桥头等堆叠挡土,使其闭合,构成一道纺线。在堆土向槽的一侧,应拍实,避免雨水冲塌,并挖排水沟,将汇集的雨水引向槽外。 雨季挖槽时,往往由于特殊需要,或暴雨雨量集中时,还应考虑有计划地将雨水引入槽内,宜每 30m 左右做一泄水簸箕口,以免冲刷槽帮,同时还应采取防止塌槽、漂管等措施。 为防止槽底土壤扰动,挖槽见底后应立即进行下一工序, 否则槽底以上宜暂留 20cm 不挖,作为保护层。 雨季施工不宜靠近房屋、墙壁堆土。 施工场地作好排水系统并保持通畅。做好机械及电器设备的防雨防雷措施,在车道移滑路段做好防滑措施工作,避免

65、雨天车辆行走出现意外事故。在施工路线两侧布设排水边沟,保证在雨季时排水畅通,保持施工区域无积水。 顶管工作井要切实做好排水工作,土方开挖后,及时做好临时简易的坑底排水沟和集水井,备置潜水泵,保证及时抽干坑内积水,避免雨水浸泡坑内土体。 小雨天浇筑混凝土应先准备好塑料薄膜,及时对已浇筑好的部位进行覆盖,大雨时应停止施工并按规定设置施工缝。 七、突发事件应急措施 根据工程施工现场和周围环境等具体情况, 制定有针对性的关于施工过程的应急措施: 治安管理:施工人员如发生打架斗殴、流血事件,应立即制止,在现场不能控制事态的情况下,立即拨打报警电话。 停电处理:为确保混凝土浇捣的顺利进行,现场准备柴油发电

66、机。并在混凝土浇捣前预先考虑好施工缝的留设位置,以备浇筑过程中突遇大雨造成的停工。 消防:工地组织义务消防队,定时进行训练。施工区、生活区及管道内,按规定设置灭火机和消防水龙头。如发生火灾,立即切断电源,组织人员疏散,氧气、乙炔瓶等易燃易爆物品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同时组织人员灭火,并拨打火警电话,组织好消防车进场进行抢救工作 第五章 施工监测 第一节 监测的目的和必要性 在支护桩施工、基坑开挖、降水、顶管和结构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对地层产生的扰动,基坑内外地基土应力的重分布,有可能会引起围护结构、地表及附近高大建筑物的变形或沉陷,危及基坑、主体结构的稳定和附近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的安全。因此,

67、在基坑围护和结构施工过程中,必须制定详细的监测方案,并根据监测成果,及时反馈信息,指导施工,以确保建(构)筑物及作业人员、行人的安全。 基坑施工的不可预见性因素较多,若施工期间的周围环境有变,或地质出现异常,就有可能使围护体系或基坑处于危险状态。此时,如果施工监测的工作没有跟上,或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就使设计与施工出现偏差,一旦出现问题不能及时预警,从而酿成事故。因此,加强围护施工与基坑开挖过程的监测,掌握基坑及附近环境的实际工作状态,对确保结构安全、经济、可靠和施工的顺利进行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节 设计监测项目 本工程设计监测项目主要包括基坑监测和管道监测两大部分, 具体监测项目详见表 4-

68、5和表 4-6。表 4-5 基坑监测项目表 序号 监 测 项目 监测范围 测点断面及间距 报警值 备注 ?基坑内外观察与描述基坑外地面及建筑地层土质描述支护桩、内支撑随时进行工程类比确定含周围地面裂缝、塌陷、渗漏水、超载等。?桩顶位移桩顶冠梁长、短边中点,且间距为 ?范围内?量测横截面不少于 ?处?桩身变形沿桩体全高长、短边中点竖向间距 ?同上?基坑周围地表沉降周围一倍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地面长、短边中点,且间距为 ?范围内?同上?地下水位?基坑周边基坑四角点长、短边中点变幅?同上?支撑主筋应力支撑端部或中部长、短边中点,且间距 ?钢筋设计值的?同上?地下管线和既有建(构)筑物变形监测?基坑两侧根

69、据权属部门要求设置根据权属部门要求确定同上说明:1、围护结构施工前作好场地及周围环境的仔细调查和记录、拍照、录像等。 2、设置变形观测点并测得初始数据。 第三节 监测量测的数据处理 1、量测成果整理 每次量测后,将原始数据及时整理成正式记录,对每一个量测断面内每一种量测项目,均进行以下资料整理: (1)原始记录表及实际测点图。 (2)位移(应力)值随时间及随开挖面距离的变化图。 (3)位移速度、位移(应力)加速度随时间以及随开挖面变化图。 2、数据处理 每次量测后均应对量测面内的每个量测点(线)分别回归分析,求出各自精度最高的回归方程,并进行相关分析和预测,推算出最终位移(应力)和掌握位移(应

70、力)变化规律,并由此判断基坑的稳定性。 利用已经得到的量测信息进行反分析计算,提供围护结构和周围建筑物的状态,预测未来动态,以便提前采取工程措施,验证设计参数和施工方法。 3、数据处理方式 本工程的测量数据全部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计算并绘出各测量对象的变化曲线,然后按要求提交有关单位。由于基坑监控中采用的仪器很多是传感式的,其零飘移或温度补偿等均在计算机中设置,由计算机处理。其工作流程如下: 图 4-24 数据处理流程图 第四节 监测管理体系 1、建立完善的监测小组 针对本工程监测的特点,拟建立专业监测小组,由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监测经验及有结构受力计算、分析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并由公司驻地

71、总工程师担任监测组组长,监测工程师任副组长负责工程监测计划、组织及监测的质量审核。 2、建立良性的信息反馈机制 监测小组与驻地监理、设计、甲方及相关各方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积极进行资料的交流和信息的反馈,优化设计,调整方案,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3、监测质量保证措施 为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必须制定严谨的质量保证措施: 制定切实可行的监测实施方案; 量测记录?计算机处理绘图 制定基准点和监测点的保护措施; 量测设备、元器件等在使用前均必须经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量测仪器管理采取专人使用,专人保养,定期检验的制度; 各项目监测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应的规范和细则; 量测数据现场检查,室内复核后

72、才可上报; 根据分析的结果,及时调整监测方案实施; 量测数据的存贮,计算管理由专人采用计算机系统进行。 定期开展相应的 QC 小组活动,交流信息和经验。 第五节 信息化施工及应急措施 施工监测过程中,在可行、可靠的原则下收集、整理各种资料,各监测项目的监测值不能超过管理基准值,其值具体由设计确定。 除此之外,必须会同有关结构工程人员按照信息化施工程序(如图 4-9 所示)所示,对各项监测资料进行科学计算,分析和对比: 1、 预测基坑及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提出工序施工的调整意见及应采取的安全措施,保证整个工程安全、可靠推进。 2、优化设计,使主体结构设计达到优质、安全、经济合理、施工快捷的目

73、的。 3、应急措施 (1)当监测项目超过其警告值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在发现达到警告值 24h 内, 提交一份详细的应急计划书。 内容包括达到警告值所执行的应变措施和达到警戒值所执行的应变措施。 执行达到警告值而制定的措施。 依照详细应急计划书,为执行紧急预案措施做准备。 (2)当监测项目达到警戒值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依照应急计划书,执行紧急预案措施,避免达到行动值。 在工程影响范围内采取额外的措施,避免达到行动值。 修正紧急预案,包括细微的变形、评估监测相关的建筑物和基坑围护结构的影响 第六章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一、总工期 本分项施工总工期为 60 天。 二、施工计划安排 本分项工程的施工

74、总体计划,以本标段总的施工计划为依据,在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的大前提下,优化资源配置,挖掘人员和设备潜力,充分发挥本队综合优势,确保不影响本标段的总体计划。 现场设顶管工作井、接收井开挖队一组,顶管顶进队一组。 施工计划: 1、计划投入 1 套设备,开 1 个工作坑。 2、工作坑具体安排 15 个工作日完成,顶进工作中,每个工作坑进行每天三班倒的工作流程,每个班组安排 10 个工作人员完成 9m 左右的管道顶进工作。 3、根据现场测量勘测和实际测量情况,做好准备工作:包括人员、机具、材料进场,技术交底、图纸会审、交桩、测量复核、放线、原地下管线交底等; 施工时间安排:详见施组施工进度横道图。

75、 三、保障措施 为保证以上生产进度计划能顺利得到实施,我们将从如下几方面采取措施予以保障。 1、组织保障: 本工程实行项目管理。总公司调集所需设备、物资及劳动力,项目经理由优秀项目经理王钧同志担任,技术负责人由周全同志担任,工程技术骨干由具备丰富经验的现场管理人员组成,具体组织机构及组成人员如下图: 2、机械、材料保障 根据施工进度安排,列出机械、材料使用计划,举全公司之力,对公司现有材料和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修保养, 确保以最佳的状态,提前一周落实到位,并随时准备组织进场投入生产。 3、劳动力保障: 本工程劳动力投入高峰期达到 30 工日/天,这一要求在平常均可满足。我们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尽

76、量安排机械作业以减少劳动力的需要量,另一方面通过合法手续签订合同进行约束和提高待遇等措施,保证必要的劳动力维持正常生产。 另外,在劳动力组织过程中,安排一定数量的技术工人,从事顶管操作、坑连续墙框架支架、模板、钢筋、砼浇筑、砌筑工程等专业性强的工作,以保证工程达到优质高速的效果。 4、水、电保障: 接当地变压器供电,拟配备 200KW 发电机作为备用,以保证生产要求;自来水采用水车送水至施工现场。 第七章 对不良地质情况的处理 对可能出现淤泥、流沙等情况采取以下处理方法。 一、工作井施工 机械土项目副经理: 李华技术负责人:周项目经理:王钧 测量组: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资料员:施工员:降水

77、清混凝土安装管瓦工班木铁班交通疏杂工班根据工作井所处位置土质情况, 采取 a 井点降水; b 调整每级坑深度; c 钢桩支护土壁;d 调整钢筋规格与间距;e 调整砼配比;f 坑分块挖掘支护。 二、管道施工 1、根据地质报告和现场勘测情况,对可能出现的中砂及粗砂层,在管道施工前采用压密注浆法对土壤进行固化。并采用井点降水降低地下水位以防管涌,塌顶等状况。 2、第一节管中安装隔栅、调整出土口的面积。 3、在第一节管内进行超前导管支撑护。? 4、如在顶管中遇到圆砾石,对圆砾石进行凿除,对管外壁所留空洞用快干水泥进行填充。 5、对“死管”的预防 由于混凝土管的摩阻大,且由其微细孔对土的吸附性在遇不良土

78、质采取措施时,极易造成死管,为了防止死管现象,可采取如下措施: A、加快管前取土速度,减少每次顶进距离做到勤顶。 B、间隔一段时间将管道顶动 5-10cm。 第八章 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一、施工质量目标 我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某部和省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强化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水平的号召,根据市建委穗建定1996464 号文关于我市某工程实行优质优价的实施暂行办法的通知精神,订出高标准、高要求的施工质量目标,要使该工程成为优良工程。 二、以优质样板工程为目标,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根据我公司的质量方针,为实现样板房工程的目标,我公司将在本工程项目执行ISO9002标准质量保证体系,制定施工组织设

79、计和项目质量保证计划 、 质量记录等质量体系文件,在质量目标、基本的质量职责、合同评审、文件控制、物资采购的管理、施工过程的控制、检验和试验、标识的可追溯性、工程成品保护、培训、质量审核、质量记录、统计技术与选定等与质量有关的各个方面,规范与工程质量有关工作的具体做法。同时,在项目部建立一个由项目经理领导的质量保证机构,形成一个横到边、纵到底的项目质量控制网络,使工程质量处于有效的监督控制状态。 1、树立质量第一的观点 质量决定企业的业命,施工全过程必须树立“质量第一”的观点。 2、树立一切为用户的观点 为用户、业主服务要体现产品质量上的高标准,工作质量上的严要求,使工程质量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

80、。 3、树立预防为主的观点 提倡严格把关与事前控制相结合,并以事前控制为主的方针,才能使工程质量在施工的全过程处于控制之中。 4、树立全面管理的观点 (1) 、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为确保工程质量,质量管理必须把所有影响工程质量的环节和因素控制起来,形成一个综合性的质量体系。 (2) 、全员的质量管理 明确项目各类人员的质量职责,把所有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充分调动起来,关心工程项目质量,人人做好本职工作,全员参加质量管理,搞好质量管理,落实岗位质量责任制,坚持质量三检制,推行群众性的QC 小组活动。 (3) 、全方位的质量管理 不仅负责现场施工的项目部,凡参与工程项目施工的成本核算、材料供应、机械

81、设备、劳务、后勤等部门均须以工程质量为中心,全力配合项目部的各项工作,实现项目的全方位质量管理。 5、用数据说话的观点 数据是科学管理的基础,也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依据,施工过程善于收集、整理、分析和利用数据,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找出影响质量的主次因素,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三、质量保证体系 1、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落实组织机构人员,明确规定质量管理工作的具体任务、责任和权利。质量保证体系见下图 2、严格按照我司 GB/T19001-ISO9001标准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运作, 认真执行施工过程控制程序,各工种严格按作业指导书进行施工。 3、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实行全员、 全过程质量管理, 使每

82、道工序都纳入质量临控之中,严格执行“图纸会审” 、 “技术交底” 、 “工人岗前技术培训” 、 “隐蔽工程验收”等制度。 四、质量保证制度及措施 1、施工质量管理 (1) 、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优化工作,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必须经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方可执行。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须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实施,不得随意更改。 (2) 、做好图纸会审和各项技术交底工作,让所有施工人员领会设计意图和质量技术要求。 (3) 、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某部颁布的现行规范、标准及技术文件组织施工,任务人不得随意更改。发现问题时及时上报,并会同相关人员、部门研究处理。 (4) 、质安员实

83、行现场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督,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处理。对施工现场的有不按设计要求、施工验收规范、操作规程及施工方案的行为,质安员有权停止现场施工,并勒令其限期整改。 (5) 、健全测量“两级”交接制,把好施工制作、测量、试验关。 (6) 、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部位及主要工序,在施工前编制专题施工方案,用以指导现场施工,提高工程质量。 (7) 、认真做好计量工作,用数据说话,保证施工用料的定额用量。 2、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质量管理 (1) 、合理编制材料供应计划,并严格按照经审批的材料供应计划进行采购及调配。 (2) 、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采购必须有合格证,局部加工件制作必须符合规范和设

84、计要求。 3) 、试验室派员驻场,及时对进场的原材料进行抽样试验,并出具检验报告,检查结果与合格证相符者方可使用。 (4) 、材料进场按规格、品种、牌号堆放,挂牌标识,实行挂牌管理。 (5) 、市建行规定的九大类建材应定国家认证的厂家的产品。 3、质量检查管理: (1) 、工程质量检查经班组、现场自检和专业检查相结合,坚持“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交按检查。逐级检查,层层把关。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必须马上返工。 (2) 、严格执行质量等级评定。对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按“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评定、检查、验收。 (3) 、严格执行广州市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 ,消除工程质量通病。 (4)

85、 、所有隐蔽工程必须按规定经现场监理验收合格证,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4、日常各种工作的文字记录和对文件资料的收集管理、保管工作,保证施工都有文字记录和图片资料,以便分析、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5、根据工程施工过程要求和发现疑难问题,开展 QC 小组活动,攻克质量弱点和施工难关。 第九章 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一、施工安全保证体系 二、施工安全管理保证制度 1、施工组织设计应有安全技术措施,特殊作业及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的工程均要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2、积极改进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消除危险因素,机械设备应设有符合规定的安全装置。 3、脚手架、模板支顶须严格按

86、照安全技术规程和施工方案实施。架设完毕要经质安部门验收合格才能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应设专座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4、预留孔洞,应视尺寸大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防护。如边长大于 250mm 的孔洞,用盖板封盖、订平订牢,并标牌示警;边长大于 1500mm 的孔洞,洞边设栏杆,并挂密眼立网密封绑牢。 5、建立三级安全教育体系,特种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具及劳保用品,严禁操作人员违章作业,管理人员违章指挥。 6、项目经理部对各工种、工序进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并登记备案。 三、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工作井、接收井的施工现场彩钢围挡板,采用 4m 长48 mm 钢管沿井周

87、边每隔一道打入地下作为支架,埋入地下深度为 20cm,并将彩钢围挡板绑扎在钢管上。彩钢围挡板高 2 米,工作井四周要挂相应的警示标语。 2、挖土施工时工作井必须设置应急爬梯,供人员上下井用。使用的门式吊车等应安全可靠并配有自动卡紧保险装置。 3、挖出的土石方应及时运离工作井,不得堆放在工作井四周 1 米范围内。 4、井下施工人员必须戴硬安全帽。当顶管顶进超过 5m 时,每日开工前应进行有毒气体的检测,并向孔内送风 5min,使孔内混浊空气排出,才准进人。顶管超过 10m 时,地面应配备向孔内送风的专门设备,风量不宜小于 25L/S。 5、管外配备专职监护人员,密切注意入管作业人员状态,每三十秒

88、对管内人员进行呼喊,在得不到安全的反馈情况下立刻采取相应应急措施。井上配备担架和药品。 6、在人员进管前要用含氧量探测仪进行管道内氧气浓度的探测,利用毒气探测仪进行管道有毒气体浓度的探测。 7、施工场内的一切电源、电器在安装后必须经验收合格才准接通电源使用。各桩孔用电必须分闸,严禁一闸多用。孔上电线、电缆必须架空,严禁拖地和埋压土中。孔内电缆、电线必须绝缘,并有防磨损、防潮、防断等保护措施,孔内作业照明应采用安全矿灯或 12V以下安全灯。 8、顶管施工区域沿线采用标准围蔽。严格遵循土方开挖程序,控制均匀挖土,防止发生偏位,严重倾斜或管涌等现象,做好作业前和施工中的通风换气工作,每次进入管道时,

89、保证管内通风,以免导致人身事故。 9、使用风动凿岩石机前,应检查风、水管是否有漏气漏水或有缠绕打结现象;向自动注油器流入润滑油,不得无油作业。 10、运转中当遇到卡钎或转速减慢时,应立即减少轴向的推力;当钎杆仍不转时,应立即停机排除故障。 11、使用手持式凿岩机垂直向下作业时,体重不得全部压在凿岩机上,应防止钎杆断裂伤人。凿岩机向上作业时,应保持作业方向并防止钎杆突然折断。并不得长时间全速空转。 12、起重设备由专人操作和专人指挥,统一信号,预防发生碰撞。吊车靠近工作井边坡行驶时,加强对地基稳定性检查,防止发生倾翻事故。吊管下工作井时,注意安全。 13、加强机械设备维护、检查、保养。机电设备由

90、专人操作,认真遵守用电安全操作规程,防止超负荷作业。 14、开挖前详细了解沿线管线资料,做好沿线管线保护措施。 15、作业人员轮换制,避免劳动强度过大引起危险。顶进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使用安全带,洞口必须有施工人员照应,洞内用36 伏照明灯照明。 16、利用轴流式抽水泵在工作井设置的集水井内进行抽水,保持井内无积水,抽水时,施工作业人员不得站立在积水范围内。 17、采用门式吊车垂直牵引出土时,井下不能站人,工作井上平台的作业人员出土时必须使用安全带。 18、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有关机械设备必须严格按照各机械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门式吊车必须设置防冲顶装置。 第十章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一、文明施

91、工 施工现场应注意文明施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施工除应遵守有关规程规定外,针对本工程特点特强调以下几方面。 1、 必须协调好与施工现场周围的各种关系, 所有施工人员须遵守当地的一切规章制度,坚决不损坏人民群众的利益,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相应地采取如下措施:施工中,尽量做到先形成新的道路、排水体系,再破坏原有道路、排水体系,当必须先破坏原有道路及排水体系时,也应提前修筑临时便道和排水管道以维持当地的正常生产和生活。 2、在工作坑四周设置围挡,与临时通道进行隔离,并设置交通标志以保证交通顺畅。 3、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搭设应做到布置合理,搭设整齐,场地清洁,水、电管线有条不紊。

92、4、现场机具、材料,堆放有序,严禁乱扔乱放,减少浪费。 5、做好经常性文明施工教育工作,成立文明生产领导小组,由项目部经理任组长,技术负责人、副经理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任组员,负责各项文明安全工作,检查督促工地文明施工情况。 二、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我公司将与环保部门联合协调,控制施工水污染,减少粉尘对空气的污染,降低噪音污染,保持生态平衡,创造良好的环境。 1、实行环保目标现任制,把环保指标以责任书的形式层层分解到有关单位和个人,列入承包合同和岗位责任制,建立一支懂行善管的环保自我监控体系。项目经理是环保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是施工现场环境保护自我监控体系的领导者组织者。 2

93、、组织所有施工人员学习环保知识,提高全体职工的环保意识,并自觉遵守国家和地方所有关于控制环境污染的法律和法规。 3、加强施工现场粉尘、噪音、废气的监测和监控工作,及时采取措施消除粉尘、废气和污水污染。 4、具体措施: 1)防止空气污染水泥、石灰和其它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运输时,予以遮盖或适当洒水; 2)防止水污染 a.施工生产、 生活污水应有组织地排入就近原明渠之中, 严禁流出施工区域、 污染环境。 b.现场必须对运送油料的车辆进行防漏处理,防止油料滴、漏、污染环境。 c.工地厕所派专人管理,定期对周围喷药消毒,以防蚊蝇滋生。 d.防止噪音污染。严格控制人为噪音,限制高音喇叭的使用,晚间 2

94、2:00-早晨 7:00,限制有噪音工作的实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噪音扰民。 e.土方施工时,要求出入口铺垫草袋,以防车轮将泥土带入城市道路,污染城市环境。 第十一章 危险源辨析及应急预案 一、危险源的识别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对危险源识别如下: (一)、物体打击 1、顶管工作井、接收井施工过程中独脚吊杆起吊重物时绳断、脱钩、井上物体放置不当跌入井下造成的物体打击。 2、顶管施工过程中吊车向工作井内下管挂管方式不当及钢丝绳卡头连接不当,钢丝绳断裂造成的物体打击。 3、顶管过程中顶铁放置不当造成蹦铁产生的物体打击。 4、顶管管材放置不当造成滑管产生物体打击。 5、顶管机高压油管脱落,高压油产生物体

95、打击。 (二) 、土方坍塌 1、顶管工作井及接收井逆作法施工中砼井壁灌注不及时造成的土方坍塌。 2、顶管工作井及接收井施工中随意改变井壁结构造成的土方坍塌。 3、顶管施工中,顶进人工回填卵石地层及其它不稳定地层掘进过长造成的土方坍塌。 (三) 、高空坠落 1、顶管工作井及接收井施工过程中,井边围栏不围护或围护不当造成的高空坠落;上下人爬梯安装不当造成的高空坠落;独脚吊杆操作人员不系安全带造成的高空坠落 2、工作井进场及转场施工中,搭设龙门吊,拆、装简易出土龙门吊,工作人员不系安全带造成的高空坠落。 (四) 、触电 1、工地施工用电及生活用电、配电线路不符合安全规定造成漏电。 2、电缆线老化、与

96、使用功率不匹配造成漏电。 3、线缆接头未用绝缘胶布包扎,接头处设搭接造成脱落。 4、各种电器没有防雨、防潮措施造成漏电。 5、穿越各路口明设电缆没加设防护套管产生漏电。 6、无上岗证擅自上岗作业造成事故。 (五) 、有害气体危害 1、顶管施工过程中挖断不明管道造成气体泄露。 2、进入现状给水井及排水检查井不留排气时间,造成气体危害。 (六) 、公用设施破坏 1、地下给水管、排水管在施工中破坏。 2、地下燃气管道在施工中破坏。 3、地下光缆、电缆在施工中破坏。 4、地上路边电杆在施工中破坏。 5、地上空中电线在施工中破坏。 二、危险源的安全预防措施 (一) 、物体打击的预防措施 1、 顶管工作井

97、、 接收井施工过程中独脚吊杆主吊钢丝绳连接处卡头每处不应少于 2 个;钢丝绳每两天检查一次;吊土麻绳直径不应大于 20mm,每天检查两次。 起吊块状物体应装框或用吊布;吊勾应有防脱落装置;井上物体放置应距井边 2 米以外。圆形易滚动物体应设片塞;堆集物体高度不应大于米。 2、顶管施工下管时应使用专用起吊设备,改用其它装置时应通过有关人员准许。吊杆钢丝绳卡头连接不应少于 2 个,挂管工具应使用专用工具。主吊钢丝绳每 3 天检查一次。 3、顶管使用顶钢应使用专用圆形顶钢,当使用其它长形顶钢时应有防蹦铁装置。 4、管材应分散放置,不准堆码。 5、顶管管材在井边放置不准堆码,管材应用卡塞固定。 6、顶

98、管机高压油管接头应联接牢固,每 3 天检查一次,有问题及时更换。 (二) 、土方坍塌事故预防措施 1、顶管工作井及接收井逆作法灌注砼井壁时分层高度不应大于。 2、顶管工作井及接收井如地层结构发生变化,确需改变原设计井壁结构时应通知相关人员,同意后方可改变。 3、采取人工掏土顶管施工,机头工具管刃脚应始终保持在土体之内。 (三) 、高空坠落事故的预防措施 1、顶管工作井及接收井边围栏应使用国家标准脚手杆,严禁使用薄壁不合格材料做围护杆。 围护立杆应深入砼井壁不小于 200mm, 井边围栏的具体搭设尺寸应按设计图纸施工。不得随意更改。井内上下人爬梯要焊接全封闭护栏。独脚吊杆操作人员要系安全带。 2

99、、工作井、接收井的进场、转场、搭设简易龙门吊、拆除简易吊脚手架杆时现场技术人员应进行安全交底,交代搭、拆顺序,施工作业人员需带安全带。 (四) 、触电事故的预防措施 1、工地施工用电及生活用电的配置应由专业电工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交底规范的相关要求进行配置。 2、电缆线的使用期限应进行登记标识,年久老化与使用功率不匹配的电线、电缆禁止使用。 3、各种电器应设置防潮措施,所有线、缆接头应、打结,并用绝缘胶布包扎。 4、所有穿越各路口的明设电缆必须加设钢管防护套。 (五) 、有害气体事故的预防措施 顶管施工应安装送风装置向工作面送风, 顶进过程中发现不明管道时应通知有关人员,禁止私自处理。当

100、地层中有异味时应马上撤离现场。 (六) 、公用设施破坏的预防措施 1、 项目开工前工程组应调查地下公用设施的现状情况, 绘制现状图, 标明管道的埋深、平面尺寸及管道的用途。 2、布设沉降监测点,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测。 三、顶管施工过程中的应急措施 本工程在顶管施工时,可能遇到意外情况,如土质突然变化、塌方现象、遇到障碍物、机械故障等,必须采取有效应急措施处理。 (1) 顶管上部土体出现坍塌、现况管道出现渗漏:在顶进过程中控制每次顶进的长度,不得超过 30cm,并在管道前上部加设帽沿,长度 30cm,以防止土体塌塌。 (2)在顶进过程中如遇不明地下管线,立即停止顶进施工,不得蛮干。及时请示上级领

101、导,采取有效的措施排除事故。 (3)施工现场出现异常情况应急响应措施 a.一旦发生事故, 紧急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同时紧急上报。 保证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点。 b.及时切断电源、供水,立即组织抢险队按预定分工到场抢险,实施应急措施,尽最大努力减少生命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等。 c.项目经理部立即通知有关管线(网)主管部门到场抢修;通知医疗单位到场救护人员或组织伤员输送救治。 d.项目经理部应设专人协助现场抢修,协同疏导交通,保护现场,提供人力、物资支援,恢复现场。 e.紧急事故发生后,项目经理部应会同责任部门查找原因,24 小时以内写出紧急事故处理报告 ,并备案,针对导致发生事故的原因,采取纠正措施

102、,经主管领导审批后予以实施。 f.项目经理部按其职责分工,对责任部门采取处置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监督、检查,并验证实施效果。 g.成立应急领导小组、抢险队。 四、事故的应急求援措施 1、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时,施工现场负责人应马上组织现场人员进行事故急救。同时拨打急救电话 120、110,并电话通知项目经理、安质工程师,组织保护好事故现场,以利事后调查。 2、当发生土方坍塌事故时,施工现场负责人应马上组织现场人员进行事故急救,同时拨打急救电话 120、110,并电话通知项目经理。当明确事故人员具体位置时,可配合挖掘机急救,位置不明确时人工急救。事故人员救出后马上进行人工呼吸,保护事故现场,以利事后

103、调查。 3、当发生高空坠落事故时应将事故伤员就地放平妥善安置,如有外伤应进行止血,拨打急救电话 120、110,同时通知项目经理、安质工程师,保护事故现场,以利事后调查。 4、 当发生触电事故时, 应马上切断电源, 将事故人员放平进行人工呼吸。 同时拨打 120、110 急救电话,通知项目经理、安质工程师,保护事故现场,以利事后调查。 5、当发生有害气体中毒事故时,应马上向事故现场送风,将事故人员转移至通风良好处,平放进行人工呼吸,同时拨打急救电话 120、110,通知项目经理、安质工程师,保护事故现场,以利事后调查。 6、当给水管挖断时,应马上将就近阀门关闭,电话通知自来水公司抢修队 7、当

104、燃气管道挖断,事故现场不准使用明火,不准进行电器操作。事故人员马上撤离,如附近有阀门应马上关闭,同时电话通知燃气公司 8、如电信通信线路破坏,马上拨打移动公司: 五、防毒气措施 本工程通风采用抽风式通风保持管道内空气的清新,采用150PVC 管为抽风管。 1、施工人员下井前必须先通风,地下管道内安装良好的通风系统,促使管道内保持有良好的新鲜空气(氧气) 。 2、要周期性对管内的气体进行检测,如遇雨天或对管内的空气质量有怀疑应增加检测次数。 3、进入管内先利用毒气检测仪检测有害气体。 4、在井(地)下施工中有人发生中毒时,井(地)上人员绝对不要盲下去救助。必须先向下送风;救助人员必须采取个人保护

105、措施,并派人报告工地负责人及有关卫生主管部门。现场不具备抢救条件时,应及时拔打119、110、120 等电话求救。 六、管线保护措施 1、 组织现场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查看现场地下管管线标志物是否与图纸吻合,基坑开挖、顶管顶进前放线复核; 2、 成立专门的管线迁移协调小组。因管线迁移涉及部门较多,手续繁复,项目部在筹备前期认命专职人员负责管线迁移协调及手续办理工作。 3、 积极与设计单位及业主单位沟通,针对现场管线摸查出的实际情况,对方案进行优化,确保项目施工工期。 4、 与管线管理部门保持联系, 组织相关人员成立应急小组, 针对可能出线的管线问题,制定及时恢复的措施。把施工影响

106、降到最低。 主要机械使用计划 机械名称 型 号 数 量 备 注 泥水平衡顶管掘进机 NPDB1000 型 1 台 千斤顶 360T 3 台 液压油泵 BFW01 3 台 门式吊车 10T 3 台 自卸车 8T 3 台 鼓风机 轴流式 3 台 全站仪 1 台 水准仪 3 台 吊车 16T 1 台 吊车 20T 1 台 插入式振动器 6 台 平板振动器 2 台 电焊机 BX3-500 2 台 氧割设备 2 套 柴油发电机 200KW 1 台 污水泵 6 台 空压机 min 3 台 风管 400m 纠偏油顶 50t/个 2 个 挖掘机 3 台 主要材料使用计划 材料名称 数 量 环型顶铁1200、1150 各 8 个,共 16 个 弧型顶铁(长) 各 8 个,共 80 个 钢靠背 3m 10 个 枕木 5m 50 m3 石棉瓦 600 m2 竹架板 600 块 架管 2000m 工字钢 326m 长 10 根 扣件 400 个 工作检查井 1 座 接收检查井 2 座 钢筋 60 吨 DN1000 钢筋混凝土 300 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